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从历史事件上,怎么看待理解慈不掌兵?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从历史事件上,怎么看待理解慈不掌兵?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从历史事件上,怎么看待理解"慈不掌兵"?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历史 文化 从历史事件上,怎么看待理解"慈不掌兵"? |
志愿军113师,14小时奔袭72公里,直插三所里,仅提前5分钟堵住了联合国军。 112师335团,打完飞虎山阻击,连续作战后,全军疲惫不堪,亟需休整。但立即被派往书堂站附近,抢占高地阻击敌人,封堵南逃之路。其一部先敌到达松骨峰,在此打退敌军多次营连级冲锋,为围歼敌军赢得宝贵时间。此战后,全连仅剩7人,作家魏巍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远东朝鲜战争》节选- 后面的部队一听说堵住了美军,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开始跑步。有的士兵倒在地上,把干粮袋和背包扔掉,爬起来再跑;有的士兵倒下,只是向前看了一眼,再也没有爬起来。 第三十八军—一三师三三八团,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抢占了三所里,关死了美军南逃的“闸门”——他们仅仅先于美军5分钟到达。 |
101林帅用兵精于计算,没有绝对的把握绝不动手,就是因为爱兵如子,害怕将士们无谓的牺牲,但是一旦定下决心,那就是在无塔亦无山的塔山村摆两个纵队,用人命填也要守住这个锁钥要冲,就是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502粟总出了名的好脾气,底下一帮军头因为资历问题给他尥蹶子,逼得诗帅挂名司令才能镇得住底下这帮纵队司令,可是该发狠的时候,照样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曹八集,“哪个失职,军法从事” 101的老学长,502的老领导刘畴西看将士们连续作战精疲力尽,下令就地休息了一晚,结果十军团除了粟裕带的先遣队,几乎全军覆没,还搭上了回去叫他的方志敏 让手下士兵们活下去,就是爱兵如子 |
塔山阻击战刚开始的时候,四纵的工事没挖到位,被国军的凶猛火力一通砸,阵地打得千疮百孔,前沿部队伤亡惨重,眼瞅着就快顶不住了 然后你猜怎么着?打了几天以后,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觉得进攻部队过于疲劳,决定休息一天。 下面的国军士兵听说能休息自然是欢呼雀跃 然而等他们恢复攻击时,发现进攻难度突然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在他们休息的这一天里,四纵不仅重新加固了一遍阵地,而且针对前几天的作战经验对工事和布防兵力进行了针对性改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休息一天的结果是后续付出了更大的伤亡且没有达到作战目标 |
就我看太平洋战场相关的体会,其他服务器不好说,起码对于太平洋服务器,很多时候这个“慈”指的未必是此人过度善良,或者此人作战风格稳重,或者爱兵如子,喜欢计较相关事务,而是指的此人过于“心软”。这个特质很玄学,基本可以看作是平行于所谓善恶,作战风格是否谨慎等要素的。也就是一般混得比较好的小兵/军官往往“心硬”。 随便举个例子,在太平洋战场混得非常好的这位大哥: 史学人找乐子:你遇到过什么好玩的史料或“故事”?1298 赞同 · 50 评论回答 |
|
人品应该说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性格不用多说了,乐就一个字,用正经的形容词那就是特别乐天,随和,跟一般人印象中包括高赞提到的杀伐果断没啥关系。但是此人的回忆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件小事: 战争期间这位尤金大哥休假回本土,和老婆一起去买菜。因为当时即使在美方本土也是食品配给制,多一个人买菜就能多一个人排队。尤金在排买肉的队的时候就发现一个老太太颤颤巍巍向自己和老婆走过来(老婆在旁边排买菜的队),他的第一反应是小声跟老婆说,千万别看老太太可怜就给她什么东西,这可能是个看咱俩年轻就过来讨饭要肉票的(对,当时他们也需要这个)。结果老太太走过来,把自己攥着的肉票塞到了他的手里,说“看你的样子肯定是从前线回来的,是我们的英雄,我老了吃这个也没意思,我把我攒的给你,你应该多吃点好的”。 尤金听了之后并没有热泪盈眶,而是道谢之后就乐开了花,赶紧把肉票塞给老婆说“等会我买完肉你过来再排一回,多买点好的,这下咱们能嗯造一顿牛排了”,也并没再提那个老太太什么神态或者去哪了这种问题。倒是多感叹了几句牛排确实爽香啊造啊这些事情。 这位大哥就是一个善良(起码人品不差)但是心硬的人。非要给个定义的话大概就是没有“精神内耗式亏欠感”(中性词,有的人有也很正常),也不会对生活中的际遇多加思索,遇见“世界的善意或恶意”就迅速作出即时反应。确认是给自己的无害好处那就果断接受,可能是这个例子里他人的善意,也可能是“今天一发子弹打偏了我命真好”;遇到坏事该消极就消极,比如战友牺牲了同样会伤心,但也不会去想“为什么我活着我的战友却死了”,伤心完击沉一艘敌舰那就照样举杯喝酒。 这位尤金大哥有一次跟船员聊天,最后讨论到如果船沉了没死被俘怎么办(极少数情况下潜艇在浅海出问题不一定全船阵亡,他们当时就在浅海巡航),尤金理所当然地表示,那他就说自己是船上的厨子,这样说不定能多活两天,死了就算了(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潜艇兵往往认为自己被俘后活不到战争结束),当时正好厨子本人也在,听见后问“长官,您说您是厨子,那要是我也没死被俘咋办”,尤金理所当然地回答道“那我当然说你是艇长啊”。这个厨子本来就胆小,听后“脸色惨白度过了好几天”。尤金本人当然该干嘛干嘛也没额外关心几句。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太平洋战场上的风云人物不论人品都是这种“心硬”的人。 |
苏沃洛夫的“贯穿冲击”(сквозная атака)训练大概就是慈不掌兵的典型例证。 |
|
关于贯穿冲击过程,写得最好、最生动的反倒是个法国目击者:革命后流亡到俄国担任金布恩龙骑兵团中校,波旁复辟后成了法国中将的加布里埃尔·皮埃尔·伊西多尔·德·纪尧芒什-迪博斯卡热侯爵(Gabriel Pierre Isodore marquis de Guillaumanches-Duboscage,1766-1836)。 |
|
纪尧芒什-迪博斯卡热他爹的肖像,凑活一下 1808年,名字很长的纪尧芒什-迪博斯卡热在汉堡按照当时流行的冗长书名风格,出了一本《著名的元帅苏沃洛夫-雷姆尼克河伯爵、意大利公爵简史》(Précis historique sur le célèbre feld-maréchal comte Souworow Rymnikski, prince Italikski)。 |
|
这位侯爵回忆说: 按照苏沃洛夫的说法,为了让部队官兵做到敏捷和无畏,就有必要使他们通过极其贴近实战的演习熟悉交战状况,这样,部队日后面对真正的攻击时也会把它当做正常演习对待。 他始终忠实于自己所钟爱的主动发起攻击战术,因此,他所有演习的结果都是冲击。 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不论是营、团还是更大规模部队,都要分成两部分展开演习。 这两部分相隔一定距离,列成横队或纵深各异的纵队,然后相向而行。等到相隔大约100步[65-70米]时,首长各自下达冲击命令,步兵需要以奔跑(course)完成,骑兵则要以跑步(galop)完成。有时候,步兵会端着刺刀向前冲击骑兵,骑兵则要以跑步冲向步兵。其他时候,则是步兵原地坚守,直到相隔20步[13-15米]后再[用没有铅弹的子弹]“开火”。 两个横队或两个纵队在冲击中相互贯穿的方式和其他欧洲军队的做法并不一样,其他军队是让一部分部队后撤,就像是拉抽屉一样,退到其他部队后方,这样拉开间隔,让对方得以通过,通过之后,原先后撤的部队再重整队形。这实际上就是一般用于和敌军交火时的越线换防机动,它决不是这里提到的苏沃洛夫元帅[贯穿]冲击。 [贯穿]冲击是真正的突入,是实战进攻时真正会发生的状况。它由两支部队相向而行,迎头攻击,不论是以紧密纵队还是横队完成,不论是步兵对步兵,步兵对骑兵还是骑兵对骑兵,都以相同方式执行。冲击始终要在枪炮火力中执行,始终伴随着每一名步骑兵都在重复的“乌拉,乌拉,乌拉!”(hooray, hooray, hooray!,即ура)吼声,军官们则要在这些吼声中插入“砍”(roubi,即руби)和“上刺刀”(naschtiki,即на штыки)的命令。 部队在突入时刻决不应当变速或放慢速度。步兵端着刺刀向前穿过步兵,但只有在遭遇的时刻才会把刺刀尖举向空中。与此同时,每个人在不停下脚步的同时稍稍偏右,这样在士兵之间留出能够让人通过的小小间隙,部队就这样相互贯穿。此外,在奔跑过程中,战线自然要比平时更宽,这也能让贯穿方便一些。 在骑兵对骑兵或骑兵对步兵的演习中,会面临不可避免的危险。为了在突入时刻获得人人都能通过的空间,骑兵两翼的人会在冲击过程中稍稍偏左或偏右,这就能够让战线松弛、疏开,骑兵就是要在不作停留的状况下从这样的狭窄间隙中通过。时常发生的状况是,这些间隙不够大,不足以让双方骑兵贯穿冲击,然后就会有真正的撞击:易碎的膝盖会受到严重挫伤。我曾几次见到倒地的人,他们的膝盖遭到剧烈撞击,以至于几天乃至几周都无法步行。 如我前文所述,骑兵冲击步兵要在枪炮“射击”中进行。部队届时会被笼罩在黑色烟雾之中,我在前文中提到烟雾密到令人难以准确判断间隔大小,这就会引发许多事故。多数时候是步兵在无法目击到骑兵的状况下,并没有在突入时刻折叠队形,将三列变为六列。有时也会是骑兵左右两翼腾出的空间太大,队列太过松散,横队出现间隙,导致步兵急忙从中冲过。 这些行动都是同时发生的不规律动作。不规律到演习看着更像是战争场景了。但也必须要指出,队形破坏得快,恢复得也一样快,要是从远处看,都未必能发现。 突入之后,两支部队继续奔跑100步,直到各自首长先下令以常步行进,而后再下令停顿为止。到了这时候才会下令看齐列队,这一命令几乎就是紧跟着停顿命令。 这样的演习必定是真正的战争场景,我从中看到了真正的效果。一个从未在苏沃洛夫麾下服役过的重骑兵团曾经去过图利钦(Toulczine,即Тульчин,现属于文尼察州)营地,结果将军立刻下令次日举行骑兵演习。他在这个团对面安排了一个猎骑兵(chasseurs à cheval)团,[1]一个曾在他的部队里服役过很长时间的团。新近到岗的团长担心他的团不熟悉苏沃洛夫的演习方式,可能无法以令苏沃洛夫满意的方式完成演习,就给他的骑兵分发了伏特加。[2]烈酒发挥了作用,以至于我在多次冲击中看到过刀剑左右劈砍的场景,还好,刀剑并没有开刃,于是原本有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未出现。元帅对此一言不发,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过,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他装作未曾注意。 再说了,苏沃洛夫希望让演习完美模仿战争,这就注定会制造若干事故。他了解这一点,他那真正善良的灵魂也因此受苦。当一名骑兵在冲击过程中落马时,有人看到他不由自主地露出过担忧神情。然而,让部队坚韧起来的无价优势还是使他宁愿选择整体上较为实用的做法,对那些弊端视若无睹。[3] 拿破仑战争中著名的“骠骑兵诗人”丹尼斯·瓦西里耶维奇·达维多夫(Денис Васильевич Давыдов)也提到过从自己曾在苏沃洛夫麾下效力的父亲那里了解到的往事,许多军官并不喜欢让步兵与骑兵展开贯穿冲击,这是因为它颇为危险: |
|
或是由于步枪的烟雾,或是由于骑手过于急迫,或是由于有些倔强的马匹偏离方向,突然就会有几名骑手冲进原本只能容纳一名骑手的间隔当中:它将导致步兵队形中有人负伤乃至死亡。 然而,当苏沃洛夫得知这样的训练伤亡时,他通常会如此回答: 愿主与他们同在!四五个、十来个人会死去,四五千、一万人能够完成训练![4] 非常富有“理性时代”特点的对话! 素来苛刻的朗热隆则对苏沃洛夫如此“慈不掌兵”的“贯穿冲击”有过两个评价,其一写于1796年,褒贬参半,觉得此举虽然有用但太过激烈,其二写于1826年,历经多年战争后变成了全盘赞扬,大概能反映出其价值所在: 1796年: 苏沃洛夫的某些演习的确反映出他那独特的怪异之处,此外,那可是真正的交战,总有些人会因此丢了性命。我可不会一边倒地褒扬这类演习,我不觉得骑兵有必要以全速跑步冲过步兵的半封闭队列,但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管怎么讲,总要全方位优于阅兵场上可怜的“排行进”,那是基本上没用的。 1826年: 就这个议题,我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苏沃洛夫的方法是骑兵人员和马匹所能接受的最佳训练。[5] 参考^波将金于1788年将猎骑兵引入俄军,1796年被帕维尔一世废除,直至1812年底才重建猎骑兵编制。^此处原文为eau-de-vie,即烧酒,法语里一般指白兰地,但这里其实说的就是伏特加。^Guillaumanches-Duboscage, G. P. I. de marquis, Précis historique sur le célèbre feld-maréchal comte Souworow Rymnikski, prince Italikski. Hambourg, 1808, p. 197-202.^Давыдов, Д. В., Сочинения Д. В. Давыдова.(《达维多夫著作集》)М., 1860, ч. 2, с. 18-19.^Ланжерон, А. де, ?Русская армия в год смерти Екатерины II?(《叶卡捷琳娜二世卒年的俄军》)// Русская старина, 1895, т. 83, № 5, с. 196. |
慈不掌兵,最惨痛的例子是南明李定国指挥的新会之战。 李定国湖南一役阵斩敬谨亲王尼堪,收复桂林逼死定南王孔有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取得了南明最大的抗清战绩,清庭甚至因此有了退回关外之议。这次进军广东,如能拿下新会,收复广东全境,与福建郑成功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反清势力将大有可为。 清兵据城不降,李定国用大炮轰城,好容易轰开一个缺口,结果清军从城里拉出一批老弱妇孺站在缺口上,李定国不忍伤及无辜,下令停止炮击。 于是双方继续僵持,再往后清军援兵到了,内外夹攻,李定国大败,死伤的官兵数以万计,数字远远超过那些堵城墙缺口的人肉盾牌,而南明从此再无翻盘的机会。 此后的南明每况愈下。在清兵即将攻入昆明的前夕,李定国除了辅佐永历君臣逃离之外,又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他本该一把火烧掉南明在昆明储备的所有粮食,不给清兵因粮于敌的机会,然而考虑到饥饿的清兵必将转而洗劫昆明百姓家里的粮食,这把火李定国没有放。于是,清兵进入昆明后用最快的速度补充了给养,继续尾随追击南明君臣。不过,不同于新会之战,无论清兵在昆明有没有这些粮草,当时的形势都已经确定无法挽回。 说这些故事绝不是为了否定李定国,这是一位不逊于岳飞的民族英雄,他虽有些许失误,但仍然是南明乃至整个明末最耀眼的一颗将星。 任死荒徼,勿降也! |
看看101 一个爱兵如子的人 却能说出我不要伤亡数字 我只要塔山 朝鲜战争 打的一拳开 免得百拳来 伤亡是肯定的 可带来的是新中国数十年的和平 卫青 诸葛亮 李世民 岳飞 毛泽东那个不爱兵 所谓爱兵如子 用兵如泥 只有不怕牺牲 敢于牺牲 才能减少牺牲 |
我军历史上有个很惨痛的例子。 方志敏因此而死,粟裕大难逃生。 当年红军主力长征,中央命令寻淮州、粟裕所在的红七军团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到达皖南,建立苏区。几经周折,最后又被命令进入方志敏创建的闽浙赣苏区接受整编。 闽浙赣苏区已有红十军,两个部队合编为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方志敏是军政委员主席,有最终的决定权,但是方志敏是个内心比较柔软的人,他对刘畴西等人以团结为主,不愿正面冲突,所以军事决定很多由刘畴西下决心。最后的失败,指挥团队有很大责任。 部队接到的任务是以运动战的方式向外出击,建立新苏区。结果打的第一个大仗,谭家桥战役,就为王耀武所击败,寻淮州也是在此役阵亡。本答案就不展开讲这次战役。红十军团被迫进行转移。转移过程中,越打消耗越大,士气低落。 1935年1月,红十军团高层开会,乐少华和粟裕主张就地分散打游击,刘畴西主张继续大军团作战,打回闽浙赣苏区。方志敏支持了刘畴西。按照决策,一路打一路行进,到了杨林,离苏区已经不远了。粟裕向刘畴西建议:全军应加速从杨林向南越过南华山,到达苏区后再修整隐蔽。 但刘畴西考虑到主力部队过于疲劳,下令宿营一夜,天亮再出发。 没办法,粟裕和方志敏率领机关、后勤人员和伤员等800余人先行。一直到了靠近闽浙赣苏区的地方,才停下来休息等待主力。 而第二天,刘畴西带领主力部队出发时,已经被国军堵住了通道。突围不成功,绕道而行,越拖越远,直到三天后,粟裕和方志敏还没等到主力。方志敏和粟裕正要先走,刘畴西那边回话:主力已经到齐,但是人员疲惫不堪,晚上不能再走了。 粟裕急坏了,封锁圈马上就要合围,哪里还等得了一个晚上。方志敏说,你先走,我去接应主力部队。 于是粟裕连夜急行,遇到敌军就留小部队应付,大部队丝毫不敢停留,上半夜就全部通过封锁线,安全到达苏区,一面联系苏区人员,一面联系主力部队。 然而大势已去,主力部队已经彻底跟不上来了。 当天晚上,14个团的国民党军队,将主力部队紧紧包围,在7倍敌军围困下,红十军团主力弹尽粮绝,几天后刘畴西和方志敏被捕,最后均被杀害。 必须要说一句,我们现在都是上帝视角,知道不走要出事。但是指挥官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人不可能完全像下军棋一样,指到哪打到哪。他们面对的困难,肯定比能写下来的多。 然而这终究不免让后来者感叹,如果再抓紧那么一点时间呢? 慈不掌兵,是真有这么回事。 后来,粟裕带走的这800人成了火苗,成了新四军第二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后来粟裕指挥的济南战役,活捉了王耀武,报了谭家桥战役寻淮州牺牲之仇。而主导封堵红十军团的俞济时,因为解放战争时不在一线,无缘正面交锋,最后随老蒋退到了台湾。 |
|
刘畴西是黄埔一期,独臂将军 |
|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 |
|
俞济时 |
直到晚年,张爱萍将军依然清晰记得毛主席对他说的话:“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部下不负责任的意见和情绪所左右。” |
|
张爱萍 事情起源于1936年2月,为配合红军主力东征,张爱萍率军委骑兵团一举荡平了盘踞在陕西北部三边地区的马匪武装。仗打得艰苦,但还算顺利,全歼了靖边之敌,只是在消灭被当地人称作是“泼跛子”这股骑匪时,副团长霍海元牺牲。 战斗结束后,部队随即奔赴安边,与蒙汉支队联合作战剿匪,不久,又奉命返回瓦窑堡。途经安定县青阳岔的北道川时,张爱萍得知我边区政府刚刚被一股游匪给端掉了,土匪的枪还在响。张爱萍深知枪声就是命令,他果断命一营断后,自己率大部追击。 后来张爱萍回忆说:“骑兵团一口气就追出去三十里,马出的汗把裤角鞋子都打湿了……”这帮游匪见红军穷追不舍,只得丢弃掠来的人和物。这次遭遇战如果到此结束,也就皆大欢喜了。但被俘的干部群众怒不可遏,强烈要求活捉匪首,下面的部队也嗷嗷叫,都说何不趁势端掉敌人的老巢? 张爱萍后来回忆说:“我当时是犹豫了一下,连续打下来,部队已经很疲劳了。”但匪巢就在眼前,哪有放过之理?于是一场夺占敌人营垒的攻坚战开始了。打进去后,除了弹药粮秣,俘获的敌人并不多,一查才知道,那个人称炮兵张营的匪首带了他的人马出外游猎去了。所谓游猎就是去抢劫。 |
|
青年张爱萍 事后才知道,正巧张营返程,听说老巢给端了,就在红军撤回的路边设下了埋伏。又是赶巧,张爱萍预先安排掩护的那个营偏偏这时又撤离了警戒位置。他们久等大部队不来,不放心,擅自决定向这边靠拢接应,这就给了敌人设伏的条件。 当各种偶然因素相交在一起时,灾难就降临了! 张爱萍回忆这场遭遇战:“撤下来时,我在队伍后面断后,听到前面有枪声,一惊,驱马上前,一排子枪就扫过来了,打在马身上,把我掀翻,要不是被马压住,命就没了。我的腿部负伤,是事后才知道的。当时只顾得收拢部队,组织反击。”古长城故道上,历代都是强匪出没的地方,这是一股狞匪,凶险之极。“后来偷袭在保安的中央机关的就是这伙人,毛泽东都差点成了俘虏。” 此役,张爱萍率领的骑兵团损失严重,战马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直接导致了其被撤职,暂时调到政治部当统计干事去了。 不过,两个月以后,张爱萍被重新启用,出任军委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但张爱萍在停职期间反思很深刻,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毛主席对他说的话:“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部下不负责任的意见和情绪所左右。” 慈不掌兵,是历史上不变的定律啊。 |
|
|
项英啊。 皖南事变最后的生机,不惜一切代价撕开星潭口就有机会冲出去。项大人认为伤亡太大,留着多一点部队大不了打游击。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
给程子华发报 |
|
|
|
但凡101有丁点犹豫,可能今天就看不到这个回答了。 |
不怕牺牲,坚定牺牲,才能少牺牲。 |
我也来讲讲吧——————— 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曹八集,哪个失职,军法从事! |
|
|
|
我讲过了滴,只要能消灭南线敌人主力,花多大代价都是值得的,不要说你一个纵队,就是中原野战军拼光了,其他各部队照样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
|
|
|
|
|
|
|
|
|
|
|
|
1943年,巴顿将军去第15野战医院看望伤员。一位患战争恐惧症的士兵向巴顿将军述说害怕战争,不料巴顿直接一个耳光扇过去。 |
|
|
“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立即发报!快!”——101《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经典台词。 |
|
林、罗、刘,我们坚持认为你们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下锦州不打,去打长春。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七月间长春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八、九两军亦已调走,你们却的又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只要你们十天内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主动权。而打下长春並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权,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李德胜电报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迅速南下,对北宁路沿线敌人发起攻击,辽沈战役正式开始。 |
|
东野第2兵团第11纵队和晋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于17日先后占领昌黎、北戴河,包围兴城、沙后所、绥中等地。9月25日,东野第8、9两支纵队攻占锦州以北葛文碑、帽儿山等要地,国民党锦州守将范汉杰致电常凯申求援。得知战报后,常凯申令卫立煌由沈阳出兵,但卫立煌拒绝接受,认为“共军围攻锦州目的是歼灭援军,出兵必然上当”。 |
|
到10月1日,东野先后攻占锦州外围领义县、高桥、塔山、昌黎等县,将锦州地区守军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三个地区,并封锁锦州飞机场,锦州全部陷入孤立。 常凯申于10月2日亲赴沈阳,他不顾卫立煌等人反对,决定以沈阳地区主力编成西进兵团,企图攻占彰武、新立屯,切断东北野战军的后路。并另从华北和山东运来7个师,加上54军4个师,共计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以东西对进之势夹击围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 |
|
塔山其实不算是大山,只是北宁线上一个小村落,位于锦州、锦西之间,距锦西10余公里,距锦州30公里,是由锦西增援锦州的必经之路。 “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西方向的敌军挡住,两锦相距约50公里,万一堵不住敌人,攻击部队就要受到很大威胁”。——101 “我看还是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从锦西到锦州只有四十多公里路程,一旦塔山被突破,国民党机械化部队不用一小时就可到锦州,必须安排一支王牌做预备队"。——101 “你们必须利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蚬山一线约20余里的地区,作英勇顽强的攻势防御,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使我军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101电令四纵 苏静同志,决定派你到四纵,哪里将有一场恶战,四纵、十一纵外加两个独立师,任务就是把国民党东进兵团阻击在塔山以西,保证我们顺利攻下锦州。你的任务就是出主意、当参谋,协助纵队首长死守塔山,让敌人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不能前进一步。你要告诉吴司令员、莫政委,不怕牺牲,不惜代价,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拼死顶住敌人,人在阵地在,确保塔山万无一失。——罗荣恒 |
|
101命令将一纵部署到锦州和塔山之间的高桥地区,作为总预备队。这是东野的王牌,准备与国民党部队拼命的部队,是确保攻克锦州最后屏障。 |
|
刘亚楼:林总,敌人加强攻势,是不是把总预备队拉上去? 罗荣桓:我也担心啊,一旦敌人站住 了脚跟,整个塔山防线就有崩溃的危险,后果不堪设。 101:好吧,我同意。 刘亚楼:要1纵,快。1纵吗,叫你们司令员讲话。喂,我是刘亚楼,101命令... 101:总预备队不动!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经典台词 |
|
|
华容道,曹操用部下填路,跑路成功。 夷陵之战,刘备怕部下在夏天中暑,把军队撤到树林里面,结果被陆逊放火烧了。 |
杨成武回忆录 |
|
|
|
|
皖南事变新四军唯一生机,被不敢付出代价的项英断送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抗敌报》发表长篇社论《临别之言》和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的《告皖南同胞书》。当天晚上,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共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踏上了北上征途,拟绕道茂林,由三溪、旌德沿宁国、郎溪经苏南北渡长江。 部队编为3个纵队,一纵为左路纵队,由老一团、新一团组成,约3000人,由土塘到大康王地区集中,通过裘岭向榔桥河地区开进;二纵为中路纵队,由老三团、新三团组成,约2000人,由北贡里到达凤村附近集中,经高坦,丕岭向星潭开进;三纵为右路纵队,由五团、军特务团组成,约2000人,到茂林、铜山徐地区集中,经麻岭、高岭,会集星潭;军部机关和直属队约2000人,随中路纵队行动。 |
|
原计划各纵队于5日拂晓到达指定位置,然后继续前进。但由于天黑下雨,道路泥泞,行军速度较慢,进至青弋江边时,河水已经上涨。部队在章家渡渡河受阻, 迟于5日下午3时才先后全部到达指定位置。由于比较疲劳,衣被潮湿,部队不得不停止前进,就地休息,以恢复体力,烘烤衣被。 6日晨,二纵老三团3营派出1个排向高坦方向警戒,7时许遭到国民党军40师120团搜索部队袭击。三纵特务团1营2连在麻岭也遭到40师119团搜索部队袭击。下午,新四军军部在潘村召开会议,讨论行动部署问题。决定仍然执行原计划,一纵全部出裘岭,二纵出丕岭,三纵特务团出高岭,五团为全军后卫,随二纵前进。要求各部于黄昏出发, 7日拂晓通过各岭,午前会集星潭,待机行动。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命令第三、第五战区:查朱、叶各部,尚未恪遵命令向黄河以北移动,应并用军政党综合力量迫其就范。下午3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命令32集团军“迅速部署所部开始进剿”。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随即于下午5时命令所部,7日拂晓以主力开始围剿茂林、铜山徐一带新四军。 |
|
7日拂晓,当新四军各路纵队分别通过指定山岭时,遭到国民党军主力部队的攻击。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新四军被迫一面自卫,一面继续向星潭进发。在星潭附近,二纵先头部队遭到40师120团2个营的阻击;一纵到达榔桥河与40师118团展开激战,部队被分割;三纵特务团进展比较顺利,占领高岭后,与40师119团激战于牛栏岭一带,将其击退。由于国民党军的层层阻击,新四军会合星潭的计划未能实现。但是部队士气旺盛,求战情绪高,且自身伤亡不大,都做好了会攻星潭的准备。 当天早上,毛主席、朱总司令致电叶挺、项英,指示“你们在茂林不宜久留,只要宣城、宁国一带情况明了后,即宜东进,乘顽军布置未就,突过其包围线为有利。”下午3时许,项英在百户坑主持召开军委新四军分会扩大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虽然项英的行政职务是新四军副军长,但他同时也是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是新四军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拥有最后决定权。)在讨论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军长叶挺认为,现在情况很紧急,北面顽军已向我们追来,左右纵队也已打响,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后退就是灭亡。星潭是通向旌德的必经之路,只有夺取星潭才有出路。主张调5团2营增强攻击星潭的力量,不惜牺牲,坚决从星潭打出去,突出包围,并说明已令2营作好增援准备。项英不同意叶挺的意见,认为强攻牺牲太大,伤员多了不好处理;如果付出重大代价,星潭还是打不下来,那就更困难了;即使攻下星潭,也难继续突破40师的拦阻。 第二种意见是,翻过百户坑右侧山梁,由另一个坑口打出.去,直扑三溪。但这一路有没有顽军封锁不清楚,须等侦察后才能明了。侦察地形和摸清敌情,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时间上不允许,不侦察又不能贸然行动。这个意见也被否决。 第三种意见是,傍晚时叶挺又提一案:既然不能正面突破,应立即改道,沿顽军力量薄弱的太平、洋溪、石埭方向突围,甚至南出祁门、景德镇,以图生存,避免被围歼。项英仍然不同意,认为向国民党统治区行动,在政治上说不过去。项英既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自己又提不出具体方案,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致使会议迟迟不能形成决定。 |
|
就在军分会开会的时候,老3团和新3团经过奋力冲杀,攻占了曹家山、将军山,歼灭国民党军约两个连。晚上,部队再次发动攻击,扫除了星潭外围的多数据点。9时许,新3团1营攻进了星潭镇。但由于通信工具落后,这个信息未能及时传到军部。晚上,快到10时了,扩大会议断断续续足足开了七个小时,项英仍没有定下决心。叶挺实在忍耐不住,有些气愤地说:“时间就是胜利,不能够犹豫不决,不能够没有决心。我的态度是,错误的决定我也服从。现在就请项副军长决定吧!" 这个时候,副参谋长周子昆提议:早上特务团通过高岭时,没有遇到国民党军队,我们可退回里潭仓,出高岭,到太平,转入黄山,再伺机东进。项英当即同意周子昆的意见,决定当晚12时开始沿后撤。这一退,皖南新四军蒙受重大损失的命运,注定了。 如果按照叶挺的意见,集中兵力坚决打出去,局部的牺牲虽然在所难免,但大部分可以冲出重围。因为星潭处于国民党军包围圈的边沿,冲过星潭,就冲出了包围圈。可惜的是,项英舍不得局部牺牲,不敢坚决突围,幻想绕道寻隙转移,以保全力量;最终决定后撤,既丧失了突围的有利时机,又造成了思想上行动上的混乱,致使部队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结果招致全局受损。 |
讲三位新中国开国将领的掌兵故事: |
|
一是林彪和塔山阻击战。国民党军11个精锐师海陆空一齐出动,和解放军在100户人家的塔山血战。从1948年10月10日到15日,东北野战军4纵、11纵和国民党军东进兵团血战六天六夜,以伤亡3774人的代价,歼敌6549人,将其顽强阻挡在塔山防御线之外,不能寸进一步。其中,林彪的那句话语:“发报,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可为“慈不掌兵”的注脚。 |
|
二是刘伯承元帅千里跃进大别山。转移到敌人腹地是极其危险的,特别是过黄泛区时,天降大雨,地上全是泥泞,又有敌人围追堵截,部队接连十多天天的强行军,连休整的时间都没有。刘伯承怎么说?“慈不掌兵”,坚决不允许部队休息,累死就累死,只是不许停留。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损失惨重,人员由原本的12万锐减至6万,武器也在战斗中丢光了,但换来了战略主动权。 |
|
三是开国大将粟裕的谋略。在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后,曾经考虑是不是要攻占海安,最后决定不攻取,粟裕是怎么考虑的呢?他说:“我即或攻占海安,今后仍有失陷可能。……因此,与其现在占海安则不如以攻海安之伤亡留作第二期作战消耗,对整个战局之长远打算更为有利。”你看这里粟裕是如何计算成本的,他避免伤亡的目的,是为了在下一次作战中消耗。 看完这三个故事,就不用说“慈不掌兵”的理解了,战场上将领何等冷静、何等无情,但这恰恰是一个合格将领必备的素质。倘若一个将领在这种情况下玩起了感性,玩起了圣母,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在战场上,生命是什么?那顶破天也就一个数字,是将领在指挥时考虑的一个成本,除此之外,再没其他的意义。 |
“啪”的一声,浑身被雨淋透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抓下头上一样被淋透了的军帽,狠狠摔在羊山集前线指挥部的桌子上…… 1947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出敌不意,飞越黄河天险,突破蒋军黄河防线,进军鲁西南。 |
|
相继拿下郓城、定陶后,部队在攻打军事重镇羊山集时,遭到蒋军精锐嫡系部队66师的顽强抵抗,在进攻过程中我军伤亡很大。 刘伯承闻讯后,冒雨亲自来到前线指挥部,他对部队遭受极大的人员伤亡大动肝火,向负责执行攻击任务的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和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发了大脾气,这对于刘伯承来说是很少见的。 |
|
“仗打得太蠢,太蠢了”!刘伯承头顶的那道伤疤由于动怒而泛着紫红色的光,嘴唇被冷雨激得没有了一点血色。 “不管你是多么高的指挥官,权威有多么大,一个口令能使成千上万的人向你立正,但是你没有权利让哪怕是一个士兵做无谓的牺牲,歼敌三千自损八百,一个指挥员不但要负歼敌三千之责,也要负自损八百之责,不能随便死一个人”。 站在他面前的陈再道和陈锡联面带愧色,争先检讨、承担责任。 |
|
看着眼前两位身上一身泥水、面容憔悴曾无数次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爱将,刘伯承语气缓和了一些。 “几天没睡觉了?越是胜利越要细心谨慎,打了半辈子仗,应该认识战争了,把野司的榴炮营、一纵队的炮团都调给你们,你们要认真侦察,千万不能蛮干,要尽量减少我们的损失”。 最终,经过12个昼夜的激战,陈再道和陈锡联率部全歼羊山集守敌,活捉66师师长宋瑞珂。这两位战功赫赫的猛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司令员为什么对他们发火。 |
|
同样,当初在1940年10月末的关家垴战斗中,为了歼灭血债累累的冈崎支队的500余名日军,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亲自到前线指挥129师部队对坚守关家垴的敌人进行围歼。 由于日军占据有利地形,八路军攻击屡屡受阻,部队伤亡很大。当129师师长刘伯承得知攻击部队损失惨重时,打电话给彭德怀,建议停止攻击,但彭德怀坚决要消灭这股犯下滔天大罪的日军。 因为想法相左,两人在电话争论起来,刘伯承生气地对彭德怀说:“你这是这赌气,蛮干,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 |
|
彭德怀也是急火攻心:“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消129师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这一仗最后并没有达到全歼日军的目标,我军受损严重。后来彭德怀对此战也做出了反思,并深感不安,他将关家垴战斗视为自己戎马一生中的几次败仗之一。 刘伯承元帅在战争年代巧于用兵,以谋见长,他对于“慈不掌兵”有着更高层次的理解,他认为,无谓的牺牲和损失并不能成为“慈不掌兵”的借口,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那才叫战争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