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朱元璋的长相真的很丑吗?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朱元璋的长相真的很丑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主流观点都认为是被满清黑的,因为他们认为满族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民族,但是不仅在本朝、民国、大清,就是在明朝也有很多满族人进宫当了画师,进了宣传部门,… |
2024年1月国家博物馆展出明初功臣李文忠的画像,五官端正,脸型方阔,眉目清晰 为什么给大家看李文忠的画像呢?因为他母亲是朱元璋的亲姐姐。 俗话说得好:外甥长像舅 顿顿饭有肉。 |
|
看这舅甥俩长得像不像: |
|
|
|
|
读明朝历史,朱元璋的长相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这位明朝开国皇帝曾经长成这样: |
|
据说现在改长这样了(最爱君手头没有目前使用的教科书,听说改了。有知道的,麻烦留言告知): |
|
脸盲都看得出,这不可能是一个人。 然而,历史上的明太祖确实以这两种长相传世。 古代宫廷有专门的机构收藏历代帝后图像,相当于图像数据库。明代,这些图像藏于内库。清朝入关后,接收了这批图像。到乾隆十四年(1749),重新对这批图像进行装裱,然后移藏于南薰殿。 南薰殿所藏历代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画像最多,总计有13幅。如今,这13幅画像,除了1幅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余均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13幅画像,呈现了两个朱元璋:一是端庄的圆脸俊像,计有两幅,分别呈现盛年和老年时期的朱元璋;一是怪异的长脸丑像,计有11幅之多,不过相貌大同小异,基本都是额头、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猪,有的脸上还画满麻点。 1 问题来了:到底哪一张脸是朱元璋的真容? 明朝中期的张瀚(1510—1593)在《松窗梦语》中记载,他任职南司空时,曾入值武英殿,亲眼瞻仰了朱元璋、朱棣的画像。 他说:“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万历时人张萱之父在云南作知县时,曾于黔国公府“摹高皇(朱元璋)御容,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 后来张萱在京为官,才看到内府所藏朱元璋、朱棣的画像,惊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从张瀚、张萱的经历,可以看出:第一,朱元璋圆脸俊像才是官方认可的图像;第二,长脸丑像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在民间流传,甚至登堂入室进入王公贵族的私家收藏。 关于第二点,最爱君后面再讨论。现在说第一点。 两幅朱元璋的圆脸俊像,虽画于不同时期,但在细节处理、绘画技法上,明显是宫廷画家的水准。与朱家历代接班人的画像风格也极为一致,所以是朱元璋的标准像无疑。相比之下,那些长脸丑像,无论是服饰、场景、画风,都很粗糙随意,有的连衣冠的搭配都漏洞百出,来源和出处十分可疑。 |
|
▲朱元璋盛年与老年标准像 然而,标准像不代表就是真实容貌,画家有可能达不到写真的水准,也有可能受迫于皇威作了美化处理。 关于宫廷画家的水平,大家可以放心。自宋代以后,帝后肖像画的可信度已经很高了。当时皇家有画像以备百年后供子孙瞻仰祭拜的需求,宫廷画家的水准也足以为帝后们画出形似的肖像画。 所以,学历史的都知道,宋代起那些皇帝画像,基本都好辨认,也不容易误用,而此前的皇帝画像,都偏虚,有的还像一个模子画出来的,时常误用也没人发现。 具体到朱元璋画像,很多人会引一些段子,说他喜欢杀写实的画家,只有那些把他画好看了的画家才能幸免,以此反证朱本人长得很丑,传世的标准像都是画家违心美化的结果。还说,有个画家幸免之后,凭记忆摹画出朱的真容,这就是长脸丑像传播的起点。 朱元璋嗜杀嘛,所以段子这样传,也没人觉得他在背锅。事实上,现在能考证出来的、给朱元璋画过像的画家有四五个,比如孙文宗、沈希远、陈遇陈远兄弟,而这些人无一被杀。 最爱君发现,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杀画家的段子,是有模板的。举个例子,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有一只眼睛是瞎的,被称为“独眼龙”。画家给他画像,难度很高:画出两只眼睛,则不像李克用,可能被杀;如果只画一只眼睛,也可能犯死罪。结果,一个聪明的画家,把李克用画成了闭上一只眼睛射箭的样子。 类似这种故事,附会在很多人身上。真实性十分可疑,所以最爱君称之为“段子”。 其实,画家的压力,并非来自于画丑或画美,而是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尺度拿捏。 明初大画家王绂在洪武、永乐年间曾几次供职宫廷,对于给皇帝画像的问题,很有发言权。他说,给皇帝画像最难,因为天威就在咫尺,压根儿不敢正眼端详,能画个形似已经不错了,没心思考虑如何达到神似。 但光画得像,体现不出皇帝的气象与个性,并不能博得朱元璋的认可。明朝中期的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那些把朱元璋画得很逼真的画家,自以为可以得到奖赏,然而皇帝并不满意,只有一个画家在形似之外,加上“穆穆之容”,结果朱元璋大喜。 “穆穆之容”,大概可以理解为给朱元璋的容貌加进一些显示尊贵的符号,比如长耳垂轮、天庭饱满等,即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帝王相的神似。 综上,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传世的朱元璋像,圆脸俊像更接近他的真容。但不能说“就是”他的真容,只能说“更接近”,因为画家还作了一些神似的处理。 2 又有问题:另一种传世画像为什么把朱元璋处理成猪腰子脸呢? 通行的解释是,满清入关后对朱元璋的丑化。 这种解释极不靠谱。第一,正如前文所说,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朱元璋猪腰子脸的画像。第二,清朝皇帝对前朝基本不存在诋毁的情况,相反,为了拉拢汉人,修《明史》、祭明孝陵都有神化朱元璋的倾向。 鉴于在朱家统治时期,猪腰子脸版的朱元璋画像还能广泛流传,甚至进入王公贵族的收藏,基本可以断定,这是官方认可、默许乃至鼓励的结果。 |
|
▲传世的朱元璋异像之一 一系列的证据表明,明太祖“被”长着一副异相,是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策划和推动制造出来的。 朱棣信奉相术。明初最著名的相士袁珙、袁忠彻父子都深受朱棣信任,但凡起兵打仗、选拔人才,朱棣都要找他们算一算、相一相。相传,朱棣夺取侄子的帝位,跟早前袁珙相他为“太平天子”有关。 在朱棣任上,官方文献记载的朱元璋长相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比如,那时编修的《明太祖实录》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条记载:“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这是说朱元璋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脖子上套了个玉璧,然后融入肉中,变成异骨隆起了。 有意思的是,这一神秘事件被安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这个具体的时间点,当时朱元璋正筹备称帝,次月即戊申年(1368)正月乙亥日就登基了。用意这么明显,不用多说了。 再比如,永乐十一年(1413),建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朱元璋的长相变成“龙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到了袁忠彻在景泰二年(1451)编纂《古今识鉴》,其中说朱元璋还未发迹之前,就有个叫铁冠的道士给他看过相。铁冠说他: 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但四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头黄明,贯于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 这个相貌描述很经典,与传世的长脸丑像颇为接近。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天地相朝”,说的是天庭(额头)和地阁(下巴)突崛相对,这正是我们看到的两头弯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 再后来,附会出朱元璋一脸的麻子,有12颗黑痣、48颗黑痣、72颗黑痣等版本。这是把刘邦左股有72颗黑痣的传说移植到老朱脸上了。目的也不是为了丑化他,而是强调他一脸的帝王相。 |
|
▲传世的朱元璋异像之一,脸上有黑子 在古代相术家眼里,乃至普通人的观念里,长相决定命运。一个人长一副什么样的相貌决定着他终身的爵禄、年寿、运势等等。他们对帝王命、富贵命的评价也不以美丑为标准,而是看长得奇不奇。朱元璋这副被异化的“尊容”,就叫“雄奇异于常人”。他一个屌丝能够逆袭当皇帝,这是天命,天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 最爱君很怀疑,目前传世的朱元璋长脸丑像是当时的二三流画家根据相士对朱的面相描述画出来的,或者江湖相士自己照着帝王相的符号按五官一个个拼接上去的,用于作为富贵相的模板。什么长相最发达?光说很难说清楚,看一下朱元璋像,就一目了然了嘛。带着模板,游走江湖时,方便贫下中农接受。 按理说,这些朱元璋异像可能仅限于江湖术士之间的流传,但从张瀚、张萱等人的记载来看,它们在明朝中期广泛流传于民间、王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人们开始借怀旧宣泄不满情绪。社会各阶层对朱元璋的建国之功,强力反贪肃腐的伟大功绩,越发向往,所以就借挂他的像表示怀念。这有点像很多地方挂毛主席像。 久而久之,社会更愿意相信朱元璋长着这张猪腰子脸。这张脸,比起中规中矩的帝王画像,内涵更为丰富。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文率众参谒明孝陵,供奉的就是一幅朱元璋异像。 参考文献: 胡丹:《相术、符号与传播:“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载《史学月刊》2015年第8期 夏玉润:《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载《紫禁城》2008年第4期 金致淇:《明太祖像真伪考》,载《考古社刊》1935年第2期 |
摄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
|
额,好一个上古神坟的问题,够复古。就直接搬用以前的回答吧。 《邪不压正》里面的朱元璋画像是这种,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流传最广的。 |
|
图一 如此之抽象主义的画像,在中国古代实属罕见。朱局长站在太祖画像旁边的时候,蓝先生不知是捧还是讥的说了一句:一看就是亲孙子。 那么,朱元璋的亲儿子、亲孙子长什么样呢? 他亲儿子,朱棣 |
|
图二 他亲孙子,朱高炽 |
|
图三 分析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到,朱棣和朱高炽一看就是亲父子,但是如果和爷爷朱元璋对比,真有一种隔壁老王来帮忙的错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就长得不是这样,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疑相,谈迁在《枣林杂俎》中的说法是: 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识其貌,所赐诸王侯御容一,盖疑像也。真幅藏之太庙。 对于这种没有标明出处的说法,我还是有些怀疑的,也不知道谈迁这个说法是从哪里得来的。 《明史》中说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很明显“奇骨贯顶”这四个字就是形容图一这幅尊荣的,这句话也是明显根据图一来写的。这种说法和《明太祖实录》中是不一致的,《明太祖实录》中是这么形容:姿貌雄杰,志意廓然。《明史》不知何故加了一句:奇骨贯顶、人莫能测,这种奇幻的记载。实际上,藏在明宫里面的是下图: |
|
图四 在大明皇宫里面见过太祖真实画像的人不少,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记载。 如明张翰所著的《松窗梦语》: 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明范介儒的《曲洧新闻》: 在武英殿见太祖真容有二:壮年者,黑须,长寸余,面微长而丰,色甚皙,眉目有异。暮年者,须鬓若银,面益丰而圆矣,色更皙。乃知外间所传龙颔虬须,面有瘢志者妄也。 明张萱的《疑耀·卷一》: 余值西省,始得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这些记载里面出现了“面如满月”“面微长而丰”等记载,《红楼梦》里面形容宝姐姐时,用的是:脸若银盆,目若水杏。脸若银盆是这样 |
|
形容宝兄弟,用的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面若中秋之月是这样: |
|
可是“面如满月”的朱元璋,后来就成了这样: |
|
很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这个不叫满月,叫半弦月。更何况张萱在内府中见到朱元璋真实画像之后所说的“高皇帝乃美丈夫也”,更证明了和图一风马牛不相及。 因此,朱元璋不是长得如此奇形怪状,而是图四这种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美男子。奇骨贯顶这种说法比较常见于明朝的各种野史小说,这是因为官方记载《明实录》一直被看做是皇室的不传之秘,在明朝前期能看到的人除了内阁几位大佬以外少之又少。再加上明朝时出版业、印刷业极度发达,导致在万历朝《明实录》大规模流出之前(《明太祖实录》流出较早),各种满嘴跑火车野史横行无忌,因此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记载,这也是明史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宋朝之前的历史研究难在资料太少,宋朝之后的历史研究难在各种相互驳斥的资料太多,令人眼花缭乱。 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这么奇形怪状? - 李子寒泉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这么奇形怪状?347 赞同 · 65 评论回答 |
|
|
纯属脑洞,朱元璋应该挺帅,不然怎么能凭借乞丐出身娶到长官女儿。 |
那个把朱元璋画成月亮的画,先不论画功怎么样,你们看看上面的字,像不像小学生写的?为什么还要加个“真”字?生怕别人不知道是假的吗? |
|
你们再看看下面的两幅图,对对这耳朵,这眼睛,这鼻子,还能有假? |
|
|
|
|
|
在历代帝王肖像中,明太祖朱元璋恐怕是最为特出的了。不仅因为他的肖像画是存世量较为丰富的,更重要的是,在其肖像画中,其相貌的反差也是最大的。 在清人胡敬(1769—1845)的《南薰殿图像考》中,记载的朱元璋画像就有十二帧之多。在存世的朱元璋画像中,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十数件,而民间所收藏者,也不在少数。在这些画像中,虽有壮年与晚年之别,但就其造型与构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天庭饱满,俊朗和煦,面颊光洁,四平八稳,目光如炬,如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太祖全身坐像及晚年半身像等,均属此类(为行文方便,姑且称之为正形像);一类为下颚凸出,脸颊拉长,面颊布满黑痣,奇人异相,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太祖全身坐像及民间所藏半身像等(为行文方便,姑且称之为异形像)。两类画像可谓霄壤之别,在人物的造型方面竟无丝毫相近之处,这在历代帝王将相的肖像画中,称得上绝无仅有。 朱元璋的异形象 笔者共搜集到十二件明太祖朱元璋肖像画,其中异形像九件,正形像三件。九件异形像中,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六件(简称台北故宫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本一件(简称国博本,图14-1),乾隆御制本一件,民间私藏本一件。虽然都为异形像,但其构图、服饰和人物面部细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从构图论,半身像五件,全身坐像四件。它们的共同点如上述所言:脸颊变形拉长,下巴向前凸出,脸上不同程度地布满黑痣,其不同点则至少有四处之多。 其相异处首先为帽子:台北故宫本半身像之一的帽子为黑色,上侧为白色绳子呈倒“Τ”字形围系,上端左右两侧伸出两只兔耳状黑色装饰物;之二的帽子造型与此相类,但白色绳子变成了黄色的金属头箍,黑色的兔耳亦变为金黄色;之三的帽子完全是白色的线条,几乎是白描法绘就,帽檐上端呈花瓣状褶皱。乾隆御制本半身像的帽子严格来讲并非帽子,实则是蓝色的头巾缠绕在太阳穴以上部位。私藏本半身像的帽子也是头巾,黑色,一直披于肩上。国博本全身坐像的帽子为黑色,上面并无任何装饰。台北故宫本全身坐像之一的帽子底色为黑色,中间有一条白色的绳带,帽檐两侧为仙人掌似的三枚黄色装饰物;之二为黑色帽子,后侧伸出两只豆角状饰物;之三所戴帽子则似为秦汉帝王配饰,帽子上侧顶着一个黑色布板,前后两侧坠着珠宝类饰物。 |
|
清佚名《明太祖朱元璋坐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乾隆御制本 其次是面部须毛:台北故宫本三件半身像、两件全身坐像和国博本全身坐像的鼻翼两侧、下唇之下和下巴上均为胡须,耳垂下有两撮毛发,其须毛或浓密,或疏落。台北故宫本另一件全身坐像则下颚的胡须分置两侧,其他部分与此相类;乾隆御制版半身像之面部则完全无胡须与毛发,干净光洁;私藏本半身像之鼻翼下两侧胡须连成一片,下巴之胡须与耳垂下的毛发也连成一片,黑色浓密。 再次是脸上的黑痣:台北故宫本三件半身像、三件全身坐像和国博本全身坐像脸上、鼻翼的黑痣密密麻麻,如天上闪烁的星宿,耳垂并无黑痣。乾隆御制本则脸上除左眼下端有两粒黑痣、鼻翼及额头上有数粒外,面部均无黑痣,但左耳之耳垂上有三粒黑痣;私藏本半身像脸上虽有黑痣,但稀稀疏疏,零星点缀,额头及耳垂上则并无黑痣。 最后是服饰:台北故宫本所藏三件半身像、两件全身坐像和国博本全身坐像均着龙袍,但颜色各有千秋。台北故宫本半身像之一为浅灰色,纹饰则为褐色与红色相间;之二为大黄色,纹饰为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相间,富丽堂皇;之三则为白描,只能见其大致的图案,与之二相类。台北故宫本全身坐像之一为白色龙袍,隐隐约约能见其龙纹,袖口与衣领处露出红色衬底的衣服;之二为浅灰色,祥云和龙纹图案为深灰色。国博本全身坐像龙纹分置于龙袍上下部,中间为白布相连。乾隆御制本则为红色外袍,脖子处有白色围巾(或衬衣衣领)露于外。私藏本半身像则浅蓝色外衣,完全是布衣装束。台北故宫本另一件全身坐像则着蝙蝠纹饰长袍,且在左下侧悬着三条连缀着珠宝的布带,长袍的底色为黄色。 很显然,在九件异形像中,虽然大多“凤眸龙头,黑痣盈面”,但几乎没有两件完全相近的画像。不仅人物的面部形象细部有所不同,最能代表明代帝王礼制的服饰,也是千差万别。这些作品,大多收藏在南薰殿中,虽然没有作者署名,但始作俑者应该都是宫廷画家,其中不少还是与朱元璋同时代者。他们对明代服饰应该并不陌生,更不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之所以出现这种状态,只有一种解释,这些画家是故意为之,或者是被当政者授意为之。 朱元璋的正形像 而在正形像中,无论是壮年坐像,还是晚年半身像,其服饰、帽子和面部造型都是相近的,其服饰是符合明代帝王礼制的。其全身坐像描绘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头戴乌纱帽,身着黄色龙袍,腰围绿红相间的腰带,双手靠于龙椅,置于腰侧,旁有黄色玉圭相伴,胡敬在其《南薰殿图像考》中称其“服冕垂旒,被衮执圭”,是可与其相印证的。在朱元璋之后的明宣宗、明宪宗和明英宗等诸多帝王像中,其服饰也与此大致相类。在正形像中,朱元璋脸面红润光滑,并无黑痣。 |
|
清佚名《明太祖朱元璋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同一个人的画像,竟然有如此天壤之别,这在中国历史上,确乎是极为罕见的。近世以来,已有不少学者撰文讨论。 较早对朱元璋画像展开探讨的是金致淇(1896—1974),他在其简短的千字文《明太祖像真伪考》中,依据有正书局《中国历代帝后像》和民国《故宫周刊》所刊正形像及在故宫武英殿所见异形像,结合相关文献,考证异形像为伪,而正形像为真。赵如珍《古董辨疑》中的“明太祖御容之伪”一章指朱元璋御容有二,“一为温文儒雅,五官端正者,一为雄豪奇伟,深目长颊者”,他推测深目长颊者为真,而温文儒雅者为伪。深目长颊者即异形像,而温文儒雅者即正形像。其理由是“若非真像,在专制时代无人敢为之,况其子孙又奉祀之,其必为真像盖可知也”。 潜斋的《明太祖画像考》则首先指出《明太祖实录》记载的“上梦神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敷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证据不足,认为即便记载属实,项内生骨当在颈椎间,而不能改变其面部轮廓,其次认为明代异形像的冠服礼制与明制不合,而正形像则是吻合的,因而也认为异形像为伪,正形像为真。 倪方六的《朱元璋相貌疑云》认为从遗传的角度看,明朝诸帝均无异形像的长相,“相反都与朱元璋的标准像差不多。所以说,真实的朱元璋与标准像不会差得太远”。一知的《明清皇家帝后像形态论释》和曾佳的《在“历史的相册”中追忆帝王—明代帝王肖像画研究》都指出明朝帝王肖像画存在写实、美化和异化三种类型,尤以朱元璋肖像画为甚。 研究朱元璋画像最为详实的莫过于胡丹的《相术、符号与传播:“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该文在用大量史料论述了朱元璋画像的演变过程后指出,“在明代中前期,朱元璋相貌已由奇貌发展为奇骨,却还未化作一副猪龙之形;但到了嘉、万年间,已完成龙形虬髯的转化。在朱元璋新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官方与民间各自追求自己的真实,并积极互动,从而在特定的叙事框架中形成一个奇异多变的朱元璋形象。” 这些探索虽然大多对朱元璋异形像提出异议,但因其搜集的朱元璋存世肖像画不够全面,且提出的理据也不够充分,因而总有令人不能完全信服之感。 朱元璋的真实相貌 究竟朱元璋的真实相貌应该是怎样的呢?在传世的截然相反的艺术造型中,到底孰真孰假?基于此,笔者在考察传世作品的同时,结合文献记载,基本上廓清其历史的迷雾,认识了朱元璋本来的真实形象。 《明史·本纪第一·太祖》在记载朱元璋形象时说:“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此处并没有指出朱元璋有“异相”,而“奇骨贯顶”也与异形像中夸张变形的下颚明显不是同一回事。而明人何乔远(1558—1631)在其《名山藏》中也进一步佐证了朱元璋的这一形象:“日章天质,凤目龙姿,声如洪钟,奇骨贯顶”。既然如此,为何会出现如此奇异的朱元璋画像呢?这要从朱元璋本身的性格说起。 朱元璋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为安全起见,不愿被人见到其真容。明人谈迁(1594—1657)在其《枣林杂俎》中的“疑像”一节谈到他的画像:“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识其貌,所赐诸王侯御容一,盖疑像也。真幅藏之太庙。”这就说明,朱元璋的“疑像”,是其本人有意为之,当时的王侯所得到的朱氏本人的画像,都不是朱元璋本人的真实形象。 明人邓士龙在其编辑的《蓬轩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高皇尝集画工传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仍命传数本以赐各王府。盖上之意有在,它工不能知也”,凡是画得像朱元璋的,都不称旨,唯独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者,反而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赏。 明人张瀚(1510—1593)在其《松窗梦语》中还记载了当时画像的残酷场景:“相传太祖图像时杀数人,后一人得免。意者民间所传,即后一人所写,未可知也”,有不少画家因为画得太像朱元璋而丢了性命,这在中国画史上,都是超乎寻常的,足见朱元璋对自己画像的重视程度。 朱元璋真实的肖像画 但到底朱元璋有没有真实的肖像画流传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上述谈迁也讲道:“真幅藏之太庙”,而张瀚的《松窗梦语》还提及自己亲眼见到朱元璋的真实肖像:“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髯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这里虽然言其“鼻直唇长”,但“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应该还是指朱元璋的正形像。 张氏还专门谈及“成祖之容,大类太祖,但两颐间多髯二缕,长垂至腹”,观现在所见的明成祖像,也是和民间所传朱元璋的异形像迥然有别,而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朱元璋壮年和晚年的两幅正形像是极为相似的。胡敬在其《南薰殿图像考》中谈及《明太祖像十二轴》时,言及其中一件坐像,“乌纱,折上巾,黄袍,紫面虬髯,与前像迥异,疑是成祖像,误题签”,这也说明朱元璋和明成祖的确相似度极高,因而才会出现这种出错的可能。 |
|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半身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邓士龙编辑的《蓬轩类记》还记载:“又闻苏州天王堂一土地神像,洪武中国工所塑。永乐初有阎百户者,除至苏州卫,偶见之,拜且泣,人问故,云在高皇左右日久,稔识天颜,此像盖逼真已”,按照常理,土地神像一般都是正襟危坐,面相端庄方正,这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朱元璋的真实形象应该就是台北故宫本的正形像。 此外,在乾隆年间编撰的《越人三不朽图赞》中,刊载有陈思道及其画像,其小传这样记载:“陈行父公思道,字执中,山阴人,洪武己丑进士,主政比部,骤升少司马,征滇有功,转少宗伯,奏置铁牌,禁内官干预政事。更有二异:公貌酷肖御容,与黄子澄同籍同官复同年同月日时生”。这里谈到陈思道与朱元璋“酷肖”,而该书中刊载的陈思道像,系方脸,耳腮及嘴角两侧、下颚均有长髯,并无奇异之像。此像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本朱元璋正形像极为接近,这就进一步坐实了朱元璋的真实形象并非传说中的奇异之像。 |
|
《陈思道像》,宣统辛未版《越人三不朽图赞》 朱元璋的异形像之所以在民间流播甚广,甚至在传世的朱元璋肖像画中,无论各大博物馆,还是民间所藏,其异形像都以压倒性多数胜于正形像,其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民间往往将其神化,异形像容易满足普通民众对皇帝认知的神秘心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对其异形像推波助澜,因而自明代洪武年间直到清代,关于朱元璋的异形像就大行其道。 清人彭湘在其《凤阳使院观明太祖像》诗中,有“想见态雄杰,天授神武姿”,“屏息再拜观,广额垂丰颐。骨相自殊众,铁冠宁谀词”句,就诗意来看,诗人所观摩的明太祖像,应当还是异形像,足见其影响之巨,而真正代表其真实容颜的正形像则藏在深宫人未识。这就为后人清晰认识朱元璋本尊制造了障碍。好在文献与画像俱在,拨开层层迷雾,其真相自然也就浮出水面。 关于朱元璋众多肖像画的作者,胡敬在《南薰殿图像考》中也有述及,大致有陈遇、孙文宗、沈希远三人。胡敬援引诸多论著称,周晖吉《金陵琐事》载,陈遇“善山水,曾写太祖御容”;李天麟《祥符志》载,孙文宗“洪武三年,召至京,传写太祖御容”;金赉《画史会要》载,沈希远“洪武中写御容称旨,授中书舍人”。可惜关于三人的相关史料阙如,现在也没有见到他们名款的画作行世,在传世的朱元璋肖像画中,哪些是他们所为,谁负责正形像,谁负责异形像,也就成为一个历史悬案了。 《过眼与印记 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 作者:朱万章 |
|
|
结合美像与丑像,以及朱家血脉,朱元璋最可能接近如下长相: |
|
1990年10月17日,朱镕基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动员大会上讲话。 |
|
朱镕基与夫人散步 |
不是,我就想问问信鞋拔子画的人,没见过安徽人还没见过朱总理吗? |
|
|
|
|
一个长得很丑的年轻和尚来投义军 然后义军首领把自己的女儿(义女)许配给他 想想可能吗? |
|
别的都不说了 看看朱元璋亲外甥岐阳王李文忠画像就知道了 |
大众以为的朱元璋长这样: |
|
其实真正的朱元璋长这样: |
|
那为什么会有两种说法呢? 国家博物馆是这样解释的。 |
|
|
|
|
你也信野猪皮的造谣?老朱真长得丑郭子兴会把义女嫁给他?马皇后凭啥倒贴个啥都没的丑逼? |
两幅图就能解释清楚了 知道什么叫帝王龙相吗? |
|
再看看朱元璋的 |
|
明朝有意的神化朱元璋罢了。 现代人不懂明朝人的梗才会觉得丑 |
|
更新… 经评论提醒补张图。突然觉得古人的相术真的很有道理啊…… |
|
|
|
这是朱棣画像 |
|
这是朱棣儿子的画像 |
|
这是朱棣孙子的画像。 祖孙三几乎是一个模子画出来的。 现在你告诉我一个鞋拔子脸能生出来这种大胖脸的后代。 |
|
当年朱元璋一定是被带了绿帽子吧。但是谁又敢带皇帝的绿帽子?还是朱元璋这种千古排得上号的雄主?想玩九族消消乐? |
|
还是这种方方正正的大胖脸靠谱一点。 |
终于,这个无法跳过的问题还是被提出来了(这是一句废话),既然无法跳过我们就来谈一谈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原名朱重八,后改为朱元璋(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意为我是诛灭元朝的武器,还很贵,毕竟是玉的) 工作:要饭(具体不详-1344) 和尚(1344-1353) 造反(1353-1368)这个比较厉害了,因为弄不好会死人的 皇帝(1368-1398) 既然要说他的长相为什么要提工作呢,首先来说什么叫丑:我个人人为在那个年代,丑一者凶神恶煞类似于黑白无常(图就不放了太吓人了,自己想一下吧)二者就是长的奇奇怪怪的,类似于对朱元璋的描述: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頬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这是个什么描述呢,反正除了不像人,什么都像 但是我们从他的几份工作来看实际情况应该并不是这样,第一份:要饭,朱元璋早期因为元朝的残暴统治,家里人都饿死了,自己也只能去要饭,那么问题来了,谁会给一个长的不像人的生物饭吃呢,换做你,你会么?尤其是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不知道的以为你是来打劫的呢,吓得门都不敢开。那假设我们的朱同学可能因为长的丑要不上饭决定去当和尚,出家人慈悲为怀没有轰走这个相貌丑陋的人,但是他在当和尚的时候主要工作就是化缘,翻译过来还是要饭,那他还是要饿死的,再假设他因为丑陋要不上饭也辞职了,决定不当和尚去造反了,他首先跑到了混的不太好的郭子兴那里,郭子兴的门卫差点把他间谍杀了,但是因为长相奇特所以汇报给了郭子兴,郭子兴觉得朱元璋是个人才所以接收了他,并且后来把义女嫁给了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皇后 这里问题又来了,这里描写了朱元璋长相奇特没说他丑啊,而且郭子兴还把女儿嫁给了他,一个长的奇丑无比的人,郭子兴还要嫁给他女儿,只有两个可能,一:朱元璋不丑,二:朱元璋丑,但是很有才,反正义女用来笼络朱元璋吧,这里我个人更愿意相信他不是描述的那么丑 我们来看一下他最后一份工作,造反工作结束了,升职做皇帝了,而且还有一个不一样的身份开国皇帝,历史上每个皇帝都会给自己的出生或者长相描述一个与常人不同的情景,反正都是什么红光满地啊,电闪雷鸣啊,长相超乎常人的帅啊,反正就得和普通人不一样,那我们的朱元璋同学可能就像和这帮皇帝都不一样——我把自己描述的奇丑无比 在历史书朱元璋的像从这样 |
|
变成了这样 |
|
我们不难看出,这应该不是一个人,但是他就是一个人,朱元璋,所以我们的朱同学应该是撒谎了,而且明朝中期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他任职南司空时,曾入值武英殿,亲眼瞻仰了朱元璋的画像他说:“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由此可以推出第二张画像更为接近朱元璋的真是画像,但是为什么第一张画像也能流传出来呢,这肯定是当时的朱家也是默许的,这是为什么呢,应该是为了宣传太祖皇帝有天子相貌,与众不同的一种宣传吧 |
朱元璋不丑,反而是个高大英俊的男子。 他在郭子兴部队当小兵时,就因容貌英伟被郭子兴看中。一个鞋拔子脸的人,你作为领导会一下子在人群中看中收为亲兵?(人群中丑人可多了去了,换哪个朝代都一样,颜值即正义,正常情况下你正常反应都是看好长得帅的而非丑的。非正常情况下,说明你是杠精)。 相信丑的画像的人一般没多少独立思想。 |
那个鞋拔子脸朱元璋的照片是清朝人画的。 古人讲究仪态,如果朱元璋真的其丑无比,郭子兴会把义女嫁给一个要钱没钱、要长相没长相的穷和尚吗? 明代张翰形容太祖长相“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 清朝之前,朱元璋长相是:“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清朝小心眼子,就照着奇去抹黑太祖了。 所以朱元璋应该是大脸盘子,大个子,炯炯有神大眼睛,鹰钩鼻,大嘴巴,肤白。 |
|
这张照片靠谱的多。 |
核心就两种说法: 1、朱元璋,长得不丑,还有小帅。 2、朱元璋,长了个“鞋拔子”脸,美誉为“人头龙”。 其实,朱元璋长相不差,你大可看看明朝历代皇帝的画像。如果朱元璋长的奇丑无比,明朝历代皇帝画像放那放着呢。难不成,基因突变了?还是大明王朝早就不姓“朱”了?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朱元璋长相之谜的视频。 【PS:视频封面选取的是朱元璋雕像,为全景网版权所有,特此说明】 其实,历代开国皇帝总会有那么点奇葩的传说,或许长相就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个奇葩传说吧! |
在播出的《大明风华》,本来以为会是有因为汤唯或者是朱亚文这样的名角儿引起话题。结果不成想,最早火起来的居然是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扮相。朱元璋传世的这两幅画,一俊一丑,这实际上一直以来是大家争论不休的一个事情。当然在这个争论的过程里面,又掺杂了各种的目的立场以及一些福瑞灾异之类的迷信想法在里头。 |
|
《大明风华》朱元璋剧照一、哪幅画是真容?可能都不是 那么到底哪一幅朱元璋的形象是真的?今天呢,咱还专门去上知网找论文来,想看一看这个事情,然后就看到了08年发在《紫禁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叫做《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署名是夏玉润老师。咱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道理,所以咱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要说咱是学汉史的,既不是明粉也不是清粉,所以我不想介入到站队的这种问题里面去。 |
|
传世朱元璋画像(俊版) 夏老师在文章中的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实际上从结论上来说,我们现在的人其实特没有必要去刻意的追究,哪一张画是朱元璋的本尊的模样,因为这里面哪一张画可能都不是朱元璋本尊的模样。 |
|
传世朱元璋画像(丑版)二、帝王画像是什么? 传世的帝王画像,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其实与其说它是画像,不如说他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构建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管是比较圆润的,被明朝官方用来祭祀的那张朱元璋的图像,还是流传在民间,比较丑的那幅朱元璋的形象,其实都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构建出来的。 |
|
常见的皇帝画像,其实和本人都有差距 当然对于比较丑的那一幅,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把它构建成这个样子?这个就比较复杂。但网上流传的一种观点说,那一幅丑画是出于清代人对于朱元璋的丑化,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那幅比较丑的朱元璋的画,在明代实际上就已经出现了。比如明万历年间刊印的张萱的《疑耀·高皇帝像》就记载说:“先大夫令滇时,从黔国公邸中摹高皇御容,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当然后来作者有说去实地看了看,看到的是那副比较漂亮的朱元璋老年像。但这段话起码能证明,在明万历年间的民间,就已经流传着朱元璋的那副丑画了。 |
|
《大明风华》里的朱元璋画像 而且,就这幅朱元璋的“丑画”本身来说,它是不是真的丑,这可能都是个问题。以咱们今天的人的审美观来看,这张地包天又满脸麻子的画,丑是无疑的。但如果咱们回到明朝,按那时候人的观念,可能还真不一定。比如满脸麻子,传世的朱元璋丑画大概有十来张,脸上都有数量不等的麻子,有12、36、72颗等几个不同的版本。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以及数术思想稍有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几个数都不是一般的数字,里面是蕴含了所谓“天道”观念的。类似的记载,《史记》中还说刘邦大腿上有“七十二黑子”呢。而“地包天”这种长相,在古代相术也有个说法叫“五岳朝天”,这是极富贵之相。 三、所谓画像,“像”反倒不太重要 其实在《大明风华》开篇的一个小剧情里,表达了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看法。开篇是画师在给汤唯饰演的张皇后画像。画完之后汤唯问女官:“像吗?”女官赶紧说像啊,然后汤唯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
|
《大明风华》剧照 咱不好说这个桥段的设计是编剧有意为之还是怎样,但这个桥段确实体现了古代帝王(也包括皇后)画像的性质:这是一种表达某种观念的文化符号。中国古代也讲君权神授,皇帝都是天子,尤其开国皇帝,必须都得是“非常人”。哪里非常呢?长相就是首先能看得到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古籍里面对很多皇帝,比如嬴政、刘邦的长相的描述,经常有什么雄、奇、龙、凤之类的词。总之,开国皇帝的长相得和一般人不一样,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构建政权合法性的一个步骤。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什么龙啊凤啊重瞳啊黑子啊,这些固定的特殊元素得先怼到脸上,至于怼上去还像不像皇帝本人,全看画师后期处理的本事了,真要不像,其实也不是太重要的事儿。 文史君说 回到大明风华这个电视剧里面的这个朱元璋的形象,很明显它是采用了比较丑的那一幅的那个形象。但有人说这是作为导演或者是编剧,刻意的去丑化朱元璋。我觉得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来说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它首先是一个商品,那采用这样的一个手段去得罪大批潜在观众,那是吃饱了撑的吗?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前面也说了,漂亮的那幅和丑的那幅,实际上离朱元璋的真实的长相都有距离。所以,这样的争论其实是挺没有意义的一个事情。反倒是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时隔六七百年,这样的两幅不同的画像,依然能够引起人们巨大的争论。这场争论之所以能够发生,这背后的东西,它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的路径依赖和一种身份认知上的“自我赋能”和撕裂,反倒是更有意思一些。 参考文献: 夏玉润:《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紫禁城》2008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