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真的有必要为了硕士学历,调剂到离家很偏远的地方去吗?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真的有必要为了硕士学历,调剂到离家很偏远的地方去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擦线过的分数 就算能成功也肯定很偏远了 怎么选择呢? |
当年本科毕业时有两个同学,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他俩当时都是准备考研本校,都是处于“学霸不算,学渣未满”的学习状态,虽然没有挂科,但是距离保研却也相去甚远。 有了继续深造的打算后,俩人都是从大四开学开始复习,期间摸鱼偷懒不断,各种规模的毕业旅行、各种毕业聚餐啥的一个都没少参加。 考研成绩出来后,不出意外的,俩人都没考上。 A同学比较执着,誓要二战;B同学觉得读不读也无所谓,于是转而备战考公。 A同学第二年复习比第一年专心了很多,可惜他的英语是个短板,虽然过了线,但也把总分拉低了不少,直接导致没能进本校面试。 A同学家里条件非常一般,父母年纪有些大,在父母的唉声叹气中,以及女朋友的压力下,他最终放弃了三战,决定参加调剂,最后调剂到了云南的一个学校。 都知道天津人恋家,连去北京都觉得很遥远,更不要说一下子去到了云南。 虽然犹豫了一下下,但是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想要读个硕士的愿望,A同学咬咬牙,毅然决然的坐上火车去上学了。 三年后,毕业回来,我们打趣他:“不再读个博士啦?” 他坚决摇头,“可不读了,找个工作我要上班赚钱,准备结婚了。早点踏实下来过日子不好么,都那玩意有啥用,回头再延个期啥的,我父母和对象得轮番跟我闹!” 然后他说到做到,找了一个待遇还不错的企业,上班结婚生小孩,生活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快车道。 B同学觉得以自己的考试能力,如果报考热门岗位,上岸机会不大,于是挑战了一个报录比比较低的岗位。 运气不错,考了一次就顺利上岸了。 有了稳定工作后,B同学开启了自己的“躺平”生活。 虽然工资不太高,工作地点有点偏,但是胜在稳定,而且离老家比较远,家长不会每天在跟前碎碎念,一个人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领导和同事给介绍了几次相亲,他觉得自己还没玩够,全都见了一面后不了了之。 有点时间就一个人扛起背包,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羡煞我们这些旁人。 如果非要说有啥遗憾的话,就是工资着实有点低,不过在工作地区也算不错。 其实说白了,到底要怎样选择,主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和处境,如果特别想读研,而且家里条件不错,不在乎你再全职备考个一两年,那就别犹豫,继续努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如果特别想读研,但家里希望你尽快出去工作,指着你的收入买米下锅,那就积极调剂,能去哪就去哪;如果可读可不读,而且依靠本科学历也能找到不错工作的话,那就不读也罢,反正去了调剂学校也很难再走科研这条路,三年后再找工作,还不如直接去工作;如果本科学校和专业意味着“毕业即失业”,那就去读个研吧,未来找工作可能还能顺利一点。 这种问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怎样就怎样~ |
距离不是问题,就怕你调剂的院校,层次太一般,三年之后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这就很致命了。 当初我在考研阶段,其实也考虑过地理因素,比如院校在北上广深,尽管日常通勤不太方便,夏天地铁人超级多,挤得又热又黏糊。 但读研实习期间,由于地理位置优势,你离大厂都不远,或者某些知名研究所,也都在你的个人合理射程范围内。 机会也更多,因为HR很喜欢问你住哪,如果在本地上学,在本地住,水平符合的情况下,你的实习or未来就业选择会更多。 而且我当时有点“恋家”,实话实说,去太远的地方读研,总感觉漂泊感太强烈。事实则是,你读研之后就明白了,地理位置固然重要,但院校层次同样关键。 |
![]() |
有时候早高峰出校门,遇到那几条密集线路,早餐能给你挤没了...... 大学期间大家也都是全国漂泊,我隔壁寝室有云南的,有新疆的,人家坐火车万一没抢到高铁,那就得面临20-30+小时的硬座。(飞机是可以,但大学期间,预算也有考虑) 如果你的考研分数,刚刚过的是国家线,而且还有调剂机会,说明你的专业不是超级大热门。 而且很可能你看的是B区,比如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这种,确实有点偏。 但B区也有92,比如兰大这种,但比较看重调剂生的生源情况,每年也是各种挑剔。不少高分92陨落,后面都去B区了。 所以此时按照分数+地理位置+院校选择方面,有以下几种策略去走,对号入坐即可,相信也是最优解: 1.个人水平一般,考研分数刚过国家线,但就想要一个硕士学历 如果仅仅想要一个硕士文凭,那就别管地理位置+院校层次,底线是能上岸就去。因为考研这两年数学、英语难度起起伏伏,去年政治也搞各种骚操作。 如果你第一次发挥,就在国家线附近徘徊,可以判断,数学+英语这两块,你没拿到高分,而就是这两科,才能决定你摸到多高的天花板。 所以一战能走就走,你急需要关注的就是调剂环节,每年很多院校的调剂,很快很快,玩的就是一个信息差+先来先得,搞清楚规则+每天早中晚实时盯着,差不了。 2.个人水平还可以,能够得上211这种,可是就没考上,对读研院校有一些要求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感觉调剂院校不心仪,层次可能是普通一本or二本,位置还极其偏远+荒凉,那么你可以考虑二战。 需要提前讲的是,二战期间,你个人所要面临的压力、精力、财力,付出都不小。 一战咱们在学校图书馆就可以搞定,二战你是回家?还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这些都是问题。 除了二战,如果调剂院校是普通一本,也可以去,具体结合你的家庭情况,是否允许你“心无旁骛二战”,所以这种处境的宝子,也算进可攻退可守。 至于地理位置,就别想那么多了,读研毕业之后,大不了全国网申、海投、校园宣讲,出了校门,你可以去很多城市,地理位置也没那么致命,放宽心即可。 |
![]() |
3.个人水平出众,大热门专业考的985,结果神仙打架,高分横行,无奈败北 对于学霸这种,无论是冲刺本校or其它985失败的,心里反正憋着一口气。 但我需要讲的是,你这种情况,本来竞争就很激烈,即便二战,你也无法从概率学角度上来讲,你绝对能上岸。(或者比第一次考的好) 因为你这种情况,前进一步,空间都很有限了,另外复试运气成分,也占一部分。 调剂如果去普通一本,有点亏,不建议,如果能去个211,也不错。 地理位置的问题,如果有选择,一定要往一线or新一线靠拢,因为偏远地区院校的校招,去的人都不多,或者层次会有差异性。 4.对自己信心不是很足,不管现在考了多少分,总感觉二战好像使不出全力了 这种情况,你就一战能上岸就上岸吧,属于明显的心气不足了,从选择方面考虑,院校层次or专业评分度>地理位置,选个好点的学校,可以抹平地理位置的不足。 另外很多人可能也是考虑到“南北方差异”的问题,害怕自己适应不了。 但实际上,你是去那上学的,南方可能有的城市会“潮湿”一点,北方就是“生硬”的冷,但夏天不一定有南方热,学校澡堂也有点差异,这些都ok,都可以适应,不用过于害怕、担心。 以上岸为主,这才是咱们目前的第一要务。 5.已经是二战考生,不想三战了,个人处于相当纠结的状态 如果你现在已经是二战考生了,我是绝对不建议三战的,因为咱们现在处于“大好年华”,千万不要全部浪费在考研上。 调剂能走就走,读研之后,每个人的发展轨迹都不同,考研分数只能决定你所处平台的高度。 但后面的路,很长很长,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多,你可以保持成功,也可以荒废三年,只要自己肯努力,机会还是很多的,没必要再浪费一年,因为你值得更好的! 【相关阅读】 考研复试,联系导师邮件回复「欢迎报考」代表什么意思?一篇攻略,帮你彻底理清复试心理那点事儿! 考研复试,联系导师邮件回复「欢迎报考」代表什么意思?5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
![]() |
针对跨专业考生,在考研面试时如何才能比本专业考生更加出彩?黑科技全放在里面了,自取即可!(一招教你击溃“跨考陷阱”) 针对跨专业考生,在考研面试时如何才能比本专业考生更加出彩?60 赞同 · 1 评论回答 |
![]() |
|
我就是调剂去的云南天文台,离家超级偏远。 一开始我确实奔着硕士学历去的,但是等到毕业后,我最怀念的也是那里。 |
![]() |
以我的经历来看,读研除了拿到硕士学位外,其实培养的科研能力和治学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偏远地区的院校和研究所,反而更适合培养一个研究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 |
![]() |
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这里的科研环境相对纯粹,没有外界过多的干扰和诱惑,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导师们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引导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并付诸实践,以及如何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科研能力的锻炼,不仅让我们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我们今后从事任何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偏远地区的院校和研究所往往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治学传统。因为圈子小,同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而且这些导师有着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会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的习惯。无论是实验数据的记录还是论文的撰写,他们都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严谨规范。 所以,我认为如果有机会为了更好的学术培养而选择调剂到离家偏远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要是去读研,总会有收获的。 以上,祝大家早日上岸! 我是@欧阳同学,一个正在努力成为天文学博士的博士生,期待您的关注! 有任何复试和调剂的问题,欢迎私信我,定知无不言,同时也请大家多多点赞呀! |
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 情况一,家里已经帮你安排好萝卜坑,但是就是需要一个硕士的身份才能去,那你就应该毫不犹豫的调剂,无论这个学校是不是还不如你现在的学校; 情况二,调剂的学校虽然学校不咋样,但是你这个专业很厉害,导师很牛,对学生特别好,会帮助学生找工作这种,就业也很好,这样的可以去,将来有机会考回家乡或者是找个家里的工作,这样更容易; 情况三,很多科研院所也接受调剂,如果能调剂到这样的单位也挺好的,上学的时候就能领津贴补助,而且项目多,毕业后留下来也比较容易,这样就能同时把工作也解决了。 情况四,如果调剂的学校层次比较低,专业也一般,没啥优势,仅仅就是可以提供一个研究生的学位,恰好你家里找工作的时候也帮不了啥忙,建议就别来了。大概率学校就业资源比较少,到时候毕业了很难找工作。 总之,是否要接受调剂,还是要看看今后的就业问题,如果能比之前本科的时候更好就业,那不妨去读下,如果读研后就业更难了,那就算了,不要读了。你可以先去和师兄师姐们打听下这个学习的就业情况,也可以去网站上看下他们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也可以看看哪些大企业是否要去这些学校招聘,大概率就可以知道这个学校这专业好不好就业了。 |
任何事情要问有没有必要,都得看本来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必要为硕士学历调剂这件事儿也是同理。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没这个必要。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的利弊。 假定为了硕士学位调剂,那么好处大概有两点。第一、获得了硕士学位,学历提升。第二、缓解了就业压力,又可以开开心心当三年学生,三年之后再考虑就业的事情。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大概有三点,第一、远离家乡,要重新适应完全不同的生活学习环境。第二、未来不确定性很大。如果是调剂到离家很远的学校,我估计大概率是比较偏远地区的一般院校。因为最近几年考研的人很多,越来越卷,只有偏远地区的高校才比较容易上岸。 那就不得不考虑这个研究生读的有没有性价比。很可能在付出了三年时间之后,那张硕士文凭并不能帮你找到心仪的工作。相反,还有可能三年之后就业形势更加恶劣,拿着一般高校的硕士文凭都找不到现在本科能找到的工作。这是目前存在的很大的风险。 第三个代价、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年本可以用来干很多的事情,现在你选择用他去换一张普通高校的硕士学历而放弃了其他机会。需要考虑划不划算。 此外,年轻人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十年时间是极其珍贵的,求学、就业、成家等等事情都要集中在这十年内完成。虽然三年放在整个人生的长度上看着不长,但放在这十年里着实不短。 我们再说回调剂读研的目的。 如果你是想缓解就业压力,再给自己三年开开心心当学生的时间,赌三年之后就业形势会变好。那就去读吧。 如果你是觉得现在找到的工作不好,想通过提升学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我觉得调剂去偏远地区读研可能实现不了你这个愿望。其一是因为学历贬值速度很快,普通高校的一张硕士文凭抵消不了将来三年的学历贬值。很可能三年后面临的就业形势比现在还差。所以,这种目的我建议还是二战吧,争取上岸头部高校。 如果你现在的专业不好,想通过考研转行换个专业,那调剂去读研也可以。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调剂,二战考个头部高校更好,更有利于将来毕业找工作。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稳定的工作,我建议还是别去调剂学校,也不用二战。专心考公考编比较好。考公考编不需要硕士学历,甚至学历越高,感觉自己越吃亏。 综上所述,到底要不要去调剂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主要还是看目的,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再决定。 |
这个问题,咱们需要细分一下不同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是读研是【为了什么】。 如果就如题主说的【为了硕士学历】,那问题就简单了,不顾一切的去为了被录取而做就好了。 但现实情况要复杂的多,【学历】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我们考研的真正目的主要还是两条 【就业前景】和【个人发展】 虽然【就业前景】才是绝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发展】,因为早就不是那个一个工作干一辈子的时代了。 现在军职在转业,公务员事业编整体缩编的现状,其他行业跳槽率和解聘率逐年递增,更还有AI的冲击,想跟上一代人找一个工作躺平一辈子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也就是说一个学习阶段所带来的就业前景有效时长,不会超过5年。 所以我还是主要说说【个人发展】这一项: 科研资源 以我医学专业为例,我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读的研究生,我的导师是某某大咖,就这么一条,就足以让我在大部分专业领域场合昂首挺胸的走,这就是【大城市】的优势。 这种优势会带来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平台效应】,我可以接触到很多顶尖科研平台、学术大咖,这种阅历会让我未来不论是就业还是从事专业相关事物都可以被很好的背书。 举一个例子,曾听说某高校申请国自然,基金委给的意见是:“不认为贵校有承担此项目的科研条件”,这种事情就非常尴尬。 如果你哪怕毕业之后,去的单位也就是马马虎虎,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毕业院校以及与导师课题组的关系,可以在标书上写与“北医xx实验室合作”,评委就会觉得:嗯.......北医,靠谱。 但是,【小城市】并非没有小城市的优势,因为医学的细分科目很多,大平台很多人都去挤肿瘤这个热点方向(申请肿瘤方向标书的老师们应该知道这个领域多难中),反倒是很多地方特色技术,更容易做出一些成绩。 比如说云南、山东的食物中毒,广西、贵州的蛇毒、虫毒之类的,因为研究的人少,环境受限严重,但又非常重要,倒也是很容易做出不亚于大平台的学术成果。 最怕的就是跑【小城市】做【大课题】,经费紧张、资源有限,还做不出东西,对于一名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了,这种情况,不如二战。 经验积累 还是以医学为例,我的医院接诊量其实比我老家最好的医院接诊量要少的多,但从医院排名来开,这俩医院中间可能还隔着几页纸。 为什么? 因为病患的诊疗难度不同。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话:有的人以为自己有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将1+1=2,重复做了30年。 那我们病理举例,诊断个良恶性肿瘤谁不会啊,但肿瘤的临床分型、分子分型、驱动因子、趋势分析会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在高端一点的平台所积累的经验,带到低一点的平台,那将会是降维打击,但你要总是1+1=2,再想做3*3=9,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在这方面,小平台的优势那就是【璞玉效应】,小平台的医生们就是因为太会做1+1=2了,以至于很多值得一打磨深挖的原始病例被忽视,一旦能有这种深度挖掘的意识,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例,就能打造出一个巨大的宝库。 这就需要自己足够的上进,脱离既有的舒适圈,多去接触顶尖学术报告、论文之类的才能摸到一点门把手。 个人耐性 刚说了大小城市的科研选择,现在说说离家远近的问题。 前段时间自驾游,从河北开车沿山陕入云贵川,到了四川就开始腹泻,一直到广西才好。 这就是“水土不服”所带来的一个很客观的因素。 水土不服大多是身体机能与共生菌群无法适应另一个地区的人文风土,这种水土不服通常在相对来说有点规模的城市会比较少见,比如说各省省会。 但如果说是就读于某一个3,4线城市的学校,那身体可以未必吃得消,这也是很需要注意的点。 最后还是要说的,学历仅仅是一个很窄时间段内的敲门砖,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管在哪都需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行。 |
读书离家很远是什么不可以做的事吗? 大学以前我基本在家附近的学校上学,每天回家就能吃到家里的做的饭(那时候很嫌弃呢,觉得怎么天天吃这些),生在农村,晚上放学和周末的时候还要干家里自己力所能及的农活,我做梦都想去很远的地方读大学,所以大学就选了很远的地方,当时那个城市还没有高铁,火车要坐34个小时,慢慢从被录取的兴奋,到离家远的孤立无援打败,再到后来的后悔,然后回到离家近的学校读研。 我是想说,离开家才能独立和成长,也许很多人飞出去后就不愿意回家了,嫌弃这个从小生长的地方太贫穷太逼仄,比如我表哥,也有人出去之后发现城市都一样,可这个普通不发达的离家近的城市最让人有归属感,所以选择在这里生活,比如我。 读硕士去很远的地方读,其实没什么所谓,也许是为了学历妥协,但出去看看也没什么不好的,世界那么大,总呆在一个地方,容易狭隘。 |
我老家在湖南,如果是调剂到哈工大那种离我家两千多公里的地方,我肯定是愿意的。 我还认识一些新疆的哥们,如果调剂到离他们家四五千公里的复旦上交,他们肯定也是愿意的。 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是如果调剂到离家两万多公里的麻省理工,我们肯定更加愿意。 所以说读个书而已,何必考虑那么多有的没的?只要学校好,距离都不是问题。 |
不要将就!不要调去很远的地方! |
![]() |
|
![]() |
|
![]() |
第一点是对那些本身本科学校就很好的同学,不要为了去读研而去一个不如本科的学校(比如911的去普一,真的不值得); 第二点是因为来回真的很麻烦,而且几乎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特别是果你在毕业后还有什么需要原学校出材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离得远让本可以很快解决的事情拖很久还不能办妥。当然,离得远可能找实习都不是很好找(尤其是文科专业)。 但如果你是二战三战或者真的迫切想要上岸又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去了不是特别想去的学校读研,请一定一定要记得以下几点: 找一个好导师!找一个好导师!找一个好导师!这一点太重要了,一个好导师可以让你真真切切学到东西,还可以帮助解决你的困难。特别是如果你有读博的打算,去到一个不如你本科的学校也没关系,只要跟对了导师,还是可以申请到很好的学校去读博的!而且导师基本决定了你在研究生阶段过怎样的日子(我身边就有跟错了导师 emo 的,被恶心的,被卡毕业和论文的..) 早早明确就业方向!!(这点主要是文科生,因为我是学文的,都是我的血泪教训)如果以后想去企业工作,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特别注重实习经历,可以早早利用寒暑假或者课不多的学期去实习,积累项目经验,每年大厂或者好一点的平台都有很多实习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如果以后想要去体制内,一定要早早的准备毕业论文!!因为国考省考 or 人才引进集中的时候正好是你在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别最后临时抱佛脚,两边都顾及不到!如果之后想读博,就要在研究生期间多多发表论文(跟导师一起发会容易点)参加学术会议啊之类的(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具体情况。 总之,如果选择了调剂就要努力去争取,成功之后也请好好享受,好好利用研究生生活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如果你选择了二战 or 就业,也希望你可以坚定下去!尤其是二战的同学,可能中途会频繁有崩溃的时候,我自己就是二战的,中间真的几度心态崩了)请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最最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是否选择调剂,是否调剂成功,都一定一定不要怀疑自己,选择考研并完成了初试,本身就已经很棒了!!!背后的辛苦付出,所有经历过认真备考的人都能够明白(我想大家一定有背书背哭的经历吧!)人生不是只有读研这一个出路,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实现你的梦想,你的人生价值。 |
要看最终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如果是想拿编制、进体制内的,千万不要犹豫,赶紧麻溜哪里有研读你就去哪里,先捞个硕士学位再说。 有了硕士学位进体制内,起点和本科不一样,各方面都会高一些、快一些。(注意:此处只是说快一些,没说快很多,该走的路是不会少的) 正好趁着研究生期间,拿考公来练手,你就直接用本科学历来考公,考上了就去,书都别读了。 一次考不上还可以继续等拿到硕士学位继续考。 要知道偏远地区基本没有多少浮躁的氛围,大家就安静做自己的事情,不会迷失在纸醉金迷中。 这正好有利于你考公考编。 但如果是冲着进企业,又要分几种情况: 理工科可以考虑去,只要这个学校的学科点还算可以,那么不管在东南沿海,还是在沙漠戈壁,1+1肯定是等于2的,各种学科原理不会受到地域的影响。 医学(医院不是企业,但是它自负盈亏,你就四舍五入按企业处理得了),要先分析这个偏远地区是不是你以后打算要工作的地方。比如你刚好在大学期间有个女朋友,女朋友将来想回到家乡,那么冲着你的女朋友也是可以去的。因为医学的地域性很强,换了一个地方,流行病能变成罕见病(比如广东人爱吃咸鱼,一不小心吃成了鼻咽癌,你跑到新疆,哪来那么多鼻咽癌?……本贴不是正经医学科普,所以不论证咸鱼和鼻咽癌的因果关系,领会精神即可)。 社科,赶紧麻溜的,往发达城市靠拢。尤其是经济学科,视服务对象的不同,完全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从微观来看,人家大企业一天到晚财务共享、数字化转型,成本耗得起,而你全公司才10个人的小微企业,跟着这么搞就是作死。 从宏观来看,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你在那些发达城市,会有更单一、成规模的产业问题来研究,但是在偏远小城市,可能就没有多少产业,没有产业给你做社会服务,那你的研究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将来换个地方又废了。例如,你要研究创新科技产业,肯定离不开深圳、杭州这类地方,而你跑到西藏,除了税务筹划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可以研究的。 至于其他文科,什么设计、传媒、创意文学…… 题目这个问题你考虑了也白搭,就算你考到了大城市,也不好找工作。 也许在小城市还好点,注册个自媒体作者账号,在哪里都能开播、写稿。全都一样。 |
哎朋友,你单纯为了一个文凭单单,调剂到祖国的嘛,那不是得不所失了嘛朋友。 实际上,你要看看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是单纯的,只要一个所谓的文凭,最后跑去了什么边疆地区的某一个双非院校,不仅仅日常生活不方便,甚至连快递都不包邮的那种,俺寻思没必要。 |
![]() |
而你对于这个文凭的要求比较强烈,强烈到这个硕士的文凭,和你家里给你安排好的路子完全挂钩,那这种必要性,俺寻思不用我说你自己都清楚了。 而我们再折中的看一下,硕士学历对你来说并非很重要,而你又不是单纯的为了去混一个所谓的文凭单,多多少少还是想要学一学,搞一搞科研什么的,那你就要看看你调剂的院校了,不过按照问题描述,题主这刚刚过线的成绩,想要调剂一个差不多的院校,我寻思也没有那么容易。 |
![]() |
而对于其他想要调剂的准研究生们,要是看到了我的这些文字。 那你可以想想,你自己的这个分数,调剂去的院校,有没有比你的本科院校好一点,要是甚至不如你的本科院校,那我真寻思没必要了,要不然就二战吧;要是这个学校,和你的本科差不多,亦或者比你的本科好一点,那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去读一下,毕竟这也是一个机会。 所以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是调剂去边远地区还是选择二战再来,这都是要看个人情况的,而我也希望我这些文字可以给各位准研究生们一些帮助。 |
![]() |
|
首先,你今年多大了? 其次,你想要工作吗,想要考公吗?想要二战吗,家庭经济允许不? 如果你的年龄在25岁以下,我觉得你可以冲一下二战,因为今年英语一比较难,但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考的英语一。但是你过了国家线,我觉得你成绩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的年龄超过了30,我觉得你就直接去调剂。 年龄大的走调剂,年龄小的可以再冲。 |
这要看你选择读研究生的真正原因。如果你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学历,以便未来能有更好的收入和生活,那么离开家1至3年并不算长。人生那么漫长,为什么不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呢?既然你当初决定考研,想必也是希望能在学历上有所提升。如果最终考上了却选择放弃,那之前的努力也许就会白费。 当然,如果家中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照顾,确实很难离开,那就可以考虑重新报考离家较近的学校。但如果没有这种特殊情况,我还是建议你选择去外地读研究生。 去外地读书意味着远离熟悉的家人,独自生活。如果你从小没有离开过家,内心难免会有不安。如果你有足够的独立性可能会适应得快些,若不能完全独立,可能会经历一段难熬的适应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直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适应能力将得不到提高。利用研究生这一阶段去锻炼自己,毕竟这是人生中少有的机会,让自己在有时间、精力和资金的情况下去感知不同的生活。 此外,你也会面临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适应新的“水土”。刚开始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慢慢调整后,你将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比如当地的美食和独特的风俗,将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仅仅通过视频和听说来了解。 如果你依然感到不安,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前先去当地考察一周,住一段时间,与当地人交流,了解生活习惯和人际沟通。这样的体验能帮助你判断自己能否适应新环境,以及是否愿意去适应。总之,亲自体验总比单纯的想象要能有效减少后悔的机会。 |
![]() |
|
![]() |
|
![]() |
|
如果目的就是为了硕士学历,家里经济条件不拮据能维持下去,为了直接达成目标确实应该抓住一切战机,这种目的明确的计划周期拖得越长越不利。反正两三年时间,熬过头,而目的达成了,就算是万事大吉了。 |
这事儿有点像你饿急了走进一家餐馆,菜单上只有一道你不爱吃的菜,但服务员说“要么吃这个,要么饿着”。你心里清楚,咽下去能填饱肚子,但嚼着那口不对味的菜,脑子里想的全是家门口大排档的烧烤香。 硕士学历确实像张通关卡,能帮你敲开一些门,但门后是沙漠还是绿洲,得看这学校能给你多少真东西。如果那个偏远地方的专业强到业内认、导师资源能带你飞,咬咬牙就当去深山老林闭关修炼了。但要是为了“硕士”俩字硬凑合,上课对着水课老师,实习连个像样的公司都找不到,熬三年可能还不如人家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值。 还有更隐形的代价——人脉、城市资源、甚至谈恋爱的时间成本。我见过有人从偏远学校毕业,找工作HR第一句就问“你们学校是在xx山沟里吧?”,也见过同学靠导师牵线直接进大厂。关键是,你愿意拿这三年的孤独感,换一个未必发光的前程吗?有时候人不是怕选错,是怕连后悔的资格都没有。 |
你是去上学的。 你是去上学的? 你是去上学的! |
如果你本科985,不是有去投行之类明确的第二路线, 那你最好去读这个硕士。 有硕士学位,不能让你飞黄腾达,但是能让你的人生有很多兜底选项。 |
还真有 我一个上海的同事,本科同济的。03年那会就是为了能继续读,调剂到北京邮电大学。 |
让社畜来给你提供另一个分析视角: 你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代价是什么、获得了什么?代价是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你每年回家的频率可能只有寒暑假的一次或两次,但是获得的是一个未来五年左右不会贬值的学历,能跟你一辈子的学历 三年之后,你仍然可以带着你的硕士学历回到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和度过下半生,你损失的只是三年内很难高频地回家(作为常年出差的社畜,我深刻理解“家”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有多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不得不北漂或者去往其他城市的社畜,你会发现你现阶段的这个问题其实都不算问题。你去读书,不需要置办太多带不走的“资产”(比如车房家具),但是一个北漂的社畜得考虑在其他城市买车买房,再不济租房,这些钱都是你未来考虑是回到老家还是扎根大城市时的沉没成本 我非常讨厌但是无奈也非常认同的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权衡利弊才是常态。人终究是要长大的,我也在离家两千公里的地方读过研,但是我现在是个社畜,我下个月就要去离家上千公里的城市漂泊了,没法回家。好听点叫打拼事业,说白了就是用35岁前的最后几年赌一赌能不能挣一笔钱 你总会从学生转变成“大人”的。从这个视角来看,只要你调剂的专业不是地区性很强、让你离开当地就不好找工作的,那我都觉得可以赌一把,损失也不过就是三年左右不能经常回家。而当你要面对能否接受背井离乡在其他地方工作的抉择时,这段曾经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上学的经历可能会帮助你做出更适合你自己的决定。 |
就拿我表哥来说,农村出身,父母靠卖鸡蛋为生 考研一战调剂未服从,二战调剂服了,本科飞行员相关专业,硕士读的法 后来考完研之后考的公,如今28上岸了,在广州,单位包吃包住,一年纯攒个10来个没问题 在读研期间做兼职的时候结实了现在女朋友,女朋友也是研究生在广州当教师 现在马上结婚了,没靠父母,全靠自己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 家庭处境不同又咋了,考公面试辅导1.5w的费用,他妈眼也不眨的就出了 总之路都是自己走的,没有什么比不必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 将来要做什么,走一步看三步,而非只看眼前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