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2024 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访古经历是什么?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2024 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访古经历是什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12 月 20 日- 1 月 5 日,参与圆桌「地图上的古中国」,分享你的知识、见解与访古经验,一起探索地图上的古中国。 |
重走李自成进京之路,揭开居庸关不战而降之谜 历史地理是很有意思的学科,有时候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理解古人当时行事的理由,比如马谡失街亭,不到街亭,你永远理解不了马谡的难处。 今年夏天,我去了一趟北京昌平,重走了李自成进京之路。崇祯十七年,甲申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大军从陕西、山西、宣府大同,破居庸关、昌平,直逼北京城下,结果是崇祯上了歪脖树,大明正朔就此灭亡,这便是中国历史中著名的甲申之变。 彼时,北京能依仗的最后天险是居庸关。史载三月十六日,居庸关不战而陷,总兵唐通、太监杜之轶出城迎降。这个消息不啻于晴空霹雳,京师最后的屏障去矣。八千人守天险,怎么打都不打就投降了呢?唐通、杜之轶这么软骨头吗? 居庸关失陷的时间在历史记载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个确切的时间点之于甲申之变又极其重要。 |
![]() |
此图为西北(宣府大同方向)望居庸关,远处为北京方向。 主流史家,如《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给出的时间线是,三月十五日居庸关陷落,三月十六日昌平陷落,唐通、杜之轶迎降,这两处失陷造成了京师外层防线的崩溃;《明季北略》、《燕都日记》给出的时间线却是,十二日贼破昌平州,十五日居庸关迎降。 两条时间线产生巨大的矛盾,打开地图,昌平(十三陵)背靠燕山,居庸关扼守穿越燕山的通道,宣大的来敌来犯,通常先过居庸再到昌平,如果按照前者所述,居庸关迎降在前,昌平陷落在后,顺理成章;但后者就不好理解了,昌平怎么可能比居庸关更早陷落。 |
![]() |
延庆、居庸关、昌平十三陵的地理关系 明清时的史家对于这两地失陷的时间差异已经有所察觉,《明季北略》作者计六奇引用前人记载,确定昌平在十二日陷落,他还为第一条时间线给出解释:十二日昌平城破,十六日消息才传到北京。 《小腆纪年》的作者徐鼒对计六奇进行了驳斥,他认为昌平距离京城不过90里,怎么可能十二日陷落,十六日消息才送到北京? 史家的争论,显示出时间线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唐通、杜之轶献居庸关迎降的因果。我们不妨做一回福尔摩斯,尝试解开历史的谜团。先上几段史料—— 《绥寇纪略》:“贼抄柳沟破昌平,杀将李守镕。” 《明史纪事本末》《明季北略》:“贼自柳沟抵居庸关——柳沟天堑,百人可守,竟不设备;总兵唐通、太监杜之秩迎降。” 不同记载指向一个共同的地名——柳沟,这是解谜的重点,因为它讲述了闯军的进军路线,从柳沟到昌平(居庸关),这条路线为所有史家采纳,说明闯军就是从柳沟而来。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柳沟天堑在哪里呢? 翻开地图会发现,当今北京的官厅水库是由发源自燕山的妫水河而来,水库上游妫水穿越延庆镇,在延庆镇的上游,妫水南岸,就是柳沟村。史书中所指的柳沟天堑就是此处。 |
![]() |
对比上图,可以明白柳沟与居庸关、昌平十三陵等地的关系 一条鲜为人知的“柳沟天堑”,成为解开李自成进京的关键钥匙,所以这个暑假,我专程重走了一次柳沟小道。 从北京出发走的是G7高速,从昌平过来后,进入德胜口隧道。废话不多说,上图: |
![]() |
G7高速昌平往延庆方向德胜口隧道,可见周围山势险峻 接着我们来到了柳沟村,柳沟村以柳树闻名,至今仍然如此,可想而知,从明朝至今,这里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下图是站在柳沟旁,远眺燕山。 |
![]() |
沟两侧都是柳树,柳沟名副其实 我在柳沟村享受了一顿当地的豆腐宴(味道嘛,见仁见智)之后,就走上了返程,这一次我们没走高速,而是从G110国道穿越燕山,一路之上感受到了比居庸关线路更为险峻的山势。 |
![]() |
途中遭遇山间阵雨,小憩了一下,过往车辆不多,大部分都走了高速 |
![]() |
柳沟天堑,山势磅礴 G110公路是从山谷中根据山势铺就的,高速则是架桥和穿越隧道。可想而知当年这条人迹罕见的小路的确不利于大部队穿行,李闯大军从此处穿越燕山,绕道居庸背后,的确是出奇制胜的妙招。 穿越“柳沟天堑”后,路面豁然开朗,前面就是十三陵,就是昌平。 |
![]() |
由此穿越,明军是不是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只有通过地图,或者走过G110高速,才能理解“贼自柳沟抵居庸关——柳沟天堑,百人可守,竟不设备;总兵唐通、太监杜之秩迎降。”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对于时间线,还有其他史料佐证,《绥寇志略补遗》有记:王承恩以守城不如守关,白遣一万人往。贼不由居庸,从柳沟抄陵后以入,一万人失道,未尝与贼遇。 此处,明确指出,李闯从柳沟抄了十二陵后路,居庸关守军并没有与闯军正面相遇。既然如此,闯军只可能先克昌平,再到居庸关。 徐鼒写《小腆纪年》时抄了补遗中的说法,他之所以要抄,显然也意识到计六奇笔下先昌平、后居庸的时间线是合理的。 时间线之谜解开,不妨把时间调到1644年的三月十二日,大明十二帝的陵寝所在地昌平州,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守城的官兵揉揉眼睛,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城外旌旗招展,兵甲如林,闯贼不知道何时已兵临城下。 此时的居庸关,对这一切还懵懂无知,当三天之后,也就是三月十五日,小小关城被从后而来的闯军包围的时候,我们不妨代入一下,唐通、杜之轶受到的心理伤害的面积何其之大——臣等方欲死战,奈何陛下先降?! 重走历史之路,与历史同在,只是沧海桑田,朱颜已改。搞历史研究,结合地理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很庆幸这次仿古经历,让我搞清楚了一个历史谜题。 其实,这次柳沟之行,也是为我的新书《崇祯最后七十二小时》做的实地勘探,其后,我又在京城之内重走了一次崇祯皇帝在三月十八日夜,也就是京城失陷,上歪脖树之前最后的出逃路线。 朋友们不妨等待我的新书出版,崇祯最后七十二小时,就如这条柳沟小路。甲申之变,这场历史巨变,还有许许多多你从未了解过的故事。 最后,推广一下在下的晚明三部曲的前两部《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这两部书也是甲申之变的前传,看完了就看懂了崇祯最后七十二小时的绝境。 |
访巩义宋陵,在那里我见到了地上的君王功业飘散,大地上只留下永恒的田野。 - 那个学期,我的研究生课程里正好开设了一门基本史籍导读。老师领着我们从《宋史·职官志》读到《朱子语类》,又从《朱子语类》读到《续资治通鉴长编》,紧接着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大事记讲义》。老师和同学们态度都严肃而庄重,有时为了一个句读的问题要先后就版本目录、海外汉学和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里反复相参,求一个正确。我上了一个学期以后,脑袋里昏昏然,只觉得关于宋代历史的书越读越细,宋代的历史感受却离我越来越远。 直到有一天,我在诗人于坚的微博上读到他关于河南巩义宋陵的组诗和拍摄的照片和文字,几乎立刻就被吸引,想亲身去看看: 小道上覆盖着干土,淹没了鞋帮。走着走着,忽然间,某块穗子沉郁的地面,一个巨石阵从天而降。灰色的陨石。一群远古的武士、文官、雄狮、大象、马匹、怪兽……或立,或蹲,或踞,排列在大地中央。怀疑停止了,呆住不动,哑掉。圆满、厚重、肥壮、实在、威严、从容、朴素、幽暗、苍凉……怀着信任、职守、自重和暗喜。法度森严。那种气象、质地的出场构成了一种苍老的伟大。仿佛一场仪式刚刚结束,一幕悲剧凝固在天地之间,一案献给美的牺牲;犹如来到尼罗河畔,没有狮身人面那么庞大,但精神气质强烈庄重,恐怖而又安稳。这是强大的精神产生的黑暗恐怖而不是物的恐怖。那头在田野上低头狞笑着的狮子,离开了它本来的位置,不再守陵。仿佛刚刚从黑暗的统治里走出来,为大地的光明、满载与坦然而窃喜着。 我是边地人,自小看到的中国明清以上的古物就极少,也曾在江南见过许多优美园林,但要么是近几十年重建,要么都是清中晚期的格局,心想还没有我家祖宅岁数大呢。但读了于坚的文字,简直有些难以相信,那些一千年前被工匠们造出来的石像,今天还静静伫立在北方的某处。 巩义,巩义。我念着这个地名。在文学史里我认识它,它是杜甫家族所在的地方,杜甫曾在这个地方度过童年,一日上树能千趟,我时常想象那棵树是什么样的。河南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所在,中古时代有名的大家族,郡望有一半出自河南。但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巩义还有宋代皇帝的陵寝。除去徽宗和钦宗以外,北宋的七个皇帝都安葬在这里。 出发去巩义之前,我其实从来没有去过北方。那一天,我和同伴买了两张车票出发,一路向北前往巩义。到达巩义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下站的人很少。我又乘坐出租车,从车站前往巩义的回郭镇。 当天晚上,点了一份鱼香肉丝,本以为大概和我在云南吃鱼香肉丝时一样,刚刚够吃饱,没想到我拼命吃了半天,也只吃了一小半。在河南的短暂几天这样的感受常常出现。例如第二天早上买了两个包子作早餐,结果吃了一个就再也吃不下了。对于河南的好感倍增!实惠,诚恳。也知道了北人往往高大健壮的缘由。 第二天一清早起床,收拾好了行装以后就出门。我要访的宋陵在一片田中,需要徒步十多公里才能到达。也许是我在西南生活惯了,成都尚好,大理、昆明和重庆都是走路极费脚程的地方,一道坡上上下下,走不多远就累了。而在河南的那个清晨,我走了十多公里路,身上却一片轻松。 我在田野里穿行,平原的视野极其开阔,遥望远处的烟尘,仿佛一眼能看到几十里以外的村镇。这是我在老家不曾有过的感受。 我路过许多村庄,见到小孩们追逐着公鸡游戏。突然笑了,我想,那个一日上树能千趟的杜甫的童年大概也是这样的。我找到几棵高大的枣树,那个季节不产枣,我在其中一棵的树干上找到了被雷击打过的痕迹。我想,杜甫当年爬上爬下的,是它吗? 在村庄里,我有时看见崭新的砖瓦建筑,有时看见古老的祠堂,锁着门。有时又在他们的村庄附近发现一些修建的很有古意的陵寝,不敢打扰,默默走开。 有时一道高架桥忽然出现,牧羊人抽着烟站在桥下,我驻足片刻,一辆高铁从他头顶弛过。他和他的羊都很平静,冲我笑笑。 这些是我在路上拍的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是一个快乐的早晨,我背着早上吃剩的一个包子,唱着歌,杵着捡来的手杖,在中原大地上漫步。我一会儿唱秦时明月汉时关,一会儿唱黄河远上白云间。巨大的平原,她已经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一定也能承载住我的放肆和轻佻吧。我又想起以前读《魔戒》的时候,甘道夫点燃一座平原上古代先王的塔楼,与戒灵们作战,整个平原都看到他的身影。我想,这个故事要是能发生,也一定是在这样的平原。 这样的平原,中国的中央,中国历史的心脏。旧时的车马与衣冠已远,但那股气息仍在,深邃悠长。 穿过一片片田野,我始终期待着宋陵能够出现。终于,我来到了宋陵。拍下了这些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黄金、白银、珠宝,都被盗墓贼和功利之徒窃走。宋代皇帝的陵寝只剩下一个个看上去并不气派的土包,旁边站着这些沉默的石头。他们不值钱,他们沉重,他们古朴,安静。 帝王的伟业从他们身边走过,于是这些石塑战胜了伟业;时间从他们身边走过,于是他们战胜时间。石塑,不言不语的物品,战胜了宋,战胜了金,战胜了元,战胜了明,战胜了清。战胜了人心的贪婪,战胜了歹徒的气力。 但他们无法战胜生命。他们脚下的作物还在长,作物旁还有人耕耘。就在我观赏这些古代的石塑时,一位阿姨扛着锄头从我身边走过去。 劳动使她高于地面,但工具比她更高。高举着锄头,犹如高举着劳动的旗帜。 - 那一天,我在这些巨大的石块脚边坐着,思考着。我读了十多年的书,对于历史场景大多停留在想象的层面。这一次,我第一次看到古代人们留下的遗迹,触摸到,感受到。在一只狮子身上,我甚至看到了工匠失手留下的伤疤,以及他试图补救的改刀。 我摸上去,就像那个无名的工匠昨天还在这里,流着汗,扎着古老的发髻,放下凿,放下锤,无奈的叹一口气,转身离去。 这一走,就是一千年。 我默默打开书包,翻出于坚写宋陵的文章,轻轻念着: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其十一)夏天正在凉下来,汽车离开柏油路转入土路,在微茫的麦地间行驶,落日西沉,麦穗饱满低垂,“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其十四),下一场麦收正在酝酿中。有个骑摩托的农夫听说我们要去找墓地,斯芬克斯般地指了指西面的麦地,“这些自讨不吉利的傻子呵!”然后放出一股汽油臭,疾驰而去。仕女腮帮似的天空中有几丝纤云,村庄在田野背后,背后,又一个建筑集团的吊车正在崛起。宋无影无踪。这不是尼罗河畔人潮滚滚的朝圣之路,寂寞、荒凉、遥远、萎缩、怀疑。一个光着背的健壮男子站在最后麦地里整理着什么,他不是麦田守望者。麦地肥厚,辽阔,沉着,肃穆,古奥。不时会遇到几个星子般的农人,重复着古老的动作,扬着锄头松地或弯腰刈草,令人安心。 -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我认出其中一座土丘,是宋神宗的。他一生希求一种伟大,富国,强兵,击蛮夷,变祖宗之法,上下求索,欲图振兴中国。 但他死了,埋在这里,旁边是一堆沉默的石头。 从古到今,多少事,也不过如此。 |
![]() |
- 回程的路上,我叫了一辆计程车。司机是河南人,上车以后便问我,你是哪里来的?来这弄啥嘛,全是田。 我指了指田边那些雕塑。他笑笑,说就为看个这? 我说,就为看这个,我从南方来的。我是学历史的,对你们这很感兴趣。 他说,这里是什么啊? 我说,宋代的皇帝死了在这埋上了。 司机来了兴致,于是开始和我说历史。他先说宋代软弱割地,随即又把唐宋元明清的顺序都记的颠来倒去,一会儿刘备和项羽,一会儿刘邦和关羽。但我笑笑,没有接他的话,只看着窗边,中原的日暮,落日真圆。 |
![]() |
|
俗话说,地下文物在陕西,地上文物在山西。 我这次找到了一条自驾小环线,不仅约7天就可以搞定山西最值得去的精华之地,还能打卡《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 下面这条线路呢,就包含了山西最精华的地上文物,比如世间仅存的唐构和放眼全球都无比珍贵的应县木塔。 一定要去一次! |
![]() |
|
![]() |
|
![]() |
|
![]() |
太原:为了晋祠也值得一去 太原最推荐去的是山西博物院、青铜博物馆和晋祠。 山西博物院和青铜博物馆可以让你对晋文化有个基本的了解,晋祠则是聚集了各代精华,宋构和彩塑精妙绝伦。 |
![]() |
?山西博物院:里面可以看到全省文物,也可以对山西各地的文化有个基本了解; ?青铜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山西全境的精品青铜器,镇馆之宝是成语“觥筹交错”里的觥; ?晋祠: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里面有三座国宝级建筑。 |
![]() |
|
![]() |
干饭的话,建议直接去食品街和柳巷这寻找美食。 |
![]() |
太原攻略:全国最深藏不露的宝藏省会,去一次就会上瘾! 低调到几乎0攻略,该送这座美食王国出道了! |
![]() |
忻州五台县:用一天梦回盛唐 这条自驾线路的第一个高光是五台县,这里深藏着两处唐构建筑,佛光寺和南禅寺。 目前国内发现的唐构建筑只有三处,五台县就占了两座,还有一座在运城芮县,人文爱好者必来。 |
![]() |
?佛光寺 佛光寺地处忻州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山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梁思成将其评为“中国第一国保”。 佛光寺的发现过程尤为艰难,最初是梁思成在翻看《敦煌石窟图录》时在壁画上发现了一座“大佛光之寺”,后面梁思成林徽因等一行人按图索骥找到五台山,历经坎坷才在五台山附近的山村找到了这座古寺。 |
![]() |
当时日本学者宣称中国本土早已没有唐代建筑,想要研究唐代建筑只有去日本,佛光寺唐构的发现直接推翻了这一论断。 佛光寺的唐构是在东大殿,里面还有唐代的塑像、壁画与题记,整座大殿堪称稀世之宝。 |
![]() |
最难得的是,佛光寺整整经历了九个朝代(北魏到民国)但并没有重修或重建过,在这个寺庙,可以穿越千年的历史轮回。 除了东大殿外,文殊殿也一定要去,这里有着目前已发现的仅有的“人字柁架”形式。 |
![]() |
?南禅寺 南禅寺的唐构要比佛光寺早75年,它在“会昌灭法”中幸存,南禅寺的大殿至今依然是是亚洲被发现的最古老木构建筑,至少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
![]() |
有一种说法,这可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接近盛唐的木建筑。殿内还有17尊唐代彩塑,无一不精妙。 |
![]() |
五台县真的可以算是宝藏县城了,我觉得单单为了它就能来一次山西。 除了两座唐构庙宇外,这里的洪福寺、延庆寺、广济寺也都是国保,有时间可以一起转转。 Tips:佛光寺距离五台山西门较近,想去五台山拜佛的人也可以顺便安排一下。记得自家上山要提前在“五台山游客中心”公众号申请通行证哦。 赶时间的一日游路线:五爷庙-塔院寺-显通寺-菩萨顶-罗睺寺-罗黛顶-殊像寺=梵仙寺(来不及的话最后两个可放弃)。 |
![]() |
朔州应县:拜访全球最高木构建筑 因为一座木塔,这里成为我最喜欢的山西小县城。 应县木塔全名辽佛宫寺释迦塔,是全球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与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齐名的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
![]() |
将近1000年的时间,它经历过地震、经历过战火、经历过失败的维修,但依然屹立在这里。 站在塔下仰望应县木塔,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命力。每一根立柱、每一块牌匾都令人心生敬意。 仔细看木塔,它已经倾斜的很明显了,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倒下,而我们目前还无力挽救,每次看它都会有着无能为力的心痛。 |
![]() |
佛光寺、南禅寺和应县木塔,这三个地方我推荐大家第一次山西时一定要来。尤其是应县木塔,总是会担心一别即是永别。 从应县木塔出来,走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净土寺。 |
![]() |
净土寺的看点在于大雄宝殿中的天花藻井与天宫楼阁,堪称神作。 对了,净土寺还有两个“披头散发的小狮子”,它们就在殿外,这也是净土寺一宝,来的时候可别错过哦。 |
![]() |
|
![]() |
大同浑源县:打卡李白同款寺庙 我发现山西真的很多宝藏小县城,来这里你就找着小县城转悠就对了。 大同的浑源县,有着让李白大呼壮观的“悬空寺”和壁画封神的永安禅寺。对了,北岳恒山也在这。 |
![]() |
|
![]() |
?悬空寺 罕见的集美学、力学与宗教为一体的建筑,历史超过1500年。 悬空寺除了建筑本身的奇迹外,里面还有一座同时供奉着释迦摩尼、孔子与老子的三教殿。 恐高者的话慎重来哦,爬上去的过程还是有点腿软的。 |
![]() |
旺季来悬空寺记得提前预约购买门票和登临票(共115元),恒山景区公众号即可预约。 想要进入悬空寺这两票缺一不可! Tips:有一说一,我觉得悬空寺是很值得去的,但悬空寺游客太多了,大家上去后很难慢慢参观,只能走马观花一遍,大家去的时候还是要降低下期待哦。 |
![]() |
|
![]() |
?永安禅寺 来永安禅寺,先要看的是它的整体结构:大殿为元构;殿顶的黄色琉璃瓦为皇家规格;大殿上的书法“传法正宗殿”为元初大书法家雪庵和尚所书,全国绝品。 |
![]() |
其次要看且重点看的是传法正宗殿里明代的水陆法会壁画,我只能说有着独一无二的震撼。 划重点:永安寺一定要请讲解。 |
![]() |
|
![]() |
?恒山 悬空寺与恒山不远,这两个可以安排在同一天游玩。 恒山是道教圣地,来这里的话一定不要错过山上的庙宇和崖壁上的摩崖石刻。 相对于泰山而言,恒山还算好爬。喜欢运动的朋友可以挑战下自己,平常很少运动的朋友建议直接索道。 Tips:在浑源县游玩,建议把悬空寺放在最后,排队实在太恐怖了。 |
![]() |
大同:一部活着的中国建筑史 大同之前也写过很详细的攻略了,我直接和大家说下玩法吧。 大同可以安排两天 D1:大同博物馆+云冈石窟+古城墙 D2:大同古城(华严寺、善化寺、代王府) |
![]() |
?大同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2层的“魏都平城”与3层的“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必看,镇馆之宝是漆屏风画(可惜展出的是复制品)。 |
![]() |
?云冈石窟 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齐名,开放的石窟里有古希腊、印度、中国等多种风格的雕刻。 它也几乎不用爬上爬下,对游客非常友好。 |
![]() |
?古城墙 现在的城墙就是在汉、魏、唐、辽、金、元基础上于明代增筑的,很壮观。建议大家傍晚来,可以在上面看日落。 |
![]() |
?大同古城 古城里很多地方都比较商业化,游玩的话最推荐华严寺、善化寺和代王府。 |
![]() |
华严寺 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的最大辽金木构佛殿之一,并同时拥有辽代基础、金代殿堂、明代塑像和清代壁画,可以说是全国唯一。 薄伽教藏殿是寺内仅存的辽构,佛殿有一尊合掌露齿胁侍菩萨造像嘴角略带微笑,被誉为是“东方维纳斯”。 |
![]() |
善化寺 善化寺有现存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辽金建筑群,拥有三座庑殿顶+四座辽金建筑,全国独一份! |
![]() |
代王府 代王府,人称“山西小故宫”。这里建议晚上来,《天下大同》的沉浸式实景演出超级精彩。 |
![]() |
大同+应县+浑源攻略:意料之外的避暑城市,谁会想到这么惊艳啊 大同美食:今年夏天重回旅行顶流,这座凡尔赛城市吃面也满分 |
![]() |
|
![]() |
代县:山西最后活着的古城 这趟自驾的最后一站是代县,游玩完代县之后可以直接返回太原并返程了。 它被《孤独星球》评为“最后活着的古城”,出了代县,便是塞外了。 代县和五台县一样同属于忻州市,是雁门关的所在地。在风声呼啸里,依稀可以想象历史长河里的金戈铁马。 来代县,有三个地方是必去的:边靖楼、阿育王塔和代县文庙。 |
![]() |
?边靖楼 它始建于明洪武时期,上面的“声闻四达”牌匾据说是中国最大牌匾。 边靖楼通高40米,有着气吞山河的壮观,不愧是万里长城第一楼。 |
![]() |
?阿育王塔 它在县政府的后院,可自由进出参观。 阿育王塔本是建于隋的木塔,后被损毁,又在元代重修并改建为砖塔。它是中国现存瓶状塔中比例最好的一座,来代县一定要去看看。 |
![]() |
?代县文庙 这是华北第一大文庙,屋顶琉璃绚烂,令人目眩神迷。 Tips:雁门关几乎在战争中被损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来重修的,我觉得可去可不去。 |
![]() |
大家在参观时一定要记得请讲解,讲解是来山西旅游万万不能省的钱,一个好的讲解会让人感受到国保的前生今世,也会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中华文化的文明脉络。 也还是想和大家强调一下安全问题。这条自驾路线虽然串起了山西最宝藏的几个小县城,但有些路还是比较难开的,出门在外一定要安全第一。 |
![]() |
最后,我也把《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放在下面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 大同:云冈石窟、悬空寺、觉山寺、善化寺、永安寺 朔州:崇福寺、应县木塔 忻州:佛光寺、南禅寺、南山寺、金阁寺、佑国寺、原平惠济寺 晋中:镇国寺、双林寺 临汾:小西天、广胜寺、临汾铁佛寺 长治:观音堂、崇庆寺 晋城:玉皇庙、晋城铁佛寺、西溪二仙庙 运城:鹳雀楼、觉山寺、福胜寺、关帝庙 |
碑还在,人却没了。 开车2小时一路成都到乐山夹江,来到名为双碑村的村落。 |
![]() |
下车拿着手机导航,步行沿乡间小道边走边寻觅,路过稀疏的人家,也路过广袤的田地,一路上泥土与粪味混着湿冷的空气钻进鼻息,始终没看到想找的地方。 终于,拐个弯一抬头,远远看见从围墙中冒头的杨公阙。 始建于东汉、重修于南宋的珍贵汉阙,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那里。 |
![]() |
快步走到正面,看见院门落了锁。听之前来过的朋友分享,这里的文物看护员中午会回家吃饭,需要等他回来再打开院落的门。 |
![]() |
碰巧遇到一位路过的阿姨,向她询问看护员的住处。 —哦他啊,前两天走了,这个门打不开了。 —走了? —就是死了,钥匙还不知道谁管呢。 乡村之中,看待生死,往往平淡至淡漠,无论对人对己。 杨公阙在身旁静静伫立,如同这一千多年来的朝朝夕夕,一切都没有变化。但在那个当下,作为一个人,我又确实感受到有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 |
![]() |
拍下一些痕迹,往回走开车离开。回来翻照片,因为手抖还拍糊了。 就当是,那位看护员老爷子,回家吃了一顿很久很久的饭吧。 汉阙,是死去的建筑以长久的姿态活着。 而看护员,用短暂活着的光阴来维系这样的姿态,直到死去。 像这样的文物看护员有很多,在偏僻的山林与野外,抬一张小板凳,每天数着佛像、望着雕梁,与石刻和汉阙一过一辈子。 或许守护的文物举世闻名,但他们永远没有名字。 你是传世之珍宝,我是天地一蜉蝣。 再见了老伙计。 在你千百年的生命里,我能陪你的,也就是这么几十年了啊。 近期再看斯飞,已经有了新的文保员,人依旧很好。 碑还在,人也在。 |
![]() |
|
自然是寻找李易安了。 那日到了济南,先去了趵突泉。三个自下而上的泉眼咕噜咕噜,不知疲倦,只临近的水面有几圈涟漪,它处一片光滑沉静。 大概水质极优,水里的鱼异常大,肥大的黑鱼偶尔跃出水面,游客很少赞叹趵突泉的神奇,都在议论罕见的大鱼。 不远处是淑玉泉,易安词集《漱玉集》就由此泉得名。身边两拨游客,两个导游都拼命压低声音,以保证路人不能蹭到讲解。不过我听力不错,还是听到一个导游说李清照少女时期常常对着淑玉泉梳妆,另一个讲了个淑石枕流的故事。我趴在石栏上,漱玉泉不如趵突泉干净,水面有细碎的落叶,但还可以清晰映出许多张照镜的脸,旁边大树的倒影覆满水面,一点点阳光透过树缝落下,水面上浮着一棵金光闪闪的摇钱树。 从漱玉泉往前走,有个李清照的纪念堂。曲廊上都是她的词,院子中是她词里常写的海棠和芭蕉。季节不对,海棠不在花期,所以只有绿肥——芭蕉叶宽大舒展,不见红瘦。站在正厅的李清照白玉雕像手持书卷,眉目庄严。 泉城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在这里,很容易理解李清照的“误入藕花深处”。和多数中国古代园林一样,有水的地方,必然有柳,有荷。四季的对应之美就在其中,柳絮飘飞时,小荷才露尖尖角,荷花盛开时,柳浪不息,柳叶枯黄时,留得残荷听雨声,柳丝披雪,残荷挂霜。 但是想要理解她更多,只在济南是不够的。李清照曾经在青州生活了二十年,大约三分之一的填词都在青州完成。于是,我又追到了青州。 青州是个小县城,李清照纪念祠就在范公亭公园里。范公就是范仲淹,和赵明诚一样曾是青州刺史。于是公园入口处的大树上都悬挂着范希文和李易安两人的诗词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不同的忧愁长在同一棵树上,交织得巧妙。 沿着这些文艺的大树走,没多久就看到了小桥流水,依旧有柳有荷,看到李清照屏居青州的日子里依旧有水,我觉得自己全然理解了“小舟”、“轻舟”、“兰舟”。 进到纪念祠,左侧是易安堂,右侧是归来堂,正厅依旧是李清照的白玉像,但是和济南纪念堂里是两般模样,都是手不释卷,这里的身形纤瘦了些,神情也放松了些。在青州的日子,应该让她觉得自在。所以后面赵明诚赴任莱州,李清照独居青州,想念赵明诚的日子里,她写出了《醉花阴》。 李清照纪念祠的每篇图文都在竭力表现她和赵明诚的两情相悦,琴瑟和鸣。门口的导游却在说,“赵明诚是个渣男,婚内出轨。”接着又说到赵明诚不能生育。乱糟糟的人群爆出一阵阵哄笑。 人类喜爱这些伟大的诗词,同样也喜爱八卦。某种意义上,它们同样的解压、治愈。 因为寻找易安到了青州,却意外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的宝藏之地。青州这个地名,是最早的九州之一,因为在东方,东方属木,一片青色,所以叫青州。 现在它只是一座小小县城,但坐落其中的青州博物馆,无论构造还是布展,都功力匪浅。徜徉其中,很难把它和县城这样的体量级别联系起来,它太美了,也太震撼了——虽然执着于美亦属着相。 佛本无名无相,佛像是人的内心感受,所以各个地方、各个历史时期的佛像都不相同。我们平时寺庙看到的佛像,常常是庄严的、肃穆的,慈悲的,双手结印,神秘微笑,看着佛像,我们会不由严肃起来。 青州博物馆的佛像都是笑着的,而且不再神秘,这种笑容里更多的是愉悦、从容、轻盈、豁达。看着青州的微笑佛,几乎每个人会一起微笑。当然,我曾经在云冈石窟也见过一尊可爱的微笑佛,笑出六颗牙齿,两个酒窝,见者欢喜。而青州的微笑是不露齿的,优雅舒放,很像我们亲切又有智慧的朋友。 他们宽肩细腰,身姿飘逸,色彩艳丽,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或宽袍临风,或湿衣沾身,或低眉垂目,或眉眼笑弯,虽然多有破损,我们也能从流畅的雕刻线条里感受到不凡的审美。这些佛像多是北齐匠人所造,北齐高家以荒诞闻名,这些佛像也许就是因为某些毁灭性运动被深埋地下,又在千年后大放异彩。也许,也许,他们真正经历了什么,我们只能猜测,但石头是永恒的,微笑也是永恒的,我们只是时间的观光客。 除了佛像,青州博物馆里还有一张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科考原卷,上有万历朱批的“第一甲第一名”。我和许多游客一样买了复制品回家送给小辈,愿他们有一日也能金榜题名。 还有一块刻有“宜子孙”三字的东汉玉璧,祥云之上,双龙飞扬,精美绝伦。据说它被发现的时候,青州当地一个村子里的小孩正拿绳子拽着它在路上跑。希望子子孙孙宜室宜家,是世世代代不会湮没在历史中的心愿啊。 各大石窟都有微笑佛,其中以天水麦积山的最为有名,被称作东方微笑。其实北魏麦积山的东方微笑和北齐龙兴寺的青州微笑有什么分别呢?当年佛祖拈花,只有迦叶尊者破颜一笑,于是佛祖将正法传给迦叶。微笑佛,正是闻法后的喜悦佛。 我们见到微笑佛后的笑容,何尝不是佛祖与迦叶一样的默契呢?佛家最讲因缘际会,要我说,偶然发现了青州博物馆,真是莫大的缘分。 2025年,希望能有更多的发现,刻意的,不经意的。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怎么看待传统中国英雄叙事困境:高大全伟光 |
为什么被网友批倒的甘地在教科书里还是个正 |
玄幻小说最大缺点在哪? |
为什么仅经历明清两朝,云南就恢复成了汉地 |
有什么震惊了你的名言? |
最近有点无聊,哪部连续熬夜看完的白月光故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歪打正着的事件? |
你们看过最野的野史是什么? |
古代庶女的一生是怎样的? |
陈寅恪什么水平?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