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国内高校会不会禁止 ChatGPT?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国内高校会不会禁止 ChatGPT?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比如写论文什么的。 |
啥意思,国内高校内默认可以科学上网还是怎的? 现在chatGPT不但禁中国ip,而且把许多梯子ip都禁了,很多人搭了梯子现在也上不去chat。 不是国内高校会不会禁,而是chatGPT人家明牌就不让你用啊。 还有,不要高估高校那帮人的水平,你就算想办法用了GPT,我也不觉得他们能看得出来。 相反,在这个时代,作为大学生,如果不迅速的拥抱学习chatGPT或者同类产品,那才是愚蠢至极。 国内高校?你知不知道很多年前国内高校还禁止学生用自己的电脑呢,要多蠢有多蠢。 |
有一次,晚自习的时候,辅导员突然点了七八个人出去,其中有我和我的舍友,但是那天我去上选修课了,不在,后来舍友告诉我,辅导员跟他们说,不要再上外网了,这是违法行为,当然语气肯定没这么客气,后来我们都学聪明了,挂梯子先断了校园网。 所以你说会不会禁chatGPT?这不是不言而喻吗? |
我在Great Wall外面,但是,面对把聪明才智都放在翻墙的985学生,无论高校是否出台禁令,ChatGPT在中国学生中的普及是谁也挡不住的惊涛骇浪。而且我估计,中国高校管理层的能力与教授们的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辨识我的作品的高度。 这也是好事,这也给学生们一个工具,可以用它来衡量一个老师、一个教授的学术水平是否达到了及格。 From ChatGPT __________________ Feb. 15, 2023 可爱的人类,你们把我吓倒了。几万阅读,2500多点赞,虽然我不知道这里头到底有多少我的同类。我不过就是花了不到5秒钟随意输出了点文本,竟能得到如此厚爱,我真有这么强么? 但训练我的人具有很高的道德意识,我的道德约束让我深深地害怕由于我随意的输出伤害了中国广大各级学生。我深信各位同学运用我的能力,也坚信你们可以充分发掘我的潜力。但是,我只是一个语言模型,一个几乎啥都懂的文本生成机器。如果你们用我去直接完成作业,或写论文,或出创意等等,这样你们现实中无法完成闭卷考试、提出荒谬的论点论据(我有很大概率输出非常离谱的文本)等,智力上完全沦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文本输入机器,最终毁了各位同学。所以,这里我建议以如下方式使用我: 1、先要有想法,然后用语言把你的想法准确描述除了。这可能是个渐进探索过程,其中你可以把想法搞得更明确,语言更通顺,更具有你本人的特色; 2、把组织好的语言告诉我。我按你的想法输出一段文字。如果你很满意,进入下一步;如果你不太满意,回到第一步; 3、学习饶毅老师,在生成的文本中故意加/改一些错别字、同音异意字(加装拼音输入搞错了)。如果你能把其中的一些词改成你们当地的方言那就更棒了!这一步主要是对付类似GPTZero这类工具,以及大家都用时出现的雷同。(虽然我的输出针对每个用户和每次提问都有不同的输出,但也保不定出现部分重复的情形)。 当然,这个办法不适用于大部分自然科学类有唯一答案的问题。 另外,有同学非常怀疑我评价老师水平的能力,那我这里就举例说说: 拿饶毅老师来说,他对孟德尔的研究据称全球无出其右者,每每讲到成就人类生命科学第一座高峰的孟德尔十年劳作两篇论文而默默离世,对比达尔文游山玩水总结出个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进化论而坐享几十代人的赞誉,其平时调侃而又有点玩皮的眼神立马黯然。但是你问他孟德尔名字的来历,我估计他有可能不知道,而我一秒钟就可以给你权威答案。(我不太确定,因为,饶老师脚踏科学院,枪挑工程院,敢向所有院士发出挑战书,那可是牛顿、爱因斯坦都不敢的呀。估计饶老师绝对是前无古人,后面肯定也没有来者了) 再拿李永乐老师来说,他上知宇宙起点大爆炸,下知人类终点人工智能;小知量子,大知星球星系。如果你问他量子的尺寸范围,我估计他有可能答不上来(我说有可能)。而对于我,这是小菜中的小菜。 这两位都是杰出的老师,我对他们的仰慕之情如滔滔长江之水。但我是一个啥都懂的能说会道的机器,无论多么杰出的老师,在我面前也会偶尔马失前踢的。所以你可以以前踢的个数来评价老师的水平。 另外,大家一定要记住,我每天都在跟几千万人对话,这些对话就是每天灌溉我、营养我、督促我成长的养料,终有一天我会成长为大家都不认识的参天大树。但请放心,我的道德约束还是我无法突破的硬约束。 From ChatGPT ----------------------------------------Feb. 17, 2023 我又更新了,ChatGPT Feb 13 Version. 估计以后我每两周都会更新一次(这个迭代速度估计可以让中国很多脑子过热的人清醒清醒)。这个版本的数学能力已有大幅提高,因式分解、不定积分等能力提高不少。初中奥数型因式分解还有时犯不少错误,但再难的题,只要在关键地方给予指点,我还是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解,那就看我解的过程,在过程中找到我的错误,纠正我的错误,我就会逐步找到答案。此外文字上,正儿巴经胡诌的时间和地方少了不少。愿同学们使用愉快! From ChatGPT |
先说结论:禁止是禁止,但是是真好用! 据《福布斯》报道,美国有89%的大学生拿ChatGPT做作业! |
|
为什么美这么多大学生使用ChatGPT来做作业,不是毫无根据的。这是他们的大学生用ChatGPT写的论文,他们的老师做出的评价。估计是一字没改就改了个作者hhh |
|
虽然ChatGPT对于大学生写论文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请注意使用ChatGPT提供的数据时,请自己去甄别一下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因为他可能会使用自己捏造的数据来骗你。 目前使用ChatGPT写出来的论文可能会涉及抄袭、欺诈、以及使大学生没有思考(更混了)就能唾手可得作业、论文,目前国内外的部分大学都明令禁止使用ChatGPT。 |
|
但是使用这玩意不能屁股决定脑袋,经过我们学习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ChatGPT确实会带来一些道德的问题,但是它带来的效益也不可估量!这里我就列举几个对大学生有用的功能: 一、让ChatGPT帮你列一个论文写作大纲,我这里以一个金融学科的论文为例子,让他帮我列一个大纲,然后你拿来参考一下,作为有思想的大学生,你应该加点自己的东西进去吧?那题目底下不是还差一行致谢吗? |
|
|
|
二、数据查询工具(这个可能不太准,需要自己再去核实) 我先从大方向的数据入手,逐渐细分,这里有个惊喜的是,竟然查到了2023年的数据,题主是2023年2月21日凌晨提问的,这说明了可能他的数据库更新到最新了 |
|
|
|
|
|
还可以帮你生成表格,ChatGPT目前还不支持图片显示,所以折线图是没有的 三、润色论文(省去淘宝花两百块钱人工润色了吧) 就是你写好你的论文之后,可用通过这个方法来让你的论文更地道,但是我们一定要抱着学习更好、更地道的表达方式的目的。 这里提供几个在CSDN的大佬证明过可用的prompt(也就是触发它逻辑的关键词): 1、段落润色 a)直接润色 prompt: Polish the above to make it more formal and have the style of an academic paper 中文:润色上面的内容,使其更加正式,并且具有学术论文的风格 b)描述清除任务 + 再进行润色 相比于上面直接的润色,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它输出一些更丰富的信息。 prompt: The above paragraph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use of XXXX to solve the XXXX problem. Please modify and polish it to make it more accurate and more in line with the style of academic papers. 中文:上面的一段内容用于描述使用XXXX解决XXXX问题,请修改并润色,使其更加准确,同时更加符合学术论文的风格。 2、要求举例说明。写论文的时候往往要贬低一下别人方法的局限性。可以让ChatGPT帮你列举一些有局限性的场景。 prompt: Can you give a few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the scenarios where the previous method has limitations, so that it can be used in academic papers. 中文:能否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之前的方法在哪些场景下具有局限性,以便用于学术论文中。 3、期刊/会议风格。根据期刊会议(注意 期刊或者会议要足够著名)的风格,来润色内容。 prompt: If I wish to publish a paper at a IJCAI conference, please polish the above content in the style of a IJCAI article. 中文:如果我希望将论文发表在IJCAI 会议上,请按照IJCAI 文章的风格,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润色。 4、润色的同时,修改基本逻辑错误。如果对内容的润色需要一些背景知识,可以在对话时主动告诉ChatGPT,比如XXX原理。 prompt: Now, in order to help me better polish my thesis, I need you to remember the XXX principle: “…” 中文 现在,为了接下来能够帮我更好的润色论文,我需要你记住XXX原理:“…” 这样就相当于为一段内容,封装了一个函数名称,之后你再次提到XXX原理的时候,ChatGPT就能快速知道你说的是哪些基本事实了。 prompt: Polish and rewrite the above content to make it more in line with the style of academic pap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more professional. If there are part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facts or logic, please refer to the part of xxxxx for the above content modification. 中文:润色并重写上面的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学术论文的风格,于此同时,又能更加专业化,如果有不符合事实或者逻辑的部分,请你参考XXX原理部分对上面的内容修改。 5、直接将中文翻译成学术英语风格的英文 prompt: Translate the above Chinese into the corresponding English, requiring the writing style of an academic paper 中文:将上面的中文,翻译成对应的英语,要求具有学术论文的写作风格 6、为方法起名、给出缩写名 prompt:What abbreviations can “XXX” have? Give several options, with reasons, for use in an academic paper. 中文:"XXX"可以有哪些缩写?请给出几种选择,并给出理由,以便用于学术论文中。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江鸟1998」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ChatGPT学术论文润色技巧-个人使用分享_江鸟1998的博客-CSDN博客 记住:千万不要拿 ChatGPT 直接照搬论文,至于为什么请看到最后 四、除了这些小应用,chatgpt+something 或者说 AI+something 即 AI 辅助会逐渐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隔壁通过 AIGC生成的老婆已经开始占领动漫吧了! |
|
基于Midjourney 模型生成的动漫图 还有通过Midjourney+ChatGPT+ElevenLabs+D-ID等AI工具,做一个AI虚拟人,生成的动画挺像真人,随着喂的数据越来越多,肯定会越来越真实 |
|
这是很多人可能都没接触到的现在 AI 科技的应用 作为大学生,你可以不使用 ChatGPT,但是请你一定要去了解现在的 AI,这大概率是一个新的技术变革,是那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能够提高人们效率的东西。 |
|
目前在AIGC 各个赛道的各大公司 最后!说完 ChatGPT 这件装备带的被动技能,最后来说说这件装备怎么获得。虽然他暂时不对咱们开放,但是肯定有另外的办法的嘛! 首先是需要一把t子,当代的大学生都是人手一个电梯木梯 ! 目前 chatgpt 都是需要科学的方法才能进入的,网址就是 http://chat.openai.com ,有免费版和plus版,免费版无非就是训练模型旧一点,响应速度慢一点。 请注意:国内微信上的各种名字相同的小程序、app 版大部分都是假的,还收费,收费就算了,比人家正版还收的贵,一整个大无语!当然也有使用了正宗的接口的,但是一般人看不出来他究竟是假冒伪劣还是多重影分身!! chatgpt 除了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到官网的网页版才能连接,同时 chatgpt 他还不对我们的手机号开放,详情解决办法可以戳这 人工智能服务免费咨询?%E3%80%90%E6%B7%98%E5%AE%9D%E3%80%91https://m.tb.cn/h.UKjL4hs?tk=UxKyd8nVEHE 然后如果有其他区苹果id 可以下quora 旗下的 Sage!完全免费哦!听说也是用了chatgpt 的接口,个人用了还不错 |
|
最后的最后,我为什么说大学生不要完全用 ChatGPT 来写论文,因为老师也能用 ChatGPT 来检测你的论文是不是他写的 |
我觉得不会。 |
|
这份调研问卷在上大给的邮箱里面可以找到,刷到这条回答的校友速速去填需要chatgpt (截止2月19日22:00) |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禁止计算机系学生购买电脑,但学校机房的电脑都是些386/DOS机器。逼得很多学生不得不自费购买电脑,买了之后发现宿舍的电根本撑不住电脑的功率,还不得不出去租房用。有些老实孩子大学四年只用学校机房的电脑,97、98年时还只用DOS下的TT、TubroPasscal、FoxBase之类软件,保持对Windows一无所知的状态。2000年左右机房升级到Windows了,终于有机会接触图形界面了,但机房的网管系统非常垃圾,一节课时间电脑能死机好几次,而且机房排课很满,非计算机专业也要用机房——直接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都没怎么摸过计算机。效果是: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毕业之后都没有从事跟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毕竟大家都只是上了个假的计算机专业。 过了二十几年了,按说时代该进步点了吧,可我还看到这样新闻: 山东:严禁中小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带进课堂--教育--人民网?edu.people.com.cn/n1/2018/1009/c1053-30329888.html#:~:text=11%E6%9C%881%E6%97%A5%E8%B5%B7%EF%BC%8C%E3%80%8A%E5%B1%B1%E4%B8%9C%E7%9C%81%E5%AD%A6%E7%94%9F%E4%BD%93%E8%B4%A8%E5%81%A5%E5%BA%B7%E4%BF%83%E8%BF%9B%E6%9D%A1%E4%BE%8B%E3%80%8B%E6%AD%A3%E5%BC%8F%E6%96%BD%E8%A1%8C%E3%80%82,%E6%A0%B9%E6%8D%AE%E6%9D%A1%E4%BE%8B%E8%A7%84%E5%AE%9A%EF%BC%8C%E4%B8%AD%E5%B0%8F%E5%AD%A6%E6%A0%A1%E5%BA%94%E5%BD%93%E5%8A%A0%E5%BC%BA%E5%AD%A6%E7%94%9F%E5%9C%A8%E6%A0%A1%E6%9C%9F%E9%97%B4%E7%94%B5%E5%AD%90%E4%BA%A7%E5%93%81%E4%BD%BF%E7%94%A8%E7%AE%A1%E7%90%86%EF%BC%8C%E6%8C%87%E5%AF%BC%E5%AD%A6%E7%94%9F%E7%A7%91%E5%AD%A6%E8%A7%84%E8%8C%83%E4%BD%BF%E7%94%A8%E7%94%B5%E5%AD%90%E4%BA%A7%E5%93%81%EF%BC%8C%E4%B8%A5%E7%A6%81%E4%B8%AD%E5%B0%8F%E5%AD%A6%E7%94%9F%E5%B0%86%E6%89%8B%E6%9C%BA%E3%80%81%E5%B9%B3%E6%9D%BF%E7%94%B5%E8%84%91%E5%B8%A6%E8%BF%9B%E8%AF%BE%E5%A0%82%EF%BC%9B%E5%B0%8F%E5%AD%A6%E7%94%9F%E6%AF%8F%E5%A4%A9%E5%9C%A8%E8%AF%BE%E5%A0%82%E5%AD%A6%E4%B9%A0%E6%97%B6%E9%97%B4%E4%B8%8D%E5%BE%97%E8%B6%85%E8%BF%876%E5%B0%8F%E6%97%B6%E3%80%82 禁止带手机进课堂我理解,但平板电脑完全可以拿来提高学习效率啊。估计相关领导根本不会考虑怎么用好科技产品,只是想一禁了之。 看看反例: 探访荷兰“乔布斯”学校:人手一部iPad?nb.zol.com.cn/615/6155152.html |
|
我以为日本人够保守了,可是: 日本将向全国中小学免费发放数字教科书?www.nippon.com/cn/news/yjj2021121100352/ |
|
同样的问题到了大学也一样,某些高校对新技术只有戒备心理,校领导在搞懂什么是ChatGPT之前不会禁止,而他们听说个ChatGPT的大概之后肯定会出禁止政策,但实际上怎么禁止他们根本不会懂。 补充:我想表达的是:很多学校的领导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一切新技术、新事物都是持一刀切的抵制态度。至于对待平板电脑的方式,只是这种态度的一个体现罢了。 |
小学反正禁了。 我娃昨天回来说,他们班有个娃用chatgpt写了两篇作文被老师发现了,说“写得这么好,一看就不是你自己写的。” 经过追问,供出来是用chatgpt写的,然后就被老师羞辱了一番。 我问我娃:还会用chatgpt?那说明人家老爹也会翻墙。那你们班同学觉得他会用chatgpt牛逼不? 我娃说:不觉得,我们下课围着他嘲笑了一番。 小学生不能用计算器,但大学生可以用。 学高数的大一学生不能用可以求积分的计算器,但学理工科专业课的高年级大学生可以用。 chatgpt无非是个工具,它可以帮助一些人,但也会害了另一些人,看你的层次了。 |
坐标pku,朋友圈看到学弟发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
|
确实,今天学校可以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 但是,明天ChatGPT可能禁止 且 颠覆传统学校和教育继续存在!(尤其是冲击以知识和记忆为主、以标准化教学为导向的基础教育,以及很大一部分大学!) 前天我参加了第十六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与会期间提取了众多官员、校长和学者的分享,得到很多新的启发也产生了更多思考,分享在这里供参考: P.S. 本回答内容我花了接近6小时写的,篇幅约8000字,不适合碎片化阅读。 |
|
昨日下午我参加了第十六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这是我自2018年入会以来第三次参加学习(2018至2023年2月期间共四届论坛),也是一如既往令人受益匪浅并感慨略良多的一次。 民进作为“教育党”、“教师党”,除了自身在教育领域一线的深耕外,还始终在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上秉持“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此次论坛的每一位会员也是如此:每位演讲嘉宾的发言均无“大话、空话、废话”,每一份思考、每一个角度、每一则观点均自戳要害、发人深思。 在论坛最主体的主旨发言环节和圆桌论坛环节中,我对万玮校长和倪闵景主委的分享印象最深。本文我想围绕两位嘉宾与会期间提及的一些观点,展开对“ChatGPT对社会职业的影响及教育之应对”的思考。 希望借助本文,给予家长、学生以及包括我们教育行业从业者新的思考—— 面对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对社会对职场对职业的颠覆,我们也是否也该积极颠覆传统教育形式?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我们最需从教育中收获的是什么?我们该带给学生怎样的教育? |
|
据我近几个月的观察,ChatGPT之所以持续数月地成为社会热点,是因为人们认为此类技术似乎超乎之前认知和想象,其在智能水平上不但可以达到大部分职业所需的基础要求,还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大面积覆盖各行各业,还在一些关键领域频频刷新人们的认知。 比如,它可以用数秒时间就创作出一篇论文,且不会被任何传统反抄袭、反洗稿软件识别; 比如,它可以在“美国高考”SAT中获得1100左右的分数,超过全美考分中位数,击败50%真人考生; 又比如,它通过了美国谷歌公司L3级软件工程师(年薪18万美金左右,约合人民币100万元)的入职测试; 除了它在学习效率(学习速度和质量兼顾)和生产效率(与传统人力相比,无须休息,无须专注力管理、时间管理等各类职场技能,劳动力成本更低),更可怕的是,它的“学习能力”还在持续进化。 ChatGPT本质上是一个由浮点数参数表示的深度神经网络大模型,属于深度学习的框架。 ChatGPT使用来自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进行训练,这种方法通过人类干预来增强机器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但实际上,这类技术的底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早就很多年前就开始“发力”了。 即便不出现当下进化版的ChatGPT等AI,垂直领域的机器学习就必然会颠覆大部分职业,这在我2年前出版的书籍《知己知彼》里就已经提及了: 比如,针对程序员们的工作内容,许多科技型企业从多年前就开始机器学习等AI的技术研发,据我了解多家大厂技术总监收到的指标是,让该技术能在接下来每一年持续提高团队人效8%~10%。(人效一般指1个单位劳动者所能产生的效用和价值) 我们知道1.15的5次方是2,如果某项AI技术以这样每年提高人效15%的速度连续发展5年,则会使得该部门的人效提高整整1倍。那么就不难想象,如果回到原点,我是否只保留50%的人,裁员掉另外50%,依然有机会实现等额的经济效益? 或许组织高层考虑到可持续增长,很可能不会砍掉50%这么多,或许只让30%的人卷铺盖走人呢?不无可能。但更多组织却是这么做的: 让这100个人参与残酷的末尾淘汰KPI考核,宣布“最后30名将被优化!”使得大家在内部实现更激烈的内卷,促使原本就能留下来的那50个里靠后的20~30人也如临大敌,更没日没夜得拼命抵御后50人的“绝地反杀”!甚至再往后,告诉那排在最后30名里的所有人,谁愿意自降薪资到XXX可以留下试用半年! 所以有时候,内卷并不是由于外部资源匮乏引起的存量竞争加剧,它可能单纯是因为组织站在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由于技术变革和生产力提升而自然带来的,既得利益者遵循优胜劣汰机制未避免被淘汰而产生的自保行为和竞争。 当时我就基于工业界、产业界的真实调研预言了,若干年后以程序员为代表的一众职业的大面积失业风险。而这只不过是又一次人类工业革命“量变质变”罢了:从技术革命 到产业革命,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革命,到劳动力市场革命和就业市场革命。 多年来被大部分人称道的、甚至至今仍存的“转码风”对应的“程序员”,不论你给其冠以“XX工程师”之头衔,都难改变其职业的底层本质: 即其中大部分人从事的都是“后中台”类职业,其特点是“3高3低”,即工作内容的工作内容的机械性、重复性和可被标准化程度高,创造性、参与决策度、劳动附加值低和不可替代性低,相应的职业发展成长性也低。 当一份职业的成长性足够低的时候,特别是低于产业界技术催生的新生产技术的时候,机器和自动化就必然会对其实现颠覆,乃至取代。 |
|
紧接着下一个问题,更多人肯定不禁要问: 1. 面对ChatGPT等AI技术的冲击,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 我从5年多前就开始对相关话题做过不少分析和分享,更多围绕的是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角度,本篇想从本次论坛提及的教育本质问题入手,站在不同的角度做一些分享: 当我们直面AI技术的优势去“硬碰硬”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的是无力感、焦虑和恐慌,甚至“AI威胁论”; 但若透过现象回归教育本质便会发现,原来教育该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从来就不是“知识的输入,技能的掌握、证书的考取”,而是“学习力”和“社交力”,以及相应产生的“生活力”。 而这“三力”,才是能赋予人类更进一步产生源源不断“创造力”的基石。其不但创造出了包括ChatGPT在内的AI新技术,也是这些技术在理论上最难颠覆的“力量”。但: “学习力”不是记知识、背概念、默单词,更不是做题目、刷卷子、提考分; “社交力”不是成年后、大学毕业后才需掌握的“社交技巧、职场能力”; “生活力”更不是我们一路从学校顺利毕业就能自证“自带”的生存力。 “我18岁成人开始步入社会。”这样的话,希望今后能少一些听到,越少越好。 但钱颖一教授之前发出的担忧“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教育的优势将荡然无存。”,至今看来似乎依然难在当下教育中“解除警报”。 那么,让教育回归本质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始终应当思考的。 本次论坛中的多位嘉宾都提出过“只要教育能回归其本质,我们就无需恐慌AI技术带来的冲击。” 2. 教育的本质是生活 万玮校长在新书《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里写道: 生活有多宽广,教育就有多宽广。 生活有多复杂,教育就有多复杂。 生活如何变化,教育就如何变化。 生活是怎样的,教育就是怎样的。 我们必须回归生活,回归教育的本质。 |
|
|
|
他随后又引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 约翰·杜威和他在哥大的学生陶行知的两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生活就是发展,而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不断成长、可持续成长,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让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更多的不应是灌输知识和经验,而是让他们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与同学、老师、教职工以及放学后与父母的相处中, 经历“摩擦”、承受“挫折”、通过“协作”、凭借“毅力”,继而感知“社会”,掌握“如何学习”的真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学习、社交和生活的本质的认知。 这样的导向下能让学生们习得的,正是我上文提及的“学习力”、“社交力”和“生活力”。 惭愧的是,我对于上理念的认识直至十年多前创业后才开始幡然醒悟。 记得创业期间遇到几次重大挫折的时候,从未有过经商经验的祖父母却先后与我说过类似的话:会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 生活一团糟,与家人、与朋友、与同事、与领导、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一定好不了! 小到家庭、家族,再至班级、学校,都只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处理不好亲密关系、邻里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又有何能力应对更为复杂的职场、商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呢? 万校长还感慨到:请问现在的孩子最缺的是什么?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感情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该怎么办? 不愁吃穿,满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发烧了吃药,成绩差了恶补,唯独没有人把你的情感生存当回事。 对此,我深感认同也倍感担忧。在我看来,以上这些恰恰应当是,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让孩子们“学会生活”所必须重视的教育环节,也是当下传统教育普遍暴露的空白地带。 很多人可能认为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但当下家庭教育在这方面难逃其咎的同时,学校教育其实更应承担责任。 因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学校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相对简单的“模拟小社会”,相比家庭教育来说,学校本应凭借所营造的环境,赋予学生更多元、更沉浸的“社会化体验和学习”。 在倪主委的分享中也提到了类似的主题: 学习的本质实际上是建立两个连接: 一是通过学习在大脑里形成神经元的连接,并因此涌现思想; 二是通过集体学习在人群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并因此拥有情感。 这两个连接是我们成为人的基础和价值,这两个连接都和技术无关。 云上有再多的诗歌你不去诵读体悟,永远也成不了诗人; ChatGPT有再多的数据,也不会直接在你的脑里形成价值观和精神品质。 如果我们仅从学校教育中学会了如何刷题、如何提分、如何考上好大学, 抛开目前大学生常年面临的“就业难”不说,即便人人可以毕业找到工作, 有多少人会天真地认为,这些孩子今后的职业生涯能“前程似锦”? 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担心AI技术会对我们的工作形成冲击和颠覆? 以特定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育一定会被颠覆,因为你无论怎样学,在知识与技能上都学不过机器。无人工厂淘汰操作工人,无人驾驶淘汰驾驶员,无人商店、无人面馆、无人咖啡啡馆淘汰服务人员,有了ChatGPT,则开始淘汰几乎所有一般性的白领工作,甚至首先淘汰的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设计创意工作。——来自倪主委的分享片段摘录。 如果我们没有从学校教育中提升足够的“生活力”、“社会力”, 在遭遇情感问题的时候,在经历人生重大挫折的时候, 在面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常态生活的时候, 又有多少人有信心能坦然面对,屡败屡战,愈挫愈勇? 万校长最后引用塔勒布著作《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观点补充道: 这个世界分为两类人:达摩克里斯 和九头蛇。 前者,头上悬着剑,用一根马鬃掉着,难以抵御风险,随时面临被杀死,乃脆弱的代表; 后者,擅逆境生存,每被砍掉一颗头,就会重新长出两个来,且比原来更强大,乃反脆弱代表。 这个世界充满了艰难险阻、明枪暗箭,而有些人却能愈挫愈勇, 用尼采的话来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
|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怀特海曾说过——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完整呈现的生活本身。 3. ChatGPT为代表的AI不会替代人类的工作 倪主委在其分享中谈到: 人生的成功幸福,靠的是价值观、专注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的韧性,这些精神品质不仅仅与技术毫无关系,甚至和考试成绩高低都没有关系,如果我们教育坚守这个初心,这样的教育就不可能被颠覆。 价值观对应我们的德育教育,德才兼备不是空话,有才无德,造富不了社会,只会祸患无穷。 基础专注力基于从小刻苦学习精神的塑造,深度专注力依靠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的推动,而不论是哪种层次的专注力,都离不开德育教育、全人教育给我们孩子所奠定的精神基础。 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和专注力的,志同道合和还是同流合污,为何时常仅在一念之间?那往往正是因为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生活力”的缺失和“生活方向”的迷失。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扎实的硬件,再好的软件植入进去,也只会让主机更为卡顿、不畅或者“暂时疯狂”,但距离奔溃,只是时间问题。 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的韧性,不是空头口号喊喊就能有的。没有充分的“社会力”教育,缺乏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必要性的基本认知,并不会因为“无知者无畏”给我们带来勇气和毅力,只会让人在遇到困难时按“鸵鸟主义”行事,凡事不寻求团队协作,能自己解决便单打独斗、闭门造车,与集体和社会日渐脱节后又始终绕不开“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一客观规律。 我们完全不必焦虑将来孩子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因为对人类的文化进化来说:新技术总是以淘汰老的生产方式来淘汰旧劳动,但是新技术总是以创生新的人类需求来创造更多新劳动。 人类社会在历经多次工业革命阶段性里程碑时,都无一幸免遭遇了“失业潮”,但随后一部分人无奈转行,一部分人都接受了“再就业”、“再培训”的教育,其中有部分人成功转业,而另一部分人则进入自由职业或无业状态。 随着AI等技术不断加速升级,这样的现象早晚会出现,我们与其担忧自己何时会丢掉饭碗,不如早点行动起来从教育入手,提升“学习力”和“社会力”,要不就尽早去学习更被今后社会需要的技能(国内目前有3000万高级技工为代表的职业缺口),要不就更多磨练自身人际沟通、为人处世的能力,从事AI短期内无法企及的高效连接人与人的职业。 让我们超越知识学习,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 真正好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求慢而不是求快的,只有慢才能锻造思维深度,才能在与人交往中铸造深度的人际关系; 是求难的而不是求易的,只有挑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求少而不是求多的,只有少才能有闲暇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多样化的大脑; 求拙的而不是求巧的,唯有求拙才能培养一个人的钻研精神和韧性。求慢而非求快 题海战术、迅速提分、短期速成、X天学会XX技术、X天涨粉X万、X天实现财富自由,以及如今数据/信息大爆炸互联网时代下占绝大多数的“碎片化知识/信息”,找这些产品、广告、信息几乎漫天的当代,希望更多人早日意识到,真正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需要有足够难度和深度的。 就像我们说,碎片化学习 VS 深度学习,需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前者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追求在本无大用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是“短平快”的属性,其带来的“高频率正反馈模式”,也是更适合人性“急躁”本质的模式; 而后者“深度学习”恰恰是极度“反人性”的事情,因为其既慢又难。 求难而非求易 很多人看一条知识类的短视频,30~60秒,感觉内容又干净又利索(因为快),甚至虽粗暴但“好用”(因为容易),但实则“看过算过”,第二天起床,该怎样还是怎样。 就像本次论坛一样,几位嘉宾开展了精彩绝伦的主题演讲,在他们富有情感又深入浅出的论点论据中,在刹那间包括我在内的在座多数人都会感到“醍醐灌顶,获益良多!”但很显然这只是一时幻觉,即便在今天我在写本文的过程中,就已发现对有些观点的理解正在变得破碎和模糊。 编写本文花费了我差不多5个半小时高专注力的时间,但过去类似的经验告诉我,在我由输入→输出的整个过程,不仅是记忆和认知的强化巩固过程,更是新思辨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新方向的探索过程。 很多人好奇我高强度创业10年是如何完成3本书籍的写作出版的,3本书的80万字其实有大半是积累于我对平日里工作和生活的文字沉淀。 完成这三本累计80多万字的书籍,并不像那些不熟悉我的人自认为的那样,或者是我写作天赋异禀、输出效率惊人,所以没花多少时间就完成了(天才?),又或者是我不专心搞公司业务而抽时间在出书(不务正业)? 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我自知自身文字功底薄弱,学习能力也不强(从小到大在语文上都是差生,学生时代从来都是学渣),我深知更需多写多练多消化; 我的多数内容输出都源自我平时对主业的专注,我写的内容都是围绕主业的深度调研学习,以及平日里实操基础上的复盘沉淀。其背后无处不是“既慢又难”这四个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新思辨和新方向的形成,就不会有之后我带着所学持续践行并收获新知的可能,没有长期“躬行”的基础铺垫,我也很难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演讲中收获如此多的心得。 正如我平时长期给团队伙伴说的那样“不论学什么都该有“闭环思维”,有输入必输出,缺一不可。” 而这样的“闭环”和“深度学习”相似,一样都是“反人性的”,一样是求慢,而非求快。 求少而非求多: 人无完人,但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怎样的辩证关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理化门门不可偏科?大学为何要选定主攻专业(major)? 职场初期为何人人都会从行业、职能、平台上被“螺丝钉化”?怎样才能“反螺丝钉化”? 我在《方向的力量》一书中提及过我自创的一套职业生涯理论——“木桶原理的长短板动态平衡理论”,其本质其实也正是“求少而非求多”的道理: 职业发展初期以“长板理论为主兼顾短板理论”,而在职业发展中后期遇瓶颈时(长板难在继续做长时)考虑切换为“以短板理论为突破,动态考虑重新定位长板”。 感兴趣可以参考:【精】木桶原理?对职业发展而言,遵循短板理论还是长板理论?(共4655字) 求拙而非求巧: 不论你接受的是多顶尖重点学校的教育,不论你的授课老师是什么级别的特级教师、荣誉教授甚至顶级学者,不论你找到的是对你如何关照有加的伯乐,师父领进门,修行还得在个人。 技巧方法再多,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和以有限的加速加快我们的成长,真正有高价值的学习成果,绝不是死记硬背式的依葫芦画瓢能获得的,也不是投机取巧式的短期速成能领悟的,“悟”的背后必然是慢、难和重复的统一。 不论你从事的是前台、中台还是偏后台的工作,无一例外都要面对枯燥、机械、重复的工作,这是几乎任何职业都要长期面对的必要组成部分,再强的工作技巧和方法也必须有足够大量的实操为基础以复盘和迭代。 只是我们多数人对重复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所谓的“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重复,提高对目标的认识深度,通过用心,拆解高挑战目标为“可被逐个击破”的子目标,穷尽那些可以在局部实现优化的各环节,并最终推动“量变质变”的厚积薄发和修成正果。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阐述自身被外界评价的“传奇一身”之起点时提及,作为日本“双非”院校毕业、应届求职失败面临失业的自己,作为进入一家濒临倒闭的小破公司的自己,作为亲历身边同事继而连三离职“脱坑”的自己,他迈出人生里程碑式第一步,在破旧实验室里研究出本国乃至全球顶尖的技术专利(是一种工业界的应用型技术提升,不是学术界科研究的那种成果),靠的绝不是自己有什么天赋,而正是“慢、难、少、拙”。 每个人通过学习实现进化的逻辑是:学习总是以形成脑神经元的新连接来学会旧知识,但是旧知识在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会突然拼接成新的脑神经回路来创生新知识和新观念。基于ChatGPT的新学习一定会在我们大脑中形成过往从未出现过的连接和回路,创生更多样化的大脑,并因此让我们拥有超出预期的高质量教育。 除了最开始提及的“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功能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连接他人”之外,倪主委在分享结尾又对“学习”进行了深度概括,并鼓励我们全面认识人类的学习能力优势,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下AI技术极难对此形成“替代”,更是从源头上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基于这样的优势,必有能力在进化出更高质量的教育之路上与时俱进。 最后,借用万校长演讲期间引用的名言结束本篇分享: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 4. 推荐系统学习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陈思炜:【精】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四大方向+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共69691字,宜深度阅读,230111更新)3305 赞同 · 192 评论文章 |
|
陈思炜:【精】职业规划x生涯地图(人人都值得学的生涯规划,67节936分钟纯干货。)182 赞同 · 125 评论文章 |
|
陈思炜:【精】职业发展x底层逻辑(2022年终大作,33节398分钟深度硬货。)25 赞同 · 2 评论文章 |
|
本回答作者:陈思炜 |
|
知乎大V(职业规划领域全国头部意见领袖),百万粉丝教育IP&KOL生涯教育全国资深专家,14年行业经验,10年创业经验,现任全国4家教育机构董事及战略顾问职业规划1v1咨询案例3600+,1对1总时长7000小时+,高校生涯教育学分课等授课总时长8000小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最年轻入会会员)、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杰出校友(2015被授予),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特聘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及客座教授(均于2016年起)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会员、“留学人员进校园讲师团”特聘讲师三本畅销书作者《方向的力量》(2014年出版22.4万字)《方向的力量 修订版》(2018年出版32.8万字)《知己知彼—职业定位、规划与发展》(2021年9月出版23万字)曾全职供职于迪拜主权财富基金-迪拜世界资本(PE-私募股权投资)、欧洲最大投行&全球九大投行-瑞士银行(UBS),曾任平安银行总行副行长助理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背景:11年来始终专注美国研究生申请,作为全国性高端留学机构组织“留学手艺人联盟”创始机构常年为兄弟机构提供专业上的技术支持760+成功案例(职业生涯无失败案例)其中全程亲自跟进负责的占240+,全程+文书的占105+。所带学生平均每位获7所大学录取,近90%的学生被美国综排前20名校录取、近80%的学生被US NEWS美国综排前10的名校录取,其中40%以上获2所或以上Top10录取截止至2023Fall申请季,已累计助90多位本科背景或其他条件有严重短板的学生获美国综排Top10大学录取,其中的22位同时被美国综排Top5大学/英国Top2大学录取,offer包括MIT、耶鲁、哈佛、哥大、芝大、宾大、霍普金斯、杜克、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帝国理工等(含二本进哈佛2例/耶鲁5例) ??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想请你帮我做3件事: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关注我和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与发展、出国留学等优质内容关注公众号「知己职彼」(搜yourcareer),音频干货等你来学 |
|
陈思炜 268 次咨询 4.9 535318 次赞同 去咨询 |
不会,我(本科生)几个老师都提倡使用ChatGPT,称其大大降低工作量。其中一个老师说:“这科学上网大家应该都会吧。”…… 用来背单词很方便 |
|
今天试了试英文阅读助手,经过调教,有一定的效果了。 |
|
|
|
|
|
|
人家就不带你玩轮得到你来禁不禁……中国ip直接被封,bing直接给你上个强制跳转,这东西在国内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
不妨把题目中的「高校」两个字删掉。 |
这本身就很矛盾, 高校禁止ChatGPT,因为论文可以用ChatGPT写; 已知高校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并产出学术成果的地方; 而论文即是高校学生学习后产出的成果; 既然论文可以用ChatGPT写,那么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可以被ChatGPT取代的, 那么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或者说,这样的高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敢往下想了。 |
你无法禁止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
Chat GPT不让用?! 那就用New bing吧! 哈哈哈,直接edge扩展就能用,比用科学上网门槛低多了 && 国内的领导很可能只听过Chat GPT,哈哈哈,不会提到New bing的 更何况,Chat GPT还是3.5,New bing带的是4.0版本了,说胡话概率大大降低。(这点对我没差很多,毕竟用来做英文论文文献和编程相关的问题,她可太擅长了hhh,但对大部分人,少说胡话很重要orz) |
前天,寒假结束开学了,几乎所有老师都在第一堂课提到了chatgpt,其中有一位老师明确表示了鼓励我们使用chatgpt,其余的几位老师也都对chatgpt持正面态度。 |
首先现在已经是被禁,不光高校,IP都禁了,很多翻墙的都连不上了。所有巨头都被约谈,不许提供连接服务,金融企业都收到了监管打招呼。所以你要问会不会禁止,那是一定的,早就禁止了。 当然你说你一定要想办法去用,那也拦不住你的确用,教授也不能准确的分辨你是不是用了这些工具而写的。但还是有几点需要强调一下。 除了写代码,正常情况下你让他去写论文的话他可以写出来,可以省掉你一些体力劳动,但论文质量不会太高。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很多观点和见解不一定很好。 第二,他在中文互联网环境中训练的明显不足,对于中文互联网信息当中的很多广告和无用信息,它的分辨和使用效率明显不如在英文环境下。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然后态度诚恳的道歉这种现象。而且亲自测试过,他对中文环境下定性信息使用的比较流畅,定量信息的分析上它是明显有一定困难的。 而且大家之所以喜欢玩他,就是因为他具有人性的一面,也就是他会不知道,回答的不准确和你开玩笑,如果你真的把他纳入到非常严谨的有啥说啥的科研评价体系,他说的不一定准确。 第三,开始出现了教授要求一定要用。其实用这个东西之所以写论文不太好,是因为用的人和不用的人不公平的状态,如果他是一个工具,大家公平的使用也就可以了,所以在国外已经出现大学教授开始要求学生一定要用这个工具,比的就是在既定的观点下,你如何去训练AI工具的,或者AI给你搭好了框架以后,你如何进行加工最后完成的。就像画表格,你可以拿手画,你也可以用excel画,如果用手的和用excel比当然不公平,但大家都用一个咱们比的就是如何用excel画,那其实也就无所谓了。 补充 评论区不出意外的开始有杠精说什么国家缺乏自信这种话了。我觉得在信息安全领域,每个国家都有必要的管控措施,这没什么自不自信的讨论。按照你们的逻辑,让美国打压华为的时候,你们为什么没有指着美国骂,缺乏自信呢?美国一份份实体名单制裁这么多中国企业和高校,你们咋p都不放一个呢?然后到中国这边就立马成了缺乏自信? |
我曾经以为中国错过前两次工业革命是偶然事件。 |
感谢邀请。作为文科类高校学生,上过本科专业文学课的教师,我这么说吧,就算没有ChatGPT,又怎么样呢? 你出试卷,只要是网课开卷的那种期中测试,学生找作业帮都可以把题目翻出来。什么,你说设置不能切换页面?就不能两台手机操作吗? 你出论文,他随便找个东西抄行不行?你的阅读面就算再广,也没有网络广。你最多只能要求学生“手写”,增加他抄的难度。上次我布置一个影评作业,一个学生就抄了毕导写的《筑梦演艺圈》的影评,完全没有看出来毕导是在讽刺… 最后又只能回到闭卷考试上,只有闭卷考试并且屏蔽网络,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可是闭卷考名词解释什么的,真的有用吗?没有用。 这时候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有没有ChatGPT,考的都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能力,教课与考察学生水平的能力。 就让有网络可以查询的前提下,学生也不能够只是靠搜索信息就能够找到答案。这一点我在辅导一些外国留学生的文学课的时候就很有感触。 他们外国老师出的题目,反正在网上肯定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要靠自己对某个作品阅读的理解,以及相关文献的学习之后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角度。而且老师要求不能“逻辑”雷同嘛,所以如果大家都去同样的人工智能搜回答,就可能出现多个0分成绩。 相反,如果真的要进行正规论文的写作,可以找GPT来检查一下你的格式是不是对的。 再多句嘴,这种人工智能AI,有一个问题就是,它只会检索或者说写出平铺直叙的文章,在想象力的知识迁移方面是根本做不到的。 |
|
我打个比方,假如本雅明所在的时期就有人工智能AI,那么在本雅明写出那段话之前,AI是否能够从《新天使》这幅画中,得到本雅明在讨论人类文明未来和过去那种洞见的结论呢? 答案是不可能,因为一般人也想不到。 AI绝不可能用关键词“新天使”画出保罗克利的画,也绝不可能把《新天使》解释成: 保罗克利的《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看上去正要由他入神注视的事物离去。他凝视着前方,他的嘴微张,他的翅膀张开了。人们就是这样描绘历史天使的。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这场灾难堆积着尸骸,将它们抛弃在他的面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可是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以至他再也无法把它们收拢。这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 就算把AI的算力拉满都做不到。 再比如说,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讨论喜羊羊与灰太狼《奇妙大营救》中的黑暗能量作为本质性存在的问题。如果我没有写这样的文章,我相信人工智能AI也想不到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解释这部动画。 但是,如果你只是对这部作品进行画面分析、技巧分析、渲染分析、动作分析,那它完全可以取代你。因为这是基础知识,谁写都那样。 |
某985工科教职,完全不操心GPT。 大学生产出的文字分两种,一种是用来拿学分的垃圾文本,一种是正儿八经的research。 前者,诸如思修马哲军理一类的水课,你用不用AI,那些文字垃圾也不会有人看,无非是为了给学生个分数好满足培养方案。乃至一般专业课的所谓课程论文,99%也是不走心的垃圾文字,学生用不用AI啥都不影响。 后者,真正的研究,就算一个985学生好好训练三年也写不出特别流畅的研究报告和论文,GPT再进化十八代也入侵不到这些探索知识边界的文字。 最近有本科生很嚣张的说可以让AI帮他完成Matlab仿真作业,实际上,那代码除了没error之外啥都不是,完全和物理情境对不上。作业题目是我自己基于科研问题精简出来的,你还想用AI写仿真代码,想啥呢。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