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如何评价黄百韬?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如何评价黄百韬?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到底是不是杂牌军中的王牌?是否真的忠诚善战?是否真的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他跟顾祝同之间又是怎样的渊源?
顾祝同是黄百韬的贵人,但黄一开始不算是顾祝同的人。顾祝同起初并没有看上黄百韬,只是让黄陪跑一下,但是机缘巧合 蒋公圈了黄,而黄一心向顾靠拢,也就成顾的人了。
黄百韬没有参与皖南事变
关于黄百韬系皖南事变重要打手一事,时任第三战区参谋处处长的岳星明则在《有关黄百韬史料的补正》一文中作了辟谣,岳指出:
黄百韬虽担任过第二十五军的军长,但那是1944年春以后的事。至“皖南事变”则是发生在1941年1月,那时的第二十五军军长为张文靖(号廉夫),而不是黄百韬,文中叙述,不够明确,且含混之处,容易令人误解。……
黄百韬不是“皖南解决新四军的策划人”,也不是当时第三战区顾祝同的参谋长。因为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当时,第三战区顾祝同的参谋长为邹文华(号实秋,扬州人),而我是当时第三战区顾祝同的参谋处处长,知道得很的确。记得在1941年夏初,我曾随顾祝同到重庆,就在这时,黄百韬才由反动国防部的中将高级参谋,被任命为第三战区的参谋长,顾祝同要我去见过黄百韬,当面和黄联系同回上饶长官部的一切手续。黄百韬就任参谋长后,我仍在参谋处,和黄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




岳星明所说与黄百韬毙命后《中央日报》所发简历吻合。据1948年12月7日《中央日报》载《黄氏履历》黄百韬“民国三十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中将参谋长”。皖南事变是1941年(民国三十年)1月,黄的确是赶不上的。




顾祝同提拔黄百韬内幕
1948年12月27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录了周至柔、林蔚谈顾祝同提拔黄百韬一事的内幕:
昨余赞扬黄伯韬之忠烈,并谓为顾墨三所识拔者。而周至柔、林蔚文对黄颇多微词,且言并非墨三所举,曩昔为军令部保荐,顾保人员首列,而黄名在次,不意即误圈定云云。


淮海战役杀俘
1948年11月12日, 蒋公给黄百韬下达杀俘手令,全文如下:
黄司令官伯韬:
真电甚慰。灰日手书想已接阅。连日激战伤亡已如何?凡有俘“匪”,必须就地处决或即释回,切勿留置我阵地范围之内,务特注意。我军以现在态度与地形,又有吾弟指挥若定,必能争取决定性之胜利。刻正督促大军增援,日内当可夹击残“匪”于预定地区,期能彻底歼灭以重定国基,完成大业也。
中正手启




随即黄百韬于14日执行杀俘令。虽然黄兵团灰飞烟灭,黄本人毙命,然直接杀俘战犯终被抓获。
1948年12月14日,新华社播发淮海前线消息《竟敢杀害解放军被俘同志 战犯黄大铿已缉拿归案 淮海我最高军法机关决依法惩办》,报道黄百韬兵团杀俘罪行,全文如下:
【新华社淮海前线十四日电】杀害解放军俘虏之战犯黄大铿等,已缉拿归案。黄犯系蒋匪六十四军一五九师四七七团团长,上月在碾庄地区被歼前,曾命令其部属枪杀解放军某部二十一个被俘的人员与伤员,违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发布之“惩处战争罪犯命令”第一项第三条的规定。现该战犯等已自黄伯韬匪部的俘虏群中查获。淮海前线解放军最高军法机关决对该犯等依法惩办。据解放军某部被黄犯等枪杀未死之二同志报告此暴行经过称:十一月四日,碾庄圩东小王庄战斗中,我某团有二十三个同志(只有部分伤员)与部队失掉联络,不幸被蒋匪六十四军一五九师四七七团所俘,被羁于该团特务班。十四日黄昏蒋匪撤出小王庄时,该团团长黄大铿即命其三营营长黄广才负责就地枪杀我二十三个同志。黄广才又令其副营长吕树明率七连一个班以机枪射杀,吕并监督执行。因当时敌人狼狈逃窜,此二人伏至沟内幸未致命,得以生还。


要评价黄百韬啊,两个字就够了:孤臣。
黄百韬在国民党内,可以说是一个四无之人:无派、无系、无根基、无靠山。
无派无系就不用说了,无根基怎么讲呢?因为黄百韬没有自己的部队。他赖以起家的25军,其实是中央军的底子,(25军在组建之初,就是以中央军52师和190师组建的,正宗的中央军,首任军长王敬久,黄埔一期)。即便后来改编后,掺入了杂牌的108师和148师,但它的骨干40师,可是原来的税警总团。所以黄百韬本人是杂牌,但25军真不是杂牌,——也就是说,25军不能算是黄百韬自己的部队。
至于说到靠山,有人说有靠山,说黄百韬是顾祝同的人。这话对也不对。黄百韬真正起家确实是从顾祝同手下起来的,但顾祝同对黄的态度,未必有多喜欢。——按照黄百韬部下25军军长陈士章的话说,顾祝同对黄百韬甚至是心存嫌隙的。
当初抗战时,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请求调郭寄峤来三战区当参谋长,但郭寄峤是卫立煌的人,当时常公打算让卫立煌去统领远征军,所以不好挖他的墙根,于是在何应钦的推荐下,把黄百韬派了过去(此前黄百韬在军事委员会当高参,年底一篇论文写得好,让何应钦很欣赏)。这让顾祝同非常不满,而黄到任后,又整顿司令部贪污横行的局面,得罪了顾祝同的亲信,使得顾祝同更加不喜,只不过碍于他是常公和何应钦派来的,所以只有捏着鼻子忍了而已。
黄百韬自知顾祝同不喜自己,所以任劳任怨,事事小心,正好25军军长张文清调任,顾祝同急着安插私人,于是干脆就举荐黄百韬继任25军军长,眼不见心不烦,快点把参谋长的位子给我腾出来吧。——这就是陈士章口中黄和顾的关系,看得出来黄不但不是顾的人,而且两人之间颇有仇隙。
然而,此后每次黄百韬遇到麻烦,都是跑去请求顾祝同的帮忙,顾祝同也能维护他,这是因为黄作为顾的老部下,两人的利益大多数时候是绑在一起的,为黄说话也就是为自己说话。比如孟良崮之后,老蒋要杀黄的头,但顾祝同和汤恩伯纷纷为黄百韬讲情,最终得以撤职留任,戴罪立功。那顾祝同、汤恩伯是因为和黄交情好才这么做的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次战役,顾祝同以陆军总司令坐镇徐州指挥全局,汤恩伯为第一兵团总司令指挥战场作战,74师被歼后,这两个人理应负责。而黄百韬将所有责任都自己承担,免去了顾、汤的责任,才换来他们的力保。
所以,黄百韬真是一个无靠山之人。
正因为黄百韬是一个四无之人,谁的派系都不是,孤零零一人茕茕孑立,靠谁都靠不上,所以他唯一的存身之道,就是听话、小心、竭尽心力、任劳任怨。——没办法,象他这样的四无人员,要是不这样的话,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反过来,对国民党而言,正因为黄百韬是一个四无人员,对哪个派系都不构成威胁,所以那些大佬们也就敢于用他。因此,往往在各个派系扯皮撕扯不下的时候,黄百韬这个无依无靠的无派系人员就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被推了出来。
举个例子,也是孟良崮之战中,83、74、25三个整编师编为一个纵队,本来是要李天霞去指挥的,但张灵甫就不服,不想听李天霞的指挥,主动要求由黄百韬来指挥,所以后来这三个整编师就是由黄来指挥了。(当然,张灵甫事实上也不听黄的指挥,战后追责,黄被免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灵甫不听从指挥。)
再比如,他能当上第七兵团司令,也是和派系斗争有关。国民党军在整编时,陈诚的土木系大肆扩张,凡是11、18两军出来的人,个个升迁,其他各派系的人大多下岗,许多黄埔嫡系都被陈诚打发回家,更不要说是杂牌军了,最后引发了著名的“哭陵”事件。于是其他派系对土木系无不侧目,为了平衡各派,最后在组建第七兵团时,常公就选了黄百韬。(据说本来是要让土木系的胡琏来的)。
就这样,所以在国民党内,黄百韬就成了一个传说中的“孤臣”。
黄百韬当然是有才干的,否则也不能以一个四无之人步步高升,统领十数万中央军。
黄百韬打仗,有两个特点(或者说优点):韧和狠。
所谓韧,也就是说他非常有坚持力,同样的局面,换了其他人早崩了,而他能不断坚持,譬如豫东战役,在粟裕全力攻击之下,黄百韬能够死战八昼夜,在阵地马上要被解放军打穿的情况下,他自己爬到坦克上,堂堂兵团司令亲自在最前面冲锋,结果硬是稳住了阵地。到最后全军收缩在帝丘店周围十里之内的十几个村子里,没有水源,数万人只能喝泥浆水,食物药物还不够伤病使用的,换了其他国民党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恐怕早都崩溃了,但黄百韬硬是挺住了,终于等到援兵到来。
第二个是狠,作战时,一到军情紧急,往往下令枪毙俘虏。比如豫东之战,在最后就下令杀害了几百名解放军战俘。他曾亲口对部下说“对俘虏能利用就补充缺额,不能补就杀,以免累手累脚。”而解放军显然被他所补充利用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被他俘虏的解放军战士,往往惨遭杀害,帝丘店如此,后来在碾庄也是如此。在碾庄时,凡是失陷的阵地,他也不管上面还有自己的部队在作战,一律集中重炮进行轰击,还说“这样可为作战不力,失陷阵地者戒。”其狠如此。
当然,还有一点,因为黄百韬是个“孤臣”,四无人员,所以他打仗不敢耍滑头,打的都是老实仗,仅这点就比其他国民党将领强得多了。国民党其他将领,如李天霞那般千里驰援咱就不说了,就是素称“邱疯子”的邱清泉,在粟裕眼中也是“打仗滑头”、“喜好投机”的主,象黄百韬这样老老实实打仗的人,在国民党里可真是太难得了。
不过,黄百韬本人虽然作战骁勇、敢打猛冲,但他的25军只有40师战斗力强,因为是税警总团的底子。其他两个师108和148师都是杂牌,108是东北军系统,王以哲的部队,战斗力就差了些,148师是川军范绍增的部队,那就更等而下之了。所以,对于黄百韬部队的战斗力,粟裕的评价是“徐州系统里中等偏上”,不算最厉害的。
据说,黄百韬死后常公悲痛欲绝,叹息道:“黄埔精神不死。”然而黄百韬并不是黄埔出身,常公这是啥意思呢?戴季陶解释说:“黄埔精神不会去死,死的都不是黄埔精神。”意即讽刺黄埔将领个个惜命怕死,舍不得捐躯。一笑~~~~
黄百韬死后,常公万分悲痛,抚恤黄百韬遗孀十万金圆券。
他的命运其实在忠堡战斗时出卖师长张振汉时已经注定。
黄伯韬手握四个团的兵力,只是试探了一下就不动了,导致张振汉被贺龙活捉,成为参加长征的国民革命军的中将师长、红军学校战术教员。
其实,即使是打不败红二、红六;但他要是全力进攻去救,张振汉是有机会逃出来的。因为红六此时的兵力不足,肖克安排的阻援兵力比黄伯韬想象中的要少太多。
他只要救出张振汉,他就是有派系的人。因为张振汉是保定军校炮兵科第三期的,同期同学有白崇禧、何键、张治中、黄绍竑等。他去救出张振汉,不见得能成为这些大佬的朋友,但不去救,这些大佬对他的行为已经默默记住——在很多时候,他不会有什么机会。而有了这个前科,顾祝同并不会当他是真正的心腹。
你黄伯韬能不能打?都清楚你能打,被段德昌重围后能突得出来的,是唯一的一个。那段德昌是谁?这么多人验证过了,“宁打贺龙,莫碰小段”是鲜血总结出来的。你有救的能力不去救怎么会不记得你。要知道像一些贪官所说那样——谁给我送过钱我真的不记得了,但谁没有送过我是知道的。
(1952年李德胜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他的遗言:“我们的火力严重不足,告诉夏主席,要杀我就用刀砍吧,留下子弹打击敌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段德昌同志永垂不朽!)
黄伯韬因此成为了孤臣。当然,这也是常凯申愿意用他的原因。
问题是在一个依靠关系的圈子里面去发展,作为一个孤臣是非常难的,即使是戴老板这样的身份,都得结交胡宗南、汤恩伯。
那么他在豫东战役时那么拼命也有很多不得已,毕竟他还是知道,邱清泉也好,胡涟也罢,都是非常敢打的。不过事情是会发生变化的,华东野战军也不是孟良固时那个情况:即使他与邱清泉真心拼命,也是没法改变的。这一战,简单来说就好像双方都是在对攻一样,硬碰硬的感觉,差点灭了他黄伯韬。此战也可能是解放战争以来,关内国军最团结的一战,因此对国军的精气神的打击非常之大。
国军将领在三大战役之中,就个人意志而言,应该是黄伯韬、黄维最是顽强。其他人在最后一次上战场时,都有点崩溃,即使是邱清泉这个算是非常坚强的人都是暴饮后放弃指挥转而像个士兵那样持枪冲锋,其本质就是体验“找死”这两个字的字面意义,当然也可以理解成这是想突围逃跑。
黄伯韬呢?是明确突不出后自杀身亡。当然也是他下命屠杀降兵有关吧。对他的评价,我只能说他是和邱清泉、郑洞国、廖耀湘、宋希廉这些是不同的;毕竟也不是常凯申嫡系,自己又没有部队,那当然也没机会多杀日本鬼子,即使他有很强的军事能力。
大部分人只知道黄伯韬是杂牌,但是到底怎么杂牌,确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黄伯韬籍贯是广东,但是生在天津,这个出身就很妙,因为中国人喜欢扯老乡,天然地缘亲,所以黄后来指挥七兵团的时候,黄经常拿自己籍贯说事,借此跟七兵团的粤军63军64军拉关系,扯老乡,黄早年在河北上学,后面家道中落,无奈只能投军,经人介绍投到江苏督军李纯麾下,给李大帅当传令兵,李大帅是天津人,身边的人,也得是天津人,李大帅是直系核心,所部也是非河北人不用,所以黄伯韬天津生的孩子,这个时候就成了他的优势,黄伯韬跟一般小兵差距很大,为人伶俐,会来事,又有文化(黄伯韬早年在河北工业学校读过书),所以很讨李纯的喜欢,李纯见黄伯韬一表人才,就把自己喜爱的侍女指配给黄当老婆,可以说黄伯韬这个人,脑子太好使,非常会抓住机会,这黄夫人嫁给黄伯韬后,自然旺夫成龙,加上黄伯韬不断给媳妇洗脑,吹耳边风,黄夫人跑去求李大帅,把黄安排到李纯组织金陵军官教育团上学(黄夫人能量巨大,先推黄去江西第九混成旅学兵营,再是江苏军官教育团,再是金陵军官教育团,可以说煞费苦心,变相也说明黄伯韬真的是屌丝一个,费了好大劲才有个上学改变命运的机会,换别人很可能一步就到位了),可以说这个时候黄伯韬的前途是非常光明,上一段时间学,出来就是干部,加上傍上李大帅(黄夫人在李大帅面前还是很能说上话的),未来可期,说不准李大帅培养培养,以后黄伯韬也能在直系嫡系部队中混个团长旅长什么的,谁曾想李大帅如日中天的时候,莫名其妙自杀了(传说是李大帅的一个小妾跟副官私通,被李大帅撞见,副官狗急跳墙,拔枪把李大帅打成筛子),可惜一代枭雄,直系的基本盘,长江三督之一的李纯大帅就这么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一年是1920年,李大帅仙逝,黄大女婿刚好金陵军官教育团毕业,这下子傻了眼了,靠山没了,直系的嫡系部队肯定是进不去了,只能由学校安排去江苏省防军当排长连长,在那个年代,黄伯韬有文化,又接受过军官教育,为人还聪明伶俐,可是没人没关系,混不出来前途,很可能就这样混混沌沌一辈子,这个时候黄伯韬遇见了他第三个贵人(第一个是李纯,第二个是黄夫人),奉系张宗昌,张大狗肉受张大帅指挥,挥师南下,横扫江浙,俘虏了江苏省防军连长的黄伯韬,这个时候黄的机遇又来,因为张大狗肉曾经也是直系出身,当过金陵军官教育团团长,算得上黄伯韬的老校长,当然这个张校长文化水平,实在想不明白,他能给黄学生教什么,不过中国喜欢拉乡亲,论师生,黄学生是张校长的学生,张校长满共可能就挂名带了这一届学生,具体两人上学时候见过没见过,都不好说,但是校长看到学生落难,自然要帮扶学生,黄伯韬去了直鲁联军给张校长当营长团长旅长,张校长对学生确实也不错,直鲁联军满共才几年,黄伯韬就飞一样干到旅长,1928年黄伯韬跟随直鲁联军的徐源泉不要了张校长,投了蒋校长,在徐军长麾下,又干了旅长师长,恰逢1936年,委座改编杂牌军,轮到编遣他徐源泉,徐军长被收拾回了老家,黄师长也一并被免职了,保送到陆大特别班上学去了,委座那几年一直用上学为由头,剥夺杂牌将校的兵权,黄伯韬这个陆大特别班含金量自然跟正牌陆大比差远了,不过塞翁失马,黄伯韬在特别班上学期间认识了鹿钟麟和冯玉祥,黄伯韬这个人会来事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特别班毕业后,别的学生为就业发愁,黄伯韬利用上学积攒的人脉,加上黄应该学习也挺好的,据说陆大论文还得过奖,先在六战区冯玉祥长官处当参谋处长,后来又去鹿钟麟冀察战区当参谋长,当然冯长官也罢,鹿长官也罢,都是过气人物,但是这段经历又给黄积累了不少人脉,鹿长官被免职后,黄又调回国防部当高参去了(据说这个期间,黄发论文又得奖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机缘巧合下,黄伯韬被何应钦赏识了(所以说写作好真的很重要),何总司令推荐黄伯韬到给三战区顾祝同当参谋长,当然刚刚去的时候,顾是非常抵触的,顾祝同的部下也不喜欢黄这个杂牌,黄知道自己的状况,所以工作非常积极认真,而且人缘也尽量处理好,弄得顾祝同没有理由撤换他(所以说屌丝努力也不算完全没有用),不过参谋长这个职务终究是核心,怎么也不能让外人干,恰逢顾祝同所部25军空缺军长,黄伯韬这个人业务能力也不差,又听话又老实(黄伯韬笑而不语),顾祝同顺势推荐黄伯韬去25军当军长,黄伯韬也是因祸得福了(参谋长终究不如军长有权有势),不过黄伯韬深知自己被调走的原因,加上自己人上头没人,调任25军长后,干事更拼了,25军此时也是百分百的嫡系军,自然不服他杂牌黄伯韬人的也不少,黄军长作战勇猛,每每牺牲在前,不抢功,礼让友军,遇到冲锋,就主动当先锋,遇到撤退,就主动殿后,对顾祝同又主动投身巴结,弄得顾祝同反而不好意思,慢慢的也就接纳黄进去自己的集团,当然另外一个原因也是顾祝同手下没有能行的黄埔学生,黄军长这么能打的,顾祝同也需要黄军长这样的人才,可以说黄伯韬当军长这几年给顾祝同挣了不少面子,黄伯韬在长官和同僚面前,每每显得自己大公无私,不争权夺利,也不怕吃亏,搞得自己非常凸现,加上作战勇猛,慢慢的也吸引了蒋校长的注意力(国军一百多个军,黄伯韬一个杂牌出身的军长,能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不过有人喜欢,有人自然讨厌,在河南战场上,有一次胡链的整十一师被围,黄伯韬亲率整二十五师救援,亲自率战车冲锋(不过这也看出来,黄伯韬就是排长连长水平,除了猛冲猛打,战役战术指挥水平很一般),自己伤亡近万人(满共就是二三万人一个军),把胡链救出来了,但是胡链还不满意,在陈诚面前告状,非要撤他黄伯韬的职务,本来黄伯韬的仕途就要结束了,恰逢陈诚这几年,排除异己,弄得杂牌和非土木系黄埔嫡系人人自危,顾祝同和何应钦不愿意了,黄伯韬此时算得上顾祝同的大将(当然还不算嫡系),在顾祝同和何应钦联合保护下,黄伯韬才有惊无险,当然也有了后来黄伯韬在豫东的传奇战绩,后来到了孟良崮,黄伯韬和张灵甫李天霞配合作战,按惯例,三个军长联合作战,资历最高的统一指挥,李军长资历很高,又是嫡系,又是74军的老人,但是张军长跟李军长弄不到一块,张军长不会听李军长指挥,李军长自然也不会听张军长的,结果一妥协黄军长来统一指挥了,不过黄军长终究是杂牌,作为天之骄子的张军长和李军长也不可能听黄军长指挥,在孟良崮整74师和整83师各自为战,完全不把黄伯韬放在眼里,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战后委座暴怒,要杀人,按说作为孟良崮战役参加指挥作战的方方面面都要受过,但是大家都是校长嫡系,天子门生杀谁都不好,刚刚好黄伯韬在,他是杂牌,杀他吧,他也是名义上三个军总指挥,孟良崮失利,杀他最合适,换了一般人,遇到这事也就玩完了,可是黄伯韬不是一般人,他以退为进,主动跑到汤恩伯那里(汤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实际上才是孟良崮战场的总指挥),表示责任都是我黄伯韬的,跟汤总司令没关系,跟所有同僚也没有关系,我黄伯韬愿意承担一切责任,黄伯韬这样一搞,弄得汤总司令不好意思了,刚好有人愿意担责任,汤总司令也刚好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过汤总司令也不能搞得太明显,在后面历次总结会上,大骂张军长不听指挥,乱行动,才造成战场失利,弄得自己全军覆没,广大同僚也纷纷附和,变相给黄军长把责任也推脱了,加上黄军长应该是没少在顾祝同面前摇尾乞怜,顾祝同也要保护自己手下难得的人才,也在各种渠道骂张军长,说黄军长不但没错还有功(黄军长为了救张军长,又是冲锋在前,自己所部伤亡惨重),这一下弄得蒋校长不会了,杀了黄伯韬,可成了不分青红皂白,包庇不听指挥的张军长,让真正干事的人寒心了,那就不杀黄军长了,责任还是得负的,大事化小免职算了,蒋校长回头看看还有谁该杀,发现了李天霞,黄伯韬一个杂牌为了救援74师,伤亡惨重,虽然无功,但是也算有苦劳,但是李天霞的83师,只伤亡几百人,战场上全程打酱油状态,收拾他,结果一路耍滑的李军长被撤职查办了(当然李军长终究是天子门生,加上金条也花了不少,后来死罪面了,混了几天又复职了),这场闹剧闹了一整,就死了张灵甫一个人,大家都没有责任,责任都是他的。继续说黄军长,黄军长必定是个人才,又是国军中少有能打仗的,所以很快也复职了,后面又遇到成立七兵团,要选个司令官,本来蒋校长想让胡链当这个司令,陈诚也是这个意思(黄维刚刚当了十二兵团司令,也是刚好平衡胡链),不过陈诚排挤其他派系太过,弄得人人自危(闹出紫金山哭灵的闹剧),顾祝同和何应钦的手下的黄埔学生,都鼓动两人去校长面前说说,顾祝同和何应钦在校长面前说自古但凡一个领袖都是两条腿走路,如果只重用一条腿,最后很可能变成曹操和司马懿那样,最终把领袖架空了。蒋校长一听误会了,因为前几天顾祝同随口建议让黄伯韬当七兵团司令,蒋校长没同意,顾祝同也没坚持(必定是杂牌,没有人会硬推你上),蒋校长想想也确实要顾及何应钦和顾祝同的面子,就大笔一挥让黄伯韬当七兵团司令,这就是黄伯韬的传奇人生,至于他的七兵团和25军,有机会下次再说。
总结一句黄伯韬,黄这个人跟世界大部分的普通人一样,出身很普通,起点很低(小兵起家),媳妇也出身低,真正是全凭自己,没有外力,不但要拼死努力,丝毫不能松懈,还得八面玲珑,谁也不能得罪,费了好大的力气,将将改变了一点点自己命运,结果也就威风了几天,又挂了(细算算7兵团司令连一年都没当够)唉,屌丝人生啊,而黄伯韬其实跟我们大部分人一模一样,还极其自私,但是还得装得比谁都大方(作为屌丝,你不自私,不为自己挣点鸡毛蒜皮的利益,也没人会为你多说一句话),黄伯韬在果军各个派系间小心攀附,甚至不惜主动当替死鬼和炮灰,去摇尾乞怜,求得其庇护,进而保全名利,黄伯韬在上级面前表现的自己忠心耿耿,在下属面前控制的极其严酷,冷酷无情,这就是黄伯韬的魔幻人生,屌丝之王的逆袭和南柯一梦。
说完黄伯韬,开始说说黄伯韬的7兵团和25军,黄伯韬这个人没有自己的系统,1944年才从顾祝同的参谋长调任25军军长,可以说跟25军没有渊源(中国人可是很讲究这个的,比如杜聿明邱清泉和第5军,胡链黄维和18军,他们都是在一个系统里,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一路成长起来的,跟这个系统有很深的关系,才能算自己人),黄伯韬的可悲人生,使他没有自己的基本盘,如果不是顾祝同的支持,黄伯韬是没有办法在25军站住脚,也就更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不过25军的历史也是极其魔幻的,这军最早是王家烈的双枪兵的番号,王家烈被委座收拾了,这支部队就被委座掺沙子,分而治之,一点点改造成嫡系部队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委座嫡系部队九成以上都是收编改造的杂牌军,比较有代表性土木系11师,就是陈诚警卫师加五省联军一部合编改造而成),而25军的番号最后成为新建中央军的番号,而徐蚌战场上25军3个师,40师是25军的绝对核心,由税警总团改编,严格意义上孙立人的新38师,都算是40师发展出去的,40师才是继承的税警总团正根,这个师装备训练兵员在果军中都是上成(要感谢TV宋国舅爷),108师,东北军当年改编的18个师之一,王以哲的老底,46年由顾祝同旗下的黄埔学生唐名标任师长,改造完毕,成为嫡系部队,不过战斗力差点,148师,原来是范哈儿的基干,范绍增被委座收拾后,所部两个师,被嫡系的25军和88军分别吃掉消化了,不过在河南战场损失殆尽,徐蚌前刚刚重新补充完,也是嫡系部队,不过战斗力也差点。这是以上三个师的情况,所以说25军绝非杂牌,如假包换的嫡系部队,而且还是顾祝同的基干之一。不过自从黄伯韬当了25军军长后,25军就特别惨,因为黄伯韬要表现的自己光明磊落,攻则在前,撤则在后,从当军长开始就带着25军猛打猛冲,黄这个人除了带队冲锋,好像也没有什么指挥艺术,往往造成25军伤亡惨重,比如救胡链的18军和72军,黄都是亲率部队冲锋,25军伤亡近万人,各级军官伤亡半数以上,在碾庄黄百韬又命令25军去掩护44军(原来刘湘所部川军,48年的时候还算是杂牌,战斗力特弱)撤退,搞得25军被44军拖累(鱼腩部队,又携带了大量非战斗人员),成为7兵团第一个被打残的军。
说到这,扯点远,也许有兄弟说25军这一个算是嫡系的主力师加两个杂牌军改造的师,怎么算得上委座嫡系,总感觉酒里掺了水,好像不那么纯,其实这是果军一直以来发展壮大的正常情况,往往就是一个嫡系师,收编几个杂牌师,慢慢改造,比如更换军官系统,补充兵员,更新装备,重新训练,一点点把杂牌改造成嫡系,这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18军,11师是骨干,18师其实最早是谭派的湘军,被陈诚收编改造成嫡系部队,118师是新兵组建的。可以说跟25军一模一样。
说完25军再说说7兵团成立之初,因为黄伯韬除了自己带了几年的25军,再没有其他系统,顾祝同也不比陈诚,手下基干部队也不多,没有部队调给黄司令官,但是黄司令官好歹一个兵团,总不能只有一个部队吧,无奈之下国防部把伞兵部队改编的第三快速纵队和交警第二总队划给黄司令官,这就诞生了一个非常有特色,而且独一无二的兵团,其他各嫡系兵团都是起步两个军,配属若干部队,黄兵团是一个军加伞兵加军统交警总队,交警总队号称美械装备,但是必定是特务武装,战斗力很差,也自成体系,只听军统不听黄司令指挥,伞兵部队是天之骄子,更豪横,横竖看不起杂牌加屌丝的黄司令官,也不听他的,所以黄司令官虽然当了兵团司令,还是个军长的实力,可怜的很,不过说个题外话,黄伯韬自从指挥了第三快速纵队,捡了一个大大便宜,这帮伞兵被美国人惯坏了,除了自己原来的装备,一点不珍惜国防部配属给他们的各种重武器,必定嘛伞兵天生被包围,一直是敌后拿着轻武器到处打突袭,要那么些榴弹炮,重迫击炮和战防炮干啥,反而成了拖累,伞兵部队不要国防部配属的美式榴弹炮,黄司令官作为兵团司令自然义不容辞的都代为保管了,不过这一保管,基本上算得上是变相吞掉了,反正黄司令官只有一个25军,25军在黄司令官的指挥下,损失惨重,但是国防部给补给的太慢,除了40师装备全点,其他两个师缺枪少炮,这次收编伞兵不要的重装备刚刚好补充自己了,三大决战前,果军重武器缺失已经非常严重了,除了嫡系老部队,重装备能有点,其他部队重装备严重不足,比如襄樊战役,康泽指挥的几个旅,除了104旅有几门重迫击炮外,其他两个旅最重的武器只有82迫击炮,西北的胡长官一个旅只有4-6门山炮,中原很多美械军,一个军(例如18军和8军)只有8门榴弹炮,一个师只有8门山炮,比如第4军只有12门老式沪造山炮(光绪年间的产品),下属各师只有迫击炮,黄长官吞掉了伞兵部队配属的重武器,实力大增,25军军属炮兵除了12门山炮,还有4门榴弹炮,各师除了4门山炮还有4门重迫击炮,每个团装备了几个火箭筒,团属有了迫击炮连,营属有了迫击炮排,每个连装备了几门60炮,这装备别说其他嫡系部队了,可以说比大部分半美械军都豪华,大部分半美械军可是一门榴弹炮都没有,即使美械军很多榴弹炮也不全,如果按照半美械军的一般定义,25军算得上半美械军了。另外据说黄司令官贪得无厌,除了配属给伞兵的重武器要吞,连伞兵自有的M2重机枪也要吃掉,不过这次伞兵可不愿意了,你吃掉的那些重装备反正我不要,但是我的东西,你就别多想了,最后黄司令官跟伞兵可以说闹得很不愉快,伞兵没多久也调走了,顺带说一句,交警总队是军统的基本武力,黄司令官惹不起,所以大体上秋毫无犯,快三纵队的坦克和装甲车是二太子的禁地,黄伯韬也不敢碰,其实碰了也玩不转。
伞兵和交警调走后,国防部又把粤军的63军和64军归黄兵团指挥,自此黄兵团的基干算是组建完毕了,至于100军是王耀武的系统,很长一段时间归徐州剿总直属,也归二兵团指挥过,救火队的性质,属于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安,反而归黄伯韬指挥算时间比较短,算不得7兵团的基础兵力,44军是李延年九绥靖区的基本部队,也是临时归黄伯韬指挥的,63军和64军归黄伯韬指挥的时间比较长,和黄伯韬配合的比较紧密,加上黄伯韬太会来事了,这个时候他又成广东老表了,把63军64军拉拢的一愣愣的,至于这两个军的历史,有机会再写几句。
接着说黄伯韬兵团的63军和64军,这两个军都是粤系陈济棠的老底,展开说前先要说说余汉谋这个二五仔,作为陈济棠的基本武力,最嫡系,在陈济棠反蒋的时候,这小子尽然背叛陈济棠(当然陈济棠也算是二五仔,当年李济深反蒋的时候,他也是作为李的基本武力,最嫡系,公开背叛李济深),然后在他和委座的通力合作下,没让委座太费劲,粤军几个军尽然自己主动嫡系化了,粤军算是各大派系中,算自我嫡系的典范,完全不让委座费心(手动狗头)。不过虽然粤军高层都是二五仔,但是广大粤军官兵还是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辛亥,护法,护国,北伐,剿匪,抗战,内战,几乎没有落下,可以说粤军余汉谋所部62军、63军、64军、65军战绩斐然,对委座的支持丝毫不比嫡系部队差,粤军各军基本上也是各个战区的重要武力之一,不像其他杂牌,大多鱼腩一样的存在,比如62军在华北,65军在西北,63军64军在中原,不论是战斗力还是作战精神,比嫡系部队都丝毫不差,也是各战区可以依靠信任的肱骨,所以委座对粤军也非常重视,黄伯韬算是作战勇猛,忠于职守,死的也壮烈,委座特追晋陆军上将,又派参谋次长林蔚作为代表,举行公祭公葬,作为嫡系兵团司令官的黄伯韬,这个待遇似乎不差,不过跟黄伯韬手下63军军长陈章比,瞬间天上地下,陈章差不多跟黄司令官前后脚战死,但是陈军长的待遇比黄司令官高太多了,首先陈军长作为一个军长,也追赠上将(果军战死了这么多军长兵团司令,能追赠上将的确实没几个人),委座要求陆军总司令余汉谋,组织在南京的广东籍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参加,蒋总统亲赴公祭现场,亲临亲哭亲训,委座大大赞扬了陈军长的壮烈和广东老表对果脯的支持,这待遇这规格,不知道地下费劲心机,呕心沥血的黄司令官作何感想,终究是屌丝,拼一辈子,还是不如人家出身好。既然说陈章和63军,网上很多人给63军覆灭找理由,说什么陈章是战前一个月匆匆忙忙接任63军军长,所以63军的损失是因为陈章不了解部队,造成指挥混乱,才被解放军全歼的,我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兄弟,看历史完全是不求甚解,人云亦云,丝毫没有静下心多了解了解,余汉谋粤系四个军,师出同门,同根连心,就说陈章,在余汉谋所部历任连营团旅师军长,接任63军军长前,先后出任63军副军长和62军副军长,完全算得上63军的老干部,是中国特色的同系统成长的干部,何谈对部队不了解?同样拿黄维举例,虽说土木系大多不喜欢黄维,但是谁敢说黄维不了解18军,因为黄维也是土木系成长起来的干部,大家知根知底,不喜欢归不喜欢,终究是自己家人。
扯远了,顺带说说63军为什么损失,我觉得核心问题还是黄兵团的通病,被运河阻断,五个军走一座铁桥,要多少天才能走完,而且长径太长,硬生生把自己弄成一直长蛇阵,首尾不能相顾,黄伯韬就是个连长排长的水平,根本指挥不了大兵团,这么多人撤退,混乱不堪,毫无秩序可言,黄也没有战场全局意识和独断能力,完全是五个军长,事到临危各自谋,毫无配合可言,进一步加大了混乱程度,63军除了少数人渡过运河,大部分人被解放军围困在窑湾,陈章作为一个军的军长,在部队大部分没有渡河的情况下,没有安排掩护部队,没有安排所部撤退顺序的情况下,没有统筹指挥,丢弃大部队,独自抢先强渡运河,关键是渡河过程中,他还被流弹伤了,后来因伤重和绝望,自己想不开自杀了,要知道此时黄司令官才刚刚下达撤退命令,63军建制比较完整,战力未损,63军在陈章死后,尚自动集结在窑湾固守待援,63军在群龙无首,建制不全,指挥失灵,混乱不堪的情况下,自发抵抗三昼夜,这战力这战斗意志,可以说大部分嫡系部队都望尘莫及,所以说这个军的损失,纯粹是将帅无能,跟其他无关,没有理由可讲。
说完63军,再说说64军,我觉得黄伯韬兵团全军覆灭,这老表是有一定责任的,7兵团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解放军主力尚未通过运河铁桥,黄兵团如果全力逃跑,说不准还能逃出去几个人,但是63军因为指挥混乱已经指望不上,25军和100军因为黄伯韬的瞎指挥已经残破,44军战斗力太差(川人只有卫国的时候才拼死作战,不畏牺牲,一打内战,就成烂部队了),就剩下他刘镇湘64军一个完整有战斗力的军了,其他各军长包括黄伯韬对自己的逼数都有谱,全部主张快跑,能走一里好一里,25军长陈士章还现身说法,说当年豫东战场25军和72军只隔二十里,炮火连天,都始终冲不开解放军的隔绝,现在大军留在孤地绝境,指望邱疯子远道而来,来救大家,根本痴人说梦。黄伯韬也非常了解邱司令官的脾气,说的很明白,就是差五里,邱清泉也不会来,可以说陈士章和黄伯韬都是明白人,事实证明,他们也说准了。可是刘镇湘这老表说下一站大许家,黄伯韬给他分配的驻地是一座土山,他不喜欢(理由惊人),而且他在碾庄已经修筑好阵地,一定要跟解放军打一仗(迷之自信),非要坚持不走,固守待援(邱司令官谁都看不上,李司令官滑头的一匹,孙司令官跑都来不及,谁能救你?)。结果64军硬是拖着7兵团等解放军全部过河,稳稳当当把他们围剿在碾庄,说到这,我不得不说,刘老表真人才也。黄伯韬也是奇葩,在此危机存亡之秋,他自己尚且明明白白,明知是死路,不强令全军转移,尽然听老表的话,葬送整个兵团,唉,所以说这的是将帅无能,没有其他原因和理由,25军63军64军100军都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嫡系部队,尤其25军和63军64军,归黄伯韬指挥也算有点时间,配合了解,都算比较默契,就这么搞笑的损失。以上就是黄兵团主力的情况。
以我的看法,徐蚌战场场面很热闹,背后的故事和人更热闹,本来徐蚌是大决战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仗,打成这样的啼笑皆非,归根溯源,还是曾经真牛或者假牛的国军将帅们,突然集体智商不在线了,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抛开任何其他因素,只说军事,一切的军事失利,都是各级将帅无能到了极致,你说有的人天生德不配位,才不配位,那也行,但是很多曾经的屠龙少年,最后都变成了草包,看似不合理,又其实太合理,前二十年地摊文学盛行,很多并非真牛的国军将帅被吹上了天,或者被人为打磨的面目全非,本身就是个低级军官的水平,因为自身素质低,造成的全军覆没,被人吹成了悲壮英雄,比如张军长,很多地摊文学为了显示张军长的威武,反而把很多不是他的功劳,非说成是他的,真的让人无言以对,在我看来,就像黄伯韬一样,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被吹坏的黄伯韬,唉,点到为止,扯远了。
下面顺着44军继续讲,44军算是川系刘湘的嫡系,1935年委座整顿川军,由刘湘的两个师加刘存厚的一个师组成,抗战期间参加卫国之战,各种战役战斗能参加的都参加了,虽不敢说战功赫赫,但是最起码为国也是尽忠了,成立之初的军长叫王缵绪,刘湘的大将,抗战后期到徐蚌被全歼的时候,军长是王泽浚,王缵绪的儿子,二世祖,可以说非常混蛋一个人,高衙内那种货色,抗战结束后,44军从三个师被裁减到两个师,但是基本上还是王家父子的私人军队(一直没有被嫡系化,这点不得不说王家父子了不起),杂牌到极致,战斗力近乎透明,44军抗战的时候确实有功,但是估计是川军打内战不行的老病又发作了,内战一爆发,又成了鱼腩,徐蚌部队虽多,这个军可以归入负资产,所以当初委座想固守海州,深知44军靠不住,就准备调徐州剿总直属的100军归属九绥区建制,100军马上就要赶到了,结果临时又变卦了,让100军再往回走,走到半路,又让100军折回,归黄百韬兵团建制,100军怎么想,我不知道,借用李延年对委座的徐蚌总监军、大钦差李以劻(这个人看似名不经传,但是极其重要,如果有机会可以多说几句)说的对这个事情的评价“举棋不定,亡国之征”,后来44军和100军归入黄伯韬兵团,44军的到来,间接整死了7兵团。
黄百韬是天津出生的广东人,直系军阀李纯部当兵出身,但解放战争中他带的25军早已经中央化了,是货真价实妥妥的嫡系主力。
说他是杂牌的人,更多的是黄埔出身的中央系出于天然优越,给在国军系统越来越红的黄百韬的原始出身贴标签求平衡。至少在解放战争时,黄百韬早已经成为在蒋介石跟前挂了号的,少有的几个可靠能打的心腹嫡系了。嫡系不嫡系,说的更多的是将的信赖和倚重程度,并不是一个黄埔学历就能等同的,不然陈赓林彪也是黄埔出身,他们能算蒋介石嫡系?
孟良崮战役25师救74师不利,黄遭撤职留任处分。他去了南京谁都没找,只找了顾祝同一人。
顾祝同是谁?辽沈战役蒋介石怕卫立煌抗命不遵,派顾以陆军总司令身份去卫跟前监督执行,可以说是蒋介石在国军高层嫡系的嫡系。黄百韬面临军法审判,面对性命之忧能抱到顾祝同的大腿,且被顾祝同一手关照,得免于死,被允许戴罪图功,这还不算中央系吗?黄在抗战中做过3战区参谋长,当时的三战区司令是顾祝同,这是二者的渊源所在。
1947年在山东,国军精锐和共军主力激烈会战的几大战役:孟良崮,南麻战役黄百韬都是主力。孟良崮战役作为74师的侧卫,与83师74师共同担任第一兵团的进攻箭头。83,25两个部队虽然不如五大主力,但在当时的山东战场,25师几乎可以算作74师,11师,5军之外最可依仗的机动力量。南麻解围,黄百韬拼了老命,戴罪图功,华野打援部队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根本挡不住黄百韬。胶东战役的时候,半年来一直硬仗不断,没有系统修整补充的黄百韬整25师成为进攻主力,取得了之前孟良崮战役张灵甫74师的战术地位,充当进攻箭头。54军,8军,这两个全美械中央军也只是替25师掩护侧后,充当下手。
邱维达在写孟良崮战役回忆录的时候,说张灵甫当时不愿受李天霞指挥,更愿意受黄百韬指挥,因为一是对李天霞的指挥作风不满,另一方面也想借重黄百韬战力较强的25师。能在“抗日铁军”、“三五部队”、抗战中代号为“辉煌”的国军最能打的部队74军老人邱维达口中得来一句“战力较强”的评价,这不是容易的事,可见25师确属能打的部队。胶东战役结束后,黄百韬奉调去大别山战中野,中途去南京,蒙蒋介石接见,蒋对黄百韬在胶东的战绩很满意,鼓励他再接再励。
黄在后来豫东战役之中,毫无征兆突然出现在帝邱店附近,这给了粟裕一个很大的惊吓。粟裕在回忆录中谈到淮海战役前的形势时,说“派1、4、6纵队南下,过长江,固然可以调动一部分敌人的力量,但敌在中原的4个主力军不会回援江南。四个主力军当时是指5军,18军,25军,桂系7军”。后来黄能以25军为基干,组成7兵团,可见也是众望所归,凭25军在解放战争时的战绩打出来的。
因为这四个主力军,后来都是国军中原和华东战场国军主力机动兵团的骨干,5军是2兵团的基干,18军是12兵团的基干,7军是三兵团的基干。要说8军经过临朐战役受过损耗,所以没被选为胶东进攻的箭头,那黄在南麻临朐战役中增援也是打了硬仗的,损失也不小。能在两大美械中央军主力部队的簇拥下,作进攻胶东的箭头,足可见25师战力已被高度认可。皮定均回忆录曾提到豫东战役:此战我们虽然歼灭敌人一个整师,但我们三兄弟(华野146纵队)基本算是残废了。此战国军对146纵队的创伤,黄伯韬是出力最大的。
豫东战役结束之后,消息报给国军统帅部,何应钦曾拍腿大叫:“黄百韬真是英雄!”
黄是否真的忠诚善战?上面可算善战。至于忠诚,可参见豫东战役7兵团幕僚以及淮海战役中总统府战地视察官李以劻回忆录。豫东战役中,黄的幕僚回忆,黄初临战场,派后勤奢侈、用汽车队大部分车辆带着牙刷,牛奶,饼干等补给品却只携带少量弹药的被国军野战部队称为“少爷兵”的伞兵部队去进攻田花园以利兵团后续行止,但伞兵部队遇伏,未战即溃,一两个小时就全部报销,总队长张绪兹只身逃回。
早就对伞兵部队高调招摇的华而不实心存不满的黄百韜大怒:“坏事就坏在这帮混球手里!我拼着兵团司令不干,也要枪毙张绪兹!”。当然后来没有枪毙成,但张绪兹多方找人疏通,托关系送礼,想让7兵团在作战损耗表上盖章,黄百韬终究不允。
黄此后亲率一团人马(好像是兵团部特务营,工兵营,和一个野战营临时拼凑的),去攻田花园,副师长和参谋长都劝他不用亲自去,黄说“我不能危机时刻总让别人去,而自己总呆在司令部承受别人胜利的功劳!”当时副师长和参谋长都哭着说“愿司令官早去早回,平安归来”。黄亦洒泪而别。
后来在铁佛寺疯狂救援72师余锦源,黄百韜在和余锦源的电话沟通中也曾流泪,表示对余非常关心。豫东战后,黄百韬被蒋介石亲手带上“青天白日勋章”,而另一嫡系将领邱清泉则撤职留任。两相对比,足见蒋介石对黄百韬的赞许。可以说,豫东战后黄百韬已经通天了,已正式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淮海大战前,黄百韬在新安镇撤军,半夜睡不着,主动去蒋介石派来的视察官李以劻跟前说:“我黄百韬,受总统知遇之恩,我不会对他不起。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这次大战关乎党国命运,请一定转告总统,我临难是不苟免的。”过了几秒钟,黄百韬又强调一遍:“请一定转达到啊!”。
然后,7兵团碾庄圩被围,苦战两个星期全军覆没,黄自杀身亡。
杀害俘虏,标准的违反国际战争法的犯罪行为,标准的战犯。放到全世界任何一个签署了日内瓦公约的国家,这混蛋都是十恶不赦的战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是当时在国际上有效的1929年版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
在我看来,任何洗白黄百韬的,任何什么钦佩黄百韬的,向黄百韬致敬的,什么说黄百韬只是各为其主没有错的,什么说成王败寇的。都是反人类的战犯分子
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写过的人不知写了多少,这里就不再累述,姑且讲讲黄将军与红军交手时的故事。
黄百韬原名不叫得这么威风,叫黄新。他的老东家徐源泉,是1928年二次北伐中的直鲁联军降军,因为在中原大战中作战有功,其所部扩编为第十六路军,不过虽然是一个“路军”,其中徐的基干部队也就只是第十军,下辖第41、48师,徐兼任第48师师长,41师长是他的老战友张振汉。了解红军战史的都知道,张振汉就是那个被红二、六军团活捉,一路带去陕北的中将师长。
徐源泉作为湖北军阀,自然是红二军团(红三军)贺龙、段德昌部的老对手,黄新在这期间的几次拉锯战中颇为勇敢,出力甚多,而被提拔为第41师123旅旅长。1932年3月,在号称“湘鄂西苏区的广昌战役”的瓦庙集战役中,黄新所部在被红军包围的情况下,血战七昼夜,负伤不下火线,最终等到援军抵达。这是一次典型的“中心开花”战法,徐源泉事后评价:毙敌五千,红军历年所缴之国军弹药,于此役消耗一空,洪湖剿“赤”之成功,全赖此役。
黄新伤愈后,改任第48师144旅旅长,该旅是新部队,之前曾在1932年3月的文家墩战役中被贺龙歼灭过,黄新自然对此很不满意,他自认领有瓦庙集战役的头功,但功劳却被老上级张振汉拿了去,便几次催促张振汉想办法把自己提为师长。张振汉这个老好人还就真的几次去和徐源泉提这件事,徐源泉因为基干部队编制就两个师,自己又不可能放弃老部队第48师师长的职位,张振汉也不可能辞去师长,这件事自然没成。
在1935年6月的忠堡战役中,张振汉率第48师分三路驰援宣恩,走的是今S248-S232省道,其中黄新指挥的四个团首先抵达省道途中的小镇忠堡,张振汉亲率的中路则在几公里外的狗皮岭被红二、六军团包围,激战两昼夜后被俘。
几十年后,张振汉一直对此怀恨在心,认为黄新手握五个团的兵力,面对仅仅三公里外的友军,居然没有来增援,完全是为师长那事公报私仇。真相是否真是如此呢?在红军集中兵力围攻张振汉的同时,萧克也将善于打阵地战的红17师51团部署在忠堡镇以东的高地上。黄新由于对红军兵力部署不清楚,没有全力来援,只是出动了两个团象征性的打了一下。
忠堡战役后,黄新居然因为“坚守忠堡”有功,终于被提升为第41师师长,圆了他的师长梦。但突围出来的第41师官兵们则不干了,纷纷指责他“援助不力,坐视友军被歼”。最后这事闹到老蒋那里去了,黄新见事情闹大,只好主动辞职报名去陆军大学学习,并改名为黄百韬。由于他实战经验丰富,小作文写得好,抗战中被送去第三战区当参谋长,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建议去读读他国军七兵团手下64军军长刘镇湘的回忆录,最后评价是这样子的:
“凶狠毒辣,不讲人道”
皖南事变的血海深仇,他就是那个最大的刽子手,抗日除了浙赣会战干了点事,其余就是不停和新四军摩擦,后来解放战争碾庄被围实施焦土政策,抢老百姓粮食烧老百姓房屋放任老百姓饿死冻死,完了杀老百姓杀解放军受伤的士兵,就这样子的人,下面这多少回答,呵呵,只能说最后死在新四军发展而来的华野枪下,真是苍天有眼!活该!
黄百韬是解放战争中少有的国军里最为努力和忠诚的非嫡系将领之一,性格虽然刚愎,但是自制力非常强,身处逆境绝不灰心,挂在嘴边的话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死”~淮海战役前,九绥区撤销,两个军划归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黄的兵团一下子成了拥有5个军的重兵团,说明老蒋对于黄的卖命真的是看在眼里~当然,黄的忠诚也是到了最后一刻,碾庄兵败被击毙(自杀)前,还托人带话“我一个杂牌军的将领,能最后做到大兵团司令,一直受委员长的栽培,知遇之恩,我一定不会对他不起,你务必带到!”~所以从军人层面,我军也承认黄百韬是条汉子,抗战中也可圈可点~淮海战役打得最惨烈的是两处,一处是突击碾庄核心阵地(现挖的一道防御水壕3公尺宽3公尺深;临时构建的工事,枪眼都开在四个角,这样每个枪眼都覆盖两面,所以说黄百韬的部队战斗力和战术素养绝壁不差)~
再一处就是双堆集围歼黄维第12兵团,在大王庄,中野六纵46团和华野七纵57团,与国军十八军118师33团“老虎团”恶战一场,而后又在尖谷堆,中野六纵49团一营“襄阳营”和华野三纵23团一营“洛阳营”向黄维兵团最后的防线发起向心突击,与十八军118师54团“威武团”又恶战一场(十八军真心是国军力最难啃的部队,淮海战役里,几个能打的主力老兵团几乎全部战死,也是投降人数最少的国军部队)~
焦虑不已的黄百韬在新安镇等待44军时,整夜无法入眠,他找到此时在第7兵团监军的总统府少将参军李以劻,说了如下一番话:
这次战事与以前战役性质不同,是主力决战,关系存亡,请告老总,注意激励各级战场指挥官,否则同归于尽,谁也走不了。
请你面报总统,我黄某受总统知遇之恩,生死早置之度外,决不辜负总统期望。
我临难是不苟免的,请记下来,一定要转到,国民党是斗不过共产党的,人家对上级指示奉行到底,我们则阳奉阴违。
徐蚌战场场面很热闹,背后的故事和人更热闹。本来徐蚌会战是主力决战中最关键的一仗,即使是我党也万万想不到:国军竟能把送人头做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归根溯源,还是曾经真牛或者假牛的国军将帅们,突然集体智商不在线了,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抛开任何其他因素,只说军事,一切的军事失利,都是各级将帅无能到了极致,你说有的人天生德不配位,才不配位,那也行,但是很多曾经的屠龙少年,最后都变成了草包,看似不合理,又其实太合理。
前二十年地摊文学盛行,很多并非真牛的国军将帅被吹上了天,或者被人为打磨的面目全非,本身就是个低级军官的水平,因为自身素质低,造成的全军覆没,被人吹成了悲壮英雄。
壹| 早年生活
黄百韬,原名黄新,字焕然,梅州梅城东街(今梅江区东山办事处下市角)人。1900年生于天津。
黄百韬籍贯是广东,但是生在天津,这个出身就很妙,因为中国人喜欢扯老乡,天然地缘亲,所以黄后来指挥七兵团的时候,黄就经常拿自己籍贯说事,借此跟7兵团的粤军63军64军拉关系。
黄早年就读于直隶(今河北省)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后面家道中落,无奈只能投军,经人介绍投到江苏督军李纯麾下,给李大帅当传令兵,李大帅是天津人,身边的人,也得是天津人,李大帅是直系核心,所部也是非河北人不用,所以黄百韬天津生的孩子,这个时候就成了他的优势。


黄百韬跟一般小兵差距很大,为人伶俐,会来事,又有文化,所以很讨李纯的喜欢,李纯见黄伯韬一表人才,乃将自家心爱的婢女许配给黄百韬为妻。
可以说黄百韬这个人,脑子太好使,非常会抓住机会,这黄夫人嫁给黄伯韬后,自然旺夫成龙,加上黄伯韬不断给媳妇洗脑,吹耳边风,黄夫人跑去求李大帅,把黄安排到李纯麾下的金陵军官教育团第五期上学。
(笔者注:黄夫人能量巨大,先推黄去江西第九混成旅学兵营,再是江苏军官教育团,再是金陵军官教育团,可以说煞费苦心,变相也说明黄百韬真的是屌丝一个,费了好大劲才有个上学改变命运的机会,换别人很可能一步就到位了)。
可以说这个时候黄百韬的前途是非常光明,上一段时间学,出来就是干部,加上傍上李大帅(黄夫人在李大帅面前还是很能说上话的),未来可期,说不准李大帅培养培养,以后黄百韬也能在直系嫡系部队中混个团长旅长什么的。
谁曾想李大帅如日中天的时候,莫名其妙自杀了(传说是李大帅的一个小妾跟副官私通,被李大帅撞见,副官狗急跳墙,拔枪把李大帅打成筛子),可惜一代枭雄,直系的基本盘,长江三督之一的李纯大帅就这么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一年是1920年。
李大帅仙逝,黄大女婿刚好金陵军官教育团毕业,这下子傻了眼了,靠山没了,直系的嫡系部队肯定是进不去了,只能由学校安排去江苏省防军当排长连长,在那个年代,黄百韬有文化,又接受过军官教育,为人还聪明伶俐,可是没人没关系,混不出来前途,很可能就这样混混沌沌一辈子。
这个时候黄百韬遇见了他第三个贵人(第一个是李纯,第二个是黄夫人),奉系张宗昌(外号张大狗肉),受张大帅指挥,挥师南下,横扫江浙,俘虏了江苏省防军连长的黄百韬。


“狗肉将军”张宗昌
这时黄的机遇又来,因为张大狗肉曾经也是直系出身,当过金陵军官教育团团长,算得上黄百韬的老校长,当然这个张校长文化水平,实在想不明白,他能给黄学生教什么,不过中国喜欢拉乡亲,论师生,黄学生是张校长的学生。
张校长总共可能就挂名带了这一届学生,具体两人上学时候见过没见过,都不好说,但是校长看到学生落难,自然要拉一把,黄百韬去了直鲁联军给张校长当营长,张校长对学生确实也不错,直鲁联军总共才几年,黄百韬就飞一样干到旅长。
1928年黄百韬跟随直鲁联军的徐源泉,不要了张校长,投了蒋校长,在徐军长麾下,至1935年6月,升任第四十一师师长。


恰逢1936年,蒋校长改编杂牌军,轮到编遣他徐源泉,徐军长被收拾回了老家,黄师长也一并被免职了,保送到陆大第三期特别班上学去了,校长那几年一直用上学为由头,剥夺杂牌将校的兵权,黄百韬这个陆大特别班含金量自然跟正牌陆大比差远了。
不过塞翁失马,黄百韬在特别班上学期间认识了鹿钟麟和冯玉祥,黄百韬这个人会来事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特别班毕业后,别的学生为就业发愁,黄百韬利用上学积攒的人脉,加上黄应该学习也挺好的,据说陆大论文还得过奖,先于1937年在六战区冯玉祥长官处当参谋处长,后来1938年又去鹿钟麟冀察战区当参谋长。
贰| 知遇两位“婆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冯长官也罢,鹿长官也罢,都是过气人物,但是这段经历又给黄积累了不少人脉,鹿长官被免职后,1941年黄又调回军事委员会当中将高参去了。机缘巧合下,黄百韬因任高参职期间的一篇得奖军事论文,被何应钦赏识(所以说写作好真的很重要),何总司令推荐黄百韬到给顾祝同的三战区当参谋长。


何婆婆
当然刚刚去的时候,顾是非常抵触的,顾的部下也不喜欢黄这个杂牌,黄知道自己的状况,所以工作非常积极认真,而且人缘也尽量处理好,弄得顾祝同没有理由撤换他。
1941年,在校长等国民党高层的授意下,顾祝同等人挑起了皖南事变,黄百韬就是此次皖南事变的急先锋,率部阻击新四军,给新四军带来了重大伤亡。
不过参谋长这个职务终究是核心,怎么也不能让外人干,恰逢顾祝同所部25军军长空缺,黄百韬这个人业务能力也不差,又听话又老实(黄百韬笑而不语),顾祝同顺势推荐黄伯韬去25军当军长(1943年10月5日调任),黄百韬也是因祸得福了,参谋长终究是不如军长有权有势。
黄百韬深知自己被调走的原因,加上自己人上头没人,调任25军长后,干事更拼了。


顾婆婆
25军是新组建的部队,所属部队分别具有东北军,中央军,川军的背景。在皖南事变中,25军是围剿新四军的主力,25军后来的许多主官,如陈士章,当时都曾参加对新四军的围剿。黄接任的25军军长,面临着国民革命军普遍的贪腐严重,军纪松弛,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一触即溃的问题。黄从就任伊始,即大刀阔斧的对25军进行整饬,严肃了军纪,调和了官兵之间的关系,加强训练,其训练效果非常显著。
黄以军长的身份,时常深入连队,与普通士兵一起训练,身体力行,加上他廉洁的作风,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使得25军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了麾下士兵的普遍尊重。黄还特别针对国军不善夜战和近战的缺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在黄百韬的努力下,所部不仅军容整齐,且强于夜战和近战,射击搏斗均明显优于普通国军。
在抗战胜利后的全体国军整编中,25军编为整编25师,黄伯韬任师长,在48年年中恢复25军番号。
黄军长作战勇猛,每每牺牲在前,不抢功,礼让友军,遇到冲锋,就主动当先锋,遇到撤退,就主动殿后,对顾祝同又主动投身巴结,弄得顾祝同反而不好意思,慢慢的也就接纳黄进入自己的圈子。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也是顾祝同手下没有能干的黄埔学生,顾祝同也需要黄军长这么能打的干将,可以说黄百韬当军长这几年给顾祝同挣了不少面子,黄百韬在长官和同僚面前,每每显得自己大公无私,不争权夺利,也不怕吃亏,搞得自己非常凸显,加上作战勇猛,慢慢的也吸引了校长的注意力。
国军一百多个军,黄百韬一个杂牌出身的军长,能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
叁| 内战表现
国军一向以嫡系为主力,中坚,像五大主力,74军,18军,第五军,新一军,新六军,很少有人知道被中央军瞧不起的杂牌军也冒出了王牌将星,他就是——黄百韬。他所率领的整编25师,是中原战场主力,作用巨大,参加的重要战役和取得的胜利有:1、苏北系列攻坚战;2、孟良崮增援战;3、南麻临朐增援战;4、胶东扫荡战;5、大别山战斗;6、盐南战役;7、豫东战役。其战功及作用仅次于第5军和18军。
(一)苏中、鲁南、莱芜战役
抗战胜利后的46年,25军整编为整编25师,黄百韬任师长。
内战开始后,黄极为积极,先后与粟裕战于高邮邵伯,因友军不利,加上黄的轻敌,此战黄被粟裕挫败。但也是粟裕苏中七战七捷中收获的最小一仗,整25师被歼两千余人,我军伤亡一千余人。


在1946年4月至12月间,黄对苏北解放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先后攻占泰县,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他特别卖命,特别积极。
1947年初,校长调集二十三个师发动鲁南战役,企图一举歼灭华东解放军,黄百韬师为“主要突击集团”的右路,北犯临沂。解放军为集中优势兵力歼敌有生力量,于2月10日放弃临沂北上莱芜,华野于2月下旬在莱芜抓了李仙洲集团“5万多头猪”(王耀武语),黄百韬等欲北援已来不及。
(二)孟良崮战役
到了47年5月,孟良崮,黄百韬(整编25师)和张灵甫(整编74师)、李天霞(整编83师)配合作战,按惯例,三个师长联合作战,资历最高的统一指挥,李师长资历很高,又是嫡系,又是74军的老人,但是张师长跟李师长弄不到一块,张师长不会听李师长指挥,李师长自然也不会听张师长的,结果一妥协,黄师长来统一指挥了。
不过黄师长终究是杂牌,作为天之骄子的张师长和李师长也不可能听黄军长指挥,在孟良崮整74师和整83师各自为战,完全不把黄百韬放在眼里。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战后校长暴怒,要杀人,按说作为孟良崮战役参加指挥作战的方方面面都要受过,但是大家都是校长嫡系,天子门生杀谁都不好,刚刚好黄百韬在,他是杂牌,杀他吧,他也是名义上三个军总指挥,孟良崮失利,杀他最合适。
换了一般人,遇到这事也就玩完了,可是黄百韬不是一般人,他以退为进,主动跑到汤恩伯那里(汤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实际上才是孟良崮战场的总指挥),表示责任都是我黄百韬的,跟汤总司令没关系,跟所有同僚也没有关系,我黄百韬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黄百韬这样一搞,弄得汤总司令不好意思了,刚好有人愿意担责任,汤总司令也刚好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过汤总司令也不能搞得太明显,在后面历次总结会上,大骂张师长不听指挥,乱行动,才造成战场失利,弄得自己全军覆没,广大同僚也纷纷附和,变相给黄师长把责任也推脱了。


加上黄师长应该是没少在顾祝同面前摇尾乞怜,顾祝同也要保护自己手下难得的人才,也在各种渠道骂张师长,说黄师长不但没错还有功(黄师长为了救张军长,又是冲锋在前,自己所部伤亡惨重),这一下弄得蒋校长不会了,杀了黄百韬,可成了不分青红皂白,包庇不听指挥的张师长,让真正干事的人寒心了。
那就不杀黄师长了,责任还是得负的,大事化小免职算了,蒋校长回头看看还有谁该杀,发现了李天霞,黄百韬一个杂牌为了救援74师,伤亡惨重,虽然无功,但是也算有苦劳,但是李天霞的83师,只伤亡几百人,战场上全程打酱油状态,收拾他,结果一路耍滑的李师长被撤职查办了(当然李军长终究是天子门生,加上金条也花了不少,后来死罪免了,混了几天又复职了)。
这场闹剧这么一整,就死了张灵甫一个人,大家都没有责任,责任都是他的。


由于得到顾祝同等人回护,黄得以在会上详述作战经过,仅受“撤职留任”处分。
此后,黄百韬更加卖力,甘当进攻解放军的主力。
(三)南麻临朐战役
47年7月17日,在南麻,胡链的整11师被华野4个纵队包围。
7月21日凌晨,黄百韬率领整25师和整64师4个整编旅的援军到达前线,孟良崮战役的处分,让黄百韬不敢偷奸耍滑,率领部队疯狂进攻华野7纵阻击阵地。
黄百韬亲自率战车冲锋(不过这也看出来,黄百韬就是排长连长水平,除了猛冲猛打,战役战术指挥水平很一般),自己伤亡近万人(满共就是二三万人一个军,)。
21日上午,整25师突破7纵第60团的750高地,7纵转入二线阵地防御。随着国民党三路援军的靠近,整11师孤注一掷,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对当面之我军发起反击。其中最为激烈的是西线,敌18旅在炮火支援下,实施多次反冲击。下午9纵的第73团为夺回高庄西山失守阵地而遭受很大损失,此役中,时任第73团3营营部书记的迟浩田组织营部勤杂人员也上了阵地,并负重伤。
当日,整25、64师突破解放军阻援阵地右翼,攻占于家崮和750高地(牛心崮)。在牛心崮战斗中,华野7纵司令员成钧被整25师特等射手击中,受了重伤。
历经4天5夜,南麻国军里应外合,最后总算把胡链给救出来了。


战后胡琏大发狂言:“我的十一师可不是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想吃掉我,得有一副铁嘴钢牙好胃口!”
校长兴奋至极,对陈诚、顾祝同等人说:“有胡伯玉(即胡琏)在,我可高枕无忧了。”
战后,校长论功行赏,颁发给整编第十一师奖金法币5亿元,将胡琏吹捧为“常胜将军”。国防部将胡琏的南麻之战列为国军24个典型胜利战役之一。
但是胡链还不满意,在陈诚面前告状,说黄百韬增援不力,差点让自己重蹈张灵甫覆辙,非要撤他黄百韬的职务。
得此消息,黄百韬对此有些不忿,他气得将佩有中将军衔的军装狠狠地摔在地上,大骂道:“什么常胜将军?要不是老天爷连下7天大雨,他早就跟小同乡张灵甫做伴去了!”
本来黄百韬的仕途就要结束了,恰逢陈诚这几年,排除异己,弄得杂牌和非土木系黄埔嫡系人人自危,顾祝同和何应钦不愿意了,黄百韬此时算得上顾祝同的大将(当然还不算嫡系),在顾和何两位“婆婆”联合保护下,黄百韬才有惊无险。
7月24日至30日,黄百韬率部救援临朐第8军李弥部。


在南麻、临朐战役中,黄曾拼死增援,但黄部在此战中的表现并未能冠全军,当时黄国梁的64军刘镇湘部同样有很好表现。
47年8月至10月,国民党军进犯胶东地区,在“9月攻势”中,黄率部卖命死战,先后占潍县、昌邑、高密、平度、莱阳、栖霞、福山、烟台等地。至9月20日左右,华野“内线兵团”连同50000多伤员、干部家属和群众已被敌人压缩到海边,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这是胶东保卫战最危险的时刻。


胶东扫荡成为黄军事生涯上一个光辉的亮点,当时整编25师雄踞胶东,胶东解放军几乎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当时25师和64师等齐头并进,重创了胶东解放军,但时因国军在中原战场失利,校长不待25师将胶东扫荡完毕,即调往中原(不过由于在其他战场上,我军不断胜利造成敌人兵力吃紧,以及校长认为胶东已经“肃清”,所以自10月底开始,连续调走了整25师、整9师、整54师等部队,连主帅范汉杰也调往东北,胶东也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此后25师与刘邓部多次遭遇,均有不俗表现,战功显赫。
(四) 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台湾地区称中原大捷)是黄军事生涯的顶点。
1948年6月,华东解放军围攻开封。校长震惊不已,赶赴前线指挥,但调集驰援之区寿年兵团被围于睢杞地区,邱清泉兵团亦受阻而无法前进。
正当豫东战役处于胶着,国军即将全线溃败之际,校长急调本来用于增援兖州的整25师车运豫东,并指挥第三快速纵队、交警第二总队,成立黄百韬兵团,奇兵突至增援豫东。


黄兵团突然杀到是“刺斜里杀出了程咬金,”令华野措手不及,只得令王秉璋率领中野11纵由陈小楼出发阻击黄兵团,中野11纵之32、31旅急驰逻岗,董店一线设防,谁知黄兵团行动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势,已越过这两地,32、31旅在急行军中分别于张连池,伯党集一线与25师展开遭遇战,虽然略迟滞了25师推进,但伤亡重大,(自称伤亡1700余人,但战后将33旅,拆散并入32,31旅,伤亡应远远大于1700余人)。


华野只得被迫撤围72师,使1纵1师陷入被黄兵团及72师夹击的危险境地。黄兵团迅速靠近铁佛寺,华野不得不停止攻击铁佛寺的整72师,使得72师得以完整脱险。日后成为邱清泉兵团主力。 由于黄兵团威胁太大,华野转兵进攻黄兵团,抽调主力1、4、6及两广纵队围攻。
黄百韬见华野蜂拥而上,镇定地退入帝丘店为中心的村庄内防守,华野不顾伤亡,日以继夜猛攻,希望一鼓作气吃掉整编25师,黄部连日血战,形势危急,黄一面奋战,一面苦思破敌之策。
曾国藩名句给他很大启发,即“凡善弈者,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
于是他亲率2个营部队,在4辆坦克掩护下,反守为攻,发动逆袭,创造了国军战史上兵团司令带队冲锋的唯一战例,他的参谋长死劝也未拦住他。


面对绝对优势共军,他的部队伤亡重大,团长李景春也重伤倒地,黄本人也受伤,仍大呼口号,死战不退,部队受司令激励、鼓舞,拼死猛冲猛打,一举夺回4、5个村庄,遏制了华野进攻势头,稳定了阵线,与此同时邱清泉第五军采用大迂回战法,也绕到了包围黄兵团华野部队背后,并出其不意地猛烈进攻,击退了华野,并乘胜追击,俘虏了几千名后勤民工和部分伤员。


为此,校长在南京军事会议上授予青天白日勋章,黄感激涕零,表示今后当为校长效命“万死不辞”。
肆| 组建七兵团
在徐蚌会战前,黄百韬几乎是国民党各大战略区连续两年表现最好的前线军事主官。
1947年8月的胶东战役,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这两战中黄百韬的25师都是最出风头的部队。
豫东战役打完,南京那边何应钦拍腿大叫“黄百韬真是英雄”!
南麻临朐战役,虽然最出风头的是胡琏整11师,李弥整8师,但是黄百韬也是外围增援最卖力,最凶猛,最有穿透力的部队。
其至孟良崮战役,黄虽然也受处分,但是25师仍然是当时救74师相对最投入的部队,黄百韬手下大将,后来任25军军长的陈士章后来回忆说,黄百韬几乎是解放战争华东战场国军同级别战将中,战绩最优,表现最疯狂,最积极的那个。


这么说吧,如果把时间截止到1948年10月,在国军序列里重新评一个“五大主力”,黄百韬的25军,是肯定要入选的。
黄百韬在1946-1948两年整的时间里与共军大小战役交手无数,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对战经验。
围攻碾庄圩的华野官兵后来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时说过,黄百韬部队村落防守极有经验和妙招。比如在犀角两墙交汇处,用轻机枪打出一个洞,这个洞里摆一挺轻机枪,迅速就可以成为一个射角和视界都极为广阔(最大可以到270度)的临时堡垒,迅速控制很大的一片范围。这个接受采访的当时华野部队的人还说,我们打仗就是凭思想工作,凭勇敢,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言下之意,黄百韬部队的战斗技术,军事技能,是值得肯定和被对手学习的。
粟裕总结南麻、临朐战役报告中,批评打援的7纵,和地方武装渤海军区3个团时说:“可是我们打援的部队不大得力,甚至在敌我相等的兵力下还堵不住他”。


《粟裕军事文集》322页,《认清战局,改进工作,争取胜利》1947年8月9日
豫东战役结束后的48年8月,校长正式组建第7兵团,以黄百韬为司令官,辖第25、63、64军。
本来校长想让胡链当这个司令,陈诚也是这个意思(黄维刚刚当了12兵团司令,也是刚好平衡胡链),不过因陈诚排挤其他派系太过,弄得人人自危(闹出紫金山哭灵的闹剧),顾祝同和何应钦的手下的黄埔学生,都鼓动两人去校长面前说说。
顾祝同和何应钦在校长面前说自古但凡一个领袖都是两条腿走路,如果只重用一条腿,最后很可能变成曹操和司马懿那样,最终把领袖架空了。
校长一听误会了,因为前几天顾祝同随口建议让黄百韬当7兵团司令,校长没同意,顾祝同也没坚持(必定是杂牌,没有人会硬推你上),校长想想也确实要顾及何应钦和顾祝同的面子,就大笔一挥让黄百韬当7兵团司令,这就是黄百韬的传奇人生。
豫东大战之后,因黄部的卓越战功,在顾祝同的极力推荐下,并为安抚杂牌军,将于余汉谋系统的广东军63,64军与同样具有广东背景的25军合编为第七兵团,黄任司令,64军军长黄国梁出任副司令,25军副军长唐云山亦出任副司令。但黄国梁因对内战态度悲观并未到任即离队另谋他就,仅保留副司令的身份,而黄在25军军长的举荐中,受到国防部掣肘,最后仅能保举才能不高的陈士章出任。


(一)25军
黄百韬这个人没有自己的系统,1943年10月才从顾祝同的参谋长调任25军军长,可以说跟25军没有渊源。
国军可是很讲究这个的,比如杜聿明邱清泉和第5军,胡链黄维和18军,他们都是在一个系统里,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一路成长起来的,跟这个系统有很深的关系,才能算自己人。
黄百韬的悲剧人生,使他没有自己的基本盘,如果不是顾祝同的支持,黄百韬是没有办法在25军站住脚,也就更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
1938年初,国民党军为加强武汉地区的作战力量,在武汉以中央军第52、第190师编成的第25军,王敬久任军长。由于第52师在淞沪会战中损失过重,撤消番号。同年3月,又将第3预备师改编为第52师(冷欣任师长),隶属该军参加了武汉会战。
1939年,该军隶属第32集团军时进行编制调整,将第29军第40师、第79军第108师改隶该军;另将第190师改隶新组建的第10军。此次编制调整后,该军下辖:第40师,詹忠言任师长;第52师,唐云山任师长;第108师,张文清任师长。
徐蚌战场上,25军3个师,40师是25军的绝对核心,由税警总团改编,严格意义上孙立人的新38师,都算是40师发展出去的,40师才是继承的税警总团正根,这个师装备训练兵员在国军中都是上成(这要感谢宋“国舅”)。
108师,东北军当年改编的18个师之一,王以哲的老底,46年由顾祝同旗下的黄埔学生唐名标任师长,改造完毕,成为嫡系部队,不过战斗力差点。
148师,原来是川军范绍增(小名范哈儿)的基干,被校长收拾后,所部两个师,被嫡系的25军和88军分别吃掉消化了。


因为在豫东大战中损失惨重,25军中较为弱小的川军148师战后一直在宿县整补,黄百韬作战中常常将148师摆在前面,因此被148师认为自己成了炮灰,和黄产生芥蒂,实际上,25军的40师,108师也常常血战。宿县整补期间,148师各主官纷纷前往南京游说,寻求调动。以至于日后宿县战役期间,曾经多次重创解放军的148师竟然在一夜之间被中野全歼。
这是以上三个师的情况,所以说25军绝非杂牌,如假包换的嫡系部队,而且还是顾祝同的基干之一。
不过自从黄伯韬当了25军军长后,25军就特别惨,因为黄百韬要表现的自己光明磊落,攻则在前,撤则在后,从当军长开始就带着25军猛打猛冲,黄这个人除了带队冲锋,好像也没有什么指挥艺术,往往造成25军伤亡惨重。
比如救胡链的18军和72军,黄都是亲率部队冲锋,25军伤亡近万人,各级军官伤亡半数以上,在碾庄黄百韬又命令25军去掩护44军(原来刘湘所部川军,48年的时候还算是杂牌,战斗力特弱)撤退,搞得25军被44军拖累(鱼腩部队,又携带了大量非战斗人员),成为7兵团第一个被打残的军。
也许有人说25军这一个算是嫡系的主力师加两个杂牌军改造的师,总感觉酒里掺了水,好像不那么纯,其实这是国军一直以来发展壮大的正常情况,往往就是一个嫡系师,收编几个杂牌师,慢慢改造,比如更换军官系统,补充兵员,更新装备,重新训练,一点点把杂牌改造成嫡系。


这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18军,11师是骨干,18师其实最早是谭派的湘军,被陈诚收编改造成嫡系部队,118师是新兵组建的。可以说跟25军一模一样。
7兵团成立之初,因为黄百韬除了自己带了几年的25军,再没有其他系统,顾祝同也不比陈诚,手下基干部队也不多,没有部队调给黄司令官,但是黄司令官好歹一个兵团,总不能只有一个部队吧,无奈之下国防部把伞兵部队改编的第三快速纵队和交警第二总队划给黄司令官,这就诞生了一个非常有特色,而且独一无二的兵团。
其他各嫡系兵团都是起步两个军,配属若干部队,黄兵团是一个军加伞兵加军统交警总队,交警总队号称美械装备,但是必定是特务武装,战斗力很差,也自成体系,只听军统不听黄司令指挥。
伞兵部队是天之骄子,更豪横,横竖看不起杂牌加屌丝的黄司令官,也不听他的,所以黄司令官虽然当了兵团司令,还是个军长的实力,可怜的很。


不过说个题外话,黄百韬自从指挥了第三快速纵队,捡了一个大大便宜,这帮伞兵被美国人惯坏了,除了自己原来的装备,一点不珍惜国防部配属给他们的各种重武器。
因为伞兵天生被包围,一直是敌后拿着轻武器到处打突袭,要那么些榴弹炮,重迫击炮和战防炮干啥,反而成了拖累,伞兵部队不要国防部配属的美式榴弹炮,黄司令官作为兵团司令自然义不容辞的都代为保管了,不过这一保管,基本上算得上是变相吞掉了。
25军在黄司令官的指挥下,损失惨重,但是国防部给补给的太慢,除了40师装备全点,其他两个师缺枪少炮,这次收编伞兵不要的重装备刚刚好补充自己了。
三大决战前,国军重武器缺失已经非常严重了,除了嫡系老部队,重装备能有点,其他部队重装备严重不足,比如襄樊战役,康泽指挥的几个旅,除了104旅有几门重迫击炮外,其他两个旅最重的武器只有82迫击炮,西北的胡长官一个旅只有4-6门山炮,中原很多美械军,一个军(例如8军)只有8门榴弹炮,一个师只有8门山炮,比如第4军只有12门老式沪造山炮(光绪年间的产品),下属各师只有迫击炮。


黄长官吞掉了伞兵部队配属的重武器,实力大增,25军军属炮兵除了12门山炮,还有4门榴弹炮,各师除了4门山炮还有4门重迫击炮,每个团装备了几个火箭筒,团属有了迫击炮连,营属有了迫击炮排,每个连装备了几门60炮。
这装备别说其他嫡系部队了,可以说比大部分半美械军都豪华,大部分半美械军可是一门榴弹炮都没有,即使美械军很多榴弹炮也不全,如果按照半美械军的一般定义,25军算得上半美械军了。
另外据说黄司令官贪得无厌,除了配属给伞兵的重武器要吞,连伞兵自有的M2重机枪也要吃掉,不过这次伞兵可不愿意了,你吃掉的那些重装备反正我不要,但是我的东西,你就别多想了,最后黄司令官跟伞兵可以说闹得很不愉快,伞兵没多久也调走了。
顺带说一句,交警总队是军统的基本武力,黄司令官惹不起,所以大体上秋毫无犯,快三纵队的坦克和装甲车是“二太子”的禁地,黄百韬也不敢碰,其实碰了也玩不转。


伞兵和交警调走后,国防部又把粤军的63军和64军归黄兵团指挥,自此黄兵团的基干算是组建完毕了。
黄百韬太会来事了,这个时候他又成广东老表了,把63军64军拉拢的一愣愣的。
(二)63军
63军和64军同出于余汉谋系统,在抗战中以血战闻名,但因为属于杂牌,在解放战争初期装备很弱。
63军在内战爆发后属于后备部队,基本未与解放军大战,并在仅有的几次作战中损失惨重,7兵团组建之后,余汉谋将63军的军长撤换为独臂将军陈章,此人在抗战中以勇敢闻名,并断掉一手。


64军军长原本是黄国梁,黄国梁离队后,由刘镇湘出任军长,64军本身极为倚重刘镇湘师,因此刘镇湘出任64军军长属于当仁不让的最理想人选。无论在抗战还是内战中,刘镇湘均有很好表现,甚至经常超越整25师。
在南麻临朐战役中,刘镇湘部最先突破解放军防线。黄本人对刘镇湘印象极佳,黄的部属曾回忆说,在某次策应张灵甫的作战中,64军和整25师齐头并进,相互争先,取得了很好的战果。
刘镇湘还有句口头禅:“我们连日本鬼子都不怕,难道还怕几个土八路?”刘镇湘被俘后,也曾承认自己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害了七兵团。豫东大战之后,整25师、64军因为卓越战功,全体换为美式装备,战力得到较大提升。
这两个军都是粤系陈济棠的老底,展开说前先要说说余汉谋这个二五仔,作为陈济棠的基本武力,最嫡系,在陈济棠反蒋的时候,这货尽然背叛陈济棠(当然陈济棠也算是二五仔,当年李济深反蒋的时候,他也是作为李的基本武力,最嫡系,公开背叛李济深)。


陈济棠
然后在他和校长的通力合作下,没让校长太费劲,粤军几个军尽然自己主动嫡系化了,粤军算是各大派系中,算自我嫡系的典范,完全不让校长费心。
不过虽然粤军高层都是二五仔,但是广大粤军官兵还是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辛亥,护法,护国,北伐,剿匪,抗战,内战,几乎没有落下,可以说粤军余汉谋所部62军、63军、64军、65军战绩斐然,对校长的支持丝毫不比嫡系部队差,粤军各军基本上也是各个战区的重要武力之一。
不像其他杂牌,大多鱼腩一样的存在,比如62军在华北,65军在西北,63军64军在中原,不论是战斗力还是作战精神,比嫡系部队都丝毫不差,也是各战区可以依靠信任的股肱,所以校长对粤军也非常重视。


余汉谋
黄百韬算是作战勇猛,忠于职守,死的也壮烈,委座特追晋陆军上将,又派参谋次长林蔚作为代表,举行公祭公葬,作为嫡系兵团司令官的黄百韬,这个待遇似乎不差。
不过跟黄百韬手下63军军长陈章比,瞬间天上地下,陈章差不多跟黄司令官前后脚战死,但是陈军长的待遇比黄司令官高太多了,首先陈军长作为一个军长,也追赠上将(果军战死了这么多军长兵团司令,能追赠上将的确实没几个人)。校长要求陆军总司令余汉谋,组织在南京的广东籍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参加,校长亲赴公祭现场,亲临亲哭亲训,校长大大赞扬了陈军长的壮烈和广东老表对果党的支持,这待遇这规格,不知道地下费劲心机,呕心沥血的黄司令官作何感想,拼一辈子,还是不如人家出身好。
既然说陈章和63军,网上很多人给63军覆灭找理由,说什么陈章是战前一个月匆匆忙忙接任63军军长,所以63军的损失是因为陈章不了解部队,造成指挥混乱,才被解放军全歼的。
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看历史完全是不求甚解,人云亦云,丝毫没有静下心多了解了解,余汉谋粤系四个军,师出同门,同根连心,就说陈章,在余汉谋所部历任连营团旅师军长,接任63军军长前,先后出任63军副军长和62军副军长,完全算得上63军的老干部,是中国特色的同系统成长的干部,何谈对部队不了解?
同样拿黄维举例,虽说土木系大多不喜欢黄维,但是谁敢说黄维不了解18军,因为黄维也是土木系成长起来的干部,大家知根知底,不喜欢归不喜欢,终究是自己人。
63军为什么损失?核心问题还是黄兵团的通病,被运河阻断,五个军走一座铁桥,要多少天才能走完,而且路径太长,硬生生把自己弄成一字长蛇阵,首尾不能相顾。


黄百韬就是个连长排长的水平,根本指挥不了大兵团,这么多人撤退,混乱不堪,毫无秩序可言,黄也没有战场全局意识和独断能力,完全是五个军长,事到临危各自谋,毫无配合可言,进一步加大了混乱程度。
63军除了少数人渡过运河,大部分人被解放军围困在窑湾,陈章作为一个军的军长,在部队大部分没有渡河的情况下,没有安排掩护部队,没有安排所部撤退顺序的情况下,没有统筹指挥,丢弃大部队,独自抢先强渡运河,关键是渡河过程中,他还被流弹伤了,后来因伤重和绝望,自己想不开自杀了,要知道此时黄司令官才刚刚下达撤退命令,63军建制比较完整,战力未损。
63军在陈章死后,尚自动集结在窑湾固守待援,63军在群龙无首,建制不全,指挥失灵,混乱不堪的情况下,自发抵抗三昼夜,这战力这战斗意志,可以说大部分嫡系部队都望尘莫及,所以说这个军的损失,纯粹是将帅无能,跟其他无关,没有理由可讲。
(三)64军
7兵团全军覆灭,64军军长刘镇湘是有一定责任的,7兵团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共军主力尚未通过运河铁桥,黄兵团如果全力逃跑,说不准还能逃出去几个人,但是63军因为指挥混乱已经指望不上,25军和100军因为黄百韬的瞎指挥已经残破,44军战斗力太差(川军啊川军,川人只有卫国的时候才拼死作战,不畏牺牲,一打内战,就成烂部队了),就剩下他刘镇湘64军一个完整有战斗力的军了。
其他各军长包括黄百韬对当下情况都有谱,全部主张快跑,能走一里是一里,25军长陈士章还现身说法,说当年豫东战场25军和72军只隔二十里,炮火连天,都始终冲不开解放军的阻击,现在大军留在孤地绝境,指望邱疯子远道而来,来救大家,根本痴人说梦。
黄百韬也非常了解邱疯子的脾气,说的很明白,就是差五里,邱清泉也不会来,可以说陈士章和黄伯韬都是明白人,事实证明,他们也说准了。
可是刘镇湘这老表说下一站大许家,黄百韬给他分配的驻地是一座土山,他不喜欢(理由惊人),而且他在碾庄已经修筑好阵地,一定要跟共军打一仗(迷之自信),非要坚持不走,固守待援。(邱司令官谁都看不上,李司令官是个泥鳅,孙司令官的强项是跑路,谁能救你?)


结果64军硬是拖着7兵团等解放军全部过河,稳稳当当把他们围剿在碾庄,说到这,我不得不说,刘老表真人才也。
黄百韬也是奇葩,在此危机存亡之秋,他自己明知留下是死路,不强令全军转移,尽然听刘老表的话,葬送整个兵团,这个主要责任是黄百韬的无疑。
25军、63军、64军、100军都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嫡系部队,尤其25军和63军、64军,归黄百韬指挥也算有点时间,配合了解,都算比较默契。
(四)100军
100军是王耀武系统,很长一段时间归徐州剿总直属,也归2兵团指挥过,救火队的性质,属于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反而归黄百韬指挥算时间比较短,算不得7兵团的基础兵力。
由于国军频繁的调动,济南战役期间,100军也被归于7兵团建制,100军是国军嫡系,全副美式装备的精锐部队,前身是83师李天霞部。孟良崮战役前,本归李天霞指挥的张灵甫主动将自己划给黄百韬指挥,因而83师与25师矛盾很大,又后来更因为在孟良崮战役中与25师互相推脱责任,以致两军更是剑拔弩张。
而100军自以嫡系自居,看不起杂牌出身的整个7兵团,且闻名黄百韬作战时的过于勇猛,因此从归入7兵团建制后,便极力寻求脱离黄百韬指挥。
(五)44军
44军是九绥靖区唯一的一个正规军,九绥靖区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延年,九绥靖区下辖第44军,第一挺进支队,连云港两个守备总队和若干保安旅团,守备总队和保安旅基本上都是收编的伪军或者地方游杂武装,不值当一提。
国军地方武装或者前伪军但凡像样的,都被陆续收编成正规军了,如果1948年还是没有改编成正规军,基本上就是差到极致,国军收编的伪军和地方武装,但凡正规点的,能顶个屁用的,可以说都给正规军番号了,没有正规番号的,就是连屁都不如,所以这些杂牌不提。
不过第一挺进支队,要多说一句,因为他的指挥官王宏鸣,这个人是红小鬼出身,江西人,老红军老八路,参加过多次反围剿,长征,平型关大战,115师的团级老干部,建立过敌后根据地,这货后来投日当汉奸了,原因过程不表,有兴趣可以自己查,投日伪后太君给了一个伪军营长职务,后来拉起来一千多人的伪军,日本人投降后,又被国军收编了,因为李延年的九绥区兵力不足,划给李司令指挥,李司令海州大撤退的时候,被黄司令官吃掉了,所部用来补充25军的缺额。
现在说九绥区唯一的正规军,44军算是川系刘湘的嫡系,1935年校长整顿川军,由刘湘的两个师加刘存厚的一个师组成,抗战期间参加卫国之战,各种战役战斗能参加的都参加了,虽不敢说战功赫赫,但是最起码为国也是尽忠了。
成立之初的军长叫王缵绪,刘湘的大将,抗战后期到徐蚌被全歼的时候,军长是王泽浚,王缵绪的儿子,二世祖,可以说非常混蛋一个人,高衙内那种货色,抗战结束后,44军从三个师被裁减到两个师,但是基本上还是王家父子的私人军队(一直没有被嫡系化,这点不得不说王家父子了不起),杂牌到极致,战斗力近乎透明。
44军抗战的时候确实有功,但是估计是川军打内战不行的老病又发作了,内战一爆发,又成了鱼腩,徐蚌部队虽多,这个军可以归入负资产,所以当初委座想固守海州,深知44军靠不住,就准备调徐州剿总直属的100军归属九绥区建制,100军马上就要赶到了,结果临时又变卦了,让100军再往回走,走到半路,又让100军折回,归黄百韬兵团建制。
100军怎么想,我不知道,借用李延年对委座的徐蚌总监军、大钦差李以劻(这个人看似名不经传,但是极其重要)说的对这个事情的评价“举棋不定,亡国之征”,后来44军和100军归入黄百韬兵团,44军的到来,间接整死了7兵团。
九绥区司令部后来改编成了6兵团司令部,旗下部队除了44军以外,基本上都让黄百韬补充25军了(估计是老表们排外,除了广东老乡,九绥区的保安旅守备总队伪军一律看不上,不屑为伍,另外25军应该也是被黄司令官用残了,兵员缺太多,所以来者不拒),以上就是九绥区情况。
以上就是黄兵团主力的情况。
伍| 三不解
黄百韬本人11月6日对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瑰、第8绥区司令长官李延年说,“国防部作战计划一再变更,处处被动,将帅不才,累死三军”。临死前又对第 25 军副军长杨延宴说,
“我有三不解:
1.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 44军两天;
2.我在新安镇等待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
3.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评价黄百韬的表现,一般主要集中在黄百韬的“三不解”。其实后面还要加上一个,就是黄百韬后来终于撤到碾庄圩的时候,没有选择一鼓作气突到徐州外围,而是在刘镇湘的怂恿下就在碾庄停下来,选择顽抗(当然,稍后国防部也有明确命令让他坚守碾庄,从而让他不能抗命西撤)。
关于黄百韬准海战役中的表现好坏,主要可探讨的无外乎就是这4点。
事隔多年,在国共双方乃至潜伏在国军中的间谍们都把较为完整的信息展示出来,让后来论者形成种近乎“上帝视角”来评述当年各方主帅的临阵决策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黄百韬的四焦点,都不再是什么难解的问题了。
1、黄百韬为什么要在新安镇等两天?
因为他无法违抗上级命令。这说明国党的整套体系已经烂到骨子里,无可救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用《大决战之淮海战役》李弥的台词说是:你都下辖5个军了,还在叫苦?
至11月7日,华野各个纵队正从北面急速南下,黄百韬兵团5个军侧敌行军,随时有可能会被斩成数段,该兵团唯一的生机是指望北面的冯治安第3绥靖区能多挡住华野主力一阵子,为自己争取撤退时间。


2、如果黄百韬事先在运河上多架几座桥,整个兵团过河速度是否能更快一些呢?
实际上,他并非没有想到,而是此前在徐州开会时,刘峙已经答应派出工兵团在运河上架军用浮桥,因此作为下属,黄百韬没再就此事催促上级罢了。
果真如黄百韬所言,运河上多几座浮桥就能改变第7兵团命运吗?笔者以为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发生在运河铁桥上国军与难民争道的那一幕,照样会在各座军用浮桥上演。而且通道一多,部队的行军组织协调工作就越发困难,而这恰恰是国军的弱项。更何况,在河上只有一座铁桥的情况下,黄百韬尚能控制各军按他的计划交替掩护。如果桥一多,在战场上坑队友为常态的国军大概率会阳奉阴违,争相逃命。一旦没有交替掩护,只怕第7兵团在过运河时就会建制全乱,搞不好还未到碾庄,就会被华野各部冲散。国军部队一旦失去组织,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届时,华野恐怕无需在碾庄浴血奋战10余天,只要在运河两岸野战2、3天,就像东野在辽西冲散廖耀湘兵团那样,干净利落地解决黄百韬兵团了。
所以,黄百韬所谓没能事先在运河上多架几座桥的遗憾,其实是福兮祸兮的问题。
3、黄百韬责怪李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运河没有架桥之所以会变成问题,其实是源自第3绥靖区何基沣、张克侠在徐州东北贾汗地区的阵前起义。正是由于何张起义,造成徐州东北形成军事真空,才让华野部队不费吹灰之力,迅速南下,在曹八集区域截断黄百韬西撤路线。同时,让作为华东国军指挥中枢、物资基地的徐州顿感门户空虚,猪帅刘峙只才迅速调13兵团李弥从碾庄西撤,回护徐州。
要换作他坐在刘峙那个位置上,他也得急调李弥兵团回徐州“护驾”。要是李弥兵团到了9日仍驻在曹八集附近,那么被华野分段合围的,恐怕就不只是黄百韬第7兵团,还要加上李弥第13兵团了。


众所周知,碾庄告急之时,李弥和邱清泉两个兵团合力东援,都没能冲破华野阻击线。如果李弥兵团被围,只有邱清泉兵团东援,恐怕就更没戏了。
以上剧变,客观上造成了黄百韬没有提前架桥,显得成为重大“失误”,李弥西撤徐州,让黄百韬不解。其实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何张起义。何张不起义,那么华野便没那么容易直接侧敌南下直扑曹八集,把黄百韬西撤路线堵死。
因此,我们不妨设想,如果何张不起义,黄百韬西撤路线有2个军,4万人做依托和掩护,即便没有提前架桥,即便李弥不在碾庄接应,黄百韬是大概率是可以将7兵团主力拖回徐州的。
所以,黄百韬的三不解,其实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 何张起义


4、为何留在碾庄?主要是黄百韬自己的问题,当时华野包围圈尚未形成,向西撤往徐州尚有一线生机。黄百韬明知是死路,不强令全军转移,竟然听刘镇湘的话,致使整个兵团丧失最后一线生机。
所以,从黄百韬兵团覆没这个局部,到国军淮海战场上的整体崩盘,从战役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结局,不是啥偶然事件或改善局部微操就能挽回的。
陆| 战场外其人
与大多数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黄百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奉公守法,时刻勤谨 ,同周围那些醉生梦死的将领形成了鲜明对比 。抗战胜利后,受美军影响,国民党军许多部队跳舞风气滋盛。
黄百韬对此颇不以为然:“我们和美军不同,我们的忧患未除,不是酣歌曼舞的时候。不相信跳一夜的舞,第二天办事精神不受影响。即使别人说我头脑顽固,总改不了这样想法。”
1948年秋,徐州“剿总”召开军事会议,晚间聚餐后有些将领约集举行舞会,他拒绝参加。返回驻地后,他感慨的说:此时此地,还欢乐得下去吗?
黄百韬升任7兵团司令时,奉命保荐25军继任军长人选,先保副军长唐云山,继保顾宏扬(亦曾任25军副军长),均未获准,后来才保准40师师长陈士章接任。黄曾对人说:唐、顾二人,都绝对服从我的指示,合作无间。如由他们带兵,在我指挥之下,当不致有所错失。
济南战役初期,很多人认为王耀武整军经武三年,实力充足,工事完备,必能久守。当时25军于帝邱店激战后,于宿县整补,未到一个月,即奉命北上解围。行至邳县,黄百韬对身边的人说,济南必失,此行必是白忙一场。很快济南果然失守,王耀武化妆逃出被俘。


黄百韬说:“济南被围之初,我在无线电话中听到王耀武向南京家属通话,告其夫人,某事如何,某事如何,细细叮嘱,达半小时之久。大敌当前,身为统帅,指挥之不暇,何能顾及家事?私而忘公,已无必死之心。”
结语
黄百韬跟大部分的普通人一样,出身很普通,起点很低(小兵起家),媳妇也出身低,真正是全凭自己,没有外力,不但要拼死努力,丝毫不能松懈,还得八面玲珑,谁也不能得罪,费了好大的力气,将将改变了一点点自己命运。
只以军人的标准来衡量黄百韬的话,称其为职业军人的典范也并不为过,但抗战结束后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成为解放战争的牺牲品。
黄百韬在果军各个派系间小心攀附,甚至不惜主动当替死鬼和炮灰,去摇尾乞怜,求得其庇护,进而保全名利,黄百韬在上级面前表现的自己忠心耿耿,在下属面前控制的极其严酷,冷酷无情,这就是黄百韬的魔幻人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11 10:23:22  更:2024-03-11 10:34:5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