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林毅夫为何选择冒死到大陆?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林毅夫为何选择冒死到大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考虑到被两岸士兵击杀的危险,游泳本身的危险,逃亡后家里人的处境,说林毅夫是“冒死”绝对不过分。 而林毅夫本身在台湾过得并不差,军队里有一官半职,据说还…
当年情况不知,也无法知晓,只谈谈我所见所闻。
作为一个和林老师在一个单位里呆过的人,惊叹其疯狂的工作态度、惊人的身体素质,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一早就出现,完全不像五六十岁的人。
其对学术的严谨程度也超乎想象,我也是见识了他以及ccer的众多严谨的老师,才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充满信心和期待。
P大的很多学生应该听过林老师揍装逼暴发户的故事了,前面有答案提到过,很有意思,第一次听说时觉得林老师真牛逼。
另外,他们真的不在乎钱,钱对他们来说,是so easy的事情,更多的,还是对学术的热爱、对家国的情怀吧。
==================
有人要听打架的故事,我就搬运一下(老林就是林毅夫老师,老海就是海闻老师,海闻老师也很有意思,故事一箩筐一箩筐的):
话说有一个燥热的午后,整个燕园都在昏昏午睡,老海开车从西便门进学校,恰逢堵车。老海在车流中耐心等待,期间与前车发生了冲突,原因是前面那辆车不停地按喇叭,事后知道这厮是一光华MBA。老海说你别按了,午休时间需要安静,而且北大校园里面也不许这么喧哗。结果那鸟人不服气,说你算老几老子按的是自己的喇叭。老海就跟他讲噪音的负外部性。那文盲哪里听得进去这个,于是跟老海干将起来。老海是性情中人,那泼皮也很擅辨,一时间俩人吵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久久不分胜负。
这场架吵了很久,大概从中午12点多一直到下午两点,那时老林也开车从西门进来了。老林一看,吆喝,这么多人围观什么呢,再凑近了一看,吆喝,这不是我兄弟老海么,来来来,下来看看怎么回事。不问则已,一问老林的火也上来了。老林插入战斗挺身而出帮老海撑腰说,北大校园就是不许喧哗不许耍横。那小子一看又来了个较真的,便跟老林战将起来。毕竟老林老海双剑合璧,智慧武功都要更高一点点,那小子很快就理屈词穷败下阵来。这时候,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类似的话在周星星的电影中出现过多次。那鸟人是这么说的:北大教授有什么了不起,有种你打我啊。呵呵,牛啊,你听听,有种你打我啊。
很久以后,老海回忆起这件事来脸上还带着神秘的笑容。他跟我们描述当时的情景,他说:我想了想我忍住了,但是林老师说了句“我靠!还有这么贱的要求”,就一拳挥出打在那个人的鼻子上。呵呵,好象最后这件事还闹到了燕园派出所。
呵呵,从此我们爱死老林了,这就是侠客啊,同志们。
此文作者是中心硕士毕业生范文辉(现在哥伦比亚读经济phd),文章大致成于中心(佳人编者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2004.09.18)前夕。
首先,附上林当年游泳来大陆的地图,图中红线为当年林毅夫所游的距离,区区2200米(右下方有比例尺),对于游泳健将林毅夫而言,哪里需要篮球或其他漂浮物的辅助?当年林毅夫是循着大陆岛上的广播声,在深夜游泳过海,并手拿军用手电以示意大陆士兵不要开枪。


林的选择,对于国民党内那些大佬们而言,无疑是一记重重的耳光,以至于时隔四五十年,林毅夫生父去世,当时有民进党立委为林毅夫申请,国台办也隔空喊话,甚至陈水扁都出言嘲讽马英九“一国两区的话,何叛逃之有”,但国民党内那些一辈子反共的军中大佬,依然以叛国罪也就是死刑相威胁,禁止这位已经是世界银行副行长的台湾子弟回乡奔丧,以至于林只能让夫人代为前往。详情可以参见维基百科的条目和当时的新闻报道。
除了当年“前线投敌”,回归大陆以外,1982年林毅夫获得芝加哥大学前任系主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所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出国,就读于当代经济学顶级牛校芝加哥大学,并成为舒尔茨的关门弟子,在他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嗣后在1987年博士后毕业时携妻儿一同回国,回国时距离其妻子拿到博士学位才仅仅八天。林带回了大量的经济学资料,他是中国的第一位海归经济学家。如果要富贵荣华,1987年的美国难道给不了他吗,以他的学历以他的博士研究以他的师门network,留在美国肯定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至少一个常青藤的full professor甚至某经济研究中心的director都是有可能的,然而他依然选择了回到那个并不富裕的中国。
关于林毅夫的学术成就,知乎有很好的讨论,在此不做赘述,请参见林毅夫有多大可能获诺贝尔奖? - 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对于1979年他所做的选择,当事人自己的回答最有说服力:[注:林的这封信是寄给在日本的表哥,并非公开信。当时台湾还处在戒严时期,林改换姓名藏踪匿迹唯恐牵连家人,即使是1982年以后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期间也是隐藏身份的,所以这封家书不存在公开信所需要的对外宣传问题,当为兄弟之间的肺腑之言。]
不但要做台灣的主人 而且要做中國的主人
寫給表哥李建興的家信
林毅夫
建興兄:臨別之際,未及問你將來在東京的地址,因此上封信僅以姑且試之的心情投寄,真沒想到竟能接到你的回音。轉眼離家已近一載,雖說男兒志在四方,不能眷念兒女私情,而忘卻肩上的責任;但是思鄉之情卻是隨著日月的增長而加深。捧讀來信之際,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家書抵萬金」之心情。
回國以後,原想儘速給家裏捎個消息,但顧及親友的安全,故不敢莽撞從事。我的回國對台灣當局來說,當然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而我在台的知名度,更給了大陸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但為了在台親友的安全,經我的要求,組織終於同意,只要台灣當局不對我的家屬和親友採取迫害行動,這邊也就不以我的回國做文章。
在大陸這段時間,經組織的安排,我參觀了許多地方,雖然總的來說,大陸在經濟建設方面還相當落後,人民的生活水準也還很低,但基本上每個人是可以吃得飽、穿得暖的,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項突出的成就。在社會主義建設上,中國應該有更高的成就,但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亂,使整個中國的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現在中國從上到下正在實事求是地檢討建國30年來的經驗,從中吸取教訓,以便為現代化的中國之建設而努力。
自從「四人幫」倒台以後,整個大陸正在以一個飛躍的速度向前進步,人民充滿朝氣和信心。我深深地相信,中華民族是有希望、有前途的。而做為一個中國人,是值得驕傲,是可以抬頭挺胸昂立於世界之上的。基於對歷史的癖好,我特地去參觀了許多名勝古跡,但是長城的雄壯,故宮的華麗,並沒有在我心裡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戰國時代,秦李冰父子在成都所築的都江堰。由於都江堰,使四川成為天府之國,而始建迄今已近三千年,但是它還在惠及眾生。當我站在江邊,聽那滔滔的水聲,真讓我有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為後世子孫千萬年之幸福,貢獻一己之力量,實有愧此生之嘆!
台灣的未來,現在正處於十字路口,長期維持那種妾身未明的身份,對台灣一千七百萬同胞來說,並非終久之計。因此何去何從,我輩應當發揮應盡的影響力。正如你來信所說,台灣不該獨立,更不應該再次淪為次殖民地。那麼台灣到底應該往何處去,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是我心中思索的主題。基於對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認識,我覺得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選擇方案。
做為一個台灣人,我深愛這塊生我、養我的地方,我願為它的繁榮、幸福奉獻一生的精力;但是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台灣除了是台灣人的台灣之外,台灣還應該能對中國的歷史發揮更大的貢獻。長期的分裂,對大陸不利,對台灣不利,對整個中國的歷史更不利。因此,如何在不損害台灣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國早日再度統一,是我輩有志青年無以旁貸的責任。
現在大陸對台灣這30年來在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上的成就,是充分肯定的;而大陸在提出和平統一台灣政策的同時,也再三保證,尊重台灣現行的狀況和現行制度,不使台灣人民蒙受損失,不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而從我所接觸中,感覺到大陸當局是充滿誠意的。當然如何才能不降低台灣人民的生活水準,不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問題,而我覺得將來台灣統一以後,最主要的工作還是經濟方面。因此,目前我準備再以三年的時間,對經濟理論問題再好好下一番工夫。
在台灣我雖也曾是被吹捧的對象,可是國民黨對我只是利用,而不是真正的培養;現在這邊則是真正重視我,培養我。
目前我的生活除了偶感單調寂寞外,一切都令人非常滿意。上次在佳佳餐廳,我原有意將雲英、小龍、小麟托你照顧,而如今你也已經離開台灣。雲英一個女子要撫養兩個孩子,其艱辛可想而知。小龍已經三歲,正是最需要父親的時候,但卻只能和他母親相依為命。小麟出生,連跟父親見面的機會都沒有。我母多病,我未能盡人子應有之孝道,對於他們我實在有說不盡的抱歉,但望團圓之日早日來臨。
對雲英請代我多鼓勵她。也請你轉告大哥大嫂,要他們對家庭多負點責任,將來我會十倍、百倍奉還。雲英的生日是2月16日,我母親是農曆五月份生的,我父親是農曆八月初七生,小麟應是陽曆8月5日左右生的吧?小龍則是12月12日生日,這些日子若方便,請代我向他們送些禮物,我和雲英之間有個小名叫方方,在禮物上寫上這個名字,她就會了解的。
目前我唯一能聯繫的親人就是你,但是你也應該特別小心,不要給國民黨當局抓到任何把柄,免得惹來一身麻煩。消息最好採用口傳,以免留下痕跡。現在你大概忙著準備四月份的考試吧!等考完試再進一步聯繫。請代我向建成兄嫂問好。最後,我們台灣人應有一個志氣,不但要做台灣的主人,而且要做中國的主人,讓我們為中國的統一、富強而努力吧!◆
現在台灣人幾乎都不知道林毅夫這號人物,更不知道當年他在台灣本來是有大好前途,更是難得有見識有勇氣有執行力的優秀人才。
如今只能慶幸他沒留在台灣,否則恐怕很憋屈,被惡質政治勢力打壓到有志難伸。
林毅夫真人杰也。
他年轻时做的事,我现在还没有做到。他的感慨,我之所悟,李敖之所叹,其实是一回事。
身为中国人,如果老天给了你一点才华,你就不可在犄角旮旯里苟且一生
李敖说过他在“国军”当营长(感谢@努力的指正,李敖的军衔是少尉排长)时,“国军”可是有营J的,多的时候每个营J每天要接客50人次,李敖说正常人每天洗手50次都受不了。所以李敖一辈子与刮民党殊死斗争。
林毅夫冒死回大陆前,正好也是在“国军”当军官,我认为但凡是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有能力的人都不会和刮民党这种虫豸同流合污。
根据我的台湾朋友所描述。
此事之后,台湾军队再难见到篮球。
可是她妈的国家队亚锦赛居然输给了台湾!
林毅夫的事迹得从历史脉络来看,不然一般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会在那个年代背负超高风险游回大陆。
1944年,抗日战争进行中,在京都求学的台湾人吴思汉因向往祖国,希望为中国抗日尽份心力,透过偷渡途经朝鲜、东北、华北,于1945年抵达重庆加入抗日队伍。
吴思汉在渡过鸭绿江的时候,说了句:“祖国啊,请你看我一眼,你的台湾儿子回来了。”
回归祖国的吴思汉很快对国民党失望,台湾光复后回到台湾,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台湾从事地下党工作,1950年被国民党逮捕枪决。
吴思汉的故事,蓝博洲老师所撰《寻找祖国三千里》有详细记载。


1946年,国府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选拔一百位台湾本土青年,公费派遣至北京大学等名校升学,目的是培养台湾本省籍知识分子,待这一批批青年毕业后返台辅助国府治理台湾。
当年公费生发表了《临别告同胞书》,内文谈到:
“所以我们要认识祖国,打开本省和内地的隔阂,当然要亲到内地看我国文化的体制,研究我国的思想,主义,然后才能谈到新中国的新台湾建设……为了新台湾,为了新中国而奋斗吧!”
这群台湾学生进入各高校后纷纷加入共产党地下组织,从国民党培养的知青转变为共产党员,主张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统一中国。1949年后他们回不了台湾,留在大陆各地生活了一辈子。
九州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纪念台湾省公费(派)生升学内地大学65周年》,就是这群台湾学生的传记合集。
沐风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一九四六?被遗忘的台籍青年》,记载的是同一件事,作者是我哈哈。


1950年代初,数千台湾人或者是响应建设新中国的号召,或者是逃避国民党白色恐怖迫害,绕道日本、香港回到祖国,加入建设新中国的大家庭。
林丽韫,出生于台中,成长于神户。1952年,19岁的林丽韫得到父亲支持,从香港前往北京工作、定居。她曾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的日语翻译与中共中央委员等职,《清水之光:祖国怀抱中的台湾女儿林丽韫》记载了林会长的故事。


1970年代保钓运动爆发。在台湾,台大学生筹组“台大保卫钓鱼台委员会”响应之。后来海外保钓运动演变成两岸认同之争,部分台湾留学生提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代表中国人民的政府”的主张。岛内保钓运动转变为对国民党政权正当性的质疑与挑战,迫使国民党采取强硬措施,整肃了一批被定性为“共产党同路人”的哲学系教授,后来被称为台大哲学系事件。
国民党政府对外无力保钓,对内不得民心,再度引发台湾人回归祖国的念头。五名学生从纽约前往北京,获得周恩来接见。1976年,吴国祯毕业后从美国回到北京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是保钓运动时期回归祖国的标竿台湾人。
解读林毅夫当年的行为,必须先了解那几十年的历史背景。
保钓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林毅夫刚考取台湾大学,同年还发生了联合国中国代表权由北京取代台北一事。林毅夫一上台大就积极参与学生运动,被这些事情影响刺激遂投笔从戎,让他成为国民党政府点名栽培的本省籍青年。
数年后保钓运动冷却,海内外学生对国民党纷纷失望,我臆测林毅夫大概也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光复后国民党在台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本省籍人士,这些台湾人却一次又一次看破国民党手脚而离去。国民党在台湾就好像在搞细胞分裂,留不住有理想的人。
1979年1月1日是两岸关系转捩点,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北京对台政策转变,为在大陆的台湾人提供发展舞台。
《告台湾同胞书》没办法在台湾公开流传,我不知道林毅夫是不是因为读了此文告才决定去大陆,但他于《告台湾同胞书》发布后数个月游到大陆确实是赶上好时候。要是他早个几年游过去,恐怕就得不到那么好的机会了。
不论如何,要理解林毅夫的行为不能光看他一人,他是在两岸历史中千千万万人之一。
台湾割日两岸分治的这一百多年,一直都有台湾人认同祖国,认为台湾人不能在建设新中国的舞台上缺席,祖国富强则台湾富强,两岸人民不分彼此携手共进才是正确道路。抱有此想法的台湾人虽然不多,但此精神确确实实传承了一百多年,不曾断绝。
林毅夫令人敬佩的是,他不但是此精神的追随者,更是实践者。他出身自宜兰的贫困家庭,但他在大陆的成就,以台湾人的身份而言,如果他排第二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这是他的伟大之处。
民心如流水,而且再说一次,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如今台湾政府又在恶搞台湾人,党政高层快活过日子,对人民却是文攻武吓,把民心往外推。与过去一百多年相比,去到大陆的台湾人愈来愈多,而且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
从林毅夫身上,可以看到台湾青年认同转变的轨迹。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肯定也如此。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大陆人多了解台湾人一点,感谢你的阅读。
在台湾就能搅动风云,说明有鲲鹏之才。
来大陆后第一件事是上大学,说明有万里志向。
相比于海峡天险,金门厦门只有一线之隔,虽千万人吾往矣。
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做到以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林毅夫这种人,生来伟大。
看看林毅夫当年的家书就知道他的格局有多大。
拿我们俗人的想法来说,
林如果在台湾,他到顶就是个马英九,
但在大陆,他的职务成就可以百度下。
林毅夫为何选择冒死到大陆?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65551/answer/83574854
用他自己的话说:
不但要做台湾的主人,还要做中国的主人。
林毅夫是1979年5月游过去的,那年中美互设大使馆,台湾还没解严,两边都还是一党制。值得提出来的是,同年12月台湾爆发号称二二八以来台湾最大的、民众集体挑战台湾当局的美丽岛事件。
当年林毅夫在台湾满腔热血跑去参军,被国民党当作一个典型拿去宣传按wiki上写的则是1971年的事。从1971年到1979年跑往大陆,加起来期间有近八年。中间台湾是什么状态,这有张1972年的报纸,大家可以看一下72年台湾报纸上写些什么。


林毅夫旧名是林正义
当天同一张报纸还有这些内容。国民党花式黑TG






手上刚好有一些以前长辈订的杂志,时间轴是1982年,国民党的传媒,预言改革开放要失败,中国要崩溃。这本杂志叫联合月刊,发行人是王必成。
身边没有扫描器,摘一段给大家看看
中共在七月一日『建党纪念日』之前,发起全面的『整顿基层党组织』活动,此举显示邓小平、陈云的政策普遍受抵制,文革利益集团的势力仍不小。
中共『副总理』万里七月五日告诉日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中共定九月间招开『党十二大全会』,年底再举行『全国人代会』。万里并且透露,中共决定在『中央委员会』之外,增设『顾问委员会』,已容纳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老迈头目。
上面是时政分析的中国大陆部份。另外有一个标题为『轰动大陆的初夜权作品』,这就更黑了。写出来都是不宜讨论的政治内容。足可见1982年国民党跟他们的宣传机构还是在搞这套。
如上,对林毅夫从国民党的"样板,到投奔大陆 1970~1980年左右的台湾政治环境有了一点点理解。
简单的说就是
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
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
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
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
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
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
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国民党当局卯起来黑TG
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国民党当局自己也搞一党专制
那在这样的环境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林正义也就是林毅夫放弃有可能的大好前程逃离台湾呢?
我认为他1970年初投笔从戎的爱国行动很有可能并不是装的,在这个阶段,他很有可能抱持着国民党当年教育给老百姓的心态,反共抗俄杀朱拔毛解救大陆同胞。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接受国民党的资源栽培,进了军校以后还接着去国民党党校政治大学念研究所。
在他念完研究所下放部队以后wiki上有个重点,就是他改名子叫林正谊,原因是和部队长官同名。跟部队长官同名还要改名?长官官威有没有很大?是什么原因?背后发生了什么事?这只能问本人。
但从一个受国民党教育反共抗俄的爱中国青年,到进一步转而彻底的对国民党绝望的人,在台湾一点也不少,真是一点也不少。(当然有一大票受国民党教育反共抗俄的人,近一步转而跑去大陆一边捞钱,一边榨取两岸和平和大陆发展红利宣传国民党优越论的人也不少,但林毅夫肯定不是这一种。)
我就认识一个台独青年现在二十四~五岁,他初中的时候可是想要念军校的,要干麻?要打倒万恶共匪反攻大陆,要解放自由中国。幸运的是,人家家里老头子的眼光也是雪亮的,没让他去念军校。当年他可是在台北的废弃工厂里面,捡了一面脏脏的中华民国国旗,拿回家洗了洗,偷偷藏起来的青年。
真是一个爱国的好青年.......
后来他转台独,我没具体的问过原因,但可能随着年龄和教育还有实际环境的改变,从一个要解救大陆同胞的青年,他妈的还变成台独了。但要我说原因为何?厌恶国民党而已,很讽刺的是,他还是列宁跟毛粉,黑邓公黑的都出翔了,说我这种觉得小平好的就是标准的右倾机会主义,走资王八蛋,真是尼玛。
当国民党开始和TG交沟,这一票人是彻底的被国民党噁心到了。以前有一次我问我爸,你怎么不好好当党员,好好给国民党干事,争取和平演变。我爸突然很愤怒,他说他以前被国民党愚弄了好多年,以前他是真的相信国民党那套教育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吗!以为国民党真是比TG好的。我爸觉醒了以后(他在60年代的国军负责监听高级将领,对那些国民党大官人感到很噁心)那真是转为国民党终身黑,他很早就在给党外捐款了,对TG的好感还比对国民党高。他不支持台独,可有两个凡是,凡是国民党的对手都支持,凡是能拉国民党下台就是正义。
年长的绿绿支持者很多都是相信国民党教育的那套价值体系崩溃以后的结果。
和那个青年相反,呵呵,我从小就很反动,很厌恶蒋介石,十分的厌恶,太噁心了,人类的救星,民族的伟人,先总统蒋公遗训....实在太他妈的噁心了(以前台湾还有蒋公诞辰纪念日)。我姐初中的时候在学校作文批判国民党,结果还被老师警告,高中联考除了三民主义每科都拿满分,我姐也很反动。从我有记忆以来,我看国民党和它建立的国府都是黑的。这跟我家倒过国民党的霉有很大关系,例如我妈就因为帮禁书编辑被国民党查过,不用什么搜索令,警察就冲进来,呵呵。
曾经一度我也以为自己会去念军校,在我初中快毕业最顽劣的时候,那时我爸老恐吓我『学校在管不了你,就把你送去念军校,让军队管你。』后来才发现,父母之爱子,不过说说而已。
从我那一位在废墟中捡起中华民国国旗的青年朋友他爸、我爸,还有我,举凡在台湾入过的伍的人,都不难理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一个爱国青年为什么会叛逃。因为他们爱的从来就不是国民党。当然,如果是典型的国民党人,他们肯定是不愿意面对国民党在台湾跟TG干的事根本没两样的真相,并且一边宣传着国民党优越论一边在大陆捞着钱。
林毅夫在那个年代叛逃,我们可以合理的怀疑是由于对当年的台湾当局和国民党党军中可笑的文化失望,加之对改革开放的祖国有足够多的期待。 
我服义务役那几年刚好在闹要不要给林毅夫回台奔丧的新闻,反对让林毅夫回台湾的基本都是国民党,民进党还表示过支持。国防部做了不少教育。一边是『国军绝对不会原谅林毅夫』正再教育阿兵哥,另一边,旅长一次小阅兵当着全旅的面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旅长阿,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虽然没有什么卵用,但我们是来保护并听命于自由民主的,
中国人打不打中国人如果是我们所能够决定,那也就证明这民主已经走到尽头了...
一个亲戚认识林。问过原因。真的就是一个原因: 家国情怀。
林是觉得人自己一辈子不应该困在一个岛上耗费一生,好男儿应该成就大事,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什么政党私计,门户私计,政权私计,在他眼里都不值得一提。要为国为民出力当时就应该来大陆。
————————————
笑死我了。活捉一只都8102年了还没睡醒的活宝。


转载:
林正谊投笔从戎 “帅”得惊动蒋经国
在一次军训中,林毅夫决定放弃台湾大学的学业,投笔从戎,就读陆军军官学校。林毅夫的这个选择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个人选择,在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台大学生追求赴美留学者众多,而林毅夫决定留在军中,对当时被社会视为天子骄子的台大学生来说,真是一个震撼弹,也是大专学生成功岭集训十几年来的头一遭、一大卖点,还惊动了蒋经国。此后,在台湾军队里,林毅夫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这是林毅夫的一句座右铭,十分贴切地勾勒出了这位学者两段不同的人生。
和大陆大学新生一样,每个台湾大学生也都要参加军训。
军训的地方在成功岭台湾军营,是台军的新兵训练中心。成功岭位于台湾大肚山东南方的军事基地,在连接王田交流道的省公路即可见到“成功岭”基石矗立。
每年寒、暑期大专青年都会在此受训,因此每逢探亲假日,成为乌日乡定期涌现热闹气氛的时刻。
成功岭受训
林毅夫在台大期间也不例外。在大一上学期上完课之后,1971年12月,林毅夫和他的同学就要上成功岭受训8个星期。
在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或地区中,像台湾当局那样设有大专兵训练营的,大概绝无仅有。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曾多次巡视成功岭。
1958年7月,正值“八·二三炮战”前夕,台海对峙情势升高。台湾“教育部”为贯彻蒋介石一向对青年“文武合一”的期许,特会同“国防部”、“救国团”、“省政府”等有关单位,研拟订定“大专学生暑期集训”办法,分由台陆军各训练中心施训。
由于受训场地分散,不方便集合,再加上大专生日渐增加,1964年12月16日,“国防部”在台中县设立陆军后备兵训练指挥部(后更名为“成功岭训练中心指挥部”)。原本一年一次的暑训,不够容纳逐年增加的大专生,最后增加为三次(寒训一次,暑训两次)。受训时间则从原来的12周缩短为8周,1972年又改为6周,1993年改为5周,1996年变成4周,直到今天。
2004年,实施40年的成功岭大专集训,在当年2月4日这一梯次学生结训后,旋即拉下铁门,宣告关闭。对不少台湾人而言,“成功岭”三个字,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尤其是大专青年男生们,更是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无数曾在此接受所谓的“革命”洗礼的学子,去时的畏惧、离别时的难舍,成了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
对于1971年参加“成功岭训练”的林毅夫来说,“成功岭”是其人生第二次转折点。
林毅夫人高马大,身高有183厘米,在受训连队中算是非常突出的。和他一起集训的同学杨立奇回忆称,“穷困孩子林正义很能吃苦,受训又很认真,棉被总是折得有棱有角,深得班长、排长喜爱。”
在受训到第四五周的时候,林毅夫便向部队班长、排长报告,他决定要投笔从戎,不回台大念书了。
对于这个选择,林毅夫本人很少谈及。我们可以从台湾《联合报》在1972年2月26日第二版的报道中略知一二。
1972年2月25日,在台中成功岭,林毅夫向“参谋总长”赖名汤请缨,赖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当面嘉奖他。
这一天恰好是成功岭大专寒训班结训的日子,在结训典礼开始前,赖名汤接见了这位“报国心切”的同学,接受了他的请缨申请书,并听他倾诉投笔从戎的心声。
还处于戒严时期的《联合报》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林毅夫的:这位青年现年20岁,是宜兰县人,家住宜兰市圣后街四十五号,家里开了一个美乐理发店。家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四。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大专联考,成为台湾大学的学生,是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农业机械组一年级学生,他请求赖总长协助他转到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战斗技能,将来在“反攻圣战”中,好在疆场上效命。
此外,该报还介绍林正义在学校是个非常活跃的学生,他担任一年级学生代表会的主席,并且是全校学生会的政策委员之一。他长得瘦高,皮肤很黑,他受训时的长官和同学,都认为他是个诚朴、热情而笃实的好青年。
当时林正义向赖名汤表示,他的这项决定,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正义凛然地向在场的人表示,他坚信他的抉择是正确的。
“从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访问大陆,到台湾被赶出联合国,正显示国际间正义荡然,一股对邪恶姑息的暗流,几乎笼罩了整个世界。在这股暗流的激荡之下,台湾的命运面临了重大的考验。”在这种局面下,这位知识青年已经“不能再沉默,应该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对台湾对民族的责任”。
正是基于这项认识,林正义经过理智的考虑后,做了投笔从戎的决定。
不仅如此,林正义还希望他的这项行动,在广大的知识青年中,激起共鸣,汇成青年们“爱国报国”的洪流。他还强调说,报“国”并非只此投笔从戎一途,但他认为,对他自己来说,这是最能满足他报“国”心的途径。
除了向往军队外,也有台湾媒体认为他因为大一上学期成绩不好才选择了“投笔从戎”。不过此后,林毅夫无论在军校还是台湾政治大学,或者北京大学,成绩都很优异。
“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他考上台湾大学一年后,才转读不用交学费并有津贴的陆军军官学校。”林毅夫的哥哥林旺松这样说。
惊动蒋经国
林毅夫的这个选择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个人选择,在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台大学生追求赴美留学者众多,而林毅夫决定留在军中,对当时被社会视为天之骄子的台大学生来说,真是一个震撼弹,也是大专学生成功岭集训十几年来的头一遭、一大卖点。
此后,台湾《联合报》等媒体又刊出多篇文章赞扬林毅夫的举动。1972年3月1日,《联合报》刊出专访林正义的报道,《蒋副院长(作者注:蒋经国)壮语期勉;热血青年投笔请缨,执干戈卫社稷报国最佳途径;林正义惜别台大参加革命行列》。
当时联合报记者刘复兴专访了林毅夫,刘描述了当时台湾大学的情形:台大的各学生社团负责人,在台大校园里举行惜别会。总是在几声爽朗的笑声后,听到人家对他说:“我佩服你的行动!”
而林毅夫在台大的老师、训导长张德溥曾赴成功岭探望受训的台大学生。当他又看到林正义时,没想到林正义会跟他说,“寒训班的干部训练大学生的方式,不如真正部队那么严,这样无法达到训练的目的。”
林正义说他舍不得校园里的杜鹃花,更珍惜台大的自由研究风气,但是为了走上他自认为理想的道路,他决定从军了。
在专访中,林正义透露,为了决定这件事,曾经“思考”了一个月。参加成功岭寒训之初,他在连队里一直表现得很好,但是当这件事困扰他时,他患得患失,常常表现出一些“迷糊”行为,使连队里的长官和同学深感诧异。
这位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要参军的大学生说,他把衣服送洗时,会忘记拿出衣服口袋里的钞票;上课时也常忘了应带的装备。
而促成他最后下定决心的,是时任“行政院副院长”的蒋经国在2月9日参观成功岭时,对大专学生所讲的一席话。
当时,有着浓重浙江口音的蒋经国勉励这群台湾大学的孩子们,“决不做被人轻视的民族的最后一代”,而应“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完美时代的开端!”
显然,蒋经国的演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时台湾媒体形容,“不少学子的内心,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林正义也拨开重重云雾,看到了青天。”
林正义还向台湾媒体解释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如果他学农工,对台湾的贡献也许比他从军的贡献大;但是如果他从军能激起蛰伏在每个青年心中的“爱国”心,和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则收到的效果,就无法衡量了。
于是,他感慨道,“从军虽不是知识青年报国的唯一途径,但是有什么途径比执干戈以卫社稷更直接呢?”
在成功岭训练期间,只有农历春节才放假,利用这个机会,林正义回到宜兰老家,把这个决定告诉了父母兄长,遭到一致的反对。家中排行老四的林正义,兄弟姐妹很多,生活十分拮据,所以他两个哥哥辍学赚钱供林正义读书,他的家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后来经过林正义反复向他们解释,最终获得家人的同意。假期结束回到成功岭后,他立刻向上级表达了这个意思。
除了从军出人意料外,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林选择的是“陆军官校”。当时,有许多台军军官找林正义谈话:“你是学理工的,大可选择中正理工学院。”中正理工学院在台湾,可是数一数二的军校。
而林则表示不同的看法,因为他觉得,“从军就是接受磨炼,'陆军官校'的环境最适合他。如果我选择舒服的路,如何能唤醒别人?”
由于《联合报》是台湾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其口径几乎与国民党中央一致。因此,在此文刊登后,立即在台湾引起很大的反响。
对台湾当局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好的典型和宣传造势机会。蒋经国更是十分高兴,还接见了他,并对外赞美其行为。
在当时受整个台湾大环境的影响,官方和民间的士气都十分低落,林毅夫决定从军的行为刚好是台湾“国军”召募新血广为宣传的好题材,军方当然不会放弃运用宣传媒体将他塑造成明星一般样板人物的大好机会。
当时的“参谋总长”赖名汤在听完林正义的心声以后,深受感动,告诉在场的人,“这就是我们一定强的铁证,因为我们这里像这样有热血的年青人非常多。”在介寿台上,赖名汤勉励当年1.1万名大专学生,认清时代的需要,把握“报'国'的时机”。
次年,也就是1972年3月4日,赖名汤又代表“救国团”主任蒋经国向林毅夫颁发了“优秀青年奖章”。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台湾各大媒体广为转载,一时传为美谈。
“在这么一种时代背景下,当我们在来年春天得知林正义在大专集训投笔从戎时,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惊奇。”当年的台大校友郑鸿生称。
在林毅夫投笔从戎的两天后,大同工学院化学系的陶立民也向成功岭寒训班主任表示要转读陆军官校,当时媒体就将陶立民的行为视为“响应林正义的行动”。
军校生涯
于是,林毅夫成为一名模范“青年军官”。
留在军中,林毅夫开始选择军校就读。不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林毅夫并没有选择与他背景较相近的中正理工学院就读,而选择进入军事训练较严格、与他背景较不同的凤山陆军官校就读。
进入军校之后,林毅夫的名字开始由林正义改名林正谊,以表示与从前的林正义有所区别。
在陆军官校,林正谊没有辜负各级长官的期盼,1975年8月11日,《联合报》三版报道,他以第二名的出色成绩毕业。
《爱国青林正谊,放弃台大进陆官,接受四年文武合一革命教育,以全校第二名优异成绩毕业》,在这篇标题颇长的报道中,还提到他虽然就读步科,但在1973年7月,曾领导10位通信兵科的同学,以废铁及普通镜片为材料,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改造,制出一具牛顿反光式天文望远镜。这项成果制作的成功,在台湾各大专院校中尚属首创。
报上说:“这位宜兰籍的优秀青年,不仅在理工科有成就,对社会科学及历史也颇有见解,是国军优秀的基本干部。”
此时蒋经国已掌握了台湾的绝对统治权,决定培养大批优秀台湾本省籍青年。而林正谊的省籍正确,又曾是台大学生,因此多年来,蒋经国一直关心他的情况。因此,在毕业之后,林毅夫不必立刻下野战部队带兵,而是得以军职身份直接进政治大学企管研究所就读。
政治大学的前身是国民党南京时期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培育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它负责为国民党培养政府机关公务员,毕业生享有免试派任县长与各级官员职务之权利。
1927年,为了培训北伐期间的国民党干部,蒋介石原先准备成立“宣传训练院”,但后来代之以“中央党务学校”。“中央党务学校”校训与192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同为“亲爱精诚”。课程重点是党务及社会运动、政治宣传,授课内容则分为理论、历史、地理和组织。
此后,为了表示党政分离,1929年,“中央党务学校”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初设政治、财政、地方自治、社会经济四系,后来又增设教育和外交等系。抗战期间,“中央政治学校”迁至重庆,并将科系调整为法政、经济、外交、新闻、地政五系,还新设立了新闻专修科、地政专修科、会计专修科、统计专修科、语文专修科。
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与另外一所党办学校“中央干部学校”合并,正式定名为“国立政治大学”,校长改为专任制,但依旧由蒋介石担任永久的名誉校长。
国民党政权被迫迁台后,政治大学作为昔日国民党党校,素有口碑,与当时从大陆迁来的各大学,如“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共同成为在台复校的先驱。政治大学在台复校首任校长是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知名心理学学者陈大齐先生,初期设立行政、公民教育、新闻及国际关系等四个研究所,1955年恢复成立大学部(本科)。
虽然已经全面整改为公办全日制大学。此后数十年,其最著名的两个研究所--国关中心与东亚研究所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台湾当局两岸关系重要的智囊机构。当然政治大学也一直扮演着另外一个角色--国民党政府培养专业技术官僚及党工、党籍学者的摇篮。
因此,林毅夫能被保送至政治大学读研究生,可见国民党对其之“重视”。
拿到硕士学位之后,1978年夏天,林毅夫又重返部队,被派到两岸对峙的最前线--金门马山连当连长。值得一提的是,据台湾媒体披露:在林毅夫求学期间,蒋经国当时已经高升“行政院院长”,但还是非常关心他的情况,并嘱咐当时的“总政战部”主任王昇将军特别照顾林毅夫。
----------------------------------------------------------------------------------------------------------------
林毅夫在游到大陆之前,已经是台湾的宣传典型,进入蒋经国视野留下深刻印象并一直关注的人物。不游到大陆,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大陆有个比较类似的80年代北京大学毕业主动申请去西藏工作的。
这样的人物,觉得区区一个台湾岛无法容纳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类看似玄幻的,反而可能接近真实些。


由于被知乎机器人识别被折叠所以得解释图文逻辑:
林毅夫到大陆是因为他的才华出众而台湾的平台上限有限。。。
在互联网上一直有个传说:70年代时,曾有人抱着两个篮球游过了台湾海峡,投奔了大陆。
这个传说已经流行了十几年,故事的主人公叫林毅夫,他当年是台湾当局金门岛驻军第248师的一名连长,现在则是大陆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林毅夫游海峡”的故事在网上备受追捧,很多人信以为真,但稍加分析就知道这不太可能。
台湾海峡最宽的地方约200海里,最窄的地方只有93海里,但是这93海里,也等于170多公里,在海水里游过这个距离是绝对不可能,世界上也从无先例。


真实历史中,林毅夫在1979年其实是从金门岛游到了厦门旁边的角屿岛,两岛相距不到2公里,游泳的确可以轻松横渡。
在2008年,林毅夫还亲口说自己当年没有抱篮球,因为自己水性过人,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
对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林毅夫的名字非常敏感,直到今天,台湾当局都在通缉林毅夫,因为他当年是以军人身份叛逃的,用蒋经国的话说“按律当斩”。
林毅夫在后半生也无法回到台湾,连父亲去世,都是在大陆开设灵堂,在视频里叩拜父亲。
说起来,1979年时的林毅夫在台军里大小是个官,收入高,地位高,而且本人当年考上台湾大学,算是文武全才,蒋经国都点名栽培他,那他为什么要跑到大陆来呢?
林毅夫来大陆之后,又做了什么?


一、“热血”青年林正义
林毅夫的祖籍是福建省漳州市,本名叫作“林正义”,1952年出生在台湾省北部的“宜兰县”。
林正义的家庭比较贫困,父亲林火树是个理发师,母亲则是全职主妇,平时在外面打零工补贴家用。
林家一口气生了5个孩子,父亲收入微薄,但仍艰难供他们上学,老四林正义小时候比较聪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在宜兰中学初中读书期间,因为学习优异,被保送到宜兰高中。
在当时的台湾地区,大部分人初中毕业就进入专科学校学技术,然后进厂上班。林毅夫能保送高中,等于一只脚踩进了大学,这让林家上下非常开心。


1971年,林正义不负众望考上了国立台湾大学农机系。而台大是台湾省最顶级的学府,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可以一步跨入上层,成为台湾的天之骄子。
70年代时,台湾岛上的政治氛围还很浓重,蒋氏控制着政权,主要宣扬反攻中国大陆。
虽然蒋氏政府内部已经知道这是痴人说梦,但是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这些思想在少数年轻人,尤其是社会底层年轻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林正义当年就是标准的热血青年,他在台湾大学学生会里担任干部,经常组织学生举行反动运动。
在他入学的1971年,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台湾大学的反动抗议活动就有林正义的身影。


虽然林正义摇旗呐喊,但让他极为郁闷的是,这些反动活动的响应者其实寥寥无几。
当时的台湾地区已经出现严重的“空心”现象,台湾岛内的上层阶级也以前往美国为目标。在台湾大学,几乎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拿介绍信,然后申请奖学金,去美国读研究生。
至于“振兴党国”这些口号,根本无人问津。
至于台湾的政府,蒋氏一言堂几十年,政治毫无生气,高层官僚尸位素餐,一心捞钱,然后去欧美养老;底层官僚升迁无望,浑浑噩噩。
激进青年林正义曾给政府写信阐述自己的想法,希望能举行大游行来向美国示威,但是政府劝他“不要多事”。


二、来到大陆,林毅夫开启第二段人生
作为底层出身的青年,林正义代表的是蒋氏去台之后多年洗脑养成的“有志青年”。可林正义上大学后遭遇的台湾社会的虚伪和冷漠,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
大一结束,林正义决定另辟道路,向学校申请转学。他要弃笔从戎,上陆军培训学校,以“报效党国”。
林正义此举在台湾引起轰动,台大学子居然不想着去美国,而要“报效党国”,台湾岛的报纸争相报道。
“台湾青年反共救国团”也找到了林正义,向其颁发奖章,并在全岛进行政治宣传。
这个“反共救国团”团长其实就是蒋经国,林正义的行为让蒋经国深深记住了他。但让蒋经国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这个名字会让他夜不能寐。


林正义在台湾陆军军官学校读了4年书,1975年从学校毕业,最终成绩为该校第2名。
作为岛内的“爱党典型”,蒋经国对林正义非常重视,点名让他去台湾政大深造,学习企业管理学。
不过,在这一时期第一次接触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林正义,却开始转变自己的志向,想做个经济学家。
1978年末,林正义从政大毕业,被编入一线部队,成为国军第284师的一位连长,派往当时被称为“前线”的金门岛服役。
林正义所在的连队叫“马山连”,驻扎在金门岛一角的“马山”,离大陆控制的角屿岛只有2公里。
在金门服役期间,林正义恪守职责,上司对他非常满意,下属也十分尊敬他。但在林正义心中,他已经计划好了一场逃亡。


林正义服役期间,正好是新中国和美国建交,中国打开国门的时期。
林正义在岛上听了不少大陆的广播,了解到了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他认为中国大陆是个团结、有信仰、积极向上的地方,和死气沉沉的台湾迥然不同。
本来是反动积极分子的林正义,居然开始向往大陆。趁着自己在金门服役,距离大陆很近,他想离开台湾,去寻找更好的未来。
1979年5月16日晚上,马山连晚上点完名,连长林正义宣布熄灯后不许走动,不用放哨。士兵们本就期盼着能睡个好觉,所以也没有怀疑什么。
晚熄灯后的马山连寂静无声,当天晚上10点后,一位新报道的士兵才发现连长林正义不在卧室,驻地里也找不到他。
士兵们首先怀疑连长是不是被对岸的特种部队俘虏了,他们赶到海边寻找,但林正义却无影无踪。


其实,当时的林正义已经从海里游到了对岸,被角屿岛的解放军带到了后方。
林正义身上的胶袋里带着自己的证件,上岸后被解放军暂时控制。在调查完他的背景之后,解放军相信他是来投诚的,于是给了他自由。
尽管林正义在大陆这边获得了自由,但是在台湾岛上,林正义的失踪引起了轩然大波。
马山连后来在岸边捡到了林正义的鞋袜,加上他的证件全部失踪,金门驻军已经断定林正义叛逃。
作为蒋经国点名培养,岛内媒体争相宣传的“弃笔从戎爱党学生”,林正义叛逃让台湾的党、政、军都颜面无存。
台湾当局为了保住面子,在岛内宣传林正义意外去世于金门,以烈士待遇领取抚恤金。军内严禁宣传这次叛逃事件,林正义成了一个不能提起的名字。


三、经济学家林毅夫,中国政府的“经济智囊”
林正义来到大陆后,改名为林毅夫,他想继续上学,学习经济学专业,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1979年,林毅夫考上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生。由于他在台湾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学术水平很高,系里的老师同学都非常尊敬他。
80年代,林毅夫在北大校方的安排下认识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学者舒尔茨,舒尔茨也很喜欢林毅夫,帮他申请了奖学金,林毅夫得以留学芝加哥大学。
80年代,林毅夫在美国日新月异,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上学,最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林毅夫还联系到了自己远在台湾的老婆陈云英,两人在美国重新团圆。


1987年,林毅夫夫妇从美国回到北京,林毅夫在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
从1987年到1993年,他担任了“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副所长”,研究中国农村改革问题,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第一批倡导者。
90年代初,中国处在一个转折点,改革开放10年后“浅水区”的试验做到了一定程度,改革“深水区”却没人敢轻易下脚。
林毅夫这时候在北大建立经济研究所,和一批青年经济学家向中央献策,鼓励深入改革。
1997年,经济界著名的《评中共中央14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就是林毅夫的代表作品,他指出了当下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国企效率、贪腐问题、地方缺乏活力等等。
此时距离他泅渡回大陆,仅仅过去20年。
林毅夫的建议在后来国务院的工作指导里得到了重视,推动了进一步的国企改制,海内外媒体因此称他为中国政府的“经济智囊之一”。


在大陆获得认可的同时,海峡对岸的台湾当局却对林毅夫恨得牙痒痒,因为林毅夫出名后,岛内的媒体才发现此人就是当年叛逃的林正义。
2002年林毅夫的父亲去世,林毅夫大着胆子向台湾当局申请回家奔丧,却遭到拒绝。最后林毅夫只能在大陆设灵堂,通过视频祭拜父亲。
后来台湾政府还发布了通缉令,以“叛国罪”通缉林毅夫,该罪一般会被判处死刑。


然而,哪怕是两岸实现三通之后,林毅夫也没能回到家乡去看看亲人,每当记者问起这些问题,林毅夫会表示遗憾,但是从不后悔。
林毅夫曾说:“我当年是对台湾彻底失望,才离开那里的,国民党好像是在培养你,实际上是利用你。而在大陆,党和政府是真心培养我,我很感激。”
2008年后,林毅夫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这让他的名气到达制高点。台湾岛内也经常提起林毅夫,他的传奇经历最后还是征服了台湾人民。
在今天的金门岛,游客们在马山游览,导游都会介绍1979年林正义叛逃事件,也会提到他现在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
曾有记者问林毅夫还想不想去金门岛马山看看,林毅夫回答说:“想!但是要等两岸统一之后。”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鸿鹄泅渡 北归家国——记中国经济智囊林毅夫》,高焱
根本没有题主想的那么复杂,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四个字:家国情怀。
知乎的主流价值是“只想过好自己的人生”,但世界上还就是有林毅夫这种人。拿前途,钱说事的,都是夏虫不可语冰。
题主说:“林的成就也许不及达芬奇、特斯拉,但他‘返回大陆’这一行为的惊人程度,比起达、特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不惊人怎么能成英雄豪杰呢!
林毅夫游过来之后,1980年给在日本东京的表哥李建兴写了一封信,把他的想法解释得很清楚。从他以后的轨迹来看,美国求学,为国建言(我读过他和蔡昉、李周写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很有启发性的一部杰作),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创建新结构主义经济学派,为年轻学子指点方向(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是大道,后来者需要注意什么误区
),以至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出谋划策(
林毅夫:中国经济奇迹有没有一般意义?
),确实是按他这封信里的思想走的。我觉得,这足以证明他的真诚。
最伟大的成就,必然是阳谋,而不是阴谋。普通人看英雄豪杰觉得难以理解,在英雄豪杰看来做事是顺理成章的,非如此不可。这就叫使命感。世界是由大多数人的顺流而下与少部分人的逆流而上推动的,我们对后者应该给予充分的敬意。
下面是林毅夫给表哥的信:
建兴兄:
  临别之际,未及问你将来在东京的地址,因此上封信仅以姑且试之的心情投寄,真没想到竟能接到你的回音。转眼离家已近一载,虽说男儿志在四方,不能眷念儿女私情,而忘却肩上的责任;但是思乡之情却是随着日月的增长而加深。捧读来信之际,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书抵万金”之心情。
  回国以后,原想尽速给家里捎个消息,但顾及亲友的安全,故不敢莽撞从事。我的回国对台湾当局来说,当然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而我在台的知名度,更给了大陆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但为了在台亲友的安全,经我的要求,组织终于同意,只要台湾当局不对我的家属和亲友采取迫害行动,这边也就不以我的回国做文章。
  在大陆这段时间,经组织的安排,我参观了许多地方,虽然总的来说,大陆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相当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还很低,但基本上每个人是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的,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项突出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中国应该有更高的成就,但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使整个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现在中国从上到下正在实事求是地检讨建国30年来的经验,从中吸取教训,以便为现代化的中国之建设而努力。
  自从“四人帮”倒台以后,整个大陆正在以一个飞跃的速度向前进步,人民充满朝气和信心。我深深地相信,中华民族是有希望、有前途的。而做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是可以抬头挺胸昂立于世界之上的。基于对历史的癖好,我特地去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但是长城的雄壮,故宫的华丽,并没有在我心里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战国时代,秦李冰父子在成都所筑的都江堰。由于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而始建迄今已近三千年,但是它还在惠及众生。当我站在江边,听那滔滔的水声,真让我有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为后世子孙千万年之幸福,贡献一己之力量,实有愧此生之叹!
  台湾的未来,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长期维持那种妾身未明的身份,对台湾一千七百万同胞来说,并非终久之计。因此何去何从,我辈应当发挥应尽的影响力。正如你来信所说,台湾不该独立,更不应该再次沦为次殖民地。那么台湾到底应该往何处去,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心中思索的主题。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
  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长期的分裂,对大陆不利,对台湾不利,对整个中国的历史更不利。因此,如何在不损害台湾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国早日再度统一,是我辈有志青年无以旁贷的责任。
  现在大陆对台湾这30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上的成就,是充分肯定的;而大陆在提出和平统一台湾政策的同时,也再三保证,尊重台湾现行的状况和现行制度,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不改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而从我所接触中,感觉到大陆当局是充满诚意的。当然如何才能不降低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改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问题,而我觉得将来台湾统一以后,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经济方面。因此,目前我准备再以三年的时间,对经济理论问题再好好下一番工夫。
  在台湾我虽也曾是被吹捧的对象,可是国民党对我只是利用,而不是真正的培养;现在这边则是真正重视我,培养我。
  目前我的生活除了偶感单调寂寞外,一切都令人非常满意。上次在佳佳餐厅,我原有意将云英、小龙、小麟托你照顾,而如今你也已经离开台湾。云英一个女子要抚养两个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小龙已经3岁,正是最需要父亲的时候,但却只能和他母亲相依为命。小麟出生,连跟父亲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我母多病,我未能尽人子应有之孝道,对于他们我实在有说不尽的抱歉,但望团圆之日早日来临。
  对云英请代我多鼓励她。也请你转告大哥大嫂,要他们对家庭多负点责任,将来我会十倍、百倍奉还。云英的生日是2月16日,我母亲是农历五月份生的,我父亲是农历八月初七生,小麟应是阳历8月5日左右生的吧?小龙则是12月12日生日,这些日子若方便,请代我向他们送些礼物,我和云英之间有个小名叫方方,在礼物上写上这个名字,她就会了解的。
  目前我唯一能联系的亲人就是你,但是你也应该特别小心,不要给国民党当局抓到任何把柄,免得惹来一身麻烦。消息最好采用口传,以免留下痕迹。现在你大概忙着准备4月份的考试吧!等考完试再进一步联系。请代我向建成兄嫂问好。最后,我们台湾人应有一个志气,不但要做台湾的主人,而且要做中国的主人,让我们为中国的统一、富强而努力吧!
有关“林毅夫游过海峡”的一些细节:
1. 林毅夫当时在台湾军队当时是属于被宣传的楷模,接受过蒋经国接见,绝对属于党国“重点培养对象”行列,如果留在台湾,想必做做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副院长是很有可能的,(正院长就算了,毕竟有诺贝尔得主呢)如果从政,想必至少“立委”打底吧,(据不负责任的消息,林家大哥做过立委相关)
2. 林毅夫游过海峡的时候,家里已有一子,太太怀有身孕,虽然林家和太太家在台湾都不是普通人家,但在台湾戒严令还没解除的时代,这种行为可能给家里人带来的风险,是不可预估的。
3. 林刚到大陆的时候,虽然进入了学校学习,但在军中亦有职务。
4. 林本来想去人民大学读书,因为当时的人民大学属于第二党校,从政路径更清晰,无奈人大不受(据说是受到了人大马克思经济学泰斗的反对),而后进入了北大。
5. 林从最早的公开言论中就提到过来大陆的原因:他的志向在于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而实践,则必须在足够大的舞台上,究人的一生,大陆的改革开放恐怕是唯一能面对的舞台——实际上,他的确达到了目标,他的台湾同学们,和他,已经不是一个级别上的竞争了。
也许,历史大势,顺之者昌;无论林的初衷中,有多少家国情怀,有多少男儿志向,又有多少一己私利,可能都不重要,毕竟,他在那个时代下,做出了一般人不敢做出的判断,承担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风险,毅然决然,而且还能坚持几十年,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和地位。作为后来者,何必只关注于他究竟为何投向大海,或是到底抱的是不是篮球呢?
利益相关:和林,陈均有交集,世界太小,就匿了吧。
附上一张我刚刚拍的林毅夫。在北大讲授经济学。


林毅夫在家书里写了,台湾人要有一个理想,不止做台湾的主人,还要做中国的主人,为中国的统一而奋斗。
这封家书是在美留学期间,写给日本的亲戚,不在大陆监管范围,应该能体现其真实的心声。
记得林自己说, 促成他去大陆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听到了中美建交的消息。中美建交, 说明台湾反攻大陆是零概率的事情,也说明中国马上会走向完全的世界舞台。如果他想要在中国这个大舞台施展才能, 只能去大陆。
林是一个有鸿鹄之志的人, 他关心的不是谁掌权, 而是哪里是他能施展的最大的舞台。 如果台湾有反攻大陆成为中原之主的能力,他肯定留在台湾。 他的心态,和战国那些离开故乡跑到秦国去的谋士差不多。
根据评论再补充一下。林当年回大陆的风险是有的, 但也不是那么严重。首先林游过来的经历被演义化了. “台湾军方透露,角屿距离马山连2130米,那天的退潮恰好是当年最大的一次退潮,两端的海底几近浮现,可以踩着海底走上一段,真正需要游泳的距离并不长,不到2小时就能到角屿。” 当然林一定是心思细密作了充分的准备, 没有极大的把握他是不会冒然过海的。
其次当年大陆和台湾处于敌对状态,两岸对投诚的人都是极度优待,这在两岸各自向对方的广播宣传中都大力传播的, 而且也有活生生的先例摆在那里。林虽然在台湾被培养, 他在大陆被培养和重用也是毫无悬念的事情,所以前途被埋没的风险,他是远小于战国时候跑到秦国的客卿的。
大陆即将开放之际从台湾投诚的大陆, 就如48年入党,90年代初入股市,00年代初入楼市一样,只要有本钱,胆子够大, 是稳赚不赔的。林就是这样有眼光,有本钱,有胆量的人。
往大了说,林教授是有家国情怀,战略眼光,认同大中华文化的爱国者,投入祖国建设当中。
往小了说,林教授眼光毒辣,一眼看透中国经济崛起势不可挡,急于投入其中分一杯羹。
但是都证明了林教授的学识和胆识都是领先时代的。
看看时间线就明白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5年蒋介石去世
1979年1月1日 中美建交
1979年5月16日夜 林毅夫从金门泅海约2公里到厦门
你是从80年代、90年代看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美国、苏联。
林是1952年生人,他是从70年代看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美国、苏联。
1月27日再更新,
补充题主有关倾向性的疑问,此论点援引自wiki, wiki引自湾湾媒体哦TAT.
^ 陈良榕. 世银史上第一位通缉犯副行长 林毅夫. 财讯杂志. 2012-04-30: 1[2012-05-04] (中文(台湾)?).同是台湾大学校友的郑鸿生也认为,林毅夫“虽然对国府的幻想破灭,但并没有失去对台湾前途的关切,而他新认识到的台湾前途却是在于中国的统一。......,这也是他当时冒着九死一生游到对岸的心志所在”。当时就读台大哲学系、也参与校园运动的郑鸿生表示,他相当程度可以理解林毅夫入伍之后的惊人之举;当过兵的人,或多或少体会过军队体制的腐败与落后,热血青年林毅夫受到的冲击肯定更大,“那个年代,对国民党理想破灭的人多得是,有人加入党外,那他在部队里怎么办?他有个机会在前线。
再补充,关于长官被害与否
2,
林毅夫奔丧/营长被误传自杀 侯金生:最想问他为何叛逃
. 今日新闻网. 2002-05-31 [2012-05-01] (中文(台湾)?).
有传闻“林毅夫当年叛逃后,直属营长侯金生因受到责难而自杀”。2002年5月31日侯金生本人即已出面澄清自己并没有自杀,《今日新闻》报道:“侯金生表示,林毅夫当年是国家刻意栽培的军官,所以大家对他印象相当深刻,正当林毅夫前途看好之际,却叛逃到大陆,造成社会各界一片哗然,当年年仅34岁就任营长的侯金生,在林毅夫叛逃三个月后就退役,不过,侯金生澄清,林毅夫‘失踪’后,他本人没有遭到任何压力或责备,相关连的军士官也无人受罚,甚至连申诫都没有,大家可以调阅当年的考勤资料就可证实。当年是自己申请退休,和林毅夫的案件没有关连。
3. 许绍轩.
同袍升迁受阻 长官军途各异
. 联合报. 2012-04-18 [2012-05-06] (中文(台湾)?).
有同样由台大转军校发展背景的学弟陈宪良,为林正谊叛逃事件所累,被军方暗中列为“重点考管人员”,虽有升迁,但逢重要敏感的职务或受训机会,就会受到多般横阻,因此陈宪良一直关心林正谊的生死。
当年台大毕业投笔从戎的陆军前上校陈宪良,受林毅夫叛逃波及,军旅并不顺遂。他曾在一场演讲中批评林毅夫,“是在台湾这个母亲的身上捅了很多刀”。前几年他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当年误传是他叛逃,他还被军方找去接受访问以杜绝传闻,但确因此案受到牵连不易升迁,后来国防部前部长蒋仲苓派他到中科院任职才有改善。
--------------------------------------------------------------我是分割线--------------------------------------------------------------
1月27日更新:
今天一天没看知乎,晚上一瞄300赞....简直吓尿了。人生最多赞答案,不要不要的。
看到评论区有讨论谄媚与否的问题。我想了一下,自己揣摩着回答一下。
提问者
@心神有宁
说,这封信的政治色彩浓厚,我觉得要说完全没有政治色彩肯定是假话。但是我更愿意用
@赵荣鑫
的词,时代色彩比较妥帖。
1980年WG刚结束,思想还没有解放,审查还很严格,要想把这封信寄出去然后还公开,不对我党歌功颂德一番肯定是不行的。中间有几段话,(比如“四人帮倒台...”),我觉得确实有点唱赞歌的意思。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想要写出一篇“优秀范文”,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首先肯定是要按照讨论来,比如记叙文,一开始描景叙事,文末升华抒发感情。我觉得文中的有些文字就像:
“啊,多么美丽的景色,我深深地被祖国的大好河山所震撼,发誓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报效祖国!”
或者是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地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刘叔叔的高风亮节让我沉思,我下定决心,以刘叔叔为榜样,长大之后努力成为像刘叔叔一样的为伟大祖国奋斗终身的人。“
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都是这种假大空的句子的话,这个作文肯定很一般,要想写好,必然会有一些自己的真情实感。
回到这封信。
首先,林毅夫没有必要把这篇信写成动员稿,他已经在台湾臭名昭著了,当时小蒋刚刚执政,台湾社会跟大陆一样都很封闭。我不知道,林写的时候有没有打算公开,不过就算公开,我非常认真的觉得台湾当局会把这封信压下来。
其次,我个人看这封信的时候觉得很受感动。看完之后,觉得有些文字还是饱含深情的。比如
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戰國時代,秦李冰父子在成都所築的都江堰。由於都江堰,使四川成為天府之國,而始建迄今已近三千年,但是它還在惠及眾生。當我站在江邊,聽那滔滔的水聲,真讓我有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為後世子孫千萬年之幸福,貢獻一己之力量,實有愧此生之嘆!
你要是说个长城故宫天安门这种烂俗的也就罢了,都江堰说实话其实并没有像前两者那样成为大陆的象征性地标,莫名其妙的说这些,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我只能觉得这个人太虚伪了。
还有这段,
 在台灣我雖也曾是被吹捧的對象,可是國民黨對我只是利用,而不是真正的培養;現在這邊則是真正重視我,培養我。
乍看之下,觉得确实有点假。但是我很赞同
@yh261474877
评论中的
他这句“国民党只是利用我”,确实我读起来也觉得过于主观了,如果今天谁这样说,我确确实实会认为是赤裸裸的跪舔tg,但是,但用这一句否定全篇,推论全篇通通只是一个政治审核下的产物,是否也有些以偏盖全呢?我个人没经过像他那样的理想幻灭,也没有他那样高的抱负,所以,这一句,我仅理解成他个人的理想破灭而得来的愤怒与抱怨也未尝不可,把自己讨厌的东西描黑,确也是人之常情啊
所以我想在这里补充一些背景资料,印证这个论断。
以下节选自WIKI”林毅夫叛逃事件“词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6%AF%85%E5%A4%AB%E5%8F%9B%E9%80%83%E4%BA%8B%E4%BB%B6

林毅夫叛逃事件经过:
1979年2月16日,林正谊成为金门防卫司令部284师马山连连长,军衔上尉。马山位于金门主岛的东北角,距中国大陆的解放军据点角屿仅约2公里,是国军前线的最前哨,可以掌握福建白河口、小嶝角、刀屿、大伯屿、小伯屿等一线解放军的动态。马山还设有对大陆心战喊话的播音站,因此马山连连长经常要向到前线视察的长官和外宾们简报,只有最优秀的基层军官才能出任马山连连长,由此也可见蒋经国对林正谊这位台籍青年的提携眷顾之隆。
1979年5月16日夜,从台湾探家回到金门约一周后,林正谊身上携带军籍证明及有关资料,从金门泅海约2公里到厦门,投奔中国人民解放军。林正谊的行为并不属于个案,国共内战中,国共双方即存在互相招降对方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愈演愈烈,至1990年代台湾海峡两岸气氛趋缓后鲜见。
下列部分内容主要源自于台湾作家管仁健《抢救台湾的“雷恩大兵”》一文中的描述:
林毅夫叛逃时,是陆军284师851旅步5营2连连长。霍守业时任陆军284师作战科科长,是首先接获叛逃回報的高勤官;萧如波时任284师政战科长,同是参与调查这起叛逃案的成员之一;而当时284师师长是周仲南、851旅旅长是薄荣萍、步5营营长是侯金生;事发前三个月林毅夫刚从前一个单位,852旅高华柱担任营长的单位调任现职。中华民国军事方面,5月18日18时晚餐时,马山连连长林正谊缺席;至19时士兵还找不到林本人。连上开始紧张,士兵四处寻找,直到半夜仍不见人,遂向师部报告。师部全面清查后发现,不仅连长失踪,连旗和防卫作战机密资料也不见了。全师一万多人立刻全体动员展开搜寻,照明弹从凌晨打到天亮,50机枪与105榴炮不断射击海面可疑漂浮物,但打到的都是浮木。5月19日开始,金门防卫司令部举行全岛“雷霆演习”,10万官兵与5万平民,每人手臂上绑上一样的白臂章识别,手持木棍翻遍岛上每寸土地。但找了好几天都全无结果,军方研判他是带着篮球浮具从海上潜逃的,后来有关林毅夫“抱着两个篮球游过海峡”的不实传闻显然源于这一错误研判。林正谊的叛逃与机密作战资料的失踪使金门防卫司令部立刻下令将驻守金东的284师与驻守南雄的319师紧急对调换防。1979年6月,158师移防台湾,127师改驻小金门,146师驻守金中。短短一个月,驻守大、小金门的五个师全部移防,同时“通讯密码表”和金门的作战计划都全部重新制订。
金门防卫司令部调查报告称,林毅夫一开始很排斥被派为马山连长,觉得像是被利用。1979年4月26日,林毅夫从台湾休假返金,情绪明显不稳定,曾表示希望能回陆军官校兼课教书,也对没有被排入培英案考试感到很失意。军方事后在调查报告评论,林毅夫自视甚高,性格急功近利,才会有见异思迁之举。
根据军方调查,5月16日晚间,林毅夫穿着由连长保管的救生衣,趁著大退潮游泳到金厦之间的角屿投敌。军方透露,角屿距离马山连2130米,那天的退潮恰好是当年最大的一次退潮,两端的海底几近浮现,可以踩着海底走上一段,真正需要游泳的距离并不长,不到二小时就能到角屿,水文因素让林毅夫叛逃成功概率大增。调查报告指出,5月14日林毅夫巡查海岸班哨时曾吓唬班兵,遇到共军水鬼,如果对方没招惹,就不需要开枪,以免死后报复;他还在5月16日上午向连上文书兵廖振柱索取潮汐表查阅,而根据潮汐表,当天下午四时满潮,晚间十时退潮。
军方表示,当晚最后见到林毅夫的人是连上文书兵童进耀,他在晚间8时30分于伙房向林毅夫报告将到营部接新兵,但当他在晚间9时30分接到新兵想向连长报告时,林毅夫已不在寝室,研判林毅夫叛逃时间应该就在这一个小时之内。马山连内部搜索未果,17日零时上报师部,师长周仲南指派副师长刘国屿前往仍然找不到人,后来在马山连阵地前缘斜坡雷区内,一条通往海边的小路找到一双写有“连长”的球鞋,这也是军方研判林毅夫可能叛逃的证据之一
关于叛逃,林毅夫后来有这样一番话:
2010年,林毅夫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时表示,在金门时,他的想法已经经历一场剧变,只想着:我想让中国富强,但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住在中国大陆;所以,如果我到大陆,可以有更大的贡献。林毅夫也首度说出泅海游往大陆的经过,他用自由式游了近三个小时,上了岸,因认为海滩必埋有地雷,不敢擅自走动,便用手电筒打信号,解放军驻防部队派出一名士兵逮捕他。
2012年4月,林毅夫回忆当年“叛逃”事件谈及外界称他为“现代吴三桂”,对他有两大质疑,一个是“伤害很多人”,另外则是“携带机密文件到对岸”。
林毅夫表示:“当时政府以人间蒸发的方式把影响降到最低,原先的营长高华柱仕途未受影响,离开时的营长侯金生也正常退伍,旅长、师长也从中将、上将退伍”,并认为“选择1979年5月16日离开,是很困难的选择,因为女儿尚未出世。他说,我在2月16日离开高营长(高华柱),因为当时规定一个人离开三个月,过去的长官不负政治责任,到任不到三个月,当时的长官也不用负责;选择当天离开,两位长官因此没事。”林毅夫忆述,当时到大陆只带两种东西,一个是能证明他是中华民国军官的证件,另外则是水壶、救生衣等救生用品,没带四颗篮球和机密文件渡海。并略为激动的说:“有没有带机密文件,两边国防部都可以查。此外,他服役的连上没有四颗篮球,而且游泳怎么驮著四个篮球,重点是连上并没有那些机密文件。”
单单从叛逃时间的选择就可以看出来,此人确实是有情有义的汉子。也印证了下面那封信确实是出自林的肺腑。而且,林来了大陆之后,确实跟军队完全脱离了关系,首先是想去中国人民大学读经济学硕士的,但是却被人大拒绝了,后来是北大收留了他,正因为如此,他才如此感激北大。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来,就算来了大陆,他也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成为宣传工具。。。林本身是很厌恶的,我怀疑这个也是他再三要求的。
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预料。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林毅夫绝对不知道,作为一个志愿入伍,报效祖国的大学生,怎么弄成了“感动台湾十大人物”,“中华民国十大杰出青年” 了,所以建丰同志同林讲话 “中央都决定了,让来当我们的标兵。” 林说另请高明吧,实在也不是谦虚。 一个想当兵的大学生怎么就到了金门前线去了呢。 但是,建丰同志讲“大家已经研究决定了”。后来又念了两首诗,诗是啥我记不住了。
可是去了之后才发现,虽然我跟团长谈笑风生,但是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啊,我们的部队啊,太腐败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还是要遵守基本法的嘛。我都快30多岁了,人生的经历是有限的嘛,所以只能弄一个大新闻咯
暂时就膜到这里,大家有啥问题,欢迎讨论!
--------------------------------------------------------------我是分割线--------------------------------------------------------------
以下是原答案:
这个问题,林毅夫自己有个回答…
1980年,林毅夫写给在日本东京的表哥李建兴转交的家信中谈到了他由金门游过海峡逃离台湾到大陆的动机
建興兄:
  臨別之際,未及問你將來在東京的地址,因此上封信僅以姑且試之的心情投寄,真沒想到竟能接到你的回音。轉眼離家已近一載,雖說男兒志在四方,不能眷念兒女私情,而忘卻肩上的責任;但是思鄉之情卻是隨著日月的增長而加深。捧讀來信之際,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家書抵萬金”之心情。
  回國以後,原想儘速給家裏捎個消息,但顧及親友的安全,故不敢莽撞從事。我的回國對台灣當局來說,當然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而我在臺的知名度,更給了大陸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但為了在臺親友的安全,經我的要求,組織終於同意,只要台灣當局不對我的家屬和親友採取迫害行動,這邊也就不以我的回國做文章。
  在大陸這段時間,經組織的安排,我參觀了許多地方,雖然總的來說,大陸在經濟建設方面還相當落後,人民的生活水準也還很低,但基本上每個人是可以吃得飽、穿得暖的,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項突出的成就。在社會主義建設上,中國應該有更高的成就,但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亂,使整個中國的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現在中國從上到下正在實事求是地檢討建國30年來的經驗,從中吸取教訓,以便為現代化的中國之建設而努力。
  自從“四人幫”倒臺以後,整個大陸正在以一個飛躍的速度向前進步,人民充滿朝氣和信心。我深深地相信,中華民族是有希望、有前途的。而做為一個中國人,是值得驕傲,是可以抬頭挺胸昂立於世界之上的。基於對歷史的癖好,我特地去參觀了許多名勝古跡,但是長城的雄壯,故宮的華麗,並沒有在我心裏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戰國時代,秦李冰父子在成都所築的都江堰。由於都江堰,使四川成為天府之國,而始建迄今已近三千年,但是它還在惠及眾生。當我站在江邊,聽那滔滔的水聲,真讓我有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為後世子孫千萬年之幸福,貢獻一己之力量,實有愧此生之嘆!
台灣的未來,現在正處於十字路口,長期維持那種妾身未明的身份,對台灣一千七百萬同胞來說,並非終久之計。因此何去何從,我輩應當發揮應盡的影響力。正如你來信所說,台灣不該獨立,更不應該再次淪為次殖民地。那麼台灣到底應該往何處去,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是我心中思索的主題。基於對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認識,我覺得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選擇方案。
  做為一個台灣人,我深愛這塊生我、養我的地方,我願為它的繁榮、幸福奉獻一生的精力;但是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台灣除了是台灣人的台灣之外,台灣還應該能對中國的歷史發揮更大的貢獻。長期的分裂,對大陸不利,對台灣不利,對整個中國的歷史更不利。因此,如何在不損害台灣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國早日再度統一,是我輩有志青年無以旁貸的責任。
  現在大陸對台灣這30年來在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上的成就,是充分肯定的;而大陸在提出和平統一台灣政策的同時,也再三保證,尊重台灣現行的狀況和現行制度,不使台灣人民蒙受損失,不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而從我所接觸中,感覺到大陸當局是充滿誠意的。當然如何才能不降低台灣人民的生活水準,不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問題,而我覺得將來台灣統一以後,最主要的工作還是經濟方面。因此,目前我準備再以三年的時間,對經濟理論問題再好好下一番工夫。
  在台灣我雖也曾是被吹捧的對象,可是國民黨對我只是利用,而不是真正的培養;現在這邊則是真正重視我,培養我。
  目前我的生活除了偶感單調寂寞外,一切都令人非常滿意。上次在佳佳餐廳,我原有意將雲英、小龍、小麟托你照顧,而如今你也已經離開台灣。雲英一個女子要撫養兩個孩子,其艱辛可想而知。小龍已經3歲,正是最需要父親的時候,但卻只能和他母親相依為命。小麟出生,連跟父親見面的機會都沒有。我母多病,我未能盡人子應有之孝道,對於他們我實在有說不盡的抱歉,但望團圓之日早日來臨。
  對雲英請代我多鼓勵她。也請你轉告大哥大嫂,要他們對家庭多負點責任,將來我會十倍、百倍奉還。雲英的生日是2月16日,我母親是農曆五月份生的,我父親是農曆八月初七生,小麟應是陽曆8月5日左右生的吧?小龍則是12月12日生日,這些日子若方便,請代我向他們送些禮物,我和雲英之間有個小名叫方方,在禮物上寫上這個名字,她就會了解的。
  目前我唯一能聯繫的親人就是你,但是你也應該特別小心,不要給國民黨當局抓到任何把柄,免得惹來一身麻煩。消息最好採用口傳,以免留下痕跡。現在你大概忙著準備4月份的考試吧!等考完試再進一步聯繫。請代我向建成兄嫂問好。最後,我們台灣人應有一個志氣,不但要做台灣的主人,而且要做中國的主人,讓我們為中國的統一、富強而努力吧!
——林毅夫,《给表兄李建兴的信--台湾人也要做中国的主人》
以下內容不保證真實,只是聽說的二手消息,而且是二十多年前的記憶了。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台灣大一還有軍訓課,跟大陸的軍訓不太一樣,大部分是坐在教室裡聽教官吹牛,那些教官們大多是幹了二十多年準備領退休金的職業軍人,不少人待退之前會選擇去校園當教官,環境比較輕鬆。
據當年教官上課自己說的,林毅夫是他陸軍官校的同屆同學,發生了林游泳過去大陸這件事,他們所有同學都非常驚訝....因為在軍校的時候,林毅夫他是一名旱鴨子,完全不會游泳,也不敢下水。所以他們幾個同學聊到此事,猜測可能早在進軍校之前,他就已經有所準備,不知道是否早被情報單位吸收了。
後來就剛好在那個學期,林毅夫家人過世,就他要不要返台奔喪與如果真的返台要不要逮捕的問題,在台灣那陣子新聞媒體吵得沸沸揚揚,教官怕惹上麻煩開始絕口不提八卦,專心上課,即使我們一直催促他講下去,他反而不敢說了~
那是特定时代的事情,按我们8090后这代人是无法理解的。
前几年看台湾的一档节目,好像是新闻追追追,里边讨论林毅夫投诚大陆的观点挺好玩。里面嘉宾说林正义只是大陆的一颗棋子,是大陆恶心台湾的标杆;林正义背叛对他悉心培养的中华民国,是为不忠;父母妻儿,不能尽到责任,是为不孝;一个不忠不孝之人,中共怎么会特别看重嘛,他能做出这一番成就不就是因为是大陆为了恶心台湾……这群嘉宾大多和林毅夫年纪相仿,其中一个嘉宾还是林毅夫最后呆的部队出来的,大骂林毅夫把他们害惨了,他们部队后面篮球都成为管制品,有专人管理……。
一群年纪相仿的人,受着同样的教育都无法理解林毅夫的行为,又何况是我们。
我们不也同样无法理解当年众多中华儿女投身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不顾自己生命吗?我们8090后过惯了太多的好日子,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不能理解有人不顾自己生命也要去干一番事业了。林毅夫为何要到大陆来,同意前边答案:家国情怀。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8 21:31:16  更:2024-03-08 21:40:4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