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24 省份公布 2023 年末常住人口数据,7 个省份正增长,17 个省份负增长,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24 省份公布 2023 年末常住人口数据,7 个省份正增长,17 个省份负增长,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口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已经逐步从慢变量转化为快变量。2023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连续两年负增长。 截至目前,…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跨度百年的人口大崩跌的开始。
未来若干年,以省级为单位的统计,人口负增长的会越来越多,正增长的越来越少,直到除了京沪琼之外所有省级单位都负增长。
上述预测是参照欧美日的经验。京沪可能像东京圈,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能大致坚挺。而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在老龄化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人口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另一面就是北方寒冷地区的人口流失会加剧)
总的来说,感觉中国目前到了一个“挥霍短期人口红利”or“储备长期人口红利”的十字路口,可以看得出决策的纠结和彷徨。不同的政策各有取向,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合力,推演出的效果颇有点布朗运动。
比如延迟退休,尤其是针对女性的延迟退休(延迟到和男性一样),显然就是想把短期人口红利一把梭哈挥霍完。我养娃的感觉就是:没有退休的长辈帮衬,双职工小夫妻甚至无力生育一个小孩。
另一方面,对以校外培训为代表的一系列高附加值(别给我扯所谓的“技术含量”,能赚钱的行业就是高附加值行业)、高就业带动的服务业的打压甚至团灭,又颇有点为了长期人口结构,不惜牺牲短期经济增速的意味。
毕竟,经济到了这个阶段,主流工业品的产能动辄“中国vs外国”,并且能耗用地等各项指标的硬约束不断加码;基建也可以和一些发达国家比肩,土木成为“劝退”的重灾区。可以说,传统的“实物”类行业明显趋于饱和。这种阶段,经济的继续发展本来就依赖于相对“虚拟”的服务业,工作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年轻人更倾向于服务业就业。当然,某些服务业的繁荣,长期看确实是吸毒式的快感。
无论如何“往好处想“,4-2-1式的、代际人口依次减半(甚至还不止,如果生育率继续下跌到韩国甚至更低水平)的人口螺旋通缩,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给中国国运乃至中华民族的命运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1)总人口下降
人口总数变化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增量来源于出生人口,减量来源于老龄化,这其实就是小学生池子放水抽水以及池子存量的问题,小时候觉得这个案例非常扯,实际上现在很多问题的最简化模型就是这个小学的题目,比如人口问题,再比如金融庞氏骗局的资金池问题,都非常适用。
总人口下降提前到来且未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是基本可以确定的,预期寿命+老人数量,基本可以确定未来几十年的减少端的体量,比如人均预期寿命大概在78岁左右,而62后婴儿潮从2022年加速,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左右,减少的因素还将扩大。
而补充端的新生人口下行趋势在2023年有所减缓,但也只是二阶导的问题,一阶还在下降,总和出生率已经下降到1.05,属于极低生育率范围,且根据各个经济体的经验,一旦陷入低生育陷阱(低于1.3),即便想到增加公共福利和降低婚育压力的方式去刺激生育,也往往很难奏效,或者说收益比投入越来越小。好处在于2023年开始最大成本的房价开始下跌,幅度也比较明显,结合传统文化,2024年的生育率可能会出现短期的平稳,甚至比2023年略微高一点的情况,但也不能指望长期的生育率反弹,日本的表现是1990年泡沫破裂之后生育率降幅下降,变得非常平稳。
结合人口结构和未来出生率的预期,总人口将呈现出一个大几十年的加速下降趋势,去年的208万人一年下降幅度可能有所扩大。
2)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有两个流向,一个是年轻人还是继续向经济更好的,阶层固化相对弱的地方走,而我国的经济地理分布来看,呈现出明显的东南倾的表现,那么未来的年轻人口(这几年毕业还比较多)还会继续为东南部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口增加,且根据过去的出生人口转化成劳动力的时滞来看,这种年轻人向东南转移还要持续数年。
第二个流向则是反向的,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我国特有的一种职业,叫做农民工,即做的工作是工人,享受的福利保障则是农民,而老一辈,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62后婴儿潮,就是我国农民工的主力构成,随着大规模的超过所在岗位的年龄需求,就会出现反向回流,只是2022年是重度老龄化(60岁)的开始,又是过去出生人口高位变成劳动力的尾声,所以还表现为南方城市多地呈现人口正增长的情况。未来几亿的农民工开始返乡继续贡献“银发红利”,除了跟着子女看小孩,多数还是要重回农村的。
所以从人口结构上来看,未来年轻人继续向经济更好的东南沿海地区流动,老人则开始逐步返回农村,我们村里这个现象也非常明显了,基本都是说现在这个年纪,进厂和工地都没人要了,回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相关的劳动。
3)被动城镇化
我们再把时间线拉长,随着人口结构继续上移,就会出现青壮年基本都在城市里面生活,城镇化率=城市常住人口/总基数,城市常驻人口不变的情况下,总基数下降也会带来城镇化率的提升。所以在这种人口结构下,不要总想着还有多少空间,尤其是不要指望农村还有多少购买力来支撑房地产的最后一棒,他们老后基本生活保障能维系就不错了,要真关注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几十年的农村老人,就多增加点公共福利,甚至都不用单独增加预算,分配合理一些就能解决大问题,而不是希望七老八十还能背负多少负债。
总人口下降,人口结构差异化流动,以及未来的被动城镇化可能是未来几十年的基本特征,当然也还有变数,比如低生育率到底还能有多低,农村老人的福利能提升多少,总是说人太多了,没有人口红利和规模效应,还想发展这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做梦去吧,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又嫌人多,工业国必然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改善方式永远都是指向发展红利的分配,人毕竟不是只活在开头和结尾,这个过程更重要,如果让人口结构不要恶化太快,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才是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
大家可以往好处想:2023年福建常住人口出现下降5万,放眼长时间尺度,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应该是好事。
赢!!!
现阶段全国整体处于绝对的人口下降+低生育状态,除少数人口年龄结构还比较年轻的地区以外,影响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就是就业。
说到就业,必须要清楚二产类型就业和三产类型就业的区别。在假定市场规模稳定的情况下,随着生产力提升、必要劳动时间下降,二产类型能够提供的就业数量其实是在减少的,并且由于地价问题,这些就业的地点必然要从中心城市向次级中心城市转移。
更何况,北京、天津因种种原因实际上还在执行疏散策略,二产类型就业人员规模的下滑比自然减少更快,这其实就是内陆地区次中心城市人口回流的原因之一——回流的是二产类型就业岗位。
在三产类型就业方面,既有高级的三产就业,也有平常的个体户式三产就业。高级的三产就业,必然会集中出现在中心城市,因为它要服务全国甚至世界客户。而个体户式三产就业分布广泛,它只服务于本地客群。过去经常被拿来作为“京沪永远涨”的理由之一,就是最高端的三产就业一定会集中于中心城市。
难道三产方面,除了高级的三产就业就是个体户式三产就业吗?当然不是,只是中间部分的三产,其实根本就没做起来,包括次中心城市也是如此,呈现出三产大面积低质量发展的情况,即所谓的“二线城市到处都是销售客服工作”。
中间部分的三产低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持工业制成出口导向的格局。官媒长期以来都在引导舆论注意二产类型就业,但我们知道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规律的,因为市场不可能无限扩张(不仅不会无限扩张,甚至还可能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二产方面的生产力越是先进,提供的就业容量就越小,但基本导向依然是二产就业类型,这一点我们从很多平台评论区中过度强调二产重要性而有意贬低三产就业可以看出来。
同时,即使是较为接近成为高级三产就业提供者的教培产业,也一夜之间就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这正是除了极少数能覆盖全国、利润较高行业以外,绝大多数三产行业依然保持小作坊状态而未能成规模的重要原因。
没有中间部分的三产,是不完整的。高端三产能提供的就业容量毕竟有限,并且随着垄断程度提升,特定行业提供的就业容量其实也在下降。个体户式三产就业提供的服务内容虽然更加丰富多元、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容量,但抗风险能力也非常弱。在最为特殊的2022年,我们就看到全国层面和中心城市层面的就业人口的异常大幅下降,这就表明现阶段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脆弱性。
随着生产力继续发展和各行业内部垄断程度提高,二产就业类型提供的就业容量还会继续下降,高级的三产就业能容纳的就业数量也不会再有增长。如果中间部分的三产就业继续缺位,那么大量就业只能由个体户式三产(摆摊,开烧烤店)和小作坊式三产(销售,客服)承担,这就必然导致较大的收入差距。
这样的就业格局,最终就会导致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很快就会失去人口增长潜力,而非在整体人口下降之后还有很多年的人口增长。因为这些地方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作为较低级三产的个体户式三产和小作坊式三产不可能得到明显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收入和利润,而是通常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在基本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各地的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减量将基本同步发生。现阶段各地人口的增减,很大程度上只是青年群体仍保有“去大城市的就业更容易更高级”的惯性思维而导致的以求职为导向的跨区域人口流动。这种惯性还会在接下来几年发挥一定作用才逐渐消散,但实际上高级的三产就业规模现在就已经失去增长性了。
还只是一切刚开始 未来随着人口负增长基数越来越大 每年负增长的省市也会越来越多 人口逐渐往一、二线城市集中 小城市会越来越荒凉 但过几年因为流入的人口有限 届时不少新一线城市也会出现人口减少现象
现在全世界人口减少的主要国家有日本 韩国 意大利 俄罗斯等 由于韩国也是前几年才开始出现人口减少 意大利和俄罗斯是一段时间出现人口减少 但一段时间又会出现人口增加 然后现在又再次人口减少 所以参考性不大 只有日本2010年以来人口每年都在减少
日本在2005年时隔70年首次出现人口自然减少现象 之后的2007-2009年由于自然减少基数不大 每年的外来流入人口大于每年的自然减少人口 所以这段时间总人口数还是在增加的 并且在2009年达到了1.2808亿的顶峰
但在之后日本每年自然减少基数越来越大 2010年开始在有10万外来人口流入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人口减少
2011年3月11日日本出现了东日本大震灾 导致当年人口出现了净流出 外国人也出现了大量减少 不过2012年开始每年净流入日本的外国人再次增加 2012-2019年日本每年的人口减少数量稳定在20万左右(这几年每年自然减少基数增大 同时每年净流入人口也在增加)
2020-2021年因为特殊时期 时隔9年又出现了人口外流的现象 2022年3月重新开放国境后 再次实现外来人口流入




日本人口大县的占比越来越大
这几年因为日本文化输出的成功 加上欧美国家的犯罪率越来越高 所以日本逐渐成为中国人、越南人、菲律宾人等国家最想定居或留学的国家之一 随着这些外国人大量涌入 2023年日本流入大于流出的都道府县只剩下东北地区(除宫城县)、四国岛(除香川县)、新潟县、福井县、和歌山县、鸟取县、山口县、宫崎县、长崎县、鹿儿岛县 共计17个地区;早在20年以前日本还是单一国家的时候 日本47个都道府县每年只有10个地区是每年是净流入 其它30多个地区都是净流出
这么多地区是人口流入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最新的数据日本只有东京都和冲绳县对比202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是增加的 罪魁祸首的原因还是自然减少的基数太大了 而且还在逐年扩大




日本在最先开始人口持续减少的地区在主要分布在四国岛和东北地区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段就开始减少了 随后就是九州地区 中国地区的一些县 到了90年代后半段北海道 新潟县 和歌山县等地区也出现了人口减少 这些地方算是日本第一批人口出现减少的地方
日本第二批人口出现减少的地区主要是拥有大城市的县 这些地区普遍在21世纪初开始减少 比如静冈县 兵库县 宫城县 冈山县 广岛县 京都府等
日本在2008年的时候就只剩下东京都 神奈川县 大阪府 爱知县 埼玉县 千叶县 福冈县 滋贺县 冲绳县9个地区人口是增加的;2011年大阪府人口出现减少 退出了人口增加行列 其他8个地区增加趋势都维持到了2019年
但是从2020年开始增加的地区就只剩下东京都和冲绳县了 冲绳县自然减少基数越来越大的话 未来也会面临人口减少的压力 毕竟现在就几乎是零增长了 到时候日本就只剩下东京都是唯一增加的地区
由于大部分地区人口过早减少 日本东京圈的人口占比从1950年的13%上升到了2023年的30% 占比还在持续增长 而大阪圈和名古屋圈的人口占比都没有1950年的时候高
中国也会一样 按照这种趋势下去的话未来增加的省市只会越来越少 可能到最后只剩下上海都市圈 北京都市圈 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在增加 其他地方人口都在减少 并且呈加速减少状态 各省的省会人口占比也会越来越大;
未来乡镇和乡镇之间的合并也会变成常态化 甚至还会有一些地级市会因为人口大量减少选择和隔壁地级市进行合并
总体来讲人口自然减少的严重性要大于人口流出的 毕竟人口自然减少的基数太多 再多的人口流入都没用 像那些人口每年大量流出的非洲中南美洲穷国 总人口依然在增加
额,看这个题目跟分析,我只能说这个小编啥也不是。




题目跟主要内容倾向性太明显,但分析跟结论都是错的。
他主要是想借常住人口变化说明中西部省份人口加速向东部地区流动了,并且这个是常住人口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实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正是全国人口出生的大崩盘。


以四川为例


2023年死亡人口—出生人口是26.1万,但总的常住人口减少6万。
也就是说,四川人口是净流入20.1万的,只是由于出生人口的崩盘,导致常住人口减少了。
同样,以湖北为例


自然减少18.4万,总的人口负六万,也是净流入12万。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一下,23年人口数据截取时间是22年11月到23年11月,22年底发生了什么大家心里有数。
再来列安徽。
23年安徽常住人口增量-6万,人口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13万,人口净流入7万;合肥常住人口增量21.9万,人口自然增长1.8万,人口净流入20.1万;23年安徽除合肥以外的15个地市净流出人口20-7=13万。根据往年安徽人口流动情况调查,安徽各地人口主要流出地是上海、杭州、苏锡常以及省内的合肥,假设23年安徽15市净流出的13万人口有一半流入合肥(实际应该不到一半),那么合肥去年流入的人口中至少有20-6.5=13.5万来自省外,这13.5万人基本属于安徽回流人口,也就是说合肥吸引的省外人口远多于省内。
总结一下:虽然23年安徽常住人口减少6万,但这主要是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所致,实际去年安徽仍是人口净流入省份。安徽的净流入人口基本是由合肥贡献的,强省会也许是中西部省份避免人口被虹吸的唯一途径。
而在文章里被单拉出来说中西部唯一正增长的贵州。
嗯,常住人口确实是增长了9万。
但这是因为2023年,贵州自然增长人口为11.1万人。
这倒是我随意抽查的几个里面净流出的省份了。
这显然又是一篇由东部媒体主导的春秋笔法的文章。
照小编的意思,中西部不如不发展,不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直接像贵州少民一样生孩子算了。
生出来给东部提供劳动力人口,满足东部人口增长就好。
但实际上,细细拆开数据来看,湖北四川安徽这些中西部省份才是净流入的省份,出生人口下降自然有当地教育程度提高跟社会发展的原因(这个人口学专门有分析,女性教育水平提高是影响生育率的相关性的很大因素),但被这么一篇文章这么表述出来反倒成了贵州这种模式才是应该是中西部地区学习的感觉。实际上,强省会才是中西部省份避免人口被虹吸的唯一途径(刚刚找了合肥,武汉成都的数据都不用仔细去找,湖北四川吸引人口回流与流入主要就靠的是强省会)。为了孩子的生活质量,为了不再背井离乡,而不是被忽悠着只负责生不管发展到时候只能到他乡做耗材,就要看到这种文章背后的真相。我完全赞同中西部省份的强省会战略,再说一次,强省会才是中西部省份避免人口被虹吸的唯一途径。
我最关注的是山东的数据:
以目前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山东为例,2021年、2022年、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4.99万人、-7.2万人、-39.82万人,人口减少幅度呈现逐年扩大之势。2023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6.01‰、8.19‰,自然增长率从-0.93‰下滑至-2.18‰。
在大家印象中,深受孔孟之道影响,热衷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山东人,现在根本也不愿意生了,实际上,有一个数据作为辅证,那就是:
2023年全山东新出生人口仅为61万。
根据国家的数据,2023年全国新生儿的数量是902万,山东认领了61万,会是哪些省份接棒生育大旗,撑起祖国未来呢?
其实我们把山东近45年新出生人口数据全部列出可能更为直观。


山东的生育情况有多么严峻呢?现在亚洲生育率堪忧的两个国家,一个是韩国,一个是日本。我们就拿山东和日本比较:
2023年,山东全省常住人口10123万人。
2023年,日本常住人口12434万人。
山东省人口虽比日本少2000万,但60岁以上人口为22%左右。
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60岁以上占比保守估计也至少35%以上。
双方育龄人口相当,但是日本新生儿还有76万,山东只有61万,整整15万的差距。
作为全国GDP前三的省份,山东的新生儿状况可能是整个中国未来的缩影了。其实中国人口负增长,一方面是新生儿减少;一方面是死亡人口增加。刚百度了一下最近几年的死亡人数,2019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998万人;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997.6万人;2021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1014万人;2022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1041万;2023年是1110万人。新冠的全面放开,死亡人数仅在2023年就相较上一年增加了69万人;第三就是省内教育资源有限,高考人数众多,考到省外的学生,很难再被引流回本省,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安徽、河北;最后大家很容易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初计划生育,在山东得到了很彻底的贯彻,当初超生扒房、强制打胎在山东屡见不鲜,生育可耻深印在人们的心中。
随着一线城市逐渐放开落户限制,根据韩国日本的经验,未来将会向首尔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一样形成北京、上海的都市圈。中西部乃至其他地方的人口,将会持续外流。从这个方面来说,文中所说的东北人口回暖并不会持久。
而且对于不同省市和地区情况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二胎率满足: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一般地区>东三省


1.东三省经济衰退+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得好,既不能吸引外地人,本地人又不愿多生,所以人口负增长最严重,几乎崩盘。
2.珠三角经济发达+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不严格,既能吸引外地人,本地人也愿意多生,人口增长可观。
3.长三角经济发达+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得好,虽然能吸引外地人,但本地人不愿多生,所以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居然出现人口负增长。
4.出生率最高的省份为宁夏、西藏、青海,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区,生育政策最为宽松的地区,人口增长率较高。


注意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区别,例如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自然增长为负,但是机械增长为正,结果就是总人口略微增加,和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有本质区别。


人口机械增长率 = (某时段迁入人口数 - 迁出人口数) ÷ 某时段平均总人口数 × 1000‰。
实际上自然增长率最为相关的是生育率,而机械增长率则关系不大,凡是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得彻底的地区,生育率越低,自然增长率都为负。






独生子女思维惯性,习以为常,自我感觉良好不生二胎,导致此图情景
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自然增长率-1.48‰
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总人口的下滑+经济大环境,就业大环境等因素变化,所以导致了目前各省份人口的变化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032万人,女性人口68935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9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64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1.3%
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47700万人,减少1404万人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






人口第二大省山东,2023年常住人口下降了近40万,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跌幅较为明显
浙江、海南、江苏的人口增量继续扩大,贵州成为当前中西部唯一保持正增长省份
北京、上海、天津在2023年扭转了过去人口流失的态势,常住人口增量由负转正
山东与重庆在产业结构上来看,依旧是传统制造业占据较大份额,制造业这几年压力大,可能导致一些打工人离开
贵州成中西部唯一正增长省份,主要是贵州出生率比较高
2023年,贵州自然增长人口1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8‰


从常住人口增量来看,浙江增长最多
这说明在全国人口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省际间的人口流入对地方常住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在无外界因素干预的情况下,人口总是会自发地向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充满发展活力的地区迁移
未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省会人口会更稳定,长期来看这个趋势不变
还有就是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他们对高端人才的争夺从未放松,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人口的增长,而是希望高端人才比例增长
之前公布的城市发展计划来看,一线城市是有意识的在控制总人口的无序增长,而是要加快人才的吸引
当然人口就是房地产的基本面,短期可能没有很明显的影响,但拉长10年,20年,30年来看,人口稳定增长,经济发达的城市房价才有希望企稳
反之,经济一般般,人口又稳不住,房价肯定是无底洞的
短期就业压力+长期人口不足,一定还是短期应急比长期谋划更急迫,这个坎难搞哦。
上海北京人口都增加了,尤其是上海增加11万。这和更放松的入户要求可能有关;同时去年跌了一年的房价,结合目前意外还可以的二手房成交量和虽然不再疯抢、倒也基本清盘的新盘,可能有一些人还是入户买房定居了——若房价进一步下探,个人感觉不同于内地会一直观望直至可能的崩塌,北上可能会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人定居下来,直至企稳。
2500万人的规划限制近在眼前,但我感觉不一定会有强力措施去硬顶了。硬顶资源人口自由流动的方向,是要投入成本的,现在哪里能浪费在这。
去国家明示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群,才有前途。安徽人口负增长,但合肥人口增长却是万亿城市中排第一,可见一斑。
——不再卷一线,并不是要回家乡县城躺平,家乡的深度老龄化和崩塌。一般人未必躺的平。除非你真的有地,也愿意种地。稍有才能的,该去还得去。
热带海滨在有了空调的情况下将成为养老乃至生活的适宜之地;而苦寒之地真的是历史原因导致的人口密集,必然会逐渐减少。
这几年不聊分配了,聊了也就那么回事,在分配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讨论吧。
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历史意义许久之后才显现出来,事情发生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罗马帝国终于完全消失了。拜占庭是古罗马拖在身后的长达千年的车辙,虽然有过辉煌,但还是像烈日下的水渍一样蒸发了。当年,古罗马人在宏伟华丽的浴宫中吹着口哨,认为帝国就像身下的浴池一样,建在整块花岗岩上,将永世延续。
现在人们知道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都有一个尽头。
看有些答案,居然还在说京沪能维持住增长,那不是缘木求鱼呗。
短期来看,沪粤,或者说大湾区,长三角,能维持人口稳定,也就这样了,这些地方维持住稳定,其他省份早就开始塌方式负增长了,喂饱东南沿海已经尽力了。
中期看,中西部地方区划财政重组,东部地区探索经济活力,还能撑段时间,可别有战争就可以。
长期看,本世纪中叶,躺平成为显学,大部分人不可能在螺旋收缩状态中功成名就是复合逻辑得。
百年以后,维持住3亿人口就是胜利了,除非有新的开创性的科技或理论指导实践呀。
首先要纠正一下,这个标题的数据还没完整。
众所周知全中国一共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因此目前公布数据只有24个,另外还有10个未公布。
在已经公布的数据中,仅有江苏、浙江、贵州、上海、北京、天津和海南7个省份(含直辖市)正增长。其余的17个省份负增长,其中四川、安徽、湖北(2020年除外)、广西、福建、重庆、青海7个省份十年来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广东则是还没正式公布,所以暂不在此统计之中,不过大概率广东也是正增长。
根据2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2023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40967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了208万人。而全年出生率0.639%,出生人口为902万人。相比之下死亡人口则达到1110万人,死亡率为0.787%,自然增长率-0.148%。
而再早一年的2022年末,同样也是负增长,总人口同比减少85万人,是过去6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也就是说,全国总体人口是在下降之中,而且负增长态势已经稳定。
首先要理解全国性大前提,然后再看问题中的各省份情况,而负增长其实也基本集中在中西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
因为人口结构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意义,上至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创造、政策方向、房地产发展,下至母婴产业、教育行业(尤其是幼儿园阶段)都离不开人口问题。
比如房地产。
如果这些地区性的人口负增长趋势形成,不仅对当地未来房产数量造成过剩,而且还将会本质地影响到当地社会信用的创造。直接来说就是愿意借贷加杠杆发展的人越来越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能透支未来现金流,造成社会信用增长放缓,继而形成闭环式负反馈。
再比如政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通过政策性引导,先发展,把基建(道路、学校、医院等等)做好,然后人口就自然流入。但未来这一套将不再管用,未来政策大概会改为先有人再发展。
总体人口不仅负增长,而且方向还被发达地区继续虹吸,那么二三四五线地区将会更加难熬。过去通过政策和基建引导的旧方法也不再管用。同样,这些地区的债务压力也可能形成第二个闭环式负反馈。
而至于母婴和早教行业,如果能理解上面两个逻辑的话,就都基本不用展开讨论了。
简言概之,地区性趋势已定,无论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的地区,各种内卷都是在所难免了,而且还会越来越甚。
终于明白中西部省份为什么要搞“强省会”那套了。
虽然安徽负增长,但是合肥去年常住人口多了20多万。
虽然湖北负增长,但是武汉常住人口也有很大提高。
虽然四川负增长,但是成都已经成为全国最受年轻人喜欢的城市。


江浙和北京,对全国的年轻人和企业都有虹吸能力。企业和年轻人,基本上都会往那边跑。
中西部的政策又没有东部沿海地区好。
如果中西部没有一座拿得出手的城市,去和发达地区抗衡,那等待中国的,将是持久的地域贫富不均衡。
湖北有了武汉,湖北人就会考虑留在湖北。四川有了成都,四川人也不必在全国各地跑。
平均主义终是理想,先培养起来一座大城市,其后,慢慢发展其他城市,很有必要。
2022、2023连续两年全国人口负增长。
大部分省份的人口都是负增长的,其中为正的几个地方都是因为人口流动的原因。
上海就是特别典型的例子,2022年当时媒体都在说上海人口流出了一百万甚至更多,2023年回头一看人口反而增长了。
北京也是一样的情况,一直在疏散北京的人口,产业外迁,现在一看2023年人口还在增加,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是之前人口政策不太合理导致的还是不认真执行政策导致的。
要想人口增加,需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结婚人数增加。
第二步,生育人数增加。
一、如何才能增加结婚率
结婚人数增加,是所有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要想让年轻人原因结婚,比较好的办法就是结婚买房打折或者是租房免费。
这样结婚之后的生活成本反而更低,大家就愿意结婚了。
假设上海新婚夫妇租房一个月1000元(小两居或大一居)左右,我相信大部分人可以不买房选择租房子。
现在上海市中心的房子,小两居或大一居也得3000多,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还是不友好,太贵了。
另外就是需要降低法定结婚或生育年龄的限制,18岁可以结婚和生孩子,这样很多人可以先在高中毕业之后把孩子生了,再去读大学。
解决了许多职场问题和对女性的压力。
大学生一旦怀孕,可以休学生孩子,并且给予生育补贴,学分支持。
二、努力增加生育人口
鼓励单身女性,特别是三十岁以上的单身女性可以选择冻卵或者试管婴儿。
这样即使是未婚也能有自己的孩子。
也会显著增加一部分人口数量。
另外就是凡事可以促进生育的政策都应该鼓励,比如产检费用全免,让孕妇不担心生孩子的费用。
月嫂政府给补贴,这样也让人能带得了孩子。
17个省人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7个省继续保持劳动力资源稳步提升
在自然增长率,即总人口下降的前提下,各省份的人口也呈现出差异的变化。目前在24各省份中只有,江苏、浙江、贵州、上海、北京、天津和海南7个省份正增长,其余17个省份负增长。其实从正、负人口变化省份的分部来看,也可以看出国内经济分部的不均衡,东西部发布不平衡。四川、安徽、湖北、广西、福建、重庆、青海这7个省份首次出现负增长,要知道如四川、湖北这样的原人口大省,能出现负增长,除了说明人口流出严重以外,这些省份的出生率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比如四川,2023年的自然增长率是-3.1%,已经从2020年开始是连续4年的自然增长率为负了。再比如重庆,2023年的自然增长率是-3.3%,同样也是连续4年的自然增长率为负。
要知道,四川和重庆是西部地区的核心省份,经济相对于西北、西南的省份而言,算是较强的,对周边区域的省份有一定的虹吸效应。所以,即使在自然增长率连续为负增长的几年,依然人口的流入,常住人口依然是正向的增长。然而,即使这样,在去年的四川和重庆的常住人口也是负增长。说明,这样的虹吸效应,终究被更大的虹吸效应——东部对西部,所取代。
人口的变化,也是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判断,这些负增长的省份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无独有偶,这些常住人口负增长的城市,又和前段时间暂缓基建的十二省有较大的重合。也就说,在地方债务和投资的问题上,有来自中央的限制,由于这些省份过往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程度是依赖政府投资,一旦把这条路径斩断,那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可能了会加速这些省份的人口流出。
可以预见的是,人口增量不复存在之后,对于存量的争夺会更加激烈。这一点无论是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欧洲国家,还是在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身上,都体现得十分明显。
比较特殊的一点,由于人口结构的严重不平衡,未来的10年到20年,随着1960、7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迈入老龄门槛,我们的老龄化程度将呈加速趋势。
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自然减少208万人,增长率-1.48‰。预计很快我们将迎来每年千万级别的人口自然减少,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这一水平。
在人口存量的争夺上,很多城市在疫情前就未雨绸缪,开始「抢跑」,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就业的优惠政策。在短暂的人口由一线城市流出的窗口期,不少二三线城市都实现了人口的增长。
进入疫情后的复苏阶段,一线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依然明显。但以中国目前的发展路径和城市规划思路来看,中国不大可能会像日本那样,出现东京都市圈占了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现象。中国幅员辽阔,除了首都、包邮区、珠三角三个强中心外,北部、中部、西部都能形成千万级别人口规模城市群。
三四线城市、农村乡镇地区,长期人口流出的趋势基本上无法扭转。即便出现人口回流,最先受益的也是二线城市。
越是经济低迷,人口负增长的前提下,人口流入的两极分化将会愈发严重。
去年分析2022年的时候我记得媒体大肆炒作北上广深等地区人口不行了,负增长了。
当时我的判断就是疫情管控导致人口跨省流动难度加大,劳务工只能选择本省打工,否则出去就是隔离或者不欢迎。
而2023年,没有了疫情管控,显然人口流动就更符合经济学原理了。
就类似文章所说,越是经济发达的省份,人口流入越大。
人往高处走。
经济发达的省份,说白了就是更好找工作,拿的钱也更高。
就算是交社保,未来领取养老金,那也是发达省份的平均工资更高,未来退休金也更高。
这些都是吸引更多的打工人去发达省份打工赚钱的动力。
而更多优秀的人才聚集在这里,也会让更多的企业选择来到这里创业。
这就是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
企业,人,税收,福利,这些一旦运转起来,每一个环节都会越来越好。
而反过来,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就会变成了恶性循环。
人口流出,企业搬迁,没有税收,更没有福利,人口更要流出……
如果在经济较好的情况下,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也许企业还愿意去这些地方拓展开店,等着未来好起来。
但是经济越是低迷,人口越是负增长,人口的两极分化就会更严重。
很多人现在喜欢拿全国人口负增长来说中国不行了,房价不行了。
甚至于说一线城市也会因为人口负增长然后经济萧条。
其实仔细想想,越是经济低迷,越是人口负增长,企业和人会不会越是向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靠拢呢。
经济低迷,企业没有拓展的意愿,一般老百姓毕业后在2-3线城市根本找不到工作。
他们只能去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这就会导致人口更进一步集中在这些城市。
想想我们周边这些亚洲小国,穷国,是不是大部人人口都集中在首都或者几个经济发达的省份。
越是穷,人口分化就越严重,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是买房,还是投资,还是创业,首选的还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
所以,人口数据,也是大家择业投资的参考依据。
未来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必然趋势,这也符合世界工业国家的发展进程。
我就奇怪了,没人批评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却认为中国这是原罪。
最终人口拼的就是城市竞争力。
多选择去一些人口净流入多的城市去打工,去创业,它的致富机会比其他城市大很多。
而尽快远离那些人口流出越来越快的城市,能不交养老金就别在那里交。
因为未来这里,人口会大幅度流出,企业招不到人,社会平均工资会大幅度下降,你的养老金也只会越来越少……
人口数据,说透了就是个人口红利的问题。
什么是人口红利?
就是年轻人越多,经济发展机会越多。按照官方的定义,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劳动力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年龄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具体来说,就是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比例相对较低的情况。
有人就有一切,这跟古代君王对人口的重视道理一样,人口红利,或者说年轻人多,有利于经济发展,因为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为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可能导致更高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同时,潜在的消费市场也会扩大,因为劳动力人口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然而,现在的人口减少不得不让人担忧,所以就有一次又一次各地方的抢人大战,抢人的背后就是抢人口红利,抢人口资源,抢房价,抢地方财政,别怪我说得这么直白。
人口红利并不是自动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保证,需要国家或地区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实现,包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就业创造、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减少贫困等。同时,人口红利也是有限的,一旦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如果没有相应的调整和转型,可能会面临劳动力供应不足和社会经济压力增加的挑战。
统计数据发现,这些首次负增长的省份高度集中于2022年人口回流的中西部地区。而此前一年,四川、安徽、湖北、广西、福建、重庆和青海常住人口都还保持正增长,其中安徽、湖北、广西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超过10万人。这是有规律的,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吸引人流入的机会更多,相反,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分都是净流出。
近两年来,作为劳动力主要供给地区,中西部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就已引发关注。以重庆为例,2023年常住人口减少21.91万人,成为全国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出生人口17.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5.58‰;死亡人口28.5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9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11‰下滑至-3.32‰。


江浙沪包邮地区,他们的优势在于是制造强省就业机会较多,人均收入居全国前列,且人才引进政策频出,成为人口持续聚集的重要因素。浙江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等万亿级先进产业群;江苏大力培育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和人口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吉林、辽宁两个东北省份的人口回流同样值得关注。截至2023年,辽宁、吉林常住人口分别为4182万人、2339.41万人,相较2022年分别减少15万人、8.28万人,而增量分别较2022年回升17.4万人、19.4万人。
整个东北,几乎都在持续流出,未来的经济发展更值得担忧。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30 10:28:10  更:2024-03-30 10:42:4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