|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西藏人口直到今天也没超过500万,为何却能在7世纪时建造如此庞大的布达拉宫?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西藏人口直到今天也没超过500万,为何却能在7世纪时建造如此庞大的布达拉宫?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西藏如此地广人稀,在动员能力低下的封建时代为何能建成布达拉宫? |
松赞干布631年修的宫殿已经在朗达玛主持二次禁佛运动时被改成养猪场了…… 松赞干布修建的那个宫殿,在西藏连300年都没扛住,更准确来说是刚修建完成后的100年,在7世纪后期就遭到了大规模劫掠,当时由信奉原始宗教苯教的贵族大臣发起的第一次禁佛运动,大量的珍贵珠宝被搬离布达拉宫 在8世纪后吐蕃王朝解体,于869年发生了“平民和奴隶大暴动”,布达拉宫遭受了严重破坏,各种僧侣们集体出逃,一共遭到了4次大的洗劫,长期被弃于一隅,规模日益缩小 在9世纪时,布达拉宫已经缩小到只剩几座房子了,所以被合并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 9世纪中期,由朗达玛发起的第二次禁佛运动,使大昭寺或沦为屠宰场,释迦牟尼像两次被埋于地下,而布达拉宫仅剩的几间房子的石砖瓦块全部被搬走建了养猪场 只有法王修行洞无法被搬走,一直留在了原地 宋,元、明时期,吐蕃分裂成了十几个小政权,政权的政治中心根本不在拉萨,各大割据的政治中心在萨迦、帕竹、仁蚌等地方,拉萨就这样抛弃了,拉萨城的布达拉宫更是彻底被荒废了 一直到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支持格鲁派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击败西藏各个地方势力,建立了蒙藏联合的甘丹颇章政权,重新再一次统一西藏 1520年帕竹政权的第悉阿旺扎西扎巴坚赞投降,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重新进入拉萨城,时隔500年,拉萨才重新变成西藏的政治核心,修建宫殿甘丹颇章,此后二世、三世、四世、五世达赖喇嘛都以此为住宅 1645年,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在会见了他的灵友由贡却杰布后,决定开始选址修建布达拉宫,而选址地就位于哲蚌寺、色拉寺和拉萨旧城之间,这是一个政权建设的理想地,并把政权机构从甘丹颇章迁来。 同期,蒙古的固始汗曾派出蒙古兵丁帮助运送建筑材料并维护建设工程的安全 1648年基本建成大概的框架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摄政第巴·桑结嘉措为了让工程顺利进行,将五世达赖喇嘛圆寂的消息秘不发丧长达13年之久 这个时候的布达拉宫基本由藏族人独立建造,受到了部分蒙古人的帮助,想象图大概如下图 |
![]() |
此时的布达拉宫,基本全部由藏族人自己打造,和原来这些和尚们所居住的宫殿甘丹颇章基本是一个模样的,我们看看有多豪华 一个白色的石头主体建筑,两层再带一个阁楼,上面铺点木板作为屋顶 |
![]() |
1690年,第司桑杰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扩建了在白色部分之上的红色部分,作为顶级宗教祭祀场所,也就是这么说的。“红宫” 但是由于藏族人的能力有限,无法在三层以上的高楼再修建一座巨塔 于是开始求助于清朝朝廷 康熙皇帝大力支持布达拉宫的修建,这次修建耗资300多万两白银,动用各类工匠近7000多人,最终在原来的白宫旁边修了一座更大更加宏伟的红色宫殿 |
![]() |
而乾隆对西藏的援助比他爷爷更多,一挥手帮助布达拉宫在红色宫殿外面又修建了三个大庭院 |
![]() |
1791年以西藏未按时缴纳岁币为由入侵西藏,乾隆帝派福康安为征讨大将军,率军从青海进入西藏,与当地驻军汇合后发起反击,乾隆皇帝在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期间,多次派大将军福康安等前往拉萨,与八世达赖会商并资助修葺布达拉宫 最终又修建了很多城墙,僧官学校,将布达拉宫彻底堡垒化,在1804年乾隆死后5年才彻底完工 |
![]() |
在布达拉宫彻底建成的这一年,林则徐通过了科举考试开始了他的仕途,美国西点军校正式成立,拿破仑正式颁布法国民法典,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出生,德国哲学家康德去世,英国科学家里特发现了紫外线并且观察到温差电现象, 吉塞普·皮亚齐发现第一颗 小行星谷神星,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出生 这座1804年才彻底落成的布达拉宫,一直到了1914年,100多年过去了才留下了自己的照片 远远的看过去,非常有气魄 雪域之巅的鎏金圣殿,日光抚摸的千年宫墙 ,天空献给群山的鎏金王冠 ,信仰与雪线并肩而立的天上宫阙 ,白云俯首的赭红白璧 ,暮色里燃烧的黄金史诗 ,经声缭绕的立体坛城 ,鹰翅也飞不过的巍峨慈悲 ,日光城心脏的鎏金脉搏 |
![]() |
我们走近看一看修建的这些房子,更能看出这座千年宫殿的大气磅礴 从松赞干布掌心升起的雪域星辰 ,玛布日山脊托起的鎏金信仰 ,千年风雪磨不灭的朱砂誓言 ,云层之上的鎏金长卷 ,把蓝天折成经幡的巨人宫殿 , 夕阳里最神圣的绛红火焰 ,世界屋脊最挺拔的慈悲剪影 , 晨钟推开雾幔的雪域朝觐 , 冰雪封不住的梵音灯塔 , 雪域高原举过头顶的鎏金灯盏 ,让星辰也低首的千年仰望 |
![]() |
有人看到这里就要说了 我怎么感觉…… 这些房子跟你描述的形象相差的有点儿远呢 emmm 这房子好像确实有点儿破 不过没关系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决定,再次大规模维修布达拉宫 国务院于1988年10月25日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维修布达拉宫的批复》(国函〔1988〕129号),回应西藏自治区1987年提交的抢修布达拉宫紧急请示 文件明确布达拉宫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要求通过维修落实统战、民族宗教政策及文物保护,并设定1993年底前完成工程的目标。 批复批准成立由李铁映任名誉组长的维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3500万元,分阶段拨付:1988年拨付500万元用于前期准备,1989至1993年每年拨付600万元。施工由西藏自治区组织,国家文物局提供技术支持,维修材料优先本地解决,短缺部分由国家调配,国家计委等部门对重点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强调施工中文物安全与经费合理使用原则 在1988年,花费了4000万对这一大堆破土屋进行全方面的改造,前前后后动员了21万人,又是修墙,又是盖楼,又是拆迁周围的破屋,又是挖山的,将周围的各种破烂儿土墙全部移平,又从附近运来了最结实的石料全程用大吊车机械化操作,先修房子再刷漆,最终按照建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布达拉宫 |
![]() |
这样的雄伟壮阔的布达拉宫,基本上90%以上全都是在汉族工匠以及中央财政拨款才建造出来的,藏族人自己一开始修的那个小白宫简直没眼看 所以说布达拉宫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它象征着吐蕃人生产力相当低下,即使是拼尽全力也只能建起三层的破土楼,因为雪域高原的生产力极限也就这样了,他必须要建立在中央汉人的帮助上才能勉强的完成正常的社会运作 吐蕃人要知道,即使是他们心目中的宗教圣地,也是汉族工人拿着铲子跟铁锹帮他们建起来的,若某部分极少数宗教分子拥有排汉去汉心理,那请先把布达拉宫拆掉 没有历代中央,就没有西藏人心目中的这座圣城宫殿,这段历史是不应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
![]() |
有人说 这怎么看起来跟我们老家县城里的差不多 这布达拉宫看起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雄伟呀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你只要在配合上一点点摄影技巧和一点点滤镜 |
![]() |
看,这一下子就好看起来了吧 |
![]() |
送礼物 |
![]() |
1 人已送礼物 |
因为布达拉宫现存的大部分建筑不是7世纪建造的,而且建造庞大的建筑奇观,可能并不需要想象中那么多的人口。 |
![]() |
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据《西藏王统记》记载,当时的布达拉宫“大门向南,红宫九百所,合顶上赞普寝宫共计宫室千所”,想必规模应该相当庞大。 但是松赞干布建造的宫殿并没有延续很久。在松赞干布之前,青藏高原长期以来信奉的都是本土的苯教,而在松赞干布之后,围绕佛教和苯教的主导权,吐蕃国内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纷争。最终在9世纪,发生了末代赞普(吐蕃统治者)朗达玛灭佛的事件。 据说朗达玛后来被一位佛教僧侣杀死,强大一时的吐蕃帝国随后分裂。之后更发生了大规模的平民和奴隶起义。数十年的战乱将布达拉宫的大部分建筑摧毁殆尽,如今仅余法王洞等2间吐蕃时代建造的建筑。 |
![]() |
现存的布达拉宫,基本上是17世纪五世达赖期间修建的。随着蒙藏联合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政治中心。1645年,五世达赖在吐蕃时代宫殿的位置重建宫殿,其中白宫部分于3年后竣工,命名为布达拉宫。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驻地(之前是在哲蚌寺)。 |
![]() |
20世纪20年代的布达拉宫 规模更大的红宫修建于五世达赖去世之后,始建于1690年,于1694年基本完工。当时清帝国已成为青藏高原的主导力量,因此红宫的修建得到了清政府的财政支持。当时每日修建红宫的施工者超过7000人,除了本地工匠外,还有大量汉地和尼泊尔的工匠参与修建(如果你去过拉萨,一定会在大街小巷看到很多尼泊尔工艺品店和尼泊尔餐厅,而尼泊尔的人口,就比西藏多得多了)。红宫建成后,布达拉宫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才形成今日之规模。 根据布达拉宫官网介绍,如今的布达拉宫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5.703米,内有1267间房舍。 听起来很大对不对? 正好上个月我去了布达拉宫,在里面转了一圈。个人感受是,布达拉宫并没有远处看来和资料显示得那样规模庞大。内部建筑大多阴暗寒冷,规模相对于一些藏传佛教殿堂来说,也没有特别高出一筹。其实在拉萨这几天,我转的时间最长一个古迹是哲蚌寺,里面最大的措钦大殿和布达拉宫的大型殿堂相比,规模也不差。 为什么会有这种落差呢? |
![]() |
图源:https://www.unesco-hist.org/index.php?r=article/info&id=2118 除了布达拉宫开放比例有限以外,最大原因可能在于,布达拉宫是一座修建在山上的建筑。建筑借助自然地形,获得了远超实际体量的观感。 青藏高原的宫殿、宗堡、寺院,大多依山而建,看起来颇为壮观,其实可能并没有那么庞大。 |
![]() |
|
![]() |
|
![]() |
比如位于山南地区的雍布拉康,传说是西藏最古老的宫殿,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聂赤赞普统治期间,也是松赞干布建造布达拉宫之前居住的宫殿。雍布拉康后来被改建为寺庙,建国后又遭到破坏,如今所见多为现代重建。当然,宫殿的布局是可以参考的。 雍布拉康和布达拉宫一样建在山顶,远处看来,颇为显眼。其实它的建筑规模并不庞大,看起来醒目,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山势的原因。 |
![]() |
还有位于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古格王国由吐蕃王室后裔建立,17世纪被拉达克王国灭亡。他所在的阿里地区海拔远高于拉萨,人口也远远不如拉萨和山南地区。至今,古格王国都城所在的札达县人口还不到1万,面积却有2.46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极度地广人稀了。 |
![]() |
|
![]() |
古格王国遗址是货真价实的古迹,年代远比现存的布达拉宫古老。它也像布达拉宫、雍布拉康那样依山而建,由300余座房屋、300余孔洞窟、3座10余米高的佛塔、4座寺庙、2间殿堂、2条地下通道组成。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相对高差达175米,看起来还是很壮观的。 类似的建筑群,其实更早的人们就能够建造。 多早呢?可能四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可以修建这样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了。 |
![]() |
远眺皇城台 |
![]() |
距今4300多年前,中国古人在黄土高原北部边缘的神木县修建了一座石峁古城。石峁古城占地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已知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面积最大的城市遗址。 |
![]() |
皇城台挖掘和工作区域 |
![]() |
|
![]() |
皇城台石雕 |
![]() |
石峁皇城台复原图 石峁古城以内城的皇城台为中心。皇城台依山而建,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底部面积约24万平方米,呈台阶覆斗状,垂直高差达70米,周边筑有护坡石墙,上有宫殿建筑基址和池苑遗址,是东亚地区保存最好的早期宫城,其实布局和布达拉宫已有几分类似。 既然四千年前陕北高原的的古人已经能借助自然地形,建造皇城台那样规模庞大的建筑群,那么17世纪的人们能够完成布达拉宫这样的建筑,又有什么惊奇的呢? |
布达拉宫最初其实只能勉强算一个带有要塞功能的宫殿。 布达拉宫初名红山宫,初建于吐蕃王朝上升时期的631年,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在此划立行政区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藏,成为当时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据文献记载,当时修建的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到了9世纪后吐蕃王朝解体,由于战乱、火灾、雷电等原因,红山宫遭受了严重破坏,被弃于一隅。 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缩小,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 元、明时期,由于萨迦、帕竹、仁蚌等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不在拉萨,布达拉宫先后被各派势力占据。至清初,吐蕃时期建造的布达拉宫只剩法王修行洞和圣观音殿两处。 |
![]() |
7世纪的建筑实际上到如今留存的已经不多了,大部分已经被毁。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是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产物,由于藏传佛教达到极盛,布达拉宫从要塞和宫殿性质,转变成了宏伟的带宗教性质的奇观建筑。 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中央政府的扶持下(一说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的帮助下),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由第司索朗绕登主持,重建布达拉“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同期,固始汗曾派出蒙古兵丁帮助运送建筑材料并维护建设工程的安全。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 后来五世达赖喇嘛因年高而将政务委托摄政第巴处理,为树立第巴威望,五世达赖喇嘛以按手印而使众人听命于第巴。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摄政第巴·桑结嘉措为了让工程顺利进行,将五世达赖喇嘛圆寂的消息秘不发丧长达13年之久,1690年,第司桑杰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扩建了“红宫”。 1693年布达拉宫重建工程结束后,落成无字纪念碑。 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 清朝历代皇帝都为修复扩建工程提供过支持,拨付银两,赐予珠宝、贵重器皿等。特别是乾隆皇帝在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期间,多次派大将军福康安等前往拉萨,与八世达赖会商并资助修葺布达拉宫。 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动工,3年建成,国民政府专使黄慕松代表政府予以支持。 1940年,赴西藏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典礼的国府大员吴忠信同样为布达拉宫提供了资助。 其实如今还能保存并使用的大规模建筑群基本都是得到了后期的修缮和扩建的。 |
![]() |
|
![]()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只说说最近30年,我们对布达拉宫的投入,你就知道「谁」才是布达拉宫的保护神? 一、1989年-1994年(五年) 国家投入5500万元及大量黄金、白银。中方工程队完成了布达拉宫111个项目的修缮/复建。涵盖红宫、白宫及附属建筑。 那时候的中国,农民正在为交农业税苦苦挣扎。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是162元。 -黄金: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划拨(国库特批高纯度金锭) -白银:西藏矿业公司特供(含银量≥99.9%)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高纯度的黄金呢? 因为相关方认为:真金修复,才能象征佛法永恒不灭,否则视为对神明的亵渎。 即黄金代表佛光,白银代表纯洁,材质本身具有宗教意义。 在1989年维修中,仅五世达赖灵塔塔尖金顶就消耗黄金108公斤。同年修建了十世班禅的灵塔,消耗614公斤黄金。 然后布达拉宫里的藏式壁画中的佛冠、衣饰、法器需用金线勾勒。单幅大型壁画(约10㎡)修复需金粉50克以上。 还有经书封面雕花、佛龛璎珞等装饰需补嵌金丝。酥油灯、圣水碗、曼扎盘等因长期使用磨损,需用白银重铸等等等等。 这第一个五年期间,金银总量用了多少,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布达拉宫里有数千尊鎏金佛像。总的黄金量是用「吨」计的。珠宝更是超过千万颗。 单论黄金和珠宝,布达拉宫用量远超故宫。 搞了五年之后,获得了什么成果呢? 我们在1994年,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来考察,获得了高度认可,终于让布达拉宫本体于1994年12月成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在全世界弘扬了藏族文化。 二、2002—2009年(七年) 30年中的第二次全面大修。 中央专项拨款3.8亿+元,历时7年,覆盖布达拉宫主体(红宫、白宫)、雪城16处古建筑、壁画修复(5100平方米)及地垄加固。 那时候的中国,终于取消了农业税(2005年),工人月平均工资1500元(2009年)。 在这次大修中,中方工程队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但不限于: -采用“改性阿嘎土”解决屋顶防水问题(传统材料+现代改性技术); -壁画空鼓修复使用灌浆技术; -新增消防、安防、给排水系统。 搞了七年之后,获得了什么成果呢? |
![]() |
我们各大使馆,发布了新闻,标题如下: 布达拉宫作证:藏族文化从衰落走向昌盛 三、2015—2017年(两年) 中央专项拨款2亿+元,黄金白银另记。 完成11万余件可移动文物登记; 对9处金顶进行鎏金修复,单次耗金超百公斤,并更换防风化构件。 对古籍进行数字化管理(近123万叶贝叶经建档)。 四、2018年 中央新增3亿元,用于布达拉宫里的贝叶经保护项目。 2018年以后我没查,我要睡觉了,晚安! |
你所看到的布达拉宫其实跟历史上松赞干布修的那个布达拉宫(至17世纪已经基本毁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建筑,除了修建的地址比较接近以外。 现在的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始建于1645年,完工于1693年,前后耗时近50年,而且有些附属建筑还是后来修建的。自建成以后,历代达赖和西藏地方政府还对其进行了多次修缮和装饰。 支撑布达拉宫修建的远不止西藏一地的财力和人力,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支持是修建布达拉宫不可或缺的。一是早期的蒙古,二是历代中央政府。 自康雍乾时期的清政府开始,中央政府就不细说了,反正到现在每年都在拨款修缮维护布宫。 就说蒙古,早期格鲁派的达赖世系能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运作模式,蒙古部落(含土默特、和硕特等等)的弓马保护和财力支撑是关键因素,包括布达拉宫的修建。笃信藏传佛教的蒙古贵族们或到拉萨熬茶煨桑,或通过各种渠道布施捐赠给格鲁派寺院的金钱甚至超过了达赖控制下的藏区收取的赋税。五世达赖曾经夸口炫耀:噶尔丹(准噶尔蒙古首领、五世达赖的学生)现将1500座城镇、200万人口的赋税奉献给我。而这些钱财相当一部分都用来修建布达拉宫了。 |
布达拉宫这种带着血的建筑就别吹了 真的了解历史的 谁会去西藏净化心灵? 古时候出生在那边就两条路 成为喇嘛 成为奴隶 为了稳住边疆才收了这个小弟 没办法 |
说句不当讲的,公元十世纪左右汉人周边的敌对政权和民族大都是唐朝廷一手扶持起来的,这就是宋代做出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决策的原因 |
俺们可以挺起胸膛骄傲的说, 这可都是汉地工匠们的功劳。 历代中央政府负责给钱, 历代汉人工匠负责建造, 历代藏族同胞负责跪拜。 |
布达拉宫可以说是一个人文圣殿 到过布达拉宫的人,心理都会得到洗涤 这个毋庸置疑 我感谢国家留下了布达拉宫,让我们看藏族文化,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被破坏,让每个人都能最终找到归宿。 我认识很多文青第一次去西藏见识了布达拉宫的宏伟,开始研究藏文化 我也见识了很多文化产业或者历史专业的人去布达拉宫后了解整个西藏文化。 他们大部分的结论是下面 1还是共产党好啊 2怀疑加论证后还是共产党好啊 3怀疑又不学习和别人辩论不服输又验证过后还是共产党好啊。 4通过前三筛选出傻子和纯屁股决定脑袋的。如果这都不觉得共产党好的,那一定是非蠢既坏。 |
因为现在看到的的布达拉宫不是七世纪时的建筑,而是一个肇自明末终于民国耗时三百余年的世纪大工程。 |
![]() |
没找到明末的复原图,所以放了清初的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还是得说当时西藏气候宜人,最高时候能养个一两千万人口,比现在好活多了。 但又说布达拉宫这玩意儿也不是一两代人建成的。 布达拉宫我是真去过,讲道理我一个深圳长大的城市boy,在里头都觉得自己是个“乡巴佬”,要不是不给拍照……哎哟里头那个黄金,那个几吨重的金佛到处都是,那个奢侈那个奢靡,真不知道这么穷的地方,居然把布达拉宫供奉的这么肥腻流油。 这是花了多少代人,多少藏民,多少人肉鲜血才能做到啊,刚好遇到一年一度刷牛奶强的,几滴香喷喷的奶液还落到了我相机上,我这gfx也是开光了啊。 |
![]() |
没事,缺氧不缺信仰嘛,就是看得我有点眼冒金星,喘不过气来。 好歹去去雪地狱转了一圈才恢复平静。 |
在现代科技加持下,成都华侨城都修了10多年,分了好多期。布达拉宫只是从7世纪开始修,也是分了好多期,修修停停,修了1000多年,才是现在这个样子 |
因为布达拉宫是历经1000多年分期建造的。 631年,松赞干布建立布达拉宫主址,后历经几个世纪的战火动荡被毁。 1645年,五世达赖在旧址上建立白宫, 1690年,第司·桑吉嘉措建立红宫。 |
![]() |
20世纪初,十三世达赖增修东日光殿以及附属殿群。 |
![]() |
|
![]() |
民国1933年,增修灵塔殿。 共和国1988年,2001,2020年分一期二期三期修缮。 |
因为现在的布达拉宫并不是松赞干布时候的原物,而是五世达赖喇嘛在原址上复建的 |
因为七世纪,西藏西域都出现了上百年的暖湿气候,导致西藏生产力大大提高,西藏强大到两次攻陷长安。 西域也开始繁盛,比如敦煌。 不光是西藏,阿拉伯也在六七世纪窜了一下,也是粘气候的光,成了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但是后来就又干旱化了。所以这些文明就又都退化了。 很多文明就是这样,跟气候兴衰有很大关联。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有多少人知道阿沛·阿旺晋美其实是旧西藏的 |
为什么中国的网络玄幻小说这么流行,却依然 |
圆明园是皇帝私人的玩物,烧就烧了,和老百 |
为什么穷人很少得到贵人的帮助? |
现在走到北京街头,部分人穿穿“格格服”, |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相信养儿防老了? |
有哪些好看的男主占有欲强的宠文小说可推荐 |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敌军攻破城市后总喜欢大肆 |
古代贴身丫鬟侍寝吗? |
有哪些让人脊背发凉的民间习俗?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