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孟良崮战役为什么会被大书特书?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孟良崮战役为什么会被大书特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感觉也才不过歼灭了三万人,为什么课本上花了那么多笔墨?
歼灭三万人,你知道这是什么三万人么?
这是五大主力之一,老蒋最精锐的部队,拥有最精锐的装备和士兵,在解放战争爆发不到一年以后,在优势兵力优势火力和拥有制空权的前提下,直接从战线里挖出来吃掉整个军。
这代表什么呢?这代表任何一个军级单位单独行动的时候都得掂量掂量:
我比他精锐么?我比他装备好么?我这个战区有制空权么?
没有?没有你凭什么单独行动?
这只是军事意义上的,军事意义上的作用就是单独的军及以下的单位都不敢单独行动,只能抱成兵团行动。
政治意义上,这是全面进攻状态,共产党连连丢失地盘,国民党一路胜利进军的状态下,欻一下,国民党最精锐的力量在几天之内什么都不剩了。
这给了连连失败中的共产党人以希望,给了国民党以恐惧,同时让世界明白,共产党是可以击败国民党的。
在这之后,国军没办法继续对解放区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举个例子差不多就是,德军在发起巴巴罗萨行动中,发现保卢斯的六集被围了,还怎么都没法救出来。
然后六集被歼灭了。
那我觉得苏德战争可能会提早两年结束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忧愁
1947年6月8月,蒋介石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例行了下午的祷告。在上一周,他刚召集了参与进攻沂蒙山区的将领至南京受训,探讨“进剿”鲁中之办法,不过经过谈话,他仍然缺乏信心——从山东战场回来的将军们对继续进攻也缺乏信心——直到6月8日,那一个下午。
在这时,“甚疲觉乏”的蒋介石忽然有了一阵奇异的感触,一个声音告诉他:“可剿”,蒋介石兴奋了,于是他坚定了决心,认为天父将庇佑他对山东的继续进攻……
要说明的是,以上这段不是哪个教徒或者精神病的胡写,1947年6月8日,蒋介石可能真的因为最近两个月以来的内外压力而出现了幻觉。他在日记中明确写到,自己于6月8日的下午祷告里听到了“天父”的旨意
(1947年)6月8日
雪耻:俄大使将回国,据说为其身体健康不良关系,此时此举自有其政治意义也。
预定:一、释放林祥光;二、查庚()在何师,三、令译反苏书籍。
四、收复长山岛实施方案与日期。
朝课后记事,记上周反省录,召见师长六人,正午与至柔,汉杰研究陆空联络计划,下午祷告后,天父明示沂蒙山区进剿计划之“可剿”,此心乃安。
为何蒋会出现这样的幻觉?恐怕是因他压力过大,蒋其人一贯喜谈“天父保佑”,其私人日记中常见“天父”,抗战胜利讲话中“代表基督徒”表示“感谢天父”的言论则更为出名。
在1947年5月底,蒋介石面对内政军事的危机,感到“时局严重国势危殆”,他想要“求心而定如常”,平息心态,便同近一个世纪前行将败亡时的洪秀全一样,把时局前途寄托到了神灵之上:可主宰世间一切的天父,必将“恩赐中华转危为安”,让他赢得这场内战的最终胜利。
(1947年)5月29日 晴
雪耻。时局严重国势危殆,至今为甚,每自求心而定如常,平静如水,不为黑暗与x祸威胁而有动於中,深信天父必能恩赐中华转危为安,赦免我无心拜偶之罪恶,然非天父大施洪恩,则滔滔x祸伊于胡底,不惟中国民族,即全人类亦将万劫不复矣,此时惟有尽我所能,至於成败存亡,缓急迟速,则听任於天父之处置而已。
然而,在几个月之前,蒋介石还曾数次认为胜利在望,以为局势尽在掌握。
如1946年11月,蒋介石认为其全面进攻的一部分,即所谓“一期进剿”是取得了大部的胜利——蒋的一期进剿计划,其所要取得的目标一为打通北方诸铁路线(主要为津浦、平汉、平绥三线,蒋认为经济形势恶化都为铁路干线遭“匪”破坏所致),二为夺取南满地区。
在1946年底,蒋认为其一期进剿计划完成了十分之八,眼下国民政府已实现“转危为安”,其敌人气焰也是“渐熄”。似乎胜利在望也。
一、安东通辽与开鲁相继收复,南满之基础已稳,辽吉线之清原占领后,小丰满之电力可直送沈阳,则工业经济亦易恢复矣。本月实为安定东北之最重要一时期也。
二、张家口收复,察省底定,北门锁钥在握,一年来所最忧虑与痛苦者,至此竟得如计解决。内蒙局势乃转安定,共x偷窜之漏洞,完全堵塞,而俄国对我之态度反而好转,此又为预料所不及。此外平汉北段与鲁西豫北皆已照预期者完成,所差者惟苏北与鲁东尚不能如期肃清,然亦一般将领皆已尽其心力矣。感谢上帝使余第一期进剿计划至此能完成其十分之八,使共x渐熄,中华民国能转危为安,此非天助而何
《蒋公日记》10月反省录
那么,又是什么让蒋介石的心理在半年之间急转直下,令原本在蒋眼中“转危为安”的局势变成“国势危殆”?
一、一月华东失败
蒋介石对战争局势之观感,自1947年1月开始便不断受到打击。1947年1月至2月,蒋接连遭遇“最大之损失”:1月4日,整26师及第一快速部队于鲁南峄县为华野、山野包围,丢失大批军械车辆,蒋称其为“半年以来最大损失”
(1947年)1月5日 日 阴
自本月二日起,峄县东北之向城附近第廿六师与第一快速战车部队被共x六个师所包围、突击,损失甚大。据报旅长、团长阵亡者三人,战车部队虽已突围脱险,然美国一0五重砲两营皆已损失,汽车损失之数亦大。半年以来剿匪损失,以此为最大。
到一周后蒋介石作本周反省录时,其更进一步,称鲁南整26师之覆灭乃“二十年最大之损失”,需引以为戒。
(1月25日)上星期反省录
一、本月第二十六师与第五十一师之两师师长皆被俘,旅长被俘者共有三人,新式重炮三十六门,其余各种大炮损失之数大小共有二十门之数,共x获此至少约有三分之一能用。藉此以攻击我据点。此枣庄之所以失陷可云二十年剿匪以来为最大之损失,能不戒惧。
此时的蒋介石还不知道,一个月后他又将面临更大的失败:2月10日他以为我军同他一样执着于一城一地,为解放军2月6日的战役欺骗行动吸引,以为我军“在鲁南非决战不愿放弃…以不如此不能聚而歼之”。
然而十余天后,李仙洲部于即鲁西莱芜战役中为华野全歼,蒋介石震怒惊恐,言此次失败为“生平未有之惨败”。
而进攻山东以来,又多损兵折将,军械为解放军缴获甚多,蒋自认为鲁南决战已是无望,“剿匪已成不了之局”,感到其发起的全面内战是“前途茫茫”
(1947年)2月25日 济南晴,南京阴
昨午考虑战况吐丝口如此重大失败为生平未有之惨败。李仙舟指挥之无方实有致之。王佐才不知其人不能用而误国至此。余不早告佐才,及昨日得其报告已派李为总指挥,已不及挽救矣。此役至少在二万人以上,美械枪炮亦尽为匪所得,此种利器被匪利用以创我军,今后剿匪已成不了之局。下午二时前起飞,空中考虑剿匪前途茫茫
接下来的数天,对蒋介石是痛苦的,他1946年底从大同集宁战役里取得的那点满足感、成功感,在华东战场上都丢失了。
此时,因美军强暴女学生引发的全国学潮、日益崩盘的法币币值、外国舆论的冷嘲热讽,同内战战场上的失败,让蒋介石感到二月份乃“政治经济最拮据困难”的一个月。
本月实为军事经济政治最拮据困难之一月,恐为从来所未有,而美、英各国舆论热嘲冷骂之攻讦更为难堪,国内反动分子,所谓民主同盟大学教授共同捣乱,煽惑人心,扰乱社会,惟恐经济政治之不速崩溃,竭其全力以图一逞,终因天佑中华始能渡此难关,亦云幸矣!然而今后之困难必日甚一日,可不束身自爱乎?
蒋介石日记 2月反省录(2月28日后)
内外的压力一起摆到蒋介石面前,与关内解放军主力在鲁南决战似乎无望,怎么办?
蒋介石选择打破自己原本的规划:蒋年初的规划里,对延安的进攻应当在扫荡豫北晋南,对陕甘宁边区形成四面包围后再实行。但这时的蒋已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再不拿出什么“胜利”来振奋精神,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了。
二、三月抢攻延安
于是1947年3月,我们今天所说的国民党军“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孤注一掷,自晋冀鲁豫、晋察冀战场抽调兵力,向延安这一他眼中的“共军指挥中心”发起进攻,幻想以此令我各野战军群龙无首,好分而灭之。
(1947年)本年工作要目:
一、经济与金融之挽救为第一要务?
二、军事与法制之完成为第二任务。
三、一月间扫除苏北共x,打通陇海东路。
四、二月间扫荡晋南共x与收复豫北各县。
五、三月间扫除鲁南共x,收复泰安、临沂,与收复胶东、烟台、威海卫。
六、四月间收复平汉路北段全线?
七、五月间收复津浦路北段全线?
八、六月间收复冀晋边区。
九、六月间向中东路进攻;九月收复北满全区?
十、七月间收复陕北,克复延安。
(1947年)2月22日 晴
注意:一、进讨延安之时期必须先收复上党区、肃清晋南后方能实行。二、攻略冀晋边区之涞源、阜平共x根据地,有机即行。
(1947年)3月3日 一 晴
雪耻 一、英国果在莫斯科外长会议时提出中国问题之讨论乎?不能不为之预防;二、剿讨延安时机已熟,不能再缓
对延安的“剿讨”与“克复”,很快就给蒋介石注入了一剂强心剂:3月19日,前线“捷报”传来,蒋介石欢欣鼓舞,宛若崇祯十三年拼命镇压农民军的朱由检皇帝那样,以为自己实现了“中兴”。
在此时莫名其妙迷信“城市中心论”的蒋介石,一厢情愿的认为,关内解放军“已失凭藉,所有战略与政略据点皆已铲除净尽矣”。
二月底时的“不了之局”(那时国民党军已占领了山东解放区的关键城镇临沂)似乎因为一个延安城市的得失,就能够轻易扭转了。
本日十时半国军克复延安城区,十一年来共x祸国殃民,根深蒂固之老巢铲除于一旦,为国为党雪耻复仇之愿已偿其半矣。此与关内共x已失凭藉,所有战略与政略据点皆已铲除净尽矣。感谢上帝洪恩保佑中华,使之转败为胜也。
蒋介石日记 1947年3月19日
蒋介石不光在日记里这么写了,他还把自己这套今天看来有些荒唐的想法说给了受训的军官们。
1947年5月15日,在给军官训练团二期学员的讲话上,蒋介石便告诉他手下的军官们,取得了延安,我解放军的最高司令部就只能“随处流窜”,不能建立“绝对中心的力量”。
从这里的讲话,我们也能看出蒋介石狭隘的战略思想:他把自己的境地套到革命者身上,以为与农村大众建立了血肉联系的cp,会跟他的国民党、国民政府一样,没有了主要城镇就没有了所谓的“政治基础”、“政治动脉”(农村大众全然被蒋忽视了)
過去共x佔有延安的時候,外國新聞記者常去訪問,甚至有的國家政府還派遣聯絡員,現在共x的老巢延安被國軍收復之後,匪軍的首腦部就無所寄托,只能隨處流竄,即使他們還有廣播宣傳,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和他發生連繫,如此就絕對不能建立中心的力量了。所以我們可以說;無都市即無政治基礎,無交通就無政治動脈。共產黨既不能控制重要都市和若干交通要道,亦就完全失了他政治的地位。這一點是關係非常重大的。
《匪情之分析与剿匪作战纲要》载于《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二十二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十五日
因而,蒋介石以为,他要面对的、作为关内解放军主力的华东野战军,是群龙无首的,自以为已经取得了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的那种优势地位。视解放军为“流寇”。
接下来,蒋介石全然不顾其实际未能如计划打通关内各条铁路干线的事实,直接来了个“跃进”,不谈如何应对我军的“运动战”,认为可以直接进行“分区进剿”。
也正是在介绍“分区进剿”时,蒋道出了他的战争计划:抓住关内解放军的主力(华东野战军),进行决战,试图以大军会战解决战事。
第一、分區進剿。就是要把匪區畫分成若干區域,分別輕重緩急,那一區為首要區,那一區為次要區,分定了之後,配備必要的兵力,依次進剿,分區進剿時要注意下面兩點:(一)要搗毀匪軍的根據地。凡是匪軍的老巢,尤其是他的製彈廠和糧秣、彈藥的集中地,及其發號施令的首腦部的所在地,必須犁庭掃穴,切實攻佔。……(二)要尋找匪的主力予以消滅。匪軍主力被消滅後,殘匪纔易於肅清。……我們在全國各剿匪區域中,應先畫定匪軍主力所在的區域為主戰場,集中我們部隊的力量,首先加以清剿,然後再及其餘戰場。同時在這個主戰場中,又要先尋找匪軍兵力最強大的縱隊進攻,予以徹底的殲滅。
《匪情之分析与剿匪作战纲要》载于《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二十二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十五日
整七十四师、整十一师领衔,众多兵力集结对山东方面解放军发起的进攻,正是在蒋的这一判断下发动的。
三、五月孟良崮之败
4月底蒙泰战役的失败,于蒋而言不痛不痒——他一直以为华东野战军是在往鲁中沂蒙老区“逃窜”,甚至蒙泰之守军为华野全歼后还感到庆幸——这证明华野主力正在泰安,没有转进鲁中沂蒙山区,蒋迫切要与华野主力在鲁西进行决战。
蒋介石甚至产生了这样的幻想:华野似乎是在“仓皇北撤”,其头号首长陈毅,是不是真的像年初空军报告那样在空袭中身亡了?
4月26日 霾 阴晴
雪耻。泰安之守军第七十二师杨文瑔部,昨已撤退,而未得其报告,至今亦未有消息,究不知其自动撤退,抑为匪军攻陷。主官又被俘耶,无任忧郁。好在蒙阴之白马、九女二关皆已攻克,匪部主力转移至泰安大汶口间,犹末逃逸。如能得天父护佑中华,使我军能在莱芜以西地区歼灭陈匪主力,勿令其退窜沂蒙山地,延长鲁战,则万幸矣。
5月10日 晴
雪耻:鲁南匪之主力似已退入沂山中心老巢南麻一带,仍作避战待机之狡计,我军必须先占领莱芜、沂水、莒县各据点,以后封锁其各山口,一面搜剿山匪,捣其巢穴,一面用有力部队直出胶济东段,先取胶东,烟台与龙口,何如?
5月10日后反省录
……济南与徐州之行,军事之效已见。莱芜已如期收复,而匪竟向北溃退,彼必以余到济南督导我军向胶济路进展,故其仓皇北撤,默察匪情实已呈举棋不定,惶惑无主之象,陈毅似已毙命乎?然运城被匪围攻甚急,主将心理不坚,令人忧疑不置。
但很快,一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打破了他三月以来的一切判断与计划:最精锐的整编师之一,整编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被他以为“惶惑无主”的华野围歼。
蒋介石自三月以来的计划全然失败了,攻下延安没能打击共军的指挥系统。华东野战军没有溃逃,其首长还在好端端的指挥战斗。他原本在鲁西南发起主力会战、歼灭关内解放军主力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蒋介石的心理防线崩塌了——他斥责顾祝同指挥不力,不相信在山东前线的将领还有能力继续“进剿”——张灵甫部“失联”的消息传来三天后,5月19日,蒋介石下令山东国军全线停止进攻。他将亲自去“整训”前线的军官们。
5月19日 晴
今日忙碌与劳苦自觉特任〖甚〗,故特补志之。
雪耻:近日局势严重,而以鲁南第七十四师之被匪澈底消灭为最痛。东北怀德昨又被陷,匪已逼近长春与公主岭。长春已成包围状态,……x焰枭张,阴谋毕露,不能不作断然之处置。可虑者在干部无能而军事高级干部且无智妄为,以致军事形势日劣,此次鲁局之坏完全由墨三处置错误所致也。 ……
因之,决定在蒙荫新泰一线停止,整训所部,阻止急攻,此实为转危为安之一重大处置与决策,是天父佑华之一证也。
然而孟良崮战役的影响不止于此,它不光让已鏖战近半年的华野取得了一月时间宝贵的修整。它更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战役,其就像斯大林格勒战役象征着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由防御转入进攻一样,代表着1947年3月开始,蒋介石那重点进攻的豪赌失败了。
蒋介石攻取延安(军事首脑)、击破胶东(华野主力)的“二期进剿”计划,在事实上也跟着张灵甫一同迎来了灭亡。
孟良崮之后
在军事上,为实行二期进剿,蒋从晋冀鲁豫战场调集兵力投入陕北,致使进攻延安时晋南空虚,为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发动晋南攻势,夺取了二十余县。在东北,孟良崮战败的数天后,整88师与91师又为我军夏季攻势歼灭,长春成为了红色汪洋里的一座孤岛。
在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军政大员们也被吓倒了,蒋介石本人就是头一个。孟良崮战败的两天后,他还没有下令前线停止进攻,自己就先选择了退却:这天的参政会会议上,本放弃了政治诱降的蒋介石,竟主动提出了恢复和谈。
1947年5月18日
朝课后考虑战况与指导后,开临时国务会议,决定学潮及对参政会提议恢复与中共和谈之政策及办法,过午方毕。下午修政对学潮谈话文告、记事。约集干部对学潮处置办法之研讨与决定。晚课后约傅宜生同观电影。
精神上垮掉的不止他一个,国民参政会里的“同志”们也被孟良崮的大败吓倒了。
5月18日的参政会会议上,蒋的提议在国民党高干里不是什么晴天霹雳。因为参政会中已“为和平空气笼罩”,党员人人自危、信心全失。
参政会开会几乎为和平空气所笼罩,本党党员大部亦意志动摇,信心全失,不知其责任何在也。
蒋介石日记 5月24日后上星期反省录
至于被下令停止进攻、回后整训的军官们的思想状况,我们也能从蒋介石6月13日的日记中看到:蒋以“士气不振”一词带过,而这“不振”的程度,已让蒋“不敢冒险”了。
6月13日 晴 夜雨
雪耻:对鲁中共x老巢中心之南麻悦庄盆地考察数周,进剿与围困二种方法未敢决断,以士气不振,不敢冒险也。然此时兵力进取攻势,并非不足,而且有空军掩护协助,我以堂堂之阵进剿处置周到,部署完妥,不现弱点,则自可达成目的。
从以上记载来看,“孟良崮战役为何会被大书特书”也就不奇怪了。虽然其军事上,没有说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让解放军可以从战略防御阶段一下跳入战略进攻阶段(指望一场会战解决一切,这大概只是蒋介石才会相信的迷信)可是,就算只看这场战役造成的政治影响,它也是巨大的。
我们通过查阅蒋介石日记,就能看到,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的胜利,不仅直接令蒋介石停止了一月时间的进攻,还吓倒了国民党的军政大员们,搞党政的官员弥漫“和平思想”,打内战的军官中“士气不振”,就连蒋介石这个最最顽固的反共首领,也一时不知所措,主动在内部提出了和谈的打算。
这样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为什么不值得胜利之后大书特书呢?
中央军委知道孟良崮战役的结果,是刚刚无线电静默跟胡宗南部躲了好几天猫猫之后。在那之前,中央军委电台没在规定时间段开机跟各大战略区通电报,处于失联状态。各大战略区首长看着中央社消息曰胡宗南部在陕北大杀四方,共匪头子跌落山涧之类的各种消息,跟中央军委的电台又联系不上,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华野决策打整74师,本身是根据敌情变化从拟打桂系7军临机调整的,中央军委电台那个时候正好静默了,三四天后灰头土脸的从山沟沟里出来,一开机就收到各战略区的呼叫,中间夹着华野报告整74师已经拿下的消息,还有果军自己内部承认的情报。
而整74师,是果军头等主力,这个应该没谁有异议吧。这是果军头等主力军第一次被全歼。
你说中央军委啥感觉吧。
虎口拔牙。
三万多人和三万多人是不一样的,整74师是原74军,俞济时王耀武的老底子,全面抗战八年打满了的老部队,又换装了全套美式装备且弹药充足。五大主力之一号称御林军,虎贲军。
不夸张的讲,同时代的中国任何一只同级别部队都打不过整74师,华野王牌之一四六的六纵就在涟水吃过大亏,国军其他部队也不行。
结果就这么一只虎贲,在40万人的齐头共进进攻中就因为突出了一点就被扣出来吃掉了。
国军从此吓破胆,如果要求军长师长单独执行任务,一句话就能打回去:我**军比整74师如何?从此再也不敢一个军/整编师为单位在中原战场单独行动了,至少凑一个兵团才能出门行动,给解放军留下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后面粟裕又在豫东指挥了豫东战役,此后国军一个兵团单独出动都觉得心虚,直接导致了淮海战役国军战术动作严重变形进退失据。
还是在中国师这个名词不如军啊,哪怕带个整编。
抗战结束后,kmt对军队进行了整编,在吸收伪军战力的同时,将杂牌以及冗余的地方部队予以裁撤,部队总数从5百多万精简至4百多万。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仿美国编制,将军级单位改编为大的师,即军改整编师,同时配备美械,没改完的继续称为军。整编74师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由原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3万余人。是kmt的拳头部队,号称kmt五大主力。
整编74师的攻击力很强,特别是在平原地区有固定攻击目标和龟缩防守的情况下。一旦展开队形,以当时土共的火力,是根本挡不住的。即使土共包围强攻,也很难击破整编74师的防守。
但是,一将硬是抓住了基本不可能的一瞬间战机,同时把整编74师挤在一个小山丘上,导致74师的炮兵部队完全废了,最终用3天时间全歼3万多的部队,同时挡住了几十万援军的救援,暴露出kmt派系不和的诸多问题。
从此以后,山东地区再也没有一个kmt军级单位敢单独行动,只能依靠铁壁合围来围攻土共。
因为这三万人是当时被国共双方一致认可的,关内战场最精锐的三万人
共军在一年多的存人失地节奏里,突然三天内把国军最精锐的一个部队全歼了
这是足以让国军的每一个人都脑袋嗡嗡响的
孟良崮战役歼灭的是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整编师相当于军级单位。侧翼在整25师,整89师的保护下,在国军山东战区45多万主力云集下被全歼。(评论区指正应为整83师,89是我记错了)
74军是抗日铁军,抗日期间几乎参加了华东华中地区所有的战役,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武汉会战的万家岭战役围歼日106师团大部、南昌会战、两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
从拼凑部队通过战斗一步步打成的战区主力,被所属战区当做绝对主力使用,经常作为战区总预备队而参加决定性作战,承担攻击军的角色,是战场胜负手。日军称之为三五部队。优先换装苏械的攻击军,美援到达后优先换装美械的王牌军。
黄百韬的整25师,之前和后来的25军,从抗战开始就以干脏活累活而出名,属于中央军顾祝同系统,战斗力仅次于五大主力,在救援友军方面一直全力以赴。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74师被全歼了。国军的军长们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有74军的善战老兵吗,你有美械装备吗,你有拼死相救的黄百韬吗。你都没有,那说明:
果军一个军单独行军已经不安全了。
战略进攻阶段,每个独立行动的部队就是网绳,十几个军组成了网。兵力守恒的情况下,网绳越细,网口越紧;网绳约粗,网口越松。
孟良崮战役前,山东地区国军以军为网绳,十几个军可以填满整个战线。
孟良崮战役后,果军的军级单位不敢独自行动,需要几个军组成兵团。导致果军进攻兵力不足。
豫东战役,国军主力云集中原,国军参战兵力为4个兵团、2个绥靖区、12个整编师、28个旅,另2个快速纵队、1个骑兵总队、1个交警总队,共约25万人。此外另有胡琏、吴绍周、杨干才3个兵团自外围驰援。


结果粟裕通过拉扯和兵力的极限转运。在邱清泉兵团(整编5军,有两个军,5军和70军相当于兵团),刘汝明兵团,孙元良兵团,黄百韬兵团(只有1个军和警察部队的破产版兵团)的夹缝中全歼了区寿年兵团。如果不是胡涟兵团绕过中野阻击接近帝丘店,黄百韬兵团的结果很可能也是被全歼。
豫东战役区兵团被全歼,说明了兵团单独行动也是不安全的。
到了淮海战役,国军主力兵团都怕被吃掉,出现了所有人都报告自己正面是共军主力的盛况。几个兵团要猬集一团才敢行动。在兵力不变的前提下,大量兵团云集在一起,导致这些兵团原有防御出现真空,结果就是开封、郑州、海州、商丘、贾汪、宿县等重镇接连丢失。
都说国民党祖传一字长蛇阵,其实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国军兵力部署还是章法的,以重要城市为点,以铁路为线,在之间部署机动兵团,有前线有梯次布置,既确保防线的连贯也可以支援,都不是一字长蛇阵。是后期,尤其是豫东战役之后,被迫把几个军合并成兵团,他的网绳越来越粗,材料(兵员)又增加不,最后一张网不就变成一跟绳子了吗。他可不就是一字长蛇阵了。这仗还怎么打。
还有要补充一点就是整74师被全歼对于国共双方后面的作战也有极大的影响。
解放战争后期,果军的思路是以主力军为基础组建机动兵团。
2兵团以5军为核心,下辖5军、70军、72军、74军(74军孟良崮被全歼后,后方3个新兵团重建的部队,虽然都叫74军,战斗力大不如前)、12军、第1快速纵队、骑兵旅
12军是重建的部队只是是级规模6、7千人,邱清泉要过来占编制的。第1快速纵队也是师级规模
7兵团以25军为核心,下辖25军、63军、64军、100军、44军。63、64是嫡系化的粤军,可以视作中央军嫡系,100军是中央军嫡系,44军是杂牌
12兵团以18军,下辖18军、10军、14军、85军、4快速纵队
9兵团以新1、新6军为核心,下辖新1军、新6军、新3军、49军、71军
果军后期战斗力非常堪忧,兵团必须有王牌军为基干才有战斗力,大家耳熟能详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胡涟(黄维)兵团、廖耀湘兵团就是上面3个兵团,除了黄百韬外其他3个兵团的基干都是5大主力,黄百韬兵团的基干25军也号称第6主力。
而没有王牌军的兵团就没什么存在感,大家也很少听过。比如飞将军孙元良的16兵团,缅甸霸主李弥的13兵团,划水王李延年的6兵团,以及泥鳅王刘汝明的8兵团。
16兵团:41军、47军、2快速纵队
13兵团:8军、9军
6兵团:39军、54军、96军、99军
8兵团:西北军最后的部队,2个军,番号忘记了
16兵团是中央化的川军;13兵团是中央军嫡系;远征军的老底子,6兵团全都是中央军嫡系。
这几个兵团在淮海战场上简直是笑话一样的存在。淮海战场果军真正可以倚仗的只有2、7、12三个兵团,而这3个兵团也确实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解放军主要的伤亡也是这3个兵团造成的。
如果74军没有在孟良崮被全歼,果军就可以在中原地区组建4个颇有战斗力的机动兵团,那么豫东会战将更难打,甚至打不起来。
豫东战役,粟裕率领的华野主力于帝丘店围攻区兵团的整72师、整75师。陈唐兵团和10纵在西侧阻击邱清泉兵团,许世友漏人导致黄百韬兵团突然出现在东侧,华野主力有被两面夹击的危险。之后粟总采取了风险极大的战术,不设置狙击线狙击黄百韬,而是对攻为守,停止围攻帝丘店区兵团残部,留少量部队牵制,主力部队突击黄百韬兵团。
胡涟兵团下辖整编第11师、整编第3师共5万8千人;吴绍周兵团下辖整编第85师、整编第10师、整编第28师共6万余人,突破中原野战军防御阵地。整编第11师先头部队进入太康地区。从南面威胁华野主力,成为扭转战场局势的胜负手。粟裕被迫放弃围攻黄百韬,向北撤退,豫东战役结束。
其实孙元良兵团、刘汝明兵团也参加了豫东战役,只不过没什么存在感,所以经常被忽略。如果以整74师(74军)为基干,再编入整72师、整75师。那么中原地区果军就有4个机动兵团,无论是豫东战役还是淮海战役果军的战役选择都能更从容一些。
所以歼灭整74师无论对于山东战局还是后面的豫东战役、淮海战役都有很大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因为歼灭国军五大主力的头牌在1947年就跟奇迹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经此一役重点进攻就被粉碎得差不多了。


五大主力里,新1军、新6军在东北跟林彪对线,关内重点进攻山东的国军被分成了三个比48年那种正规编制还大的兵团,张灵甫74军、邱清泉5军、胡琏18军各率领一支(统一番号)。
在国民党的内斗尿性支配下,部队两极分化得厉害,二三流部队跟解放军各纵队对线,可以说迟早被挤出防区或被歼灭。只有五大主力是能独当一面的,人多装备好,打过硬仗的老兵比例高,进攻则横冲直撞打头阵,又是上头有人,被围必须救,除了张灵甫翻车,其他时候一个团也有中心开花的骄狂。他们也是少有的可以造血的部队,老带新比全新组建部队的战斗力恢复快,是国民党扩军的优先对象。
华北平原附近也利于他们往来行军和火力展开。1947重点进攻的另一头,胡宗南也倍受 委座恩宠,兵多将广,虽然开战时兵力是彭总的十倍,但陕北山沟根本没法齐头并进,彭总几次歼灭战打掉其主力几个旅后,胡大团长就要转攻为守了。而要在华北平原附近抓住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并在援军到达前一举吃掉则是十分困难的。
这时华野、中野经受高强度战争的锤炼还不多,国军兵力调配再得力一些的话,可以说在中原是用3支野战军打解放军2支野战军,何况重点进攻山东是国军3个兵团45万人全压到华野27万人的面前,华野集中兵力打爆一支可以,同时来俩够呛,三支压力有多大?


在这样密集的拉网平推下,74军稍微前出一点,就被华野插进了缝隙掐住,华野主力阻击邻近的25军和100军(整83师)是能做到的,5军、18军(整11师)和桂系主力7军稍远各被牵制但不会太久,这时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抓住机会赶紧给你干死我就不会死。74军爬上山东特有的岱崮地貌石头山,不好挖防御工事,也没水喝,战斗力大打折扣,初步建立专业炮兵的华野也能反过来轰炸山上裸奔的74军,6纵还悄无声息躲在敌阵后方,一个闪现过来捅了74军的腚眼,夺了后勤基地堵死退路。且不说战后意义多么重大,光是两军堂堂之阵的对线规模和稍纵即逝的精彩程度,就足以位列古今名战役之林。
再从后面的战局看消灭74军的影响。山东国军被消灭3万,还是有40多万,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但还是那句话,国军二三流部队跟解放军各纵队对线迟早被挤出防区或被消灭,重点还是能不能把5军和18军再消灭或牵走。
5月山东在打孟良崮战役,同时中野在发动豫北攻势,之后不久就南下鲁西南再大别山一波推。河南如此兵粮重地,却守备空虚,华野也分兵出击,邱清泉5军的注意力不能完全放在进攻鲁中,还是盘踞鲁西南和豫东为主。
还剩胡琏18军,华野7月分兵后打18军是踢到了铁板,但中野主力12万到大别山了,陈赓8万也到豫西鲸吞州县了,桂系主力7军撤出山东回防大别山,凯申不可能坐视放虎归山、全交给鸡贼的桂系白崇禧去指挥围攻,于是胡琏也掉头追中野,确实让分散地方的中野吃了不能躺也不能打的大苦头。
试想如果74军不被消灭,那华野无论怎么分兵牵扯,国军总能派一支主力去追中野,一支主力去追华野出击部队,一支主力对线华野本部,回防的只要带核心机动兵力就能驰骋中原,很舒服地配合当地守军追击分兵建根据地的中野,并不怕像74军那样进解放区被华野在内线集中兵力围殴。而国军大部分二三流部队仍将被第三支主力率领猬集山东,他们战斗力也许不行,祸祸老百姓可有一手的(详见潍县群众给9纵的信),已削弱的华野更难在兵力只有敌人一半的情况下寻觅战机,山东的水依旧要喝干,也不可能只留许世友四个纵队守家让粟裕出击豫皖苏打开局面,更别说把河南东西打对穿和陈赓汇合?
现实中只剩两大主力全都被支走,但粟裕也不能慢悠悠清理杂鱼收复山东,这阶段中野华野两军的核心使命是经营河南新区,中野还顶着巨大压力呢,所以粟裕跳到豫皖苏,获得了一个出乎意料少干扰的攻城略地机会,把豫东皖北县城都给刷一遍,跟刘邓、陈谢协同闹得声势浩大,东西对进打穿河南,占了洛阳截断陇海铁路、占了许昌截断平汉铁路。而且国军逐渐发现,开战后首先占领的苏北似乎占了个寂寞,还有两个纵队在活动,华野2纵南下增援后更成了一个苏北兵团。
国军在中原兵力捉襟见肘,强如5军18军也不能再托大自己独来独往,要调更多配属部队。因卖力而似乎有取代74军地位的黄百韬也被从山东运走回防,范汉杰刚占领华野的大后方胶东半岛,很快就兵力枯竭只有守的份了,然后被许世友捶爆。
中野、华野在河南大开大合,国军整个河南阵线糜烂,就展现出更明显的一东一西对5军和18军的依赖,依托他们组建机动兵团,其他各兵团的人数只有他们一半上下更别说质量。
粟裕对中央派他下江南的决定提出不同意见,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手头兵力有了更清楚认识,1、4、6纵队已经成长得不亚于蒋军主力了,是吞噬人力物力支援的战争巨兽,脱离后方下江南的损失,放在中原够立军令状消灭5军了。而当初74军的一万健康俘虏,也被1、4、6纵队吸收了大部分。
直到淮海战役,最大战斗一是5军为核心的陈官庄地区,二是18军为核心的双堆集地区。黄百韬虽然卖力,但毕竟比当初的74军差远了,只是比嗯爬石头山的张马谡幸运,钻进了碾庄的预设工事。东北那边蒋卫杜也都围着廖耀湘1、6主力转,但给你机会你搁那拍《廖酱の秋游写真》啊。
所以在1947年5月一点战略反攻影子都没看见的最危急时刻,就把蒋军五大主力之首给斩落马下,此等赫赫奇功怎么不值得大书特书?这不是过高吹嘘蒋军主力,属实是国民党内军队私有争权夺利的恶果,打仗只能靠这些鹰犬前驱啊,大多数鱼腩部队离了主心骨谁能打,谁敢打,谁愿意打?不被共军普通部队扬了就烧高香了。所以歼灭74军比歼灭十几万国军鱼腩意义都大,在还没有以兵团为单位大开大合作战的1947年是最辉煌的战果之一。
历史给了稍纵即逝的机会,需要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把握,全赖指挥员艺高胆大,前方将士用命,后方群众支持。不是说歼灭74军就能胜利,不歼灭74军就会失败,而是从挺进中原到淮海战役之间这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可以看出,如果多了一支国军主力左突右冲,中原军民又要付出多少牺牲才能将其歼灭,此等人民的胜利怎么不值得大书特书?否则山东摧残,挺进中原受阻,胜利可能真要推迟了,而放弃关内等待东北的胜利,绝对不是做了半辈子独立自主斗争的伟人希望看到的。
1947年kmt五大主力是什么样的存在?(别拿1948-49来硬套)
延安,对于当时的pla和tg干部战士,是怎样的存在?
1947年3月,zy决定放弃延安。3月19日,胡宗南进入延安。
kmt铺天盖地的宣传,在各地的干部战士那里,是什么样的影响?在全国人民那里又是什么影响?
我们今天当然知道是存人失地什么什么的,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如果是干部战士,尤其是基层的干部战士,你心中最向往的圣地,被kmt占领;你最敬爱的人,在陕北钻山沟。好家伙,要怎么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拿什么给干部战士们希望?
孟良崮战役,整74被灭了。那是整74啊,五大主力之一啊,响当当的御林军啊,而且几个月前你还打不过他啊!那个含金量,什么戴长官的整26,马长官的铁甲,还有李长官的五万头猪,通通都不香了。
你看到了希望。你又开始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了。
连整74都干趴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去战胜?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孟良崮这场胜利,华野很可能熬不过之后几个月的至暗时刻。甚至还可以说,当这个消息传遍全国的解放区的时候,对所有为胜利而奋战的人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尤其是在延安失守的大背景下。
吴强,当时负责六纵的宣教工作。对于这场战役,他难以忘怀。解放后,他创作了一部小说来纪念这场战役,来纪念六纵的战友们。这部小说最开始叫《仇敌》,后来叫《最高峰》,最后叫《红日》。穿云破雾升红日。早上刚刚日出的时候,还是很寒冷的,甚至你还需要加一件衣服。可是,当你看到红日的时候,你知道,寒冷一定会过去的。
当年要是全歼了美陆战一师而不是仅仅只吃掉了一个北极熊团,你猜我们的教科书上会怎么写。
推荐个孟良崮战役老电视剧片段剪辑,谢伟才老师主演的哦:
502高清||97版【孟良崮】02--“标准作战会议:叽叽喳喳后听粟司令分析敌情”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不要小看歼灭这三万人,更不要觉得没什么意义。这是以蒋匪军最精锐的部队祭旗,吹响战略反攻乃至解放全中国的号角。
可能看习惯后面几年三大战役动不动吃掉一整个兵团,所以觉得吃掉一个军或者师都提不上筷子,觉得没什么可吹的。那么有没有想过,第一个可以让党中央以及各野司像吃饭喝水一样谈论整体歼灭,用坨来形容蒋匪军大建制主力部队的战役,什么时候在哪打的?
这就是孟良崮发生的故事,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未来的预演。
就比如潜伏在孟良崮主战场西南的6纵,找准时机直插整74师后胁占领垛庄切断其后勤路线,配合其他兄弟部队把整74师堵进山里,其他蒋匪军却完全没侦查清楚敌情,还一如往常地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只要能自保才懒得管其他部队呢。
以后在各个战场,类似的事情用各种不同的面貌一次又一次地重现。东北野战军独立二师用缴获的大炮阻断廖耀湘南下营口的去路,华东野战军主力急速南下切断陇海路合围黄伯韬兵团,中原野战军急速东进攻占宿县切断津浦路隔绝徐州剿总与南京的补给线,华北野战军与东北野战军在北平西北分进合击傅作义的部队……一桩桩一件件,数不过来啊。
用土一点的话说,原本解放军吃蒋匪军这坨大火腿只能用刮痧的方式,在火腿表面切下一小块来小口小口地吃,而在孟良崮,则第一次实现把火腿连骨带肉整个切断,从而可以大口大口地吃。孟良崮作为第一刀可能只切了半公分,但是到随着时间推移,解放军这把大刀切kmt就是三五公分这样越切越多,蒋匪军这坨火腿也就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了些骨头渣跑路台湾。
那么孟良崮这个第一场连骨带肉整个切断的战役,怎么宣传都不算过分。
孟良崮之前,国军追着解放军打。国军上报给蒋介石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共军主力”。
国民党方面普遍认为解放军是不堪一击的,只是太狡猾跑得快。
现在共军主力不跑了,就钉在那里让你打,结果国军不但打不下,还损失了最强大的74师。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因为打74师赚大发了 兔子很激动 孟良崮之战我军账单大盘点


“赔本的买卖咱不干”,这可不仅仅是李云龙的战斗原则,而是从井冈山时期就流传下来的我军通用原则,即便是攻打74师这样的国军王牌部队,我军也很讲费效比,绝不愿意干赔本的买卖.我军的开支和收益如下:


首先是开支部分,整个孟良崮之战,我军发射了3.4万发炮弹,使用了200万发子弹,扔掉了3万枚手榴弹。当时我军的主要开支全是用小米计价,小米是我军战士生活、战斗最常用的等价物,士兵的津贴是小米,士兵使用的马枪、步枪每月还有八两小米的维护费,指战员的驳壳枪每月有四两小米保养费(关外以粮食计价,和小米的兑换是一比一),小米加步枪可不是单单吃小米,而是小米是我军的货币基础单位。


我军在孟良崮使用的炮弹种类不明价格差异很大,比如75毫米的野炮、山炮炮弹每颗就价值1200斤小米(关外的四野成本就是200斤小米),82毫米迫击炮炮弹每颗价值195斤小米,60毫米迫击炮炮弹每颗价值就只要70斤小米,按照华东野战军1948年的炮弹库存(山炮、野炮炮弹38752发,迫击炮52680发,特种炮弹27481发)比例计算,孟良崮之战我军估计发射了11000多发山炮炮弹、两万多发各种迫击炮炮弹(特种炮弹种类太杂,不好计算价值,迫击炮各按一半计算,其实我军使用的大部分是迫击炮,38军打三所里之战3000多发炮弹中只有22发75毫米野炮炮弹),综合成本在1500万斤小米左右(如果全按山炮、野炮计算则是4000万斤小米出头)。我军使用的200万发子弹,每颗价值12斤小米,总成本是2400多万斤小米;扔出的3万枚手榴弹,每个价值7.9斤小米,总价值大约是240万斤小米。


综合计算下来,我军消灭74师的直接弹药成本在4000万斤或6500万斤小米(这是土豪算法,把炮弹全部折合成山炮)。这些小米按照黄金和粮价的对比,价值18000多两或者29000多两,折合美元是100多万美元。


而一个像74师这样的美械师,它的最初装备成本就高达数百万美元。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美械与半美械装备部队为22个军、64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其中45个师(旅)与交警部队为全美械,这些部队的初始资金就是美国提供的6亿美元直接作战的军用物资。1948年美国援助给傅作义1600万美元的武器弹药,他除了给其他部队进行补充外,还建设了自家的三个美械师,平均一个师估计花掉了500万美元左右的物资。此外一个美械师每年还需要大量的军用食品、帐篷、通讯器材等物资,每年的养护成本也高达上百万美元(这还没算工资)。整编74师作为五大主力之一,是美械师中的标杆部队,它的建设成本应该超过了八位数的美金。


当然了我军还有战士丧葬费、伤员医疗费、民工运输费、俘虏慰问费等成本(被俘士兵真心要走管路费,还发毛巾等物品,若干特别能跑路的国军达人还不止一次从我军手中骗过路费)、高达使用费(划掉)等成本,综合计算下来也恐怕不低于弹药成本。但这些成本可以扣除,我军毕竟得到山炮28门,战防炮14门,迫击炮52门,60炮183门,火焰喷射器11具,火箭筒43个,掷弹筒18个,枪榴弹筒43个,各种机枪、冲锋枪3468挺,步枪6977支,战防枪1挺,卡宾枪4支,手枪365支等战利品,折合成小米也是价值惊人。总的来说,我军用百万美元的消耗直接歼灭了上千万美金武装起来的74师,怎么算都不是赔本的买卖。
华野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这个胜利太耀眼了,值得大书特书,给予怎样高的赞誉都是只嫌不足,不嫌过分。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基本全歼了国军74师包括击毙师长张灵甫在内的3.2万人(含83师一个团)。74师是支什么部队?它的前身是74军,首任军长俞济时,二任军长王耀武,三任军长施中诚,四任军长及改编后的师长张灵甫,都是国军中屈指可数能征善战的悍将。这支部队自组建开始,就是奔着王牌去的,清一色的苏式装备,清一色的军校生担任各级军官,清一色的百战老兵。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淞沪、徐州、长沙、常德等多场战役,战绩之辉煌,无出其右,号称抗日铁军,获军中最高奖品飞虎旗,居全军五大主力之首。卫戍首都南京,历次换装,都是首当其冲。47年改编,只是由军改师,换了一个称呼,其余不动,三万多人的编员,全美械,建制健全,枪弹充足,士气高昂。这支部队,说是蒋介石的命根子,是国民党的底气所在,一点也不夸张。
然而孟良崮一战,粟裕指挥华野群狼,硬是把这只适合在平原纵横的猛虎,半引诱半逼迫地赶上了山。孟良崮孤峰突兀,四六不靠,没有植被,缺乏水源,是用兵的绝地啊。74师是机械化兵团,长处是利用战车和坦克大纵深突破进攻,短处是在崎岖起伏的山地或河谷之类的地形地貌防守,现在是弃长就短了,战斗力大打折扣。
最终结果是全军覆没。
三万多人的消灭,从敌我双方态势来说,首先是一个力量对比的此消彼涨。
二是此役过后,提升了我军胜利的信心,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增加了敌军官兵对前途命运的担忧。
在此役之前,华野一挫再挫,粟裕计划的几次战略试探和歼敌布署都没有实现。山东是国共双方博弈棋局中最重要的一个点,是两党命运的胜负手。虽然国民党力图稳定宁沪,共产党对东北势在必得,但那都是后手。山东人多粮足,在地理位置上北连华北,西接中原,东控海路,南通江淮,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有了游刃有余的主动权,所以都很紧张,派出了己方的上驷。尤其是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在山东布置的兵力配比,大大优于其他战略集团,半数以上的嫡系将领和精锐部队都投入进来了。其中74师就是国民党在山东的重兵集团里的先锋部队,是兽的牙,是刀的刃,但是现在被崩掉了。
华野吃掉74师,乍一看战略战术平淡无奇,以一部分兵力在内线围着孟良崮这个中心点不断压缩,拼命撕咬,以另一部分兵力在外线阻击来援之敌,为攻击部队赢得时间。国民党则釆取中心固守,以反包围对包围的战术,如果纸上谈兵的话,这个战术是上上之选。但是神奇的是,华野既圆满完成了彻底歼灭74师的战略任务,又全部阻止了敌军各路援军。我们现在查阅资料,事实上当时的25师83师等援军还是尽了力的,还是想拉74师一把的,并不是像某些影视作品里描述的那样,完全作壁上观。但战役过程就是这样:被围攻的突不出来,来救援的突不进去,最后眼睁睁看着华野群狼吃光抹净,从从容容,扬长而去。这个太让人震撼了,这个超出了想象,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国军诸将心里一定想过:这个栗裕是怎么用兵的?怎么可以这样用兵?用兵到了这个地步以后还能玩下去吗?
此役过后,后来的战争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国军在山东战场基本丧失了锐气,像胡琏、黄百韬、邱清泉、李弥这些原来骄狂得不可一世的将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心理创伤。事实上在接下来的豫东战役里国军官兵把残存的面对粟裕和华野的勇气全部失去了。
华野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的辉煌结果,是连双方最高统帅都没有预料到的,这个战役,打破了我军历来坚持首先消灭弱敌的惯例,昭示着我军不仅从数量上正在与敌人拉近距离,而且从质量上来说,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进步。
孟良崮、豫东、济南三次战役,为淮海决战国军的全面崩溃奠定了基础。而孟良崮就像决战前夕一道惊雷闪电,在沉沉黑暗中,在滂沱大雨里,特别醒目,霹雳一声响,击断了蒋家王朝这座大厦的一根梁柱,让大厦里的人从此惶惶然不可终日。
影响太大了,这件事让国军人人自危,之前只是李仙洲这种非嫡系部队被全歼。整编74师是蒋五大王牌之一的部队,嫡系中的嫡系,因曾卫戍过南京,又被称为蒋家“御林军”。蒋曾称如果有十个74师可以横扫天下统一全国。这一仗下来国军人人自危,连最精锐的74师都能被全歼,还有哪个部队能是安全的,蒋据称连哭了三天。
话说跟孟良崮类似的还有个陈庚全歼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但这个事的热度流量远远不如孟良崮张灵甫整编74师。张灵甫快成国军流量明星了我感觉。
孟良崮战役应当被大书特书,孟良崮战役及其前后战役,宣示着即便国军五大主力级别的,一个整编师(军)也不安全,此后国军只能以一个兵团密集攒拥再一起。
看看孟良崮之前,我军的各大战役
先看粟裕的
苏中七战七捷,歼灭5.3万,其中歼灭二十六旅,九十九旅,九十九旅,一八七旅,全歼部队为旅级(以下师旅以整编师旅为准)。
宿北战役,歼灭2.1万,其中整编69师师部及下属一个旅一个团旅被全歼,弱师级(同一师两个旅以上被歼灭)。
鲁南战役,歼灭5.3万人,其中整编26师基本被歼灭,师级。
莱芜战役,歼灭5.6万人,其中,73军,整46师,被歼灭。强师级
泰蒙战役,歼灭2.4万,其中整编72师师部级及下属2个旅被歼灭,弱师级。
再看刘邓的
上党战役,歼灭3.5万,其中19军被全歼,师级
陇海路战役,歼灭整编55师181旅,约1.6万,旅级
定陶战役,歼灭整编3师师部,及其3旅,20旅,歼灭整编47师下属2个旅,约1.7万,旅级。
巨野战役,歼灭守军5000余,旅级。
鄄城战役,歼灭整编68师119旅及附属部队9000余,加强旅级(一个完整建制旅加强其他步兵团炮兵团等)。
滑县战役,歼灭104旅,及12总队,125旅大部,1.2万,加强旅级
钜金鱼战役,歼灭整编88师两个旅等,1.6万,弱师级。
豫皖边战役,歼灭1.6万,无旅级被全歼。
豫北战役,歼灭4万余人,其中第二快速纵队被全歼,加强旅级。
就在孟良崮战役不久,刘邓大军发起的鲁西南战役,也在一个战役中全歼多个整编师。标志中原战场上,我军可一次歼灭第王牌整编师,或歼灭多个非王牌整编师(鲁西南、莱芜),国民党军渐渐以数个整编师(军)的大兵团作为一个作战单位。经过近1年的冷却,到1948年下半年,大兵团的决战拉开序幕。
可以说,没有47年上半年这几次歼灭战,就没有48年大决战的到来,而莱芜、鲁西南都没有孟良崮更为震撼,自然要大书特书。
许多知友说了别的原因,我说说对502同志的影响吧
评历史人物尤其是军事类,大伙关注的是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
虐菜千次不如高端局(强强对话)凭借个人能力硬解几次,
更能显示个人能力,提升地位,也容易让史家和后人津津乐道。
只会虐菜,硬仗拉胯的人物,永远不会得到大家的青睐。
502同志从黄桥决战开始,几乎每仗都是这样,险中求胜,
从基层指挥官一直到大兵团作战调度,从不拉胯,场场坚挺。
因而大家会关注他,研究他的经典战役,而重头戏就是孟良崮。
孟良崮战役是一把钥匙,打开了502晋升历史名将殿堂的锁;
孟良崮战役是一个扫把,扫掉了许多人(包括军委)的疑虑。
从此他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能够更自由更符合心意的做事了。
七战七捷可能觉得军委觉得他不错,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宿北鲁南莱芜的胜利,觉得这小伙可以,水平快赶上陈赓了,可以独当一面,在中央那儿留了个名字。
孟良崮的胜利,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一环,军委也真的重视起来他了,把他的眼光嗅觉操作当回事,次年502的子养电看起来也没那么碍眼,直接指出中央的战略漏洞,当军委面立军令状也有底气,中央也能给予信任和支持。
于是就顺理成章有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
南线从抗战时的次要战场变为主要战场,甚至后来演化成与蒋系军队决战的主战场,皆因此故,502活生生的把大批蒋军消灭在华东战场。
502能从抗战结束时的优秀师级干部一跃成第一大将,
用三年时光走了林刘二十多年的路,晋升殿堂级名将,
且常为历代军事家,普通军迷津津乐道,翻来覆去,
均得益于此。
——————————
不知道为啥回复评论里兄弟的一大段字为啥被删了,在这说说吧。
众所周知七大是团结各方面的成功大会,所以粟排名比旅长高很正常,再者旅长解放战争时属于单独带队,打仗不差(就是喜欢把细活给参谋们,自个儿当甩手掌柜),刚开始就有消灭天下第一旅,把同学胡兵长赶回关中的事,所以并没有埋汰谁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旅长属于我军将帅中的一个界限,跟他一档那就能单独带队,中央放心,底下官兵也放心,比他差那只能指挥一个小兵团或者一个军,升不了帐。
我认为,宿北鲁南后,才正式将那一句“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在军委那儿立住了(否则刚给你重任,直接打砸了,可不就另一个陈毅了嘛)
莱芜战役的胜利确实很重要,因为这是孟良崮的前奏,502的闪转腾挪,华野的英勇善战,体现淋漓尽致,所以孟良崮前,中央一直要求华野安心等待机会,不要着急打。
为什么中央这么说,这么有信心?不就是502连续的用大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吗?
于两个方面军对垒之际,万军丛中掏出最强的敌军吃掉,502从战术战略两个层面都连续打出了历史顶级水平。
即使南麻临朐战役没打好,把二纵直接打废了,也没影响502同志的声望。
所以他才能直接上书对过江持有异议,并能够北上力陈己见,立下军令状。
(就算有人觉得502意见不对,大伙直接怼一句,你比王耀武张灵甫如何)
最后还有一句话挺进大别山前,晋冀鲁豫野战军兵强马壮为一时之冠,刘帅几乎连战连捷,
但中央来了挺进大别山的电报,即使他对抛弃后方长驱直入持有意见,也还是无条件执行。
以前是碎敲牛皮糖,避实击虚,国军作战时会这么说“有本事和我正面刚啊?”“有本事等我哥~74师来,打不死你!”
孟良崮之后,国军:“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打个比方,官渡,袁绍:“我有上将颜良文丑,可斩关羽!”
。。。
探马:“报,颜良文丑被关羽斩了”
袁绍:“靠~~~”
孟良崮战役消灭了74师确实非常神奇,但这不完全是被大书特书的理由。它被大书特书的主要理由是: 一是这是一场双方都很大影响,非常出色的歼灭战;二是它直接影响了双方对华野(粟裕)的看法,这个看法的变化导致了后续战局的一系列变化。
第一个理由中,解放战争的每场战役不是看歼敌数多少确定战略价值的,渡江战役和后来的剿匪其实也消灭了大量的敌人(300万+),为什么它们无法和三大战役相提并论呢?因为那时候大势已成,谁去带兵差别不太大,所以这种情况下评价就一般。
整个解放战争的历程中,三大战役是公认的战略决战,剩下的战役里有一定战略意义的,就是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这几个战役。其中豫东战役意味着粟裕已经完全具备发起战略决战的能力和实力;三下/四保则是东北野战军已经开始具备战略优势;孟良崮战役则是一战震动天下,在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全歼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以至于此战后,国军立即暂停了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召集参战的将领到南京检讨。
五大主力基本都是从抗战中磨炼出来的,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这几只军队就是经过一系列残酷的战斗后最终淘汰出能够和日军正面对抗的军队,什么时候日军能歼灭这几只部队,那抗战几乎也就结束了,但是日军一直没法做到这一点。八年抗战中,虽然日军几次将74军打残,但是74军的战斗力一直保持一个水准,经常在会战中被作为尖刀或者托底的部队,担任最艰难最糟糕的任务,但一直顽强的打出了不少成绩,这一点国共双方都认可。
整编74师这样的部队,蒋介石手上只有五支,这十几万人可能是内战时期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的覆灭也将代表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按常理来说,这些军队应该在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中被歼灭才是合理。但整编74师居然在重点进攻阶段就以一种神奇的方式被歼灭了,不再是攻击国军最弱的部队,不再是到处拉着国军跑,而是通过运动战拉扯直接制造战机,进而坚决打掉对面的强军,这就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有哪支国军部队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比整编74师强?既然没有,那么如果一落单,那覆灭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相比于消灭整编74师的结果和方式来说,孟良崮战役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国共双方对于粟裕的定义。
解放战争中,中共的决策是南守北攻,尽全力拿下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唯一具有重工业基础的地方,中共从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抽调了十万军队和两万干部,以及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近四成的人员!这个战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换言之,无论其它根据地打成什么样,只要拿下东北,中共就是稳赢的局面,事实上东野入关后的百万大军确实也能横扫天下,证明了这个战略的正确性。
当然粟裕的横空出世让这个战略看起来不是那么完美,在原来的计划中,粟裕的华野和刘邓大军的任务应该是拖住国军,等待东野入关后合兵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结果华野和中野自己就解决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而在这个过程中粟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粟裕带领的华中野战军通过孟良崮战役全歼整编74师这一战绩,向中央展示了当时最强的大兵团作战能力,此时中央也意识到,粟裕已经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能再忽视他的意见了,这也是在48年粟裕连续三次反对华野渡江作战的计划后,中央要求粟裕过来一趟说清楚,而非直接强压或者干脆换个人去执行这个战略的根本原因:此时他已经是国内最会打战的那一批人之一,这个人如果再三认为中央某个战略有问题,那很可能是这个战略真有问题!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同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就是刘邓大军),它从46年到47年7月中间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作战,然后在7月主动渡河进入大别山区建立根据地,这个举措是为了缓解其它解放区的军事压力,属于战略神手/战术弃手的情况,以至于最后它们损失了一半多的人员和所有的重武器,但中原战局还是岌岌可危,以至于到48年初,中央不得不做出再派华野进行渡江作战来牵制国军的决策,这个决策本质上也是对的,因为如果没有东北做总基地的话,是没办法解放全国的,所以这种战略进攻是必须的,只是执行这些决策的部队会非常凄惨而已。
48年要求华野渡江组建东南野战军和47年要求刘邓大军渡河跃进大别山是一个道理,都是通过突然的战略进攻来迫使国军改变既定战略,缓解其它解放区的压力,进而争取经营东北的时间,从而获得战略决战的优势。这个战略决定对于刘邓大军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华野来说就有问题,因为华野有了更好的战略方案。
纵观粟裕整个军事生涯,会发现这是一个比较悲催的将领,由于他的能力较强但资历不行,导致一直处于被拿去做战略决策中的那些属于救火、救急的工作,当然这么说并无贬低这些决策和牺牲部队的意思,每一份牺牲都是有价值的。
南昌起义之后,粟裕几经周折最终去了北上抗日先遣队,和方志敏一起组成红十军团,这支部队真可谓是拿去送人头来掩护主力长征的,最终这个军团也在谭家桥一战中败亡,在败亡前夕粟裕和方志敏都非常反对刘畴西休整一夜的策略,但是最终是方志敏同志回去继续劝说,结果自己反而被堵住,而粟裕非常幸运的逃过一劫,之后就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
进入新四军序列之后,粟裕一开始也不得志,后来被编为新四军先遣支队,再次到苏南敌占区进行游击战,在皖南事变前夕,陈粟也再三规劝项英早点移师江北,甚至制定了详细的接应计划,然而项英最终还是没有接受中央和陈粟的方案,导致最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粟裕成为新四军第一师的负责人。
48年初的中央决策和前面两次一样,粟裕本来很可能沦为和北上抗日先遣队、新四军先遣队之类的酱油角色。
只不过和前两次的情况不一样,粟裕已经通过孟良崮战役重新定义了他在解放军中的地位,在那之前,粟裕虽然也有过黄桥战役、苏中战役这样以弱胜强的战役,但是基本上这些部队属于二流梯队,属于中央看了觉得"哦,还可以",别人看了可能觉得"我上也可以打出来";但是孟良崮战役一战全歼74师名震天下之后,他终于有资格到中央亲自和中央解释自己那个疯狂的想法:"你们现在这个战略不行,相信我,不要老想着牵制它们,把它们全部干掉不就完了吗?"这可能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大的战略层面彻底否定中央战略并完美实施自身战略的情况了。
孟良崮战役当然很牛逼,它不是强在整编七十四师被整体歼灭,而是强在孟良崮战役是属于华野解放山东计划的一部分。
你只是看到了当时孟良崮上有一个整编师的兵力(其实是一个军),却没看到当时国民党战前在整个山东战区部署了多少兵力。
光是和七十四师一样的整编师,国民党就出动了二十四个。
也就是说,并不是十几万解放军包围了一个整编师。而是在敌我相互交错的山东战场上,华野从几十万国军里挑了个最能打的整编七十四师,并且在几十万国军的围观下把它干掉了。
这是一场盛大无比的表演,而观众就是全中国的各方势力。整编七十四师被消灭之后,全中国都知道解放军已经强大到什么地步了。
你说牛不牛逼?
这也是为什么说孟良崮战役是“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原因。关羽斩颜良是因为颜良牛逼吗?
不,是因为颜良身边还有几千士兵,而关羽单刀匹马就冲进去把最能打的颜良砍了。最可气的是关羽砍人之后跟没事人一样扬长而去。而那几千小兵只能干瞪眼。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16 10:49:03  更:2024-02-16 11:01:3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