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西汉皇帝综合质量最好?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西汉皇帝综合质量最好?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西汉有很多好皇帝,但也有挺多不好的啊,比如刘盈,两个少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这些,综合来看的话,也没有比其它朝代好的话。
因为西汉的昏君昏得勉勉强强,而牛逼的皇帝则个个是业界翘楚。
这还是得益于西汉是第一个统治长久的大一统王朝。
1.先说被认为昏庸无能的皇帝:
汉平帝
王莽的傀儡,九岁当上皇帝十六岁就死了,王莽这期间不断给自己加官晋爵,基本上独揽朝政,根本就没有给汉平帝发挥的空间。
汉哀帝
刚即位的时候还是想奋发图强一把,听取孔光、何武等大臣的意见限制地主豪强,无奈蜉蝣撼树,况且朝政早就被外戚把控,根本没人鸟他。
汉成帝
荒淫无道,不理朝政,确实昏庸,但也就仅此而已。跟后面的完颜构和瓦剌留学生比不值一提。再说了作为皇帝好色怎么了,刘彻也好色啊。
汉元帝
柔仁好儒,看到父亲汉宣帝动不动就杀人有点过意不去,被刘询说是“乱我家者太子也”。平心而论,元帝是个好人,比他的几位光辉的祖宗要更看重普通人的生命。而且元帝多才多艺,能写一手漂亮的篆书,至于弹琴鼓瑟、吹箫度曲、辨音协律等等,无不穷极其妙,令人叹为观止。除此之外,元帝时期还平定了郅支叛乱、又把匈奴砍了一次,陈汤(喊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和甘延寿就是汉元帝时期的人物。所以汉元帝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昏君,只是因为前几位大佬起点太高,把他衬托得很垃圾罢了。汉元帝要是放在明朝,评价不会比朱佑樘低。放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能被写成是好人也是明君。
以上人物如果细究起来,你会发现这几个公认的昏君里没有几个是真正让人恨之入骨、难以启齿的。相反有一两个还可圈可点。
2.接下来是公认的高质量皇帝:
汉高帝
开国皇帝标杆人物。各大创业团队和传销公司最喜欢拿来举例的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目不暇接;某种程度上还是被拿来测试人物性格的试金石;从当朝开始夸他的人不计其数,有的可以直接称为拍马屁,而且是所有人种通杀:匈奴人刘渊认他当祖宗,还说当男人就应该像刘邦一样,呼韩邪单于是个什么玩意儿?杂胡石勒说我要是碰到刘邦马上跟韩信争着为他效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把刘邦跟罗马皇帝屋大维相提并论;老毛说刘邦是封建皇帝最厉害的一个。
汉文帝
中国非传说类明君/好皇帝第一人,没有之一。西汉几个皇帝中唯一被司马迁大夸的皇帝;罕见的连李世民都心甘情愿自愧不如的皇帝: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谓为民父母之道也!宋代以后更夸张,宋明文人但凡提起刘恒,起首就是一句“三代以后”,意思就是尧舜禹之后就是汉文帝了,更有甚者说孝文为三代以后第一贤君(汤谐语)
汉武帝
刘彻是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阐述的封建时期完美君主的参考答案。
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或统治目的,不怕留下恶名,大刀阔斧,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那些非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事;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截然分开;不具备或者不重视普世的公认道德,因为目的高于手段;在守信义有好处时,君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主张君主应当显得虔信宗教。使宗教在国家中占有显要的地位,这并不是因为宗教的真实性,而在于它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君主应该是残酷的、令人畏惧的。
以上几条,刘彻每条都能对上。对于老百姓来说,刘恒是最好的;对于皇帝或者领导来说,刘彻就是标杆。
汉宣帝
躬行仁义版刘彻,中兴之主典范,教你如何把一个守成之君做得名垂青史。
比刘彻懂得体恤民情,并多了几分人味;但又有刘彻的雷霆手段,对待重大政治决策绝不手软。天资聪慧,一眼看出祖辈的治世精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不仅收拾了武帝时期留下的烂摊子,还延续了武帝的政治意图并进一步扩大了战略部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儿子太好了,明知汉元帝不适合当皇帝还要立他为太子,也怪刘询故剑情深,作为皇帝子嗣太少,学学人家中山靖王。
还有几位如刘盈、刘弗陵等,本身没有什么特色,谈不上多么高质量但也不昏庸,就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西汉的皇帝低质量的特别平平无奇,高质量的个个业界标杆。综合质量必须高。
这么说吧,西汉的下限都是有些朝代的上限
在西汉皇帝内卷中最惨的不是景帝。
景帝就算在老刘家都能以刻薄寡恩闻名,在七国之乱前后的操作上有太多丢分的地方,没混到庙号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
真正惨的是汉太宗文帝。
文帝堪称封建皇帝的完全体了,其政治手腕近乎到了浑然天成 的地步,真正达成了卖了你你还得帮他数钱的操作,而且心狠手辣却没有留下任何手尾,居然还能被称为古代三大仁君之一,按道理司马迁和他时代也没差多远,以司马迁对刘姓皇室的抹黑心思,居然没有他的黑料可以写,太可怕了,史上另一位著名太宗李二在这方面跟他比简直是个小学生。
可就这么一位大能,在西汉皇帝排行榜里永远被自己老爹和孙子压的死死的,只能跟玄孙争下铜牌,还得跟自己的儿子景帝并称“文景之治”,就景帝那个操作手腕,文帝见了怕是要落泪:怎么就立了这么个不成器的娃。
那是因为刘邦基因好,刘邦的后代普遍的政治动物,天生的冷血无情,精于权谋。
太宗刘恒表面宽容,可是上位后为了保证老刘家皇权,借力打力分化功臣,搞残了一堆平吕功臣,即使是他自己的舅舅,只要是跟平吕功臣搞到一起的一律搞残;
景帝刘启性格残暴,年纪亲亲就用棋盘砸死了吴王世子。天生冷血无情所以太后不喜欢他没有人情味,不过手段不如太宗,所以在位期间搞出了七国之乱,索性平稳过渡。
武帝刘彻,有名的狠人,是真正完整统一了秦国巅峰地盘的人。在位期间平定南樾恢复了秦始皇时期的地盘,爆锤匈奴,打通西域,削弱刘氏宗亲,打击豪强游侠,经济也搞的很厉害,大汉开国以来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帝王。
昭帝刘弗陵,记载较少,但是在托孤大臣互掐的时候非常坚定的站队霍光,说明还是有眼光的。
海昏侯刘贺,一个野心勃勃却又缺乏手段的人,前有太宗孤身入长安的正面经验不学,非得跟霍光硬掐导致被废。
宣帝刘洵,演技派,深得太宗精髓,性格类武帝,大汉猥琐发育第一人,由于长于民间所以熟知民间疾苦,有著名典故故剑情深,他的感情多数都给了许皇后。
元帝也是个狠人,上位一年便把托孤大臣全部搞残独掌大权,在位期间年年发灾洪水地震大旱日食一个没落,继承了宣帝的政策,有著名典故昭君出塞。
剩下两个纯纯的庸碌之君,但不是昏君,放在司马老贼那里可以当成明君典范,放在大宋可以封禅泰山,放在满清也是排名前几。
简单说说吧
稳前五(甚至前三):汉高 汉武
前十守门员:汉文 汉宣
庙号守门员:汉景
这种天团估计只有大唐可以一战
至于下限嘛,西汉下限成帝比起什么汉灵帝、晋惠帝、唐僖宗、宋徽宗、元顺帝、明堡宗、清花柳帝要高得多
汉景帝在西汉连庙号都捞不到
因为在排除开国之君后,连续(注意是连续)130多年时间内还能连续(注意是连续)出5位明君(注意是明君)无缝衔接的大一统朝代(文景武昭宣五帝平均在位时长超过26年),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而剩下的元成哀平四帝加起来才50多年,其中元帝不算昏君,只能叫庸君,成帝和哀帝严格来说也算是庸君而非昏君,非要算昏君,他俩也算是昏君中的明君了,平帝年纪太小,且那时的朝政已被王莽掌控了,在位时间短,又是非正常死亡,不好评价。
所以这么看下来,西汉君主的平均水平,还真没有哪个朝代能比得过,从明君在位时间长度、连续性及连续明君数量来看,唯一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唯有唐朝前期的那一群君主,可惜唐玄宗晚节不保,身后事一塌糊涂,和对应的汉宣帝相比落了下乘。
这也是汉唐为什么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之一。
别说西汉了,算上东汉那些娃娃,汉朝的质量都是能打的
汉朝24帝:全靠同行衬托
出去几个少帝,还有在位27天的汉废帝外
汉高祖,白手起家,再一群贵族中寻求出路,真要说,他绝对是前几的帝王
汉文帝,再李世民之前,他是最负盛名的皇帝,是所有皇帝的榜样。
汉景帝,虽然人品很有问题,但是他的能力毋庸置疑,至少庙号是应得的
汉武帝,虽然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打到酒泉,知乎一般排名,他都是皇帝御三家(秦皇汉武唐宗明祖),或者第四的水平
汉昭帝,汉宣帝,将西汉推到顶峰
至于后面的皇帝就是扯淡,但也说不上没有闪光点,顶天是过大于功,
汉元帝:虽遭初元、永光凶年饥馑,加有西羌之变,外奉师旅,内振贫民,终无倾危之忧,以府臧内充实也
汉成帝:再文化方面有一定建树
汉哀帝:干的事也不错了,要不是王朝末世,权贵当道,也能是个还可以的皇帝,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古文观止上一共选了5篇皇帝文章,其中4篇是西汉皇帝所发诏书。欣赏下就大概能明白些他们质量为什么好了.
其一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其二文帝议佐百姓诏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其三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其四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爱民,怕事、吏伤民;爱才,承认自己不足。
文风精炼。
百姓、官僚、皇帝互相成全。西汉时期有很多的官员朝廷问罪时一般都是自杀的,后世很少看到了。
汉景帝放到其他王朝前三水平在汉朝都无法获得庙号,可想而知西汉是多么卷!
因为西汉皇帝的下限甚至比后面有的朝代皇帝上限都高,就离谱。
汉成帝算西汉综合最烂的皇帝吧?
可他在北宋绝对混的到一个仁宗的庙号。
汉成帝为太子时,安昌侯张禹做过汉成帝的老师。
汉成帝即位后,张禹凭借皇帝老师的身份拜为丞相,地位很高,格外受尊宠,皇上极为尊敬推崇他。但他献媚皇上,尸位素餐。
有一天,槐里令朱云(字游,西汉末年鲁地平陵(今山东)人,学识渊博,为人刚直不阿,只做过小小的县令)上书求进见汉成帝,在朝堂上,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公卿大臣的面,朱云要求汉成帝将丞相张禹斩首,他朗声说道:“现今的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扶皇上,纠正陛下的过失;下不能造福(有益于)百姓,都是些空居其位不做事的庸人,只知拿俸禄白吃饭不尽职的废物(尸位素餐)。正如孔子所说:'鄙夫不可与事君(这种卑劣的人不可以让他侍奉君王)’,‘苟患失之,亡所不至(是为了保住禄位、担心失去职位,没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的人。)’
“我请求皇上赐给我一口尚方斩马剑(尚方宝剑),让我斩杀一位奸佞之臣,以此来儆戒其他的大臣。”
汉成帝听了大吃一惊,忙问:“谁是佞臣,你要斩的是谁呀?”
朱云直言对答,高声说道:“我要杀的是安昌侯张禹。”
汉成帝闻言勃然大怒,说他以下犯上,胆大妄为,喝令将朱云推出去将他斩首,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竟敢在朝廷上公开污辱朕的师傅,罪当死绝不能赦免!”
御史们上前拉朱云出去,拖下朝堂去处死、行刑,朱云却用手紧紧地攀着抓住宫殿的栏杆不放,致使栏杆被他拉断了(折槛)。
朱云大声喊道:“微臣我愿意学古代的忠臣关龙逄(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的样子,死于九泉之下我也心满意足了,也算死得其所!只是不知道当今圣上杀了忠臣将来捞到什么名声?是不是像商纣一样的暴君!”
御史们人多势众,不容他乱喊,终于七手八脚地便将朱云拖下殿去。
在这危急关头,左将军辛庆忌为了保全皇上的威望,急忙上前,摘去官帽,解下印绶(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跪伏在地上,给皇帝叩头,为朱云求情,说:“这个朱云一向狂妄耿直、狂傲直率,为世人所知。他如此直言,全是为了国家,假若他说得对,就不应该杀了他;如果他说得不对,也要对他宽容。我愿意斗胆以性命为他一争,皇上不该杀他!”
辛庆忌边说边叩头,弄得血流满面。
汉成帝的怒气慢慢消下去了,冷静下来就说算了吧,然后饶了朱云一命罢了,没再治朱云的罪。
事后在修理被朱云拉折的栏杆时,准备换掉断了的栏杆,汉成帝说:“不要换它!留着它吧,就把原有的栏杆原样补起来,留作纪念,借以表彰忠直之臣。”—朱云折槛 不比宋仁宗被包拯吐唾沫什么的纳谏秀差吧?
汉成帝在位时,提拔农学家氾胜之担任议郎,后其又被任命为“劝农使者”,负责“教田三辅”。氾胜之所撰的《氾胜之书》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在当时被各地广泛采用,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河平三年(前26年),汉成帝鉴于秘府之书多有亡散残缺,继汉武帝刘彻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采访图书文献。汉成帝下诏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又委任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完一书,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做成提要,论其指归,辩其谬误,连同定本送交,由他亲自观览后定夺。这一时期的图书征集和编校文献活动,对后世的目录学、校雠学、藏书学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最早的分类法和目录《别录》《七略》就在此间问世,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实践。
汉成帝时,匈奴复株累若鞮单于即位,仍娶王昭君,并遣子右致卢儿王醯谐屠奴侯入侍汉朝。河平元年(前28年),单于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等奉献,朝贺正月。返回匈奴时,伊邪莫演声称要降汉,成帝采纳光禄大夫谷永、议郎杜钦的建议,拒绝受降,从而妥善处理好与匈奴的关系。翌年,单于上书请求朝见成帝,遂于河平四年(前25年)正月入朝,成帝加赐锦绣缯帛二万匹,絮二万斤。其后匈奴搜谐若鞮单于、车牙若鞮单于、乌珠留若鞮单于相继即位,均遣子入侍汉朝。
成帝河平年间,西南夷的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互相攻伐,牂柯太守请求发兵诛兴等,成帝没有采纳,而是派太中大夫张匡持节和解,但兴等不听命,甚至还在道旁刻木为汉吏,向其射箭。大将军王凤推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柯太守,陈立伺机杀死夜郎王兴,并出兵攻灭兴的妻父翁指和儿子邪务,从而稳定了西南局势。
宋真宗和汉成帝必须选一个封禅,你会投谁的票?
他在明朝搞不好混的到中兴之主的名号。
因为姐姐张皇后受明孝宗宠爱的缘故,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出入皇宫犹如进自己家门一般。
皇宫之中赏灯聚会,孝宗皇帝与张氏兄弟共饮一桌。期间孝宗尿急,随手把御冠扔给随侍太监。可是张氏兄弟喝了点酒,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二人竟然把皇帝的御冠抢过来戴在自己头上。换做旁人,这种僭越行为,不死也要发配充军。
最过分的是一次醉酒之后,张延龄公然在皇宫大内强奸宫女。宫内旁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宦官何文鼎挺身而出,拿起侍卫的金瓜就锤。还是孝宗皇帝的宠信太监李广出面,张延龄才夺门而逃。
次日,何文鼎不顾安危向明孝宗奏报此事。史称:“外戚擅权天下有,内臣抗疏古今无。”意思是,古今外戚作威作福的比比皆是,但是连宦官都看不下去,都忍不住要去弹劾,这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果然,明孝宗大怒,把何文鼎下诏狱,拷问他是谁指使他弹劾二张兄弟的。张文鼎答:有二人指使,但是没人能拿的了。又问:哪二人。张文鼎答:孔子、孟子。
明孝宗也明白何文鼎的意思,知道他是一个正直的宦官。为了张皇后的面子,只能把何文鼎关在诏狱之中。可是张皇后心胸狭小、不分是非,竟然派人把何文鼎仗死在狱中。事后明孝宗也是后悔不已,下令赐葬何文鼎。
孝宗皇帝在世时,曾经多次给二张兄弟赏赐庄田、房店。张皇后出于对幼弟的宠爱,张延龄一人就有一万六千七百五十多顷。更遑论其它赏赐了。
就算如此,还是贪心不足,私自在外放高利贷。有指挥使司聡,因为借了张延龄的高利贷,逾期未还。张延龄就把司聡诓骗进府中囚禁,被拷打而死。而且逼迫司聡的儿子司升焚烧老爹的尸体,司升迫于淫威只能照办。
又有府中婢女,为了施舍门外的僧侣,偷了府中的东西。被张延龄知晓后,婢女跟这个僧人双双被仗死。庄田里的佃户也有数人被张府之人给逼死。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


以赛马的质量比喻皇帝的质量,汉成帝这匹西汉下等马可以PK其他朝代的中等马、上等马,不能说明西汉皇帝综合质量高吗?题外话,把明孝宗、宋仁宗、汉文帝齐名,你们觉得是不是不要脸?
具体到西汉皇帝单独个人的高低,其实很多回答都论述得非常详尽了。T0断档级就有两位,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幻神壁分界线的还有个文帝刘恒。中庸偏上的更是一抓一大把。
不过秉承着“战报可以骗人,战线不能骗人”的原则,先不看“西汉皇帝们”个人的情况,看看西汉国家的情况。
打败暴秦和霸王项羽,有一个光辉的开头。
长期没有被记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留下的文学文艺作品能看出来文艺的高度发展;
那种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的封建糟粕的故事是偏少的;
西汉男人们还有一个乍一看有点乐呵的观念:觉得能取死了老公的寡妇是好事,这证明那个被克死的男人是命薄的,而我肯定不会死,因为我命大。
虽然看似有点搞笑,但是这说明自耕农们并不害怕所谓“晦气”的克夫寡妇,而后来的宋明男人在这个方面则羸弱不堪;能接受寡妇则可以说明宋明理学那套恶臭垃圾并不存在。(其实我猜他们也没有觉得寡妇就特好,我猜更多的是无所谓,是一种出了问题我也能兜住的自信)
这些都能说明西汉长期的社会风气开明,中产阶级的自耕农们是昂扬,自信,富足的。(在几千年来的封建时代里面对比)
战争上,打败打跑了北边的匈奴,余威也能震慑他国。
甚至西汉的死亡,衰微,表层原因是皇室主脉绝嗣带来的政治动荡给了小人王莽上位的机会。(深层次来看也有土地兼并的问题)
这个看似正常的平静死亡甚至是封建王朝中极其少见的,绝大多数王朝的灭亡都如同车祸现场一样,尸体四分五裂,惨烈又腐臭。
独汉以强亡,汉的几次死亡都显得体面,尤其是西汉。皇帝平均质量但凡低些,都是做不到的。
生得光辉,青年时强壮,死去时体面。各个阶段都是比别的王朝好些的,可以说明西汉皇帝确实平均质量高,连续出明君。
西汉高皇帝、文帝、景帝、武帝一脉相承的政治冷血动物,天生搞政治的一把好手。文帝景帝同时还兼具体恤百姓的好品行,政治上冷血,民生上施予恩惠。
此外,西汉从高皇帝一直到宣帝,处置地方豪强的手段基本是中国封建史的顶峰。客观上也是减缓了贵族阶层对国家利益的腐蚀,直到元帝之后对豪强的高压政策才逐渐式微。
这么说吧,如果真的有历史使命这种东西存在的话,汉朝从刘邦到刘询七位皇帝(海昏侯不算)都是带着自己的历史使命上位的
这里面就刘盈相对弱点,但刘盈有吕后这个亲妈代打
然后就是刘弗陵,但刘弗陵本人支持霍光掐自己妻族的时候也才十四左右,足见个人素质,而且他的代打霍光也够强
剩下的那都是自带历史使命上位然后完成历史使命的狠人,哪个拿出去都能争一下历史前十的主,高文武甚至可以保五争三,武基本保三争一
后面几代虽然平庸但比起其他朝代昏得昏暴得暴还是能说一句下限高的
唐朝其实没法比,第一梯队里稳的就李世民,李治受老婆拖累扣分,然后唐粉还不乐意算他老婆(我就说你们不算武则天是打算让李显李旦上去跟人家拼上限吗?好歹给吃复活币了也不用这么恨她吧),李隆基活短点可能有救但他活太长了,安史之乱对他本人的影响其实反而有限(大概就是从争五变成争十……甚至说保十也没问题),但基本可以说是直接拖着后面所有皇帝的风评一起下去了(打比方的话就是,安史之乱相当于一个坑,后面的皇帝都是从坑里往上爬,高度达不到汉朝是很正常的,刘彻再怎么说穷兵黩武他那个时期整体算下来还是朝上走的,汉朝到刘询一直是一个逐步积累节节攀高的过程)
秦二世而亡pass
东汉先天不足+三国太有名,导致大众印象就落在混乱上了,这个简直没办法说理
司马一家子我只能emmmmmm了
隋二世而亡pass
带怂就赵匡胤能有点战斗力,还有徽钦和完颜构等奇葩
带元……你们先解决一下真·皇帝好像只有两个不是当几年就不见了的问题再说
明朝……跟唐差不多的问题,堡宗直接拖着后面一起风评下降了,而且明还没唐上限高
清朝,少数民族政权先天不足(不是说风评,而是带清很多奇葩政策跟它是个少数民族政权有关)……而且内撕太严重了,都是花爸爸的钱,我也没见文景粉撕刘彻败家子啊(顶多见嘴刘彻功业全靠爹和曾孙子给他基础打的好收拾烂摊子),我坚持不把带清开除中原王朝序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乾隆打出来了秋海棠叶,跟领土不要那么有仇谢谢
这么一算那可不西汉是平均分最高的
高,(惠)文,景,武,昭,宣!六世明君质量还不够好吗
大一统王朝一般都能活个两百七八十年,最后七八十年是昏君密集时间段。但汉朝鸡贼啊!在他二百岁时自己宕机重启了一下子。顺带农民大起义净化了一下中底层资源权力分配路径,实现了大换血。然后开机,果然又支楞了两百年。
西汉皇帝质量真高啊。
西汉皇帝以前有个秦始皇帝,还有个秦二世,两个一个比一个离谱,以至于秦王子婴如此贤德的君王都堵不住两人造的孽,窟窿太大,堵不住,死求了。秦始皇废除了谥号,秦王子婴连个谥号都得不到。
这个教训太大了,所以汉高祖刘邦非常忧愁,对如何运营天下,高祖在大风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他的仿徨无措: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天下总是反,几乎守不住啊。怎么守?有什么成例,有什么榜样?始皇帝和二世皇帝?
始皇帝一直在巡行,各地豪杰因为始皇帝威名才没有把当地县官给扬了,然而根本不够,秦始皇一死,刘邦作为体制内的亭长,他对秦政府了解得一清二楚,他带头逃亡,而且制造神话吸引其他逃亡者。这说明他对秦朝的命运看得很透彻,他主动逃亡,而且不老老实实隐姓埋名,反而吸引其他人投奔他,他非常明白秦要完了。
彭越也逃亡,可是彭越不是体制内的,他不知道秦要完蛋的必然性,所以别人劝他起义他才推三阻四。这就是刘邦在体制内的优势。
所以刘邦有大量一手底层经验,知道完全郡县制要不得,必然是另一个秦帝国,所以他多次平叛,但没有把平叛后的赵地、齐地、楚地郡县化。韩地魏地是法家起源地,比秦国更早执行愚民政策,适合郡县化,而且位置重要,所以并入大汉中央朝廷管辖。
而对于燕赵代齐楚等地区,刘邦只能一遍遍平叛,他不能郡县化,又不能不管,此地人又喜欢造反,所以刘邦对这些地区如何统治,根本没啥办法,只能施恩。
比如赵地,刘邦草率地把韩王信迁移到代地,半年左右韩王信就反了,遵从匈奴命令入侵汉朝土地。韩王信反了以后,赵地土著拥立赵王子孙为赵王,跟韩王信和匈奴合作,与汉中央朝代作对。刘邦只能亲征,于是遭遇了白登之围。
回国路上,刘邦对赵王张敖非常无礼,为什么无礼?因为刘邦教养差?我觉得刘邦就是想逼反赵王,赵王反了刘邦才有名义把赵王撵走,赵地已经糜烂,赵王张敖不能节制,而且毕竟是大贤者张耳儿子,名声比刘邦好,所以刘邦不放心张敖。后来贯高刺杀刘邦事件泄露,刘邦肯定心里非常高兴,总算有理由废掉赵王了。刘邦从此把赵国分封给自己亲族。
刘邦立刘如意为赵王,这是实实在在保护刘如意,因为赵地非常桀骜不驯,中央无法节制,吕后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赵地。刘如意如果不奉召进京,绝对死不了。然而刘如意当时只是个十一二岁小孩,甚至更小,周昌被调走后,刘如意没人辅佐,也没人告诉他,于是他就被召进长安杀掉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赵地在当时是相当独立于汉中央的板块。刘邦平叛过程中,在赵地施行恩惠,有人骂他,他攻破城市以后只让一人受死。只诛杀首犯,饶恕从者。对代地则较为残酷,比如攻下一地后就残灭之。可见刘邦对赵代两地处理有区别。
然后他让樊哙领三十万大军在外平叛,时刻威慑造反势力。
总之吧,刘邦对如何统治全国是非常焦虑的。这个焦虑传给了吕后刘盈和刘恒,吕后对贵族残酷,但对百姓很好,她非常害怕军事,因为这是她不擅长的,她无法让军事人才为她卖命。樊哙不算名将,灌婴这类人则不为吕后信赖。所以吕后只能通过行政手段管理国家。
很像美国川普拜登,川普无法调动美国军事,所以川普的统治靠的是行政。
因为吕后只能靠内政统治,所以她必然要靠政治手段取悦百姓。她对功臣集团如此不客气,如果对百姓也不客气,那就完蛋了。往后的文帝其实是一样的套路,也是靠取悦百姓,增加自己的权威,使自己从整个统治集团里独立出来,让百姓一遍遍地听说自己。
文帝曾经赏赐给全国每人都喝酒吃肉,注意是每个人。这是贿赂百姓最直接的手段。口腹之欲,你吃了就吃了,你不能说这是一场梦吧。那么是谁给的,是文帝。
文帝就是靠向百姓广播自己的名号,让功臣无法操纵他。
缇瑛救父我们都知道,她爸爸有五个女儿,没一个儿子,犯罪被抓,他爸爸埋怨生女儿就是没用,缇萦就不服气了,给文帝上书一个提议,建议废除肉刑。文帝一看这是露脸好机会,所以又广播,要废除肉刑。
这下官僚系统坐不住了。每次都是你文帝出头露面,让我们干活,这次你管到司法系统啦。你说废除就废除,那好,我们同意,但是执行过程嘛,那就给你乾坤大挪移,肉刑不存在了,直接改死刑。
文帝还遇到过来自官僚系统的反抗。有次他车驾被一个人所惊,为表自己身为皇帝也不枉法,把犯罪交给司法系统,司法系统判决很轻。又一次,有个小偷偷汉高祖刘邦太庙的玉环,这是刘恒爸爸,也是大汉开国皇帝,然而文帝把小偷扭送司法系统,判决又是很轻。刘恒上一次已经忍了,这次事关父亲,官吏还来这个,刘恒差点气炸,对方依旧不紧不慢地用司法系统特点回怼他。
文帝对付贵族集团很容易,但对付官僚系统很难,因为官僚系统是个整体,打掉一个再上来还是跟他对着干,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败坏名声。官僚系统可不好得罪,刘邦哪来的,刘邦就来自秦帝国官僚系统,搞不好官僚系统给文帝扣帽子,文帝名声一毁,他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文帝跟贵族斗的唯一优势就是名。所以他必须憋住,用化劲驯服官僚系统。在此之前,文帝什么也做不了,别说率领大汉中央朝廷碾碎东方诸侯了,连大汉朝廷他都没摆平。所以他无法对匈奴开战,只能搞和亲。结果前脚搞完和亲,后脚匈奴就入侵,文帝也只能忍。
可是文帝可不是小乖乖,他手段非常隐蔽。南越王赵佗称帝,他立刻把赵佗在河北的兄弟封官,赵佗立刻去帝号。
教父三里,教父老部下反水,教父把老部下在西西里的哥哥拉去当证人,老部下立刻投降。简直一模一样。赵佗跟刘邦是一辈人,所以赵佗是文帝叔叔辈。老部下是老教父的手下,也是教父迈克的叔叔辈。
所以我看到史记这段就哈哈大笑。文帝小手段可太多了,而且让人说不出毛病。
项羽拿住刘太公,对刘邦说我要干掉你爸爸。这就把事情闹绝了,刘邦没有其他路子,只能耍赖。文帝则尊赵佗兄弟,那么文帝也能随时杀掉赵佗兄弟。让赵佗家人尊贵还是死掉,对文帝来说没有区别,文帝让赵佗家人显贵,就是告诉赵佗,你家人小命在我手里。现在我给你脸,可是你不去帝号,我就弄死你家人。赵佗明白这个意思,所以麻溜去帝号。
我相信赵佗在南越国听到文帝显贵自己家人的时候,一定破口大骂,骂文帝卑鄙。
但这也给足了赵佗行动空间,赵佗选择屈服。项羽呢,项羽要是在阵前拉出刘太公,告诉刘邦自己已经尊刘太公为自己亚亚父(毕竟亚父是范增),然后让刘太公在阵前受项羽跪拜。这个动作就足够威胁刘邦了,项羽说咱们本来就是结拜兄弟,现在我又拜你爸爸为父亲,咱们是一家人,汉王,咱们罢战吧,你还是我西楚国的汉王。刘邦还能怎么办,急赤白脸拒绝项羽?他没法拒绝。
可以说刘邦的儿子刘恒都能碾压项羽的智商,项羽只会破防。
刘恒还做梦梦见邓通,说他是自己贵人,把铜矿给他料理。当时是黄老之术,皇帝不能与民争利,所以皇帝搞出来一个白手套,这就是邓通。文帝借此掌握了金融权。
到景帝的时候,已经已经完成了对汉中央朝廷和官僚系统的收拢和驯化。景帝可以让袁昂等人替他全力出谋划策,这也足以说明景帝权力之大,于是景帝开始收拾诸侯,这就是吴楚七国之乱。要摆平诸侯就不能依靠官僚系统,必须依靠功臣集团,于是启用周勃之子周亚夫,所以景帝对周亚夫很谦卑,到细柳营去,一个小兵都敢拦住皇帝,让景帝在那等周亚夫。周亚夫听到信儿就赶紧穿盔甲,然后全服盔甲去见皇帝,说自己甲胄在身,不能行礼。
多傲啊。故意堵皇帝,故意穿甲胄,反正知道你景帝要打诸侯,必须依靠我们功臣集团,那么你景帝就被我拿捏了,我就是要故意晾你。所以景帝也只能认栽,被周亚夫摆一道。
景帝学到老父亲文帝精髓,被人摆一道不仅不能气急败坏,反而要顺势下坡,成就周亚夫治军严格的名声。景帝当然没有他爸爸功力深厚,文帝每一次被人摆一道,要么文帝得利,要么文帝得名,景帝只能说将军治军严格,这个名让周亚夫得去了。
即使如此,景帝也没破防,而且应对也算合适。
文景两帝都执政十几年就死,只怕跟他们一直受气忍耐有关,文景不容易,每一步都必须全力以赴,应对随时出现的危机,是机遇还是机会就看你怎么应对了,文帝经常把危机变成机遇,景帝差点罢了,然而两帝都必须时刻提起精神,这么搞一二十年,谁也绷不住,所以两帝都早逝。
文景把路铺好了,交给武帝手里的是官僚系统已经驯服,诸侯势力已经不足为虑的汉帝国,只要不是个二逼皇帝,必然能干出一番事业(当然,大明土木堡战神皇帝是特例,这种二逼皇帝实在难找)。
武帝算是个有魄力的皇帝,但并不多么聪明,危机意识也远不如高祖和文景。文景两代消耗寿命交给武帝手里一个强大帝国,武帝把富裕强大的帝国折腾成了末世的样子,后来如果没有霍光和几个皇帝兜着,西汉肯定要崩成秦末的样子,武帝就是亡国之君。
即使如此,武帝也非常关注民意。他独尊儒术,采纳公羊学派的通三统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三代轮替,以五行循环,汉也是其中一环。这个学说解决了汉帝国合法性问题,但又必须接受一个前提,那就是民意是决定国家兴替的根本性力量,是裁决者。这是个很了不起的观念,这意味着汉帝国尊重民意。往后的隋唐帝国,宋帝国,满清帝国,一个个连名义上都不承认这个,只有大明承认。明朝皇帝是承认民意这个东西的,而且认为民意决定朝代兴衰,所以崇祯一听说百姓攻进首都,就觉得民意抛弃了大明,自己立刻抹脖子。
所以各朝代里,别管百姓生活如何,起码汉明是敬畏和尊敬民意的,其他朝代没有。
秦没有,秦始皇随意屠杀自己子民。
隋唐也没有,隋认为百姓是自己奴隶,面子是自己的,要给异族看,所以他让百姓免费招待胡人。
唐更没有,唐请来草原骑兵赶走盘踞长安的叛军,代价是长安百姓,草原骑兵可以随意掳走长安的百姓和财物。这在宽厚长者刘邦建立的大汉是不可能出现的。大汉的法统建立在彼此博弈和认可上,博弈的双方是皇帝和大汉百姓,除此之外的匈奴人是彻底的外人。
大明帝国的统治法统,依旧是朱元璋作为皇帝跟百姓订立盟约,大明保护百姓的安危。崇祯本事太差,且太容易自杀,否则他可以跑南京继续苟,然后打回北方,吊民伐罪。
大明皇帝之所以质量不行,我觉得还是皇帝智商问题,以及教育问题。
刘邦这智商杠杠的,文帝一系列手段眼花缭乱,他们家族智商太高了,而且刘邦家教传统很好。
朱元璋本人智商还行,高于平均水平,可是从他当皇帝后一系列做法看,明显很蠢。朱元璋把天下分成世袭阶层,比如军户农户等,这是元朝遗风,而且不合理。朱元璋的问题就在于不能放手,他本人的政治能力又不行。
刘邦放手让丞相萧何办,然后踢掉萧何完事,制度设计的很好。萧何毕竟是专业的官僚,他秦时政绩第一,被推举到中央去,他不去(这说明萧何也看出来秦要完蛋),所以萧何能力专业对口,刘邦只需要放手让他办就行了。
朱元璋呢,他自己动手设计政治制度,结果很烂。后来他儿子篡了孙子权,这其实跟刘邦儿子刘恒篡了刘邦儿子刘盈的少帝权一样。区别是,文帝智商高,手段柔,四两拨千斤,把国家越高越好。朱棣是个武夫,手段粗暴,而且因为合法性不行,只能拿遵守朱元璋制度增加自己合法性,其结果就是制度极度僵化,朱元璋制订很多不合理的东西都保留下来,危害帝国两百年。
而且朱棣不想当文景。文景兢兢业业,那么聪明的两个人,都选择攒家底,而不是挥霍掉,要挥霍得等到武帝再挥霍。朱棣本来是文帝的命,结果迫不及待地挥霍掉大明国运,搞什么郑和下西洋。下西洋好大喜功,名是有了,但没有利益,后来就禁止掉了。如果任由远洋业慢慢发展,后来肯定有利于对外殖民。
所以你看出汉皇和明皇的区别了吧。
而汉皇之所以能从容,在于春秋战国给大汉留下的人才。
韩信,兵家。
张良,偏谋略的士。
随何,郦食其,说客,都是纵横家。
萧何,善于内政,法家。
如果朱元璋手下人都有这种素养,朱元璋也不敢杀光功臣,因为功臣可以杀光,人才杀不光。刘邦称帝后通缉季布,夏侯婴劝他,人才杀不光,反而会把人才赶到敌人那里去,敌人得到人才你就危险了,你不就是得到被项羽赶走的人才才能成功的吗?
刘邦忍了,不敢杀人才,刘邦吸纳了人才。所以他后来打陈豨的时候,发现陈豨军事部署不行(没有军事人才),陈豨的部下都是商人,根本没啥人才,被刘邦一下就打败了。
那么朱元璋如果得天下是靠人才,他敢杀功臣吗?他不敢。因为他也会怕人才跑敌人那里去。
如果朱元璋不杀功臣,朱棣能打下朱允炆吗?不能。
朱棣其实不像汉文帝,像吕后死后率先起兵齐王兄弟。如果刘邦杀死功臣灌婴樊哙周勃等,齐王就能打下西汉中央朝廷,然后谁敢不服就灭十族(朱棣灭人十族),然后。。。对吧。
所以对比汉明很有意思,大汉出明君,是因为大汉兢兢业业,而大明君王不行,是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乱搞。
所以观察历史你会发现,当皇帝手握权力的时候,他就会混账,权力越大越混账。
刘邦连废立太子都办不到,所以刘邦不敢杀庸齿和季布,内政上虽然作为不大,但没啥作恶的。
文帝掌握不了中央朝廷的官僚系统,所以他忍忍忍,非常贤名,代价是早逝。
景帝掌握中央朝廷的官僚系统,但无法控制诸侯,为此必须仰仗军官,所以才有周亚夫军细柳。
到了武帝就发达了,中央到地方都平定了,所以武帝特别混蛋,干了很多不要脸的事情。这些事情文景干不了,因为文景如果敢这么干,就会被推翻。
没有制约的权力,就会肆意妄为。所以对权力制约,才能造就明君。
来俊辰说得好,人都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皇帝也不例外,没人制约他,他就敢造孽。
刘邦为什么受伤选择不治疗,大概是觉得当皇帝太难,掣肘太多,所以索性不治了,死了算逑。
死了可不算逑,刘邦最爱的戚夫人母子很快就被虐杀了。
所以当皇帝本来就不舒服,如果当皇帝很舒服,这人肯定不是明君。秦始皇马不停蹄地巡行,年纪轻轻就死了。
秦二世最舒服,把政事给赵高,所以秦二世是皇帝里倒数。
刘邦非常不舒服,饶恕仇人,不能废立太子,所以刘邦自杀了。
汉文帝,贤君,早逝。
汉景帝,贤君,早逝。
汉武帝,暴君,执政五十多年,舒服的一批,所以武帝不是好皇帝。
另一个活了五十多岁的是秦召襄王,执政五十七年,是个能君,但也很混蛋。白起说几句闲话,他就把白起赐死了。
好皇帝都死的早,毕竟皇帝什么位置。
类比打工仔。我工作内干好,工作外关闭手机完事。可是主管就必须随时待机,公司总裁更是必须睡觉的时候也得为工作醒来。该醒不醒,轻则公司受损,重则公司破产。皇帝呢,每时每刻都必须思考和应对,该应对不应对,下场是全家死光光。
所以一个好皇帝必然操心,操心必然早逝。
像武帝执政五十年,你觉得一个人能全身紧绷五十年吗?所以汉武帝没操啥心,有卫霍就打仗漂亮,没有卫霍就用李广利,虽然艰难些,也能成功,duoble一下而已,反正只是数字而已。可是这不是数字,是实实在在的百姓。
文景不能duoble,所以文景如果没有自己的卫霍,就不敢用自己的李广利,只能选择憋屈的和亲。
憋屈地和亲,憋屈地对周亚夫示好,憋屈地对廷吏示好。能长寿就怪了。
汉武帝呢,他不需要憋屈。司马迁敢说不中听话,噶了。汉武帝事儿不搁自己心里,搁司马迁们心里,司马迁说最下腐刑极矣,然后憋着气写完史记就死了。所以汉武帝能活那么久。
电视剧汉武大帝里,汉武帝劳神苦思,夙兴夜寐的形象,是极端错误的,汉武帝就是个纨绔子弟罢了。他要是每天活得这么有压力,也无法执政半个世纪。
可怜司马迁,还想着在他这一代出人头地,结果被噶,名声彻底完了。
司马迁祖上是尧舜禹的大臣,在西周是周王室的史官,在秦是名将司马错,就因为是秦人,大汉朝的司马家迅速衰落,司马迁爷爷应该只是个农民,他爸爸靠自己努力,重新成为跻身上流社会,兜兜转转几百年,西周到西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重新成为史官。与此同时,司马迁在赵国分支,在楚汉争霸时期有殷王司马卬。
所以你可以看到,司马迁打算大干一场,重新跻身上流社会。结果因为一句话,被处以腐刑,往后怎么混上流社会。
汉武帝就不爽一句话,就把太史公一个家族的所有梦想给毁了。
汉武帝可没有文景的好脾气,汉武帝不愿意忍,不愿意憋屈,因为斗气,可以duoble李广利。李广利帅兵攻打西域国家,结果失败,汉武帝让他别进玉门关,当时就给你两倍数量士兵,带着去吧。
就因为斗气,就可以随意把几万士兵送上战场。
汉武帝当然顺气了,只是几万平民家庭破碎,只是传承悠久的司马错之后司马迁家族梦破碎而已。
如果让汉武帝走文景之路,他半路就趴下了。刘邦甚至还做了逃兵呢。
所以,多造反,多反对皇帝,多限制皇权,才能制造明君皇帝。要是柔顺的一塌糊涂,那皇帝就会变成真正的余一人,他一个人是人,我们都不是人,他会随意折腾。
外戚制度,是个好东西,西汉想出昏君都难!
1、外戚,在西汉就没能力太差的。
你姐姐被皇帝临幸,还生了皇子,泼天的富贵给到了你。
不求你有卫青的军事天才,
你至少要卖力干活儿,积极向皇帝靠拢,别给你姐姐丢脸吧;
你至少要笼络人才,组建自己的参谋团队,想方设法把你姐姐运作成皇后吧;
你至少要耳提面命,对自己的亲外甥谆谆教诲,让他在老皇帝好好表现,争取成为太子吧;
你就算能力再差,
你本家兄弟、侄子,总该有吧,
挑一两个有出息的,把资源全砸他身上,总不是难事吧。
2、太后,在西汉就没能力太差的。
不解释了。
小三小四小五,能上位当正宫娘娘,会是省油的灯?
原配皇后,能守住皇后的位置,会没两把刷子?(你不行,娘家给力也行啊)
3、太子,在西汉就没一个饭桶。
你娘不给力,你能当太子?
你舅舅不给力,你能当的稳太子?
你自己不崭露点才华,凭啥你是太子?
反正,环境就是这个环境,想当太子,你自己能不争气吗?
4、西汉皇帝养成记
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继位,不出意外的话,前期肯定是太后说了算。
作为新皇帝,要顺着老娘,别给老娘添堵,老娘是新皇帝的第一块磨刀石,是龙给老娘盘着;
作为新皇帝,要尊重舅舅,尤其是老娘还活着的时候,人家是亲姐俩,越老越亲,你想搞舅舅,可以,必须等你翅膀硬了才行,舅舅是新皇帝的第二块磨刀石,搞舅舅是西汉皇帝的成人礼;
作为新皇帝,你也要娶媳妇,你也要组建自己的外戚,这是你的嫡系团队,新外戚如何取代老外戚,这是新皇帝的第三块磨刀石,基本上属于无师自通了。
所谓政治,不就这么回事儿吗
1、要有自己的基本盘:老娘+舅舅+媳妇
2、要有自己的嫡系团队
舅舅再亲,终究不是自己一手培养的,使起来不顺手。
3、拉一派打一派。
4、翻脸不认人
亲舅舅都可以搞,还有谁不能搞呢?
所谓的利益集团,哪个能比得上自己的亲妈、亲舅舅?
宗室?
豪强?
还是匈奴?
。。。
5、忍,帝王最是需要耐心。
现在搞不了你,可以忍到自己拳头硬了,再锤死你。
东汉,就差意思了。
皇后,大部分不是功臣就是豪门,太后权力大的没谱;
外戚,一般跟皇帝没啥血缘关系,皇帝的舅舅搞起拐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甥来,没啥心理压力,至少亲姐姐太后不会为了保护皇帝跟娘家人翻脸;
太后+外戚,东汉的皇帝夺权之路要艰难的多,再遇上短命,只能依靠太监;
跟着太监,哪有跟亲妈亲舅舅学的东西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9 09:43:31  更:2024-03-09 09:58:3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