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哪些思维方式是东北三省以外地区的人普遍没有的?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哪些思维方式是东北三省以外地区的人普遍没有的?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哪些思维方式是东北三省以外地区的人普遍没有的?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东北人 思维方式 东北 互联网思维 哪些思维方式是东北三省以外地区的人普遍没有的? |
东北是个不容你悲伤的地方。 我爸住院的时候,住院部不让家属进,家属都在大厅里坐着,一个年轻小伙一脸悲伤地倚墙而坐,显然承受不住内心的痛苦。 旁边一穿着病号服埋着针的大哥凑过去,得知小伙母亲需要做心脏支架。 大哥(请自行想象东北口音): 哎呀,我以为多大个事呢,不就支个架嘛。 小伙我跟你说,你去楼上楼下看看,那都是要在胸口做大揭盖的,就我们这层最幸福了,啥事都没有。 你看我,都支了五个了,一天到晚能能跑能跳能喝酒。这不,上回没支过瘾,这次来再支几个。 我跟你说小伙,你妈来这你就幸福去吧,用不着难受啊,没到那份儿上。赶紧起来吧,地上凉,别你妈没啥事,你得痔疮了…… |
有种东西真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美苏混合体。 礼俗社会是美国式的。 法理社会是苏联式的。 这种组成我目前还没有发现过类似的, 真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 |
刚刚 28岁的我 因为验血时出示了正确的条码 被护士姐姐夸真是聪明的孩儿孩儿 东北普遍把人往年轻了整 在座的各位都是老妹儿 |
当我知道有些地方彩礼是给女方父母,而不是给小家的时候,我承认我瞳孔一震。 此前我一直以为高彩礼就是秀一下财力,反正还是自己家过日子用,还觉得南方那些把彩礼看的那么重是脑子有问题。 |
分桌方式 大人一桌,小孩儿一桌 或者喝酒一桌,不喝酒一桌 我20岁知道自己会喝酒开始就和叔伯大爷坐一桌了,我是女生 我曾以为全国都这样 ——————————————— |
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俩!! 在东北的路边,啥玩意只要老板来了一句“三块钱一个”,要么后面跟一句“五块钱俩”,要么你来一句“那五块钱俩行不”,老板麻溜利索地答应装袋 以至于我去南方上学,路过某在老城区的居民聚居区里一个烤肠摊,卖三块钱一根,我和我男朋友都要吃,问能不能五块钱俩,老板瞥了我一眼,轻飘飘说“不行”的时候,我当场愣住……后来还特意实验了一下,无论卖啥在哪老板什么样几乎都不行 就有一回碰着一个辽宁老乡,也是烤肠,我不死心地一句五块钱俩呗,他直接同意了 但是一回到东北,不管卖啥的,就又行了 甚迷 |
冻死在别地方可能是形容词,在东北是死因 |
“我葫芦岛的。”“我哈尔滨的。”“诶,老乡啊!” 与此同时,在江苏: |
我在知乎保存的图。。。 |
![]() |
|
每次跟我老公吵架冷战,他就带着孩子往我妈家跑。 然后在我妈面前噘嘴叹气一脸委屈,低头收声活不下去。 于是我妈就会指着我一顿教育。 再给他女婿做一桌好吃的。 人高马大个老爷们儿,就挺好意思。 |
广东烤肠3元一根,6元两根,北方大部认知3元一个的5元必然两个 |
黑龙江人在江苏。 前几天回黑龙江,去了哈尔滨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等几个城市。 带着一个四岁小孩,一个巨大的29寸行李箱和一个双肩包。 城市之间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 都会觉得我一定挺吃力的吧? 并没有哦。一路上我自己就没怎么拎过箱子。上火车,会有人帮我拎上去送到座位,下火车,会有人帮我拎下来送我出站。 全是陌生人。 上到四五十岁大哥,下到二十几岁小鲜肉弟弟。 哈尔滨帮我搬行李的是三四个超级帅的男孩,明星一样,直接跟我说姐你就坐着看孩子就行。 在佳木斯,一个大哥动手慢了旁边大哥老婆还会说:你是不是瞎!瞅啥呢!等我搬呐?! 在牡丹江全季酒店门口,推箱子上坡道,太重了,箱子一不小心滑了下来,立马冲出来一个花臂大哥一把搂住箱子:走走走。 直接把箱子给我推到酒店前台,然后就走了。他甚至根本不是来住店的,就是纯路过搭了把手。——我甚至都没来得及说谢谢。 在大庆吃烤串,2.5一串,23块钱10串,我女儿说了声真香啊。老板二话不说直接多给了我烤了两串。 点一杯杨梅奶茶,我女儿说哇好多杨梅!我最喜欢杨梅了!做奶茶的小姑娘笑眯眯的:是嘛!然后又给抓了五六个杨梅扔进杯子里开始砸。 哦还有,在牡丹江坐出租车,打表写着6元。我直接就付了。司机说:老妹儿你外地的吧?咱牡丹江打车,得再加一块钱燃油费。 我赶紧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然后准备再扫一块钱。司机立马捂住付款码,说我不是那意思,别你一会打别的车人家管你多要一块钱你寻思咱牡丹江人咋回事,误会就不好了。玩得开心嗷! 下飞机的时候,和出租车司机聊天,一起骂雪乡真TM能砸人,感叹黑龙江咋就发展不起来,年轻人越来越少,城市建这么漂亮,路这么宽,这么干净,咋就留不住人呢? 吐槽南方人居然两口子钱还要分开算,那男的挣钱给“喜分儿”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谁家不是女的管钱? 我们东北不富裕是真的,黑龙江更是在东北垫底,全省除了哈尔滨都凑不出来第二个二线城市,哈齐牡佳大加起来可能都没一个苏州GDP高,但是我们真得热情又善良! 欢迎大家来黑龙江玩哦! ———————— 如今我黑龙江真是火了哇!太开心了~欢迎大家都来哈~尔滨!再往北一点点到我们大庆看猛犸象化石哇!然后再往北一点点,去齐齐哈尔吃个烤肉!不怕冷的话就再再往北一点点去漠河看极光~嘿嘿~过年放假我要回家喽~~ |
男女平等吧。这也是我大学毕业又回东北的原因之一。 念大学没在东北念。 大学时上午搬书搬累了,中午饭吃的多了一点坐在那里揉肚皮。被路过的同班男生说吃这么多以后怕是没人敢娶你。 不开心,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啊。 高中时一顿吃八两饭班里男生知道了的反应是:哇,八两,看不出来啊!不过我比你厉害我一顿能吃一斤二两! |
你家孩子将来想在哪上大学? 往南方考。 哦!南方哪里? 北京…… ? |
男女平等。 东北就算千不好,万不好。 男女平等没得挑。 这个平等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几乎没听说不让女儿上大学的,都是只要能考上就让去。考不好能花钱念也会尽量去做。 没听说女儿嫁人过年不让回家的。 没听说女儿结婚以后不能管娘家事的。 这些事我在网上看到以后,简直目瞪口呆,不敢相信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 |
人口买卖没有东北买家。 那么多丢孩子的,你没听说谁家孩子在东北找到的。 |
有很多 东北是理想国破灭的碎片 而不是封建朝苟延的余孽 |
黑龙江人,嫁到天津。 在我的婚礼上,我父亲讲话中有这样一段:希望他们两个健康幸福,努力工作,为国家做贡献! 席下传来一阵一阵的嬉笑声。 一个老党员,一个到现在还会把毛主席诗词倒背如流的老人,一个书房里挂着“为人民服务”书法作品的人,一个口罩时七十岁了坚持在寒冷的哈尔滨当志愿者的老人,当时脸红了,但我想,不是因为羞愧,而是愤怒。 这就是东北人可能骨子里的不一样吧。 |
“我堂妹嫁去了南方” “南方好啊,哪个城市?” “锦州” 。。。。。。 |
说个小事情,可能跑题。 先介绍一下本人身高170,身材健硕,短发,是个女生。 在南方的时候基本上就被当作小伙子用,平时教室桶水没了我会去换,搬运重物啥的。出门的时候会在被认出来是女孩子之后依旧被老人请求帮他搬东西。 但是在东北。 我会被查行程码的工作人员叫小姑娘。 去年韧带撕裂不得不做手术重建,医生怕我以后穿裙子会觉得腿上的疤不好看,特意只切了很小的口子。事后还给我讲他是如何在这么小的口子里艰难的给我做手术(虽然我不穿裙子:D) 前几天公司大扫除,负责组织的人很自然的给了我扫把让我去扫地,然后安排小伙子们去搬东西干重活。 虽然我看起来健壮无比,甚至比很多男生都宽广,并且一口气能做七个标准俯卧撑。但在东北,我依旧会被当成一个女孩子对待。 就像在南方我会下意识的被当成男孩子对待。 我不理解,怎么会扯出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评论。 |
本来就是转个段子,结果确实是通过诸多的留言证明了一点,有些思维方式,真就不是东三省以外的人能够理解的。另外就是,中国很大,这么大一片土地,幽默,并不相通。所以,你认为搞笑你就笑笑,你认为不搞笑,吐两句槽我也能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尊重贵地习俗,这源于我的教养,你不尊重我们的习俗,我也不可能去指责你什么,这同样源于我的教养。 我倒不是说,东北没有男打女、是净土,注意啊,我从来没这么说过。只是据我所知,在东北地界(老家吉林西南部,典型的东北地界),你个大老爷们真动手打女人了,那么你接下来将要面对的,就是社死局。你会被所有人看不起,戳你脊梁骨能一直戳到你死。 别说什么道德绑架,别说什么“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有时候我也不能理解,一身怪力的东北老爷们,真遇上这种事了,凭什么有错没错都要挨那三竿子。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跟东北的某些习俗有关,不太古老却很悲壮,比工业化的东北更早,早到东北大开发时期,那种特殊又极端的生存状态,决定了女人不可能是作为男人的附庸出现,条件不允许。于是女人变成了男人的战友,那是并肩作战的关系,战友关系。 你欺负战友算什么本事?有能耐你上外边豪横去?多少的大伙儿还能认你是条汉子。 这样的思维,一代传一代,所以我们作为男人,就无论如何不敢去想,有一天我还能动手打女人!太他妈丢人了!比抱紧脑袋撅起屁股跟人打架更丢人! 我从小耳濡目染,得到的观念就是:我绝不能无缘无故挨欺负,我不惹事,真有事了我也不怕事;我可以挨揍,但绝不能怂;挨揍了还不是最丢人的,打女人,窝里横,最丢人。 我认为这同样是一种属于男性的自尊。我生来是为保护我所要保护的一切,而不是窝里横,真要有那几分脾气,使外边去。 以下为原答案: “先生,请问,您对家暴有什么看法?” “啥玩意儿?” “家暴啊!家庭暴力。” “哦,家庭暴力。” “对的。” “……啥看法?能有啥看法?……不是!挺大老爷们儿,挨两下挨两下呗?又打不坏!” “……您这么理解家暴?” “嗯哪对呀!还咋理解?大老爷们儿挨两下能咋地?就这体格子也打不坏,她手不疼就行!” |
吹牛逼只是为了开心 在南方呆着久了发现,这里吹是为了让你信,你不信还跟你急 |
玩狼人杀时,有人一急,就高喊:“我以党性做担保,我不是狼!"大家就信他了。下次他再说他是什么什么,我们就问他拿什么担保,他说人性,我们就一齐喊:刀他! |
儿子长大是要离开家乡的,闺女才是留着养老的 不少东北40后老国企员工,在计生前生三个60后闺女的,00年以后逢年过节的画风是这样:三个女婿在厨房做菜,三个闺女加一个妈坐一桌打麻将,老头出门下棋遛弯,他家如果有儿子的话,往往礼在人不在 某种意义上东北男的才是嫁出去的那个 |
本人武汉土著,武汉读书,然后来东北工作,在高校教书。 当我看到东北的孩子们,上课去,把很多不便随身的物品扔在教学楼门口,下课再取的时候……我惊呆了! ↑ 这些物品包括 滑板、折叠电动车、物品大包… 甚至有时候还有雨天的伞… (ー_ー)!! 我是又佩服,又感动,又惊讶,这是真的! 还有 … 出去聚餐,尤其是那种在外面摆桌的烧烤啤酒摊…假如跟邻座之间搭上话…说嗨了,走前就会发现,自己被买单了!! …… 现在,在东北呆了10多年,也习惯了,这地方真挺好的。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朝鲜族人爱吃狗肉, 满族人不吃狗肉, 但都能在东北和谐共处 。 |
不讲宗族乡党。不修宗祠没有家谱。 |
我给别人讲述家暴案件时,只有东北妇女会有“那不砍死他?“的反应。 ================================================== 东北人对于寒冷特别敬畏,可能因为在东北真的很容易冻伤冻死。 ====================================================== 东北人真的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喜欢好衣服、贵衣服。 认识的白富美姐姐们,哈尔滨白富美衣橱比其他地区白富美衣橱豪华很多。 ====================================================== 东北家庭很多都给女儿分家产。 ====================== 东北女婿经常在丈母娘家过年。 ======================= 东北人真的很多独生子女。 =================== 东北真的好多铁路啊,那么小的镇子都有高铁站。 =================================== |
从小我们东北人受到的教育 雷锋是湖南长沙来的好同志 大家要学习雷锋精神 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心 无论什么时候提及雷锋精神 东北孩子也是满脸的敬仰和使命感 雷锋不光被东北人写在歌里,塑在广场中央 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称赞与敬佩 我们心中固有的思维是 “无论哪的人,只要是好同志就要歌颂” 但是啊 最近几年大家,大家也都看见了 武汉英雄李文亮,造谣者东北人李文亮 上海扔了你的菜,还要说你菜不好 张桂梅校长的正面消息从来都没有籍贯 虽然放在现在也见怪不怪了 但是有的人为了利益能做这样过分 东北人是很难理解 |
“家暴”这个词,在大多数地方,会被天然认为是老公打老婆。 在东北三省,不一定。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有多少人知道阿沛·阿旺晋美其实是旧西藏的 |
为什么中国的网络玄幻小说这么流行,却依然 |
圆明园是皇帝私人的玩物,烧就烧了,和老百 |
为什么穷人很少得到贵人的帮助? |
现在走到北京街头,部分人穿穿“格格服”, |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相信养儿防老了? |
有哪些好看的男主占有欲强的宠文小说可推荐 |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敌军攻破城市后总喜欢大肆 |
古代贴身丫鬟侍寝吗? |
有哪些让人脊背发凉的民间习俗?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