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如何评价成都市新都区 2024年春季学期 九年级语文阅读试题:杜鹃花落(作者汤阴县某中学校长)?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如何评价成都市新都区 2024年春季学期 九年级语文阅读试题:杜鹃花落(作者汤阴县某中学校长)?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图片] [图片] [图片] |
看了很多回答,对第二高赞的说法表示部分认同和部分反对。我认为原作者可能不是真心为侵华日军洗地,而是试图贴近“日本人民受害者论”和“中日人民团结论”的调子,结果从根本上没有理解这种“团结”从何而来,所以模仿得很拙劣,画虎不成反类犬。 拿来和现成的日军反战文艺比较,一看就能看出来差距了。在抗战时期,在中国的反战日本人(包括在KMT统治区和CPC解放区)也创作过大量文艺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反战话剧”: |
|
我就仅仅举一例,就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活路》: |
|
|
|
这样的文学作品,总不会被认为“洗地”了吧? |
|
从《活路》可以看出,当时的反战宣传,重点体现两方面矛盾: 一是农村的阶级矛盾,即贫农与地主的矛盾(当然其实也可以是城市工人阶级与上层的矛盾,但是以当时日本的情况可能不占主流); 二是军队内部上层与下层的矛盾,恰好这种军队层级在日语中也是“阶级”一词。事实上,由于日军高层对底层士兵动辄打骂、打到对方反抗的事情是经常有的。 |
|
这种军队内上下级的矛盾也展现在反战话剧中。最突出的是1944年的《島田上等兵》,最后的结果是岛田率领日军哗变,干掉了欺压他们的中队长,转投了八路。 可以看出,以中队长的层级,在日军内就已经是“欺压者”的形象了;而中队长在日军内部大概能管200人;反观原文的大佐,在陆军内已经是能管3000人、一整支连队的级别了。虽然大佐在陆军内也还是有工农出身者,但到底还算实现了阶级跃迁的,在普通日本士兵看来一样与压迫者无异。 从昭和15年(1940年)的制度也能看出,大佐虽然不是最顶层,在旧日本陆军体系也是几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将官: |
|
归根结底,“中日团结”是阶级史观的结果,是建立在“中日两国无产阶级是没有根本矛盾的”这样的论点之上的。也就是说,真正的敌人在于日本上层,在于那个军部势力、垄断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天皇制等一系列最腐朽成分的缝合怪。所以要呼吁日本底层百姓变侵略战争为内部的革命战争。这是有一个连贯的理论的。 而原作者,可以说和什么普罗文学、反战文学完全不沾边,他带入了一个日本旧军队的高层,带入了一个正儿八经的阶级敌人……当然不是说个人不可以背叛阶级,但是原文却没有任何这方面体现。我只看到一个大佐在“奋勇杀‘敌’”,他的形象与残暴(不管是对老百姓、八路还是对日军底层士兵)完全搭不上边,最多有点疯狂,而且这种“狂”还是所谓“爱子心切”“血肉亲情”……可见原作者对阶级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没有清晰的认识,写着写着就写到什么“人间真情”上去了,把中日团结反战写出了为侵华日军辩护的感觉也就不奇怪了。 回答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矛盾在于大佐和他儿子之间,他儿子是反战、热爱和平的形象,也可以算“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但是文章对于他儿子的表现和塑造实在是不足,一个“从来不干预军事”,一个是最后穿着八路军装,仅仅两处简单的描述,形象太过单薄,根本撑不起文章的主旨。哪怕加入一些大佐的回忆,比如曾经围绕战争问题上和儿子的争吵,双方不欢而散或者直接决裂,等等。一句话,若要表现这种矛盾,就至少应该去埋一条线索,重点讲他和儿子的矛盾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再到高潮部分父子兵戎相见。这样也算一篇合格的反战作品了。但是这些都没有。所有情节一直在表现的是日军与八路是如何作战的,从“山坳”“山坡”到“山包”,这样一条线索是最明显的,那么读者很自然地会认为矛盾在于八路和侵华日军。所以引起批评也就不意外了。 由于儿子的形象太过单薄,可能还有一种补救办法,不要通过儿子来表现主旨,最后加一段描写大佐心理活动的文字,让大佐思考战争到底为了什么,最后幡然醒悟:“我”踏上他国的土地烧杀抢掠,这是报应啊!“我”应该反思,应该去赎罪。就算不谈“阶级史观”如何如何了,这种“赎罪论”总是能写出来的吧? 结果你写个什么血红的杜鹃花……杜鹃凋零,物哀之美,七生报国是吧?…… |
只能说时代变了。 “前后三十年互不否定”在很多议题上都是强行论证,但在对日问题上,前后三十年一致度还挺高的,虽然在南京大屠杀等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有差异,但总的核心思想没咋变过,就两论—— ——日本人民受害者论:日本人民,包括大部分日军基层官兵,与中国人民一样,都是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受害者。 ——中日人民团结论:中日两国人民要团结起来,阻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这两条,一个面向历史,一个面向未来;一方面是继承抗战时期就已经确立的政治正确,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拉拢日本、争取日本经济和外交支持的现实需要;一方面针对日本国内依然存在的右翼势力,一方面则针对与日本右翼合作愉快的美、蒋集团。 在这两条的指导下,一共二共的宣传机器和教育部门大力宣扬美军对日本平民搞无差别轰炸和扔原子弹、八路军优待并感化日军俘虏、中国军民抚养日本遗孤之类的故事,相关文艺创作层出不穷。 这次被抓出来的《杜鹃花落》,就是上述历史惯性的产物:日本孩子被中国人拼死保护、却被日军害死,这套路简直完美符合日本人民受害者论和中日人民团结论。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冯小宁导演的《紫日》——核心套路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杜鹃花落》把那个被日军害死的日本孩子从《紫日》里的女中学生换成了日军军官的儿子,而且也没有《紫日》里层层递进的人物转变,当然更没有《紫日》里夹带的那么一丝乳苏元素。 一篇完美符合一共和二共宣教的套路之作,本来应该跟无数类似套路的作品一样被人遗忘,如今却以这种方式为人所知,只能说时代真的变了。 |
我看到原文了。 我只能说一句: 就原作者的破水平敢写这种视角的文? 从三方视角来看都有说不过去的地方。 从鬼子的视角看,对方两次举起白旗,又两度开枪,赤裸裸的诈降啊!就算不考虑为儿子报仇的事情,我用炮轰他有错么? 从共军的视角来看,一个俘虏,能自己脱了衣服,两次举白旗,共军这俘虏怎么管的?俘虏了敌人不绑手? 从俘虏的视角来看,共军你既要保护俘虏,又要死战到底,为何不在我第一次举白旗的时候把我放了,降的是我这个俘虏,和你们共军有啥关系。 然后再到卷纸上,这原文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拿来做试题还敢再删一段……共军保护俘虏的那点转折你还给删了?!相当于原文作者仅有的一句“队长别开枪,自己人”你给删了? 你不挨骂谁挨骂? 被喷上热搜,你不冤啊! |
|
这段是原文被删的一段,基本上和卷纸只有这一处出入。 |
某些人又在那里唉!义和团。唉!老保。唉!右右。我就想笑。 他们就不会好好想一想,为啥这个作者能够这么快的就被处理,从这个事情在网上被曝光,到作者被免职中间就隔了几天时间。要知道另外一个邯郸杀人案都过去差不多两个星期了,还没有什么进展呢。这个事情能够处置这么快,本身就说明了朝廷的一种风向。 他们其实不愿意正视的一点就是他们一直喜欢鼓吹的所谓的反战主义,街机理论,什么中日百姓都是好的,坏的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这样的说辞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并且已经不再被上面的人所宣扬了。 前30年鼓吹这一套是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以街机论为主导的,反冥卒主义神权之国。所以但凡是冥卒主义所反对的,他们都要支持,而且当时的日本也有赤潮,对他们来说,日本自然是同志兄弟,在那种情况下,负责南京大屠杀审判的法官梅汝傲都让人给整了,甚至南屠的死难者还有烈士纪念碑都让他们给拆了。 80年代以后,又因为日本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国,所以这边也在一直淡化,毕竟他们是非常功利主义的,需要南洋华侨的时候就一口一个同胞,然后等到南洋华侨真出了什么事,马上就直接一脚踢开,说什么没有国籍所以他们也没有义务帮忙。 真正开始大规模宣传主要是在千禧年以后了,因为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日本投资的依赖程度下降,甚至由于中日两国的产业有诸多重合,双方还在一些产业上激烈竞争过。再加上钓鱼岛的领土争端,所以那时候才开始大范围的强调抗日,南京大屠杀被列为国家公祭日也是在2014年以后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街机理论在事实上已经基本破产了,那套日本百姓都是好的,坏的是军部财阀这种说法已经根本无法取信于人了。毕竟现在经济和信息那么发达,随随便便就可以去日本的网站上看到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还继续维持之前的说法只能说大脑有贵恙。而且随着现在中美对抗加剧的大背景下,作为美国盟友的日本评价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就没有必要再用以前那套话术来统战日本人了,而且继续用以前那套话术反而还会起反效果, 就好像在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也一直在宣传对德国的仇恨,绝对不会再用什么德国人也是好的,坏的是一小撮纳粹分子这样的宣传,而且在攻克柏林以后,苏联军队其实也没少那啥,具体就不展开细说。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挺好奇的,不少人对于苏联人报复德国人表示理解,认同和支持,反过来,对于日本人又是另外一副态度,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此外,关于抗战期间日本国内社会的一些研究也逐渐为大众所熟知了,其实,在侵略中国这个事情上,在当时整个日本各界都是达成了共识的,几乎所有日本人都是以一种非常狂热的姿态支持侵略中国的,包括日本左派,甚至日本左派支持的积极程度比右派还要夸张。反而是日本的军部,尤其是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等人,出于未来的需要,还打算踩两脚刹车,暂时和谈。所以真实的情况可能和宣传的恰恰相反,日本的军部可能还想踩两脚刹车,暂时缓一缓,反而是日本的民众狂热支持战争,并且狂热要求战争不断扩大化。 最后一点则是日本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靶子,因为其本身被美国所管控的情况下并不具备大规模对外战争的能力,而且日本国内总体来说对于参与战争的意愿也是非常低的,所以激烈的反对日本其实并不会有什么非常严重的后果,也不会产生什么边境冲突之类的。要继续搞那套街机理论,还怎么用日本来充当转移仇恨的靶子? 所以,无论是出于现实利益的需要,还是出于历史的需要,那种通过所谓的街机理论洗白大多数日本人的话术不会再被官方所推崇和宣扬了。 |
写得矫揉造作、狗屁不通,严重影响了九年级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好感。 这种拙劣的文字,居然能出现在语文试题里? 这是我怎么都想不通的。 |
这篇文章先不说题材......文笔是真的小学生,如果是拿去考日本人可以,放在中国的九年级语文阅读试题就是立场有问题......我更好奇是哪个人才把文章选进试卷里面的。 |
职业相关,中学语文老师来回答一下, 1.文章作者是不是精日美化侵略?不是 这篇文章就是很典型的上世纪风格,即坏的是日本军国主义不是日本人那一套,文章主题出发点很简单“军国主义导致父子相残,所以军国主义坏”,谈不上什么美化侵略,一个日本兵误杀自己的儿子怎么看出为军国主义做颂歌的? 2.文章有没有问题?有 作者写的太烂了,导致主题传达非常生硬,你看这题目下面很多人义愤填膺就知道写的多烂了。你既然想写这个主题,就要突出日本士兵被天皇洗脑的愚蠢狂热,比如大佐是如何对中国平民凶残,这样他误杀儿子后的悲伤才更有讽刺意味,而不是生硬的什么“鲜血像杜鹃花” 总结:蠢人办坏事,对上世纪文学拙劣的模仿,我对作者和出卷人不同情。不过那些高喊什么外务省渗透美化侵略的人也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作者写不明白文章,看客也不看文章上来就扣帽子攻击,只能感叹我国的语文教育任重道远了。 |
从目前能搜索的资料可知,这篇文章是2023年12月发表的,又不是所谓左翼反思思潮时期,也不是中日蜜月期,哪里来的什么“前后三十年互不否定”? |
|
到底是哪个大聪明把这篇文章选进语文初三测试试卷的?这篇文章看下来一点都不觉得不合适吗? |
既然原文被当做阅读理解题,那就来做题吧。 纯从文本来看,这只是一篇做作拙劣的、对日本反战文学的cosplay。全文从日本侵略者视角展开,讲述日本军官一心想救回被八路俘虏的儿子,下令炮火猛轰阵地,最终却把本来安然无恙的儿子炸死的故事。文章试图通过“侵略者错杀自己儿子”这样一个“恶者自食恶果”的反转,来表现军国主义的偏执残暴冥顽不灵,彰显我军反侵略事业的正义性。同时,也掺杂了一些常见的反战情绪表达。 具体到行文细节,反复强调侵略者的暴虐,如“留给他们的只是投降,更应该是死亡”“谁要你们投降,我要你们死”“杀光他们”等等;当然,也有失之滥俗的反战必备台词:“爸累了,仇报了,回家”;而“大鹏一样的身影,在空中一个漂亮的弧,压在……那个坑里”,最终“血肉模糊的灰军装”八路军压在“洁净完整的日本青年装”下,显是意在说明八路军一边英勇抗击侵略,一边在危急时刻依然保护着日方俘虏,折射出我军的人性文明光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章的叙述是从一个沉溺于杀戮和仇恨的日本军官展开的,所谓“共匪”“破衣烂衫的土八路”“敌人内讧,顽固不化”都是基于这个形象的话语方式,是通过敌人的视角来展现中国军队在恶劣条件下的勇猛顽强;“为儿子报仇”只是这个军官的阴暗臆想,后文八路军对其儿子的拼死保护正是对这种仇恨的驳斥与嘲讽;这是基本的叙述逻辑,把这些看成是作者诋毁丑化八路军,认为是通过写日军“报仇”将侵略合理化,都是不适当的。事实上,整篇文字都是在上文所述主题先行下,基于一个所谓反转的重重堆砌,有许多繁复匠气的枝蔓,例如以杜鹃花为意象反复点题的环境描写,以及各种不甚贴合语境的、滥用过火形容词的描摹(“洒向空中的花瓣祭礼”“嫣红的杜鹃花慢慢的散开飘零”),还有“减轻自己满腔的愤恨”“与战场烟土环境很不相符的衬衫”这样失准破功的表达。 如果从社会效果上看,文章的确不适合作为语文测试的阅读理解试题。一是写得相当一般;二是在当下的舆论场太容易招致争议。在网上引发关注后,最响亮的批判声,是认为该文刻意美化侵略者、引导孩子仇恨八路军,这其实完全与文章想表达的观点背道而驰——这也印证了这样的文章放到考卷上是多么不合时宜,因为真的有大量的人看不懂、或者是装作看不懂、或者是不愿不屑看懂,或者根本不看原文只是看个二手自媒体标题党和几十字煽动性的导语,就加入到无限上纲的批判声浪中去了。 这道题也恰巧成为社会尺度上的一次阅读理解测试,证明了近些年的语文教育的确是十足失败的,不过失败的恰恰不是思想有多反动,而是制造了海量缺乏最基础阅读理解能力的人群。近些年来,在各个内容平台、各种热门事件热门内容和下方的评论区,相信不少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被文盲充斥的平静的绝望感了。 总之,这件事的动因,可以归结为一个词,“错位”。这种错位的体现,就是在相对封闭的小天地里矜骄自赏的匠气习作突然被拉到舆论聚光灯下,旧时代残党跟不上斗争版本的问题就被无限放大了:中学学校里的老文青,基于一个正确而乏味的俗套主题,抓住一个在其想象中可能十分凄美动人的“杜鹃”意象,以浅薄的象征手法,大动干戈地调用自己所有的词汇积累涂抹了一篇思想观点与表现手法都相当陈旧老套的“反战文学”;而他的这篇得意之作,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在校园内部的评价体系中流动到某一套并不很重要的测试题上,被意外发现后,在当下高度敏感浑身G点每天兴致勃勃挖掘新的敌人作为批判对象的舆论场上,毫不意外地被指认为敌特反贼内奸,打成意图毒害祖国花朵思想的毒草恶花。当事者因为缺乏对时代情绪的基本敏感度,最终把自己献祭给了这股浪潮(用他们凄美的话说,办了一场“花瓣祭礼”)。 |
除了看AV 或者GV我汤姆能把自己带入一下霓虹国视角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这个校长是怎么把自己带入侵华日军,还是当爹的视角,看着儿子洁净完整,健硕的胸膛,衬衣没扣,白皙的脸??? 成天看擦边视频我都没有这么好的想象力。 大老远跑来侵华杀人放火都是这么干净傻白甜的吗???还汤姆得牺牲灰色军装的中国人护着他,陪着他死??? 文学创作确实需要作者做出视角的切换,改变。时而郭靖时而杨康。为什么同样是虚构,金庸带入杨康,欧阳锋这些反派就不会翻车呢?因为是真的把他们当做复杂有力反派来写啊。 反派写的再强大,精致,诡计多端。男主郭靖和他的妈过的再食不果腹颠沛流离,也是心在大宋,从来没和金国有过同理心吧? 这就是反派写的再强,你都不能忘记主旨是什么。 如果还要写同样的故事我个人建议多把笔墨用在,中国军人灵活的游击战利用有利地形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火力久久周旋,最终日本人气急败坏,杀红了眼连着参加侵华战争的被俘独生子和中国军人一起杀了,并身负重伤彻底断送了自己家族的未来。最后在零落的杜鹃花前绝望切腹。 结尾 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者时就像这火红的杜鹃花一样! 就算在反抗侵略者的刀枪炮火中零落成泥,但到明年春天还会继续盛开!生生不息! 让我们缅怀先烈。 |
阈值总是一步步突破的,底限总是一次次拉低的。 当大家对各种和服鲤鱼旗的坟头蹦迪行为都敢怒不敢言,动辄得咎被批斗的时候,就到了从根本上重塑认知的时候了。 惊讶么? 以后还多着呢。 另外,这篇文章是去年年底发表的,既不是40年前,也不是70年前,所以何来“前后30互相否定”。 时至今日,当年和我国抗日军民共同战斗过的日共,以及遭受过昭和帝国主义迫害的日本“非国民”几乎孑然无存了。 就算想重新拿起1.0版本,请问,你又能和谁共情呢? 所以不是我们变了,而是世界变了。 当然咯,这篇文章和作者,以及出题人最大的问题还是又菜又爱玩。 论观赏性和文学价值,比不二青龙的“爆兵文”都差远了。 |
四五十岁的媚日油腻中年,酒桌上吹嘘完一通昭和精神还意犹未尽,借着醉意提笔就是一篇洋洋洒洒的《杜鹃花落》,还不忘和同行们一通商业胡吹。 其实这文章挺能体现上个世代的人对日美人的刻板印象:拥有一切中国人观念中的朴素美德,而且没有彼时中国社会的低素质。在那代人的心目中,发达国家的人就是理想化的中国人形象。你把文章中的岗田大佐换成任何一个中国名字,那都是一个正宗地不能再正宗的武侠复仇故事,不仅是为亲人报仇,还有上阵父子兵。 但挺搞笑的是,如此媚日的中学校长却对日本的历史知之甚少,还不如二次元死宅、军圈大手子了解的多。在军国主义时期的日本,大佐的儿子居然既不用参军入伍、奔赴前线,还可以占用宝贵的运输资源来前线探亲,这是连二战运力顶峰的美军都极难做到的。而且一个大佐级别的指挥官,居然可以无视军队调度,擅自为了一己私欲随意出击。 而且最难绷的是,精日设想的父慈子孝的小作文,而历史上却往往是军官父亲让儿子当填线宝宝。被称为军神的乃木希典大将,在攻克203高地时把自己的儿子连同数万日军全部白白送进了俄军的机枪口下。可见作者对于日军的了解,仅仅来源于抗日神剧。酸腐文人的自我卖弄,放到台面上那就只有贻笑大方的份了。 上代人看美日时隔了个一衣带水的信息差,只看到高楼林立,没看到钢铁森林里的一个个个体。因此,很多上代媚日者对日本的印象放到今天看来都非常离谱。他们也是拒绝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一代人,美日的高耸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
汤阴,岳飞的老家 被鬼子偷了,还有汉奸带路。 中学,中学校长。 文章是让中学生看的。 别扯淡,开展一节课的前提是学情分析,是首先要理解中学生会怎么想怎么看。 |
光共军两个字就知道了 还为了所谓儿子找了个“从不干涉军事”的借口说是来探亲? 我请问这是谁的土地,儿子来这里是不是就知道了这是侵略? 教育界确实应该涂一些汉奸走狗了 文章里,还提到大佐给儿子复仇,那被他不远千里从日本越洋到中国杀的百姓的抽谁去报。 |
陷入疯狂后杀亲算是一个经典的悲剧母题了吧 把这个母题嵌套到侵华日军不能说没有创意,衔接上大概还是差了点逻辑优化 |
看来教育系统被渗透得非常严重啊,这种离谱事都能闹出来,我简单说下到底发生了啥,成都一个区出了一张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一篇名叫《杜鹃花落》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啥呢?一个侵华日军大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跑去看望父亲,然后半路被咱们抓住了,本来没啥事,但大佐为了救儿子和咱们发生了火拼,然后他一发炮弹把自己的儿子给炸死了,大佐抱着儿子的遗物大声痛哭,一副受害者的形象。 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 第一,一再强调大佐的儿子是个从不干预军事的人,但事实我们都清楚,那个年代日本侵华是举国皆兵,就算是没上战场的,也是砸锅卖铁,甚至卖身支持日军,真要计较起来,很难说哪个日本人完全就是无辜的。 第二,以日本大佐的视角出发进行描述,结尾煽情,让人感觉大佐仿佛是个受害者形象。 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就会让初中生产生一种错觉——错在咱们,侵华日军也是值得同情的。 这种变相的洗白手法,我不知道出这个题目的人目的到底是啥,它想要把我们的孩子们教育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
|
|
等看看国家咋处理吧,中国人以倭寇视角写的文章,已经流串到成都的中学试卷上了。 抓紧时间让作者李佳前扬名天下。 |
|
|
|
|
|
|
|
|
上次毒教材插画有人说是审美不同,作者吴勇和一帮洗地的最后屁事没有,现在公然给日寇招魂的来了,又要准备什么说辞?有关教育监管审核的某些人,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蠢还是坏。 |
虽然本意是讽刺日本军国主义自作孽不可活,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已经超越次元场外升华了,已经升华到讽刺作者自作孽不可活了。就好比某个人想给自己头儿写给赞歌,但没想到头儿实在太没文化看不懂,当然跟作者写作水平不够也有关系,被头儿误以为是在骂自己,然后把这个人杀了。自作孽不可活啊。 |
这样的文章存在很多硬伤,如果只是杜撰的故事,那就是在用谣言攻击敌人。你想做什么,和你做成了什么,有时候完全是两回事,目前的中国,不适合这样戏说抗日历史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