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为什么古代皇帝宁可把百姓逼的造反,也不肯盘剥的轻一点?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为什么古代皇帝宁可把百姓逼的造反,也不肯盘剥的轻一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古代皇帝宁可把百姓逼的造反,也不肯盘剥的轻一点?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 皇帝 为什么古代皇帝宁可把百姓逼的造反,也不肯盘剥的轻一点? |
大清把外贸的税收权抵押给洋人了,洋人把收上来的税扣除手续费,扣除赔款的分期,扣除抽成,剩下来的交给清政府。 结果清政府发现,经过洋人层层扣款剩下来的税收,比自己派人去收的全额还要高,并且商人们感觉交的税比以前还少。 |
有个梗是这么说的: 我都把税收拉到90%了还有刁民要造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哪怕还有10%都能养得起叛军! 我得再拉高点! |
皇帝一个人能吃多少用多少。 主要是中间的食利阶层太多 |
皇帝是最不愿看到造反的人,没有之一。 比如,皇帝征田赋,30抽一,很轻是吧。 巡抚一看,这么低,老百姓手里肯定有余钱,我良心好,加一点,30抽五,老百姓还是有点小钱。 知府一看,才30抽五,我加点无所谓,30 抽十,老百姓吃饱穿暖还是能做到的,嗯,我很有良心。 知县一看,你们从30抽一加到30抽十,知不知道基层官员有多难?算了,本知县良心好,30抽15得了。 乡绅一看,30抽15,真的有点多了,这群官老爷黑了良心,我战战兢兢维持地方多不容易啊,算了,造福相亲,30抽20就行了,老百姓多吃点糠野菜也能活。 |
皇帝:对对对,我挨家挨户盘剥的。 汉灵帝:田租30税1。土地税按10个钱1亩,上交率不到1%。不交也没事,额外附加的税,收多少都能缓口气。 老百姓得到的信息:田租10税5。皇帝修宫室,每亩10个钱。不交会死。 荀悦说汉家之惠,比于三代。 你说是荀悦造谣呢?还是从皇帝到百姓这中间某些环节出了问题?有没有可能,有人上下其手,有人被设计背锅?有没有可能,苍天和黄天都是受害者? |
夏代和周代为什么隔了几百年? 有中间商啊!! |
国外有一个业余搞化学的,主业是包税官。后来很多人觉得,他干的坏事比天坑都深,于是把他送断头台了。 |
因为从逼到反得好几十年呢,每代皇帝都有侥幸心理,万一在我这不反呢。要是一逼就反他们就不敢了 |
皇帝根本就不怕老百姓造反。 历史上造反成功的就没几次,当一个人手握重权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些黎民百姓能够对他的皇权能带来任何威胁。 大多时候,就连造反的起义军,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 历史上真正的农民起义成功,也就刘邦和朱元璋。 像陈胜吴广,张角,黄巢,方腊,李自成,洪秀全,都没有成功。 作为一个占据权力的人,他根本就不相信老百姓能造反,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可以得寸进尺,即使老百姓敢反抗,也可以将老百姓全杀死。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养了一群牛马,即使你每天不给牛马吃东西,勉强让他们活着,甚至让牛马活活饿死,你也不相信牛马会反抗。 然而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自古以来,老百姓是宁愿饿死都不会反抗。 很多人会说了,那为什么历史上会有那么多对不公平的反抗和起义呢? 那根本就不是老百姓,你可以看看大多数历史起义的领头者都是一些商人,或者贵族后代,落魄贵族,要么就是不务正业的混混。 大多数老百姓在受到苦难的时候,宁愿饿死也绝不会反抗。 在这方面我专门研究过,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压迫最严重的时代,反抗者最高的时候也只有1/450。 注意了,这1/450只代表男性,还没加入女性。 也就是说剩下的449人是不愿反抗的。 这些人宁愿饿死也绝不会反抗,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所以自古以来的起义者革命者,他们只能找那些志同道合的人,绝不能对身边的老百姓去说什么起义反抗秦王朝的压迫,根本不可以。 老百姓只是观望者,他们发现有希望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加入,也就是说差不多到中后期的时候,当他们发现你有可能会实现大业的时候,他们才会加入。 最能打的人是什么?伟人们都已经说过了,最彻底的恰恰是流氓。 大多数老百姓并不想反抗。 随便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在清朝的时候,北京的房子最早只要二两银子一栋,但是仅仅用了20年北京的房子就需要2000两,直接增加了1000倍。 那老百姓还是买单。 老百姓并不想反抗,无论贵族们怎么去增加税收,他们也不会反抗。 历史上真正的大型反抗也就那几次,而且还几乎都没成功。 刘邦跟朱元璋那完全是两个例外。 刘邦时期恰恰是战国末年,各国本身就对大一统没啥兴趣。 朱元璋时期是反抗元朝的压迫。 孙中山也算勉强成功,实际上孙中山也不算成功,照样是对满清的反抗。 汉人对汉人很少成功的。 所以说皇帝从来不怕老百姓反抗。 如果说皇帝怕只有一点,那就是收拾老百姓反抗的成本可能会大于加税的成本,所以往往加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再怎么加了。 这是从资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 掌控权力的人根本就不会在乎老百姓敢不敢反抗,实际上老百姓从来没有敢反抗的。 敢反抗的没有一个是普通老百姓。 |
万历去收矿税商税收不上来,可不就只能收农税了吗? 徐阶拥有整个松江的土地,他压根就不纳税,这些税就转嫁到农民头上了。还有山东孔府家的地,也不纳税,也是全都转到农民头上了。 明白了没,皇帝只是个背锅侠,利益的大头被地主阶级瓜分了,皇帝拿到手里才几个子儿。 因此,只追求改朝换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打倒整个地主阶级,才能解放农民,减轻农民负担。 |
想挺好,看看现在取消户籍的阻力,得利阶级才是最难啃的骨头 |
我这么跟你说吧。 历史上,绝多数王朝灭亡,其实跟皇帝没啥关系。 |
有没有一种可能。 真正收税的人不是皇帝,不是朝廷,甚至不是地方官员,而是具体到一个个的包税人。 官员们只管具体分配具体的额度,但却不管具体收上来了多少,用的是什么手段。 |
古代皇帝把百姓逼反之后,确实会后悔,但他后悔的并不是“应该盘剥的轻一点”,而是“应该找个倒霉蛋背锅”、“应该假装搞个大赦天下缓一缓”、“应该早点把那几个带头的人干掉”。 显然,你忘了什么叫封建君主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后院的土地、你家里的鸡鸭鹅、你种出来的粮食本来就是朕的东西,朕拿来用一用而已,何谈盘剥?你用你自己家的柴米油盐,能叫盘剥吗?都是一个道理。 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都是近代才有的观念。在古代,皇帝才不跟你讲这些呢。按照近现代的道德标准,古代皇帝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罪犯——罪犯在被抓捕之后,也会后悔,但他后悔的并不是“当初不该作恶”,而是“当初应该早点逃走”、“当初应该尽快消灭证据”、“当初应该把目击者也干掉”。 |
|
|
|
|
|
|
|
1.皇帝是世袭的,官僚大多是卷出来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开元二十四年(736)李隆基下了敕书,说来年二月初二回西京,恰逢宫中闹妖怪,转过天来,李隆基召宰相商量回关中,裴耀卿与张九龄都说:现在粮食还没有收完,咱冬天再走吧。无限迎合李隆基的李林甫就等这俩退下去后死活不走,对李隆基道:长安和洛阳就是您的两座殿,您想啥时候走就啥时候走!您要是觉得西行回京耽误农时,可以免了所经地区的地租,我请求咱明天就走! 王鉷擅长搜刮,李隆基搞免税政策,王鉷就奏请开别的名目征收别的钱,还得买成土特产送回来供他挣差价,老百姓有时那负担比免税前都高。(帝在位久,妃御服玩脂泽之费日侈,而横与别赐不绝于时,重取于左右藏。故鉷迎帝旨,岁进钱钜亿万,储禁中,以为岁租外物,供天子私帑。帝以鉷有富国术,宠遇益厚,以户部侍郎仍御史中丞,加检察内作、闲厩使,苑内、营田、五坊、宫苑等使,陇右群牧、支度营田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是人类能做到的吗?天网才办得到吧?2.好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老了以后也会堕落… |
剥个球啊,士大夫疯狂兼并土地,国库收税少了,皇帝没钱了,跟士大夫对刚,刚到最后把自己刚没了。5000年的轮回,不会还以为是皇帝盘剥你吧。 |
湘人曾国藩及其创建的湘军,在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主战场——湘鄂赣皖等省的顽强表现,帮了咸丰帝的大忙,缓解了其极为头疼的兵力不足的难题;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凸现在咸丰帝的面前,这就是军费问题。 清朝的财政体系是一种相当落后的制度:每年都财政收入是固定的,约银四千万两,主要来源于地丁钱粮:每年的支出也是固定的,近四千万两,主要用于官俸兵饷。其基本特点就是量入为出,而由此引出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弹性。一切都是固定不变的,为政者没有钱去开办新的事业,而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如水灾、旱灾、蝗虫、战争、瘟疫,政府的收入锐减,支出剧增,往往会引起财政危机。 但这种制度最初推行时,似乎效果还不错,康熙、雍正两朝明主的精心管治,使户部的存银最高时达到七千万两,但经好大喜功的乾隆大手笔开销,到嘉庆帝时,存银已经不多了。川楚白莲教起义、张格尔叛乱、鸦片战争,再加上黄河多次决堤,清政府的财政已陷于窘境。咸丰帝一上台,就想清清自己的家底,管理户部事务的大学士卓秉恬向他报告:国库存银仅八百万两,而且“入款有减无增,出款有增无减”,入不敷出,为数甚巨。 战争是吃钱的怪兽,其消耗量大得惊人。可清政府财用的匮乏,似乎没有影响咸丰帝镇压太平天国的决心。他从户部银库中支拨,从各地封贮银中调解,从内务府“私房钱”中发给。与先前和之后的列朝皇帝不同的是,咸丰帝动用皇家私产时毫不顾惜、毫不心疼。兵部尚书桂良奏承,内务府存有金钟三口,重两千余斤,值银数十万两,请销熔以补军费。他立即命令内务府查明,派六弟奕訢亲自监熔结果这三口乾隆年间由宫廷工匠精制,镌有乾隆帝御制铭文,分别重八百斤、七百斤、五百八十斤的世界超级工艺品,被熔为金条、金块共计两万七千余两。户部奏请将宫廷园林中多余铜器发出,以供铸造铜钱。他又命令内务府查明,结果圆明园等处存放的今天绝对是上等级文物的铜瓶、铜炉、铜龟鹤等228件,化成了8747斤铜料。对于咸丰帝多次从内务府发银的谕旨,使总管内务府的各位大臣都处在不理解的也要坚决执行的思想境界。到了1853年9月,内务府终于向咸丰帝亮出了红灯,存银仅四万一千两,再也不能支付皇室以外的任何开支了。年轻的咸丰帝似乎第一次知道,富甲天下、金碧辉煌的皇家也有财尽用窘的时候。 到处罗掘,千方筹措 使咸丰帝从1850年至1853年7月,总共弄到了近三千万两的银子供应前线,换来的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而到了此时,咸丰帝已经山穷水尽,户部存银仅29万两,就连京官京兵的俸饷也都发不出来了。 至此,咸丰帝再也没有什么招数了。后来的情况表明,咸丰帝在财政问题上只能是听任臣子们的摆布。而为了救急,臣子们的建策无不毒辣万分。咸丰帝只能一一照办不误。 一、官兵减俸减饷 二、大开捐例,卖官鬻爵 三、铸大钱、发银票、制宝钞 …… 最初的厘金,仍是捐输的变种,称为厘捐。首行区域为苏北,创办者为雷以諴。 1853年,刑部侍郎雷以諴奉旨帮办扬州江北大营军务,主要任务是筹饷。这可是一件极难办顶费力的差使。可他的一个幕僚钱江,当时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向雷氏出了一个主意:派官兵到各水陆要冲去设关卡,对通过的货物按其价值强行派捐(这实际上是商品过境税,当时又被称作“行厘”);另对开店销货的各商人按销售额强行派捐(这实际上是商业税,当时又被称作“坐厘”)。厘捐的交纳者亦可同其他捐纳者一样,领到捐得何种功名的部照,只不过这里面再也没有自愿的色彩了。 1853年10月,雷以諴首先在里下河设立机构,向扬州城附近的仙女庙、邵伯、宜陵、张网沟各镇米行派厘助饷,最初的标准是,每一石米,捐钱五十文。雷以諴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哪里想到在半年之中,共收钱两万串。次年4月,他向咸丰帝报告(先斩后奏):此种方法既不扰民,又不累商,数月以来,商民无事。他还看出了此种方法的长期稳定性,奏折中称:“且细水长流,源源不竭,于军需实有裨益。”于是,雷以諴一面宣称自己将之里下河各州县推行此法,一面提议由江苏巡抚和南河总督之各自防堵的区域里,“照所拟捐厘章程,一律劝办”。 咸丰帝收到这一奏折,并没有立即认识到此中的特别意义。他只是例行公事地认可了雷氏的做法,谕旨中说了一段极为含混的话:“粤逆(指太平军)窜扰以来,需饷浩繁,实不能不借资民力,历经各路统兵大臣及各直省督抚奏请设局捐输,均已允行……(雷以諴)称里下河一带办理有效,其余各州县情形,想复不甚相远……” 从这段谕旨来看,在咸丰帝的心中,厘捐与当时各省的捐纳捐输并没有什么区别,并用“想复不甚相远”一语,对雷以諴之前之后的行为予以承认而已。至于雷氏都建议,咸丰帝下旨江苏巡抚、南河总督等各就当地情形安当商酌,若事属可行,亦可照雷氏的方法变通办理,这是咸丰帝第一次对厘金一事的表态。 1854年5月,雷以諴收到谕旨后,便在泰州设立分局,大张旗鼓地抽厘助饷。厘金的范围从大米一项扩大到各类粮食、家禽、牲畜、油、盐、茶、糖、碱、棉、丝、布、衣物、酒、漆、纸、药材、锅碗及各类杂货,可以说,没有一种商品不抽厘。此外,对银号、钱庄亦按其营业额抽厘。江苏巡抚、南河总督大约也在是年下半年开始设卡抽厘。其具体做法今人限于史料还难以考证清楚。但到了1855年初,有人向咸丰帝报告“大江南北捐局过多”,可见其发展规模之迅速。 ——摘自三联书店《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一书。 |
|
|
当年总理喊:资本家要有良心,可资本家继续变本加厉的剥削员工。 国家订了劳动法,要求企业不要克扣工人工资,不要996,不要侵害员工利益,企业有几个遵守的?? |
皇帝想的就能做到,这就是普通老百姓对权力最大的误解。 我举几个例子: 古代有一种东西叫做易知由单,就是政府用来催促纳税人纳税的一种通知单。单内开载田地种类、科则、应缴纳款项以及缴纳期限等,在钱粮开征之前下发给纳税人,以便能按期如数缴纳给政府。 这种东西起源于明朝,经顺治、康熙两朝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整张易知由单犹如一份大布告,其内容不仅包括各州县的额征、起运存留、本折分数等钱粮征收的基本情况,更增加了禁止私派和处理蠲免的条文。不仅是为了让纳税人明了所缴纳的钱粮定额,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止官吏的苛征滥派。 然而,即便如此,易知由单还是无法完成统治者所期望它完成的约束作用,官吏们总是千方百计弱化它的作用,以达到额外加征的目的。比如:由单原本定于开征前每花户发给一张的,事实上则往往于完粮后才发,且有时一州县只印数张,张皇招贴,无非虚应故事而已,甚至送部期限,亦一延经年。最后,这玩意直接变成了制作费用巨大的毫无用处的废品。 古代还有一种保护老百姓纳税不被盘剥的方法叫自封投柜,指的是纳税户在纳税时,遵循一定的程序直接前往官署或者其他的特定场所,各自将计算好的税银放入到袋子中封好,并将其投入到银柜中。 自封投柜原则上只需纳税户按照规定的数额将银放入袋中进行投柜即可,本不应存在追加附加税的余地。然而,现实中依然存在以火耗为名目征收的附加税,而小民和乡民则因此受苦。他们在拆封时会被故意指出不满规定额,从而被要求追缴,并因此不得不缴纳不足部分数倍的费用。 作为此弊害的消除对策,雍正在其继位的第二年,赞同了山西巡抚诺岷的意见,将过去火耗由州县官私自进行征收的做法改为从各省的公家收入中征收。此外,虽然为了取代其,禁止了私派,即实施耗羡归公,但该改革难以在一线进行。 河南巡抚田文镜在雍正三年就有奏折: 近访得,豫省各州县,每于上年冬间以至次年开征之前先照柜书。此辈俱系衙门积蠹,明知经收一年钱粮,从中便可饱填贪壑。其人或泒收里地、帮役,或索取粮民册费,或串通里长、银匠擎,用钱粮或执戥重称粮银,私增火耗。因而会逢银不入柜,暗地先自减边,甚至拆拿短封,竟无一户得免。至于索取串票钱,私收纸币费又其小焉者也。因有此等利息,无怪乎争缺抢充钻营。备至不肖有司,竟受点柜之规者有之。无品幕友,先去谋充之礼者有之。署内亲戚、宅门家人,俱欲染手无所不至。此点充柜书之弊也。 纳税户将银放入袋中,为了顺利投柜,需要先将这些银交付至柜书。此时,柜书会以串票钱、纸笔钱等各种名义向他们要求额外手续费。不仅如此,纳税户有时还被禁止亲自投柜。而且,即使纳税户投柜之后拿到领收票回到了家,也会出现因为官府那里没有纳税事实的证据,纳税户不得不进行追缴或是重新缴纳的情况。无论如何,纳税户在进行自封投柜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遭受了严苛的要求。 而且,纳税户必须将自己要缴纳的税银委托于银匠铸造至接近纯银。但是,银匠也会以各种名目收取手续费。唯有向银匠支付手续费,银匠才会向他交付符合质量的银。即便如此,这些银的一部分还是会被银匠给自己贪掉。 古往今来,大多数所谓的好政策都变成了办坏事,在变法者眼中本为利民的政策却一步步地蜕变为害民的恶政,任何基于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良好愿望的社会改革都会走到了初衷的反面,这就是现实,或者说不止古代到现在也是这样。法令定得如何的严密,计划草得如何的周到,实际上不但一点屁用都没有,且结果适得其反。其实一切一切,都暴露出在封建政权上面要实行中央集权时所面临着的矛盾。 |
因为盘剥老百姓是王朝的权贵啊!在涉及利益的情况下,皇帝说话也不管用。 比如说某位国公有10个儿子,除了一个继承家业之外,另外9个也要有所安排啊,在国公他老人家看来,每个儿子分几千亩地已经非常小气了。这些地从哪里来?当然是盘剥老百姓得来! 你皇帝说不许盘剥老百姓那国公另外9个儿子怎么办? |
一方面,皇帝并不打算收那么多税。哪怕是十税一,老百姓也完全负担得起,而国库也绝对够用。问题的关键是君之国中饱,各个皇亲国戚与士绅大儒才是贪腐盘剥的根本; 另一方面,皇帝管天下坐江山离不开这些皇亲国戚与士绅大儒。他能不能在坐稳江山的同时管控住贪腐盘剥就看他的本事了。当他没法在这两者中取平衡,甚至于想控贪腐盘剥都控不住时,江山就该换皇帝了 |
皇帝本身不是大问题,整个食利阶层才是大问题 现在就很明显,都2024年了没有皇帝大家依然在网上骂食利阶级 |
|
我们当下叫新中国 过去叫旧中国 旧中国最大的特点是所有当权者都不把老百姓当人 包括皇帝,包括地方官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皇帝不盘剥百姓,下面的人就不盘剥了? 民国总更先进了把 上到蒋介石,下到地方豪绅 照样盘剥 蒋介石总更加开明了吧 但是谁要是让他少盘剥,捐点钱,明天就会自杀。 |
你不会真觉得功德箱里的钱能到佛爷手里吧? 你不会真觉得百姓的钱能到皇帝手里吧? 税吏不得拿点儿?师爷不得拿点儿?县丞不得拿点儿?县令不得拿点儿?知府不得拿点儿?布政使、按察使不得拿点儿?巡抚不得拿点儿?朝廷里六部九卿不得拿点儿?权力中心如内阁军机处不得拿点儿?内务府不还得再拿点儿?夏天的冰敬,冬天的炭敬,生日你不送?三节两寿你不送?结婚生子你不送?死人吊唁你不送? 钱从哪来?你算算俸禄分成这些份儿,一次才送几两碎银子? 明白了没?皇帝要的那都是有限的俩钱儿,真正要命的是从地方到朝廷大小各级官员,你一处打点不到,说不定霉就倒他身上,轻则免官罢职,重则九族沦陷 |
古代中国每隔三百年才能做到财富集中度达到让老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已经是仁政了,想想看按照现在资本主义的玩法,放在古代那种生产力水平哪用得着三百年才造反。 反倒是21世纪得财富集中速度居然比封建社会还快,人类文明的社会科学却对这种现象一点办法都没有,过去一百多年欧亚各国基本上用尽了办法流了无数的血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
你要搞清楚,是皇帝盘剥重还是下面人盘剥重 皇帝吃鸡蛋十两银子一个,那钱是被卖鸡蛋的赚了还是被内务府赚了 汉灵帝那会儿,田租不过三十税一,地税十钱一亩,如此德政,黄巾干嘛要造反 然而三十税一,到了州里就是十税一,到了郡里就是五税一,到了县里就是上交一半,到了乡里就成了只给你留五分之一 鹅城把税收到九十年后,这税是交给皇帝呢还是交给黄四郎,到最后无非是豪绅的钱全数奉还,百姓的钱二八分账 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故泽失火而林忧。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乾谷;上求楫,而下致船;上言若丝,下言若纶。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淮南子.说山训》 |
这不是皇帝能决定的啊。 皇帝说我要的也不多啊,每年都差不多。 皇帝还说,我三令五申下面不允许贪污腐败,不允许鱼肉百姓,他们怎么不执行? 皇帝这个冤大头啊。 皇帝对丞相说我今年要1000万,不多吧,快去办吧。 丞相对户部说,皇帝今年要1000万,不多吧,快去办。 层层传达下去吧,一直从户部传到省、府、县。 知县说,我征收粮食不要人工?不要器材?不要时间? 我打点府领导不要银子?我自己花银子买来的官不要回本? 府里要我征10万,我主动加压征20万,剩下10万我们对半分。 知府说,我这么大机关运转不要费用,我升官不要贿赂? 省里要我征100万,我主动加压征200万,剩下100万我们对半分。 巡抚说,我一个单位要服务多少朝廷部门?一人来一趟这钱你知道多少吗? 再说了,下面都知道对半分,我不知道对半分? 朝廷要我征500万,我征1000万,剩下的500万我也对半分。 不管怎样,皇帝如数拿到1000万了,他很满意。 既满意足额征收,又满意自己体恤民情。 省里也满意,府里也满意,县里也满意,就是老百姓不满意。 为什么不满意,他本来只要交100块,现在要交400块啊。 丰收了还好,这要遇到个洪涝啥的,碰到个战争动乱啥的,裤子卖了也不够交的。 你不让我活,那我还能跟你混? 反吧。 |
主要是因为有中间商赚差价,皇帝又没办法把中间商消灭,必须要依靠中间商。 |
嘉靖:“好啊!两百万银子三条船,游南游北,我大明朝这条运河倒是为他们修的了。 鄢懋卿,冒青烟!居然还在奏疏里说什么‘为解君忧敢辞其劳’,又说跟严世蕃商量了,专留下一百万给朕修万寿宫?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
|
|
满清事实上是轻徭薄赋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但那些地主官僚,不仅能盘剥百姓到民不聊生的地步。就这还不够,还要贪污腐败。腐败无能,腐败导致无能,解决不了腐败问题就不可能自强。 地主官僚一边要求朝廷不要与民争利,要轻徭薄赋,要勤俭节约。一边疯狂聚敛,敲骨吸髓,纸醉金迷。现在那些鼓吹不要与民争利的也是如此。普通人就要掂量下,自己是不是他们口中那个民了。 在19世纪末,日本国土只有中国1/30,人口只有1/10,日本当时经济总量大约只有中国1/8。日本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接近30%,而中国只有大约3-4%。1893年日本预算收入为8804万日元。实际财政收入是11377万日元,相当于7585万两白银。(1两白银约1.5日元)1893年,清朝财政收入是8867万两白银。 甲午战争前,清朝在海军上投入了上亿两白银,平均占年财政收入的4%。同期日本只投入六千多万两。大清掏了那么多真金白银了,全世界都认为是有真老虎的。 真正背锅的是慈禧,慈禧不想扬眉吐气过大寿?当然洋务运动推进速度太慢了,除了领导层的思想不够开放外,清政府没钱也是重要原因,没钱能启动的项目就少,能培养的人才也少,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李鸿章家族从“前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借无还期,亦渐为亲友所厌”经过父子两代经营到“有私产四千万以遗子孙”,要知道三千万两就可以赎回辽东半岛。李鸿章家族强取豪夺安徽两三百万亩田,什么概念,安徽上百万人给李家当佃农。 清军将领既贪财又惜命。闻风而逃的将领比比皆是,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几乎兵不血刃一日易手。1890年建成的旅顺海军基地花了三百万两。给多少就能送出去多少,和阿富汗伪军是半斤八两,阿富汗伪军上百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直接送给了塔利班。 据统计,甲午战争之中,日军全军拥有的野战炮只有300门,而他们缴获的大炮有608门。整个甲午战争,日军仅消耗炮弹34.09万发,子弹124.18万发,在大连湾,日军就缴获了崭新的火炮100多门、炮弹246万枚;德国新式步枪600多支、子弹3381万发,还有马匹、行帐、粮食以及没有启封的快炮等。 北洋水师从德国和英国订造的“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等主力舰,共花费800多万两白银。为避免战舰落入敌手,丁汝昌下令炸沉各船。管带刘步蟾在定远被炸沉后自杀殉国,其余各舰,“诸将不应,盖恐沉船徒降,取怒倭人”,拒绝执行命令。丁汝昌提出冒险突围,多数将领表示反对,纷纷散去。北洋海军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10艘舰船全部作为日军战利品。 甲午轻易战败送了台湾,后面九一八又轻易送了东北。日寇三月亡华的妄想也就成为共识,为全面侵华铺平的道路。如果甲午能奋力拼搏,即使失败,日本也废了,就不会有后面的九一八与全面抗战。九一八如果能奋力拼搏,即使失败,日寇也不敢贸然发动全面侵华。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有点想看豪门霸总小说,有没有朋友们推荐下 |
被称为「人间尤物」的女主,有多绝? |
古代有什么特别毁三观的文学作品吗? |
以色列的道德水平如果放在中世纪算高吗? |
裘千尺只靠枣树活了10多年,现实世界真的可 |
《遮天》中很多大帝都有道统家族,女帝和无 |
人到底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 |
南京某商场贴日本元素事件,怎么看待这件事 |
你本人如何评价“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的观 |
如何评价汪精卫?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