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如何多角度看待张国焘这个人物?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如何多角度看待张国焘这个人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看了张国焘我的回忆和兰台稿存关于张国焘事件的会议记录,有一些不明白的,想看看大家是怎么评价这个元老的 |
张国焘的起点比教员高太多,是典型的拿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张国焘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党性,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蒋介石是同一类人,都想着当军阀,只不过张国焘是在共产党内当军阀。相比之下,教员一手建立发展中央苏区,论在中央苏区的权威,没有一个比的上,然而上海中央一进入中央苏区,教员就交出了兵权,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整整三年时间,教员被撤销了军事领导职务,离开红军的军事领导岗位,在中央和红军的重要决策上,都失去了发言权,他后来不无感慨地说:“我这个菩萨,过去还灵,后头就不灵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张国焘呢?在鄂豫皖苏区靠屠杀异己建立权威,看到中央红军落魄,仗着自己兵强马壮,竟然想取代中央,可谓毫无党性,赤裸裸的一个投机分子,这样的投机分子在封建时代确实可以成为一代枭雄,但在现代,尤其是教员建立“党指挥枪”的原则之后就不行了,军阀思维适应不了现代组织,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 |
草地分兵令人大为不解,开会同意的又出尔反尔;另立中央更是臭棋,通缉毛周洛,押着朱德,不敢杀又不敢放。 三过草地把红军力量削弱了,西路军又失利。 大搞肃反,搞得那样狠,徐帅老婆都杀了…… 最后叛逃,体面的方法一个没选,选了给蒋介石当特务,好家伙这一步,我看了我真的是大为不解。 既然要走,寻求“政治庇护”也是情理之中,那完全可以和老蒋要一笔钱出国;加入军统那真的是彻底臭了。 想跑,那得谈好条件吧……怎么到那给人当特务,国民党内部也是有鄙视链的,小特务最让人看不起了。 一大代表,五四学生代表,领导过工人运动,陈李的学生,一个根据地的首脑,手持一个方面军,可以说是cp早期有影响力的人物了。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应该体面一点,最终却沦为反动特务,都还不算大特务呢,比不得沈醉戴笠这样的。 真的是里外不是人呢。 政治有分歧,博古那样的,人家也是善始善终了;王明那样的,结局也是体面的…… 铁了心要走的,周佛海这样的,是汉奸头头;就是说人家吃屎也是吃的屎尖尖啊! 张国焘这样的,真的就不好看了,吃屎都没赶上热乎的。 充其量结局没有被老蒋圈死,算是自由的。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是个命大福大的人,顾顺章送完他就立刻叛变了,差一点点张主席就被当成投名状了;在鄂豫皖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兵强马壮;中央红军被撵成叫花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张国焘在四方面军吃喝不愁,算得上富贵;懋功会师,他四方面军真的是人强马壮,中央为团结他,周恩来的总政委都撸给他了…… 就这,何愁将来不能登天安门啊?安安心心跟着走吧。何苦非要立刻分出高下?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中央红军能熬过中央军和地方实力派的围追堵截,这还不能说明问题?这就是说他们现在是力量弱小但也是不可能垮的。这一点还分不清楚吗?能把朱老总留下来,就说明中央不怕你动手,你还整第二中央那一套……朱德啊那是,你敢杀吗?又不敢……光扣着…… 好家伙,然后人家俄界会议说了,你这个党内解决,是不是给台阶了?你又不顺杆下。 人家到了延安了,站住脚了;你要回头了,我真服了啊。墙头草要不得啊!还好共产党讲的批评进步,你这二五仔就放老蒋那,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回吧那你就安安心心呆,别整那些了。挨点批评咋啦?都决定回头是岸了,这点心理准备没有吗? 又不能忍,不能忍待不了延安你可以去其他地方做点实事。你偷跑到武汉,中央是不是同意你留长江局做事?你又不听,你非得给老蒋当特务,怎么都拦不住啊! 是不是癫了?啊?是不是癫了?! 总结:心比天高,做事太绝,不留余地,是个狠人。 补充:说句不好听的,哪朝哪代他也容不下二五仔,来回横跳。也就cpc能忍,说要批评进步不给你物理超度。张也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不能够不知道这些吧?知道了他还是这样做,就真的看得出来这个人成不了大事,活活拖累四方面军。 还有我本人是不喜欢张国焘的,这篇回答一定带着我的个人主观色彩,仅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知道他回到陕北不是因为朱毛周对他不好出走的,恰恰相反,他西路军大败,回来还是边区主席,地位上不存在被斗争到很惨。 是因为王明回来,让他害怕,说到底他自己另立中央这个事情,他还是怕共产国际的问责,张浩因为见过教员谈过话,还是以大局为重的,并没有就张分裂行为太过责备。王明就不一样了,王明这个钦差大臣,怎么说呢,这一点朱毛周都吃过亏。张国焘可能觉得不出走陕北很可能就被搞到无法翻身。但他可以到地方上做点实事,这一点中央也是同意的。他不肯留在长江局也可以去其他地方嘛,是他自己不同意,周恩来还没有劝吗?话就差说破了,那说破了又很难听……毕竟以张国焘的身份地位,他叛逃……我是倾向于中央是真的想挽留他的。 有人说他叛逃后虽说名声不好听,日子还不错。私以为一个政治人物,因为害怕政治生命的结束出走,然后又全然不顾历史评价的选择当特务。那他就不是为了政治生命在努力,就是过不下去了要散伙罢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嘛,从头到尾就不是在乎革命,在乎的是因为革命带来的众星捧月的优越感。 不要带大名以及会议名等等,出现了敏感词系统就自动屏蔽了,可不是我删的嗷!!! |
张国焘 权术高过格局 心术大于眼界 其实就是经过某著名学府深造过的人的很多共同特征,你懂的,现在称为精致利己主义,其实仔细说就是,聪明绝顶但是格局太小 心术高超能算计众人,但是眼界狭窄只能画地为牢 这种人吧,历史上上限就是各种乱世草头王,开创性的领袖角色 定国安邦的雄主角色,跟他们绝缘 就一个格局眼界,关键时刻就是决生死的要命所在,草地会师,仗着兵强马壮,就要玩挟天子以令诸侯,很明显格局还停留在旧时代那一套,对比一下李德胜在瑞金,被中央来了夺权的反应。。。新时代有新的游戏规则了,你得与时俱进 眼界也是短板所在,居然想南下找个山窝窝当安乐窝,北上很艰难,但是明显才是正确方向,南边人少地贫,撑死就是当一个山大王,最关键,到时候炮党在北方抗日,你窝在南方当山大王。。。那完蛋了,政治最关键的大义名分完全丢了,最终死路一条 历史记录的最关键时候的决策,张国焘居然都错,所以他最后失败是注定的 |
最早打破西方养老院服务神话第一人,可惜长期无人能识。 |
关于张国焘,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这人就特别没意思… 他跟王明,无论是人品还是水平,那可真是一对活宝。论人品他俩可都是渣中极品,论对革命的破坏他俩绝对是前两名的。 他就属于那种,如果你列一个那个年代最没有党性的人,张国焘绝对榜上有名。他差不多算是常凯申和汪精卫的集合体,有着深厚的“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土匪恶霸思维,权力欲极强。 而且他这个人思维还比较独特,人家进步靠学习,哪怕王明呢,也是“倒背马克思主义如流”的,但是张国焘他就不学习,那你不学习怎么进步呢?张国焘就比较独特,他直接“把比我有文化的人全弄死,我就是最有文化的”。 因为他觉得“有枪便是草头王”,所以他革命十几年,一听说他的人马比中央红军多,又瞬间秒懂“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另立中央,扣留朱老总,通缉毛周。 就他另立中央这事儿,都把中共人品地板王明给整不会了… 因为他不学习进步,所以他靠着大老粗的莽劲儿,在鄂豫皖苏区肃反,差不多把有点文化的全杀光了。 然后他叛逃那点事儿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在延安拒不认错(而毛主席对其要求也仅仅是要深刻的检讨自己的错误),觉得自己在延安无权无势,他瞧不上毛泽东,但是真怕王明整死他,所以扭脸儿叛逃了,留下了“兄弟在外糊涂多时”这种千古笑柄。 在国民党那边,常凯申不怎么爱搭理他,戴笠瞧不上他,他自己倒是对自己的反革命新事业很上心,积极主动开办“特种训练班”培训业务打入延安,结果培训出来的特务连边区民兵都骗不过,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捉走,最后连尸首都没收回来几个,所以戴笠不仅确定他水平很辣鸡,而且怀疑他根本就贪污了“特训班”经费自肥,所以对张国焘动辄呵斥辱骂,而张国焘给吓的躲着戴笠走。随后张的各种待遇和小汽车都被戴笠收回去了… 1946年熊式辉推荐他去了江西救济署任署长,张国焘也不知道是真的贪污了还是手里的物资确实不足,反正分物资分的天怒人怨,以至于以前的手下败将现在的上级王陵基怀疑其私下“通共”,是“老共匪”、“狗叛徒”,把他给赶走了(实际上也有人怀疑王陵基赶走张国焘是为了用自己人)… 于是张国焘又跑去了上海,四处化缘筹集120两黄金办了个叫《创进》的周刊,从此开始了雪风号附体的名嘴生涯…《创进》除了吹捧老蒋小蒋和污蔑共产党之外,还各种分析内战战局,结果就是他的分析和前线情况基本都是相反的,他说哪里要大捷,哪里的战线就崩溃了…乌鸦嘴程度和后世的贝利乌贼刘有一拼。 后来…后来跑去香港然后做润人冻死在加拿大,大家都知道了。 补一个冷知识,张国焘被王明“恶人自有恶人磨”: 1937年11月,王明从苏联回延安,直接叫人通知张国焘“叫他搬出现在住的空洞,给我住。”,然后张国焘灰溜溜的把窑洞让给王明了…若干天之后,王明假装遛弯儿,找到张国焘后又假装无意的说:“黄超与李特(黄李是张国焘的哼哈二将,其中李特更是差点杀了朱老总和刘伯承)已被当做托派分子枪毙了。”把张国焘吓得直接变苍老了…然后王明又主持逮捕了余秀松。王明这种极品人渣嘛,逮捕余秀松当然不是为了革命,而是因为在莫斯科的时候余秀松公开批判过王明。王明知道毛主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所以明白毛主席肯定不会杀余秀松,所以他直接借口让余秀松向共产国际解释问题,把余秀松弄到莫斯科给毙了…然后就吓得张国焘跑路了。 |
很早以前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谈过一点这代人的事情。算是一个很小的角度吧,再大不合适。 在那个时代,这些革命家投身革命的时候普遍非常年轻,缺乏有丰富做事经验的中老年政治活动家带领。这导致他们做事情普遍存在很多不周到的地方,以至于爆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损失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幸运的是中国的人口基数足够大,这样激烈的斗争最终起到的作用是促进了思想认识的快速进步。只能说祸福相依吧。 这种缺乏中老年指导的问题不光在革命工作中体现了出来,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中也有明显体现。他们的生活习惯普遍不算很健康。只不过由于他们长期大量运动,养成了较好的习惯,中老年时代又坚持艰苦朴素的原则,晚年大多数人的条件又比较好,所以许多人倒还长寿。 比如说最早的孙中山,他投书李鸿章的时候也就是28岁。同年创立兴中会。39岁的时候,组织了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孙中山也不过是45岁。这次起义对同盟会的打击其实很大。很多精锐骨干力量都在这一战中牺牲了。以至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获得成功以后,孙中山方面明显感到措手不及。用这么精锐的力量充当敢死队执行这么凶险的武装起义,人力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应当说,在技术上来说,孙中山这个时期的举措仍然是不计后果的。 后来起起落落,迭次受挫,孙中山陷入一种偏激的情绪之中,组建了必须宣誓效忠于自己的中华革命党。这个时期的孙中山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革命经验,但是路线却依旧没有调整出来。最后,孙中山学习苏联组建新的中国国民党,建立强有力的政治骨干体系,整个套路才算踏实细致了一些。而这实际上是黄兴早就批评过他的事情。在对组织机构重要性的认识上,黄兴甚至比孙中山还要成熟一点。然而比孙中山小八岁的黄兴,早在1916年就去世了。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候,已经是黄兴去世八年后的事情了。 1925年,年仅59岁的孙中山也去世了。 实际上,清末民初不光革命家年纪小,军阀年纪也不大。比如说,张作霖只比黄兴小一岁。 反而是之前的几个晚清名臣,成名的时候稍微年长一些。比如说曾国藩,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时候,他已经40岁了。此前曾国藩的母亲去世,为了拿到江西乡试的钱,三十多岁的曾国藩已经精明到学会了忠孝两全,在奔丧途中还专门“途经”江西,一举两得,既拿到了江西科场准备好的巨额贿赂,又顺利回到湖南办了丧事。左宗棠则只比曾国藩小一岁,这时则已经是湖北省不可或缺的督抚幕僚了。所以后来看这些人的斗争,就要比小他们十一二岁的杨秀清更加精明一些。 张国焘这个人也是有太年轻的问题。 他做得很多事情都可以说过分投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张国焘在创建川陕根据地的过程中兵力得到大幅度增长。但是为了会师中央红军、进入中央领导层,他用欺骗的方式,放弃了这一雄厚的基础。他通过诱骗红军不断西征的方式,离开并放弃了根据地。当然,这一根据地面临着敌军的重兵进攻,这是客观上有困难的。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张国焘对于资源实际上抱着一种得来容易从而不珍惜的浪费态度。 年轻人杀伐果断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好事。但是年轻人如果认识不到难得而易失的道理,轻易就在牌桌上梭哈全部,千金一掷,就很容易面临“千金散尽”的危机。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当时的历史上,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这种高度刺激的极端事件频繁发生。 张国焘、王明是当时党内三种错误风气的两种典型代表。王明是学校里很常见的学生会干部式的、通过巴结老师获得权力的官迷式野心家。他不断打击同学当中特立独行的优秀学生,不断采取一些为了辩论而辩论的措施,丝毫不在于自己采取的措施会不会造成事业的损害。最近裁员裁到大动脉的话题很火,我看到有网友说,他们公司有一个员工很重要,很懂业务,由此出差在外,很多问题都只能远程跟他对接才能解决。结果空降的、集团公司老总的关系户、这个公司的总监知道了此事以后,临调走前坚决将其裁员,导致此后两年内该公司业务几乎崩溃。这种做法就很王明。张国焘的情况本质上是一样的,路线上则有所不同。他实际上是公器私用,满足个人野心,然后通过不断制造攻击行动来打击异己,最终确保自己的主导权。 还有一种则比较老实。一方面他们会像王明一样寻求强势支持获得权力,认为权威支持下他们可以放心办事。一方面他们又试图在行动中落实自己的理念,来证明自己正确,丝毫认识不到这样就会被实践暴露自己的无能、进而损害自己的权威。一方面他们会将没有靠山的、其他做事的人挤出去,认为对方缺乏认识事物的能力,而意识不到自己仅仅是看人下菜。这些人可以被王明利用,于是成为他的外围,同时又没有能力对抗张国焘,十分恐惧张国焘的阴谋行动。 张国焘这个人还是太年轻。王明杀了他身边几个人以后,张国焘就已经无法存身了。但是他仓皇出逃,却有利于周围所有人。在这一点上,他就远不如远比他还要年轻的王明更擅长利用组织力量了。所以他逃到蒋介石那边以后,失去了整人的机会,就很难出头了。而王明却可以通过建立长江局这种行为,做到事实上的另立中央。王明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靠山失败了,而新上任接管事务的季米特洛夫则是一位真正出色的革命家。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反对用好人坏人这么简单的概念来形容历史人物,认为这种判断过于简陋。的确,这种判断是过于简陋,不能满足我们深入分析的需要。但是,历史人物确实是有好人坏人的。 |
从他后期在国民党一方的表现来看,此人做人、做事、做官的水平其实都非常一般,称一句“庸人”应该不为过,若是生在现在这种和平年代,基本就能满足个处级干部的要求,撑死副厅。 然而就这样一个庸人,前期在共党内部能成为一方诸侯,甚至差点执掌大宝,你不得不说确实很奇妙。这固然跟共党早期的人才池太浅有关系,也跟他本人的早年际遇有关系,但我们也得看到不同组织的强度区别确实很大。 现在有很多人讲述近现代史的时候非常喜欢“英雄史观”,仿佛共党高层个个龙凤,国民党则人人猪猡,这点我不是很认同。我常常想,假如让101和杜聿明卫立煌易地而处,国民党就能赢下辽沈吗?我想不会,胜利的依然会是共产党。 所以,先进和强大的是中共本身和中共的制度,而不是中共内某几个人,更多层面上,是中共成就了许多伟大的人,而不是这些伟大的人成就了中共。 |
没有什么多角度,就是个政治场上最没品的人。 大革命时期一批革命领袖起起伏伏,陈独秀被开除出党,又被老蒋逮捕下狱,但也不愿为蒋做事,出狱后哪怕是穷困潦倒,也不为五斗米折腰,拒绝老蒋的资助。 瞿秋白也一样,被抓后,拒绝各种诱惑,哪怕是自己觉得是个文人,不合适做党的领导,但也不愿放弃信仰,坦然赴死。 这老张当年在鄂豫皖根据地杀了那么多自己的将领,在其《我的回忆》中毫无忏悔之念。在红军会师时,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惜分裂,另立中央,更造成西路军大败,损失惨重。到了在延安听说自己的参谋长李特被王明所杀,就怕得要死了,直接投蒋,更令人不耻的是不惜委身戴笠门下。据说也受尽冷嘲热讽,过着屈辱的生活。 一个当年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就此落的个苟且下场。如此品行,在历史的大潮中被淘汰出局是必然的结果。 |
革命的投机主义分子。 北大学生会主席,陈独秀李大钊的宠儿,中共一大代表,赴俄代表团副团长。接触共产主义早,从资历上来讲,相当有份量,不逊毛周任,在博古洛甫王稼祥之上。 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四方面军首脑。三个方面军,贺龙任弼时的二方面军力量是远远比不上一、四方面军的,一方面军占据着中央的名义,四方面军人多枪多。从实力上来说,举足轻重。 有资历,有实力,按理来说,大有可为,即使不为领袖,进入核心是没有问题的。但他的结局是背叛了这个组织,也被这个组织厌弃了。 表面看上去很戏剧化,难以理解,其实仔细剖析一下,就会发现原因挺简单:他并没有建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只是把它当作一层外衣,借以攫取权力,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历来权力的获得,无非是两个途径,一是继承,二是夺取。张国焘出生于江西一个官绅家庭,而成长于各种思潮汹涌和新旧政治势力交替的混乱时代,充当弄潮儿,引万众瞩目,参与改写甚至主宰这个国家和数亿人民命运,对于张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的魔力的。所以他在北大积极参加各种运动,充当学生领袖,激情澎湃,星光熠熠。革命正是需要这样的典型代表人物,所以他很快就赢得了政治资本,得到了上层的高度评价和器重。但是由于他的出身和阶级立场,这只是表面的激进,在内心深处,他并没有打算献身革命事业,也没有真正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所以当革命陷入困境和面对血淋淋的危险的时候,他退缩了,胆怯了,于是乎就有了南昌起义的拙劣表演,他反对旗帜鲜明地与国民党划清界限,站到对立面。 但当时党的力量还很弱小,他被原谅了,中央把他派到卾豫皖,作为党的代表主持工作。鄂豫皖苏区革命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基础很好,群众革命热情高涨,根据地的军事干部经过复杂的斗争,经验丰富,队伍壮大得很快。但是革命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正确的路线纲领还在摸索之中,这给了张国焘排除异己,确立个人权威和地位留下了巨大空间。早期党的革命,主要依据苏联的经验和指导,派遣到各根据地的中央代表好像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这些钦差大臣主要是喊口号喊上来的,与劳动人民和革命战士有着天然的感情生疏,与其说是他们对革命近乎狂热而纯真的理想,不如说事实上是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也拒绝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为了维护可怜的个人尊严和证明个人纯粹的革命性,向同志们举起了屠刀,热衷于所谓的清党。卾豫皖在张国焘的主持下,清党到了惨无人道的地步,比之湘卾西的夏?,一时瑜亮,都极大的损害了革命事业。 张弄权,有术而无道,照搬的还是古老的封建官僚那一套,比夏曦幸运的是,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力量足够强大,像徐向前这样的军事奇才和王树声、许世友、王建安、卢冬生等这样的优秀将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保存了下来,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清剿。每当革命形势好转时,张主张速胜论,当革命形势陷入困境时,张又惊慌失措,悲观绝望,坚持逃跑主义。这是典型的意志不坚定的机会主义路线和军阀作风,这是张的思想根源。 由于这一根源,才有了后来两个方面军会师后,张挟力向中央伸手要权的行为,得不到满足后公然分裂,南下失败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北上,被批判后如惊弓之鸟,在受到另一党阀头子王明的恐吓后仓皇叛逃,投降敌方阵营后被视为丧家之犬万分鄙夷,最后彻底被赶出了政治舞台成为一个哀怨的看客。这一系列行为,都证明了他没有革命者的操守,不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而是一个十足的机会主义者。 与张不同的是,教员始终把党的权威置于个人权威之上。领导革命需要权威,无权号令不行,无威信义不昭,但教员依靠是个人服从组织,以共同理想凝聚人心的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做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赢得了全党全军的拥护,创建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 |
某种程度上说和独秀中正教员都是民族主义者。412的真实因果关系看中正由国党左转右,陈张毛在内部失势,他们选拔输送到苏联学习的留苏派反过来成了他们的上级领导。从早期经历看,毛张就像双子星,不同的是毛首先受到留法派温柔的修理,收敛了性格,再受留苏派打压时能曲能申。张直接被王明修理,死里逃生来到了红四工作。张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不但根据地搞得兵强马壮,自己在红四的威望也非常高。经济军事都是独立的情况下,张考虑摆脱国际控制很正常,特别是不愿意再受王明摆弄,所以示意手下干了王明在国内的代理人。不过红四二号人物陈昌好是王明的小弟,手下也不能得罪他,所以毛就成了下手的目标。但是真下手了也是一个拧巴的事,代理人并没有被清除,还惹了一身骚,聪明的手下没有真的动手,但是闹出了动静。这事使毛看上去就像是王明自己的人,而张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西路军的失败使张独立的计划彻底落空,他留在迪化接应西路军的李黄二人被王明回国时顺手肃反后,出走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张的行动给了教员很好的隐蔽的机会,王明回来后放心去了长江局,教员和军委则留在了延安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后来也从抗日前线回到了延安,这样教员就能名正言顺对前线军队发号施令,依然掌控着军队,后来王明在莫斯科的后台米夫倒台,斯大林清算这条线,王明在政治上也站不住脚了。整风之后教员完全掌控了局势,5几年反教条主义的时候,算是彻底完成了民族独立。 |
前一阵无聊去逛了一下郑州烈士陵园,有一个厅里介绍的烈士大多都是在肃反中被错杀,这才知道了在上学的历史教材中未曾提及过的白雀园肃反事件。后来自己找了很多资料看,感觉事件主导者张国焘是个极度恋权的人,非常享受那种掌握生杀大权的感觉,对权力的热爱是大大超过对理想信念的热爱的。 |
1、自己出生北大,带队伍,乃至肃反,都是重用大老粗将领,屠杀知识分子;结果底层悍将有,集团稳定的思想工作几乎没有,也没有战略格局的人; 2、对时局经常误解。在大别山根据地,反围剿胜利后,认为国军已经没有办法了,是“偏师”要用国际上的外籍军队才能与他们对阵,掉意轻心。 3、根据地都是不注重敌人攻击间歇期放手发动群众,发展生产,最后根据地被打光,经济萧条,不得不做流寇。大别山根据地、川东根据地、川西根据地都是如此下场。 4、争夺天下的战略失误。北上、南下之争,实际上是川中在历史上能否统一天下,或者南京、开封能否做首都的统一天下之争。历史上,把关内、陕、晋作为根据地,最后一统天下的概率最大。后来解放战争前争取东北,也是基于历史清灭明,和东北为无主之地,先到关中为王的思想(这个“关中”是类比,农业社会的关中,就是西安周边,工业时代的关中,就是东北有工业留存,关中为王,取自台词:先到关中为王上,后到咸阳保朝纲,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先发制人的意思)。假设能够拿下四川,偏安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5、西征,拿外援的武器,与八一起义,去广东,拿海运的外援武器,是一样的道理,不重视根据地的人心,而企图武器支援的暴富,最终为一夜暴富的思想付出代价。实际上是靠外援和靠根据地自力更生的差别。 6、出身江西萍乡的官绅世家,父亲是为官的,同时经营钱庄,张家生活富足,家世显赫。张国焘是家中长子,考入北京大学,经常出入共产国际高层。因此,对基层建设极不重视,不理解不体谅底层的人。另外的人,是耕读世家,管理过家族的账目,下田劳动,办过夜校,管理军队,知道都是要吃饭的。管理根据地,知道生产第一,贸易更好,极其重视根据地建设。有诗为证: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第五次反围剿,除了战争指导的失败,过度扩红,导致军队与地方种田的劳动力比例失调,最后根据地搞得地瘠民贫,无法支持战争,也是原因之一。后来的千里跃进、豫东战役,都是基于此教训,不能再内线作战,要向根据地外发展。 7、自己是靠肃反,暴力起家,对陈绍禹的肃反,类似宫斗、权利争夺,没有胜算;不如另外一个人,站在人民的一边,其他人动心思,也要投鼠忌器。心里没有人民,只有上层耍权术的心思,是孤单的,脆弱的,因为没有依仗。后来的单于夜遁逃,开始计划往南,后来又取消此议,往北,因为考虑到没有人民的支持。另外一个人在当年面对勇士可能成为恶龙的人群说:“想封资修复辟……大不了我和xx南下,再上井冈山打游击。你们要是胆量再不够,请美国、苏联一块来……”他站在人民中间。 8、总结:其人是英雄史观,以为自己有能力,脱离群众,最后,出走黄陵,连警卫员知道了,也不跟他走。另外一个是人民史观,人民是要生活,要吃饭,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他就不是问题了。其人历史没有读透,电视剧《长征》在遵义那么危险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还要寻古书《三通》,三通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有历史的加持,什么地方适合发展什么地方不适合发展,古人已经身体力行告诉了后人,何必争执呢? |
应该说张国焘是一个偶然被历史推向前台的“普通”人,他对共产主义是有过信仰的,但不深。 他有才华和能力,但不多,如果他对上的是博古,估计就被他压倒了,可惜他碰上了教员。 张国焘在党内的资格是很老的,地位也很高。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在五四学生运动众多领袖出国留学热潮中,他是有机会到美国深造的,但是,他放弃了这样的机会。他本人后来解释说:留在国内是研究和了解中国社会的最好的途径。 他的这个想法,和同样拒绝留洋的毛主席的观点颇有相似之处。 留在国内的张国焘与李大钊相处甚密,所受教益甚多,他称陈独秀是他“政治上的引路人”,称李大钊是他“精神家园的导师”。 因为李大钊,张国焘有机会担任了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他精通英语,熟悉俄语,能够自如地与各国代表交谈。 毛主席擅长领导农民活动,张国焘则擅长领导工人运动,他领导过包括北京长辛店工人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 和毛主席一样,张国焘也是党的一大代表,和毛主席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在一大上,张国焘担任了会议主持人。会后,成立了三人中央局,陈独秀是中央局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 这之后,张国焘长期担任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常委,一直处在党中央核心地位。 但是,在1938年的清明节,张国焘却借祭扫黄帝之机,上演出了倒尽天下人胃口的叛逃事件。 张国焘为什么要走出这样一脚臭棋呢 红军长征到达陕西省北部的陕甘宁根据地。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国焘运动,无数的罪名和帽子扣在张国焘头上。 有一回延安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的内容。毛泽东突然对身边的一个民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戒。”接着他指着坐在他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张国焘闻言大怒,哐啷一下站起来,向剧场外走去,骂道:“无耻。”毛泽东面不改色。(《被历史误会的人:叛党者张国焘的是与非》) 而文工团更是在某戏剧里创造了一个和“张国焘”的名字差不多的大汉奸“张慕焘”来诋毁他 面对这些羞辱,张国焘痛苦不堪,心灰意懒,除了侮辱,张国焘还要面临生命危险。 因为,他的老对头王明回来了。 1937年11月底,他携带着共产国际对于中国抗战的最新指示从苏联来到了延安。 早在1928年夏,张国焘被委任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莫斯科工作,曾吃尽王明的苦头。 王明看不惯张国焘,在连接好几次风潮中对张国焘进行了无情的打击,最终,张国焘被排挤回国,后来去了鄂豫皖苏区,经过多年征战,才到了延安。 张国焘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也写:“王明当时俨然是捧着尚方宝剑的莫斯科的‘天使’,说话的态度,仿佛是传达‘圣旨’似的。” 他当时没想到,王明很快就把这把尚方宝剑指向了他。 张国焘的警卫员何福圣在回忆录中写:1938春节前夕,王明突然带着警卫员来会张国焘,咬定张国焘 “有托派在暗中作怪的重要问题”,还正告张国焘,说张国焘之前的副参谋长李特、秘书长黄超都是托派分子,被他在路经迪化时,让邓发把他们抓起来了,经审讯后都枪毙了。 看着目瞪口呆的张国焘,王明一字一句地说:“对托派分子,我们决不能有半分的同情。” 何福圣说,显然,是王明的话刺激到了张国焘,从而促使张国焘起了叛逃之意。 |
张国焘比王明,博古,这些人能力强多了, 甚至称得上枭雄。你看张国焘用徐向前起码把部队扩展到8万人,虽然有时也瞎指挥,总体来说还能用人。 教员最黑暗的时候就是碰见张国焘。 王明,博古把10万人糟蹋成3万人,一点也不吸取教训。 |
张国焘一生最大的错误不是在红四杀的人头滚滚,也不是分裂中央,甚至也不是准备对中央动手。 而是加入中共。 他要是加入国民党,绝对是如鱼得水。要是加入的早,估计能跟老蒋碰一碰。 |
这个人很难绷我只能说 1924年他被北洋军阀抓了,后来被李大钊捞出来 他自称在监狱里经受了严刑拷打但坚守革命信念什么都没说 解放后拿到了旧北京警察局的档案才知道,他把李大钊陈独秀等一堆人都供出来了,间接导致李大钊惨死 |
国涛和中国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领袖(这些领袖本也不是无产阶级)一样,唯我独尊,志高意满时听不得反对意见,还没形成一方割据呢,先拿自己人开刀,比如李密杀翟让、黄巢杀王仙芝、陈友谅杀徐寿辉、李自成杀高迎祥、韦昌辉杀杨秀清,这恰算是很多自以为很牛逼的旧知识分子通病吧。 对于能听他话的人,他是可以重用之,比如徐帅、蔡申熙、陈昌浩、倪志亮、王宏坤、傅钟等。 明确反对他的人,则被其无情肉体消灭,比如许继慎、周维炯、熊受暄等… 待其权势滔天时,这种肉体消灭进一步扩展到各种被他认为有威胁的人,比如任玮璋、陈奇、曾中生、胡底… 而每当他吃瘪一蹶不振时,就消停多了,听得见其他声音了,自己却一直一副很丧的德性,待最后底牌全部打光后甚至干脆叛逃 这是再机会不能的机会主义了。 这确实是一个有点能力的投机分子,所以和夏主席还是有区别的,夏主席虽然和他一样气量小听不得反对意见,但好歹是个坚定的信仰主义者,但就是能力不够没有经略一方的能力,职业生涯末期虽然吃瘪但仍积极做统战和培训工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
我去年还是前年看过一本回忆录,叫《一个革命者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作者李耀宇。 作者好像是在四川参加的红四方面军,是一个红小鬼着来。 开始一切正常,但干着干着越来越不对劲,这个队伍专门杀读书人。 抵达陕北之后,作者就不敢读书了。 记得他跟的是黄祖炎,无论怎么样李耀宇就是不肯读书。 黄祖炎没办法,就想把作者送回四川,想给作者换个环境,好让他能放得下心读书。 最终没能成功,因为林伯渠不同意,林伯渠认为一是四川是敌后,太危险了。二是这样红小鬼太珍贵,根本舍不得让他走。 于是作者的四川之行没有成功。 当然,最终也和黄祖炎所担忧的一样,作者因为受第四方面军张国焘乱杀人的影响,尽管起点很高,但因为不肯读书,最终默默无闻,并不能像另一位红小鬼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人物。 当然,这只是和那位相比。 |
其实每一个共产主义者都是从小资产阶级的角色做起的,所谓小资产阶级形容的是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情操,因为他们最易受理想的精神的蛊惑,历史上许多欲图大事者或者革命家,多少都是被理想信念启蒙的,然而,一个共产主义者必须是一个能够自觉的从小资产者的理想境界脱胎换骨出来的,能够自觉的做一次思想的否定之否定,由小资情调到无产者的党性的革命性转圜,而从张国焘参加革命的经历看,以个人得失逢迎革命,继而背叛革命,根本来说就不具备一个纯粹的无产者的党性。 |
ccp的汪兆铭+ 蒋中正。和董振堂同志形成强烈的对比。 五四运动主力,北方工运领袖,ccp早期核心之一,有机会成为慷慨歌燕市的汪兆铭,也有成为东征北伐誓师的蒋中正的机遇,可这人呐日子越过觉悟越低,直到成了叛徒汉奸汪精卫+军阀反动派蒋该死。 大浪淘沙。 |
张国焘于《我的回忆》第20篇第2章自述: “我回忆已往,觉得过去我不赞成这个或那个政策,反对这个或那个措施,为这件或那件事奔忙,都不免是枝枝节节之事。我讨厌斗争和权力那些东西,觉得只是一些可笑的玩意儿。我觉得世界上什么事总有它黑暗的一面,政治就包含着罪恶,GM也不一定就是圣洁。至于那些为了某种政治需要,不惜抛弃道义的行为,更是可鄙。我当时还没有决定脱离我自己所造成的圈子,但已经体会到这黑暗面的威胁,…… ……” |
那时,许多人去苏联进修,苏联负责中国来进修的人会进行评估,王明与张国焘等都是评估比较高的,而斯大林最喜欢王明,对于张国焘他是不置可否,但是有人全力推荐,具体原因看照片就懂了。张国焘已经是过去的人物了,人物两个字具备历史分量,评价就是军事,政治方面还是可以的,就是私心过重,毛评价他是为了权利搞分裂,是猪八戒,所以差不多吧。 |
美国人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视角。书中写道,一九三一年,上海的中央局派他去领导鄂豫皖根据地,从那时起,他便一直驰骋疆场,战绩可与毛在江西的战绩相媲美。一九三二年,他从鄂豫皖转移到川陕一带,因未得到中央委员会批准便擅自行动而受到批评。可是他的转移是成功的,批评也就自然消失了。从上面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张国焘是有功绩的,但是张在取得一定成绩并看到自己领导的军队和中央红军的实力对比发生改变后野心膨胀,把党的军队当成自己的私人部曲,张国焘作为出席一大的党的创始人之一,思想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他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帝王将相思想和革命形势的日益恶化使他逐渐背离了早年的理想。延安公审张国焘时贺龙的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这种转变。贺老总是这样说的:“当我是一个军阀时,你是一个共产党员。可我变成了共产党员,你却成了军阀。” |
有人说张是没有革命经验,所以才走上叛党的路,这显然是没有说到根本原因。 幼年时期的党确实有一些问题,但张的问题绝不是经验的问题。 张的行为一再证明,他和汉末、唐末五代以及民国那些大小军阀,包括蒋在内,都是同一类人。 这一类人是中国专制主义传统政治经验的拥护者,他们信奉的还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那一套东西。 这不是个人的道德水平高低的问题。 这是思想上的问题。 古语有言,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 这个话其实就是在说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张从一开始就是脱离基层,脱离群众的。 从一大开始,张就紧紧跟随莫斯科的指挥,对于中国现实视而不见。 和中国传统坐而论道的知识分子一样,从莫斯科的经验中寻找革命道路,这和在四书五经里寻求救国之路有什么区别。 当时的中央被这些人把持着,教员这样的人只能被边缘化。 如陈独秀之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一心想要救亡图存,可却始终无法突破自身阶级的局限,对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的人民群众视而不见。 民主的民在他们那里仍然是有局限的,这个民里面是没有农民的,他们骨子里看不起文盲泥腿子。 这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观念,也是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观念。 再强调一次,这不是简单的道德水平高低的问题,这是思想上的问题。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张走上军阀的道路也就不难理解。 |
我们党的蒋介石,要是他当初得逞了,我党也就和炮党一路货了没啥区别,可怜中华,万古如长夜! |
毛是天选之子,作为革命党湘三代,可以看作辛亥一脉相连的本土革命派继承人。他总是教导我们人定胜天,人皆舜尧,但看他的经历,还是要感叹整个就和神仙故事一样。小地主出身,杨昌济女婿,素未谋面的章士钊能直接给两万银元,宣传部代部长,胡汉民秘书,再到后来井冈山,王佐袁文才贺子珍,再往后就不说了,简直和武侠小说男主角一样,处处开挂。他就像中国大地的土地公,和山川大河风土人情融为一体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张的禀赋资源早期看起来可以,但其实差毛太远了,上位看起来和毛一样,自身能力加贵人相助,但毛遇到的贵人和张遇到的贵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影响力差太多了。张这种人要想坐稳位置,只能挟上威慑下属,绝对权威保证绝对权力,他搞别人别人也会搞他。王明来了,张第一反应是自己生命有危险,得跑,但王明让毛吃瘪的时候,毛又是怎么样的反应大家都看得到。 杨康看起来早期比郭靖厉害,人聪明,长得帅,能说会道,师傅也厉害,后来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射雕英雄传其实也是处处影射,你看郭和杨早期似乎没交集,但拜了同一个师傅,又和同一个外人学武功,之后两人各有际遇,又聚一起争夺丐帮帮主,后来郭实力继续飙升,最后通过和顶尖高手过招让自己也成为被承认的顶尖高手。但大家好像光说笑傲江湖,都忽略了这方面。 |
实话吗?就是个沙雕。 回复文武公祖父:他在1924年就向北洋军阀叛变革命了,出卖了一大批同志,并间接害死了李大钊,后来的肃反和另立中央对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那就不用多说了,而他叛党投过去之后,蒋介石竟连一次都没有接见他,并还亲自下令给毛人凤不许他去太弯,最后他在香港应国外势力之需写污蔑我党领导人的所谓回忆录,靠这糊口,并在晚年冻死在加拿大一家养老院里,你说他还能是什么吧? 回复李晓宇:你看好我的回答,不要视而不见好吗?我说的是叛过去之后,蒋介石一次都没有接见过他,他与蒋介石唯一的一次见面是在他叛过去之前,那是抗战初期应蒋介石之邀中央派他去同蒋鼎文祭祀黄帝陵,他才有机会同周公一道见的蒋介石,因为当着蒋介石的面就跟周公发生不愉快,蒋介石基本就没怎么跟他说话,敷衍几句就避开拉倒了,这与他叛过去之后蒋介石主动接见他是两码事好吗? |
张国焘晚年写回忆录,说了很多人的坏话,却唯独对这两人保持尊敬 在我党历史上,张国焘是一个避不开的关键人物。 在我看来,张国焘这个人很复杂。一方面,他是我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另一方面,他又在关键时刻做了革命的叛徒。 在他晚年的时候,生活十分地穷困潦倒,为了维持生计,他应美国人的要求,写了一本回忆录来换取稿酬。 在这本回忆录里,他对很多领导人都进行了贬低。但张国焘唯独对两位高级将领,不仅没有贬低,还保持了十分的敬意。 这两位将领是谁?张国焘又是为何如此呢?请看下文! 张国焘的党内资历很老,还是一大的代表。 1897年,张国焘出生于江西萍乡的一个官宦家庭。 根据党史记载,张国焘出身富贵,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父亲就是清末的地方官,同时还开办着钱庄和当铺,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由于父亲的地位较高,见过一些世面。也因此,张国焘小时候能接触到一些新思潮和新文化。 |
|
19岁时,张国焘考上了北京大学理科,在求学期间,他经常会寄一些进步书籍给父亲看,两人会有一些思想的交流。 1919年,张国焘参加了五四运动,并成为了学生领袖,因而在学生中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实事求是地说,张国焘的能力确实很出众,但是他心胸比较狭隘、过于偏激,总是容不下别人对自己的反对意见。 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成立,李大钊是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张国焘参加了一大会议,并当选为中央局成员,仍旧负责党内的组织工作。 从这方面来说,张国焘在早期还是做了一些贡献的,为我党的创建确实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
在之后的十年里,张国焘的党内地位也一直都很高,还曾经担任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1年,张国焘从莫斯科回到国内,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成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实际负责人。 在此期间,红四方面军越战越强,成为了红军三大主力中,军力最强的一支。 不过可惜的是,张国焘在建设红军的同时,也大搞“肃反”运动,并错误地杀害了很多优秀的军队干部。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回忆道: 在三个月的肃反运动里,有两千五百名的红军指战员不幸遇难。 |
|
而陈昌浩后来也提到了这件事,并说大约肃清了两千五六百人左右。 由此可见,张国焘的疯狂错误举动,给革命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935年4月,张国焘带着红四方面军开始了长征。 同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就在这时候,张国焘起了小心思。 本来,伟人是命令他带着部队一起北上,在陕北巩固根据地,然后进行抗日救国运动。 |
|
没想到的是,张国焘并不赞同中央的正确决定。 不久之后,张国焘就带着一帮亲信绕道南行,妄图分疆裂土! 幸好,张国焘的阴谋诡计很快就破产了,不得不跟着大部队一起来到陕北根据地。 此后,组织上本着治病救人的心理,仍旧对他委以重任。 1937年9月,张国焘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可惜的是,张国焘心里有鬼,他总是怕被算旧账,就谋划着逃跑。 1938年4月初,张国焘趁着祭拜黄帝陵的时机,趁机逃跑,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
|
关于张国焘逃跑的过程,我简单地叙述一下。 1938年4月4日,张国焘以边区政府主席的身份,参拜了黄帝陵。 在陵园,张国焘见到了国军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并有了密切的交谈。谈话之际,张国焘透露了逃跑的意图。 |
|
蒋鼎文 不久,在蒋鼎文的安排下,张国焘坐上了国民党的小汽车,一路颠簸之后,抵达了湖北武汉。 在武汉行营,张国焘见到了老蒋。 可耻的是,张国焘见到老蒋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在外糊涂多年,今日终于柳暗花明了!” 不得不说,张国焘这种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手段也是一流的! 张国焘逃跑两天后,就被我党开除了党籍。 可笑的是,张国焘本以为能受到老蒋的重要。结果,在他提出的几个计划都宣告失败之后,老蒋对他越来越冷落。 |
|
而顶头上司戴笠更是丝毫不给他留情面,不仅劈头盖脸地臭骂张国焘一顿,更是取消了他的专用汽车和其他优厚待遇,只把他当做普通特务对待了! 对于这种凄惨的处境,军统少将沈醉后来在回忆录里也曾经提到过,说张国焘想使用一辆汽车都得经过层层审批,十分窘迫。 眼见在军统是混不下去了,张国焘就投靠了中统特务机关。 由于,中统特务头子朱家骅是张国焘的北大校友。 |
|
朱家烨 因此,在一开始,张国焘还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条件。 可是,在三个月后,当中统发现张国焘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后,就果断放弃了他! 张国焘眼见自己两头受气,索性就弃官从文,办起了报纸。整天根据国民党反动派的授意,写一些扭曲事实的报道。 1948年起,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 张国焘毕竟有点眼力劲,求爷爷告奶奶地弄到一张飞机票后,赶紧带着家人跑到了台湾。 |
|
刚到台湾时,张国焘奔波好久,才在台北租了一间屋子。 好景不长,台湾省当局就征收了他的房子,用作东南行政长官的官邸,张国焘对此特别愤怒,并怒气冲冲地上前理论,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不仅如此,若是没有蒋经国的帮忙,张国焘还差点丢了性命。 眼见台湾省是待不下去了,张国焘就举家搬迁到了香港,用全部家当5000美金做抵押,做起了黄金生意。 可惜的是,他没有经商头脑,后台又不给力,很快就赔了底朝天,5000美金只剩下2000美金。 |
|
祸不单行的是,张国焘的妻子也在买菜时摔倒,成为了跛子,一家人的生活是雪上加霜。 在此情形下,不想坐吃山空的张国焘就想到了回归祖国大陆。 于是,踌躇良久后,张国焘在1953年春天写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了伟人。 在信里,张国焘表达了想回到祖国大陆,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尽一份力的想法。 一个月后,刘少奇同志传下话来,表示对张国焘的回归很欢迎。但前提是,张国焘必须先写一份检讨报告,深刻反思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
|
张国焘此人心胸狭隘、自尊心过分地强,不愿意写检讨报告,此事也就作罢。 1961年左右,美国堪萨斯大学派人过来联系张国焘,表示愿意出钱资助他写一本回忆录,让他重点写一些三十年代的故事。 在重金利诱之下,张国焘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写下了三册共100万字的回忆录。 在这本回忆录里,有很多扭曲事实的叙述,张国焘对很多同一时期的高级领导都进行了诋毁,唯独却对两位将领尊敬有加。 这两位将领,一位是徐向前,另一位是蔡申熙。 |
|
徐向前同志,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新中国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1年起,徐向前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曾经和张国焘共事过一段时间。 在张国焘的回忆里,徐向前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 徐向前无论是在黄埔军校时期还是红四方面军时期,初期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实际相处过程中,张国焘发现徐向前军事指挥能力一流,有大将之风和很强的领导力。 |
|
不仅如此,徐向前在战争时期,对下属恩威并施,很受将士们的信赖。在张国焘看来,徐向前人品一流、德行很好,是一个谦谦君子! 蔡申熙也是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他和徐帅一样,是黄埔一期生。 在革命早期时,蔡申熙曾经和张国焘一起在工会共事过。这时候的蔡申熙头脑灵活、办事稳妥,给张国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1年后,蔡申熙又和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重逢,并分别担任了高级指挥员。 |
|
蔡申熙是红15军的主要创建人,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过程中,他身先士卒,率先冲锋,因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而右臂伤残。 不过,蔡申熙并没有退缩,依然继续参加革命工作。 1932年10月,蔡申熙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离,在指挥小分队断后的时候,腹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6岁。 徐向前和蔡申熙都是红四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军事指挥能力一流,人品也很好。 也因此,张国焘才会在回忆录里特地夸赞了他们。 |
|
1966年,张国焘飞往加拿大投靠大儿子张海威去了。 不过,他的大儿子生活也很困顿,只得把张国焘送进了养老院居住。 1979年12月2日,多伦多大雪纷飞,气温骤降。这天夜里,张国焘被冻死在养老院的病床上,时年82岁。 |
|
回看张国焘的一生,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如果他的革命信念能够坚定一些,那么他的晚年生活也应当是很美满的吧。可惜的是,他后来逐渐忘记了初心,走到了错误的道路上! 由此,我想到了在战争时期为国牺牲的革命先辈们,他们信仰坚定、矢志不移,心中抱着建设新中国的梦想,甘愿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才是最伟大的人! |
这个话题怎么也上热搜了。既然看到了,那就说几句吧。 在中共的领导层,毛泽东是千年一遇的领袖级人物,这是无人能及的存在。 张国焘是除了毛泽东之外的另一个领袖,其能力和魄力超过了周恩来、朱德等一系列中共领导人,只有毛泽东才能超过他一大截。想一想当时,中央红军一路败北,都能在遵义会议上指出共产国际的错误,推选出毛泽东来做领袖,带领红军北上,张国焘怀疑当时中央北上的决策错误,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当时都在摸索探索,谁也不知道谁对谁错。如果不是西安事变,红军在陕北也站不住,还得再跑。所以,张国焘真的错了吗? 中共还有另外一个天才,那就是瞿秋白,如果这个人没有死,中共的哲学思想体系就能构建完善了,毛泽东晚年就不需要发动文革来将中国的革命做一个提醒了。因为毛泽东看到了中国文明的问题,但是他没有能力去构建一套解决这个问题的哲学思想体系,而瞿秋白有这个能力。 |
1.年轻有为,野心勃勃,曾手握大权,但谋略和斗争艺术欠缺,最终大权旁落,失去了进逐决赛圈的门票,当时虽无明显生命威胁,但他手上沾满同志们的鲜血,以后的权力中心是绝不会容他的,他被批斗清算的可能性是90%,他能看到这一点,因此借机叛逃,或者说出走,或者说出逃,总之都不太风光。 2.只身出走而又没有带走军队,自身又没有在中央决策层工作,知道可靠情报有限,所以叛逃以后在国民党那边的利用价值也极其有限,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缝,他就是这样的情况。 3.晚境凄凉,也是当年高光时刻过后,就一直落寞沉寂,没有大的建树,应得的后果。 4.但是,人家活过了1976年,自然病死,比起你各种非正常死亡,人家最终还是赚的。 5.人这一生,要么别成事平平安安过一生,要么成大事站在金字塔最高端,像他这样不上不下其实也还行,就是没成功心中总是有些缺憾,但人家活的长,也有子女,其实退一步讲,这也就够了。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急中生智”? |
有没有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追妻火葬场小说,刚 |
嘿嘿嘿嘿一名盐选会员觅食中,求各位推荐超 |
如果穿进女频文的男人按照男频文的套路继续 |
有没有那种女主洒脱又清醒的爽文? |
近代如何保住外蒙古?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可称为英雄? |
为何息壤中文网会成为网文圈的笑话? |
有没有女主先动心,男主一开始对女主冷淡, |
嘿嘿嘿嘿一名盐选会员觅食中,求各位推荐超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