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29 岁海外优青赵莽的学术能力?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如何看待武汉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29 岁海外优青赵莽的学术能力?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武大官方推送: 刚签完约!29岁的他成为武大最年轻正教授 个人主页: Mang Zhao | CISPA Helmholtz Center for I… |
我还以为真是一位不靠背景的励志传奇。 但是仔细扒开公开的信息。 武大赵同学和赵老师 ①长相相似。有回答已经贴出照片。但亲戚关系不一定是父子。 ②都姓赵。 ③籍贯都在青岛。 ④还都去了武汉的武大。 ⑤不仅在武大,还在同一个院,更是同一领域 ————继续汇总深扒 ①赵同学本科是青岛科技大学,这是什么学校想必大家都清楚,所以人家才会曲线20岁才去国外镀金。 这个补充下 他走得可能是本科2+2国内两年,德国两年这种模式。然后德国继续硕博。 那些说聪明的,赵同学肯定不搭边。 ②萨尔大学整体排名不够,如果按照专业排名可以,但是人才引进大部分按照学校整体排名的,如果按照专业排名,能容纳多少学校和多少人了。而且按照赵莽的学术成就的话有人扒其论文含金量还不够,加上海外优青,他才能以29岁就成为武大正教授。 ③他的专业足够小众,能开的学校并不多,但是含金量很高。他一个20岁刚进入大学的人怎么知道这条路子的,而且以他的成绩可以付得起德国留学八年。那么我猜他至少家里还是有钱的,且运作和规划的能力很强。 我为什么要扒他。 看不惯那些人和事儿。 如果有家庭的助力,自己还不低调点,还要发新闻来恶心你。 你如果没有从国家拿项目,去的是私立,凭借自己的业界成就我才懒得管你,反而视你为偶像,但是如果你不是,我们大家的税不能就这么平白无故给帽子了。 ======分割线 ——说赵老师有死对头不可能放那个组,有证据显示没,我的一二三四五可都是列出的呀。 ——很好奇我在评论区说一句话,有些人能在评论区回我五句以上,还有被系统删除的,八成是不好听的词。 难道是利益相关人这么维护?人家拿得是你的税收和全民资产进行科研呀,纳税人和国人有必要做好监督,不是利益相关人的话很难有这么高的维护动力。 还有这就涉及另外一个海优。这个评定过程及如何拿到。 ——评论区很多回答说自己是武大院的,而且赵老师正给他上课。但是没有一个回复我是否有亲戚关系,这个我也理解除非本人回应应该是查不出来的。 ——评论区不少窜出来说赵老师院里有死对头,这个说死对头得有表现吧,拆台打架之类的,居然没有一个能说出表现,那就很让人怀疑有没有这回事。还是放出来的烟雾弹? ——貌似赵老师或许玩知乎,疑似课堂回应怎么凭空多出来个儿子。 既然知道网上议论纷纷,上课的时候都调侃了。就直接给上课的学生们澄清是否是亲戚关系吧,这样也少一分猜疑呀。 ——评论区有个“战无不胜的思想”能回复10句+,很好奇什么的行动力? ——签约之后应该会走公示流程吧?后续可以看看有木有更多的消息 ——密码学按照字母排序,看不出谁是一作。所以有网友认为应该按照作者均分贡献度。否则太卡bug了,这种玩法很适合混资历。 ——有人爆料说赵同学父亲是体制内街道办退休干部,还有其他信源么,可以证实不? ——海优需要依托学校进行申请,也就是说他之前依托的是武大,还是哪个学校帮他申请下来的?此外一般海优需要国外三年,他显然没有,虽说特殊贡献可以从快,但是没人托举的话普通人没法办到。 ——他的知情人爆料原文:“以前德国一个学校的人在这罗嗦几句。首先,萨尔大学和马普计算机所也好,cispa 也好,就是合作关系。 德国玩平均玩的好一些,就像撒糖果那样,这一个马普,那一个马普的。 你进萨尔大学学计算机和在马普所不是一会事,理性看待。 cispa,马普所不颁发学位。 其次,我本科阶段认识他,他国内是青科大的,没念完,然后来的萨尔, 一开始聊的时候,他说国内青科大办的休学,没敢办退学,怕在德国念不下来。 本科时候成绩不能说不好,毕竟萨尔有些科目压分厉害,但是据我所知他很多学科是压线过的,最后毕业成绩没到Sehr gut ,应该是在gut 的边缘。 第三,他赶的机会不错,他本科毕业的时候,萨尔刚开这个硕博。” ——赵老师突然退了院书记植物?啥情况发生了??不知道赵老师会不会回应一下是不是亲戚关系。 |
![]() |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可以深扒的方向: ①赵同学小中高及本科的同学或者老师应该有信息,问下他是否有亲戚叫赵老师的,以及相关背景信息。 ②德国萨尔大学的同学。信息点或许较少。 ③武大同院的同学发挥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信息优势,打听下。 ④海外优青的评审流程涉及的人员可以出来说话了,应该有背景信息。 ————点个关注,可以看到实时最新消息进展。 |
他是我青岛科技大学的同学,本科学习很烂,申请其他学校都被拒了就萨尔大学这一个offer,查了一下排名600+……没想到有这么大造化,牛逼 |
与此同时,在武大这所实行非升即走制度的知名学府,还有不知道多少可怜的青椒和博后在苟延残喘,只为博一个副教授的编制。 看来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他们没能力啊。 |
![]() |
|
![]() |
|
![]() |
我怎么看待,我一方面非常倾佩,毕竟他海外优青,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也是非常NB,什么参加微软安全响应中心资助支持的“开发后量子安全身份服务”项目,并在其中做出最主要贡献;担任CCF A类信息安全国际顶级会议ACM CCS 2024程序委员会委员、CCF A类计算机网络国际顶级期刊 IEEE/ACM ToN 2024与信息安全国际顶级期刊 IEEE TIFS 2025审稿人;在CCF A类信息安全国际顶级会议IEEE S&P与Usenix Security共发表5篇论文,其中一篇获得最佳论文奖(Top 1.11%)…… 另一方面,那肯定羡慕,毕竟他回国后,在武汉大学申报并入选海外优青,29岁直接入职成为武大教授。用他的话说:“60万年薪、30万雷军教育基金支持,以及200万的安家费,给了刚回国的我足够的安全感!”,并且还给他8个博士生指标,我说不羡慕,在座的各位估计也不信。 今天早上,身为牛马的我,还在外地出差,突然我就收到大学室友的微信消息,疯狂pua我,说我不够努力,不够上进。不过我现在心态已经很好了,毕竟像赵莽这样的人比较是极少的,确实比不过,且没必要去比较。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比什么都重要,朝着自己的目标慢慢干就行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附带:室友跟我的聊天记录 |
我就在想DeepSeek公司的那些技术人员 也就是那些博士毕业生,如果去武汉能不能搞到正教授。 赵莽回来后,在武汉大学申报并入选海外优青。 29岁的他直接入职成为武大教授。 60万年薪、30万雷军教育基金支持,以及200万的安家费。有8个博士生指标。 |
结合赵公子的方向、文章、履历来看,从青岛科技大学本科开始,一路精准走位,到现在直接拿下海优武汉大学正教授,不得不说背后之人运作能力真的很强。 这种路径规划的能力和执行力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有的,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当然赵公子配合也打得好。建议把这先进事迹全国推广宣传,让各位学阀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 一时赢不是赢,一直赢才是赢。 |
其实国内高校学术圈学术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小镇做题家永远只能当学阀的垫脚石。同期密码学博士,有密码学顶会美密欧密(真正的一作,不是什么字母序),照样在熬资历非升即走,安全四大顶会上其他paper也都有贡献排序;而有人双非无一作入职260万带8个博士,是非升即走跳楼自杀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资源 PS. 他所有的文章都和导师合作,毕业后依然在靠老板并且一年了只有一篇prepint,是否有独立一作以及指导学生的能力? |
我不是他本人哦... 未来可期。赵莽同学是非常优秀的研究员,同时也恭喜武大能够抛开世俗成见(比如一作偏见)选择一位如此优秀的作者。 简单介绍一下, 赵莽同学所做的,是一个叫通信安全(Secure Messaging)的领域。该领域另外也可以称之为: 加密协议的形式化验证。这大概就是用数理逻辑的方法,去研究加密协议内的攻击方式,比如是否有中间人攻击,或者重放攻击之类。这个领域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加密协议,和密码学Primitive的Security之间,存在巨大的表述差异。这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传统上对加密协议的攻击方式研究,是建立在 暴力搜+进程代数 的基础之上。 暴力搜,即Dolev-Yao类方法,最早是由Danny Dolev和Andrew Yao在1983年提出的。1995年的时候,一位叫Gavin Lowe的英国研究员,即采用Dolev-Yao找到了Needham–Schroeder 协议中的中间人攻击方式(中间人攻击的具体例子可以参考吴亦凡事件),后来,Gavin Lowe采用Tony Hoare的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是进程代数的一种表述)重新表述了这个发现。2000年以后,有一些欧洲的研究者,对暴力搜+进程代数这种分析模式进行了自动化,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Inria的Proverif,与ETH的Tamarin(赵莽同学的导师 Cas Cremers就是作者之一)。他们用这些程序对包括5G协议的大量密码学协议进行了分析。Dolev-Yao类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去搜某个事件的导致原因是否唯一。而如果理想状态之外如果某种trace也会导致这个事件,往往意味着出现了攻击模式。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某个文件的数字签名时候,因为数字签名的UF-CMA安全特性,我们会认为过去某个时间点,该签名的作者极大概率对这个文件进行了签名。但现实是,该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个文件进行签名,以及签名者是否有恶意(否则我们需要的是Blind Signature),需要进行大量的探讨。Tamarin的教程中有很多翔实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一下 很可惜的是,用建立在进程代数之上的暴力搜的方式分析加密协议,发展到今天,面临了很大的困难。当我们说暴力搜时,我们指的是我们计算某个formulae是否是satisfiable的,即是否有一个解,让该formulae成立,而这个解,就对应了攻击者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有些朋友可能会很敏锐的发现,可搜的前提是模型是有限的。但很可惜的是,real world中绝大部分问题,都不在有限模型之内。此外,即使模型有限,搜索空间也可能会奇大,甚至超越了exponential,到达了doubly exponential级别。这些都导致,建立在暴力搜模型之下的程序适用范围有限。 而且,暴力搜 这个模式,其实和密码学Primitive的Security表述不太兼容。现代密码学,是建立在game+reduction模式之上。比如公钥加密中对安全性的定义,大概意思是adversary在adaptive chosen ciphertext attacker模式之下区分real or random的概率无限接近1/2。而暴力搜这个模式,甚至连公钥加密中和搜索相关的 可篡改性 (malleable)这个概念都很难进行表述,更和况更加复杂的 不可区分性 (indistinguishable)概念了。 敲黑板!下面就是赵莽同学的研究重点了!其中,最promising的一点,就是有希望能在加密协议内,建立可证明性安全(provable security)。即我们能够表明,某一个加密协议内,如果我们能够完成证明,意味着该协议中将没有任何的攻击模式。或者证明不成立的信息,能够辅助我们构造具体反例。有挑战的是,虽然密码学和形式验证(formal verification)同属计算机,但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密码学是建立在概率图灵机模型之上,和计算复杂度之间有非常深刻的联系; 而形式验证,传统上属于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领域,基础是lambda calculus,并一般需要Coq/Lean辅助验证。当我们试图在 计算 和 证明 之间建立联系,我们甚至可能需要面对完备性的挑战。很神奇的一点是,该领域很多有名望的专家,很多都是做编程语言出身,比如Danny Dolev(或许更著名的是Dolev-Strong),Lawrence Paulson(Isabelle的作者), John Mitchell, Andre Scedrov, David Basin, Gilles Barthe以及北航的连续两任校长(李未院士和怀进鹏部长)等等。 还有,形式化方法,不仅仅在分析加密协议中有广泛应用,还可以验证Scheme的Reduction这个过程, 因为有大量的问题,都和Reduction过程中的错误有关。这里面的代表作有CertiCrypt和同作者的EasyCrypt。有很多潜在问题,比如Ariel Gabizon发现的 BCTV14之类的bug,是能够通过形式化Reduction这个过程发现的。但问题在于,Coq或者Lean相对Python这类语言要略微复杂一些,因而无论是Primive的实现,还是Reduction过程的验证,再比如密码学协议的分析,如果想通过Coq或者Lean实现并验证都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比较幸运的是,目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LLM发展异常迅猛,也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目前国际上有很多{LLM+Lean}的研究项目,比如Alpha Proof和Alpha Geometry之类,都是通过微调大模型来构造Lean中能通过的证明。在未来几年,或许我们也能有好的Lean辅助编程工具,能够去辅助形式化验证密码学和加密协议中每一个步骤。这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很大的事情。 最后,希望武大能够不要造神,搞夸大宣传。赵莽同学和所有人一样,都只是过去很努力的普通人。 在未来,他依然需要endeavor才能有所创造,希望学校和社会能有所包容。 共勉 评论中有同学问他本人的学术能力? 对此我很抱歉,我没有资格评价别人。但我想,Cas Cremers是领域内很厉害的研究者,我们不妨相信他的判断。 评论中有同学认为不要轻易入坑密码学。我的意见是要选择 密码学+形式验证 这样的交叉领域,因为这些在区块链中有非常大的价值, 而自由市场又是很好的评价者。更具体些,能够做的包括 Scheme在密码学层面证明的验证(CertiCrypt这类)Scheme的实现过程验证(类似CompCert这种)使用Primiive的加密协议的计算与证明 等等。现在虽然有SNARKs, GKR之类的新技术被创造出来,但这些新技术的实现和使用未必值得信赖。或许可以相信,所有非形式化验证过的程序都一定会有问题,只是大家没有发现而已。这都是未来可以做的方向。 再多讲几句。大家纠结的论文作者排序方式,反映的是 每个人的实质贡献。有时大家默认贡献最大才能当一作,但反过来,是否只有贡献最大才能当一作呢?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导师抢了一作,我只是想说,其实每个人的贡献可以讲的非常清楚且具体的。 其次,顶级会议是很好的展示平台,但不是目的。如果把发文看成雕花的话,我们总不能根据雕花数量判断学术水平是不是? |
身为密码学科研民工小透明,对国内密码学领域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赵教授的成果是很优秀的,但我认为也仅此而已,并不能匹配他所得到的待遇,最多副高差不多了。武大直接给正教授实属名过其实了。 首先关于文章方面,其实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密码学领域应用方向的文章投四大比理论方向的文章投三大好中很多,本人曾有一篇密码协议方面的论文三大密投了一圈一个都没中,转投USENIX一投即中的经历。结合很多四大上applied crypto方向的论文其实仔细看并没有太大创新性,例如只是替换了一个已有的组件,把另一个协议的技术换了一个场景等,非常简单的工作,只要效果不错,都是可以中四大的(并不是说四大crypto的文章都很水的意思,只是存在水的情况)。 |
![]() |
其次,关于宣传稿里他的成就方面,是有一点搞笑的,第一点,关于这个项目我不了解,不评价,但私以为是否做出最主要贡献值得商榷。关于第二点就比较搞笑了,担任CCS的PC也能当做一个成就。并不是说这个PC很好当,但其实如果有大佬推荐的话我觉得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因为我周围也有人做了CCS2024的PC,但他的成果并没有很突出(2-3篇四大,一篇亚密的水平)。至于其他期刊的审稿人就更搞笑了,国内密码大佬组的哪个博士生还没替导师审过几篇三大或者四大?另外TIFS虽然是A类,但上面的文章水平我觉得密码学领域的人心里都有数,就算中了TIFS本身也不是多值得吹嘘的事。然后是第三点,这点明显是外行人写的,不知道是否经过了赵教授本人的审稿。首先USENIX Security 2023是没有best paper的奖的,这点也能从赵教授的主页得到印证,他得的其实不是best paper,而是distinguished paper,国内一般翻译为杰出论文奖: |
![]() |
这点其实有点利用外行人不懂的心理夸大了这个奖的含金量了。一般来说,Best paper一个会议会评一到两篇,表示本届会议最高水平的论文,三大密每年应该是都有这个奖的。虽然distinguished paper也表示这个会议中比较优秀的论文,但其含金量和Best paper还是有差距的,USENIX Security 2023共有16篇论文获得了distinguished paper: |
![]() |
|
![]() |
|
![]() |
结合DBLP上看USENIX Security 2023的录用数量423: |
![]() |
可以算出distinguished paper的比率是16/423=3.78%。虽然也很牛逼吧,但和1.11%还是有差距的。 总体来说,赵教授的成果从一个博士生的角度来看是很优秀的,但是并不足以支撑一个正教授的待遇,正如前面一位知友的回答那样,国内手握4-6篇三大密的年轻副教授并不少。只是因为他是海外优青就给正教授对国内的学者确实不公平了。从官方宣传的角度,或许官方的目的是想宣传海外学者归国,往爱国的方向走,我觉得这样宣传挺好的,但人选可以找个更牛的…… 更新:评论大多反映正教授待遇主要是海优的原因,那武大可能给这个待遇确实没啥问题,那问题就出在海优的评选标准了。这个成果据我了解国内上优青基本不可能,差不多也就能申个面上,而且有人反映他这已经是海优里比较优秀的了,那只能说海优的下限太低了些,对没有海外经历的国内优秀学者未免太不公平了,挺无奈的。 |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 教授 赵波 青岛人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 教授 赵莽 青岛人 |
置顶利益相关说明 鉴于出现了 @CCCUTE 这样的论调,所以我就正式说明一下好了: 本人从事研究领域为非密码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与赵莽教授没有任何亲属或朋友关系,亦无科研合作。硬说关联的话,我也是 TIFS 审稿人算不算? 这个回答本来只是周末中刷到了离谱言论所以随手写的,然后又随手评论了几个离谱回答。但无奈离谱的人和离谱的回复越来越多,评论通知一大把。我这人有点强迫症,看到了离谱的话不反驳浑身难受。结果在回复的时候随手一刷,就出现了更多离谱。 举个例子:这位赵老师发的是全称为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的会议,一般简称为 SP 或者 Oakland,不是四区期刊《IEEE Security & Privacy》。结果看到几位答主在不同的回答下拿着《IEEE Security & Privacy》的影响因子骂了半天,我真的是很难绷得住。 当然了,每次在知乎讲安全都会有离谱的人和离谱的事,偶尔气笑,经常偶尔。不过没关系,评论区和通知都关啦~这下可以天下太平了。 |
![]() |
阴谋论差不多得了。 CISPA 出身,Cremers 的学生,五篇四大,还有一个 Usenix 杰出论文,拿了海优,这个成果没什么好多说的,绝对的佼佼者。 很多人在质疑赵老师就读的萨尔大学的 QS 排名低。在这里解释一下,萨尔大学是德国计算机最强的学校之一,主要原因是它有马普所和 CISPA。赵老师的博士和博后都在 CISPA,而 CISPA 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信息安全研究机构。 武大给的不知道是不是长聘,如果不是的话国内也有更好的去处,至少有年薪更高的 985 可选。不过,既然有安家费,那应该是长聘正高了,结合铺天盖地的宣传,武大这是有千金买马骨狠抓人才引进的意思了。其实海外优青在全国大部分 985 都能拿到长聘正高,武大这个待遇真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居然可以给 8 个博士生指标。 确认了武大给的是长聘。我知道很多人对于给正高愤愤不平,但其实给海外优青长聘正高是很多高校明文承诺的,不属于破格。这里的“很多学校”包括大部分的 985,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和山东大学。 这对于土博是非常不友好的,有帽子和没帽子完全是天上地下。但我还是比较震惊于会有这么多搞科研的人不知道这件事。 西交: 入选者直接纳入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管理,事业编制,聘为教授、博导,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海外优青”招聘公告?mp.weixin.qq.com/s?__biz=MzU3MTAwOTUzNA==&mid=2247492684&idx=1&sn=62baccdaeb29acee7ee604c94ac03d61&chksm=fce414ddcb939dcb7ba6bce3c4b92c4533095bbd13a55797cff38c82790eddd4bbfaea3c9e3c&scene=27 |
![]() |
武大: 可聘任固定编正教授岗位,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cs.whu.edu.cn/info/1039/40111.htm 山大: 聘任为事业编制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绿色通道聘任为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第一层次)。 山东大学诚邀青年才俊申报2024年度海外优青项目?mp.weixin.qq.com/s/wQ_JJLYKzOIXyChoDCLBng |
![]() |
PS:别看赵老师没有一作,从大领域上来说,安全方向通常没有按姓氏字母表排序的传统,但是密码学(特别是密码理论)是真有这个习惯,而赵老师的首字母是 Z。这个和国内的规则有冲突,但是最少最少也得认定为共同一作(折算为 2.5 篇四大一作总是没问题的)。不过,赵老师这个也并非没有“好处”,因为 Z 几乎百分百都是最后一个,在非字母序且没有明确标注的时候会被默认为通信作者。(当然有他导师在没人会误会的) 这个习惯并非严格要求,在安全大类中主要存在于密码理论领域,欧洲尤其喜欢,在 Crypto 会议上随处可见。NSFC 代表作在声明署名的时候也考虑了这种情况,可以标记为“作者署名按姓氏排序”。赵老师本人也是在自己的网站中说明了这个事情。 |
![]() |
懒得截了,借用了其他答主的图 PPS:硬要吹毛求疵的话,就是赵老师这几篇都是 Oakland 和 Usenix,有点子少见,密码学大佬们一般更喜欢三大密来着。 PPPS:诚邀各位海外大佬们依托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申报海外优青~西北神秘加成没那么卷,保证事业编制三级正教授岗位和博导资格、安家费以及各项招生指标。求大佬们带飞本菜鸡呀! 欢迎依托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申报海外优青!?mp.weixin.qq.com/s/nmTalnZh0aK2LBVyCPYGtw |
![]() |
(人才办真应该给我发一笔广告费) 有些非计算机的知友质疑赵老师为什么只投会议不投期刊,怀疑四大会的水平不足。我只希望各位对于不同学科有一个基本的尊重,认识到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性和隔行如隔山。 首先,不是一个学科领域的东西本来就没法比。其次,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来说会议比期刊的认可度要高一些。具体到安全学科的话,领域顶刊 TIFS 的认可度要比四大低一截。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知友指责赵老师的引用少。这么说吧,我有一篇文章,期刊影响因子超过 20,入选 ESI Top 1% 高被引,单篇引用比赵老师的总引用都高上不少——按照很多知友的标准,我这篇文章比赵老师的代表作厉害多了。但如果四大肯定要它,我才不会把它投到期刊上。 我也好想有四大的杰出论文呜呜呜。 |
![]() |
每次都能被知乎的百家姓阴谋论给笑麻,张王李赵刘盘盘是输家。但凡了解一点点国家人才项目或者学校引进的流程,也不至于幻想出这种“家里安排”的剧情。 只能说明知乎阴谋学家是真不知道海外优青是谁评的和怎么评的,也不知道从计划调配部门薅一个编制出来需要谁拍板。 其实赵老师这样的履历国内还有不少,大部分的人都比较低调,毕竟谁也不喜欢被阴谋论。当然,武大宣传赵老师也不见得是出于赵老师本人的意愿,弄不好只是武大人才办想打打广告,让明年的工作好做一点。 |
他爸爸是不是武大的赵波教授? |
每引进一个,都往天上吹,媒体吹了十几年,我看了十几年,腻了。 |
一个破二本出个国就混上教授了,不就是有个爹呗,看了下底下回答一堆人洗。 要真有实力就大大方方的把经历写了,但凡懂的都能看出他是什么成分。之前有个计算机大佬周信静,人家大大方方的展示自己的过去。 还有这种能上热搜基本不用想,肯定后面有人推热度,不过也正常,大家都这么搞,平民学子还有什么出头之日。 |
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那位现在入职北大当助理教授的,经历基本一模一样 这位的情况是 1 高考成绩很烂2 读的大学很烂,大学期间成绩也烂3 家里出钱去德国留学读研究生,在德国大学成绩也烂4 创造奇迹的时刻到了,发了几篇行业期刊论文5 引进回国当教授这里的奥秘在于,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肯定是自己考的,但是论文呢?论文是不是自己写的就没人知道了,比如学术造假宋尔卫院士的儿子现在读硕士,年年发顶刊,等到研究生毕业直接就可以去申请杰青了,然后招一帮炮灰硕士博士干活,实现了学术世家的良性循环辩护的人,极力说这几篇论文的期刊不错,揭发的人说后面有造假,说的不是一个事另外还有其它信息1 有人说赵同学的爹是某大学学院书记 |
![]() |
2 有人说赵同学其实是先在国外公司干了一年,然后跑路的,莫非论文成果技术实现不了? 为啥了,因为我也懂他搞的东西,就是把什么数学问题都转成形式化验证,问题是,不是什么数学问题都能转成形式化验证的,要是发现论文的东西实现不出来,此路不通,只能跑路 清华施同学也在行业顶刊(这个可真的是高分一区期刊)发了好几篇论文(被内部人揭发是编造假数据),而且还靠造假论文申请了国家重大项目(金额900万),还把造假论文成果落地实现顺利结题了(经几个院士鉴定成果完全真实建议加大扶持力度推广应用,成了业内笑话),施同学还成立了公司,自己当老板,正在和几家中关村投资基金谈几个亿的融资(就是这时,内部人揭发信放到了网上,外界猜测多半是股权分配矛盾,施同学玩独吞?)而赵同学在公司干了一年就跑路了可见赵同学的水平远不如施同学其实按国内的标准,他甚至都进不了211大学当待聘副教授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他读的德国大学排名世界600名,把马普所挂上纯粹是扯虎皮 第二,他发的论文甚至都不是一区,影响因子很低 有人大谈这个领域重要,啥领域不重要?不就是搞形式验证嘛,一个已经碰壁的领域,有啥重要的?比这个重要的领域成千上万 直说吧,就是一篇在三区末尾期刊上发的垃圾论文 第三,他发的会议论文甚至不是一作 又有人大谈他这个领域不分一作二作,这是故意的忽悠外行,数学论文确实不分作者排名和贡献,但是密码学论文是属于计算机学科,一直都是分作者排名和贡献的,这里非常狡猾的混淆起来故意忽悠外行。 也就是说,他把他们整个团队发的会议论文都算成自己的,而且都算一作 低分杂志论文,相当于中科院三区的会议论文,还不是一作,除非是诺奖级成果,菲尔茨奖级成果,不然无法想象武大竟然会让他当正教授,当个博士后都不够资格 这问题就出来,这种简历,怎么能到武大当正教授?要知道很多发了自然,科学杂志的,都直接当不了985大学的副教授,这种到985当博士后都不够资格的简历,是怎么一步到位当了正教授的? 另外再说简历的问题,萨尔大学计算机排名德国第一?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2024年QS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1位,是德国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最高的大学。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研究设施先进,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
![]() |
|
![]() |
出身马普所和cispa? 马普所基本和德国大部分大学都有合作关系,但不能叫出身马普所,在cispa当了一年博士后,也不能叫出身cispa 马普所是德国乃至全世界很有名的科研机构,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马普所是不能发博士文凭的,马普所是和德国大部分大学合作发博士文凭,比如马普所和耶拿大学合作发博士文凭 那么,在马普所读的博士,和在耶拿大学读的博士,拿的是同一个博士文凭 因此,一个耶拿大学的博士回国后,也可以浑水摸鱼的对外宣传他是马普所博士(因为耶拿大学排名400名以后,而马普所名气在世界前10,谈到德国研究机构大家都会说马普所,差异及其巨大),外人是搞不清楚的,只有仔细查他的经历才知道是不是真的马普所博士(在马普所读的博士),这就有了极大的忽悠误导的空间,国内根本想象不到还能这么搞。 国内很多清华的博导在很多地方大学合作挂名带博士,但是不能说地方大学的博士就变成了清华的博士了 而赵同学经历很明显他是在萨尔大学读的计算机博士(全世界排名600位),而不是马普所读的计算机博士,而且即便马普所的计算机博士也根本不是德国排第一,马普所的强项是物理,德国计算机第一的是慕尼黑工业大学,而慕尼黑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全世界排名也就是32位 马普所的强项是物理和材料,其它方向都是沾了这两个领域的光,一般般甚至很差根本排不上名,你听说过马普所搞出过什么计算机技术?还是ai大模型?马普所有85个研究所,员工总数几万(相当于几十个大学),不同的研究所水平差异巨大,马普所某个研究所的水平,和与合作的德国大学的水平是一致的,比如,马普所物理是和慕尼黑大学合作发博士文凭,慕尼黑大学是世界前列的大学,马普所材料是和柏林洪堡大学合作发博士文凭,柏林洪堡大学也是世界前列的大学马普所的法学所是和弗赖堡大学合作的,但是德国法学最好的大学是慕尼黑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这些,弗赖堡大学法学连德国前10都不是(一般一个专业排名进不了前10的,基本就水平一般般了)而马普所的计算机研究所呢,是和世界排名600位的萨尔大学合作发博士文凭,说明什么?说明马普所的计算机研究所水平很差正因为马普所的计算机研究所水平很差,所以德国计算机排第一的慕尼黑工业大学不和马普所计算机研究所合作马普所计算机研究所只能和同样水平很差的萨尔大学合作又比如,?马普研究所的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和马普化学能量转换与存储研究所?是和排名200的法兰克福大学合作的,因为这几个领域并不是马普研究所的强项也就是说,同样是马普所下属研究所的博士,有的相当于国内清华博士的水平(比如物理研究所),有的相当于国内二本大学博士的水平(比如计算机研究所),差别及其巨大国内压根就不知道这些情况,这就给了骗子巨大的操纵和行骗空间另外说一句,萨尔大学其实和青岛科技大学是一个水平,所以它们合作办学,搞自费留学项目而北京理工大学,就根本不会和萨尔大学这种差大学合作办学,北京理工大学是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办自费留学项目这里就有了一个学术诈骗的路线,就是自费去和马普所有合作的德国排名很靠后的大学留学(不管二本,三本,交钱就可以去),然后毕业自称是马普所博士,宣传和斯坦福博士,哈佛博士一个级别的,回国诈骗学术老板职位和大量的金钱最后,一个出身二本,三本,在德国一个排名还不如国内211的大学毕业的博士,回国把顶级985的博士当牛马炮灰使唤,这场景不要太美 有个研究领域,全世界研究的人加一起不到一千人,搞了个国际会议和期刊,国际会议就称是顶会,期刊就称是行业顶刊,个个都能每年发顶会顶刊论文,个个都在简历里写发了若干顶会顶刊论文 (有人说还有个研究领域全世界加一起才几十个人的,守着一个会议和一个杂志天天灌水,每个人一年都能在行业顶刊发表几十篇论文)现在有一种要用行业顶会行业顶刊来取代分区和影响因子的呼声,也就是要求,行业顶会论文 = 自然/科学杂志论文,行业顶刊论文 = 自然/科学杂志论文任何人一看,都明白这是及其荒唐的事情以前很多大学内部的规定,很多行业顶会论文连中科院四区都不算,但是现在呢,大学里只要有关系户暗箱操作,行业顶会能按一区算,甚至按自然/科学杂志论文算,一个行业,顶刊只是中科院三区,这个动不了手脚,而行业顶会呢反正没有分区,竟然能算成一区举个例子,??journal of crptology 属于密码学顶刊,也收录密码学四大会议论文和三大密论文,属于中科院计算机科学大类三区,而密码学这个小众行业的四个国际会议论文(每次开会人都坐不满),却被宣传成相当于中科院一区,这不是及其荒唐的事情?密码学的行业顶刊joc的级别是中科院三区,也就是说密码学这个小众领域的国际会议论文的级别也就是等于三区要级别高,可以去发一区杂志包括自然子刊,科学子刊,自然杂志,科学杂志啊,上面密码学论文一堆,为什么不去发,水平低发不了而已也不要碰瓷数学,物理,人家顶刊是一区,行业顶会论文自然相当于一区,很公平密码学行业顶刊和行业顶会的水平就是三区水平中科院分区是看水平不是只看影响因子的,数学顶刊影响因子几分的一样被划为一区搞小众好发会议论文,水一篇会议论文就可以发,开会人都坐不满,但是就要面对杂志分区不高的现实,这很公平热门大众领域的行业顶刊,都是一区,甚至是自然子刊,科学子刊,行业会议论文自然相当于一区/自然子刊/科学子刊,你小众冷门领域的行业顶刊,都是三区,四区,行业会议论文自然就相当于三区四区,这很公平,人家是什么竞争程度,几千人争一篇,你是行业会议人均几篇论文太多,行业顶刊登不下,行业会议再收一波,因为顶刊版面有限难投,会议论文不存在版面限制,录取数量大,相对好投的多,特别是小众冷门领域的行业会议,简直就是灌水乐园那种大谈小众冷门领域论文发高分期刊难的,你心里没点数?你既然选择了好水论文的小众冷门领域(你们的那个小众冷门领域的行业会议有多好水论文,你们心里没点数?),就得接受你们的那一亩三分地的杂志低分的现实,难道还要高分期刊天天登你们的小众冷门论文? 恶心的是立马有了八个博士生的招生名额,意味着什么? ========================= 意味着干活的炮灰牛马有了,后台会退休(除非是院士),到时候就不能给论文了,给了招博士名额才是给了源源不断的论文生产线 说一下赵同学的研究领域,所谓的形式化验证,今年已经凉透了,把所有密码学的证明问题转成形式化验证语言,而形式化验证语言是计算机能自动证明的,是行不通的,就好比你要搞一个数学公式,然后能推算出宇宙的在未来任意一个时刻的状态一样赵同学在公司干了一年就不干了,很明显是搞不出来他论文里写的东西柔宇科技的刘博士,弄了国内600亿风投(大部分是政府投资基金投的),也没弄出他和导师鲍哲南在自然杂志发的那篇论文里声称搞出来的远超其它方的高性能柔性电子材料(柔宇最后搞出来的东西,和其它厂家的性能差不多,也就没有竞争力可言,还被传言是偷偷购买了其它厂家的技术),柔宇科技现在都破产了,搞笑的是,清算资产还债的时候,技术竟然折价0 |
现在有帽子才是大爷,其他都不用再扯淡。 |
![]() |
“八戒,你吃酒高兴,别人要是吃你的时候,可还能这般高兴?” 普通青椒你每雕一天的屎本子、你每带一群学生参加大创竞赛、你每次给一个蠢学生改论文、你每当为一个几万块的苍蝇腿小经费出不了校时候,如果心里有气,你就看看这些人上人帽子选手的新闻,你会气得更加睡不着。他几篇文章几个引用,比你今后20多年努力都重要。 尤其是对于还在海外的留学党,模版就是这样,什么时候拿到帽子什么时候回国,听清楚了,什么时候拿到帽子什么时候再回国,不然有的是你受气的日子。 |
不请自来,赵教授是朋友圈好友,开会的时候认识的,恭喜赵教授。 我是Security圈子的,马上毕业,发的安全四大一作数量和他很接近。 质疑一下大家说的,五篇四大一作说法。在我看来他的贡献要打半折,最多算三篇一作,能算一作的只有他和他老板两个作者那篇有说服力。其他的作者比较多算co-author。 为什么这么说?有能力在3年内完成5篇四大一作的,不可能去武大这样security上不强的placement。 Security的顶会文章被拒个一两年很正常,平均下来6个月一篇一作,不可能。 我听说过能在博士期间发5篇即以上一作的,都是圈子里很有名气的,比如已经established 的 Yinqian Zhang (听说Michael Reiter的学生中只有Yinqian能做到平均一年一篇四大一作) Taesoo Kim 最近毕业的: Xiang Li Jiaheng Zhang Haohuang Wen Zhuo Zhang 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能做到3年5篇四大一作的。有Cas这样的导师,有五篇四大一作的实力,不可能去武大这样的学校。我觉得他的placement反映了他的publication。 |
我就好奇一件事:据我所了解的,“海外优青”按照中组部的规定通常是不能上网公布的。一般也就圈子里的人知道,不允许宣传,写上海报啥的… 所以这种事情拿到知乎上讨论,当真大丈夫(???;)? |
有人说阶级固化,你还不信? |
青岛科技大学利用历史上与德国的渊源,批量生产德国留学生、交换生,其学生得以迅速提升学历含金量,洗掉二本原色。 |
只能说武大教授都太牛了,武大网安真敢搞。成果不过10,引用不过200,宣传内容连在什么领域做了什么突出贡献都讲不清楚,反而强调啥主修课程,宣传内容都做不好还敢拿出来大肆宣传,学校层面问题估计也不小。只能算一个非常优秀博士,虽然发了不少安全四大会,拿了一个奖,但距离长聘教授职位远甚。这点不用在这洗了,国内非清北拿了美密欧密4-6篇年轻副教授也不少 武大的宣传工作以后选对人,做好看一些。这种海优破格悄悄给个正教授就得了,拿出来宣传就属实非常难看,不仅拉低武大,还容易给同行造成错觉,不知道的还以为武大的人才标准就这样。不过武大网安这几年部分进的人确实不行。也不知道最新武大网安学科评估结果是啥,以后会是啥样 更新: 三年5篇安全四大成果接收有可能。但是三年内做完5篇四大,且一作,根本不可能。跟同行朋友看法相仿,其部分成果,贡献构不成一作。Cas组论文作者都是做了认可的重要贡献,这点跟国内不同理性上说,安全四大会的形式化验证领域,是非常非常小的圈子,因为壁垒高,能做的组极少。所以能审他们组安全四大论文一定程度上都是他们朋友,其他安全同行也不必焦虑千金买马骨,不值得宣传,校友的捐赠也是真金白银,武大校友在网络上很活跃,也都一直在看着!!一定不是宣传中所说的最年轻,早些年武大物理学院有位28岁教授大佬,且没用最年轻字眼宣传(欢迎补充)高校教师队伍用词要严谨!!海优无疑保密项目,武大和网安这么宣传居心何在,武大网安带头泄密? |
这问题在我被关小黑屋的时候出来的。 我不是这个领域的,没法评价赵教授的学术水平。但是最开始的新闻通稿就是武大自己的学生记者搞出来的。所以有一个致命的谬误! 武大最年轻正教授根本不是赵教授,而是化学院的邓鹤翔老师! |
![]() |
邓鹤翔被引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或是该校最年轻教授。2007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2011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该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三次参与完成美国能源部重大项目,两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发表文章。 教育经历 2003.06-2007.06 复旦大学化学系大学本科 2008.05-2011.1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11.12-2012.0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博士后 2012.04-2013.0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博士后 2013.05-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教授 邓老师是1985年生人,2013年引进回武大就是正教授,那时候他才28岁!!!! 邓老师光Nature正刊就发了2篇,还有3篇Science正刊,子刊和JACS还有德国应化就不统计了!!!!! 所以这个新闻我的结论就是,写新闻稿和做采访的学生太菜了!!! PS 我再说一个公开查不到的消息,邓老师出身武汉市四十九中学。是靠化学竞赛保送去的复旦!他在高中就是超级学霸!!! |
![]() |
|
![]() |
|
期望大家去雷总评论区告诉雷总,他辛苦赚的教育基金被这样糟蹋了 @雷军 |
这么多年的社会教育告诉我,在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
省流:网安方向,三年五篇四大 第一作者的问题有人说过了,他们组是姓氏排序 三年五篇啥概念呢,差不多AI方向乘二吧,一看就很厉害啊。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