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浙大一女生用 AI 学术造假被麻省理工开除, AI 的普及对学术发展有何影响?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浙大一女生用 AI 学术造假被麻省理工开除, AI 的普及对学术发展有何影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图片] 近日,在第38届NeurIPS 2024大会上,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情感计算研究组的创办人兼主任Rosalind Picard教… |
教授说的和学生本人在朋友圈回应的,基本上能对得上。 |
|
|
|
从描述中可以看得出来,这就是典型的,为了让数据好看,达到可以发表论文的水平,而主动篡改数据的行为。 而所谓的使用了ChatGPT对课程作业的内容进行润色,并修改了部分用户访谈内容,只是当事人为了淡化自己错误的程度,用的一种语言的艺术罢了。 明明是相关内容已经投稿了相关期刊,并且都已经接收了,被教授勒令退稿。 却在提到自己的数据造假行为时,只说是课程作业的润色,修改的是部分用户访谈内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ChatGPT只不过是自己的挡箭牌,想要引导别人把数据造假理解为使用ChatGPT对文章内容润色的时候,“不小心”给修改了。 因为现在确实很多人在用AI工具对自己的文字内容进行润色,这个行为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在一些场合的内容,你直接用AI生成,自己略加修改,并且说这是自己写的,都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那些内容本来就是拿来用的,并且每个人写出来的大差不差。 但是,如果你的内容是用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有时候使用AI工具,就是不被允许的。 比如前几年有个很有名的例子,一个人在写Review的时候,因为大量使用了别人文章里的原话,虽然这是综述,虽然引用的每一句话都标明了出处,并且每篇引用的原话都不多,但是因为整体上使用了太多别人的原文,最后仍然被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抄袭,然后就退稿了。 如果这都能算作抄袭,不能发表,那你用AI润色的时候,顺便连部分涉及到结论的数据都修改了,那必然是严重的篡改数据,学术造假了。 而且这事儿跟AI一点关系都没有,在没有AI,甚至没有P图软件的年代,照样有大量的人,徒手造假数据,从医学到考古,几乎遍布各个学术领域。 但所有的事情,被发现后,都是非常严厉处理,大部分人都永远离开了学术领域。 小保方晴子的导师都自杀了,黄禹锡更是在被发现学术造假后,被韩国法院以诈骗、侵吞研究经费和非法买卖人体卵子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韩春雨更是... ...还有那谁的图片误用。 如何看待科技部通报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裴钢、饶毅调查结果:未发现有造假,前三者存在图片误用?7623 关注 · 1034 回答问题 如何看待饶毅最新文章《「图片误用」在中国可以被除名吗》?190 关注 · 37 回答问题 如何看待韩春雨于 2017 年 8 月 2 日在《自然-生物技术》正式撤稿论文《NgAgo基因编辑》?4409 关注 · 282 回答问题 嗯,只能说... ... |
|
广东中山二院回应乳腺肿瘤实验室已拆除,称「恰巧碰上消防检查」,如何看待此事?9007 关注 · 3353 回答问题 |
本质上就是我们大学的评价机制就是鼓励灌水!灌水的方法很多,有一些靠的就是学术造假! 大家可以看看各个985院校评出来的那些什么优秀学生的介绍!博士发20-30篇论文的人比比皆是,有的本科生都能发5-6篇! 如果不是灌水,你真的无法解释,一天就24小时,如果每篇都是干货满满,那我就想问这试验是啥时候做的?雇人做的? 现在有了AI了,可能连雇人都不用了,直接甩给AI自己生成了! 如果真的都是干货的话,那最后的大论文不得写个10万字。但是你会发现即使发了10篇SCI的硕士和博士,他的学位论文也不过150-160页,都是恨不得把自己做的全写进最后的博士论文,那为啥发那么多小论文,最后学位论文总量也还是那个量?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每篇小论文的干货其实真没多少! 一个博士,3-4年的科研时间,做出支撑2-3篇小论文的实验量是正常水平,你再努力姑且算你能做出5篇的量,那最后怎么就能发10篇SCI,那不就是把本来一篇文章的试验量,拆成两篇或者三篇论文来写嘛!这不就是灌水嘛,有啥不好意思承认的呢! 据我观察,身边的硕士和博士其实水平都大差不差,拉不开明显的差距,但是大家的偏好不一样!有的喜欢冲顶刊,恨不得穷尽整个博士只为出一篇science 和 nature,而有的则是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凑点儿数据就发,1区中不了投2区,2区中不了投3区,3区中不了投4区,4区中不了投开源,开源中不了投EI期刊,EI期刊中不了投EI会议,EI会议中不了投中文核心。 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选第一条路的大多数铩羽而归,选第二条路很多都是春风得意!一样的努力一样的付出,结果的差距让人唏嘘不已。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你打算博士毕业去企业,那你就选第二条路,在一些HR眼里,你心心念念的顶刊在他那就是一个杂志,有很多HR根本不知道啥叫SCI!即使你打算留高校任教,我也推荐你走第二条路,因为发顶刊真的很吃设备和资源,去一个一般的学校,你再有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家学校招你来就是来发文章的,你跟领导说,你这设备不行我写不出来好文章,那领导就会请你滚蛋! 咱普通人也没啥实力,也没有啥学术追求,咱就灌水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篇文章拆成两篇投!车轮战,让你的所有论文一直处于审稿状态!灌水不可耻,毕不了业天天被导师骂,被师弟师妹看不起才可耻! 唉,真的一言难尽!往后高校圈真的是越来越卷,原来是人与人之间卷,以后是人和AI卷,这怎么卷的过呢?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10:00视频号直播,敬请关注! |
论文造假 认赌服输 离开学术界吧 别做研究了 原始数据也敢修改?这不就是论文造假吗? 与 使用 ChatGPT关系不大 你不用ChatGPT 自己修改原始数据也不行啊 在你没修改原始数据之前 你就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不是被揭露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这是没发出去 你这要是发出去了 你导师都得跟着倒霉 小保方晴子造假她指导教授笹井芳树可是自杀了 |
各位网友分析得很清晰了。 其实我觉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去MIT,大约此前的履历是很好看的。 要是 凭实力去得到MIT,大约不会不懂规范,也不珍惜羽毛。 所以,以前好看的履历里面,有多少AI的助力,有多少修饰,有多少美颜和滤镜? 本科的获奖和学术成果里,有多少干货,多少是水分? 会不会本科就是海绵宝宝-----水分很大啊? |
不说论文造假,先看下图。 I did it to make my paper results look better. Nobody at my school taught us morals or values. 翻译:我这样做是为了让我的论文看起来更好看。在我的学校没有人教我们道德或价值观。 如果后半句真是这位女生所言,如果她这里说的我的学校是指浙大,那就有点过了。 我相信浙大里的学术造假只是罕见情况,那既然大家都在认真搞学术,这些身体力行不是一种『教育』? 都读到大学了,还需要专门开一门教导『学术道德』和『学术价值观』的课程? |
|
再看论文造假。按照当事人的说法: 2023年,在一门课程作业中,我使用ChatGPT进行润色并修改了部分用户访谈内容,使得最终的结果呈现与原始数据不符。 这是严重学术造假行为。 举个例子,比如我在写篇论文,主题是:抽样调查,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竞选总统的看法。调查结束后,假设原始数据是:50%的受调查者支持特朗普当选,35%的反对,15%是其它。 但是我用AI伪造(润色是伪造的一种虚伪的表达方式)数据,将原始数据中的50%修改为49%,然后在结论中说,支持特朗普当选的受调查者不足一半(但事实上,支持者比不支持者要多15%,但是这个信息在结论中却被刻意掩盖了),甚至说,大部分受调查者反对特朗普当选总统(事实是,大部分受调查者中,只有35%的反对,15%并没有反对,可能只是不支持),以契合我希望得到的结果(得到一个对特朗普不利的调查数据),那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
|
而且,浙大并不是没有这类课程,浙大有一门研究生一年级必修课,叫《研究生学术规范》,就是专门教导这些的。 |
这很明显撒谎了吧,我也是gpt润色文章的爱好者,但是都是经常拿来修改语法,我都没注意到gpt能修改数据,如果你没有这么要求的话。 |
只能怪她人微言轻,并且没有处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不然的话这事儿最多也就是个“图片误用”。 另外这种学术不端跟ai没有任何关系,没ai之前她自己编数据,有ai之后她用ai编数据,这不能怪ai。 |
一码算一码,这位严同学犯的错是『学术造假』,而不是『用AI学术造假』,这不是AI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严同学的所说利用ChatGPT进行『润色』并『修改了部分用户访谈内容』,『润色』是没问题的,让语言变得更通顺自然,这是AI的优势,但是,『修改部分用户访谈内容』这就不对了,不管是AI改的还是自己人工来改,都违背学术精神。 |
|
打个比方,可以让ChatGPT优化一下语言『我一天吃7个包子,健康』,ChatGPT不给你造出更多信息,只是优化语言,这种工作AI做起来非常娴熟—— |
|
但是,如果在提示词中有意让ChatGPT不光优化语言,还要让数字更加显得可靠,那么ChatGPT是真的能够造出数字的,像这样—— |
|
但是,ChatGPT还是很严谨,把一个包子200卡路里作为一个假设来算,才得出1400卡的结果。 我想说明的是,虽然AI存在『幻觉』问题,但是,『幻觉』本身就有随机性,未必是随机到自己想要的方向。 如果要让ChatGPT生成特别支持自己观点的学术论文,在提示词方面是需要下一些功夫的,而且还需要反复尝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关键点就是: 第一,如果用AI来『润色』,AI可以做得很出色,都不用刻意反复尝试。 第二,如果用AI来制造假数据,AI未必一次给你想要的结果,需要反复尝试,反复修改提示词。 那么,这位严同学把AI产生的结果放到课程作业中,肯定是第二种,也就是,绝不只是『润色』,而是有意反复利用AI来产生内容,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润色』和『使最终结果呈现与原始数据不符』差异是很大的。 |
|
前者,好比是不小心走火,把受害人打死了。 后者,好比是连开6枪,都没有打中,然后换掉左轮手枪里的子弹,再继续开枪,再开了5枪终于把受害人打死了。 对于后者,法官和陪审团都很清楚,这就是蓄意谋杀,绝不是过失杀人啊! 枪不杀人,人才会杀人。 AI不做假,利用AI作假的人才会做假。 |
其实没必要污名化AI,凡是敢学术造假的人,就算没有AI,他们也自由别的手段,AI可能让造假更方便了。 |
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得主,前有宋某和母亲一起发文被质疑,现又有严某疑似学术不端被MIT开除。一方面说明学术圈太卷,大家卷论文,卷课题,卷头衔;另一方面说明学术不端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即使造假也很难发现,而挂名这种更是难以实锤。 至于AI那是双刃剑,一旦打开用于学术造假的魔盒,就难以关闭。所以不少机构/期刊也要求限制/禁止AI应用,或是要提供使用声明。 |
垃圾玩意 我们组老大拿了浙大系第一名绩点四年,都懒得读研,现在我们在一起干芯片,一起干死英伟达。 他就曾经说过,读研和读博在他评估下来就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耽误他写代码,要干就用一行行代码干,不整虚头巴脑的。 |
两个想法: 第一,虽然我自己并不反对学生在课程作业中使用AI辅助、润色等,但是原始资料、实验数据等不能修改是一个红线,这应该是哪怕一个普通本科院校的论文写作课程中都会讲的东西。 即便你把数据喂给AI,且AI在润色的过程中真的根据数据给出了文章大纲、思路框架等内容,对于最核心的数据、原始资料等内容也要加以核对,看AI是否理解错了或者修改了原来的内容。 在这个事件里,向AI发出造假指令的是当事人——就算没有AI,用PS也能伪造实验数据。这个锅,AI是绝对不背的。 第二,从相关信息来看,这个当事人本身就是读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这就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要说别的专业用AI,学校老师以及论文审稿人可能对AI并不熟悉,不太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可在计算机专业里,搞这种造假是图什么……大家都是同行,又是在MIT这种学科内的顶尖高校,难道真觉得别人看不出来? 所谓“班门弄斧”,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
跟AI一点关系都没有。 只能证明当前中国顶级学府培训出来的,能获得“竺可桢奖学金”的部分精英。 连作假都不专业而已。 再强调一遍:【普遍的高烈度低水平竞争】 |
大佬的“润色”和我们想象的改改英文语法,行文风格,可能不太一样。 这事儿没什么好说的,当事人已经呗开除了。 |
这关AI屁事?要不要看看她说了是什么? 润色并修改了用户访谈内容。 我:? 这跟编造数据和P图有什么区别? 你说论文写完了英文水平差让AI把干巴巴的文字变得流畅易读这个没问题。她把原始数据都改了这能怪AI? 我劝某些人先把学术的理念搞懂。 AI怪完怪PS,再怪Excel,接下来没得怪了。 |
作为ai技术深度用户 ai出现后写文章速度快多了 以前三天的文章,现在一天就能出了 还能理顺条理,真想不到有人会翻车 估计用的开天辟地大模型 sleep6之后原句输出,被人看出造假吧 |
ai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从来都是润色语句,造假就是造假,别把锅扔到ai头上。光鲜亮丽的头部学生通常要么是真大佬,要么精通投机取巧,可惜的是后者数量并不算少。 如今在对漂亮履历的不懈追求某种程度上已经到了相当扭曲的程度,我想很多朋友在读本科和研究生的过程中,也都见过不少为了让自己看上去非常非常牛逼,搞一些花样的学生。其中比较有节操的仅仅是适度做一点包装,但该做的还是都做。比较没节操的玩的就比较花了,造假算是一种主流手段,还有其他各类学术不端的类型。 我在读博的第一次班会时,班主任马老师就极度强调学术道德,绝对绝对不能学术不端,虽然现在记不太清怎么说的,但是印象还是比较深刻,因为比起对结果的强调,当时似乎更强调过程的正当性。 至于ai,我们需要做的是拥抱和善用ai,而不是甩锅给一个工具。 |
我第一次知道“润色”还有这个意思。 我的英语写作水平低,用AI把自己写的东西改一改,这叫语言润色; 她是用AI修改了原始数据,于是影响了实验结果,这个叫伪造数据,是学术不端。 |
高赞搬过来的,当事人回应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我们学校没有人教我们道德和素养。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138925684/answer/75359725923?utm_psn=1861715207203737601 然后我想咨询一下,这位教授,是针对此事件发表的评论吗?如果是的话,我看到这句话我也麻。我也会把中国二字重新强调一遍。自己无耻到这种地步,也难免人家划重点 |
|
我手机该充电了 |
这个问题的可怕之处不是用了AI,AI不背锅,是这个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学术不端的严重性。 |
|
即使她今天不用AI来修改,只要她对学术没有敬畏之心,以后也会通过其他手段,为了“paper result look better”而做其他学术不端的事情。 说实话,AI只是工具, Ai也是有两面性的,如果用好了的话,可以为工作为生活增添不少的色彩。 但是有些人他没有尊重学术,没有道德,甚至直接用ai来修改结果,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如果这个人他在做学术的时候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想过要端正,那么他这一次用ai,那他下一次是不是找人代写或者说其他的。 我们不应该去限制ai的一个发展,而更应该去教育做科研的人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要真正的去做学术,而不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对学术进行造假。 现在教育部对论文也要进行抽查了,所以还是要端正学术态度,不要学术不端了。 |
热搜看到浙大总没什么好事。 只好乐观点,我浙已从当年的论文抄袭迭代到了会利用AI工具润色,也算是种进步吧。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明明是mit的学生,关我浙大什么事?? |
这姑娘是新闻学的大人才,可以回来加以重用,当然也很遗憾她没有当国际法官 她做的事大概是,访谈了a,a说洛杉矶大火导致湖人比赛延期,然后经过ai一顿调教,变成了上海大火导致上海申花比赛延期 然后她还很遗憾,是ai修改了访谈内容,如果没有ai,她也可以怪输入法,怪word,怪windows,总而言之,总要找个共犯出来 宛如当年发动二战和日本天皇无关 |
这么多年过去,某些机构或某类人群似乎没有建立或落实对“亩产万斤”这类新闻的鉴别能力 没有这类鉴别能力,“亩产万斤”的新闻只会层出不穷,只会驱使社会上弄虚作假成风,动不动就来个大学生造神。 再看看现在的小学生,各类诸如“小科学家”、“小院士”等评比,有多少是自己做的?这些小学生从小就尝到了特权和弄虚作假的甜头,指望他们成人后踏踏实实做事? |
引述该女子的一段话:针对网络中流传的这位女生声称自己在浙江大学本科阶段就一直用这种方式收集数据,从未有问题 浙江大学自称中国第三,学术造假竟然是默认操作,不知排名第一的北大清华是什么情况,排名稍次的复旦,人大又是什么情况。至于那些归入乐色之流的985/211之类的大学,大家可以自我想象了。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