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为什么唐朝西域驻军不在当地开枝散叶?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为什么唐朝西域驻军不在当地开枝散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这样靠成长起来的二代三代军人子弟不就可以守住西域了? 看《大唐最后一次转账》,里面西域城里的兵都已经变成了老人了,就很奇怪年轻人呢?军二代军三代都在哪…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岂止唐朝,早在魏晋十六国时期,驻守河西的河西大族(主要是敦煌大族)已在西域开枝散叶,更是将吐鲁番建成汉文化的桃源。
汉武帝开边后,大半个西域都归敦煌郡管辖。不少中原人因犯罪避祸、发配征战定居西陲,并在两汉征讨西域过程中建立军功而发迹,形成敦煌大族。主要有张氏(张议潮即为其中一员)、索氏、宋氏、氾氏、令狐氏等。阴氏比较特殊,是前凉时期从武威来到敦煌的。敦煌远离中原纷争、内部政治格局简单,这些大族得以在千年中屹立不倒。


藏经洞文献 《敦煌名族志》残卷(伯.2625),是研究敦煌大族的重要资料
东汉时期,由于中央无暇西顾,西域事务多由敦煌郡守负责处理,连西域副校尉也寄居在敦煌。而太守则多由本地大户把持。但此时,汉人对西域的经营开发程度依旧不高。真正的转折点是前凉(318-376)。看过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应该都知道前凉在五胡乱华中对汉文化的贡献。前凉文王、凉州牧、西平公张骏执政期间,曾派沙州刺史杨宣、张植等人远征西域,在遮留谷大破焉耆国,进据尉犁,龟兹鄯善等国旋即归附,自此前凉尽平西域之地。而此战中立下头功的张植,便出自敦煌大族张氏,也是当地风流名士。建兴十五年(327年,西晋灭亡后,前凉沿用晋怀帝建兴年号),张骏设置高昌郡,开启了河陇汉人(尤其是敦煌大族)徙居新疆的浪潮。
前凉、西凉在政治上相当倚靠敦煌大族。张轨的四位“股肱之士”有至少三位是敦煌世家出身。前凉整体相对和平,更是在五胡纷扰的北方造就一片“世外桃源”,但和平在那个时代是稀缺品。在前秦灭前凉(376)、北凉灭西凉(421)、北魏灭北凉(439)的战乱中,敦煌、酒泉等地名门望族大量逃往西域(高昌)避难。汉文化逐渐在西域东部占主导地位
吐鲁番的《秀才对策文》,时间为西凉建初四年(408年),君主李暠(陇西李氏)与三位秀才马骘、张弘、x咨对策,其中马骘出身酒泉马氏、张弘出身敦煌张氏,均为河西走廊大族。而李暠即《晋书》中凉武昭王李玄盛,是李唐王朝钦定的远祖。此文能体现当时儒学、玄学思潮乃至政权统治思想,甚至对中国选官制度变迁研究也很有价值,高昌的汉文化兴盛可见一斑


《秀才对策文》(408年),现藏于新疆博物馆
北凉灭亡后,沙州刺史、宗室沮渠无讳西逃,偏安高昌一隅,形成了沮渠氏、阚氏、张氏、马氏、麴氏五个高昌国政权。高昌国是个自立门户的汉人王国,官方语言汉语,有自己的年号,与东边的北魏、西魏北周为敌对关系。西域城邦、粟特城邦的胡商也在当地活跃。其中张氏政权建立者为敦煌张氏,马氏为酒泉马氏,麴氏为金城麴氏,均为徙居吐鲁番的河西大族。这些大族又互相通婚联姻,敦煌张氏即便在麴氏高昌国时期,也是除王室外政治地位最高的家族。从北魏末年到隋朝建立的天下大乱中,又有大量中原汉人投奔麴氏高昌国,形成庞大的流寓群体。


吐鲁番文书《某氏族谱》残卷,编号66TAM30,与某氏联姻的都是敦煌、酒泉、建康等地大族,推测某氏即为敦煌张氏
唐灭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在吐鲁番设置西州,侨居高昌的大族与家乡没有了国界的阻隔。很多被朝廷内迁中原,可不久又放回西域。继续在边防中担任要职。
唐代中原来的将领也在西域开枝散叶,宋太宗时期,王延德出使高昌回鹘,在伊吾遇到的州将陈氏,便是唐军的后裔。“次历小石州……次历伊州,州将陈氏,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敕尚在……”直到安西都护府陷落后200多年,归义军淡出西域后160年,河西走廊被回鹘、嗢末占据,几乎完全胡化的宋初。他们依旧在劲胡环伺、举目无亲的西域艰难地存续着。
参考资料:
《敦煌大族与五凉王国》
《汉唐敦煌大族与西域边防》
《吐鲁番文书<秀才对策文>与西凉立国之策》
《使高昌记校注》
给你举个例子吧,1950年解放军大规模进入新疆,结果在南北疆遇到很多维吾尔百姓自称汉人之后,经过了解发现他们是左宗棠湘军之后,驻守新疆各地娶本地穆斯林为妻,等70年后解放军到来时,只剩下祖宗牌位能证明他们和汉人的关系了。
其实在是一定程度上做到「枝繁叶茂」的。
而且汉人驻军并开垦西域从西汉就开始了,从汉到唐多少年了,不枝繁叶茂可能吗?你的问题应该是:在唐朝与安西、北庭失联后,这些在西域“枝繁叶茂”的汉N代去哪了?结论是:大多数最终汇入到了维族去了。
在与中原失联的情况下,西域汉人自然而然的开始与当地部族融合繁衍~而当时在西域最主要的非汉民族是啥?


……就是回鹘人。黠戛斯推翻回鹘人在漠北草原的“暴政”后,回鹘人就被驱赶到了西域。与在吐蕃统治下的汉人抱团反抗吐蕃,直至把吐蕃势力完全逐出西域。


这一时期,汉回文化还是泾渭分明的。可到西域最后的汉化国家,南疆小霸「于阗国」灭亡的时候,回鹘文化便成了西域的主流。苟存的汉人也就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回鹘化”,与回鹘人共同构成了“畏兀儿人”(即:维吾尔族)的主体。


是这样的,唐朝西域驻军之所以能保证忠诚,就是以为对当地没有归属感。
如果建立了归属感,在当地落地生根,三代以内,西域就独立了,也不存在驻军的身份了。
那只是对安西军孤苦坚守几十年的一种想象而已。
安西都护府一般推断的沦陷时间是在公元805-808年,距离郭昕郡王公元766年入安西,已经过去四十年多年了,当年的将士们就算人人20岁,平均年龄都60岁朝上了好吗?怎么可能四十多年就靠这些人来守?
郭昕郡王又不是傻子,开枝散叶肯定要的,还要依靠亲唐力量。虽然吐蕃切断了河西,但是西域还有很多亲唐反吐蕃的力量,比如于阗、回鹘、沙陀等。
公元760年,朝廷封尉迟曜为安西节度副使,后面他继任于阗国王,至少坚守于阗到798年。
《九姓回鹘可汗碑》记载了回鹘腾里可汗出兵救援龟兹,大败吐蕃军的事,时间应该在公元805-808年之间。
但是就靠那么点人马,又要防备吐蕃,又要防备回鹘,没有后援是迟早要完蛋的。不过在郭昕郡王等人的经营下,至少在公元790年,安西四镇还是完整的,《悟空入竺记》记载了当时路过的各城官员的名字。
亲自镇守龟兹的安西大都护郭昕;
疏勒镇守使鲁阳;
于阗镇守使郑据;
威戎城镇守使苏岑;
焉耆镇守使杨日佑;
北庭大都护杨袭古等。
安西北庭一直受兵力不足的困扰,以往打仗都是抽一部分安西军,然后带上葛逻禄、突骑施等附属军队一起干架,但是这些人在唐朝还强大的时候,就叛服不定。此外安史之乱后,朝廷从安西、北庭抽调精兵强将回去打安史叛军,加剧了安西的兵力不足。河西被切断后,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衰落,很多部族选择投向吐蕃、回鹘,安西、北庭的势力又缩水。外加唐朝内部打成一锅粥,对吐蕃的牵制大大缩小,此消彼长,单单想靠军二代、军三代守住安西、北庭,是不可能的。
安西都护府的沦陷,并不代表安西的汉人的消失,在高昌回鹘,由于其高度汉化,很多汉人也托庇其下,宋太宗时,派遣王延德出使高昌回鹘,当时的伊州守将姓陈,自称南朝陈沅陵王陈叔兴的后人,唐开元以来世守其地。
此外,于阗并没有被吐蕃灭国,吐蕃对于阗只是羁縻统治,所以很多汉人都成了于阗子民。公元971年,于阗攻下疏勒,国主李从德写信给自己的舅舅归义军曹元忠,因为疏勒汉人较多,计划在疏勒扶持一个汉人政权。
可见至少在北宋初年,安西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汉人。
别的不晓得嗷。我们这边有个佤族寨子自称是大汉将军的后代,但是他们风俗习惯只和其他佤族几乎一样,与汉族哪怕是我们这种被少民同化很严重的汉族风俗习惯都很不相同。能证明的他们言论的只有一个勉强看得清有个人形的大石头和自己祖上留下的只言片语。
我们也是一样,和本地的彝族风俗高度重叠,外人看来我们就是彝族。只有我们才知道自己和他们的不同。能给我们证明的只有一份份残缺的族谱和某些细节之处的不同。
请注意哦,我们是明朝才入云南的汉人。我们都被同化的那么严重了,更何况千年前的唐朝。能和那些佤族一样能留下传说都很不错了。
中亚各板块以南疆最弱,纵使开枝散叶,一旦失去中原支援,绝非其他板块的对手。
多新鲜,大唐咱不懂,现在总懂了吧。
现在新疆多少汉人准备润回内地?
为什么呢?
哪怕在新疆扎根2-3代了,也有大量家庭让孩子润回来。
研究明白了就清楚了。
别站着说法不腰疼,既然这么关系祖国疆土,为什么自己不居家移民,提高新西宁等地区的汉人比例呢?
这几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招人啊。
正儿八经是公务员编制,竞争比远小于内地,大部分职位三不限,而且经常有岗位无人报考。
要不题主去试试?
有个很好的参照,就是秦征南越的时候,秦国的士兵在加上,商人、赘婿、犯错的官吏,去搞武装移民,之后赵佗向秦始皇要3万女性过去缝补,结果嬴政只给了15000,很多人只能找当地女性,直到后来秦有难了, 这些人扎根当地也不思乡,把关卡一关不想回去了。 -------其实说到底唐对西域的占领不是为了占领其土地,主要还是为了对拢右西北地区应对游牧有一个巨大的屏障
开技散叶了,你去吐鲁番看看当地维民就懂了。
然而,伊斯兰化后,汉儿习得胡儿语,便没然后了。
唐朝人眼中的西域女人等于中国人眼中的非洲女人。
娶老婆也是讲歧视链的。
一句话,我在西域当兵立军功不是为了在西域娶蕃婆,而是为了赚钱到长安洛阳娶白富美。
因为后来,国家奖励少民族,少民有补贴,有高考加分,有神的庇佑,而汉人毛都没有。所以他们都该成获益良多的少数民族了~
很简单,因为养不起。
整个西域乃至于加上蒙古高原地区,能接受的驻军数量顶天是4-5万。
这是算上了在当地横征暴敛并且内地不计成本的运送粮食的情况下。
驻军只能半饥半饱,吃饱了那是完全不现实的
一座大型堡垒(筑城)的兵力顶天了是2000-5000,注意我说的是人头数,不牵扯什么战兵辅兵。
以左宗棠征新疆为例,之所以选这个例子是因为清比汉唐技术水平和能力绝对高得多,多出一大截,但没有代差,都是畜力、人力、木制大车。到民国乃至于几十年前就不行了,虽然仍然可能是人畜力木制大车,但是车轴可能是铁的,轮子是橡胶轮胎且用上了工业轴承,还有润滑油润滑。看似相似却实质上完全不同。最主要的是左宗棠征新疆是为数不多的,留下了详细运费、运力、运输工具等详细账目多军事行动、参考意义不可谓不大。
清为了沟通新疆,设传驿,驿路上设军塘(军台)以作沟通歇脚,补充水草之用。新疆驿路,始于嘉峪关,远处至伊犁,沿路共60台,5210里。以二套骡车为例(即一车套二骡,也就是两匹骡子牵引一辆大车),配车夫一名,日行50-60里,30日可行1500里至1800里,车夫日耗净粮二斤(净粮相对于毛粮,指脱壳后的粮食,比如通常意义上的糙小米、小麦粒);每匹骡日食八斤,两匹共一十六斤,也就是说一辆大车二骡一车夫日耗量18斤,30日耗粮540斤。
二套骡车一次最多装六百斤……..
按照这个折算,如想向750-900里外运送60斤粮食,需二套骡车一辆加车夫,耗粮540斤(往返),单程行15日,往返30日。60万斤粮需1万车次,需要10000辆二套骡车不休息往返穿梭一个月,仅仅人畜食粮不算其他如车夫脚钱等就需耗费540万斤粮。
从嘉峪关至伊犁,全长是5210里。
那么唐朝有多少牲畜?又需要多少粮食来喂养呢?盛唐天宝年间唐廷每年收入2500万石粮,如果按照全年都喂粮食计算,每匹马每年36石,大约能养69万匹马。如果是粮草各半,那么一年每匹18石,剩下半年喂草,大约能养活138万匹马。
要知道,骡子和马食量是差不多的。
再举一个例子,葛尔丹病逝前清朝的长途合击中,清朝计划出动6000人,分两路攻击葛尔丹,实际出动5000人。为了这5000人,清朝给每人准备了百日口粮,为净粮4000石,加随军牛羊4万头,马3万匹(每人6匹),骆驼7500峰,1.1万匹骡子,1.5万头驴。并且为这些兵卒准备了第二批补给9000石净粮,和运输这些粮食的额外1万多峰骆驼。折合下来,光为这五千人准备了将近12万头大中型牲畜,每个清朝兵卒折合有近24头牛羊骡驴驼,净粮1.3万石。
这些牲畜不吃粮食,草料除自带外由沿路各蒙古部落供应,随死随扔。
另外,出征时每人赏了十两出征银。
但是就这也改变不了清军中后期日益匮乏,乃至于八旗欠饷、不足发以至于去乞讨。
说白哪怕是清朝这种实际控制了草原的半游牧帝国,还是养不起那么多兵,更别说提供足够好的待遇了。
——————————————————————
有人说唐代气候条件更好,说白了这种由西方人创造的历史神话是不符合现实的。
1、唐代屯田收入和屯田数是有明确记载的。河西道天宝八载的屯田收入是260088石,如果按照安西、北庭四万官健计算,每人每年吃12石粟,那么一年光喂饱这四万官健最低也需要48万石。
注意,这仅仅是四万官健人吃,不算马嚼、官员俸禄等其他粮食开支,官员(包括军官、勋官)的俸禄历来是唐廷的最大开支之一。
天宝八年,天下屯收百九十一万三千九百六十石,关内五十六万三千八百一十石,河北四十万三千二百八十石,河东二十四万五千八百八十石,河西二十六万八十八石,陇右四十四万九百二石。(后上元中於楚州古谢阳湖置洪泽屯,寿州置芍陂屯,厥田沃壤,大获其利。)-《通典》卷二食货志二。
而与这26万石屯田收入的对应屯田数字则为154屯,每屯20-50顷地,也就是3080-7700顷地,30.08-77万亩屯田,折合下来每亩亩收三斗至八斗,这是气候很好的表现?这是能养活众多人口的表现吗?
凡天下诸军、州管屯,总九百九十有二,(河东道大同军四十屯,横野军四十二屯,云州三十七屯,朔州三屯,蔚州三屯,岚州一屯,蒲州五屯。关内道北使二屯,盐州监牧四屯,太原一屯,长春一十屯,单于三十一屯,定远四十屯,东城四十五屯。西城二十五屯,胜州一十四屯,会州五屯,盐池七屯,原州四屯,夏州二屯,丰安二十七屯,中城四十一屯。河南道陈州二十三屯,许州二十二屯,豫州三十五屯,寿州二十七屯。河西道赤水三十六屯,甘州一十九屯,大斗一十六屯,建康一十五屯,肃州七屯,玉门五屯,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陇右道渭州四屯,秦州四屯,成州三屯,武州一屯,岷州二屯,军器四屯,莫门军六屯,临洮军三十屯,河原二十八屯,安人一十一屯,白水十屯,积石一十二屯,富平九屯,平夷八屯,绥和三屯,平戎一屯,河州六屯,鄯州六屯,廓州四屯,兰州四屯,南使六屯,西使一十屯。河北道幽州五十五屯,清夷一十五屯,北郡六屯,威武一十五屯,静塞二十屯,平川三十四屯,平卢三十五屯,安东一十二屯,长阳使六屯,渝关一十屯。剑南道?州八屯,松州一屯。(开元二十二年,河南道陈、许、豫、寿又置百余屯;二十五年,敕以为不便,并长春宫田三百四十余顷,并令分给贫人。)大者五十顷,小者二十顷。凡当屯之中,地有良薄,岁有丰俭,各定为三等。凡屯皆有屯官、屯副。-《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
2、明清时期主食仍是粟、麦、稻,这也是有明确记载的,这个可以被民国和建国后的一系列数据统计所证明,玉米、红薯、马铃薯的种植远没有那么广泛,不是主要粮食作物。
3、唐代前往安西北庭的通道是威胁很大的,唐控制的区域远没清那么大,北有突厥回鹘,南有吐蕃。而青不一样,西域的准噶尔汗国被征服,南部原吐蕃境内和硕特汗国与青海和硕特诸部也被征服,北部原突厥回鹘的地盘是喀尔喀蒙古,直接是清朝下属,有义务帮助维护通道,为新疆驿路提供各种支持(有些驿路直接经过呼和浩特、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道路更短,相当于唐朝直接从回鹘地盘上过),怎么看,唐朝都不会比清朝能供养更多的人口。
4、清朝和唐朝时期各国人口,也是有些记载的,没什么差别,唐代甚至还更少些。
5、当时的记载
灭高昌对河西沿途的伤害
“然则王师初发之岁,河西供役之年,飞刍挽粟,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高昌设郡县的代价“陛下每岁遣千余人而远事屯戍,终年离别,万里思归。去者资装,自须营办,既卖菽粟,倾其机杼。经途死亡,复在言外。设令张掖尘飞,酒泉烽举,陛下岂能得高昌一人菽粟而及事乎?”
“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每来往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谷尺布以助于中国。所谓散有用而事无用,臣未见其可。”
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死者十有三四就这样
6、至于环境记载嘛,高昌
“高昌途路, 沙碛千里,冬风冰冽,夏风如焚。行人去来,遇之多死。”
——————————————————————
再贴一个近代历史,关于当兵什么重体力劳动是不是能经常吃肉,是不是非要什么种类均衡,不吃肉甚至不吃饱是不是能撑得下去,干得下重活。
“  食在工地
  工地上的劳动艰苦,生活也极其简单。点状的“工棚城”说是物流较易,实际也很贫乏。记得那年我们在新建过“革命化的元旦”,指挥部供应猪板油若干,意思大概是给民工炼油做菜的,但各连无菜可做,且已连月断油,于是竟以板油为肉,白水煮之。果然异香扑鼻,诸人迫不及待,争相啖之,顷刻而尽,众口啧啧,皆称天上人间第一美味。今日川菜馆有所谓水煮肉片之名肴,而味觉难与当年“水煮板油”相比矣。
  公路工地则更加艰苦,供应根本谈不上,一般进入之时有的生产队犒劳本队应役者,备些干菜如萝卜叶之类马驮而入,入则全连“共产”,数餐而尽。此后则白饭盐水而已。当时我们胡诌的“菜谱”有所谓“青龙过海”(菜汤),属稀有珍馐,其余则“画龙点睛”(沾盐巴下饭)、“满江红”(辣椒酱打汤)等等。平时工余聊天,话题就是悉数平生曾享种种美食,“精神会餐”,初时以为我们如此,一次开会遇到各连同学,他们聊天的内容也都是关于美食的回忆,与我们居然毫无二致。
  不过那时菜其实根本不重要,饭能果腹就行。当时真正的问题是饥饿。按说工地定量每天两顿每顿七两米,今天已觉太多。但是那时年轻能吃,个个是“古代阿拉伯——大食国来客”,工地上每天10小时以上的重活,加上全无半点油水,那几两饭穿肠而过竟无些而感觉。头两年工地抢饭,堪称一绝。记得1969年我们第一次出民工,第一天上工,中午收工哨响,众民兵转眼无踪,我们三个知青“假积极”,没有兔遁而在工地上扭捏了一会儿,回到炊事棚一看,顿时傻眼:大锅饭早被一抢而光,只剩几块焦糊的锅巴粘锅不下。我们丧气之余,刮而食之。下午空腹出工,那天真是饿的双脚如踩棉,眼前一片黑!以后我们再不敢扭捏,收工时兔遁得比老乡们还快。当时尚未使用“标准制式”的竹编饭具,各人自以茶缸盛饭,我们无经验,只带个小茶缸上工地。而别人或缸大如盆。那个阵势,哪容你再添?后来总结了经验,开始抢先盛上小半缸,饕餮数口而尽,赶紧再盛,则尽量盛满压实。如是方得半饱。那时开工之初,尚有“青龙过海”佐餐,但其实大家看也不看,先将饭抢食一空,然后才来欣赏菜汤美味。彼时彼地,岂容你以菜就饭作斯文状!
  后来看到抢食实在不像话而且难免饥饱不均,工地开始提倡分饭。不用各人所带餐具,炊事员砍竹为蔑编成簸箕状食具,每人一个,一般大小,饭熟,分盛各簸,布列于案,收工后人取一簸而食。反正无菜无汤也不怕竹簸有漏。大冬天如此事先分饭于下漏上敞之簸,食时或已放凉,但苟能果腹,也就“寰球同此凉热”,无所谓矣。就这样收工时人们仍然争先兔遁,为的是先挑一份稍多一点的。而那时人们吃得也格外干净,食具根本不用洗:反正无菜无油,而又粒米不剩,食毕一放,已自光净如洗矣。
  实在吃不饱,有人就设法另外弄点私粮,置个铝锅,晚上煮食,谓之夜宵。一般也是无菜无油,白饭而已。但饭香扑鼻,仍是挡不住的诱惑。于是效尤者众,十居五六。晚上刚吃过饭,营地上又复炊烟四起。我那时以懒做家务爱看书著名,没有趋此时髦,饭后宁愿躲进小寮成一统,就着油灯以书自娱。但是外面的饭香透过草寮袭来,往往使我魂不守舍,看不进书。
  我那时甚至很为羡慕病号,倒不是病号有什么特殊照顾或者可以休息,只是因为病号食欲减退,那饭就够吃了。那时似乎对病号(重病就医者除外)也的确没什么照顾。平时受饥饿之苦,病号蒙病痛之“福”不觉饿,甚或那份饭还吃不完,似乎已经是照顾了。当然那是我饿糊涂了,当时就不想想那病痛本身之难受不有甚于饥饿吗?
  正是工地上的饥饿,使我发现自己此前犯了个过失:当初从刚插队后到首次出民工前在村里的两个月内,我们尚无住房也没有自己开伙,而是每人一家分别吃住在村民房东家中。政府给我们下乡知青第一年供应的口粮和生活补助也全数交给房东。那时我们的粮食供应定量是每月36斤,在每天两餐制的当地每餐应合6两。这个数字比我们下乡前的饭量已经大得多了——那时我们在食堂打饭,4两都吃不完。因此我从未想到有不够吃的问题。插队后既然自己并未开伙,也不知道6两粮能出多少饭,总觉得按自己的饭量应当只多不少,房东应该还略为赚一点。因此平时吃饭并不留意节食。谁知头一个月还好,第二个月与房东全家一起吃饭时,有时就发现他们在议论什么,虽然那时我还听不大懂壮语,但直觉感到是说我吃得多。当时我虽然没有表露什么,心里还是有点不快。到了工地,每顿7两还吃不饱的情况猛地使我想到,插队后我的食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猛增,实际上在我不注意时,大概已经远远吃超了定量,“剥削”了我房东一家!这么一想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坝关村当时相当贫困,村民并不能保证温饱。而房东一家在我如此不明事理的“剥削”下仍然热情相待,也真是让人感动。工程收兵回村后我就注意了,但是毕竟饥饿难制,心管不住嘴,就算没再吃超,大概也没能省回过去吃超的。而当时我们无钱无粮(有钱无粮票也不能买粮),只能探亲时从家里带回点东西送给房东。——这被看成是人情,而我私下是当成还债的。不久我们就离开房东另开伙了,也没能再给他什么帮助。我这个房东农卜边是个老实的普通农民,一辈子没在村里有任何“职务”,家境也始终穷困。1974年我离开平塘,20多年后我于1996年重访故地,他已经去世多年。老伴尚在,茅屋依旧,也看不出什么改革后新气象,仍家徒四壁,令人心酸。
  其实今天想来,我们那时的饿真不能算什么饥饿。毕竟每天还吃了1斤4两!当时的中国农民,有多少人的口粮消费能达到这个水平!更不用说历史上的饥荒时代了。
  写了这些关于“抢饭”的文字,可能使人对当时的人际关系产生误解。虽说圣人有言:“衣食足知荣辱”,可是他并没有反过来说衣食不足就必定不知荣辱。艰苦的工地生活也凝结着友情。这里只举一例:那年在定安修路,临收兵时我突患恶性疟疾,这时指挥部已撤,大队民工要返回,而我动弹不得。在这人地生疏的荒野工地,没有任何交通手段怎么翻山越岭回到160里外的坝关村?这时我的同学和同队知青黄志先主动提出留下陪我。大家走了,我们靠留下的一点给养独自在工棚里待了几天,待到烧退,我们便打算返回。可是我们这次来时是先到渭密,后来转进高龙公路,现在再从这里返回显然不能走原路。而经定安回去的路我们并不认得。田林县地广人稀,除滇黔桂公路沿线与浪平等地外,多数地区村寨稀疏,定安到平塘所经的田林、隆林、西林三县交界地带更是如此。我们在定安查看了地图,经由那门、经堂北上,山路迷离,几次走岔,我又是病后弱体,一路上全靠志先呵护,经三天跋涉后才回到村里。至今思及,能不感念当时的患难之情?”
“与“革命化春节”大都在大逃亡中过得冷冷清清相比,工地上的“革命化元旦”过得就比较热闹。我印象最深的是插队后头一个元旦——1970年元旦,我们是在田西公路工地过的。我们施工的那读路段地处驮娘江上定安与福达两处河谷盆地之间的深峡河段。附近没有村寨, 高山激流间只有江涛与林涛互相回荡,是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年前施工用的炸药雷管告罄,指挥部也没有了,通知我们派人到八渡去挑炸药回来。当时在建的田西公路是不能交通的,筑路工程的后勤基地在70里外的八渡公社(今八渡乡)所在地-那里有条简易公路经由八桂通往县城。当时在深山里待了两个月的我们看来,一个乡镇已经是个如同纽约般热闹的所在,因此明知是辛苦差事还是踊跃报名。1969年12月31日,我们从驻地出发经那读涉过冰冷的驮娘江,走了70里山路,途中野炊,我和志先两人糯米炒饭,在没有任何佐菜之下一顿吃了三斤多,每人干了一斤七两!这是我一生中吃得最多的一顿,算是元旦大餐了。”
— 出自“我的早稻田大学”。
说个题外话,当年新疆建设兵团援建新疆,祖国也是想了各种办法让那边建设兵团的人能娶到老婆。。。。。。。五十年前都困难的事情,一千年前更困难了。。。。。。


先看看这地界,结合一下你对新疆地理的认知,再思索一下那个年头的西域是啥子状况
大唐西域生产建设兵团?
你以为能像上世纪响应国家号召一样自觉扎根边疆?开枝散叶?都是男的怎么开枝散叶?当地人哪够你娶老婆?那不得从内地输血?那个年头老百姓谁会放自家闺女去?即使换成从内地搬迁民户,唐代,到新疆2000多公里的距离怎么搞?
可以说,唐朝政府根本就没那个组织能力。即使有,那也是过度消耗划不来的。
安西必须指着内地活,这既是客观判断,也是主观判断。
客观问题下面说了,原因很多。主观上,大唐可不能放着这样如此容易阻断割据的地界自己能成事,君不见南海赵佗事乎?
看到个资料,安西四镇中最大的龟兹都督府,当时也只有“户四千九百七十四”,于阗毗沙府“户四千七百八十七”,焉耆府“户一千一百六十七”,疏勒府“户一千八百六十”。四镇合计一万两千七百八十八户。就算你不计代价,强令(抢)每户给你贡献一个姑娘好吧?可安西军队驻军四万人呢,怎么分?
抢完了人你还指望人民群众推小推车支持你守边?
难不成还要从周边游牧的少数民族抢?
那不如壮壮胆,发动远征进攻黑衣大食,攻陷巴格达吧,要多少人口都管够。
另外如果假设士兵全由当地供给,四镇每户按6人算,再按常备军占人口比率10%到15%来计算,那么安西四镇仅能维持7672到11509人。
可见脱离了内地支持,搞不起搞不起 。
古罗马帝国倒是擅长靠军团退役士兵殖民来巩固新征服地区。但你若知道罗马军团第二专业就是抓奴隶,你就可以想见他们怎么在当地为士兵解决老婆问题了。大唐肯定不能那么来啊。
另外,罗马的军团殖民虽然成功促进了新征服地区的罗马化,建立起了罗马式的殖民城市(ps.许多欧洲著名城市前身都是罗马军团驻地,如伦敦,科隆,斯特拉斯堡,美因茨等),但是在罗马帝国中后期,脱离了中央政府的军事支持的殖民城市,军团城市,在面对蛮族入侵时一样被摧枯拉朽。所以你得想想,你要让留守士兵怎么个生法才能组织起足以抵抗吐蕃的军队。
另一方面,罗马军团城市地处偏远,大多还实行自治。这些城市的政治立场很微妙,管你是奥古斯都还是狄克推多,管你是合法继承还是造反上台,我认便认了,不认便自治,甚至自己推个皇帝出来。这种情况多到数不清,韦斯帕芗,高卢帝国,戴克里先,君士坦提乌斯等等数不胜数在。回到中国,在边远地区组织殖民也可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裂土割据,再正常不过了。赵佗据南海,孟知祥据蜀,这种例子多了去了。所以让安西依赖内地输血也是必须的。
所以大唐守军有没有在当地开枝散叶?肯定有啊,生一个两个百八十个肯定有啊。但肯定不够,也肯定不能,既是客观不能,也是主观不能。所以守住西域了没有?没啊…安史之乱一起,安西军内调,剩下的稀稀疏疏的枝枝叶叶:圣人,吾等做不到啊!不过后来剩下的安西军和枝枝叶叶跟着武威郡王郭昕留守西域二十余年,是有大功的,是可歌可泣的,其人其事是永载史册的。
话说回来边陲新地若要长久稳固,化入版图,无大规模的人口交融,非以百年计不可成事。不信你可以看看闽粤云贵,化入华夏耗得几多时日。话说回来又有哪个王朝的强盛能得过百年。西域自唐后脱离,至清朝重归中华,1884年设行省,至今一百多年,为了新疆的稳定,付出了多少努力?
所以说西域守不守得住,关键不是能不能生出军二代军三代,而是唐朝的中央政府始终要保持强大,国内的基本盘要稳得很。若要彻底化入,怕是终唐一世不能及。
不然零零落落,剩得几个残兵,散下几缕枯枝,还不是一样要“不知故国今在否,安西将士尽白头。”
我们要知道除了汉化,还有突厥化和伊斯兰化。
开枝散叶,然后呢?
要不你看看拉美独立运动那些领袖的肤色?
因为开枝散叶的后代几乎都变成了胡人。
例如:著名蒙古可汗,传说中金甲天神的后裔,刘邦血脉的继承者------铁木真。
这一点,不是不想,而是很难做到。
当初“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原因是西域屯垦,自西汉以来,已有八代,但都改不了一代而终的命运。
王震将军一句话说的很现实也很唯物,“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


因此,有了鼓励湘女参军,“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八千湖南女兵到了新疆天山。
但问题仍旧很多:
一、男女比例悬殊
新疆十万兵团,男女比例太过悬殊。当时结婚有“二五八团”的说法。即二十五岁,八年军龄,团级以上干部,才允许结婚。营级以上干部才允许谈话,我最初很好奇,谈话有什么特殊的,还需要营级才能谈。后来才知道,此“谈话”非彼“谈话”,谈话其实是谈婚论嫁的意思,谈话后,方可结婚。后来又从全国各地调来很多女兵,缓解了男女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但依旧男多女少。
二、很多人不愿意留疆,需要宣传动员,且需要一定的牺牲精神。
当初不要说女兵,就是男兵,也没多少真心愿意一辈子留新疆的。有一个山东组建的渤海旅,到达新疆基本稳定后,发下一个问卷,让大家自己报,打算在新疆自愿干多久。有写一两年的,有写三四年的,有一个干部觉悟高,写了自愿留下干五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很多人内心并不愿意留新疆。


但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很多人民从旧社会解放而来,所以有强烈的建设国家的热情,且具备一定的牺牲精神。当时支边妇女四万多人(包括八千湘女)喊出一个口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种精神,可不是封建王朝能有的。


结论:古代封建王朝,根本做不到开枝散叶。如果与当地人通婚,几代后就本土化了。彻底变成了“胡人”。和中原女子通婚,则不具备现实条件,最终一代而终是其命运。
汉代的正式屯田兵就有四万左右了。李世民派人经略高昌时发现高昌人皆是汉人后裔,中华衣冠。唐代驻军商旅自然更多,只不过被安史之乱打乱了进程,导致全面绿绿化,怂的无能导致安西汉人多被异化,参考归义军。
看看新旧两唐书地理志 通志 唐会要就知道,唐朝明确把安西 北庭视为领土,天宝时期军民不下二十万。东部和北部的庭州都已经正州化了。
大唐本土过去的汉军,撑死了几千人上万人而已
一旦断绝和中原的联系,在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西域土著世界里面,能撑一代人保持独立性就不错了
一部分孤老死于当地,一部分娶了当地女人生子,但是你得东一个道理,小孩的语言文化永远是跟随母亲,然后呢,第二代估计还有几个懂一点点汉语,有一点点模糊的远方唐国的概念
第三代,基本上就完全土著化了,完成这一个被当地同化的过程,甚至不需要一百年,六十年就够了
一、地理原因
西域是绿洲城市外加天山北的游牧盆地。你试试这种情况怎么开枝散叶,很多地方都没有大唐驻军。
二、戌守而不是永镇
都是外地人来几年,到点要回去的,西域倒是欢迎你安家落户。
三、驻军生活不止是屯田,你得有一个不被同化的文化体系
满清做过,把少数民族部落几千几千的迁移,男女老少一个部落带来。不过那个成本真的高啊。
四、大唐的战略
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大家知道张掖这个词吧,延伸过去道理是一样的。是战略地带。不是往两广,浙江福建移民生活。
本身自然条件就不允许,生根就得同化。你把几十万汉人拉到蒙古高原,一百年后,讲汉语的黄白游牧民族就形成了。
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八世


银盾方阵开枝散叶成食草步兵
因为驻军都是男的,很少有汉女过来跟他们结婚。跟胡女生下来的孩子叫杂胡,不算汉人。杂胡大多随胡人母亲生活习惯,就是新的胡人。
这里面随母指的是,西域驻军大都是驻守几年就回会内地的家了。他们跟胡女的关系更像是票唱,省吃俭用攒下一点粮食钱物找胡女爽一把,一个胡女可能同时跟几十个军卒交往,孩子生下来都不知道爹是谁。没有汉儿认这个孩子,孩子只能随母。
一旦国力衰弱,唐朝新的轮戍军队过不来,老军队就越打越少,新出生的几个汉儿根本补充不过来。唐朝军队被驱逐歼灭之后,汉人百姓也会被大屠杀消灭掉。少量存活下来的汉人只能改头换面伪装起来跟胡人一起放羊,时间长就是胡人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10 09:45:58  更:2024-04-10 09:55:1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