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为什么陈寿要往死里批判姜维?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为什么陈寿要往死里批判姜维?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姜维继承武侯遗志,九伐中原,胜多败少,临死前还在想复兴蜀汉。多好一人儿呀~ |
为什么这么多高赞回答都认为陈寿在批判姜维呢?首先这个问题的立论就是有问题的,我并不认为陈寿在批判姜维。相反,我认为陈寿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可姜维的。 大家要明晰一点的是:历史上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反抗司马家,最后计谋泄露被杀,这是司马家眼中的反臣。陈寿在记录姜维行迹和评价的时候,必然要有所遮掩,于是他写下了姜维传的评语表明自己的(虚假)态度。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姜维传》传评 姜维的将才 首先,是姜维最受关注的军事方面。我在此无意评价姜维的军事能力,所以对姜维在具体的每次北伐中的表现并不讨论。我在这讨论的是:在陈寿心中,姜维的军事能力如何? 可能读者很快会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这句评价似乎表明陈寿并不是非常看好姜维的军事能力。但,答案必然不会这么简单。 然而,就在姜维的对手邓艾的传记中,陈寿却有这么一段记载: (邓)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邓艾传》 邓艾对于自己讨平蜀国自然是很得意了,他对蜀国的士大夫们说:“诸位是幸好遇到了我,才能有今天。要是遇到像吴汉那样杀降的,早就性命不保了。”炫耀之后的邓艾此时想起了姜维,这位似乎还在和钟会对峙的蜀将,但如今他很明显已经打败了姜维,因为他已经将姜维所在的蜀国给灭了,于是他说:“姜维也算是一时的人才,可惜是做了我邓艾的对手,所以才如此一败涂地。” 邓艾将姜维评价为“一时雄儿”,可谓是部分承认了姜维的将略。然而陈寿灰常不满意,他在邓艾吹完有关姜维的牛皮之后,加了一句“有识者笑之”,有识之士对邓艾的这句话表示很可笑!这句记载说明什么,至少说明在陈寿的眼里,邓艾说自己比姜维厉害怎么怎么,陈寿自己是不认可的。 邓艾无疑是三国后期最有能力的军事家之一了,然而陈寿却用一句“有识者笑之”对他所谓“姜维碰到我就不行了”的评语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鄙视。腹黑如陈寿,也是够了。陈寿你不好好在姜维传记里面夸一下姜维的军事,却跑到他对手邓艾的传记里对邓艾的牛皮进行嘲讽,真是太调皮了。 姜维的文才 其次,在姜维的“文”方面,虽然陈寿对姜维评价“粗有文武”,然而他还是在姜维的传记里面用钟会的话来明目张胆夸赞姜维。 (钟)会厚待(姜)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姜维传》 钟会在姜维投降之后,对姜维甚是敬重,和姜维这是出门坐同一辆车,入座则同一张席子。诶,等等,这个场景怎么这么熟悉? 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先主传》 我擦嘞,钟会对降将姜维的待遇,和当年曹操对刘备的待遇居然是同一个级别的!再看看钟会对长史杜预说:“将姜维和我们中原的名士相比,公休(诸葛诞)和太初(夏侯玄)都比不过他啊!”杜预是大诗人杜甫的先祖,不仅是个军事家,还是个大学者,撰有《春秋左氏传集解》。陈寿在这里没有写杜预的回应,看来这位学者大概率也没有反对姜维文才出众的说法。 钟会与杜预的谈话自然不是针对姜维的军事而言,因为他比的是“名士”,而在他们名士圈,夏侯玄可谓是名士圈中最为闪耀的明星,诸葛诞亦是风云人物。陈寿借用钟会的话告诉读者,姜维在蜀汉是没机会和那些名士一起厮混而已,不然他也会成为曹魏风云人物哒! 姜维投降蜀汉之后,他在曹魏的母亲曾写信让他回去,姜维回信:“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姜维立志于功名,他知道只有在蜀汉才能够发挥才能,在与母亲的回信中,他用“当归”这草药之名表达出自己的志向, 姜维还撰有《蒲元传》和《蒲元别传》,分别收录于《艺文类聚》卷六〇和《太平御览》卷三四五。蒲元是诸葛亮丞相府的西曹掾,是木牛流马的制作者之一。姜维为蒲元写的传记中的事迹有如神迹,可以视作小说。诸葛亮曾经称赞姜维“志虑精纯”,姜维所撰写的这小说也有如此特点,靠这文章姜维也能够“称绝当世”了(徐公持《魏晋文学史》评语)。 姜维的德才 陈寿虽然没有对姜维的德行进行直接评价,然而他在《姜维传》的最后却引用了一段蜀汉大臣郤正对姜维的评论: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郤正这段评论对姜维的好学、寡欲和清廉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甚至称姜维是“一时之仪表”。郤正还说:“很多人评价人物,往往是成王败寇的思路,他们都以为姜维投错了蜀汉,最后落得个自己身亡乃至全家族灭的下场,因此对姜维进行贬低,而不做出公正的评价,这就有违背《春秋》褒贬的标准了!” 陈寿在《姜维传》的传评中无疑就是郤正所言“誉成毁败,扶高抑下”的一类了,然而陈寿却在《姜维传》大肆引用郤正的这段话而且不加解释议论,陈寿在此处的春秋笔法用意还不明显吗?可见腹黑如陈寿,是想告诉读者:其实在晋朝书写史书的我也是没办法,传评中不得不成为“誉成毁败,扶高抑下”,然而你们认真看啊,我在这明目张胆的用郤正的一段话为姜维翻案了啊,你们要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啊! 陈寿:“生活在晋朝的宝宝心里苦,但宝宝就是不说!宝宝用春秋笔法告诉你,读书须仔细,多看多思考。孔老夫子都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君要谨记啊!” —————— 蜀国灭亡,姜维的战略安排当然是有责任了。不过我认为更大的责任在于刘禅。刘禅无视姜维守阴平桥头和阳安关口的建议,从陈寿对刘禅的负面评价可窥一二,此处不赘述。 陈寿当然也认为姜维有责任,不过要他为何对姜维如此良苦用心,自然是因为姜维是他的老上司。 陈寿在蜀汉曾经担任卫将军主簿。卫将军这个职位,蜀汉先后担任的有姜维和诸葛瞻二人,那陈寿是这两位谁的主簿呢? 查询这二人传记,可知姜维任卫将军的时间是延熙十年(247 年)到延熙十九年(256 年)春,诸葛瞻任卫将军的时间则是景耀四年(261年)至景耀六年(263 年)。 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晋书·陈寿传》 从《晋书》本传可知陈寿因为不曾曲意迎附黄皓,屡次被遭到贬黜。而《华阳国志·后贤志》记载陈寿先后担任的官职有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等,杨耀坤先生认为陈寿最后担任散骑、黄门侍郎的时间应该是景耀元年之前。因为景耀元年的时期,黄皓已经开始干预蜀汉政治了,陈寿既然选择不迎附黄皓,那么他在景耀元年之后还能担任的“散骑、黄门侍郎”这种近职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不过洪武雄先生则认为《华阳国志·后贤志》所记载的陈寿曾任散骑常侍、黄门侍郎之事,可能指的是其在晋朝所任官职。从《华阳国志·后贤志》原文,确实有陈寿担任散骑常侍、散骑侍郎的记载,《晋书·陈寿传》则有杜预上表其为“黄散”的记载。即使陈寿的散骑、黄门侍郎是在晋朝担任的,然而诸葛瞻于景耀四年方才担任卫将军,在景耀四年后黄皓当道的蜀汉政治环境(姜维也只能避祸沓中),陈寿也是很难先后担任诸葛瞻的卫将军主簿以及东观秘书郎的。所以,陈寿的这个卫将军主簿,无疑是之前姜维担任卫将军时的主簿,但是具体担任时间还是不大明朗。陈寿生于建兴十一年(233 年),姜维担任卫将军的最后一年,即延熙十九年(256 年)之时,陈寿二十四岁,真是年轻啊! 裴松之在《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引用了孙盛的《异同记》,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孙盛之说法,笔者现将相关史料一并贴上: 自(诸葛)瞻、(董)厥、(樊)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 (诸葛)瞻、(董)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晋永和三年,蜀史常璩说蜀长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记》: (姜)维本羁旅讬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姜维传》 自(诸葛)瞻、(董)厥用事,黄皓秉权,无能正矫者,惟(樊)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而秘书令河南郄(同“郤”)正与皓比屋周旋,皓从微至著,既不憎正,又不爱之,官不过六百石,常免于忧患。——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按照孙盛的说法,诸葛瞻与董厥认为姜维多年征战却没有功劳,使得国内疲敝不堪,认为应该上表召还姜维为益州刺史,夺得其兵权:蜀地的老人们之间还流传着诸葛瞻上表并让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的故事。那陈寿为何说此事是黄皓所为呢?常璩称蜀地老人曾说过:陈寿曾经担任诸葛瞻的吏属,并曾经被诸葛瞻侮辱过,故而他将此事归黄皓所为,转过头却责备诸葛瞻不能匡正黄皓的行为。 什么?陈寿居然曾经是诸葛瞻的吏属,莫非他的那个卫将军主簿,上司其实是诸葛瞻? 淡定,淡定!我认为孙盛的这条记载不足为信,原因何在呢?依孙盛所说,是《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道出了陈寿改写史实的真相。假设常璩不认同陈寿的记载,那他为何不将其记载更正,改为实际上是“诸葛瞻和董厥欲废掉姜维”呢?事实上,常璩依然在《华阳国志·刘后主志》称诸葛瞻“无能正矫者”呢,接着记载确实是黄皓想要“废(姜)维树(阎)宇”呢? 可见,孙盛这条记载中的“常璩之说”不足为信,看看就行,不用太当真。 |
首先,蜀汉投降和孙吴投降虽然都是战降,但是魏晋方面并没有对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势力完全拔除。实际上,乱世之中(灭蜀吴时期也是乱世的延续)的投降更多是为了保全己方势力,参考张绣等人。所以蜀吴的政治势力在晋时也有一定影响力。 鉴于这个前提,姜维是两边不讨好。 在蜀势力看来,姜维穷兵黩武是实打实的,武侯时期国力强盛,到了投降的时候落差太大,这个东西肯定要有人背锅,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蜀汉内部导致损耗最大的人,也就是姜维兄。 在晋势力看来,灭蜀之后保全蜀的政治势力,但是之前怎么也是敌对国,得树立一个反面典型。这个反面典型肯定不能是刘禅,人家好歹是蜀汉势力领导人,当时影响力最大的除了刘禅,就诸葛父子和姜维了。 而诸葛父子是什么人呢?是武侯后代,而且为了保卫蜀汉战死了。不说别的,在忠义这个点和诸葛家的影响力下,诸葛父子完全可以塑造成正面典型:为了君王社稷献身。 那么人选就只有姜维了,灭国的时候你就一直反抗,这么多年来曹魏和晋的损失基本也来源于你,诸葛父子虽然死战,但是也就那么一回,你姜维一直来打,为了安抚那些和姜维对打牺牲的将领和兵员,你肯定要背黑锅。 重要的是,姜维当时无论在蜀汉还是在魏晋来看,都并不讨喜。刘禅身边的红人和你有矛盾,蜀汉的老臣也觉得你不行,在魏看来你更是当初叛逃的降将,和陈寿出身的派系关系也不咋地,你说姜维能落个好名声吗? 更重要的是,姜维投降之后撺掇钟会造反,那这个就更严重。首先你本来是曹魏降将,忠义度在别人看来就比较低,其次你第二次投降,还可以说是从君王之命,结果你降而复叛,还带着当时晋朝的重要人才和你一起造反,差点把晋朝的主力军一锅端。我估计在晋朝看来姜维都可以和吕布相提并论了。钟会之乱之后,晋朝对于钟会宗族宽大处理,那钟会就不能被打击成主要犯罪集团领导人,这里一个奸邪之人姜维就顺势而生了。 姜维的评价这么差,并不是一个原因引起的,而是蜀汉的人很多反对他,魏晋的人很多反对他,历史执笔的人也很多都反对他,与其觉得姜维的历史评价这么低不可思议,倒不如觉得有这么多负面因素,姜维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光辉更不可思议。 以下是写给 @传说中的少女A 个人认为,姜维不能成功,不在于其军事能力强弱,而在于伯约兄只想继承武侯北伐复汉的理想,而没想到武侯在内政上的功绩。 要说这个问题,先要考量姜维的军事能力到底强不强。这个是很有争议的,我的看法是姜维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是没有颠覆级别的军事能力。 “蜀所恃赖,唯维而已”这句话并不是空话,姜维北伐的时候取得的胜利也是不能忽视的,但是也有人说“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这两种意见是相反的吗?我觉得未必。蜀所恃赖,唯维而已是什么意思?通俗点说,就是蜀汉要打仗,只有姜维还可以信赖。曹奂说的其实并不一定是好话,潜台词也可以是,蜀汉要打仗,能上得了台面的也就姜维。这个语气换一下,意思就不一样了。而廖化说的意思就是,姜维智力不比敌人高,军队战斗力也没有敌人强,还一直要打,怎么会成功呢? 不过,这样的说法虽然有参考性,也不能用来否定姜维能力。就算姜维真的如同廖化所说的,智力没比敌人高,战斗力也没有敌人强,北伐还是胜过的。 在蜀汉内部当时比姜维更有统帅能力的估计也找不出来了。诸葛亮说过,“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钟会也说过,“公休、太初不能胜也”,无论是蜀汉的高级领导人,还是和姜维正面冲突的对手,都对姜维有着不错的正面评价。 姜维的军事能力没有颠覆级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颠覆级的将领如同韩白李岳,你只要撒手让他去打,他就能给你成事。姜维明显不到这个标准,区别就在一线之间,你放姜维去打,他有的时候能给你成事,但是有的时候也成不了事。 这里就出现了伯约和这些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姜维并没有秦唐这种资本的后盾。那么这个责任是不是该算在姜维头上呢? 这就回到了我们一开始的论点,姜维没学会武侯在内政上的那一套。 诸葛亮和姜维的重大区别在于,诸葛亮抓内政也抓军事,姜维只抓军事。那么姜维只抓军事是因为他不想管内政吗?并不是,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历史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继续了解姜维的成败。 前提,诸葛亮从未把姜维当成其继承人,无论是内政上的还是军事上的。武侯继承人是演义。史实是什么? 诸葛亮安排的继承人是蒋琬,蒋琬之后是费祎,费祎之后诸葛亮自己也没明确安排。 在刘禅时期,诸葛亮是个什么地位?“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也就是说国家的事情你来管,面子上的事情我来摆平。有了这个说法,诸葛亮才成了相父。有了这种政治资本基础,蒋琬和费祎作为诸葛亮点名的继承人,也就有了他们相应的政治资本。 姜维和蒋琬费祎的军事主张并不相同,这个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觉得北伐是没什么希望的,也不是很支持姜维北伐。两个人虽然有很多合作的时候,不过蒋琬也并没有把姜维当做韩信,白起来用。蒋琬对于姜维的安排多是侧面袭击,或者去安抚关外。 后来费祎上阵了,更反对姜维的北伐,姜维要去打,他就限制姜维只能带万把人。子午谷奇谋还要多少人呢?万把人给姜维去打曹魏,也就是去打游击的,而不是大面积的作战。由于姜维的军事主张,他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做到诸葛亮一样内政外战一把抓。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姜维是傻子吗?我觉得认为伯约是傻子的,回去应该多看看脑子。那么姜维不知道自己的国力不强还一直用兵有问题吗?由于姜维不是傻子,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也来到了三国末期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姜维一直北伐到底是为了什么? 主流观念有两种,第一种是陈寿说的,姜维志立功名,傅玄说的,姜维好立功名。换句话说,姜维这个人好大喜功,总想干出点什么事业,步子大了扯到蛋。 第二种是很多姜维粉丝相信的,继承了武侯的思想,小国偏居一隅等于慢性死亡,必须以战代守主动出击,才有机会改变形势。 要知道,姜维不是1010编辑成的机器人,并不是非黑即白,这两种情况必然都对他有影响,说姜维好大喜功可能有点带有个人偏见,但是以当时姜维的身份来看,他并不是蜀汉培养的将领,而是一个降将,又被安排了军事重任,是需要打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不止给别人看,也要给自己看。姜维是凉州人,投降蜀汉之后就和家人分离,迫切想打回家乡去,也是可以理解的思维方式。诸葛亮的以战代守思想必定影响到了姜维,姜维也明白如果要曹魏一直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能F2A了蜀汉,两种原因相结合,姜维离大举北伐就差那么一点点。 给姜维这最后一点动力的,就是他无法染指蜀汉内政核心。姜维也想屯田养民,等国富民强再去北伐,最起码粮食多点总是好的,但是由于他并没有蜀汉内政上最够的话语权,导致他没办法去等蜀汉蒸蒸日上,他能做的就是带着部队打,打过去或者打死。这就是姜维悲剧的源头,他继承了诸葛亮的一半,但是有着诸葛亮的远志。他不能像诸葛亮一样带着蜀汉的内政蒸蒸日上,又想像诸葛亮一样出兵北伐,响震曹魏。他自己未尝不知道这一点,但是蜀汉的形势已经给他的道路定了型,他改不了道,只能在这条道上一路狂奔。 狂奔的人,要么豪迈地冲过终点线,要么跑死。由于许多偶然和必然,姜维最终跑死了。这些偶然和必然到底算不算在姜维头上,也很难讲。 比如蒋舒投降,并没有记载是谁让他去守阳安关的,只能说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应该脑袋多多少少沾点毛病,“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换句话说,一个能力不咋地的人,拿来守重要的战略地点,这是把曹魏当山贼防了。然后傅佥还真信了他的“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只能说蜀汉的人才搭配真的是有一绝。这两个人在演义里和姜维关系很大,但是史书里似乎并没有记载三人的实质关系,姜维当时到底知不知道这个人事安排,有没有提出反对,也都没有什么史料能证明。 再比如,姜维改了魏延提出的“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打“诸围皆敛兵聚谷”,结果就被人打穿了。如果说之前的人事安排和姜维无关,这个事情上姜维是要负责任的,也很好地体现了陈寿等人对姜维的评价,实兵诸围把人挡在外面,虽然不会被打穿,但是也不能大胜。敛兵聚谷虽然可能被打穿,但是也可以大胜。稳妥但无大功的战术被姜维摒弃,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术则受其青睐,的确符合姜维“好立功名”的评价。 姜维真的错了吗?魏延的防守的确取得过战果,但是姜维的战术也不一定就会失败,只不过那一次失败就够了。也许姜维的战术的确是当时最有成效的方案,但是一次的失败足以将他打入深渊。 历史人物的成败,都有运气和形势的影响在里面。姜维可以说运气不好,也可以说能力不够出众,无论如何,他失败了。对于姜维来说,能够落得“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应该是最好的评价。抛开成败不谈,姜维的确为自己决定效忠的蜀汉付出了一切。 |
因为姜维主动或者被动卷入了钟会之乱,批判他是晋朝政治正确。晋朝官方可以表彰为旧政权殉死的傅俭、诸葛瞻等人,但是绝对不会原谅在己方视角中降而复叛的姜维。陈寿要是写史称赞姜维就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在晋朝统治者看来这是鼓励造反。 |
首先看陈寿说了什么,他对姜维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陈寿认为姜维文武才干一般,虽然胸有大志,但是用兵太轻率,思虑也不周密,因此败亡。连大国都不能瞎折腾,何况是蜀汉这种小国呢? 其次看陈寿说的对不对,我认为基本比较中肯。诸葛亮准备一次北伐要两三年,姜维后期却连年大规模出兵,空耗国力。打就打吧,打赢了也行,但姜维用兵远不如诸葛亮那么稳健,而且还会犯下贪功冒进的错误,导致段谷大败痛失好局,他在与邓艾的交锋中就没占过什么便宜,明显处于下风。因此陈寿的评价没什么问题。 所以,说实话还要原因吗?一定要找个原因的话,大概因为陈寿是蜀汉主和派重要人物谯周的弟子吧。 下面就看看姜维在于邓艾的交锋中是如何失败的,一比较二人就高下立判。 249年,也就是高平陵之变这一年,司马懿消灭曹爽一党重新夺回大权,作为嫡系,邓艾自然而然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南安太守。这是邓艾第一次来到陇右地界,在这里他将遇到自己一生的对手姜维。不过当时邓艾还不能独当一面,他上面还有顶头上司郭淮。 而对面的姜维也在大将军费祎的节制之下而不得志。在费祎看来,连诸葛丞相都不能克复中原,别人就更不行了。因此北伐虽然可以有,但仅限于小规模出征,大规模北伐是穷兵黩武,断不可行。于是姜维只能小打小闹,每次出兵都被限制在万人以内,所以他在前三次出征中没取得什么战果。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
|
249年,姜维发动了第四次北伐,但仍然没什么斩获,旋即撤兵。不过邓艾认为姜维此举有诈,很可能会杀个回马枪,郭淮听从了他的意见,让他在白水北岸驻守。 邓艾的预判非常准确,很快姜维就派廖化引兵杀回。邓艾认为:如今敌众我寡,蜀军不来进攻我们反而原地驻扎,肯定有阴谋。 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这次来的是廖化,那姜维干什么去了?邓艾判断他会从东面迂回渡河,然后向北进攻洮城,结果他又对了。邓艾提前回到洮城,姜维晚了一步,只好退走,双方的首次交锋,邓艾占了上风。对于邓艾这样的智将,简单的声东击西战术是不好使的。 |
|
之后邓艾便受到司马师的重用,暂时离开了雍凉。由于在淮南二叛中立下功勋,被提升为代理安西将军,叛乱平定后,邓艾重新回到陇右。 这一次姜维已经完成了华丽的变身,费祎去世后,姜维像出笼的猛虎一般被彻底释放出来,再也无人可以约束他了。255年八月,姜维率数万大军再攻陇右。 八月,维将数万人至枹罕,趋狄道。(资治通鉴魏纪第八) 雍凉的一把手征西将军陈泰当时还在关中,他命令驻守陇右的雍州刺史王经坚守狄道。不过缺乏军事经验的王经却擅自出战,结果在洮西遭遇惨败,损兵几万人,只剩一万多残兵退回狄道城,被蜀军包围。 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这时候魏军内部发生了一定分歧,邓艾等诸将认为应该先不去救援,因为蜀军刚刚大胜,士气高昂,我军应该避其锋芒另觅良机,但陈泰却坚持立刻就要去,最终顺利逼退姜维。 |
|
从结果来看,无疑陈泰是对的,但是如果深挖细节的话,就会发现姜维其实别有打算,邓艾的保守也并没有错。 陈泰选择从南线救援狄道,目的是断绝蜀军的归路,结果姜维大吃一惊只好撤兵。但是裴松之却从中找到了一个矛盾之处,即姜维已经在狄道之南埋伏了三天了。如果他提前没有准备,又怎么会在魏军援兵的来路上设伏呢? 臣松之案:此传云"谓救兵当须众集,而卒闻已至,谓有奇变,上下震惧",此则救至出於不意。若不知救至,何故伏兵深险乃经三日乎?设伏相伺,非不知之谓。此皆语之不通也。(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裴注) 当然,陈泰对此也早有防备,所以没有吃亏。姜维见讨不到便宜,再加上或许粮草已经不多,也就退兵了。 |
|
至于邓艾,他心里清楚姜维这个人不简单,不会犯顿于坚城然后师老兵疲的错误。作为诸葛武侯兵学的继承人,姜维肯定对围点打援战术再熟悉不过了。当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包围上邽,然后击溃司马懿派来的援军,这次如果他使用同样的战术是很正常的,而事实也证明姜维早有安排。 邓艾并不是要放弃狄道,他只是反对立刻去救。邓艾认为应该静待时机,等蜀军士气下降之后再去救援。这个策略虽然耗时较长,但更加稳妥,毕竟狄道城池坚固,也有十日左右的粮草,蜀军很难一股而下。 另一方面,王经在洮西这场大败损失了陇右绝大多数军队,如果关中援军再败,陇右局势就彻底糜烂了,曹魏当时已经冒不起这个风险了,所以这并不是邓艾判断失误,保守一点没有错。 这一次邓艾和姜维的对抗可以说平分秋色,但事情还没有完结,因为姜维虽然暂时撤退,但他却根本没回汉中,而是驻扎在钟提,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解雍州刺史王经围於狄道,姜维退驻锺提。(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256年,司马昭派堂兄司马望接替陈泰担任雍凉都督,按照晋书的记载,此人虽然名义上都督雍凉,但他似乎只负责关中的军务,而转正为安西将军的邓艾则成为陇右地区的顶梁柱。 先是蜀将姜维屡寇关中,及望至,广设方略,维不得为寇,关中赖之。(晋书宗室列传) |
|
当时众人都认为姜维短期内无力进犯。他们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当初诸葛亮每当发起北伐,基本都要准备2-3年的时间。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姜维这个战争狂人和诸葛亮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邓艾这七年间和姜维也有过多次接触,对这位对手非常了解,他认为姜维肯定会再次出兵,理由有五: 一, 洮西大败损失太过巨大,我们正处于虚弱期。 二, 敌军都是百战精兵,我军新换将领,士兵也是新招募的,互相还不熟悉,兵器也不充足。 三, 敌军进攻可以沿着西汉水水陆并进,我军却只能走陆路,行军难度更大。 四, 我军本来兵力就不充足,还要在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分兵把守,而敌军可以合兵一处,我军容易被各个击破。 五, 敌军如果从南安陇西进军,可征用羌人之粮;如果出祁山,当地就有农田,他们不会有缺粮的困扰。 邓艾确信,有了这几点优势,要是不来进攻他就不是姜维了,当然邓艾也不怕他来。 这一预感非常准确,256年7月份,姜维果然发动北伐,出钟提进军祁山。 秋,七月,姜维复率众出祁山(资治通鉴魏纪第九) 邓艾在祁山早有防备,姜维见难以取得进展,马上转进,经过董亭往西攻南安郡。 闻邓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资治通鉴魏纪第九) |
|
但邓艾还在这个方向上也有防备,他亲自率军驻守在武城山。武城山就在通向南安的道路之侧,要想进攻南安就无法对此地视而不见。姜维尝试领兵强攻,但邓艾的防守稳如泰山。 艾据武城山以拒之。维与艾争险不克(资治通鉴魏纪第九) 姜维连续两次吃瘪,于是又抖了个机灵,他趁着夜色掩护向北渡过渭水,然后走山路东进,打算避开邓艾主力,奇袭上邽。 姜维这样连续转场,若是大兵团的机动,应该是很难维持的,毕竟粮草补给是个大问题。所以这次东进上邽很可能并不是几万大军,而是一支规模有限的部队,应该不会超过两万人。这一点在王基的传记里也得到了佐证。 姜维因洮上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三国魏书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
|
一年之前姜维在洮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随后被晋升为大将军,于是他开始飘了。志得意满的姜维认为魏军在陇右精锐尽丧,所以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殊不知这就是失败的前兆。 另一方面,当初邓艾说姜维的五项优势时提到了蜀军可以水陆并进,那么为何姜维这次不利用渭水反而要走山路呢?答案很简单,沿着西汉水进军,顶多也就走到祁山一带,和渭水根本不相连,所以姜维来打南安的时候就已经把他的船队抛下了。 也就是说姜维这支进攻上邽的军队是轻装简行,没有携带多少辎重的。但是姜维就不怕到了上邽后发生既攻不下城又断了粮草的情况吗? 对此姜维应该是有所考虑的,首先邓艾的军队主力被牵制在南安郡,而陇右魏军去年损失太大,今年即使新招募也不会太多,形不成多大战斗力,只要邓艾主力不在,上邽便不难攻下。 另外上邽周边是有麦田的,当年诸葛亮包围上邽,击败郭淮、费曜后大肆割麦,这是有先例的。如今已经临近秋收季节,姜维认为只要到上邽就能得到补寄。 |
|
当然,这只是他理想中的情况。事实上这一系列操作根本没有瞒过邓艾,因为这个套路和当初让廖化牵制,姜维自己偷袭洮城的计策如出一辙,没什么新意。于是邓艾也立刻率军赶回上邽。 由于邓艾准确判断出了姜维的动向,通过提前布防,将敌军攻势一一化解,如今蜀军连续奔波却徒劳无功,已经陷入了强弩之末,胜负的天平明显倾向曹魏一方了。 有多年屯田经历的邓艾对粮草问题极为敏感,他非常清楚一支军队是不可能经得起姜维这么折腾的,敌军一定是即将断粮。现在邓艾只需要静静等待,等到蜀军粮尽就是决战之日。 这时候姜维已经陷入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了,除了正面邓艾的主力军,侧后方祁山一线还有邓艾之前布置的守军,可以说是两面受敌。不仅如此,对于没有携带多少辎重的蜀军来说,即将断粮这个问题也确实摆在眼前,毕竟如果不能击败魏军,也就没机会割上邽之麦。 不过姜维作为三国晚期比较出色的将领,倒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对这种情况提前也做了预案,即与汉中的胡济约定好,让他来上邽支援。王平死后,胡济接替他坐镇汉中,姜维让他来上邽,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粮草上的补给,可惜的是,直到最后胡济也没有赶到。 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
|
若单看姜维传记,似乎因为胡济失约才导致大败,但真相确实是这样吗?关于这一点就要看姜维向胡济下令的时间。首先开战之初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姜维最初目标就不是上邽,怎么可能会约在上邽会合呢?因此这个时间点一定不早于武城山争夺战。 既然如此,双方就注定不可能同时到达上邽。汉中距离上邽八百里以上,行军需要二十余日,而武城山距离上邽二百余里,行军只需六七日,这样一来就有大约十几天的时间差。即使姜维放弃攻打南安时就立刻向胡济传达命令,那么加上传递消息的时间,姜维要在上邽至少等待胡济二十天左右。但问题是,他能坚持这么久吗? 对此姜维自己也没有信心,眼见邓艾也回了上邽,他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只能先向南撤退,这样还能早一些和胡济会和。姜维选择的路线就是段谷。 渭水有一条支流名叫藉水,而藉水又有一条支流名叫段溪水,段谷就是段溪水流经的山谷。沿着段谷南下,很快就能到达铁堂狭道。 不过邓艾做了这么多针对性部署,好不容易等到机会,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于是他立刻出兵追击,很快将士气全无的蜀军一举击溃。 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
|
此战蜀军损失很大,将领被斩首十几人,士卒被斩首数千人,再加上被俘和溃散的,预计在万人左右。 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国威震於巴、蜀,武声扬於江、岷。(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战后姜维也效法诸葛亮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但是这场大败,却将一年前洮西大捷打出的良好局面彻底葬送了。 关于战败的原因,其实与胡济没有多大关系(姜维也清楚这一点,因此没有对其惩处),纯粹是姜维轻敌,贪功冒进所致。而邓艾获胜的原因则在于能够料敌机先,始终在调动对手而不会落入对手的节奏中,因此才会在兵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处处主动。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第六) 对于姜维来说,这次失败也为他后来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虽然把蜀汉的灭亡归咎于他一人肯定是不公平的,但他也脱不了干系。 总的来说,姜维勇气可嘉,精神值得肯定,只不过能力不济,难以逆天。 首发自公众号:握中悬璧 所有文章都已总结好,欢迎关注 原文请看这里 晚三国名将录之邓艾篇(一)段谷之战--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67 赞同 · 9 评论文章 |
|
其他高赞回答 高平陵之变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历史事件,为何没有翻拍成电影?939 赞同 · 112 评论回答 |
|
诸葛亮真的有把司马懿逼入过绝境吗?2289 赞同 · 244 评论回答 |
|
蜀汉后期有没有翻盘的可能?2093 赞同 · 221 评论回答 |
|
夷陵之战体现了刘备的军事水平吗?2066 赞同 · 453 评论回答 |
|
为什么邓艾可以入驻武庙72将,姜维却不行?874 赞同 · 133 评论回答 |
|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可以称为军事奇迹?727 赞同 · 76 评论回答 |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不为国人所知的影响深远的战争?1605 赞同 · 102 评论回答 |
|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系列文章长期更新。 晚三国名将录?www.zhihu.com/column/c_1282427663156797440 |
|
|
郤正着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陈寿要是针对姜维,写这个干嘛? 一句话:态度/品德问题,决策问题,能力问题是相对独立的三个问题,不能也不需要混淆,陈寿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 |
给各位另外一个角度。 益州有个作死小天才,叫张裕,这个哥们儿在刘璋时期是州从事,就嘲讽过先主无须,刘备发兵征汉中时,这哥们说什么呢?“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打下汉中以后,刘备就以他说过这句话把他杀了。 其实他还说过一句话: “岁在庚子(指公元220年,建安25年),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知道这是个什么货了吧? 陈寿很聪明,这个人的事迹说了不少,却没有单独立转,而是放在了周群传中,占的篇幅反而比周群自己的还大。 那么周群是个什么货色大家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有人问《春秋谶》中“代汉者当涂高”是什么意思,周群他老爸周舒这哥们儿直接就说:“涂高,就是魏。” 周群深得其父真传。所以周群对于汉中之战的态度就是: “当得其地,不得其民,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慎戒之。” 再说到谯周。这个哥们曾经跑去问议曹从事杜琼——杜琼是任安的弟子,和杜微是同学,杜微这老东西就不愿意出仕季汉,刘备请,不去,诸葛亮去请,还是不去不去——说周舒曾经说过涂高就是魏,怎么解呢?杜琼就给他解释了一通,完了自己还加了一段: “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以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 大家现在能明白这个杜琼是个啥玩意儿了吗? 那么谯周呢?哎,人家不但没有反驳或者不以为意,反而触类旁通: “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氏具矣,当授与人也。” 黄皓时期,谯周这哥们儿的某种思想已经熟的快炸了,借着宫里折了一棵大树,就在柱子上写道: “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 他的好学生陈寿专门给谯周立了传,却把把这件对司马家族摇尾乞怜的事藏进杜琼的传里,而且后面赶紧做注,解释说:“众,说的就是曹,大,说的就是魏,又众又大,所以天下要收拢了;完成了(具,指刘备的名字备),要准备送人了(授,指刘禅的名字禅),还能立得住吗?” 无意针对某个个人啊。这几个哥们都是益州大儒,思想界的引领者,士人的精神领袖,所以,大家该懂得也就懂得了。 |
陈寿并没有往死里批判姜维,要真的批判姜维,原地就能想出几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大罪状来: 不忠:姜维反复投降,搞叛乱(众所周知) 不孝:姜维生在单亲家庭,为了功名离家出走,母亲让他回家他不回(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孙盛《杂记》) 不仁:好立功名,豢养死士,不注重民生(傅玄《傅子》,裴注三国引) 不义:姜维借钟会谋反“以图克复”,老大个人拍马屁把钟会比做韩信文种,最后玩脱了俩人死一起了。(习凿齿《汉晋春秋》) 有些史学家对姜维的评价是他人很坏能力还很一般: 维进不能夺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复于逆顺之间,希违情于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于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亦暗哉! (孙盛《晋阳秋》) 孙盛的《杂记》和《晋阳秋》那才叫往死里批判姜维,批判的很立体,原书脏话很多,以上节选比较文明的语句。 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 (傅玄《傅子》) 傅玄给姜维下的定论很客观也很负面,姜维作为政治家却不发展经济民生,一味好大喜功,前面说了在此就不赘述。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陈寿《三国志》) 这是三国志里对姜维最负面的评价了,也是只论功过而已,裴松之评价这段姜维没死在蜀国灭亡之时,却死于钟会叛乱,惜哉。 总体来说,以孙盛为代表的史学家恨姜维恨得牙根痒痒,骂他不忠不孝;陈、裴《三国志》对姜维是褒贬各半,甚至陈寿会借其他历史人物之口夸姜维,有时候裴松之还特意引孙盛的话出来批判一番为他辩驳,《资治通鉴》也基本持此态度;《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小说戏曲把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任者,大夸特夸。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把裴注三国志里引用的孙盛的话和陈寿原文搞混了。尽管观点不同,裴松之在讲姜维的时候还是引用了《杂记》《晋阳秋》,这种修史书的态度很专业。二、姜维在演义、戏曲里的正面形象一直以来深入人心,如《三国演义》完完全全就把姜维当做得诸葛亮真传的关门弟子。小说演义以季汉为正统,儒家官史以魏晋为正统,初读史书有心理落差很正常。 |
|
广告 三国志书籍正版陈寿著原著原文白话文全 领券 天猫 ¥68.00 去购买? |
|
广告 三国志书籍正版全套原著 全注全译 白话 天猫 ¥98.00 去购买? |
|
广告 资治通鉴 全六册正版原著无删减 文言文版史记中华上下 天猫 ¥116.00 去购买? |
这个回答偏题了,只是在看了一些人的评论后,想谈谈姜维军事能力问题。 不过我先声明下对姜维北伐的态度,我反对他无节制的北伐,但也反对某些人先安民后再北伐的观点。他们只知道喊口号,却从未给出如何安民,安民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点再北伐的方法,为了反对而反对,码那么多字跟没回答一样。 当然我说了这次只谈军事问题,如有疑问可以另起话题。关于姜维的军事行为,史书记载很有限,很多场战役太缺乏细节,真正描述稍多的就是洮西之战,段谷之战,以及实行敛兵聚谷方案的汉中防御战这三场战役。大致上维黑的观点就是洮西之战不能扩大战果,战术胜利难掩战略失败;段谷之战惨败动摇季汉国本,敛兵聚谷导致汉中丢失季汉亡国。那么我就对这三场战役进行复盘,对史书中没提及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推演。 一、洮西之战 姜维这次是轻兵出枹罕,季汉军并没有从汉中北上陇右,而是绕一个大圈子走的阴平郡进入陇西郡。在洮水西岸大败王经后,再围困东岸的狄道。如果狄道城破,雍州兵团就全军覆没了,那么陇右诸郡都得再次上演诸葛亮一伐时的投降大戏,连邓艾也建议陈泰放弃陇右。但陈泰说姜维如果不围狄道,而进据栎阳,充实粮草再传檄四郡,那他就危险了。现在以获胜之兵,挫于坚城之下。待粮草不济,姜维见我一来就会退兵。 事实上,陈泰非常扯淡,栎阳是秦国以前的国都,那么他的位置在哪呢,东汉时被并入万年县,万年又在哪呢,长安的东北方。根据邓艾的说法,季汉军队运输常用船,那么势必走的渭水,但由于渭河上游落差大不利于行船,所以还得陆行很长一段距离,过陈仓段落差变小后才可以走水路,但陈泰的军队就在那里,不打一仗放你一路过五丈原祭拜下诸葛亮?又或是跑到长安城下观光一番再进兵栎阳?为了抢粮如此长距离在敌境奔袭,粮没抢到自己就先跨了好吗?所以这段不是陈泰瞎说就是陈寿在瞎写。 姜维不走汉中而从阴平进攻陇西郡,粮道运输就不要想维持通畅了,之所以能围困狄道旬月,正是因为王嗣的功劳,可以招纳羌胡,用他们的物资供给全军。所以姜维围狄道是没办法的事,不拔掉这颗钉子就东进,你再和我野战的勇气估计是没有了,但派小股部队断了我物资供应还是能做到的。等到陈泰救兵来了,姜维也只是退兵钟提,也就是在陈泰军队出现的高城岭隔着洮水之处,这样能让羌胡继续供应粮草又能威胁着狄道,所以这压根就不算退兵,而是移兵到洮水对岸准备打援罢了。但因为姜维是轻兵深入,做不到既围城又打援,你陈泰又不过洮水来野战,那就只有对耗了。明显这样姜维耗不起,魏军是本土内运粮,而蜀军靠的是羌胡的牛马,时间一长,羌胡人就不会干了。粮勉强能承担牛马耗损可承担不起,这也是一年之后段谷之战不得不打的原因。 至于陈泰传里所说,陈泰兵突然来到,蜀军上下震惊,连裴松之都吐槽了,姜维不知道救兵到了为啥要设伏兵三日?这不是“语之不通”吗?陈寿为了专美传主连基本逻辑都抛弃了。其实真相应该是,姜维一开始是想准备围城打援,但兵力实在不足,这时候凉州金城的救兵也来了,加上陈泰的关中军,在伏击不成的情况下姜维决定暂时撤围,想引诱陈泰追击过洮水西岸再次歼灭,谁知陈泰到了就不动了,你在西岸愿意待就待吧。所以不得不说陈泰是陈群儿子呢,跟司马家私交甚笃,乌龟流兵法也学到了。可姜维再次驻兵洮西,陈泰你预言的自己一来就退兵实现了吗?我想陈泰肯定不愿意当个杠精,把对手暂时撤围,可仍停留在自己国境内随时制造威胁的行为非说成是实际上已经退兵了。 综上所述,洮西之战不能扩大战果,不是因为姜维只会欺负书生王经,没有陈泰预想的那种大局观,而是因为陈泰所说的战略根本实现不了。就跟当年五丈原司马懿说诸葛亮兵不出武功那样,把不可能的情况当作嘲讽对手的依据。而不能打援陈泰是因为陈泰本就是人杰,历史上正兵不占优势而使用奇谋成功的前提必须是敌人愚蠢,姜维的对手王经具备而陈泰不具备这个条件。而想取得战略上的成功,前提不光是要保证自己战略正确,还需要敌人的战略错误,两者缺一不可。姜维先消灭远在陇西的雍州兵团,再以狄道吸引从陈仓赶来的关中兵团,战略上都是没问题的,且不可能实现去栎阳这样离谱的战略目标。而陈泰及时修正了王经的战略错误,让姜维的战略意图没法实现,所以仗只能打成这样的局面。 二、段谷之战 前文说了,羌胡牛马不能为姜维全军做长时间的供给,为了不使一年前的洮西之战后断陇的战略目标坐失,必须要有一次军事行动。即便没有发生段谷之战,也会在陇右另找一块地方打一仗。 姜维的出兵地点仍是在之前驻兵的钟提,第一目的地就是祁山,邓艾曾预言“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因为不能再继续征用羌谷,那么肯定会往有粮又最近的地方进军。这是常识,邓艾不需要动脑筋猜,姜维也只能这么做。或许有人会说,既然缺粮,那姜维为什么不撤军?因为姜维他也不甘心啊,他也不想如你们说的那样用战术的成功掩饰战略的失败啊。姜维驻军钟提,冒险在敌国境内等着对方来野战,结果一年以来谁都不敢过来啊,眼看着战略意图逐渐丧失怎么办?回师,战略失败,洮西之战白胜利了,羌胡白得罪了。不回师,风险高,但只要抢先占据产粮地,就尚存战略成功的可能。那么有人又会问了,你姜维祁山南安上邽绕着路走,让胡济如期会师这不甩锅吗?我们先来理一下姜维的行军路线。姜维先进兵祁山,听说邓艾有准备,于是折向西改道董亭去南安,邓艾也说了南安和陇西一样只能食羌谷,既然缺粮食,却改道南安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是为了联合南安羌姚柯回部。王嗣所招纳提供羌谷的羌胡,应该多是汶山羌,武都羌甚至陇西羌,南安羌是个骑墙派在魏汉之间反复横跳,因身在曹魏境内生存多数时间向着曹魏,但季汉实施军事压迫时他又会跳反,姜维亲自带兵就是迫使南安羌也出粮出人出牛马。实际上在延熙十六年,姜维就按这条路线行进过,说明早就有此打算。但是邓艾通过急行军抢先占据了武城山,这种险要打不下来也就算了。但武城山就在南安羌所在地赤亭之南,导致无法联合姚柯回,姜维只好选择东渡渭河往上邽方向,同时约胡济进兵。从陈寿的行文顺序来看约胡济的时间点就是这个时候。之所以要在上邽会师,和诸葛亮四伐的思路一样,产粮又处于天水和广魏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姜维还有一点特别之处就是毗邻自己的家乡冀县,他也想打回老家去。而之所以这个时候才想起联系本土队友,可以对比诸葛亮四伐时兵进上邽,是先修筑卤城当中继点,又让王平围攻祁山,保证自己的粮道从祁山过不会被断为前提,运输线从南至北既短又求稳。即便后面粮草供应出问题,只要粮道通畅就可以放心撤军还能反杀张郃。而姜维进军的距离较诸葛亮时期远得多也复杂得多,总体来说是从陇西向东至上邽,从汉中想保持粮道是不可能跟着跑的。所以需要姜维有了最终目标后才会通知汉中的军队,我现在需要打通一条既短又求稳的来自本土的粮道。此时姜维最佳选择就是驻兵目的地等着援军到来,缺粮就撤军哪有说的那么容易,粮道没打通,士气低落再下令敌前撤军,肯定会被追着屁股打,一样会惨败。 王基传的注文里说,姜维深入,不待辎重,士众饥饿,覆军上邽。意思可理解为姜维不等辎重来就强令饥饿的士兵深入段谷内战斗,导致失败。可既然约胡济进兵,那就是看重了胡济的战力和补给,如果打算等胡济来再深入,胡济期满还没到,那就该选择不深入。如果姜维是想深入主动和邓艾开战,让胡济当一支奇兵出现,可姜维怎么轻易会犯身陷险地这种军事盲的错误呢?姜维又是怎么计算出胡济刚好出现的时间点呢?如果邓艾主动进攻,如何又会让姜维深入呢?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深入,是说姜维东进上邽一直推进到了上邽东边的段谷这种深入。然而姜维当时的形式可能是,还在上邽等胡济时,但邓艾主动进攻了,姜维考察地形选择移兵于段谷的谷口,但绝非进谷受伏,因为既然是谷两侧必有山依托,即便谷内有伏兵,也说明伏击失败了还得从山上下来整备再战,季汉军队一段时间内都是单方向防御,最多承受两个方向的夹击,这样可在士气低落却不得不战的时候坚守。如果胡济能如期到达,从外侧反攻,虽不至于反败为胜,但也不至于惨败。不过胡济始终没来,坚持到士气耗尽的姜维军队总崩。至于王基所认为的,“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我认为不可能,邓艾早在曲城,洮城就和姜维交过手,邓艾的战术风格姜维也领教过了。而段谷之战是在姜维先抢祁山粮听说邓艾有备,抢占武城山又被邓艾抢先后才发生的,面对邓艾如此机动又精准判断的军事能力,姜维怎么可能还会轻敌,真轻敌干嘛不直接攻打祁山反而退走呢? 陈寿在姜维传对段谷之战的描述里,强调了胡济失誓不至,故姜维被邓艾破于段谷。一个故字可以说季汉政权对战后责任有了定性。胡济的不至可以有两种稍合理的解释。1,如期到了上邽但没到段谷,是没和姜维会战的失誓,不至的是段谷而不是上邽,姜维军队被迫转移到段谷时,胡济没有及时察觉。随后遇到了已经败退的姜维军然后一同撤走。2,去了上邽但迟到了,但听说段谷战况赶紧去接应了姜维军,不过此时姜维已败只能掩护姜维撤退,及时止损。至于迟到的理由没必要阴谋论,我认为胡济可能被迫在祁山先打了一仗。毕竟做为诸葛亮的诤友,军事风格也可能是先求稳,保证自己的粮道不在祁山被断,但战况不佳超出了自己预期所以才迟到了。只有这两种情况才说得过去,至于什么荆州集团力保的政争观点,并不是从军事角度出发,可保留意见。 总之段谷之战的失败,原因之一就在于邓艾始终没有犯战略上的错误,姜维抢食祁山粮,进军南安试图联合姚柯回,在上邽进行会战,以及我推理的在段谷的部署,军事上其实都没问题。然而你始终在敌境之内活动那就会行动受制乃至失败。原因之二在于姜维身为大将军,没有获得大将军应有的权利,在朝野中也没有匹配大将军职位应有的威望,无法整合地方军团,导致协同作战时对方都是被动式的接受,最后贻误战机。但这些因素并不是能姜维的能力和努力就能解决的,他的降将身份和国家战略就决定了段谷之战这样的败仗总有一天会发生。 而所谓的段谷之战动摇国本论,请问损失几千人的败仗怎么动摇国本?当年群雄争霸之时,曹操袁绍刘备孙权都遭遇过惨败,局面都未崩盘。怎么季汉都已经整合成一个国家了,国家的体量尚不如军阀时期吗?说动摇国本无非是因七年后季汉亡国后的反推罢了。虽然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是历史的大趋势是必然的事件,但季汉短时间就灭亡其实更多是偶然因素造成的。邓艾本来很不理智的一次自杀式军事冒险行动,却连续遭遇了季汉政权各种违背军事常识的愚蠢错误,这才造成的这种偶然。偶然的结果来反推七年前的一场损失千人的败仗是其主因这是不讲道理的。 三、敛兵聚谷 说到敛兵聚谷,就不得不提兴势之战,其实这次战役魏军伤亡并不很大,曹爽由于走骆谷道导致后勤运输困难,又被王平堵在兴势不得进造成非战斗减员严重。但在费祎率军欲断曹爽退路的时候,魏军已经处在退兵状态中了,虽然季汉取得了胜利,但肯定没获得大利。这也是姜维后来改变汉中防守策略的原因。不能造成足够战斗人员的杀伤,实际上对魏没有大损,无非是征召大量民夫伤了农事,导致魏国后来解甲部分士兵归田。 因此姜维才提出敛兵聚谷的方案,对于一个想兴复汉室的军事指挥官而言,这是当时的条件下最好的策略了。我们可以从战略收支的角度做番推演。首先是支出,以前的汉中防御,需要驻重兵在谷口,对于从平原地区运粮到山区的季汉而言,运粮到谷口其耗损程度和民力的耗费仅比北伐把粮运到陇右轻松一些而已,民众减轻一些痛苦他就不痛苦了?现在把主动进攻改成战略收缩,北伐的损耗归零了,以前需承担的谷口运输的损耗也归零了,这样就省下了很大一笔钱粮支出。再来看收益,汉中的地形决定了,把敌人放进盆地,就主动拉长了敌人的补给线,接着让敌人重兵挫于坚城之下,实现积极防御的目的。有人评论说这样做是自弃险要,然而这只不过是险至于阳安,把要至于汉中诸城,换个地点让敌人损耗兵力和粮草而已。事实上,汉中诸城如汉,乐,黄金直到季汉亡国都在坚守,证明如姜维料想的一样。只是这时有了突发事件,之前本来是武兴督的蒋舒被调到了阳安,出卖了傅佥,丢失了整个战略中最重要的阳安关。可这是远在沓中的姜维所不能预料到的。这次人员临时调动或由当时汉中最高守备长官(胡济这个汉中督当时不在汉中)决定,或者由中央尚书台进行人事任免,姜维一个远在边地屯田的名为最高指挥实则兵团司令未必知情。而之前姜维留守各重要据点的督将却都是忠诚可靠的人。傅佥是傅肜之子,蒋斌是蒋琬之子,柳隐是久随姜维坚定的北伐派,王含生平不详,但其职位是监军(五军中哪一军不明),他的前任就有姜维和王平。在汉中防务人事安排上,姜维已经足够谨慎,甚至把汉中督胡济调到汉寿这种貌似打压行为,也不是为了学费祎让胡济体会那里的宰相气,而可以视作把原名葭萌现为汉寿这个重要隘口和战略纵深交给胡济,让他能随时北上援助阳安的安排。阳安的丢失,从政治上看可以视作内部利益集团斗争致使益州本土世家背叛了季汉政权的结果,但蒋舒的临时调动,只是必然结果前的偶然事件。 如果不发生阳安关叛变事件,我们可以继续推演,姜维从沓中撤回,先据守住阴平桥头(历史上姜维放弃桥头不撤到白水而奔往剑阁,是因为阳安丢失钟会可以不用管在西边拦不住他的白水而直接南下),那么邓艾这一路说什么也不敢翻越景谷道。而钟会深入汉中盆地后,由于补给线比曹爽那时候还要长,季汉又实施坚壁清野,魏军粮草供应很快就要见底,这时候等姜维主力进驻阳安,和汉乐黄金三城全军出击,趁其师老兵疲可获全胜。另外原本的设想,汉中平原要有留下一支游击部队,待钟会全力攻打阳安时,断钟会退军的后路,如果能实现,就不是大胜而是全歼。然而姜维因为避祸去了沓中,导致这支部队没有存在。计划虽无法完美,但胜利仍是可想象到的。当然钟会虽然统兵能力未见多强,智商还是高的,也非常有可能听闻姜维援军到后就主动撤军,那么季汉只会收获一场小胜结束这次战役,但总归结果是利好的。只是最后微操上出了差错,蒋舒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绝不能因为最终结果不好,就否定最初的战略设想。裴松之说的话就很公正,“夫功成理外,然后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谓不然”。(为了防止有些杠精非要说这只是裴松之反驳孙盛的话与敛兵聚谷计划无关,我特别声明,这类史论是可以通用的,裴松之后面提到的田丹复国和姜维的方式其实有本质上的不同,但田丹复国的方法,和姜维的计划都是军略,但庙算再精妙,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有时候真是运气使然。) 前文我也说了,季汉亡国是必然事件,季汉如此形式短时间亡国却是偶然事件。所以不能把汉中的敛兵聚谷认定是季汉亡国的原因之一,反之他本可以大概率成功,有可能为季汉再续命数十年国祚。至于导致汉中丢失本来就是错误的说法,既然汉中的汉、乐、黄金诸城都未失陷,为何视为汉中丢失呢?且就算阳安丢失,局势并非无可挽救。钟会进兵剑阁,阳安只会做为补给的一个中转站,库存仅能解一时之需。补给线只会拉得更长,供应愈发困难,所以钟会当时已经想到要撤兵了,姜维只是会把小胜敌人的地点转移到了剑阁而已。至于有人说这样虽然能够击退钟会,但汉中也就此丢失了,汉、乐、黄金成为孤城总会被攻破的。实际上,关隘的修筑,重心都会放在预想防御敌人的这一个方向,历史上雄关天险的突破,往往都是绕小路从后攻破的。阳安的防御方向,是东侧汉中盆地欲进入四川盆地的敌人,而姜维如果追击钟会到阳安,是从西侧进攻,进攻难度要小得多。当然一切的前提是,邓艾那一路没有幸运的遭遇到诸葛瞻式的愚蠢。 至于姜维在整个魏灭蜀战争中的表现,如行军时间和路线问题,我在某人的评论里已经进行非常详细的阐述,并不想在复制粘贴在这个回答里凑字数。 而姜维的军事能力我也并不想总结,屁股问题人家其实就看一眼总结就给你直接定性个洗白党了。我是写给认同姜维军事能力的人看的,如果觉得有理,可以在以后的辩论中搬用。 |
知道司马昭多恨姜维吗? 乱你边境,你烦不烦? 终于揍得你站不起来,你却更不安分,还想篡位夺权,还想谋逆造反。如果不是兵变,那会发生多么恐怖的事? 不仅司马昭恨他,魏国官兵不一样痛很他吗?剖腹取胆,这是多大的仇恨啊? 陈寿虽是史官,却也畏惧皇权。当权者这样讨厌他,你敢把他写好吗?不但不能写好,还要狠狠地黑才行,这样,当权者才满意,不是吗? 如果说,这是“往死里批判”,只能是被逼无奈。难道,你没有发现陈寿仍然维护着他吗? 不仅有诸葛亮、卻正的高度评价,还有钟会的正面比较评价(钟会也是司马昭痛很之人,陈寿却也敢引用)。这些评价跟自己的点评相当矛盾。因此我认为,他不得不批判他,却也情不自禁地回护着他。 陈寿太难了! |
蜀汉这种割据政权时间长了,内部肯定会出现阵营分化,这个事情远的不说,你就拿海峡对面的割据政权来比较就行。 |
|
一开始对面什么念想?现在呢?蓝绿俩阵营,蓝最初是外来派,绿是本土派,开始蓝占尽优势,现在应该是绿逐渐占据优势,而蓝也逐渐演化成了本土派,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的政治理念长时间也没付诸实践,再和人说你那一套肯定没人信了。 |
|
蜀汉立国的政治理念是什么?大致就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刘备早就割据蜀地,但是直到曹丕篡汉才称帝,就是为了显示自己遵奉的是汉朝正统,你们魏国那些都是贼。这一套对于跟着刘备从河北一路奔波跑到四川的功臣和老兵都很有效啊。 “我们虽然在这儿,但是早晚要打回去的,窃国大盗不得好死,你们看之前那个叫王莽的,那么大阵仗,不也完蛋了吗?回头天下不还是我们老刘家的吗?老刘家现在谁还行?不就我一个吗?岁数大怎么了?高祖那会一样大器晚成,你们看我现在拿了巴蜀和汉中,这不是和老祖宗一样了?” 大家觉得有道理,那就都跟着刘备混呗。但是这事儿你必须得有动作证明自己啊,所以就要北伐,而且北伐越早越好,因为汉末大乱,最受影响的就是关中和中原地区,这是曹魏的基本盘,蜀地虽然也有战乱,但是影响没那么大,建国之初是两国经济实力差距最小的时候,随着时代发展,曹魏政权逐渐稳定,经济恢复,两国差距会越来越大,最终局势不可逆转。 所以在回到陈寿批判姜维的问题上,陈寿在叙述姜维事迹的时候,还算客观,但是在评价的时候,那就畅所欲言了,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对人的判断都是主观的,修《晋书》的时候李世民对司马懿不爽,那不也是亲自上去骂?相比李世民怎么骂都没人敢说,陈寿这么写我觉得已经很收敛了。 插播一段李世民批司马懿,先是说能力,司马懿人虽然狡猾,但是打仗真不行(李世民说谁打仗不行都有资格)。 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然后说人品,司马懿就是个无耻人渣,子孙后代都看不起。 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陈寿是蜀人,师从大儒谯周,作为益州本土派的代表人物,谯周反对姜维北伐,为此写过一个《仇国论》,大致意思就是别没事儿找事儿,我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等我们实力强大了,他们弱小了再北伐。虽然没能阻止姜维北伐,但是谯周也没事儿,这说明两派分化严重,而且本土派势力非常强大。 陈寿作为谯周的弟子,想法也是类似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各过各的日子,不好么?我蜀地才俊,师从大儒,走哪儿都有人尊敬,前途不可限量,你没事儿找事儿招惹强国,之后引火烧身,搞得我成了亡国之人,干点什么都要看人家脸色行事,出仕吧?有人说是贰臣。不出仕吧?郁郁不得志。全TM怪你姜维! 这个问题到此可能就要结束了,但是可能还遗留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谯周和姜维谁的路线是正确的? 谯周的仇国论以周灭商为例,指出应该猥琐发育,但这其实是个儒生的理想化论据,周灭商的时候武力征伐也一直持续,消灭了大量支持商的诸侯以后才灭商的,否则周初哪有那么充沛的武德? 那么姜维北伐的时机呢?我认为也没问题,姜维北伐的时间段要么是配合吴国北伐,要么是魏国内部政治斗争白热化,甚至打起来的时候,249年司马懿政变上台以后,为了攫取政权一次次党同伐异,如果此时姜维不北伐,那么以后司马氏政局稳定,必然要来进攻,索性就先下手为强了。 那么刘禅支持谁呢?刘禅虽然不是明君,但是也没傻的冒烟,他肯定是支持姜维路线了。刘禅一共大致有5类结局。 第一是克复神州,重建帝国,季汉一统华夏,这个估计刘禅做梦都不怎么敢想。 第二是因病去世,皇位顺利传承,熬到可以交给下一任,得到善终,这一点要看运气。 第三是魏先灭蜀,然后灭吴,自己当作投降榜样,大大的优待(战死这一条他估计根本没想过)。 第四是魏先灭吴,然后灭蜀,自己投降,运气好能活命。 第五是内部叛乱,其他家族取而代之,那样全家男性都活不了,自己不一定被人家怎么玩死。 刘禅一直在极力避免第五种结局,具体操作也就是支持外来派北伐了,兵权在外来派手里,本土派不敢造次,而且自己姓刘,北伐就是宣誓自己才是正统,当皇帝有大义的名分。而且外来派没有根基,自己没法造反,姜维这种魏国叛逃过来的除了皇帝的信任外,没什么可以依仗的,如果他真的再叛逃魏国,真是两面三刀,反复小人了,这种在魏国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姜维在抵抗魏国进攻的过程中一直是想玩命了,不论从战略部署,还是最后劝钟会谋反,都是拼死一搏的招式,如果他真能在汉中聚歼钟会,那么或许蜀国就有较大机会破局。然而事与愿违,他没能计算到蜀国内部人员的投降,撤退到剑阁已经是不得已而为之,从防守策略上,姜维出现失误是蜀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是即便能够此次击退魏军,蜀汉一样免不了日后亡国,也就能多苟延残喘一阵子。因为他这样的外来派死后,他们的后代基本都在蜀地出生,也就逐渐成了本土派,北伐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刘禅为何最后听了谯周的?因为邓艾到了成都外面,已经让他可以得到第三种结局了,比起后面两种,不算很差,大概率安度余生,所以就没想别的呗。 谯周夙愿得偿,但是最后却犯了难,因为司马昭觉得能迅速灭蜀,谯周居首功,封侯,招入洛阳为官,谯周还是要点脸面的,也不敢直接应,只能拖延,最后官当的战战兢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不过这都tm怪姜维啊。陈寿的思路大致也是这样吧,再有,姜维后来造反,那是造的大晋文王的反,险些让司马昭灭蜀之功化为泡影,这等逆贼,不批判一下,可能这书入不了头头们的法眼吧? 我其实很想知道现在这个割据政权如果失去了外界支持,会怎么跪舔。 |
不批姜维,就要批驳自己的老师谯周了。至于什么面有菜色之类的,都是托词而已,医闹曹当年搞多次大屠杀才过去没多少年啊,眼前邓艾还整了一个京观,这些事不都比面有菜色差多了,不也被他老师劝着投降了。投降后成都被杀了一堆人,视而不见,还有脸记载这么一句话。呵呵。“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这是《三国志·谯周传》的原文。 |
军事、战略、人品、施政这些都有人说了,我换个角度。 武侯祠里有一副对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下联说的是岳飞夜宿武侯祠,读出师表感动涕泪,亲手抄写了一遍,墨宝至今留在武侯祠内的故事,上联就值得玩味了,说的是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皆死于国事,就连写史书的陈庶子都得美言几句。这个陈庶子,就是陈寿,看看这措辞,史笔犹褒,诸葛亮被推为三代以下第一人,这种人物到了陈寿笔下,后人的评价也不过是“史笔犹褒”,可想而知陈寿对蜀汉其他人等是个什么态度。整个《三国志》中,蜀汉诸人除了诸葛亮太猛,黑无可黑之外,写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带着目的的,或者说不那么公正的。 至于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陈寿的老师谯周是益州派,刘备入川后被逐渐边缘化,后来归顺司马氏,因此对故主颇有微词。有人说司马氏取代曹氏,出于对正统的宣传需要,写史必须尊曹抑刘,方显司马氏得国之正。有人说陈寿作为蜀汉旧臣,修史之际只能皮里阳秋,方可在新朝自保。 2021年春节,我前去剑门关,携酒去祭姜维,欲一睹姜维北拒钟会十万大军的遗址。剑门关地势之险,果然不负天下第一雄关之名,关楼游人如织,鸟道人满为患,景区内另一个方向的平襄侯祠却是一个人都没有。大门洞开,香炉外表锈迹斑斑,内里苔藓丛生,一只无主的野狗守着入祠主干道和我对峙良久。 |
|
平襄侯祠正门 我带了四小瓶红星二锅头,我喝一半,祭洒一半,喝多了就忍不住浮想联翩,想着蜀汉君臣人等,从先主到丞相再到姜维,蜀汉一脉,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是在逆境甚至绝境里东奔西走筚路蓝缕,辟出一条路来。 三国演义里给姜维的最后一首诗,有这么几句: 潇潇风雨剑门秋,伯约祠堂亘古留。 生尚设谋诛邓艾,死当为吏杀谯周。 所以你说,为什么纵使身死为鬼也不放过谯周,为什么投降派文人的弟子,要往死里批判姜维? |
评价姜维,是一个在蜀汉粉内部都能互撕起来、无法统一的存在。 的确,陈寿和姜维的关系并不好,不论是成书三国志时的政治立场,还是同朝时的私怨,都可能造就陈寿对姜维的过度批评。 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 陈寿虽无太史公的品格,但还不至于公然颠倒黑白——把一个原本伟光正的人物,批的一无是处。 别忘了,西晋接盘的是三国,当时有无数蜀臣在晋为官,以姜维在蜀汉的权位,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倘若陈寿的记载出现过大偏差,或者评论不当,多少会引来非议。 因此,陈寿批评姜维至此,主要原因还是是陈述事实。 不仅陈寿,常璩、孙盛及当时多位史学家都对姜维的军事行动持否定态度。而且他们否定的也不是姜维不知好歹的反抗我光明大晋,而是姜维的军事行动劳民伤财、伤害了国家和百姓利益。 其实现代人对姜维的评价,不管褒贬,多多少少都会绑着诸葛亮当参照物,甚至赋予了姜维“诸葛亮徒弟”“诸葛亮继承人”这种人设。这在史书都没有,纯属后人附加。 贬姜维,认为他未能做到诸葛亮那般;捧姜维,认为他延续了诸葛亮的期望。 但你如果去掉诸葛亮,单看姜维这个人,剩下的又是什么? ——敌国降将,凉州上士,积极军事,屡兴北伐,胜败交错,护国之战,谋乱复仇,事败身死。 姜维的一辈子,都在战场里翻腾。 然而他的巅峰时期,权力上可是内政外军一把抓,他却只选择了军事,逃避了政治。 这原本都是他的责任。 他不要,那么政治权柄自然就会转落他人,至于政治败坏,小人当道,待他再想回头,言路阻塞,为时晚矣。 这个责任在谁? 世人只知诸葛亮北伐,却不知诸葛亮治国安民休养生息,惜民惜赦,足食足兵。诸葛亮北伐时,朝廷上下团结一心,百姓安居乐道,有诸葛丞相在,我们定能兴复汉室。 可姜维北伐呢?一心埋首武功,疯狂大赦以补兵源,朝廷怨声载道,百姓流离失所,以致国民离心离德,迫不及待举旗投降。 以责任而论,姜维所受的评价并不算冤枉。 姜维的精神令人感动,姜维的行为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姜维仅仅不是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人罢了。 |
往死里批判姜维这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 陈寿对姜维要是算往死里批判...........那三国志下面一堆人表示有被陈寿冒犯到!尤其是诸葛亮! 这种主观心理带动的自我情绪,到底还要在知乎上冒出多少问题。 陈寿对姜维的批判也只限于军事方面,甚至只针对的姜维动用军队的方式,这一点看不懂,那就真没啥好说的咯╮(╯▽╰)╭~ 玩众黩旅,明断不周 鉴于陈寿对诸葛亮在军事领域方面也有微词,对姜维吐槽两句怎么了?姜伯约劳而无功还得说成大功一件咯! 觉得陈寿一书生耳,何敢论军旅,都比问出“陈寿为什么往死里批判姜维”这种问题要强! 有时候还是得抬出知乎惯例啊,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要说喜欢往死里批判人的还是得算这位: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来来来,懂了什么叫往死里批判了吗? |
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陈寿往死里黑姜维了么? 先看《三国志·姜维传》最后的论断: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似乎是负面倾向,即便如此,也未否定其才能。但劳驾往上瞅两行,《姜维传》正文是用什么作总结的?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这叫往死里批判?怕不是把姜维的人品吹上天了。且明确告诉读者,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的成败论英雄是没见识的凡人之谈。 这简直是对所谓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结论的作者亲自打脸。 |
|
如果陈寿对姜维持全面否定态度,以其惜字如金的做派,搞这么一大段“郤正说”进来干什么?更何况郤正的结论截然相反,是陈寿看不懂,还是笑嘻嘻自居于凡人之谈? 说白了,陈寿是在使尽浑身解数给后世读者眨眼: 别开枪,我被绑架了! 可惜,还是有大把的莽夫瞅见了末了一段便拍案而起:你敢黑我爱豆——呯! 奈何奈何。 姜维是什么人?蜀汉的忠臣,曹魏的叛将,司马家的死敌,在陇西折腾得司马昭一个脑袋两个大,都打算派人搞不入流的肉体清除了: 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 好容易发倾国之兵平了蜀汉,这位绝地反击,又搞出了钟会叛乱的大新闻。易言之,于司马家而言,姜维的代号是什么? ——政敌、宿敌、死敌。 而且和凉了快三十年的诸葛亮不同,这位折腾得可是新鲜热辣,说难听点,苦主都一大堆呢。这种货不打翻在地踩上一万只脚,开什么国际玩笑? 再看看陈寿创作《三国志》的背景: 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 我们看陈寿《三国志》的魏书部分已经写得够小心翼翼,夸胜讳败拍足了彩虹屁,但还是被小管家盯上,一双小鞋送得驾轻就熟。试想,倘若在写姜维传时放飞自我,那是个什么局面?说直白点,姜维的战绩就是司马氏的败绩,你陈寿称颂姜维,是不忘故国,还是讽刺当朝?欲不404,可乎? 《姜维传》出现了两段论断,明眼人一望便知,“郤正论”就是陈寿在借郤正立言,而所谓的“评曰”反映的不过是西晋官方态度罢了。 这戏法真正“往死里批判姜维”的仁兄看得一清二楚,立马掀了桌子: 孙盛曰:异哉郤氏之论也!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於忠孝义节,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纵维好书而微自藻洁,岂异夫盗者分财之义,而程、郑降阶之善也? 现下不少所谓的姜维粉丝却两眼一抹黑,对准陈寿开枪,岂非笑谈? 陈寿对于姜维前期北伐无功,给出了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的客观解释。于总体战绩也还算实录——当然,倒霉蛋王经是司马家政敌——挺可以了。戴着镣铐跳舞,不得以用暗示的手法提醒读者“此处被404”是陈寿的老办法了,譬如在《王平传》中消失的司马宣王: 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此中困境,别人不明白,知乎创作者还能不明白么?譬如本文发布时的状态—— |
|
一愣神间,还以为我大晋没亡呢ㄟ(▔,▔)ㄏ 总而言之,“郤正论”才是真正的“陈寿评姜维”,在此全面肯定了姜维的人品以及对蜀汉的忠诚,刨去脑残粉,恐怕任谁都难以否认这至少是客观偏上的评价。结合一下《蜀书》各传的记载,陈寿真正评判姜维的是穷兵黩武,但这是史家之公论,非一人之私言,譬如《华阳国志》说得还更不客气点: 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 作为群臣之右,长期掌握军权的首席大臣,国家亡了你不背锅?捎带背不背锅和人品又有什么关系? 莫道有德能治国,须知亡国亦有德。(此处应有刘虞点赞) 好人就不会办坏事了?足见国民的逻辑教育还是任重而道远。 ————————补充—————————— @苇名不死队 靠着什么桓温为姜维平反的网络历史发明段子骗到六千多赞,简直是知乎之耻。 |
|
的确是:一句老话,非蠢即坏。 捎带,故老遗疏不出,姜维诈降事迹便隐没无闻? 与陈寿同时代,且可能关系密切的蜀郡太守王崇便明确记述: 以钟会之知略,称为子房,姜维陷之莫至,克捷筹策相应优劣。惜哉! 《华阳国志》更在注引后指出: 愚以为维徒能谋一会,不虑穷兵十万难为制御,美意播越矣。 易言之,姜维诈降从来不是什么秘闻,而是天下皆知的事件。《三国志》在注引《季汉辅臣赞》时提到了王崇著作的《蜀书》,好基友知道姜维诈降,陈寿会不知道? 至于避而不谈,太正常了,曹髦当街捅对穿这号天字第一号新闻都当没发生过,况姜维乎? 一篇全靠脑补的100%高纯度历史发明答案尚且大标其名,贵乎敢笑抖音不丈夫? ————————最新带新闻———————— 鄙人已成营销号("▔?▔)汗 |
|
从发明历史进化到发明当代史,加油,就等你发明未来了_(:3」∠?)_ —————————末更————————— 得,被考据出来了,敢情桓温段子抄的是自媒体历史发明,发明者亲自现身说法⊙▽⊙ 蠢欤?坏欤?蠢坏兼备欤? @苇名不死队 出来走两步解释解释ヾ ^_^?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