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杜甫的《登高》,为何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杜甫的《登高》,为何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方面着手,一起探讨诗词之美! 即日起 - 8月15日,寻美记活动期间,欢迎你来参与100个传统文化之问「最美回答」悬赏活动,我会从…
杜甫和李白的诗歌,人们都非常喜欢,一般人读诗也是从他们两个开始,再慢慢扩展开来,接着读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等。
古今的诗歌很多,一首一首地读不知道要用去多少功夫,恐怕一生也读不了它的九牛一毛。因此只能找些选本来读,如《唐诗三百首》。选本是前人的眼光,读他们心血的结晶,我们就要少走许多弯路。


读七律诗,还要看注释,看诗评诗论,看大众的体会感想。大家欣赏诗的美感是相通的。严羽的《沧浪诗话》里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但是也有很多不敢苟同的人,最为权威的是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他在《诗薮》里说,杜甫的《登高》“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样,《登高》既为古今所有七律诗之冠,当然就盖过《黄鹤楼》了。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说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诗之冠,不是凭空想象的,肯定有他的依据。杜甫自己就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杜甫在作诗上是狠下功夫的,就像一个苦吟诗人,必要达到一个目的为止。
杜甫经营成都草堂以后,到暂住夔州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相对安定的时期。因此他能够静下心来作诗。他在夔州写的诗很多,其中的《登高》,以及《秋兴八首》等,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后来人们学习模仿的范本。
那么《登高》的成就究竟在哪里,它好在何处呢?确实诗歌这种东西,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到它好,给人一种美的愉悦,但一旦真要指出它的好处,还真是一下子说不清道不明。
要说也是各人依据自己的经历经验学养爱好,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观点很难一致的。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此诗反映的是社会现实,内涵深刻。我们知道,被严羽看好的《黄鹤楼》,崔颢主要写的黄鹤,是神话,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是结尾才涉及到乡愁,表现了游子的离愁别恨。杜甫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虽然安史之乱过去了四年,但反映的是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灾难和心理创伤,是现实。
更何况这个时候藩镇割据和吐蕃骚扰愈演愈烈,国家极不稳定。所以杜甫仍是感时伤世,忧心忡忡。诗中风急天高,虎啸猿啼,萧萧落叶,滚滚江流,表面看来都是写景,实际上都有着浓厚的社会政治色彩,都是艰难苦恨的根源。
其次,写秋并不悲秋,情怀博大。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宋玉开始,对秋都是一片慨叹怨恨之声。杜甫却不是如此,他站在白帝城边,登高望远,看的是无边落木和滚滚长江。
这里虽然有秋之萧瑟,但气势宏大,绝无半点颓唐和哀叹。就是后四句的感怀,也是国破家亡造成的颠沛流离,以致长达十年的羁旅所形成的疾病缠身。


再次,格律严谨,工整而不显古板。严羽所推崇的《黄鹤楼》,实际上是半古半律,前四句不合格律平仄对仗等的要求。而杜甫的这首诗则很规范,首句入韵,押的是灰韵,平仄的对粘都很精准到位。
特别是对仗工整,如果放宽点来看,四联都是对仗。首联既上下互对,又句内自对,如风急对天高等。颔联、颈联自不必说,就是尾联对仗有所放松。这样中间两联属于绝对,首位两联有所松弛,显得工整中又富于变化。
还有,句句出彩,名句影响更大。古人作诗讲究炼字炼句,一首诗之中有一名句,则全篇生辉。这首诗前三联一气呵成,博大雄浑,再现了秋天的悲壮苍凉,表达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遗憾。
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全诗最为精彩的句子。它分别从时间、空间,天空、地面,声音、形状等多方面落笔,不只是写秋天的磅礴壮观和时光无可阻挡的气势,而且它把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短暂、无能为力隐含其中,而又不着痕迹。使人读来,唏嘘不已。


古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极其推崇这首诗,一些诗论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点评,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举例。
当然也有人对杜甫的《登高》持不同意见,认为结尾情绪过于低落,与开头高昂的气势不相称。
总而言之,杜甫的《登高》和崔颢的《黄鹤楼》都是好诗,虽然有点毛病,可以说都是瑕不掩瑜。
原因很简单,因为《登高》把格律诗的对称美,做到了极致。
可以说,杜甫的《登高》代表了格律诗的最高成就。


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往往是凭借评论家的主观判断,你推崇杜甫,我就喜欢李白,孰优孰劣难有定论。
你这话说得是有些道理,文学作品很难分出高下。但是,你别忘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七律诗,属于格律诗,即近体诗的范畴。
格律诗,是唐朝的新兴的一种文体,因为是新兴的,所以它被称为“近体诗”,或是“今体诗”。
相应地,把传统的、写法比较自由的诗歌写法,称为古体诗。
格律诗和古体诗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格律诗是有格律的限制:“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句诗的结构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个字的声调安排是固定的。


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违反了这些硬性规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诗歌世界里违法乱纪了,就甭想出头。
而古体诗呢,它既不讲究什么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调,只要大体上每一句的字数相同,每两句都押韵,就可以了。
所以自由散漫的诗人爱写古体诗,比如李白。
而杜甫呢,则喜欢精雕细琢,将近体诗的声律和对仗发挥到极致。
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对称美,简单讲,就是把诗当成对联来写。既然格律诗有规则可循,那么,在格律的规则内,就可以论出高下了。
为何说《登高》是七律诗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意思也不难理解,流落在夔州(重庆奉节)的杜甫(杜甫此时已经56岁了)生活困顿,又身患肺病,在九九重阳节那天,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两岸萧瑟的秋景让他触景伤怀。


杜甫先写到了他登高所见的景象: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哀鸣,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鸟儿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萧萧飘坠,江水滚滚奔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前四句是通过对秋天景物描写,来表达出意象。
秋日里天空澄澈高爽,凛冽的秋风中,夹杂着猿猴的悲鸣。这时候,登高远眺的诗人就像突然灵魂出窍,附到从沙洲上突然腾空而起的飞鸟身上,在高空中用一种上帝的全景视角鸟瞰人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纷飞,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无尽的空间感受。流水是时间的传统意象表达,“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流的江水无穷无尽,就像无尽的时间,亘古不变。
这四句诗,就像是摄像机镜头从近景,远景,到大全景的迅速切换。让你注意的事物一下子就显得渺小了,在无尽的空间、时间面前,人的喜怒哀乐,一下子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七律诗第一,在于它不仅句句形成对仗,甚至在每一句诗之内,不同的词语,不同的意象,也会形成对仗。
“风急”对“天高”,和这一句相对的“渚清沙白鸟飞回”里,“渚清”和“沙白”对仗,一组小对仗组成的单元和另一组小对仗的单元形成更大的一组对仗。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描写秋天的悲凉,普通的诗人只会写落叶,而像杜甫则用落木,仅仅一字之差,但落木(寒风凛冽摧残下枯枝叶——连枝带叶落下)和落叶(飘飘洒洒,一落三荡),二者所表达意象的萧瑟悲凉程度却相差很多。
通常,人们描写长江都是“大江东去”。但在杜甫眼里却是“滚滚奔来”。从客观上讲,去和来对江水来说都是一回事儿,然而,对于观看江水的人来说,二者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你看到江水的流去,心里会泛起惆怅与无奈;而当你看到滚滚的江水朝你奔腾而来时,你的心里会是恐惧和悲哀。


落木和江水,无边空间和无尽的时间,再加上巧妙的运用叠字,给人带来一种巨大的压迫感。当无依无靠,渺小的个体,眼睁睁地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时,只能屏住呼吸,静待它的来临,因为你已经无处可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所对应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
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晚年的时候到夔州,仍然只是“作客”而已。当他看到沙洲上的水鸟还巢,人不如鸟,更加深了“作客”的忧伤。
居家之人尚且悲秋,更何况万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况杜甫不仅是漂泊的客中人,还是个垂垂老矣的多病者。
“百年”是个略显夸张的约数,但它不是刻意的夸张,而是表达了客旅中的那个老人对时间产生的错觉。因为万里漂泊,尝遍人世间的各种艰辛,几十年的时间才如同百年一样长。


重阳佳节,本该是和家人团聚,或者与亲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但异乡做客,孤苦伶仃的人,却只有“独登台”,一个人眺望远方,感受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样的苦难,这样的凄凉,杜甫早就已经习惯了。年轻时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但时间不等人,年老多病的杜甫,自知再也没机会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所以,他只能“苦恨”,深深地遗憾。
诗歌的美在于它的形式美,而古汉语诗歌所达到的形式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望尘莫及的。古汉语诗歌对于形式美的最佳表达,非唐诗莫属了。因为,唐诗把对称的形式美探索到了极限。
而在唐诗的这一种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就是杜甫。在杜甫的所有诗篇里,这首《登高》又将对称的形式美做到了极致。所以说,让这首《登高》来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它是当之无愧。
如果对我的回答感兴趣,请帮忙关注、点赞、收藏或转发,谢谢!
老杜的《登高》堪称一绝。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被诗人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仅艺术成就极高,而且深刻反映了封建统治下社会的现实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和历史底蕴。


《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古诗,我最喜欢这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的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宏伟壮观的奇景。


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古今七言侓第一,是因为杜甫这首诗太惊艳动人了。诗句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作手法是有错综之妙,惟妙惟俏。第一句着重刻画了景物的描写,就好像画家笔下的形态、色彩、声音,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就好比画家画画的意境,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登高》古诗通过登过所见秋江景色,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在外,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也表达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深入人心。被杨伦称赞次诗为“杜集七言侓诗第一”,从而得名。
杜甫的《登高》是多少千千万万人的回忆,也是我们从小被到大的经典古诗。
@知乎人文
@蒙曼


下面先分享一下《登高》原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释 :
此诗写登高所见江上秋色,抒写了晚年到处漂泊、艰难潦倒的处境和无限悲凉的心情。
全诗以精心结撰的局式、缜密工致的声律和凝炼飞动的意象,展示出阔大高远的境界。
在一种回旋流荡的旋律中,烘托出独立于秋气中的诗人贫病交困而孤独寂寞的形象。


诗一开头就突出了一种动感:风急、天高、猿声哀鸣,渚清、沙白、鸟儿来回飞旋。
头两句写景,将字和音排得密集而紧凑,每句各包三景,一字一顿一换,便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
为缓解节奏的迫促,又采用了流畅的“灰”韵,造成声调的回环流转。


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很空阔的,但使用这种特殊的对仗和起句方式,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
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于是,本来写不出形态的秋气,便借风、猿、鸟所构成的这种飞旋回荡的动态显现出来了。


如果说前半首在快速来临的秋色中已经蕴含着对人生之秋的感悟,那么后半首则以同样的快速概括诗人一生的经历:
万里漂流,又常在客中悲秋,人到晚年,老来多病,又如此孤独,这种人生最凄凉的境况都集于一身,此时登高四望,心情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最后一联则是抒写眼前的处境之苦: 日子原就艰难、满怀苦恨,已使鬓发日渐变白,更何况最近又因肺病戒酒,连一杯解忧的浊酒都不可得。对此秋景,更当奈何?


前人赞此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有建瓴走坂之势”,指出如此精密的对仗和严格的声律,却能形成顺流而下的气势,实属不易。
杜诗七律流畅者不少,但此诗的结撰方式难度极大: 首联密集的音节安排与写景的急速变换相对应,构成动荡回旋的意象;


颔联用歌行式对仗,又增加了流畅的声情;颈联、尾联连用递进句法,一意贯穿,遂使全诗一气流注,峭快中回荡着飞扬流转的旋律。
充分调动文字在意象和声调方面的特点,通过精心的构句,使文字形成的节奏声韵体现出字面意义所不能完全表达的感受,显然是这首七律在艺术表现上最难的地方。


从这一点来说,明人胡应麟称它“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学,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是不为过誉的。
以上图片为网图
如果你喜欢请点赞关注收藏吧!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声急,天空高,猿猴哀叫,长江那边,清晰可见沙洲凄清、白沙滩上空空荡荡、飞鸟回巢回旋。
无边无际的山林里落叶被急风萧萧吹下,不见尽头的长江水波涛滚滚而来。
在此秋天,我独自登上高台,回顾自己人生百年,多病多灾,漂泊万里,一直做客,就倍感悲伤。
人世艰难困苦,我又穷困潦倒,愈加怨恨自己如霜鬓发越发繁多,连喝杯浊酒都暂停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当时卧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已经五十六岁。身体的病痛,生活的困难,加之当时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族不断入侵,兵乱此起彼伏,使他精神受到很大的摧残。诗人在这种凄苦的境遇中写下这首诗,情调沉郁。
?赏析
从对仗上说:“风”对“天”,“渚”对“沙”,“猿啸”对“鸟飞”,“无边”对“不尽”,“箫箫”对“滚滚”;“无边落木萧萧下”对“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对“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对仗上说,出句与入句相对,颔联与颈联也相对。律诗对仗达到这个水平,在古人名家律诗中也是少见的。
这首诗在押韵上也是规范、精巧,用字美妙绝伦,抑扬顿挫,音韵美妙,朗朗上口,过目难忘。
此诗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诗的前四句写景为主,视野开阔,写了天高、风急、树木、落叶、猿啸、沙鸥,将这些景物有机结合起来,再加上滚滚东去的长江,一幅秋季长江及三峡的壮美的画卷。这些景物的描写也是抒发情感的表述。
诗的后四句是抒情为主,诗中的杜甫,望着枯树落叶纷纷,滚滚东去的长江,难免回想起自己一生,尽管一身才华不被重用,客寓他乡,年老体病连酒也饮不成,所以发出了悲壮的感叹。
《登高》一诗,不仅从律诗的格律、用字、对仗,押韵的精巧规范,而且情景交融,情物交融,浑然一体,使这首诗成为律诗第一,名副其实。
【原作】:《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鉴赏】: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其一)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讨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一起即排列了大量的景物: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看似凌乱了,实则结构井然。我们看他的画面布局:
风急,在上;天高,在上;猿啸哀,跌宕下去;
渚清,在下;沙白,在下;鸟飞回,腾跃上来。
其中的视点移动,仿佛我们可以跟随着诗人的眼睛一起转移,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上下层次分明、立体生动的秋景图。而一个「哀」字,已经为本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特别要说的是这个「回」字,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无论结语膇重,即起处鸟飞回三字,亦勉强属对,无意味。」这我们是不能同意。「回」,繁体作「迴」,不是鸟飞回来了的意思,而是盘旋的意思。那么我们就看到,盘旋的飞鸟使得整个诗境一下子开阔起来。所以,这里的「鸟飞回」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首联即对仗,这在七言律中是很罕见的。七律的正格是:首尾联不对,中二联对仗。但对仗的好处是,可以构成一个互相支撑的空间,即,当你在出句读到一个a时,对仗的语境会强迫读者去搜寻与a对仗的b的关联,使他们啮合在一起,有利于造境。我们看到,老杜的首联处理得非常完美。上-上-下,下-下-上,起伏多变,摇曳生姿,又完美契合。
再看次联,是千古名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依然先从空间布局来分析,「落木萧萧下」是一个动态的纵景,「长江滚滚来」则是一个动态的横景,他们不仅是一横一纵,还是动态的,一下一来,就内蕴了一层勃勃的力量感。而他们承接了上联的阔大景象,放置了更多的时空思考在诗行里。
而这一联的构图法,则很为后人所揣摩。黄山谷曾经学习这一联作「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就是横纵相切的构图法,应该说,学得是很不错的,句法也好。
如今我们常常听到「大河滚滚」、「滚滚长江」,好像觉得这是很熟俗的搭配。但是在老杜那个年代不是,老杜是第一个使用「长江滚滚」的人,是他,开掘了这一语义搭配的生命力。在他之后,我们看到无数文坛大家都这么用过,苏轼写过「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辛弃疾写过「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明人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则以《三国演义》的开场诗而人尽皆知。这一切的源头都得追溯到老杜这里来,这就叫源头性的诗人。
「无边落木」是空间上的无穷,「不尽长江」是时间上的无尽,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诗人的孤独与渺小就显得愈发突出。于是三联就呼之欲出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三联是顺承二联而来的,「万里悲秋」的空间承接了「无边落木」的阔大,「百年多病」的时间则承接了「不尽长江」的无穷,重点突出一个「独」字。在春秋代序的时间长河里,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在山河表里的无穷空间里,个人的形体是如此的渺小。人类在面对庞然大物之时,本能的崇高感就激发出来了。
而这一联最难以置信的还是诗意的多层次叠加: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可谓字字千金,挪移不得。
同以上三联的好评如潮相比,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历代诗评家诟病较多的。比如胡震亨就说「结语膇重」,清人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也说「结亦滞」。应当说,相比于前三联,尾联的确比较板实,余味不足,表现不算亮眼,但是也是稳妥之笔。「艰难苦恨」是说时局动荡,是承接「万里悲秋」而来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是承接上文的「百年多病」的「病」字。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尾联,老杜的笔力依然保持在水平线上,一丝不走,丝丝入扣。
结言
老杜《登高》,历来解家甚多,大多是从生平阅历与思想来解读的。笔者这篇小文尝试从结构、布局入手,展现老杜诗歌的「建筑般的精密美学」。的确,这首诗意象众多,时间空间纷杂,但都被老杜驱策自如。其中笔力,真足以教后世仰望俯首。至于是否是「古今七言律第一」,那就见仁见智了。律诗欲求得一首全篇皆佳、一字不差者,真是极难,连老杜《登高》尚被人诟病尾联太板,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这个你也可以问问范闲,即使他在架空历史的情况下,想要用一首七律压到倒所有人,那一首诗也必须是《登高》!


我们总是在最小的年纪去学杜甫/屈原/鲁迅,怎么都是晦涩难懂,年纪大了猛然回头一想,最深刻的东西早就告诉过你了!


登高格律好,意境高,对仗工整,说第一不为过。只不过,第一有好几个。


用我仅存的一点高中语文,这一首的平仄对偶宛若天成,像刘禹锡那首开篇四个字就已经对不上了,一首诗的意境好,就像投篮能进,这叫得分;平仄对偶完美了,这就叫美如画。
再说《登高》是七律第一,这句话主要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也……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臆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之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也!”
因为胡应麟的评价中肯到位,并为后入认可继承,所以文学史评价《登高》时一般沿用这一结论,属于一个文学史定论,但并非是绝对第一,就是对《登高》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的一个肯定!
再说一个根本原因,杜甫的诗歌,在艺术技巧和艺术方法上综合了前人所有的成就。每一个时代,它能不能作为一个集大成的时代,与那个时代的各种因缘凑巧是连在一起的。在杜甫的时代,五言律诗成熟了,七言律诗也成熟了,五言绝句成熟了,七言绝句也成熟了,一切都给杜甫准备好了,就等着他去创造,去达到那个时代的顶峰。比如五言、七言律诗,就是在刚刚要成熟还不是特别成熟的时候,杜甫“啪”的一下子把它推向了顶点。
登高望远、登高抒怀,是中国古代文人潜意识中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之一,这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与文化意蕴的行为传达出的往往是失意苍茫、忧虑难排的心绪。
孔子登山望远,就曾发出“登高望下,使人心悲”的感叹;南朝诗人沈约也说“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愁”,南朝何逊更是将愁情寄托在登山的踌躇与感叹中;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情不自禁地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无尽感慨。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宋玉将秋与悲联系在一起后,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之一。


自然界的秋天寓意着人生的秋天,秋意味着时间将尽、生命变衰,秋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和生命符号几乎成为生命落幕的隐喻,这种隐喻与人世的沧海桑田 、历史的兴衰变迁融合在一起。
当登高与悲秋这两种意象结合在一起时,悲情这种感情在登高这一行为中得到强化,无尽的时间、辽远的空间、孤独的个体瞬间汇聚,沉重地冲击着诗人疲惫的心灵与枯萎的生命。
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悲叹,对家国命运的担忧,种种思绪在登高行为中交汇在一起,成为人类思想行为中熠熠生辉的光彩之一。
在登高与悲秋的双重意象下产生的行为交汇与思维碰撞,往往也会成为诗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在诗词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许多惊艳了时光、感动了读者的登高与悲秋的优秀诗篇。


古今第一律诗
其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登高》,更是被后世奉为经典,《登高》是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上有感而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全诗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感伤之情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杜甫《登高》原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节度使又乘势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战乱频发。杜甫本来打算投靠成都节度使严武,可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杜甫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杜甫在夔州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明代学者胡应麟力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价道:“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甚至连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也给出了高赞评:“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一联蜂腰,后一联鹤膝。
那么,这首被后世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诗,到底有何魅力,且听小话诗词细细道来。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仗整饬。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猿的长啸之声,这正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


诗人借助猿的哀鸣长啸呼出心中的悲郁之情,猿的哀鸣与诗人人生境遇的哀伤相互渗透,可谓是以哀景衬哀情,而愈显悲凉之气,尽管如此,诗人心中郁结的悲情还是难以消除。
接着,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毫无半点雕琢,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以至于沈德潜《唐诗别裁》盛赞到:“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


接着,诗人将溢满于胸的、无处排遣的苦闷情绪寄托在飞鸟的意象中。
“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描绘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飞鸟在一片萧瑟的荒无人烟的沙洲之中飞舞盘旋,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诗人近距离的视听感受,也是一幅视野相对狭窄的山水画卷。
郁结在诗人心中的悲情是什么呢?
原来写这首诗时,杜甫寓居夔州,他已经阔别家乡多年,他此刻回乡的冲动格外强烈,由于夔州地形的关系,只能走长江水路。
当时时令已是重阳,长江进入枯水期,夔州境内瞿塘峡有滟滪堆,枯水期船很难通过。要回去只能等待来年夏日的丰水期。这样还要近一年的时间,所以诗人心中十分急切。
一想到归期无望,不禁悲从中来。在这个客居他乡的重阳节里,诗人万般无奈之下,选择登高抒怀。


登高望远,能使人在天地宇宙的参照下体悟到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高台之上常表现出大致相同的生命心理状态:孤独、寂寞 、忧愤、哀怨 。
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落魄失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登高时巨大的情感落差和种种悲剧性的情感体验,诗人于是喟然长叹乃至怆然泪下。
颔联承接上句,诗人的哀伤情绪一直在蔓延着。萧萧落木,在意象上暗喻落叶归根,落叶归根,而诗人却困踬夔州,徘徊不前,归家无望,这样写既衬托词人内心的悲情,也是对开篇句中的哀情的补充。
这两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天际,只见萧萧而下的木叶;诗人俯视晴川,只见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深沉的情怀。
杜甫从大处落笔,不作局部刻画,使得画面景象宏大,气象开阔,诗意也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草木零落的景象和长江汹涌澎湃的景象,也无形中传达出时光流逝,诗人壮志难酬的伤感。


颈联既点明自然的季节,又点明生命的时序。
而且还点明了抒情的方式是登高遣怀。因为诗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不到温暖,人生多半是离家万里、客居他乡,飘零寓居,更何况现在是年已过百,疾病缠身,乡愁愈加袭人。
秋的萧瑟与悲凉在诗人目力所及的范围,甚至在诗人遥想的空间,都透着彻骨的悲凉。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际遇融进伤感的诗歌中,所以在前两联所描绘的壮阔秋景是诗人心中深沉的悲凉的外化。
虽然悲秋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但秋天不一定非要用悲伤来形容,然而在诗人眼中,他满眼都是苍茫寥廓的秋景,这让诗人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诗句中,使人深切地感到了诗人那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孤独的诗人在重阳节登台原本是为了排解佳节思亲思乡的苦痛,但是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没有能够宽慰诗人那颗苦痛的心灵。
相反,这悲凉萧瑟的秋景和声声的猿鸣将诗人的愁推到了极致,正所谓这万古愁尽在不言之中。此联是诗人一生坎坷命运、颠沛流离生活的集中写照。
杜甫从空间、时间两处着笔,把飘零寓居的羁旅愁思和暮年多病又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雄浑阔远的对句之中,可谓情景交融。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老态尽显。诗人一生的困顿潦倒都浓缩在“艰、难、苦、恨”四字中,这四字顿挫起伏,诗人郁闷的心情,一字一顿地吐出,其苦之状难以形容。
诗人一人登台,独自饮浊酒,并无亲朋好友相伴,此情此景下,诗人慢慢举起解愁的酒杯,身体的不适、心情的苦闷、处境的艰难,使得昔日可以借酒消愁的杜甫都难以下咽,一个“新”字突出了此次诗人登台的苦痛。
《登高》一诗围绕欲回家乡而不得的悲哀来写,意象鲜明,构思精巧,情感深沉,既体现了唐诗的气象,也创造性地将抒写客愁发挥到极致,是杜甫诗歌艺术性高度的标志。


全诗以壮阔凄清的秋景开始,最后归结到人生暮年的诗人形象上,秋景的凄清与人生的悲凉相互呼应,诗人越发显得衰弱渺小、无依无助,不用“悲”难言其苦状。
杜甫的《登高》不仅仅是诗人的感伤与抒怀,更是诗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时,他一生的执念与他终生为之追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破灭时的心声。
这时,体弱多病、风浊残年的诗人已无力为理想疾呼,只剩在生存边缘挣扎的悲怆。
写完这首诗的3年后,一代诗人杜甫带着无尽的遗憾,在“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无尽凄凉中与世长辞。


后记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这是杜甫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诗歌创作时写的两句诗,一年之后,伟大的诗人杜甫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杜甫生前,他的诗歌无人转发,无人赞赏,更没人愿意去评价他的诗歌,他的创作也没有知音,这种现象其实是时代对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拷问与疑虑的一种刻意过滤。
杜甫的诗歌被人们重新认识并得到认可与尊重,元稹是功不可没的。杜甫去世四十多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背着祖父的遗骨从耒阳一路乞讨赶往故里河南,途经江陵,偶遇文坛大佬元稹。
于是杜嗣业用仅有的路费作为润笔,请元稹为自己的祖父写一篇墓志铭,并把珍藏多年的已经泛黄的杜甫遗稿呈交给元稹,希望大诗人评价一下他祖父的诗歌。


出于礼貌,或许是出于客套,元稹只是随便看了一下,未做评价,他也没太在意这些诗稿。但当元稹再次细细品读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似乎被什么猛然击中了灵魂一样,他没有想到一位生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身后竟然留下了如此汪洋大观的诗歌。
杜甫遗稿中的家国情怀、个人情感、精湛谨严的格律、顿挫沉郁磅礴的气象、悲天悯人的胸怀,无一不令元稹动容。元稹一读潸然,再读断肠,三读神伤。
于是,一篇向前辈致敬的、迟到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墓志铭文便从元稹之手横空出世,元稹如此评价杜甫:“上薄风 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由于元稹在文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随着这篇墓志铭文的传播,杜甫的诗歌也流传了开来,此后的诗坛从杜甫的作品中不知得到了多少的灵感与借鉴。
我们今天能读到杜甫的诗歌,真的应该感谢元稹。
大历二年(767年)深秋的重阳节,五十六岁的杜甫一个人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远眺长江三峡,写下了千古绝唱《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清时期,很多人认为这首诗是唐七律的压卷之作,明代胡应麟《诗薮》评价道:“通篇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杜甫这首《登高》是严格按照七言律诗的平仄、对仗要求创作的,后人评价为“一篇之中,句句皆对;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堪称教科书式的“古今七言律第一”。那么《登高》到底好在哪里呢?
对仗工整
平仄、押韵先不必提,我们且看对仗。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从首联就开始对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天”“猿”都是名词,和“渚”“沙”“鸟”一一对应,且“风”“天”和“渚”“沙”都是自然之景,无生命的,“猿”“鸟”分属兽禽,有生命的。“急”“高”和“清”“白”都是形容词,不仅相对,并且精准概括了“风”“天”“渚”“沙”的典型特点。“啸哀”“飞回”都是动词,也一一对应,一表动作心理,一表动作状态,也极精工。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如果第一联就对仗了,那么颔联就可以放宽要求,不必对仗,这叫做偷春格。可是杜甫坚决不降低要求,人家颔联还一定要对仗,并且对仗得更妙。
我们再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和“不尽”相对,都是形容词,表示范围,写出了阔大的景象。“萧萧”和“滚滚”相对,分别形容落木和长江之状,既是视觉所见,又有听觉效果。并且前后两句,草木生命的凋零和长江的亘古长存互相映照,给人带来一种既雄浑又悲伤的心理感受。
颈联照例还是对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和“百年”相对,一写空间,一写时间,时空纵横;“悲秋”和“多病”相对,一写心理状况,一写身体状况;“常作客”和“独登台”相对,一写经年来的状况,一写此时此刻的状况。
颈联两句互相补充,短短十四个字,全面充分地写出了诗人的八种悲情,可谓妙极。试问还有哪首诗可以做到?
前三联都对仗,最后一联他居然还对仗了?他是怎么做到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对“潦倒”,都写他的处境;“苦恨”对“新停”,一写心情一写状态;“繁”对“浊”,都是形容词;“霜鬓”对“酒杯”,都是名词。放在一起,一个生活困窘、满怀愁绪,却又对国家时刻萦怀的老翁跃然纸上。


情感表达与主旨
单从格式来看,此诗已属上品,我们再看内容。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三年后他就逝世了。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在感受了人间的动荡和人生的凄凉以后,对整个社会和人生发出的沉重叹息。尽管他的情调非常悲凉,但是这首诗的境界阔大而又雄壮。
本诗不仅表现了对个人悲惨遭遇的愁苦与愤懑,更是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难结合起来,哀世事之艰危,悲家国之多难。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诗人表达的这八种悲伤之情中的任何一种,放到一首诗中,料已足够,崔颢的《黄鹤楼》无非表达的思乡之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过表达的游子思妇之情。而《登高》,八种情感,内涵之丰富,无庸多言。
但这八种悲情并没把诗人击垮,没让诗人五内俱崩、哭天抢地、痛不欲生。我们从韵律看,每联出句尾字分别为“哀”“下”“客”“鬓”,发音开口都较小,情感是压抑的;每联对句尾字分别为“回”“来”“台”“杯”,开口较大,情感得以释放。这样就达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效果。


更重要的,无论现实如何对他,他都未曾绝望;无论生活如何窘迫,他都不忘忧民生;无论身处何地,他都秉持爱国心。他的这份赤子之心,其他任何诗人都无法做到,也使他的诗歌永远无法超越。
这样的《登高》,难道不足以称第一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秦朝统一度量衡不就是发一道圣旨吗?值得历
如何评价林徽因?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歪打正着的事件?
蒙古是不是一个极度畸形的国家?
如何评价《故障乌托邦》大结局?
为什么老一辈会没苦硬吃?
钱可以左右人的生活吗?
《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成吉思汗9岁时只有几个人,为什么后来能发展
以后的字典会收录“坤”通“鸡”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7-13 10:03:43  更:2024-07-13 10:37:0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