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为什么身边优秀的理科生近乎全才,文科生只知道文科知识?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为什么身边优秀的理科生近乎全才,文科生只知道文科知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据我观察有不少优秀的理科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哲学等学科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同龄的文科生,有的人对历史感兴趣,不仅十分清楚中国史,对世界史也很了解,对不少… |
请问,您的样本量多大?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抽样?如何证明样本具有代表性? 然后衡量指标是什么?原数据服从什么样的分布,然后用什么样的模型做的分析,显著性水平怎么样? |
我是文科生,我也知道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是不对易的量。我可真是全全又才才啊。 考虑刚才那位超人的回答:我读物理科普不能获得自信,为什么理工科超人们读了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科普就敢夸夸其谈呢? |
不可能。 你能把文科的东西搞好你就没时间再去搞理科了。 哦,高中啊。。。。。 高中就用“全才”。。。。 你再加一条体育好吧要不。 |
我是学戏剧的,但您如果正经地问我,我只能说,中国话剧,外国戏剧,中国戏曲,戏剧理论,戏剧创作,戏剧批评这些,我都不懂。 那我懂什么呢?我只能说,我毕业论文做的那个讨论中国话剧中妓女形象的内容,我浅懂一点,当然,也只是浅懂一点。 不过我妹妹就很厉害了,她才上小学二年级,就已经知道了“筷子插在水里会变弯”这个物理知识,“往火堆里扔木头会助燃”这个化学知识和“生病了要戴口罩”这个生物学与医学知识。她可真是个全才。 |
确实多才多艺,不然写不出这种跨学科巨作。 |
|
《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作者朱学渊,物理学博士。 |
|
《北魏至盛唐的社会主义萌芽——兼论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程明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另外,说个真实的故事。一些省份试行3+3高考模式的时候,选物理学的考生人数暴跌,导致一堆人担忧中国的理工科教育被毁了,于是政策又变成了3+1+2,保证理科生必须要选物理。 所以,理科生真的是喜欢理科、迎难而上吗?心里没数吗?还不是被背后的就业焦虑症家庭逼的。 |
您身边的理科生是发表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还是其他社科人文方向的哪篇c刊了? 要是发表了烦请您给个doi拜读学习一下。 |
你问问那些“懂政治、历史、哲学”的理科生读过些什么书,看过些什么文献,不要说是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一些戏说的名人传记这种。 懂历史,史学概论总读过吧。 懂哲学,逻辑学总学过吧,总不会连高中文科生都知道(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的直言命题、假言命题都没听说过吧。 另外,提到地理,前两天上课刚刚讲了这个: |
|
|
|
|
|
(这三幅图是普物热学,放这三幅图纯粹是反驳答主把地理作为文科和政治、历史、哲学并列在一起,不是用来说明理科生不懂地理的,这三幅图和我主要要讲的内容无关) 理科生懂地理,问个高中范围内的基础概念吧,你问问他气旋是怎么一回事,不要说懂地理是指看过些地图。高中学新教材且没选地理,大学又学与大气无关的专业的理科生真的很有可能不知道。 |
政治历史这种东西,连三和大神都能跟你唠一天,你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高中生能懂一些,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这是政治历史本身的特点导致的, 毕竟这种东西什么人都能置喙一两句,也都以为自己有能力置喙一两句。 所以你看,个别理科生就是这样的 看了点印刷品就以为自己懂了历史政治 那你跟三和大神有啥区别? 你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呢?忘带啦? 文科生就很少讨论物理化学,因为这种东西不懂是真的不懂。 所以不懂人家文科生就不讨论,也不会想着去拉踩。 反而是半桶水的,觉得自己无所不知的,才喜欢拉踩。 当然我身边的理科生很少这样,不懂的人家不会装懂,可能题主圈子是如此吧。 |
嗯? 那我说说我自己。 我是学国际关系的,一开始从社科分流到国务学院——这算很纯粹的文科生吧? 但我高中学过信息学竞赛,拿过省一。高考数学(新高考不分文理)142分。大学时还自己选修了大学物理以及数学分析。 另外,我是女生。 是不是把你的刻板印象完全颠覆了呢? |
感谢邀请,如果是真的,说明你的环境很牛,所以你身边的文科生、理科生都很牛。 “理科生近乎全才”说明是大牛,文科生能“研究社会关系”也多少是小牛。 大部分普通人不行。比如以我自己为例子, 我高中是理科生,但是我基本不了解什么“政治、历史、地理、哲学”,我只会做点文科题,还必须限定是考纲里出的题。考纲外面的就不会了。 因为我是理科生,所以对物理、化学、生物,可能稍微有点了解,指会做的题目更多,速度更快,同样必须限定是考纲里的题目,而且只是能做对题,不代表了解背后的原理,我只会背点公式。 我这种烂水平,放到高考上面也能超过一本线100多,说明,高中大部分人的水平应该也就和我这样,不是大牛,也不是小牛,其实连“做题家”都不算,“做题家”人家也算是个“家”,是有天赋的,但是我们普通人,必须抱着考纲,但凡没有这东西,他稍微出点考纲外面的题,我们连题都做不出来,你说这能力,就别提什么研究什么,什么才了,真的没有。 你说的了解中国史,世界史,能分析历史时事,真的有点为难大众了,别说高中了,我研究生毕业了也不能。 大学,我是理科生选了文科专业,主修的外语,辅修了工商管理,然后到大学毕业是个什么水平呢, 会做两门外语的考试题,具体能到专业八级良好-优秀的水平,只是会做题,没有其他能力。这两门外语的口语不是哑巴,能日常交流,大概有C1(类比雅思口语7)水平。但不代表能说得好,只是在考试中能表现出上述水平。有对西方国家人文社科的基本常识,有一点基础的商贸、管理、会计、经济学常识,而且以上两点常识里夹杂大量民科和不准确的内容。 别的没了。 这些东西其实连“文科知识”都不算,最多能算一些实用技能,但是就这些实用技能就让我天天挑灯夜读了... 毕业论文,我写的是一个外语商业片段里的语言学分析,翻了N多的书写了N久,头皮都写破了,老师说:哦,你这个是用XX理论的换汤不换药!还行吧,我凑合给你过了吧。然后我就凑合过了。 读研的时候,外国老师问我本科论文写的什么?我说写的XXX商贸内容里的语言学分析,外国老师说:这玩意还可以分析?我说能。 外国老师说:你还要分析,那你了解吗?我说了解一点儿,外国老师说,行,那我问问你,你这个例子里的XX公司,现在的董事长全名叫什么?他们现在的主要经营策略是什么?他这个产品的核心客户主要是哪些? 我:...不好意思,我没法给出答案。 外国老师:那你了解什么,那你写的是什么?那你还是好好去学吧。 你看,就这点本事,我还是努力学出来的呢......如果再摸摸鱼...那就更难看了。 |
因为你所谓的“对历史、政治感兴趣”,是个人都可以做到,和理科生身份没有任何关系。我有很多学经济学、文学的朋友,他们的专业和历史学政治学没有关系,但是仍然对历史政治很有兴趣。 此外,不管文科生理科生还是什么什么生,非历史专业而“对历史感兴趣”基本上属于业余。不信的话我给你出一道历史理论的题:“阐述海登怀特和德里达关于历史文本性观点的差异” |
文科生没那么差,理科生也没那么神。 我是文科生,可以横行软件、互联网、房地产、广告、传媒、证券、教育,这只能说我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企业不管你学的文科还是理科,企业用人的时候,只会选择你的专长。不要以为文科生,就不关心科技、不关心前沿,他们有足够的好奇心,我不会做,不耽误我懂。 我们文科生有自己的特长,理科生也有自己的特长。理科生擅长计算,文科生擅长写作与规划。你让我去写剧本,我可能比理科生要专业,因为我学的是文学。你让我设计桥梁,我理科生当然比我更强。 没必要打一个拉一个,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看你把人安排到什么地方。 |
可能你身边没有优秀的文科生,只有学理科学不懂的文科生。 |
中国理工科各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能做到局部领先顶多差5~20年的距离 中国的文史社科和世界先进水平差了大几百年。 就像我一直吐槽的,国家队都还是军史不分家文史不分家,文人研究军事的水平~~中国人不是智人是直立人可是国家队的水平~~ ———————————————————— 所以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利用业余时间掌握个几百年前古人的文史社科的研究水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 ————————————————— 遥想一直没有觉得文史社科不如理工科重要。 遥想一直觉得文史社科非常重要,文史社科恰恰是决定理工科的人毕业后是当社畜程序猿厂狗还是工程师的基石 遥想一直观测的理念———泥锅的文史社科都是垃圾罢了。 泥锅的理工科毕业生毕业后变成社畜程序猿厂狗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我国的理工科太落后竞争不过欧美日韩。 而是根本原因是泥锅的文史社科都是垃圾导致的 ———————————————————— 阅读理解,为什么一个人的同一个回答里又有“泥锅”又有“我国”是什么原因? ———————————————————— 还是我以前吐槽的: 理工科落后的典型特征————感到绝望,最后自卑,最后变成洋奴 文史社科落后的典型特征————感到自己牛逼,天下第一 |
能不能向我介绍一下胡塞尔的现象学或者《存在与虚无》这本书 |
某次去北京,带同事到地安门附近转了转,而后从景山公园打出租车到西单。经过北海的时候,同事突然问司机,附近房价多少钱。师傅笑着说这附近没有房子,我告诉同事这附近就是中南海。于是师傅就开始以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标准模式开始讲政治。 后来去台北自由行,我跟小伙伴坐计程车去故宫。甫一上车,司机就听出我们两个是广东人,于是就开始聊。中间司机说了句很经典的:「政客最会A钱啦!」 你所说的理科生对政治、历史、地理的瞭解,大约就是这些的士佬的水平。 十分清楚中国史? 那你要不要请你身边「优秀的理科生」说一下,研究我国的断代史为什么要用到碳14?研究了断代史又有什么作用? 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杨玉环被李隆基收编以前是不是处女为什么重要? 孙中山先生倡议兴建广州市第一公园,又是以哪方面的学问为背景? 前面三个问题可以自己上网查了。后面一个估计你的理科生朋友就想不到——公共卫生。孙中山先生不愧是革命的先行者,他倡议在广州市中心原平南王府和巡抚署的故址平整和兴建第一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当时的市民普遍居住在低矮、密集、昏暗、潮湿的房屋中,广大劳工应该有公园这样一个充满花草树木的地方,能够在假日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并以此为榜样整治城市环境。与「理科生」「文科生」这些标签直接相关的教科书和互联网,并不会告诉你在愚昧而黑暗的清朝末年,广州经历了多少瘟疫,连满清的达官显贵都难以幸免。而在民国政治史上最被人瞧不起的孙文之子孙科,偏偏又是城市规划领域的翘楚,是他担任广州市市长任内使广州的公共卫生有了基础性的改观。 没有资料显示孙中山和孙哲生父子学了多少理科和工科,医科是真学了,但他们所瞭解和融通的,显然不只文科的知识。 一个人掌握多少知识,并不需要通过侃侃而谈和发短视频呈现出来。不能因为理科生喜欢看CCTV4的国际新闻、喜欢看抖音那些古装剧剪辑视频,就觉得是近乎全才了。 |
谢邀! 既然被邀请了,就浅浅谈一下个人观点吧。 据我有限的认知,我认为: 1、全才不存在,硬要说存在,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先说为什么是一个相对概念? 因为这个跟“时间”“时代”有关系的,在人类集体智慧还不是很高的时代,近乎“全才”的人是存在的,但仅限于跟他们同时代的人类相比! 比如我国中国古代的一些名人,也包括近现代的一些西方名人,后者比如牛顿等。 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如果放在当代,可能被秒得渣都不剩! 就好像古代所谓“学富五车”里面的知识含量,可能远远达不到当代一本普普通通的小初教材,所以你能说他们并非是当年的“全才”么? 所以,所谓“全才”哪怕只是近乎“全才”,是跟特定的时代结合在一起的,是跟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的整体智慧平均水准结合在一起说的。 而这换一个说法,在人类集体智慧比较低,人类整体认知水平比较低,人类整体的分工相对没那么细,生产力相对比较低下的时候,“全才”更有可能产生! 然后呢? 近代工业化以来,这种情况越来越难以出现了,我甚至一度认为,人类的全才,哪怕只是“近似全才”的人,根本不可能再出现了,除非人类濒临灭亡,然后重启。 但! 直到近几年AI的兴起,我乐观估计,人类制造的附属品,如果经过一定的改造,理论上,在未来可能能产生近似“全才”的人类,那就是AI制造的“人类”。 至于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人类”,这东西就看怎么定义了吧。 综上,我认为,在人类文明相对比较原始知识比较匮乏的年代和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研发出强大的自主学习工具的时代,更容易出现所谓“全才”或者“近似全才”。 其他情况,不可能会出现“全才”!!! 而这种所谓全才,其实跟文科理科,一点关系都没有! 2、文理分科,实际上也不是固定的概念,也不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 这个事情,说起来就更有意思了。 严格的文理分科,其实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发现自己从学习的角度,没办法涵盖所有,并且因为工业化分工需求的需要,也需要进行这种分类,以对应相应的需求分化出来的培养体系。然后才有所谓这方面的分类,并且也并非是全世界都达成了统一共识的。 但我们在我们自己教育大背景下,却觉得这东西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这就是我说的,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了解并考虑到这方面的沿革就会显得很有趣的原因。 因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进入了自己的“默认设置”(这种默认设置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打造起来的认知体系),然后我们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兴许根本就是“假问题”的问题,然后正儿八经在讨论,甚至有人在开始相互诋毁骂街,你说: 是不是很有趣? 但凡标准,其实都是人为设定的,为什么设定? 客观原因有,比如人类根据现有认知,为了方便总结或者有利于未来研究分析,然后进行的分类。 主观原因也有,后者比如我就是要设置这样的门槛,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提高自己的地位甚至保护自己的徒子徒孙算不算? 如果你看到有些学说的研究情况,你就会发现,这种情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哪怕直至今日,都无处不在的。 如果固守某种分类,就会出现下面我们常见的情况,所谓“交叉学科”或者不好分类的学科。 就比如地理,很多人就不知道分类应该分到文科还是理科,因为分类结果只是一种标签,而实际涵盖的内容,确实文史哲之类的社科和自然科学内容都有,那你说算什么科? 也就是说,出现了遵循分类原则你就没法明确它到底是什么科,去客观定位其科目属性;而不遵循这种分类原则,你又没办法去坚守你这种分科原则的科学性的问题,简称自相矛盾。 如果说,以上这些东西只是概念问题,怎么称呼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的话(对此我持保留态度),那么要是这种东西对实践研究有影响呢? 那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吧? 还是以地理科为例,实践中你会发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研究过程中,既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推理和自然规律认知,又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体系;既需要有自然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于人性和人为相关的调查手段也需要...... 然后又比如考古等专业,你说属于哪一类? 那这时候讨论哪个更重要?就像是在讨论对于一个人来说,左手更重要还是右手更重要,左手更牛还是右手更牛一样! 闲的么? 这不是很荒谬的想法和做法么? 然后你会发现,现实中真的有人热衷于干这种荒谬的事情,而且还跟学历无关,并且乐此不疲.....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因为“理所当然”创造了一些并不是那么严谨的概念,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本来并没有那么合理和科学的壁垒,之后又以此为基础来创造那种“优越感”,然后以此提出一个并不是真正重要的“假问题”? 3、因果倒置,概念模糊,不当比较等等无处不在 就比如这个问题本身吧,为什么会用优秀的理科生去比较“文科生”的整体呢? 你要知道,哪怕是最简单最粗暴但至少比较齐全的分类法,你都至少要分成四类:优秀理科生,优秀文科生,不优秀文科生,不优秀理科生。 然后你再来比啊....你拿优秀理科生跟文科生比?这个要怎么比呢?样本偏差在问题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那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与事实相差甚远甚至毫无价值,除了制造对立之外,我看不到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存在。 其次,假设一种情况,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分科之前,是一种全科培养模式,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些优秀的理科生,本身就是全科优秀,然后大量选择了理科?而一些文科生,除了本来文科优秀或者兴趣爱好的原因之外,本来人家就是理科弱才选的文科呢? 所以题目中所谓的优秀理科生,本身人家并不是因为学了理科所以优秀,而是本来人家文理都优秀,或者文理均衡? 你拿一个群体的优势,硬要比较另一个群体的劣势,那怎么比都是秒杀吧,有何探讨的意义? 最后,所谓“全才”,也很模糊,所谓评价标准,也很模糊。 并且两者是有相关性的,不同标准,对于“全才”的定义不同。 就比如,如果你认为的“全才”,只是“知识”层面,只需要“博览群书”,可能结论是一个;但如果你所谓的“全才”,指的是比较专精的知识体系,还有与之相关的深度研究技能和方法,甚至转化能力,那很可能是另一个结论了。 优秀的理科生,即便他们早期全科的时候,都很厉害,经过多年的理科培养体系走下来,他们即便是“博览群书”,文史哲等方向的,你确定他们在文科生眼里,或者在社科类的评价体系里,是“人才”么?是不是人才,不只是需要社会普通人意义上的礼貌夸奖一两句这么简单的,是要有一定深度的见地和产出的,甚至还需要专业的评价。更不是只是对于知识的积累,还有作为日常谈资里面的滔滔不绝,更不是秒杀中小学生知识容量.....就可以证明,我文科很厉害!这其实跟某成功大佬随便说自己阅读了很多很多某方面的书,然后有些人就认为他是个全才一个道理,但专业人士可不会这么看。 同理,文科生也是的.....就比如考研的时候,有人本来是文科的专业背景,然后选择了需要考数学的专业方向,然后复习备考的时候,发现自己线代之类的知识和考试技能,甚至可以秒杀大多数理科生,是不是就能证明自己理科很专业,是“全才”?恐怕也很难这么说。 所以,都在秀什么“优越感”呢? 你研究某个细分领域,对这方面的认识相对于专业外的人士更深刻,不是应该的么?你不研究那东西,承认自己的认知有所不及,真就这么难?非要嘴上赢家,说赢了有啥意义么? 所以,在一个定义也模糊,不当比较,存在因果倒置的问题下面辩论,我觉得挺无语的。 4、目前真正的走向是学科融合? 原来我们曾经崇尚全知全能的“全才”,但后来我们发现在人类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再厉害,命运都一样,就是被集体智慧秒杀!然后我们工业化分工,相信“10000小时定律”,然后螺丝钉一样钉在某个生产线(包括研究),确实吃了一段时间的红利;再后来我们又发现,社会变化太快了,有些东西你研究到10000小时的时候学会了学精了,然后没用几天,甚至还没来得及用,就过时啦,就被淘汰啦!最后我们发现,挑战我们的新玩意怎么出来的,原来还是“集体智慧”的挑战,还有就是跨界思维,跨学科思维.... 你永远无法想象的那些“潜在竞争者”出现了,你不会想到,消费互联网是一个英语老师利用他的语言优势和信息差,如火如荼吭哧吭哧一步步拉投资拉人头入伙干起来的。(那能证明只懂得英语极其教学的那个文科生比优秀理科生都厉害么?) 然后当有人在害怕在恐惧AI时代来临,文科生会不会被淘汰的时候,突然反而是“程序员”感受到了更直接的职业危机!当通过自然语言就能够转化成具体产出的时候,文科生那种想象力,那种对于人性更加深刻的研究,直接可以跟理工科方向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了,然后劣势反而成了不可或缺的某一环 .....另外,信息学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人均程序员”的时代,不会很遥远,本来壁垒不低的技能,可能成为了全民普及教育的一部分,不需要人人都很专业,但大家都了解基础逻辑,然后更好的应用某种工具就足以适应社会......世殊事异! 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我们并不知道! 但是目前可见的,其实是这种文理科的界限,至少在应用层面,出现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说不清楚的情况,而文理融合,似乎是大势所趋。 所以还在纠结这个问题,总有点奇奇怪怪的感觉。 特别符合所谓“死磕一些根本没那么重要的细节”且不看全局的某类群体的特征..... 5、自满和傲慢,是进步的大敌 真正的牛人,通常是越研究越觉得自己的无知的,注意,是在自己研究领域仍然认为自己无知!(这个跟自信不矛盾)因为人类的认知,实在真的很有限的!人类集体智慧尚且如此,更何况单个个体呢? 我不太清楚,不管一个人你学文学理,你优秀到什么程度,去贬低别的人别的专业对自己的进步有多大意义? 证明自己的认知比别人高? 我看不见得吧,在我看来,证明的结果恰恰相反: 有些人在用很引以为傲的优势和方法,来倾力证明自己的无知,并且可能其前路也大概就到此为止了。 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说赢了,但大概率失去了更多进步的机会。 因为其他很优秀的人,要么别人怕你了,要么别人懒得理你了。 |
|
综上,在我有限的认知里面,我并不认为有“全才”的存在,不管是所谓“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也不管他们是否优秀!说自己是全才的,基本属于认知不清或者吹牛的范畴。 当然吹牛,属于言论自由,并不犯法!但是骂人,属于素质不咋地,修养不咋滴。 要说以后有什么东西可以无限接近“全才”,我认为 ai时代创作出来的“类人”的不管什么东西,比目前纯人类更有希望靠近。 我比较喜欢说实话,所以如果有谁看到这里居然感受到了被冒犯,那不好意思了,你只能自己消化了! 以上! 我是花生哥 教育价值分享者! 主要分享中高考、考研、考证技巧和职场防坑资讯 专助有缘人 锁定和关注 @花生哥聊升学规划频道 升学规划不迷茫 人生规划更顺畅 只说大实话 一篇一干货 伴你成功路! |
因为理科的理解有一个正确范围 这个范围并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而文科的正确范围是被人为定义的 并且很多时候有道理即可 举个例子 我给你个方程 你解不对就是不对 但是我给你个名著 那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
这个话题反过来也成立。 其实都是局部。 所以说,通识教育欠缺啊 |
你要是想听文科的好话,我会告诉你:因为文科科普做得好。 你要是想听理科的好话,我会告诉你:因为理科知识更深奥。 然而事实是,题中所谓的知识,不过是谈资罢了。 |
|
|
你随便找个理科生问问他啥是domestication啥是foreignization 不要用你们的兴趣爱好碰瓷我吃饭的家伙事儿 |
我就是文科生,但我高中的时候发过一篇化学的论文,虽然是水刊,但我发过。 但真要说起来,文社科的门槛是隐性的。大众总是觉得,会通晓历史故事,就叫懂历史了;蹦两个理论,就叫懂哲学了。但这个离真正的门内还差的远。 我说几个文社门内的话题,题主可以拿这个去问问"全才理科生" 1)学界相对普遍认为中国近代以前的时期,并不能以"封建时期"来描述,因为形态其与西方封建的原意完全不同。你如何认为?你认为合适的词汇是什么?基于这一问题,你认为是否应当在民众中推行这一新的词汇,还是应当继续接受"中国语境下的封建"? 2)学界有观点认为,尤其是在中国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这一词汇并不恰当。你如何认为?以及你认为用何种指标来确定一个国家由前资本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进程? 3)华南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量的"村约"。村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村约的产生又对于地区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4)不同地区的黑社会形式有何不同,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发展到这样的形式? 或者类似的问题,多问几个。真聊的下去的理科生才能叫"全才" |
实际上,无论文科理科,大家都是上过中学的,都学过基础的文理知识。但是理科是线状的,文科是点状的。理科的学习环环相扣,连接非常紧密,A→B→C→D→E……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由浅入深,在学习高阶知识时,基础知识已经内化于心,并且不断重复应用。 文科是点状的,各板块知识连接并不那么紧密,哪怕没学过高中语文,也不影响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没学过外国文学史,不影响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没学过文献学,不影响学习古代汉语;没学过文学理论,不影响文学创作。文科知识像是无数的碎片,这些碎片又组成一个不太紧密的网络。大家都可以轻松地接触到几片碎片,即便专业学者,也只是择取三五个相关的碎片进行深入研究。 文科如果想要兼顾理科,那么要整个吞下一条长线似的理科,颇费精力。而理科兼顾文科,则容易得多。 我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数学,解出一些难题时特别有成就感。现在多年不学,基本公式都忘光了,如果要复习,需要把那些中学数学知识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而理科忘记了什么历史知识,轻松百度一下即可。 学过的大部分知识都会忘记。我读过的一些文科书籍,有的书现在只能回忆起一两个概念,比如福柯的圆形监狱,但这足以够我夸夸其谈了。但是学过的数学,哪怕现在还能背“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我也绝不敢和别人说现在还会三角函数。 |
如果你觉得把《青少年十万个为什么》级别的知识挂在嘴边就可以称之为全才的话,那这个世界全才是挺多的 |
也许你所在的学校是理科优势的。我倒是认识几个文科的全才,当然理科的也见过。但是仔细追究起来他们大部分人在没选的科目上的知识储备都是博而不精的。真正能把物理整明白的还是理科生更多,能把历史哲学研究的比较专业的也基本都是文科生。(我没有否认特例的存在) 同时,这种事是很好理解的。你大概也是理科生,那么有爱好物理的文科生和你谈物理的时候你很容易就明白他到底水平在哪。但是爱好历史的理科生和你谈历史,他说错了或者观点片面,你难道听得出来么…… 我之前也整天拿半吊子历史哲学知识和同学吹牛啊,我明白我的水平绝对连门槛都没摸到,看的全都是科普书籍。和文科生一聊天就是“啊?这样吗?”“对不起啊,这个我没听过”。但是不妨碍同学们认为我有历史和哲学的相关知识。(每次装杯之后都会回忆起自己说了哪些错误事实或者站不住脚的观点,然后感到极其尴尬。网上还能悄悄删除当没发生过,现实中虽然基本没有人指出过但是总是怀疑大家都记得。然而又改不掉半桶水还好为人师的恶习。现在只好直接不参与讨论了。) |
同意你的观察。 推测理由一: 文科人少,优秀的文科生更少,而优秀的学生在理科非常普遍,你身边体现了幸存者偏差。 我儿子在不分班时是中等偏上,初中名次差不多的孩子在理科基地班里仍然中等,他选文之后就在文科班考第一,文科班3个班,理科班14个班。 推测理由二: 文科的知识门槛低,中国史世界史甚至哲学思辨都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都是了解、理解的学习方式,理科生感兴趣去入门并不难。 我理解的文科生难的是: 一、深入人性、经济、宗教各领域,理解历史、政治、哲学的来龙去脉、必然的逻辑关联 二、将过往知识运用,以史为鉴,提出政治管理方案 三、理解个人、组织、社会的复杂度,为一个决策的落地实施提供前瞻参考 四、为人处世,外圆内方,让自己的认知被掌握社会资源的人或组织发现和认可,寻找发挥甚至是试错的机会 所以做一个文科生,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路线。 |
不是,题主你一个中专的操心这个干啥?好好打螺丝 |
身边统计学就是会犯这种主观错误。 你自己是理科生,知道人家学霸理科学得好,一聊天发现政治历史也懂一点。就觉得这个叫文理全才了。 问题是人家文科的学霸跟你聊天时会讲理科的东西吗?正常人聊天谁会聊理化生啊? 更何况文科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容易混水摸鱼不懂装懂的,小区门口王大爷都能点评两句中美关系呢。 数学物理这些东西就不好这么混,公式就在那里,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也没有正常人会拿这个给你吹nb。 所以优秀理科生里拿文科知识吹牛装逼的人被你当做文理全才了,就是这么简单。 |
全才? 你太小看文科的水深了。比如以为看过两部通史,读过一些xx那些事之类的书籍,知道各种大事记,就是熟悉历史了? 注: 我是理科生。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