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广西的省府为什么放在了不是很出名的南宁?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广西的省府为什么放在了不是很出名的南宁?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广西的省府为什么放在了不是很出名的南宁?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南宁 广西 广西的省府为什么放在了不是很出名的南宁? |
作为市场经济学大师,说句真心话,我也不希望广西首府放在南宁。 广西首府应该是河内。不论是区位还是名气,河内比南宁好多了。 |
这个问题扯不上越南。首府定在南宁那会,越南跟我们关系且好着呢。 这个问题,恰恰要从广西老表身上找原因。 广西自古民风不驯。到民国,桂系军阀团结一致,勇黠善战,纵横中原,放一异彩。但由此得罪的人也就着实不少。尤其乡土宗族文化,直到50年代广西剿匪,仍为一大阻力。上头怎么可能会对广西人有好印象。四野那帮老将一提起桂军,那都是要骂街的 所以首府定在南宁。这是因为代表组织接管广西的大佬张大将,他本身就不是广西人。也就是当年搞百色起义之前在南宁一带混过,开创了右江苏区,组建了红七军。20年后,组织派回广西的,几乎清一色这一系的人马。比方陈漫远,李天佑,莫文骅,雷经天,包括后来力争把首府迁到柳州的韦国清,其他的广西人,在组织看来压根是不可信的。49年12月。唯一一个非红七军百色系的桂林籍副省长是贺希明,这是40年从桂系投奔华东新四军的。在盐阜根据地搞过财政。可想而知,他在广西省府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发言权。 所以在50年左右,广西的首府只能定在南宁,不可能定在柳州或者桂林。这是出于政治需要,换句话说。南宁当时的残破和无基础,不是劣势,恰是它的优势。桂林则因为被李白深耕过,不是优势,而是劣势。恰恰就是要在一个影响力薄弱,一穷二白的地方建立起首府。这样才能平衡传统的宗族以及桂系的力量。 这也是后来韦国清当面被教员批的原因。有些事情,在理论上并不是不可以讨论。但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讨论的空间。就好比我举过例子的大亚湾核电站。香港人不愿意,上街抗议,抗议难道就要听吗?一抗议就缩,威信何在,以后还能干什么。何况即使抛开一切政治原因,桂林或者柳州当真要比南宁强多少,也难说。 这是旧事。但从很多广西老表的发言来看,他们还是执着于比较50年左右三个首府候选(或者四个)的优劣,而并没有从历史根源上去试图了解旧事。也并没有意识到当时广西性质的极其特殊。 广西毗邻广东,两广并称。待遇上似乎也应该差不多,但不要说广东有花帅这样的土著大佬。就是在抗战时期,广东的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也是在敌后打的有声有色。广东我方地下组织的活跃。更是如火如荼。广东是可以看成一个半红的省份的。而广西,纯白。 也不是完全没有我们的力量,但白色起义和红七军之后,桂系搞得太猛,导致广西全境皆白。我们留守的同志和派去开展工作的同志,比方滕静夫,岑日新,黄彰,钱兴…基本全军覆没,而且全都是牺牲在国军,坏分子或土匪——同样是广西人——手里。一直到49年底四野进驻,广西地方情况之糟,不但是没办法成立根据地建立政权响应我军,而且即使武装部队一旦落单,都会大概率牺牲,而且死状奇惨。上头对广西,当时其实是按着疆藏青那些地区处理的。外松而内紧,实际有防范。后来是因为上头动了怒,剿匪力度增大。加上弄出了一个神器,到今天这个防范的痕迹才渐渐的淡去。但广西老表自己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知道有这茬。就像教员回复韦国清,如果广西首府可以从南宁改到柳州,首都也应该从北京改到兰州。都归你得了。 所以尽量不要旧事重提。沿海的省份现在多有双城制,比方大连与沈阳,青岛与济南,苏州与南京,宁波与杭州,厦门与福州,深圳与广州。这还可以是一省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不重叠。而广西的任何一个城市,如果威胁南宁,就完全不是这个性质。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广西省府定在南宁,已经是广西的幸事。 |
设立省会的时候,桂系残余势力还在广西呢。要镇住广西,南宁地理位置很合适。 要我说,就是白崇禧没有政治头脑,个人野心太大,看不清楚形势,浪费投诚的大好良机。要不然,广西不会这么落后,桂林更不会变成这样。 |
广西多山,部分城市地形狭长,开国后选南宁基本是为了后续的建设用地、拱卫广西考虑,看下面地形就很清晰。一个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拥有广阔的建设空间,工业、运输建设都能有较小的建设成本和难度,且七成以上的区内城市都能直通南宁;另一个,区内行政中心在于南宁,一遇战时即可八方汇聚,退可向东堵塞关口,可立不败,进可南向三城物资调配,辅助南海进程,水枪滋众猴子。 |
|
|
广西五一年解放,各位如果想不给南宁机会,第一,林彪部队进来以后,说服林彪去想的地方设立司令部驻扎,因为广西后来要打土匪,部队的作用还很大。 第二,毛泽东五一年也来了南宁,我说南宁人叫老毛来南宁的你肯定也不服,但是,你如果说服老毛去你想去的地方看看,也不是不可以。 第三,韦国清去北京复议的时候,他没有说服毛泽东,你如果嘴巴厉害,说服毛泽东就可以做得到。 以上三条都是决策的关键时间点,希望各位穿越者或者有识有力之人,可以力挽狂澜,看热闹这事有时候还是挺有趣的。 |
放桂林? 老军阀,还易守难攻,北方进入广西的咽喉,那肯定不行。 放梧州? 地形狭长,山多,在广西的位置太偏,不是很理想。 放柳州? 当时的柳州比南宁还一穷二白,直接pass掉。 建国初除了这三城,有点名气有点工业基础和商埠氛围的也就是南宁了,位置在广西也不算偏,有大江大河,有平原,实在找不出一个更理想的城市了。 |
先上结论:在古代,南宁和桂林的知名度一个样,因为混体制内不能不懂这些全国重要政治军事要地(军政合一),想不明白的,去玩三国群英传 核心原因:中国经济和交通长期基于水运 珠江流域最大水系:西江(云南—广西) 西江水系最大支流:郁江(南宁—桂平) 郁江自身水量大,至少达到可以对外送水的水平,想想今天平陆运河的起点在哪?不就是郁江吗? 广西古代交通最核心的主动脉:百色—南宁—桂平—梧州 南宁地处全省河运的中心,更能统领全省: 从百色进入云南,沿右江 从崇左进入越南,沿左江 从桂平进入贵州,沿红水河 从梧州进入广东,沿西江 从平乐进入湖南,沿漓江、湘江 把河运想清楚了,就没什么好纠结了 另,南宁是广西四大平原之一(排名先后:贵港,北钦,横州,南宁),耕地面积大,能养活的人多 广西四大平原中,3个在郁江流域 所以,1949年以前,广西经济两大扛把子:苍梧县、邕宁县,其中,苍梧县城梧州是广西经济中心,邕宁县城南宁是广西最大城市 ps,按城镇人口规模,古代广西五大城市(排名先后):南宁,梧州,桂林,宜山,平乐 ps,桂林城区自然条件最大的软肋:缺水。漓江本身不是大河流,为了搞旅游,在灵川县兴建了几座专门给桂林补水的水库,但是仍无法较好满足人口增长需要,淡水资源已经接近承载极限,桂林最后一个城建亮点,大概率也就止步于临桂了 PS,广西设省后在古代长期的版图,湛江到了明朝才划入广东 |
|
|
桂林人在南宁,写了评论不过瘾,强答一波 毕业后在桂林工作,当时也很不服气,凭啥南宁拿走那么多产业结果却不能带动经济,广西在全国一直走下坡路,还不如给首府定桂林,好歹有个甲天下的名片啊,而且还是前省会城市呢 但说白了,就算网络上传言都是真的,南宁各种吸血,那充其量只能说南宁领导不行,拿了资源没把经济搞好,没有辐射周边城市,但不能因此否定南宁的发展潜力啊。如果南宁发展潜力大的地方,最后结局都如此不让人满意,那桂林发展潜力小,谁能保证桂林能做好呢?因为南宁没做好,所以觉得桂林可以做的更好,这是啥逻辑?不光桂林,柳州也同理 反正我是桂林人,目前南宁工作定居,我就只对比这俩地方 第一,桂林在广西东北边上,南宁在中央偏南,谁都知道哪里有优势了。而且,南宁更近海,也离边境更近,对贸易是有加分的。 第二,桂林城区就是在山缝里建起来的,站在街上往哪看都能看到山,说好听是城在景中,说难听就是限制发展。桂林的老城区去新城区只有三条路,西二环,机场路,万福路,甚至可以说只有一条,因为西二环和万福路的起点,都算是城郊了。别和我说西二环起点在北站、八里街附近多么繁华,八里街行政规划已经是灵川县了好不。但凡走过这三条路的,都知道有多少是地段是沿山修的,这地理环境适合发展那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了。 第三,桂林主打旅游名片,完全是不同的发展路线,而且老城区楼房不能超多少米的规定把自己限制的死死的。我童年住的老房子,是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组成三角形的正中央,就这黄金地段,周边的房子30年前啥样现在也还是啥样,嗯,除了涂个外墙,外观好看了一点。之前盼星星盼月亮的想,来个开发商投资把我拆迁了,没人来啊,房子五层楼已经到顶了,投资没利润谁来。 第四,还是和旅游相关,要么彻底放弃旅游路线迎接工业,要么继续在旅游上发展。前者,几乎不可能,就叠彩山伏波山那个位置,要么变成小区景观,要么炸了建楼,但是市民不会同意的,这么做了政府扛不住维稳压力。那说后者,旅游路线注定了藏富于民,一个游客的门票支出能有多少,靠酒店餐饮的收税能有工业税收的零头么? 第五,关于运输。广西的尴尬在于,水系不通北部湾的钦北防。也就是说,港口城市没办法用水运连接上腹地城市,但好在南宁够近,一个平陆运河就有可能实现理想。换成桂林呢,老老实实陆路运输吧。 第六,还是运输,河运,桂林城区的漓江宽度,和南宁城区的邕江宽度,不是一个层次的。桂林漓江上走几艘游客观光船都费劲,更别提运输了,漓江注定只能是观光性质的,只能当做景区,顺带限制一下城市发展。 也就想到这么多,反正从我看来,桂林和南宁比几乎没有发展潜力的优势,首府定在南宁,桂林不冤。但是柳州冤不冤我就不清楚了,至少柳州以前是工业城市,外加铁路枢纽,桂林除了个旅游带火了全国的强制消费宰客外,啥也没有。 |
因为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导致桂林很出名而已了,你在其他省抓路人来采访,问人家桂林除了“山水甲天下”还有什么,你看别人又能憋得出什么内容? 南宁在晚清时候就已经不差了,在广西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大清国为了巩固边疆,抗法援越,剿灭土匪,在南宁钦州这边成立了较大的军事基地,给南宁钱粮食武器,南宁那时候发展不差的,后面养出了陆荣廷这个大军阀,老陆到处南征北战,把湖南广东云南都挖了几大块地盘过来,抢了不少资源回南宁的,很长时间内南宁都是广西第一大城市 至于解放前后的广西各市GDP前三强,可以参考这篇 1912年以来广西各城市GDP前三强 - 越佳美的文章 - 知乎 越佳美:1912年以来广西各城市GDP前三强 解放前经济最好的城市是梧州,南桂柳三个地方其实半斤八两,完全拉不开差距,1954年开始至今,南宁就稳坐广西第一的位置。 |
利益相关:祖籍属南宁地区(距市区几十公里的一个小县城),南宁市出生、长大;对“南宁人”的身份有较强认同感,对桂、柳无感。 本问题下诸多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来分析的,不说全都扯淡吧,至少也是九成以上不得要领。建国几十年来,省会发生变动(相较于民国时期)的除广西之外,有河南、河北、黑龙江(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吉林市→长春)和江苏(镇江→南京)。其中,哈尔滨和长春本就是松江省和吉林省的省会,只是因为短暂地被直辖而导致该省省会变迁,取消直辖后是当然的省会;南京作为前朝首都、华东军事中心、原直辖市,让它重新当回江苏省会也是理所当然;河北省会从保定改为石家庄,主要是因为特殊年代的政治局势(从保定到天津的变动姑且不论);而河南省会从开封改为郑州,主要是交通条件的作用。 综上所述,省会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基本上是政治、军事局势的影响,要分析为什么某地在近现代会成为该省的省会,也应当从这方面来研究。因此,要搞清楚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南宁钦定为广西的省会(首府),就必须捋清楚清末以来四十余年内,广西的政治、军事发展进程,对该省省会在邕和桂之间不断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民国之前的明清两朝六百多年时间内,桂林一直都是广西省城,但这并不是因为它天然就应该是广西的省城,而是由特殊的政治与军事形势决定的: |
|
刘超建. 自厝同异:民国初年广西迁省之争的再探讨[J]. 昆明学院学报, 2020, 42(1): 26-32. 说穿了,省府放在东北角一隅之地的桂林,重点在于“退可守”。即:当遍布全省的僮、傜等大族,和苗、侗等小族搞事时,中原王朝在岭南西道能够有一个保证其“军事存在”的堡垒,而不是因为这地方真的就那么人杰地灵,真的就能带动整个广西发展生产。 在明、清前中期,依广西形势来看,这样的判断是合理的。毕竟,有明一朝,广西的各族同胞就没有放弃过给朱皇帝搞事的念头。(下见徐硕如. 明代广西少数民族起义的几个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5, (3): 56-63.) |
|
|
|
但是,到了清中叶以来,这样的形势变了。不仅南宁自身的经济地位有所提升(虽然经济发展后也依然极端落后),而且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大变数出现了——与中原王朝相安无事了数百年的越南,为法国人所侵占,华南边疆的危机出现了。相比于已经改土归流,逐步融入到中原王朝统治秩序之中的本土少数民族,以法国人为代表的外患严重性日益上升。 |
|
张新洲. 略论清末民初广西迁省问题[J]. 黑龙江史志, 2013, (19): 43-44. 实际上,早在清末,广西官僚群体的就已经出现了“邕派”与“桂派”就省会选址问题产生的争端。事实上,如果不是官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扯皮,可能在辛亥革命之前,南宁就可以成为广西省府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广西巡抚林绍年以及广西谘议局的官员们认为,“广西桂林省城,僻在东北,去所辖州县有远至二千五六百里者,平时控制不便,有事更呼应不灵。”而南宁府治“在浔梧之西、柳庆之南、太平泗城镇安之东,东西适中,实为向来军府所驻之地。今交涉日繁,边防日重”。故而建议将省会迁移到南宁。而在京朝的官员则不同意地方大员的意见,尤其是以桂林籍官员唐景崇为代表。他认为,以当时广西的兵力,不足以经营邕州和防守北海的水陆要冲;同时,迁移省会到南宁,需要巨额的经费,在当时国穷民弱的情况之下,确实难以承受。在当时,西方列强如俄国、英国等对中国西部以及蒙古、西藏、四川和云南等地都存在侵略野心,迁移广西一个省会到南宁,并不能解决边防危机。他提出迅速架设连通龙州的电线,将广西提督移驻南宁的建议,这一建议被清政府采纳。最后,省会迁移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唐咸明. 试析民国以降广西省会的三次迁移[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4(2): 62-66.) |
|
需要注意的是,岑春煊系西林土司出身,林绍年系福建闽县人。带头认为应当迁省的大员都不是南宁人,说明在当时的广西官场,桂林不再适合作为广西省会的认识已经非常普遍了。而反对迁省的“桂派”官僚写在脸上的“保”气质,连带着在此后的辛亥革命、护国运动乃至抗日战争期间都声名狼藉的张鸣岐,让这一派势力天然就带有几分可笑之感。 不过,文官们之间的扯皮,最终还是要民国时期的特产来解决——军阀。 |
|
|
|
|
|
诚然,籍属思恩府武缘县(现属南宁市武鸣区)的陆荣廷大帅,是民初广西成功迁省的关键要素。但不可忽视的是,清末以来在邕桂之间选择省会的争端,已经产生了“进步”与“保守”的二元对立色彩。陆大帅虽然是带着私心强制完成的迁省,但在当时不少进步人士看来,这次迁省的完成,可是革命党对立宪(保皇)派的一次胜利。所以,陆大帅之举,可是有不少大义加持的。 而在此之后,由袁世凯专权引发的又一次迁省风波,更是让南宁在民国时期坐稳了二十多年的省城地位。这场风波兴起的元凶,正是那位声名狼藉的张鸣岐。(下见张季. 1914—1915年广西“迁省”风波探究[J]. 史学月刊, 2022, (1): 59-66.) |
|
|
|
从本质上来说,这一次迁省的根源在于,袁世凯要加强对南方各省的控制和对原革命党人的打压,从而被张鸣岐“逢君之恶”,被“桂派”人士给利用来掀起了“回省”桂林的风波。但是,“桂派”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是,以南宁为经济根基的“邕派”和陆大帅,切实地因此次风波感受到了“桂派”对自己权势的威胁。因此,他们必然会更加坚定地维护南宁的省会地位。而主张“回省”桂林的代表张鸣岐,“自己却成了广西民众的公敌、声讨的对象,且致使复迁桂林之事,最后亦不了了之”。 |
|
即使到了新桂系主政时期,南宁作为省会的地位也维持了十多年。而桂林重新成为省会,也不是因为其经济生产条件和成果有多好,而是因为政治军事局势的剧变。 |
|
|
|
实际上,从1936年开始,桂林才成为广西“法定意义上”的省城。到1949年解放军南下,新桂系广西当局机关迁出桂林、南逃南宁(1949.11.26)为止,民国时期广西省会在南宁的时间是远超于桂林的。不过,要说桂林在解放后有没有机会重新成为省会(首府),也是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性的。 1949年1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广西,在武汉筹建的中共广西省委也由中共中央华中局所在地武汉市随军南移,并决定将省委机关临时设在桂林市。广西全境即将解放前夕,省委几位负责同志对广西省会的设置提出了几种意见。有的认为,桂林是历史文化城,名气大,是老广西省政府的省会,各种设施比较齐全,工作条件好,所以省会应设在桂林;有的认为,柳州是广西的中心,有工业基础,铁路可通湘、黔,水路直达粤、港,公路也很方便,从地理位置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角度看有它的好处,因此广西省会设在柳州是合理的;有的说,南宁应作为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驻地,它靠近越南,是中国政府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前线,有国际影响,而且南宁又处在少数民族地区,也靠近钦州湾,而钦州湾是海防要塞,因此省会设在南宁对联系和巩固沿海边防及指挥全省建设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况且南宁水路交通比柳州还好。 但是,在伟人一锤定音之后,这点可能性彻底消失了。1950年2月8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将省会定在南宁。我们不知道伟人为以上三种争端一锤定音的具体时间,但结合1950年广西匪患的形势,或许可以认为,是一些原桂系大佬的行为彻底把桂林的地位给定死了。 |
|
|
|
|
|
恭城县的地理位置如下: |
|
试问,200里开外就有几千上万土匪敢围攻县城。就这样危险的环境,谁敢把省会定在这里? 此外,个人因素依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广西迁省决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最重要者,当属铁杆“邕派”的伟人了。 |
|
他不仅在广西解放之际就决定将南宁定位省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之际,也是他最后一次打消了地方大员省会(首府)变动的念头。而这位大员的观点,或许可以称之为“柳派”——也是现在网上不少人可能会赞同的。 |
|
缅怀! |
|
|
力排众议把首府定在南宁的,是教员。 |
|
现在你再看看广西这幅地图,还会质疑教员的战略眼光吗? |
这有什么好吵的,我建议放广州,大家一起做大做强,先南下,再北上。 |
都是些扯淡的话,把首府放在南宁最大的目的就是削弱广西本土力量的影响力,尽量让广西成为贫穷落后的代表。其次是震慑东南亚,让本来的汉地十八省变成自治区真是够了。 |
因为这是毛主席选的 相信伟人的眼光 |
|
|
在1958年,韦国清(时任自治区书记)曾提议将广西省会从南宁迁到柳州,但这一提议并未被采纳。 毛主席对此表示:“按照你的说法,国家的首都也不要定在北京了,改在青海好不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
|
了解一下,历史上广西首府城市的定址历程。 唐朝之前的广西 广西作为岭南地区,纳为中国的领土,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伐岭南百越,把百越之地都纳为秦朝的领土范围。 之后,秦始皇为了管理岭南一带,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广西大部分属于桂林郡管辖,少部分属于象郡管辖。 |
|
后来,秦末赵佗崛起,在岭南一带建立了南越国。广西作为岭南一部分,自然属于南越国的领土。 |
|
在西汉,汉武帝灭掉南越国之后,把南越国占领的领土分为七郡,其中广西有苍梧、郁林、合浦三郡。苍梧郡设置在今天梧州,郁林郡由桂林郡易名而来(今天桂平),隶属于交趾刺史管辖。之后,交趾刺史又改为交州,交州的设置一直延续到唐朝。 |
|
南宁第一次为广西首府(862-997,135年) 唐朝时候,朝廷设置岭南道,专门管辖今天的广西、广东岭南一带,治所就在今天广州。然后在公元862年,朝廷大臣蔡京上奏请示唐懿宗,请将岭南道分成两道节度使来管理,唐懿宗批准。之后,岭南道被拆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这也是广东和广西两个地域的前身。 岭南西道的治所为邕州(今南宁),蔡京为岭南西道节度使,统辖原属邕管(邕、横、贵、宾四州)、容管(今容县)、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因此,在唐朝时候,南宁就是广西的首府。 所以,唐朝唐懿宗时候,第一次产生了今天广西、广东两个行政区域的前身,南宁也第一次成为广西的“首府”城市。然后南宁成为广西的首府,一直延续了135年,直到北宋时候才结束。 |
|
桂林为广西的首府(997-1912,915年) 北宋时候,宋朝继续沿袭唐朝时候对岭南一带管辖方式,治所静江府,后改为桂州。只不过在公元997年,把原来的岭南西道,改为广南西路,治所迁移到桂州(今天桂林),南宁则降为邕州永宁郡的治所。广南西路包括今天广西全境、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全部,“广西”名字雏形就这么来了。 于是,从北宋就开始桂林是广西首府的一千年历史了,直到中华民国建立的1912年。 |
|
之后,从北宋到南宋,直到南宋灭亡到元朝。由于元朝疆域面积的扩大,唐朝时候的行政区域制度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管理需要。 于是,朝廷进行行政区域改革,在全国推行行中书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十个行省,广南西部就改为广西行中书省,治所在桂林。 于是,“广西行中书省”就是广西省的由来,桂林就是省会和首府城市。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妥欢帖睦尔,就是从桂林出发,北上入大都(北京)登基称皇帝。 |
|
在元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明朝时代。明朝时候继续沿着元朝的行政管理方案,只不过是把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元朝时候的广西行中书省由此改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在桂林。 |
|
明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了清朝。在清朝,明朝时候的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广西省,治所也在桂林。 |
|
现在,我们看看桂林为什么有一千年历史是广西首府的原因,这一切也是由于古代广西的地理经济政治环境决定的。 实际上,桂林位置比较偏,不利于对整个广西管理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古代广西一直是朝廷的流放犯之地,乃贫穷落后的地区。山岭众多、道路崎岖、热带雨林密集、瘴疫疾病流行,盘踞众多少数民族,乃中央朝廷难以管理的地方。 |
|
由于中央朝廷对古代广西很多地方都是鞭长莫及,盘踞在广西的众多少数民族只能由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首领--土司管理。这些土司如同“土皇帝”和地头蛇一样,虽然名义效忠中央朝廷,却拥有地方事务的管理权和控制权。 所以,从北宋开始,朝廷都考虑到如果把省府定在广西更居中或者南边的位置,有着一种孤军深入的味道。简单来说,如果首府在今天广西的柳州、来宾、南宁、桂平等地方,四周都是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部落。一旦这些少数民族部落叛乱,朝廷派来的汉族官僚和汉族军民都陷入重重包围之中,难以自保,中央难以救援。 桂林最早汉化 但是,桂林一带却是广西最早汉化的地方。我们知道,秦始皇征伐百越之后,在桂林兴安一带修建了人工运河——灵渠。灵渠的存在,沟通了湘江、漓江,使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能够连接,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证。 |
|
灵渠的存在,使中原地区的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供应。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可以沿着长江抵达灵渠,然后再到桂林和岭南一带。因此,桂林是广西最早汉化的地方。桂林山水甲天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游访桂林,用文笔妙笔生花歌颂和赞美出来的。 而且,灵渠的存在,灌溉了湘桂走廊一带的农田,使得桂林的农业在广西是最发达的。从秦汉时候,桂林一带就接受了中原地区传来的先进农业技术,一直到清末,桂林都是广西的农产大户,拥有全省最高的粮食产量。 桂林在古代是首府,国防的需要 可以看到,历史上由于桂林的汉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农业经济发展,又位于湘桂走廊的咽喉之地,自然从北宋开始直到清末的一千年,都是广西的省会城市。在中央朝廷看来,控制桂林,就能掌握了湘桂走廊这一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相界的交通要塞。 |
|
同时,通过桂林灵渠一带的水运,能确保边疆地区的汉族军民得以充分的粮食补给,保护边疆安全。如果广西以南的地方发生叛乱,桂林也可以成为阻碍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一道屏障。 因此,由于古代朝廷难以控制管理广西全境,对广西开发水平低下,以桂林为首府借此控制广西和整个西南,乃是最合理的方案。 清朝时候,继续沿袭明朝制度,把桂林定为广西首府。但是,清初雍正皇帝在解决内忧外患之后,对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削弱土司“土皇帝”的特权和世袭制,任命中央朝廷官员管理,在广西等西南一带实行中原地区同样的地方行政制度。 |
|
但经过了雍正和乾隆两任皇帝,在西南地区全面推行改土归流之后,土司的权力被剥夺,朝廷对广西一带的西南地区控制力度大大加强。 晚清之后,广西国防重点朝南移 到了晚清时候,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得清朝不得不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这样,中央朝廷对于广西边境的管理,不再是陆地上少数民族叛乱,却是越南边境或者是海上的西洋人入侵。 这样,广西官员也看到把首府城市南迁的重要性,桂林省会城市的重要性饱受质疑。在中法战争爆发时候,广西提督苏元春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控制,在1886年9月把广西武装机构迁移到中越边境的崇左。 在1902年,岑春煊担任两广总督时候,也看到法国殖民势力从中越边境渗透。他不仅把广西武装军事机构迁在南宁,也建议朝廷把省会城市迁移到南宁,有利于控制中越边境,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但当时清朝考虑如果省会城市的南迁,不仅动摇了桂林的地位,也是劳民伤财,没有落实。 抗日时候广西首府的选择 在清朝推翻之后的民国。在民国三十八年中,广西在桂系军阀的统治之下。在陆荣廷的旧桂系军阀统治下的广西,把首府城市选在南宁。 在1925年,新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统治广西之后,出于家乡临桂的眷念情结,计划把首府城市迁在桂林。在抗战爆发前夕,为了准备军事力量防御日军从北部湾海上袭击,于是在1936年新桂系军阀借着国防的名义,把省会从南宁迁桂林了。因此,民国时候,广西首府城市都是在桂林和南宁之间转换。 |
|
新中国南宁成为首府,尘埃落定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年国家考虑对边疆地区控制和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以及交通便利等角度,把首府城市定在了南宁。南宁和桂林的首府城市之争论,由此尘埃落地。 现在,网上流传国强时候广西首府城市的变迁规律:“若守成,则选桂林;若进取,必选南宁。”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唐懿宗时候,唐朝是走向了没落,广西首府是定在了南宁。 但雍正乾隆时候,朝廷对广西的“改土归流”成功,收回了大小土司的权力,也是国力强大时候。而且,乾隆时候平定了新疆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把新疆归纳为中国领土,也是开拓时代,国力强大的时候,广西首府依然在桂林。 |
|
从千年广西首府城市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广西首府城市从桂林迁移到南宁,也是由于国防需要决定的。古代朝廷治理不了蛮荒少数民族众多的广西,于是只能把省会城市定在汉化程度高的北部——桂林一带。 但是伴随着中央能控制广西全境,国防重点由陆地转移到海上,南宁靠着北部湾、靠近中越边境,能更好辐射全省,自然是首府城市的最佳选择。毕竟,把广西首府定在南宁,更好凝聚广西汉族、壮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力量,建设好广西。 |
|
随便提及一下,柳州在民国和建国初错过了三次成为首府城市的机会。新中国建立初,国家在柳州和南宁两个城市的选择上,最终确立了南宁为首府城市。 |
南宁在北方可能不算出名,但是在南方,特别是中国的南方——越南,可出名了! 越南人做梦都想要南宁! 南宁在广西这边地界,一直都是属于治所的城市,自东晋起,郁林郡划分晋兴郡,治所就是南宁这边。唐代贞观年间,始称邕州。至元代,首次改为南宁。妥妥的千古名城,也是老省会级城市。 而近代广西的省府,为什么放南宁?因为早起国民政府在广西省的领头,也就是旧桂系,由广西总督陆荣廷领衔。陆荣廷,壮族人(当时可能还没有划分出这个族),今广西南宁武鸣区宁武镇雄孟村人,简单说,就是南宁本地人。所以旧桂系把省会设立在南宁,是很理所当然的事。 后来旧桂系被新桂系(李白势力)击败,广西政府洗牌,省会从南宁改为了桂林,道理也很简单,李、白是桂东人。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11日解放广西,由于当时剿匪和进攻琼州的任务需要,把广西省的省会又迁往了南宁市。因此,至今广西最后一个省会城市,确实是南宁。因为在1958年3月5日,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南宁由省会,改为首府。 |
要是按照出名来排省会,那中国首都怎么的也轮不到北京 来个智商超过80的人类,帮我回答一下,台风造成的洪水,南宁背有什么责任? |
|
|
我是桂南的,我来说两句,几乎每个省份都是一个政治中心一个工业中心,柳州桂北即想要工业又想要政治,哪有那么多,什么都集中放在桂北,中央怕你们桂北闹独立建国。 |
桂林汉族比例【户籍人口】达到91.5%不适合作为首府 |
南宁地理条件比柳州好得多 南宁地处邕江平原,有地有江,能航运不缺水,这是发展的底气 柳州那个喀斯特地貌说实话没有优势 |
不是觉得南宁这么理所应当的?怎么央视不多帮宣传一下,比如拍个《邕江》的纪录片?桂林在央视上面出现,桂林人已经司空见惯了。 迄今为止,只看到了南宁人转发的,伟人批评(桂柳话,实际就是屌肛)韦国清,放在柳州的观点。但也没解释,为什么就要放在南宁。 个人观点,摊开地图来看,放在南宁确实比放在桂林柳州更好,至少对国防可能更好。然后,我也说不出其它什么来了。 评论区喜欢尬聊的说桂林交通不便,也是醉了,广西过去的交通中心是柳州,也轮不到南宁啊。南宁不靠吸血砸钱,把高速路修得像蜘蛛网一样密集,随便哪条铁路都强行先到南宁,能成为广西南部的交通中心?如果没有拿整个广西的钱去修围着南宁的高速,南宁高速路网能密集到那个程度? 最近还通了贵南高铁,美其名曰帮河池通高铁。搞得河池现在好尴尬,动车站刚好在新老市区中间,很奇怪,怎么就不通知一下人家河池,让人家新城区围着新的动车站建嘛。南宁到贵州,明明可以经柳州桂林,偏要再修一条距离差不多的铁路过去贵阳,都不肯把湘桂铁路好好改造一下,提提速。外人都奇怪,怎么高铁进了广西就减速。评论区尬聊的说南宁直接去贵阳时间短,经桂林柳州时间长。从南宁出发,实际上两条铁路的实际距离相差并不多,走桂柳时间长那么多的原因是车速。就事论事,出差,路上时间多了那么1个多小时真的很要紧?至少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见得。如果湘桂铁路能提速,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但就偏要新修一条最高等级的铁路。 还有说桂林没有水运的,更加让人醉了,南宁才是没有水运好不好,不然挖什么平陆运河?桂林的灵渠是干什么用的?自己去好好了解一下再来尬聊。现在湖南出大头还要再挖新湘桂运河。北伐时,孙中山坐船从广州到梧州再到阳朔到桂林,他本人在阳朔码头的讲话还刻成一块碑发到阳朔码头。其碑文鼓励广西主要是讲我们桂林人可以开山烧石灰卖钱干革命(还好没听他的)。你南宁等平陆运河挖好了再来和桂林比吧,据说是2026年。 桂林有个专门的桂林航空,而且这两天又增加了新的国际航线(桂林机场时不时就来条这种新闻),你南宁的空运比桂林发达的话,怎么不搞个南宁航空? 为充分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桂林机场积极拜访各航空公司,成功争取9月加密桂林—吉隆坡国际航线航班以及桂林—西安、桂林—天津、桂林—福州等国内重点城市航班,助力桂林航空旅游市场发展。 桂林—吉隆坡航线今年以来飞行稳定,平均客座率达到80%,由亚洲航空和马印航空共同执飞。目前,该航线由每周5班加密至每周7班,其中,亚洲航空由每周3班加密到每周4班,马印航空由每周2班加密到每周3班。 根据航班销售查询,海南航空计划9月11日起,新增西安—桂林HU6221/22航班,每日飞行1班。桂林航空计划9月17日起,恢复桂林—天津GT1029/30航班,每周二、四、六飞行;9月18日起,新增桂林—福州GT1059/60航班,每周一、三、五、七飞行。航班加密后,桂林飞西安达到日均5班,飞天津达到日均3班,飞福州达到日均1-2班。 随着中秋、国庆小长假的来临,桂林机场将持续优化航线网络,争取加密和恢复更多热门航线航班,同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桂林日报2024年9月6日) 还有说桂林多山区没地方建房子,纯粹外行人尬聊。人家重庆、贵阳山多不多?桂林是喀斯特地貌,但并不是不能建房子,建房子成本更高。一堆外地外行人(尤其是南宁人)在这个话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尬聊。喀斯特地貌是溶洞多,可能会增加勘察寻找溶洞位置的费用,但并不见得会增加很多造价。相对来说西南地区(广西是中南地区,太多人拍脑袋认为广西是西南地区)的山更麻烦,因为他们的岩石更硬(岩石硬是双刃剑,反而有可能提高工程造价,甚至有可能完全推翻一般的建造逻辑),但他们溶洞相对少。真正建房子成本高的是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都是淤泥,建房子首先考虑沉降问题。很多年前,我听施工单位说,那边建房子必须打桩,否则不能评鲁班奖。关于这个专业的话题仅此而已,欢迎南宁的同行来给你们的老乡科普一下。补充一点,广西南部多膨胀土,通俗地说,就是橡皮土,土的体积随着含水率变化。所以很可能广西南部房子的建造成本还更高,因为那边动不动就要砂垫层换填调节不均匀沉降。 桂林确实山多(外地人还不就是来看山水,看文化),但并不是找不到地方建房子,难道每栋房子都要建在漓江边?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漓江边没有限制,会缺有钱的人来建摩天大楼?来桂林旅游难道是要看浦东那样的建筑?桂林现在多少江边房子都是不能拆的,拆了就不能回建。 |
据说广西上千年来都是中华认同大于政府认同,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原因。 |
南宁,光听名字就知道首府应当定在这里,这是广西的头号任务。 当然,随着法国美国的撤退,以及中国国力的增强,“南宁”已经不是广西的头号任务,发展经济成了头号任务,这时真的应当考虑迁府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体现出放在南宁是明智之举。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你近期在小红书上见过哪些中外文化差异? |
贾政对于小姨子长期住在自己家里是什么态度 |
你们有没有刷过很智障的小说情节?说一下哈 |
有没有好看的复仇文? |
为什么网上流行南方比东北冷的观点? |
广西的省府为什么放在了不是很出名的南宁? |
生活在民族自治区的汉族人是什么体验? |
广东佛山一公司三名员工工作期间讲粤语被公 |
为什么小龙女不杀强奸她的那个人? |
如何看待日本“学者”岡田英弘的“古代汉族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