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做一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有多难?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做一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有多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史书上留名那种
运气大过努力,
比如城北徐公,啥也没做,历史就把他记录下来了。
说一个中国的
2000年四月,大同发掘出了一座北魏太和元年的古墓,发掘出了一块墓铭砖,上有铭文「大代太和元年岁次丁巳幽州刺史敦煌公敦煌郡宋绍祖之柩」


墓铭很好理解,太和元年一个叫宋绍祖的高官下葬了,他是敦煌郡人,职位是幽州刺史,爵位是敦煌公。问题是正史查无此人,不但没有传记,甚至都没有出现这个名字。
论职位,幽州是北魏的一级行政区,也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了;论爵位,公爵之尊也是到了人臣的极限了;论出身,他出身于敦煌宋氏,祖上也出过西凉的托孤大臣,在前后几个凉州政权都很有影响力,也算得上家世显赫了。可就这么一个家世显赫身份高贵的封疆大吏,居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字,他下葬时大约五十岁,一生中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也有不少,但是居然一点都没有流传到后世,如果不是凑巧挖出了他的墓,如果不是盗墓贼手下留情没有破坏墓志铭,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个人吧。
你说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有多难
南北朝战乱里经历了五代,活了95岁,当过将军,史无传。


德川齐宏——在近代史上留下了名字,但依然身份不明。


德川齐宏(Count Tokugawa Narihiro)伯爵,或作德川斋宏,是活跃于美军对日占领初期的一名“华族”,关于他的身份来历,据说是出身德川御三卿(田安、清水、一桥德川家)的御连枝,学习院高等科毕业后前往牛津大学留学,因进军实业界失败而陷入困顿。日本战败后,他加入了一个名为自治皇民党的组织,准备参加美军占领下的选举。1945年10月23日起,他出现在历史中,与当时已经卸任的皇族前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建立了关系,此后他经常光顾东久迩宫王府,以占领军座上宾的身份为东久迩宫传递了各式各样的情报。
1945年11月26日,他对东久迩宫稔彦王说:「前段时间,我与麦克阿瑟司令部的总参谋长、美国派来的秘密顾问交换了意见,结果认为,像现在的币原内阁这样凡事都听美国人的意见是不对的。」
1945年12月15日他又说,即将成为盟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的理查德·马歇尔(Richard Jaquelin Marshall)少将访问了他的宅邸,彼此交换了各种意见,一致认为币原喜重郎内阁应该尽快辞职。此外他还在伊豆巧遇理查德·萨瑟兰参谋长,对方与马歇尔少将的意见相同。
1945年12月21日「德川」又与理查德·萨瑟兰参谋长攀谈了两小时,讨论了对币原内阁结束后的政权交代预期。
虽然此人无论是出身还是说话方式上都给人微妙的不信任感,但东久迩宫似乎没有把他当成是一般的政治掮客看待,「德川」每次登门造访时,东久迩宫都会接见他,似乎相当信任他的情报,即使他的言论可以说「真假难辨」,每句话似乎都对解读当时的历史很有分量感,但除了口头陈述外也找不到什么旁证,这个评价似乎也同样适用于招待他的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视角。
德川斋宏,或者德川齐宏第一次引起关注是五十年后的1995年2月21日,当时『朝日新闻』早报称,美国解封了一批占领时期的秘密档案,其中赫然出现了美军与“德川齐宏(Narihiro)伯爵”惊人的协商记录,其中提到1945年12月18日,「德川」作为东久迩宫的使者向GHQ传达了希望让东久迩宫复职的信件。
此外,由于1945年12月6日昭和天皇的两名亲信木户幸一、近卫文麿出现在战犯名单内,许多人怀疑昭和天皇将是下一个出现在名单中的人。
「德川」告诉GHQ外交课长乔治·艾奇逊和外交官约翰·埃默森(John K. Emmerson),昭和天皇正考虑退位,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作为替代,「德川」建议让东久迩宫亲王成为新的天皇。
可是,艾奇逊对「德川」的接待很敷衍,他告诉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与美国国务卿伯恩斯,东久迩宫不像是统治日本和人民的理想人选,建议对他保持谨慎。
虽然GHQ对「德川」的公开态度与他自己宣称的似乎有所不同,『东久迩宫日志』中还有其他记载,1945年11月5日东久迩宫内阁总辞一个月后,一位名叫「笠井重治」的人也担任过亲王的掮客,笠井的身份是可考的,18岁前往美国,从高中念起,先后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哈佛大学大学院国际法与外国史专业,归国后做过东京市会议员和众议院议员,战前是涉足日美外交的民间人士之一,他给东久迩宫带来了与「德川」相似的情报,那就是GHQ对亲王辞职相当惋惜,希望让币原内阁尽快辞职,由亲王重新组阁。1945年11月23日作为日本战后右翼最大黑幕之一的儿玉誉士夫也给亲王带来了一样的情报,告诉他GHQ希望东久迩宫再次组阁。
尽管无法确认这些情报的准确性,笠井重治确实在GHQ内有熟人,儿玉誉士夫的发言也应该被认为是有些分量的。再加上亲王对「德川」表现出的信任,他的真实身份理应是有保障的,可是,关于他究竟是谁的讨论引起关注时,「德川」已经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太久了。


1945年日本战败时,德川御三卿中有资格称为伯爵的只有田安德川家的德川达成(Satonari)和一桥德川家的德川宗敬(Muneyoshi),清水德川家因为债务问题在明治末年已经放弃了伯爵爵位,如果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德川御三卿家谱与三个松平家出身的伯爵的话,确实有读音上与“Narihiro(斉宏)”相似的名字,但没有完全契合的,如果「德川」故意使用了假名的话,这种搜索方法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根据2011年出版的『不思議な宮さま 東久邇宮稔彦王の昭和史』作者浅间雅男的说法,“德川斋宏”这个名字不属于德川御三卿近代家谱中的任何人。
在那次与艾奇逊的微妙见面后,德川齐宏就从历史上消失了,至于他究竟是谁,在外网上也没有任何讨论,似乎他根本就是个不存在的人,如果说是某个名人为了隐藏身份而捏造的化名,那可以说太成功了。


不过,笔者在查阅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公开资料时发现,战前战后初期似乎确实有个人以「德川齐宏」的名义参与政治活动。


根据1942年皇道世界政治研究所出版的刊物『皇道世界政治の提唱』记载,有个叫德川齐宏的人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赞助,并记载他住在东京市区内。


1946年朝日新闻社出版的『民主选举大观』中也提到,有个叫作德川齐宏的人参加了1946年4月10日举行的第22回众议院议员总选举,在东京第2区133人争夺12个众议院席位的激烈竞争中落败,总计得到8270票,排名很靠中流,但与分别以28044票落选的石桥湛山,37988票落选的广川弘禅相比实属无关紧要、当年东京第2区选举的最后一名是松谷天光光,总计45688票,日后她与黑田寿男等人作为社会党左派抵制了芦田内阁预算案,以「日本农民组合」为基盘另立「劳动者农民党」,后来成为自民党福田派要人园田直的夫人,转投了保守阵营,但也在政治上濒临死亡。


除了这些比较严肃的记载外,一段看上去非常滑稽的文本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这本1940年由日本灵理学派姓名委员会出版的『姓名学極秘伝書 : 開運霊理』 中,列举了一位名叫「德川泰敬」的客户,据说是纪州德川氏的分家,前贵族院议长德川家达公爵【田安德川氏,德川宗家】的堂弟——德川御三卿正是纪州德川氏出身的幕府将军,德川吉宗的后人。
显然,这位41岁的德川先生遇到了中年危机,如果他是因为实业投资失败陷入窘境的话那再自然不过了,现在他想要向心理学会的「正名大学士」伊藤晴康讨个吉名。学会认为,虽然你们德川家人起名字代代差不多,但也要讲究避讳,不要冒用祖先的名字,否则就会像模仿英雄豪杰的那些人一样归于失败——这个评价很有趣,至于「泰敬」这个名字,学会认为起得不错,但要是非想改名的话,不如叫「德川齐宏」吧。


有了这些线索,我们就能找到关于此人存在过的更多痕迹了,也知道被他投注了毕生心血经营的公司名叫「富国矿业株式会社」。


1937年的履历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德川先生原本是福冈县士族岩桥佑喜(言)的长子,1899年出生于久留米市,后来被舅父德川敏之助收为养子,从小送往英国留学,1925年牛津大学法科就读期间继承家督,归国后进入大阪每日新闻社担任记者,性格豪爽,因业绩出色被提拔为每日新闻整理部(整理记者)副部长,1930年转入东洋拓殖会社历任秘书课长,总务课长,1931年出任东洋拓殖会社总经理(本社支配人),据说专心于会社发展,博闻多识。


家住牛込区喜久井町三十四号,喜欢户外运动,信仰日莲宗佛教,夫人ヨネ是栃木县士族向井兵卫的姐姐。年仅三十四岁就在实业界创下了这样的地位,想必也是意气风发、不堪寂寞,1933年出资一百万日元收购了一家小型砒霜厂,投资新技术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富国矿业」,此后还开办了「富国证券」,形成了连锁集团。
遗憾的是,如前文所述,他的好运也到此为止。
靠冶金生意发财的理想破灭后,不知是为了逃避他人的目光还是与过去告别,改名后的德川虽然仍旧在实业界活动,相较于过去写在人名信用调查录内,宛如有志青年般简约风履历书,从生意失败开始,「德川」往履历书中删改了许多不同的东西——例如他过去说自己的生父是福冈县士族岩桥佑喜(言),德川的家名来自他的舅父德川敏之助,此人与田安德川家的关系未知,可能类似刘备与中山靖王的关系。1941年起他故意含糊了其中的某些内容,比如改口说他的父亲岩桥是东京府出身,舅父德川敏之助的名字被整段删掉了,只说自己是复兴德川家的存在。


1941年的履历书
虽说如此,1941年版的履历书中至少依然提到了他担任过「富国矿业会社」社长这件事,而到了1943年版的履历书中,这段履历被他完全抹去了。兴趣爱好从户外运动变成了读书,宗教信仰变成了神道,现职中提及的八纮会,似乎就是一个研习神道的修炼组织,「德川」现在开始担任这个宗教团体的总裁,性格上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1943年的履历书
1943年版的履历书中,他开始说自己是东京府「德川齐孝」的长子,1902年6月出生后成为静冈县岩桥纲子(大概是他的母亲)的养子,1925年为了再兴“德川家”改名德川泰敬,虽然之后的表述变化不大。「德川齐孝」是否存在,身份不明,但根据德川齐宏改名的这件事来看,他与他新任父亲名字中的「齐」看起来像是日本名门传承意义上的家族「通字」。
结合「德川」从认可生父到另外认了个不知什么人做自己的生父,宣布自己是母亲的养子,想必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或许发生了什么严重的家庭纠纷——而且,看得出他非常在乎德川这个姓氏,结合他开朗的性格来看,大概过去也是以田安德川家后人的身份高调活动,收获了不少友谊。
从参加皇道世界政治研究所与自治皇民党的活动来看,德川齐宏应该是个典型的右翼,早年在新闻界与商界沉浮,凭借性格与人脉青云直上,中年投资失败后开始寄希望于政治上有所作为,如此看来,1945年对他来说是个很好的契机,在英语被列为敌性语言的背景下,像他这样有长期出洋经历,可以流利运用外语,乃至在牛津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有人脉的人太少了,所以这也成为了他平步青云的机会,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会接近东久迩宫稔彦王——后者大概也没有认真看待过他的出身,只是相中了他能与美国人交流而已。
接待他的美国人初来乍到不熟悉日本水土,可能误以为他真的是田安家出身的伯爵,再加上「德川」是实业家,宅邸不至于太破落马上引起美军怀疑。总而言之,这样一个深陷泥潭的中年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误打误撞地被近代史作为“华族”级别的重要人物记载下来的。
遗憾的是,失势的东久迩宫稔彦恐怕不值得「德川」如此卖力投资,无论GHQ中有多少人支持东久迩宫,美国国务院显然把他提议中的,让东久迩宫代替币原喜重郎组阁,甚至取代昭和天皇登基的方案当成了笑话,因此1945年没有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交涉失败后,利用价值消失的他也就自然而然地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1946年众议院选举失败后,「德川齐宏」这个名字似乎再也没有活动记录,但考虑到他担任会长的「三葵兴业」,担任监查役的「东兴洋行」在战后依然存在了至少20年,「德川」战后可能依然存活在世上,大概只是又改换了姓名吧。
在地上多少人的时间也如此流逝。不知五十年后的1995年,日本人惊讶地发现东久迩宫身边竟然存在过这样一个神秘莫测、深藏若虚的“华族伯爵”,代理过亲王与美军的谈判,以德川家与皇室“代表”的身份自信地说出了天皇应退位让贤给东久迩宫的言辞时,又有多少人是哭、是笑呢。
只因为误认为伯爵而被赋予了特殊关注的男人。
(阅读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番外,随手一写)
南北朝时期,宇文泰和高欢作战。
宇文泰手下有一个小兵找到了藏在桥洞下落单的敌方大将高敖曹。高敖曹对他说:“来,于尔开国公”(拿我的头去换个开国公爵吧!)
宇文泰回去没有给他开国公,而是给这个小兵赏了绢一万匹。但是西魏当时没那么多钱,就约定分期付款,据说一直分了43年,历经西魏、北周、隋朝,直到杨坚篡位建立隋朝都没还完……
重点是,至今我们都不知道这位小兵姓什么叫什么。
看了
@深山聳峮
的回答,深感佩服,我也禁不住想抛砖引玉,说一说我过去偶然碰到的一桩轶事吧。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偶然在网上看到的一枚寿山石印章的照片,上面用汉字篆刻了“丙寅小春应节堂公爵命,畴邨达彦谨作”;和“大正丙寅岁十月畴邨彦仿古鉨”。


看上去似乎不怎么出奇,但“大正丙寅岁”和“节堂公爵”却莫名让人在意,因为大正丙寅岁是指1926年(也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世的最后一年),“节堂公爵”也明示了印章的主人应该是一位帝国的公爵。
那么“畴邨达彦”、和“节堂公爵”分到到底是指谁呢?一时心血来潮的我开始发动互联网之伟力开始比对调查,然后慢慢地找到了一个家族从兴盛到衰亡的华丽诗篇……
首先,印章的作者是足達疇邨 (あだちちゅうそん),出生于1868年,正好赶上了明治维新,然后成为了日本20世纪初最有名的篆刻家之一,为许多当时的权贵豪族刻制印章。
1926年,正是他奉了“节堂公爵”之命,用中国进口的寿山石制作了上图的印章,作为“节堂公爵”平日所用。
那么更重要的问题来了,“节堂公爵”到底是何许人也?
其实也不是那么难找,因为日本维新之后,得以敕封公爵头衔的家庭并不多,排除掉当时尚处幼龄的,就只剩下寥寥数人了,为自己取了雅号“节堂”的公爵,正是松方巌(まつかた いわお)公爵。
松方岩这个名字中国人肯定陌生,但是他的父亲松方正义在中国就有名多了。
松方正义是萨摩藩的藩士,在维新初期当中参与了萨摩藩推翻德川幕府的运动,并且一跃成为了日本经济政策的主导者之一,在1875年就当上了大蔵大輔(相当于现在的财务省副大臣),而后一路晋升,1881年当了大藏卿(财政大臣),1884年封伯爵,接下来在1891年第一次成为首相并组阁,接下来几十年当中在财界和政界叱咤风云,成为握有大权的“元老”之一,在1922年被晋封为公爵。
在产经界和金融界叱咤风云几十年,主导帝国的财政政策,松方正义自然为子孙留下了不少东西,他生下了许多子女,而他的长子,正是上文提到的松方岩。
1924年,松方正义去世,不带任何遗憾地走完了一生,长子松方岩继承了公爵爵位。不仅继承了爵位,松方岩还继承了父亲的一部分政治影响力,在藩阀当中拥有严密的关系网,并且担任了华族银行的董事长。
和大多数贵族子弟一样,松方岩喜好风雅,他为自己取了一个雅号“节堂”,然后在1926年,委托知名篆刻家足達疇邨为他制作了印章。可想而知,刚刚成为公爵的松方岩,必然也是志得意满吧……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仅仅在一年之后,1927年,因为一战红利期结束,日本帝国出现了经济动荡,也就是著名的“昭和金融恐慌”,这也是动荡的昭和年代的开始。在这次金融大动荡当中,因为经营不善,华族银行破产了……
能够叫“华族银行”,那么里面的客户自然是非同小可,许多帝国的贵族和名流显要在其中拥有账户。在确认破产不可避免的时候,松方岩提前通知了和自己关系密切的显贵和豪商们(对比今天,似乎全世界都一个样),而这些被提前通知的人(大部分算是衰落后的萨摩藩阀残余)抓住机会提前取款,赶在银行破产之前把自己的钱取走了,保住了家业。
但相应的,没有得到消息知会的那部分人,自然就损失更加惨重。
消息败露之后,昭和天皇龙颜大怒,他着重处罚松方岩,最终松方岩的公爵爵位被迫“返上”,也就是被废除了。
众所周知,1946年后日本帝国被麦克阿瑟废除了一切贵族爵位,但是在将近20年前的1927年,就有一位公爵,被帝国贵族体系除名……这也是帝国史上唯一一位遭受此等厄运的公爵家族。
也就是说,在继承了父亲爵位的3年之后、在制作了上图的印章1年之后,松方岩、松方家族的富贵就转瞬即逝了。松方正义花费了一辈子的心血,从萨摩的一介无名小卒变成了东京叱咤风云的金融教父,却在死后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败落下来。
故事到底就结束了吗?还没有……
通过检索和调查,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松方正义的儿子们当中,还有个叫松方幸次郎的,他出生于1866年,在年轻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了欧洲留学,回国之后也成为了社会上层人物,很快当上了神户川崎造船所的社长,一度还担任了国会众议员,虽然不如长兄那般有资格继承爵位,但是至少也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松方幸次郎也喜欢风雅,不过和哥哥不一样,因为在欧洲的经历,他非常喜欢西洋的绘画艺术,他多次在欧洲各地游览,然后大量购买当时的欧洲画家画作和雕塑,最终积累了一万多件收藏品。
然而,不幸的是,世事通常是盛极而衰,按照记载,在1927年的昭和金融恐慌当中,川崎造船所依赖的十五银行也陷入到了困境当中,川崎造船所一度濒临破产,作为社长的松方幸次郎为了挽救企业,不得不大量贱价出卖自己的收藏品。
他的厄运还没有到此结束,1939年,欧洲大战爆发,而后在1940年,纳粹德国开始对英国伦敦发动了大规模轰炸,接着,他在伦敦保险库里的收藏品被炸弹焚毁了(到底是不是真被焚毁了谁也不知道,但松方家肯定是失去它们了);而他留在巴黎的一部分收藏品,在1944年法兰西复国之后,以“日本是交战国”作为理由没收了……
好在法国政府也没有想要强抢这一批收藏品,于是在50年代陆续向日本政府赠予或者说归还了这一批艺术品,不过,这一批艺术品的性质已经变成了“法兰西国有财产”,就算给了日本,那也是“日本国有财产”,并不再属于松方家所有,而松方幸次郎本人也见不到这一批收藏品回国,因为在1950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死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艺术品被送回日本的时候,被送入到了“国立西洋美术馆”当中馆藏,成为了日本全体国民的财产,今天依旧向公众展出。
在松方岩和松方幸次郎相继死去之后,曾经叱咤风云的松方家族也重新默默无闻,虽然一部分子孙后裔可考,但是却都不再是什么知名人物,更别提“留下历史痕迹了”
两代人的荣华富贵,帝国顶尖的公爵爵位,煊赫一时的豪门,耗尽心血的家族珍贵收藏……最终都无异于过眼云烟。不管当事人在当时有多少荣耀和悲痛,但在后人看来,恐怕也不过是一曲现代的“物哀”故事罢了……


修赵州桥的那个李春,确实是在史书上留下名字了
除名字外的文字,就一个字,“匠”
全部文字是三个字:“匠李春”
不难,运气好点就可以,不信你看以下几位。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____送我情?
2.吾与城北____孰美?
3.送东阳____序。
4.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____。
5.庆历四年春,____谪守巴陵郡。
6.腾蛇起凤,____之词宗;紫电青霜,____之武库。
7.白雪歌送____归京。
8.南阳____,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9.总之还有很多……
果然,运气比努力更重要…
其实在史书上留名,不算难,难的是如何不为人所遗忘。
比方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有这样一位少年英才:1923年在四川宣汉出生,十岁于川陕根据地参加红军,十二岁随军长征,十三岁入党,到1948年战略大决战时,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青年军人已是东北野战军中的一名团政委,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正是这样一位十岁参加革命、十二岁亲历长征的四川宣汉“红小鬼”,货真价实的老红军,在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的重重烽火,踏过漫漫血腥长路之后,成功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可他是出现在“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录”中的,一个出生在四川丘陵山岳之间的年轻人,越过了康区的雪山草地,踏上贫瘠的黄土高原,在华北的大地上与日伪匪顽周旋,又随部北上到陌生的白山黑水之间。
这是多么传奇的经历啊,可他死在了1948年黑山阻击战中,于是他只能成为牺牲人员名册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姓名。


可比起与张天涛同出川陕苏区的同志们、战友们来说,张天涛已经是个“幸运儿”了,因为更多来自四川、鄂豫皖、中央苏区的,随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的军政干部和普通战士,永远长眠在了川西的草地群山之间,无人铭记。
在《红军长征?综述 大事记 表册》中,我们可以寻到这些烈士的姓名,可许多人的贯籍、出生年月甚至是具体的牺牲时间、地点,都已在时间长河中迷失,一如他们消逝在伟大远征中的生命。






以上这些,只是不完全的截图,“营以上干部英烈名录”大约占了十七页半的篇幅,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烈士牺牲在川西的甘孜、阿坝、金川和“草地”。
初看《红军长征?综述 大事记 表册》中的“营以上干部英烈名录”时,我是惊讶的。
我惊讶于两个方面,一是刚看到此节题目时,惊讶于“红军的长征烈士可以统计到营一级”,另一重则是,惊讶于如此多的红军干部牺牲在川西的雪山草地之间,我过去在成都待的时候,看到远方隐隐可见的雪山,只感慨大自然的伟大——你看,成都平原往西走一下,海拔便猛地上升,一下出现了终年不化的高山雪地——可现在一回想起来,又不得不想到人的伟大,在近一个世纪以前,无数穿着单衣、踩着草鞋的年轻人,真正凭意志翻越了这些他们未曾见识过的大山。
而在感念红军兵干的坚韧不拔时,又泛起一阵恐慌,今天人提起川西,提起康区,提起那片高原雪山,还能记起什么呢?只能记起理塘丁真了。
不要说是消失在山间的老红军了,今人好多甚至不知道,1956年康区民改,理塘正是西康地区的叛乱中心之一,公安军在围攻易守难攻的理塘寺时甚至打光了一个营,理塘的河水里都飘着烈士的鲜血。
于是65团蔡培修团长(老红军)命令三营担任主攻,并要高富魁营长作出战斗计划,需要什么?高营长说“只需要三百余发炮弹,明日早上(即3月30日)六点发起进攻,上午11点钟攻下理塘喇嘛寺,12点到68团去吃午饭。”由于长途跋涉,疲劳之师,加之地理不熟,又有轻敌麻痹思想,结果攻了七天七夜都未攻克,90%的官兵都已伤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其状惨不忍睹。营长高富魁被军事法院判了八年有期徒刑,未牺牲的连级干部被撤职,补充到68团去当战士。……
……1956年4月11日上午9点,68团6连3个排加民警队第9班(炮班)连同卫生员、文书、及团部两个警卫员共100多人集合在理塘县银行楼下,宣布进攻理塘新街的战斗部署和计划并宣布了战斗中的各级代理人。下午3点,信号枪响,在6连副连长张云春的带领下,在3连和民警队轻重机枪和八二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的掩护下,6连的勇士们向新街发起冲击,……我六连伤亡十几个人,在街中间,团部两个警卫员不幸被敌人机枪打中,倒在新街弧形的街中间,非常痛苦地带着枪在街心爬着,炮班一个战士要去拉他,被张副连长制止了,眼看着这两名警卫员爬到檐沟边喝了一口脏水,头一歪死了。
1956年理塘平叛剿匪?www.meipian.cn/38ixvtqa
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并不困难,可困难的是让后人铭记。
一如前面所说的,今天人有几个知道川西的黑暗过往呢?大家知道的只有丁真和他的动物朋友们。


这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第一男枪
安倍切持有者
山上彻也
他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
当然,仍然只是小人物
就像被刺杀的林肯和被开脑洞的肯尼迪
刺杀者相对无名
没那么难,需要不错的运气。
很多回答心里只有山上君,难道没人关心可怜的摔倒的妹子吗?


运气比努力更重要。
比如图坦卡蒙。他这一辈子唯一的贡献就是死了被埋了。然后他就成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名的法老,没有之一。
你看那些兢兢业业为国打拼的雅赫摩斯和图特摩斯三世,再看那些富可敌国睥睨天下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和哈特谢普苏特,他们在今天的知名度还不如文治武功水分极大的拉美西斯二世,更别提顶流人皇图坦卡蒙了。
这就是人皇和路人皇的差距。
我有一方南宋的墓志铭,
距今大概800年左右的样子。


照片可能看不太清,没事我做了一副碑拓


正文讲的是一个南宋嘉定年间去世的叫丁子懋的老人生平的事迹,
此位老人的生平,在现存的历史记载中没有任何记录,
因此这方墓志铭可以说是唯一一份材料,记载了他曾在这个世间生活的痕迹,
他的家庭,他的爱好,他与当时社会的互动等等
虽然这位老人很普通,但是撰写此墓志铭的人其实不普通。
他是南宋名臣赵粹中之子赵竴,
然而即使是一个官二代,赵竴在历史上的痕迹也几乎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我只在《浙江通志》里找到了这么一条材料


还有就是我在楼钥的《攻媿集》看到了龙图阁待制赵公(粹中)神道碑全文里有这么一段话:




看机缘,比如汪伦。
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史书记载的地方,就是有钱。本来和李白也没什么交情,全靠钞能力,当上了李白的榜一大哥,把李白忽悠过来,一顿好吃好喝招待,李白坐船要走的时候,找一堆小姑娘在岸边载歌载舞送行。李白再看看船上汪伦送的重礼,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样带名字的诗非常罕见,纯属李白应榜一大哥要求加上去的。
结果一千多年后每个中国念过书的人都知道李白有个朋友叫汪伦。
这里说一个人,他是史书里记载的最厉害神箭手,战绩惊人,但即使如此,他在史书上的记载也只有寥寥几笔。
相信了解古代历史的朋友,一定对那些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箭手不陌生,如养由基、李广等,对于这些神箭手的一些典故更是耳熟能详,比如百步穿杨、辕门射戟等等,不过今天介绍的这位古代神箭手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但是请记住他是史书里记载的最厉害神箭手!关于他的战史详实而生动,他曾以一己之力,靠着手中弓箭扭转败局,杀敌无数,他就是王舜臣。


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神箭手和他们的事迹都流传了下来,但是还没有任何一位神箭手的战绩能与王舜臣相媲美,起码史料上没有,王舜臣的战绩真真正正的来自战史,不是类似于后羿射日、李广射虎这类的缥缈传说。


王舜臣人送外号“固定炮台”(网友取得)、“宋朝加特林”(网友取得),是北宋时期的将领,其人非常善射,原为西军将领,后累功至知鄜州、崇仪使、成州刺史、权知兰州。


他最光辉的一次战绩发生在跟从种朴征讨外敌的时候,当时宋军作战不利,连主帅都遇伏战死,其余宋军只能饮恨败退,但却在后退过程中被敌人追到了一处道路狭窄的关隘处迟迟不能通过,就在宋军即将陷入覆灭之时,作为偏将的王舜臣站了出来,他独自一人来到军队后方,以一人之力当起了整支军队的后卫。


他拿着弓独自站军阵后方,等待敌人进入他的射程,他刚站定不久,就有七个敌人冲到了射程内,他认为这七人必定是敌酋手下最骁勇凶悍的骑兵先锋,若是不打掉他们,纵使他们冲阵,那么宋军必定大乱,为了振奋败军的士气,他当众宣言说:“我要在最前面的敌人眉间插花。”


说完就拉起硬弓,发了三箭,便射落三敌,而且这三人皆是因为眉间中箭而死,这让宋军军心大振,而剩下的四个敌骑则慌了,调转马头便跑,但不等他们跑出射程外,就全都被王舜臣射死。王舜臣使用的乃是硬弓,射出的箭矢杀伤力极大,从后方直接穿通了敌人的整个后背。


王舜臣的这一惊人战绩将上万名敌军震慑,一时间都没人敢再上前领死,这为败退的宋军赢得了宝贵时间,使得宋军将领们得以整顿军阵。
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反应过来的敌军将帅号令士兵继续进攻,王舜臣没有丝毫害怕,带领兵士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恶战,双方的激战从下午申时(15时正至17时正)一直持续到酉时(17时正至19时正)。


据记载,在这四个小时的时间里,王舜臣犹如天神下凡一样,向敌人发射了上千支箭矢,而且箭无虚发,只要是射出的箭矢,就没有不射中目标的,而高强度的射箭频率也严重伤害了王舜臣的手指,让他拉动弓弦的手指(应该是大拇指)开裂,从中涌出的鲜血流满了他的手肘。最终在薄暮时分,凭靠着王舜臣的勇猛,宋军终于安全通过了狭隘的关隘,得以顺利逃生。
偏将王舜臣者善射,以弓卦(通“挂”)臂,独立败军后,羌来可万骑,有七人介马而先。舜臣念此必羌酋之尤桀黠者,不先殪之,吾军必尽。乃宣言曰:“吾令最先行者眉间插花。”引弓三发,陨三人,皆中面,余四人反走,矢贯其背。万骑咢眙莫敢前,舜臣因得整众。须臾,羌复来。舜臣自申及酉,抽矢千余发,无虚者。指裂,血流至肘。薄暮,乃得逾隘。将士气夺,无敢复言战。出自《宋史 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第九十四 种朴传》


可以说此战宋军之所以没有全军覆没,绝大方面的因素都要归功于王舜臣,也可以说是王舜臣凭靠一己之力就扭转了战场局势,他在近四个小时的战斗里,发射了一千多支箭矢,这里以他在四个小时中射出一千支箭为标准,我计算了一下,发现他大概是一分钟就能射出4.17支箭,相当于是大约每14.4秒便射出一箭,考虑到休息和更换装备等消耗的时间,王舜臣的射击频率极有可能高于10秒/箭。


这种射速和战绩称他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神射手”一点也不为过,这也是为何现代网友送给他“宋朝加特林”、“固定炮台”等“美誉”的原因所在。
也有许多人认为王舜臣的战绩是经过北宋官方夸大后的结果,我这里以《宋史 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第九十四 种朴传》的记载为准,不做更多考量,不过我最后还是要多说一句,那就是我认为王舜臣的战绩是没有水分的!
因为类似王舜臣这种夸张的射箭频率在历史上不只有一例,而且射频频率更吓人的还有许多,比如参与日本“三十三间堂射”(日本古代的一种马拉松式射箭比赛)的竞技者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询一下。


不难
一个法官瞎判案,文明倒退三十年。
我们提到桂系军阀脑子里都会自动蹦出白崇禧李宗仁。
但……桂系其实是三巨头……
黄绍竑仰天长叹,留个名是真不容易。
不难。只要淘气就行,比如这个叫燕三太的孩子。三星堆的珍贵文物,却被这个孩子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每天被几万名游客瞻仰。






不难,只要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
1941年毛主席遇刺,他用身体挡下致命一击,退役后享正军级待遇。
蒋泽民,1913年2月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9月参加抗日义勇军。1935年12月组织决定派蒋泽民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机械和军事。蒋泽民毕业后回到延安,1939年2月,担任毛泽东主席的保卫参谋。1941年秋季,国民党副专员要来延安与毛主席会面。因为此时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这个国民党副专员曾经的上司又是反共狂热分子何绍南,所以他与毛主席的会面受到各界关注。
为了表示对来访客人的尊敬,毛主席派人到大边沟青年食堂预定了一桌佳宴。这在当时这可是延安地区档次最高的餐厅,甭说是国民党副专员,就算是国外来宾,我党也都会在这个地方进行招待。
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就等着客人的到来了。但是当天上午,蒋泽民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因为他走到食堂门口时,发现这里聚集了很多群众。他和群众聊了会儿天,打探到他们并不知道等会儿到这里吃饭的是什么人,只知道是重要人物,他们出于好奇,所以便在此等候。
当人们看到车上下来的是毛主席的时候,现场一下子沸腾热闹起来,蒋泽民立即站在高处,四下探查可疑人员。就在此时,蒋泽民看见了一个有奇怪举动的年轻男子,此时现场十分吵闹,蒋泽民不顾一切的冲下去,等蒋泽民快走到毛主席身边时,才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这个男子身后竟藏着一根非常粗壮的木棍。
蒋泽民还来不及大声呼喊,这名年轻男子就已经对毛主席展开攻击,他举起木棍朝着毛主席后脑勺的地方砸去。此时,蒋泽民不顾一切的纵身一跃,跳到毛主席身后,用自己的臂膀挡住了这根木棍的袭击。蒋泽民的胳膊当场失去知觉,但这个特务依然没有就此收手,捡起棍子准备实施第二次刺杀。蒋泽民忍着剧痛向该男子踢了一脚,这才把男子踢倒,被其他警卫制服,而蒋泽民自己也因伤势倒在一旁。
蒋泽民此次的英勇表现,使得中央领导同志对他的能力极为看重。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期间,他又再次担任毛泽东的副官,专门负责警卫工作。随后,蒋泽民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学习起了坦克技术,由他组建的解放军第一支坦克部队,在解放战争当中成功协助大部队解放了长春。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蒋泽民主动请缨,成为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虽然蒋泽民没有当过正军级的干部,但由于他始终忠心耿耿,组织决定让他与正军级干部享受同等退休待遇。2012年蒋泽民因病去世享年100岁!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年鉴上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也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狭义相对论”。文章的结尾几乎没有任何引用文献,但是特别感谢了他在专利局,为他摸鱼翘班打掩护的好哥们——米凯雷·安杰洛·贝索(Michele Angelo Besso)。
贝索闻讯后,激动的抱住了爱因斯坦,他说:“亲爱的阿尔伯特,你把我拉进了历史。”


所以,周围要是有疑似大佬,赶紧抱紧了。
有一说一,有时候不得不吐槽一句
犯错误有时候好像比立功更会被记录
最近在看《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这套资料,然后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是关于兵站政治工作问题的补充说明,里面举了很多例子
其中我比较深刻的是下面这个例子


说实话,在一份报告里个人行为能单独拉出来整出整整一段,只能说也是真的可以的了
这篇报告对于一些英模事迹也有说


这好几位英模人物一共占了一段
上面那位一个人占了一段,这算不算是一种变相的留下痕迹了……
实际上还没完,后面还有




有一说一,这都是一篇报告里的,一篇报告里面让点了三次名,这绝对是很有痕迹了……
花点钱就可以。
比如,请李白吃饭喝酒啥的。
岑夫子、丹丘生和汪伦就是这么干的。
这里列两个在史料里留下很多记载,但是在清修《明史》里一笔带过的明朝总兵。
之前看到过一段很有趣的墓志铭,墓主是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时战死的明朝大同总兵张达。
庚戌之变在明史爱好者里算是显学,知乎也有不少关于这次战役的高质量回答提到张达,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张达战死之后被追谥忠刚公,嘉靖下令在张达战死的大同和家乡凉州建祠祭祀,也算在死后享尽哀荣了。
墓志记载,张达战死两年后,其子张世英扶棺回乡。此时嘉靖时期的名臣蒲州人杨博恰好以母忧归乡。张世英在路过蒲坂时,请求杨博为张达写作墓志铭,杨博应允之后在志文内写道:
余谓公之精忠大节,国史自当大书,何俟余之赘言哉。然余素知公义,不可不铭。铭曰:
烈烈张公,能安而止,岁在庚子,子为尔死,岁在庚戌,尔为国死。人孰无死,(原缺一句)。忠臣孝子,死有余光。我铭载石,万古攸藏。
不得不说这篇墓志铭的文笔真的很烂。
杨博放言“公之精忠大节,国史自当大书”。张达留存下来的史料挺多的,但是在清修《明史》里,张达只有嘉靖二十四年抵御俺答、嘉靖二十九年战死,以及曾被弹劾三项记载。只是其他记载里一笔带过的背景板。
《世宗本纪》:夏六月丁巳,俺答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副总兵林椿战死。
《翁万达传》:寇数万骑犯大同中路,入铁裹门,故总兵官张达力战却之。
《郭宗皋传》: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
《胡松传》:纪功科道官张尧年、王珩劾总兵官张达等。
《鞑靼传》:二十四年秋,俺答犯延绥及大同,总兵张达拒却之……二十九年春,俺答移驻威宁海子。夏,犯大同,总兵张达、林椿死之。
被弹劾一事附于胡松的传记,传记内载胡松于嘉靖三十年上疏,后来和张达一起被弹劾。
《实录》记载嘉靖二十年上疏,嘉靖二十二年被弹劾。清修《明史》的记载属于讹误。
总共三条记载,其中还有一条把时间搞错了。


今年八月在某个古寺的角落里发现了寺院收藏的明代残碑,背面写着"故定国将军徐公之墓",正文和碑末纪年已经看不清了,残文里有"壬寅仲春"和"万历丙子",墓主春秋五十有八,当过红城守备和延绥游击将军,有一段碑文似乎是"(守?)关十有五年" 。
不太清楚徐将军的墓碑是怎么流落到这里的。


检索《实录》之后基本可以确定墓主是嘉靖年间的边将徐仁,曾经当过甘肃总兵,也算是封疆大吏了。按《甘肃通志》记载,徐仁是绥德人,《绥德县志》记载地方名人时也有提到徐总兵。


《明史》里关于徐总兵只有两条记载:仇鸾曾推荐担任密云副将的徐仁接替大同总兵徐珏;以及嘉靖三十一年时,饶阳王曾"奏镇巡官之罪",嘉靖因此逮捕了徐仁。
仇鸾构邦瑞于帝,帝眷渐移。会鸾奏革蓟州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任,而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珏。
三十一年奏镇巡官之罪。世宗为黜巡抚都御史何思,逮总兵官徐仁等。
徐仁的墓碑残缺不全,现在只能从档案里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他的生平了。








饶阳王的名字是个生僻字。




不但要看自己的努力,也要看子孙后代的努力。
比如刘胜,因为后代出了个刘备,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汉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现在有种论调,说解放前地主根本不敢压迫长
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汉奸?
古代大户人家丫鬟会侍寝吗?
穿越者为什么不会自杀?
如果辛弃疾遇到的是朱元璋这样的伟大君主,
为什么我们还在翻译和尊称日本国国王为“天
如何评价“外国名著就没有文笔,所谓文笔只
你身边有哪些让人三观炸裂的事?
两山轮战时中越有没有断交?
俄国人为什么不通过把俄共选上台的方式恢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5-06 10:13:39  更:2024-05-06 10:25:2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