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世界上有哪些两地相隔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例子?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世界上有哪些两地相隔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例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世界上有哪些两地相隔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例子?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旅行 国际政治 冷知识 地理位置 世界历史 世界上有哪些两地相隔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例子? |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进京与中央政府谈判时,人员分了两路。 一路从昌都出发,另一路从拉萨出发。 昌都人员从康区入四川,然后北上西安,再从西安前往北京,这条路线完全不令人意外,但拉萨一行人的选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原本以为,他们会走历代活佛、使节、军队惯例使用的北方交通路线,途径青海、甘肃、内蒙古,最后从张家口进入北京(今天的京藏高速就是依此修建的),但是他们实际选择的路线却是: 拉萨→加尔各答→新加坡→香港→北京 走这条路无疑有拉拢印度和英国的意思,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理由还是,从海上绕圈比在陆地上翻山省力太多了。 对于地壳来说,山脉也许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褶皱,但这些褶皱对于人类及其历史来说已经足够恐怖,这种现象我愿称之为地理的暴政。 西藏的例子还谈不上夸张,西半球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更适合回答题目当中的问题。 玻利维亚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这个国家的行政首都是拉巴斯,有个省份叫贝尼省,从地图上看,拉巴斯省和贝尼省相邻,仿佛就是串个门的距离,但填补这段距离其实需要跨越大洋。 19世纪末,玻利维亚向贝尼省任命了一位官员,这位官员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得以赴任,因为拉巴斯和贝尼省之间被安第斯山脉阻挡,根本没有道路。 为了抵达地图上近在眼前的治所,这位官员先坐火车去了智利,然后坐船去了巴拿马,由于没有合适的航线,他只好先到伦敦,再从伦敦重新穿越大西洋前往巴西,最后利用汽船航行,沿着亚马孙河及其支流贝尼河,才终于抵达贝尼省。 |
![]() |
玻利维亚官员的旅行路线示意图 |
![]() |
注意贝尼河与拉巴斯的相对位置,平面地图上的咫尺却是现实世界的天涯。 上述例子当然比较夸张,官员及其少数随从想要穿越安第斯山脉,只要舍得拼命也并非不能实现。但是对于更大规模的人员和产业来说,这些阻碍就是致命的了。 从这一角度来说,玻利维亚官员选择的道路的确没有绕远。 19世纪末,探险家尼古拉斯·苏亚雷斯·卡劳成功跨越安第斯山脉,在贝尼省建立了一个名叫卡丘埃拉埃斯佩兰萨的城镇。以这座新城为中心,他开始种植橡胶,最终几乎垄断了全玻利维亚的橡胶产业。卡丘埃拉埃斯佩兰萨建立了剧院、网球场、豪华酒店、医院,甚至有了全玻利维亚第一台X光机。苏亚雷斯在贝尼省的橡胶王国几乎独立于拉巴斯当局,全省对首都缺乏认同,在经济上和巴西关系更紧密,人员和商品流动几乎完全依赖巴西的河道和港口,特别是亚马逊河上的玛瑙斯和贝伦。 1899年,觊觎亚马孙地区的巴西仿照其榜样美国,试图以“德克萨斯模式”夺取玻利维亚的橡胶产区。这些地区虽然是玻利维亚领土,但是上边居住着很多巴西人,玻利维亚当局也很难管理。巴西仿照“孤星共和国”德克萨斯扶持了一个“阿克里共和国”,想要在南半球重演“美墨战争”。多亏苏亚雷斯等人选择支持玻利维亚政府,才没有让巴西把贝尼省一口气吞并,玻利维亚最终只丧失了阿克里地区。 但是在巴西吞并图谋失败后,贝尼省依然是玻利维亚独立性最强的地区之一。由于公路、铁路建设水平很低,经济联系弱,贝尼作为拉巴斯的邻省,却不愿听从首都号令。该省地域意识浓厚,长期是地方分权的主要支持者,甚至到本世纪依然存在分离主义思想。 安第斯山脉被南美洲各西班牙语共和国尊为“母亲山”,但是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说,这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们有些过于严厉了。山把国家切割得支离破碎,交通通信系统极难建立,形成全国市场和民族意识更是困难重重,像贝尼省这样的“孤儿”比比皆是。 相比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更擅长抵触权力。5千米的水平距离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都微不足道,但是同样多的垂直距离足以让一个现代国家感到避之不及。 从这个角度来说,普罗泰哥拉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还可以有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基于地理产生的交通距离、行政距离、心理距离比地理距离本身更加重要。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它们的意义归根结底由人所赋予。 |
![]() |
哥伦比亚地形示意图。被安第斯山脉切割的不只有玻利维亚一个国家。 |
不用绕,但是隔了一个进京检查站 |
![]() |
|
那不得不提碧桂园在马来西亚那个楼盘。 宣传的时候号称在新加坡旁,注意这个旁字。 |
![]() |
可以望见新加坡,确实也在连接新加坡的大桥附近。但是,开车路线是这样的! |
![]() |
我真的服了那帮地产销售,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套一套的。 ======== 补个图,都是泪 |
![]() |
|
那当然是美国最大的洲——阿拉斯加州的首府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与其他城市没有陆路连接的省级行政区首府,这地方你想绕圈都绕不了…… |
![]() |
这张图的右下角,朱诺,便是阿拉斯加州的首府。其人口只有3万,不到该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的十分之一,由于土地破碎以及高大的山脉和冰川阻挡,该城市没有任何与其它城市的公路、铁路连接,只能通过海运、飞机与外地联系。 有意思的是,朱诺县所辖面积是全美各州首府中最大的,甚至比特拉华州全州的面积还要大。朱诺风景优美,如今主要以旅游业为生。 |
![]() |
|
![]() |
|
![]() |
至于该地成为阿拉斯加州首府而不是安克雷奇成为首府的原因: 朱诺南部地区有一个名为锡特卡的城市,该地曾是沙皇俄国在阿拉斯加统治的中心区域,也是沙俄时期阿拉斯加的首府。 阿拉斯加被美国购买后,一名来自锡特卡的名为“朱诺”的工程师在这块地方发现了金矿,随着开采规模扩大,逐渐形成一座城市,这是阿拉斯加被美国购买后建立的第一座城市,以其创建者的名字命名为朱诺市。 随后该地金矿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黄金产量第一,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当时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于是首府改到这里。 至于如今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是于20世纪20年代因为铁路修建,逐渐成为交通中心才建立起来的,历史相比朱诺要短的多 |
有个东北姑娘,家距离对岸俄罗斯留学的学校只有500米,平时可以早上去国外读书,晚上回国吃晚饭。疫情期间如果去对面学校只能从黑河去北京坐飞机去莫斯科,再在俄罗斯境内转车到所留学的学校。 原本500米的距离一下子变成1万多公里。 |
![]() |
|
![]() |
|
2023年4月19日更新准确数据。 疫情期间的“绥芬河”到“波格拉尼奇内”。 在正常期间,有火车每日往返绥芬河站和波格拉尼奇内的格罗捷科沃站,铁路全程不过27公里而已。 |
![]() |
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铁路距离也就27公里长。 |
![]() |
放大之后 但是疫情期间,绥芬河口岸封闭,这不到20公里的直线距离就变成了近14000公里。 最为实际的通行方式是,绥芬河站乘坐高铁到牡丹江站,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乘坐飞机到北京,从北京乘坐飞机到莫斯科,再从莫斯科乘坐飞机到海参崴,最后从海参崴乘坐火车或者客车到波格拉尼奇内的格罗捷科沃站,总里程超过15000公里,且对普通旅客而言不存在更方便的稳定出行方式。 |
![]() |
疫情结束了,不用再绕远了。 部分网友提出了第三国中转的方案,不过一来,因俄的“特别军事行动”,西方国家对俄开展制裁,俄的国际航班急剧减少。二来,日韩蒙等转机较为方便的地方都是2022年才陆续向游客开放,在未开放前因无联程航班的缘故,无当地有效非短期访问签证是无法入境的,所以转机的机会并不常见。 另外黑河-海兰泡的距离实际更近,两地隔黑龙江相望,距离不超过1公里,不过因部分原因并未举例。 |
![]() |
风飒飒 15 次咨询 5.0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3373 次赞同 去咨询 |
是时候放这个图了,不知道这导航怎么想的 |
![]() |
|
亚美尼亚的古都阿尼与亚美尼亚现在的首都埃里温之间,直线距离不到90公里,但是因为阿尼位于土耳其境内,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边境自90年代关闭不通,所以只能从第三国绕一圈。 |
![]() |
地图测距87km 我最终选择的绕行路线是从阿尼遗址附近的城市卡尔斯出发,往北过境至格鲁吉亚,再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往南,穿越边境进入亚美尼亚,抵达埃里温——全程691公里,行车时间11小时。 当然我一路旅行过去的,在路上花的时间更长。 |
![]() |
公元10世纪,亚美尼亚巴格拉提德王国迁都至阿尼,一直到1045年,阿尼都是亚美尼亚的首都。丝绸之路曾从此经过,带来了盛极一时的繁华与众多的人口。 拜占庭于11世纪中期占领了阿尼,征服了亚美尼亚,之后来自波斯的塞尔柱人、格鲁吉亚王国、当地的库尔德人都曾先后治理这一区域。从如今阿尼遗址里的教堂、清真寺、浴室、塞尔柱宫殿、火神庙,便可窥见这段动荡的历史。 13世纪,蒙古铁骑席卷亚欧大陆,占领了阿尼,大部分建筑被毁,城市从此一蹶不振。随着地震、战乱、丝路的改道,阿尼更加衰败,最终化作这片草原上广阔浩大、倾塌破败的废墟。 |
![]() |
|
![]() |
|
![]() |
如今,这片亚美尼亚古都遗址成了土耳其的领土。同在土耳其境内的,还有被亚美尼亚视作神山的亚拉腊山——传说诺亚方舟在洪水后停靠于此,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 而亚、土两国之间可谓血海深仇:从宗教信仰到卡拉巴赫问题,两国之间的恩怨延续多年,尤其是一战期间,奥斯曼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实行的种族大屠杀,据称夺走了100到150万亚美尼亚人的生命。 |
![]() |
埃里温的亚美尼亚种族屠杀纪念馆 走过阿尼遗址所在的荒芜原野,来到作为两国边境的峡谷边缘,谷中有一架断桥——理论上跨过桥梁就能进入亚美尼亚,但这却是不可逾越之边界。峡谷断桥的这边,零星的土耳其游客迎着风吹去夏日的溽热;峡谷断桥的那边,人烟全无。 |
![]() |
站在峡谷高处眺望对面,手机的信号突然就变成了亚美尼亚电信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发来了“欢迎来到亚美尼亚”的短信。我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不知道该为失去了古都的亚美尼亚感到悲伤,还是该和现实一起嘲讽如今身在敌国的阿尼。 刚刚查了一下新闻,今年2月11日,土耳其东南部大地震后,两国重开陆路口岸,亚美尼亚已经向土耳其运送了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
![]() |
|
目前已有两个答案: 1)云南:秋那桶与梅里雪山; 2)西藏:错那与达旺。 ------------- 第一个答案 云南的两个著名景点:秋那桶乡和梅里雪山。 秋那桶: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众多瀑布,国内最难到达的绝景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 |
梅里雪山:又称卡瓦格博雪山,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国内的徒步圣地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 |
这两者的直线距离只有不到48公里。 |
![]() |
然而,如果驾车的话,需要绕行贡山、保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共计1055公里,耗时22小时。 1055公里是啥概念?大概相当于广州和昆明之间的直线距离,或者相当于北京跟上海的直线距离。 简单的比喻是:你从梅里雪山要去隔壁的秋那桶乡做客,需要跨越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 (别太在意直线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就随便比喻一下而已) |
![]() |
原因是两地之间隔着碧罗雪山。 |
![]() |
如果到丙中洛、秋那桶游玩,不想走回头路,必须请向导带队花2-3天徒步翻越碧罗雪山到达梅里。否则就只能花费十几个小时坐车原路返回大理。 幸好穿越碧罗雪山的德贡公路有望很快通车,如果这一公路修成,秋那桶和梅里的公路距离可以立刻减少90%。 不过这公路已经修了10年,年年都说即将通车,但至今仍没能正常通行…… 补充德贡公路的信息:德贡公路起于迪庆州德钦县永支乡,止于贡山县捧当乡,公路全长94.66公里,其中德钦段45.19公里,起点德维公路K57+00,穿碧罗雪山,翻孔雀山垭囗,经永支村孔雀山垭口、迪麻洛止点闪打村(捧当乡政府驻地)。根据评论区知友Sheldon亲测,该路段的路基已经铺完,只是路面基本没有修,如果是四驱越野车的话应该可以通过。 ------------- 第二个答案 这个答案有点悲伤,是同在西藏境内的两个美丽县城:错那县和Tawang(达旺)。 他们的直线距离是47.4公里,然而到达彼此的实际距离,远得足以穿越整个中国。 |
![]() |
这是从错那前往达旺的交通方式,全长4171公里: 1)错那镇-拉萨机场 313公里 驾车:7小时20分钟 2)拉萨-昆明 1300公里 飞机:2小时15分钟 3)昆明-加尔各答 1500公里 飞机:2小时20分钟 4)加尔各答-古瓦哈提 550公里 飞机:1小时30分钟 5)古瓦哈提-达旺 508公里 驾车:13小时17分钟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错那和达旺中间那一道虚线:麦克马洪线。 |
![]() |
错那县: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错那县境内旅游景点众多,既可以领略勒布区的自然风光和门巴族风土人情、民族文化,还可以参观游览“什布扎”圣地和“洞仓”朝佛圣地,属于深度游西藏的重要地点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 |
达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乡,位于藏南地区,目前被印度实际控制,是印度(伪)阿鲁纳恰尔邦的一个县城,也是1962年中印战争交火最为激烈的地方。在《Lonely Planet: India》的东北诸邦一章里,达旺被认为是四个重要旅游地之首。(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 |
其实,4171公里只是理论上的距离,这两个县城之间的真正距离是:无法到达。 1)错那县属于西藏边境的边防区,中国人可以前往,但对外宾则视为未开放地区。也就是说,只有中国公民可以到达错那地区。 2)达旺属于印度的(伪)阿鲁纳恰尔邦,外国人前往该邦需要申请通行证,然而这个通行证实际上不对中国公民开放,即使已经移民,只要原国籍为中国也难以申请。(备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公民也没法申请) 因此,几乎没有人可以从错那前往达旺。 看上去很近,却是穷极一生难以跨越的距离…… (旅行家梦野曾于2009年到过达旺,他也许是1962年以来的第一名中国游客) 补充: @乘舟越洋 在评论中推荐了微信公众号“火车开往西伯利亚”的文章,作者几个月前假装新加坡人混进了藏南地区,文章里可以看到藏南的现状、照片和视频,超详尽。 再补充: 刚刚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火车开往西伯利亚”的作者本尊似乎也混知乎的,他给这个答案点赞了!个人简介是“全面游历中国藏南地区第一人”。 他的ID是 @云湖浪子YZ25T ,大家可以去围观大神。他在知乎的最新文章《我国藏南地区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的?》也简述了藏南的行程。( http://zhuanlan.zhihu.com/p/24168973 ) |
大学图书馆的内外。 到图书馆去办理离校手续,免费打印了一张照片,正准备再进去拍张照的时候,卡放在感应器上,却发现去了349次的图书馆已经再也进不去了。 如果你还想正大光明的进去,三种方法: 1. 选择留校读研。 2. 再留级一年。 3. 祈求这个时候有时光机的存在。 |
二连浩特 到 扎门乌德 缺得地图为您导航 |
![]() |
|
![]() |
|
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只有3km。 |
说个小一点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 |
![]() |
浅蓝色的是澳大横琴校区,河右边是澳门,其他地方是珠海。 虽然在珠海,但澳大横琴校区算澳门地界,从澳门可以直接通过隧道到达,不需要过关。 然而如果想要在澳大和珠海之间往返,必须先过河回到澳门,然后走横琴口岸,直接翻过澳大的围墙是非法入境行为。 |
拍这两张图的难度 大家评估下 哈哈哈 |
![]() |
|
![]() |
|
我说两个人为的吧。 你知道,柏林墙早就拆除了。 你知道,三八线也是一道类似柏林墙的存在。 可见这个世界上,“柏林墙”并非独一份的“产品”。 |
![]() |
历史照片 |
![]() |
网图:板门店 塞浦路斯是一个岛国,其首都尼科西亚有一道墙,被称为“塞浦路斯的柏林墙”。 塞浦路斯独立于1960年,岛上有两个民族——希腊族和土耳其族。 希腊族自然跟希腊亲近,土耳其族自然跟土耳其亲近;但彼此之间么,不但很不亲近,而且彼此看不顺眼,一言不合就喜欢打个群架,互相砍趴下几个实属家常便饭。 终于在1974年,打群架升级为种族流血事件。 |
![]() |
原创照片:塞浦路斯岛上的希腊族女孩 塞浦路斯北部的土耳其族,趁机向土耳其暗送秋波——其实土耳其压根就不需要你的秋波,人家眼睛始终直勾勾地看着你流口水呢! 土耳其紧急出手支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岛,掩耳盗铃地成立了一个新“国家”——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之所以说它掩耳盗铃,是因为截止到目前,这个“北塞浦路斯”,全球倒也有一个国家承认它的独立。 不用猜,当然是土耳其本其。 土耳其人是这么干的——把岛上的土耳其族收拢到北部自己的地盘,把希腊族赶回到岛的南部;然后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划出一道分割线,清空线上的商铺与民宅,拉上铁丝网和路障,埋设地雷,设立封锁墙。 于是,不怎么擅长基建的土耳其,这一回超水平发挥,在人家好端端的一座城市中,硬生生地码出了一道事实存在的割裂带。 唉,人家这可是一座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建城的老城。 于是,塞浦路斯岛上就有了两个首都:一个正版的首都、一个盗版的首都,名字都叫尼科西亚。 |
![]() |
原创照片: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 话说这道隔离带拉起来之后,岛上还有反应慢没来得及过去的土耳其族啊。 这时候你想溜达到首都,再投奔北塞浦路斯,那就不成了。 这边不放你过去。 你也不敢偷偷翻墙钻洞过去,因为那边比较心虚,埋了好多地雷。 所以,你需要在墙这边买一张机票,飞到希腊,再飞到土耳其,再再飞到北塞浦路斯。 一通操作下来,你就能从另一边,看到这道墙了。 也就是说,你折腾了半天,物理上仅仅是挪动了一条街的距离。 |
![]() |
原创照片:这道隔离带,也可以是某段荒废的街道 好吧,对游客来说,现在倒不用这么折腾了。 在尼科西亚,你找到那个唯一的通行口,拿着护照先在南塞这边检查,完成扫描后沿着通道走几步;接着是北塞的口,他们检查,完成扫描,你就可以去北塞混混了。 因为前些年两边的地雷才扫干净,大家先搁置分歧,共同致富。 |
![]() |
原创照片:前面就是对游客开放的出入口 但两边的画风,确实是有区别的。 南赛的教堂是这款。 |
![]() |
原创照片 北塞的教堂是这款。 它叫做索非亚大清真寺,距离“塞浦路斯的柏林墙”很近很近。 建筑很漂亮,里面也很大,难怪北塞死死要求要从这里划线,应该是绝不放弃这个清真寺。 |
![]() |
原创照片 南塞的商场叫商场,北塞的商场那就不叫商场了,叫巴扎。 许多小店的东西都有土耳其的味道。 |
![]() |
原创照片 其实老城尼科西亚被划了这么一刀,是很痛苦的。 原本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首都,却因为这道墙,在城市中间出现了一道畸形的荒凉地带——越临近分界线的地方越冷清,街上没什么人,许多房子已经破烂,甚至无人居住,应该是当年纷争的时候被毁或搬走,然后房子本身也变成了这道墙的一部分。 南塞的尼科西亚有一座高塔,从这里能够俯瞰全城。 站在塔顶,能看到北塞的索非亚清真寺,还有山上大大的北塞国旗,跟土耳其国旗非常相似,只是红与白的颜色是相反的。 |
![]() |
原创照片 |
![]() |
原创照片:对比一下这两面旗 从旅行者的角度,两边看看是很有意思的。 但尼科西亚的这道“柏林墙”,背后是无数当地人的心酸和无奈。 塞浦路斯的这道墙,有关卡,有铁丝网,有近乎荒废的街区。 |
![]() |
原创照片:当时老非我入住民宿所在的街道 咱们再说一个比这个谦虚的——只有一根线。 你知道,南斯拉夫强人铁托的遗嘱是:“要团结”。 但铁托撒手而去之后的南斯拉夫,团结是个超级的奢侈品。 话说波黑独立前,这块地头上的三大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穆斯林族,就开始上演现实版的“三国演义”,他们打了一场巨大的、死伤惨重的波黑战争,在战争中彼此攻杀。 打了接近四年的仗,谁也吃不掉谁,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在国际社会的威逼与斡旋之下,借坡下驴地接受了现实——要不,咱们还是试试看,捏在一起组一个国家吧。 |
![]() |
战争遗留:萨拉热窝郊外的墓地 |
![]() |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老建筑上的弹孔 |
![]() |
但是,组团搞共创可以,地盘还是要先划分好的,万一共创失败,又要分家,咱就别打了,按地盘划分线一拍两散,可好? 噢,不,其实是一拍三散。 于是,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老城区,你可以看到城市的地面上,始终保留着清晰的地盘划分线。 想象一下当年打架的时候,这十几厘米的一根线,你敢跨来跨去么? 想象一下万一又分家了,这十几厘米的一根线,你还能跨来跨去么? |
![]() |
原创照片 |
![]() |
原创照片 其实在老非看来,他们分家的概率偏低。 因为萨拉热窝这个城市,不但民族交融的味道极其浓郁,而且各自的地盘也是前胸贴后背地分无可分。 这么说吧——在萨拉热窝老城区,你在塞族的地盘点燃一根烟边走边抽,还没抽完这根烟呢,你就走进了克族的地盘;再往前走几步找地方扔烟头,搞不好你又进入了穆族的地盘。 或者你看中了两家餐馆,两边比较了一下选中了一家,坐下来点菜。 你点酒,服务员说:没有酒! 你还有点不服气:隔壁餐馆就有酒啊? 服务员要是犯懒,搞不好会敲敲自家餐馆的墙,告诉你它就是地盘划分线。 对,穆族和克族的店铺,是压着线挤在一起的。 |
![]() |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人 |
![]() |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大学生 |
![]() |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老者在街头下棋 不好分家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在萨拉热窝,塞族、克族、穆族都有自己宗教信仰所对应的主寺。 这是塞族人的东正教大教堂。 |
![]() |
原创照片 这是克族人的天主教大教堂。 |
![]() |
原创照片 这是穆族人的清真寺。 |
![]() |
原创照片 这么说吧,这三座大建筑,只打卡不细看的话,半小时就能全部转完。 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并且萨拉热窝最好的大学,也就是萨拉热窝大学,共同的科目和三个民族的科目都有,怎么分? 好在从萨拉热窝大学里走出来的三个民族的年轻人,彼此相处,看上去在他们的心里,并不存在一根线。 希望他们尽享长久的和平。 |
![]() |
原创照片:萨拉热窝的女大学生 关联阅读: |
哈哈,这里怎么能少了杰日尼奥夫角和威尔士王子角。 符合题意的两点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两点间有自然地理障碍(如山、水等)的阻隔,以某种交通方式需要绕路(事实上,现在能完全阻隔所有交通方式的自然地理障碍几乎不存在。海陆空立体化交通已极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如果能用上直升机或者游艇这样的利器,很少有不能直线到达的点);另一种是人为设置的障碍,这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才是真正的阻隔,小到学校围墙,大到国界上的铁丝网,都可以让两个邻近的点需要绕上一大圈才能到达。 而亚欧大陆的最东端杰日尼奥夫角和北美大陆的最西端威尔士王子角恰好同时具备了上述两种元素,隔着白令海峡的它们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可谓真正的咫尺天涯。 |
![]() |
设想你是一位生活在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的青年,夏日的一天,你和好友安德烈·明斯基(以下昵称小明)来到离家不远的祖国最东端——杰日尼奥夫角,迎接照射在祖国广袤土地的第一缕阳光。你们望着水流湍急的海面,不禁畅想起对岸的风景——你们从地理课上知道,眼前的海水不过是一弯窄窄的海峡,在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就是另一片大陆。 这时,你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小明,你在这里等我,看我最快多久能到对面,咱们享受下隔海相望的乐趣。 |
![]() |
小明隐约觉得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很宏伟的计划,没有立刻回答,但在你的强烈坚持下,他答应了,毕竟你们带了帐篷,食物也足够支持一个星期。 如果是在1万年前,你可以顺着冰河时期的冰层就走到对面,如果是在200年前,你可以驾着小船愉快前往。但是现在,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办美国签证,于是你发动了父亲的那辆嘎斯越野车,准备前往第一站——首都莫斯科。 OH NO!请不要指望自驾,从杰日尼奥夫角穿越西伯利亚到莫斯科的很长旅程都没有铺装公路,即便你车技非凡、车况良好,沿途也没有加油站。 也不要指望搭乘西伯利亚铁路,这是贯穿祖国南部的大动脉,和远在最东北角的你八竿子打不着。 |
![]() |
红色是早期的线路,蓝色是今天的线路 为了方便你的行程,也为等待在海边的小明着想,我们假设你已经有了架私人直升机,并可以在莫斯科指定机场起降(你们家大约应该是俄罗斯的顶级富豪了) 杰日尼奥夫角到莫斯科的直线航程约为6269公里,直升机按平均时速300公里计算,需要将近21个小时。 |
![]() |
杰日尼奥夫角到莫斯科 第二站,从莫斯科到美国阿拉斯加。 既然你的人设已经是顶级富豪,也为了缩短时间,我们继续假设你已经有了美国签证,可以立即搭乘国际航班飞往美国。 但是很遗憾,莫斯科没有直飞阿拉斯加的航班,靠谱的方式是先飞往纽约或者洛杉矶。 飞纽约需要10个半小时,飞洛杉矶需要13个小时,虽然看起来飞纽约更快,但还是建议你去洛杉矶。因为洛杉矶有去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感谢@Noeschaen @颻霂 指正,阿拉斯加首府是朱诺,安克雷奇是最大城市)的直航且距离更近,这样你的下一段行程只需要6个小时,而纽约飞安克雷奇需要在丹佛或者西雅图转机,最快也要将近14个小时,算总时间还是飞洛杉矶划算。 |
![]() |
第三站,从安克雷奇到威尔士王子角 作为顶级富豪,你刚下飞机,一架直升机已经在恭候你前往威尔士王子角。这段旅程是全程最短的一段,航程1030公里,飞行时间3小时20分钟。 |
![]() |
安克雷奇到威尔士王子角 终于,你在完成了一趟货真价实的环球之旅后,来到了小明的对面。隔海相望的你们只相距短短的82公里,但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在空中已经度过了整整43个小时,如果算上转机等衔接时间,最快也得两天两夜。 而如果现实一点,你没有现成的美国签证,没有私人直升机,要去办签证搭公共交通,那么从杰日尼奥夫角和威尔士王子角将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那时,恐怕只能祈祷小明会自己捕鱼吃了。 当终于知道对方就站在自己对面的那一刻,千辛万苦的你和苦苦等待的小明的思绪也许都已飘到了1867年,在那一年,沙皇俄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约合今天的1.05亿美元)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 |
![]() |
1867年,美俄正式签署条约,阿拉斯加易主 |
![]() |
沙皇批准出售阿拉斯加的文件 |
![]() |
美国用来支付阿拉斯加购买费的720万美元支票 如果没有这笔交易,从杰日尼奥夫角到威尔士王子角将是妥妥的俄罗斯内海航运,比大连到威海还要近,俄罗斯也将成为横跨三大洲的大国。而现在它们却变成了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的两个点,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 ———————————————— 感谢大家的点赞,受评论区启发再做一些补充: 即便在俄罗斯,杰日尼奥夫角也是个很冷门的旅游景点,因为楚科奇半岛主要作为军事基地受到严格的管控,当地仅有5万原住民(楚科奇人和尤皮克人)生活。但当地为了拉动经济,还是会专门组织以观看亚欧大陆最东端、体验楚科奇人文化(捕鲸、捕海象、养驯鹿)为主题的旅行团。 旅行团一般会从楚科奇首府阿纳德尔Anadyr开始,参观Lavrentiya(离杰日尼奥夫角最近的城镇,有机场),Akkani,Lorino和杰日尼奥夫角等地。但是抵达阿纳德尔的行程需要你自行解决,即便是俄罗斯本国人去那里,都要申请特别许可。 |
![]() |
楚科奇半岛(杰日尼奥夫角)12日游行程 上图的数字代表第N天的旅游地,1-2/10-12是Anadyr,3-10是Lavrentiya,Lorino一带,9是Akkani,8是杰日尼奥夫角。 杰日尼奥夫角风光 |
![]() |
夏天 |
![]() |
冬天 杰日尼奥夫角灯塔 |
![]() |
为了纪念1648年首次发现它的俄罗斯航海家谢苗·杰日尼奥夫,这个角以他的名字命名,并且在当地建了一座他的纪念碑。 |
![]() |
杰日尼奥夫纪念碑 相较之下,去威尔士王子角要容易很多,因为阿拉斯加本身在美国就是旅游胜地,当地的交通和基础建设也远好于楚科奇半岛,在国外旅行网站很容易找到关于威尔士王子角的旅行建议。 威尔士王子角风景 |
![]() |
其实,一直有传闻说美俄想修一座白令海峡跨海大桥连接杰日尼奥夫角和威尔士王子角,但因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严酷和两国关系近年来趋于紧张,这个计划目前来看还是遥遥无期。 |
![]() |
想象中的白令海峡大桥 PS:现在普通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横渡白令海峡,以最短距离连接两点。 2013年,俄罗斯和美国的民间组织举办了一次横渡白令海峡的活动,当时有来自18个国家的36名选手参加(我国也有1人)。所有选手必须持有俄罗斯护照或者签证,而到达对岸后,持有美国护照和签证的可以直接从美国回国,而没有美签的则得随船返回俄罗斯,然后再回国。 相关报道 感谢@嘿嘿 的留言: 白令海峡地区居民已经实现了有条件的免签旅行! 楚科奇自治区的原居民如果有亲属(血缘关系、相同部落、相似语言文化)居住在阿拉斯加可免签证访问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的原居民亦享受同等待遇。入境口岸仅限于阿拉斯加州的甘伯尔、诺姆及楚科奇自治区的阿纳德尔、普罗维吉尼亚、劳伦斯和乌厄连。 前往阿拉斯加的俄罗斯公民必须有亲属的邀请,并提前10日告知有关部门,且必须在90日内离开阿拉斯加。 《白令海峡地区居民相互旅行协议》于1989年9月23日签署,美国于2015年7月17日通过该协议并宣布生效。 同样感谢好几位知友的评论,楚科奇首府阿纳德尔和俄罗斯远东有飞往阿拉斯加的航班,我国哈尔滨也有,所以排除签证因素,两地的通航还是比较方便的。 |
这就不得不提塔什干机场的鬼才设计了。 |
![]() |
左边红圈是飞国际线的T2航站楼,右边红圈是飞国内线的T3航站楼,彼此之间不互通。如果你要跨航站楼,就需要按红线的路线打车。 我当时从努库斯回塔什干,降落T3,碰到两个白人游客要转机去阿塞拜疆,问我咋去T2。我说我也是外国游客,T2航站楼在机场另一头,我猜应该只有打车。那两个白人一脸不可置信,于是我又说:你看那边有两个工作人员,你去问他们吧,说不定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然后那两个白人走过去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你得打车。 |
![]() |
|
是时候上这张图了 |
|
![]() |
|
在普铁时代,南通到上海需要这么走: |
![]() |
ps:原谅我图画的不好?? 因为,当时“苏联”只有一座过江铁路大桥。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怎么看待传统中国英雄叙事困境:高大全伟光 |
为什么被网友批倒的甘地在教科书里还是个正 |
玄幻小说最大缺点在哪? |
为什么仅经历明清两朝,云南就恢复成了汉地 |
有什么震惊了你的名言? |
最近有点无聊,哪部连续熬夜看完的白月光故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歪打正着的事件? |
你们看过最野的野史是什么? |
古代庶女的一生是怎样的? |
陈寅恪什么水平?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