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未来公办学校教师,会迎来下岗潮吗?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未来公办学校教师,会迎来下岗潮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1 人口老龄化 新生儿数量下降。人口向着两个三角和省会集中,中西部县城乡镇人口,只会越来越少。 2 互联网普及。 公办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远不如一些 … |
本人在编一线教师兼行政岗,小学,校级中层。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毕竟这牵涉到国家战略层面,我等鼠辈也参不透,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有一天让我下岗走人,我也不会觉得太惋惜。 说真的,这工作只是表面光鲜,看似受人尊敬爱戴,其实也是一言难尽。 各行各业都不好做,先声明我只是就事论事的聊聊实情,并非想要卖惨,也并不表示我对其他刚行业的辛苦不能感同身受,不表示我认为其他行业不苦。 这世道,谁比谁好呢。 首先是压力。 每学期至少上面会弄两次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每一次都会有非常精准的排名,大到均分、优分率、合格率、推进率,小到每一学科每张试卷每一道题的得分率、出错率,有非常详尽的数据反馈。 弄这么细干什么呢?就是专门用来批斗老师的。 每次考试结束后,学校都会专门开一个批斗大会,先是分管教学的校级领导点名谁教的班分最低,谁最差,然后校长总结,用一些不点名道姓但很难听的话“鼓舞”人心,对于成绩比较低的,领导会直接开炮:这个班的老师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教的,需要好好反思,然后用各种形式“督促”你。 比如校长三天两头不打招呼推门听你的课。 学校组织视导,不查其他人,专门查你,挑你教案的刺,哪怕你的二次备课教学反思写得很详细了,也会说你格式不严谨,可见你平时态度就不端正,难怪教出这么低的均分。 比如评优时,领导会连带着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一起批评,跟他们暗示,这次没评上先进教研组全是因为你教的班均分最低,让大家一同厌恶你,挑逗群众斗群众,时间久了大家嘴上不说,但都在背后说你闲话,让你难堪。 还有比这更恶劣的。 比如年度考核时公开给你打上全校乃至全区唯一一个“不合格”,让大家都对你议论纷纷。 体制内就这么点大,往往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一辈子,有谁能受得了这种侮辱。 虽然工资上不会扣太多钱,但可以说毫无尊严。我有个同事有次开会回去就哭了。 现在集团化办学,每学期都会组织老师考试、笔试,组织就组织吧,练一练也是挺好的事,但居然每次都和学生考试一样,要排名,要算每个老师的得分率,考得差的校长还会把人喊到办公室找谈话。 去年我们学校一个体育老师因为分数比较低,被领导在全校200多教师面前点名批评,让我一度觉得,这他妈又回到了上小学。 一个成年人,因为考试考不好被领导批评,太魔幻了。 魔幻的不止这些,还有教学的理念。 什么大单元,大阅读,大语文,跨学科整合,层出不穷的脑洞,教材改的面目全非。 到底什么是“大”呢?没人说得清。 去年我好不容易争取到一节市级公开课,导入部分用了某发达国家关于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创想,上完被专家批的一塌糊涂,说新课标要求“真实情境”,没发明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切实际,不符合新课标理念。 可是情境不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吗?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生能学会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揪着情境不放?而且人类前进的脚步不就是将想法变成实际吗?尚未发明出来的难道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百思不得其解。 教研员冷冷直说,下次你没这个本事就不要申请什么市级机会了,先把区级课上好再说。 上班第一年,我意气风发。 上班第二年,我日益成熟。 上班第五年,我走上正轨。 上班第八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结果上班第十年,现在连课都不会上了。 教学目标从原先的四维目标变成核心素养,前面提倡的东西现在又被全部推倒,我时常在反思,专家现在说的这些理念,会不会过两年又全部推翻? 现在流行“大”,会不会到时候又倡导“小而精”,弄些“微单元”、“微视角”? 迷茫且困惑,且没有人能为我解答。 其次是超长的工作时间,没有加班费。 早上7:45就进入工作了,除去上课、改作业、差异化辅导,还有n多七七八八的事,比如各类学生活动,德育心育活动,大到比赛,小到写新闻搞美篇做材料,现在考核越来越多,党建考核、高质量发展评估考核、双减考核、德育考核、宣传考核、优质均衡考核、网络安全考核、教学视导,数之不胜。 所有的考核都需要做材料台账。 中午没有午休,需要看午读午辅,下午延时服务上到5点40,放学后辅差,基本下班至少都要6点了,至少。 加上路上时间,到家6点半都算早的,你说这个时间再回去买菜做饭没有父母帮衬可能吗? 我们单位的小年轻都不敢要孩子,没别的,时间上就无法照顾,觉得自己请不起保姆,又不想和父母同住,就一拖再拖。 说到生孩子,我们这管得严的那几年都是要排队报备的,就是你准备要孩子时要和学校报备,领导排人,同意了才能让你生。 很荒唐吧?但事实就是这样。 此外,下了班也不意味着就工作结束了,备课、写教案这类事都是放在下班的,当班主任的还要及时回复家长的问题,如果回复不及时,家长会投诉。 基本上一天下来,没有什么空闲。 我一个单身年轻同事跟我说,她经常下班回去就瘫了,躺沙发上想先看会电视,谁知道看着看着就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已经半夜了,电视还开着,晚饭也没吃,就继续睡了。 身心疲惫。 三是,上纲上线、形式主义越来越严重。 以前开会大家都在下面改改作业啥的,现在也算违纪。 上学期我们学校有老师在开大会的时候在下面写教案,被领导严肃批评。 我在想写教案是本职工作,是教学重要,还是听领导废话重要? 监考要求也越来越高。 监考不能看书也就算了,坐着都不行,要求我们时刻来回走动巡视,发现有老师坐着就要通报批评。 类似要求很多。 |
|
这是我今年发的一条朋友圈,心里话。 我常常想这工作真的有什么留恋的吗? 其实也没有。 钱也不是特别多,但很多时候狼狈不堪,毫无尊严。 如果有一天上面真的让我收拾东西走人,我就不干啦,去外面找一个培训机构教小朋友画画,或者帮人剪剪片子,可能不如现在稳定,但在哪不能混一口饭吃呢? |
东北的老铁们,问问自己五六十岁的长辈。看看下岗前,单位咋说的,给你们承诺了啥,后来又咋样了。什么编制不编制的,没钱的时候,第一个就把你们推下悬崖。都不带丝毫犹豫的。保留你们的收入,难不成让公务员下岗不成?一个个想啥呐? |
大部分人以为的教师下岗:突然被解聘了。 实际上的教师下岗: 阶段一:乡镇学校合并裁撤,乡镇老师往县城和城市调动,调不动了,就待岗。发基本工资。 第二阶段:减少编织的招聘或招聘非实名控制数和招聘编外教师。 第三阶段:城市生源也减少了,不再招聘编制,解聘编外教师,非实名控制数买断退休或只发基本工资。 第四阶段:财政扛不住了,只发基本工资,公积金扣了也不到个人账户,绩效也遥遥无期。 不会直接辞退你,慢慢熬到你自己辞职。 至于大家提出的小班教学?谁管你啊?一线教师教20个还是教60个,累的又不是“管理者”。但是,你要多招教师,就得多用财政。蛋糕就这么大,分给你们了,张科、李局、耿专员的绩效真会下降哦。 7.92 复制打开抖音,看看【玄哥说留学的作品】现在进教师编大概率中年失业 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 #... https://v.douyin.com/iUFgcbpq/ X@z.tR QKJ:/ 08/27 |
本人在公办高等学校,近三年来,让人不安的事件每年都在发生。并且同一年度,会发生多个让人担忧的事件。 我们学校有一个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都是师范类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英语专业(师范类),教育技术学(师范类),物理学(师范类)等等。事件一——停招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在2022年6月发布的招生简章中,教育技术学(师范类)专业不再出现在招生目录里了,包括后面23年,24年都没有招生计划。2021届新生将成为最后一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范生。 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中小学当计算机老师。但由于出生率下滑,中小学不缺老师,所以他们的就业机会正在变少。学校怕完成不了就业任务,索性停招了这个专业。 专业课老师正在逐步转岗至公共教学部,上计算机公共课,也有些老师分流到行政部门,主要是用wps帮忙做文件。 事件二——省内多所高校停招定向师范生 2023年9月开学,校领导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指出,“师范专业生存危机已经来临”。由于生育率下滑,中小学不再缺老师,因此,除了省内顶尖师范院校,其他师范类院校陆续停招定向师范生。 而事实上,早在2022年,本省某学校就已经接到教育局要求,削减近一半的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而到了2023年,则直接停招。 定向师范生,就是毕业后直接安排就业,带编上岗去到中小学任教的大学生。 通常,每年教师招聘都会优先安排定向生就业,有多余的岗位再拿出来进行公开招聘。事件三——本校教育学院招生计划“断崖式”削减 就在其他学校停招定向师范生的同年,也就是2023年,我们学校的教育学院的各个专业都削减了招生计划。2024年,进一步减少。 以下三个专业是典型: 英语专业(师范类)从之前的250个减少到了200个,而24年则已经降低到了100; 小学教育专业,2019年还有750个计划,到了2023年,只有250个计划,而24年则只招50人 学前教育专业缩招最严重。从2019年的400个计划,到2024年的40人。 此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英语专业(师范类)100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最后入学的人数只有70人(原计划是安排了3个班,到最后只有2个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招生计划也没有完全完成。 事件四——教育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荆棘中艰难推进 我关注过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在我们学校,辖区内其他院校,以及市级人社局组织的“招聘会”。 因为那两年我都上了毕业班的课。学校安排了毕业生停课,为他们腾出时间,鼓励他们去参加招聘会。而上不了课的我,就也去学校广场上看了招聘会的情况。 参加招聘会的400多家企业,只有不到5家是教育机构。教育学院的学生不得不通过自身的其他才能找工作,比如英语不错的可以考虑海外销售岗;如果对办公软件操作熟练的,可以去企业做办公室文员;再有就是销售类岗位。 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此类工作并不感兴趣,只想找一份教职工作,因此,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在招聘会上签约工作。这导致教育学院的就业率很难上去,也给整个学校的就业率拉了后腿。 校领导对此十分头疼,于是鼓励辅导员帮助学生找工作,并把学生的就业率纳入辅导员工作考评。一些辅导员不得不利用暑假的时间上门给学生介绍工作,或者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由于教育类专业的就业工作很难做,所以教育类专业招生计划逐年下降。 事件五——学科师范专业的教师面临转岗 今年年初,刚刚过完2025年的元旦假期,学院会议上就听到消息——教育学院的一些专业课教师即将转岗,转入其他各学院。 比如,教育学院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业课老师由于接不到课,于是就要被分配到去给非思政专业的学生上公共思想政治课。再比如,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课老师,由于接不到英语类专业课,就要转岗去给非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上公共英语课。 不幸中的万幸在于,思政,英语,数学等科目毕竟是所有大学生的公共课,老师接不到专业课,还可以上公共课。只不过,原先1个老师教2个班,现在变成1个老师教1个班。真正的危机给到了教育学院里教授钢琴,美术,生物,物理,舞蹈等专业的老师。因为这些课程不是公共课,失去了专业课学生,他们无课可上————艺术学院,工程学院在我们学校是小规模的,专业课老师已经饱和,不缺人。 由于没有上课,完成不了课时量,他们的工资就要减少。 而目前,学校正在统筹安排他们去行政部门做行政工作,以此保住基本工作量。这样一来,一些原本向往时间自由,不愿意受行政坐班束缚的老师也已经由不得自己了,毕竟吃饭更重要。 更加糟糕的是,不是所有的行政部门都缺人,因此有几个老师已经实在没有岗位安置了。目前学校领导正在想办法..... 传出一些小道消息: 学校准备在“艺术社团”增设“才艺指导岗”让钢琴老师,舞蹈老师去给想在业余时间学钢琴,学舞蹈的学生上兴趣课,以此创造工作量。 并且,准备建立一个“业余科学家社团”,号召人文类专业的学生感兴趣的话可以加入社团,里面有物理老师,生物老师给文科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带他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这样老师就有工作量创造了。 |
我们这一个小学因为生源太少关掉了。学校让老师自寻出路,到别的学校去找岗位。也就是说编制还在,岗位没了,没岗位等于没工资。真事。 |
评论区的戾气有点重。 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了 先不要管老师怎么样,怎么样了。 先管好我们自己吧。 其他人、其他职业受到的影响不会比老师行业小,只会更大。 |
先死培训机构,再死私立学校,再死公办民助,最后死公立校无编人员,到时退休的多入编的少,剩下的够维持了。 |
我有一计:都上网课吧,一个老师,全国直播,又省钱,有不用交这种那种资料费用,又没有校园暴力,这是双赢啊。 |
我也是当老师的,乡村老师,没啥后台。我也比较关照这方面的信息。失业大潮的是必然会发生的,但是也不会是直接撵回家那种,我猜会有多种变相的“模式”来磋磨人,让人“主动”离开。例如这个学校按照学生数目,给配额2名数学老师,实际有三个数学老师: ①首先,竞聘上岗,三个数学老师来一场“竞争”,有一个人“出局”。 ②出局之后,人家也给了几条“路”。 ③第一条“路”:你自己去其他学校看看,看看有没有缺数学老师,如果有缺而且那个学校还愿意聘用你,你就可以再上岗。没被再次聘用之前,不发工资。两年内没有找到愿意聘用之前的学校,则永远下岗。 ④第二条路:回家等消息吧,啥时候哪个学校缺数学老师,就来通知你去“竞聘”。回家这段时间没工资。 ⑤第三条路:把第一次在本校竞聘失败的老师,集中“培训”,“培训”合格了 ,再等待集体的安排。培训期间没有工资。如果一名教师在第二所学校干了几年之后,迎来的第二次“竞聘”中,再次竞聘失败,则下岗。 …… 这些“路”都是绣花枕头,磋磨人的,忽悠人的,逼着人拉关系送礼的,逼着人主动走人的。 ……记不记得懿晴之前,网上有个很长的文件版本,其中与义务教育有关的,有这样一句话,就是把义务教育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中踢出去。看得人云里雾里的。后来一冲击,这个文件就没热度了。 |
我是教师,我觉得悬。毕竟当年工人作为国家的主人,也是说让你下岗就让你下岗了。何况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师呢。 |
掩耳盗铃吗?我国的人口出生数据就摆在这里,从前几年的1600万左右掉到了1000万。少了600万学生不少老师岗位可能吗?这是必然发生的事。 另外,其实这件事早就发生了,只是网络让这件事发酵了而已。 事实上,我国出生人口是从2500万 掉到2000万,又掉到1600万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你喊破喉咙也没用。 还有一个隐藏角度,现在的一线制造工人以及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待遇已经到达了各种意义上的上限,甚至开始向下收缩,那么所有寄生于这条线的人待遇也会随之下降。 |
不会。 人社与财政早就在考虑了,放开二胎前,学校几乎每年只进个位数的人,已经在做这方面准备了。15年之前评职称之难教师朋友们应该有印象。那时候搞评聘分离,你就算好不容易评上了,也要等好几年才聘。也就是说,你评上了职称但工资上没任何变化。 后面全面放开二胎了,人为拉了一个2016年的小高峰,才扩招了一批老师,但本来2015年前后几年就是退休高峰,影响不大。 这两年又不知道那位高人想出了银发教师计划,让退休教师再就业来顶几年,抗过这波高峰。 再加上临聘教师或代课教师,抗一抗也就过去了。现在有的学校,稍微次一点的班已经差不多一半老师是临聘教师了。 至于公立学校教师未来,看一看东北就知道了。东北早就面临过人口下滑了,但东北在这波下滑中并没有让公立学校教师大规模下岗。而是这么几个点,一是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县里面像样点的高中招教师基本上都要研究生。二是降低教师工资,低到让你既饿不死又富不了。三是几乎对补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要是名师在外面随便挣。(这里还有个离谱的现象,东北地区相对全国来说明明高考难度不大,但当地家长却尤其喜欢补课,所以东北有的县城名师挣得并不少。) 2034年高考人数才达峰,在这之前高中老师都轻松不了。甚至说,接下来十年是高中老师最累的十年。 多说一点: 其实比教师这种软性资源过剩问题更严重的是校园等硬件资产过剩的问题。 现在几乎所有的地级市都在疯狂建高中,所有的教育建设费几乎全给了高中,高中的名校建分校的建分校,搬新校区的搬新校区。这些校舍资产在没有学生之后才是真正的无用资产,还存在这些资产的维护问题。并且花在这些资源上的钱比发给教师的那点工资那可多多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找几个名校的财务报告看一看。 总不能真的小班教学吧?不敢想。 |
不会。 人是很聪明的动物,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了:退休十人招五人,不够用就招合同工顶岗,以备人员富余时下岗。 所以,下岗的不是现在的在编教师,可能是以后逐年招的合同工。今年我县就招了一千多合同制教师。 未来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编教师工作轻松,还不会下岗,合同制教师工作忙碌还有被解聘的危险。 世界就是如此残酷! |
教研室、进修学校、电教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些个养闲人的二级机构应该最先消失。 |
教师编制人员多达近1800万人,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生硬一刀切的情况出现概率不大。但人口下降颓势不可逆转,小班化教学的财政基础不存在,因此教师剩余是客观现实,财政无法长期维持现有教师待遇,教师待遇的下降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也是切实可行措施之一。届时不存在裁编,慢慢降低待遇,或者延迟发放薪水、缴纳社保,自然就有人主动退出了,毕竟柔性裁员是普遍存在且合法的。 |
老师下岗,影响的也是评论区的平民百姓们,特权人家本来也不走公办学校这条路 好像老百姓对于公务员、教师、医生下岗喜闻乐见 这么说吧,在编人员下岗,越底层的老百姓越吃亏 你的工资如果还没各种在编人员高,你最好祈祷他们不要下岗 他们下岗,你可能已经在要饭了 最扯的是,体制内部也要分化成不同势力 也要比比谁比谁先下岗,师医公里最弱的就是教师 公务员和医生好像也巴不得教师先完蛋 在编教师完蛋,请问谁来教你孩子? 至少我认识的普通公务员和医生,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走的公立中小学+国内高考这种正常路线 教师下岗你就能好过了?一旦开始大逃杀,能力最强的一定被私立挖走,留下的都是混子 既然已经在体制内,就团结点,别再比个你死我活了,一方倒了另一方不可能好过,还不如祈祷对方过好点,自己跟着沾点光 |
我实话跟你讲。 说二十年内会让教师下岗的都是瞎扯。 第一,近几年退休潮,老龄化,教师这个群里也是。 第二,退休谁?年轻的都是干活的。老的不是搞公会,打印室,辅导室,读书馆,食堂,后勤,财务等等各种名堂安排这些不干活的。 让老的下岗,没几年就退休的,你试一试搞的下去了? 让年轻的下岗?谁干?乡镇,偏远地区工资真的低。别听别人逼逼,我还是中部地区。 基本就是减少招聘,会自然消化。要么就是改革管理制度,不会拉仇恨,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反正不管怎么说,至少吃了公家饭,不至于以后没饭吃。 真心劝那些还在观望的小伙伴,别犹豫了,一年比一年难考,等等就只能吃饭底儿了。 接来下要考教师编的童鞋们,重点看!!! |
|
我要开大了,精准分享我的笔试高分秘籍,先过第一步。 一、关于选岗 ①选择符合条件尽量多的岗位 在每年的公告末尾都会附上岗位表,上面清晰的写到报考条件,例如,“限应届毕业生、限专业对口、限师范生、限有对应教师资格证,限有1-2年工作经验、限男生等”。 选择限制条件多的岗位,高门槛无形间就已经刷掉了众多对手,减少了竞争。 ②选择招考人数多的岗位 招考人数多,这也就意味着进面的机会越大,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抵御面试风险。比如说,只招1人的岗位,机会肯定小于同等条件招3人的岗位。 一般来说,面试比例是1:3,只招收1个人的,那么笔试前3名才能进面;类推,招收3个人的,笔试前9个人都能进面。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发现了新大陆。 ③尽可能多的考几个 在选择地区的时候,如果时间不冲突,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上,最好是广撒网,每个区和县镇都考一遍,这样总有一个能顺利进面并上岸的。 这要比只吊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强太多,希望也多一些。 二、关于考试内容 招教一般都是市区下发来规定考试内容的,所以考试内容会有所不同。除了一门必考的教育综合能力,另一门有可能是公共基础知识,或者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再或者学科专业知识。 具体的考试内容需要看公告才能知道。 当然,也不非得等公告出来了再准备,到时候就晚了,公告一般都是临近考试20天前才会发布,备考根本就来不及。 我当时是直接参考的去年公告,基本上不会变太多。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先学教综。 三、关于备考攻略(含资料) 为了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这里我就只说教综,尽量说详细点,童鞋们好参考。 1、跟着老师记忆教综考点 ?边文超级招教课 |
|
教综一定要跟着边文超级招教课学,因为教综的知识点很多很杂,想要在短时间内记住这些内容,需要一个帮助记忆效果更好的课。 我就是直接入手的这个课,真的想说,老师在帮助记忆这一块是真的很牛,原本我觉得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糅合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看上去就很杂,不好记,但是我跟着边文老师梳理了一遍之后,才发现这部分原来这么好记。只要把这些零碎知识点都串联起来,总结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就很容易就记住了。 里面还有一些概念也不是很好记,我就跟着边文老师结合着案例去理解,老师把那些案例讲的很通俗,也很好理解,我基本上没有怎么下功夫背记,就把这些内容都记住了。 总之,跟着老师记忆教综的考点,真的会轻松很多。 2、紧跟着刷题练习,把知识点越用越熟练 ?粉笔教育综合知识6000题、粉笔APP |
|
每学完一节网课,我就会把粉笔6000题中的基础题拿来刷一刷。它里面是分模块的,每个小节都会有基础题和进阶题,正好能对应着视频课学习进度,把基础题拿来做课后练习再合适不过了。 我会把对应的板块找出来,只做基础题,大概30分钟就能刷完,之后再对照着答案做订正,有些混淆的点就再回头看看看自己记的笔记,重新捋一遍。 错题旁边标好错因,每次在刷新题前,就把前一天做的题再看看,加深印象。 有些零碎时间,我是用的粉笔APP来刷题,很方便,基本上一道题1分钟就能搞定,快的很。 重要的是,它还有数据分析,能实时帮我检测学习情况,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进步,更能激励我继续学下去,这一点我很喜欢。 网课结束后,就是真正进入刷题阶段了。这个时候我刷的还是粉笔6000题中的进阶题,做专项拔高。 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坚持先刷一个半小时的客观题,剩余的时间住抓主观题。 客观题就紧接着进阶题做,把教综要考的5大板块从头到尾的捋一遍,每刷一节进阶题,我就会再把前面做的基础题中的错题再回顾下,盖住答案重新做,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就这样,每天一次类推,刷新题,回顾错题,一遍遍做复习。 像主观题中的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这些都是重中之重,每天我都会坚持每个题型做一道,保证自己的答题思路是完整的。 主观题的纠正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能保证多角度答题,我会在看粉笔解析的基础上,再在网上查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了,综合参考意见。 3、考前模拟冲刺,提前适应考试状态 ?中公教师招聘考点真题大全50套 试卷的话,基本上每个机构都没差,但我还是觉得中公的试卷相对比较好一些,主要就是解析很全,基本上不用再费劲去翻笔记本,从答案上就能把知识点回顾的差不多了,节省了我不少时间。 |
|
在做这套卷子的时候,我每次都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的,平时都不放松,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快速适应考试状态,找到刷卷子的手感。 为了能尽量模仿考试现场,我还专门买了答题卡,把涂卡的时间也算进去。答题完毕后,就可以对照着答题卡做批改了,给自己一个分数。 订正好的错题,我还会把它特地整理到笔记本上,每隔一天拿出来把错题重新做一遍,检查一下自己学的怎么样了。 4、调整好备考的心态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如果觉得自己的意志力很差,强烈建议你备考期间换成老年机。如果意志力尚可,也强烈建议你把手机上的游戏、娱乐APP全部卸载,不要高估自己,你看到就有可能打开,玩一把就会忍不住玩第二把。 我备考的时候,虽然带着手机,但是我把所有娱乐的APP全部卸载,甚至连微信的朋友圈入口都关了。 不要觉得自己多牛逼,好像这些消息不回这世界就不转了。 ?总有人拼命赶进度,跟别人比进度,这是最没有意义的。 你要知道,你的对手不是你身边的人,甚至也不是和你报同一个岗位的人,你最大的对手就是你自己。 你只有摆正复习心态,每天进步一点点,才有可能在逐渐内卷的考编中杀出重围。 —————————————————————— 基本上就是这些了,希望我的备考的思路能帮到小伙伴啦! 考试加油!!! |
不需要杞人忧天,相关部门早就针对人口减少做了部署。 1.编办对教育条线早就实行了退二进一。很多人没感受到,或者感觉最近几年事业编教师招聘总量还可以,只是由于前几年人口出生高峰而已,按照师生比计算教师存在缺口。 2.以苏南为例,基本18年前后,各地都开始招聘聘用制教师(各地名称不同,有叫不进编/备案制/同工同酬等),核心就是没有事业编。做过测算一个事业编可以养两个聘用制。 3.退休潮的到来。近五年内,69—74那一波老教师基本要退下来,你可以去各校打听下这一波有多少人。 |
如果指公办老师的话,不会,原因: 1.本来在编教师就养不起,严重不足了,靠大量合同老师自聘老师顶着。 2.过几年就是八零年代入编老师最大一批退休潮,刚好对应生源大量减少,供需平衡。 结果: 1.大量乡村边远学校并校潮开启,大量合同老师失业,在编老师流动加大。 2.学生读书更不方便,教育资源更加集中,更不均衡,当然老师的工作要求更多压力会更大。 3.劝想读师范专业或当老师的考不上就算了,抓紧转行,越来越难入编。 4.大量空余小学改为养老院,养老行业爆发 |
还不如说改革 我表姐40出头的人,今年也沦落到年底要去双选会了,因为她那学科以后中考不考了 |
会,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只需一纸文件而已。事未远逝,当年工人老大哥下岗的历史教训有些人真的是一点都不重视啊。 |
直接一刀切是不可能的。毕竟,大下岗,把名声搞得太臭了。但小碎步做法肯定是一堆的。 大背景如下,1.出生率短期断崖式下滑,目前,还没能看到底在哪里。2.土地财政崩了,往后,绝大多数地方会复归常态,没钱。 基于这两个背景条件,接下来的老师需求量是逐步减少的,地方也没钱养那么多老师。 不过,这个教育时期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一,有两三年的二胎潮虚高。其二,下滑速度极快,五六年就下滑了一半。 这种既有极短期的大量需求与需求的快速下滑。是历史罕有的。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大概率就是缩编+临时工。再极端一点,就是缩编+不招临时工+行政上课。 缩编是为了应对长期财政问题。具体操作,多退少补为主线,(退休多个补一个)教师区域内,不同学段与不同学校的调动。(可以分为小学与中学段。中学段包含初中与高中。职业高中,自求多福吧。两个学段内部的老师进行调配。)再极端点,教师绩效,奖金压缩一下,乃至于取消,教师工资再来拖一下。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标准再砍一下也不是不行。(不要以为我信口开河,在土地财政起飞之前,除了发达地区之外的绝大多数地方的教师就是这样的境地,要不然,当年也不用各种官方下场吹教师奉献精神,并且,教师资格证考试不限专业) 应对短期大规模需求,有点钱的,多招点临时工。(每年用一两个编制社招名额,吊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好好骗一下临时工们努力一些)等到虚高的二胎潮过去了,直接不续签就好。如果没钱的,那就增加在编老师的课时,让行政也来上课。(我这边见到的,就是初中预算下来后,直接砍了一多半的临聘老师。然后,在编教师,保底14节课一周。然后,行政也要有10节课)物尽其用。扛过了这段时间,就一切好办了。 |
疫情时候:可以上网课啦 教师要被淘汰啦 全部下岗!!! 疫情后老实了 哈哈哈 |
直接裁员的话,编制内没什么可能,编制外有可能。 但是当待遇下降、有人想让你走的时候,编制内也只能被迫离开。 想让你走,办法可太多了,让你带差班,让你同时教几个不同年级,让你当副班主任有活没钱,你怀孕了不让你午休,办公室禁止吃东西,以上可以针对个人。 针对集体的:取消教师食宿,校内停车场收费,原来不坐班的学校让你打卡,一天打八遍,不打就扣工资有理有据。 奖金取消掉,只发基本工资,合理合法。目前北京的老师,如果只发基本工资,每个月大概是三千多块,不包食宿不给停车位的话,这点钱也就刚够上班的成本。(一线城市的通勤和外卖价格超乎想象的高) 如果一个月三千多佛系混也可以,但是如果三千多+超级严格的考勤管理,检查手写教案,不写直接扣钱。 顺便说一句,对年轻老师来说,取消食宿很恶心,因为他们没房子没家庭,本来吃住在学校,方便省钱,现在却被迫额外承担家庭级别的开支。 对中年老师来说,轮岗很恶心,给你轮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你又不能搬家,孩子不能转学,让你每天早起晚睡通勤,接送孩子也成问题。 对老年老师来说,可以安排他教其他学段,比如50岁的初中老师,调去教高中,让他重新学知识。高中老师去教初中,而且直接安排他当初一的班主任,让他重新学习管理班级。老年人,最怕学习新东西了。差班和好班老师对调,让他们都发疯。 如果想要让大家走,那就全校都取消食宿,全市范围内轮岗,打通十二年义务教育,全员坐班,外加取消奖金,这一套下来,十分之九的一线教师得主动辞职。 |
编制老师要是随随便便下岗说明编制不牢固。编制不牢固政权就要动荡了。老师这个群体99%都是拿着低工资。这么低的工资还不牢固,这个政权就出问题了。政权是不会出问题的,大不了再苦一苦老百姓。吃财政饭的永远最后一个饿死。 |
我们从来没有一个老师下岗,只有部分老师待岗而已。 |
未来是指多少年?时间一长,不可预期的变数就多。如果新质生产力取得重要突破,国家和社会完全有资源来普遍实行小班化教学了呢?好吧,那就暂且设定为(1)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始终在现在这样的水准。(2)生育率没有出现显著回升但是也没有显著下降。(3)不采用小班教学。(3)暂且不考虑在此期间有新教师入职。(这一设定虽说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对下面的推导很关键) 在假设到2042年不再新招教师的前提的推导 认为公办学校教师中的相当多数将面临下岗潮的,主要理由应该就是新生儿数量的下降。以下是我截图来的,数字应该是对的。由此可见,从2001-2017年,年度出生人口始终在1500-1700万之间浮动。真正出现显著下降,是在2019年以后。由此可知,目前的教育规模,尤其是公办教育规模是按上述长期稳定的数值来设置的。 |
|
客观来说,就目前情况来看,至少在2020-2022年出生人口到入学年龄后,生源总数比此前10多年显著下降。至于再以后,那就等客观事实出来再说吧。2020—2022年出生人口对应2027-2029年入小学、2032—2034入初中、2035-2037入高中阶段学校(含分流去念职高的)。 以下是教育部官网的统计数据,教育部官网虽说也列出民办学校数据,但是在这部分没有教师性别和年龄结构,那就只能暂且放在一起来说了。 |
|
2022年度小学教师年龄和性别 从上图可见:全国663万(以万为单位四舍五入取整,下同)小学教师中有486万女性、177万男性。按照2022年的年龄结构可知:如果现在的退休年龄不变,从2022年到2027年(即2022年的5年后),将有50万小学女性教师退休;2028到2032年,将有59万女性教师、58万男性教师退休;2032-2037年将有80万女性教师、28万男性教师退休;2038—2042年,将有70万女性教师、30万男性教师退休;以上合计女教师259万、男教师126万;也就是说在未来20年内,将有相当于现在53%的女教师、71%的男教师退休。如果事先做好规划(实际上出生人口当年就能知道,能提前7年准备),根据出生人口数量同步调整新招收入职人数,是应该能实现平稳过渡,也就是少招新但是不裁老。对照上述数据,如果此后出生人口始终在900万左右,那小学教师相对过剩的情况其实也就仅存在于2026-2032年之间。 以上是对分析方法的演示,接下来就能简化一下过程。 初中阶段教育专任教师分专业技术职务、分年龄结构情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
|
初中教师402万,女性244万、男性158万。2022—2027年:退休女性31万;2028—2032年:退休男性23万、女性34万;2033—2037年:退休男性31万、女性39万;2038—2042年:退休男性26万、女性37万;以上合计退休男性80万、女性141万,总计221万,也是过半现任教师退休。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说,2020-2022年出生人口要到2032-2034年才入初中,而在此前已有至少88万现任初中教师退休。在此以前,其实并不存在初中教师过剩问题,而在2037年以后,也不存在这一问题,即便在2032-2037年期间,初中教师的过剩度也比小学要轻松一些。 接下来就说到高中阶段了,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普通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专业技术职务、分年龄结构情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
|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分年龄情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
|
普高加职高。2022年在任教师282万,女性153万、男性129万。 2022—2027年:退休女性18万。 2028—2032年:退休女性20万、男性36万。 2033—2037年:退休女性21万、男性18万。 2038—2042年:退休女性27万、男性21万。 以上合计161万,还是退休过半。由于2019-2022年出生的要在2034—2037年进入高中阶段,而到2032年,现有教师已经退休至少64万。更重要的是,高中阶段已经不是义务教育。也是根据2022年数据,在校初中生5120万、普高2713万、职高1339万。2022年的在校初中生、高中阶段学生对应的是2004—2009年出生人口,在这六年间出生数一直在1600万上下波动甚小。这就意味着在2022年,初升高比例只有79%。如果在2034—2037年及以后时段,将这一比例拉高到接近100%,即实际上普及十二年教育。则高中阶段入学人数会有3160万,较之2022年的在校人数4052万(因为都是对应三个年份出生人口,故可比),实际上只减少了22%。而同期目前在任高中阶段教师也正好有22%退休。因此,在暂且不考虑新教师加入的情况下,就不存在教师过剩。 不设定到2042年不新招教师的进一步推导 当然,前面已经交待过,直到2042年都完全不新招教师,只是为了方便推导出上边的框架性基础,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得到上边那个似乎只是理论上的推论后,其实也就可以相应的控制新招收教师的人数。由此可知,如果最开始的三个条件(1)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始终在现在这样的水准。(2)生育率没有出现显著回升但是也没有显著下降。(3)不采用小班教学均成立的情况下,又要保证现有教师不因过剩而下岗,那新招教师的数量必定要大幅下降。当然,这是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预估,当然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今后推行小班化教学会是大的趋势。当然,对这个个人看法(也可以说是期待),各位认不认可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 |
让一大批有知识的人沦落到社会底层,这是在活火山上蹦迪,找死! 这些人有文化,对社会认识透彻,接受新东西也快,如果有一两个走投无路,那就该上层头疼了!别忘了洪天王、冯南王之前是做什么的!还有刘福通为什么会和韩山童搅在一起!牛金星、宋献策是什么出身 |
外行总以为现在学生人数减少,老师很多以后没工作要下岗。实际情况是现在提前控编,退五招三,工作比以前累多了。 |
会 挺可怕的 今天才在一个群里看到的消息 某县教师超编有点严重,生源数量严重下降,特别是乡镇上的学校更是突出 前几年倒是招了很多老师,都是占编聘用形式,就是编制到单位不到个人,有点类似于大家说的员额制 然后有些学校就强制安排每年必须考走多少个老师,被安排了又考不走的就待岗 另外,我们这里的一个县,据说近三年每年全县的新生儿都只有两千多 今年2024年是龙年,按中国的老传统,选择龙年生孩子的家庭一般会比较多,但是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这里一个区的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只有600 非常非常不敢细思量的一个现象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难过的一定不会只有教师这一个群体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