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给披甲人为奴有多惨?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给披甲人为奴有多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题
首先十分惭愧的感谢诸位的点赞,原答案是昨晚随手写的,比较潦草,现在重新修订一下。
省流简洁版:惨到杀人
按照《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档编8-1727,雍正四年,有一个名叫纪二的发遣奴,被赏给一个叫查书的披甲为奴,因为纪二不能下田除草,屡被大骂,吃穿皆无,纪二发觉没有活路,一怒之下将查书全家九口尽数杀死。
《清高宗实录》乾隆二十五年,吉林遣犯宝存儿杀了他的披甲万授。
五十二年,黑龙江遣犯杨天植将披甲全家五人砍死。
五十四年,黑龙江遣犯冯顺,将家主安住的老娘,媳妇,子女,从弟等砍伤。
五十五年,黑龙江遣犯王三槐一个人灭了主家五口之后,又砍伤五口。
嘉庆四年,黑龙江遣犯张妙福用斧子将家主砍死后逃脱……
还有牛头人狂喜的“各处披甲人等竟有图占该犯妻女,不遂所欲,因而毙其性命者”(《清高宗实录》卷26)
至于说可以赎身以及后期管教轻松的,我不知道嘉庆时期算不算后期。
“务令家主严加管束,断不许勒索赎身及任听在外居住”(《清仁宗实录》卷176)
“其发遣黑龙江、吉林等处常犯……均系情罪重大,虽年岁垂老,均不许其减释”(《清仁宗实录》卷156)
而按照张廷玉编纂的《皇朝文献通考》,按照大清的制度,所有发遣犯的子子孙孙世代为奴,是不许出户为民的。(《清朝文献统考》卷201)
………………………………………………………………………………………………………………………………
知乎的清史领域是没人了吗?居然能有人觉得去了宁古塔生活安逸,甚至可以挖参挖金子致富……
“给披甲人为奴”是清代一个独有的刑罚,还有个说法叫“发遣为奴”。发遣为奴者一方面从法律关系上讲是罪犯,从人身属性上讲师奴婢,所以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基本上极为困苦,是不可能有挖参、挖金子致富这种可能性的。
因为人参作为奢侈品,从挖人参,到分销内地,是由内务府操持的一桩垄断生意,利润由爱新觉罗皇家独享,私自挖人参的即便是满洲八旗,也要出旗为民,发遣到云南贵州、两广烟瘴地区为奴。
某个汉人因为犯罪发遣东北当发遣奴,结果到了建国以后变成了扎根东北的老满洲。
某个真的东北老满洲因为偷挖人参被送到云南当发遣奴,等到了建国以后变成了汉人或者其他少数民族。
而到了宁古塔之后,会发给腰牌,腰牌上你干什么活,主人是谁,那都是写的明明白白的,是没有任何自由的,一旦你开动脑筋去挖金子,从鞭刑到斩首总有一款适合你。
高赞回答以吴兆骞为例,说流放生活不错。
吴兆骞之所以觉得生活不错,是因为他得了驻防将军的赏识,成了驻防将军的座上客。既然是满洲贵族的幕客,自然可以优哉游哉。
按照他自己刚到宁古塔之后在给顾贞观的书信之中的说法:“至戎所,戎主以礼相待,授一椽于红旗中,旧迁客三四公,皆意气激昂,六博围棋,放歌纵酒,颇有朋友之乐。”
吴兆骞一到宁古塔,就得到了宁古塔总管巴海的赏识,他当时写了《奉送大将军按部海东》给巴海作为唱和,俨然就是一个幕友的样子。到了后来吴兆骞的父母被赦免,也是当时的昂邦章京巴海亲自告诉他的。
他自己在《归来草堂尺牍》里面明确写道:“昨晚,昂邦巴公自都中来,云父母及骨肉皆以遇赦,儿闻此信,不觉欢喜欲狂。”
清初没有什么宁古塔将军,盛京将军,只有驻防的昂邦章京。宁古塔昂邦章京就是后来的宁古塔将军,吴兆骞他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当地满洲贵族的核心圈子,过着悠哉悠哉的幕客生活,他晚年天天想着轻松愉快的钓鱼生活,那是自然的。
他所面临的那些困难,是东北当时生产力底下,自然条件恶劣的现实导致的,不是他因为发遣犯所遇到的。
比如后来吴家搬到了宁古塔新城城内,仍然需要自己种瓜种菜,不是因为他们贫苦,而是因为当地根本就没有卖菜的,为了生活只能如此。
他所享受和怀念的快乐,不是因为他作为发遣奴感受的快乐,是一个文人幕客感受到的快乐。
跟吴兆骞同时期流放到宁古塔的还有一个季开生,他是大清的庶吉士,顺治六年进士,因为在顺治十三年进谏顺治帝不要去扬州买女子,直接被一发干烂,发送辽东流放,他到了尚阳堡之后,过了三年的艰苦生活,在顺治十六年,莫名其妙的被当地一个光棍给打死了。
对,大清的庶吉士,堂堂的给事中,就在发遣为奴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被人给打死了。
打死之后,官司不问。
你说吴兆骞的身份能比季开生高吗?他能比季开生更有代表性吗?
发遣为奴不是送去东北让你玩荒野求生,而是配给披甲人也就是满洲的兵丁为奴,从身份上讲就已经失去了平民的身份,成了被人使唤的奴婢,属于事实上的贱籍。作为奴隶,连生死都不在自己的手上,雍正六年,雍正帝下诏,圣谕:“凡属免死发遣之犯,伊主便置死,不必治罪"。
可见发遣奴的生命权都是可以随便剥夺的。
而且作为奴婢,本身就要承受非人的劳动。
我还引吴兆骞自己的记录:“至若官庄之苦,则更有难言者。每一庄共十人,一个做庄头,九个做庄丁,一年四季,无一闲日。一到种田之日,既要亲身下田,五更而起,黄昏而散。每个人名下要粮十二石、草三百束、猪一百斤、炭一百斤、芦一百束。至若打围,则随行赶虎狼獐鹿。凡家所有,悉作官物,衙门有公费,皆来官庄上取办,官庄人皆骨瘦如柴总之,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炭,并无半刻空闲之日。”
事实上的农奴还想着挖人参,掏金矿,问过主子爷了吗?而反观吴兆骞先生,他妻子葛氏康熙二年去宁古塔陪他的时候,甚至还带着奴婢两三人同往,这是普通的庄丁能想象的吗?
吴兆骞先生是宁古塔将军巴海的家庭教师,跟当时的宁古塔副都统,后来的盛京将军安珠瑚诗歌往来,后来回转关内的时候,巴海派兵护送,一路上驿车驿马,好不威风,岂是寻常发遣奴能比的?
因为发遣奴十分贫苦,因此也爆发了很多凶案,都是发遣奴因为不堪剥削,吃不饱饭而动手杀主家全家,或者杀其子女的。
按照《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档编8-1727,雍正四年,有一个名叫纪二的发遣奴,被赏给一个叫查书的披甲为奴,因为纪二不能下田除草,屡被大骂,吃穿皆无,纪二发觉没有活路,一怒之下将查书全家九口尽数杀死。
上了《清实录》的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吉林遣犯宝存儿杀了他的披甲万授。五十二年,黑龙江遣犯杨天植将披甲全家五人砍死。五十五年,黑龙江遣犯王三槐一个人灭了主家五口之后,又砍伤五口。
人均武德充沛的背后是极端的压迫。
因为到了乾隆年间,因为发遣犯反抗太过激烈,导致乾隆帝在二年决定发遣到黑龙江、宁古塔、盛京等地的发遣犯全部都是有家有口的这些有软肋的。
那些无家无口无软肋的理论上已经不会再送往关外了,然而即便有软肋在身,还是有如此多的恶性案件,归根到底是因为发遣为奴不是勇闯大西部的浪漫,是送到西藏伺候喇嘛的绝望。
嗯,对了,大清的发遣制度里,发遣奴是会被送到新疆伺候各路头人的。
至于比较充军和发遣为奴的,我不想就这些话题多做解释,因为大清律例里面一样有充军,所以拿别的朝代充军跟清代的发遣为奴作比较,根本无从比起,因为从刑法上讲这根本就不是同一种刑罚。
比如明代的充军,是身份从民户改为军户,但是军户是可以参加科举的,而且也享优迁移自由。
而清代的发遣为奴,一旦发遣,那就是子子孙孙不得参加科举。
因为在关外兢兢业业,被吏部决定任用为关内的驿丞,吏部的命令一旦下达,关外的流人文士弹冠相庆,觉得终于有了重回关内。结果制度漏洞被瞬间补上,发遣为奴即便被提拔做官,也不能到关内任职,只能在关外打混。
最后东北发遣奴的结局和出路也很显示了一种历史特有的吊诡。
因为清代柳条边十分严格,发遣奴又注定不能入关,就导致了发遣奴在关外大量的繁衍生息,以至于到了雍正、乾隆年间,皇帝们已经开始担心东北老家被发遣奴偷家的事情了。
到了嘉庆年间,嘉庆为了东北老家的长治久安,防止这块地变相的被汉人等民人占据(发遣奴民族组成丰富,包括了现在的维吾尔族等。),决定将这些发遣奴全部发往新疆,结果引起了民变,最终不了了之。
东北相当多的老满洲其实都是发遣奴路数,比如东北的满洲驿丁,其实都是三藩的部下被发配而成。驻防宁古塔的水手,许多都是从发遣奴之中招募,许多年的光阴下去,到了清末,他们也都成了正经的老满洲了。
如果有东北的满族朋友测基因发现自己是明显的汉族基因的话,那么你的祖上可能包括了:
顺治年间被征募去垦荒的汉族民人,明末的农民起义军,三藩之乱的参与者,乾隆年间的文字狱受害者,嘉庆年间的白莲教义军,天地会成员,各路海盗……
”这些发遣奴最后林林总总的相当一部分都变成了东北的满洲……
发遣奴是奴婢身份,除非你得了上层贵族的赏识,那么你享有大清律例上对奴婢的全部优待。
包括谋杀主人会被凌迟,打主人即便没造成伤也要斩首,媳妇被主人强奸通奸没有任何法律后果等一系列法治成果。
幻想着去东北无人区享受人生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对封建统治这四个字没点数啊?
至于说充军如何如何的……
充军从秦汉到明清,历朝历代都有。而且从历史上看,全世界人类的军队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社会底层组成的,只有PLA这种算是极特殊极特殊的特例。
念叨六郡良家子的恐怕都没看过汉书。
元康四年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
六郡良家子也是和犯人们配合作战的。
历史是丰富而多彩的,但不是浪漫和魔幻的。
总而言之,谁想体验发遣奴快乐生活的,可以去缅北试一试,没准哪个缅甸军阀就赏识你这个读书人,或者搞违法犯罪一下致富了呢。
实在不行也可以私信联系下我,我愿意当个披甲,可以来找我试试作为奴隶然后发家致富的可操作性,男女不限。
兄弟们,在宁古塔向大自然要到饭了兄弟们!
兄弟们,披甲大哥不会算账,我当上会计了兄弟们!
兄弟们,披甲大哥拿来两个野猪皮,让我帮他写封家信!
兄弟们,披甲大哥打猎回来,猪蹄子不好弄送给我了哈,又要到饭了兄弟们!
惨归惨,真要是有点文化的,在那边据说比关内还是舒服不少的,相当于换了个赛道,不用内卷。
在宁古塔也顾不上品茗焚香了,也顾不得红袖添香了,写文章前也不用软玉温香了,
身上的酸腐气息也没了,整个人也不抱怨怀才不遇了呢。
你会打铁吗?磨剪子,锵菜刀,补铁锅,打马掌都算。
你会写字吗?读告示,写通知,教读书,不行会说书也行。
宁古塔就缺这两种人才,养马,捕鱼,耕种,捉虱子这些技能是没有用的,人家索伦勇士本来就会。
另外你还得有一副好身板,与披甲人为奴的前提是你得活着走到宁古塔,然后还得不被宁古塔的妖风刮死,严寒冻死。
与披甲人为奴当然惨了,披甲人本身就很惨了,战死,病死,穷死,窝囊死,给他们当奴隶,大概率不会比他们过得好。
大清在压迫各民族这件事上是一视同仁的,披甲人唯一的特权就是披甲,可以优先为大清而死,汉人想死还没这门子呢。
当然要是披甲人穷得没有甲可批,那不是大清的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这么多年有没有好好努力过,待遇有没有涨,关内的八旗老爷们很难的啦,这么多年给你们送了多少发遣奴啦,状况改善不啦,诶哟我都要疯掉了。
有人在宁古塔混的好≠宁古塔不惨
清代,宁古塔那个地方物产是非常丰饶的。
主要问题是,流放的路途比较糟糕,死亡率有2/3。
还有,如果成为披甲人的奴隶,待遇有可能比较糟糕。这个也要看具体情况,有比较惨的,但是也有比较不错的。
注意,不是所有流放过来的人,都会成为披甲人的奴隶。这是最重的惩罚,占比大概为流人中的5%。
吴兆骞因科举弊案,被流放宁古塔22年。儿子吴桭臣出生于宁古塔,17岁回到江南。晚年写了一本回忆《宁古塔纪略》,写了他们家在宁古塔的事。
以下为他的回忆:
1.
江里面鱼非常多,又肥又大,味道十分鲜美。我少年时喜欢傍晚钓鱼,一会就能钓上来好几条。
“江中有鱼,极鲜肥而多。有形似缩项鳊,满名“发禄”,满洲人喜食之,夏间最多。予少时喜钓,每于晡夕持竿垂钓,顷刻便得数尾而归。”
2.
冬天,江里冰深四五尺。晚上,人们就在冰面上打个洞,点上灯火。一会鱼就都来了,拿个叉子肯定能插上大鱼。
“冬则河水尽冻,厚四、五尺。夜间,凿一隙如井,以火照之,鱼辄聚其下,以铁叉叉之,必得大鱼。”
3.
城东全是野玫瑰、榛子林。五月份,玫瑰花开,我家就去采野玫瑰,做成玫瑰糖。
“自东而北、而西,沿城俱平原旷野,榛林玫瑰,一望无际。五月间,玫瑰始开,香闻数里。予家采为玫瑰糖,土人奇而珍之。”
4.
葡萄、梨子酿酒很好喝,山楂糕很好吃。我家常吃榛子腐、松子糕,根本不觉得是什么珍品。人参就跟桃一个价。
“而梨子虽小,味极美。梨与葡萄做酒,色味俱精。此二种,内地所无者也。山查大而红,亦为糕。予家常食榛子腐、松子糕,不觉其珍也。产人参,尔时多贱,竟如吾乡之桃李。”
5.
香瓜又大又甜,吃多了肚子也不会不舒服。冬天,吃油腻之物、喝凉水也没什么事。流放过来的人就没有水土不服的,我爸爸本来身子弱,到那之后精神也挺好。
“香瓜极香甜,夏日尽饱,无破腹之患。冬日食油腻及饮冷水亦然。所以,各处流客无不服水土者。我父素赢弱,到彼精神充足。”
6.
土地极其肥沃,除了水稻,什么庄稼长。四月份种地,八月份就收获。农闲了,就进山砍柴。
“地极肥饶,五谷俱生,惟无稻米。四月初播种,八月内俱收获矣。农隙,俱入山采樵,以牛车载归,足来岁终年之用乃止。”
7.
冬季组织集体围猎,一去就是二十多天。打到的老虎、豹子、野猪、獐子、棕熊、野鸡、老鹰、野鹿、兔子等什么都有。狗子很厉害,虎豹都怕人,熊很猛,野鸡很肥。每次回来,猎物车载马驮,多的数不过来。
“成围时,无令不得擅射。二十馀日乃归。所得者,虎、豹、猪、熊、獐、狐、鹿、兔、野鸡、雕羽等物。猎犬最猛,有能捉虎豹者。虎豹颇畏人。惟熊极猛,力能拔树掷人。野鸡最肥,油厚寸许,辽东野鸡颇有名,然迥不及矣。每一猎,车载马驼,不知其数。”
8.
宁古塔山水物产都极为丰饶,就连山蔬野菜也很好吃。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主,随便拿。
“凡宁古山川土地,俱极肥饶,故物产之美,鲜食之外,虽山蔬野蔌,无不佳者。皆无所属,任人自取。”
看了一下其他答案,觉得有必要说下一些概念和史实的混淆,并非针对其他答主。
披甲人,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说是降人,也有人说是介于阿哈和旗丁之间的旗人,这个问题下一个答主说专指旗营骑兵,应该说都是错的。比如紫禁城内的干肉库,设有披甲人五名,火班,也就是消防处,有披甲人二十名,实录馆有披甲人五名,御书处有披甲人五名,这些人显然不是骑兵,在这些地方当差一般也不需要真的披甲。
乾肉庫披甲人五名火班披甲人二十名项專宮披甲人五名三所副領一員披甲英華股披甲人五名壽安門領惟一名披甲人六名實錄館披甲人五名武英殿領催二名披甲人十名御書處披甲人五名。《钦定内务府则例》
披甲人,在清代就是八旗兵丁的别称,所谓披甲,就是当差的意思,旗丁年满十六,骑射考试合格者,准披甲当差。而给发遣人犯为奴,不仅是给予八旗兵丁,也包括给绿营兵为奴,所以在史料中常见的是“与官兵为奴”,而不仅仅是“与披甲人为奴”。乾隆时期开始,发遣目的地除了东北,还有西北。乾隆二十三年五月的一则上谕中,将绿营兵与披甲人并称,可见披甲人即旗兵。


另外,流放不一定要与披甲为奴,与披甲人为奴是流放的一种方式,还有其他处罚方式,包括安插,效力,自备资银效力,当差,当苦差,管束,圈禁等等,其中圈禁特指对流放的宗室觉罗的处罚。


除了吴兆骞记载的官庄之苦,还有张缙彦的记载,入水师营当差的犯人,体格好的,出去要摇橹,回来要抗桨,无论风雨都要守在船旁。体格弱的,则要学做工匠,修理公廨,在缉库服劳役,过年也不得休息。如果前二者皆不可得,那就做帮丁,才有一点银米糊口。如果连这都没被选上,那就只能做小厮杂役,和卖身一般,可见这些处罚方式虽苦,但仍比与披甲人为奴要好一些。


以现在年轻人的文化素养和某些偏门知识,只要活着走到宁古塔,大概率活的比当地人好。
要是能帮忙改进一下某些东西,当地领导还能帮你上折子,取消你奴才的身份。
如果会种地,也能活下去,清朝远东地区土地肥沃,荒地无数,随便挂靠个主人,然后自己去种地,年末给主人交点粮食(不用给朝廷交),人家还能给你分点打来的猎物。
当年汉族人不允许去关外,但是关外土地肥沃,所以就有部分汉族人去给关外满人当奴隶(自愿),为的就是去关外种地。交给满族的粮食比交给朝廷的要少,再加上关外资源丰富,随便努努力,就比关内过得舒服,这就是影视剧和历史文献里面所提到的“闯关东”。时间久了,就有大批汉族人往关外跑,当地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乾隆知道后非常生气,因为这事处罚了很多官员。
披甲人就是原生态满洲人,也不是啥魔鬼恶魔之类的,相比入关的满族,他们身上没有那种高傲,比较容易相处,并且,这群人生活并不好,清朝对各个种族的压榨是一视同仁的。如果你能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还会感激你,但是也不能改善太多,不然皇上知道了,绝对弄死你。
要是啥也不会,那就等死吧,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冻死。
去西北确实惨,去东北那真是老树逢春,宁古塔简直是失意人的天堂。
欢迎大家来宁古塔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线割喉的那种
具体情况
@徐如林
介绍的比较详细,大家有兴趣建议看一下他这篇回答
给披甲人为奴有多惨?1783 赞同 · 76 评论回答
早年看过一些史料,只要能活着到宁古塔反而没路上那么惨。
山高林密皇帝远,管理上比监狱宽松多了,历任宁古塔将军(后改副都统)大多厚待读书人,还指望哪天这些前老爷们起复了给自己个照应。
另一方面不像“咱们关内最不缺的就是人”,宁古塔缺人更缺人才,流放过来的大多带着先进文化和技术,放下功利心可能过的比关内还滋润。
至于物产,宁古塔资深爱好者吴兆骞遗言就是“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挈归供膳,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岂可得耶?”,真棒打狍子瓢舀鱼了。
话说老吴这个“忆宁古塔”蛮像李斯的遗言“黄犬之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不过李斯怀念入狱前,老吴怀念的是出狱前。
PS:老吴被朋友拜托纳兰明珠给“营救”出来,回江南不久就郁郁而终,死前说了上面这句遗言。
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字面意思就是把人扔到东北边境去给八旗老爷当家丁了。至于惨不惨,这个就要分情况:
首先,路上肯定不会好受,现在长距长期出差都很磨人,以那时候的生产力水平,身体差一点就直接病死途中,好不容易到了就要感受黑龙江的冬天了,大清国可木有现在这么多暖气片。
然而如果既来之则安之,到了那边安顿下来,反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宁古塔毕竟太偏远了,朝廷也不可能天天盯着你劳动改造,只要你运气好碰到个事少的主子,混口饭吃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还是个被贬了的高管或者有名文人那就更好了,当地守将甚至天天都得好吃好喝伺候你,只要你投桃报李给他家子侄教教书就行。
而且以上还是管理相对严格的清朝前中期,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江河日下,东北边禁松散如棉裤腰,有的人发配去了那边很快就做生意发家致富,奴才混得比主子还豪横,如此流放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事实就是,也没多惨。终清一朝,才流放了十来万。而且看的也不严啊,流放期间逃跑回去的也不少。
浙江抗粮案,61个流放宁古塔的,逃回去了33个。而且是全须全尾从东北一路跑山东跑浙江跑回去,全程没人查。逃回浙江后,宗族庇护下,没几年大赦就全部脱罪。
然后在宁古塔的死了17个,1个下落不明。就剩下10个在宁古塔熬到了大赦回家。61个人,最后就剩下10个能呆住,其他的不是润了就是死了。我估计那十个人:MMP,早知道一起跑了算了!
恁清这抓人的本事实在是太烂,难怪大家一起跑。
不过流放行为持续不断给宁古塔输入新血,结果到晚清同光时被流放过去的人,原以为是开发北大荒,过去了发现,居然建起个城!还有庙会唱大戏……
清代被流放宁古塔,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流放”之刑罚自古有之,已经上千年了,宁古塔只是流放地的名称而已,没有其他格外的意义。
宁古塔是前清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是满清女真人的“老窝”。顺治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后,宁古塔则成为边防重镇,并接受流放的罪犯,成为“流放人员”的“改造基地”。
在宁古塔,曾生活着旗丁,披甲人和阿哈, 这是满清八旗制度之下的“阶层”划分,带有典型的阶级歧视色彩。旗丁就是满族旗人,阿哈为奴隶,如果以地位来看,旗丁的地位高于披甲人,披甲人的地位高于阿哈。
那么,披甲人到底是一种什么人的身份呢?
有的解释“披甲人”为投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其实不尽然,也有满洲八旗的兵卒,只是这些兵卒的地位本身就比较低下。在满族八旗“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的制度约束下,“披甲人”就是固守边防的兵士。
“披甲人”意即披挂铠甲的人,是清代特有的一词,这些“披甲人”并不限于宁古塔所属的东北地区所有,全国各处皆有。《平准葛尔方略·正编卷三十三》有载:“其所派兵丁,由八旗前锋护军披甲人内挑选年力强壮者。”所指“披甲人”,即这些兵士。
“披甲人”又分马甲和步甲,即骑兵和步兵。
驻守在宁古塔的“披甲人”平时打猎办差,遇到打仗的时候就披甲上阵。在宁古塔,这些“披甲人”由满清副都统统领,平时按差事又可分为“渔户”、“猎户”、“鹰户”、“蜜户”、“参户”等,即打渔、狩猎、采蜜、采参等工作。
由此可见,“披甲人”除却有等级地位色彩之外,有点像生活于本地的“民兵团练”的组织形式。
在清代,有将流放罪犯即家属发给披甲人为奴的的案例。《大清律例》有载:“凡盗窃临时拘捕,为首杀人者,照强盗律,拟斩立决;为从者,应发往吉林、乌喇、百都诺、宁古塔等处披甲人为奴。”
为什么清朝还要给地位本来就比较低下的“披甲人”分配奴隶?
这与后金女真族部落崛起的历史有关。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时候,时处于原始部落的阶段,社会形态依靠严酷的阶层等级制度来维系,披甲人作为战时的中坚力量,但是地位又偏低,故为了防止他们产生哗变,便给他们一点“甜桃子”,分配一些流放的罪犯给他们当奴隶,以此来稳定披甲人队伍。
宁古塔的“披甲人”是土生土长的生产者,也是战斗时期的兵卒,还是旗人眼里的底层人(比奴隶高一点)。这样一个别样群体,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1.宁古塔的“披甲人”个性淳朴诚信。清朝吴振臣著《宁古塔记略》中记载:“披甲人”不会讲汉语,但是他们却非常淳朴诚实,还十分讲义气,有发配到宁古塔的中原人不愿受刑,便悄然逃跑了,“披甲人”也不向官府举报,任由他们逃走。若是被追回来的,其主人也会跟官府说是他们自行返回,不予追究。据说“披甲人”还十分守诚信,如向生意店家赊取任何货物,就算三年五载,定加倍奉赔,无论远近。
2.宁古塔的“披甲人”本领高强英勇。因宁古塔所处之地为极度寒苦,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披甲人”主要以雪地游猎为生,加之戍边参战,生性练就了一身本领和勇气。在平日游猎生活中,他们练得“追踪寻迹”之本领,凡人蓄经过的地方,“披甲人”能追踪数十里而无差错。打猎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披甲“猎户”称为“炮手”,主事围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飞禽走兽,凶悍猛物,都是他们“炮手”的下饭菜。他们三五日一小围,二十日一大围,什么老虎、豹子、黑熊、獐子、狐狸等都是他们围猎的对象。宁古塔东北近千里的“黑斤人”(赫哲族人)披甲者最为英勇不怕死,据说他们一人可以杀死一头猛虎。康熙皇帝十分喜欢他们的勇猛,经常赐予他们流放的罪犯为奴。
3.宁古塔的“披甲人”礼数豪放生猛。宁古塔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礼数豪放生猛。他们和汉族不一样,相见的时候多握手而叙,妇女右手抚额点头为拜,抚额点头下跪是行大礼。他们因战功受到赏赐的时候,长官让他们学习礼仪,但是仍然有头戴树皮斗笠,背上背着大口袋,还有光着脚丫子的,惹得朝廷官员窃笑不止。少数人立功到京任职,方圆之地送行者百千人,夫妻离别痛哭,亲脸子的声音“叭叭唧唧”作响,十分感人。
如此来看,所谓“披甲人”也不过是一群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而已,只不过在努尔哈赤“八旗制度”之下,打上了阶层低下的标签,并成为清朝统治者利用的工具。他们善良、淳朴、英勇、豪放、感情丰富,是帝王专制制度下被欺凌利用的特殊群体。
发配的 很多都是老爷 大家都巴望着起复了 能照应一点呢
大概心态是这样的
古代有一小姐,遇到一个上京赶考的穷书生避雨,发现其很有才华后以身相许。次日小姐掏出一些银两、垂泪送书生:“君若高中莫负妾身”。书生发誓后走了。
小姐让丫环把书生的名字纪录在册,丫头说:“这已经是第五十个书生了!”
小姐说:“没关系,其中总有一个会真的考上的”。
书生不一定考得上 老爷们很多真的起复了
宁古塔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满语数之六为宁古,相传清皇族先祖兄弟6人曾居此地,故名。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镇。宁古塔是清代最著名的流放地之一。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被发配到关外苦寒之地,山高皇帝远,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鬼地方。给本就是二等人的降兵当奴隶,比死还难受。
嗯,想想就可怕,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多活两天?
送你到宁古塔建设封建主义jpg.
又不是给披甲人为星怒
到后期,流放宁古塔就是个笑话,流放着流放着就挖金矿卖人参发家致富的都有……
——————————————————
当然清廷也想管过这群流犯犯,不过也没有用,因为在后期,旗人太穷,压根养不起自己的家奴,所以流放来的交一笔钱就可以赎身,甚至到当地直接被释放,这样符合双方的利益。这群人只有少数回到中原,大部分留在东北,加入自由流动的亡命之徒和半亡命之徒。
后来,清廷干脆下旨禁止奴隶主允许奴隶赎身,似乎没有什么用,后来只能把流犯送给富裕的官员当家奴。
一直到1736年,这群无法无天的流犯直接把刚登基的乾隆给干破防了,直接谕旨云:“黑龙江、宁古塔、吉林乌拉等处地方,若概将犯人发遣,则该处聚集匪类多人,恐本处之人渐染恶习,有关风俗。朕意嗣后满洲有犯法应发遣者,仍发黑龙江等处,其汉人犯发遣之罪者,应拨于各省烟瘴地方。”
1756年,乾隆干脆下旨停止向东北流放汉人,后汉人多改流放于西北、云贵、两广等处。
汉人土匪除了偷猎、挖参、挖金外,甚至还形成有组织土匪骚扰边远的部落~直到1811年吉林将军出动军队把他们赶走。自己坏就算了,还真让满人也“渐染恶习”
1757年,清军在乌苏里江流域的德克登吉等处,拿获偷采人参者635人,其中包括流民398人、逃犯237人,劲爆的是其中还有旗人100人。
到1793年,还有大伙旗民和汉人一起偷砍木植,直接把乾隆气得半死。
当然乾隆气也没用,1760年因为查验参票和腰牌,直接引起参丁不满,纷纷聚集起来包围办事衙门,结果衙门直接怂了,表示不论人数多寡照发入山腰牌。
乾隆得知之后照例生气,直接把吉林将军流放到伊犁,派八百士兵缉拿首犯,但最后因为参丁互相掩护,不了了之。
到乾隆晚年,清廷对于这种事情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宁古塔的犯人……你连流民都拦不住,还想再流放犯人过来,是不是疯了?
人能混得怎么样,关键还是看个人的本领和是否听话不找麻烦。首先刺头那是到了哪里都吃不开的。即便是现在监狱里,接受改造的罪犯,只要平时老实干活改造。监狱里的管教通常都会给一些优待。而且只要自己有一技之长,到了监狱里也还是能发挥自己本事的。所以到了宁古塔,除了气候条件差一点,在那里只要听话,有一技之长,还是能够活下去,而且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还挺自由
你要有文化其实没多惨。
不止流放宁古塔,还有流放乌里雅苏台,听着特别恐怖,并没有前朝历代流放烟瘴之地更让人难以生存。
这俩地方如果你有文化,有点名声,放得下身段,有的是人愿意捧你一把23333333
放到今天,随便一个官员,不用流放,就把他给双规加没收财产,生活剧变加身份跌落一夜白头的多了去想死的心都有了。
更何况从官员,直接变奴。
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这个事情吧,危险主要还是长途跋涉路上比较危险,然后做奴的屈辱。要是本身就是农奴或者离饿死就差一口粥的奴,如果安全到达东北伺候披甲人,还真不一定是坏事。
7.13.小更一下啊~
只随便闲聊了一段儿小时候的课文及(当时的)感受,然而评论区里有些XX们怎么都………………………………?!?
都急(激)啥样了,不知于呀……
哈哈哈……
………………
小时候学的课文,列宁同志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不多说别的,至少当时我特别馋的就是牛奶(当做墨水)面包(捏成墨水瓶)…然后看到,监管人员的时候就一把塞进嘴里,大快朵颐…然后戏谑的叹息:“今天真倒霉,竟然吃了6个墨水瓶…”……
我当时在想,我什么时候能过上这种幸福的生活?!…儿时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
我是披甲人的话,朝廷给我10个奴隶,我也上书说虐死一个,跑了五个,剩下四个惨的不得了,冻的都快不能干活了,一是让皇帝消消气,二是明年皇帝还给我发奴隶。
之前看过一个资料,只要不是女性,活着到了宁古塔后,没那么夸张,要是有一门手艺,特长,就能过得不错。
假如现在有机会给某县团级干部当家里的保姆,估计报名的能排个几里;
养奴隶很贵的


这是鞑清最野蛮时代的记录,以后不野蛮学坏的话,那八成是和下面人学坏的
男的农奴 就是个人型牲畜 女的比慰安妇更惨一点
就是给关外驻军干杂活。室外农活啥的能带艺上岗,会的人多去了就能干。但有一个活你在关内不一定见过。


就是这种札甲,得解开绳保养。能伸缩变形的膊披腿甲这类软札松一点也行。解绳也不费劲。
但这种胸甲大板不能伸缩变形,毕竟不能挂肩上。因为用腰带撑着比压肩上省劲不少。
这种硬札大板,像一整块铁板一样硬,得挨一锤不知道哪个点被砸、感觉整片板子都在推着你才算合格。扎紧了可是相当累人,费手。每穿过个孔都得使劲扎紧、夹住。
时间长了绳松了,断裂开线了,一片甲锈到缝里磨不到了,就得把一条绳全抽出来,换绳换片穿绳,费劲扎紧。
札甲这东西,优点是破了修补便宜,片坏了换片、绳松了换绳,不像板甲那样破了得换整套板子。但缺点是保养累。
这活要慢慢干也不累。问题是驻军的甲有成百几千套,你一个人得解绳换绳扎紧好几套甲……你的甲让别人保养你挺轻松,让你保养好几个人的甲你能累起义了。男耕男织,织布不累织铁累,女的不一定有这手劲。
更有甚者像日本铠甲那种,甲片外缠了好几层绳,绳把金属片都挡住看不见了。怕伤到金属片的话、好几层绳确实挺结实,还不重,但纯属有毛病。被划一刀了让你解开换绳看累不累?


这得缠多少绳,一看一层全是绳,绳后面有没有金属片都不知道了。想想被划一刀就差点累死
给披甲人为奴
送教坊司为妓
发往西域充边
只身流放岭南
哪个惨?
披甲人自己也是小老百姓。看你过来第一个反应是养不养的起你。
勤快点,能干活,有文化,活得都还行。
民风淳朴又热情,运气好没遇到什么坏人,三代之后让入关,姥姥?!干死你!
特别容易死路上。
一点也不惨。大清不允许汉人在关外拥有土地
为了改善生活,关内的汉人主动寻求关外的少数民族,要求收纳为奴隶。这样就可以合法种地,双方都有收益。
清代的皇帝多次发文,要求严厉打击汉人卖身为奴的行为,但是屡禁不止。关内的汉人大规模主动卖身为奴,即使在关外做奴隶,生活水平也大大高于关内的生活。根据光绪末年人均缴纳税金计算,东北的人均收入是山东的三倍,仅次于上海。也就是说,大下岗之前二百年,东北人生活水平一直远超国内平均水平。
像这种合法为奴的好事,国内的老百姓羡慕还来不及呢。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23 13:37:54  更:2024-02-23 13:55:29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