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如何看待25考研人数下降至388万?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如何看待25考研人数下降至388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25考研人数下降说明了什么?是大家都去考公了吗? |
国内硕士学历就是交钱上班,或者交钱买个身份再养三年猪。现在硕士就业反馈到考研市场了, 大部分都懒得报名了。想混学历家里又有点钱的,国内读mba,或者申请制的硕,国外水一年半也还可。想润的直接日加澳新读某些专业等着拿身份了,国内研究生读了没啥壁垒啊。 国内现在大部分职业不存在硕士进得去但本科一定进不去的,也不存在国内全日制硕士进得去,国外硕士和非全硕士进不去的岗位,真要靠学历拦人得读个博。 另一方面本科学校不错的,有点科研天赋的,基本都能保研,我感觉最近几年985的研究生有一半都是保上来的。不保研参加考研的么就有一个尴尬期,本科越烂的越适合国内考研,诸如专升本的,民办本科的,考个双非硕低成本洗学历。农林类一堆不考数学的硕士都是专升本上来的,混个硕士学历的确有质变。剩下的一本考个211硕,211硕考个985硕,就业上差距不大, 考研再万一平考或者往差里调剂就亏大发了。 这几年就业行情,除了本科非常烂的,硕士学校比本科上一两档的, 大部分人不硕转博的话,国内读研三年纯浪费时间。即使考研硕转博的话,大概率也竞争不过那批本科保直博的,和家里有人的海归博,博士毕业虽然就业能上一档,但整体性价比也就那样。 2020年211本能进的地方,过个三四年本硕211都不一定能进了。这里面最夸张的就是汽车行业和银行基层。 2020年之前,211本混汽车行业,诸如肥工武汉理工这种,小20万的offer随便拿,国企的面试都懒得去。到2024年了,江淮这种企业都不要肥工本硕的了,奇瑞都对肥工的毕业生挑挑拣拣了。安徽大众前几年对肥工来讲是有手就行,来者不拒,那时候要是没去大众读个本校读研,然后研二开始实习半年都留不下来。 银行这边更离谱,2020年的时候双非本科能进的地方,24年都开始收C9硕了。诸如安农南林的本科金融学生考研去个复旦南大这种的,读个三年书绕一圈去本科室友底下当徒弟的事时有发生。 然后这批学生,特别是工科的回想自己牛马三年,晚上十点十一点挨叼给导师干活,每个月拿个六百八百的,春节放假比别人上班走的还晚,读研三年归来就业水准没啥变动,读研?读个屁。 读研唯一有用的就是给一堆垃圾本科混子找个由头再混三年。实验室不打卡不接横向,自己做做家教旅旅游,寒暑假休休全,再问爹妈要要钱。晚上三年班,少挨三年社会毒打。 最后想说平庸的硕士学历是很多人的人生污点,特别是双非学校的硕士。双非硕士里充满了靠考试找安全感的巨婴,用人单位招几年双非硕士也回过味道来了。双非硕士的上限在那,撑死了一部分拔尖跟211硕同档,但下限搞不好直接下到大专那边去了。 等这个信息逐步散到全社会,国内就会跟日韩一样,大把研究生名额没人报。 |
三笔账慢慢算明白了 第一笔是经济党:不算吃饭喝水基础生活,读研三年多花学费24000,工作三年哪怕按照一个月5000块算三年18万再加上学费多花的 折合多花20万,20万够地方县城大首付了 够家里祖宅修一修了 快够买一辆su7标准版了。 第二笔是考公党:本科直接梭哈考公,除天坑专业外报录比基本50:1,读完研究生再考公报录比很难有明显下降因为研究生人也很多。相反如果要考研再考公 大四那年要全力梭哈考研 研一考不了公 研二考不了公(没准儿还要二战那一年还是要梭哈考研),相当于读研再考公的路线现在相比于本科直接考 优势不大,但是直接少了十几次的考公机会。35岁之前就不能考公了 一个人本科毕业大概也就有12年可以考,每年考编一次+省考+国考+外地巡考若干次,少三年或四年直接让考公上岸的概率直线下降。 第三笔是就业党: (1)社会实务类专业的角度:比如新闻传播、法学这种是很典型的吃实务经历的行业,就比如律师这行我敢说一个从来没有出来做过诉讼的top1法学博士刚出来他一样是个菜逼。这种行业比如律师,本科出来直接做律师 三年后执业快三年,三年代表成为一个熟练的专职律师 代表有资格成为合伙人 代表是一个合格的万金油律师,而读研的这时候刚毕业。以法大硕士毕业为例,基本上限也就是做非诉精品所年包30个左右而且这还是极少数,很多最后也就是20个左右,本科毕业工作三年在北京能到这个数的也不少。更别提双非硕了,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差距很小。 (2)工科:工科读研的提升是明显的,但工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top校学硕基本被保研占满只是象征性的留了一两个名额,专硕每年的保研比例也都在涨。因此,现在工科是看起来好考,但仅限于双非甚至是二本双非,92双一等强校的门逐渐在被焊死。而双非读出来了面临的其实和第一类局面差不多。 再回到社会现实,晚就业的劣势 (1)跟不上大潮 很多人会懊悔,比如自己上初高中的时候就很看好比特币但奈何就是个学生没钱。很多机遇的浪花抓不住不是看不见,而是看见了也没钱。 比特币可能太抽象了,举个直观的例子 我国房价16年去库存,15级的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有相当大部分一批都在暴涨前上车了。一方面工作了两年手上有工资和家里凑一下能拿首付,另一方面有工作了能从银行里贷款。而读研的那批除非家里特别有钱的,否则就是干瞪眼干着急,你就在学校里躺着看者房价一天一天的涨,可你就是没钱买不起,只能安慰自己自己工作了会降的。 现在房价也在降,25或26可能到底,本科工作的起码有得选 可以冒险也可以不冒险,但你读研的穷学生就只能做一个看客无能为力。 (2)一个萝卜一个坑,晚来的萝卜没有坑。 目前社会的总趋势就是这样,社会上乃至体制内的好坑越来越少,甚至现在是坑的总量也越来越少。就业的逻辑是同期竞争,而不是错时竞争。2023年就业的只要在2023年的竞争者中足够优秀符合进坑蹲的条件即可,同样一个岗位即便你优秀读了研你也不可能在一起2026年毕业时靠着一纸学历把你2023年本科毕业就在坑里蹲着的同学给挤走。 现在坑还越来越少,岗位是恒定甚至在减少的,就业市场有些时候就是先到先得,你晚就业三年面临的就是门槛越来越高 数量越来越少的岗位,学历能不能跑赢学历通胀这是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所以说这笔账一算,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的选择就直接进入工作 读普通学校的研究生,除非是有明确目的 比如京考多数岗位要求只能当年应届生报考,比如有些专业本身就没法就业或不好就业,需要一个研究生身份或专业背景去逆天改命,否则就是逃避就业在温柔乡里当鸵鸟。 |
①高考教育体系是骗局,考研考的是自律,高考考的是羊水和智力。 ②双非研究生所带来的学历优势几乎没有,反而会成为一定程度上的污点。一个人高考考不到好大学可能是地域造就的,但考研如果仍然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大学,说明心理上既有投机心理能力又不足。 ③985、211在缩招且向保研倾斜。含金量短时间内不会有大变动。 ④公考自律是底线,剩下的看命。 ⑤海外非工科、理科硕士,无论QS排名如何,除非家里有关系就差一纸文凭能安排,普通人家没关系但是有一定存款的,千万不要出去,HR现在不傻了。体制内除了上海这种巨头城市外都在逐步收严海外经历。海外留学精英都是工科理科的。文科基本上可以一棒子打死全是水硕...(尤其是XX管理) 如果抛开功利主义不谈,说实话,如果你的家庭条件还可以,能接着当学生就接着当学生吧。人这一辈子会有大把的时间让你工作,而大学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大学里即便是不愉快的经历,回首望去不过是未来若干年后嘴角的一抹浅笑。况且90后00后延迟退休是一定的,估计每个70岁退不了。 再年轻的灵魂,去到工作岗位上,也会在半年时间内垂垂老矣,眼神无光。少点功利心,去学校享受人生吧。 |
逐渐和日本一样,大家倾向于早点工作,因为读个硕士博士看起来也没卵用,尤其是文科 学历内卷的时代已经慢慢走向尾声,迷信学历的人越来越少了 |
现在的趋势越来越像是,本科生听专家建议不考研先工作,然后工作后发现能找的工作就是shi,再转身回来考研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如何看待25考研人数下降至388万? |
你想对学历史的大一新生说些什么? |
如何评价一手撑起一个学校的华坪女子高中校 |
女儿上大学一个月只给她800块够用吗? |
高中学业让我成为了“考试机器”一般,大学 |
博士学位的诱惑在哪里? |
为什么张雪峰什么专业都懂? |
如何评价网红老师宋浩? |
父母觉得成人礼礼服太暴露了怎么沟通? |
江西「省考」有考生作弊被抓,目击者称其耳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