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董宇辉与梁晓声等人直播带货《人民文学》,一晚卖出 99.2 万册,如何看待此事?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董宇辉与梁晓声等人直播带货《人民文学》,一晚卖出 99.2 万册,如何看待此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 月 23 日,《人民文学》杂志在董宇辉的与辉同行直播间卖爆。当晚,作家梁晓声、作家蔡崇达、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做客直播间,和俞敏洪、董宇辉交流。 这…
这件事情的本质依旧是,直播间的观众在主播的宣传下,购买了主播带货的商品。
只不过这次直播间请到了梁晓声这样的知名作家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带货的商品是被冷落已久的文学杂志,人们在“我已经好久没有读书了,应该买一本文学杂志看看”的驱动力下,共同创造了接近百万册的销量神话。
很遗憾,这依旧是直播带货的胜利,并非文学的胜利。至于传统文学“破圈”,更是谈不上,因为像《人民文学》这样的严肃文学,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读下去的,即便是读完了这一本,大概率也不会去买下一本。


如今文学势微,当下的中国文坛,十分出色的作品实在不多,对于传统文学感兴趣的人也是越来越少,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如果你不承认,那么请说出你喜欢的三本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我想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说得上来,即便说得出,大概率会出现的是,余华的《活着》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对了,还有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因为上一个直播带货图书的奇迹,也是董宇辉创造的。


董宇辉是具有个人魅力的,当他在直播间出口成章之时,人们重拾了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崇拜,但这种崇拜也许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而后很快回归到平庸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中去。
诚然,董宇辉这个级别的主播能在直播间卖书、卖文学杂志,对于全民阅读的推广绝对是好事情,但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毕竟这个热度过去后,能坚持阅读习惯的人不会增加太多。至于如何真正地普及有价值的深度阅读,这可能并不是一个顶流主播的责任,更需要从社会层面来宣传和推广。
最后说一句,当今中国当代文学杂志中,影响力最大的并不是《人民文学》,而是《收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买来读读看。


他们给你什么,你就得买什么的唯一结果。
你以为我在危言耸听么?
现实就是这么耸人听闻。
在大主播面前,用户端其实没有选择。
他们把控市场供给,今天给你卖《人民文学》,明天给你卖牛肉花生。
你有的选吗?
你可以说,不买就完事了。
但是在你有情感投射有情感链接的主播身上,你不买就会有别人买。
以前我会说直播电商干掉了线下渠道,省去了中间环节。
但是今天我不这么想,因为这种二八分化的太明显。
集中流量搞某一件,或者某一些选品的模式,其实是主动的给观众做决策。
而且这玩意事后追责很困难,造成的影响也是很难估算的。
至于这次卖了99.2w册,我甚至觉得没有太多一样。
在互联网时代,用直播电商卖纸媒读物。
有种发明机器人代替拧螺丝的美感
纸媒读物的影响力是取决于对用户的阅读能力培养,而不是靠营销手段跟运动式的促销。
在这个纸媒逐渐落寞的今天,纸媒搞这个线上带货,而不想着如何提高质量或者转攻线上,无疑是舍本逐末。
那结果显而易见
99.2w也好,199.2w,并不能改变什么。
这不过又是一场董宇辉与直播带货时代的巅峰缩影罢了。
新时代的赎罪券罢了,买了就能继续心安理得地狂刷抖音
实际上这件事的背后不是《人民文学》杂志以后会怎么样。我认为《人民文学》并不会因为董宇辉这次的奇迹而让这本杂志未来在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有什么改变。
但是,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常大。启示性的作用很大。
我认为,文学类刊物,无论实体书还是非实体书,通过这次董宇辉卖杂志事件,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实际上在过去,很多刊物,包括一些优质的文学刊物,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很好的市场人员,找不到合作的渠道,这是一个困境。
包括说,前阵子停刊的《小鸟文学》也是如此。内容吧挺好的,里面的文章也是年轻人的高质量作品,就是没有好的渠道。
而董宇辉这个事情让很多刊物看到了与渠道合作的可能性。比如这阵子刚复刊的《鲤》,就是中生代的很多作家的文,相对于《人民文学》,这样的更加年轻化的文学性刊物,实际上更加适合与类似董宇辉这样的主播进行合作。
很多好的刊物,未必说一定要达到什么销量神话,但如果能够找到对应的渠道进行销售,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要知道,文学性的读物,实际上读者粘性很强的,有人不喜欢,但喜欢的人会比较忠诚。
这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
虽然很多人回去后,也只是瞅两眼,然后把《人民文学》丢在一边。但是也能给文坛加加热。这几年的文坛新闻,都是丑闻。现在终于算是有了点好事。
别说是那些只是因为喜欢董宇辉而订阅《人民文学》的人,就是知乎上某些自称是文学爱好者的人,都不知道文学杂志都有什么。有很多人还在询问文学杂志的邮箱,说不定还会给某些人咨询费,问杂志邮箱是多少呢。在互联网如何发达的时代,信息茧房为什么还能存在?其实信息茧房都是自己作茧自缚造成的。
还有文学爱好者在问,文坛为什么没有反映当下社会的文学作品呢?一些网文界的人嘲笑文坛还在写“乡土文学”。虽然网文界火起来的也只是历史架空和玄幻,跟“当下”毫无关系。
至于有人说文学脱离老百姓这种事情,属于陈词滥调了,不值得一驳。我在其他地方说,有些人一辈子没有看过文学杂志,然后张口就说“文学不关注底层百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要说别的,就是在抖音偶尔搞搞直播的《作品》杂志主编,他写的都是关于底层的文学作品,因为他就出身底层。不过我不喜欢他的作品。
其他作家的作品,我就不列举了。至于主张文学的作用,那需要有平台的,不是我在这里干说,关键问题是没有平台。文学杂志的投稿渠道不能说被堵死了,但是即便有看自由来稿的杂志,那也是“僧多粥少”。加上编辑良莠不齐,很难选出好作品。
文学需要百花齐放,而不是主张文学只有一种作用。
我觉得虽然以后《人民文学》的订阅量还是上不去,但我觉得有这种新闻是好事。之后还会有一些作家出现在“与辉同行”直播间的。
我也没有订阅《人民文学》。目前来说,我觉得只有《收获》还值得一看,每年有那么一两篇小说写得还不错。现在有一部分文学杂志不看自由来稿了,也导致好作品难以出现。
这里说一句,《人民文学》的收稿邮箱没有打开过,也许他们跟其他杂志一样,只是随机性地打开一些邮箱吧。
推销的最好境界,是“Outcome Delivery”(结果送达)
董宇辉干的就是这么个事情。
他在直播间里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在给受众传达一个“结果”,就是读书(文学阅读)之后的结果——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拥有董宇辉如此才气的样子。
从这一点上看,董宇辉给《人民文学》带货,是一个完美的组合。
这其实和一个白净大美女推销美白产品,腱子肉大帅哥推销减脂课程是一样一样滴。
真正的销售,不是劝说,而是展示。
不是展示产品的功能,而是展示消费者从产品中能够得到什么。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客户不需要钻孔机,客户需要的是,墙上TMD的那个洞。
直播间里听众要的其实不是《人民文学》这本书,而是通过阅读文学,也变成和董宇辉那样有才华的人。
董宇辉哪怕是直播卖新华字典,可能都会卖爆掉~
因为,精于结果传达的销售人,一旦拥有了施展拳脚的平台,就会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文学作品在市场上日渐式微,有很大一部分的因素在于,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好处是隐式的,而不是显式的。
然而,这个世界是功利的,人们需要的是“速成”,快速拿到结果和功效。
哪怕是减肥产业,都在追求时效性。
跳操减肥要三个月?No,太慢了;
换抽脂,立刻瘦,Come on,老娘要带着一身肉,上午10点躺进去,中午12点瘦完,自己端着一叠松弛的肚皮走出来。
这是人性使然。
读文学作品,却是反人性的,至少是反大多数人的人性,因为你无法拿到即时结果,甚至表面上看起来是无用的。
“读这个玩意有啥用?”“能当饭吃?”“能乐呵?”
好像都不能,那么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文学。
人们转身拥抱了快消文字和网文,拥抱了短视频和抖音,拥抱了一切能给出【即时结果】的商业产品。
董宇辉的出现,架起了普通人与文学阅读之间的一个桥梁。
董宇辉,就是文学阅读的结果,一个活生生的Outcome在线展示,让好多年轻人喜欢和仰慕。
这些年轻人,自然也会愿意,去读董宇辉推荐的那些书和那些文字。
文学是需要唤醒的,董宇辉就是那个唤醒人们去关注文学的人。
不管让人们重新捧起文学作品的动机如何,从事实的结果上来说,董宇辉是成功的。
也许这售出的接近100万册《人民文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沉睡在购书者的书架上,但是或许那一天,这本书就会被打开,给阅读的人带去一些美,还有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文学大咖们做不到的事情,董宇辉做到了。
他真的是一个好销售,新东方俞敏洪真是挖到宝了。
可能只是一时冲动。
如果我们随便说几位唐代的著名文人,通常容易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如果我们随便说几位当代的著名文人,通常很容易想到莫言、余华、陈忠实、贾平凹…
在唐代,文盲是普遍的,有阅读能力的的只是极少数人,这种情况下并不影响诞生顶级文学家。
在当今,受教育是普遍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完整的阅读能力,这种情况下诞生出来的顶流文学家在人数上好像也没比唐代多多少 。质量上呢?莫言、余华、刘震云、在一千年四、五百年以后能达到今天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地位吗?我个人觉得悬。
似乎透出一个“规律”:阅读能力的普及对顶级文学家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大。顶级文学作品也很难去承接民众的情感寄托。
似乎:顶级文学脱离群众的现象或许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假如上述成立,那么《人民文学》、《收获》这类纯文学的阵地,就像围棋、国际象棋一样,本质上也是“脱离群众”的。卖的少才是常态,卖的多才是偶然。
那为什么《人民文学》说自己曾经的销量非常好呢?别忘了在那之前有漫长的言路封锁的时间。90年代的销量,只是言路开启之后把积蓄的购买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了。就跟2023年疫情结束以后,很多积压的库存一下子卖光了是一个道理。但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越严肃,脱离群众越严重的现象。
为什么文学作品容易“脱离群众”呢?
这就不得不提“文人”给人们造成的“清高”、“酸腐”的形象了。
有一种悲哀叫做什么都看得到,但是无力改变,也无法混融。“文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
“文人”以其独有的敏感,能察觉到这世间的各种情绪变化、各种悲欢离合。就好比莫言吧,他感知到了生的悲苦,感知到了性的压抑,感知到了死的淡漠。作为一个文人,他可以很好的把这些融入笔端,书写下来。
可是有啥用呢?
我做为老百姓,我生之悲苦,性之压抑,死之淡漠难道我自己不知道吗?我需要去读一个让我的切肤之痛更加放大的东西来加深自己的愤慨和无奈吗?这就跟让一位战场之上朝不保夕的士兵去看视频直播自己被狙击枪瞄准了有啥区别呢?
因此,老百姓不会去读这些玩意儿的。
身在其中,我何必去看?
那谁去看呢?
小资的文艺青年,这些不差钱但又不十分富裕的才会去看。
不差钱,他们至少可以躺平而不担心第二天没有饭吃。储蓄虽然不多,但总能有三、五日不必担心的嚼谷。这让他们同样有生的担忧但是并不悲苦、同样有性的短缺但是并不压抑、同样有死的恐惧但是并不淡漠,至少那个给他们提供钱的人——父母或者哥哥姐姐——会为他们的死去而悲伤。
他们不能是富裕的。富裕的人看不懂生命的卑微,因为在他们眼里,狗绳都是LV的。富裕的人没有时间,因为周围的其他人会想尽了办法占用富人的时间,让自己可以图谋点什么。
他们不能是位高权重的。位高权重的人,要么秉承着初心去想尽了办法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要么自己就是那个造成这一切的恶魔。只有没“出息”的恶魔才会在事后去欣赏自己的“杰作”,有“出息”的恶魔没时间欣赏,只顾着掠夺。
大把的时间可是又不富裕,也没什么权威去影响什么,于是,让他们愿意低下头看一看真正的贫穷与欺辱,或许还会留下一点眼泪。可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文学作品只写现象,不写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越是高档的文学作品,您越找不出来他的中心思想或者表达意图,更找不到破局的办法。
余华的小说《活着》近乎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您会发现里面死去的每一个人,都死的那么必然。
《红楼梦》也一样,就算贾宝玉穿越回去,还是这个大厦倾覆的结果。
李白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呢?他写出“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的诗句,写的是真好,可是感慨完也就感慨完了。对比宋太祖颁发的《令蜀军员兵士首身诏》:


宋太祖这个压根不是文学作品的诏书,却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巷战的压力,他允许被征讨的敌方士兵主动投诚,概不追罪。我要是征战在前线的大头兵,我看李白的诗有啥用呢?赏功不赏功的,我不得先活下来吗?赵匡胤这个诏书,就能增加我的生存几率。李白那个只能算狂踹瘸子那条好腿。
这些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些所谓意识流、后现代的文学作品。甚至连情绪都不表达了,把不表达作为表达的最高境界。除了小资的文艺青年,谁会去读呢?
似乎更可悲的是,随着媒体的多样化,从电视、电影到短视频,文学连“呻吟语”的功能也被比了下去。一个直观化的视频,比拐弯抹角的文学描述更有冲击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不会打乒乓球但我愿意看乒乓球比赛,我虽然不了解战术但我愿意看NBA,我虽然不明白军事但是我被055南昌舰单刀赴会的场景感动的热泪盈眶!就是因为我不懂但不影响我接收表达。文学要是看不懂,那是真看不懂。至少我到现在不知道尤利西斯到底要写啥。
“文学”,越是“脱离群众”,越只能孤芳自赏。一个孤芳自赏的东西,除了一群同样孤芳自赏的人谁还会愿意买单呢?
因此啊,董宇辉讲的话,其实没有太多高深的东西,不怕被您骂,我觉得董宇辉的话更像是《读者》》《意林》的鸡汤小段。我没有任何贬低董宇辉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只有让表达能在第一时间被老百姓接收到,我们才愿意选择继续听下去,甚至买一单。
然而严肃文学那种拐弯抹角的东西,又不是人家董宇辉这样接地气的话语。于是,这保障的销量,也只是昙花一现吧。
那是不是我在鼓吹“文学已死”呢?
并不是。
中国人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有五千年的历史供我们借鉴。
文学可以不死。
李白的诗歌没有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难道也不能提供情绪价值?当然不是嘛!任谁读李白的诗歌都有一种“酒酣胸胆尚开张”的畅快!
《红楼梦》既不提供解决方案,也不贴近老百姓生活,她就被群众摒弃了吗?当然也不是嘛!宝黛的故事没几个人不了解啊!小儿女之间的恋爱与躲闪,谁都一样啊!
为啥古典文学顶流作品能做到雅俗共赏 ,当今文学就很难呢?
因为兼容性。
例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例如李白、杜甫、苏轼,例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想高深,能读出高深的效果,想流行,也能读出流行的元素,最近monkey brother不是就很火爆么。
不光是这些小说,还有词呢?柳永时代的词可是非常接地气的,然而也并不缺乏足够白发苍苍的学者焚膏继晷去钻研的东西。
所以,切不可认为文学就是应该“脱离群众”的,越是“脱离群众”,越是让人看不懂的才叫文学,这简直是最低级的理解。
所以,本文一开篇那个“规律”:阅读能力的普及对顶级文学家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大。顶级文学作品也很难去承接民众的情感寄托。根本就是一个假规律,是我自己胡编乱造的谎言!
教育普及带来的群众阅读能力的提升,给了文学家更肥沃更广大的成长舞台,是作家群体自己不成熟,创造不出可以承接群众情感寄托的顶级作品。
顶级文学脱离群众的现象根本不是常态,反而顶级文学依靠群众口耳相传才是正常!
《人民文学》、《收获》根本就不是脱离群众的,围棋、象棋也根本就在群众之中。他们只是平台或者舞台,本来就是老百姓搭建的,又怎么可能脱离老百姓呢?
不被群众接受的文学,地位再高,也不算什么顶级文学。《人民文学》销量差,就该反思作家到底写了点啥?为啥这么不被认可?千万不能觉得:自己投了顶级刊物=自己是顶级作家=自己写了顶级文学作品,读者不买单=读者品味差。千万不能这样去觉得!要勇敢承认,自己只是《人民文学》万般无奈之下从矮子里拔的高个!自己写的差,导致人家杂志卖不动!
文学,就应该和体育、军事一样,专家能看到专家想看的,老百姓也能看到老百姓想看的。而不是以标榜自己难懂为荣耀。
文学,是怀情,而不是情怀。作者们应该反思,为什么自己的作品得靠董宇辉去卖情怀才能被定出去,而不是揪着这个情怀使劲的消费。情怀,是群众对一个事物最后的一点羁绊,作者们啊,不要自己亲手把这点羁绊扯断了!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才是作家的创作初心。
人不能忘本,作家不能忘了初心。
站在我们作者角度,这是大好事,杂志发行得越好,经费就越充足,相应稿费也就给得越高。
原本因为互联网的兴起,压制了纸媒发行,纯文学日薄西山,一众文学爱好者眼睁睁看着这个领域逐渐没落而无能为力。而今天董宇辉以一己之力,创下杂志售出记录,用他自己在直播间的话说,“文学杂志售出的世界第一”,可以说是给了整个文学圈希望。


因为靠直播卖文学杂志,走出现象级成交额的,董宇辉还是第一个,这个“第一”不仅仅是短期的一次爆款订单,它更意味着一条新出路,也给了所有其他文学杂志社希望。
既然《人民文学》能卖这么好,那《收获》呢?《十月》呢?《花城》呢?
它们作为跟《人民文学》齐名的顶尖期刊,有着不输于《人民文学》的作品质量,那么也就有希望复制《人民文学》的这次销售战绩。等头部杂志发行转好,当然也会对小刊的发行带来正面影响,说得夸张点,这有可能是新时代纯文学杂志的一个翻身仗,是所有作者们都乐意见到的。
甚至由于文学杂志发行转好,也会加大对稿件的需求量,以后大家上稿难度会低很多。
当然,目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续进展能不能顺利实现,还得看下一步走得怎么样。
至于我看到有人说很多人买来也不看,这个没有什么,就像消费者们在淘宝和拼多多上买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商品,他们就全部利用了吗?很多人还不是买来扔在角落积灰。
只要卖出去的这近百万册,有30%的部分被读者翻来看了,那也是纯文学杂志的一次重大胜利,30万册可不是小数目,一册大几十页,每页数百上千字,想想30万册有多少字被读者吸收?
这个现象也说明了,其实并不是大家不看纯文学作品了,而是纯文学作品的触及渠道落伍了,导致大家获取纯文学作品的难度高于其他娱乐品,其他娱乐品直接在家睁眼点开手机就可以看,而纯文学作品还得在大冷天起床出门买,当然大家都不愿意了。大家是被动不看纯文学作品的,而不是主动不看。
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纯文学都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对我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不会因为社会进步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1、资本的无限扩张和雇佣劳动者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市场的固有矛盾。资本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要想办法压低每一个劳动者的工资,而仅能获得低廉工资的劳动者又无法购买资本生产出来的庞大的商品。市场体制下,生产相对过剩就成了一种常态。
2、于是,市场越是发展,越面临这样一种窘境——怎么才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去。为了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去,整个经济会把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资源投入到流通领域,帮助商品实现快速周转。
3、对流通领域的资本代理人而言,卖不出去货是原罪。只要你能把商品卖出去,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加速资本周转,进而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其他的一切都好商量。为了把商品卖出去,为了加速资本的周转,流通领域的资本代理人会想尽办法,其中一些办法甚至会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比如,之前的小杨哥就是这样,当时的媒体批其为低俗带货。
但是这又如何呢?对资本而言,加速周转是第一位的,公序良俗不算什么,当然,前提是不能危害资本的统治。前段时间李佳琦被批,为什么?因为他触犯了资本的底线,他居然让人去思考,为什么自己天天工作还是没有钱。这种行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一个资本希望雇佣劳动者去思考这个问题。
4、当然,我们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去加速资本流转。比如之前的东方甄选。他把加速资本流转的生意,把帮助资本实现剩余价值的行为,和“对知识的讲解和渴求”绑定在一起。他在每一个流转出去的让资本实现剩余价值的商品上面,都撒上了淡淡的文化的清香,这种清香帮助资本掩盖了自身的血腥气。
5、进而言之,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是包括东方甄选主播在内的各种主播生产的?一个都没有。但是他们为什么能获得巨额收益呢?因为他们帮助资本实现了加速周转,进而帮助资本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率,因此,他也能获得他在资本体系下应得的一份。
他在帮助资本实现剩余价值的时候,也帮助资本再生产出了自身的社会关系,一种资本雇佣劳动的社会关系。
6、一个人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仅仅因为加速了资本流转,就能获得如此多的财富,而那些真正创造了财富的人,获得的却远远不如他,这本身就可能引发思考。这种思考是不利于整个资本的。
小杨哥和李佳琦触发了这种思考,他们用自身的傲慢触发了人们的思考。
东方甄选掩盖了这种思考,他们用传播文化的外衣掩盖了这种思考。
对资本的大局而言,掩盖优于触发。
7、从当前经济的角度而言,带货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存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商品越来越滞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2021年平均账期是51.7天,2023年却暴涨至63.0天。应收账款回收期越短,说明商品实现剩余价值越快,流通环节越顺畅,反之,周期越长,说明全社会商品流通受阻(卖不出去),实现剩余价值的实际增长。


8、这种滞销是生产相对过剩在流通领域的体现。
当前我国的生产过剩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用产能利用率来说明。按国际通用规则,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下即为产能过剩,在75%以下即为产能严重过剩。下图是主要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


我们按工业顺序,把工业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对应初级资源开采,获得最初的工业原料;中游生产各种“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下游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直接面向消费者。
按照这种划分,2022年以来:
(1)上游领域中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均产能过剩,煤炭行业多数时间处于严重过剩。
(2)中游行业中,除化纤制造业外,其余所有行业都产能过剩,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严重过剩。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包括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这些行业在四万亿之后就出现严重过剩,目前受房地产下滑影响,过剩程度更深了。
(3)下游行业中,全行业产能过剩,其中,食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多数时间严重过剩。实际上汽车制造业从2018年逆转以来,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如果没有近两年新能源大规模出口,过剩情况还会更加严重。
9、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加速资本流转,帮助资本实现剩余价值的一切人和机构,都会成为资本的团宠。一个东方甄选衰落下去了,在他的后面会有千千万万的东方甄选蠢蠢欲动。
10、但是,对雇佣劳动者而言,需要透过他们传播文化的皮,看到更为本质的东西——他们是整个资本体制的一环。
因此,他们的行为最本质的作用,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加固整个资本的地位。
欢迎关注公众号:佐伊说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我写的系列文章《2023-2024:回顾与展望》,本系列正陆续发布在星球“佐伊的读书圈”
-------------------------------
欢迎加入“佐伊的读书圈”,和数百名各行各业的星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多看路,少踩坑。
欢迎扫码加入“佐伊的读书圈”。如果无法加载,请反复点击即可加载。


以下是七月以来我们讨论的一些问题,从复盘看我们对当前经济基本面的看法是准确的。
您可以点击以下任意一个链接,下载星球搜索“佐伊的读书圈”即可加入
或者点击以下任何一个链接扫码加入(二维码不能长按,只能用另一个手机扫码)
1、我们是通缩还是通胀: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584444181444244
2、高盛《不可能的三位一体》: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811511851128522
3、去美元化和国际货币变革: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588288528842414
4、全球上半年经济回顾: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811511155488542
5、居民钱都去哪里了: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411848521254248
6、一线人员讲讲地方债的现状: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211858145482421
7、7月会议解读,如何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411842482228418
10、怎么看待当前的消费下滑: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211881255128211
11、全球产能过剩现状: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411858451521258
12、《经济学人》分析如果信托全行业暴雷对经济有多大影响: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588144255448114
做传统文学的人,现在大概有两种想法,一种是觉得我们这东西就不该面向大众,现在谁还需要启蒙啊,谁还需要文学提供并解决公共议题啊?王蒙那篇《文学失却轰动效应》都写了多少年了么,我们自个玩自个的就好;另一种则图变,一些有识之士觉得传统文学的体制早完蛋啦,譬如北大的邵燕君老师就这样。当然比较有趣的是邵老师前些年赞扬猫腻,最无法接受的反倒是很多网文读者,不过这个不是重点,有机会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议题,可以聊聊。
到现在很多传统文学期刊则发现不变真不行了,虽然拿着国家的补助也不至于生存不下去,但总归这么混还是不行啊,而且确实日子也没以前好过了。往好处想呢,则可以说做文学的人,总归,至少还有一部分多少还有点理想吧,那么想办法吧。以前瞧不起的平台,瞧不起的流量,瞧不起的新兴艺术形式都得开始关注了,前些日子还帮忙写了一篇关于游戏的文章,虽然编辑和我说她们对游戏一窍不通,对我怎么写也没建议,但总归还是关注到了。当然一部分原因也是青年学者逐渐走上台面了。
所以这是这个事能出现的原因。虽然可以想到的是,大家也就是图个新鲜,图个心理安慰接触了文学这么个所谓高大上的东西,顺手订上那么一份。但至少还是有所帮助的。
那么,虽然我对传统文学依旧不报什么期望,但毕竟我的那么多老师、师兄师姐,未来还有师弟师妹在努力做些什么,我这个已经跑了的人只有祝福吧。而且因为本来便无一点期望,所以我反倒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事情嘛。
个人观点: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目前的文字圈非常极端。网文受众极广,但因为媚俗被嘲难登大雅之堂;纯文学自命清高,可无人问津只能圈地自萌。
我是很喜欢梁晓声的。
还有很多人喜欢董宇辉。
《人民文学》又是特别高大上的纯文学杂志。三层buff叠加,这结果不算出乎意料。
但是,这百万买主有多少能完整看完其中两篇文章我都比较怀疑。
我是真的曾经喜欢过《人民文学》、《收获》、《啄木鸟》的。那还是90年代前后。
我最近一次看到《收获》已经是10年前了。我还是那个我,但是它我已经看不下去了。《人民文学》同理可见。
我不认为是我的问题。不理解的请想想那个年代的春晚吧。究竟是我们变了,还是春晚变了,观众心里有数。
《人民文学》也一样。以前接地气,现在高出大气层了。说好听叫曲高和寡;通俗点讲叫脱离群众。
建议董宇辉立刻上马担任《诗刊》主编......
这两日最火爆的莫过于董宇辉带《人民文学》的神迹,文学终于出圈了:这场直播带货活动累计观看人数895万,最高同时在线70多万人,获得上亿次点赞。当晚八点至十二点,《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订阅在4个小时内卖出了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销售码洋1983万。这一成绩,已经突破了单品图书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销售的单场图书销量最高1000万的纪录。而24日零点过后,也依然有读者在陆续下单。


鉴于此,为了助力《诗刊》破圈,拯救低迷的中国诗歌,强烈建议:董宇辉上马担任《诗刊》主编,立刻,马上!
董宇辉任《诗刊》主编眼下能看到的就有几点好处:
1.《诗刊》订阅量不用发愁,新任主编抽空直播带下《诗刊》,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年的订阅量,《诗刊》从此自给自足,减少财政资金的压力。
2.有《人民文学》和董宇辉带货的成功经验,其他杂志刊物定会跃跃欲试这种带货模式,《诗刊》敢为人先,直接更换主编,获得了长期的流量和稳定的关注,董宇辉任《诗刊》主编后,能为诗歌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董宇辉联手《人民文学》已经让新时代的文学抵达读者,担任《诗刊》主编后的董宇辉,凭借其强大的IP流量,也一定能让新时代的诗歌抵达读者,再现中国诗歌的辉煌!
以上妥否,请众读者诗人商议。
转自:读一首好诗公众号
好事,起码让文学和大众有了一次比较大的交集 虽然不能改变绝大多数文学杂志每况愈下艰难生存的局面,改变不了文学已经被社会抛弃的命运。
但这种交集通过直播和知名主播来完成,还是让人唏嘘,本质上这不是大家对文学的重新喜爱,而是对主播的爱屋及乌而已。
作为家里有几千本文学杂志,经常在淘宝买文学杂志的人,如果你想省钱,完全可以买过期杂志,毕竟文学没有保鲜期,经典就是要历经岁月的,而且文学杂志打折特狠,1-3折很常见,我买全年《收获》8本不国过50块钱,在书店只能买一本普通厚度的书。
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文学杂志极少有人订阅了,很多杂志从印刷厂出来直接论斤卖给淘宝书贩子了。




《人民文学》一度凄凉,或许小董能带来辉煌?
如果说董宇辉最初的爆火带有运气成分的话,那么自从与辉同行开播之后,大家已经见识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董宇辉,不光主播做的好,也有管理能力,情商也高交际能力也不弱。
如果说董宇辉最初卖火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运气好的话,那么现在带货《人民文学》这种纯文学期刊杂志,加上返场已经卖出去了超过10万套全年订阅版,这足足相当于《人民文学》两年的订阅量了。


可以说这条路短期内无人能跟董宇辉竞争,未来即使董宇辉不卖农产品了,专门做做访谈、卖卖书、卖卖杂志估计也是非常好的一条路。中国的崛起也带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因此这条赛道也是非常宽广的赛道。
但彼之蜜糖吾之砒霜,董宇辉越火却让俞敏洪越来越无奈,毕竟董宇辉是在俞敏洪创立的公司里面爆火的,俞敏洪的人脉加上董宇辉的能力本来应该成为一段佳话的。
只是董宇辉的影响力逐渐盖过了俞敏洪,不得不让俞敏洪忌惮,而且这种粉丝经济跟龙卷风一样,根本不受俞敏洪的掌控,这也就形成了大家口中的功高震主。


为了能压制董宇辉,公司开始试着走自营品模式和自建房模式,如果放到七、八年前,还是有可能的,只是现在才做有点晚了,因为这两种模式发展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投资和时间。
直播模式和产品模式如果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本来是不冲突的,但是如果直播模式和产品模式分属两个人,那么就会产生冲突,而且产品模式跟运营校区一样,哪天说拔掉就可以全拔掉,但是董宇辉是拔不掉的。
最终演变成小作文事件,这是一个处理掉董宇辉问题的好时机,就像当年新东方三驾马车散伙一样,其他人拿钱走人,俞敏洪独揽大权,但这次不一样,第一不想出那么多钱,第二董宇辉走了眼看公司得塌了。


迫不得已成立与辉同行,虽然说合并报表,但还是独立经营的,这个口子开了恐怕就很难收回了,而且董宇辉带文学、带国货这本身看起来跟公司冲突不大,但是把流量吸走了,而且公司的美誉度变差了。
以前有董宇辉在,至少公司不缺流量,不管哪个主播上播,随便卖卖业绩都挺好的,但是董宇辉走了之后,两边一对比才发现差距咋这么大呢?
俞敏洪最后还有一次妥协的机会,那就是把董宇辉该得的给他,让他独立出去,大家好聚好散,如果双方有合作意向,就签一个长期的代言合同,就像请明星代言一样。


产品模式并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如果美誉度太低的话就会举步维艰,而且缺少了流量之后,各种问题都会迸发出来。
与辉同行看起来像个藩属国一样,但是因为董宇辉常驻热搜,反而流量充足,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如果到时再想解决问题,那妥协的就不是一点两点了。
董宇辉推荐的书其实还可以买一买的。确实是不错的。确实很适合中小学生,以及大学刚毕业的人群。以及毕业多年没看过什么书的人群看。
至于人民文学嘛,它既不人民,也不文学。不要把中国人想象的那么不堪,你真的做好了,就不会缺一个月一百万的销量的。人民和文学,它真的做到了一头,销路就不可能成问题的。
订阅一年,然后后悔订了。再也不想看。跟我十几年前订了一年,然后失望不订,行为完全不会有区别。
因为啊,人民文学你看三期跟看三十期完全没有区别。
要是真的有精品,放心吧。好东西大家都是识货的,过两年无一例外都出书了。
书这种玩意是很有趣的,就算书名叫《人民文学》,书里面也可能既没有人民也没有文学。
现如今,徒有虚名的作家和作品变得越来越多了,就连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也不能免俗。
例如下图左边和右边哪本是更好版本的《资本论》?我肯定选左边。左边的这本是真正的实践,右边的这本是存疑的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左边这本才是更好的《资本论》。


直播带货卖《人民文学》,并不能把直播间包装成文艺小资产阶级式的高大上,也不能改善董宇辉言谈话语中折射出的庸俗知识分子形象。
我建议董宇辉卖《恒大传奇》,这本书不仅是更好版本的《资本论》,书中内容也折射了带货直播的本质。
董宇辉可以一边讲、一边卖、一边学、一边自嘲、一边被群嘲,这个时代的观众们就喜欢这种抽象的直播氛围。
这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895万人,最高在线人数近70万。
当晚8点到12点,4个小时,直播间最终成交数据共计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元,销售码洋1983万。
《人民文学》都没人看的,然后被董宇辉等给突突了卖了这么多。
所以我提议,董宇辉这个文科生跟理工科的顶级人才合伙搞一个直播卖货。
现在室温超导这么火,而且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侯小明、罗老师、洗老师、吃大师、真可爱呆、牛剑渣、关山口技师等一起上。
卖一本超导的科普读物。
然后卖缘石等样品。
卖洗老师喝的同款白酒。
卖猪毛枪
卖磁铁
估计这个销售额会是一个天量,成交金额超过1785万元估计没问题的。
不知道磁铁能不能备下那些货。磁悬浮的相关玩具肯定能卖不少。
王小波:《未来世界》  在一切时代都可以写好小说,坏小说则流行于一切时代。王小波:《我的师承》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
但王小波的文学观(主要是小说)我从最初读就不完全认同。他是「小说文体至上」类型,认为「小说往诗的方向发展」。他明确赞扬过的翻译家有:傅雷,汝龙,查良铮,王道乾。我对他完全没谈及林语堂、钱锺书、许渊冲这几个人非常失望。不是说这几个人文学上是最好的(钱锺书是文学上最好的),而是这几个人在文字语言方面,实在不应当绕过。林语堂是半个语言学家,许渊冲是标准的翻译家,王小波估计没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或者没有阅读。
我挑出两段话,来表达他最有特点但也偏颇的地方。第一篇就是反映他「翻译家最重要」「小说文体至上」的观点;第二篇是他的预测,可说完全错误。
王小波:《我的师承》  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现代文学的其他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人,最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王小波: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现在严肃小说的读者少了,但读者的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在现代社会里,小说的地位和舞台剧一样,正在成为一种高雅艺术。小说会失去一些读者,其中包括想受道德教育的读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读者,感到性压抑、寻找发泄渠道的读者,无所事事想要消磨时光的读者;剩下一些真正读小说的人。小说也会失去一些作者——有些人会去下海经商,或者搞影视剧本,最后只剩下一些真正写小说的人。我以为这是一件好事。
  本篇最初发表于1997年第5期《出版广角》杂志。
王小波和黄易的小说观,最适合对比了,两人应当都没读过对方的作品,但两人小说实践有内在和弦的成分,如果能互补就更好了。简单的说,王小波小说观太钻牛角尖,黄易小说观有些泥沙俱下。
黄易的小说的理想图景:
  我看武侠小说很简单,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能够不停地一直读下去,我就觉得这本书是好的。但能这样让我读下去的小说只有几个人的作品。
贴吧里讲述黄易内在缺点的段落,我认为这两条是最准确、最正确、最合适的概括:
(第一条的帖子还在,我就发下链接。后面的帖子不在了,发链接根本无用)
http://tieba.baidu.com/p/2238247210
我想做阿成693: 黄易大师写书有优点也有缺点,他的优点金庸和古龙也比不上,但是黄易大师也有很多缺点.黄易大师有个缺点就是写书喜欢自己意淫,写书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管这么写合不合理.(2013-3-29)
水神共工: 层主所说的其实就是黄易最大的毛病—基本功不足。没有能力去细致刻画一个人物或是一段剧情,往往是画蛇添足,反倒是不大花笔墨描写的角色更容易出彩,厉若海寥寥几章如流星过际,璀璨夺目。(2017-4-27)
水神共工: 黄易的能力只够粗略的勾勒一下,能把要表达的韵味大概展现出来,但是再深入的描写就能力不足了,属于写得越多错的越多,纯粹画蛇添足。但一部长篇小说又不能每个人物都只是勾勒一下,这就造就了书里充斥了各种无聊角色(2017-4-27)
我只是觉得。
不爱好读书的人,即使蜂拥而入直播间,买各种典籍也是没用的。
只能增加二手市场的销量。
而爱好读书的人,也并不会因为别人的推荐与否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偏好。
并且可能大多没时间看直播……


大好事啊!
首先是实实在在卖出去那么多书,作者、杂志社、出版商各个渠道是真的能赚到钱的。
其次,说明至少有近一百万人真的愿意迈出阅读的第一步。你先别管其中有多少人能够翻开书真的阅读的,哪怕只有1%,也有小一万人在文学中获得了滋养,心里种下了阅读的种子。
至于读书的内容,就更不用担心了,一个人只要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的,但是如何迈出第一步,董宇辉确实给了很多朋友一个看书的理由。


小时候,非常喜欢看书,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书可看的状态。
有时候去亲戚家,偶尔会看到一本类似《人民文学》或者《收获》这样的杂志,真的是如获至宝,看的连饭都不想吃了。
上高中的时候,还在继续看《人民文学》这样的杂志,不过,不是在亲戚家看的,而都是在旧书摊上买来的。
上了大学之后,《人民文学》之类的杂志几乎就不看了,看的比较多的是《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杂志类貌似比较喜欢看《读者》和《销售与市场》这样的,比较杂。
工作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人民文学》了,偶尔在图书馆看到会随便翻一翻。
对我而言,之所以《人民文学》这样的杂志越看越少,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网络越来越发达,特别是智能手机普及之后,碎片化时间都用手机打发了。第二,小说的兴趣在变淡,对散文之类的文章的兴趣更淡了。
最近一年,看了非常多的书,但是,都是通过微信读书来看的。资源很多,而且真的很方便。
纸质书也会买,更多的是给孩子看。并且,自己看了某本电子书,觉得不错,并且适合孩子看,就会买回来给孩子。
比如,前几天看完汪曾祺的《人间滋味》等书,觉得语言有趣生动,写的很不错,就买了一套,俩娃也看的挺有滋有味的。
说回到梁晓声与董宇辉带货《人民文学》这件事。
那些在直播间买《人民文学》的是一时冲动还是真的喜欢看书喜欢这本杂志?
窃以为,绝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一时冲动。不过,我觉得这件事挺好的:
第一,出版社卖出了更多的杂志,有更多的钱出版更多的更好的书,同时,也通过这场直播以及后续的传播让很多人知道了《人民文学》这本杂志。
第二,即使那些在直播间买书的所有人都是一时冲动而买的,但是,至少他们可能不会直接当废纸卖掉,会随便翻一翻,或许,也能发现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挺好的。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直播可以多搞一些。
各位逼乎大佬,您们可知否:
?晓声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
以逼乎的德性,这种人不应当被彻底骂倒批臭么?
犹记得,1989年冬夜,看《今夜有暴风雪》潸然泪下的心境。
昨晚读王尔德的一本小说,发现书中年轻人的用语具有哲理性、具有深度,具有广度。
我知道这是作者的深度和广度,可是还是忍不住觉得有点点沮丧。
我号称喜欢读书写作,但是我的话语那么直白,那么口语化。
没有深度。
董宇辉与梁晓声他们直播卖99.2万册《人民文学》,很多人很多人对读书还是有着情怀和幻想的。
只是在数字化时代,阅读已经快变成奢侈的事情了。
以后的孩子们,终有一日也会被电子产品占据。他们的成长过程里,没有太多我们对读书的情怀,大概只有“全民阅读”这件事,或者说父母老师对让他们读书的坚持。
近百万册的《人民文学》,能有多少册被完完整整读完?能有多少册被翻开?
我说喜欢阅读,但是顶着自媒体人的帽子,整日忙忙碌碌,读书的时间并不长。
很久前买的书还有没拆封的。
只是做了读书博主后,有任务在身,阅读时间刷一下提高了不少。这让我很开心。
很多人喜欢阅读,是真的在阅读;很多人想阅读,却动力不足;很多人对读书有幻想,走近就会打破幻想。
不管有多少册书卖出,能有人翻开去看,有所思考,有所反思就是好的。
对于带货这件事,我已经接受的七七八八,唯一担心的就是冲动下单之后的行动。
也或许没有什么道理吧。
购物,毕竟是一件愉快的事,购买自己内心潜在想要的物品更是愉快的事。
大多数人买书跟老头老太太买保健品一样,买了也不会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27 16:59:16  更:2024-01-27 17:12:1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