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历史人文 -> 为什么扶苏接到胡亥的假圣旨,那么草率地自行了断? -> 正文阅读 |
|
[历史人文]为什么扶苏接到胡亥的假圣旨,那么草率地自行了断?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扶苏接到胡亥的假圣旨,那么草率地自行了断?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历史谜团 历史人物 秦朝 扶苏 秦二世 为什么扶苏接到胡亥的假圣旨,那么草率地自行了断? |
现在的回答比以前进步多了。至少现在知道诏书这种东西是秘书部门起草的,盖上章就是真的,不需要皇帝亲笔。所以扶苏接到的就是真圣旨。 而且赵高李斯都是老官僚了,肯定会想尽办法封死扶苏的出路。所以宣诏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很难翻盘了。 所以说,李斯很关键。他和赵高结合,可以写出一份很合理的赐死诏书。 一般来说,解读到这里,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扶苏会输了。 但是这还不够。 胜势转化为胜利需要一个过程,失败也是同样的。 可能性变成必然性,还是要考虑到实际牵扯到的各种因素的。 就这个事情来说,这个诏书即便做得再完美,也并不是完全无懈可击的,里面还是有牵强的地方。 比如说,秦始皇要赐死扶苏,必然要有关键事件催化。 那么,倘若扶苏在近期没有与秦始皇发生激烈冲突呢?那么这份诏书就会变得非常假——无论写得有多真。 或者说,即便扶苏近期再一次与秦始皇发生了矛盾冲突,扶苏也认为会引起秦始皇的雷霆之怒,那么赐死也就是一种十分出格、但并不算毫无可能的事情,还算有合理性。 然而仍旧有牵强的地方。 这个牵强,缺乏历练的人看不出来。 在面对赐死这样的诏书时,扶苏应该在请求面圣、抗命举兵、乔装潜逃等几个选项中做选择,而不是直接死,导致事情没有挽回余地。 人的决策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一旦扶苏死了,就不存在改变的可能了。 扶苏的问题,就在于他放弃了。 所以,在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细节: 为什么蒙恬要阻止扶苏自杀。 从最浅显的角度说,即便秦始皇真的要杀扶苏,扶苏、蒙恬就不能争取秦始皇回心转意了吗? 从更加深远的角度说,无论秦始皇要不要杀扶苏,倘若扶苏有不被杀的实力,秦始皇就不会回心转意了吗? 一开始,对于蒙恬阻止扶苏被杀这个细节,大部分人考虑得其实过于浅显。有的是简单当做蒙恬看出圣旨是假的,所以才愤而抗命。有的是从阴谋论角度,判定蒙恬也不知道圣旨是假的,但是可以带着扶苏起兵抗旨。 但是直接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说,正常博弈,都是要避免走到这样无法挽回的地步的。 所以,就算诏书是真的,蒙恬也要阻止。 政治家不是做题家。 上级说了就听,这是好学生,却未必是好战士。 上级的意见你一般是要服从的,而且要交出上级满意的工作方案。这个时候甚至要避免提出异议、引起误解。但是上级的意见有重大风险,怎么办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提出一个婉转的方案,借助程序把事情转化,把风险分担出去。一种是当面吵架。一般来说这种工作方式是不提倡的,因为不论事情办不办得好,自身的风险都太大了。扶苏的问题就在于,他始终没有回避自己的风险。这实际上是一种担当精神。 对于扶苏来说,风险积累越来越大,他也是担心的。这也是他轻松自尽的缘由之一。可是做题家一般不会知道,锋芒也是一种风格。别人会觉得你的抗压能力很强。所以你以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别人却以为你是钢铁。 对于扶苏来说,他和秦始皇多次争论,总是让所有人很尴尬。那么在周围人的眼中,扶苏就是个不怕死的。 所有人都觉得,他有着充分的对抗压力的准备,最高对抗赐死的准备。 所以扶苏去监军的时候,蒙恬表面上是被扶苏监督,实际上是在保护扶苏。蒙恬甚至有可能判断,自己就是扶苏用来关键时刻抵抗压力的重要力量。 扶苏给蒙恬监军,这是一件三方都很尴尬的事情: 秦始皇的尴尬在于,公子监军,无论双方关系是否友善,他都不敢轻易动他。所以这也可以解读为秦始皇要保全扶苏的一个策略:我早就气得想杀你了,但是我知道你没有坏心思,很不舍得,干脆给你一支大军,你自己保护你自己去吧。这造成了一个危险,就是父子之间有了空间上的嫌隙,易于被乘虚而入,为后来沙丘之变提供了操作空间。 扶苏的尴尬在于,出外监军,无论双方关系是否友善,都导致自己远离了政治中心,未必有机会回去继位。正常来说,扶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选定合适的内线,隐藏起来在关键时刻动用,接应自己回去继位。甚至有可能扶苏自己没有选,但是有的人已经做好了做内线的准备。从历史记载来说,扶苏要么没做准备,要么失败了。由于记载太少,我们已经无法验证到底是哪一种情况了。 蒙恬的尴尬在于,作为大将,夹在父子之间,如何操作会非常考验技巧。把公子整没了,皇帝不高兴,自己吃亏。把皇帝整没了,公子一开始会很高兴,但是时间长了……所以,蒙恬最佳的操作,就是在父子之间做缓冲。当秦始皇要赐死扶苏时,他要劝阻。当扶苏要起兵打死秦始皇时,他要阻止。 蒙恬这种状态,歇后语叫“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所以在历史上,扶苏赐死,蒙恬无论是否知道诏书有诈,都要阻止。 然而这些反应一定是被赵高和李斯算计在内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人都这样精明,自己去了这个时代怕不是很难活过三天。其实不要这样想。很多网友只是因为太年轻所以才不理解这样的问题。稍微经历点事情,也会这样精明的。只是希望到了那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当初就好了。 |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类似的问题还有希特勒叫隆美尔自杀,他为什么不反抗?玄武门之变,李建成的手下为什么不来救?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比你想象的要脆弱的多。 大家没有经历过刀兵屠戮,再加上键盘在手,都觉得自己很牛。实际上我们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每一个人,只要你是人,你没多强,不论你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帝王将相。 人很脆弱,处理起来,非常容易。 就像扶苏、蒙恬,想处理他们,派一个使者,带两个副手,再加上十几个身强力壮,有杀人经验的士兵,直接过去。到达门前,这是传圣旨的钦差,谁敢拦?再说,圣旨说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兴许是立扶苏为接班人的呢。 使者这一路,首先没事先通知,消息没泄漏。扶苏、蒙恬这些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要倒霉,也就没有事先准备。没提前派人截杀,也没想过要逃跑。使者进城、路过兵营、到府门前,肯定是一路绿灯。 然后使者带着十个八个人进来,也很正常。 而扶苏、蒙恬在府内接待使者,肯定也不能部署重兵。他可能以为是普通公文,甚至是在做美好的期待。他俩接待使者的时候,周围应该也就是几个高级副手。 问题是这几个高级副手也是大秦的官员、臣民,他们也得听圣旨的。 在这样的局面下,使者宣布圣旨,要扶苏、蒙恬自杀,然后十个八个武士一凑上来,这事就办完了。宣布完圣旨,你现在就得死、立马就得死。这时候,扶苏、蒙恬没有半点反抗的机会。使者带着人盯着呢。跑也跑不了,叫人也来不及。而且这是圣旨,国家判决,扶苏、蒙恬身边的武将、官员,也只能立即站在使者一边。 这一圈人盯着你,要你立即死,你当时啥招没有,你又不是无敌浩克,能变身秒杀一切。 史书里蒙恬劝扶苏造反的情节,可信度是零,那是后代文人按照自己的思维猜测的情节。扶苏和蒙恬被使者围着,蒙恬劝扶苏:咱俩造反吧,这压根就不可能。这种任务,使者敢先放扶苏、蒙恬离开自己的视线,给他俩逃走甚至造反的机会吗?更不可能,使者也不傻啊! 扶苏、蒙恬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待使者,圣旨宣布,要他俩自杀,他俩立即就蒙了。然后在使者的催促、监视之下,当场自杀,或者是帮他们自杀。 扶苏再是公子,蒙恬再会用兵,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人身边俩武士,伺候的舒舒服服。跑也跑不了,打也打不过。 他们手下的多少多少军队,根本没用。即便是周围有其他武将,有军队在身边,他们也得听使者的。然后这就是人性问题了:你是蒙恬副将,你又在身边,你帮谁?公子和主将自杀,你立即是这里老大,你接班。你会帮扶苏、蒙恬吗?也不可能。听圣旨的,这是天经地义,对自己又有好处。救扶苏、蒙恬是造反。于公于私,都得是赶紧站队到使者一方。 扶苏和蒙恬很可能是满心欢喜的去接圣旨,以为自己要接班,结果圣旨宣布要他俩立即自杀,从满怀憧憬直接跌到绝望,而他俩手下的副将,前几分钟还在安心的工作,听从指挥,而且已经这样干了十几年。圣旨一宣布,先是惊讶,随即发现自己上升的通道打开了,自己当主将的机会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救扶苏、蒙恬是造反,大逆不道,既不合法度也不合伦理。袖手旁观,支持皇上的英明决策,反倒是机会大大的,还合理合法,扶苏、蒙恬的这些手下怎么可能救他们。 隆美尔自杀也是一样道理,自己在家陪老婆呢,进来俩党卫军,宣布命令,要你立即自杀。门口站俩、屋里站俩,隆美尔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纵使你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元帅在这样的局面下,也是待宰羔羊,这一刻你只是普通人,非常脆弱,根本没反抗机会。隆美尔不自杀,党卫军也会帮他自杀,说直白点,就是去杀他的。 李建成、李元吉哥俩一进玄武门,看见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在前面等着,后面门一关,这也完了。他俩回头想跑,后面李世民射箭,尉迟敬德追杀上来,到人头落地,最长不会超过3分钟,应该在2分钟之内。 扶苏、蒙恬自杀,玄武门之变,这都是历史上的大事,但实际上,时间都非常短,几分钟就处理完了。隆美尔好一点,给了点时间跟家属告别,但也只有十几分钟。 这些人根本没时间自救,部下知道信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人,其实是一种极其脆弱的生物,没有坚硬的皮肤和锋利的爪牙,遇到险情基本就是死,人处理人,经验丰富,非常简单,随便一个尖锐的物体刺一下,人立刻就没了。 |
《史记李斯列传》里面明确记载,扶苏准备自杀,被蒙恬劝止了,告诉他有可能是伪诏。 然而扶苏在明知道有可能是伪诏的情况下,还是选择自杀了。 并且蒙恬没有再次阻止哦,如果蒙恬真的执意阻止,扶苏未必能自杀的了。 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为什么明知有诈还要自杀,而且手握重兵的蒙恬为什么只阻拦一次就放弃?他劝止不了,难道不能物理劝止?你要自杀,我把你绑起来,你怎么自杀。 也就是说历史上存在一条理由,这个理由让扶苏明知有诈也要自杀,这个理由让蒙恬也不得不承认,扶苏只能自杀,自已是不能阻止他的。那么这个理由是什么?扶苏真的是草率自行了断吗? 史书上说了,因为扶苏仁。但是这个仁会给人一种扶苏怯懦的形象。其实仁并不准确。 答案很简单,只要你想一想如果扶苏不自杀会怎样就明白了。 如果扶苏不自杀就相当于抗旨,胡亥那边有遗诏,有李斯背书。显然从表面上看合法性是超过扶苏的。扶苏不自杀抗旨,就意味着,扶苏与胡亥之间再没有容情的空间,下一步就只能是兵戎相见,而秦朝是一个建立才十来年的王朝且暗流涌动,这场兵戎相见很可能毁了国家。 好,那么扶苏其实就是面临一个选择题: A:自杀,相信弟弟能建立好国家,胡亥其实是个好孩子。 B:抗旨,国家立马陷入战火之中。 对于仁德的扶苏来说,用得着选吗?铁A啊,只有A损失的是一条命,换来的是国家的安定啊。 这就是为什么扶苏什么都明白可是他还是要死的原因 这就是蒙恬劝止扶苏一次,却不在继续劝止的原因,因为他也不得不承认,扶苏以自己一条命换天下安定是最好的选择。 蒙恬最后怎么说的? 《史记蒙恬列传》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我有三十万兵力,足已背叛,然而还是束手就擒,为什么?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道义,天下,我们那一辈人的功业。有的人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的! 我相信如果扶苏知道后面的事,他一定会抗争,可是他们不知道,对当时的蒙恬扶苏来说,抗旨就相当于再起战端。 而且我相信两个人是差不多明白怎么回事的,别把古人当傻子,一个优秀政治家,有着见微知著的能力。这事根本不难推断,当诏书到的时候,蒙恬恐怕就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到底发生什么了。 所以两个人的就义,其实就是牺牲自己保全国家。 于扶苏,可以免于战乱,可以全父子兄弟之情。于蒙恬,这个空前伟大的国家是他那一辈人亲手建立的,千万不要低估老一辈对国家的热爱,我是蒙恬,我宁死也不愿自己带兵起来,在国家里重燃战火的。 所以有的选吗?扶苏并不怯懦,敢顶撞始皇的人怯懦?蒙恬也不傻,他们只是有自己的担当而已,他们不知道后来的事情,对于当时的他们,国家交给胡亥李斯,总比战乱好吧。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
所以曹操选继承人,有一个考试,就是让儿子出去办事,又悄悄命令城门官不予放行。 曹植听了杨修的,直接杀了城门官,曹操大喜,:这才是继承大统的人! 所以后来对杨修才那么仇恨。 只会乖乖听话的人,注定继承不了大统。 看看后世的李世民,朱棣和雍正,那是什么心智? |
军队里还有王离呢,就是王翦的孙子,诏书最后说让蒙恬将军权全部交给王离,王离在后期赵高弄权讨伐叛军时深受信任,而且王家在军队里和蒙家不对付,扶苏上位王家肯定失势,所以王家并不想扶苏继位,胡亥是始皇帝最喜爱的儿子,本来就有被传大位的可能,赵高从小把胡亥看大的,又特会伺候人会来事,始皇帝和胡亥都很喜欢信任他,难说赵高之前就跟王离家眉来眼去了。始皇帝是不是被害死还两说呢,扶苏据说和始皇帝发生过不快,被弄到边疆去确实是太不利了。有可能是始皇帝死后,赵高胡亥晓以利害威逼利诱李斯站队,秘不发丧往咸阳走,然后暗通款曲,稳住咸阳,勾兑王离,让王离在军队中赚来扶苏和蒙恬,宣读诏书,实际已经大势已去了。怎么叫赚来呢?先让使者密通王离,给他看诏书,你说王离还不拍手称快?这时蒙恬和扶苏还啥都不知道呢,王离做好准备,假意叫来蒙恬扶苏,宣读诏书,使者催促立马自杀,反正诏书是真的,虽然他不是始皇帝发的,但由于做通了李斯的工作,所以诏书上并无破绽,它就是真诏书,蒙恬和扶苏就是不同意自杀,硬性抵抗,王离的人也会立马出手杀了他们,白让人赚了大秦帝国,和赵高比起来,这几个简直就是愚比,看看人家子婴,要不是覆水难收了,否则子婴最后成大业了。 |
扶苏自杀之举,一直被后世认为他过于“愚忠”“愚孝”,对秦朝的二世而亡,负有间接责任。 然而,如果从秦始皇生前的布局,对扶苏和蒙恬的精心防范,就可知道这两人想要在未得皇帝诏命、无从判断李斯等人发来的“秦始皇遗命”真伪的情况下,想要率领三十万大军起兵勤王,杀入关中,夺取皇位,犹如天方夜谭。 扶苏的身世之尴尬,注定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秦始皇最大的潜在敌人。 楚人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为何同时要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号,并定国号为“张楚”?以“张大楚国”自命的起义军,为何反要认扶苏这样一个秦国皇子,做为自己的号召? 秦始皇惩治昌平君反秦之罪,诛杀昌文君和秦国王后,铲除楚国外戚集团后,也顺便抹去了他历史上必然存在的正妻的一切相关记载。然而,历史并非全无端倪可寻觅,从陈胜吴广义军以扶苏为号召,就可知:扶苏身上流的正是被秦始皇抹杀了一切记载的那位楚国公主的血,楚地的百姓对他有天然的亲近感。 一个天下人默认的皇位第一继承人,和一个三十万大军的统军大将结为一党,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蓄谋不轨,抢班夺权! 因此,当秦始皇死后,李斯从咸阳传来不知真伪的赐死诏书时,扶苏和蒙恬就算不甘就死,想要奋身一搏,起兵南下,王离也好,军中其他将领如苏角、涉间等人,他们会赞同吗? 无论秦始皇属意的新皇帝是扶苏还是胡亥,都并不影响他们的荣华富贵,那么,他们又为何要冒上从此自己和家族背负反逆之名的巨大风险,去陪扶苏和蒙恬打一场未知胜负的内战? 因此,权衡利弊,扶苏选择自杀,若诏书为真,不失坦然赴死的孝子之名,如晋国太子申生一般,若诏书为假,更能作为被无辜冤杀的皇子,得到后世无限同情。 而扶苏若想举兵反抗,近乎全无胜算,无论诏书真假,一样是死路一条,还要因此背负叛臣逆子的骂名,再也进不了嬴氏皇族的宗庙。——换了任何人是扶苏的立场,又会怎么选? 相关文章: 扶苏愚孝是迫不得已!只因他才是秦始皇最大威胁 狐狸-知乎结局全文后续?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584577754053525504/section/1629807897814290433 |
|
|
《史记》李斯列传。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 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 关键问题是,当时的情景以及对话,是谁在场记录下来的?《史记》的作者没能留下引用文献的链接。 所以,目前能够确定的也仅是扶苏死了。至于是自杀,还是被行刑,还需要考古挖掘证据。 假诏书的漏洞也很大,连蒙恬都看出诏书有问题,扶苏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察觉不到问题呢? 我们来看白话版的假诏书。 “我巡行天下,祈祷祭祀各地名山的神明,以便降福延长寿命。 现在扶苏和将军蒙恬带领着几十万大兵,驻扎在边疆,已有十多年了,不能向前伸展国家的领土,士兵死亡损失又很惨重,一点儿功劳也没有,却反而屡次上书直言诽谤我的所作所为。 只因为不能被解除监兵的职务,以便回朝来做太子,就整天地怨恨不平。 扶苏做人儿子的,实在太不懂得孝顺,现在赐剑给你,让你自杀。 将军蒙恬跟随扶苏在外头,既不能改正扶苏的错误,显然是有意如此,那你也应该知道扶苏心里的打算。 做人臣的却不知道忠心国家,现在也赐你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军王离。” 扶苏的职责是在上郡监督军队,防御匈奴。所以,诏书斥责扶苏没能开疆拓土,简直就是欲加之罪。要想继续向长城外开疆拓土,那是扶苏和蒙恬两个人能做的决策吗?参考汉匈战争,那得是帝国朝庭制定国策,糜费大量国力,才能在长城外开疆拓土。 所以,我认为胡亥的假诏书,可能是史记作者特殊处理过的。为了歌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特意这么写来做对比,以昭告世人:向长城外开疆拓土,秦始皇都没做到,但汉武帝却做到了。 而扶苏不顾诏书的真伪,竟然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这完全不像大秦帝国核心政治人物的言词,而更像一个持守“三纲五常”汉代菜鸟儒生的做题家思维。 扶苏“入内舍,欲自杀”,这太儿戏了。在以法治国的大秦,赐死皇帝长子和数十万军队的统帅,即使廷尉、左、右监不能亲临,那朝廷也得派高级别执法官员负责执刑,以及御史监刑。怎能放任犯人随意出入内舍?还放任同是犯人的蒙恬去阻止?难道这是港台的宫廷言情剧吗? 总之,历史上真实的扶苏是怎么死的?心理活动是啥样的?死之前说了什么话?这些细节都无确证。所以不能认定扶苏自杀草率。 从《史记》的历史背景来看,司马迁描写扶苏因假圣旨而自杀,能够体现胡亥的得国不正,从而证明汉取代秦的合法性。将扶苏描述成“为人仁”而与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扯上关系。这也能为西汉官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摇旗呐喊。 如果能穿越遇见《史记》的作者,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我最想问的就是,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胡亥和赵高密谈,赵高又和李斯密谈,这些密谈的对话是谁记录下来的? 难道胡亥、赵高、李斯也有写日记的癖好? |
|
|
很多人提到了公子扶苏之死与其生母为楚国人有关,李开元先生的推理十分有道理,可以说公子扶苏作为楚系皇子,这个尴尬的身份是公子扶苏自杀的根本原因。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公子扶苏自杀的直接原因: 那就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之后,李斯和赵高隐瞒了秦始皇已经死亡的讯息,故意捏造始皇帝将要东巡秦朝北部军队的假象,同时传递令公子扶苏自杀的诏书给公子扶苏,而公子扶苏无从知晓始皇帝已经驾崩的事实,在面对父亲兼皇帝的始皇帝前来巡视北部军的压力,最终公子扶苏选择自杀。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记载可以复原一下公子扶苏自杀时情形。 首先要说明的是,秦始皇在晚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得了疾病,但是秦始皇具体得了什么病,依照历史记载我们根本无从知晓,因为最高统治者的身体健康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机密,这种事情很少对外公布,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病重的迹象,比如秦始皇在晚年不断掩盖自己的行踪,自称为真人,不见朝臣,另外就是派遣大量的方士前去海外求仙,幻想能够得到长生之药。这明显是一个皇帝对于死亡的恐惧达到了极限。所以在第五次秦始皇东巡之际,染病的秦始皇在到达沙丘之时突然驾崩并不是十分奇怪。 在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秦始皇突然去世,在病重之际,秦始皇召唤他的心腹—中车府令赵高,中车府令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职位至关紧要,非皇帝绝对信任的腹心侧近不能担当,由此可见赵高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 秦始皇让赵高写了最后一份遗诏:令公子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遗诏未曾送出,秦始皇就已经驾崩。此时只有赵高和几个日常服侍秦始皇的宦官知道秦始皇去世的事实。在这个秦帝国的关键时候,赵高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不愿意发布秦始皇的遗命,反而要做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拥立自己的徒弟公子胡亥为帝,以此换取最大的政治利益,于是沙丘密谋发生了。 对赵高来说,胡亥作为幼子,虽然受到秦始皇的宠信,得以跟随车驾巡游,但是由于年幼并不具备登基为帝的资格,把这样一个皇子推向地位无疑可以获取最大的定册之功,最为重要的是年幼也意味着十分好控制,对于赵高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胡亥来说,出于血缘关系,皇帝之位始终诱惑着自己,但是自己没有继承权,当命运给了一个机会在自己面前,自己真的能放弃吗?难道真的有人不愿意享受一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感觉?不想做一个像秦始皇一样令天下臣服的人? 对李斯来说,从一个丞相的角度出发,应该抵制赵高的密谋,公开遗诏,拥立公子扶苏为皇帝。但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扶苏当年和李斯就焚书坑儒一事决裂,扶苏登基,李斯基本会被边缘化。从一个70多岁的老人角度出发,这位帝国丞相的权利和地位,子孙家族的富贵都来源秦始皇的宠信,一旦秦始皇去世,扶苏为帝,作为一个快入土的老人,李斯毫无畏惧,但是自己的子孙家族如何保全富贵呢? 而李斯和赵高之所以反对公子扶苏,还有另一个缘故,那就是蒙毅和蒙恬兄弟与扶苏十分亲密,而这两人的敌人就是李斯和赵高。 蒙毅曾经审判过赵高,要求将其处死,最后是秦始皇放过了赵高,让赵高继续在自己身边效力,生死之仇使得赵高十分痛恨蒙毅。 而蒙恬与李斯曾经就北征匈奴发生分歧,李斯反对北征匈奴,但是秦始皇支持蒙恬北征匈奴,政见的不同使得两人不可能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作为游离在公子扶苏集团之外的权贵,李斯看似高高在上,实际上在政治上是扶苏和蒙氏兄弟的反对者,这种政治危机感始终笼罩在李斯的心里。 扶苏在上郡监军之时得到蒙恬的支持,蒙恬作为北部秦军的大将,他和部队驻扎在上郡,距离首都咸阳十分近,同时蒙恬还兼任首都地区的最高长官—内史。而蒙毅是秦始皇的宠臣,一直陪伴在秦始皇身边。蒙氏兄弟得到了秦始皇的宠信和赏识,扶苏与他们交好,自然对于帝国的政治影响极大,这也是扶苏成为继承人的天然优势。 但是在秦始皇在沙丘驾崩时,扶苏和蒙恬尚在上郡统兵,在中枢的蒙毅受到秦始皇的指派外出祭祀,扶苏在中央的耳目走了,赵高立刻意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也是赵高敢于丢弃秦始皇遗诏的底气所在。 在赵高的利诱之下,李斯和胡亥心动了,于是李斯和赵高两人结合在了一起,拥立胡亥为帝,各取所需,只是在密谋时期的这三人不知道是这个决定将影响秦帝国的存亡,天下无数人的命运也在这一刻被决定了,而做出这个决定仅仅只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为了自己利益。 古今中外的权贵都有一个特点,当个人利益与国家政权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个人利益,但是他们的个人利益又是寄生在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们从内心出发是自然是希望王朝千秋万代,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一步又一步得摧毁这个王朝的根基,最终两者都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制服胡亥登基后的不稳定因素—公子扶苏,李斯和赵高想到的办法就是除掉扶苏,但是如何除掉扶苏呢?要知道扶苏坐拥30万秦军,即使他不能有效控制这么多的秦军,但是扶苏肯定有机会控制一批人马为自己效力。 赵高和李斯都是混迹权力中心的老阴谋家,对付扶苏,他们自然是信手拈来。 他们首先对外隐瞒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除了几个宦官,就只有公子胡亥、赵高、李斯知道消息。 其次李斯和赵高销毁了秦始皇的遗诏,另外制作了一份立胡亥为太子、赐死扶苏和蒙恬的诏书,并派遣使者带着这份诏书来到扶苏和蒙恬的驻地上郡,公布诏令要求扶苏和蒙恬自杀。 最后,李斯和赵高对外宣布秦始皇将要继续巡视北疆,检阅大秦帝国北部军队的边防,巡视的车队从沙丘出发,经过太原郡、雁门郡、云中郡、九原郡这一路线缓缓而行,似乎始皇帝真的在巡视北部边疆。 李斯和赵高策划的巡游路线紧紧围绕在秦帝国北部军驻扎地上郡周围,他们利用秦始皇的声威震慑扶苏、蒙恬和北部秦军,以此形成对于扶苏和蒙恬的政治压力,为了掩盖始皇帝驾崩的讯息,即使始皇帝的身体腐烂,赵高也只是运来百斤咸鱼掩盖尸臭。在此时的扶苏看来,秦始皇似乎是在等待自己自杀,并不愿意来到上郡当面要求他自杀,形成父逼子死的尴尬场景。 |
|
秦始皇去世后的车队路线,万岁登封所作,转载请和我说明 对于扶苏而言,他并不知道父亲秦始皇已经驾崩,他看到是秦始皇发布了让自己自杀的诏令,以及秦始皇即将赶到上郡视察军队,到时候不遵守诏令的自己将以何种面目面对父亲始皇帝呢? 扶苏自杀之前,蒙恬前来面见扶苏,要求复核诏令, 作为大将的意见,蒙恬的说法是明智的,因为蒙恬是大将,更是宠臣,在他看来,秦始皇年迈,秦始皇可能是一时糊涂,自己就算是违反诏令,秦始皇在事后是可以原谅他的。 但是对于皇子扶苏而言,意义就不一样,此前春秋战国的历史仿佛呈现在眼前: 赵悼襄王废长立幼,立次子赵幽缪王 。赵武灵王废长子赵章,立次子赵惠文王赵何。晋献公逼死长子姬申生,立幼子姬奚齐成为继承人。 废长立幼的悲剧似乎也在此时的秦帝国上演。 作为长子的扶苏,此时一定想到了几百年前的晋国太子申生,同样是外出督军,同样是年迈多疑生病的父亲,申生面对晋献公的逼迫,最终自杀而死,而申生的兄弟重耳逃出晋国,流亡他乡。但是此时天下一统,扶苏能够跑到匈奴吗? 扶苏最后像申生一样选择自杀,他对蒙恬所说之话成为了遗言: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之后扶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管事后诸葛亮们如何评论扶苏如何,但是秦末第一支起义军的旗号是怀念扶苏,可见人们十分怀念这位秦国末代太子。 在扶苏自杀后,停留在九原郡的李斯和赵高在忐忑不安中得到了消息,无人知晓李斯和赵高的心情。此后秦始皇东巡车队在李斯主持沿着九原郡通往咸阳的直道狂奔不止,很快车队回到了咸阳,之后秦帝国的第二位皇帝继位了,赢胡亥,这位21岁的二世皇帝用他的行动加速带领大秦帝国走向灭亡,赵高、李斯也在这个过程中陪葬。 |
不说帮他体面的事了,或许和扶苏他妈有关,他可能觉得自己早就该死,而他的父亲就想让他死。 我们知道,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子女,长子扶苏、幼子胡亥、中间知道姓名的还有公子将闾和公子高。然而,这二十多位子女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近年以来,随着兵马俑的发现,始皇陵的发掘调查有了相当的进展,不过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关秦始皇后宫的任何消息。去年我得到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墓葬发掘的消息。 今年三月,我专程再访西安,由夏太后墓开始,追踪考察与秦始皇有关的女性的墓葬,所闻所见,种种触发之余,觉得似乎可以对秦始皇的后宫之谜,作一迂回曲折的破解了。 历史学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叫作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然而证据是说了话的史料,史料才是重构史实的原始依据。对于没有直接证据的史实疑案,我们不妨寻找可以作为间接证据的史料,然后根据间接的证据,作合理的推测,求得一种近似的解答。 近似的解胜于无解,也可以成为再求新解的基础。本文沿用这种方式,从秦始皇身边的一位神秘人物-楚国公子昌平君的身世入手,逼近谁是秦始皇的皇后这桩疑案的真相。 |
|
一 秦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楚系母亲的背后关联? 秦始皇死后不到一年,陈胜吴广之乱爆发,天下大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有一句响亮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千古传颂,被历代史家认为是新的平民社会取代远古以来的贵族社会的标志,现代的史观派史家更以这句话作为规范秦末之乱的性质为阶级斗争的有力依据。 然而,史家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件重要的史实,陈胜吴广大泽乡起兵时,另有一项重大的标志性行动:“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就是假称秦国公子扶苏,楚国大将项燕还在人世,宣称起义是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之下发动的。 这件事,《史记?陈涉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大泽乡起兵时,陈涉号令众戍卒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这段记事非常清楚,陈胜吴广起兵时既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也顺从民望“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可以算是同时并举的另一句口号。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秦帝国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被二世冤杀。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曾经率领楚军抗击秦始皇灭楚的大将。由于这两位人物大名的出现,我们现有的对于秦末历史的理解出现了两个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 |
|
一,以身分地位而论,不管是扶苏还是项燕,都是第一等的贵族,陈胜吴广以他们作为起兵的号召,可以说与平民意识和农民革命的性质正相反,与上述对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解释也完全不合。这个矛盾,牵扯到有关秦末之乱的性质和时代背景被根本误解的重大问题,笔者打算将来细说。 这里笔者只想作一结论性的提示:秦末之乱的性质是六国复兴,时代特点是后战国时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原始意义是哀王孙,同情六国旧贵族悲惨不幸的命运,其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被嬴秦一家所残酷摧毁了的各国各姓旧贵族,如今还有其种(后代)可以寻找得到乎? 这种意义才是在原文的语境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原义。至于陈胜其人,固然曾经“与人慵耕”,做过雇农的工作,但雇农决非天生,他为什么沦落到如此地步,成为赤贫的“闾左”,怕也是须要追究的问题。对此我另有专文论述,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由于扶苏和项燕的同时出现而引起的另一个难以解释的矛盾,则是二人秦楚两国的出身与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复楚的目的之间的不协调。陈胜吴广起义的目的,是诛灭暴秦,复兴楚国。项燕是统领楚军抗秦的大将,当年就战死在大泽乡所在的蕲县地区,复楚的起义军以他的名义号召楚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秦帝国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反秦的起义军将他的名字与项燕并列以为号召,怎么也有使人感到难以理解的地方。 我在写作《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该书“陈胜吴广反了”的章节中我解释说,“以扶苏的名义起事,反暴政而不反秦政,不仅顺应举国民情,而且有利于秦政府和秦军的瓦解。”尽管是一种道理,总是有些牵强而不尽人意。 |
|
最近,我拜读了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藤田胜久先生的新著《项羽与刘邦的时代-秦汉帝国兴亡史-》(讲谈社选书,2006年9月),有豁然开朗之感。藤田先生在该书第三章叙述陈胜吴广起义时,对扶苏和项燕同时出现在起义军口号中的历史隐情作了一个大胆而合理的推测。藤田先生以为,扶苏之所以在这里与项燕一道出现,或许是因为他的生母的关系。 扶苏的母亲可能是出身于楚国的王女,因为母亲的关系,扶苏与楚国就有了血缘上的关联,扶苏冤死于二世之手,楚人同情扶苏,复兴楚国的起义军以扶苏的名义为号召,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进而,藤田先生以为,扶苏与项燕的名字之所以同时并举,其间有一连接二者的关键人物,这就是昌平君。 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在确立秦王嬴政亲政的重大历史事件-嫪毐之乱中曾经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他可能就是护送扶苏的母亲到秦国的使者。藤田先生的意见,当然是没有直接证据的推测,不过这种推测是基于战国以来秦楚两国非常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作出来的,有相当的合理性。 据我所知,藤田先生的这个推测,曾经受到田余庆先生解明秦楚关系的著名论文《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的启发,有关昌平君的事迹,主要见于田先生的文章。 历史学是累积渐进的学科,历史之密的破解,常常是专家学者们前仆后继的结果,有两位先生的开启,我感到与秦始皇的后宫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笼罩在秦始皇身上重重迷雾的开拨,似乎已经条件成熟,于是不揣冒昧,由昌平君入手,尝试一一破解谜底。 |
|
二 末代楚王昌平君:连接秦楚两国王室的神秘人物? 昌平君,是长期活跃于战国末年秦国政权中枢的神秘人物,也是最后一代楚王。关于这位神秘人物的真相,千百年来模糊不清。 昌平君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秦王政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38年。这一年秦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嫪毐之乱。嫪毐是秦始皇的母亲帝太后的面首,与帝太后生有两位儿子受宠爱权倾一时,被封为长信侯。 我们知道秦王政13岁即位,由于年纪幼小,政权由太后和大臣们代摄。这一年秦王政年满22岁,到咸阳西边的雍城(今陕西宝鸡)祖庙举行了带剑着冠的成人礼,将要亲自执掌政权。在帝太后庇护下擅权的嫪毐感到危机,在首都咸阳发动军事政变,拥立自己与帝太后的儿子为新的秦王。 远在雍城的秦王嬴政得到消息,当即命令相国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领军镇压。经过激烈的战斗,叛乱军溃败,嫪毐被生擒处死,他与帝太后所生的两位儿子以及参与叛乱的大臣们也都被处死,秦王嬴政安全渡过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危机,正式开始亲政治国。 吕不韦是拥立秦王嬴政的父亲孝文王的大功臣,秦王嬴政即位后被尊为仲父,委以国事,在嫪毐之乱中他受命平叛,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吕不韦是商人出身,长于算计谋划,积极倡导文化发展,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和文化保护者,却不曾有过领军作战的经历,也无军功阀阅。 在嫪毐之乱中真正领军作战,击败叛乱军的功臣,应当是昌平君和昌文君二人。昌平君和昌文君,能够与相国吕不韦一道被委以镇压嫪毐之乱的重任,亲自统领秦军攻入咸阳结束内战,可见他们与秦国王室和秦王嬴政的关系非同寻常,不但亲密忠诚,而且在秦国政权核心拥有相当的力量。 |
|
遗憾的是,出于某种原因,史书上没有留下昌平君和昌文君的姓名,我们只知道他们出身于楚国,被称为“楚公子”,至于这两位楚国公子为何会在秦王嬴政面临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危机时受命出来收拾局面,一举安定政局,史书中更是完全没有提及,留下难解的遗憾。 嫪毐之乱以后,立有大功的昌平君和昌文君从秦国政坛的记载中完全销声匿迹。直到十二年后,在楚国即将被秦国灭亡之际,昌平君才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不过,这次不是拥立秦王的功臣,而是抗秦称王的反臣。《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有关记载如下: 秦王政二十一年,“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 秦王政二十三年,“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秦王政二十一年,已经被灭亡了的韩国旧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发生了反秦叛乱,连接于此,昌平君离开秦国首都咸阳,被迁徙到紧邻新郑的楚国旧都郢陈(今河南淮阳)。两年后,昌平君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统领楚国军民抵抗秦军的进攻。又一年后,楚军被王翦军击破,楚王昌平君死,大将项燕自杀。 聊聊数语的简单记事,处处都是历史的缺环。尽管过于简略,我们依然大体可以看出,随着秦统一天下步伐的加速,长期居于秦国政权中枢的昌平君的命运,突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韩国新郑发生叛乱的时候,他被贬斥出京,迁徙到郢陈。 在楚国即将灭亡的危急关头,楚国王族出身的昌平君出于某种原因,与楚将项燕联手反秦,成为最后一代楚王,为拯救楚国而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至于其中的详情隐秘,几乎是毫无消息,留下了千古的历史之密。 ——李开元《秦始皇的后宫之迷与亡国之因》 |
|
|
很简单,因为他不知道父皇已死,那是假圣旨! 我们后人先入为主知道是假圣旨,而扶苏和蒙恬收到的可都是印文确真无疑的真圣旨!秦始皇的暴毙,秦始皇本人都毫无准备,外人怎么能敢胡乱猜想?由于赵高等人信息封锁,扶苏只能不断听到始皇帝巡游到哪里了的消息,然后被父皇传旨怒斥扶苏不好好监军,不尊父命,盼父皇早死,觊觎太子之位,命令自尽!谁敢怀疑始皇帝的命令?谁又敢违抗始皇帝的命令?更有谁敢妄猜始皇帝已死,诏书是假的?脑洞太大了吧?何况传言扶苏偏向尊孔,君要臣死,父要子亡,不敢不从! 以蒙恬的成熟老练有所疑惑,也无济于事,不自杀也被抓入狱毒死,所以扶苏自杀不自杀都必须死! 他们两到死都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死,一直认为让他们死是秦始皇的本意! 总之以赵高的地位能力尚不至于兴风作浪至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斯被胡亥和赵高争取到了同一阵营,李斯被利用又被杀死!站错队,作茧自缚,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李斯为何要违背始皇本意,拥立胡亥?他的目的是什么?李斯和扶苏和蒙氏兄弟有什么矛盾?要致他们于死地?这才是值得深究的! |
在秦帝国这样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国度里,皇帝的诏令是不允许有半点怀疑的。在法理上讲,皇帝正式发布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是畏法、敬法、守法的。扶苏作为嬴政的长子,必定接受过良好的法家教育,他对法令的遵守恐怕更甚常人。李斯、赵高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直接给扶苏发了一道“程序合法”的赐死诏书。扶苏接到这封诏书后立即拔剑自杀,一旁的蒙恬拦都拦不住。 甚至不客气地说一句,哪怕题主你带着上帝视角穿越到了扶苏身上,以秦帝国的司法氛围来看,你也逃脱不了自行了断的命运。 假如突然有一天你遭受到晴天霹雳,晕厥了过去,醒来之后你发现你穿越到了秦朝扶苏的身上。 此时你正在北部边境与蒙恬将军商议如何对抗匈奴,这时南边皇帝的使者已经到达军营。 使者告诉你皇帝要你自杀,你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当然知道这是假的诏书,于是你大声疾呼这是伪诏,结果周围的中高级军官纷纷前来查验诏书,发现整个诏书手续齐全,文体合规、皇帝和丞相的印章都在诏书上。众人纷纷表示,该诏书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使者见状,厉声说道:“皇帝诏书在此,何人敢不奉诏?诸位不畏秦法乎?”,众人见状纷纷跪下,你这个穿越者极度惊恐之下立刻向外逃窜,结果被秦军乱剑斩杀,死无全尸!!!! 补充说明:沙丘政变为什么能够成功? 沙丘政变的主角是谁?是帝国丞相李斯,还是后来的秦二世胡亥?其实都不是,我认为是那个上蹿下跳的阉人赵高。赵高作为嬴政的贴身宦官,他有机会在宫廷里得到长期的历练,这让他对人性与权力的认知达到了非常人所能比拟的高度。 赵高是一个权谋高手,他的智力绝对是当时秦庭高层的佼佼者。在嬴政时代,赵高就深受皇帝的宠信,并且被皇帝任命为胡亥的法学老师。秦国本身就是一个以法家思想为主体思想的国家,其法学人才应该是多如牛毛。赵高作为一个宦官居然能够担任王子的法学教师,可见此人法学造诣之深。 沙丘政变要想成功有三大关键要素:其一,胡亥有称帝野心;其二、丞相李斯绝对要配合(极其重要);其三、扶苏、蒙恬势力必须被消灭。 先来讨论第一点,胡亥有没有称帝野心。算了,这一点不必讨论了,如果我是胡亥我也想上位。 再来聊聊第二点,如何让丞相李斯配合胡亥、赵高的计划。这个看起来非常有难度的事情,让赵高用一招就解决了,那就是威逼利诱。 请看几段《史记》原文: (一)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 此段对话核心只有一点,那就是赵高让李斯自己掂量一下,蒙恬是不是比李斯更有可能当丞相。李斯想了想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蒙恬确实更有优势。 (二)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 赵高更进一步恫吓李斯,让李斯回顾一下秦国被罢免高官的最终下场如何,尤其是要回忆一下像商鞅这样的外来士人的结局。 (三)高曰:长子(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 赵高直接就将话挑明了,如果你不参与我们的政变,扶苏上位后必将用蒙恬代替你成为新丞相,到时候你别说地位不保,我估计你连通候的印信都带不走吧。 在《史记》中赵高说服李斯的说辞有一大堆,但是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能够打动李斯的也就上面那三段简短的对话。讨论什么国家大义,皇恩浩荡之类的对李斯来说都是废话。李斯想要什么,赵高非常清楚。 请看一段关于李斯人生价值取向的《史记》原文: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从小就立志做一只米仓中的老鼠,从小就希望在最好的环境,最宽广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他鄙视卑贱与穷困,显赫的秦国相位是李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否则他就成为了自己曾经鄙视的对象——“人面而能强行者耳”。 赵高绝对是一个把握人性的高手,他太了解李斯了,他对李斯的价值取向拿捏得死死的。他用秦相之位来威逼利诱李斯,他告诉李斯合作相位可保,不合作不仅相位必失,财富与人身安全都不会得到保证。李斯也是个聪明人,在他看来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他的荣华富贵不受影响就好。于是,他就积极地参与了沙丘政变了。 最后,聊聊第三点,如何弄死扶苏和蒙恬。 李斯答应与赵高、胡亥合作后,立即开始了天衣无缝的骚操作,先是伪造一封秦始皇传位给胡亥的诏书,然后马上又伪造一封赐死扶苏的诏书。两封诏书由内庭起草,加盖皇帝印玺,全流程跟秦始皇发布的诏书一模一样。在秦帝国的行政系统里,皇帝的诏令不允许被质疑和违抗的。扶苏接到一封在程序上完全挑不出半点毛病的皇帝诏书,除了奉诏还有其他选择吗? 这就是高度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的BUG。如果皇帝在位并且能够正常履职那还好,一旦奸臣窃命,那真实的皇帝就是宦官、外戚、权臣了。 总论:这次政变的总导演是赵高,他以超高的驭人之术和深邃洞察力将李斯、胡亥、蒙恬、扶苏等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使得我们这些后来的吃瓜群众看了一幕精彩的历史政变大戏。 |
|
广告 正版李斯与秦帝国流血的仕途(全2册)曹昇中国华侨出版 拼多多 拼团价¥80.00 去购买? |
|
广告 合金兵马俑五件套摆件西安铜车马俑秦兵马俑摆件工艺品 拼多多 拼团价¥38.00 去购买? |
|
广告 铜车马兵马俑摆件客厅书房办公室装饰品 拼多多 拼团价¥58.00 去购买? |
公子扶苏自杀没有那么多纠结,因为他是个愚忠愚孝的老实人,没心眼。 晋献公太子申生就是另一个愚忠愚孝之人,骊姬那种低劣的把戏他也不去拆穿,宁可自缢不违逆君父之心。 《左传·僖公四年》: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
首先这段历史就不明不白,蒙恬的意思很明白(这个使者可能是假的皇帝的命令可能是假的),扶苏(父亲的命令怎敢不从),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节奏好吗!一个怀疑皇帝是假的,一个毫不怀疑,为什么?当时并没有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去,只有皇帝巡游到哪里的消息,又有诏书上的真玉玺图案在,蒙恬凭什么怀疑皇帝使者是假的?蒙恬说得这么清楚了,扶苏为什么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为什么他那么肯定皇帝命令是真的?以下是个人见解: 一、扶苏比蒙恬可能早看到诏书上的内容,史书没有记载详细。 所以扶苏看到了玉玺图案,确认为真,而蒙恬至少没有看到玉玺图案,即便看到了,他的弟弟蒙毅怎么没有紧急通知他呢?所以他产生了疑问。扶苏可能请示过了,但没有回应或者又来一道差不多的诏书。 二、秦律有规定,不孝是罪,与父母顶嘴也是罪。 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王公贵族,无不奉行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秦国是可行的,如果是储君犯法则惩罚他的老师,当然王不用真的受罚,只不过王也要受法的制衡,除非他改法,但肯定有很多大臣反对。 扶苏以数谏如故,虽然他不认为这是错而是为秦国考虑,但确实与父顶嘴了,他无法辩驳。那么不孝与顶嘴会有什么惩罚呢?断脚流放甚至死都是可能的,在秦国父告子有罪,官吏必须马上去抓子,如果不立刻去那么同样有失职罪。反过来子觉得父有罪告官,官则以为是家务事不予受理。所以扶苏可能以为即便是请示了,即便不死也会折磨死,比如从轻处罚被断脚,而秦国还有一条可怕的律法,如果子是残疾父处死他不受法律追究。在那个年代如果残疾了那就和死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也许还是想死得有尊严些。 三、如果真像史记上记录的,扶苏有兵权的话…那又怎么样呢?难道号令士兵打回咸阳吗? 对方可能是皇帝耶!大家可能不清楚在古代皇帝意味着什么。毕竟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造反不仅坐实了假诏书上的罪名,对方更有理由派兵镇压了。 而且秦国是有虎符这种东西的,有兵权就意味着有虎符。必须要弄清楚虎符是什么才能明白扶苏当时的处境,虎符有两半,右半是君符在皇帝手中,左半是将符在将军手中,要调动军队必须左右虎符合体,如果缺少其中一半,除非君王亲临否则谁都无法。 请不要说虎符可以造假,虎符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将领叛乱,是君王拿来防将军的,否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军队很容易就成为将军自己的手下,君王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所以还会有其他措施保证虎符真的有用不存在假货。历史上并不存在《神话》中的蒙家军以及《秦时明月》中的黄金火骑兵。 当然咯,调动军队除了虎符还有诏书和节,很多人是这样说的,所以在此补充。 也许有人会说了,不对呀,你看商鞅被公子虔所害不就起兵自卫了吗?嫪毐不也能起兵造反呢?怎么偏偏到扶苏就这么难呢?原因很简单,商鞅是大良造,嫪毐封了侯,他们都是有封地的,也就意味着那块土地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组织自己的势力。 始皇就是因为看到这么多分封的臣子叛乱所以才坚决不允许分封的。后来淳于越进谏让皇帝儿子到地方做藩王,始皇也拒绝了。 那三十万军队始终属于皇帝自己,当皇帝要求扶苏蒙恬交出兵权,他们就没有势力了,因为皇帝不允许臣子有可以威胁到皇权的势力。 李斯曾经听皇帝身边的人告诉自己皇帝不喜他坐华贵马车有那么多宾客,就立即收敛了。但皇帝很生气,也不管是谁泄露了他的话,将当时在场的宫女侍卫全部处决。所以有人说应该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这么作死的行为还是不要想了,万一皇帝改成严刑拷打,那眼线不就把主人所作所为全供出来了吗? 四、他没有上帝视角,但是我们有,所以我们知道结局不好,但他却期待着好结局。 不知大家有没有玩过剧情丰富选择很多结局也很多的游戏?玩过的大概就能理解他的选择了。因为作为玩家完全不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你做得每一个选择其实都没有对错,你是做过很多考量的,但游戏的结局却会因此不同。 记得以前玩过一个游戏,根本不知道它是悲剧内核,大部分结局都是坏的。要么就是主角挂掉,要么就是主角在乎的人挂掉,要么就是主角和反派全军覆没,当然也有主角变成反派堕落的结局。好结局也让人开心不起来。感觉他的境遇就像那游戏。 五、诏书下达秦国这台机器正常运行中,天下没有大乱,大家都以为始皇还活着。 秦律规定太严格,为官者比百姓要守的规矩负的责任更多。 轻易挑战律法只会落得以身试法的下场,看看那些因为各种罪名被罚徭役的人群有多少便可以看出。 如果扶苏不是选择造反而是去找始皇本人问个明白会怎么样呢?他必须过关卡,也就是通过高高的城墙,但秦朝人要想去别的地方必须要出示证明,不仅仅是身份凭证,还有官员写的推荐信,那位写信的官员同样也要承担责任的。 如果打算强行爬墙,就会被城墙上的士兵发现,他们很可能直接发射弩箭。秦弩的瞄准率还是很高的。 《大秦帝国》里就给观众展示了一群人无凭证过关准备夜晚爬墙的场景,大部分人都被俘,一人成功逃走。下一个场景便是他主人收到这个人要传递的消息。 可这毕竟是艺术演绎,看地图,长城和咸阳或者沙丘都隔了好几个城池,凭借人多优势某人强行过关可以,但下一关卡怎么办? 当然不排除有像《秦时明月》中盗跖那样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边疆穷乡僻壤可能存在这样的人物吗?他愿意成为死士吗? 有人说,那把咸阳的高手带到上郡去行不?答案是不行,律法规定,官员去地方上任不得带属下一同前往,君王担心下面拉党结派,既然他是监军了,那自然也是官员。随行人相当于火车司机和乘务员,他们只负责带路与保护公子安危,不负责在边疆常住。 我们现在觉得几座城而已,半天不用顶多几个小时就可以达到目的地了,但咸阳和上郡由秦直道连接后也需要走三天时间呢!来回便是六天。根据蒙恬拒绝的结果来看,如果扶苏不接受诏书,估计也会被囚禁。这时间紧迫啊! 从历史结果来看,假设史书记载有误,他真叫使者这么做了,很明显他没有成功。 如果选择躲起来,制定律法的商鞅本人已经试过了,无人敢留他,甚至被旅店老板举报,所以他没有办法只能起兵自卫啊。但与君王对抗就是以卵击石,最后他被处以车裂之刑。 那么逃呢?先秦时期有很多逃跑成功的例子,秦国待不下去了可以去其他六国,可秦统一天下后怎么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往哪里走? 唯一的漏洞是北方草原,只要北上就会遇到匈奴,扶苏是谁?长期与匈奴打仗的敌军的领导人之一,他们会接受扶苏吗?如果决定隐姓埋名与匈奴同居,那以后就再无名义南下,更不要说自己是秦人了。 避开人群就要面临野外生存考验,在草原生活,最起码要有帐篷、食物和武器吧?不然晚上住哪里?平时吃草吗?遇到狼群怎么自卫?逃得那么匆忙能带足了东西吗?带足东西跑得快吗?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再请示呢?使者真的非常弱小吗?《蒙恬列传》中蒙毅就是直接被使者所害,蒙恬习武之人难道还对付不了小小太监吗?他不接受诏书确实再请示了呀,结果呢? 因为发布诏书是有正当途径的,绝非电视剧拍的那样随意。秦人受商鞅变法的影响,比较守规矩,君王也希望他的子民守规矩,这也是楚人被秦人统治反应比他国人强烈的原因,因为楚国民风开放,结果秦律总是让他们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然而即便规矩那么多也没人会反,其实商鞅变法发布初期很多人都不能接受,但王铁了心坚持,流血的例子多不胜数,所以大家为了生存,只能接受变法,过了一段时间,大家终于感受到了它的好。 况且一个官吏疏于职守不等于大家都想这么做,否则别人有错自己躺枪,谁真的愿意呢?除非天下大乱,官吏很多都被除掉,这样消息就不会很快传到君王耳中了。 当然咯,即便秦律如此还是会有人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有规定出现那就说明很多人的确不听律法仍要犯错,而且有人成功了……现在不是还有很多人以身试法吗? 项伯当时是秦国一级通缉犯但是凭借关系逃出关中回家乡去了,张良博浪沙刺秦全国搜了十天什么也没找到,陨石坠落有人在上面刻字诅咒始皇还是查不出来谁干的,结果一气之下把全村人都除掉了。 这些例子的确展示了秦朝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秦律在小事上很有用,在大事上却不一定能制约得了六国人,反而把秦国自己人给坑了,虽然秦国统一了天下,但官吏大多都是六国人,会关照六国人,所以始皇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巡游威震天下。 所以才说,扶苏蒙恬是在秦律制约之下的,无论怎么样只要不北上,要么南下与地势险要的咸阳正面直刚,秦国迁都那么久无人攻进来是有原因的,右边是沙丘,左边是胡人地盘甚至有大漠。这已经不是逃了,是四面楚歌,入虎口。 人家李世民为什么能立马发动玄武门之变且能成功?不仅仅因为他是秦王,请注意他是王,如果不小心穿越回他当秦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称呼他,直接叫“大王”即可。而且玄武门在哪儿?长安都城啊!他不用从边境打回去,他的手下都是自己人。 六、百姓多闻其贤,他也确实如此 且不论他是否调动得了军队的问题,如果他打感情牌,谎报军情,然后南下夺位呢?很明显他根本就不打算这么做。 他之前反对父亲的做法时,就进谏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及,恐天下不安,他担心天下不安! 而事实上确实如此,当时的秦国已经是一个火药桶了,百姓觉得自己就是统治者的工具,修宫殿,修长城,种的粮食要被缴纳,各种天灾不断,律法规定太细,一不小心就触犯秦律,他们没法休息。 虽然不同意李斯的做法,但他封锁消息这一点却没问题,因为一旦大家知道皇帝没了,新皇又没有登基,兄弟忙着夺位,百姓会怎么做?说不定陈胜吴广这种类型的起义就提前了。 如果他号令士兵南下,那不就明摆着皇帝没了?明摆着他要夺君位?他决定牺牲自己,本身就是为了秦国不陷入危机,为了天下不乱,既然百姓认为他贤,说明他很可能多多少少产生了爱民思想,他不想百姓受苦。 他如果弃百姓生命于不顾,使秦国动乱的导火索不就是北上军队了?那该以什么名义起义?那还能称得上贤吗?百姓还会追随他吗?我们可能愿意是因为我们是大秦迷呀!当时的百姓迷大秦吗?秦人自己都抛弃大秦了。况且他未必知道自己在民间是什么评价,那时的贵族和平民几乎没有交集。 可很多人都把秦国大乱的锅让他来背,而他的本意却并非如此。因为用少数人行动很明显是改变不了那种境遇的,大家看秦末起义不都是一大帮人行动吗?而且是全国都做一样的事,所以秦国才招架不住的。 并非只有夺君位才能救秦国,救秦国也有多种方式,考虑角度不同罢了。 七、那时候的人选择太少,逃不出时代的局限性 看到很多人用以后的例子去反批过去,其实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要想在一个时代生存,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时代的律法与制度,人们的观念与习惯。现在与过去大不相同。 先秦时期的人如果来到现代,可能会立马被警察抓走,因为他们可以为了自身利益,直接除掉某人,即便是被判重刑,都不知道自己有何罪过。而在现代,这就是不对的。 而现在的人回到先秦,可能会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个时代的选择会那么少! 身为平民,可能一生守着一座城,哪里也不能去; 身为贵族,所作所为皆在他人注视之下,连上厕所都得有人伺候着; 身为奴隶,后代也是奴隶,几岁就受尽折磨与侮辱,难以翻身; 为什么我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什么都没体验过就要嫁人相夫教子?人家男孩就可以拖到三十岁再娶妻? 为什么我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要承担那么重的家族责任?于家是传宗接代的根,于国是干活的人力,朝廷要打仗,自己就必须上战场,朝廷要交税,自己就必须交出仅有的粮食? 我想着像常山赵子龙一样上阵杀敌,让大家都看到自己的威武霸气,结果你告诉打仗要列方阵不许私自出队? 我想着像电视剧中的将军一样冲锋陷阵,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妥妥的男主角,结果你告诉我将军不能自己上战场抢士兵人头(字面意思)只能指挥? 只是随便喝个酒都不行,随便娱个乐都不行,旅行都难。就因为你生活在战国时代的秦国,你生活在百姓普遍不富裕的秦朝。 做将军就只能做将军,做监军就只能做监军,不能干越职的活。允许你有立战功升级的途径,但统一后还可以征哪里?为王者的选择有很多,而非王者想要选择多就只能成为新王,但谁会交出自己的王位? 做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啊!不然还不是要被赶下台! 还有好多好多,这都是那个时代的限制,我们现代人很难想象的。 |
如果太史公记载属实, 扶苏必然早有死意并且思考过。 有可能是品格高尚,长年修长城看到苍生黎民不易, 戍边知道战争残酷,不想内战爆发。 也可能经年累月的压力和焦虑下, 单纯得了抑郁症厌世想死。 |
先来推测扶苏的年龄。 秦始皇公元前247年继位,九年后即公元前238年亲政,先假设扶苏在此年出生。(实际上扶苏可能出生的更早) 古代结婚年龄本来就较早,民间可能十五六岁就结婚了,秦始皇虽然身份地位高,也不会太离谱。 比如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而秦孝文王出生于公元前303年,但是秦孝文王上面还有个兄长,秦庄襄王是公元前281年出生,同样的庄襄王也并非长子。 所以说扶苏大致出生于公元前238年并不突兀,既不算太早,也不算太晚。 扶苏真正出现在历史上是公元前212年,替“儒生求情”。 那么此时扶苏的年龄应该在26岁左右,这个“儒生”,现在基本认定是寻求仙药的方士。 先假定这些“儒生”是方士,扶苏为什么要为他们求情?而且按照《史记》的说法,还是以儒家的说法来求情。 在假设这些“儒生”就是儒生,虽然讲得通扶苏用儒家的学说来求情,但是秦国以法家治天下,扶苏是怎么会对儒家这么熟知且亲近? 好吧,哪怕秦国是为了让皇子们了解天下学说,所以扶苏了解儒家,但是天下诸侯除了齐国儒家文化兴盛以外,还有以儒家治国的吗? 即使秦国让皇子们了解儒家,恐怕也会告知皇子莫学儒家吧! 再有,无论这些“儒生”是方士还是儒生,他们被判死刑,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触怒秦始皇,二是犯了秦律。 而这两种无辜吗?扶苏非常“可笑”的去求情。秦国统一天下杀了多少人,又死了多少人,扶苏一个皇长子,竟然怕秦律太严苛……(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已经26岁左右的扶苏,个人不认为其愚蠢。 而且此时秦始皇已经接近五十岁的高龄,即使秦始皇生命周期不可测,但是应该算进入其统治后期的阶段了,即皇位争夺应该是进入冲刺阶段了。 这个时候扶苏为什么要毫无缘由的去触怒秦始皇呢? 那么就不得不多加猜测,看似毫无联系的人,突然发生了联系,个人不认为是偶然。 与方士有关的就那么几件事,长生不老药,亡秦者胡也,卢生侯生的逃跑。 长生不老药可以排除,因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还在派徐福去出海寻药。 亡秦者胡也,直接让秦始皇不在容忍胡人的犯边,促使蒙恬北逐匈奴,修长城,但是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本人并不信什么预言。 首先方士和匈奴并没有什么恩怨,也没必要去诱导秦始皇攻打匈奴,再加上现在多认为是指秦二世胡亥,个人认为“亡秦者胡也”,其实还是皇位之争。 胡亥受到秦始皇的喜爱,所以受到其他皇子的不满,与方士联合想让胡亥失宠。 卢生和侯生的逃跑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怕泄露,甚至已经被察觉,所以才要跑,否则他们为什么要跑,人家徐福同样是方士不照样继续给秦始皇办事,难道真像《史记》里说的,这两人良心发现了…… 个人认为是非常有可能的,扶苏作为皇长子,却没有被立为太子,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而且扶苏的并非年少。 有人说秦始皇嫌弃扶苏不够老练,关键是秦始皇13岁就继位了,21岁就亲政了,感情26岁左右的扶苏还不行,真如此,那扶苏是真不配继位…… 在“坑儒”这件事上,扶苏是唯一出面的皇子,这不得不让人多想,前面说了方士,下面说儒生,同样与扶苏有些关连。 公元前213年,儒家博士淳于越再次提出了分封制,这可是早就盖棺结论的事,那么淳于越此时提出,不外乎两点,其一就是真的搞分封,其二还是皇位之争。 如果搞分封,皇子们就要到封地去,但是谁不能去呢,肯定是太子,也就是变相的要求立太子,而儒家学说是支持嫡长的。 在皇位继承这个问题上,正常情况下,肯定扶苏最急,毕竟扶苏是皇长子,秦始皇就是不立太子,扶苏能不急吗?能不感觉秦始皇对他是不是有意见。 在扶苏被贬这件事上,扶苏完全可以不出面,但是偏偏扶苏出面了,你要说没关系,就是善良,个人觉得说不过去。 再说扶苏监军,蒙恬对匈奴的驱逐已经完成,战争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修长城以及应对匈奴的一些骚扰。 蒙恬也不会跟扶苏走的太近,因为完全没必要,你个皇长子没被立为太子,本身就有问题,蒙恬为什么要跟你走那么近? 蒙氏一族本来就是秦国的军中望族,他们不需要在皇位继承者身上下注,而且随便下注本来就很危险。 再有蒙恬从未质疑过胡亥的正统合法性,即使蒙恬被赐死的时候,也没有质疑过,这点在《史记》中有写。 那么同样扶苏被赐死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蒙恬没必要也不会想参与这件事,扶苏什么依靠都没有,不自杀还能怎么办?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最小的胡亥都有21岁岁,扶苏此时28岁左右,甚至已经三十多岁,你们还能说秦始皇历练扶苏,亏你们说的出口。 |
|
第一,圣旨都是真的,假的是可以看出来的,所谓的假只是圣旨上的话不是秦始皇的意思。 第二,古代但凡是圣旨,往往都有特殊的的人去传递,而且这些人还有特殊的护卫队,如果执行特殊任务,自然还有别的。 也就是说,不是某个太监带着一块布去交给扶苏,扶苏展开一看,是要自己自杀,然后不干。 而是这些人其实都知道圣旨是要干啥,就是去了让扶苏看一下,然后扶苏要么自杀,要么被自杀。 有什么草率不草率呢? 他本身就不会认为是假的,就算认为是假的又如何? 古代不是今天,古代有些时候令如山。 |
因为这道是否遵旨自杀的选择题能摆到扶苏面前,就意味着他其实就没有做选择的资格。 什么带着三十万大军回去夺位,别说三十万,扶苏但凡能拉起三千人的队伍,这道选择题也轮不到他来做。 比如 李建成伪造一道圣旨让李世民自杀,然后长孙无忌用打辩论的方式跟李世民探讨要不要自杀 朱允炆伪造一道圣旨让朱棣自杀,然后张玉这批人用打辩论的方式跟朱棣探讨要不要自杀 诸位能想象这样的画面吗? 如果你真的代表了一个集团的利益,他们愿意跟着你反抗 他们会自动帮你过滤掉这道选择题的 什么圣旨是真的假的,都是扯淡,真的也是假的。 蒙恬用圣旨的真伪性来跟扶苏打要不要自杀的辩论,本质也是无力反抗 当这道赐死的圣旨可以通过军营层层送到扶苏和蒙恬面前,就意味着军队没有跟着他们绑定 |
草率不至于! 现在历史观点大多认为扶苏和蒙恬有三十万人的正规职业军人,所以对扶苏面对诏书不反抗非常费解。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扶苏丝毫没有反抗过?秦朝真的有所谓的北方军团和南方军团?使者只有一人,他从沙丘千里迢迢跑到上郡,拿了一张黄色的布条在军营里一念,然后扶苏就自尽了? 这就不得不从《史记》中找答案了。 先来说北方军团和南方军团吧。 《蒙恬列传》记载: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馀年,居上郡。 《李斯列传》记载: 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 《秦始皇本纪》记载: 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匈奴列传》记载: 後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 总之《秦始皇本纪》和《蒙恬列传》都记载蒙恬带领三十万众,《李斯列传》说是数十万人,《匈奴列传》说只有十万人。所以在同一本史书中,蒙恬究竟带领了多少万人是有争议的,就当真的有三十万人吧。 然而这里的人都在军营里吗?如果都在军营里为什么会有“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呢?翻译成现代语即: 蒙恬设立了四十四县城,然后迁徙“戍”填充这些城池。 如果这里的“戍”包括蒙恬所领士兵的话,那么有很大一部分士兵就不可能在蒙恬的军营里,如果他们只是进城成为当地百姓的话,那么蒙恬从收复河南以后,他的那支军队也就基本不复存在了。 如果这里的“戍”不包括蒙恬带领的士兵,那么北方人口等于超过了三十万,因为城池是有原住民的,在秦朝北方领土刚被收复,还是在边疆,竟然要同时容纳如此庞大的人口,四十四县真的吃得消吗? 即便到了汉朝,灭匈奴也不需要三十万人啊! 《卫青传》记载: 元光五年,拜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其秋,青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 只有几万人,不能再多了。请注意,这可是统一后的匈奴! 当然蒙恬其实并没有攻打匈奴,而是对战“戎狄”,“戎狄”成分复杂,或者真的需要《匈奴列传》中的“十万之众”,但“三十万众”确实有些太多了,要知道王翦攻楚就用了“六十万众”,这已经是举国之力了,而蒙恬仅仅是收河南地就用了攻楚人数的一半? 或许《匈奴列传》记载的才是事实,蒙恬当时战戎狄,取河南地有“十万众”的士兵,设立四十四县后,所有城池的人数总和加起来有“三十万众”,或者修长城修路加在军营里的士兵共“三十万众”。 根据秦制,郡有郡守,县有县令,上郡守可能就是蒙恬,可北方还有北地郡、九原郡等等,作为皇帝,不可能让那么多郡守的职位都交给一个人管理。 《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始皇统一六国没多久就巡查过北方,可想而知他对北方很重视,皇帝巡视地方一般都是为了威震全国,以及对地方的不放心。 《秦始皇本纪》又载: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这里是所谓的“南方军团”成员,包括逃亡者、入赘的女婿、商人。然后又设郡县,分别名叫桂林、象郡、南海,派遣“戍”待在这些城池里。 如果这些“戍”只是屯兵,那么他们已经分为了好几个部分,由当地最高军官指挥,等待着君王的命令。如果这些“戍”只是填充这些城当普通老百姓,那军队从取陆梁地以后,它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秦制是很严谨的,而且非常复杂,换句话说,如果地方官吏可以伪造军令造反,那君王也就随时都可以易位了,秦国还能存在那么多年,真是不容易! 商鞅能起兵自卫,嫪毐、成蛟能起兵造反,那是因为鞅是商君,嫪毐是长信侯,成蛟是长安君,不是君就是侯,爵位极高有封地,不是官吏可比。君侯是可以有专属士兵的,而将军只是带领着君王的兵。 如果始皇百分百信任蒙恬,他为什么还要让扶苏做监军,王离做裨将军(也就是副将)?监军这个职位之所以存在,就是君王担心异姓将军不能百分百忠诚而出现的,一般都会选任亲信来担任。 秦有护军都尉, 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有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与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 秦朝监军有一个完整机构体系,所以让蒙恬来保护扶苏的说法其实站不住脚,监军与将军本来就是互相制衡的存在,监军不是什么都不干只待在军营里。 秦统一六国后,曾关于推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展开了讨论。 《秦始皇本纪》记载: 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也就是说,淳于越认为,始皇应该分封儿子到地方为诸侯,而事实上却是始皇儿子没有具体爵位,可能是因为始皇早期经历了嫪毐和成蛟之乱,他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决定实行郡县制,废周礼。 这也就是为什么秦朝末年始皇儿子不能反抗皇帝诏令的根本原因,他们没有私兵,没有爵位,没有实权,拿什么与皇帝抗衡? 扶苏只是所有官吏中的其中一个,或许比大多数官吏职位高,但面对皇帝诏令,他知道不是始皇又该如何?要知道秦始皇出巡都是百官跟随的,对方是一整个团队! 在《史记》中出现扶苏人名的共有五篇文,每一篇文他都属于配角,或许是史料缺失,司马迁并没有给他立传,这也就意味着他在《史记》中是没有话语权的,只能从别人的角度去了解他。 《秦始皇本纪》记载了他的一段谏言,去向是“北监蒙恬于上郡”,结局是“赐死”,沙丘之谋只写了一段话,后面紧接着句“语具在李斯传中”; 《蒙恬列传》对传位之事只记载了几句话,他无台词,结局与《秦始皇本纪》一致; 《陈涉世家》的陈胜说“百姓多闻其贤”,提到扶苏“以数谏如故,上使外将兵”,没说“监兵”,不止一次谏,而且认为扶苏无罪而被害很可惜; 《刘敬叔孙通列传》的叔孙通,明确提出了“诈立”,也就是沙丘之变,认为秦不早立太子是秦亡的原因,坚持嫡长子继承制,认为刘邦不应废刘盈太子之位。 记载他行为最详细的是《李斯列传》,《秦始皇本纪》中所提到的《李斯传》终于登场了,里面扶苏有了动作细节,详细记载了沙丘之变,到这里才出现完全不反抗的自行了断。 《李斯列传》毕竟是李斯为主角,难免以李斯这边的视角去看历史,然而即便是以李斯的角度,也评价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而《史记》中被评价为“刚毅”的有项羽、吕雉等人,大家猜猜,扶苏在众人眼里是什么画风的? 总结一下,可以得知,在《史记》中,对秦末传位的情况记载得其实不明不白,秦始皇并没有直接说传位长子,只是给扶苏留了遗言“与丧会咸阳而葬”,是李斯那头的人认为始皇想传位扶苏,沙丘之变具体情况记载于《李斯传》中,其他文则几笔带过,最多一个段落概括。 而且了解历史,恐怕不能只看一篇文、一本书,讲述秦末史的同时期还有《汉书》、《过秦论》、《赵正书》等,这些书普遍认为秦始皇有遗诏,但几乎没有提到有假诏者,《赵正书》更是始皇召开廷议,同意李斯建议,没有传位扶苏,与《李斯传》记载截然相反,秦汉时期的人对秦始皇传位于谁是有争议的! 所以,大家觉得,当时的具体情况更有可能是怎样的?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通过翻看史册原著,问题已经无法成立了,无法确认扶苏当时收到诏书的真实想法,无法确认假诏书是真实存在的。 只不过因为《史记》的春秋笔法,而且这个也是才知道的,造成了很多人的误会而已,扶苏不是一个草率的人,始皇也不是一个神化的人,汉朝人的史书表现出来的其实是汉朝人的历史观,是他们对秦朝的看法,不可不信,毕竟时间离得近,也不可全信,如《史记》有大量自相矛盾的地方,合起来看才能得出大致结论。 |
看看杨广和他的儿子,势起来以后了,真的又怎么样,假的又怎么样? ===========炀帝身边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关中精锐,即骁果军。而杨暕既有个人武勇,也有统兵经验,和炀帝也利益一致,如果炀帝有心杀回关中,不怕杨暕这个做儿子的不为他冲锋陷阵。 但是,只有有心自救,才能指望别人来救。而且,这时候的炀帝还有胆对杨暕委以重任吗? 炀帝干脆放弃了治疗,醉生梦死,偶尔拿一点主意,也是效仿陈后主割据江东算数。为了让骁果军安心陪他在江都割据,他在当地给他们找媳妇让他们就地安家。可是,骁果军还是纷纷逃跑。虽然炀帝其实已经制止不住了,但有些士兵以及他们的上级主管将领还是担心被秋后算账,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那个可能算账的人干掉。 就是这场变乱,在这对父子人生的最后时刻,彻底揭下了塑料父子情的画皮: 听到异响的炀帝竟然看着十月怀胎生下杨暕的萧皇后,问:是不是阿孩(杨暕小名)造反了? 叛军搞定了炀帝,就去抓杨暕。 叛军作乱前,杨倓等人已经得知了,想报告炀帝,却被拦在宫外未果。即便如此,杨倓们似乎宁可束手待毙,也没去找同一条船上的杨暕共商对策,所以杨暕仍然蒙在鼓里,当时还在蒙头睡觉。看到有人来抓自己,只当是父皇派的,急忙辩解: 使者您别急,我这个做儿子的哪有对不起国家啊! 叛军当场就把杨暕和他的两个儿子拖到街上杀了,至于这是不是您父皇的意思,您自己下去慢慢琢磨去吧,我们没义务解释。 炀帝至少在生前看到了造反的是宇文化及,而杨暕则彻底做了糊涂鬼。 杨杲、杨倓也没逃掉,杨侑、杨侗则分别成为了权臣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却是宇文化及杀人不彻底,杨暕还有一个遗腹子叫杨政道。所以,炀帝的男系血脉只能在杨暕这一系延续了。 太讽刺了。 |
为什么就一定认定这个圣旨是假的呢?也许他本来就是个真圣旨,而扶苏对此心知肚明。 年轻时读史,每次看到秦朝,总会发出一声感慨,堂堂大秦帝国,说好的千秋万代,却二世而亡,都怪这个二世祖胡亥,如果当初是公子扶苏即位,那么中国历史可能就改写了。 |
|
每念及此,心中总会不由生起一丝疑惑,扶苏的自杀,为何看起来就像早有准备一样,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质疑,就好像在配合父王秦始皇演一出早已经排练好的剧本一样。 如果扶苏真的是一个鲁莽且草率,愚忠愚孝之人,秦始皇又为何一定要选他做接班人呢?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呢? 最近重读了《史记》中相关人物的传记和《资治通鉴》秦纪部分,忽然觉得,在这一个问题上,也许我们误会了秦始皇上千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也被人称为秦始皇。 秦始皇和他的秦朝,在历史上一直被定义为“严苛”和“暴虐”,不恤民力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都是秦始皇暴政的证明,而秦朝的灭亡也就此埋下伏笔。 可是秦始皇是从一开始就如此的么?从《史记》记载和近年来的一些考古发现中,可知并非如此。 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36000余枚秦简,也就是著名的里耶秦简,这批竹简记录了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资料,包括户籍,土地,赋税,劳役,刑罚等等各个方面,里面竟然还有最早的九九乘法表,可以说极大的完善了秦朝的研究资料。 |
|
里耶秦简 据里耶秦简记载,秦朝建立之初的法律,虽然严谨但并不暴虐,其中有一张对迁陵县衙的罚款的单据,要求仅仅是让犯人上缴一副盾牌或者一副铠甲,相比朱元璋把贪污的官员剥皮点天灯,那可是差了远了。 还有一种叫做“数耐”的刑罚,就是刮去胡子和鬓角,再看看宋朝的面上刺字,让人永世不得翻身,秦朝的法律何止是宽松,简直算得上宽容。 但是秦始皇的怀柔政策效果似乎并不明显,里耶秦简中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前后当地的数次叛乱,最严重的一次,秦朝派去平叛的军队也跟着叛乱了,最后无奈只得从咸阳征发老秦军,才算平定。 不过这些似乎也没有影响始皇帝的好心情,嬴政一面继续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废除了导致国家分裂,政令不畅的分封制,一面书同文,车同轨,希望把当年的山东六国凝聚到一起。 为了亲眼看看自己改革的成果,秦始皇决定四处走走看看,顺便封禅泰山,以证明自己王位的合法性,断了那些蠢蠢欲动六国余孽的非分之想。 |
|
然而根据《史记》记载,他的泰山封禅之旅很不理想,先是受到他尊崇的六国饱学之士拒绝用秦礼,坚持应当用周礼,后来在秦始皇封禅回来途中下大雨,被淋了个湿透,众人对其讥笑不止,似乎在嘲笑这个皇位的正统性,连老天爷都不认可。 如果说这些秦始皇都忍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真的忍不了,归来途中,途径博浪沙,一个大铁锤砸中了他的副车,差点要了他的命。 秦始皇啥都不怕,最怕死,刺杀自己这种事最是忍不了,他压抑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事情的一步步进展。 二十八年(前219年),封禅泰山; 二十九年(前218年),博浪沙遇袭; 三十二年,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 三十四年,焚书! 三十五年,坑儒! 从这一连串的年代记述中,始皇二十九年博浪沙遇刺就是一个转折点,从这以后,秦始皇越来越严苛,南征北伐,焚书坑儒,御下的手段变的残暴起来。 |
|
博浪沙刺杀秦始皇 从这时起,秦始皇已经对六国的残存势力放弃了幻想,他不再怀柔,而是开始宣扬武力,既然无法收服那就打服,让你们知道厉害,永远不敢再有反叛之心。 嬴政终究还是走回了自己法家治国的老路子上,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那个秦始皇。 可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不是天下士子,居然是自己的大儿子,公子扶苏。 通鉴对这一段的记载很精妙。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从这里我们能够清晰看出父子两人治国理念的不同,一个是儒家,一个是法家。最终的结果是,秦始皇将扶苏送到北边边境,手握三十万精兵,镇守匈奴的蒙恬身边。 这个举动特别耐人寻味,这究竟是器重磨炼还是流放监禁呢? |
|
按照现在很多专家学者的解读,总会说成是秦始皇器重扶苏,让扶苏去军营锻炼,树立威信,以便将来顺利即位。 可这事怎么看都透着一丝诡异,既然是要挂职锻炼,那为何早不送,晚不送,偏偏是在震怒之下给送去,怎么看都像是发配。 偌大一个秦帝国,是中华大地上从未有过的庞然大物,怎么统治这么大的国家,这么辽阔的领土,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这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这些都是创新,究竟能不能顺利实施,估计连秦始皇自己心里都没底。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将来的接班人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留在身边,熟悉帝国政务,处理各种难题,随时参政议政,而不是跑到遥远的边疆随时面对匈奴人,去看看长城修的牢固不牢固。 博浪沙的遇刺,让秦始皇对六国残存势力的厌恶到了极点,他不再相信这些人可以感化,乱世当用重典,秦朝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强势人物,铁血君王,而不是扶苏这样的仁君。 治国理念的根本分歧,其实已经注定了扶苏没有机会去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 所以说,从这一点上来看,秦始皇病重时下的诏书,很有可能本来就是要传位给一直留在身边朝夕相处的小儿子胡亥的,而他给扶苏的诏书,本就是让他自尽的命令。 |
|
嬴扶苏 虎毒且不食子,秦始皇为何会这样做?其实这完全不是不可能。 看过《大秦帝国》第一部的朋友,应该都会记得一个情节,秦献公嬴师隰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赢虔和小儿子嬴渠梁,嬴师隰想要嬴渠梁继位,临终之际,他在病榻上叫来了赢虔,逼着赢虔发誓会好好辅佐弟弟。 赢虔斩断自己手指发了血誓,嬴师隰这才相信,让他赶紧下去包扎,同时他散去了埋伏在帐篷外的刀斧手。 可以说,只要赢虔略有犹豫,嬴师隰一定会痛下杀手,替未来的国君除掉这个权力路上最大的障碍。 |
|
秦国在秦献公之前,一直积贫积弱,最大的问题就是每次权力交接总有兄弟纷争,所以秦国历代君王对此事甚是忌讳,一定会帮助自己选定的国君处理将来的隐患。 而对胡亥来说,自己的大哥扶苏就是最大的隐患。 对秦始皇来说更是如此,毕竟扶苏在军中这些年,跟蒙恬关系处的很好,如果在旁人的鼓动下,真的帅三十万精兵南下抢皇位,胡亥是根本没有抵抗能力的。 所以秦始皇才会在自己病情没有传开的时候,下诏赐死扶苏,这完全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扶苏,对自己和父皇在治理国家上的分歧心知肚明,这是难以调和的,更何况他也清楚秦国的历史,明白列祖列宗都是如何处理继位的权力纷争。所以,在看到赐死诏书时,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就选择了自尽,也许他早已经想过了可能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而已。 其实历史有的时候真是真假难辨,记载史书上的就一定是真相么?我看未必,那只是史学家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的如实记录而已,至于真相,需要我们去代入,去仔细思考,去合理的怀疑和分析判断。 这可能就是读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吧,只满足于知道某个历史人物和事件,那叫读死书,要学会去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并用于指导自己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人文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日本人不把汉字从日语中删掉? |
如果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汉高祖刘 |
想看你会翻来覆去看的言情小说,孩子已经要 |
有没有绝世甜文,甜到爆炸的文? |
为啥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女兵部队? |
如何评价周作人的为人? |
蒙古语现状是怎样的? |
怎么理解“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
为什么2024年大选,特朗普不再带伊万卡? |
你见过最毁三观的事情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