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为什么一战说法国“打光了一代人”而没有说英国“打光了一代人?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为什么一战说法国“打光了一代人”而没有说英国“打光了一代人?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为什么一战说法国“打光了一代人”而没有说英国“打光了一代人?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法国
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一战说法国“打光了一代人”而没有说英国“打光了一代人?
“打光一代人”可不只是表面数据上少了一代人,还包括未来失去学校教育培养、失去技术传承的“一代人”
一战爆发时战场地点就在法国本土北部附近,尤其是巴黎周边是出了名的学校多+老师多+学生多,在爱国情绪的鼓舞下这些知识分子踊跃参战,这就直接导致受教育的一代人的损失尤其严重,光是小学教师就已经有7000人战死
20世纪初期的7000个小学老师是个什么概念呢?对法国来说直接就是半个国家的小学直接陷入教学系统崩溃甚至是需要撤废学校的程度了,因为影响之广泛,法国还要在战后建造雕像来纪念这些阵亡的老师


学生的阵亡人数就更加难以统计了,光是巴黎大学自己本身在一战中就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大学生,一万五千人最后死剩五千人(估计这五千人还是女大学生),全法国那么多家大学都不知道得阵亡多少个大学生,保不齐还有虚报年龄入伍的高中鸡,本来是作为对国家未来发展最有用处的储备人才一下子没了这么多,重建教育体系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啊?
尤其是法国在人才结构上本身就热衷于身兼多职的形式,许多教师都有其他工作,比如兼任教会的牧师或工匠,甚至是一人教数门(最常见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由同一个老师负责),这就更加凸显出法国教师阵亡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有多强烈。而且更为主要的是,法国并没有什么知识分子免死金牌这种玩意儿,一打起仗来管你是农民工人司机还是教师记者摄影,报名了就全扔前线去,福煦和贝当这种将领都要在前线亲自负责开战,说打光了一代人恐怕都是说轻了,从教育领域来看怕是一直到1940年都没缓过劲来
海明威的“迷茫的一代人”故事原型就出自一战结束后的法国,说的就是年轻的法国工人技术断层、修不好一辆小汽车
这个事其实有点意思,虽然很难‘量化’各国对于战争中人口损失的认识,我个人也不觉得UK就没有类似的说法,但是如果假设,假设法国社会确实被这个问题影响更大,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既可以归结到战争中更大的损失——也可以归结到第三共和国本身对于对人口问题,或者说更加具体来说对法德人口差异的担忧上。后者就是著名的人口减少带来的‘Finis Galliae’(直译高卢末日)的问题。
简言之:对人口的焦虑在法国和低地国家的结果是广泛的鼓励生育活动。而重视生育的风气和大战中惨重的损失相结合,就会更加强调生育的重要性和战争中损失的惨重。这是在UK不存在的特殊现象。
回到最基本的角度来说,显然法国在战争中的绝对损失要大于UK,实际上法国本土伤亡数量大于整个英帝国总和。我不是人口学家也不是特别熟悉陆战就不班门弄斧拆分战争中伤亡人口的年龄分组了,不同的材料对于不同记录的准确性和具体伤亡数字也有不同意见,但是不严谨地来说,法国在1910年代大约四千万人的人口中,按照相对较低的数字来看,在战争中也有一百四十万人左右阵亡(其中不到七万人左右是帝国军,也就是西非/阿尔及尔等),在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到四之间,另外有四百万人左右的负伤。考虑到这些伤亡几乎都发生在适龄兵员这个人口群体中,应该说这确实是非常惨重的伤亡。假设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口是15-59岁之间的男性,或者说在法国的‘一千三百万适龄军事人口’中,八百四十万人被征召,超过半数;在这个群体中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直接阵亡,另外4个人在战争中负伤(另外4个人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再加上因为战争间接导致的死亡率上升,以及经济情况恶化、适龄男性前往前线/早亡带来的出生人口下降等等,情况肯定比本土没有成为战场,直接战场损失只有七十万人左右,战争中总战斗减员也不足九十万人人口却和法国相仿的UK要糟糕得多,这显然是法国对于大战损失更加痛心疾首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这种绝对损失并不一定就代表了双方心态上的唯一因素。从数量级上来说,这额外四十万人左右的死亡数量虽然严重,对于英法德这样四千到七千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却并不是生死攸关的。尤其是在20年代各国全面裁军、国际上没有全面战争的大背景下,应该说这种损失没有立刻在经济之外蔓延到安全问题上。英法之间横向对比来看,双方和平时期最核心安全要牵扯的人力资源实际上相差并不特别大。间战中UK的‘主要军事力量’,皇家海军和空军,规模分别在十万人和三万人左右,这十三万人左右的职业军人基本上划定了本土安全的底线;对比之下法国陆军在间战中的职业部队实际上在规模上并没有数量级的差别:法军最初在1920年计划在和平年代保留41个师,随后在22年计划调整为32个(其中十五万职业军人),在26年变成了20个(十万人)。虽然兵员上的长期问题被人口损失放大了,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只在法国存在的,更不是刚刚出现的。对于仍然维持着兵役制度来补充职业兵的法国来说,人口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就是其对战时损失态度的特殊性的来源之一。
而兵役制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写照。
对于诞生于普法战争第三共和国,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的低生育率和与德国的人口差是一个超越了大战本身的大社会话题。RN和RAF的十三万人虽然要在战时启动海空动员,但是这种动员和总人口没的关系是有限的。水手池和飞行员池烧干或者技术兵器损失殆尽的时间点注定要早于打光适龄人口的时刻。比如商船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护航战中也仅仅损失了三万人,而这个数量按照比例计算已经远远高于海陆空军普通部队了,可能仅次于各国潜艇部队。海空军战争中的扩张和后备人力资源对绝对人口的需求是相对较低的。法军设想中的陆军则不然,其备战的对象是诸如大战,普法战争甚至拿战、大革命的‘全面战争’,此时法国的‘绝对人口’就变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第三共和国不但执迷于人口的差异,也执迷于弥补这种人口上的缺口。对这个话题不是非常熟悉(实际上我不是非常关心···),但是简单来说,这种焦虑首先表现在法国内部鼓励生育的活动上,Mary McDougall有一篇老文章叫Protecting Infants: the French Campaign for Maternity Leaves 1890s-1913;而Richard Tomlinson有一些文章,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篇是The Politics of Denatalite during the French Third Republic 1890-1940(还有一篇非常应景地叫做法国的消失);简言之,法国内部鼓励生育的政策和外部威胁有相当的‘相关性’,比如1913年德国和法俄同盟的陆上军备竞赛巅峰时,德国通过了1913年陆军扩张计划,扩编陆军超过二十万人;而法国则在同期给女性在生产前最后一月和产后假期的前两月中提供了国家补贴。当然不应该将这两者视为直接相关的‘回应’,但是有大量的证据显示了法国社会对于人口作为兵员的意识。1890年以来,在民间到政界有大量的游说群体在自发宣传生育补贴政策,其中不乏政府高层甚至有军方背景的人士。比如1913法案的推动人Paul Strauss曾经是巴黎的京官;而‘Ligue Populaire de Peres et Meres de Familes Nombreuse’(大家庭父母大众联盟)的组织者Simon Maire是前陆军军官。
而这一点应该说哪怕在欧陆也是有特殊性的,虽然生娃当如卷心菜的态度和人口问题不是法国独有的(比利时,德国也存在),但是一战的损失极大地放大了这种‘natalism’在法国的受众。在大战爆发之后,除了下面的海报之外,还有孩子在战壕里被德军捅翻控诉‘妈妈把我生晚了(所以没法填战壕)’的明信片(手上没有图)。
这也就是法国战后对于人口问题耿耿于怀的第二个要素。对比下,同有卷心菜娃的德军伤亡人数在人口中占比与法国类似,甚至更高,但是德国的生育意愿更高,社会福利更好,人口结构更‘年轻’,基数更大;内部对于人口安全的问题在也就远没有法国那么‘一致’?当然不应该认为德国国内不存在这种想法。间战中德国人口仍然不高于法俄同盟或者俄国本身,人口问题是切实存在的话题。但是德国国内更加关心的话题是‘失去的胜利’,‘背后一刀’等等问题,直到进入三十年代后纳粹分子也利用生存空间和安全问题大做文章时才成为口号式的国家议题。在第三共和国内部,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却被上升到了高于党派的级别,用Lanthier和Dorr的话说,‘从民族主义者、右翼保王党到保守派教会、致力于改革的社会主义者’,所有都把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差异的增加视为‘对国家安全和影响’的重大危机。各方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鼓励生育增加法国本土人口之外,之前在法国海军的某个问题里面也提到过另一个很著名的思路,就是用帝国军来弥补人口差距。对于法国内部的殖民派部分鼓吹者和人口问题活动家来说,保护西地中海的航路同样意味着阿尔及尔军和西非的帝国军可以在法德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时候抵达本土‘填补’人口上的巨大差异。法国在战时资源上不能完全自给,所以法国海军在战时保护地中海航路是正常的任务。但是在1918-1922年的重新定位时,保持军队跨洲调度被放在了和经济问题一样重要的地位上。虽然帝国军的调度在Uk帝国防御委员会构想中也是皇家海军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应该说这种调度的方向是相反的,重点在于帝国防御而不是本土安全,那是后话。
这种极度重视人口资源,关注潜在兵员差异的现象既有其客观成因,也有其局限性和危害。而在文化层面上,实际上有时候非常恐怖:
‘repartition de la population entre les differents groups d'ages(各年龄人口分布)’:


‘在人口上,我们已经输了’:


卷心菜娃,像种菜一样为祖国播种人口:


这个是1917(好像是,别问我···)的炮弹娃娃,‘Des Canons, des munitions(大炮!弹药!)C'est nous qui serons les gardiens de la nation.(我们会成为祖国的守护者!)’


克里格直呼内行。我发自内心的希望这玩意是个反讽/后现代作品。
一战士兵阵亡数
1:俄国 225万(动员1200万,阵亡18.75%)
2:德国 177万(动员1325万,阵亡13.35%)
3:法国 139万(动员866万,阵亡16.05%)
4:奥匈帝国 120万(动员780万,阵亡15.38%)
5:英国 88万(动员583万,阵亡15.09%)
6:意大利 65万(动员509万,阵亡12.77%)
7:塞尔维亚 45万(动员70万,阵亡64.28%)
8:罗马尼亚 33万(动员123万,阵亡26.82%)
9:奥斯曼帝国 32万(动员299万,阵亡10.7%)
10:美国 11万(动员474万,阵亡2.32%)
11:保加利亚 8万(动员120万,阵亡6.66%)
12:比利时 5万(动员38万,阵亡13.15%)
13:希腊 2万(动员23万,阵亡8.69%)
14:黑山 1万(动员5万,阵亡20%)
一战平民死亡数
1:奥斯曼帝国 100万
2:塞尔维亚 80万
3:德国 76万
4:俄国 73万
5:意大利 58万
6:奥匈帝国 46万
7:法国 30万
8:罗马尼亚 20万
9:希腊 15万
10:英国 10万
11:保加利亚 10万
12:比利时 6万
13:黑山 几乎无人死亡
14:美国 几乎无人死亡一战总死亡数1:俄国 298万(人口1.75亿,死亡1.7%)
2:德国 253万(人口6490万,死亡3.89%)
3:法国 169万(人口3960万,死亡4.26%)
4:奥匈帝国 166万(人口5140万,死亡3.22%)
5:奥斯曼帝国 132万(人口2130万,死亡6.19%)
6:塞尔维亚 125万(人口450万,死亡27.77%)
7:意大利 123万(人口3560万,死亡3.45%)
8:英国 98万(人口4540万,死亡2.15%)
9:罗马尼亚 53万(人口750万,死亡7.06%)
10:保加利亚 18万(人口550万,死亡3.27%)
11:希腊 17万(人口480万,死亡3.54%)
12:比利时 11万(人口740万,死亡1.48%)
13:美国 11万(人口9200万,死亡0.11%)
14:黑山 1万(人口51万,死亡1.96%)
为了更方便理解,我在括号中增加了各国的总动员兵力和各国人口(截止1918)。无论是从士兵阵亡率还是全国死亡率来看,塞尔维亚都是一战中损失最惨重的一国,巴尔干战场都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场。不过从死亡人数来看,西线才应该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场。
法国死亡率4.26%,居全球第4,英国死亡率 2.15%,居全球第10。自然法国比英国更有资格称“打光了一代人”。但英法两国是当时世界上最有话语权的大国,所以大众都受到英法宣传的影响,认为英法是损失最大的国家。实际上,俄、德、土尔其、塞尔维亚都比英法更有资格声称自己的国家是“最大的受害国”。
一战法国损失了120万人左右,对比当时法国4100万的总人口,是一个勉强可以接受的数字,20年也应该补回来了。
问题是一战以后,法国有钱人认为应该精英教育,少生几个孩子,把钱都投到一两个孩子身上,穷人接受享乐主义,认为养孩子太痛苦了,要求自由享乐。
总之全法国上下就是不生孩子,政府再补贴也没用
然后法国人口增长率几乎为0,二战的时候还是4100万。
因为法国死的很多都是年轻一代的精英,看布尔巴基的历史就知道,一战法国很多高材生牺牲在了一线,以至于人才青黄不接,虽然赢了,但是国家的未来几乎被打没了。而德国基本不让自己的年轻才俊上战场,即使战败,希望的火种还保留了。
现在的人对于战争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了,搞不清楚现代战争对于人口比率破坏的严重程度。
现代国家级别的总动员战争,损失最大的必然是最容易动员的那批人,而且还是深受民族主义熏陶最严重的那批人。
而这批人是什么呢?
工程师、小学中学老师、技术人员等国家机器上的中次级齿轮。
那么这批人损失大了会怎么样呢?
比如一个国家损失70%的机械类工程师,那么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不说大幅度退步,起码也会踌躇很长的时间。
比如一个国家损失70%的中小学校教师呢?教学水平肯定大幅度下降。
工业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教育,另外一条腿是机械工程学。
两条腿都骨折了,然后题主喊人家跺脚,你们就说麻不麻吧?
工业化除了两条腿还有两只手,一只手叫做人口青年比率,另外一只手叫做男女比例。
战争每损失一个青壮年,那么相当于这个国家损失十人口的生产力。因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男性青壮年占比一般在13%-15%左右,那么有人肯定要问了,那不是还有3%-5%呢,难道不知道还需要排除官僚体系占比的吗?
用这种成熟的眼光看待法国一战损失就很清晰了,法兰西损失了上百万青壮年,相当于社会年龄比率和男女比例彻底失调。最重要的的生产力崩了,而那些需要供养的小孩和老人的生活自然会陷入困顿。
社会财富不是纸币而是生产力,生产力崩了的社会,自然而然会陷入各种问题之中。
然后就是两条腿的问题,法兰西不会因为你是知识分子就高看泥一眼,一样把你扔进壕沟或者战线上消耗掉。而知识分子是民族主义氛围最浓厚的群体,无论如何一战二战亦或者现在任何一个大型战争,知识分子都是现代化军队的核心骨干。
法国为何战后教育水平大幅度下降,基层教师和青年知识分子损失惨重是核心原因。试想一下如果中国损失60%的基层教师和知识青年,这个社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另外一条腿的事情就很容易了解了,法国除了知识分子损失惨重外,技术工程师的损失也是重灾区。这个比率不是5%而是50%--70%,整个社会会发生什么不言而喻。
还在悸动心灵的少年们,如果你疲惫的时候、缺乏激情的时候,你们可以出游或者约上亲朋好友玩乐一下。你们千万千万不要去期待战争,那玩意除了带来眼泪和鲜血外,根本就是不值一铭。千万不要幻想自己是铁马金戈,绝大多数的人在战争中都只是消耗品而已。
一站打完打二战的时候
下一代人都还没长大
你说为啥他举白旗举动这么快
二战再打下去
直接打绝户了
因为贝当元帅在一战干了一件很英明但是又很短视的事,他和恶魔做了交易。
贝当元帅以向恶魔献出法国几代人的英雄气为代价,换取了凡尔登战役的胜利。
这件事叫让士兵轮流进入地狱。
一战有个很著名的绞肉机,凡尔登战役。
在当年的凡尔登,士兵无论是生存率还是战场环境都极其恶劣。
战壕里尸水与粪便一色,天空中炸弹和腐臭共舞。
一个建制完整的部队拉到绞肉机,一周内就会被打残,幸存士兵也会患上严重的ptsd,战斗力基本上打个一折。
在凡尔登能活过一个星期的士兵,战斗力基本上等于无。别说冲锋了,敢躲在战壕里面畏畏缩缩的向外开枪已经能被称为勇士。
如果有地狱,地狱也不过如此。
贝当元帅为了保证法军士气和战斗力,想了一个天才的办法,就是让每个军团轮流上去绞肉。
贝当规定,一个师损失百分之30,就会撤回后方,然后换另外一个师顶上。
这个办法真的是天才,能保证前线永远有一支士气高昂且较完整的法军在战斗。
这个战法简直是开了锁士气的挂,但是古尔丹,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七成以上的法军经历了地狱,而德军这一比例只有三成。
所有参加过凡尔登战役的法军,基本上都患上了严重的ptsd、神经衰弱、被迫害妄想症等,基本上每个去过凡尔登的法国士兵都有精神疾病,或轻或重而已,这些人共同特点就是极端厌恶暴力和战争。
数字上来说,一战时超过百分之28的法国男人经历了地狱又从地狱出来,他们都被吓破了胆。
而这百分之28的男人,恰恰是一个国家斗志和勇气最强的那百分之28,这百分之28的法国勇士在凡尔登被阉割了战斗的精神和斗志,变成了精神上的太监。
(有个乐子,一战后法国退役士兵有个非常常见的ptsd症状就是性欲下降甚至永久性yw,这也间接导致了法国战后生育率进一步下降。)
经历过了地狱的人,永远不会想回到地狱,这是所有从地狱幸存的人的共识。
甚至后来因此爆发了差点毁灭法国的全国性的大兵变。
贝当元帅为了平息这场兵变,他向法国人民保证,法国人再也不会再经历一次地狱,为此法国建立了一个坚不可摧的要塞:
马奇诺防线。
打光一代人说少了
其实不管英国还是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光了整个欧洲的魂
我们现在看欧洲又是白左、又是绿党、又是圣母婊、又是移民、又是美国附庸,觉得怒其不争
其实,欧洲的这个转变是从一战之后就开始了
一战之前的欧洲,是刀口嗜血的大豪杰,一战之后的欧洲,是唧唧歪歪的娘娘腔
一战之前的欧洲,出过拿破仑、俾斯麦、黎塞留、梅特涅、迪斯雷利
一战之后的欧洲,只出过一个半政治家,一个是斯大林,半个是希特勒
一战前的法国铁血好战,一战后的法国日常乳法
一战前的英国务实理性,一战后的英国常年绥靖
英国也同样损失惨重,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绥靖政策,只是英国没有损失到法国那么巨大而已。
首先,一战的主战场主要发生在法国本土,而不英国本土,英国佬躲在法国佬背后的好处就凸显出来的。
然后,英国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源源不断的兵源上欧洲战场,那么自然就降低了英国本土的青年上战场的机会。
两个因素一结合,如果法国断了四肢,那么英国也就属于断了一条腿。
然后,到了二战,法国人也学精了,迅速投降,不再帮英国人流血了。
这回轮到苏联快打光了一代年轻人。
英国也差不多吧。
按照罗素后来五十年代的说法,大概意思就是现在回看的话,按照英国二战后的命运,还不如当初别和德国打一战,干脆送点殖民地给德国,然后谈谈判算了。因为罗素觉得一战的毁灭性空前绝后,死的人太多了,那么多年轻人坐着火车去前线送死,那种场景看起来就让人感觉难受。欧洲文明从此荡然无存。
因为数据不会骗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法国牺牲了整整一代人!(4000万人口,死亡170万左右,相当于14亿死亡6000万)
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硬拼的话,类比苏联,法国4600万人口损失800-1000万都有可能,那法国完球了都!
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数据:(超过100万人的七个国家)
俄国 298万,总人口1.75亿,死亡率1.7%
德国 253万,总人口6490万,死亡率3.89%
法国 169万,总人口3960万,死亡率4.26%
奥匈帝国 166万,总人口5140万,死亡率3.22%
奥斯曼土耳其132万,总人口2130万,死亡率6.19%(二战土耳其就中立了)
塞尔维亚125万,总人口450万,死亡率27.77%(一战后给塞尔维亚补偿最大,南斯拉夫王国成立)
意大利 123万,总人口3560万,死亡率3.45%




协约国与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地图:
战前殖民地:


战前版图:协约国、同盟国与中立国


西线相关地图:
德国西线计划:


西线兵力部署:


历次战役:








战后版图:


另一种一战图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历史地图:
带图说的:
法兰西的陷落




法国的分割




法国敌后斗争




法国的解放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确实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人力资源损失,这使得法国在战后的和平时期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在战争期间,法国有超过1,300万人被动员入伍,其中约200万人死亡,200万人受伤,1,000多人失踪。这代表着法国近12%的人口,可谓是打光了一代人。
相比之下,英国的伤亡人数相对较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被动员入伍的人数约为800万人,其中约135万人死亡,160万人受伤,18万人失踪。尽管英国的伤亡人数相对较高,但并没有像法国一样打光了一代人。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英国在战争中的策略和地理位置。英国采取了海上封锁和远程轰炸等战术,避免了其在陆地上的主力部队遭受重大损失。此外,英国在战前就与盟友德国进行了一场无限制潜艇战,导致大量英国平民和军人死亡。这使得英国在战争中的伤亡人数相对较高,但并没有达到法国的水平。
因此,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人力资源损失,这使得其在一战后的和平时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法国一战人口大概四千多万,战死了160多万,大概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战死
英国一战人口大概4500多万,战死了90多万,大概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战死
So, that's it。
嘤国可不止死一代人
髮国至少夺回了全部领土,但嘤国丢了两成本土(爱尔兰),就不说海外领地了。
那些霸权的依托,什么金本位英镑、海军和殖民地,全丢了个干干净净。
仗快打完的时候嘤国老保已经处于一个集体破防的状态,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横空出世,把欧陆所有的意识形态混合起来起了个名字叫“totalitarianism”,喷了整整十六章,看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斯文背后的恨意”和“他急了”。
什么叫“我曾经拥有这的一切,转眼间飘散如烟”。
丘胖子更是个重量级,被选下去了还搞了个演讲,翻译一下就是:“你老美不去干苏联,不如去死,靴靴”
怪不得嘤国这个老保的梦中情国,老保势力能亡到80年代才借女人复活(事实上,嘤国无数次仰卧起坐全靠女人和外国人,甚至比髮国次数还多)……
除了索姆河,西线的其他战役中绝对主力都是法国人。英法两国在出兵和损失方面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ps所以说别乳法了,如果不是法国人的牺牲,西线大概率守不住的)
战争可不只是战场上的伤亡那么简单,而是会改变一个国家整体的人口结构,虽然我们说人人平等,但在战场上阵亡1万个老人和阵亡一万个青年,影响是不一样的。几年前俄罗斯曾在5月9日胜利日发布过一个纪念短片《5月9日,失去的那一代》:
一战时法国阵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为4.29%,但一战时最惨烈的战场就在欧洲西线,就是法国北部。
当时法国本土有4000万人,青壮年也就500万左右,军人死亡超过131.5万,加上平民累计阵亡超过160万,伤残超过280万。
从这个层面上讲,因为一战而基本丧失劳动力和战死的已经超过了500万人。
法国大量城市被德国人打成了废墟,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法国死亡人数占整个协约国比例为25%。
所以说法国打光了一代人一点也不为过。


相比之下,整个大英帝国阵亡人数占协约国总数16%,但是这其中,澳大利亚阵亡61966人,加拿大66976人,印度74187人,新西兰18052人,南非9477人,英国本土一共阵亡995939人,占英国本土人口2.19%。
当然,如果单纯看死亡人口比例,那么奥斯曼帝国显然是最惨的,西亚病夫阵亡了超过292万人,占总人口13.7%,当然他也是解体最彻底的国家。
简单算一下就明白了。
4100w,一半男性,按2100w计算。
18-40岁青壮年男性按40%计算,840w。
伤亡160w,约占总青壮年男性20%。
这比例已经足够吓死人了。
这些人里面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比例也远高于社会平均值。
英国那一代人估计很多是被逼自杀的.


英国为了取得一战的战争胜利,已经把能动员去前线打仗的人都动员了,但是随着战势的情况来看,还需要大量的士兵奔赴前线,可是有些青年并不愿意去打仗,于是英国皇家陆军上将查尔斯·菲茨杰拉德就想了一个有点缺德的方法,刺激后方的青年上战场。


这个方法叫做“羞辱式激将法”,查尔斯上将鼓励民众在公开场合去羞辱那些身体健康的青年,还要送给那些青年一根白色的羽毛,这根羽毛就象征着懦夫的意思。在女权领袖的组织下,妇女们纷纷拿着白色羽毛,走大街穿小巷的去羞辱男性,这就是英国著名的白羽毛运动。


英国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说叫做《四根羽毛》,书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哈里的英国军官,他因为逃避战争,不想上战场,所以从军队辞职回家。
当他回到家的时候,收到了四根白色羽毛,一根是他未婚妻给的,另外三支是他的战友给的,这四根白色的羽毛就象征着懦弱和失去尊重。这就是白色羽毛象征懦夫的由来。
英国的妇女们总算是找到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方法了,于是她们每天都会积极地做着羞辱男性的工作,只要在大街上看到表面健康的男性,她们就会上前羞辱一番,然后把白色羽毛插在对方的口袋里。
在她们疯狂的攻击下,有些男性都不敢出门,干脆躲在家里,但是这些妇女居然还会找到人家家里去羞辱。


自从白羽毛运动的展开,确实有了一定的效果,为了避免再被这些妇女羞辱,很多人都辞掉了工作,报名参军去前线打仗,也有人不堪羞辱,但因为各种原因又不能去参军,所以最后羞愧自杀。
其实到了后期,这些女权主义者变得太激进了,她们根本就没搞清楚羞辱的对象到底是否身体健康,是否符合参军的条件,就对人家一顿羞辱。
有的已经退役的老兵,她们也要羞辱人家,所以才会造成很多人羞愧自杀[1]
参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060148231921718&wfr=spider&for=pc
还是拿破仑的锅,法国继承法的毛病相当于把推恩令推到农民身上了,然后嘛可想而知了,德国法律规定长子继承权,剩下的则都拉到工厂和军队;而法国是所有孩子都有继承权,然后嘛。。。本来以法国的国土看养活1.2~1.5以人完全没有问题,奈何这离谱的继承法以及资产阶级社会和封建社会不断跳反的波旁,波拿巴和梯也尔的反攻倒算所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大和阶级矛盾愈演愈烈愣是给自己作没了
哦,外加他们当时信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邪,然后思想解放了,只不过咱也理解,反正波旁波拿巴梯也尔一个比一个屑,特别是梯也尔这个懂得都懂,不懂得回去看马克思写的《法兰西内战》去,可想而知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最后1870年普鲁士德意志那边人口成功超过法国,后面嘛等一战的时候法国才4000万人,德国这边有6600万人,二战爆发的时候德国7000万人,吞并巴尔干半岛完成大德意志构想后德意志族人口更是达到了1.1亿人,法国拿头打?笑死根本打不过
你看英国不信这个邪,屁大点岛国人口和法国差不多,反正有殖民地人养不了了送殖民地自生自灭去人家还得感谢咱呢(乐)拿破仑开局那会儿法国人口2700万人,英国也就1500万人,到现在英国人口和法国人口差不多都是6600万人,英国维护殖民地利益和打世界大战下场子不耗费人力的么?
30年战争的时候德国一半人都被打没了,俄罗斯灰色牲畜那是真离谱,肉眼可见的人口暴涨,40年翻一倍,那也没有像法国怎么离谱啊!归根结底还是拿破仑的锅,1,他没打赢,2,他继承法有毛病,3,资产阶级日常不做人
你看苏联,一战过后又打了4年苏俄解放战争,等布尔什维克掌权的时候一看,开战前1.74亿人,结束后只剩下1.45亿人了(不算布里斯特条约的13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人口)等二战开始前苏联人口1.94亿人,算上波罗的海三国和其他吞并地区的人口,等二战之后的1953年人口才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1953年~1991年苏联人口一直都是正增长的,差不多4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个亿,俄罗斯加盟国解体前人口1.53亿人,现在1.43亿人,你猜猜为什么?
打光一代人那不是理由,特权阶级不做人才是法国失败的原因,因为法国还有一个别称,一战前法国又叫高利贷帝国,懂?
话说法国能在那些牛鬼蛇神的统领下能挺那么久不得不说法兰西超人属实武德充沛了(那也架不住掺墨水啊)
别扯工业国人口老龄化负增长还有战争因素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24 21:01:46  更:2024-03-24 21:23:4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