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梁建章称「将投资重点转向人口」,以生育福利鼓励生育,可有效应对当前及未来的经济挑战,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正文阅读

[历史人文]梁建章称「将投资重点转向人口」,以生育福利鼓励生育,可有效应对当前及未来的经济挑战,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针对人口、经济等系列问题,梁建章近日接受了经济观察网的专访。在这次对话中,他提出从长期来看,新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产生影响。他分析各类…
那么大一个需求侧问题,有的真看不见,有的装看不见。
喊供给侧都喊出路径依赖来了。
现在是有效需求不足,再过二十年就是能产生有效需求的人不足了。
还扭扭捏捏个什么呢?继续让白岩松出来掩耳盗铃自己觉得有用吗?
生娃发钱这件事,想都不要想。
先说执行效果。上一次惠及全民的活动是以社区为最小网格单位,给封闭在家的小区居民们发菜。在这项为期三年的活动里,仅仅只看“送菜”这一个环节,上到市政府指定采购公司,下到小区居委会物业办公室,哪个环节没爆出过中饱私囊的惊天大瓜?
再说可信度。即便执行流程全部整顿完毕公开透明了,奖励能赶在“符合领取条件”的时刻发到手吗?会不会都是郑州那一套说辞呢?
这种一次性几万几十万金额的交易,你就是去银行取钱,超过5万也够呛当天能取走吧?
只能说明高层不在乎人口减少,少子化,老龄化都不在乎。
不然的话,总不能说在乎了,却无能为力吧。
但凡国家发的起早就发了,为什么在发钱和发福利之间国家选择了发文件,说白了就是给不起。别说提前发,就是按时按点的发养老金都不够用了,延迟退休政策是因为需要60多岁的人工作吗,还不是为了少发养老金。中国平均寿命78岁,延迟退休预计到65岁,病病殃殃的还能活个13年,今后能拿到养老金的人就已经算是胜利了。
给有孩子的家庭发钱,必然挤压无孩家庭或个人的利益。
进而导致这部分家庭和个人更无力生育。
发钱不是不行,但是我们要注意方法。
过去都是三孩二孩发钱,这政策坏在什么地方了?
某种意义上劫贫济富了。
人家能生两个孩子,三个孩子,本身就说明人家条件不错,你还发钱给他。
钱从哪里来呢?
给一孩发钱确实比原来的方案更进步了一些,但是依旧换汤不换药。
生育的前提一般是结婚,结婚的前提一般是恋爱,稳定的工作,固定居所。
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考虑不到。
他们在大城市打拼,没有房子,连结婚的资格都没有,怎么生孩子呢?
你现在不去帮助这些人,反而把这些人交的税拿走,给已经结婚生孩子的发钱。
这叫什么事呢?
这相当于什么?
举个例子,一线城市的本地人,因为有房子,比外地来打工的更容易结婚。
也就更容易拿到这些“生育补贴”。
而外地打工仔不容易在一线城市生育,接不了婚,反而还要出钱给本地人生娃……
你想想这个场景,是不是过于地狱了?
所以要解决生育问题,是不能只盯着生育的。
这样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缩小贫富差距,给所有的年轻人发钱,增加年轻人的收入,促进年轻人结婚,这样说不定还能有点效果。
发少了没用,发多了发不起。
这个问题上我很悲观。。。
梁建章分析各类投资标的后得出的结论是,最值得投资的标的是人口。他认为,应采取财政赤字的方式给有孩子的家庭发钱,直接发钱对刺激经济是最有效的方式。
梁建章:中国的生育成本,全球最高,生一个要50万。
经济学家梁建章研究为什么现在中国年轻人不肯生小孩了,算出来在中国生一个小孩养到18岁平均要花50万。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花费接近100万。
花费高的原因有三:
第一、房价高,收入低。
第二、教育支出高。
第三、生育补贴少。几乎没有落实。 ?
还是那句话,现在各路专家的“主意”,新加坡早就实行了。效果咋样去看呗。
新加坡现在是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养育/收入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给孩子也发钱,每个孩子每年能领到合人民币5.7万,还有其他各种补贴。
但新加坡华人生育率一样不超过1。
怎么解决呢?记得去年5月高盛出过一个分析:
说中国当下遇到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年轻人就业困难。
经过一大堆推导分析后,高盛得出了结论,中国应该优先解决年轻人就业难的问题,不然年轻人连好点的工作都没有,想结婚生育也没那个条件。解决不了年轻人就业保障,各种刺激年轻人生育的政策肯定都没啥用。
即只给孩子父母发钱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广泛的收入分配调整,带来更多的现代化就业岗位。让年轻人找工作容易,才能有效促进生育。
韩国政府1月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出生人口约23.5万人,创历史新低。随着中国出生人口下降,很多人担心中国也会出现与韩国同样的问题。
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于2012年出版了《中国人太多了吗》,这是中国大陆首本公开批评一孩政策的书。此后,他始终不懈地向公众传达他对人口减少趋势的担忧,并积极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2023年他再次以《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为主题,深入探讨人口问题对经济和创新的影响。他认为,人口减少会对科技创新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会影响每个人的收入。
梁建章也曾提出“法定结婚年龄改为18岁”“生一个孩子奖励一百万”等促进人口增长的建议,都引起了社会热议。他的长期建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二孩、三孩政策的出台。在年轻网友的心中,梁建章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企业家,更像是“催生办主任”,但是了解他经济逻辑的人就会懂得,他是“建议政府来鼓励生育”,换言之,通过生育减负来鼓励人们生育。
针对人口、经济等系列问题,梁建章近日接受了经济观察网的专访。在这次对话中,他提出从长期来看,新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产生影响。他分析各类投资标的后得出的结论是,最值得投资的标的是人口。他认为,应采取财政赤字的方式给有孩子的家庭发钱,直接发钱对刺激经济是最有效的方式。
以下为对话:
经济观察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提法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但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多,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你怎么看待现阶段的经济挑战?如何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的经济药方?
梁建章:我认为在5年至10年的中期视角下,中国经济表现出向好的趋势,科技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新出生人口的减少可能会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产生影响。
近两年,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房地产相关行业投资大幅减少,这与人口变化密切相关。那些预期人口增长的城市面临房产投资下降的压力,人口不增长的城市更是如此。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投资下降将产生巨大的缺口,短期内经济压力依然存在。
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有限。传统的投资驱动方式,如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入等,已接近饱和。制造业的拉动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有其自身的节奏,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拉动需求;教育领域的投资也面临过剩问题,学校数量已经过多,进一步的投资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负面影响;旅游和新能源领域可能存在投资机会,但都需要具体的项目和技术支持。在传统投资渠道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投资领域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口成为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当前中国面临新出生人口减少的问题,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通过提供生育福利和家庭福利,可以减轻年轻家庭的压力,鼓励生育,从而增加人口数量。
这种投资不仅能够解决短期经济问题,还能应对长期人口结构带来的挑战。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发放补贴给有孩子的家庭,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这样的投资规模需要足够大,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能够鼓励生育和拉动需求。我认为将投资重点转向人力资源,尤其是通过提供生育福利来鼓励生育,是中国经济在短期和长期内都需要的策略。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挑战。
经济观察网:你一直在主张发钱刺激经济,用财政赤字来发育儿补贴,可是2023年中央财政赤字率是3.8%,触碰了欧盟所谓的“3%的国际警戒线”。这种情况下,政府拿什么钱来发生育补贴?
梁建章:之所以设定这个财政赤字的限额,主要是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如果社会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人们增加的消费需求,那么物价就会上涨,或者我们不得不依赖进口,这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并引发通胀。另一方面,如果国内生产能力不足,也会导致同样的通胀问题。
在中国,我们并不面临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的产能非常充足,即使消费量提升20%,现有的产能也完全能够满足需求。此外,中国并不严重依赖进口。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不需要过度担心通胀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美国,美国之所以不用担心,是因为它可以出口货币,而美元是世界的通行货币,它印钞票实际上是由其他国家来承担通胀。而中国则是因为我们拥有巨大的产能输出,我们可以出口产能,而且产能非常丰富,不会引起通胀。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不愿意投资和消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度已经接近0。因此,中国现在必须通过印钞票,或者说通过赤字来刺激经济。
政府也曾经发放过货币,但是这些发放的货币并没有投向真正的投资需求。如果企业没有投资项目,只是用来还旧债或者存放在银行里,并没有真正形成投资,也没有在经济中创造就业或者形成购买力。因此,我们希望这次发放货币能够真正地发放给家庭,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或者未来有孩子的家庭。这也是对未来人力资源的一种投资。
经济观察网: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理论,不同人的边际消费和边际储蓄的倾向不同,一元钱分别给富人与穷人,效用是不同的。如何保证发放的钱用于消费,而不是被储存起来?
梁建章: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经济,鉴于中国目前电子支付系统的发达,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发放消费券变得相对便捷。以往发放消费券可能会涉及较高的成本和操作复杂性,而直接发放现金则被认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现在,这两种方式都变得可行。我认为,无论是发放消费券还是现金,效果差异并不会太大,因为大多数家庭目前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这样的政策预期一旦形成,不仅能够激发普通家庭的消费意愿,甚至会鼓励到有钱人增加投资。
经济观察网:你曾建议,每月对一孩家庭补贴1000元,二孩是1500元,三孩是2000元。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现在有变化吗?
梁建章:我认为至少要千元级别才会起作用,一孩家庭需要1000元,二孩家庭需要2500元,三孩家庭需要6000元。如果新增人口能够恢复到1000万,每年每个家庭补贴三四万元,那累计下来就是三四千亿元,这对于拉动GDP有显著影响。我觉得至少用GDP的2%至5%来鼓励生育,生育率才能提升到欧美发达国家1.6左右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GDP的2.4%来补贴,即每孩每月补贴1000元,每年可以多生240万个孩子。
经济观察网:中国一些城市也推行了生育现金补贴措施,比如杭州对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0000元。你认为补贴的力度和生育率是正相关的吗?地方生育政策的突破,有没有可能被推广到全国?
梁建章:地方政府做是不可行的,因为它的钱太少了。我们要说的是GDP的百分之几,整个地方税才占GDP的百分之几。另外,人是流动的,地方政府其实没有动力做这个事情,力度上也差了一个数量级。根据我们的测算,把孩子从0岁养到上大学,差不多需要几十万元的支出,一个月补贴几百块钱很难起到作用。所以这一定是中央政府才能做的事情。
经济观察网:通过生育补贴来刺激经济的效果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尝试过用发钱刺激经济,中国从中能获得哪些新的经验或者警示?
梁建章:有些发钱是短期的,我觉得生育补贴应该是长期的,这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对未来的投资。发钱正好解决通缩问题,长期来看不会有很大压力,因为中国的产能是被激发出来的,一旦激发得多了,产能上去了以后,税收也会增加。人力资本的提升、国力的增强会让整个“蛋糕”增大。
欧洲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由于产能不足,欧洲的发钱会引起通胀。美国发钱可以让其它国家去承担通胀。中国的情况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不同,长期的发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来扩大经济“蛋糕”,从而为人力资源投资提供资金来源。
经济观察网: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中国也一直在提出要做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你觉得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梁建章: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首先需要给有孩子的家庭发钱来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其次,需要切实保障女性在生育、产假、就业等方面的权益,构建一个对女性生育友好的社会。中国人的工作时间、努力程度在世界排名前列,这当然是一个好事,但是也要考虑到家庭,中国人应该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创造力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才能迸发。欧洲人、美国人都擅长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向欧美国家学习。
单纯用补贴促进生育,实际上掉入了逻辑陷阱。
从宏观层面讲,鼓励生育,是为了促进消费、增加税源,让宏观财政“赚了”。
而补贴的逻辑,却是让个体层面觉得“收入大于付出”,让他们觉得“赚了”,从而愿意生育。
宏观财政“赚了”,个体也“赚了”,那究竟赚的是谁的钱?


当然,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亏今天的钱,肥明天的腰包”。
抱歉,很难做到。
无论怎么补贴,你能把小孩0-6岁的所有花费全覆盖吗?
那就相当于奶粉、教育、服装等等整个婴幼儿市场,全部由国家财政养活,必然远超这几个行业带来的税收、就业等价值。
况且,最乐观估计,国家财政也得18年见到回头钱(税源成熟)。
国家财政是否有那个能力和耐心去支持这么干?
所以我个人认为,单纯靠补贴,对于生育率下降最多只能减缓,不能扭转。
解开问题的核心答案绝不是补贴,我认为,年轻人缺的也不止那点奶粉钱。
给你们看看目前新加坡的催生政策:
生娃就发钱,也就是“婴儿花红”,第一、二胎能拿到8000新元(差不多3.8万元人民币)的现金补贴,三胎、四胎补贴更多。
鼓励家长把孩子送到托育中心,2-18个月大的小孩,每个月补贴600新加坡元(约合2800多元人民币),接下来一直到6岁,每个月补贴300新加坡元。
有统计数据显示,有两个孩子的新加坡家庭,当孩子年满13岁时,经济方面累计的资助可以达到118000美元(约75.2万元人民币)。
这么高的补贴,年轻人总该敞开肚皮生了吧?
然而,2020年新加坡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2以下。
那么,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是成年人的保障。
以女性为例,一旦选择生育,必定会有半年到两年的职场空窗期,个人职业发展很可能戛然而止。
这部分损失,是无论如何都补贴不过来的。
“未来发展”四个字,你一个月百八千就指望人家卖了?
更别提,期间丈夫的经济压力,是否有相关单位严格保障顶梁柱不失业?
是否有行业能容忍一个成年人每天早点下班照顾老婆孩子?
是否有公司平等对待已婚男和单身男?
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指向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体系。
所谓的生育补贴,最多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不了根本。
唯有让生存环境大大改善,才能迎来生育率的回升。
你找个经济学的本科生拿着二十年前的宏观经济学或者五十年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提出的建议会比他的建议更深入且广泛。
保障劳动待遇是不敢提的。
整治金融投机是不敢说的。
建设教育社保是不敢要的。
打击极端女权是不敢做的。
银行支持实业是不敢讲的。
唯一能给的建议是拉赤字拉国债给经济擦屁股,还是要政府包办。意思印钱解决一切,什么老牌凯恩斯主义者(
哎不对,凯恩斯主义者也不会只给有孩子的家庭发补贴啊?失业工人呢?老年人口呢?
什么半吊子的凯恩斯主义者(悲
你还是先解决男女关系的黑暗森林猜疑链
再考虑生育问题吧.
咋说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人口版的货币化棚改?我倒是相信在现在地方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如果一切向“钱”看那地方政府还是很有动力直接生孩子发钱的。
正如我之前回答里面提到的,b站有个斯洛伐克的博主就分享了她们那边的情况,那边生孩子发钱还给超长产假,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女性为了钱疯狂的生,不喜欢小孩也生,因为生完小孩有不少钱,很长时间也不用去工作。
【为什么老外这么能生孩子,每家至少3-4个多的十几个-哔哩哔哩】 ?b23.tv/uroD4i8
但是也正如我之前回答里面提到的,不是国家对于生育不着急,而是国家不是一个整体,各个部门利益不同,真要像斯洛伐克那样一群女性不上班为了钱疯狂生孩子,对现有的妇女权益指标有很大的冲突,说白了要执行生孩子发钱的政策,得先和主管妇女权益的部门协商好再执行(当然不止一个部门,得大家一起协商好才行),详细可以看我之前的回答:
人大教授翟东升建议「生个孩子给一居室」,如何看待此言论??www.zhihu.com/question/638576954/answer/3355354135?utm_psn=1728090977737363456
当下横亘在14亿人面前最大的一座山是分配不公啊,14亿后面的零头拿走了大多数人创造的财富,
如果真的是按劳分配,那盖房的农民工为啥还是买不起房子,甚至养老,医疗成了问题,而在办公室里搞分配的专家和权利们,我敢拍着胸脯说,肯定有房有车,有地位,有养老,有医疗,伴侣资源也大把,孩子教育也一流。
鼓励生育没错,可如果继续拿结不起婚的,农民孩子的剩余价值补贴给权利和专家们,让他们放假剩二胎,三胎的话,那真就又赢麻了。
其实很多人都已经厌倦了这种宏大叙事,言必称战略、全局、博弈。这种宏大叙事的提出者无一例外是把人当成资源客体来看,而不是人本身,而他们则把自己看做是“棋手”。
人口不是牲口,人首先是人,人有自己的想法,人在自己过得不爽、陷于无尽内卷的时候自然就没有生育的愿望;人觉得幸福并且预期以后也会持续幸福的时候,也会比较自然的想让自己的后代来延续这种幸福,没有人愿意生个孩子来受苦。
说句难听的,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当前的人口还是太多了,什么时候“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种言论密集减少的时候,才有可能重新激发起生育欲望。
真要玩宏大叙事也得照规律来,生孩子抽象一点就是“人口资源的供给”,供大于求的时候竞争激烈、单位价格下降,供给者收益/幸福感持续降低最终导致大量供给者自动退出,然后供给减少,供小于求,单位价格上涨,生产者收益/幸福感提升,吸引更多人参与供给,人口上涨。
这是个规律,我们都学过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律不会以任何人或者组织的意志为转移,做这些事情能起到的效果无非是尽可能平滑这条曲线,但是这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能起到一点点效果。棋手们,你们当真舍得吗?
这里不是嘲讽,而是将某些人的行为复述一遍。
某地有一个生娃奖励,23年9月1号出台的。一胎2000,二胎5000,三胎一万五
因为按相关政策申领的5000元生育补贴迟迟未发放,12月初,郑女士向社区咨询,街道办回复称:“政策是真的,但资金迟迟没有下拨,目前还在等上级部门的通知。!
人口学家们好像弄错了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缺人吗?
不缺啊!
未来会缺人吗?
也不会缺人啊!
那缺什么呢?
缺牛马啊!
从前喜欢打魔兽,和对手脱到后期,我就出一堆最低级的民兵给英雄垫脚,平时采矿,打起仗来当炮灰,你问我为什么不好好运营?那是因为英雄们铺张浪费,一人6个药没事吃着玩,没钱了,而且技术不行,升本科技也没跟上。
不是好好运营不行,而是牛马更有性价比,有时候都不用钱,忽悠一下就可以。
投资是追求回报的。
生了孩子还得管吃管喝管教育。
妥妥的是消费不是投资。
现在每年毕业生失业率还没降到大家都满意的水平呢,这个时候刺激生育,多的人谁给工作?
屁股决定立场,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我有不同的意见。
鼓励生育的钱,是哪来的?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于不生的人。
毕竟,假设全民纳税,只有生育人口可以拿到福利,那么这不就是变成了间接的“不生育税”了么?
问题是,不生育的人,大多数本来就不富裕,最终不就又是一场劫贫济富么?
然后:很多人穷的不想生育,还得纳税,更没条件生了。
这有违全民富裕的大方针。
吾有一策,可解此题。
按照财富值,制订生育标准,比如身价100万,生1个,1000万生10个,以此类推,对生育不达标的富豪群体客以重税。用富人的生育税来支持肯生育的穷人。(具体是100万还是几百万,大家可以商量)
道理很简单:全民富裕的背景下,应该让富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富人的钱哪来的?来自于自己的努力(打个问号)以及穷人。因此富人本来就,有义务、有责任来解决社会问题。
你不能说你们富人赚钱了,一点社会责任也不承担。
富人从穷人身上赚钱,还要收穷人的税,还要穷人生孩子继续纳税,这怎么就可着穷人往死里薅呢?
按照这种薅法,结果就是:只有富人才是唯一值得奋斗的目标,但是普通人是没机会变富的。那你什么道德体系、什么传统美德、什么凝聚力,最终都会崩塌。
从现在的形式来说,应该开始让富人发扬一下先富精神了。
ps:以上我的个人建议只是段子,不具备实际价值,但是我觉得梁建章的建议,也是个段子。但是可怕的是,段子说不定真会发生……
pps:一个小目标就是100个孩子,这让我想起了圣斗士星矢,里面有个富豪就有100个孩子,里面有星矢、一辉……来吧富豪们,雅典娜需要你们保护。
这些年逐步的开放2娃3娃
所以补贴也是偏向于2、3娃的
不愿生的是不愿生第二个?
80后大多是愿意生两个的
我同学基本都两个
但一开始犹豫的,再想生,年纪不行了啊
90后,买房负债啊,不敢生
00后,10后得分人,父母有点前瞻性的,房早准备好了
苦的是那些没家底去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
没房的男性,在婚姻市场里就不被算作男人
“将投资重点转向人口”
这话是没错
但婚嫁不解决、一胎不解决
将希望转向给2、3胎福利的做法
P用没有
说到底,也就各媒体瞎吵吵,其实都不急
韩国仁川为每位新生儿提供 1 亿韩元补贴,如何评价该举措?将取得哪些成效??www.zhihu.com/question/635604549/answer/3331688028?utm_psn=1728026064335609857




专家可能不太清楚,孩子不是用钱就能造出来的,而是由人类男性与人类女性有性生殖生产出来的,不太清楚如果父母的生存扔存在未知数的时候生孩子补贴多少才能养得起这个孩子。
虽然发钱这种方法,日韩都用过,效果有一点,但是不明显,但是很可惜的是,上面甚至连这些小福利都不想给,说白了根本没人在乎。
还是生育率过高了,牛马太多了了。
是否鼓励某种行为,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
仔细回忆一下,除了专家和媒体在鼓吹,他们发过什么重大的福利吗?
发钱吗?做得好的几个地方,杭州深圳等,能出个意见稿,发几千块钱的生育补贴,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很多地方都是按兵不动,还有更离谱的,政策出台完直接反悔:


别说生育了,现在甚至连结婚都没有鼓励,虽然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实际上对结婚没有任何优待,整治天价彩礼只是说说而已,房子降价是命令禁止的,劳动法更是废纸一张,还有“请先生赴死”这种恶劣判例,件件事实都在告诉年轻人:
我们虽然嘴上说希望你们结婚,但实际上并不打算做任何事情去鼓励你们结婚。
就连增加点子女教育的个税加计扣除都要抠抠搜搜,普通家庭一年顶天省个一千几百的个税,更何况收入不高的人根本享受不到,比蚊子腿还小。
另外,说到婚假,产假,陪产假,这些必要的假期,根本没人考虑过,都当看不见一样。
说到底,从头到尾,着急得都是媒体和专家,没事出来喊两声罢了。上面一点都不着急。
吃瓜群众继续看生育率大跌就完事了。
梁建章的观点正确,但没有具体落地措施就是空话,直接发钱还是一句空话,怎么发?发多少?
韩国 2023 年出生人口仅约 23.5 万,创历史新低,花 280 万亿韩元鼓励生育为何难奏效??www.zhihu.com/question/637996006/answer/3349700564?utm_psn=1727978244949803008


??中国的养育费用:


一个孩子从怀孕、生产、养育到18周岁,经过计算需要的花费达到了576000元。


??生育率和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成反比
之前有新闻介绍过韩国仁川给每个补贴55万元,这个在中国都不够养育一个小孩从胎儿到18岁的费用,就算够了,女性就愿意生孩子吗?答案是当然不会。
孩子的费用国家是补贴了,女性自己的机会成本损失又怎么补呢?
从怀孕到生产,工作岗位胜任力大幅降低,收入大幅降低;
从产后到3岁上幼儿园前,工作岗位胜任力一定幅度降低,收入降低;


孩子受教育阶段,女性一般承担了主要的养育任务,工作岗位胜任力普遍受限,收入降低;
这还是工作岗位能保住的情况,事实上绝大多数女性在生育期很难保住岗位甚至是工作。
试想,同样是爹妈生、爹妈养,花同样多的精力和金钱送到大学,毕业后凭什么女孩子就要比男孩子收益少那么多?还让丈夫觉得自己在“养”妻子!
??生不生孩子,还是经济问题
补贴了孩子不够,还要补母亲,把母亲在职场上损失的收益补回来。
让母亲们快乐的带薪生仔,带薪养娃!
??釜底抽薪
降低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这种事世界上还有大多数地方处于这种状态。就算是中国,也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出生率高很多。我们不想倒退也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放开女性移民引进,反正国内大龄女性也不可能和大龄男友结婚了,解决这些女性的婚配难度远大于解决对应男性的问题!


我们国家很多地区已经这么做啦。
这里简单给大家汇总下各个地区的育儿补贴政策,如果没有写到的,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目前大部分地区,还是补贴二孩和三孩,一孩是没有补贴的。
除了真金白银的补贴,各省区市陆续修改了计划生育条例,产假、陪产假、育儿假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各地产假有所延长具体可查看下表??


目前国内已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如果是按年发放或按月发放,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发放至孩子年满3周岁,只有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育儿补贴发放至年满6周岁。
育娲人口研究(也就是梁建章所在团队)还提出过:
育儿补贴应至少发至孩子年满6周岁,在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育儿补贴可发放至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为止。
至于育儿补贴的金额,不同地方的发放标准相差很大。例如,同样是一次性发放,温州市对生育二孩的一次性补贴为2000元、生育三孩的一次性补贴为3000元;而杭州市对生育二孩的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生育三孩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0元。
育儿补贴金额最好由全国统一规定,并可按照家庭收入和孩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到目前为止,各地的育儿补贴政策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出台。我们认为,育儿补贴政策应该由国家层面出台更合适,一是因为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力补贴生育,只有国家财政才有这个财力。二是因为人口是流动的,地方政府并不一定是出生率提高的受益者,孩子长大后有可能到外地工作,为整个国家做贡献但不一定是为本地做贡献。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要增加人口,通过吸引外来人口的方式比补贴生育更划算。
另外,国内也有少数企业出台了育儿补贴政策。例如,2023年6月30日,携程集团宣布,推出针对全球员工的生育补贴政策——“程二代程长礼金”。2023年7月1日起,入职满3年的全球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一万元的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后终止。
生育既是一件家事,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事。因此,生育成本应由家庭、国家(或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政府财政补贴生育无疑是应该的;而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恰当地承担一部分成本,毕竟人力资源既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生育的大方向。
当然,要鼓励生育,政府应该起到主要作用,企业只起到辅助作用。尤其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不可能提供太多生育福利,所以育龄家庭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提供的生育福利。
将直接的生育激励,如发放生育津贴、延长产假等,与减轻结构性压力,如改革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从支持和协助家庭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照料功能、情感功能等整体功能的视角来提升家庭的发展能力。
简言之,生育友好社会必须以尊重人的自主选择为前提,通过生育友好的制度安排、营造生育友好的文化环境来减轻生育成本压力、提高生育福利。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我们@51社保,如果还有五险一金、薪酬个税等人力资源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来撩~
不仅有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三思而后行,因为生完孩子是没法退货的
我国内需只有一条产业链:结婚
如果我们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
房地产、旅游、餐饮、婚恋、婚庆、礼品、女装、首饰、育婴、教育……全体萎靡
还有它们的上下游,全体萎靡
通缩会缩成什么样,不敢想象
--
八十年代,上头认为国家土地、资源养不起那么多新生儿了,所以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强制堕胎,牵牛扒房、大额罚款等等
等再过几十年,大概2050吧,我预言,上头会认为人口结构完全失调,头重脚轻,年轻劳动力极其不足,养不活那么多的老年人了,所以实施了严格的“计划死亡”
比如,生一胎的老人只能领取养老金的30%,二胎60%,三胎才能100%,医保报销同理
比如,国家联合药企和医院,把老年病治疗费用翻几倍
比如,活到70以上就要缴纳大额的生命税,不交就,当然不会强制死亡,关进看守所还是可以的,别以为那是管吃管住的好地方
我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你:别以为生育率、人口结构这种东西对上头有多大影响,上头有的是办法
现在对上头影响最大的还是经济问题,而已
既然想鼓励生育,那就来点实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年轻爹妈俱欢颜。建议生孩子就给房。既能缓解当前房地产压力,还能带动人口正向增长。
为什么这么说,实际上,生孩子的最大支出就是房子,这是国人都知道的。比如,人们通常说的奶粉钱,大意是奶粉是养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支出,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我家双胞胎从断奶后吃的奶粉,号称国外奶源,900克一桶,如果赶在做活动的时候囤两箱,折合下来165元一桶,这么一桶奶粉两个孩子能喝3天到3天半,一个月就是9桶左右,花费1500元,平均一个孩子750元每月。
这么类似的算下来,纸尿裤每个月300元,辅食每个月200元,穿衣戴帽每个月支出200元,水果吃好点每个月400元,玩具、游乐场支出每个月四五百元,绘本、图书等每个月200元,等等。
林林总总算下来,一个孩子在上学之前,不算兴趣班,只算吃喝玩乐,2000元到2500元是可能够用的,当然,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的,增加支出的方式太多了,我这里只是算一个基础的支出。
而且,对于一些收入普通些的家庭,尽管不能“锅里添把米”就养大孩子,但再节省下,一个月费用再压缩几百块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纸尿裤是不是可以少用?用尿布勤清洗不行么?游乐场、玩具非玩不可么?水果是不是不必成天吃草莓、车厘子?吃苹果、香蕉、桔子不行么?也就是说,精打细算些,养一个孩子,一个月1500元上下都是可行的。
那么,现在正常的一对夫妻,只要诚实劳动,一个月挣不出1500元么?
就算翻一倍,3000元一个月,大概多数父母也不难做到吧。
然而,养一个孩子,大家差的显然不是每个月1500元。
那么,养孩子最大的支出是什么呢?
在大多数的大中型城市,这个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房子。
生一个孩子就给一套一居室,按照北京的房价,一套五环路以内的一居室,恐怕300万元以内的房源已经极难找到了。生一个孩子得300万?那不得抢着生?
即使按照这几年很知名的鹤岗的房价计算,按照某居客的数据,均价3100元每平米,60平米的一居室也值18万元!
这也比目前多地提出的鼓励生育的鼓励金额多出挺大一块了。
今年的资源流向。
就是产业升级方向。
全行业的升级。
因为现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落后产能过剩。
这明眼人都能看到的矛盾。
钱是不缺的,资本严重过剩,并且没有投资标的。
产能和资本过剩,你就必须要有经济的增长点。
你只有产业链往上爬,这一条路能走。
因为你人口红利期,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你就需要工程师红利,产业转型升级,更高的附加值,才能带动居民收入提升,然后再是消费的提升。
这是一眼明牌的战略。
根本没有任何争议。
包括金融市场,说要做大做强,但是你并没有好的公司,好的行业,好的增长点。
做一些互联网公司,那都是零和博弈,此消彼长,是牺牲基本面,来做一个泡沫。
汽车出口,动力电池,机械行业,这些才能为经济体带来正向的贡献。
这只是升级成功的案例之一。
医药领域,医疗器械,机器人无人机,中高端的电器设备,等等等等。
几乎是全行业的都需要升级。
你没有增长,没有国际竞争力,你就死循环,困死在陷阱里了。
人口问题是问题吗?
根本无关紧要。
最终根源上,还是资源不足的问题。
所以未来,国家财富和资源,一定加码高端产业,催化产业转型升级。
有了更高的效率,更多的利润,你中国的资本就能够走出去。
不管是亚非拉,还是发达国家。
对于低端制造业,中国并不是天堂,东南亚国家才是更好的选择。
中国人自己都去东南亚投资,你还指望外资会来你这里组装吗?
人家中端的,比如说日韩,都是留在本国的。
高端的欧美,也是一样。
你指望外资来帮你走出陷阱吗?
你只能靠自己中国的企业,自己发展高科技高端产业。
过往的低端制造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低,含金量低。
早就严重产能过剩了。
市场供大于求,遇到全球经济放缓,你一开始死,就好像广东浙江的小作坊,关一大片。
你就是大量的失业问题会出现的。
浙江情况稍好,是因为其有互联网带货,玩的内循环的此消彼长的游戏。
你总的制造业不强的主要矛盾,并没有消失。
所以未来的主要矛盾,就一条。
也就是时代的风口,时代的大潮流。
就是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需要的是天量的工程师,也就是高学历人才。
至于人口问题。
你不解决产业问题,你人口问题你永远无法解决。
先吃掉中端的日韩,再吃掉高端的欧美。
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我们并没有退路可言。
梁先生的方向对了,却是在正确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投资对象:天时对,地不利、人不和,在一二线大城市给生育福利投资,相当于给富人大福利:市场经济马太效应赢家通吃机制,越是在一二线大城市,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到这样的投资福利,因为只有他们才在这个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投资发挥所长,生得起养得起,而对于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沦为无用阶级的中产阶级来说,马太效应让一二线大城市成为中产阶级的耗材坟墓。
所以梁先生投资生育福利这种论调,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偏方,根本不能解决生育问题。
应该投资当下千千万万年轻人大学生,而不是投资需要在一二线大城市需要巨资养育的小孩。
为什么不投资千万大学生当老板发财致富?怕威胁到当了大老板的既得利益者?
不需要投资生育福利,只需要投资千万大学生,让他们在三四线城市有机会当老板发财致富,生育率自然上升。


赚钱高处走,养老低处流
一二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装不下灵魂!
三四线城市,房租不高,菜品新鲜,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广大群众,具有无比巨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够筑巢引凤,解决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发财致富机会,低龄老人家养老赚钱旅游环境,三四线城市简直就是天堂,同时三四线财政足以自立,也能应对超大城市圈对三四线的人口虹吸、财富虹吸而不致沦陷。
建立流动人口在一二线大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的流动人口大循环,同时重新定位一二线大城市生产制造属性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养老属性,就业率持续低迷,待就业人口会涌向三四线城市,就业、社保制度、医疗、养老,完全不是问题。
人生人的劳动力人口再生产是有限的,而钱生钱资本增值是无限的,因此建议穷人不要生孩子,不如建议有钱人的钱,少生点钱,以老子道德经“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法则,让大富豪股市楼市的大股东,年度股权股票套现一个亿需要先富带后富,拿出一百万成立公益创投基金,作为虚拟股本金给后富青年当老板有机会发财致富,这样成为有钱人就可以生孩子,也正好圆了穷人不要生孩子的圈套了,不是么?
所以,不要单方面建议穷人不要生孩子,同时要建议有钱人的钱少生钱,拿出这部分钱来舍一得百,先富带后富的公益创投,让后富青年有机会当老板发财致富,大家共同富裕了,都是有钱人了,就不存在没钱不要生孩子这种荒谬说法,大家都是共同富裕的有钱人了,有钱人就可以一起多生孩子,保证所有人生孩子的权利。
从鲁蛇到佛系到躺平到无欲,分别反映了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大陆等东南亚儒家文化圈,市场经济马太效应“越穷越见鬼、越富越发财”的机制造成的贫富差距,对劳动力商品本身再生产的伤害、反人性(人性的异化)严重到崩溃的边缘,其标志是这些国家的生育率越来越低;带有韩国特质的《鱿鱼游戏》,给鲁蛇们还有最后一搏:成功财富自由,失败一命呜呼,他拿生命赌明天,一将功成万骨枯!
《鱿鱼游戏》的剧情,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456名玩家,包括失业的,还不起房贷的,有犯罪前科的……几乎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的失败者、绝望者。他们收到神秘邀请,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岛上,参加一场孤岛生存游戏,玩各种韩国儿童游戏,例如拔河、椪糖、弹珠比赛等,输家则要被当场枪毙,赢家继续。。。如果赢得六轮游戏的胜利,胜利者可以获得456亿韩元奖金,而失败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生活中,他们处处绝望,玩这个致命游戏,是他们翻身的唯一机会。
为了这一搏,大多数人连做鲁蛇、佛系、躺平的机会都没有了。


发展消费内需、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热情建议:
一是真金白银发债投资千万大学生,到三四线城市去进行新三线建设;比如,鼓励千万大学生去三四线城市发展兴趣爱好,国家给予三年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给每个大学生2500每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必须对兴趣爱好八小时双休工作制模式并进行兴趣爱好水平考核,三年不达标必须转型兴趣爱好服务工作三年,同时退休顺延三年,可见国家投资大学生三年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三年青年文化强国计划),也是不吃亏。
二是真刀实枪刀刃向内,对央企国企民企大股东,在股市楼市巨额套现退出公益创投割一刀,让他们设立舍一得百公益创投基金先富带后富,让千千万万大学生有机会当老板发财致富。
因为现在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时虽然中央没钱,但是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只要给点政策,经济特区深圳浦东等地区、单位、个人,他们都可以响应政策号召,拼命杀出一条经济发展的血路来;市场经济发展到了现在,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各行各业垄断严重,重磅部署的政策,没有真金白银的消费投资、没有超投必投舍一得百公益创投投资真刀实枪对央企国企民企垄断大股东,割一刀让他们舍一得百公益创投,都是白搭。
没有真金白银投资消费,内需和消费者信心起不来;没有真刀实枪对世界五百强的央企国企民企大股东,股票股权巨额套现每超过一个亿需要拿出一百万舍一得百公益创投,这样的退出时锅一刀,仅仅依靠头部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起来没有用,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起不来!众多小微企业还是被垄断国企和互联网平台渠道压榨得死死的。
如果是真心实意的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发改委除了重磅部署之外,还需要二个精准配套:那就一是放水养鱼给消费投资,具体就是最具消费投资价值的千千万万大学生和几百个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立市新三线建设;二是刀刃向内,真刀实枪的向央企国企大股东,其股权股票巨额套现退出时每超过一个亿,拿出一百万给千万大学生做公益创投。
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马太效应赢家通杀机制,各行各业都被各种各样国营的民营的企业平台寡头垄断了,加上交通物流非常发达,网络触角无所不在,国家垄断的原材料上游价格,中游民企垄断销售渠道,普通人创业发财致富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少得可怜,而且能够让普通人得到发财致富机会,也几乎少得可怜!
机会都没有,谈什么天马行空的促销费?
对于穷人发财能力与致富机会少得可怜,才是穷人缺乏消费能力,不能转变成为富人的根本所在,张弓智库的《新世纪资本论》认为,造成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源主要是,普罗大众与高收入人群之间,创新创业、发财致富机会差距(opportunity gap)的不断扩大。
相对于不温饱的时代,现代全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故而全世界的群体阶层也可以大致划分为先富与后富;全球的贫富差距就是先富与后富的差距;如果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小,表明全球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后富,是大家一起富!
而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则说明先富与后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根源即为后富的财富获得、财富创造、财富积累机会大幅度减少!
因而,造成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源,张弓智库认为是创新创业、发财致富机会差距(opportunity gap)的扩大,即先富的财富扩张与后富的财富创造机会的不平等!
其原因一方面是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的相互作用失衡;另一方面,不管是商业模式、生产技术,还是政府权利所形成的垄断,本质是超级市场主体及其阶层,通过高薪超额使用社会优秀人才、通过信用超额使用社会资金、通过各种方式超额使用社会土地房地产等等,对中小微企业使用人才、资金、土地、广告、渠道等生产要素的机会形成挤压,让他们的使用成本升高、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才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共同富裕四部曲:为了共同富裕,别让国资带头大哥、外资带头二哥李大爷、民资带头三哥马爸爸,别让他们股票、股权套现退出时,没有留下公益创投基金,没有给全国城乡青年发财致富的机会,就跑了!
国有资产的控股大股东,是国内资本市场的国资带头大哥;以楼市港资李大爷地产投资为代表的外资控股大股东,是国内资本市场的外资带头二哥,以股市互联网平台马爸爸为代表的民营股市资本控股大股东,是国内资本市场的民资带头三哥。


启动大消费,以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指标为主,是建立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消费为主的内循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发展建设的千载难逢好时期!
稳住下滑趋势,市长政绩考核指标一定要有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破除GDP挂帅,一定要设立超越GDP增长率的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机制,那就是SCG增长率的考核机制,即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政绩考核机制,这个考核机制的基础是国家实行消费分税制。
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是指发生在本地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各种消费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金额,包括房贷、电力、电信等,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应该包括电商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与GDP对应,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可以简称(TR)SCG。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策红利,比如,省以下财税改革的基于消费分税制试点、公租房REITs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红利,只要合理综合运用,再结合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超投必投机制的试点,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机遇期,水到渠成。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刺激起不来,除了缺乏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消费立市以外,还缺乏全国消费人员的流动性。如果一个80万-90万人口的三四线城市,吸纳了3万-5万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万-5万的兴趣爱好者来长租,来养老休闲、教学进修、创业就业,这个城市的活力、消费源头活水就有了。
一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5万—10万人,为他们改造建设配套兴趣直播长租公寓3万套-5万套(其中一半面向大学生、一半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兴趣爱好者),发行公租房REITs债券10亿-20亿,申请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5万—10万大学毕业生配套三年青年文化强国基金5亿-10亿;申请本市消费分税制试点、本省头部企业大股东超投必投机制试点,在本市5年平均社会消费总额(SCG)的基础上,今后5年社会消费总额年均增长可以达到10%以上,REITs债券、青年文化强国基金5年后年度收益率5%左右。
如果有四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2个东北、2个华南的城市,组成消费立市兴趣产业联盟,四个城市一起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20万—40万人,同时向全国人民推荐、推广东北、华南四地的“天南地北任我行”3个月的短租生活体验,入住每个城市短租兴趣直播公寓,以消费立市、三年青年文化强国计划(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之青年文化强国基金、REITs债券、超投必投机制等,创造强劲国内消费需求10%以上,以消费立市产业联盟名义,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上述机制的综合试点,有机会获批吗?
得到国家营业税费、所得税费的按比例返回,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的劲头就更足了。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在北京,假如全国工商银行的年度营业额1万亿,纳税一千亿,所得税五百亿,二百亿给工商银行总部所在地北京财政和中央财政,三百亿按照全国各地的营业额,作为消费分税返回,比如成都,其工商银行的营业额是100亿,可以占1%,凭借强劲的金融消费市场,成都市政府,可以免费获得返回工商银行消费分税所得3亿。
三四线城市市场可以轻轻松松通过消费您工商银行的产品、服务获得消费分税返回,我干嘛还要吃力不讨好的保护当地村镇商业银行?如果你消费了我的市场,我财税还一无所得,干嘛不地方保护主义?
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绩考核指标,唯有SCG;一二线城市可以GDP、SCG兼顾,主要以GDP为主。从GDP到(TR)SCG的考核,可以让三四线城市市长的升迁,不唯上,只唯下!
三四线城市本地SCG增长率政绩考核,能够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只有服务好本地市民、发展消费、消费立市,本地SCG增长率的考核,才能遥遥领先同级领导,想不升迁都难。同时本地SCG增长、消费政绩可观,通过省以下财税改革,可以得到更多的财税转移支付,发财了。
所以,三四线城市本地SCG增长率政绩考核,既能够按照年度消费总额排座次,也能够升官发财,而这正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目的。


谢邀,人口红利就是一个混蛋逻辑,本质上就是廉价劳动力,把人不当人。很多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初咱们国家穷,文盲多,劳动力多,你说廉价劳动力,牺牲一时的幸福搞搞经济是对的。结果上瘾了,还怀念上了?
现在中国要走的不是廉价劳动力时代,中国要走的是资本输出,增加对外投资,通过资本投资赚钱。所以未来会有几个变化:
1.人民币会流出去;
2.很多企业和个人会走出去,到国外建厂投资赚钱;
3.需要更多的军事和政治话语权,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4.对外输出高科技,或者附加值高的产品。比如汽车、飞机、高铁、船舶等。
所以不要怀念人口红利的时代,那不过是把很多人当工具的时代,面向未来吧。
懒得打字了,自己点进去看吧。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09 23:31:45  更:2024-01-09 23:40:43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