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中办国办发文,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释放了什么信号?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中办国办发文,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释放了什么信号?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财联社3月16日电,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 |
专家:现在必须升舱! 百姓:(看了看余额)不了吧 :升!升舱的钱我来出!兄弟,你把手机给我 ′???` |
![]() |
|
引用上个回答的结论部分,政策目标到底是长期提振消费,还是中短期的应急方案,根据提振消费的目标不同,工具的侧重点差异很大。 如果是关注长期,那么重心大概在初次分配,收入结构和二次分配上面,发展红利向中下层释放有助于长期提振消费,也就是兑现带动后富的承诺,提高基区居民经济参与度,则有助于提升刺激效果的消费乘数,钱不需要额外增加,只需要多流通一次,就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就业,就业和收入又会形成新的消费,增加就业和收入,这就是良性循环。 但如果关注点本身就是中短期,也就是全球贸易在特殊政治周期内的短期刺激方案,那么工具基本都在供给端、和信贷支撑上,比如消费券和消费信贷投放,消费券更多的是税收定向返还,一般的消费券企业不会直接去政府兑付现金,而是把税收部分减免下来,本质是向企业的让利,如果不补贴会出现什么情况,参考车企,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消费不足与产能过剩会带动自发的降价,即便财政补贴退出,车企也会自发的弥补这部分的价格差,也就是降价来实现产能的出清,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类补贴的实际价值是要打折扣的,不补贴大家收入水平和可以拿来消费的金额是有限的,供需关系会让商品价格进入一个新的位置,参考这几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所以消费券本质更加倾向于是针对企业的补贴,也与我国几十年的发展策略,重供给端轻消费端。 再看和本问题相关的,信贷支撑,这个短期非常好用,就是用金融工具鼓励大家把未来的收入提前释放到当年的消费,至于未来的偿债,那是你们的事情,我国居民是无限责任,贷后管理环节又多灰产乃至于黑产,最后还缺乏个人破产制度的兜底,债务扩张之后,往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参考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信贷过度投放向偿债能力弱的群体,所有环节投资赚钱的前提是穷人多消费投资且未来还能稳定的偿付债务,最后骨牌倒塌,债务反噬带来的市场的自发出清。如果真的发生,好处是我国居民韧性强,坏处也是韧性强,真的信用崩断经济风险都是次要的,社会风险可能会更大,所以信贷投放来刺激消费这把双刃剑在任何经济体都是一样的,有重启信用机会的和个人无限责任的社会风险也会有差异,所以未来的贷后管理和个人破产制度的探索会在规模性破产和社会风险不得不加速。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都出现疲软,乃至于负增长,不就是过去过度刺激居民信贷来做短期的资产泡沫和消费积累的么,你不能指望收入环节、收入结构、二次分配没有起色的情况下,居民还能承担多少负债而不违约的,风险可控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你不能要求居民杠杆在64%的水平上继续挖掘,还能不增加规模性的违约风险,既要又要是不现实的,个人的观点是,未来继续依赖挖掘居民负债极限的做法的短期副作用(都不说长期了)可能要大于短期的刺激效果。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反证法证明这个悖论,假设风险可控下,银行和银行从业者基于利益最大化就会投放信贷,在你倡导之前就应该已经是风险和收益的最优解了,你得倡导毫无意义,反之如果政策倾向要求投放更多的消费信贷,那么必然要降低门槛和增加银行的违约风险,打破最优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种鼓励从逻辑上就讲不通。 |
可能是我脱离群众太久了。。 为什么消费还要贷款?真的会有那么多人没钱还去消费吗? 贷款消费的人。。是怎么想的? |
这是在风险和现实面前,加大风险,以风险发展化解风险。 思路是正确,但是现实是悲伤的。 理论逻辑是这样的:当局觉得,你花从银行借来的1块钱,消费贷利率在3%以内,成本是1.03元。 然后在消费乘数(2.5-3.5)的带动下,GDP产生3.4元。 根据初次分配比例(70%)到居民,居民就可以花1块钱,然后收获2.38元,支付给银行1.03元,老百姓增收1.36元, 岂不是即实现超前消费,还实现了增收致富? 截止到2024年12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从981亿(2023年)飙升至1240亿(2024年)。 这里面比较诡异的是,2016-2022年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占信用卡未偿还的比例是下降的,同期的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金额在上升,充分反映信用卡贷款的突飞猛进。 |
![]() |
尤其是结合315,互联网金融协会自律文件,打击断头贷,都是为刺激消费让路。 收入上看 【2023-2024两年间居民收入累计下降2.7%,企业收入累计下降6.42%,政府收入累计提升5.01%】 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收入中每100元仅贡献2元税收,而企业部门每100元创造13元税收,政府部门则通过制度设计实现每100元初次分配收入获取130元税收的"超征"现象。 这种失衡的税收汲取结构在2023-2024年经济下行周期中加速显现:居民收入两年累计萎缩2.7%、企业收入下降6.42%的背景下,政府收入却逆势增长5.01%。 国家统计局在 年鉴3-17公布《企业、广义政府与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及比重》但是数据只更新到2022年。如图1所示 |
![]() |
研究发现 2012-2022年间,个人税收收入/住户初次分配收入、企业税收收入/企业初次分配收入,国家税收收入/政府初次分配收入的比例基本稳定在2%,13%和130%的比例份额;如图2所示 |
![]() |
借助还在持续发布的个人税收收入、企业税收收入,国家税收收入,以及研究发现的稳定比例份额,可以推断2023,2024年两年的企业、广义政府与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 研究发现:居民收入2023-2024两年间累计下降了2.7%,企业收入2023-2024两年间累计下降了6.42%,政府收入累计提升了5.01%。如图3所示 |
![]() |
消费贷 截止到2024年12月:房贷下降的1.22万亿,被中长期消费贷提升的2.5万亿所抵消,导致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还提升了1.28万亿。 消费者的负债压力,不但没有降低,还被提升了。 所谓的提前还款,好像是只是部分有钱人的举措,大多数人,还都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做还款拉磨的牛马。 |
![]() |
但是这里面,其实还有注意一个问题。居民的中长期消费贷款,始终在攀升。 |
![]() |
央行统计口径是 各项贷款:境内贷款:住户贷款:中长期贷款:消费贷款, 而个人房贷是属于住户贷款中长期贷款,消费贷款的,买房是个人的消费贷款。 所以,使用各项贷款:境内贷款:住户贷款:中长期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可以计算出住户贷款中,剔除掉房贷的纯粹的消费贷款。 截至到2024年09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消费贷款(这里面是剔除到了房贷)经历从8.34万亿(2023年03月),持续攀升到10.82万亿(2024.12),余额增加了2.5万亿,余额存量接近11万亿高规模。 |
![]() |
12“额度最高100万元,授信最长10年”“利率低至3%,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消费贷100万元贷10年”“纯信用、无抵押,携证一站式办理”“最高100万元,最长5年,利率低至年化3.45%”……新年伊始,多家银行纷纷推出最高100万元额度的消费贷,贷款期限短则1年、长则5年或10年。 这里面消费贷的攀升,有的或许是使用消费贷置换房贷,也有的是纯粹另外一种被诱导,比如买车、设备更新、居家装修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消费者的稳健性发展。 总的来说,这一届消费者,太苦了,各种被引诱去背负杠杆。以不稳定的个体条件,去背负无限稳定的债务压力。真的是太苦了。 消费现状 2024年前四个季度,消费缺口率稳定在2.3%左右,居民消费增加了737亿元。按照节奏来看,前两个季度是消费缺口,后两个季度在政策强刺激(9.24央行和9.26政治局会议),以及11月份以来的收官刺激政策,双向加持,使得居民消费实现了从“不消费增加储蓄”到“促消费737亿元。2024年四季度新的边际特征: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提升至0.699,基本上回到2013-2019年的中枢位置。这个背后就是,2024年四季度的强刺激,以及补贴消费的加力。 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居民部门的平均消费倾向, 如图所示,2013-2019年,我国居民部门的平均消费倾向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2020年疫情初期,我国居民部门的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快速下降,此后随着经济快速修复,并在2021年四季度基本回到了疫情之前的趋势水平。2022年初,在新一轮疫情冲击下,我国居民部门的平均消费倾向再次下降,与疫情之前的趋势水平差距随之扩大。 2024年四季度新的边际特征: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提升至0.699,基本上回到2013-2019年的中枢位置。这个背后就是,2024年四季度的强刺激,以及补贴消费的加力。 |
![]() |
测算结果表明,2024年前四个季度,消费缺口率稳定在2.3%左右,居民消费增加了737亿元。按照节奏来看,前两个季度是消费缺口,后两个季度在政策强刺激(9.24央行和9.26政治局会议),以及11月份以来的收官刺激政策,双向加持,使得居民消费实现了从“不消费增加储蓄”到“促消费737亿元。 测算逻辑如下: (1)用消费倾向的趋势缺口除以实际消费倾向,得到因消费倾向下降对应的居民消费缺口 (2)2013-2024Q4,我国GDP最终消费支出中居民最终消费占比稳定在70%,用当季社会零售总额乘以70%,得到当季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居民消费部分。 (3)用居民消费缺口乘以当季居民部门对应的社会零售总额,就可得到因消费倾向下降带来的消费减少量。 |
![]() |
受到大流行冲击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消费者信心受挫,消费意愿下降。 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乘数达到历史最高的3.54,意味着,每增加1块钱消费,可以拉动3.54元综合GDP产值。 3000千亿补贴,意味着将撬动1万亿的国内GDP增量。 当然,刺激消费的举措力度是可以更大一点。 |
![]() |
消费乘数与消费倾向 β" role="presentation">β\beta 及时间偏好 ρ" role="presentation">ρ\rho 正相关,消费者越即时消费 ρ" role="presentation">ρ\rho 越大,消费倾向 β" role="presentation">β\beta 越大,消费乘数越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强。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居民的对未来收入预期偏弱,即时消费的欲望被迫降低,导致目前中国经济出现消费不振、消费不足,经济增长承压的局面。 最近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大都是从资本市场发力,尤其是央行的两项再贷款,更多的是为有资产的消费者加杠杆,对于普通居户并没有多大效果。 普通居户消费者,提升即时消费的动力,只能是财政政策托底,发放各类津贴、各类补助、提升收入,这才可以对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进行托底,才可以有效的发挥消费乘数对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 但目前,财政政策貌似在憋大招,普通消费者,只能边熬、边等。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我们老板看到这条新闻了,已经在开会讨论让员工去贷款然后无偿借给公司,公司用这笔钱给大家缴纳社保,剩下的钱当工资发。 |
前几年掏空的6个钱包,按照咱们血统里面的潜意识。就是要重新攒点过河钱。 6个钱包在修复的过程中,非刚需谁还愿意再掏空一次? 发福利和发钱之间选择发饥荒……真特娘的是个人才。 咱们骨子里是不想要欠外债的,就不是欧美那种居民消费习惯。但是银行已经吸上瘾了,没了消费贷款活不下去了。 能怎么办?继续创造刚需,或者少吸点血吧。 让老百姓压力小点,也不耽误给你们当牛做马吧! |
发福利和发钱之间选择了发贷款…… |
发钱是不可能发钱,就连发个几十元的消费券都非常吃力,所以只能增加借贷额度来装装样子。 而且在国内化债的背景下,市场消费不但早就饱和,甚至还有萎缩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鼓励金融机构放贷只会收效甚微,倒是有空吃利息的可能。 |
回忆一下2008年的西海岸,连条狗都能贷到款 所以接下去是准备把这些消费贷债务包装成各类货币基金,以超过银行的利息再骗一些傻子进来接盘对吗? 但是跟隔壁西海岸不同的点是东海岸这里没有个人破产制度,当时西海岸是政府最终兜底吃下了这些债务,按照东海岸一直以来的尿性是这辈子无限追责,如果窟窿太大,不排除向子子孙孙继续追责的可能性,祝各位好运 |
中央鼓励的事,老百姓要慎重,因为有好处的事情只会悄悄执行。 |
中办国办发文,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简单来说,就是催着我们大家多花钱,但是又不让银行乱撒钱(因为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这里简单聊聊我的见解,仅供参考 首先是消费这匹马跑不动了 这两年经济复苏不如预期,老百姓要么捂紧钱包不敢花,要么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消费成了软肋 这时候让银行加大消费贷投放,相当于直接给市场打强心针 你缺钱买家电、旅游、装修?银行借你 连财政都准备贴息了,摆明就是告诉你:利息我补贴,你只管花就完了 既要让老百姓敢花钱,又要让银行不踩雷 文件里反复提“风险可控”,其实就是吸取了前些年P2P暴雷、信用卡烂账的教训 这次政策不是无脑放水,而是精准调控 额度、期限、利率都要合理,甚至允许暂时还不上钱的老实人协商延期还款 银行内部还搞尽职免责,让信贷员别因为怕担责而不敢放贷 这波操作既想刺激消费,又怕搞出系统性风险,典型的走钢丝 盯上的不止是日常消费,更是“大件”和“新赛道” 细看文件,旅游、教育、健康养老这些服务消费被点名,连冰雪经济、低空旅游这些新潮玩意儿都提了 更狠的是,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这些大宗消费直接和财政贴息挂钩 摆明了要逼你淘汰老冰箱旧空调,顺便把国产电动车销量再推一波 银行现在放贷,估计连推销话术都准备好了:“您这手机用了三年了吧?我们这有免息分期……” 政策背后是一盘更大的棋——从“存钱养老”到“借钱生活”的价值观转向 中国人爱存钱全球闻名,但经济要循环起来就得让钱流动 这次政策不光鼓励借钱消费,还配套了提高养老金、医保补助、保障带薪休假等措施 相当于一边给你安全感,一边推你花钱 尤其是提到“探索线上开信用卡”“优化老年人支付”,明显是要把不会用花呗的大爷大妈也拉进消费大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信号:这次不是喊口号,而是玩真的 比起2019年国办类似文件只提“鼓励创新信贷” 这次直接让财政贴息、监管松绑、银行考核倾斜,甚至把消费贷和地方政府绩效挂钩 说白了,哪个银行不放贷,哪个地方不落实,恐怕年底总结要挨批 至于效果? 就看老百姓是继续无贷一身轻,还是咬牙上车当尊贵的分期用户了 |
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是银行常态。 银行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大家还是要谨慎使用各种消费贷款的,现在工作朝不保夕并且很难再就业 个人认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车企可以开展五年免息,消费者贷款买车会更容易。 |
![]() |
|
因为不能发钱估计消费,只能鼓励你们贷款消费了,至于贷款消费后,钱怎么还,那就不管了。 |
正常的中国人不会贷款去消费的,贷款消费的都是一些没啥挣钱能力的小黄毛,但他们又几乎贷不到款。释放的信号是那些人是一群脱离了人民生活的白痴、垃圾、臭狗屎。 |
大概就是现在贷款消费,以后还不还无所谓,公安局的态度就是严打暴力催收,所以我建议各位能贷尽贷,以后头铁不还,也没人敢上家里催收,就像现在这局面,公安局每个月都要捣毁几家催收公司,就是告诉相关方,鼓励贷款,禁止暴力催收, |
要我说中国人还是太善良了,大家都应该去贷个几百万,争做黑户。 我凭本事贷的钱,为什么要还? 钱没有,要不然你就把我拘了吧? 我光棍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哪都是家。 一人贷,全家族贷,爱咋办咋办。 |
其实就是要在居民增收措施落地之前,将个人消费贷款作为消费的启动器。从种种迹象看,中国可能很快就会转型为消费驱动型经济体。 去年以来,消费领域最关键的大宗消费品——汽车和数码家电都采取了较大幅度的补贴。很多人反映说,在相关补贴措施出台后商品的名义价格反而涨了,因此补贴的效果似乎是“如补”。 其实逻辑就是这样,一切促进消费的措施,从本质来说就是要落实到生产企业。以目前的情况,如果不做这样的补贴,那就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卷入恶性的价格战中,不利于最根本的就业。 可以说,现在提振消费就是提振就业与经济。 但补贴不可能长期持续,也不能放任恶性价格战无限制进行下去(参考最近的“反内卷”),还是要让居民有自发的扩大消费的意愿,以此开启内生性消费市场哺育生产企业、驱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根本的措施,自然还是增加居民收入,比如最近提出的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包括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比如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注意此处指的是股市、债市这些金融资产,而非不动产),比如增加农民收入。 但是,以上措施大部分见效稍慢,能起到的影响主要在长期,并且增加工资性收入的前提也包括企业经营情况改善,这就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循环了。所以想明显提振消费市场,还需要配合其他手段。 由于目前还缺乏直接发放货币补贴的经验(新提出的育儿补贴算是一种试验),在排除UBI制度后,消费贷款比较符合见效快的特征。所以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的作用,就是在居民增收措施完成落地之前,作为一个启动器,启动消费市场。至于前缀的“风险可控”,实际上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重要,要让步于现实的启动器需求。 事情要串在一起看。从积极地较大幅度地补贴大宗消费品、探索发放现金为主要形式的育儿补贴,以及现在又提出的居民增收措施和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等情况来看,中国可能很快就会转型为消费驱动型经济体,真正成为消费大国。 昨天315晚会上披露维修电器问题的栏目后,主持人的发言也比较耐人寻味。大体意思是说,既然修电器容易踩坑,那么不如就别修了,现在国补力度这么大,如果电器坏了,不如直接换一个新的;并且,315晚会也有明确涉及到整治规范高利贷和断头贷问题的栏目,这些也是比较明显的促进个人消费贷款的信号。 |
一边给政府化债去杠杆,一边让居民端加杠杆消费,呵呵 |
释放了债务人群还会增加,催收行业在未来依然能保持蓬勃发展的信号。 同时释放了财富越来越集中的信号。 还释放了你玩个小游戏刷到各种网贷小视频广告的几率越来越大的信号。 甚至有可能因为贷款越来越容易申请,数额越来越高的时候,部分地区彩礼也一路水涨船高。 |
不谈收入分配的前提下,提振消费就是左脚右脚螺旋升天 |
抖音上有很好几个人在说,千万不能直接发 钱,要是直接发钱整个社会都乱了。 我就好奇了,那澳门,台湾,香港年年发钱 就没乱啊,突然想到有一个可能,发这种视 频的人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人家港澳台年年发 钱。 |
信贷这块 有个奇葩现象: 经营贷的利率 比消费贷 更低, 而且,更容易申请。 结果就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似乎领导们 认为 消费 比 经营 贷款风险更高。。。 |
正红旗太君铁了心要吃人肉啦,提高牛马收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
释放了他们面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然而,他们选择把压力转移到我们身上,工资这么多年了没见增长,负债累累还要增加我们的杠杆。 所以我算是看清了:国家经济增长=国民收入负增长。 那么请问,经济增长跟我有个毛线关系。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