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广东曾经是革命的摇篮,为什么北伐之后,逐渐没了存在感?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广东曾经是革命的摇篮,为什么北伐之后,逐渐没了存在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广东曾经是革命的摇篮,为什么北伐之后,逐渐没了存在感?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广东省 新民主主义革命 广东曾经是革命的摇篮,为什么北伐之后,逐渐没了存在感? |
从三元里人民自发地围攻英国侵略者,到洪秀全抄家伙跟满清干起来,到孙逸仙先生辛亥革命,然后截止到北伐和叶挺铁军,广东人已经革命了八十多年。 别人认为是开端的时刻,广东已经竭尽全力革命了八十年。 最终算是力竭而死,革命的接力棒交到了浙江人,湖南人,四川人,湖北人手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几乎没一个说到重点 真实的情况是,北伐之后的国民政府和广东人没有什么关系 南京政府是蒋介石自己军事独裁的产物,广东人不认 汪精卫后来不断失败,做事变得极端,所以广东人也不跟汪精卫混了 再往后19路军被蒋介石剿灭之后,广东人就失去了对革命的兴趣 陈济棠要搞两广事变的时候,广东人已经没多少人支持了 可以说从清末打到1936年,广东人已经打累了,不想跟国民政府玩了 死了那么多青年,国家没有强大,甚至连统一都做不到 三民主义连在广东都无法落实,抚恤金简直是传说中的东西 说白了,广东人就是“躺平”了 直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粤军才重出江湖 但这时候的粤军却是以“杂牌军”的身份上的战场,哪里危险去哪里 战后,粤军死伤惨重,彻底在国民政府中失去了位置 1949年10月2日,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起广东战役,到了14号,广州就被解放了 虽然是“国民革命大本营”,但是广东人可没兴趣给国民党战斗到底 今天台湾那些什么代表团来大陆,主要就是去上海、南京、武汉的 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个曾经的“革命大本营”对他们根本没兴趣 广东人的民国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黄埔精神,是北伐先驱,是护法先烈 而不是十里洋行和灯红酒绿 四一二之后蒋介石南京政权不是孙中山先生的民国,更不是广东人的民国 |
泻药,看了几个回答感觉都没答到点子上。其实真实原因是抗战时粤军被打完了,所谓“粤军不死川军不出”,粤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先后参与了淞沪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之战、广州战役、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两次粤北会战、衡阳解围战、桂平战役、韶关战役、赣南战役、反攻广西,以及广东省内的各大小战役。广东省是抗日时期战斗力最强出兵最多的五省份之一,总计92.5万人!然而抗战回来仅三千人,粤地户户挂白绫,多么悲壮啊!即使如此,却无人领军功章,也许这就是广东人的性格吧。 |
很简单,因为题主吃了第十个馒头饱了,觉得前面的九个馒头,尤其是第一个馒头没存在感。 在某些人眼里,革命、抗日等战争结束了以后是一定要自己做大官,封妻荫子,然后才有“存在感”。 北伐之后广东的存在感? 北伐之后存在感最强的,是十里洋场,是江浙沪吧?但,那种蒋家王朝四大家族的存在感要来干嘛?以做买办对外卑躬屈膝的历史为荣? 局部抗战时期广东的存在感?十九路军听说过不?如果说抗联是第一支投入抗日的,那十九路军就是妥妥的第二支,1932年在上海抗日那更是打出了威风让日本人几度易帅,然后,就因为太有“存在感”,被蒋给拉去江西干你懂的事,可粤人不要中国人打中国人,直接反了老蒋,结果就被镇压了了番号都裁撤了。什么叫血性,这就叫血性。 全面抗战时期,广东在题主眼里没啥存在感,而在日本人眼里,面对着下面这么一张态势图,广东还是挺有存在感的。今天国人都知道抗联在白山黑水孤军抗日,知道晋察冀太行山,而孤悬半壁江山之外的东江纵队的故事却少有提及了。 |
|
解放战争时期,嗯那的确是没啥存在感,准确说是中国南方都没啥存在感,因为主战场都在长江以北; 再之后,运动比较激烈的时期广东也没啥存在感,但,谁会以那段时期的存在感为荣? 到了改开年代,不好意思,最早的五个经济特区四个都在广东(当时海南岛是广东省的),然后广东从那时起一直都是经济第一大省到今天。存在感不足? 其实题主的核心意思应该是说,为什么北伐之后广州在民国历史上没了“存在感”。一言以概之,因为北伐以后,“国”去了江浙沪,而“民”留在了广东。 关于民国,你只看到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十里洋场,看到洋人穿梭,看到南京的梧桐树。而不知道,真正的民国,在黄花岗,在越秀山,更在珠江边的长洲岛。江浙沪十里洋场和梧桐树的民国,那是蒋家王朝,是四大家族,是买办卖国吸血,是攘外必先安内;而黄花岗,越秀山,长洲岛的民国,那是革命的先行者,是民主共和,是打破封建社会漫漫长夜的第一缕阳光,是“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所以我一贯对那些个对岸小岛的蓝营的人都没啥好感,因为他们是蒋家王朝的继承者,不是民国的继承人,所以你看他们来大陆,是只会去南京上海武汉这些地方去缅怀十里洋场,缅怀他们脑海里那个纸醉金迷的民国,哪个会知道来广州嘛,广州关我们什么事,一点纸醉金迷都没有,没存在感。我遇到过不少湾湾的年轻人,说起来大陆和民国他们就知道北京上海南京,我说广州也有很多民国的东西,他们还惊奇地问我广州不就是一个新城市吗广州关民国什么事……更有甚者我说你们口里那个国父孙大炮是咱广东人会说粤语,他们惊掉下巴说孙哥不是在檀香山出生是美籍华人吗。 海内外的粤人为中国的抵抗外敌,推翻封建的共和革命奋斗几十年,从晚清到整个民国时期都是如此,结果这群人从粤人手里窃取了革命果实,同室操戈,对外卑躬屈膝,把国家搞得一团糟,然后跑小岛上去了,然后还说什么“广东在北伐以后没有存在感”。他们好意思谈什么民主共和? 说广州在北伐之后没有存在感,道理就像说三大战役之后,井冈山、延安也是没啥存在感,就北京最有存在感一样。不忘初心,不是谁都懂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的,尤其是见识过花花世界之后。 最后,问为什么广州在北伐之后没了存在感,最能回答你这个问题的人,是蒋宋孔陈。 |
你们看看哪里粑耳朵最多??? 哪个什么薇,是不是四川的? 哪个地铁污蔑,是不是四川的? |
|
很多答案避重就轻,故意忽略广东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 道理非常简单,就是粤军前期面对日军精锐,梭哈完了。 粤军不死川军不出, 粤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之战、广州战役、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两次粤北会战、衡阳解围战、桂平战役、韶关战役、赣南战役、反攻广西,以及广东省内的各大小战役。 广东省是抗日时期战斗力最强出兵最多的五省份之一,总计92.5万人! 后面仅剩3000多人,户户挂白绫。 前期哪个地方哪个省份,抗日战争打的有粤军多?有的话请罗列出来。 |
广东能革大清北洋的命,当然也能革其他一些势力和人的命,这肯定有人会忌惮的 |
首先要说明白,广东当年是不是革命的摇篮。 答案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是。 而且这个“摇篮认知”一直持续到我党开始武装起义。很多人对近代史了解很少,往往忽略了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之后,部队并不是打算直奔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真实的情况是,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原定的计划是部队南下广东,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联系苏联送军火,拉起一支新的队伍,跟蒋介石汪精卫硬刚。 当然,这个计划最后以张发奎反共告终。 但是至少是1927年,大家的认知依然是广东是革命的大本营,哪怕蒋介石汪精卫都叛变了,哪怕大部分军队都叛变了,只要革命的机关革命的军队能回到广东,就依然可以拉起一支新的队伍继续革命。 但是必须了解的是,和一部分答主因为不明原因刻意的把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广东人革命根据地划等号完全不同,广东革命根据地不是广东人革命根据地,他是全国的革命人士云集的革命根据地。 而他没有存在感,表面是因为我们最熟悉的原因: 廖仲恺被暗杀、胡汉民被排挤、许崇智放弃军权。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廖仲恺被暗杀和许崇智放弃军权,这直接导致了自1895年广州起义以来始国民党最坚定革命元老世系断绝,原广东班底根本没有一个坚定的革命派有足够的威望和手腕在蒋汪背叛革命之后像当年的孙中山先生一样能在广东重整旗鼓,李济深之流不仅资历有限,而且不过是孙中山先生所言“三民主义只懂个反满”的庸碌之辈。 而北伐战争中,原本的孙中山先生构想中的“国民革命军”的基础,也是孙中山先生苦心经营的,由朱庆澜40个营的省卫队发展起来的国民党核心武装力量粤军第一师,不仅没有成为基础,反而边缘,被拆分成了北伐中“第一军”、“第四军”各一部(第一军第三师,原许崇智亲信、第四军第三师,原李济深亲信)。 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来最革命的粤军第一师被稀释、淡化、边缘,脱离出国民党军队核心序列,成为了边缘化的地方军队。 这就不得不提深层次的原因了,这个原因有两方面因素构成: 1,我们必须说清楚黄埔军校和粤军的关系。 黄埔军校不是凭空里建立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先生构思并建立的黄埔军校,是粤军第一师的随营学校,为第一师培养革命立场坚定的军官。 在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之后,国民党以列宁式政党为目标进行改组,军队开始进行苏联式“党军”改革。黄埔军校的目标调整为为未来的国民革命军培养具有一定军事才能的军队党代表(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军队政委),而原粤军第一师官兵则作为未来国民革命军的军事领导和战斗骨干(也就是士官)。 简单说,就是粤军第一师作为“架子师”,以黄埔学生作为党代表领导军队,以粤军第一师为军事骨干,通过招募革命的工农参军,建立强大的国民革命军。 这就是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规划中的黄埔军校和粤军第一师的关系。 2,黄埔军校的人事任命,也就是孙中山的这个任命,彻底毁了大革命。 我们现在知道常凯申是黄埔军校校长发迹,实际上常凯申并不是第一人选,他能成功完全是陈炯明叛变的时候做了一次政治投机得到了孙中山赏识。 其实当时国民党内左派力推的人选是邓演达…邓演达可是国民党最革命的元老之一,粤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当年领袖在湖南搞农民运动,邓演达代表军队系统表态绝对全力支持的。但是邓演达有他的缺点,暴躁、在政治上不成熟,所以在日后常凯申稍加排挤就辞职跑去德国游学。 校长职务交给常凯申而非邓演达,导致了后来的大革命万劫不复。 黄埔军校在北伐前,四期4981人,并没有按照孙中山先生的设想和粤军第一师官兵配合,外加招募工农组成国民革命军。这4981人被常凯申集中使用,而是加上原许崇智亲信部队直接编成了“第一军”,也就是常凯申发迹的根本。 而粤军第一师被拆分边缘使用。 至此,原广东革命世系就彻底边缘,淡出了核心力量。 最后再次强调,广东革命根据地,是五湖四海的革命志士汇集于广东所以得名,而不是广东人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他的边缘化也不是什么“南京政府没有广东人做实权派”这种山头主义思维,而是国民党最革命的元老团体世系断绝的原因。 哦对了,补一个本来不冷但是看了诸位答主突然觉得可能是冷知识的知识了: 19路军“一二八”抗战、反蒋,名满天下。 这个19路军,听起来挺野鸡是吧…一看就不是什么“中央军”… 但是19路军就是北伐的著名的“铁军”第四军,再往前,就是中山先生的粤军第一师李济深部… 根正苗红的革命军底子… 按照革命叙事追溯,这个19路军的直系继承人是谁呢?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
大概是CD读条太快前期出头太早死人太多导致没了后劲? 现在某些人眼中广东就是近代革命史的小透明,还用广州沦陷论证广东抗日不力呢。 |
过去的革命是为改朝换代,广东近代革命则是为追求民主,这点在中国整个历史上无疑是叛逆的,广东文化基因中也没有「统治」二字,必然在革命成功后退回原地。 |
个人认为跟zzzq有关 广东非我朝基本盘,很多宣传是很少的 我前段时间去南京抗日空军烈士陵园,应该可以说70%以上的空军烈士都是广东人,但却一直不怎么为人所知,从而产生了一种错觉 |
北伐之后几十年,因为不甘贫困,上百万广东人用脚投票,去了HK,才催生了改开首先在广东开始。 |
北伐前廖仲恺刺杀案一大帮广东人下野,总司令许崇智出走大权落在小弟光头手上,廖本身是左派代表人物,北伐中到武汉,只剩下一个邓演达出名的(宋庆龄先生无多大实权),当时邓演达是武汉行营主任,掌握政府最大权利,手下全是左和共,毛都是他的农运副手,但是汪精卫这个伪左派过来接替了他位置,把广东帮全部驱逐解散了,理由是武汉的经济都搞崩盘了,虽然是农运当时属于激进(军事环境不允许),加上光头控制南京,武汉水运出口全部被掐死,所以邓下野是无奈,随后去苏联就交恶了,回来搞第三党,缓和的农运,允许地主一定程度的生存,这个挺符合老孙的国民党宣言的,它里面有解释合理的劳工关系,地主长工地位,都用到一个《徐谋》,就是慢慢来,遐想空间很大。邓想要军队政变,被光头掐死在萌芽状态了,这个事件也很有名。 另一个广东帮的胡汉民是右(好奇他以前老翻译孙文的社会主义民生概念,怎么变右的),最大做到职位是立法院长,后来和光头闹矛盾,然后就是宁粤对峙,再后来就是导致光头918下野,孙科上位,这是广东帮最后政治的大胜。孙科无能,只好让给中立人林森。 军队方面,最出名的是十九路军了,不过他长期在外省作战,做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连红军都不是对手。可是内战无英雄,外战才出名,十九路军是第一支喊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的队伍,这是赣州体育场3万3人宣誓的口号。 进入陈济棠时代,广东搞出了中国有史以来飞机对战海军的第一次成功记录,就是粤军内战陈济棠空军炸沉了陈策的军舰哈哈哈,陈济棠韶关飞机厂有一款飞机还是唯一民国实现量产的,抗战南京航空纪念馆里面,牺牲的飞行员粤籍数量第一,第二是东北籍,这个也算很低调了。陈济棠还偷偷走私洋白糖冒充广东白糖,把当时中国以西南糖厂为主产地全部干翻,这个也很有名,然后还和红军偷偷合作出口钨矿,占到德国军工进口的60%以上。长征路上偷偷放开前三道防线,阿共历史上都不敢记录和这个南天王的合作,只说轻松突破前三道防线,而且,长征偷偷泄露机密的还是粤军的莫雄,后来在贵州毕节再次挽救红军之人。还有比较出名的民国百大事件之一的《北海事件》,原十九路军的旧部潮汕人翁照垣在北海(当时北海属于广东)的日本人商店搞间谍刺杀,导致日军军舰过来准备登陆,翁照垣当然不怂,128上海抗战就是他开第一枪的,然后派军队对峙,差点打成第二个上海抗战,随后李宗仁(十九路军闽变覆没后桂系帮忙重整了一部分,实际军权属于桂系)过来息事宁人,赔钱道歉,这件事就算了,鬼子则谋划下一年的淞沪会战了,也没打算在南方的北海开打,所以也没再追究。随后就是轰动全国的两广事变,以陈济棠为总司令,李宗仁副司令的第二次对抗蒋光头(第一次是宁粤对峙),结局是余汉谋被收买,陈济棠下野,朱培德过来协调桂系平息纷争。 抗战中广州沦陷,很多人都抹黑粤军无能(包括广东人都认为是愚汉无谋),其实留守的基本就是83军,背锅的,余汉谋早早有通电光头要求打武汉会战的粤军回家驻防,光头则以广东是英美地盘,日本人不敢打为由拒绝了,这个电令网上都有,明明是光头的锅。粤军主力则在打武汉会战。广州沦陷后,武广铁路已经没有守卫的必要,粤军此后就回家打第一次、第二次粤北会战了,中央军只有一个师的支援。直到第三次粤北会战韶关才失守(豫湘桂同时)。抗战最有名的粤军是抗日铜军64军,从河南打到广西,参加过万家岭战斗,两次收复南宁。 南海十一段线(网友说的,国民党无十一段说法,就是边界)是抗战结束后广东省省长罗卓英组织的三次下南海勘探,定界(当时海南、南海属于广东),南沙第二大天然岛南威岛,就是罗卓英用他的名号纪念命名,现在被越南占领。现在的九段线法理就是站在罗卓英的十一段线基础上的,当然共很少宣传这方面,毕竟是对方的人。这个是中国所有朝代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法理确定南海边界主权。 北伐后广东失去存在感说法其实不成立,只能说孙文在,广东基本能号召大帮人投靠他,声望极大,掩盖了后来的瑕疵(左右派、伪装者),但是孙文之后的历史记录依旧很多。广东人星散到全国各地各派系都是很出名的,共的有叶花花,张云逸,蒋派的有薛岳、罗卓英等等,一定程度名人不在广东了存在感就弱点。 |
柴家在赵家登位后也没存在感了,对吧? 又不能图图,但要严格监视,绝不能提拔任用。 第一个造反的地区,谁知道你以后有没有人继续造我的反? 必须强力打压! (我从不删评) |
五十年代有个概念叫「地方主义」,在《广东通史》里面,1949年以后关于「地方主义」的篇幅可不小。 对于一切中原政权和名义上已经实现统一的中央政权,广东都是非常讨人厌的。哪怕在当时明明有存在感,当权者也会让几十年后的你以为没有存在感。 1927年7月以后宁汉合流就实现了。蒋中正1927年4月才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那武汉的汪记国民政府又是哪来的?那是从广州迁去的。北伐时期的广州国民政府,左派色彩相当浓厚,以至于国府迁到武汉后,中共一度对汪精卫抱有幻想。 北伐时期的广东还是「革命的摇篮」,1927年以后在蒋中正的眼里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抛开先被刺杀的廖仲恺不谈,1927年到1936年,胡汉民、汪精卫、许崇智连带北上抗日的粤军的际遇,就足以说明问题。依赖江浙财阀、同时已经通过成为已故的孙文的连襟的蒋中正作为实际上的当权派,必然要将广东的旧势力和新势力都打压下去。所以不仅上面提到这一波要靠边站(汪精卫不靠边站,倒是挨枪子儿了),1927年以后先后在广东掌权的李济深、陈济棠等,也被不停打压。 到了1938年广州出现余汉无谋、吴铁失城、张养冇甫的局面,先期丢失首都南京的蒋中正同样有责任。在胡汉民逝世、陈济棠反蒋失败的情况下,1936年以后的广东就不可能再有比较大的军事实力了。 按照红色政权建构的历史脉络和架构,1840年以后的革命力量是一脉相承的。所以1927年以后,就变成中共是继承和延续革命的,蒋中正为代表的国民党则是反动派。如果照这样看,1927年以后的广东就更是革命的摇篮了。 一是红军与陈济棠方面保持暧昧,虽不至于介入到像后来中共与西安张、杨的关系,起码井水不犯河水。二是广东包括琼崖地区也就是海南岛,红色活动相当活跃,这一时期保存力量留下的一批人,不少在1949年以后反而被扣上「地方主义」的帽子进行批判。例如2016年在中央一台播放的电视剧《天涯浴血》,主角就是冯白驹同志。他和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古大存同志,在五十年代都遭到了故意、无情而残酷的批判。 怎么样才算「革命」,这是可以思考的。 但广东不管怎么「革命」,对于它所背靠的整个中国以及中央政权,都是该打的捣蛋鬼。政治白痴爱新觉罗·载湉见了不熟练官话的康有为,听他把「高」讲成「古」音,尚且没有什么好印象,也就不能怪几十年后那两个互称匪帮的老对手都看广东不顺眼了。哪怕是大胆假设孙文多活十年、二十年,凭实力统一全中国做稳大总统,他也必定要克服广东的地方因素,让后来人不觉得广东是革命的摇篮。 |
广东地处南部边疆,离京城远,受控制小,与外国往来频繁,思想开放,经济发达,是清帝国治下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广东容易发动反清革命。 但摇篮不等于中流砥柱,中国地理、经济、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大一统稳定政治中心的南界至少在长江流域,北伐越成功广东的革命基地价值越小,以当时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财力人力,一旦成为革命党的地盘,立马取代广东成为国民政府政治中心,在集权国家一旦政治中心异地,则一切都会改变,广东的政治影响力流失是自然的。 政治是一种圈子文化,在广东存在感衰退的同时,广东籍人士的影响力也慢慢不行了,其中一大原因在于广东人自身排外习性造成的反噬。 广东人地方主义的情结为当时全国之最,其原因在于五岭的地域封闭性造成了语言习俗经济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独立性,当大一统政治官僚机构完备时,可以把整个中国链接在一起,但是一旦崩溃,国家就会分裂为较小的、不连续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以被看作一个具有经济文化政治特异性的区域,广东尤甚。 孙中山这种大国家主义者在当时广东革命党中是少数,蒋介石在广东发迹,但与广东籍革命党人始终冲突不断,曾慨叹道:“粤人重地域而排外,其私心较任何一省为甚也。”李宗仁也认为,“国民党有史以来,粤籍要员最具畛域之见。”民国时期地方意识最重的政治人物就是粤人陈炯明、陈济棠,孙中山为了协调国民党的全国目标和广东的地方利益,特地认命陈炯明为内政、陆军总长,但依然发生《中山舰事件》。1931年“胡汉民事件”发生后古应芬回广东策动陈济棠反蒋用的口号是“浙江人欺负我们广东人”。 北伐后国民政府扎根于长江流域,粤籍官员离开了家乡的依靠变得虚弱,而蒋介石则一改在粤时的郁闷,逐渐掌握了核心权力,也同样培养忠于自己的乡党,打压之前排挤过自己的粤籍人士,蒋介石在笼络人心方面比不上弱地域情结的第四教团,但比粤籍领袖是有优势的,宁汉分裂粤籍人士集中的武汉政府输给蒋的南京政府是自然的。 当第四教团取胜后,江浙集团衰落,因为第四教团中流砥柱是西南吃辣人士,由于中心转移到了北京,于是鲁省受益,目前中央最多的就是鲁省籍官员,不过江浙在逐渐提升,广东依然边缘。 |
我给一个另外的观点。 就是有能力的敢拼的人不是战死了,就是出国了! 就是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广东人的文化精神底蕴是实事求是!所以从穿着和吃方面体现的尤其明显! 包括前几年的疫情处理,都是速战速决! 办事效率是最靠谱的! 我们追求的政治不是那种政治,发现无法解决的时候,就不跟你们玩了,去做好我该做好的事情,我可以我能做好的事情,做好生意! 广东不懂政治可以做好生意,在某些地方不懂政治做不好生意! 政治上的争斗很多时候都是不产生效益的,而且还互相消耗,喜欢搞政治的搞不好企业,除非是官商勾结的那种。企业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益,所以善于政治的不适合经商,适合经商的不屑于搞政治。 我们的理念是不同的,所以最终的结果体现出那种不同。 有啖饭食就不会饿死! 最后斗不过,就润出去! 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
北伐之后,汪精卫去了武汉,蒋中正去了南京,之后武汉有个国民政府,南京也有个国民政府,后面合流,这是后话。 接着广东长期由军阀陈济棠把持,一直在抗日前夕的两广事变,都基本是他在统治广东。 民国政府并非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因为各地军头、地方势力均可以把持地方的政治、税后、军事等等行为,蒋中正到了南京是由江浙财阀所支持的,因而在江浙他更安全。 后面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好几年时间,到了回过神来,已经是1945年了。 到了1945-1949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共和国主力部队均在广东以北的地方对国党伪军进行作战,三大战役之后,国党无力挽回颓势,往南退守,广州曾短暂成为当时国党的“伪首都”,并且广州解放是在1949.10.14,晚于建国时间。 归根到底,是因为革命的火种被带往延安,然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
这事怪老蒋 因为粤系从老蒋从政伊始就是老蒋最大的死对头 于是老蒋从黄埔时期就开始不遗余力,持之以恒,不择手段,千方百计的打压粤系。而粤系也在胡汉民和汪精卫的带领下一直跟老蒋对着干 结果是老蒋始终技高一筹,把粤系压着打,粤系和老蒋从1925年斗到1936年,被一步步打的没有脾气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粤系的领袖胡汉民死了。 老蒋趁机对粤系动手,一番操作下来粤系基本盘被彻底整垮,粤系大佬陈济棠和李济深出走,汪精卫基本被架空,余汉谋投靠了老蒋。粤系势力自此土崩瓦解,要么被老蒋吞并要么溃散。 接下来的抗战中,已经事实上被老蒋控制的粤军被老蒋四处征调,到处消耗,打着打着自家老窝被日军给掏了(粤军主力被老蒋拉走支援武汉,导致广东空虚,结果日军直接在广州登陆,短时间占领了珠三角)。 自那之后粤系作为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势力就已经不存在了。 粤系的另一个巨头汪精卫更是在抗战中投敌叛变,自绝于全国人民,从此粤系再没有什么能支撑门面的领袖了。 等到抗战胜利后老蒋想扶持一个粤系头领制衡桂系时,扒拉半天居然只能扒拉出一个孙科。 粤系和桂系比的劣势主要就在于: 1,政治斗争水平低,被老蒋压的死死的 2,两个政治领袖都不给力,胡汉民死的早,汪精卫…还不如死的早点 3,因为抗战前被老蒋控制,之后处处被老蒋针对,广州又过早陷落,导致粤系在1938年后其实已经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军事势力存在了。很多粤系人物后来做出的事情一般也不会被算在粤系身上。 比如薛岳就是粤系出身……但是他后面做的事情基本没人会算在粤系身上。自然就没有存在感了。 反观桂系,领袖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都很长寿,一直在政界军界活跃,而且三人组内部关系融洽,整个集团异常团结。广西主要城市在抗战中大多数时间也没有沦陷,桂军又特别能打,这就使得同样被老蒋打压的广西在后期的存在感比广东强的多。 |
孙中山病死,廖仲恺被杀,广东最高层的政治人物就剩下胡汉民和汪精卫,但这两个人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后来胡汉民病死,汪精卫投靠日本,广东就没有这种级别的人物了。 |
因为广东人把事儿做了后没有高举高打地汇报。 职场中也如此,导致被打压。 |
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反革命。粤军90多万人,只有3000多人回来。粤军之后,便是川军了。 |
因素很多,捋一下时间线就很清晰。 第一,1922年,陈和孙的矛盾,导致粤军第一次分裂 第二,1925年,廖仲恺遇刺,部分将领出走,蒋吞并粤军部分势力,内部大洗牌 第三,1927年,宁汉分裂,粤军再次分裂 第四,1930年,中原大战,粤军作为蒋的主力之一参战,战后一部组成第十九路军。 第五,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第十九路军于上海与日军血战,以寡击众,在蒋嫡系支援下,打到日军四次易帅,自身亦伤亡极大。 第六,1933年福建事变失败,第十九路军这一支粤军消亡 第七,1936年,粤军巨头胡汉民病逝,蒋欲借机将广东地方权力收回,遭到陈济棠拒绝,两广事变爆发。余汉谋宣布支持蒋,粤军进一步分裂。 第八,1937年,全面抗战,蒋借此收回余汉谋手中六个军的粤军,出兵抗日。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粤军死伤惨重。 第九,1938年,日军攻广州,北上的粤军回援,与日军血战。 第十,1945-1949,站队错误。 |
广东的广州深圳,现在依旧在进行“革命”。 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纲要至少领先国内同类项目至少10年。 如果,万一有下一场流血的革命,我觉得广东估计又是起义的第一站。 未来,拭目以待。 |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旧中国时期,广东广州的工人是建立过工团的,据说还通过斗争获得了一些权益,看来无产阶级基础还是不错的 |
因为不宣传。 本来写了很多话,想了想不如列举一些关键词供题主自己补课吧。 四一五事变广州张黄事变、广州起义蒋桂战争宁粤分裂、宁粤复合南天王、第一集团军第十九路军、第一次淞沪抗战、闽变/中华共和国两广事变广州沦陷、第四战区、第七战区、粤北会战、东江纵队、珠江纵队、南石头大屠杀广东战役、海南岛战役反地方主义、大逃港 |
广东占了民国中央政府的半壁江山,因为全国影响力太大,所以地方势力反而没有存在感。 广东人在中央太强势,想在广东搞地域派系的人一直没有号召力,因为有号召力的全在中央政府。 孙中山儿子孙科,宋家兄妹(当时海南是广东的),胡汉民,汪精卫,一大堆中央大佬都是广东人。 胡汉民死后,陈济棠想在广东搞独立王国对抗南京中央,一回头空军全飞去南京了,海军也不在了,陆军更是跑了大半。只好辞职跑路。没有胡汉民这杆大旗,你陈济棠在广东算哪一根葱?一大堆中央委员高级将领你能命令哪一个? 蒋介石囚禁胡汉民,导致宁粤分裂,广东中央委员离开南京,到广州另立中央,跟南京政府分庭抗礼。遇到918,蒋介石为了团结国家,直接认怂。放了胡汉民,通电辞职,邀请广东十九路军到南京上海布防,这才将广东中央邀请到南京合组政府。 没有胡汉民和蒋介石的和解,哪有后来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 这跟北伐后贵州本地军阀弱势一个道理,本省最有号召力的全在中央,何应钦和谷家兄弟,地方根本勾结不起来。 |
以前广州还是有很多民主风气的,记得小时候还看到电视台还有节目,让参选的人大代表上来论证和说自己的执政计划和其他人大代表辩论。后面就没有了 |
冷知识,海南省解放前属于广东,所以《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发生在广东 |
前面网友说对了,一个是反地方主义,还有一个就是广州解放是晚于共和国成立的。 这么说吧,其实广东和共和国不太搭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就没广东啥事,当时的广东还是中华民国。 1950年代,反地方主义就是反的广东。所以才会如此。 |
北伐中的两支粤军,第四军和第五军。 第五军是李福林部,原系土匪,常年做广州河南区区长,广州起义的主力镇压部队,但不仅战斗力堪忧,李福林本人也对政治不太积极,被蒋免了赶去香港,之后渐匿其名。 认为第四军的存在感不高那可就太冤了,老军长李济深坐镇广东,两个最有名的支系,张发奎和陈铭枢,一个拥汪一个拥蒋,张发奎是汪系两大主力之一,叶挺独立团不过是张发奎麾下一部而已。陈铭枢更是重量级,血战淞沪的十九路军就是其部下蔡廷锴,此后又因蒋的压力策动海内外震惊的闽变,打造了一个短暂的国民党左派反蒋大本营。 至于后期为何知名度不高,因为原兴中会为主体的国民党已被夺舍了,胡汉民去世,汪精卫投敌,硕果仅存的大概只有南天王陈济棠和余汉谋,薛岳,但余汉谋在广州保卫战表现并不好,号称余汉无谋。 当年孙先排挤光复会,又借机消耗华兴会,流干了两湖两浙的血,才让兴中会在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里占了主流。蒋干掉二哥许崇智,粤军已去其一,又提携了陈其美的侄子,对大哥张静江投桃报李,重用黄兴的余党杨永泰,粤军更是在支持汪胡中陆续覆灭。无形之中,蒋实现了借壳上市,完成了浙江人和两湖人对孙文的复仇。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六十年后李登辉故技重施,当然,这是后话了。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