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怎么看待准噶尔部被灭族?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怎么看待准噶尔部被灭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准噶尔部在清朝折腾三朝,最后被乾隆灭族,几十万人口被诛杀,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应该怎么看待 |
因为准噶尔降而复叛,又降而复叛,还降而复叛 杀了清军两个主帅,勾结哈萨克汗国,沙俄,多次反叛,本来乾隆想怀柔,但是发现准噶尔他们蹬鼻子上脸,于是就把一个民族变成了一个地名 |
川航著名飞行员阿英嘎没来吗? 不正常啊 |
主要是这仗打的过于窝囊 准格尔打不过就投降 然后看清朝兵一走 又开始反叛 反叛就反叛吧 还把清朝留下的官员都给杀了 因为新疆初定 乾隆选派新疆的都是能臣干吏 全是皇上手里的宝啊 这样的事儿准格尔人干了三次 也就是乾隆是个典型的政治生物 首先思考的是权衡利弊 换汉武帝,唐太宗这种。。。 怕不是第二次降而复叛就开砍了。。。 说个题外话。。。 大航海时代 西方列强到处屠城灭国 但是对大清始终是另眼相看的 揍归揍,但是没有屠灭大清的选项。 原因之一就是清把准格尔给屠了 西方列强屠准格尔不是那么容易的 战绩是做不了假的 所以列强始终不谋求屠灭大清 |
现在不太宣传的原因大概是观感不好,貌似残暴。但是放在乾隆朝那个历史时期,这个尽管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却更容易理解。 清准战争一共打了三次,绵延近百年。京城八旗几乎家家带孝,满洲勋贵也战死众多,也算是血海深仇了。何况清政府之前确实给过准步很多机会,无奈准部多次背叛,劫杀清军主帅,清军死伤惨重。这才让乾隆震怒,同意乌雅兆惠灭族的提议。 放在哪个朝代,勾结外邦,背叛朝廷,劫杀主帅,妄图独立的势力,覆灭有各种方式,被灭族可能是最残忍的,但足够震慑各类宵小,由此换来随后边疆百年和平时光。 |
准噶尔部被灭族是网络上常见的谣言(有时是出于善意的误解)。主要出自昭琏《啸亭杂录》、魏源《圣武记》等片面的记述。即使是以上片面的记述,也将准噶尔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归于天花、战乱等原因。只有考察准噶尔人口在战乱后的下落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清廷对准噶尔贵族采取分化政策,准噶尔的台吉、宰桑中归附、投降者或者被俘后归顺的可以封王、公,甚至封汗。如巴图尔珲台吉的后裔丹济拉、阿喇布坦,萨喇尔、阿睦尔撒纳(后叛)、噶勒藏多尔济(后叛)、达瓦齐。其中有的保留了自己的属民,成为札萨克(旗长),有的在北京过着闲居贵族的生活。 被剿灭的主要是先降复叛的部落和“玛哈沁”(盗贼),有的是追随阿睦尔撒纳反叛的亲信(如阿巴噶斯、哈丹),有的是趁清兵失利时举兵反叛的墙头草(如噶勒藏多尔济、巴雅尔、尼玛、哈萨克锡喇)。这些人在平定伊犁时向清廷投降,其中很多还曾到热河当面觐见乾隆皇帝,并被封以很高的爵位。如阿睦尔撒纳封双亲王,授定边左副将军;噶勒藏多尔济封绰罗斯汗(即准噶尔汗);巴雅尔封辉特汗;尼玛为公爵、内大臣。1756年,噶勒藏多尔济等见清兵征讨阿睦尔撒纳失利,暗中相约反叛,突袭清军。被革职的将军策楞被尼玛的叛军截杀。兆惠等率清兵东撤的途中,也遭到叛军达什策凌伏击,损失惨重。乾隆皇帝得知后,改变原先以招抚为主的策略,对负恩反叛的部落,要“尽行剪灭,永绝根株”。 玛哈沁(厄鲁特语:劫盗)是准噶尔叛军主力被歼灭后,不愿归附清朝的逃亡部落。这些人数十人为一队,“出没深山中,遇禽食禽,遇兽食兽,遇人即食人”,不时截杀清兵并劫掠军姿、牲畜。对玛哈沁的清剿持续到1758年左右,此后以招抚为主,“免其正法,酌量归并安插”或“送伊犁安插”。 未参与阿睦尔撒纳之乱的准噶尔部落在战后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伊犁、塔城等地的准噶尔降人被编入伊犁厄鲁特(准噶尔)和塔城的驻防八旗之中。 巴图尔珲台吉之孙、族孙被安置在漠北,编为二旗,继续过着札萨克游牧生活。 达什达瓦部被编入察哈尔八旗及热河驻防。 辉特部落三旗游牧于科布多及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 下面是《清实录》当中记载的1757年清廷平定准噶尔部后安排准噶尔部族人口的情况: 乾隆22年(1757年)正月辛卯又谕曰:”达瓦齐之弟伯格里妻室,已系孀居,无可依恃,恳请移入内陆,青殊可悯。著加恩准其携带属人,赴察哈尔正黄旗居住。“(《清实录》卷538,优待绰罗斯家的投诚者)。 乾隆23年(1758年)11月庚午谕军机大臣等:“三宝等:前经呈报达什达瓦属人穷蹙情形,深可悯恻。已谕将存贮籽种三百合,全行散给。又布林等告称:伊等情愿向内迁移,承受恩泽等语。伊等既愿内移,则来年交春后,三宝即率领伊等,量力行走,至热河居住。但迁移之前,为日尚多,仅给籽种,亦不敷食用。是以从伊游牧,选兵一千名,前往西路。不但入选官兵,优加赏给。即其余人等,亦酌给三分之一。庶伊等普沾因赉,不致拮据,似此格外施恩,特因伊等自迁移游牧 以来,感 戴朕恩,安静守分。将来支给钱粮,更于生计有益。可传谕三宝,将此晓示布林等,俾众皆知悉。 又谕(军机大臣等):”据绰勒多等奏称:“安插呼伦贝尔地方之杜尔伯特台吉班珠尔、布图库、噶勒杂特之得木齐根敦、达木拜,明噶特之巴苏台等,一百四十七户。伊等户口甚众,一时不能办给产业牲畜。请每二户,合给农器价银一两,麦种一石、耕牛一头。每一头,折银八两。令其耕种,以资养赡”等语。著照所请办理。但此等厄鲁特,习于贪饕,不知俭省。著传谕绰勒多等,俟赏给伊等后,务加意约束,毋使浮费。(《清实录》卷575)。 乾隆27年(1762年)四月己巳谕军机大臣等:“永贵等奏称:”准军机大臣议复德格奏。将回人收养之厄鲁特,官为买出,送伊犁安插。因详加察访,有实受回人苦役者,即给价赎取;有为家主信用,妻孥牵累,不愿赎身者,各随便其便“等语。从前办理此事,原因厄鲁特等,受回人挫折。与其畏惧脱逃,流为玛哈沁(劫匪),不如赎出,与现在伊犁之厄鲁特等,一同安插 。以靖地方。此亦视伊等情愿与否耳。若伊等果能相安无事,不致逋窜匪,又何必勉强赎出?著传谕永贵,即如所奏办理。并传谕各驻扎回部大臣等知之。”(《清实录》卷658)。新疆平定,清政府出面赎买解决被维吾尔族抓去的准噶尔人奴隶)。 乾隆33年(1768年)三月壬子又谕曰:“吴达善奏:“陕甘挑选厄鲁特兵丁346名,前赴云南,现已分起程,由川省前进等语。此等派往云南之厄鲁特,为数本属无多。若于到滇后,复令分派各营,与绿营兵丁零星错处,不但不能转移滇兵怯懦旧习,且恐日久因循,转为其所传染,殊非派令前往本意。五福,向在新疆,于厄鲁特素为熟悉,自必约束得宜。著传谕阿里衮、鄂宁,将此项派出厄鲁特兵丁300余人,专交与提标管辖。俾得聚居一处,遇有应行派用之事,酌量调遣,以收实用,不必更行散拨。并将此谕令五福知之。(《清实录》卷807)。被送往内陆收服的准噶尔部众量才使用,有些放归伊犁,有些派驻全国各地,成为清朝重要的武装力量组成部分,清朝终于完成了对准噶尔部众恩威并施的征服。 从上面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755年清军出兵准噶尔部以前就有近一万户准噶尔牧民投靠清朝,并被清廷安排在新疆以外的地方生存。在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以后又陆陆续续的安排了众多的准噶尔部人口到全国各地。 |
然而准格尔的这个灭族 是表现为除去旗号 灭去文史宗庙祭祀 是非常古典的春秋战国的灭族法,你按西方语境说灭族 是在搞种族灭绝 人都杀光了 其实是很荒唐的 准格尔本身是蒙古的一个部落,也没有被杀光,是被灭了旗号 以后再也没有准格尔这个旗号了, 人口全部打散编到蒙古各部落里,参与战斗的士兵全部杀了,(是不是很春秋战国 是不是很古典?)这就是中国古典的灭绝宗庙祭祀断绝文史除国灭族。 直接被杀的士兵数量估计在5-15万人,毕竟反复叛乱,来回折腾,老弱几万吧 剩下几十万人打散编蒙古各部 绝对人数甚至比不上一个白起一场坑杀的多 血腥程度甚至比不上蒙古人自己搞的车轮斩制度,也就是高于车轮的男人杀了,低于的男童和工匠带回去养补充人口 这种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直被拿来说事,真要批判满清也得拿扬州,嘉定,广州,来说事啊。一个破部落这么点事有什么好讨论的 |
太长不看的朋友,请直接看最后一句话。 我是湖南汉洲人,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最近绥察热高原、赤峰地区、阿鲁特科尔沁、1997年出生的北京工业大学高考加分毕业生、现任川航飞行员阿英嘎,不仅不去替被乾隆汗弘历图图的准噶尔发言,反而宣称“南京大屠杀,因为你们汉族傻所以活该死了三十万” 滑稽不滑稽,他们自己不认准噶尔是自己同胞! 既然阿英嘎与他的辩护者一边美化南京大屠杀,一边不肯为准噶尔部流一滴眼泪,我只能说----此等畏威不怀德之辈,将来落得任何可耻下场,都不意外! 我是汉洲人,我了解准噶尔这件事,我不承认准噶尔是同胞,不奇怪;但是,为什么今天的某些人一边举着喀耳喀旗帜,一边不认准噶尔是他们的同胞? |
准噶尔是个族吗?他们也没有被全灭啊。 下面又是一堆凭空抒情的… 每次出现准噶尔问题评论都是两个板块, 胡里改趁机狂吹伟大功绩,八旗如何骁勇善战,替中国立下如何汗马功劳… 然而真实的历史准噶尔只是个三流势力,是夹在清国和俄罗斯中间求存的蒙古残部,全盛时期最大兵力是三万,而这个全盛期还很短。这也是必然,除非它能同时面对清俄两个上升期大帝国的挤压,维持军事优势发展壮大,很明显不可能… 击败像这样的势力几乎是每个开国王朝的必然行程,汉唐不用说啦,明击麓川,边疆割据军阀,草原蒙古诸部都可以类比… 清国当然也不例外,但清国表现之差则是独一份。在自己整合了中国和蒙古大部的绝对优势下,在沙俄崛起挤压蒙古生存空间的绝佳契机下,打准噶尔这么个夹缝小强,居然打了近百年,还多次被对方大败… 最后与其致命一击的也不是清军,而是准噶尔内乱和哈萨克人的入侵… 清军到后对方几乎连一个国家架构都不存在,战兵都没了,临时凑了一万饥民被胡里改马队一个冲锋就玩完了。 这就是被清粉渲染为“如果不是清国中国就被其入关消灭”的强大准噶尔汗国… 以清国的表现,如果它处于明朝明末的状态,倒真是有可能被入关。清末都被阿三吊打了,被蒙古同胞吊打也很合理吧… 可能有人会觉得毕竟清国是彻底消灭了准噶尔,征服了全蒙古啊,跟你举的例子性质不一样。然而这其实是两个问题,击败蒙古势力从来都不是中国难题,难的是如何长治久安。清国为什么能做到,三个原因: 一 武器技术迭代,游牧逐渐沦为武德洼地被全世界收割。 二 沙俄崛起大大压缩了蒙古的生存活动空间。 三 清国政治让利,执行了“满蒙一体”国策。 前俩在汉人王朝都是不存在的条件,三则与当时中国意识形态严重违背,也是不可能,有空再细说… 胡里改总是有办法运用话术技巧,几乎能把任何事最终都导向“满洲至高至强”上… 什么酋长力排众议,八旗所向无敌,为中国领土做出巨大贡献云云,疯狂渲染。 诸如流云纵横之流,这种八旗传销小作文它居然还开收费,真是匪夷所思。 更奇怪的是有些汉人还附和,口吻几乎都是虽然怎么样,但清国还是干了件好事诸如此类… 去读读两千年前的诸子百家吧,什么叫合纵连横。读读近代的伟人理论,什么叫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实在难以想象,在一个政治色彩浓厚,辩经思潮严重的马列国家,能培养出这种愚钝呆木的国民,逻辑思维甚至远不如西方的自由散漫民。 |
不要完全套用现代的道德观念 去评价古代社会的历史事件 这是分析历史的最基本素养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掰扯不清的 建议不要关注历史了 因为历史是一个思辨要求很高的领域 你把握不住的 |
当时准噶尔很猛,誓要再创成吉思汗的辉煌,但「运气不济」,碰上了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猛人。 如果再等几年,遇到的是后面那几位皇帝,事情还真不好说,有极大的可能会改变当今世界的格局。 前些年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康熙王朝》,陈道明演的康熙。其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康熙亲率大军远征准噶尔的噶尔丹。 噶尔丹在电视剧中还是康熙的女婿,女儿蓝齐儿嫁给噶尔丹了嘛。不过这纯属杜撰了,历史上并没有康熙女儿嫁给噶尔丹这么回事。 不过这个不重要。 本文要讲的不是爱恨情仇的八卦,而是大清国和准噶尔之间生死之战的那段历史。 康熙自己并没有搞定准噶尔,而是后来经过了雍正,一直到自己的孙子乾隆,花费了 70 余年,经过数次残酷的战争,才最终把准噶尔摆平,纳入大清的统治范围。 而且,说是平息准噶尔叛乱也缺那么一点严谨性。事实上,准噶尔在当时是一个领土可以和大清帝国相媲美的汗国,称为准噶尔汗国,扛把子就是噶尔丹。 这个看地图就更明了一些。 |
|
噶尔丹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和大清有喀尔喀蒙古做缓冲 那问题来了,从康熙到乾隆,大清帝国为何倾全国之力,也要把准噶尔汗国弄死呢? 追根溯源,这要从明朝的朱元璋说起了。 1.瓦剌的兴起 朱元璋的起义军攻下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这还不算完,一直追着元朝的那帮子蒙古人打。 蒙古人在中原实在没地方去了,只好跑回了蒙古草原。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并没有挂,而是跑回漠北继续当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元」。 这得感谢黄金家族从成吉思汗就开始的疯狂的领土扩张,即使中原没了,蒙古大草原还是人家的地盘,还可以继续回去当他的皇帝。 不过北元也没维持多少年,大明帝国出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个狠人,对这个残余势力穷追不舍,不灭不休,加上蒙古内部热衷于内讧的优秀基因,苟延残喘了 29 年也彻底灭亡了。 于是,蒙古高原又回到了分裂厮杀的老路子上。蒙古高原的部落太多,加上名字又难记,咱们就不需要记住这些稀奇古怪的部落名字了, 打来打去的结果是,原先的蒙古相当于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蒙古东部的鞑靼,一个是蒙古西部的瓦剌。 |
|
分裂后的蒙古就是东鞑靼,西瓦剌 这个瓦剌很有名,就是在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中把明英宗朱祁镇掳走的那一伙子,也就是让大清帝国胆战心惊的准噶尔汗国的前身。(瓦剌到清朝叫卫拉特,为了阅读性,下文统一称瓦剌)。 瓦剌历史悠久,从成吉思汗那时候就很强大,曾跟着成吉思汗打天下,后来一直生活在蒙古西部。所以也叫漠西蒙古。 而瓦剌并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部落联盟。这就跟之前的苏联差不多一个意思,是由好多个部落加盟而成的。 其中最强大的有四个部落,分别是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而本文的主角,就是这四大部落中的准噶尔部。 蒙古人属于游牧民族,并不像我们农耕民族那样有固定的生活区域,所以部落的活动范围都是经常变化的。比如这四大部,和硕特部去了青海,土尔扈特部去了伏尔加河那一带(后来又让俄罗斯人给赶回来了),而准噶尔部呢,在明朝时候就控制了天山南北那一带,对,就是新疆那旮旯子。 顺嘴说一句土尔扈特部。1771 年,土尔扈特部实在受不了沙俄的欺压,被迫东归回归了大清,不过路途遥远,伤亡惨重,到伊犁时十七万人只剩下了一半,这个过程相当惨烈。 前几年爽文特别多,玩自我感动,说啥土尔扈特人爱国情深,秉持民族大义回归祖国。说句不好听却实在的话,但凡在伏尔加河混的下去,他们就不能冒死跑回来。迁移本身就是游牧民族的特点,全世界到处溜达着找牧场。 言归正传。随着大清从东北一路打进中原,拿下了中原的花花世界,实力和在东北那嘎达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瓦剌联盟觉得还是和大清搞好关系比较好,于是就在顺治三年的时候联名表贡,和清朝建立了从属关系。 当然还是自己说了算,实际上连朝鲜越南那样的藩国关系都算不上,而是属于「你牛逼我们都服你、我不打你你也别欺负我」那么一个意思。 这就是当时大清和瓦剌(以后的准噶尔)之间的真实关系。所以我们一直说大清收拾准噶尔汗国是属于平息叛乱,就是因为有过这个关系。 本来呢,大清和瓦剌的地盘隔得老远,各人过各人的,虽然不是那么和睦,但小日子还是能过得下去。 |
|
准噶尔统一之前的瓦剌势力范围 不过到了康熙那会,事情有变化了。倒不是大清有啥变化,而是瓦剌那边突然异常发育了。 2.噶尔丹横空出世 事情的变化,就是准噶尔部突然冒出来一个狠人,也就是噶尔丹。 我们对噶尔丹了解不多,一直认为他就是一个搞过叛乱的部落首领,而实际上这个人和康熙一样,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大战略家。在蒙古历史上的地位,除了成吉思汗,就是这位噶尔丹汗了,是备受蒙古人尊重的英雄人物。 本来噶尔丹是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个儿子,后来被西藏黄教跑到准噶尔认定成了活佛转世,于是他爹把他送到了西藏学佛。 没想到这小子天生是学佛的料,天赋异禀,学习成绩极其出色。而他自己的理想,也是要成为一代大德高僧。 不过天不遂人愿,这时候他家里出了一个大变故,打断了噶尔丹的学佛之路。 接了他爹班的哥哥僧格被叛军所杀,准噶尔部陷入混乱。噶尔丹无奈还俗,回到了准噶尔召集残部和叛军开打。 噶尔丹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不但对文化课有悟性,打起架来也是武力值爆表,不但把地盘重新打了回来,还把那帮子叛军一直追到了高加索那一带。 噶尔丹接任准噶尔部的首领之后,刚开始羽翼未丰,还是继承了父兄和大清交好的政策,经常派人去北京朝贡,两家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过着小日子。 不过这个噶尔丹确实有天纵之才。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
|
|
他们太过狂妄。 和通泊之战中,准军让清军惨败,北京八旗家家戴孝。 这是战况最激烈、战损率最高的精锐对决,在所有中国古代战争中封顶。 主角是当时的 2 支亚洲最强军: 「欧洲化」的蒙古军团,和「大清御林军」。 正是因为这一仗的无比惨烈,终于打醒了清朝统治者,逼迫他们展开史无前例的「军事改革」。 而清军也终于脱胎换骨,为之后灭亡准噶尔汗国,并征服整个西域打下了根基。 1 年后,嚣张至极的准军,被雍正的妹夫击败,正所谓骄兵必败。 清王朝也由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征服全蒙古的中央帝国。 1.史上最强清军 整个清朝前期,强大的准噶尔汗国始终是清王朝的心腹大患。 到了雍正年间,准噶尔的大军一直在外蒙古的西部边境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和巴里坤(新疆哈密)跟清军最精悍的西北边军对峙。 |
|
图:雍正初年,准噶尔雄踞中亚,严重威胁清朝西部边境 公元 1730 年(雍正八年)年底,清廷在西域的线人传回一条秘密消息:准噶尔大汗噶尔丹策零正准备集结大军,西征哈萨克。准军的东部战线(与清朝接壤)正变得空虚。 北京,雍正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他太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他只会搞政治,不懂军事,这几乎是当时所有人的看法。 于是,他马上把外蒙古前线的两位军事主官叫到了北京,亲自面授机宜。 这两个人一位是清军北路军总指挥傅尔丹,大本营在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一位是西路军总指挥岳钟琪,大本营在巴里坤(今新疆哈密)。 雍正的核心指示就一条:良机莫失。咱们两路出师,乘虚直捣伊犁(准噶尔首都),一战灭国。 领导发了话,下面人必须照办。 傅尔丹和岳钟琪两人匆忙回到各自的大营,开始集结军队,调集物资,准备打仗。 但是,得到密报的准噶尔大汗噶尔丹策零立即打出一记右勾拳:12 月底,他派出精锐部队趁夜色突袭了新疆前线的清军牧场,清军损失牲畜十二万头,直接瘫痪——因为失去了机动能力,彻底熄火了。 这之后,雍正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喀尔喀蒙古境内的北路清军身上。实话实说,这支军队才是他的「心头肉」:这里是清一色的八旗兵。包括满蒙汉八旗和大名鼎鼎的索伦兵。 |
|
1731 年(雍正九年),六月中旬。 北路清军总指挥傅尔丹得到了一个「绝密情报」:有几千名准军骑兵跑到了离科布多城西北方不远处的博克托岭一带放马。 与此同时,傅尔丹又得到一个清廷内部的准确消息:准军主力正在围攻西路清军前线鲁克沁(今属吐鲁番),抢夺粮草。 看来,自己这边的准军数量应该不会太多,实力有限。「绝密情报」果然不假。 于是,傅尔丹当机立断,在没有上报雍正的情况下,迅速集结大军准备出击,他要全歼准军。 虽然准军只有几千人,但是考虑到准军的强悍战力,傅尔丹精心挑选了一支绝对的王牌大军随他出征,其中包含最精锐的京师满洲兵、蒙古兵和索伦兵三个部分。 出发之前,傅尔丹下令,所有人的弹药、箭矢全部加倍携带。 这支清军总人数一万一千人,居然带了 6000 杆火绳枪和 300 门子母炮、100 门行营炮。火器装备率超过了 60%。同时,人手一张七力(约 50 公斤)以上的满洲弓。 不夸张地说,这个装备水平,在 18 世纪早年的东亚,简直是无敌般的存在! |
|
图: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中的清军精锐骑兵形象 |
|
图:清弓(满洲弓)是最晚出现的大反曲弓,可以轻易穿透铁甲,号称「反器材步枪」 并且,傅尔丹还带了一大批身经百战的满蒙悍将,比如塔尔岱、马尔齐、达福(鳌拜的孙子)等,这些人都是从人头堆里爬出来的。上过刀山、下过火海。 实话实说,这已是史上最强清军——考虑到他们的精悍程度,用铁军来形容已经不太恰当,应该是「金刚石大军」。 随后,傅尔丹亲率大军一路狂飙,昼夜兼程,以一日百里的速度直扑准军所在地,博克托岭。 6 月 16 日,清军前锋抓获了帮准军放马的 12 个准噶尔牧民,一顿毒打,他们如实招供:准军将领小策零敦多布和大约七八千准军骑兵就在前面。 清军士气大振,加速前进,准备开始猎杀。 18 日,午时,晴空万里。清军到了。 傅尔丹和他的战将们立即登上一座山岗,手拿千里镜仔细观察,果然看见了前方不远处一群群的战马和神情剽悍的准军骑兵。在这些人的后面,是一个白色的狼头大纛。 这里的地形是一个不大的湖泊,四周都是草地。准军东一块、西一群地散布在湖泊周围放马。 傅尔丹久经沙场,片刻间已经做好布置。 他命令索伦悍将塔尔岱率领清军前锋大约 1000 多名八旗兵发起冲锋,同时,命令其他清军从湖的两翼包抄。 一场准噶尔蒙古铁骑 VS 满洲八旗的恶战,立即在蒙古草原上演。 塔尔岱率领的这 1000 多八旗兵都是来自盛京(沈阳)和京师护军营的满洲兵,这两个地方的部队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御林军。 在冲锋的时候,他们可以把整个身子都隐藏在马鞍的一边,一只手抓着马缰,只用一只脚死死勾住马镫。这就是这些大清御林军千锤百炼的独门绝技:镫里藏身。 这也是古代王牌骑兵的招牌动作。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敌人的射击命中率,从而减少自身的伤亡。要知道清军的对手准噶尔人装备精良,人手一支「沙图纳尔」短管火绳枪。 准军方面:因为清军来得太快、太猛,他们很多人还悠闲地坐在湖边休息,完全没有防备。 等到他们感觉到大地在颤抖,再抬起头看到对面的清军骑兵时,已经来不及布阵了。 他们只能选择临时隐身在岩石或马背后,朝着清军骑兵射击。准军的射击技术都极好。 但实话实说,这样做根本屁用没有。 因为那个年代的火枪发射速度比较慢。要把一颗子弹打出去,需要经历捣药、装弹、捣实、装火绳、打火、瞄准等复杂步骤,最熟练的射手也只能做到一分钟 1 发。 所以,阵型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大部队集合,分成几排,一排排整整齐齐地轮射,形成火力密度,才能真正发挥威力。 清军方面:蓄谋已久,有备而来。火枪+清弓的组合,瞬间形成了一道道火网。结果,准军本就松松散散的队伍立即被清军撕开一个大口子。 领头冲锋的塔尔岱是索伦人(达斡尔族),早在康熙年间就多次参加清准战争,悍勇过人,他曾经仅率 40 名八旗精兵击穿准军一千多人的阻击,扬尘而去。 今天,他要大开杀戒。 不远处,狼头大纛下的小策零敦多布大惊失色,他立即下令撤退。准军放弃抵抗,全体上马,夺路而逃。 清军总指挥傅尔丹命令清军全速追击,死死咬住。 也许有人会问,傅尔丹这样做不怕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吗? 真不怕。 因为这支清军无论是打还是跑,在当时来讲,无敌于东亚。 打就不用说了。 就算打不过要跑的话,也没人能拦住他们。因为他们的战马可不是普通的战马,而是清廷在几十年里专门培育的最优品种:乌珠穆沁马。比传统的蒙古马高大、健壮,堪称东亚最优。 |
|
图:乌珠穆沁马,兼具速度与力量 还有,如上文所言,清军这次出击携带了几倍于战时的弹药量,万一遇到敌人的埋伏,只要集火一个方向——火绳枪、火炮和满洲弓同时开火,来它个「犁地式轰炸」,相信没有哪支敌军能够顶住。 这就是傅尔丹自信的根源——精甲(绵甲)、重弓、枪炮、健马,外加惊人的战斗技巧与意志。 直到他遇上了带着秘密武器前来的准军王牌。 2.「欧洲化」的蒙古军团 从 6 月 18 日到 21 日,清军连续追了小策零和准军残部三天三夜,从博克托岭一直追到了和通淖尔(即和通泊),追出去几百里地。 和通泊的地形是一片宽阔的大峡谷,两侧是起伏的山峦。 6 月 21 日上午,清军终于从前后两个方向堵住了准军。饺子皮已经擀好了,准军就是饺子馅。 小策零敦多布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命令准军围成了一个圆阵,里三层外三层,最外面两层全部用战马和骆驼做掩体,准军士兵则在里面对着清军开火。 实话实说,这个阵型在傅尔丹和一众清军悍将眼里,早就见怪不怪。 这不就是当年康熙帝一征噶尔丹时,乌兰布通之战(1690)噶尔丹「驼城战术」的翻版吗? 问题是,康熙那个时候的清军根本没有这一次清军这么多的枪炮。 一句话:轰就是了。 于是,清军的各种枪炮对准准军的「驼城」开始轰,火枪铅弹和实心炮弹像冰雹一样砸在准军的阵地上。 不到一个时辰,准军就顶不住了——驼城被炸出了一个大口子,清军骑兵已经再次集结,即将发起最后的冲锋。 然而忽然间,两侧的山谷中响起了蒙古人的大海螺声,一队队身穿皮甲的准军骑士如黄蜂群般涌出,他们全部手持火枪。 现在轮到清军震惊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从始至终,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准噶尔人为了布置好这个陷阱,花费了无数心血,其布置之精密,即使在今日看来,都堪称大师级的杰作。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
|
|
由多个因素导致的结局 章总一开始只想羁縻准噶尔,准备慢慢消化,没想一口吃掉 别看准噶尔闹了一百多年,准噶尔的战力到了乾隆年间,飞速拉跨,基本上和清军打正规战就是送菜 准噶尔虽然打不过,但清楚清军呆不长,于是先投降,等清军大部队一走,又反叛 以上操作重复三次,每次都杀死清朝留下治理的最高级别大臣 明显拿章总当傻子耍,唐僧都忍不了,别说皇帝。再加上章总清楚准噶尔没啥战斗力,于是…… 最后一次征准噶尔,打之前就明确了这次是灭国战,去了就没打算走,不玩羁縻改直接治理了。 开打前还有各种buff、debuff加成 比如清军最后一次征准噶尔,正好赶上准噶尔内乱、饥荒、瘟疫…… 又比如清军主帅乌雅兆惠,前一年带着2000杂牌军,在准噶尔反叛后,举目皆敌的情况下,从准格尔首都伊犁,一路杀穿整个准噶尔,杀回了巴里坤大营,堪称大清超人。 |
有必要,民族矛盾,灭族是最好的办法,当然,不一定是杀人,同化也行。 |
从来没有看到蒙古人骂满族的,就算他们同胞被满族灭族都没事,很多蒙古人非常仇汉反汉,就算汉族花高价用青霉素救了治好了他们的梅毒传染病,让他们人口从几十万,翻倍到好几百万,解放了大部分蒙古人奴隶,李世民都说了蛮夷畏威不畏德,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汉族能善待所有少数民族,但是如果这些极端仇汉组织配合间谍日本人犹太人资本渗透掌权之后,就像川航机长阿英嘎说的,等待汉族的就又是一次异族入侵,蒙古侵华,日本侵华,大图沙 |
|
|
|
|
|
|
|
|
|
|
|
|
虽然但是,这可能是唯一满清不被诟病的行为! |
首先,准噶尔不是个民族,只是蒙古族里中的卫拉特蒙古中的一个部落中的一部分人建立的一个政权 其次,准噶尔并没有被全灭,相当一部分流入其他蒙古部落、内地及哈萨克 再次,屠杀准噶尔的并不只有满族、汉族,喀尔喀蒙古的成滚札布亦是主力 最后,怎么看准噶尔被灭?当年春秋时华夏的一个政权卫国被称得上蒙古先民之一狄人杀的只剩下5730人,请问你怎么看 你怎么看卫国,我就怎么看准噶尔 |
准部并没有被灭族,而是被灭国。准葛尔只是蒙古族一部,蒙古族被灭了?而且那么多投降或者归顺的准葛尔部人,难道都被杀了? |
那是清朝统治集团执行战略国策的结果!清朝虽然是边疆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但是清朝统治集团的战略决策是无比的清晰,并且实打实的坚决执行的!至于其他都是外因!主因还是清朝统治者清晰的战略决策和执行力! 清廷和明廷在东北鏖战三十载之后,有了入主中原的条件,但是女真八旗太少,必须吸纳汉人和蒙古人入旗,因为清廷出生明廷,对于明廷统治手段了如指掌,所以明廷直接统治的中原,虽有反复,但是迅速平定!对于明廷统治不到的西藏蒙古青海新疆,清廷花了100多年时间才搞定! 而清廷为了能有效统治中原,毕竟女真人数太少,必须联合蒙古人,从而统治汉人,实行满蒙一体国策,在皇太极时代就已经降服了漠南蒙古,但是明末蒙古人遍布新疆,西藏,青海和蒙古。为了清廷自身的统治,那么必须降服所有蒙古人!所以看到了清朝1644年入主中原到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这100多年的大扩张!清朝所占领的土地,都是为了降服蒙古!清廷本身并没有多少动力去扩张!因为女真人数太少,还没有蒙古人人多,但是清廷为了执行满蒙一体国策,那么必须消灭所有的蒙古势力,关键是清廷成功了!从而完成了对新疆,青海,蒙古和西藏的占领! 等到蒙古势力彻底被降服,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未必对东南亚和南亚没有想法,乾隆帝十全武功分别为: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平定大小金川之战、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乾隆二十年(1755)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乾隆三十年(1765年)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缅战争、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事件、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安南之役、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两次平定廓尔喀。 看出乾隆十全武功在设置伊犁将军(1762年)后,有三次是分别对缅甸,越南和尼泊尔的战争!可惜清朝是1644年入主中原的,到1792年喀尔廓之役时间是经过了148年,对于中国任何封建王朝来说,148年时间,国内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了!清朝此时已经在没有能力去扩张了!而印章帝乾隆也在1799年驾鹤!此时世界进入19世纪! 乾隆以后的清朝皇帝虽然没有开拓之功,但是基本上恪守了清朝祖宗所谓满蒙一体的国策!所以1820年张格尔在新疆喀什叛乱,距离上次清廷剿灭大小和卓已经60年了,虽然喀什距离北京万里之遥,但是道光帝坚决平叛!此时蒙古人势力还在,如果叛乱成功,新疆就会丢失,新疆一丢,蒙古肯定守不住,到时候京师必然不保!平定张格尔叛逆中杨芳和杨遇春也是名将,可惜杨芳一世英名毁在了不久后的鸦片战争!这也是左宗棠在1876平叛西北的原因所在“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1820年距离1644年已经176年了,1876年距离1644年已经232年了! 清朝后期被帝俄割了外东北和外西北200万,但是帝俄就是割不动外蒙古的180万,原因就是清朝统治者满蒙一体战略国策!并且清朝统治者实打实执行了!最后在北洋的胁迫下那也是签订了极具重要性的退位诏书“和汉满蒙回藏之地为中华民国”! 清朝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中前期占领了西藏青海蒙古和新疆,将华夏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西域,雪原和中原五大地缘板块合而为一,在末期保证了五大地缘板块不解体!这才是清朝最重要的历史贡献! |
准噶尔忘恩负义、反复无常,这是它应得的。 “此或者上天将以全部卫拉特,赐我国家耳。” 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
自古以来,种族灭绝的最完美、最高效,实施者内心最少受到谴责的方式,从来不是战争,而是人为制造的大饥荒。 打下这行字的时候,双手和内心都在颤抖。 Forgive me, Lord. |
兆惠将准噶尔灭族和黑水河吃人这两件事大概率是假的。 兆惠打准噶尔已经是第三次了,整个部落已经因为常年的战乱和瘟疫完全崩溃了,就算清军不图基本上也不剩什么人了,再加上本来就有一部分投靠了清朝,剩下的图图不少成年男子后,把妇孺老幼打散分给别的部落了。 过去十年对雍正抬的太高,但是近两年又走了另一个极端,结果就是低估了雍正朝的武功,康熙末期的收复西藏之战、雍正朝的青海之战、光显寺之战,包括和通泊之战都是正儿八经的重兵集团会战,动辄斩首上万,根本不是乾隆时期比得上,实际雍正朝的财政改革直接原因,就是西北战事。 黑水营吃人这件事,也是以讹传讹的,黑水营的清军就是靠携带的骡马撑过了几个月,中间几个月双方基本都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交战,都缩在大营里,根本没有机会抓牧民、俘虏,就算抓几个人,每个人才能分到几两肉。 清军入关这么多年了,基层官兵素质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将官已经非常儒化,无论是年羹尧、岳钟琪这样汉人,还是明瑞、兆惠、阿桂这样满人都是典型的儒将,基本在约束军纪、不扰民,行军路程的物资和动用民夫都是以高出市场价格支付。 |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边疆的部族势力,都曾威胁过中原王朝的安全:比如汉朝时期北方的匈奴,唐朝时期青藏高原的吐蕃,明朝后期东北的建州女真——匈奴人曾让汉武帝举倾国之力来围堵,吐蕃人也曾攻入唐朝京城,而建州女真则以小博大入主中原。但是似乎西域在古代史上,除了清朝的准噶尔汗国之外,几乎不存在能威胁中原的势力。那么,这其中原因何在? |
|
个人觉得,这和地理因素以及时间窗口息息相关。 1、城邦林立 中国的史料上,对西域最早的明确记录,是在西汉张骞前往西域以后,太史公司马迁根据张骞的描述,对西域的情况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记载:包括西域的物产,以及西域的大宛国等一系列小国的描述。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西域在西汉及之前的岁月,处于城邦林立的状态。甚至《汉书》对西域的描述,有“西域三十六国”的说法。当然一般认为,所谓的三十六指的是一个虚数,即:用来形容西域的小国很多。 |
|
西域存在太多的小国,就意味着小国之间无法形成合力。所以秦汉交替时期,匈奴人就得以通过西域各国复杂的形势,对西域进行掌控,并通过搜刮西域的物产,来维持匈奴帝国的强悍国力。 可以说,若非匈奴人有了从西域商路获得的资源,汉武帝对战匈奴,未必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而西域的地理情况也注定西域无法出现以西域本土为主导的力量来统治西域。毕竟西域山川太大,且塔克拉玛干沙漠又阻断了太多的交通。这种地理条件让任何一个城邦都无法依靠自身的实力来辐射整个西域——包括最强大的乌孙国。根据史书记载,乌孙国有军队十八万,但即便如此,乌孙国对整个西域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2、与中原关系 随着西汉和西域产生了沟通,中原和西域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便是东晋十六国那样的乱世,中原人和西域人的来往也是存在的。比如十六国时期,割据河西走廊的前凉,就对西域行使过宗主权。此外,后秦还曾多次讨伐西域。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大军还曾攻破过楼兰城。 |
|
到了唐朝时期,唐朝在西域建立都护府,甚至唐军的影响力一度越过葱岭,辐射西亚。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原王朝都对西域存在碾压优势。 宋辽对峙后期,辽被女真人的金朝推翻。辽朝宗室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在西域重建西辽。不过西辽对西域的统治十分松散:西域的部族得以继续保持高度自治,只需要每年向西辽朝廷缴纳赋税就可以。甚至西域的一些部族还一度听说西夏强大,派人向西夏皇帝朝贡。 当然,统治西域的西辽也曾考虑涉及中原事务:毕竟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和他的后继者都曾考虑东征金国。但是西域——中原的交通,让西辽朝廷感到纠结:最好的通道在西夏手里,但是西夏不同意西辽军路过西夏境内,此外,如果绕道蒙古高原,地理环境也让西辽军队无法承受。所以,强盛的西辽在意识到无法东征以后,选择了对更西的世界施加影响力。 3、准噶尔汗国的另类 准噶尔汗国在西域的历史上算是一个另类。准噶尔本身属于漠西蒙古的一个组成部分。漠西蒙古依靠西域北部作为根据地,对西域南部以及青藏高原、中亚的部族施加影响力。不过,从主体来看,准噶尔汗国的财政不稳定,且组织结构十分松散,因此准噶尔汗国对付实力较弱的漠北蒙古虽然有优势,但是遭遇清廷这样具备农耕版图、组织化较强的势力,则不占优势——当然,准噶尔汗国可以依仗战略纵深和骑兵优势,在常规情况下免于彻底覆灭,这算是准噶尔汗国的一个优势。 不过长期来看,准噶尔汗国终究是弱势一方。所以清朝乾隆帝在位时期,清廷消灭了准噶尔汗国。 |
准噶尔部没被灭族… 光是开战前降清的王公贵族都不下十个了,每个都带着自己的部落,不少还混进了八旗 开战后也有投降的,被迁移到其他地方居住了 |
有必要 按俄罗斯的经验,统治异土,上面的人一定要清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准噶尔人口去向研究表明:死于战争的1/5 死于天花的约1/5 剩余3/5散入蒙古各部。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