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今天突然看到有人说师范生要凉了,没前途,真的吗? -> 正文阅读

[教育信息]今天突然看到有人说师范生要凉了,没前途,真的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今天突然看到有人说师范生要凉了,没前途,真的吗?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前途
师范
师范生
今天突然看到有人说师范生要凉了,没前途,真的吗?
圆桌收录
2023 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1.国家已经把补习机构ban掉了
2.出生率逐年下降
3.报考师范的人逐年递增
4.国家为了鼓励生育一直对教育蠢蠢欲动的
你好好琢磨琢磨……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觉得有小班教学 ?
对国家都无条件信任到这种程度嘛 ?
那些小城市, 学生少就撤校, 并校, 哪个开启小班模式了....
说白了, 就算一年未来出生就100万, 一线城市一个班级人仍然是30-40左右
二线三线城市同理, 不会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减少
还想什么小班.....做梦呢
真·我有一个朋友系列。
师范专业,17年毕业,当时她想考特岗教师。如果考上了就是分配到山里小学当三年老师,干完三年给编制。
我说,不要去,你会后悔的。
她说,那去哪里啊?
“南宁、柳州、桂林都可以,如果干了两年发现你不适合这个行业,想转行的话城市里面机会更多一些。”
最后她还是决定去考特岗,因为有编制(承诺的)。
结果是分配到河池宜州的一个乡村小学里当老师,三年下来由于工作劳累,生过病。
三年期满,大招来了,入编要体检!
然后她被体检卡住了,当初承诺的编制没有了。
她不服,去宜州教育局要个说法,教育局的官老爷拿出厚厚一沓文件,只是为了证明她不能入编。


三年啊,啥也不是……
我查了一下最近几年,特岗教师一直招聘。就去年,2022,广西依然有6000多个岗位给大家考。
你猜为啥要年年招人?
教师编制被裁剪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财政供养不了这么多人。gwy是行政的基础,不能裁剪。能裁的只有这些事业编制了。
而且出生人口减少,又给裁剪教师编制提供了理由。按供需调整,本来教师的编制就是要减少的。
而实际上财政的缩水,就又是人口减少的结果。
可以说裁剪教师,既是宏观社会经济限制的倒向,也会是政府主动的选择。
每个地区最缺的是物理数学老师,尤其是物理老师,很缺。缺物理数学老师有两个原因。1:难,老师不愿意学考。2:物理数学老师在学校最累!,付出回报不成正比,还不如不入编干辅导(入编就不能有偿辅导了)
前途先不说,未来稳定肯定要没了
未来争夺编制真就诸神黄昏了


我一老同学某双非师大2021年毕业的,当时还拿到厦门思明区某初中教师offer呢(有编制的),但就是想读研,想未来起薪再高点,结果现在想回厦门没编了。
这个世界真的,变化太快了。
前两年就说不要什么热报什么,要预见4年后乃至7年后的状况。国内新生儿数量暴跌,另外土地财政濒临结束,地方越来越没钱,未富先老趋势越来越明显,师范这类专业必然一年比一年卷。有人说可以小班制教学,这在发达国家是有可能的,但地方财政越来越枯竭、产业升级短时间完成不了的当下哪来的财政供给呢?
类似的问题,两年前我这么说下面一堆喷,很多人天真的以为高分考生的选择没有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认识到这个问题。
不匿了
2023年毕业的,还有最后一波红利,2023年去读师范学校的,2027年毕业,小学一年级对应的人数为2021年出生人口,也就是1060万。对比眼下的小学生1750万。缩水了四成。
这是数量上的,还有结构上的缩减,现在的乡镇小学生,效率是很低的,比如有的小学,学生与老师的比率,比城里的还高。这种小学在这几年内会被缩减掉。比如乡镇1个老师对应10个学生,城里一个老师对应20个学生,这意味着低效率学校缩减后,会进一步腾出教师资源。
教育部门掌握着这些数据,所以接下来招聘,往往会以没有编制的方式招聘,方便到时候教师人数进行调整。
2027年毕业的师范生,你能找到小学老师工作,绝对是优秀人物,如果还能找到一个编制,那就是优秀中的优秀。再往后,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毕竟2022年出生人口965万,以后年份降低速度会下滑,甚至可能上升点,但总的来说,难再回到1000万水平。
北京市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一枚。
师范生现在的状况已经在趋向于不好。比如,出现【山头主义】。
可以问问北师大的同学,很多地方已经宁可要地方师范大学的本科,不要北师大硕士了。不是北师大不好,而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家孩子快饿死了,别人家孩子再好也救不动。
因为师范院校就业不那么好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如果就业很好,大家都很多机会,那么这种【山头主义】就会弱化,反之,就会强化。
所以报考师范生还是慎重。
没钱都得凉
设计院也凉了
施工也凉了
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也凉了
半导体也半凉了
军工也半凉了
未来的日子没有超额的收益了,喜欢哪个行业就大胆的做吧,别做发财的梦了
土地财政走到了尽头,各行各业价值回归,没有看不见的暴富点了
是的。除了公费师范生之外。普通师范生如果选不了物理,数学,语文学科的话,真的别读师范,尤其是英语。
公费师范生选英语学科也不太行,在毕业选学校的时候,要比身边的公费语文,数学,物理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甚至还没岗位可以选。因为目前中学英语学科普遍教师年轻的多,退休的少。小学英语教师更是可以一人带好几个班,不怎么需要英语教师。
普通英语师范生更别说了,零星的英语岗都拿给公费英语师范生了,导致每次放岗位出来考试招聘时,普通英语师范生几百人竞争一个岗位,让你欲哭无泪。 你连努力的资格都没有
不是危言耸听,不信邪的尽管来读普通英语师范。哈哈哈
还有,我这里是四川,每个省份的教师缺的不一样,但是放眼全国,普通英语师范做好卷死的准备就行了 我们这里物理数学都达不到开考比例,报名截止以后没人报,还直接取消岗位 。如果有这俩科的 来四川的小城市试试呗
2000年,全国小学有55万
2022年,全国小学有16万
公务员归组织部管理。
事业编归人社局管理。
备案制归教育局或所在单位管理,报人社局备案。
合同制或劳务派遣归所在单位管理,报教育局备案。
身份最铁的是公务员、全额拨付的事业编,与其担心下岗,不如担心开除辞退。
至于备案制及之下的,不论你是哪个地区、什么学历、教学水平、是否名校毕业,我认为早点思考未来的路,或转行或考编没错。
我们区这十年来大概平均每年招1000个在编教师。
我们学校大概分来10个左右,比如2021年,分来3语文、2数学、1英语、1音、1体、1美、1科学、1信息。
另外还招聘了6个聘用教师(工资6万+奖金约3~5万)。
可是2023年,全区招编计划200个,我们学校只分配1个教师。计划聘用0个且3~5个不续聘了。
今年来我校实习的10个大四师范生,已经瑟瑟发抖了。
先说结论,教师不会裁员,但是像过去几年那么炙手可热了的美好时光将一去不复返了。
像我这样这些经历过九十年代的的人都知道在那会儿教师几乎是低薪的代名词,女老师也就罢了,男老师可以说几乎是处于城市鄙视链的最底层。曾经有一段最困难的时期,连大学教授都不得不摆摊补贴家用,更别说普通的中小学教师了,我父亲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辞职下海,生意失败后又沾染上赌博,最后彻底毁掉自己的人生。如果当时他没有走错路,而是熬过那一段光景,我的家庭也不会走到破裂,要知道当时和他几乎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已经是我们市一所大专院校的校长。
但是即使在这样一个困难时期,国企几乎全部破产重组,工人也纷纷买断下岗,教师虽然也很困难但除非是你自己选择走人(甚至你走了还会给你几年停薪留职以防止你后悔),是断然没有裁员这么一说的。
所以即使以后人口和经济出现下行,以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至于倒退回几十年前那种糟糕的境地,教师的待遇水平下滑肯定是难以避免的,新增的教师编制也会逐渐减少,但是总体上来说还会是一个在社会上整体水平中上游的体面稳定职业。
最重要的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整个社会的商品需求还会持续减弱,很多制造业都会出现颓势,在这种大趋势下,教师职业依然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体制内避风港,比在社会上朝不保夕的闯荡要强太多了。
人口没了,啥都要凉,只扯师范有意思?
2022年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1144万,超过新生儿数量
一对一辅导的时代要来了,以后教师一定是最轻松的工作,无脑师范准没错!


说缺物理老师的................至少在我们浙江,物理这门课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几年高考20多万考生最多也就四五万人选考物理,少的时候2万多人。高中物理老师在很多学校甚至出现了过剩,有些高中一届就没几个学生选考物理
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是省属的公费师范生,毕业回乡,十八线小县城初中教学至今五年,今年也迎来了转岗潮,自己很不幸被迫转岗,然后经过协调,去了另一个小学。
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得不考虑的吃住问题,
五年了啥钱也没存下,啥也没学会,工作本来就是自己不擅长的至今仍是不擅长或者说做不好,唯一变得,就是习惯了这种无助挫败迷茫的感觉。
有时候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甚,父母是体力活打工的辛苦劳动者,他们所能想到最体面最好的工作就是公家饭,
然而都是吃公家饭,人和人却是不一样的,小县城里沾亲带故,人情关系一大堆,而我的父母早早就出去打工二十多年,在这个小县城,除了村里的土窑和逢年过节才见一面的亲戚,什么也没。
我虽然会说家乡话,但是和外地来的年轻特岗教师,又有啥区别呢?依旧无片瓦遮身,依旧谁也不认识。
再加上我又妥妥的社恐,老师这个职业,是我从小到大不敢想也不愿意想的,不喜欢这种“体面”的束缚的感觉。
更不喜欢在讲台上装模作样的表演,说话,讲课,或者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来。
过两天要讲公开课了。
五年了。我讲过的次数也就一个指头。新学校依旧会感到紧张。
而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换了工作环境,以至于到目前还没有找下合适的住处。内心终日焦虑。
心中恍惚不已,你问我为什么没有租下合适的房子?你可知道一个合适的房子在这么一个烂必小县城,一年内1万块钱。这是个什么概念啊?平均月工资两千,他房租就敢要这么贵。
哎,因为租的都是我们这些外地人。
本地人像我这样,连个房子都没有的,事业单位人员,恐怕也就我一个了。
天越来越冷了,我真想请好长时间假
不想上班,不想教书,
只想回去省会和父母住在一起,
每天安安稳稳的,多好。
而不是在这名义上的家乡却过得不如外乡人的生活。
其实我一点都不想重新开始。
来这个新学校一个月了,认识的老师就十来个,自己也懒得主动跟人家打招呼,套近乎。
每天心好累啊,
也不想考虑什么找对象结婚生孩子,那与我而言更是大折磨的事情,我就是一个单纯简单的人,没什么大的抱负志向,甚至也愿意放弃普通人的结婚生子,去过简单一点的生活,可是为什么简单的生活总这么难呢。
本人21年入大学师范生,学的还是汉语言。看了各种回答,很多人都说师范生要凉了。
那么,身处时代的漩涡之中,行业的内卷之下,我认为有几点思考。
首先师范生是教师行业最直接挂钩的相关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行业的未来与发展趋势是一定会对师范生的培养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的。那么目前,身在师范类双非院校,就学校内感觉的就业前景来看,也是非常的渺茫。当上教师的少,我们汉语言的就业大部分都奔向文秘了,少数成为了老师或者考研成功,大部分更多是找了个有一定对口但又不那么对口的工作。这是时代大内卷下对于每个人的波及,也是教师热的影响下对每个师范生的波及。时代的每一粒沙,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那么,对于教师行业的未来,讨论得最多的就是由出生人口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对于教师未来数量需求的预测,而在此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讨论。那么,就大背景下,新生人口的不断下降,并且以现在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人口数量在未来是很有可能会保持下降的趋势。一方面是现今的许多年轻人不想生孩子。原因有三。一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背景下,养一个孩子便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承担,这里面包含着比我们父辈祖辈养一个孩子更多更确切的含义,比如教育,健康,生活心理状态等等。二是养一个孩子,便意味着大量精力,时间和金钱的投入,而现在的年轻人们自己的工作就已经足够疲惫,自身的经历实力在当下环境,尤其当代年轻人普遍总是压力巨大的,一个孩子的诞生会使得这种压力剧增。三是随着每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自身思想的不断增加和开放,以及自身生命意义的探索等,年轻人不再把生孩子当成一个必须的事情。除此之外,与之相应的还有男女的婚姻,结婚也被很多人认为不是必须的事情,婚姻被大众媒体以及一些观念的影响下,逐渐与爱情想联系,渴望爱情的婚姻,害怕婚姻的坟墓。
除了年轻人自身不想生孩子的原因外,按照国外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人口负增长从某种方面也算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会带来的结果。比如典型的韩国,日本等。
由此来看,未来人口数量下降并且这种趋势的持续是很有可能的。
未来人口的降低,势必会带来学生的减少,而由此也会带来教师数量的大量减少,乃至待遇降低。并且如果不强加干预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很晚才来,可能也就一二十年。如此来看,教师数量降低的前提下与不断涌入师范生的基数,还有社会上不断想要冲入教师行业的人员对比下,师范生的确很有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从这个角度,师范生前途的确堪忧。
但是教育是必须的,中国的人口基数的庞大仍然是摆在这里的。并且,教师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职业,这是人类社会未来以及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失去,重点是教师的数量会减少,而质量会提高。这也是必然的。所以,已经成为教师的人可能会面临裁员;而未成为却想成为教师的人可能会面临极大可能的失业。
但是,教师教育是需要传承的,这种传承不是说只有老教师,或者中老教师,它一定需要新鲜血液,而且新鲜血液不会少。只是时代背景下,这需要着新鲜血液的质量提高。
所以,从教师质量筛选来看,师范生是比其他非师范生会更有优势,因为教师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着对学生的品德,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参与。所以师范生,不论是双非还是六所教育直属,从发展本质上来讲是更有优势的。
但师范生本体也是一个巨大的基数。所以这也就要求着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自身素质的不断增加。这也就要求着,师范生们不能再摆烂,大家都要认真的学,认真的度过大学四年,而拒绝摆烂。不论时代的压力下怎样,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了这其中的一员,那么便也只有改变自己,使得自己能够不被淘汰。除此之外,增加自身技能,使得以后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要相信,编制其实也算是我们父辈那个时代的残余,未来合同制的老师会越来越多,而这也就要求着老师自身的能力。老师能力将成为关键。
我们总抱怨着时代的内卷,但是我们从出生起便享受了这内卷起源之处的好处。物质的提升,经济的发展等等都是内卷的原因,经济发展会带来人才的筛选,阶级的不断固化,而时代的发展也会让人自身不断的解放。我们这一辈,至少大多数人,成长来,夏有凉扇空调,冬有棉被袄衣,不太有饿着肚子没饭,不太有冷着身子没衣。我们一日日地能够端坐教室,国家还免费给我们鸡蛋牛奶。我们少不知事,不知贫寒饥饿,也算快乐无忧长大,游戏,视频,追星,旅游,更大更广远的世界,我们儿时见的比我们父母儿时的多。
我们或许每个人都踌躇于眼前的大山,尤其在眼前这个功利的社会。大家都喜欢低投入高回报,都喜欢绝对的稳赢,也都害怕着失败,害怕着高投入低回报。但是,我们不能把个例当成普遍,我们要讲究高效率,但是也要讲究脚踏实地。不论师范生也好,医学生也好还是其他所有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这一辈,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去尝试,去成长,都是对的。在这个世界上,钱财会被用掉,爱情可能崩塌,关系很难长久,成功难以维持,但是知识和能力,只要学到了,真正正正地学到了,那么她就是属于我们的,谁也抢不走。
最后,我想说,这个时代网络横流,有太多的建议太多的经验太多的成功者学说。但是,所有的事情我们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才了解,才能切身体会,其他所有都是借鉴,关键在自己。
不论专业怎样,人生怎样,时间会带着我们往前走,每一步,只要活着,便都有希望。
残酷现实是:口罩后经济大萧条时期,本硕双985毕业生已成一二三线城市中小学事业编教师招聘主流,除了国家定向公费师范生之外,普通师范生就业已(以代课教师,合同制教师为主)难有体制内从教位置
核心重点提示:教育部直属4所师范类211扶贫工程学校已经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未来就是为农村乡镇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储备人才基地(985北师大,华东师大除外)
当前百余所国内师范类院校面临发展生存的困境,除了985综合性大学北师大在顶尖A+学科评估成绩上,一流学科总数量上排名国内高校前10强压倒性优势一骑绝尘之外,其他师范类院校在双一流建设时代学科建设上泛善可陈,鲜有出彩的地方。
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期后,挂着211名头的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同时被教育部公开学科警示(含撤销),直接进入14所211扶贫工程学校被公开学科警示(含撤销)黑名单中。2023届华中师大本科毕业生的教育部给定的保研推免率只有9%,甚至不如一堆双非学科实力强校保研推免率高;投机合并蹭211名头指标的西南大学学科实力平庸表现平平;陕西师大甚至一个A类学科都没有,严重对不起211名头,令人堪忧。
教育部直属四所211扶贫工程师范类院校在双一流建设时代无论学科建设,还是学科实力上均处于非常尴尬境地,特别是和985全国重点大学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强基计划相比较,学科建设水平差距巨大。同时像南京大学等一批985知名高校积极回应教育部关切,开始试办培养国内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的教育学院,也发力加大力度培养中小学优质教师。而能进入985高校自主招生本硕连读强基计划的高中优秀考生,一般都具有高中阶段5大学科竞赛的获奖经历,对优质中小学校招聘高水平教师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全球经济大萧条叠加三年大疫,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居寒。华中师大2021届毕业生的公开就业质量报告披露,该校普通师范生未就业率高达33%,非包分配公费师范生之外其他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甚至不到20%,触目惊心。
国内百余所师范类院校数量已经严重过剩,绝大多数院校已经沦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鸡肋,关停并转是未来地方师范类院校改革发展的大方向。如曲阜师范学校这样的全国知名考研基地培养出来的拔苗助长型毕业生在师范类院校蔓延绝非长远之计。
当下众多全国重点大学985本硕博毕业生们纷纷下场抢食国内基础教育公办中小学教师就业岗位份额,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已经没有师范类院校普通师范生公办中小学校事业编制教师岗位从教位置。
如今体制内师医公铁饭碗职业越来越抢手,高考高分尖子选手趋之若鹜,也直接折射出经济大萧条时期高校名校生们无奈理性选择的心态。
中国教育在线:
关注!「2035年全国或有近200万教师过剩」,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
2024年1月3日,麦可思研究院对外发布了《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3年,已有多地教育部门要求控制高校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另有北师大研究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报告》分析认为,高校师资培养体系需进行相应调整。现行师资供给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缺编,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而艺术、体育、科学等小课类老师更为短缺。「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多地要求高校控制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
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还谈不上凉。
只要你是这份名单上的师范生,工作还是很容易找的。某省级师大,每年校招全省各市的教育局会带编来招聘,很容易就能过,就面试一下,如果你是男生更吃香。
如果嫌工资低,去私立也不错,每月一万左右没什么问题,非班主任七个月9万多。




国家怕老师失业,
把高考从4门增加到6门。




以前从不缺地理 生物老师,现在每个学校都不够。
如果以后老师太多,
高考增加到10门 15门,美术 音乐 卫生统统算进去。
确保每个老师都有事干。
确实是有可能的,不是我瞎扯,咱们看看中国历年新生儿数据


中国新生儿人口16年达到巅峰,18年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今年出生人口估计一千万都没有,以后几年也是下降趋势,看不到反转趋势。
也就是说从18年开始,按照6岁开始上小学,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18岁上大学,22岁读研这个情况来计算。
2024年开始小学入学学生数量开始逐年减少
2030年初中入学学生数量开始逐年减少
2033年高中入学学生数量开始逐年减少
2036年大学入学学生数量开始逐年减少
2040年左右考研人数应该就会一年比一年少了(
这对公费师范生有啥影响呢?这个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没有学生了,对师范生的需求会大减。
最早受到影响的是小学老师,小学老师在2024年开始就会发现学生减少,到2030年,新入学的学生数量仅为2024年入学的学生数量的一半。目前尚不清楚2022以后的出生人口数量,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出生人口数量很难增长,如果没有新的鼓励生育政策出台的话,大概率继续往下,再腰斩。
公费师范生的命运和出生人口数量是紧密相关的,中国人别总是觉得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的命运是一个共同体,任何一环出了问题,最终大概率也会落到你头上。多关心他人,多关心民族的发展,保持清醒,追求正义,才能真正守护自己。
师范生的去向主要是教师,教师主要是吃公家饭的,因此受政策影响大。
师范生按政策主要分为三类:普通师范生、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生,这三种各有优劣。普通师范生会接受相当多的师范技能教育,应聘中小学教师时比同档次学校的非师范生更有认可度。普通师范生的优势是就业或升学不受师范生身份的限制,劣势是不保就业,在现在这环境下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压力。公费师范生的保障更好,部署公费师范是毕业后可以自己找学校,并且认可度高竞争力强,找不到就分配到户籍所在地的学校(一般是市区或县城里的学校)。省属公费师范生能不能双选我不清楚,但如果分配那分到的通常是不怎么好的地方。公费师范生的缺陷是毕业后必须当六年教师,无法自由选择升学(部署公师会发非全日制硕士学位),否则需要交一定的违约金。优师计划生是平衡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对学生可以说是公费师范的低配版,毕业后无法自由选择升学或就业,通常会被分到落后地区,违约很可能会被拉清单。
说到师范生会不会凉?目前来看,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生的就业都是有保障的,但不能保障以后没问题。从双减、疫情防控等政策就能看出,赛里斯现在的政策措施讲究快和狠,喜欢搞头吸。以前中专毕业也包分配,后来不也是一纸令下就不管了?现在新增人口减少,没有那么多学生,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厉害,发达地区卷死,落后乡镇没人去。这种背景下,也保不齐哪天把公费师范生的待遇给削了。所以公费师范生大概率有保障,但不排除被坑的可能。优师计划由于是平衡教育资源的,毕业生待遇应该不会下降。
普通师范生的情况就要复杂的多,一是学科差异,二是地区差异,三是学校层次差异,四是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其他学校是什么情况我不清楚,我就以我知道的SCNU为例进行分析。数学、物理、语文这些学科对教师的需求量大,且这些专业易于转行提桶跑路,相应的师范生就业问题不大。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师范生就业也不是问题,因为幼师、小学老师等吸引力不大,名校毕业生对这没什么兴趣,主要是专科和二本毕业生从事这些工作,SCNU毕业生进去可以说是一顿乱杀了。体育、艺术、心理等的师范专业我不懂,不说。有问题的是生化政史地,尤其是政史地的师范生。这几门学科对应的是中学,但对这些学科教师的需求量小,并且未来还将减小。在珠三角这样的发达地区,SCNU的毕业生们还面临着来自清北港中文北师等名校硕博们的竞争,这拿头跟人家比啊?其中某学科22届本科生的就业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六十多。这种形势下,这几个学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要找个心仪的工作至少也要拿到硕士学位。当然,如果把心理预期调低,进贫困乡镇的中学还是很容易的,但收入待遇就一言难尽了。如果想留在珠三角,至少也要卷个本校的硕士(某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就百分之百了)。
我拍脑门想二本和普通省属师范的就业情况可能更严峻些,但如果愿意吃苦或奉献,也能勉勉强强找到工作。NJNU、HUNNU的情况可能和SCNU差不多。部署六师大应该比较吃香,BJNU和ECNU有师范+985+地理位置三重buff,就业自然不成问题。另外四家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把自己的家守的也比较死(他们老家受名校毕业生的冲击较小),大体上也没什么问题。
那未来师范生会如何?我认为还要看政策。如果政策跟现在一样不变,那非211学校的普通师范生大概率是要凉透的,SCNU、HNNU和NJNU的普通师范生的就业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如果未来出台利好师范生的政策,比如限制非师范生报考教资,那师范生可能凉不了。
我觉得如果已经上师范生的贼船了,尤其是普通师范生,最好还是辅修个别的学科,拓展自己的选择空间。同时,可以降低一下自己的心理预期,毕竟残酷现实的变化不以你的理想为转移。有想报考师范生想法的,如果真以教书育人为梦想,那就该义无反顾地报,如果只是想混饭吃,我建议还是审慎,最主要是考虑性价比高不高。首先你要明确,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今天师范生火爆不代表未来还是这么香。在我看来,所谓求稳定是个很离谱的想法,除了军、警这种特殊的机构,没有行业算得上稳定。想想当年国企工人下岗,再想想中专包分配政策的取消,所谓“铁饭碗”还铁吗?当自己没有过硬的实力和资源时,在哪里都不稳定,在哪里都不能把生计握在自己手里。那么与其跟风狂热地报师范生,不如想想有没有更为灵活的选择。要知道,现在的高考择校是一种资源的分配,那么就该在可选范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资源,而不是“别人都”“我妈说”。另外,我再说一嘴,大可不必给教师戴上神圣的光环。以教书育人为梦想的是少数,大多是趋利避害的。不然怎么会有今天教育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平衡?不然为什么会有从几十年前“只有差生才当老师”到今天师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狂飙猛进?
教育和医疗是任何一个国家都缺少的。
但是竞争激烈程度会异常巨大。
不仅是教师啊!
现在妇产科医生、护士、婴幼儿产业链、月子中心……甚至房地产,幼儿园等都凉了。
这些行业都不要往里面钻了,里面可能很多人要出来找工作。
应该还有几年的福利期,但是时间已经不多了,刚入校的师范生可以考虑换职业了;
现在的教师队伍很畸形,小学几乎全是代课老师,我侄子三年级,一年换了三个代理班主任,全小学在编普通老师屈指可数,到了初中在编就多了起来,但是也有部分代课老师,高中代课老师也不少,这是公立学校的情况,也就意味着师范生考老师,必须朝着初中部以上去考,上初中一般13岁左右吧,也就是2010年出生的人,惊喜不惊喜,距离被迫开放二胎不愿意承认计划生育国策错误,仅有6年,2016已经是不生不行的状态了,我认为孩子危机时间要比2016年早,也就意味着到最晚2029年师范生面临全线崩溃的局面,这是最好的预期,我觉得时间肯定会提前,之前没考上老师的都会压缩,未来几届师范生的岗位,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几年门就关了,我认识的很多都在全职学习备战初中老师;
军公教也就这10年崛起的,尤其老师,就是这10年政策红利,政府没钱了,你猜先杀谁?高中以下的老师,高中毕业勤奋点执教1年就能胜任,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她们不挨刀谁挨刀
公费师范生不要怕,你是签了“卖身契”的。毕业就有编。
非师范生不建议家里蹲备考教师,以后会招的越来越少,而且更多的是合同制。签第三方。前几年缺教师的时候很多地方招了大量合同制教师,这些人需要特别注意。签第三方其实就是为了将来教师多了可以辞退。建议早做打算,将来不一定会失业,但不可不防。
现在已经入编的,把心放到肚子里。国家不会动这一块,如果哪天取消教师编制,会反对的利益团体不只是教师,其他各事业编制,公务员会怎么想,今天对教师开刀,明天是不是就会轮到他们了。岂不是“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利于国家安定。而且不要对标上世纪国企大下岗,因为性质不同,企业的目的终归是要盈利的,但公立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并不是盈利机构。所以此二者不具有可比性。
但是将来会缩编是很有可能的,有退休的,把编制收回来后就不再招了。尤其是合同制的,将来不得不裁员,不得不动刀的时候,必定会拿这些人先开刀。
本人物理学(师范)专业
双非一本在读
语数英还是招的人多的,副科相对招人较少。(以长沙市为例)
主科里,英语教师虽然招的人多,但报考英语教师的人更多,教师招聘报录比高。副科的话,物理的报录比挺低的。
假如你打算报考师范专业,要考虑未来就业岗位多少,以及报录比的高低。一般建议主科首选语文和数学,副科选择物理。英语不太建议,报录比太高,竞争过于激烈。


确实凉了,不过部属六所师范目前还是很热门的,岗位特别多。3所211师范的就业也是挺不错的。看过很多的教师招聘,部属六所能满足99%以上教师招聘的要求。3所211师范也能满足大部分的教师招聘要求。
部属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211师范——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我们学校比不上部属+211师范,只是个双非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在本省就业还可以。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师范生来说,如果想要去好学校,待遇好的地方,基本都要考研。而且现在教师缩编,每年放出的编制也越来越少。


看了很多的教招,发现语数英的教师岗位特别多。而我们这种副科,岗位少的可怜。物理教师岗位没几个,毕业就失业(?ω? )
未来想去教高中,只能努力去考研了。有时候都在想,如果当初被数学师范录取就好了。(??∧??)
这两天厦门市的校招已经出来了,参聘制。也就是没有编制,而且未来的校招也都没编制了。前几年的厦门校招都是带编的哦!很多城市都开始什么聘用制,年金制啊等等,编制放出来也越来越少。这种趋势大家应该都是看得出来的。


…………………………………………………
还是主科招的人多啊!副科慎重选择!








……………… 更新…………………………
目前的趋势就是缩招缩编 o(╥﹏╥)o
下表是江苏徐州市的教师招聘计划


这个是江西省这几年的教师招聘,19,20年教招人数也在1.8w-1.9w左右


这两年突然开始叫提桶跑路的土木、建筑,就是接下来师范生的归宿。
看看出生人口数据,我想最乐观的师范生,都要笑不出来。——你们面对的是即将大范围缩编的教师队伍,在校学生,还能消化多少?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为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够拥有美国学术机
你认为中国当前的教育最缺少什么?
你见过保研最奇葩的方法是什么?
今天突然看到有人说师范生要凉了,没前途,
南京大学为什么不把南京医科大学合并了?
现在学历贬值是由什么造成的?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一男生尾随华北电力大学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将扩大高中阶段教育
当年你们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人都在干吗?
商人如何进入政界成为官员(市局级及以上)?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3-25 14:46:29  更:2025-03-31 10:19:3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