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为什么朱元璋要杀害77岁的功臣李善长?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为什么朱元璋要杀害77岁的功臣李善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为什么朱元璋要杀害77岁的功臣李善长?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
为什么朱元璋要杀害77岁的功臣李善长?
司马懿在洛水河边射出一枚子弹
贴着李靖的头皮飞过,正中李善长的眉心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经70岁了,更关键的是,他2年后就死了。
如果不是历史存在的事实,谁能想到一个确实年老多病、离死只有两年的七旬老翁,一个七十岁之前都是大魏忠良的国家重臣,也能奋力一搏,奠定新朝,成了“晋高祖宣皇帝”?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
一旦强势君主去世,权力出现真空,不论哪个貌似忠良之臣,都一样的根本靠不住。
李斯敢篡改遗诏;周勃陈平敢屠王弑帝;霍光敢废立天子;宇文护/萧鸾/陈蒨这样“既忠且能”的皇侄更不用说;
就连武则天这样的六旬老妇人,也一样不满足于当个专权太后,非要篡亲生儿子的位,过了十五年皇帝瘾。
别说是司马懿、李善长这样根基深厚,人脉关系盘根错节的政治集团首脑;
哪怕是根基浅薄如杨坚这样的外戚,赵匡胤这样的禁军统领,也一样敢玩闪电战,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改朝换代。
——瞧瞧后辈们那迫不及待的难看吃相,苦心孤诣花了几十年时间,一步步慢刀子割肉,才更换大汉朝房本的王莽和曹操都得自叹不如。
所以,别说朱元璋这种杀戮功臣如同割草、灭门绝户视若等闲的雄猜之君,
哪怕是一向被用来和朱元璋屠戮功臣做对比的李世民,固然是以优待功臣,对他们视若手足骨肉而著称,
然而他亲征高句丽前,已经73岁的李靖说自己老病不能从军,李世民亲至其家中,抚其背曰:「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激得李靖抱病从军,走到相州时,病得实在不行了才作罢。
这段史料难道是证明自信豁达的李世民临到晚年,也变得多疑了么?非也。
这个称病告老不肯出征的李药师,可是足足多活了5年,活到78岁呢。而且,8天以后,50岁的李世民就死了。
李世民早年戎马征战,本就一身伤病,东征高句丽后,又患上痈疽,还有家族遗传病“风疾”。48岁后,被各种病痛折磨,已难以处理朝政,先去终南山养病,又住进骊山温泉疗养。
所以,如果他身体万一有个闪失,早死个三年两载,给养生有道的李药师个机会,谁保证他就做不了司马仲达?
连天策府的心腹、鞍前马后几十年的侯君集都能谋反,何况李靖这种为灭国之功不惜坑陷同僚,用兵风格阴狠一如司马宣王的外臣?
所谓开国君臣,没有谁天生就是做皇帝,都是乱世厮杀出来的虎狼,谁还真信得过谁?
王莽和曹丕还能善待退位皇帝,刘秀这样的“前朝余孽”还能当地主上太学;
司马昭当街杀了敢于反抗的傀儡天子,还能善待退位皇帝和曹魏宗族;
刘裕杀了不敢反抗的傀儡皇帝,和司马氏近支宗族,还放过了其远支宗族;
萧道成把刘裕满门屠个精光,自己儿孙也被侄子萧鸾屠了一大半;然后远亲萧衍篡位,又把萧鸾子孙也一个不留全屠了。
而杨坚则更进一步做绝,不止是自己名义上的两个外孙,更把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子孙,甚至是宇文泰兄弟后裔的远支,一个不留全部屠光了。
所以,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反面例子越来越多,真正关乎子孙后代身家性命的“囚徒困境”下,皇帝们自然也愈发地【孤家寡人】。
所以,为何历朝历代都要推崇诸葛武侯,一个地域只有一州的小国宰相,生生捧成了千年不易之圣贤。——就因为这样的臣子,身负无双才具,不篡庸懦幼主之权,实在太过于难得,几乎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
因为历史上大把的忠臣良相,真让他们碰到曹叡早死幼主即位,曹爽这种蠢猪专权,人厌鬼憎的局面,一样会是勇于任事的司马宣王。——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尤其是帝皇之位和万里江山,——所以,诸葛武侯才尤其难得。
而事迹近似的前燕慕容恪,一个史书根本不承认的僭伪政权的胡族亲王,也能入选华夏唐宋两朝的武庙,享受祭祀。——就因为在这些只有一家一姓社稷的帝王们心中,『君臣之义』远远高过了『华夷之别』。
朱元璋连那些给蒙元王朝去“死忠殉国”的汉人大臣,也都一视同仁地大肆表彰其“忠义”;连陈友谅战死的弟弟陈友仁,都能追封一个“康山王”以表彰其忠烈;反而对投降归附的前元朝大臣忍不住嘲讽「我还当是文天祥来了呢」,也是基于同样的心态。
如果李善长早死个三年五载,如徐达一般,朱元璋当然也乐得给他个萧何之遇,留一段君臣始终的佳话,厚待其子孙,世袭韩国公的爵位,谁让他偏偏老而不死?
那几年估摸着朱元璋都在算日子:李善长都七老八十了,他怎么还不死?难不成他真有“天命”,要当司马懿二世?
说到底,能瞧在过往老交情,以及女儿临安公主的份上,没杀女婿李琪和两个亲外孙李芳、李茂,给李善长留了一脉香火,对朱元璋来说,真是难得破例的“仁慈”了。
寻常人家都觉得「老而不死是为贼」,偏偏李善长又不愿如萧何一般自翦羽翼、自污名声;如张良一般杜门谢客,辟谷修仙;放弃淮西集团的首脑地位,给皇帝当一个真正鞠躬尽瘁的孤臣,这就是原罪,害了自家儿孙,也是咎由自取。
你以为很离谱的事
只是因为有更离谱的人
司马懿耗死了曹家四代
曹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
司马昭都以为自己是忠良之后了
结果人家还真反了
确实杀了,但我说一条:李善长没有被夷三族,他是具衣冠死在自己府邸中的,也有坟墓,并没有被抓进监狱砍了,所谓突突全家七十七口人于明实录无考,很像是晚明文人段子手讽刺朱元璋后来又被清修明史抄了(因为李善长亡年正好77岁),也没说不是全家,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确实被满门抄斩了,但是成年兄弟如果只杀全家那和九族是分开算的(满门抄斩只杀夫妻父子,没有诛九族严重),77口没有,他弟弟家30多口还是有的,但不管怎么说李善长有后人,他娶了公主的儿子李祺没被杀。甚至后来太宗,世宗,崇祯三代都有人提议过是不是让李善长后代重新袭韩国公爵,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后来都没成(但至少说明李善长有后人)。这些和电视剧以及民间传说是不同的。根据是《太祖实录》和《明史纪事本末》
《太祖实录》:先是,善长有过,诏累宥之,善长益恃恩。时京民通惟庸作乱者法当徙边,善长受奸民赃,数奏请给其亲,又从掌都督府事信国公汤和处假卫卒三百人营第宅,和攘臂大怒曰:“非奉命,太师敢擅发兵邪?” 善长惭谢,至是事败,善长益危惧……上诏慰谕之,复召诣奉天门,与语开创艰难之际,为之流涕。复至右顺门,上谓群臣曰:【吾欲宥李佑等死以慰太师,太师年老旦暮,无以为怀】群臣复奏曰:善长开国旧臣,任寄腹心,亲托骨肉,而所为如此、臣等考其事,反状甚明,敢以死奉法!上曰:法如是,为之柰何【这段确实黑色幽默,朱元璋和三法司大臣们在演,群臣负责把莫须有的事说黑,朱元璋负责说:我不想杀啊!最后“迫不得已”赐死。当然这也不能说群臣陷害淮西元勋领袖的太师,毕竟朱元璋脾气暴,他可以直接威胁三法司说不定李善长的罪,不陪朕演,就先杀你们。朱元璋不愿意直接斩首李善长,想演带善人是真,但若他们不陪皇帝演,老朱杀三法司那些人可不用犹豫】(于是)……善长大惭曰:臣诚负罪,无面目见百官矣。乃抚遣归第,赐佑及陆仲亨等死,并诛存义父子(全家)。【李善长看兄弟全家和淮西功臣很多都死了,再加上朱元璋天天讽劝他自己去世】乙卯,善长遂自经,年七十七。上命以礼葬之,厚恤其家【注意此处,虽然朱元璋“演死”李善长,但确实并没有灭族】,止袭爵,迁宅于江浦【厚恤=夺爵,全家迁去郊区居住(草),但确实没有诛杀或停止非世袭的普通官职】,子祺为驸马都尉,后卒于江浦,孙茂 今为指挥佥事(今指太宗永乐时代)。
【其后明朝曾经三次讨论恢复韩国公袭爵问题,皆未果,然李善长嫡传子孙袭锦衣卫官职或知县,州通判等低级官职凡九世,未有再被诛杀者。南明追谥善长为襄愍,复为太师上柱国韩国襄愍公】
《明史纪事本末》:二十三年夏五月乙卯,太师李善长自缢。
只有清朝后来编的明史说斩首抄家灭族了。提示一句:朱元璋和李善长是双重亲家,李善长子尚公主,女嫁皇子。其他答主说朱元璋为了皇族多吃多占,让李善长别占了的说不过去了吧(其他勋贵确实可以死,但李善长的子孙也是宗室外戚一员啊)。
现在再回答问题,为什么杀李善长?
我觉得有三条,其一是直接原因:李善长首鼠两端,没有主动举报胡惟庸,他弟弟李存义还和胡惟庸结交。但这件事可大可小,朱元璋当时也饶他了(并没有洪武13年就直接株连韩国公家然后明正典刑砍头),李存义后来才被满门抄斩,而且没按三族把李善长家算进去。
所以其二,权力问题才是核心原因:李善长飘了,自以为能当唐宋之前那种皇帝和贵族共治时代的开国勋贵,像萧何,房玄龄,长孙无忌,赵普一样。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本朝那个时代(元明清),君主专制已经到达顶点了,皇帝不想和任何武勋贵族或士大夫共治天下,只想让每个人都“彼此平等地”当皇家的奴才,所以萧何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不会被认为谋反,他李善长要是如此在明清时代就是大逆不道。注意,这个地方的权力问题不必然与兵权有关,汉唐宋三朝地位最高的元勋都是文臣(萧何,房玄龄长孙无忌,赵普)。
在宋朝及以前,皇帝的主要威胁是地方诸侯和军阀,“老相国”这个角色是刘邦托孤的时候最倚重的朋友,是赵光义登位以后造金匮之盟最需要的帮手,是限制诸侯和武将的谋主,但这是在诸侯武将还有能力篡位或者割据的第一第二帝国时代了,在明清时代,真正能割据的武将或诸侯都不存在了(除了朱元璋强行恢复给藩王兵权这事),“老相国”这个存在本身就是让朱元璋不能容忍的(朱元璋曾经亲口说过“朕觉得长孙无忌和赵普都怀有二心,因此他俩不能从祀帝王庙”。后来糠熙调整帝王庙名单,仍继承了朱元璋的看法。——在明清皇帝眼里,只要不是奴才、就叫不忠。哪怕比霍光还忠,只是有一点居功自傲都不行)。所以汤和没被杀,徐达没被杀,然而李善长即使没有兵权而且辞职了,只要他得意忘形,继续凭借威望干涉政务,就仍然有危险。
其三才是朱元璋反贪或者给子孙铺路之类的,毕竟李善长都那么老了,就算不逼死他,朱元璋死亡的那年李善长都冥寿85岁了,这还没自然死亡?所以如果非说朱元璋个人担心,那杀他确实没必要。
另外有人问如果李善长保持忠诚而且一直活着呢?答:那他也太老了,如果李善长只有70岁而且淮西功臣都活着的话,朱棣肯定干不过他。李善长要是保着朱允炆打藩王,就相当于如果萧何带着惠帝打主动造反的刘肥刘恒,极其简单。但是李善长即使没死,在朱元璋逝世后也85了,还是那句话:这还不老死?所以他没被逼死也不太可能保得了朱元璋的孙子
总结:我和多数答主不同,我认为是明清和周秦汉或者隋唐宋君权相权和地方权力的组成结构和力量对比已经截然不同的制度原因,而不是怕不怕他当司马懿的原因,因为明清两朝的制度和皇权膨胀程度决定了本来就没有异姓大臣能当曹操司马懿了,最严重的张居正最多也就是霍光的程度,仍然没能力篡位改朝换代,所以不是怕学司马懿的原因。
高平陵之变时候的司马懿已经70岁了。
从这以后,权臣的年纪就不再成为“安全申明”了。
关键是朱元璋那时候也快70了,古代,过了60都是朝不保夕,谁更能活真不好说。
说一个贼牛逼的人,朱世珍,又名朱五四。
此人,可以揍得朱元璋跪在地上叫爸爸;
此人,可以随时问候洪武大帝的母亲,且合理合法;
此人,虽然是庄稼汉,但是却决定了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的生死。
因为此人,63岁去世。
不明白???
李善长被满门抄斩,那一年是洪武二十三年,那一年,朱元璋62岁。
还不明白???
燕王,享年64岁;周王,享年64岁;楚王,享年60岁;齐王,享年64岁;
还不明白???
朱元璋,享年70岁;
朱元璋26个儿子中,活过70的,只有三位,分别是代王,72岁;宁王,70岁;岷王,71岁。
明白了吧!!!
洪武四年,李善长大病一场,李善长57岁,朱元璋43岁,朱元璋“且喜且怜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时,李善长66岁,朱元璋52岁,朱元璋怕个鸟;
洪武十八年,牵连李存义父子,李善长71岁,朱元璋57岁,朱元璋忍了下来;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76岁,说好的三年,结果三年之后又三年,于是朱元璋怕了。。。
因为这一年,朱元璋62岁,朱元璋“命不久矣”的心理暗示特别强。
本该洪武四年死去的李善长,活蹦乱跳的多活了20年。
也就是说,明初本就是“功臣第一”“官职第一”“权力第一”的李善长,在大明朝“树大根深”又经营了20年,恐怖不???
汤和,也是洪武朝的老人了,与开国六公爵的资历相当,李善长开口借300名士兵,汤和抹不开面子或者其他原因就得借,如果不是“和密以闻”,朱元璋可能都不知道,恐怖不???
这可是汤和!!!朱元璋可还没死呢!!!
连汤和这份资历,都不能拒绝李善长,你想想那些小字辈会怎样?
(洪都之战时,你还是个团长,现在指挥一个军了,老领导向你借2000人,就不行了?老领导可以给你写借条,放心,不会有人告发你的,御史台、中书省、大都督府都是老领导的人。。。像那个丁斌犯事,老领导不就保下来了吗。你肩膀上怎么还是一颗豆啊,明年就是三颗豆了,勉之)
又五年,善长年已七十有七,耄不检下。
尝欲营第,从信国公汤和假卫卒三百人,和密以闻。
四月,京民坐罪应徙边者,善长数请免其私亲丁斌等。
为什么朱元璋不杀害66岁的李善长?为什么朱元璋不杀害71岁的李善长?
因为朱元璋跟普通人的判断一样,认为时间在我,没必要杀。君臣留一段佳话,不好吗?
为什么偏偏杀害77岁的李善长?
因为朱世珍只活了63岁啊,留给朱元璋的时间不多了。62岁的朱元璋哪来的自信比朱世珍长寿?
66岁的李善长,怎么看都是黄土埋到脖子了,结果硬挺挺的77岁还活着,那么你敢赌77岁的李善长,活不到87岁、97岁?


如果朱世珍活了80岁,那么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对自己的寿命就会很有信心,继续敲打李善长、剪除其权势,点到为止,不会玩绝的
如果朱世珍活了55岁,那么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可能就痛下杀手了
事先说明,这是我一家之言。
我个人认为,从朱元璋的洪武朝,到朱棣的永乐朝,都始终处于元末的阴影之下。
朱元璋及其小伙伴,都是从元末走过来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看成大明人。
元末是个什么光景?可以说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也可以说是人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老百姓逮着机会要造反,大元贵族逮到机会也要反,皇帝走马灯一样被干掉,被架空,谁手里没几个五杀,都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
在这种时局里成长出来的洪武集团,从上到下,都充满了战天斗地的狼性精神。
稍有机会,郭侍郎毫不犹豫盗空国库。
稍有机会,胡惟庸毫不犹豫就想上位。
发现苗头,朱元璋也会毫不犹豫拍死他们。
就李善长这种,深耕洪武集团,从上到下人脉贯通的水龙头,谁要下克上能逃过他的眼?可他那张嘴和把了门一样,看破不说破。但问题是,他是朱元璋的亲家,他这么玩,是为了什么?
几种可能性论证下来,都不是啥好路数。
朱元璋也没有放过他的政治余地,因为那时候朱元璋也老了,李善长那么能活,谁知道能不能熬过他,万一到时候他来个司马懿变脸,满朝文武可没人对付得了他。
那就只能请他提前上路了。
对不起,吃鸡吃不过你,只能拔你网线了。
后记:有小伙伴说朱元璋残暴……拜托,洪武集团的领导层,基本都在蒙元文化圈里长大的。这些操作搁在大元,那连基操都算不上。朱元璋带着一群蒙元居民,拿着故纸翻了翻,花了三十年,就再造了近百年前就陆沉的神州。把即将滑入部落氏族模式的中华文明重新带回了时代前列。还要啥自行车?
李善长要是早死两年,那必须是房杜的待遇,老朱怎么得停朝至少三日,朱标扶灵。
但是李善长太能活了,活到了74岁,退休好几年了还经常靠着资历让以前的下属比如汤和派几百人给自己干活。
62岁老朱看老李的眼神怎么看怎么像司马懿(70岁高平陵,73死亡)。
老是担心三十出头的小朱太过软弱,把持不住局面。
然后就准备动刀了。
知乎交警大队已经出事故责任认定书了
司马懿全责
(司马懿耍赖不赔,阎王判了强制执行,等赔完李靖的就赔李善长)
此事还要从曹爽给魏明帝扫墓说起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权时,七十岁。
武则天,六十七岁高龄称帝。
暮年不代表没有能力做点什么。
这个故事,就要从一个70岁发誓的长者说起了。
○乙卯太师李善长自杀先是善长有过诏累宥之善长益恃恩时京民通惟庸作乱者法当徙边善长受奸民赃数奏请给其亲又从掌都督府事信国公汤和假卫卒三百人营第宅和攘臂大怒曰非奉命太师敢擅发兵邪善长惭谢至是事败善长益危惧 上诏慰谕之复召诣奉天门与语开创艰难之际为之流涕复至右顺门 上谓群臣曰吾欲宥李佑等死以慰太师太师年老旦暮无以为怀群臣复奏善长开国旧臣任寄腹心亲托骨肉而所为如此臣等考其事反状甚明敢以死奉法 上曰法如是为之柰何善长大惭曰臣诚负罪无面目见百官矣乃抚遣归第赐佑及陆亨等死善长遂自经 上命以礼葬之厚恤其家子祺为驸马都尉后卒于江浦孙茂今为指挥佥事
太祖实录
朱元璋没有杀李善长啊,甚至为了李善长考虑过留下李佑等人的命。
只是他们罪状确实,最终李佑等人赐死,李善长自杀。
司马懿把李善长路走绝了
1,德高望重,老朱之下万人之上
2. 活的太久,比肩司马懿的长寿,司马懿干过什么就不说了
3.从汤和借兵,谁知道这是不是一次军事试探,今天能借几百明天就敢借几千,后天干嘛谁敢说。
4.胡惟庸有意谋反,给你通气,你不吭声,默认了,这一条就该死,不是司马懿是什么,还喊冤,冤个P。
开国功臣里就一个冤的,战神傅友德,可惜了,就是太能打了,还不是嫡系。
这不就应了那句老话——“老而不死是为贼”。
1390年,李善长77岁,朱元璋63岁,朱标36岁。
对于老朱来说,自己过了60,说不定就是哪天;李善长快80了,还不知道哪天;朱标正是年轻有为,但历史上朱标也就还有两年,有可能他的身子弱有征兆。
如果有一天,他死在李善长之前,朱标不说出意外,只要有一场重病,那么权柄入谁手怎么好说?
李善长开国公爵第一,又在淮西功臣集团中威望极高,老朱信任的徐达已经死了五年,他老李基本是把君主猜忌的debuff叠满了,那最好的结局应该是在老朱动手之前主动去世,否则就是老朱帮他老李主动去死。
在老朱眼里,或许李善长和当年的司马懿何其相似啊。再看看萧何,能活到最后的,不使点儿手段如何能行?
这里多说一句。
其实朱元璋对待老功臣的子嗣们还是可以的,就那李善长为例。
临安公主,洪武九年下嫁李祺,韩国公李善长子也。是时始定公主婚礼,先期赐驸马冠诰并朝服,仪从甚盛。主执妇道甚备。李祺,功臣子,帝长婿,颇委任之。四方水旱,每命祺往振济。二十三年,善长坐事死。祺前卒,主至永乐十九年薨。
朱元璋把自己大女儿,嫁给了李祺,并且还经常让他去干救灾这种好活。
后来因为自己老爹,被流放到了江浦,然而江浦是南京的卫星城之一。并且还是和临安公主一起流放的,凭借朱八八的性子,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大女儿受委屈的。
李祺流放了吗?如放。
李善长的孙子,李芳是中卫指挥使,正三品的大官,李茂是旗手卫镇抚,从五品的官员。中卫是在陕西的,相当于前线指挥官,旗手卫是给皇帝扛旗子的,属于是御前侍卫。
中卫指挥使,旗手卫镇抚,这些官职很差吗?
朱元璋杀功臣就是在互相体面,你给我个体面让我防止你当司马懿,我就给你儿孙个体面保你儿孙富贵。
但是如果你向蓝玉一样居功自傲,还有傅友德这种想要走走关系挣扎一下的,朱元璋就不给你体面了。
淮西帮的精神领袖,能量大着呢。以江湖遥控庙堂,后来不是还出了个顾宪成吗?李善长威望,可不是顾宪成可比的。[doge]
既然骄横的淮西帮不愿意高风亮节,遇上雄猜的朱洪武,那这个精神领袖就不可能不寄了。
拜登80了还当美国总统呢
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灭他全家,就算留下个驸马也被震慑到了。
他77,他几个儿子多大?几个孙子多大?只要他家不倒,他家人脉就不会断,势力就一直都会在,而且朱元璋确实怕死在李善长后面。
李善长只要比朱元璋多活一年,只要比朱元璋能多说话一年,大明的国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如果李善长77岁卧病不能言语,如果朱标年富力强等待接班,那李善长还是功臣之首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人家徐达可是自己病死的,没烧鹅什么事儿。不管是日后的徐皇后,还是靖难时两个一边站队一个的徐国公,可都不干朱元璋的事儿。
可惜,他李善长太能活了,而且身体看着还凑合。
至于说朱元璋无辜杀功臣
主要杀的功臣没一个冤枉的,只是被牵连的有很多冤枉的罢了。
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还一抹黑的黑大明,有意思吗?
朱元璋的政治大屠杀,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很多年轻人觉得朱元璋够狠够毒。但是,随着历史知识的不断丰富、以及社会阅历的日益增长,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朱元璋的所作所为。
每一个被朱元璋屠杀的所谓“功臣”,都有着让朱元璋心生痛恨的言行举止和政治图谋。
李善长,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认可与大力奖赏。但是,76岁主动回家养老,却没有能够善终,因为他的欲望还没有全部泯灭。
朱元璋为什么奖赏李善长?


劳苦功高、制衡浙东官僚
朱元璋说过“当年萧何有馈饷之功,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列“开国六公”之首。
李善长位居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争相依附他的人数不胜数。随着李善长的势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淮西派。
淮西派是朱元璋手中的一柄利剑,有力制约着浙东官僚。浙东官僚以刘伯温、宋濂为主要代表。
其实,朱元璋利用淮西、浙东两大权力派别相互制衡,实现自己高度集权的目的。


审时度势、回家种地养老
当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当朱元璋诛杀了胡惟庸,明智的李善长不得不掂量自己的地位与价值。
他试探性地向朱元璋提出申请,希望回家种地、养老。
朱元璋毫无挽留之意,果断批准了他的请求。
本以为从此可以平安至老,李善长没想到自己70多岁,却接连不断遭到朱元璋制裁、惩罚、直至76岁的时候,竟然被诛杀、甚至近乎满门抄斩。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朱元璋为什么对待李善长这么绝情呢?


位高权重、傲慢情绪外露
由于多年以来,一直帮助朱元璋供应军粮,功劳很大,朱元璋册封李善长为韩国公,享受年禄4000担,而且子孙世袭;最特别的是,朱元璋授予李善长铁券,李善长本人可以免死两次,他的儿子可以免死一次。
因为位高权重,李善长的嫉贤妒能的心态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只是冒犯了他的权威,李善长立即罗列他们的罪行,并且上奏皇上,黜免了他们的职务。
中丞刘基与李善长争论法令,李善长当众辱骂刘基。
刘基内心不安,唯恐受到李善长的打击报复,便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就是这样,最后也没能逃脱被毒死的厄运。
朱元璋信任的一大批官员都获罪、丢官、甚至被处死,只有李善长依然在朝廷做官。
李善长的地位和权力已经达到了为臣的顶峰,心中不知不觉滋生了傲慢与狂妄情绪,言谈举止都表现出目中无人的态势。
心机极深的朱元璋一直留意李善长的所作所为,对李善长的看法与感情也在慢慢变化中,由原来的欣赏、信任,到后来变成了怀疑、反感。


恃宠而骄、年禄大幅削减
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把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将李祺授予驸马都尉。
刚刚确立婚姻关系的时候,临安公主遵从妇道、尊重李家。李善长家庭因为受到皇家恩宠,势力十分显赫,当时全国上下对李家羡慕不已。
李祺迎娶临安公主进门一个月后,发生了轰动朝野的大事。
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上疏给朱元璋说:“李善长恃宠自纵,陛下因病10日不能上朝,他都不来问候。驸马都尉李祺也已经6日不来朝见,召他至殿前,又不认罪,这是对陛下极大的不敬。”
朱元璋回想,最近几天确实没看见李善长,而且驸马都尉李祺也是不恭不敬,便十分生气。
朱元璋下旨:将李善长的4000担年禄,削减为2200担。
也许李善长家不缺少这些俸禄,但是,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惩罚,表明朱元璋已经不再袒护李善长,而是能惩罚就决不手软、而是对李善长心生怨恨了。


深受皇恩、竟然不表感谢
李善长与胡惟庸向来关系很好,多年互有来往。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有一个儿子叫李佑,是胡惟庸的外甥女婿。
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罪被诛杀,受牵连而处死的人非常多;但是,李善长仍然当官并且暂理御史台事务。
朱元璋没有因为胡惟庸而惩罚李善长,可是李善长却没有对皇上表示感谢。朱元璋心存芥蒂。
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及其儿子李佑,实际上都是胡惟庸的党羽。
明太祖朱元璋对李存义父子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这么大的皇恩,李善长还是没有表示感谢。
朱元璋这次不仅仅是心存芥蒂,而是怀恨在心。


借兵造府、意在张扬人脉
按道理,李善长想造一座府第,应该不是难事,可是,李善长却希望造出气势,彰显自己具有强大的人脉。
他不是从老家邀请工匠为自己造房子,而是向以前的部下汤和借用300名士兵,来为自己建造宅第。
李善长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告诉乡亲们,我不是普通人、我是开国元勋、我是有功之人、我有一般人享受不到的待遇。
令李善长没想到,如今的部下不是当年的部下了,汤和把借兵造宅这件事禀报了朱元璋。
朱元璋觉得问题挺严重的,李善长人老心不老,而且倚老卖老,念念不忘当年的功劳,还在试探部下的忠心,还有东山再起的野心啊!
朱元璋对李善长更加不满、更加猜疑、更加怨恨。


滥用人情、引发太祖深挖
有一批罪犯即将发配边疆,其中的丁斌是李善长的亲戚。李善长几次向朱元璋求情,赦免丁斌。
本来朱元璋对李善长就很不高兴,因为他已经退位了,还喜欢过问国事。
这次为丁斌求情,朱元璋更加恼火,不但不赦免丁斌,而且要对丁斌严加审讯,深挖背后的盘根错节。
丁斌招供李存义等人过去与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况;
太祖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又牵连到李善长。
原来,胡惟庸多次派人、甚至亲自去劝说李善长一起谋反,并且承诺:一旦大事成功,就让李善长担任淮西之王。
虽然李善长没有同意参与谋反,但是他知情不报!这也是与谋反同罪的。
恰好这时候又有人检举李善长: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的使者封绩,李善长也是匿而不报。
很多大臣接连不断向朱元璋上书,弹劾李善长;就连李善长的女仆也揭发李善长与胡惟庸经常私会密谋的事情。
朱元璋异常愤怒,他觉得李善长身为皇亲国戚,知道有人谋反、却不揭发举报,而是犹豫观望、心怀两端,就是真正的大逆不道!
朱元璋决心狠狠惩处李善长,即使李善长已经76岁了。


星变灾祸、近乎满门抄斩
正当朱元璋对李善长万分恼火的时候,钦天监报告天象发生异变,巨星从天空陨落。
朱元璋召集六部大臣询问吉凶,都说肯定有灾难即将降临。
朱元璋命令占卜官员进行占卜,结果是灾祸必须降临在老臣身上,否则皇上就有灾难。
把李善长的事情与天象星变联系起来,朱元璋毫不犹豫,命人将李善长及其一家妻、女、弟、侄,总共70多人,全部处死。
因为李善长儿子李祺是驸马都尉,儿媳是临安公主,免于死罪,但是被迁徙到江浦。时间不长,两人先后死去。
李祺儿子李芳、李茂,因为是公主儿子、皇上外孙,便网开一面,没有治罪。
李芳担任留守中卫指挥;李茂担任旗手卫镇扶。
但是,原来承诺的可以世袭韩国公的权利,统统取消了。
在皇帝面前,再大的功劳都不是免死的铁证;平时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皇帝处死大臣的理由。
公元1390年,朱元璋将77岁的李善长满门抄斩,李善长翻出当年朱元璋御赐给他的免死金牌,恳请朱元璋饶他一命,谁知朱元璋冷笑一声:“你再仔细看看,金牌上写的是什么?”李善长仔细一看,顿时面如死灰!
李善长与朱元璋是同乡。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个乡里的贤士。
在元至正十四年,他加入了起义军,并结识了朱元璋。两人一见面,便觉得彼此相见恨晚。他们互相比较自己与刘邦、萧何的关系,讨论了如何夺取政权的计划,一直谈到深夜。
当时,李善长年仅40岁,而朱元璋只有26岁。之后,他参与了机要工作,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并向他建议“行仁义,禁杀掠,结民心”。
有一段时间,朱元璋的上级郭子兴对李善长的才华非常欣赏,想把他征调到自己的部门,但李善长坚决不同意,流着鼻涕表示只想跟随朱元璋。朱元璋经常亲自上阵作战,而他则留在后方负责调度兵马和粮食,成为朱元璋帐下的“萧何”。
1368年,朱元璋称帝,李善长被任命为大明天子的左丞相,并被授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等职衔。
同年五月,朱元璋前往汴梁视察,留下李善长担任南京监国。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所有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都由李善长按照规定或情况自行处理,朱元璋对他赋予了无限的信任。
1368年11月,朱元璋大力封赏功臣,将李善长封为韩国公,赐食邑四千八百户,并将他的官职由太子少师升为皇帝的太师,并升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的爵位。
朱元璋认为李善长是自己的老战友,虽然年事已高,有些愚钝,但他早年就投身军旅,历经千辛万苦,不仅在连年征战中治理后方、供给军粮,功不可没。因此,在大封功臣时,朱元璋将李善长视为自己的淮西旧人,并晋升为大国。
同时,朱元璋还赐给李善长铁券,免除了他两次死罪以及其子一次死罪。
尽管当时大将徐达的军功最高,被封为右丞相,但李善长在当时却独揽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人物。然而,尽管李善长功绩显赫,但他也存在一些缺点。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视察汴梁期间留李善长居守南京。然而,李善长的亲信李彬因贪污罪被御史中丞刘基依法判处死刑,李善长一再为其求情,希望能够从轻发落。但刘基不为所动,最终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李彬被处死。
李善长认为刘基故意刁难他,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因此与刘基反目成仇,并教唆淮西派官员以及对刘基不满的人一起参奏刘基。最终,刘基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抵挡,选择请辞回家,次年干脆告老还乡。
李善长的性格缺陷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埋下了悲剧的伏笔。他再也没有在政治上取得新的成就,反而成为了淮西官僚集团的一员,不断打击异己,拉帮结派。这些风言风语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引起了他的不满。尽管朱元璋将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但是他对李氏的猜忌并没有因此消除。
在洪武四年,李善长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顺水推舟,希望他早点离开。这一举动向李氏传递了一个失宠的信号,但李善长却没有看出朱元璋的意图。
更糟糕的是,由于李善长的极力荐引,淮西人胡惟庸从宁国知县一路升至左丞相的高位,随后成为全国大政的掌权者。胡惟庸甚至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
胡惟庸凭借自己是淮西旧人、以及李善长为他提供的靠山,专横跋扈,胡作非为。最终,在七年后的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了胡惟庸。随后,所有与胡案有关的人也都被处置了,唯独李善长没有受到惩罚。
对于李善长来说,杀死胡惟庸是一种警醒的手段。作为同乡、引荐人、靠山和亲戚,所有人都能看出李善长的牵连。可惜的是,这一切并没有让他有所反省,他依然傲慢跋扈,固执己见。
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正月,南京城中没有任何喜庆气氛,只有一片寒气逼人。更加恐怖的是,发生了一场杀戮。监察御史揭发了李善长与胡惟庸案件的牵连,引爆了这次惨案。
据说,胡惟庸曾四次劝说李善长参与反抗朱元璋,一次,二人在密室中对坐,谈话的内容无从得知。后来,胡惟庸派遣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进行游说,李善长沉默了半天,最终说道:“我已年迈,等我死后,你们自己去做吧。”这样的话使得朱元璋非常愤怒。
然而,李善长却依然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之后,他为了建造私宅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三百人,被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严厉地斥责李善长说:“你是元勋国戚,知道他们的逆谋却不检举,左右观望,心在两端,实在是大逆不道!”
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抄家杀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人。李善长拿出了一张免死铁券,以为自己可以逃过一劫,但朱元璋却看出其中的问题,指出“李善长,你仔细看看免死铁券的背面!”。李善长一看,铁券上竟然写着“除谋反大逆”几个小字!最终,李善长的儿子因为娶了公主,仅免于死亡,夫妻被迁徙到江浦。
有人认为李善长的死是因为朱元璋过分猜忌,导致他最终遭到了不白之冤。也有人认为这是李善长自己不识时务,无法看清形势所致。历史早已经逝去,我们无法得知真相,只能由后人去评断。
4 种情况下,功臣是「应该」死的。
李善长属于第三种:没啥太大功劳,但是为皇帝心腹,知道皇帝的很多小秘密;且创业成功后恃宠而骄,广结党羽,心怀鬼胎。
其实,杀功臣这事儿,是古代皇帝的一个「优良传统」,杀得花样百出。
我们来聊聊各种情况:
第一种,最主流的情况,在跟随皇帝创业或是进行重要战争的过程中,某人有重大突出表现,能力超群,皇帝认为其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
最典型的案例——勾践杀文种。
勾践给了文种一把剑,并说了这么一段话:「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解释一下,勾践大家很熟悉,就是卧薪尝胆的那位。
在灭掉吴国后,他对大功臣文种说道:「当初你教了我七种攻打吴国的方法,我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灭掉了。现在,你手中还掌握着四种,让我时刻不得安枕。所以,我赐给你一把剑,你用此剑打开阴阳分界,去向我爹(已死)汇报那四种吧!」
这正应了范蠡之前的预言:「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是这个道理。
你不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却有着出众的能力和厚重的履历,群众基础好、人脉广、能力强,有条件取代现任老大,这种情况就是「怀璧」。
老大就不放心你,你就得死。
秦惠文王杀商鞅、吕后杀韩信、汉景帝杀周亚夫、汉和帝杀窦宪,都是这种情况。
第二种,皇帝相对较弱,而老爹留下的武将、功臣太牛逼,管不了、镇不住,不杀不足以维护皇权。
这里,就要介绍下一众皇帝的兄、叔、舅、父了。
古代的权臣们,都喜在皇帝面前充大辈。
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项羽称范增为「亚父」;霍光是汉宣帝的岳父;万历称张居正为「先生」;阿敏、莽古尔泰称皇太极为「汗弟」;福临称多尔衮为「皇叔父」,后来又升级为「皇父」;雍正称隆科多为「舅舅」。
以上情况,有些确实是有血缘关系的,像福临与多尔衮就是叔侄关系。
还有些是「疑似血缘」,像司马迁老先生告诉我们,嬴政他妈赵姬先跟吕不韦滚床单,有了身孕;再嫁给嬴子楚(嬴政他爹),生下嬴政。即「吕不韦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在那个没有数码相机记录、也没有 DNA 检测的年代,司马迁并非当事人,却对受孕的日子拿捏得如此之准,且言之凿凿,实属开狗血言情戏之先河。
还有些是没有血缘却强行血缘的,像隆科多并非雍正的亲舅舅,只是雍正养母的兄弟。
只是因为在康熙咽气那会儿,隆科多是九门提督,掌握着满北京城的兵权,所以雍正强行认了这个舅舅。
然而,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些让皇帝当小辈的权臣们都很难善终,即便是死了也要被清算。
上文说过的这几位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善终。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你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某天开会时,你的某个下属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大摇大摆地坐在你旁边,称呼你「大侄子」或「小老弟」或「外甥」或「学生」,你这么做不对,应该怎么怎么办。
今后下属们还会认你这个领导吗?
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不能有任何人凌驾于皇权之上。
第三种,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并不算突出,没啥太大功劳,但是为皇帝心腹,知道皇帝的很多小秘密;且创业成功后恃宠而骄,广结党羽,心怀鬼胎。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年羹尧。
说实在的,这位老兄打仗的水平很一般,青海大捷实质上是岳钟琪打的。
雍正之所以捧年羹尧,一是因为两人长期过从甚密,值得信任;二是因为当时雍正急于证明自己的人比老十四更会打仗,所以强行捧出了这么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
然而,当仗打完了,雍正的地位巩固了,年羹尧的利用价值就到头了,被定「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僣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专擅之罪六,忌刻之罪六,残忍之罪四,贪黩之罪十八,侵蚀之罪十五,凡九十二款」。
给年羹尧定罪这会儿,雍正登基才三年,年羹尧平均每年犯大罪 31 款,这要是不紧赶慢赶地犯,还真完不成进度。
更讽刺的是,杀年羹尧时,雍正自己也说:「羹尧谋逆虽实,而事迹未著」。
这个意思就是年羹尧确实要谋反,但还没有具体实施,这大概也是「莫须有」吧。
其他知道雍正小秘密的人,也大都难得善终。
例如,雍正刚接班那会儿,去西北没收老十四兵权的人叫「延信」,当时雍正帝对其密谕:
尔到达后,尔将大将军王之所有奏书、所奉朱批谕旨,均收缴,封闭具奏送来。 倘将军(要求)亲自携带,尔速陈其由(借口),于伊家私书到达(北京)前密奏。 倘尔稍有怠懈、庸儒,使其观家书而未全解送,朕则怨尔。 途中若遇大将军,此情(雍正对延信的密谕)万勿被发觉。 尔抵达(甘州)后即收领(大将军)印信,掌权之后再行(上述要求)。
雍正这是在手把手地教延信怎么算计老十四。
之后的雍正五年,此人被定大罪 20 款,永久禁锢,第二年便死于禁所。
再例如,老八、老九被雍正搞倒后,由李绂负责看管。
在李绂的「精心看护」下,二人于一年之内相继腹痛而死。
他俩死后的第二年,李绂被定罪 21 款,拟斩首。
后来刑部去李绂家抄家时,发现实在是没啥可抄的东西,他相当清廉。
雍正这才没杀,将其免官为民。
除了雍正朝的一堆案例外,刘邦攻卢绾、朱元璋杀李善长,也属于这种情况。
第四种,皇帝很「酷」,不是「cool」那个「酷」,而是「严酷」的「酷」。
只要你敢犯错,管你是不是功臣,我都要杀。
最典型的两位,即汉武帝与清纯帝。
前者大家很熟悉,后者就是乾隆老佛爷啦,按照其谥号,他就该这么叫。
汉武帝虽然嘴上「独尊儒术」,但骨子里却是典型的「法家治国」。
他通常不问其人是谁,只问其事如何。
凡是违反律条规定的,一概按章治罪。
汉武帝对李夫人,可谓是爱得花样百出。
但是对李夫人的亲戚们,他就不怎么爱了。
李夫人的兄弟李延年等人「坐奸」,汉武帝下令:「族」,即族灭。
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率军征伐大宛,因路途遥远,粮食不济,请求撤回。
汉武帝下令:「关闭玉门关,出征将士敢入关者斩!」即广为流传的「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武帝一朝十三位丞相,被免职的有七位,因罪自杀或下狱而死的有五位。
被免职的七位中,还有两位非正常死亡。
一位是刘彻的表叔窦婴,因矫诏被腰斩弃市;另一位是他的舅舅田蚡,窦婴死后,田蚡担心下一个轮到自己,惶惶不可终日,吓得精神分裂而死。
其实呢,这两人对刘彻都算是比较忠心的。
窦婴曾极力反对窦太后「立皇帝弟弟为储君」(即立刘彻的叔叔梁王刘武为储君,当时刘彻并非太子);田蚡在刘彻上位的过程中也出了不少力。
而最终,他们都不得善终。
再说说乾隆,他可谓是「没有最酷、只有更酷」。
他的原则是:只要你敢把差事办砸了,我就敢杀。
姓爱新觉罗没用,当大学士(相当于唐宋的宰相)没用,亲王更没用,活佛的弟弟也不好使。
只要不是乾隆他妈和富察氏家(乾隆帝最宠爱的妃子)的人,都得死。
打金川时,清军久攻不克,张广泗和讷亲两位统帅吵嘴。
张广泗时任川陕总督,也就是管两个省的封疆大吏,之前在平定西南叛乱时屡立战功。
讷亲更了不得,他是乾隆的发小,历任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
这两个人,都因战事不利被乾隆杀了。
杀讷亲时,乾隆特别交代,用讷亲的爷爷遏必隆(顺治朝四大辅政之一)生前所用的刀杀他……
喀尔喀活佛哲布尊丹巴的弟弟「额琳沁多尔济」,位列亲王(清朝宗室最高爵位)。
因押送叛军首领进京途中「玩忽懈怠」,致其逃脱,杀。
雅尔哈善(爱新觉罗宗室)率军攻打库车城,久攻不克,杀。
在此过程中绿旗总兵马得胜与雅尔哈善的意见不合,一并杀。
有二十多个叛军投降清军,绿旗总兵傅魁把他们杀了,上报乾隆为「斩获」,而不是「俘获」。
事后乾隆经调查发现真相,以傅魁「欺诳邀功,情罪甚为可恶」为由,令将其在军前问斩,传首绿旗诸军,引以为戒。
平定准部叛乱时,玉保、策楞两位仁兄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被乾隆定性为「怯懦」,于军前解职,押解回京治罪。
没成想,这两位老兄在途中被叛军所杀。
按说呢,这也算是死在工作岗位上,就算不优抚,也该是功过相抵。
消息传来,乾隆竟然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拍手称快,说他俩的死是「罪孽满盈,致干天谴」。
通俗点儿说就是:死得好!你俩把仗打成这个样子,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就是这么「酷」!
好啦,以上,就是种种杀功臣的情况。
再说个例外:李世民。
我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李世民为什么没有被杀?
唐朝开国最大的功臣是谁呢?
答案就是李世民。
李唐前期的军功主要集中在三个人身上——李世民、李靖和李勣。
李世民歼灭王世充、窦建德的主力兵团,打下整个北方;李靖打下大半个南方,随后出奇兵攻灭东突厥;李勣攻灭高句丽,完成了唐朝周边的扫尾工作。
论重要程度,无疑是李世民居首。
因为他是开创者、拓空者,有了他打下的基本盘,才有了李靖、李勣的功业。
李世民立了如此大功,受封的官职是什么呢?
「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而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经是「雍州牧、尚书令、太尉、秦王」。
解释一下这些官职。
「雍州牧」相当于首都市长。
「尚书令」相当于宰相。
「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
「秦王」是王爵,传统最高爵位。
「司徒」为三公之一,是最高品阶的官职。
「陕东道大行台」相当于陕东道军区司令,以洛阳为核心,约为半个北方。
「天策上将」既是荣誉称号,又是爵位,又是官职。
荣誉称号我就不解释了;爵位方面,天策上将凌驾于所有爵位之上;官职方面,天策上将可以开府,即「天策府」,相当于另建一个小朝廷。
如此封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问题来了,李渊难道不知道功高震主这一说吗?
不,他知道。
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时,李渊就说过,李世民的功劳之大,「古官号不足以称」。
那么李渊为什么不杀李世民呢?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有三点
第一,胡惟庸案的影响。胡惟庸或许谋反的心思不多,但结党形成尾大不掉态势以达成和朱元璋分庭抗礼的心思是有的,而且很坚决。
第二,确有二心,但这个二心并不是非要推翻朱元璋。李善长已经位极人臣,按理说是没必要趟胡惟庸这个浑水的,但是弟弟李存义已经被胡惟庸绑上了他的战车,对于胡惟庸的心思李善长是了解的,但他不能去告发,李善长对淮西派领袖这个组织地位看得比较重,他若去告发的话,可保住自己,但是铁定会失去自己的弟弟和淮西派官僚心中的地位。再说朱元璋,朱元璋是一开始就打算要灭李善长吗?我倾向于不是,胡惟庸案第一阶段牵连之广史所罕有,这样都没有牵连到李善长,还把公主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来安抚他,后来李存义被挖掘出以后朱元璋也因为李善长而额外开恩,把李存义一家发配到崇明岛落户上海户口。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说,相比于日后冯胜的欲加之罪,这是对李善长天大的恩情了,这是太子需要跳河才能换来的恩情,而李善长竟然几次三番的不谢恩,这样一来,李善长的态度就很值得玩味了,在朱元璋看来,这就是心怀怨望,一个站在权力核心的人对你心怀怨望的话,那就只剩下你死我活了。
第三,不知收敛。如果说朱元璋一开始没有打算杀掉李善长,那么在李存义案拒绝谢恩后朱元璋对李善长的皇恩就荡然无存了,马皇后薨逝之后就真的动了杀机了。这种时候李善长依然抱着淮西领袖的身份结交武臣,丝毫不知收敛,还借护卫来修公府以示尊荣,来提高自己在淮西武臣心中的地位,这是一个导火索,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要做绝了。朱元璋以李存义府中家丁为切入点,硬是把李善长案做成了里通外国意欲谋反。一代名臣最终落得灭族的下场,可怜可悲。
补充一点:从李善长向汤和借护卫修公府来看,李善长完全就没有谋反的心思,因为汤和从来都不是李善长的心腹,无论感情上还是利益上,汤和都倾向于朱元璋。有谋反心思还向一个不是自己心腹的重臣借兵,李善长如果智商这样的话那他不会成为功臣之首。他已经位极人臣,不犯事的话死后肯定会追封王爵,他随胡惟庸谋反的动机完全没有,但他有投机的心思,用给汪广洋定罪的圣旨来概括说就是“坐观兴废”“君之利视之,君之祸亦视之”说白了就是对朱元璋没有那么深的敬畏。对皇帝敬畏不够还心怀怨望,这就是取死之道。
司马懿打了个样儿,从此以后谁也别说自己老实厚道啥的。。。
要骂就骂司马懿做事做的太绝了,太没底线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3 10:49:46  更:2024-01-13 11:46:09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