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什么是辉格史观(Whig history)?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什么是辉格史观(Whig history)?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什么是辉格史观(Whig history)?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历史学
世界历史学
什么是辉格史观(Whig history)?
“狭义的辉格史观指英国政治史领域中以辉格党为主角的一种特殊的历史叙事方式,认为辉格党是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进步力量,在辉格党带领下,英国不断进步到当代社会”。(1)“正是辉格党人长期坚持与托利党人和专制君主进行斗争,才形成了英国现在的宪政体制。”(1)
“辉格史家笔下的历史人物充满了色彩和传奇”,“简单地把一切历史产物或成就都归功于伟大人物。”(1)
辉格史学家认为“历史研究应该直接并永远参照现在。通过以当代作为直接参照体系的方式,历史人物会被轻易地归入到促进进步或阻碍进步的两个群体之中。”(2)辉格史观认为“英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宪政民主传统,即《大宪章》、兰开斯特时期的宪政主张、与罗马决裂、17世纪内战、光荣革命、对抗乔治三世和1832年议会改革等,这些重大事件都被一条宪政民主的主线隐约串联起来,辉格党人一贯地维持了这个传统,这些构建了英国独一无二的历史。”(1)
辉格史观既是一种简单化的进步史观,亦是一种保守史观。在辉格党人眼里,存在着两种传统,一种是优良传统,一种是落后传统。而辉格党人保守优良传统,是进步主义的保守派。
比如辉格党人强调现代英美普通法不是近现代的产物,而是继承了祖先的传统。
普通法是一种前现代现象,它当初既不是为了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生而形成,更不以对抗现代政治革命作为目标,甚至一度被视为十分落后的法律体系。它对后世的全部意义,是在英国向现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3)
罗马人的法律和义务观经由波利比乌斯、李维(Livy)、维吉尔、西塞罗和斯多葛派人士的丰富多彩的阐释,进入美国的政治思想和法理学体系,并被一劳永逸地纳入美国宪法之中。(4)
然而,辉格史观是错的。
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他的主要职能是通过这种方式而成为当代和过往世界的中介人。(2)
现在绝非过去的重复,不是优良传统塑造了历史,而是历史选择了某些传统。
习惯法在英国比较好地保存下来,更多地需要从英国历史演变过程去寻找理由。事实上,不论从普通法形成过程看,还是从英国历史进程看,它的每一次前行都具有重大的变革措施,非但没有表现出什么“保守主义”的特征,而且在持续不断的改进中,没有这些变革,就很难想象英国会从偏之一隅的欧洲小国成为世界性帝国,普通法也很难成为世界性法律。英国人尊重历史这是事实,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迅速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可以肯定,没有上述一系列重大司法改革,所谓“日耳曼习惯法”就是不值一提的一团乱麻。(5)
在历史研究中,有一个常见的错误——把“最初”当成源头。比如
@奈格利奇
认为“实际上无神论的雏形在希腊时期就有了,而人人平等的雏形则来自芝诺等人”。(6)
然而,“如果历史学家只是发现了第一个谈论“宗教自由”或“现代国家”的人就声称发现了“宗教自由”或“现代国家”的起源,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历史学家不应该把宗教自由演变到今天的历程看作一条直线,宗教自由的出现是大量我们难以描述和识别的历史力量的结果,这些历史力量与“宗教”“自由”两个概念并无多少关系。”(1)
“这一切都是互动的结果,都是复杂历史的沉淀,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中介来推动的,那些中介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产生出来的。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让人们的意图落空的历史进程上——天意让他们的奋斗产生出这样无法预测的结果。”(2)
“正如我们不能宣称哥伦布创造了现代美国,我们也不能说路德是现代世界的起源。同样,我们也不能像辉格派史学家所宣称的那样,认为17世纪的清教徒创造了现代英国的宪政体制。”(1)“只要深入研究英国历史进程,就会发现现代英国的宪政体制是辉格党与托利党长期斗争、互动、妥协并制衡等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结果,它是历史的产物而非某个政党或个人活动的结果。”(1)
“真实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每个历史参与者的愿望与行动都卷入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历史转变往往是特定历史环境与人和人之间博弈互动的结果。”(1)
这不是否定进步史观,而是反对简单化的进步史观。
很多人以现代保守主义的存在来反驳进步史观,比如
@奈格利奇
就认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流行宣布了现代化理论的破产。
然而,现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恰恰是现代化的产物。
以新疆为例。“维吾尔族社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在现代化发展方面面临挫折,也为原教旨保守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土壤。”(7)
“一方面是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急速推进;另一方面,人口1000多万,占新疆总人口47%的维吾尔族的产业工人队伍在缩小,未就业人数在增大,这种矛盾的状况显然不利于维吾尔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7)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农民进城谋生,而城市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失业、失学、贫穷、疾病的时刻威胁下,他们被掠夺的屈辱感十分强烈。”(8)
“这些在传统社会中从未有过的负面社会问题令处于传统封闭的维吾尔族社会反映强烈,但维吾尔族社会内部又没有成熟的社会机制来面对、反思和应对这些问题,于是原教旨主义色彩的宗教就适时出现了,因为宗教是唯一能够对维吾尔族民众能够产生行为约束规范的社会力量。”(7)“这时,他们很自然地会将自己所保留着的浓厚的传统伊斯兰教价值观,作为表达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工具。”(8)
因此,现代的保守主义,本质上也是现代的产物。就像现代生物虽然继承了古生物的基因,却是现代环境选择的产物。
辉格史观的真正错误,不在于进步主义思想,而在于它企图用传统解释进步,并把进步理解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少数先进分子的功劳。
(不过,“进步主义”一词容易被人误解,改为“与时俱进”比较合适。就像我认为“进化论”最好称为“演化论”,因为进化并不意味着变成更“进步”,只是为了适应环境罢了。)
引用文献:
(1)姜静||辉格式历史解释的形成、特点及困境根源
(2)赫伯特·巴特费尔德 | 历史的辉格解释
(3)冯克利|柏克保守主义思想的法学来源(上)
(4)美国建国与古罗马遗产
(5)英国普通法与保守主义
(6)论“无保可守”问题,
@奈格利奇
(7)南疆原教旨主义思潮调查笔记
(8)https://mp.weixin.qq.com/s/jyFFxA9p43xfAiKS71O8tw
因为我正确,所以我正确,我以前正确,现在正确,未来也必将正确,这就是典型辉格史观
江浙沪经济好是因为江浙沪的居民素质高,官员肯做事,企业家能拼搏。
正在看《明治维新史再考》,读到一句非常简明的总结:之前的学者只聚焦于最后的胜利者一方,把历史集中表现为那些主角以其意志与努力实现理想的过程。
辉格史观实际上是一种“德性论”,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迹,本质上是由于它卓尔不群的“美德”,比如坚忍、质朴、团结、锐意开拓等等。
而反过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衰败,本质上就是因为它德性衰败,耽于享乐,内斗腐朽,它被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所抛弃了。
吉本的大作《罗马帝国衰亡史》就是这样一种史观的典型代表。共和国兴,是因为古老的质朴的民主的贵族和领袖们百折不挠,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帝国亡,是因为专制的腐败的肆意妄为的皇帝们,和自甘堕落成为奴才的元老院,沉迷于种种荒唐的享乐,衰颓腐朽,忘却了古老的美德。
这个观点很有可能是因果倒置,因为一个国家在上升期,到处都有开拓的空间,所以统治阶层自然会有豪迈的征服者气势,但到了顶点之后,只能走入争夺存量的内卷时代,相应的统治阶层的内斗也就成为叙事的主旋律。
但就统治阶层的私人道德而言,可能两个时代不会有太多区别,顶多是上升期因为国家草创,所以没有那么多财富可供挥霍而已。
辉格史观其实很符合中国人的历史观,因为它的道德主义内核就是变种的中国“天命论”,只不过它眼里的天命不一样而已,一旦中国人承认或者接受了盎格鲁-撒克逊的昭昭天命,那么他就很快能从一个天命论者变成辉格史观的代言人,费拉不堪,德性匹配的下场,等等金句在互联网上的流行,本质上是两种史观的精神共鸣。
============================
本来在知乎上,我是很不喜欢吵架的,但是今天有位先生着实是把我惹火了,所以我修改一下回答。


这位196884先生,不满我的回答,所以在我的评论区把我批判了一番。本来这没关系,我写回答放开评论区,本来就是为了讨论的,我也不怕别人指正我的错误,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指正过我,我也修正过我的回答。
可是196884先生,你做了什么?你先说我诡辩,然后再把大英帝国的政治德性吹一通。


可是,我立刻就做出了辩驳,所谓“五眼同盟”,是美国主导下的盎撒国家同盟,不是英帝国!
我承认我的语气并不友好,可是我认为我只是对等地回应你而已,你说我诡辩,我说你诡辩,我们正常争论,你如果不服,一样可以保留意见。


可是你接下来做的事情却让人莫名其妙,你发了私信给我,痛骂我诡辩,并且愉快地给我扣上了粉红的帽子,然后还要我自杀——更重要的是,然后,你把我拉黑了!


你的所作所为,证明你根本没有任何的“德性”,在你的世界里,你不欢迎任何辩论,你只是享受蔑视他人、指责他人的快乐而已。
既然你拉黑我,那我不妨在我的回答里,附上我私信里发不出去的回复:


我再强调一次,我不在乎你同意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在知乎发回答只是为了找乐子,很多人都辩驳过我,我能接受。
但我不能接受把我辱骂一番之后再拉黑,只允许自己单方面输出的行为!
最后,196884先生,请容许我说一下我对你所作所为的评价:你卑劣而且胆怯,除此之外还很可笑,你的拙劣表演,只是在尽自己所能地抹黑自己所宣称的一切罢了。
大抵如此


简单来说就是辉格党过去是正确的,所以现在是正确,将来也是正确的,辉格党以外的托利党(保守党),君主派等等政治势力统统都是错误的。
英国几个世纪以来的进步应完全归功于辉格党,过去的英国有两种传统,一种是以辉格党为代表的优良传统,一种是以托利党为代表落后传统,英国能够成为世界级大国,正是辉格党与托利党、君主派等非辉格党分子不断斗争,并且不断取得胜利的结果。
解析:我行是因为我从底子上根本上就行,不是突然爆种了
1.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
2.我负责上升,敌人负责螺旋
3.我能赢是因为有上升,敌人能赢是因为螺旋。
这剧照就是辉格史观最活生生的写照。


剧照中角色为乾隆与和珅。
上过高中的人应该知道,马戛尔尼访华事件发生于1793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是1814年。
但是为什么观众看上去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呢?
首先不要怀疑这是神剧粗制滥造,这个剧的剧本写得很好。
那么,这就要谈到咱们多年来救亡史观下的历史教育了,什么“闭关锁国”“愚昧落后”“老大帝国”……
好像欧洲人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形象都没个变化,船坚炮利,科学昌明就完了。
甚至更早的,明代背景的文艺作品,如果出现葡萄牙人、荷兰人,也是这个形象。中国在救亡史观的熏陶下,对欧洲的印象彻底变成了静态的。
如果你看过徐克的《黄飞鸿狮王争霸》,你就更加能理解这一点。那里面有个角色,是俄国外交官,有个镜头就是他站在一台蒸汽机前面,大仰角镜头,一道光从他的背后打下来。这不是科学,这是开光。
实际上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半个世纪,世界才真正开始了飞速发展。鸦片战争时是龙虾兵扛着棕贝丝,八国联军侵华时,美国军队已经架起马克沁扫射北京平民了(回去看历史教材书,有这句话)。
十年前铁甲舰还流行撞击战术呢,中置露炮台的定远、镇远还很时髦,十年后管退炮就占统治地位了,北洋舰队这下一眼定镇了。
中国并不是像我们这半个世纪的宣传中那么封闭愚昧。1799年拿破仑就任第一执政,热孝在身的嘉庆还给他送了个牙雕《满床笏》——以郭子仪的汾阳王爵比喻第一执政,以再造唐朝比喻再造共和。
嗯,就这个怎么看怎么像纸扎冥器的玩意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嘉庆刚死了父亲,所以国礼也做成这个鬊色的。


辉格史观的重灾区当然是球类运动了。
很多网友论证XXX球队为何会夺冠,聚焦于胜利者,从技术到精神,洋洋洒洒几千字。
然而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实际上可能就是对面某个球员在总决赛那几天床不合身,晚上没睡好觉,所以状态不好导致球队输球。
想反驳也很简单,如果你事后能找出那么多理由论证XXX球队会夺冠,你在打比赛前把房子卖了梭哈,你不就财富自由了?
然而十赌九输,说明球运动偶然性远大于必然性,与其事后洋洋洒洒抒情,不如想想有没有扩大样本量搞研究的办法。
温伯格晚年回击科史界:我为何坚持科学的辉格史观?丨展卷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1979年诺贝尔奖得主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1933.5.3-2021.7.23)不仅是一位有分量的物理学者,同时还是一位足够有影响力的科普作家。他创作的科普和科学史作品都是科普界的经典,能够引起同时代甚至下一代物理学家的思考和研究,他出版的科学随笔也是余味悠长。去年,当温伯格的随笔集Third Thoughts在美国出版后,我们发表过著名科普作家卢昌海先生的介绍(见温伯格的最后一本文集,值得每个科学爱好者品读丨昌海一述)。在卢昌海的文章里,他特别提到温伯格在这本书里两篇有关科学史的文章:“Keeping an Eye on the Present – Whig History of Science”和“The Whig History of Science: An Exchange”。因为“这两篇文章都跟温伯格的科学史著作To Explain the World密切相关——因为都是后者引发的。......科学史学界对这部书的反应相当激烈。......而收录在Third Thoughts中的这两篇文章由于对这种针锋相对作了更清晰、更精彩、更直率、并且也更针锋相对的阐述,故而值得特别举出。”
今年,Third Thoughts已经有了中译本,我们在此刊发“Keeping an Eye on the Present – Whig History of Science”(《关注当下——科学的辉格史》)一文,与《返朴》诸友共读共思
撰文丨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翻译丨秦麦、孙正凡
我从1972年开始对科学史很感兴趣,当时我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关于广义相对论的研究生论文。[1]为了讲清楚爱因斯坦假设的动机,我从历史介绍开始,总结了这些想法的前因:非欧几何的历史、万有引力理论的历史,以及相对性原理的历史。
那本书中对历史的探讨几乎都基于二手资料和已发表的研究文章,但是我在写第二本书时做得更好一些,那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关于现代宇宙学的书,在1977年出版。[2]为了写这本书,我还采访了与1965年发现微波背景辐射有关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了解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早期宇宙残存的辐射。
后来我决定尝试向本科生教授物理学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我先是在哈佛,随后在得州大学教授了一门课程,内容是人类如何发现了原子的组成——电子、质子、中子。这些内容组成了另一本书。[3]由于对历史着了迷,后来我关于量子场论和量子力学的论文也是以历史介绍开始的。除了解释这些理论背后的思想从何而来,我也希望让使用这些理论的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宏大历史传统的一部分。
这些写作和教学中的大部分都只涉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现代史,大约从19 世纪末到现在。而我越来越感觉需要更深地挖掘,了解科学史上更早的时代,那时科学的目标和标准还没有变成现在的形态。为了了解更早的历史,我主动提出在得州大学为本科生讲授关于物理学和天文学史的课程。基于这些课程的讲义,又产生了一本书,在2015年出版。[4]
尽管我在这本书中对科学史上的错误、失败的开始,甚至不端行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总的来说这算得上一个进步的故事,从古希腊人最初的低效尝试,到希腊化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早熟的科学,随后经过在中世纪伊斯兰和基督教世界断断续续的进步,直到科学革命中现代科学的繁荣。我知道这种进步的故事已经不时兴了,并且我有意对科学史采用了常被诟病为“辉格解释” 的方法。所以当有些历史学家——尽管没在书中找到明显的错误——表示不喜欢其主题时,我并不惊讶。
这场混乱的结果是,美国物理学会于2016年3月在巴尔的摩召开学术会议的时候,将一个环节命名为:“对话作者:斯蒂芬·温伯格的《给世界的答案》”(返朴编注:即To Explain the World)。2015年12月,《纽约书评》发表了我提前写好的演讲,也就是下文。以下全部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最早描述并谴责所谓“历史的辉格解释”的人是剑桥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1931年,年轻的巴特菲尔德在一本以此为名的书中宣称,“研究过去的时候,将一只眼睛——可以这么说——盯着当下,是历史中一切罪恶和诡辩的来源”[5]。他着重批评了包括阿克顿勋爵在内的一些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将过去置于现代的道德评价下,比如他们只把辉格党人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描绘成不列颠的自由主义的拯救者,而看不到其他。并非巴特菲尔德个人不愿意进行道德评判,他只是觉得这不是历史学家的事。按照巴特菲尔德所说,研究16世纪的天主教和新教的辉格式历史学家们,“除非他能说出哪个派系是正义的,否则就感觉还有些事悬而未决”。
后来的历史学家们热切地采纳了巴特菲尔德的指摘。对历史学家来说,被叫作“辉格”,就像被称为“性别歧视主义者”“欧洲中心主义者”一样可怕。科学史也未能幸免。科学史家布鲁斯·亨特回忆,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读研究生学院时,“辉格派”是科学史中一个常见的蔑称。为了免受这种指控,人们不再讲发展进步的故事或者任何“大局”故事,而是转向小事件的描述,严格地聚焦在一段时间和空间。
尽管如此,在我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史课程,并随后将我的讲义加工成一本书的过程中,我开始认为,不论在其他各类历史中人们如何看待辉格史观,在科学史上它是有一席之地的。很明显,在艺术史或时尚史中不能说正确或者错误,在宗教史中也不可能,在政治史中是否可能则可以探讨。但是在科学史上,我们确实可以说谁是对的。根据巴特菲尔德所说,“一个人永远不能说终极问题、后续发生的事件,或者时间流逝证明了路德是正确的而教皇不是,或者说皮特是错的而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是对的”。但是我们可以完全自信地讲,时间的流逝已经证明,关于太阳系,哥白尼是对的,而托勒密的信徒们错了,牛顿是正确的,而笛卡尔的追随者们错了。
尽管科学史因此具有一些特别之处,使得辉格式解读有其用处,但是关注当下的想法也给一些专业的历史学家造成了困扰。没有从事过科学工作的历史学家们可能感觉到,他们达不到活跃科学家对于当代科学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像我这样的科学家必须承认,我们不能达到专业历史学家对于史料的掌握程度。所以应该由谁来写科学的历史呢?历史学家还是科学家?答案对我来说很明显:都可以写。
我要透露,这是和我有利害关系的,至少一本书的关系。[6]我提到的这本书基于我在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讲座,我在其中提到“我将会靠近当代历史学家们非常小心避开的危险区域:使用当前的标准评判过去”。书评大多是肯定的,但是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书评(一个专业史学家所写)严厉批评了我对当下的关注。这篇书评的标题是“科学的辉格式解释”。
现在,巴特菲尔德等人对于辉格式的批评,要么与科学史无关,要么毫无争议。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简化或者进行道德评判,比如将某些过去的科学家说成完美无瑕的英雄或者永不犯错的天才,而把另一些人说成坏蛋或者傻子。比如,我们绝不能掩饰伽利略在与耶稣会大学教授格拉希的一次关于彗星的辩论中完全错了,或者牛顿篡改自己的计算以符合对地球自转轴进动的观测。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把现在的标准用在考量想法和实践上,而不是用于评价个人。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假设前人以我们的思考方式思考,以为他们只是缺少些信息。
“研究过去的时候,将一只眼睛——可以这么说——盯着当下”,这是巴特菲尔德对我们小心当下主义的警告,这对辉格式科学史学家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1968年列出的注重内在发展的科学史准则中,托马斯·库恩主张“历史学家应该尽可能地(永远不会完全如此,如果是的话就写不出历史了)放下他所了解的科学”。[7]一些社会学家,包括巴斯大学著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组,将科学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则更加坚决地反对使用当前知识。
同时,科学史中的辉格派也并不缺少捍卫者。尤其是曾经的科学工作者,比如爱德华·哈里森[8]、尼古拉斯·贾丁[9]、恩斯特·迈尔[10]。我想这是因为科学家们需要这样的科学史——关注当下科学知识的科学史。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仅仅是此时此地文化(比如议会制民主或者莫里斯舞)的表达。我们认为存在一个可以上溯千年的解释世界的过程,而我们的工作是其中的最新阶段。我们如何到达了现今的理解(尽管此理解仍不完美)是一个有益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观点和动力。
当然,历史不应该忽略那些有影响力又被证明是错误的历史人物,否则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把事情弄对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但是,只有我们能够认识到有些人错了而有些人对了,故事才有意义,而只有通过现有知识的视角,才能做到这一点。
什么对了或错了呢?只通过对错来给一个过往科学家打分的辉格式历史不会太有趣。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勾勒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学习如何了解世界这件事上缓慢而艰难的进展:我们可以指望解答哪类问题?哪类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些答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某个答案是否正确?我们可以辨认哪些历史实践能让未来科学家走上正确的道路,哪些古老的问题和方法不得不被抛弃。人们如此艰难才获得了现在的理解,如果不考虑这一理解,就无法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举一个对过去进行辉格式评判的例子,比如古老的基本问题,世界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很多人将此归功于阿布德拉的德谟克利特,他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提出物质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组成的。当今希腊一所顶尖大学就是以德谟克利特命名的。然而,从现代角度来看,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的美妙猜想不代表任何科学方法上的进步。德谟克利特现存的很多著作残篇中,没有描述可以推测出原子的任何观察,他或者古代世界的任何人也完全未能利用这一想法去证明物质的确由原子组成。尽管德谟克利特关于物质说对了,但他在如何了解世界上是错的。在这一点上,他并不孤单。早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似乎都未能理解,关于物质的推测性理论需要通过观察来证实。
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可以很好地测试一个人对科学史的态度,因为狭义上讲,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科学家,并且其后科学史的一大部分都是对他的学说的回答。亚里士多德主张地球是球形的,不仅因为理论上这一形状允许最多的土元素靠近宇宙中心,而且也基于观测:月食的时候,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影子边缘是弯曲的,而一个人向南或向北行进的时候,星空看起来会有变化。然而,亚里士多德的工作表明,他并未理解数学应该是自然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比如,他完全没有尝试使用不同纬度处的夜空观测来估算地球的周长。他的理论是行星在各自的天球上运动,天球又在其他天球支配下旋转,且所有这些天球都以地球为中心。这一理论只定性地符合观测到的行星运动,却不能定量地符合观测。但这未引起他以及其众多追随者的担忧。
在希腊化时期及后来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数学开始在科学中得到建设性的应用。大约15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最终确定了一个与观测结果相当吻合的关于行星视运动的数学理论。(在托勒密理论的最简单版本中,行星沿着叫作本轮的圆运动,本轮的圆心则沿着更大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圆运动。)根据现有知识可以知道,这一理论符合观测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托勒密理论的最简单版本所预测的太阳、月亮与行星的视运动,与后来哥白尼理论的最简单版本的预测相同。然而在1500年里,被称为天文学家或者数学家的托勒密的追随者与被称为物理学家的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之间的争论仍在继续。关于太阳系中的实际运动,托勒密是错了,但是在需要定量符合观测方面,他是对的。
16—17世纪科学革命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建立起了数学与科学之间的现代关系。数学对于毕达哥拉斯来说很重要,但那是数字神秘主义的一种形式;对柏拉图也很重要,但那是作为纯粹演绎科学的一个模型,而纯粹演绎科学已经被证明不可能有效。数学与自然科学的现代关系,由惠更斯讲了出来,他在1690年的著作——《光论》的前言中写道:
(在本书中)看到的论证,不像几何学中的论证那样反映出很强的确然性,二者的差异甚大,因为几何学家是用确定的、无可争辩的原理来证明他们的命题,而这里的原理是由它们引出的结论来检验的。这些东西的性质不允许以其他方式论证。
值得一提的并非是惠更斯懂得了这一点,而是在进入17世纪之后,这句话仍然需要强调。
实验是人工安排的场景,比我们在自然中遇到的情景更能揭示真相。可亚里士多德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实验,这大概是因为他认为自然与人工之间有重大区别,只有自然世界值得研究。他就像柏拉图一样,认为一个人只有知道事物的目的时才有可能理解事物。这些观念阻碍了他们学习如何了解世界。
这类对于亚里士多德及其追随者的评判就是这样,研究过去的同时关注当下,仍常常被一些历史学家所诟病。比如,一位知名科学史家,已故的大卫·林德伯格评论道:“按照亚里士多德在多大程度上预见了现代科学(好像他的目标是回答我们的问题,而不是他自己的)来评价他的成功,是不公平且毫无意义的。”[11]他还在同一著作的第二版中讲道:“对于一个哲学系统或者科学理论的恰当评估,并不是它在多大程度上预见了现代思想,而应该是它处理当时的哲学与科学问题时的成功程度。”
在我看来,这是一派胡言。科学的目标并不是回答某个时代流行的问题,而是理解世界。我们预先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理解是有可能的和令人满意的,了解这一点正是科学工作的一部分。一些问题,比如“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是好问题,但是提出的时间过早了。在18世纪末化学质量的精确测量出现之前,没有人能够在回答这一问题上取得任何进步。同样,20世纪初亨德里克·洛伦兹和其他理论物理学家曾试图理解新近发现的电子的结构,这一努力也过早了:在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出现之前,没人能够在电子结构上获得任何进展。其他一些问题,例如“火天然的位置在哪里”或者“月亮的目的是什么”,本身就是坏问题,让我们远离真正的理解。科学史的一大部分,其实是学习哪类问题应该问,哪类问题不该问。
我并不是主张辉格史是唯一有趣的科学史。即便是辉格派史学者,可能也会有兴趣探索大众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或科学对文化的影响,而不需要担心这些发展在走向现代科学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比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演示了世界在没有神的干预下可能怎样运作,因此深远地影响了一个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伊壁鸠鲁,以及更久之后的罗马诗人卢克莱修。这一理论造成的影响,并不取决于它按照现代标准来看是否论据充分,事实也的确是不充分的。同样,你可以从诗人安德鲁·马维尔的作品中感受到科学革命对大众文化的冲击。(特别让我想起的是他的诗《爱的定义》。)反过来的影响也是存在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称,新教教义对于英格兰17世纪的伟大科学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并不知道是否果真如此,但这确实很有趣。
但即使是这里,仍然有一些辉格式的元素。在希腊化时期的希腊和17世纪的英格兰,如果不是一些事让科学向现在的方向进步的话,一个科学史学家为什么会专注于那几个时期的知识环境呢?科学史不只是一个关于知识时尚的故事,时尚一个个接踵而至却没有方向,科学史则是朝向真理的进步。尽管这一进步被托马斯·库恩否定,但工作在一线的科学家们对此有真切的感受。因此辉格史不仅是几种有趣的科学历史之一。现代科学几个世纪以来的进步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重要和有趣。
巴特菲尔德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辉格观点在科学史中有其合理性。1948年,他在剑桥的关于科学史的讲座中,赋予了科学革命以巨大的历史重要性,他永远不会将这样的重要性赋予辉格党人所挚爱的英格兰光荣革命。[12]我发现他对科学革命的陈述完全是辉格式的,其他人也这样认为,包括巴特菲尔德的学生之一A.鲁珀特·霍尔。[13]更早以前,在《历史的辉格解释》一书中,巴特菲尔德已经表现出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会接受历史的辉格式解释。他指出,如果道德是“一种绝对,在所有的时间和地点同样有效”,那么历史学家“就会想去观察人类对于道德秩序的越来越觉醒的意识,或者他们会逐渐发现它的故事”。尽管巴特菲尔德是虔诚的基督教卫理宗信徒,他却不相信历史或宗教或其他东西向我们揭示了绝对道德秩序。[14]但是他并不怀疑存在自然的律法,在所有空间与时间都有效。物理学的辉格派学者想要讲述的正是这一故事——人类对自然律法越来越增长的意识,但是要想讲这个故事,就不得不关注当下关于自然世界的知识。
注释
[1] Steven Weinberg,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New York: Wiley, 1972).
[2] Steven Weinberg, The First Three Minutes: A Modern View of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7; updated ed., 1988).
[3] Steven Weinberg, The Discovery of Subatomic Particles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 1983; rev.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Steven Weinberg, To Explain the World: The Discovery of Modern Scienc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15).
[5] Herbert Butterfield, 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1931; republished, New York: W. W. Norton, 1965). 我在本文中会遵循巴特菲尔德的习惯,“辉格”指代政党时大写,指代学术倾向时小写。(简体中文版中则用“辉格党”和“辉格式”来区分。——译者注)
[6] 这本书就是《给世界的答案》。
[7] T. Kuh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4 (New York: Macmillan, 1968), 76.
[8] E. H. Harrison, “Whigs, Prigs, and Historians of Science,” Nature 329, no. 213 (September 1987).
[9] N. Jardine, “Whigs and Stories: Herbert Butterfield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41, no. 125 (2003).
[10] E. Mayr,“ When Is Historiography Whiggis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51, no. 2 (1990): 301-309.
[11] David C. Lindberg, The Beginnings of Modern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12] 这些讲座于1950 年由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收录于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rev.ed. ( New York: Free Press, 1957)。
[13] 参见 A. R. Hall,“ On Whiggism,” History of Science 21, no. 45 (1983) 一文的结尾。
[14] 关于巴特菲尔德的宗教观点,见M. Bentley,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erbert Butterfie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我运气好,在大街上捡了500万。
现在我有钱了,但我不希望我有钱是我运气好,因为这个不可控,意味着我运气不好时,我会没钱。
所以,我有钱的原因,是我聪明努力。
我要找我聪明努力的证据,你看,我居然会写汉字,这可是全世界最难的语言,这足以证明我很聪明。
辉格史观就是这么个脑回路的东西。
先射箭,再画靶子。我赢了,因为我会赢,所以我赢了。
辉格史观被这样解释后看起来很荒谬,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里的赢换成所谓“进步”呢?于是很多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不够透彻的人,很容易就陷入到辉格史观的陷阱里去了,失去了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辩证唯物分析。比如我们的历史教科书。
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教员的《中国の赤い政権はなぜ存在できるのか》,你看明白了这篇作品,再看看教科书上让你划线死记硬背的东西,你也就大概弄清楚了辉格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
《护离,护舰守民》有可能不唯物,但是和辉格比,《护离,护舰守民》不唯物有点不可能。
从“辉格派史书”到“辉格史观”——谁在引领进步?
这个问题下回答各种说法都有,而且也不能说有些回答完全错误,比如目前最高赞那个答案对“辉格党”的核心理念描述就比较准确。
但是我这里要开一个地图炮:我认为目前所有回答都没有把“辉格史观”这个名词的真正本质讲清楚,也许有的答案有部分正确内容,但是描述并不清晰。
“辉格史观”这种说法是反对辉格史观的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在《历史的辉格解释》一书中率先提出的说法,换言之,它是“辉格史观”的反对派给“辉格派史书”的负面特点进行的一种总结,所以这个描述一开始就是和辉格党有密切的关系,也必须结合辉格党在英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才能真正理解(某个答案的答主认为“辉格史观和辉格党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然而这种负面特点很显然并不是“辉格派史书”所独有的,实际上《历史的辉格解释》原书中就说明了,“某种程度的”辉格史观(的对应特点)甚至是所有史书中必然存在的东西。因此,当“辉格史观”用作广义指代的时候,它甚至可以指代一切叙事。当然,很多时候广义的“辉格史观”是指的主流的进步叙事,也就是站在主流视角描述历史进步过程的叙事。
(PS:这里的“进步”指的是对社会/国家/世界。。。具有正面作用,不是“进步主义vs保守主义”中的那个进步,“进步主义”中的“进步”实际上应该翻译为“激进”)
“辉格史观”分成两种,狭义的“辉格史观”指的就是“辉格派史书”对英国历史的描述,而广义的“辉格史观”是一种站在某种自认为正义的立场上,将历史解读为这种立场(和相信这种立场的人)引领进步的过程。下面依次说明。
(1)“辉格派史书”——狭义的“辉格史观”
英国现在的两党制,主要是保守党vs工党,但是英国两党制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在1688光荣革命后就已经出现,那么1688光荣革命后的两党,是哪两党呢?
就是“辉格党”与“托利党”,这两党现在都还存在,其中“辉格党”现在改名为自由党,而“托利党”就是现在的英国第一大党,保守党。
这里要顺带解释一下英国两党制的历史:英国两党制在1688~一战,这200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辉格党”与“托利党”轮流执政,而一战后“辉格党”(当时的自由党)彻底衰落,被如今的工党取而代之,现在的英国两党制,就是保守党(“托利党”)vs工党。
所以,“辉格”vs“托利”是英国近代200多年的主旋律,而且如果对英国历史熟悉的话,就会发现这段历史恰好是英国从崛起到巅峰的历史:
1688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正式开启“虚君议会制”的道路;
1707英苏合并,英国国名从英格兰改称为大不列颠(所以克伦威尔在爱尔兰图图的时候,根本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英国”而只存在“英格兰”);
1714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波旁法国从巅峰衰落(路易十四死时留下了一笔巨额债务);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在海外彻底击败法国,成就“第一大英帝国”的伟业;
1815年滑铁卢战役,“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结束,法国无力与英国争霸;
19世纪中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
。。。。
也就是说,英国从近代崛起到巅峰时成为世界第一列强,这段历史就是“辉格”与“托利”在英国政坛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双方交相辉映的历史。
如果我们用中立化的视角来看的话,那么可以说,“辉格”vs“托利”的党争,开启了英国的崛起之路。(虽然这句话极其“不辉格史观”,看过《历史的辉格解释》的应该明白我在说啥)
但是很显然,无论“辉格”还是“托利”,都想把这段历史解读为“自己发挥了正面作用,对面发挥了负面作用”的进程——而这,就是“辉格派史书”的由来。
所谓“辉格派史书”,真实意思就是“辉格党把英国各方面的发展归功于自己一派的史书”。
说到这里就要再谈一谈“辉格”和“托利”的来源与原意了,这与英国革命有关。
与一般人想象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大一样的是,英国革命实际上首先而且最主要的是一场宗教革命,而1688光荣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甚至在当时人看来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英国国王不能由天主教徒担任,所谓“虚君议会制”,这里的“虚君”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议会可以干涉国王的信仰——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只能新教徒担任。
而“辉格”和“托利”的分歧也就在于此,查理二世统治期间由于没有嫡系子女(只有不被承认继承权的私生子女),因此查理二世死后传位给谁就成了大问题,而当时最具有继承权的是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詹姆斯。当时议会中存在两派,一派支持新教徒和“议会决定国王信仰”,这一派就是辉格党,还有一派支持天主教徒的詹姆斯担任国王,认为议会不得干涉国王信仰,这一派就是托利党。当然,“辉格”和“托利”一开始都是对面给自己派系安上的侮辱性称呼,然而后来也成了两派的自称。
简而言之,“辉格党”≈议会党,新教徒,而“托利党”≈国王党,天主教徒。当然这种分法极其粗糙,而且后来两党演化得也完全脱离了他们原先的面目,但究其本意的话,可以姑且这么理解。
而后来的发展历史则是。。一开始是托利党胜利,约克公爵詹姆斯坐上王位,这就是英国最后一任天主教国王詹姆斯二世。后来因为詹姆斯二世倒行逆施,激起普遍不满,辉格党与托利党合谋造反,从荷兰引入了信奉新教的奥兰治亲王威廉(威廉三世)与其妻子玛丽共同作为英国国王,这就是1688光荣革命。
所以“辉格派史书”的叙事是什么呢?天主教罪大恶极大搞宗教压迫,全靠我新教徒一力抗争,宗教改革,完成了思想进步;王党(托利党)罪大恶极,国王倒行逆施搞专制独裁,全靠我辉格党(议会党)一力抗争,保护了英格兰伟大而光荣的自由传统——而英国的思想进步和自由传统,正是我大英近代崛起的不二法门!
这,就是“辉格派史书”的史观,也就是狭义的“辉格史观”:辉格党代表着议会和新教徒一方,这一方完成了宗教改革和保守自由传统的光荣革命,引领着英国人民不断进步。
(2)广义的“辉格史观”
但是,上述狭义的“辉格史观”很少有人真正这么用,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明白英国历史叙事中“辉格党”或者“托利党”的特殊含义,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英国革命的历史,或者按照自己的叙事来改写英国革命的历史——典型的就是,国内历史教科书把英国革命称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种说法,这是非常典型的错误,因为英国革命的第一特点是宗教革命,第二特点也是宪政革命或者说议会革命,恰恰与“资产阶级的”这种经济描述方式没有很大关系,用“资产阶级革命”完全是错误理解了英国革命的性质。
然而“辉格史观”确实又被很多人使用——虽然在我看来已经有很多人在瞎用这个词汇了——那这时候它指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广义的“辉格史观”并不难以理解,只需要将前述狭义的“辉格史观”中的“辉格党”改变主体,就能形成一种类似的“某种立场的人引领世界进步”的叙事,而这种叙事就是广义的“辉格史观”。而如果严格定义的话,事实上广义的“辉格史观”需要指明对应的主体,也就是应该写成“xxx的辉格史观”这种形式。
下面举几个例子:
美国共和党的辉格史观:(亲川普派)
共和党废除了奴隶制,打赢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主导了南北战争后30年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击退了罗斯福(连任四届的)暴政,肃清了康米的渗透,通过里根革命战胜了苏联这个人类毒瘤,通过川普革命击退了白左对美国的文化战争,是共和党引导着美国不断前进。
罗曼诺夫王朝的辉格史观:
罗曼诺夫王朝起于波兰入侵之时,得众贵族推选上位,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间,驱逐波(兰)虏、瑞(典)虏、土(耳其)虏,恢复罗斯,击败拿皇,耀兵巴黎,拓地千里,解放农奴,发展工业,拯救全体斯拉夫人民,保护东正教的信仰自由,顺天应民,开启(1905)宪政,最后以尼古拉二世全家殉道,为俄罗斯人民保住了从苏联暴政下解放的心灵火种。
共产主义的辉格史观:
共产主义建立苏联,快速完成俄国工业化,打赢反法西斯的苏德战争,推动第三世界人民从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通过外部压力帮助西方世界实现福利政策,虽然苏联灭亡了,塞里斯变修了,但是康米光辉永远激励底层民众改善自己生活、追求更大福利,有朝一日康米必然归来统治世界。
自由主义的辉格史观:(泛自由派)
自由主义推动了英国革命限制王权,自由主义推动了法国革命解放人权,自由主义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自由主义大幅度发展世界生产力,自由主义诛暴君,除国贼,灭纳粹,平苏联,还地球人一个朗朗乾坤。
本朝的辉格史观:
本朝把马教普遍真理和塞里斯特殊国情结合起来,完成了辛亥革命未竞的任务,抗战中是中流砥柱,土改解放生产力,公有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改革开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本朝人民的历史选择。
蓝党的辉格史观:
本党以三民主义为思想根基,推翻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推翻腐败无能的列强代理人北洋政府,通过清党打击了罗刹帝国主义的殖民渗透,通过抗战击败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东北台湾,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228消灭了红色帝国主义在台湾的反动邪恶代理人,发展经济成为亚洲四小龙,到20世纪末顺应民意主动开启民主化,本党虽然丢失大陆,但也通过外部压力推动大陆政权改革开放,为塞里斯人民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党的历史功绩终究会被历史承认。
总之,看了上面这些例子,我相信对“什么是辉格史观”这个问题,应该有了一个极其直观的答案了。
而如果不加主体性描述,这时候“辉格史观”需要结合语境来判断主体,往往指的是主流视角下那个对应主体的“辉格史观”。
总结一下,“辉格史观”是什么呢?
狭义的“辉格史观”指的是辉格党对英国近现代历史中自身作用的书写,可以概括为:辉格党代表着新教徒和议会宪政的精神,推动宗教解放和保守英国自由传统,带领英国进步。
而广义的“辉格史观”暗含了特定的主体,实际上是“xxx的辉格史观”,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xxx引领进步的进程”。
@DerRuhrwerk
@Dobermann
@匂宫出梦
“辉格史观”,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成王败寇。
就好比朱八八做了皇帝,所以他的父亲朱五四、祖父朱初一也被追谥为皇帝。
就好比苏联已经死透了,所以马列斯都被“正道”除籍,如果不是在东方还留有一点根气,早就被列入“魔道”全球封杀了。
就好比现在的美利坚是第一强国,所以华盛顿这个奴隶主也被追封为圣人。
就好比德三二战战败了,所以希特勒就是纳粹大魔王。大家都遗忘了“集中营”最早出自于英国的布尔战争,并且流行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的美利坚——是的,你没猜错,美利坚才是对有色人种搞“集中营”的行家。
所以说,别轻视“岁月史书”,从历史上看,“岁月史书”的力量无比强大。
没有辉格党,就没有英吉利。辉格党是英吉利人民的选择。
我先说一段,因为我国的文科教育,我指的是中学的语文、历史、政治学科教育,过于中式辉格史观,我们可以把这种史观叫做孟子史观,引起了过去几年里很大的思想混乱
孟子史观是怎么认为的呢?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简单来说,孟子史观认为,只要对老百姓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兴旺。
大体上来说,这个观点,在旧社会,也就是农业社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旧社会,即封建农业社会,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旧社会的基本劳动力,是中青年男子的肌肉劳动力、水力和畜力(荷兰还有风力),总之,能源的范围是有限的旧社会的一切社会结构都围绕着中青年男子的肌肉劳动力展开,如家庭结构、封建土地所有制等,其基础是自耕农经济,即小农经济,随着土地兼并,王朝就会失序旧社会的一切,我们所谓的文明成果,比如说,西罗马帝国的斗兽场,引水渠,罗马公民们的面包马戏凯旋式,都是建立在对小农经济的残酷压榨的基础上的,旧社会的文明越高大宏伟,旧社会的小农被压榨的就越残酷,故宫太和殿,天坛祈年殿,对比凡尔赛宫,中国的皇帝对比起凡尔赛宫,差不多也就是乡镇级别干部的住房水平,因为再多剥削劳动群众的,徭役,就会引发大面积的反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因此孟子史观,在旧社会,是十分正确的,明清能续250年以上,波旁他五代就中衰(亨利4、13、14、15、16),靠的就是,中国社会,有大量的科举文官,他真信孟子那一套,国家有道,才兴盛,无道,他就完蛋,为了让国家别完蛋在我们这茬人手里,我们得有道
(当然,15跟16连续打了两次跨大西洋战争,也是重要因素,所以这里就要吹一下,怎么人家乾隆补给线比拉法耶特长得多,人家就续住了呢?)
古典社会所谓的繁荣,因为小农的生产力上限他就不高,社会越繁荣,小农被榨取的越狠,所以小农有极大的动机去手动摧毁这个社会,你以为西罗马灭亡之后群众生活水平崩溃了,其实西罗马越灭亡,小农过得越好。法国当时闹革命的时候,欧陆国家琢磨着,这一看就是西罗马解体2.0,我们现在出兵,就能撕一块法国下来,你看他劳动群众受不了剥削,社会解体了嘛
后来的故事我讲过,乐
现代社会跟古典社会,截然不同。群众能离得开现代社会?以前没手机,各种性变态,跟公交车上打手冲,冲女乘客一脸,拿刀片刮女乘客,性变态形形色色。现在有了抖音,有了推特,有了onlyfans,有了拼多多上30一个的振动棒,乃至于有了村口大爷们吹牛逼的象棋摊,即知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吹牛逼跟ghs都得到了释放,人民群众热爱现代社会,人民群众一天都离不开现代社会,知乎封了我12天,我没地方吹牛逼,我离开知乎我就难受
讨论古典式社会解体,是不严肃的
所以我看这美利坚,不但完全没有崩溃的风险(但是因为他没有地方治理,地方治安战烈度会越来越高,比如旧金山的治安就越来越像纽约了),而且因为他全面镇压文科生,地方政府全面破产,绝不允许老鼠上桌,他还可以用资本结合头脑,搞出来越来越多的尖端技术创新
他的问题是制造业不行,所以无法支撑物理力量,在物理力量的战争中,军备竞赛赛不过咱赛里斯
我扯那么一大圈,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是说地方治理没意义,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毕竟是为人民服务的,以人为本的,地方治理做得好,当然是一件好事,纽约那垃圾地铁我进去了我也害怕,但我认为,纽约地铁再烂,不影响美国的繁荣昌盛,因为美国本来就是一个通过压榨智力移民(即苏联垮台后苏联东欧伊朗等国润过去的理工类phd和工程师,超高生产力人口),来为美利坚的暴力机器,即军工复合体,添砖加瓦的那么一个国家
只要人家智力移民还在SD和休斯顿有大别墅住,只要莫斯科的寒风霜雪还是零下40度,恒河的瓦拉纳西还是零上50度,而Sunnyvale的阳光还是终年15-25度之间,温暖宜人,那么旧金山躺着一万个倒卧,他丝毫不会有损于美利坚的伟大一丝一毫
中美的竞争,归结到底,第一是现在正在搞的,科技竞赛和航天竞赛,第二是物理力量的竞争,美国制造业真的全面垮塌了,对吧,他也是有弱点的
你想要比较正经的答案,前面已经有很多了
不过我说句不太正经的
辉格史观背后的心态,往往就好比把精神疾病当作“矫情”,认为“饿几顿就好了”
问题不在于把现实当作标准,而在于以此标准而自认为拥有一种进行价值判断,尤其是道德判断的天然准绳
万恶输为首,百善赢为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4 10:30:08  更:2024-03-04 10:36:5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