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为何说北京八旗家家戴孝?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为何说北京八旗家家戴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为何说北京八旗家家戴孝?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清朝
清朝历史
八旗
雍正
人文
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有多惨烈?为何说北京八旗家家戴孝?
正如
@巨大铜豌豆
所述,和通泊这一仗,清方材料的辩证、整理工作张建老师(虽然我更愿意称之为nesuken坛友)已经基本做完了,这个问题下所有回答的人估计加一起也比不过。
所以我就说说被
@流云纵横
等答主无限夸张的瑞典炮兵士官列纳特(不是军官)吧。


十五年前的本萌新
约翰·古斯塔夫·列纳特(Johan Gustaf Renat),1682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其父摩西·雅各(Moses Jakob)系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人,1681年在斯德哥尔摩集体受洗改宗新教,更名为古斯塔夫·米卡埃尔·列纳特(Gustaf Mikael Renat)。
1699年,17岁的列纳特进入瑞典炮兵,成为同龄的卡尔十二麾下一兵,次年参加纳尔瓦会战,获得下士(konstapel)军衔。


纳尔瓦战后
随后九年里,列纳特和成千上万瑞典人一样跟随卡尔十二转战波兰、萨克森和俄罗斯。1702年晋升为军需士(furir),1706年晋升为掌炮军士(styckjunkare)。掌炮军士在当时的瑞典军队里并不算特别稀罕,毕竟一个炮兵连理论编制为20名军官、40名士官和274名士兵,而在40名士官中就有16名是掌炮军士。[1]
然而,当他们在南方的黑土地上度过难熬的1708-1709年冬季后,波尔塔瓦的惨败已然出现在地平线上,1709年7月,掌炮军士列纳特和1万多战友一同在第聂伯河左岸的佩列沃洛希纳(Переволочна)沦为俘虏。


恩隆德《波尔塔瓦》中的瑞军退却乃至毁灭路线图
按照1734年列纳特回到瑞典后的说法,他在被俘期间坚贞不屈,从未为俄军效劳,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列纳特等瑞典俘虏先是去了莫斯科,然后转运到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由于距离遥远,脱逃概率低下,瑞典人在西伯利亚逗留期间享有较大的人身自由,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通过狩猎、手工、贸易——以及变节、告密——谋生。
1715年,托博尔斯克俄军计划前往额尔齐斯河上游勘察,企图攫取土地和矿产,若干拥有炮术、采矿、工程特长的瑞典战俘也加入俄军队列,列纳特便是其中一员。
7月,俄军出动2个步兵团和700名龙骑兵溯河而上,途中又有1500名龙骑兵加入,最终是大约3~4千俄军于11月在额尔齐斯河右岸、亚梅舍沃盐湖附近修建亚梅舍沃要塞越冬。


发现领地遭到侵犯的准噶尔珲台吉策妄阿拉布坦出动约1万骑兵反击,所谓的“亚梅舍沃要塞”此时不过是个尚未完工的木城,但严重缺乏攻城火器的准噶尔军队拿俄军并没有太多办法。
持续半年的围攻战和外围交战中,俄军阵亡133人、被俘419人,但冬季的非战斗减员极其严重,剩余的700残兵最终于1716年4月放弃“要塞”,乘船顺额尔齐斯河而下逃离此地。
至于主人公列纳特,他虽然参与了远征,却不在亚梅舍沃“要塞”里,而是在距离它52俄里远的科里亚科夫亚尔(Коряков Яр)和运输队一道被准噶尔人俘获。
如前所述,俄国方面出于在额尔齐斯河上游掘金、开矿、冶炼、制械的目的,征募了若干拥有一技之长的瑞典战俘,现在,这群“穿越好帮手”落到了策妄阿拉布坦手上,他能够好好利用吗?
1722-1732年陆续出使准噶尔的若干俄国使节给了我们答案。
1723年9月26日,俄国炮兵上尉温科夫斯基(Унковский)记录了流落准噶尔的俄国战俘伊利亚·雷恰金(Илья Лычагин)的说辞:
他伊利亚在珲台吉乌尔嘎时还听说,跟他们一起在科里亚科夫被俘的异族掌炮军士(штык-юнкер,即styckjunkare)列纳特(Пенот)为珲台吉铸造了7门铜炮、3门臼炮,中尉杰别什(Дебеш,此人算是个法裔瑞典军人,即约翰·德·贝舍(Johan de Besche))和其他一些军官在珲台吉乌尔嘎教会人们织造呢子和制作针。现在听说,这个杰别什正在叶尔羌织造丝绒。[2]
《珲台吉人员使俄国人蒙受的损失摘要》文件称:
俄国俘虏从事各种行当:
掌炮军士列诺特给珲台吉铸造了6门铜炮、3门小臼炮,口径大小不得而知。瑞典人(不知是谁)办起一座小制呢厂。在亚梅舍沃被俘的俄国俘虏中,有2人办起制革厂,据说瓦西里·别吉舍夫(Василий Бегишев)上尉便住在制革厂内。阵亡的西姆斯(Симс,即米凯尔·西姆斯(Michael Sims))上尉的妻子赫里斯季娜(Христина)被俘期间在珲台吉处嫁给中尉亚甘·杰别什(Яган Дебеш),他做金边饰和其他边饰,井教会珲台吉的女儿和其他姑娘做这种手艺。据说目前她同丈夫住在叶尔羌,好像在织造丝绒。[3]
1732年出使准噶尔的乌格里莫夫(Угримов)少校在其书面报告中提到了从列纳特处获得的第一手消息,顺便一提,也正是此人促使列纳特等俘虏离开准噶尔:
被俘在准噶尔人处的瑞典掌炮军士列纳特(Пенат)在交谈中对他说,他在那里铸造过大炮:
4磅炮15门
小炮5门
10磅臼炮约20门[4]
至此,列纳特在准噶尔的工作成果已经列出。
十七年时间,造了15门4磅炮、5门比4磅还要小的炮以及大约20门10磅轻型野战臼炮。
列纳特这里的铸炮类型反映出明显的瑞典风格,瑞军习惯于使用口径约7.7厘米的3磅团炮和8磅左右的小口径野战臼炮,这显然是乌格里莫夫笔下4磅炮和10磅臼炮的模型。
清军的记述也提到了列纳特造炮的蛛丝马迹。
雍正九年十月初三(1731年11月2日),岳钟琪奏报称发现了准军从五六里外打来的3斤炮子(显然是4磅炮发射的实心铁弹),认为其射程大大超过沿袭明代传统工艺的威远炮:
见贼人放来炮子约重三斤,打来约有五六里远,而我军营之威远炮击远不过三四里,今防守新城,必得大炮数尊,比贼炮更加打得远,方克有益。[5]
雍正十年正月二十六(1732年2月21日),清朝驻哈密办事员外郎永恒等人报称准噶尔攻打哈密:
并将贼所放炮子,拾回全者两枚,视之,浑圆似碗以铁浇铸,内空装有火药。[6]
这种榴弹显然并非准噶尔传统技术路线,而是列纳特造臼炮所射。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七(1762年6月9日),阿桂等人报称挖出准噶尔埋藏火炮:
寻获大铜炮一门、冲天炮筒七个,又于旁侧掘获大铜炮三门、铁炮一门、冲天炮筒一个。视之,有铁子大小万余颗。对应现在带往畜力,将所获炮及铁弹,先行驮来四百颗,余剩万余铁弹。[6]
“大”铜炮4门大约就是列纳特所造4磅炮,铁炮1门可能是缴获的清军火炮,冲天炮筒8个则是20门轻型野战臼炮的孑遗。
问题来了,这些火炮在和通泊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吗?
真的像
@流云纵横
说的让清军尝到“正宗的欧洲战术”那样吗?


显然算不上,要是珲台吉让瑞典、俄国战俘造个几十门轻量级野战炮就叫“正宗的欧洲战术”,那欧洲战术也太好抄了,实际上,黑船来航之前,整个亚洲也就是迈索尔和锡克学得稍微有点意思。
而且,和依然以欧人眼中非正规轻骑兵为主力的准噶尔人相比,“我军列阵对敌,向系排齐队伍,一拥而进”的清军怎么看也更“欧洲”。
至于
@流云纵横
脑补的准噶尔野战炮发射链弹轰击清军,真就是十足的“扯弹”了。这种陆战大规模运用链弹的臆想我此前仅在两个场合见过。


一是俄国抗波神剧《1612》,链弹斩首翼骑兵


二是中国穿越小说《窃明》(我很怀疑灰熊猫写这段之前看了1612)


《窃明》里充分发挥想象的扯弹场景
顺便一提,和通泊在场的只有小策零,要是大策零能够如
@流云纵横
脑补的那样命令列纳特发射,那就是准噶尔发明无线电的铁证了。
至于列纳特这些火炮和炮手算不算得上
@流云纵横
所说的“准军杀手锏”,我个人认为算不上。


目前关于列纳特所部炮兵的战况记载并不多,其一是兹拉特金在《准噶尔汗国史》里节选摘引的列纳特与乌格里莫夫谈话记录:
1731年夏天,一支大约有五千人的卫拉特军队,配有由列纳特本人指挥的“一个不大的炮兵队”,向鲁谷庆城进军, 但在临近该城时遭到一万五千名清军的袭击,当即阵亡四百人, “其余的人由我救护出来。但是后来,就在那个夏天,卡尔梅克人又同中国人在阿尔泰附近进行了一次战斗[即和通泊],我也参加了。卡尔梅克军队约有三万人,而中国人则在四万以上。卡尔梅克人却打垮了中国军队,俘虏了约七千人,缴获铜炮五门……同年,在中国人战败之后,有六千名蒙古人在显贵王公参加下自愿归附于噶尔丹策凌……他们被迁到伊敏尔河附近。
噶尔丹策凌牙帐里高兴得并不太久。[1732年]10月21日,一名信使到达那里,他带来了卫拉特军队在喀尔喀境内被清军打得大败的消息。卫拉特人起初捣毁了喀尔喀喇嘛教首脑的住持地—鄂尔浑河畔的额尔德尼昭寺院,获得了俘虏和战利品,但是“中国军队在该地附近的隐蔽处埋伏着,并在那块狭窄的地方重创卡尔梅克军队”。列纳特把一位参加过战斗的卫拉特炮手寄给他的信拿给乌格里莫夫看,那个炮手说到,十名炮手中有三名被打死,两名受伤,三名被俘,损失了一门大炮和三门臼炮。[7]
其二是岳钟琪提出的针对性建议,只能算是间接反映炮兵作用:
再查我军列阵对敌,向系排齐队伍,一拥而进,今贼人既有大炮,若我军兵马丛集一处,难以躲闪。今臣等教习分合起伏之法,如贼人用枪炮对敌,我军每队分为三层,头一层者伏地,第二层者蹲跪,第三层者站立放枪,则我之枪炮可以打贼,而贼之枪炮放来,我军既不拥挤一处,得以躲避,此分兵避炮之法也。若贼人冲突前来,我军仍收成队伍,排列方阵,并力抵御剿杀,此合兵迎战之法也。[5]
听起来很有西班牙人在一百年前对付正牌瑞典人时的风味。
诺德林根战役中西班牙人在对方射击时趴下的战术为何没能成为线列时代的标配?280 赞同 · 7 评论回答


材料既然如此稀少,细节既然如此匮乏,那浮动空间就很大了。
如张建在2010年的《和通泊之战新研——以黑龙江兵丁为中心》里推测:
考虑到准噶尔在以前瑞典炮兵士官列纳特为首的俄国俘虏帮助下,自行生产火炮,且射程优于清军火炮,故可将黑龙江兵丁的溃败归因为准噶尔包沁投入战斗的缘故。
但在2013年的《和通泊之役与大清国的边务危机——以军机处满文档案为中心的考察》里已然下调了准军“包沁”(司炮者)的评级:
尽管噶尔丹策零任用被俘的前瑞典炮兵士官列纳特等人创建了一小支欧式炮兵,但从九年的鲁谷庆之战和十年的额尔德尼召之战来看,表现乏善可陈。
考虑到人员素质、训练状况、后勤补给等因素,我个人对准军“包沁”的作用也是持悲观态度,的确能够对清军造成一定影响,但谈不上决胜兵种。
参考^瑞典军队相关信息可见别斯帕洛夫作品《卡尔十二的军队:瑞典军队的黄金时代》(Армия Карла XII Золотой век шведской армии)^Унковский, И. С., Посольство к Зюнгарскому Хун-Тайчжи Цэван Рабтану капитана от артиллерии Ивана Унковского и путевой журнал его за 1722-1724 годы. СПб, 1887, с. 173. 有所差异的中译文见(俄)伊·温科夫斯基著;(俄)尼·维谢洛夫斯基编;宋嗣喜译,《十八世纪俄国炮兵大尉新疆见闻录》,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9页。^Ibid., с. 232. 略有差异的译文见《炮兵大尉见闻录》第246-247页。^Ibid., с. 233-234. 略有差异的译文见《炮兵大尉见闻录》第248-249页。^a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第2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90页。^ab纳森巴雅尔,《准噶尔汗国的军事装备及其作战方式》,《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2020年第2辑/总第14辑,第63页。^Златкин, И.Я., История Джунгарского ханства. 1635-1758. М., 1983, с. 242-244; 中译文引自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1635-175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49-352页。
和通泊一战是中华民族反对大满族主义的伟大胜利,准部漠西蒙古族也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之一,满清抗拒蒙古族注入武德,拒绝蒙古族中亚、北亚广大地区的嫁妆,是严重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中国不是满族的,大满族主义极端分子此后变本加厉破害蒙古族人民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这些大满族主义极端分子死有余辜。
我不懂这场战役有什么好吹的,还要彰显清军死站不退。不就是天天系统性屠杀歧视汉人,导致别人打到家门口了,根本动员不起来人,只能一万打对面三万么。准葛儿一共就一百来万人,能动员出来的部队都比理论上统治着千万人口的满清多,有可能是因为准葛儿不需要在自己的领土上修满城炮楼来镇压人民吧。
满人也戴孝?
这是赤裸裸的文化剽窃啊。
嗯嗯
本萌新认为这个问题必须看我们社科大不懂军事·到处碰瓷·大螨遗·张建老师的两篇论文(大雾)
《和通泊之役与大清国的边务危机——以军机处满文奏折为中心的考察》
《和通泊之战新研——以黑龙江兵丁为中心》
目前中文网上所有关于这次战斗的同人文还有那两张包浆的伤亡表格都来自这两篇文章。
话说网上真·大神这么多,为什么还要照抄人家的捏(瑟瑟发抖中)
我有一件事不太明白,和通泊之战死了6900,北京的满城就已经家家戴孝了....那之前三藩之战,还有镇江之战,这几次也说歼灭了上万清军,为啥没到家家戴孝地步。
它是所有中国古代战争中,战况最激烈、战损率最高的精锐对决,没有之一。 主角是当时的 2 支亚洲最强军: 「欧洲化」的蒙古军团,和「大清御林军」。 正是因为这一仗的无比惨烈,终于打醒了清朝统治者,逼迫他们展开史无前例的「军事改革」。 而清军也终于脱胎换骨,为之后灭亡准噶尔汗国,并征服整个西域打下了根基。 清王朝也由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征服全蒙古的中央帝国。
1.史上最强清军
整个清朝前期,强大的准噶尔汗国始终是清王朝的心腹大患。
到了雍正年间,准噶尔的大军一直在外蒙古的西部边境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和巴里坤(新疆哈密)跟清军最精悍的西北边军对峙。


图:雍正初年,准噶尔雄踞中亚,严重威胁清朝西部边境
公元 1730 年(雍正八年)年底,清廷在西域的线人传回一条秘密消息:准噶尔大汗噶尔丹策零正准备集结大军,西征哈萨克。准军的东部战线(与清朝接壤)正变得空虚。
北京,雍正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他太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他只会搞政治,不懂军事,这几乎是当时所有人的看法。
于是,他马上把外蒙古前线的两位军事主官叫到了北京,亲自面授机宜。
这两个人一位是清军北路军总指挥傅尔丹,大本营在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一位是西路军总指挥岳钟琪,大本营在巴里坤(今新疆哈密)。
雍正的核心指示就一条:良机莫失。咱们两路出师,乘虚直捣伊犁(准噶尔首都),一战灭国。
领导发了话,下面人必须照办。
傅尔丹和岳钟琪两人匆忙回到各自的大营,开始集结军队,调集物资,准备打仗。
但是,得到密报的准噶尔大汗噶尔丹策零立即打出一记右勾拳:12 月底,他派出精锐部队趁夜色突袭了新疆前线的清军牧场,清军损失牲畜十二万头,直接瘫痪——因为失去了机动能力,彻底熄火了。
这之后,雍正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喀尔喀蒙古境内的北路清军身上。实话实说,这支军队才是他的「心头肉」:这里是清一色的八旗兵。包括满蒙汉八旗和大名鼎鼎的索伦兵。


1731 年(雍正九年),六月中旬。
北路清军总指挥傅尔丹得到了一个「绝密情报」:有几千名准军骑兵跑到了离科布多城西北方不远处的博克托岭一带放马。
与此同时,傅尔丹又得到一个清廷内部的准确消息:准军主力正在围攻西路清军前线鲁克沁(今属吐鲁番),抢夺粮草。
看来,自己这边的准军数量应该不会太多,实力有限。「绝密情报」果然不假。
于是,傅尔丹当机立断,在没有上报雍正的情况下,迅速集结大军准备出击,他要全歼准军。
虽然准军只有几千人,但是考虑到准军的强悍战力,傅尔丹精心挑选了一支绝对的王牌大军随他出征,其中包含最精锐的京师满洲兵、蒙古兵和索伦兵三个部分。
出发之前,傅尔丹下令,所有人的弹药、箭矢全部加倍携带。
这支清军总人数一万一千人,居然带了 6000 杆火绳枪和 300 门子母炮、100 门行营炮。火器装备率超过了 60%。同时,人手一张七力(约 50 公斤)以上的满洲弓。
不夸张地说,这个装备水平,在 18 世纪早年的东亚,简直是无敌般的存在!


图: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中的清军精锐骑兵形象


图:清弓(满洲弓)是最晚出现的大反曲弓,可以轻易穿透铁甲,号称「反器材步枪」
并且,傅尔丹还带了一大批身经百战的满蒙悍将,比如塔尔岱、马尔齐、达福(鳌拜的孙子)等,这些人都是从人头堆里爬出来的。上过刀山、下过火海。
实话实说,这已是史上最强清军——考虑到他们的精悍程度,用铁军来形容已经不太恰当,应该是「金刚石大军」。
随后,傅尔丹亲率大军一路狂飙,昼夜兼程,以一日百里的速度直扑准军所在地,博克托岭。
6 月 16 日,清军前锋抓获了帮准军放马的 12 个准噶尔牧民,一顿毒打,他们如实招供:准军将领小策零敦多布和大约七八千准军骑兵就在前面。
清军士气大振,加速前进,准备开始猎杀。
18 日,午时,晴空万里。清军到了。
傅尔丹和他的战将们立即登上一座山岗,手拿千里镜仔细观察,果然看见了前方不远处一群群的战马和神情剽悍的准军骑兵。在这些人的后面,是一个白色的狼头大纛。
这里的地形是一个不大的湖泊,四周都是草地。准军东一块、西一群地散布在湖泊周围放马。
傅尔丹久经沙场,片刻间已经做好布置。
他命令索伦悍将塔尔岱率领清军前锋大约 1000 多名八旗兵发起冲锋,同时,命令其他清军从湖的两翼包抄。
一场准噶尔蒙古铁骑 VS 满洲八旗的恶战,立即在蒙古草原上演。
塔尔岱率领的这 1000 多八旗兵都是来自盛京(沈阳)和京师护军营的满洲兵,这两个地方的部队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御林军。
在冲锋的时候,他们可以把整个身子都隐藏在马鞍的一边,一只手抓着马缰,只用一只脚死死勾住马镫。这就是这些大清御林军千锤百炼的独门绝技:镫里藏身。
这也是古代王牌骑兵的招牌动作。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敌人的射击命中率,从而减少自身的伤亡。要知道清军的对手准噶尔人装备精良,人手一支「沙图纳尔」短管火绳枪。
准军方面:因为清军来得太快、太猛,他们很多人还悠闲地坐在湖边休息,完全没有防备。
等到他们感觉到大地在颤抖,再抬起头看到对面的清军骑兵时,已经来不及布阵了。
他们只能选择临时隐身在岩石或马背后,朝着清军骑兵射击。准军的射击技术都极好。
但实话实说,这样做根本屁用没有。
因为那个年代的火枪发射速度比较慢。要把一颗子弹打出去,需要经历捣药、装弹、捣实、装火绳、打火、瞄准等复杂步骤,最熟练的射手也只能做到一分钟 1 发。
所以,阵型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大部队集合,分成几排,一排排整整齐齐地轮射,形成火力密度,才能真正发挥威力。
清军方面:蓄谋已久,有备而来。火枪+清弓的组合,瞬间形成了一道道火网。结果,准军本就松松散散的队伍立即被清军撕开一个大口子。
领头冲锋的塔尔岱是索伦人(达斡尔族),早在康熙年间就多次参加清准战争,悍勇过人,他曾经仅率 40 名八旗精兵击穿准军一千多人的阻击,扬尘而去。
今天,他要大开杀戒。
不远处,狼头大纛下的小策零敦多布大惊失色,他立即下令撤退。准军放弃抵抗,全体上马,夺路而逃。
清军总指挥傅尔丹命令清军全速追击,死死咬住。
也许有人会问,傅尔丹这样做不怕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吗?
真不怕。
因为这支清军无论是打还是跑,在当时来讲,无敌于东亚。
打就不用说了。
就算打不过要跑的话,也没人能拦住他们。因为他们的战马可不是普通的战马,而是清廷在几十年里专门培育的最优品种:乌珠穆沁马。比传统的蒙古马高大、健壮,堪称东亚最优。


图:乌珠穆沁马,兼具速度与力量
还有,如上文所言,清军这次出击携带了几倍于战时的弹药量,万一遇到敌人的埋伏,只要集火一个方向——火绳枪、火炮和满洲弓同时开火,来它个「犁地式轰炸」,相信没有哪支敌军能够顶住。
这就是傅尔丹自信的根源——精甲(绵甲)、重弓、枪炮、健马,外加惊人的战斗技巧与意志。
直到他遇上了带着秘密武器前来的准军王牌。
2.「欧洲化」的蒙古军团
从 6 月 18 日到 21 日,清军连续追了小策零和准军残部三天三夜,从博克托岭一直追到了和通淖尔(即和通泊),追出去几百里地。
和通泊的地形是一片宽阔的大峡谷,两侧是起伏的山峦。
6 月 21 日上午,清军终于从前后两个方向堵住了准军。饺子皮已经擀好了,准军就是饺子馅。
小策零敦多布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命令准军围成了一个圆阵,里三层外三层,最外面两层全部用战马和骆驼做掩体,准军士兵则在里面对着清军开火。
实话实说,这个阵型在傅尔丹和一众清军悍将眼里,早就见怪不怪。
这不就是当年康熙帝一征噶尔丹时,乌兰布通之战(1690)噶尔丹「驼城战术」的翻版吗?
问题是,康熙那个时候的清军根本没有这一次清军这么多的枪炮。
一句话:轰就是了。
于是,清军的各种枪炮对准准军的「驼城」开始轰,火枪铅弹和实心炮弹像冰雹一样砸在准军的阵地上。
不到一个时辰,准军就顶不住了——驼城被炸出了一个大口子,清军骑兵已经再次集结,即将发起最后的冲锋。
然而忽然间,两侧的山谷中响起了蒙古人的大海螺声,一队队身穿皮甲的准军骑士如黄蜂群般涌出,他们全部手持火枪。
现在轮到清军震惊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从始至终,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准噶尔人为了布置好这个陷阱,花费了无数心血,其布置之精密,即使在今日看来,都堪称大师级的杰作。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和通泊之战非常惨烈,清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雍正精心挑选的八旗精锐,逃回来的只有2000余人,几乎是全军覆没。
在这场大战中,清军作战中阵亡及被俘者6923名,303名官兵在溃败时被杀或遭到俘虏,总共损失官兵达7226人,侥幸逃出生天的只有两千余人,战损率达到参战兵力的百分之七十。
这场战役中的八旗军相当于清王朝的贵族士兵,他们的损失对清王朝来说是非常严重的。
清军自从入关以后,都是所向披靡,几乎没有失败过,这让很多人闻风丧胆,慢慢就有了清军不败的神话。
可是所有的神话都是被拿来打破的,清军不败的神话没有等到清政府统治走下坡路,在雍正九年的时候就被打破了。
雍正九年,准噶尔的新任首领对清朝边境不断骚扰,雍正非常愤怒,因为这个准噶尔汗国曾经被康熙教训过,早就对大清俯首称臣了,现在又来作妖,简直就是皮痒。
其实,在被康熙教训之前,清朝和准噶尔所属的蒙古族是非常友好的,清朝虽然规定满汉不可通婚,但却很喜欢和蒙古族通婚,皇太极的五位嫔妃都是蒙古族,除了皇后哲哲之外,非常有名的海兰珠和孝庄都在其中。
不仅皇帝自己娶蒙古族女子,整个清朝皇室都积极迎娶蒙古族女子,一时之间,满蒙亲得就像一家人,这种政治联营极大的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毕竟,蒙古族也是顶尖的战斗民族。
这样的太平日子久了也会出现问题,通过联姻的方式能够团结的始终是少部分贵族,蒙古族的战斗血液从来就没有冷却过,一些新的势力不断冒出来,对于这些,清政府采取了镇压。
但当噶尔丹出现时,清政府就头疼了,因为他实在是太强大了,不仅迅速扩张,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最后甚至把整个蒙古族都统一了,这就让清政府与蒙古族处在了平起平坐的位置。
其实平起平坐也没有什么,关键是噶尔丹还长期骚扰边境,威胁直指北京。
最终,康熙经过三次大的军事行动,才让噶尔丹俯首称臣。
雍正觉得策零虽然很喜欢闹事,但毕竟是新王上任,根基未稳,此时正是打压蒙古族的大好时机,于是决定出兵噶尔丹。
事情正如雍正所料,策零听说清军两路大部队到了,立即派人到清廷投降,这真是乐坏了雍正。
他以为策零已经被吓坏了,马上就命令两路大军停止前进,并且召回了主将傅尔丹和岳钟琪。
让雍正没有想到的是,策零居然利用他来耍调虎离山之计,一听说两个主帅回京了,立即就袭击了清军的粮草部队。
由于清军都知道策零投降的事情,所以根本就没有防备,策零的袭击非常有效,清军不仅丢失了粮草,而且大量的马匹和辎重也被劫走。
雍正接到战报,大呼上当,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策零,清军劳师远征,粮草运输本就是一个大工程,如果策零盯上了粮草,那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因为策零是地头蛇,对沙漠地形十分熟悉,对清军来说,他们就是神出鬼没,你出去找他,找不着,他要找你,一找一个准。
为了避免这种游击战对部队造成巨大损失,痛定思痛的雍正改变了战略,他放弃了清军以前擅长的野战,而是采取了逐步修建城池,稳扎稳打的方式向前推进。
这是一个极度耗时耗力的笨办法,但是也不失为一个绝对会胜利的办法,因为相对噶尔丹汗国而言,清政府的财力物力要雄厚得多,这种打法,其实就是拼国家底子。
办法虽笨,但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可是意外却发生了。
雍正派出的部队是两支,本来岳钟琪带领西路清军是负责保卫和清剿工作,傅尔汗带领的北路军负责筑城。
最先出问题的是岳钟琪,他得到一个情报,说策零会攻打吐鲁番,于是他前往吐鲁番。
可是,吐鲁番的敌兵很少,原来策零把大部分的兵力都用在了打击北路军上。
可怜北路军,没有了西路军的保护,不但要负责筑城的工作,还要应付策零的打击,常常是疲于应付,主帅傅尔丹的耐心渐渐被磨灭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抓住了几个敌兵,据他们交代,策零准备了三万大军来进攻,但由于协调不力,所以有两万都还没有到。
傅尔丹一听,不由大喜,认定了这是一个消灭策零的好机会,不顾谋士的反对,执意带着队伍出击。
傅尔丹有很大的决心,所出尽为精锐,他立志要一举拿下策零,却不知,在他出兵之时,败局就已经注定。
此时的策零,正带着两万士兵在傅克托岭等着傅尔丹,他沿途部下士兵,引诱傅尔丹一直向着包围圈前进。
可怜的傅尔丹,一路上没有半点怀疑,一直到了终点才醒悟过来,此时整个清军已经成了饺子馅了。
其实,只要清军阵型不乱,经过必要的牺牲之后,大部分清军还是可以活下来的。
可惜的是,人一倒霉,喝水都磕牙。
清军正组织撤退的时候,天气突变,风雨夹杂着冰雹劈头盖脸打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敌军冲了过来,对毫无组织的清军大开杀戒。
好不容易冲出重围的清军仓惶逃窜,然而,屠杀并没有结束,当他们逃到和通泊时,敌人早已准备好的火炮一齐响了起来。
这是从俄国俘获的火炮,其先进远超当时的清朝,再加上是居高临下,清军死伤惨重,最后只有两千人得以生还。
此次战役,清军死了七八千人,全是八旗精锐,雍正几次都心痛得流泪。
他把傅尔丹和岳钟琪都关了起来,但就是杀了他们也换不回这些将士的性命。
到了出丧那天,京城的八旗人家,几乎是家家办丧,哭声一片。
说起和通泊之战,属于大清朝在西北边疆战事的系列战争之一。康熙在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之后,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了北方。1689年,大清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使东北边疆安定下来。在西北边疆的准噶尔则成为大清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
清朝历经三皇的准噶尔战争
准噶尔,明朝时称为瓦剌,入清后称为准噶尔。当时的准噶尔势力强大,占地辽阔,以伊利为中心,雄据天山北部,又征服了天山南部的回部,基本控制着青海、西藏、哈萨克一带的局势,并且打算入侵喀尔喀(外蒙),图谋着呼伦贝尔,直逼乌兰布通,对北京造成威胁。
因此,清朝不除此患统治不能稳定,为此,清朝的三代皇帝,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与准噶尔进行了长达70年的战争。此战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690年--1697年,康熙帝几次亲征打得正是准噶尔的噶尔丹,虽然清军大获全胜,将漠北蒙古纳入版图,建立了对外蒙地区的统治。但是损耗也巨大,此后无力远征伊犁,双方停战20年。
第二阶段:
1716年--1735年前后,此时准噶尔由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执掌,他大举入侵西藏,杀死了拉藏汗,和硕特汗国就此灭亡。康熙派兵援藏,收复了西藏和青海地区,将策妄阿拉布坦赶回了新疆新区。
1725年,雍正时期,准噶尔的继任者是策妄阿拉布坦的儿子噶尔丹策零,他又向清朝发起了挑战。发生在1731年的和通泊之战,就是其中的一战,双方在这一阶段互有胜负,打到精疲力竭,之后协议又停战20年。
第三个阶段:
时光一转,到了乾隆时代。1755年,准噶尔发生内讧,清廷出师,远征天山北路,攻克伊犁,俘获准噶尔汗达瓦齐。中途几经已降清朝的阿睦尔撒纳搅局,均被清兵平判。1757年,阿睦尔撒纳客死俄罗斯。至此,清朝结束了长达70年的平定准噶尔之战。
和通泊之战
时间:1731年
地点:和通泊地区
掌权者:雍正 VS 噶尔丹·策零
主战人物:傅尔丹 VS 噶尔丹·策零
兵力对比:1:3
战争经过:
1、交战前的战略战术和军事冲突
1729年年底,为便于处理西北军务,雍正帝成立了军机处,任命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等主持军机日常工作。自此,雍正帝与噶尔丹的王者对决拉开大幕。
驻守西北边疆的大清统帅有两位,分别是北路军统帅傅尔丹,设营于乌里雅苏台南的察罕叟尔。另一路就是西路军统帅岳钟琪。1730年,傅尔丹向雍正呈报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其中心内容是:以八千兵力分成四路,各路两千,分别部署在布尔干、布鲁尔、库列图岭和奇兰河,穿越阿尔泰山后,与西路军汇合,直捣噶尔丹老巢。
但是这样大规模的调兵迁将,动静太大,没多久消息便传到了噶尔丹·策零耳朵里。同年秋,雍正决定暂停以上原定计划行动,召回西、北两路军大帅,打算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这一停就是一年,一年的时间足以让噶尔丹也做足了应战计划,不仅如此,他还来了个先发制人,自1730年十月开始,清西路军在巴尔库尔、青海噶斯口岸各处都遭到了准噶尔军的袭击。十二月更是损失惨重,准噶尔军使出自己惯用的盗马战术,一举洗劫了清西路军的科舍图岭牧场,截获牲畜12万多,歼灭清军三千多人。
噶尔丹的盗马洗劫大大助长了准噶尔军的势气,之后他们一路骚扰了多处清军驻扎地,虽最终被清军击退,但西路军的人员和物资损失惨重已成事实。
战报传至雍正处,为了遏制准噶尔的盗马术,新的战略部署出炉了,简单八个字:步步为营,筑城进逼。意思就是西、北路军在袭扰准噶尔军的同时,各自在作战区域内修建三座大城,并配备城防设施,周边还要求部署卫星城和炮台。这样的大规模筑城,从战略上讲是对的,但是修筑成本相当高。
如果这项计划严格坚定的执行下去,三年内两军会师于准噶尔腹地博尔塔拉,确实会给准噶尔军造成巨大威胁。但是两路大军的筑城工作只进行到一半,这项军事计划中途又被叫停了,原因是雍正根据准噶尔军的几次袭扰都针对西路军的防区,因此,他武断地认为噶尔丹·策零的重点进攻目标是哈密、吐鲁番和巴里坤等西路军的驻防地。
再加上噶尔丹·策零又大举进攻吐鲁番东部清西路军的驻地鲁谷庆,且声势浩大,清军被围困了长达四十多天。这让雍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于是,他打算逐步增兵北路军,趁着准噶尔军主力与西路军鏖战之时,让北路军瞄准准噶尔空虚的后方,一击致胜。京师八旗和地方驻防八旗兵就在这时被增派到了北路军。
但事实是,1731年五月,从准噶尔逃回的被俘清军士兵报告,准噶尔军已在阿尔泰集结兵力,欲主攻北路军,但这一信息被冷处理了。六月初三,清军抓获一名准噶尔人也称,噶尔丹·策零集结三万兵力约于五月合兵于奇兰之地,小策零敦多布的驻扎地目前兵力两万余人。这一信息被后人认为是准噶尔军的间谍行为。
机不可失,傅尔丹决定先发制人,趁准噶尔军还未完成集结之际杀他个人仰马翻,一举挫败对方的战略意图,一来可以报科舍图牧场被劫之仇,二来可以扭转清军被动的局面。于是,他在没有上报皇帝的情况下,贸然采取了军事行动。
傅尔丹或许认为势在必得,或许想给雍正一个惊喜,或许有些轻敌,更或许作为一军统帅少了几分运筹帷幄。他这一出战,不仅没有扭转清军被动的战局,反而让清军在漠北完全失去了势气。
2、为期14天的惨烈之战
六月初九
傅尔丹发出了他的作战号令:
1)科布多守营人员,以都统衮泰、总兵胡杰、参赞大臣陈泰为首,满汉官兵9300余人。
2)顺承郡王锡保率军勘测地形
3)出战精兵一万,包括京师八旗、山西右卫八旗、盛京八旗、黑龙江驻防八旗及索伦猎手等鸟枪骑兵。(八旗精兵出征了,折返者却是寥寥)
4)随军大将:巴赛、查弼纳、马尔齐、塔尔岱等沙场宿将。
至此,我们看到这一万精兵的强大阵容,和参战的八旗子弟兵。
原计划进军目标:游牧在图鲁图绰尔的准噶尔人牧群。
六月十六
傅尔丹行军至扎克塞河,抓获来自敌军牧人12名,其中一个名叫巴尔喀的人供认:小策零敦多布身边领兵仅千余人,分水草而驻,还未立营。原号称备兵三万,尚未全至,具体到了多少,实数不知。这一小戳人员也被后人认为是诈降行为,以此迷惑傅尔丹。
大小策零敦多布都是噶尔丹的重臣,又是亲戚关系。小策零原本负责监管天山南路各回部的城邦,战争爆发后,被噶尔丹调到东线与清军对抗,在进军清西路军的过程中,充当急先峰,表现勇猛。
噶尔丹把矛头调转指向清北路军后,小策零又被调到了主攻清北军的战事中。原本大小策零共同领军执命,但由于大策零年事已高,行军途中生病,由他统率的万人军马没有及时抵达指定地区。因此只有小策零亲率的私兵一千多人到达了察罕哈达以东地区。
小策零在准噶尔的名气不比大策零差多少,如果能将其生擒或斩首,那对于准噶尔军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是挫败准噶尔军图谋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傅尔丹的想法,这个想法实际上也没错,只是作为一军统帅,对敌我形势,以及获取的情报没有进行充分的理性分析和判断,最终导致陷入困境。
傅尔丹更改了原计划的进军目标,准备使用“擒贼先擒王”的战术思维。
更改后的目标:直接进攻察罕哈达的小策零敦多布
六月十八
清军抵达博克托岭下(今蒙古国境内)的图尔巴图湖。由参赞大臣苏图率领的一千名京师八旗兵与在此地的准噶尔军发生遭遇战。
准噶尔军在此实际聚集人数为一万人,但是由于分散驻牧,反而让清浑占了主动。而且清军后续九千大部队很快增援,步步紧逼,准噶尔军只能撤退,两天后一直退到和通泊。
六月二十一
今天傅尔丹开始为自己的莽撞埋单了。大、小策零敦多布人马最终按他们的计划齐聚和通泊战场外围,如上述俘虏所述,约有3万人马。清军形势急转而下,以一敌三,要取胜,恐怕得靠十个张飞来吼。对于此时的清军,最佳的计策就是第三十六计:走为上,但走得了吗?
傅尔丹与众将商议只能后撤,当下分成三路撤退,东西两路两路人马各一千人,负责殿后。东路由前峰统领定寿、副都统苏图、觉罗海兰等负责,西路由副都统马尔齐、塔尔贷负责。主力军八千人由傅尔丹率领在前方。
当晚遭遇暴风雨天气,定寿部行军缓慢,被准噶尔军追上形成包围之势。定寿部清军陷入血战,少量弹药和箭矢很快用完。
六月二十二
负责殿后的东西两路人马受到重创,马尔齐等高级将官全部战死,定寿本人自尽,仅有觉罗海兰突围成功。
东西两路殿后的清军都已被灭,清军就只剩下傅尔丹亲率的八千人马了。他们能敌得过准噶尔军吗?如果索伦猎手的鸟枪队没有临阵脱逃,或许清军死伤不会那么多。
准噶尔军对这次战斗准备很充分,噶尔丹·策零曾经俘虏过一名瑞典籍的俄军炮兵准尉列纳特,和一名俄国技师。这两人派上了大用场,他们采用欧洲人的铸炮技术,为准噶尔军铸造了7门铜炮和3门臼炮。噶尔丹又专门成立了一支欧式炮兵部队。清军这下要吃苦头了。
但是噶尔丹这些炮也只是轻型火炮,两军在装备上的对比,还是清军略胜一筹。但是大敌当前,最怕再而衰,三而竭。傅尔丹的一鼓作气已然结束,面对来势汹汹的准噶尔军,如果没有一马当先的猛将,很难扭转局势。清军尝到了欧式火炮的滋味,伤亡惨重。
那么,清军的火炮鸟枪队跑那里去了呢?索伦猎手主体由黑龙江兵构成,单 兵作战能力强,但整体纪律差,大敌当前,竟然溃营而去。
六月二十三
察哈尔八旗、土默特、喀喇沁等数千蒙古兵也在欧式炮火下溃散,而且作为副都统的衮布竟然投降了。最后,只剩下傅尔丹和京师八旗在抵抗了,京城的八旗子弟兵没给祖上丢脸。
六月二十五
清军败局已定,傅尔丹令尚存的四千名八旗兵列成方阵,准备突围,但是还有附加条件,还要带上沉重的火炮等物资。实际这完全没必要,这就好比房子着火了,还非得去拿存款单,生死一线间,关键时刻命才是最重要的,拎不清者,只能后果处负了。
六月二十八
清军退至哈尔哈纳河,但准噶尔军还是死死咬着这块肥肉不放。这时,傅尔丹从梦中醒来,扔!把那些沉重的物资扔了,随后又兵分两路继续回撤。
七月初一
傅尔丹带着两千残兵败将终于撤回科布多,副都统塔尔贷在保护傅尔丹过程中身受重伤,不幸掉队,但幸运的是,他骑了一匹好马,那战马一直驮着濒死的主人不离不弃,塔尔贷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安全返回科布多大本营。
但是,另一路由辅国公巴赛统率的清军没有逃脱准噶尔军的围追堵截,最后也是全军覆没。
至此,和通泊之战结束。
和通泊之战伤亡情况及失败原因
和通泊一战,清军以一万精兵不敌准噶尔三万大军,惨败而归。
其中一万兵力中,阵亡及被俘者达七千多人,侥幸逃生都两千余人。战损率70%,可见此战的惨烈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八旗兵在与敌方交手过程中表现突出,特别是集荣誉感使命感凝聚力于一身的京师八旗,他们用沉重的伤亡代价使清军避免了被全歼的厄运。
参战的18名将领,衮布投降,傅尔丹、德禄、塔尔贷、承保等少数几位侥幸逃生,大部分将领都殉国了,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名臣之后。在危难时刻以身殉国,值得敬佩。
谈及这次战争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后人一直诟病于傅尔丹的有勇无谋,轻信诈降人员的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军事指令。这方面傅尔丹确实有责任。
其次,清军驻守在科多布大本营的后方部队未能及时发兵救援。留守都统衮泰在组织救援时,各处军台响应者寥寥,参赞大臣陈泰居然领三千官兵临阵脱逃。
第三,雍正帝频繁的改变战略战术,对敌方的战略意图始终没有摸清。同时鉴于历史原因,也过分倚重北路军,始终认为准噶尔军不敢正面与北路军进行大规模的交战。傅尔丹及其麾下众将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在战略思想上陷入被动,错估形势,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
第四,作为雍正对手的噶尔丹·策零,实战经验丰富,有过自统一军、南征北战的长期历练,而且极具军事才能。两军领队相比,噶尔丹·策零的谋略要略胜一筹。
噶尔丹·策零把雍正派出的两路大军打得溃不成军,科舍图牧场的盗马战术让西路军损失惨重,和通泊一战又重创了北路军这支强劲的野战兵团,接下来他还有更大的计划,把战火烧到了喀尔喀,然而等着他的已不再是胜利了。
至此,我们也了解了“北京八旗家家戴孝的局面”因何出现的前因后果。
这是一项萱萱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塑造共同敌人来让今天的汉人共情历史上的满人,进而潜移默化打下“(在没有被内聚力给聚合的)蒙古人面前满人也是种花”的钢印。
俗话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和通泊之战是满族入关后打过的最惨败仗,参战1万人阵亡、失踪7226人,八旗精英几乎团灭!雍正自此一蹶不振,准噶尔汗国真的这么可怕吗?
准噶尔军火炮猛攻清军,清军都统西弥赖大喊“谁敢跑枪毙谁”,可索伦兵依然四散逃跑,佐领巴都混入索伦兵中,一溜烟跑了。准噶尔军势如破竹,黑压压一片将清军赶尽杀绝。西弥赖看着四散的逃兵,心灰意冷,引刀自尽。
这是清军与准噶尔军1731年大战于和通泊的最关键一刻,也是清军溃败的真实写照。


准噶尔汗国的威胁
自从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入关以来,其精力都用于对抗南明政权,放松了对西北地区的征伐。准噶尔汗国便是蒙古部落的一个分支,俗称” 瓦剌“,蒙古分裂为漠南(内蒙古)、漠北(外蒙古)、漠西(准噶尔汗国)三部分,漠南、漠北先后臣服,漠西联盟较为松散,以卫拉特各部为首,也做出臣服的姿态,向清朝进献了不少的贡品,清朝赐给甲胄弓矢,下令让各部首领继续统治管辖区域,由此成为大清版图的一部分。


康熙年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出兵,打败了卫拉特联盟各部,将松散的联盟建立起统一政权,由此形成了准噶尔汗国。噶尔丹觉得女真族能一统全国没什么了不起,自己一样可以称王称霸,于是破坏约定,出兵挑衅清朝。
康熙平定了三番和台湾后,三次亲征漠西,把噶尔丹打得抱头鼠窜,最后逼得实在没有办法,服毒自杀了。准噶尔部的继承者策妄阿拉布坦很聪明,将噶尔丹尸体献给康熙,再次表示臣服,得到了清朝的认可。
在策妄阿拉布坦的统治下,准噶尔发展迅猛,人口超500万,坐拥30万大军,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后,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又动了“谋反”的心思。
雍正根据父亲康熙的指示,采用分兵两路、边进攻边筑城的方式,想要三年内进攻到准噶尔汗国的大本营,这个想法很好,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突生变数。
雍正九年(1731年),西路军由岳飞21世嫡孙岳钟琪统帅,均为汉人。北路军由傅尔丹统帅,均为京城、内蒙八旗,北路军人数超过4万,在战斗力上明显超过西路军。
正因如此,西路军成为准噶尔重点照顾对象,雍正也认为准噶尔绝不会与北路军硬碰硬,而只会欺负战斗力一般的西路军,在此背景下诞生了著名的和通泊之战。


和通泊之战惨败全过程
噶尔丹策零十分的狡猾,他派出了一名投降的俘虏给傅尔丹提供了一则假情报:准噶尔军队正在集结,十分松懈,出击必定全歼。
傅尔丹立功心切,明知道敌人有3万人却自信满满,他挑选了一万名精兵中的精兵,包括京城八旗4800人、内蒙八旗1200人、索伦兵2000人和鸟枪骑兵2000人,还带了18名副都统,毫无顾虑地直奔对方集结营地。
傅尔丹西侧由马尔齐、衮布、塔尔岱指挥,东侧由西弥赖指挥,傅尔丹带队走中间。可到了博克托岭一看,两边地势很高,自己越走越感到部队,很快进入了夹击范围,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敌人的圈套。
此时傅尔丹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两侧火炮轰隆,杀出了3万骑兵。东侧的索伦兵兵败如山倒,带动全军溃败,西侧、东侧全军覆灭,副都统马尔齐阵亡,衮布被俘,塔尔岱侥幸逃了出来。傅尔丹全无还手之力,仅一天时间打得仅剩两千人。


西路军岳钟琪想直奔敌人大本营,利用“围魏救赵”策略解救傅尔丹,可还没到敌人大本营,准噶尔军已经凯旋回城了。
对此,雍正下旨痛批了傅尔丹一顿:
伊所恃者,惟数索伦耳。岂知首先溃散, 几致伊于危殆者, 即索伦乎。
索伦兵其实相当于如今的特种部队,属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精通骑射、骁勇善战,从努尔哈赤时期,索伦兵就得以重用,且声名远播,康熙曾征召500名索伦兵,在雅克萨之战中表现神勇,此后重大战役必有索伦兵,而且势不可挡、无往不利。
可为何和通泊之战中最先溃败的却是索伦兵呢?与临时换将有关。索伦兵几乎都是亲戚,族人领袖塔尔岱从东侧换到了西侧,新上任的西弥赖根本不懂索伦兵,更无法取得他们的信任,于是出现了开篇的场景,不管西弥赖如何呵斥,索伦兵根本不听,如果当时塔尔岱在东侧,结果将完全不同。
俗话说“一将无谋,累死三军”,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傅尔丹,也适用于西弥赖。仅仅一年后(1732年8月),清准两军在额尔德尼昭再次爆发大战,塔尔岱命令索伦侍卫阿兰吉喀带领28人,奋勇冲入准噶尔军阵营,塔尔岱紧随其后,一举攻破敌人防线,杀敌过万人,缴获器械驼马牛羊不可计数!雍正大喜,封赏“塔尔岱为黑龙江将军,统领军营东三省兵丁”。
索伦兵为一年前的大战报仇雪恨,在其历史上,像和通泊之战如此惨败仅此一例,不得不说一个好的主帅统领三军,将激发出战士们无法想象的战斗力。


和通泊之战惨败原因
和通泊之战惨败与几点因素有关:
1、 傅尔丹好战贪功。在与岳钟琪的双线进攻下,傅尔丹总想先立奇功,挫败准噶尔军,但他有勇无谋,能力太差,在关键岗位上用人失误,导致全军连平时50%战斗力都没发挥出来。
2、西路军和后援部队无法支援。傅尔丹被突袭后,西路军路途过远无力救援可以理解,但北路军后方还有三万人预备部队,他们看到主将被困无动于衷,甚至还有不少参赞大臣陈泰带着3000官兵直接跑了,堪称奇葩。
3、武器装备不如对方。准噶尔军从欧洲引入了大量火炮,火绳枪,雍正发兵前曾训练2000人练习鸟枪,在对阵时,鸟枪、火铳都用上了,但射程不如对方远,速度不如对方快、精准度差了一大截,几乎一开战就注定了败局。


兵败的代价
和通泊之战是整个清王朝的最大败仗,从索伦兵的单点溃败蔓延全军,清军阵亡、被俘达到6923人,失踪303人,合计损失7226人,战损率超过70%,就算逃脱的2000人中,也大半负伤。其中京城八旗4800人中损失4583人,可以说活下来的都是万幸,18位副都统,仅有四人得以逃脱,其余全部战死。
满族人当时人口并不多,主要与出生率低有关,雍正初年,北京八旗才不到12万人,其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所以仅和通泊之战就损失了4583位精英之中的精英,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了,雍正用“痛恻难忍,不觉泪下”来形容这种心情。和通泊之战几乎断送了康熙苦心经营西北边境数十年的成果,雍正帝甚至下令喀尔喀蒙古内迁以避准噶尔军锋芒。
结语:
和通泊之战的惨败让很多北京八旗家庭失去了孩子,导致北京八旗家家戴孝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利于满族人对汉人的统治,对于雍正来说得不偿失,不过他的损失都在乾隆时得到了补偿,乾隆也由此获得“十全老人”称号,清朝由此又恢复了鼎盛。




和通泊之战,是雍正帝心中永远的痛,不仅八旗精锐几乎被团灭,并且多达14名高级将领阵亡,此战算是彻底打破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在雍正帝的授意下,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领八旗兵、蒙古兵以及黑龙江索伦兵共三营万余精锐兵力,远赴漠西蒙古,意欲荡平准噶尔帝国。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开战,是因为雍正帝得知准噶尔帝国内部不久前发生了宫廷政变,此时正值内乱,于是,雍正帝便想借此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时常侵扰的宿敌。
为了保证战役胜利,雍正帝可谓是下了血本,不仅将京城中的八旗精锐尽皆抽出,还从黑龙江调来骁勇善战的索伦兵,而领兵的大将,除了大将军傅尔丹以外,剩余的十多名将领,也都是极富经验的沙场老将。
但就是这么豪华的阵容,以及在外人看起来不俗的战斗力,却最终在和通泊遭遇惨败,除了十八名大将战死十四个外,八旗精锐也基本上全军覆没,万余名士兵,在傅尔丹拼死杀出重围后,最终仅剩两千余人。
高达百分之七十多的战损率,是清朝开国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并且这次出战的士兵,那是清朝的王牌部队,相当年可是仅用一万人就能追着明军几十万人打的精锐,而如今,却被准噶尔帝国打的抱头鼠窜。
此战之后,让八旗兵元气大伤,并且由于战死人数较多,就出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的凄惨景象,而这一场失败的战役,也成为了雍正帝心中永远的痛,终雍正一朝,再也没能组织起对准噶尔帝国像样的战役,直到乾隆登基后,才举倾国之力,彻底灭掉了准噶尔。
曾经精锐的八旗兵,以及骁勇善战的索伦兵,为何会在准噶尔面前轻易溃败呢?这还要从准噶尔帝国的发展史说起。
准噶尔的前身,是当年大明朝的宿敌瓦剌部,在瓦剌与明朝抵死纠缠的同时,原本元朝的残存势力蒙古鞑靼不断崛起,并与瓦剌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由于不敌,瓦剌部不得不向西迁徙至漠西,而在迁徙的过程中,瓦剌部内部发生分裂,成为了四个独立的部落,其中一个,就是准噶尔。
而在明朝逐渐没落,后金逐渐强大的同时,准噶尔也默默地日渐强盛起来,不仅将原瓦剌部分裂出的其他三个部落赶走,还建立自己的城邦,制定自己的法律,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尤其在皇太极将国号由后金改为大清时,准噶尔已经两次击败俄罗斯的入侵,并迫使俄罗斯承认准噶尔汗国,更统一文字,成为了新的霸主。
实力强盛自然就想着要扩张疆域,而当时的清朝也是处于上升期,因此两者避免不了的就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其实在顺治初年,尚未完全成气候的准噶尔部,也曾向清朝奉表纳贡,在那个时候,就确认了主从关系,顺治帝还赐予其首领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
但在之后,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却野心越来越大,不仅四处征战,还和清朝争夺漠南、漠北的控制权,更是在公元1688年,公然侵入内蒙古,悍然向清朝发起挑战。
此时,康熙帝已经登基,自然对准噶尔的挑战不会坐视不理,于是御驾亲征噶尔丹,当时的八旗士兵凶悍异常,很快就将其击溃,最终噶尔丹兵败如山倒,同时,原准噶尔法定继承人策妄阿拉布坦又乘势占据了大部分领土,逼的噶尔丹服毒自尽。
随后,策妄阿拉布坦向清朝臣服,顺利地登上了准噶尔汗国的王位,自此,清朝与准噶尔算是度过了一段和平的岁月。
但说是和平,其实小摩擦依旧不断,准噶尔依旧虎视眈眈,只不过慑于康熙的威名,才不敢轻举妄动,而在康熙帝驾崩后,准噶尔就开始伺机而动了。
当时的准噶尔汗国,对外号称拥兵三十万,同时国力强盛,因此就十分的不安分守己,数次对清朝边境侵扰,在前后多次小规模交战后,不胜其烦的雍正帝就决定,发兵打一打准噶尔气焰。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雍正帝派出北、西两路大军,北路由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统帅,西路则由岳飞后裔岳钟琪统帅,两路大军负责共同剿灭准噶尔大军。
但以岳钟琪为首的西路军,在与准噶尔军的战斗中,一直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果,双方打打停停一年多,互有损伤,这就让雍正帝十分不满。
他想要的,是快速解决掉准噶尔,至少也得打他个元气大伤,让他在一段时间内不侵扰清朝,但岳钟琪的西路军,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
与此同时,傅尔丹的北路军,却取得了不少战果,并且还在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这个要道筑城,凭城固守之下,数次让准噶尔大军铩羽而归,这就让傅尔丹有些自满起来。
雍正九年五月,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见久攻不下北路清军,于是使出诡计,派出间谍并故意被清军抓获,通过间谍,给清军带去了准噶尔兵力不足的假情报,而清军统帅傅尔丹并未识破,当即决定,趁此机会,出兵杀敌。
和通泊之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爆发,雍正帝对于傅尔丹传递回来的情报也不疑有他,同意了其出兵的计划,并且,在他的概念里,傅尔丹率领的不仅有八旗精锐,还有黑龙江索伦兵,整体战斗力要比岳钟琪率领的汉人士兵强得多,这场战役,理应没什么悬念才是,因此,也就十分放心的等着傅尔丹带回大获全胜的好消息。
但让雍正帝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傅尔丹带回来的消息,让他惊得差一点从床上掉了下来。
前文讲过,傅尔丹之所以出兵,是因为轻信了间谍的话,也就是中了计,因此,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当年六月初,傅尔丹又“抓获”了一名准噶尔兵,从他的口中得知,其部仅有千余人在不远处驻守,因此,傅尔丹大喜过望,传令大军急速前进,前去剿灭这千余准噶尔兵。
但这只不过是噶尔丹策零的诱敌之计,目的就是要将傅尔丹一步一步地引到包围圈内,在当月十七日,傅尔丹果然遇到了小股的准噶尔兵,一顿冲杀后,斩敌四百。
这次胜利,更让傅尔丹自信满满,于是大军继续推进,等到二十日,大军汇合后,进入博克托岭,准噶尔才露出了獠牙。
在博克托岭,准噶尔有两万大军在此埋伏,就等着傅尔丹入套,此时时机成熟,顿时喊杀声震天,从四面八方向清军杀了过去。
由于占据高处有利地势,准噶尔几乎是毫不费力地将清军杀了个人仰马翻,当日的战斗,清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才得以勉强抵抗。
到了次日,准噶尔更为神勇,同时在欧洲大炮、土耳其式火绳枪等先进武器的加持下,打的清军节节败退,恰逢当日天降冰雹,这就几乎是宣判了清军的死刑。
在几番救援无果之下,傅尔丹只得拼死突围,最终退到和通泊边上的大营中,但立足未稳之际,准噶尔兵紧跟着就杀到,最终,在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后,傅尔丹率残兵渡过哈尔噶纳河,退往科布多方向。
此时的清军,已经被打的仅剩两千余人。
除了士兵多为阵亡之外,随军出征的十八位将领,也有十四位战死沙场,可以说,基本上将当时稍微有点名气或者能力的能带兵之人,全都一扫而空。
这次战役,让雍正帝深受打击,从之前的自信满满到如今有些茫然,更让他苦心经营数年,意图一举荡平准噶尔的梦想破灭,而自明朝末期就所向无敌的八旗兵,也在这场战役中,打破了“过万不可敌”的军事神话,由此,终雍正一朝,对准噶尔就从主动出击,转为了被动防御,而这场以惨败为结局的战役,也直接造成了京城八旗家家戴孝的景象。
不管是此次出战的八旗兵,还是蒙古兵,或者是黑龙江的索伦兵,在清朝初期的大小战役中,向来都是强悍的存在,为何会在这次规模并不是太大的和通泊之战中惨败呢?
仔细分析之后,其之所以惨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其一,傅尔丹的刚愎自用
此战中,最大的责任人就是靖边大将军傅尔丹,正是他对情报不加以分析真假,在立功心切的心思驱使下,贸然出兵,被准噶尔大军包了饺子。
事实上,准噶尔的计策并不是特别高明,并且,傅尔丹也有过察觉出来有诈的机会。
在抓获间谍后,傅尔丹传令大军前进,期间又抓获了一名准噶尔巡逻兵,告知他准噶尔部仅有千余人驻守,在前进数日后,却并没有见到这所谓的千余人,一直到当月十七日,才遇到了小股的准噶尔兵。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将领,理应有所戒备,放缓行军速度,而不是贸然前进,但傅尔丹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最终一头扎进了对方的包围圈。
其二,雍正帝的误判
在傅尔丹申请出兵时,雍正帝也是未加考虑,直接同意了他的出兵计划,这也是此次战役失败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雍正帝会误判,是因为在他看来,准噶尔刚刚历经了宫廷政变,此时应该是内外交困,各方势力不一心的时候,这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同时,由于岳钟琪的西路军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战果,将战争拖得无限长,这也让雍正帝十分急躁,毕竟打仗打的是钱粮,再这么耗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
因此,一向冷静的雍正帝,也失去了理智,没有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而是轻易地就同意了出兵。
其三,再厉害的兵种,遇到更厉害的热兵器,也会占下风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出战的八旗精锐,已经和当初清军入关时的八旗精锐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在战斗力上,已经退化不少。
从清军入关,到雍正九年的这次战役,大清朝已经在中原统治了近百年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虽说仍有战役,但毕竟与入关时对比,在拼命程度上已经大不一样。
同时,关内的繁华生活,逐渐也在消耗着八旗子弟的战斗力,入关时玩命儿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如今已经达成梦想,谁还会像当初那样拼死战斗?
同时,这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火器,是以火铳、子母炮为主的早期热兵器,而准噶尔用的是什么?是更为先进的欧洲大炮、土耳其式火绳枪。
不太愿意拼命,同时武器也没对方先进,两相对比之下,谁胜谁负不言而喻。
小结:
和通泊之战,是清军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失败战役,在此之前,八旗兵几乎鲜有败绩,曾经在明末时,一万人就能打得明军十几万部队溃散,但这次却出乎意料地大败而归,由于八旗兵多为战死,因此在战后,京城里就有了八旗家家戴孝的凄惨景象,而此次战役,也让八旗兵不败的神话破灭,同时让准噶尔帝国得以继续发展,直到乾隆登基后,才将其灭掉。
偷窃文化之家家带孝。。。
清军职业军人最多也就两三万人。
清军其实就是靠这几万人东征西讨,打出来一个大大的疆土。
这一仗给报销了三分之一。
可不就家家戴孝了。据说很多老八旗祖孙三辈都战死在这场仗上了。
一下子把满洲职业军人家庭给打断了根了。
从此满八旗一蹶不振。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30 10:28:10  更:2024-03-30 10:39:48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