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三国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三国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国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历史
三国
三国演义(书籍)
三国人物
三国历史
三国有哪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
《三国演义》里讨董卓的是“十八路诸侯”,可能是源于宋代的地理概念。


历史上讨伐董卓的,当然没有“十八路诸侯”之说,但是早在元朝的小说杂剧中,就已经有了“十八诸侯”的概念。
早在元代至治年间的《三国志平话》里,就有陶谦部将曹豹和吕布交战被擒,被放回后传话说,“吕布只待捉十八镇诸侯”。


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明确被列举参战的诸侯只有曹操、袁绍、孙坚、宋文举(孔融)、陶谦、刘表,并未能够凑足十八人。
另外,在元杂剧中,能够看到“十八路诸侯”这个概念,如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元郑德辉的杂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更是不耐其烦的让每个诸侯都出来走了一个过场。不过他设定的十八路诸侯是:
冀王袁绍、兖州太守曹操、长沙太守孙坚、荆州太守刘表、北海太守孔融、益州太守韩昇、济州太守鲍信、山阳太守乔梅(桥瑁)、河内太守王旷(王匡)、潼关太守韩俞、沧州太守吴慎、南阳太守张秀(张绣)、徐州太守陶谦、寿春太守袁术、陕州太守赵庄、幽州太守刘羽(刘虞)、镇阳太守公孙瓒、青州太守田客(田楷)。


好吧,明显带有东拼西凑的痕迹,比如说南阳太守张秀的原型张绣,这时候还跟着叔叔张济在董卓那里打工,而“益州太守韩昇”、“潼关太守韩俞”、“沧州太守吴慎”、“陕州太守赵庄”更是查无此人。
可见,在元代时,讨伐董卓的是“十八路诸侯”已经成了定数,但是具体是谁是没有定论的。
比较搞得是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赴会》,里面司马徽有句唱词是:
有一个莽张飞,虎牢关力战了十八路诸侯,骑一匹毕月乌,使一条丈八矛,他在那当阳阪有如雷吼,喝退了曹丞相一百万铁甲貔貅,他瞅一瞅漫天尘土桥先断,喝一声拍岸惊涛水逆流。那一伙怎肯干休!
吕布表示:“啊?你战了,我战谁啊?”
虽然有人觉得“十八路诸侯”的概念是源自于《史记》里记载项羽在灭秦后,楚义帝封了十八个诸侯,但是考虑到十八个诸侯不包括西楚霸王项羽,严格来说,其实是十九个,《西汉演义》等等小说和杂剧也完全不使用“十八路诸侯”这个概念,因此可能另有出处。
日本学者竹内真彦认为,“十八路诸侯”的“十八路”可能是源于北宋时产生的地理概念,北宋时,“路”是全国最大的行政单位,特别是在北宋中期,天下是分为“十八路”的。
北宋建国之初,至道(997)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八(1029)年改为“十八路”,到了元丰六(1076)年改为“二十三路”。
虽然只使用了四十多年的事件,但是这段时间是北宋最为稳定的时代,可能是这段时间内产生了“天下”=“十八路”的概念。恰好,汴京等大城市的瓦子勾栏又兴于这段时间,因此“天下十八路”被说唱、杂剧艺人所接受和使用。
这时的“十八路诸侯”,其实是虚写的“全天下诸侯”的意思。
至少,到了宋末元初,马端临在《文献通考》里,还说“天下凡十八路”,列举也只列到十八路,可见这“天下十八路”一概念在宋人心中的地位,不见得输于“天下二十三路”。


可能是到了元代,最大的行政单位改为了“行省”,而祖祖辈辈唱“天下十八路”的艺人们这时已经对“十八路”的指代不清楚了,因此便逐步将虚指改为实写,拼凑出了“十八路诸侯”。
到了嘉靖本《三国演义》诞生时,更是将虚构人物替换为真实存在的三国诸侯,借历史背景而深入人心了。
===========
敝人所写的其他《三国演义》周边回答:
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都默认赵云是大帅哥?7787 赞同 · 552 评论回答


中国人和日本人对三国认知有何不同?1368 赞同 · 116 评论回答


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张飞自称燕人张翼德,为何关羽自报家门时只说「关某」二字?1041 赞同 · 64 评论回答
张飞到底长得好不好看?1167 赞同 · 71 评论回答


一小学生自称读完了《三国演义》。我问她陈登是谁,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677 赞同 · 109 评论回答


日本人为什么只喜欢《三国演义》,而对其他中国古代小说兴趣不大?1293 赞同 · 94 评论回答


三国演义中虚构南蛮人物姓名是怎么取的?1648 赞同 · 136 评论回答


三国六大奇才:一龙一凤、一马一鬼、一虎一麒麟,他们分别是谁?2734 赞同 · 269 评论回答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是不是写出了一个“我孝庄”级别的bug?567 赞同 · 43 评论回答


最近查阅三国志,发现曹操帐下很多武将文臣,在三国演义中都没出现过,为什么?518 赞同 · 38 评论回答


那些在三国演义里出现过的人物,应该都不算冷知识了。
那我提几个比较有趣的、三国演义里没出现过的历史名士吧。
1.作风败坏的崔烈同志和其子文化人小崔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寔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楇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烈后拜太尉。
崔烈同志的这个事情,从头到尾各个人物都比较搞笑
崔烈同志是幽州、冀州的名士,崔家虽然不像袁家一样四世三公,但崔烈、崔骃、崔盘、崔寔等也都是有名望的九卿和太守,可谓名门望族。所以崔烈同志名望极高,一度爬到士人代表的位置。本来吧,崔烈同志一向淡泊名利,所以名声很好,但如今名望一高,群众们也就有了让崔烈同志担任三公的提议,随着群众们的呼声越来越高,崔烈同志心里也痒痒了。
哎,刚好就在崔烈同志心痒痒的时候,腐朽的封建阶级统治者汉灵帝就把机会送上了门:汉灵帝刘宏施行臭名昭著的买官制度,三公的职位标了一千万钱,可这一千万可不是小数目,刚开始没人买。而刚好汉灵帝的傅母程女士和崔烈同志认识,灵帝、程女士、崔烈三人一合计,崔烈同志掏了个半价,花五百万把司徒这个官买下来了。
本来吧,事到这也就结束了,可是司徒是三公之职,不是个小官。所以崔烈上任前要宴请百官,汉灵帝买了个面子,也去了。这一去不要紧,汉灵帝看着崔烈一脸得意的样子,完全没有刚割了五百万的肉疼(其实这就是灵帝不讲理了,人家肉疼也不能在宴会上表现出来啊),一下子把汉灵帝酸得恰了柠檬一样,对旁边人说道:
朕特么亏到姥姥家了!怎么就没卖他一千万呢?(“悔不小靳,可至千万。”)
中间商程女士在旁边一听,赶紧在旁边打圆场:
陛下你可别逼逼了,崔公是冀州的人民领袖,群众呼声这么高,人家哪肯掏这五百万?还不是多亏我这个中介在你俩间反复横跳,才为国库赚了五百万,你咋还不知好歹怪罪我呢?(“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
两人一吵,事情就传出去了。于是烈同志的声望一下子就崩了,士人们都鄙夷他的卖官行径,烈同志自己也心虚,于是就找人问自己现在的口碑,但司徒毕竟位高权重,一般人不敢明说,烈同志也就一直不了解情况,直到有一天他问到了自己儿子小崔,小崔同志还年轻,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老爹你从小就有名望,又当过太守九卿,本来群众们对你当三公的呼声很高,结果你现在当上司徒了。人民群众又不买你的账了。(“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
烈同志一听,赶紧问为什么,小崔同志是个老实人,直接就把原话说出来了:
群众们说你身上沾染了资本主义作风(“论者嫌其铜臭。”)
被戳到痛楚的烈同志,愤怒了


气急败坏的烈同志舍弃了父子之情,当即便举起大杖要狂打小崔同志,可怜我们的小崔同志(崔钧),身为堂堂大汉的虎贲中郎将,身穿武服,还是被亲爹打得满地乱窜,崔烈同志边打还边骂:
“傻x东西,你老子打你你还敢跑?你个不孝的东西!”(烈骂曰:“死卒,父楇而走,孝乎?”)
幸好,我们小崔同志是个文化人,一边窜一边给亲爹讲文化典故:
“当年舜孝顺他爹时,他爹用小杖打的时候舜就挨着,他爹用大杖打的时候舜撒腿就跑,这可孝顺得很啊!”(“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听到了这番话,崔烈同志惭愧地停了手,这一家可谓父慈子孝。
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局也很狗血,崔烈先是从司徒改任了太尉(同是三公),七个月后,出现了一个人:曹嵩(就是曹操老爹),花了三个亿买了太尉之职,于是崔烈就被免职了
花钱买来的三公,终究被人花钱抢走了,资本主义果然是吃人不吐骨头啊
陈群最早出仕的是刘备,同时他又是荀彧的女婿。
荀彧的曾孙荀恺、荀悝是司马懿的外孙,很得外公喜欢,其乳名虎子、龙子就是外公给取的。
司马师并非不育,只是太擅长生女儿。
张郃有六个儿子,唯独长子张雄留下名字。
曹真是个大胖子,有一次在宴席上被曹丕宠臣吴质嘲讽,气得拔剑险些砍了吴质。
献策偷袭乌巢的许攸,老牌阴谋家了,已知其最早的作品是谋刺汉灵帝。曹操也知道此事。
被陈登、刘备一起鄙视的名士许汜,逃命本事挺过硬,是张邈、吕布这一伙人当中少数逃过曹操追杀的人之一。
根据小道消息,水镜先生司马徽在曹操收降刘琮后加入麾下,但不久便病死[1]。
曹操南下荆州,从刘备处掠走了徐庶、石韬[2],但新收得的谋士刘巴最终却为刘备所得。
张飞不知怎么想的,非要到刘巴家借宿,刘巴不睬他,张飞挺恼火,但最终也没把人家怎么样。
知名毒妇、孙权爱女、东吴大公主孙鲁班,第一任丈夫是周瑜之子——骑都尉周循。
三个帝国的二代,刘禅、曹丕、孙登,认真计较起来,全都是庶出。(而且只有孙登是长子)
吴国少帝孙亮字子明,名字很可能取自诸葛亮(字孔明),另外吕蒙也字子明。
少年天子曹髦之父东海王曹霖(曹丕之子)是个残害婢女的变态,只不知是先天还是后天。
钟繇闭嘴不说荀攸的那些妙计,其实很够朋友。
司马炎篡魏时,七房堂叔司马顺不肯受封,遭到废黜,流放到武威。
魏吴两国的高寿者(高柔、张昭、司马懿、田豫、陆凯、满宠、贾诩、王凌、吕岱、士燮)大多能力爆表,汉国则完全相反(来敏、孟光、谯周、向朗……)。
更新啦
东吴二太子孙和之妻是张昭的孙女,所以说当初如果孙权真的烧死张昭全家,大概孙和就不会被废掉?[3]
何晏看不上当曹操的养子,但笑纳了曹操的闺女。
辽东太守公孙康长子公孙晃早就预言了弟弟公孙渊要“反魏”,多次向曹叡上书提醒,但曹叡在事前不听,又在事后不顾百官求情,杀死公孙晃全家。
西晋大将羊祜,是夏侯霸的女婿,蔡昭姬的外甥,司马师的小舅子,辛宪英的外侄子……
被庞统评价为“牛马”的顾劭、陆绩[4],果然忙碌一生,三十五岁之前就乖乖去世。
想到再更新~
附赠来敏、孟光出场的故事:
宣汉:鞋扇换位·第五场9 赞同 · 2 评论文章


姜维死后与季汉重臣的对话之二十二·孟光篇27 赞同 · 5 评论文章


参考^《司马徽别传》:荆州破,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惜其病死。^《魏略》: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吴主五子传》:是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於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於废黜。^《庞统传》: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勣、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甘露寺》一折戏里出场的所有人物都不曾见过甘露寺。该寺始建于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此时三国已经亡了一个,还有一个也快了。
顺便,中国历史上相同的年号中,时间差距最近的是:甘露(魏,256-260)和甘露(吴,265-266)。
1.”容兵士三千人“的战船。
为了水运河作战的需要,孙权很重视造船业的发展。当时最大的造船基地在建安郡侯官(今福建福州),吴在此设立典船都尉,许多罪犯被罚到这里造船。武昌的官府造船业也很兴盛,它造的一艘名为“大船”的战舰,能“容兵士三千人。
吴国灭亡的时候,晋从吴接收的舟船达到五千余艘。
这样一看当时吴国虽然陆战不咋样,水战还是相当强的。毕竟三千人的战舰在三国时期,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2.翻车的应用
这里不是指现在意义上的翻车,指的是一种连续提水机械,是一种灌溉工具。原理就是从低处到高处,从河里往岸上提水用时。把木制的水槽靠在岸边,槽里架一块河槽一样宽的板,板的上端装一个大轮轴,板的下端定有一个小轮轴,一条有一块块小板连接成的长链环,在那板块的上下两面,绕过大小轮轴,两个人踏动大轮轴上的拐木,大轮轴转动带动长连环——龙骨板叶转动就会把水从下边刮上来。


翻车
是不是听晕了?其实原理和自行车差不多。就是通过人的脚力来转动小轮轴,进而转动大轮轴,进而把水刮上来。 只能说古人的智慧还是很厉害的。
3.日本卑弥呼女王遣使来魏
2世纪末的一个日本女子。当时日本最大的国家邪马台国打乱,三十多个部落国家相互攻伐。卑弥呼·常年从事鬼神之道。当时人都相信她,所以她就成为了邪马台国的女王。为了巩固统治,于是在238年派遣使者来到洛阳。 之后两国交往密切。也是历史记载的日本第一次和中国交好记录。
ps;这位女王活到了九十多岁,终生未嫁,没有后代。即位人通过鬼道治国。可能是从曹魏那里传来的治国方略。
4.孙权也实行屯田
东吴的屯田制度创始于建安七、八年。一直推行到吴亡,历时七十多年。分为军屯和民屯。分布很广泛。《水经注》记载:
水之左右,公私裂溉,咸成沃壤,旧吴屯所在也。
5.卫温诸葛直回来之后被杀
卫温诸葛直到了夷州之后,交给了当地人很多的技术。但回去之后,孙权认为这两个人无功而返。1万人只活下来十之二三。所以就把两人杀了。
ps:夷州当地有个风俗,室内陈列的人头骨越多,表示杀s的敌人越多,本领也越大。
6.诸葛亮南征结束之后南中依旧不稳
根据三国志记载:
初,越嶲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说明什么?说明南中这个地方蜀汉是根本没法做到有效管理的。官吏去都不敢去,你还指望做到什么有效的管理?你见过县太爷办公地点与当地距离400公里的吗。
7.诸葛亮治下的蜀国粮食产量很高
绵竹、广汉一带的水田,能亩产三斛以上。在古代十斗为一斛。一斛也成为一石。差不多也就是130斤。三斛也就是390斤,接近400斤。现在的水稻产量在700斤左右。这也能说明当时蜀国农业科技上的发达。
8.用天然气熬盐
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益州的许多地方都产井盐,成都甚至各个农户家中就有产井盐的井,;临邛的盐井工人已发明用天然气熬盐,即所谓的火并煮盐。为了规范煮盐,蜀设有司金中郎将和私盐校尉。


长期以来,受戏曲小说的影响,一般人都误认为行当为老生的诸葛亮比行当为小生的周瑜年长。直至1959年,吴晗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赤壁之战当年,鲁肃37岁,周瑜34岁,而诸葛亮年仅27岁。许多人才第一次意识到诸葛亮实际比那两位都小得多。 ?
曹操可能参加了界桥之战。
三国志武帝纪在记载曹操的生平时出现了一年多的空白。在初平元年(190)年初,曹操于汴水之战大败并去了扬州募兵,随后屯兵河内,之后到初平二年(191)下半年讨伐黑山军前,除开拒绝袁绍拥立刘虞的提议外,几乎没有相关动向记载。
当时袁绍正屯兵河内,而会稽典录记载会稽人周喁是曹操起兵时的军师,后来又和孙坚争豫州。多种史料都记载派周家兄弟去和孙坚争豫州的正是袁绍,加上袁绍向曹操提议拥立刘虞一事,可知袁绍曹操此时正屯兵一处,并且关系亲密,属于同一阵营。
袁绍在初平二年四月后不久离开河内,七月从韩馥手中夺取了冀州,随后又于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英雄记记载袁绍刚打完界桥之战正在开庆功宴时听闻大本营魏郡的守军造反,与黑山军于毒一起袭击了邺城,杀死魏郡太守栗成,袁绍于是立刻回军,击败并斩杀了于毒。武帝纪里写袁绍夺取冀州后,黑山军的于毒、白绕、眭固等人率领十余万人攻略魏郡和东郡,指的应当是同一件事。
绍既破瓒,引军南到薄落津,方与宾客诸将共会,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共覆邺城,遂杀太守栗成。
绍到,遂屯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乃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
秋七月,袁绍胁韩馥,取冀州。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东郡位于兖州,与魏郡接壤,程昱传里记载袁绍和公孙瓒当时都在拉拢兖州刺史刘岱,刘岱犹豫不决,之后听从部下程昱的建议选择了袁绍一方,紧接着公孙瓒就被袁绍所大败。公孙瓒传则记载其和袁绍争冀州时任命单经为兖州刺史,自然是和刘岱谈崩后翻脸了,以单经为大将抢夺兖州。而三国志张燕传和后汉书公孙瓒传都记载公孙瓒争冀州时联络了黑山军,所以于毒等人进攻魏郡和东郡自然是公孙瓒的指示。
在黑山军的攻势下,魏郡太守栗成被杀,东郡太守王肱跑路,三国志记载曹操带兵进了东郡并击败白绕,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次年又在东郡击败于毒,邀击眭固,又在内黄大败匈奴单于於夫罗。内黄位于魏郡,离邺城只有几十公里远,张杨传记载眭固后来成了张杨的部下,而於夫罗当时也绑架了张杨反叛袁绍,眭固、张杨、於夫罗此时都在反袁绍阵营,张杨传里还有於夫罗等人被袁绍部将麴义击败的记载。综上,曹操攻击于毒、眭固、於夫罗等人都是出于袁绍的指示,甚至曹操当上东郡太守也是因为击败黑山军的战功,这时的曹操实质上就是袁绍的部下。
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於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麹义追击於邺南,破之。
界桥之战爆发于黑山军袭击邺城之前,且从地图方位来看,黑山军只有攻入魏郡之后才能攻入东郡,所以这时的曹操应该还没去东郡,身处冀州或者河内,自然是有可能参加界桥之战的,就算没参加界桥的战斗,也肯定在其他地方帮助袁绍和公孙瓒争冀州。实际上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时的治所东武阳就在黄河北岸且非常偏东,十分靠近袁绍的驻地。问题在于,三国志为何对曹操帮助袁绍争冀州的事只字不提?
实际上整个三国志都对曹操的这段经历表达得十分隐晦,首先把曹操投奔袁绍的事记载为“进屯河内”,撇清与袁绍之间的关系。之后写曹操打黑山军和於夫罗时也根本不提袁绍,光看前后文甚至无法知晓曹操为何会与这群人开战。并且袁绍传里也没提界桥之战和打于毒的事,如果没有英雄记里于毒袭击袁绍后方的内容,甚至会以为打于毒是曹操的独立行动。只有公孙瓒传里提了下界桥之战,但仅用了16个字,并且没说公孙瓒招引黑山军的事,后来范晔在后汉书里才补上了这一段。
可以看出三国志里在极力淡化曹操帮助袁绍对抗公孙瓒的事,避免在几位当事人的传记里提到于毒袭击袁绍后方,对于界桥之战的前后环境也是极尽简略。具体原因应该是想要弱化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以此美化曹操形象。
此外后汉书赵岐传里记载董卓死后李傕派马日磾和赵岐出使关东,袁绍和曹操当时正在和公孙瓒争冀州,听说赵岐到来,率兵到数百里外相迎。这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曹操帮袁绍对抗公孙瓒的明证。
是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争冀州,绍及操闻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岐深陈天子恩德,宜罢兵安人之道,又移书公孙瓒,为言利害。绍等各引兵去,皆与岐期会洛阳,奉迎车驾。
至于曹操究竟有没有来到界桥之战的现场,就真的难以得知了。
1.董卓屠过周瑜家人
忠子晖,前为洛阳令,去官归。兄弟好宾客,雄江淮闲,出入从车常百余乘。及帝崩,晖闻京师不安,来候忠,董卓闻而恶之,使兵劫杀其兄弟。
到底杀了多少人没有记载,但自此之后这个看起来本来人口也不太繁盛的家族更加凋零。周瑜的侄孙成为这个家族最后一个见于正史的人,原因是被全琮举荐但孙权拒绝任用,自此之后周家没有任何记载。
2.孙权有两个姐姐
其中一个是诸葛瑾的举荐人弘咨的妻子,另一个记载更少只知道夫家姓陈。
而孙权母亲吴夫人生四男一女,所以孙权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中只有一个是同母。
3.张昭是东吴唯二万户侯
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
且张昭的两个儿子、侄子全都封侯。
因为《三国志》比较简略还很多人没传,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史料发现。目前有记录的东吴的另一个万户侯是孙权长子孙登,曹丕封的。
4.孙权很爱孙和
在孙和还不是太子的时候。
弟和有宠于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
5.孙权不是吴侯,是南昌侯
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今封君为吴王……其上故骠骑将军南昌侯印绶符策。
冷知识太多了,说一个我印象最深刻的:
三国当中的人物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的。
1.拿出刘备火烧赤壁 统帅吴军 大破曹操的史料后,让某人拿出同样的史料会被打成薯粉。
哪怕刘备真的有火烧赤壁的史料
哪怕刘备真的有统帅吴军的史料
哪怕刘备真的有大破曹操的史料
哪怕刘备火烧赤壁 大破曹操被曹太君本人官方认证(山阳公)
哪怕刘备大破曹操被晋朝官方史书三国志,明明白白的记载,反倒是对于xx根本不提
但是根据“诸葛亮有羽扇纶巾的史料,但是xx没有,所以xx羽扇纶巾诸葛亮不能。”的逻辑,所以刘备不能火烧赤壁 统帅吴军 大破曹操。
2.曹操是薯粉
羽扇纶巾(假)
羽扇纶巾史料出自诸葛亮
美男子(假)
高情商:长壮有姿貌
低情商:周大壮
相比孙策明明白白的美姿颜,长壮有姿貌算什么啊?
颜值有多高?反正就是高 (不知道的还以为周公瑾是三阿哥呢)
有姿貌>美姿颜>英霸之气
和孙策关系亲密(假)
1.直到孙策死之前没进入孙策决策核心
2.孙策即没给他兵权 也没给他城池
3.打完了仗,让周公瑾哪儿来的回哪儿
4.孙策要北上偷袭曹操了,让他遥领一个江夏太守≈刘备要跟曹操争汉中了
刘备让诸葛亮遥领一个豫章太守,让诸葛亮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不给兵权 不给城池
然后一群人尬吹刘备 诸葛亮关系好
周公瑾跟小乔是神仙眷侣(假)
根本没提过小乔是周公瑾正妻
大都督(假)
和程普为左右部督
外事不决问周公瑾(假)
只提了内事不决问张昭
群英会蒋干盗书(假)
反间计杀蔡瑁(假)
凸显周公瑾智慧假的
赤壁破曹(假)
赤壁破曹的是孙刘联军
魏书:武皇帝被刘备打败还被刘备烧了船
蜀书:先帝大败曹操 还烧了曹操的船,但是有吴军帮忙
吞书:我赤壁破曹,没刘备什么事儿
曹操:刘备真的是我的对手啊
曹操:周公瑾徒获虚名
周公瑾赤壁主力(假)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一共5万人
刘备两万
周公瑾 程普各一万
周公瑾军事水平强(假)
拿得出手的赤壁 南郡都要刘备帮忙
刘备离了周公瑾汉中大败曹操
周公瑾离了刘备帮忙,以大博小的情况下
死伤甚重 相守岁余——孙仲谋传
同时期关羽绝北道绝到
江陵城物殚谷尽——为曹公作与孙权书
关羽几个月把曹仁打的到处求援
周公瑾刚到南郡城
万数人就被曹仁几百人当众骑脸
最后战绩:
刘备拿下4.5个郡 周公瑾只拿下半个
甚至刘备入蜀几年平定蜀地,周公瑾拿什么碰瓷刘备
【心胸狭窄(假)】
孙太君图图他老家,他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叫孙策哥,≈诸葛亮管曹操叫哥
真是让薯粉不敢相信
要是心胸狭窄,周公瑾肯定做不到
演义周瑜设计擒太史慈,正史是孙策力战擒太史慈。
演义二张都是周瑜引荐的,正史与周瑜无关。
演义孙策同时托孤张昭和周瑜,正史只托孤了张昭没有周瑜。
演义赤壁周瑜是大都督,正史是和程普各为左右都督。
演义周瑜和诸葛亮一起想出火攻,正史是黄盖的主意。
还有群英会作诗舞剑,反间计杀蔡瑁张允,看破蔡中蔡和诈降,苦肉计,正史都没有记载,属于演义原创。
刘关张赵诸葛演义虽然都有吹嘘的虚构事迹,但最起码还是有真实吹点儿的,不像……
在三国年代,身材高是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事。《三国志》中详细记载了很多人的身高,具体包括:刘备身高七尺五寸,诸葛亮身高八尺、彭羕身高八尺、谯周身高八尺,刘表八尺,管宁八尺、何夔八尺三寸、程昱八尺三寸、许褚八尺、太史慈七尺七寸、孙韶八尺、陈武七尺七寸、董袭八尺。如果范围扩大到后汉书、晋书等史料,还能再增补一些,但总的来说,身高七尺五是载入史册的下限。我个人甚至怀疑这个标准还是因为刘备身份特殊被放低了,其他人有身高记载的都不矮于七尺七。
至于一汉尺有多长,我看过不同说法,七尺七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一米八,以今人标准也算得上高大醒目了。如果代入身高,那么某些三国事件的画面感就会更形象,比如管宁割席成了一米八的山东大哥弯下身子割席;谯周劝降成了个子最高的怂得最快;一米八五的程昱拿人肉充军粮,那就更吓人了。
这里还引申出另一个更有争议但适合开脑洞问题:没有身高记载或描述的是否意味着传主身高一般。比如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有身高九尺的说法,但是在《三国志》中只说关羽、张飞两人”雄壮威猛“,但雄壮威猛四个字并不包含身材高大的含义。作为对比,周瑜传有”长壮有姿貌“,鲁肃传有”体貌魁奇“的描述,而关羽、张飞两人虽然体格健壮,但可能只是普通人的身高,也就是一米七上下(甚至可能还不到一米七)。这么说来,一米七五左右的刘备遇到了一米八左右诸葛亮,关羽张飞两人一米七上下,看两个高人在自己头上相谈甚欢,想想是蛮让人吃醋的。
曹魏全员贪污犯,唯有元让是清官
典韦是三国志中使用武器种类最多的人,刀枪剑戟,暗器,肉搏无所不精,十足的武道大师。
匕首——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
刀、戟——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出。
长矛、撩戟(类似标枪)——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
双戟、长刀——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大斧——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
徒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可见典韦真的威猛过人,有人把他排为三国武力第二是有道理的。
1曹操好人妻--战争年代,家庭本就破碎的数以百万记。
2刘备擅逃跑--能打这么多次败仗,却每每保全性命的独刘备一人。不信你去问项王。
3孙权将十万--孙权其实不止打了一次合肥,一共五次,一次比一次丢人。
4孔明不擅兵--“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注意这里对比的事诸葛亮本人的政治能力,而非和他人对比。至于真实军事能力,也就是一次打的司马懿这个后三国无人能挡的角色龟缩不出而已。
5武圣吹过头--正史里的关羽一次万军从中刺颜良就已经是独一档了,整个人类史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位?
钟氏: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和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遨之后州梨,封于钟离,数传至接,居颍川长社,以钟为氏。


邓氏:第三支源出子姓,为商朝皇族的裔孙。商王武丁灭了姒姓邓国,随之封其叔父曼季于河(注指汉水)北的邓,并赐姓曼,侯爵,在今河南邓州。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祁侯,邓国亡,子孙以邓为氏。在西汉时形成了著名的南阳望族。曼季是邓姓族人公认的始祖,子姓邓氏是组成汉族邓姓群体的最主要成员,其历史至少有2600多年。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为鼓励生育,曹魏曾统筹辖区内的寡妇,分配给妇女较少的地区,与单身男性(主要是士兵)婚配。
政策本质上是好的,不过大概率这项政策有硬性的PKI指标,具体到下面执行的时候就变味了。史载曹魏许多官员把其当做政绩来抓,往往不择手段,甚至把已经结婚妇女同志的强行拆散,完成任务。杜畿担任河东太守时就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所以河东的数据很不好看。后来杜畿调任中央,赵俨接任后河东地区的寡妇数量突然暴增。曹丕拿着报表有些不解,就问杜畿为啥你走了以后河东多了那么多寡妇,难不成你以前就是应付我?
杜畿说,因为我报的都是死人的妻子,别人(赵俨)报的都是活人的妻子。曹丕听后汗颜,不过赵俨不仅没受影响,还一路高升,最终卒于大司空任上。
为啥呢?因为赵俨是曹丕的人。
三国时期的文化也是很出色的!有个泰山太守应劭,当时曹操派他去接父亲和弟弟,但是半路却被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张闿所杀,应劭不能复命,只能投奔袁绍去了。这个应劭的政绩看起来实在一般,但其在文化史上影响很大。他本人是个经学家,而且还有一部非常有名的著作:《风俗通义》,其中我们熟悉的女娲造人故事就是这里记载的。是研究汉代社会风俗史不可不读的著作。
三国时期东吴有个太常叫徐整,此人在历史上更是毫无名气了,不像应劭还能蹭曹操的热点。但是此人有两部著作,非常不一般,叫作《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这是两部谶纬性质的著作,充满着神秘预言,但却记录了一则非常有名的神话,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没错,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实际上都是三国时期的记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早。女娲补天稍微早点,那也是西汉《淮南子》的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1.刘备辛辛苦苦得来的安喜县尉被罢免是因为一场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政变——冀州刺史王芬的政变,
灵帝欲北巡河间旧宅,(王)芬等谋因此作难,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求得起兵。--《九州春秋》
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魏书 武帝纪》
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刘)备疑在遣中。--《典略》
2.曹操和灵帝废掉的宋皇后还有亲戚关系
太祖从妹夫濦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王沈《魏书》
《后汉书·宋皇后纪》:灵帝宋皇后讳某,扶风平陵人也,肃宗宋贵人之从曾孙也。建宁三年,选入掖庭为贵人。明年,立为皇后。父酆,执金吾,封不其乡侯。后无宠而居正位,后宫幸姬众,共谮毁。初,中常侍王甫枉诛勃海王悝及妃宋氏,妃即后之姑也。甫恐后怨之,乃与太中大夫程阿共构言皇后挟左道祝诅,帝信之。光和元年,遂策收玺绶。后自致暴室,以忧死。在位八年。父及兄弟并被诛。诸常侍、小黄门在省闼者,皆怜宋氏无辜,共合钱物,收葬废后及酆父子,归宋氏旧茔皋门亭。
3.袁绍袁术这两个主张杀宦官的和宦官都关系匪浅,中常侍袁赦是他们的同宗叔叔,袁术日后还娶了冯方的女儿
时中常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以逢、隗世宰相家,推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
彬少与蔡邕齐名。初举孝廉,拜尚书郎。时中常侍曹节女貋(婿)冯方亦为郎
时太尉张颢、司徒樊陵、大鸿胪郭防、太仆曹陵、大司农冯方并与宦竖相姻私,公行货赂
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统于蹇硕。
(这三处可能为一人,可能为两人,也可能为三人,但冯方女的父亲不管是哪个,都与宦官关系不浅)
司隶冯方女,国色也,避乱扬州,(袁)术登城见而悦之,遂纳焉,甚爱幸。-- 裴注《三国志·袁术传》引《九州春秋》)
4.荀彧也和宦官沾亲带故
典略曰:中常侍唐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转以与彧。父绲慕衡势,为彧娶之。
5.陈群和荀彧不仅是同事关系还是翁婿关系
荀顗,字景倩,颍川人,魏太尉彧之第六子也。幼为姊婿陈群所赏。
诸葛亮并没有因为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战死绵竹而绝后,他还有个孙子诸葛京,在司马炎的晋朝做官,最高做到江州刺史。
立上:”故蜀大官及尽忠死事者子孙,虽仕郡国;或有不才,同之齐民,为剧。”又上:“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子孙,流徙中畿,宜见叙用,一则以慰巴蜀民之心,其次倾东吴士人之望。“——《华阳国志》
四年三月,从帝宴于华林园,诏问蜀大臣子弟,后问先辈宜时叙用者,宪荐蜀郡常忌、杜轸、寿良、巴西陈寿、南郡高轨、南阳吕雅、许国、江夏费恭、琅邪诸葛京、汝南陈裕,即皆叙用,咸显於世。——《襄阳记》
1、吕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画戟,而是一把矛。
证据一
《汉末英雄记》记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可见,吕布的兵器实际是长兵器---矛!
证据二
吕布墓出土的兵器,也确实是把长矛。
2、诸葛亮草船借箭可能只是借了一个故事,根本就没借过箭
《三国志》记载的草船借箭,是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借箭的主角是孙权,他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
结果,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等到箭船身平衡,孙权得以安全返航。
此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五年。可以说和诸葛亮没有半毛钱关系。在各种史书记载中。都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记载。
3、历史上与魏国和吴国对立的不是蜀汉而是汉
历史上,刘备建立的国号是“汉”,并不是“蜀汉”。所以,《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并不是真正的“蜀汉”。
4、唱空城计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赵云
史书记载,赵云有过空城计的经历,诸葛亮无相关记载。很有可能,这故事又被移花接木了。
5、三国时候农器具依然使用石器
三国时代,有冶金业,但青铜器依然很贵,铁器也只有贵族和军队才有机会使用,普通百姓耕种农田依然广泛使用石器。在已知考古领域,三国时代的农器具的确是石器。
6、三国时期骑兵的马镫竟然是单撇,只有一个
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双马镫,是在东晋被首次使用,三国时期,虽然出现了马镫,但仅仅是一侧有马镫,马镫也只是方便上下马的工具。
骑兵不能在马上有效稳定身体,其战斗力会大打折扣。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对骑兵骑术的要求会很高。
注意:2023年即将结束,龙年正腾云而来,祝所有看到这里的知友,新年快乐,新春发财,盐粒滚滚,幸福安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有点想看豪门霸总小说,有没有朋友们推荐下
被称为「人间尤物」的女主,有多绝?
古代有什么特别毁三观的文学作品吗?
以色列的道德水平如果放在中世纪算高吗?
裘千尺只靠枣树活了10多年,现实世界真的可
《遮天》中很多大帝都有道统家族,女帝和无
人到底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
南京某商场贴日本元素事件,怎么看待这件事
你本人如何评价“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的观
如何评价汪精卫?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4 10:30:08  更:2024-03-04 10:40:39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