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为什么农村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 正文阅读

[教育信息]为什么农村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差距在哪里?
讲点感性的,我认识很多农村走出来混的很好的大学生,当然在这个略显浮夸的社会里,好的标杆是不同的,就像我认为正处级和高校教授已经是很好了,但是在网络世界里,这些可能还够不上好。
我认识的“好”的人群里,我发现了一个他们存在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的父母尽管都在农村生活,但是当你见到他们父母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把自己收拾的非常利索,形象也特别干净,干练,这种给人的是一种感受,而不是因为见外人而刻意表现出来的,可以说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高中的时候转过一次学,从一个城市的重点转到另一个城市的重点,这在当时是很难办的一件事,好在家里一个人托人的关系,是当地某局一位年轻的女副局长,她属于办事风风火火,听到想到以后,直接带着我母亲去校长办公室,当面让校长给个面子,尽管她是一个跟教务系统八竿子打不着的局,但是面子还算好使。
后来去她家里感谢的时候,见到了她的婆婆,我对这位老太太至今都印象深刻,衣着朴素,但非常干净,尤其是头发,梳的极其整洁,接人待物,可以说得上举止优雅,后来两家人接触深了才知道,她这个婆婆一直是在农村生活,因为帮带孩子才来的城里儿子家。
这个副局长就讲她婆婆的过往,丈夫肺结核没了以后就一直守寡,靠自己开个村里的油坊,硬是把两儿两女从农村给供出来了,她老公后来毕业留校当老师,后来是教授,就说要把她从农村接过来,不来,说我知道你们过得好,也知道城里条件好,但是你们还有对下一代的责任,我这一代人生出来就是为了你们付出的,这是我的使命。
我之所以说前面这个女副局长的办事风格,是因为我觉得她这样的人强势,家里矛盾会非常深,但是现实里却相反,她曾经说过,她婆婆对她而言,就是自己母亲,她非常尊重她,而这种尊重正是基于一个人的品质,面对困苦,保持坚毅,活的干干净净,明明白白。
高中时的一位同宿舍的同学,家在城市下面县里的农村,全家的生活支柱是几头奶牛,我非常清晰的记得他说过牛的品种叫荷斯坦牛,祖籍荷兰,当时每头价格过万,那个年代属于非常昂贵了。
我们那会宿舍里有很多异地城市来借读的孩子,任何时候,能给孩子在教育上做选择的家庭,普遍是那个时期有一定实力的,所以几乎每个家长来看孩子,都会请同寝室的孩子去饭店吃顿好的,这也算一种人情世故,那会的物价不高,最贵一盘菜也就三十多块,但是家长们都会说,挑贵的点,而我寝室那位家里养牛的同学,每次都要推辞,但是大家怎么可能落下单独的一个。
后来有一个冬天,他的母亲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学校看他,让他也约上我们同寝室的孩子,一起吃饭,他母亲带个绿色头巾,摘下头巾,整整齐齐的和棉手套摆好,她的脸和手非常红,应该是长期被风吹的,他母亲话不多,态度做不到其他家长那样谈笑风生,但也目光坚定,不卑不亢,衣服谈不上好,但是特别干净,很多时候都是跟他儿子小声说话,让他代言,看大家点的不多不贵,她又点了两个硬菜。
其实大家都明白,当她偶然听说自己孩子寝室里的其他孩子有这个传统的时候,她特意来了一趟,要让自己孩子不能白吃别人的,可能在她看来,这不是一顿饭的问题,而是一种做人的尊严。
高三高考前,我这位同学闷闷的,一天只吃一顿,甚至有一天直接饿着硬挺了,因为还没有到他能取钱的日子,之所以没钱,是因为班干部替大家决定,每人100元,送班主任一个手机,送其他任课老师五百元标准的礼物,而我这位同学交了钱以后,身上只有留着回家的长途车钱然后硬挺。
这也是我后期看不上我那会的班干部学生干部的根源,有些人,慷他人慨,圆自己之滑,而这些人长大了又成了某一类家委会替大家做决定的“领导”,而真正优秀学校的家委会成员其实都是身体力行,形成学校学生之间的纽带,奸滑之人,从古至今,都是逞自得其乐,德才之士,无论东西,都是树阳正之风。
大学时我跟家里人去了一趟农村,在一家奶牛养殖户那里,我终于了解到了一个奶牛养殖户的辛苦,他们要四五点起来,撸牛奶,然后天蒙蒙亮,就要骑着摩托车去给他们认为价格合适的奶站送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且无论刮风下雨下雪,所以我这位同学的母亲手红脸红,完全是骑摩托车被吹出来的。
而作为产业最底层的农牧业,他的利润是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的,所以那顿让孩子有尊严的回请,是他父母可能几天的付出,或许在他们心里想的是,我可以穷苦,这是我目前无法改变的环境,但是我必须要活的有尊严,这是做人唯一的信念,尽管他们可能不会也不曾表达。
感谢那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我这位同学如今是一家外企中国区的负责人,也算是对得起父母给他的尊严。
回到题目,我再讲讲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同龄人,我的一位初中男同学,也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他长得瘦瘦高高,文文气气,他家里不在我们这个城市,他住在他的姑姑家,老家是本省东部的一个农村。
他的寄宿,一是因为他姑姑姑父,在城市里发展的不错,在各自单位都算领导,二是因为他的身份不合法,因为他是计划之外的老二,他的名叫林林,非常女性化,因为他姑父托人给他办身份的时候(年代特色),户籍员把林字打重了,本来就不是什么合规程序,于是只能将错就错,而他的姓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毫无关系。
他在上初中的非常努力,成绩始终考前,同时他身上有一种特别能吸引人的气质,文文气气,话不多,跟女同学说话脸红,但是懂得接人待物,在班级里人缘特别好。
他日常除了学习就是在姑姑家干活,一个初中小孩洗衣做饭拖地,样样通,有时候他会放学带我们关系好的几个,去他姑姑家坐会,趁他姑姑姑父有应酬没回来,看看影碟,这也算是他为数不多的社交方式,我们看电视,而他在边上洗衣服拖地,他跟我说过,他最害怕的时候是姑姑姑父吵架,每次到那会,他要更乖一点,来缓解那种自己外人身份的尴尬。
他曾经去过我家几次,我父母特别喜欢他,觉得他比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懂事不是一点半点,我父亲有一次跟我说,没事就叫他过来,他说他年轻时候有过一段住在亲戚家的这种经历,深知寄人篱下的滋味是很难受的。
中考过后,初中毕业的同届学生,都在选择自己接下去的路,学习好的有关系的去重点,学习一般的去普高,有的父母觉得文凭不重要,趁关系还在,赶紧落地的,让孩子去了当地五年制中专+大专,而林林放弃考上的重点高中,去当兵了,这个结果至今让我们很多老师都感到惋惜。
我们那个年代,很多城市里当兵的孩子一般都是家里管不了的,而他是原生家庭和姑姑家权衡的结果,毕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了,姑姑姑父的多年养育之恩,总要有个终点,而他父母应该是已经对这个城里的姐姐姐夫有了依赖,那会他姑父在步队有些影响力,让他能分到大城市,甚至能去机关。
于是在我还在读书的时候,他就在郑州的某个集体里的服务领导了,能想到从小的环境让他能比同批的,更会来事,这个在步队,很重要。从义务bing 到志愿bing,他在步队工作了好几年,期间他所在的河南发生过一场基于信仰不同,因为一点小事引发的村与村之间的大规模纷争,这个事,同龄的河南当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评论区请勿讨论),他在那次处置过程中,表现突出,还立了功。当时他的领导有意让他去他们系统内部的学校读一下书,出来就是系统内部的干部了,他也想,但是这种名额是要竞争,在那个年代,他们这个系统办事规矩,跟地方差不了多少,人家领导喜欢你是喜欢你,但是你也得争一下。
他给家里打了电话,得到了答复是,家里在火电厂有个亲戚,他复员以后,按照政策可以安排当工人,电厂黄不了,亲戚,可以不花钱。
我大学毕业那年,他复员回来看姑姑姑父,相遇之时,谈起了以上过往,尽管他身上背负着种种不自由,不能像我们一样,随心所欲为自己选择,但他那会还是很开心的分享了在郑州大集体里的过去。那会他的方向很明确,去电厂做一个几班倒的工人,娶个媳妇,条件允许再读个在职大学。
后来再联系也是多年以后,他之后的结婚生子都没有在跟我们分享,无论朋友也好,同学也好,不在一个城市,不在一个环境,就很难有共情了,所谓分享,很有可能对别人是一个负担,人一到想的多了,也就成熟了,或者说人只有成熟了,才会想的多,说得少。
去年他来过一趟西安,还是我在看到他带着孩子去兵马俑的朋友圈以后,追问两次,才匆匆在高铁站见了一面,我带着给孩子的见面礼,他带着老婆孩子在高铁站前合了一张影,离别时,他还跟我拥抱了一下。
再见他,已经明显是一个身材走形的中年人了,再也不是那个文气聪明或者意气风发的同学了,我们之间话说不了太多,几句努力的回忆过往,却又发现有些信息,对不上号,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曾经无比亲密,却又在生活的变化之下,形同陌路。
题目问,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为什么混的差,在我看来人活一世,有的时候有的选,有的时候没得选,甚至包括自己的名字,很多人的风调雨顺不过是个幸运,很多人面对时代更迭或者人生抉择,更多是无力选择。而真正脱颖而出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内心,去面对一切艰难苦郁和岁月多磨,
说点跟别人不一样的,因为他们不会玩。
我本人就是农村出来的,太了解农村人了。
只想说一类人——就是农村里那种家庭情况不好,但是本人脑子比较好,能考名牌大学的学霸。
这种人大多比较早熟,早早地就确定了要走出农村,但又不想通过打工这种方式走出去。
所以大多数,都是通过勤奋读书的方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的特点就是聪明勤奋、质朴内向、自律克己、自负和自卑掺半(唯独就是不自信)。
很多我高中时代的这种同学,勤奋到什么程度呢?
他会认为休息是一种罪过,非常警惕自己会玩物丧志。
所有能利用起来的时间,全部都要花在学习上。
自己的精力,绝对不能浪费在任何没有分数产出的地方。
在高考面前,唯分数时代,这当然这是一种极其行之有效的策略。
他们大多也会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考上一个还算不错的大学。
但有一说一,专业一般选的不行。
因为他们在自己高中毕业啥都不懂的时候,多半会被屁都不懂、但很自信的长辈,坑去报一些奇奇怪怪的天坑专业。
同时,他们错过了玩。
但他们说实在的也从内心不觉得玩很重要,甚至内心很鄙视那些很会玩的人。
我大概是上了大学之后才明白,会玩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对于很多人而言,一起因为失恋喝醉过,一起玩游戏通宵,一起踢球打过架,这些人才会是真正的好朋友。
玩是一种与别人建立连接、建立沟通渠道的一种重要载体。
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中,缺少了玩这一环,就很难建立起高情商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一直沉没学习书本知识,不玩任何让人放松的东西。
那么他这个人,就会给别人一种感觉就是没有趣味。
这不难理解,因为跟他没有什么好谈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当然,学霸或许也有这样的小圈子。
但是生活中99%以上的普通人,是不会喜欢这种交流模式的。
这对于一个人学习一种专业知识当然是有效的。
任何专业知识都能学好,只要自己肯投入时间的话。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不跟别人建立有效的连接,不去撬动人力杠杆,很难做成比较大的事情。
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就会沦为一种专才。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大家是需要情绪价值的。
入了职场,不会出去玩,吃吃喝喝、请客送礼,很多东西真的就很难办成。
因为大部分人都特么是俗人啊,俗人就是要酒色财气这些东西。
我认识的一些农村学霸之所以无法发展的更好,很多都是卡在了这一关。
难以与别人建立更深入的关系,不仅影响职业发展,对于婚恋也会有相当的影响。
当然,如果脑子比较活,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
及早去学习去改善,这些东西都是能学会的,更难的在于心理上的一个U型转变。
有些人说是因为钱的问题,这是部分原因,但又不全是。
我认识的这类同学,即便是有了钱,他们也会从最理性的角度出发,把钱花在刀刃上。
还是跟学生时代一样的思路:
无论是钱还是精力,有限的资源必须做出最正确的配置,精力就该用在学习上,钱就应该去投资、去买房。
即便手里有了1000万,也极少会想着用这些钱去消费,去玩,去取悦自己,去拿这些钱交朋友。
在投资市场上几万几十万的亏,也舍不得花两千块给自己买套羽绒服。
归根到底,青少年时代形成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人的一生,这种后期主动的思维方式转变才是最难的。
只身去别人家的主场作战,能赢才是小概率,况且还是零装备甚至身上挂着无数debuff
因为穷且“懂事”
穷,很多朋友说不就是没钱嘛,都大学毕业了,赚钱还不容易?
不是。
穷,是父母僵化的思维,从小生活环境下,思维上的穷、眼界上的穷、格局上的穷、心境上的穷……,而远非“经济上的穷”。
思维上的穷:做最无效但易上手的努力,很少有动力改变现状。
眼界上的穷:过分看眼前/短期的利益。
格局上的穷:只能看到周边的一亩三分地,也很难看到事情本质。
心境上的穷:自卑心、自尊心很重。
……
我国目前教育是“批量化”生产的,从小都大输出的理念是要“尊礼守法”:父母告诫不能“惹事闯祸”、学校教育“做个乖孩子”。在前面各种“穷”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轨道去走,混的差很正常。
本人真实经历。89年末出生,中部省份农村娃,2012年毕业;看到这话题深有感触,看看有没有“共鸣之人”。
小学,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
小学前,村里没有幼儿园,一直“野”到六岁上学前班,有的娱乐就是上树摘桃/果,下河摸鱼,我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以门前那条河为界,河的这边、河的那边那么大;
小学,去过最远的的地方是镇上,有次和小伙伴走路去了镇上和其他地方交界处,以为到了市区了,回去自豪的和爸妈说:我今天走路到市区了;
初中,中考时才第一次坐火车,还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中考加两次喝喜酒共计到过市里三次。
父母和周边能给到的方向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
高中,学校、父母给的唯一的指令是:你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也就是从高二开始,发现体育课都是数学、英语老师教的;
高中分科时,我家老头子和小学当校长的伯伯当时给我的建议是选理科,因为他们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好就业;但忽略了我数理化门门差的现实,还好保持清醒自己选了文科;
大一时,电脑不会开机,上英语课时全程紧紧跟着室友紧张要命;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高考完那个晚上,室友喊去上网,室友帮调试我坐姿笔直的看了个通宵的电影而且没眨眼,觉得太精彩了,他们夸我精力真好;
大二,各种社团活动多了,发现同学怎么都这么有才呢:这个会唱歌、那个会跳舞、还有一帮会乐器的、武术的、甚至魔术的,这不是电视上才有的情景吗?关键是,你也在努力学习可学习成绩还比你好,你说气人不气人,多少还带点自卑;
大三,还在图书馆自习时,有的已经自己或家里找好了实习,有的定好了考研,有的确定了出国,我一下子迷茫了:工作、还是考公还是考研?;
大学毕业后,也没有指引方向
从小学到高中,家里给的最大最正确的指引应该是“一定要考上大学”;于是,有了这个坚定的目标和方向,可以一股脑子的去冲,但考上大学之后呢?陷入迷茫了,因为没有指引了,这个时候只能靠自己去寻找;自己在大学里甚至毕业后一两年都在苦苦挣扎和寻找,这段时间真的非常痛苦。
步入社会,我大学毕业后一年多到深圳才看到地铁,这可能是其他朋友从小习以为常的交通工具,我却要在尝试之前反复研究,生怕出洋相。
苦苦摸索、挣扎太难了。
总结下来,我觉得差异会有几方面
1、最核心的差异是:思维、格局(眼界、见识)、性格/心境、资源(经济、人脉等)
这个是通过我过往成长逐步摸索出来的:从出生到高中,你所接触的人、接触的事、所接触的环境,都在影响你的三观,最核心的是思维、格局、性格、资源;农村里的孩子在思维的深度及系统性、格局的高度及宽度、性格或心理的承受及乐观性从概率上来讲会偏偏弱,而这几个要素很大程度和你踏入社会后“混”的如何有非常大的关系。
2、底子薄,家里穷,试错成本高,骨子里自卑
在农村家庭背景、教育条件都有很大的限定;比如,小学的前三到了镇子上的中学,可能在班级20往后,这还是总人数翻了好几番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家里给不了太大支持也经不起“折腾”,试错成本非常高;所以,就选择按部就班的去生活,也觉得“安稳”挺好的。
3、缺方向指引,大部分靠自己挣扎摸索
高中时,家里给的指导就是上大学,上好大学;这是唯一目标,但什么是好大学、好专业?不知道,上大学后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是下一个目标,因而也就迷茫失去了方向;
在选专业的时候,我家老头子多次和我强调:选会计、选英语专业,这些以后非常吃香的,你看邻村的谁谁谁来着;殊不知,这几个专业都扩招很多年了,就业就是众人过独木桥;
这就好像是炒股一样,连菜市场大妈都知道股票赚钱的时候,你还敢往里面冲?
4、“孝心”作祟,需过早承担经济的担子
家里亲戚一度认为我大学毕业应该就是月薪过万的,父母该享福了;我一度不好意思告诉他们毕业才2000多;我还好,毕业后家里没有给太大直接压力,有几年时间去理清在职业上的想法,足够的时间去沉淀技能;如果一毕业就面临着养家,步入职场开始大概率会把薪酬放在第一位,包括后期的长远发展、自我投资深造等占比会低一点,从长远来看会制约发展。
不过随着政策及互联网的发达,很多信息可以互享,某种程度给农村的孩子接触、了解外面更多的可能,比如说“张XX老师”就给很多“穷孩子”提供了一些有效指导。
相信,会越来越好。
玩过角色扮演游戏吗?你有大号,可以拿大号给小号转金币,装备,还能知道去什么副本打升级的材料,小号养成很快的。
你说你没有大号?那你就只能从新手村开始慢慢摸索了。
拿到的牌底子薄弱,社会性情商欠缺,长辈很少会教他们为人处事的门道,因为长辈也不懂其中的人性和细节规则,人际交往上常常局促或用力过猛,分寸掌握不好。
这些知识学校没人教,社会很少有人主动指点,除非遇到贵人,相关知识书本上讲不透,社会人际实践课程的拉下需要悟性和吃亏补上。悟性差的八十岁也看不透,农村孩子前期吃亏太多的话,即使随着年龄增长经验增加补上了,也容易错过最佳成长节点。开局一步慢,步步慢。
像忌交浅言深、没人通知的饭局不打听、去其他人家吃饭别空手去等社交常识,有的人八十岁都不明白,没这个意识,自然不知道教孩子。或者教孩子,但只会教粗的大道理,如吃亏是福,但不教哪些亏能吃哪些黑锅的亏不能吃,反而把孩子教错了,被别人拿捏欺负的死死的还想着与人为善赔笑脸。
农村孩子如果上过大学,那么人生的各种事还是自己多思考反思,不要偏听父母的。不听他们的,你能在吃亏中摸索成长。错听了他们的,比正常吃亏可能还有更大的亏。我听过最惨的小孩,刚上班听父母的给领导送礼,因场面太尴尬被直接列为纪律反面案例内部通报批评,当年压力太大辞职。他不送也不至于这么惨,还被别人当笑话说。
此外,有的农村家庭负担太重,一人到城里打拼,即使工作努力到小康,后面七八家无底洞窟窿也不够填的。城里小孩,正常都是四个钱包供他奋斗,起步压力就小,有的上班第一天就车房齐全轻装上阵,容错率高。农村孩子,正常是白手起家,后面还有七大姑八大姨拖后腿让他输血反哺。输在起跑线上想赶超是很难很累的。即使有好的机会,普遍不敢去试,容错率低,更难风口翻盘。
为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吗?
你最青春年少、最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前20年,所有学到的经验、见识,你所有的生活圈子,随着你考进大学进了城
全部白学了!!
一切归零了!!
你怎么跟一直在城里的学生比?
你知道怎么分辨小麦和韭菜,你知道怎么分辨菜椒秧和辣椒秧,你知道怎么翻地怎么种地,你知道白菜和黄瓜管理上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卷心菜和绿甘蓝种植上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大蒜种出来长的苗并不是蒜苗
但是有什么用?
但是有什么用?
你会开拖拉机,你会用缝纫机,你会修自行车,你会缝衣服,你会纳鞋底,你会锯木头,你会盘炉子,你会烙大饼,你会给猪接生,你会抓鱼摸虾,你会爬树掏鸟窝
但是有什么用?
但是有什么用?
你二舅会劁猪,你表哥会修柴油机,你三大伯会编菜筐,你小姨会弹棉花,你大表姐嫁给了个打烧饼的
但是有什么用?
但是有什么用?
如此生活20年,直到大厦崩塌!
相比之下呢?
你城里的同事会拉的一手好手风琴,公司年会上露一手出尽风头,你又不能表演锯木头
你城里的同事会品茶,讲起茶叶头头是道,推荐好喝不贵的茶叶人人欢迎,你又不能去推荐绿甘蓝
你城里同事的三叔开着火锅城,报他的名字给打折,大家吃了一报名字还觉得挺有面子,你又不能带同事去找你表哥修柴油机
你说你怎么跟人家比??
当然你可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最可贵的是品质,决定命运的是性格!
没错!
但是恰恰相反,农村人因为接触的群体,繁重的生活压力,养成好的品质好的性格往往更难!
穷就容易自卑,穷人家庭就容易不和,忙的家庭就疏于教育,天天种地就容易目光短浅
总体下来
混的不好才正常
城里人你也别不服
城里人大学出国留在国外,也很难混出个一二三来
原因相同
我刚工作那会,因为咱农村来的,能吃苦,来自某地区,也不善于抱怨,擅长吃亏。
年终业务做到了第一,得到了领导嘉奖,很开心。
那时候呢,带我的师父向我教授作为员工的一些小规则,
例如得奖的时候要说是同事的努力,要夸领导带得好,这嘴皮上的事情,咱也照搬了。
得到了领导的笑容和同事的善意。
这次呢奖金丰厚,师傅暗示我,拿出一部分,弄个好年礼给直属领导送过去,
农村来的,咱也不知道啥是好年礼。
正巧晚上和在老家的父母讲起这件事,父亲则表示,这些奖励是咱们凭实力得到的,送领导礼物,就用家乡的土特产好了,父亲拍板负责帮我物色。
于是来自家乡的大蒜,花生,山药,浩浩荡荡的发来了很多箱,
快过年了的时候,我骑着小摩托分别给大小领导们送了过去,还乐呵呵的给师傅也搬去了两箱蒜。
领导们当场很开心,一阵寒暄。
于是开心过年,
过完年,领导们见到我,一脸麻木,没多久咱就给发配到偏远地区开拓业务去了。
美其名曰来自地方,适合这种地方的锻炼。
我向师傅诉苦,师傅说,别提了,你那两箱大蒜,我吃到开春都没吃完,放家里全是味~后来I,给你师娘全扔了。
想起你的过年礼,全家胃都烧得慌。
最后,欢迎支持家乡的蒜,真的味道足,个头大。


没有家庭支撑,长身体的时候没吃的,长脑子的时候没精神营养,物质精神双缺乏,能考上大学已经是不容易了~
城市出身,家里有车有房有人的大学生都不一定混得好,一个一穷二白带着累赘的农村大学生,如何混得好
他们不是混的差,而是想混得好,太难
因为贫穷,他们缺少真正的爱,缺少真正的关心!
刷到一条视频:某考研辅导机构网红张某某在一教室宣讲,笑着向同学们打趣道:同学们,你想想,你一个月挣三千凭啥让一个月挣三万的人喜欢你阿?
其实我不太喜欢那种一下子就把人完全否定的论调。这话乍一听很容易让人觉得金钱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
可为什么呢?为什么月薪三万的人就不会喜欢月薪三千的人?难道真的是现代人如此现实,各种行为的目的都指向了钱吗?贫穷与富裕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思索再三,我认为贫穷有很多种:物质贫穷、能力贫穷、思想贫穷、精神贫穷……
其中,物质贫穷往往伴随着能力贫穷、思想贫穷、精神贫穷。很有可能,月薪三万的人不是完全因为另一人的月薪三千而不喜欢他,而是因为他月薪三千背后,还伴有能力贫穷、思想贫穷、精神贫穷……
回答完这个问题,再来延伸讨论:贫穷与富裕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首先,看一小问:钱能给人带来什么?钱的数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吗?
六年级时,我攒下五块钱去校外小商店买一盒象棋,回到教室就可以与同学大杀四方。那种欢快、刺激、绞尽脑汁下棋、痴迷、忘乎所以的感觉我至今难忘。
如今,我工作了。我可以轻松地买下十盒、一百盒、甚至一千盒象棋。可是我却很难找到当初那种欢快、大杀四方、痴迷、忘乎所以的感觉了。
我拥有的钱更多了,但我更加幸福了吗?
再说说我自己对钱的体会。
小时候的我,在离家近三公里外的村小学读书住校(无食堂,自带大米与菜,记得是咸菜与酸辣子每周轮换)。爷爷偶尔一周会给我两三块零花钱,偶尔没有钱。那时候,我知道有钱能去商店买零食等,除此之外,我不知道有钱能干什么。
到了初中,到乡镇中学读书,每周五十块钱(初三爸妈回来了带我,每周100块),我知道了有钱能去上网,能去打桌球,能去买玩具,能去买书,能去坐车,能去食堂吃更好的饭菜,可能还可以买更好的衣服等等。除此之外,我也没想过有钱还能去干些什么。
真正让我体会到钱的作用,贫穷与富裕的区别是大学时代。
记得大一开学迎新晚会,一个西装革履,皮鞋锃亮,英气挺拔的男主持人在主持开场白,介绍嘉宾时,也提到了自己是17级法学院的大一新生。那一刻,我震惊了……我还以为人家是什么学校请的专业主持人没有很在意,结果人家跟我一样是大一新生。
作为一个从村小学、乡镇初中、县高中走出来的农村大学生,那一刻,我承认我自卑了。我知道,作为同龄人,在几千近万人的舞台上,这种自信飞扬的状态,是我永远不可能达到的……
对于我来说,贫穷带给我带来的后遗症就是让我无法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先谈谈贫穷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
上大学之前,在小县城,常日接受环境下的洗脑,老师家长等都强调大家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一个学习成绩好不好,在社会上能不能成事,只取决于一个人努不努力、认不认真。对此,我天真地信以为真。
后来我才发现:一个人能不能去努力,能不能认真,其实也是命运的一种选择。
罗翔老师曾说到:人的一生有95%的东西是自己决定不了的。
上了大学后,我才真正开始思考我自己,探索自己的命运走向。
大二,一次高考过后,我看到了绵阳一个微信公众号统计的四川省各市高考数据。我看到绵阳成都高居前位,一本上线率分别为26%,25%。绵阳中学、成都七中等超级中学一本率更是90%以上,本科率99%以上。这些都远超其他地级市。而我所在的巴中市,一本上线率仅为5%……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不同城市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如此之大。
为什么呢?一个人能不能成事不是只取决于自身努不努力吗?难道发达地区的人天生就知道努力,贫困地区的人天生就智商低、贪玩、天生就不知道努力吗?
这背后一定有其他原因。我不相信贫困地区的人天生就基因差,天生就不知道努力!
罗翔老师曾说:真正的贫穷是不被爱和不被关心。
我用了四五年时间,以自己为基点,以互联网作为洞察世界的一个窗口,探索大多数人的命运流动,横向对比人与人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我终于理解清楚了这句话。我终于理解到了,贫穷是分很多种的:物质贫穷、思想贫穷、精神贫穷、能力贫穷……
(同时,我也很感谢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给了我这种农村孩子一个洞察世界的窗口。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平台,能轻易地让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打破信息壁垒,认识到对方如何生活。)
下面,以我自己为案例,谈谈贫穷到底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
因为贫穷。我7岁之前不知道我父母长什么样子。
因为贫穷,我妈小学二年级辍学后天天站在板凳上煮饭洗碗,放牛割草,被我外婆责骂。
因为贫穷,一个不被爱过的人是很难学会怎样真正去爱一个人的。当我妈成为母亲后,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她没有能力处理,她有很多负面情绪,她也没有能力排解,孩子就成了她最简单的一个情绪宣泄口。 所以,她会骂我在家的作用不如一条狗。因为我小时候常生病感冒,总是忍不住要咳嗽。而我妈在生活中大多时候情绪不太好,所以我一咳嗽,我妈就要责骂我。后来,每次想要咳嗽我都要拼命捂住自己嘴巴生怕自己发出声来,或者赶快跑到另外的空间,使劲一阵咳嗽,才缓得一阵舒服……
因为贫穷,我妈不喜欢不爱说话的我,不活泼的我,见到长辈嘴不甜的我。但其实,这只是她内心的一个投影罢了。她没明白,她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孩子。她不喜欢这样的我,说到底,她只是不喜欢那样的自己罢了。
因为贫穷,这些经历造成了我小时候孤独、缺爱、敏感、卑微、害怕生人、不敢表达自己这样的性格。因为我在家都常常需要看别人的脸色来生活。
我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因为贫穷,那时候的农村会有人饿死。我爷爷奶奶养育了五个子女,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想方设法喂饱家里这7张嘴,想方设法弥补家里的开支。爱子女,关心子女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品,遥不可及的。并且,他们的能力也仅限于提供衣食,基本开支,是没有能力去表达、爱一个人的。
我爸是高中文化,高考落榜生。因为贫穷,他没有机会像他的同学那样去复读。所以,他一气之下,去往外面打工,好几年都没有回家。
因为贫穷,我爸会被人看不起,又因为我爸读过书,所以我爸很渴望改变命运。我爸自卑又自负,他是高考的失败者,所以把压力转嫁到了我的身上。
我爸见不得我做很多事情。他想要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学习有益的。他看到网上谣言,什么清华女生,每天都要做时间规划表,排得很满,连每天下课后的十分钟要做什么,规划表上都排得满满,以此来警醒我,让我反省自己。
因为贫穷,我爸妈高中转行做了一些生意,想要改变经济条件。他以为人这一生,所有事情都是用钱能解决的。我给你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你凭什么不努力学习?
的确,他们做了一些生意后,经济确实有了好转。但是,我却没有感受到经济好转带给我的任何幸福(可能可以吃得更好)。我只知道,他们变得更忙了。与此同时,我要承受来自他们更多的怒火与更多的压力。
因为贫穷,高中,住在地下室,早上上学,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父母吵架的声音。
很明显,我爸不仅是高考的失败者,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个失败者。他不知道他儿子高中过得多么煎熬,大学过得多么痛苦;他不知道为什么他儿子面对高考头上没有长白发,大学却长了许多白发;他不知道他儿子在大学甚至有过念头用死亡来结束自己的痛苦。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做题家,因为会做题我考上了大学。在大学,不用每天做题了,我才发现我根本不会生活。
我开始痴心妄想,要去探索生活的意义了。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做题家突然不做题了!!!他突然不想人生只为考试而活,不想人生只为赚更多的钱而活!!!他突然不想再像父辈那样,到了年纪稀里糊涂的就结了婚,稀里糊涂的生了子,稀里糊涂的教育孩子,也不知道孩子怎么稀里糊涂的就患上抑郁症!!!
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做题家,他要开始去探索生活、追寻人生的意义了!!!那必然是很痛苦的!!!谁叫你痴心妄想呢???谁叫你要突然人间清醒???谁叫你不愿意像父辈那样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呢???
的确,因为我的痴心妄想,在大学,我状态很差,因此我也患上了抑郁症,我头上生出了许多白头发(我在高中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白头发!),我写了好几十万字,我拼尽全力只是想寻求人生的解药,想要知道怎么减轻我人生的痛苦,想要好好生活!我常在网上看到大学生自杀的消息,我甚至一度觉得我最终会不会也像这样流向死亡,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我的痛苦吗?
为什么呢?一个人能不能成事不是只取决于自身努不努力吗?为什么我光是想像其他同学那样正常生活都要拼尽全力呢?这句话是假的!我再也不相信努力了,我现在只相信命运的选择了。
但还好,我是幸运的,我没有流向死亡。我写了几十万字,加上现在的一年的抗抑郁药物服用疗程已经到了最后一个月。我的抑郁症好了很多,我不再痛苦,不再煎熬,不再每天怀疑人生了。
同时,我的痴心妄想竟然也开始在实现了。这一年,我和从小就讨厌的亲戚断绝了关系,我只身一人独闯上海,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真实的自己。这在我上大学之前,是我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我开始主动地在选择我自己的人生了,而不是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被迫选择的!
为什么我敢于主动选择自己人生了呢?也是因为文字,让我真正理解、深刻地认识了我自己。
我可以粉碎我自己,接受自己任何状态。我可以忘记我是大学生这个事实,像父辈那样进入工厂做普工(大学毕业后的失业半年,状态很差,也算是调节状态,无意中我去成都工厂做过一周普工)。我可以接受自己不结婚、不生子。所以,在这种无所畏惧地情况下,我能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赚,追求不到也不亏。
我只想我的人生由我来选择,我只想我做的事是因为我想做才去做,我喜欢做才去做,而不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所以我要这样做。
我现在在上海这边一家芯片制造公司从事设备工程师工作。其实就这样一直发展下去,条件也不会太差。(其实工厂一线做技术的大多也是农村大学生……这就是命运……)
可我总觉得差点什么。我不想要这辈子天天面对机器设备,天天想着怎么把产品做好,怎么帮公司卖更多的产品,赚更多的钱。
一个人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样呢?我现在常常把答案放到小时候去寻找。一个人小时候最初的模样,还没有经受社会毒打的模样,往往是最真实的模样!(还好,我的童年小学阶段只是三四年级我妈带过我两年,其余时间他们都在福建打工,比较孤独,但也比较自由,没有太多人压迫我。到了初高中后就是我爸妈全程带我,我开始失去自我。)
其实,我小时候还是有乐观开朗的一面的,也是喜欢交朋友的。只不过后来无法逃脱环境局限性,变得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抑郁,越来越痛苦。
同时,我小时候也还是比较喜欢学习思考的。由于这种特质,我初三和高四都进步很大,不是因为外界压力,而是因为我本身对学习还是感兴趣的。
最终,再重复这句话。在这种无所畏惧地情况下,我能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赚,追求不到也不亏。希望我好运!
(最后,我写这些不是在怪谁,我只是想客观地来讨论命运的选择而已!我也感谢我爸妈给予我生命,养育了我。但对不起,我不会再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了!)
最后再引用罗翔老师的话共勉:我有的时候也会非常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如果在你的一生中真的遭遇到这些挫折,那对不起,这就是你的剧本。你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弃演,一种选择就是把既定的剧本给演好。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演好自己的剧本。)
方法论不对,农村孩子的人生就是一场战役,持久战,一无是处的刘季要打败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的项羽,从一开始就要选择正确的思维,逻辑。
因为写自媒体,我认识的年轻人各阶层的都很多,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个复杂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说成事儿,仅仅处理好内耗问题一项,就有且只有三种年轻人。
第一,确实有个好父亲的,而且他们还真听自己父亲的。有一个认知,能力,经历远超常人的六边形战士父亲,或者干脆收入远超常人的高爆发高输出父亲,言传身教,这些孩子往往能避免大量的内耗。
我记得有个小姑娘的父亲是某央企子公司的老总,她走的每一步都像是被精心设计过的,完美的避开了自己的劣势,到了成事儿的最后阶段产生了一些小叛逆心态,但是第二天便想明白,还是得听自己老爸的。Ok,她的人生即为坦途。这些孩子性格温润,很难去歇斯底里的抗争某个无所吊谓的点。他们善于利用信息,善于集合更优秀的人为自己服务,给出建议。你会发现他们总在更高维度游离,真是泼天的富贵。
第二,天赋炸裂型选手,并不是说什么学习能力强,会考试,而是不管碰到多难的问题,他最初也像大家一样纠结,迷茫,痛苦。但总能找到一条最适合的曲线精准的定位到方向,创新出自己的路,并不断执行。这种年轻人真的很有意思,他可能最初真的很一般,读书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就意志力超越常人一点,但到了社会总能做出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来,化内耗为外力,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在旁人看来他们是运气好,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奇特的idea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目标导向型选手,一般也是先天坚毅型选手。
这类年轻人并没有太多的技巧,他就是一台无情的打桩机,在每一刻的碰撞,摩擦,失败,挫折,煎熬中成长。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他更早的盯准了一个目标。搞定后再想下一个问题。
我被问了无数次同一个问题:
“老师,我到底是该考研,考公,军队文职,还是直接找工作呢?”
大四要毕业了,问的最多。
我每次都想很生硬的说一句,有点儿晚了。
而目标导向型选手第一次问自己这个问题时可能是高考完那个暑假。你不要觉得奇怪,这个世界上真有一群这样的人,你不知道那是他们伪装的很好。
这些目标导向型选手就像草原上的恶狼,匍匐前进,伺机而动。他们很清楚,这个世界上除了人心,什么都是死的。只要早点铆定目标,为之玩命,目标早晚都会是自己的盘中餐,锅中肉。他们喜欢告诉身边的人,你不用这么努力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种屁话。
他们在玩命的途中学会了很多下三滥的技巧,下圈套,敲闷棍,掏肛门,只要能完成目标,怎么无耻怎么来。至于目标到手了之后,好不好吃,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口味,那都是后话,不好吃也无所谓,毕竟猎物是不会说话的。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地方有没有明白,农村的孩子只能做第二种,第三种人,因为他们经历不起内耗,时间不多了。他们的父母已经为他们欠下了太多的债,够他们这辈子受尽苦难的。
第二种,可遇而不可求,第三种却是符合农村大学生特点的。
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的基本都有目标导向型特质,否则他们读中专的姐妹可能都堕了两次胎了。但是到了大学这种花花世界,有了智能手机,他们放弃了原有的优势特质,思维变得越来越丰富,觉得自己应当和别人一样。
其实你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因为贫穷,也不仅是因为弱势。而是因为你选择了攀爬,如果选择用更多的力气来进行横移,补给更少的你,体力耗尽坠落之时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攀爬的路上有很多人嘲笑你,笑的最多的话是:
“你的世界观真狭隘,坐井观天,只懂得攀爬。”
你莫不做声,因为他们说的没错,你的祖辈,父辈给你挖了一口千米大井,把你丢在井底。吃着上面丢下来腐烂变质的食物,还要感恩,世界观?去你TM的世界观,除了向上爬,哪有什么观?
目标导向型选手做什么都是对的,因为你是光脚的,本就一无所有,不管干成了什么样子,那都是原始积累。这反而是优势,你没有包袱,没有理由,也可以没有尊严,你只有目标。别人一天只有几个小时面对未来,你就只为了未来而生。虽然你累,苦,无助,但是倒计时的秒针会激发你的潜能,将苦难化作一腔热血,慢慢的,你闻到目标的血腥味都会莫名的兴奋。


项羽很难瞧得起沛县那个小瘪三的,但项羽忽略了小瘪三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本就小瘪三,从一无所有开始,能够随时归零,只要肉身不灭,即可从头再来。
他的每个细胞都在研究着项羽这头恶龙,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去反复试错,纠集力量,囤积战备,挖着地道。他在逃跑时因为马车跑的太慢,狠心把自己的老婆,小妾,儿子和女儿赶下车,丢给了敌人的虎狼之骑。
他知道,他不能被俘虏,如果被俘虏只会有更大的灾难。老婆可以再娶,小妾可以再要,儿女可以再造,但是他投降了,他的兄弟和兄弟的父母妻儿们这些信任他的人都必将死无葬身之地,那么即便他侥幸活下来,他也会失去人心,他未来也再无机会翻盘。
不是目标死,就是老子亡,胜不了天半子,也要战胜自己的内心恐惧。
这就是农村大学生的上爬之路,穷且益坚,不可坠青云之志。老子祖上三代都弱没错,但老子就是被刨了祖坟也要死磕到底,早晚有一天目标也有松懈的时候,那就是最终猎杀之时。


一言难尽
4255 次咨询
5.0
大学、考研优秀回答者
1799294 次赞同
去咨询
看了挺多回答,林林总总。
我就纳闷了,有这么多可说的吗?要我说,农村孩子就是没资源,罢了。
怎么,都以为农村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你把周公子的资源扔给他,他哪哪都行了。
避重就轻,真是春秋笔法。
风物长宜放眼量。
35岁前混得咋样靠父母,60岁混得咋样真就看你自己和你孩子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假定自己只活35岁,你25岁毕业混到35岁,也就十年而已。由不得别人说“别人3代的积累凭什么输给你1代人的努力”。
问题是人能活80岁呢,你一代人就能干够别人3代人干的事儿了。大部分人在35岁前就停止成长了,你35岁后还努力的赛道并不拥挤,甚至越走越开阔。
还有人说阶级固化,我是不认为中国真的阶级固化的。怕删掉,直接说近代史的几个节点,1860,1900,1912,1937,1949,1978,每隔三四十年都是天地倒转的变化,是让一个天上的人下地,地上的人上天的时间点。
你为啥会觉得1978以来的阶级固化会持续下去?该说不说,天地反覆的节点可能近了。哪怕没有天地倒转,也绝不可能阶级彻底固化。那些高资产低现金流的,那些负债规模大的,是不是正在从天上跌落?有人跌落自然给人留了乘风起的机会,你考虑下有没有可能是你呗。
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真的够强,慢慢等吧,别着急。记住你活85岁,而不是35岁。假如你非要给自己个压力35岁前如何如何,觉得五六十获得的财富地位就没那么有用了,那确实办法不多,只有重新投胎了。
总之不要高估短期的力量,不要低估长期的力量。
原谅我说话难听啊,这就真是“思想配得上苦难”。
再说清楚一点,就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地位,没站稳立场”。
上面的话有些扎心,也有点难懂。
不要紧,接下来从一个例子接入,告诉大家什么才是“认清自己的地位,站稳自己的立场”:
我刚上大学那一年(1999年),学校干过一件很脑残的事:组织“护校队”,职责包括巡逻,查宿舍,抓早恋,抓校外情侣同居。
然后,搞了不到一个学期就不了了之。
为什么?
因为参加护校队的,最低身高都有1米78,再把制服一穿,小伙子帅呆了。
结果就是,早恋的没抓到几个,自己倒是先被女生看上了。
到这份上,你觉得他们还支持抓“早恋”吗?那肯定是不支持的。都忙着享受恋爱去了。
这就是认清自己的例子——既然我小伙子帅呆了,又不愁找不到女朋友,我干嘛要支持妨碍恋爱的政策?那我还不如支持解放,支持恋爱自由,对不对?相反,你要是长得跟《指环王》里的咕噜似的,反正是找不到女朋友,支持FFF团才是情有可原。
类似的例子还有:
学校也有老师是奋斗出来的农村做题家(后来留校任教)。
这些老师当中有很多人娶了学校周边农村姑娘。
没错,身为农村做题家,面对城市白富美,那当然没啥很大的吸引力。可是,面对农村姑娘,城市户口,教职员工,在那个年代,这些妥妥的降维打击,加分项。
有人说,这TM不就是工贵去村里挑媳妇么?不就是劳保么?
没错啊,你说得对。但,敲黑板,划重点,回到开头,立场,地位。
不仅如此,我还告诉你们更劳保的。
这些人不光身体力行娶农村姑娘,还支持论资排辈。
怎么个论资排辈法呢?我仔细给你讲。
就是说,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家属也是有优惠政策的。说白了,就是可以带家属进来。而且,待遇跟岗位都要同级别和学历挂钩。
比如,你自己是本科学历,那么,你配偶如果有大专学历,也可以一起带过来,由学校安排工作。
如果你自己是硕士,博士,那么,你配偶的学历就可以放宽到中学,也可以带过来安排工作。
如果你自己是教授,硕导,博导,对配偶的条件还可以再放宽。
就是用这种途径,带动整个家庭实现阶级跨越。
那看到这里,有人又不懂了,说这跟你提到的“立场,地位”有什么关系?
我告诉你,他们自觉维护这一套体系,不会瞎叫。
比如说,一个本科毕业留校任教的,他老婆才高中学历,按说是没法安排家属的。但是,他宁可自己再去读研,读博,把安排家属的标准放宽到高中,他也不会去骂这套体系。他不会去骂硕士,博士,教授,不会去骂裙带关系。不会去骂“大院,近亲繁殖”。不会去骂应试教育。不会去骂“以学历论英雄”。
还有一个例子,是发生在我自家身上的。
我跟我老婆坚决支持买房落户的政策。
因为我跟老婆都是在武汉读的研究生,读书的时候把户口转成了武汉市的集体户口。
那么,如果我们要转成武汉市的家庭户口,买房就可以落户。而且,买的房子不受面积和价格限制。甚至不受新房和二手房的限制。所以,我们只花50多万买了套二手房就落户武汉了。
相反,如果你没在城里念过大学,就没有读大学时的集体户口。同样是想买房落户,标准就定得高些。面积要求不低于100平米,总价不低于50万,而且还得是新房,不能是二手房。按武汉当年的房价,这一套就是一百多万,比我们要多花几十万。
就因为这几十万的差价,她农村老家的亲戚再没有嘀咕过“读书有什么用”。
你看,这政策对我们有利,替我们挣面子(也包括里子,起步买房落户可以省钱),我们就站它的立场,就支持。你像我们,享受这项政策带来的好处和面子的同时,是不会喊什么“平等,消除差距”的。毕竟,那些人阴阳怪气“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的时候也没给我们面子不是?
这就是我说的,认清自己地位,站稳自己立场。明知道自己身上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做题,那么,就自觉维护和支持以做题论英雄。哪怕自己不是做题最厉害的,也会维护做题体系,而不是掀桌子。
就好比古时候的科举,好多人也是农村考出来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们在还没考上的时候,也免不了酸几句“怀才不遇”,免不了叹几声“哀民生多艰”。但是,你看他们有几个反对科举制度本身的?孔乙己都被打断腿了,也不反科举,坚决不脱长衫。这还是没考上的。至于那些考上的,拿钱占田更是毫不手软。
现在,你们懂我说的“站稳立场,地位”是什么意思了吧。
你如果是一个长得像咕噜似的农村做题家,那就不要跟风替黄毛喊解放。因为,一旦真的解放了,黄毛立马骑着摩托车,后座上带着姑娘,呼啸而去。而你,依然蹲在原地,嘶吼“my precious”!你要搞清楚,解放到最后,解放的到底是黄毛还是咕噜。
相反,你如果想要从黄毛手里抢姑娘,你反倒就应该支持重拳出击,就应该支持寻衅滋事扩大化,就应该支持“唱跳rap都是不务正业”这种观点,把黄毛都逮进去。你如果眼红理塘丁真,你就应该支持对娱乐和传媒行业严加限制,不要给他们太多渠道,太多机会,不要傻乎乎跟在后面喊“解放,自由”。别喊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是咕噜,解放的是黄毛,替他人松了绑,做了嫁衣。
你自己就是做题家,还在那喊“反对应试教育”,你是不是傻?你认真想一想,帮着喊“素质教育,自主招生”,最后便宜的是谁?
你既然站在了某种立场,路线上面。你就会收获它的一切!不论输赢,一切!
你既然身为孔乙己,那到死也不能脱下长衫!
再次敲黑板!划重点!
本文不讨论善恶和境界高下,就只是单纯的告诉你怎么利己,怎么自私(毕竟,问题问的是“为什么混不好”,而不是问“怎么利国利民”)。
等等,还没结束,前面举的例子,农村做题家出身的教职员工,他们的故事还有后续。
再往后,学校周边的城中村不是拆迁么?还记得我说的,有些老师的家属就是周边村里人吗?
所以,在那个大拆迁的年代,老师们再次鲜明的表明了立场:坚决支持财产所有权制度,坚决支持“土地征收要支付合理的补偿”,坚决支持“按照现行土地制度,即便是嫁出去的姑娘,只要册子上的名单没变,也有她一份,那么,拆迁补偿款也有她一份”。坚决支持“按照现行法律,女性享有平等的遗产继承权”。与此同时,坚决反对“发扬风格,舍小家顾大家”,坚决反对“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总该明白了吧。
你都已经问出混得好或差这种问题了,那明摆着的,除非实现“天下大同”,要想混得好,就免不了会去选,去争,去斗,去抢,去踩,去借势,去抱团,去给自己划拉……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要认清自己——是谁?什么角色?什么地位?什么立场?利益系于何处?什么优势?什么劣势?该如何去支持和反对?支持什么和反对什么才有利于兑现优势,避免劣势?
下课之前,最后一次敲黑板,划重点——地位!立场!自己的!
因为农村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混得好,这大学也就不是大学了。
大学不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学生相对稀缺的七八十年代,农村出生的大学生与城市出身的大学生依然存在发展机会上的差异。比如你看今天的两院院士,大多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毕业的,但看他们的履历,纯农村出身的也是少数。
一个人的发展,肯定是会受个人成长背景的的影响的。在中国的城乡差距下,城市学生整体上本就比农村学生的基础条件好一些,那么在同样上了大学的情况下,凭什么人家要混的不如农村大学生?
如果这一天真出现了,那么人家在城市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农村大学生为什么要拼命地往城市发展?
在今天,大学已经基本变为了一个颁发学历和提供基础的职业技能教育的机构。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你出身那里,在同一个学校里学习,最后能获得的毕业证、学位证都是一样的。那既然这些东西都是一样的,能决定未来发展的是什么呢?
今天你可能觉得自己作为农村学生天然就有劣势,比如在大城市工作,有些人可以直接住家里,你只能租房子。于是,同样一个月拿1万的工资,你必须得花3000租房,而别人就可以省这2000。可假如你真在这个城市安了家,以后你的孩子要留在这里工作,你会在他一毕业的时候,就逼他在外面自己租房住么?
如果说你的选择也是让孩子在家里住,那你本身也在利用你的城市土著身份,制造着与农村学生的不平等。
只有先承认农村与城市有差距、投胎是个人无法选择的事实这个客观存在,杜绝无意义的情绪输出,才可能看到决定个人发展差异的各方面因素。
但是,这不代表农村大学生没有任何机会。一个人的命运,家庭背景可以决定一部分,但个人则可以决定另外一部分。或者说,虽然农村大学生混得好的概率会低于城市学生,但总有人可以做概率里的分子,而有人就只能做分母。而即便是在城市里,也不见得所有人都会过得很好——比如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依然有小一半的人是上不了高中和大学的。
如果要有什么对农村大学生讲的,就是一句话:充分利用好大学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机会,但不要对大学有过多期待,更不要有“我上了大学就和城市大学生一样”这种天真的幻想。只有在意识到差距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以持之以恒的更多努力和对更多机会的把握,才有可能实现自己预期的超越。
因为大家比的是“终点”,而不是“终点—起点”,所以在刚毕业后的几年或者数10年的时间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因为起点低,累积起的成就,很多是不如城里的。
起点会限制的东西很多,比如有的人因为家境贫寒,就得很早地投身到工作中,失去了很多选择的自由。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比较听话。学生时代听话其实容易取得好成绩,但之后听话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数缺少人的帮助,基本上都只能单打独斗。但在社会上,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有人帮一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的农村其实非常惨的,农民的最大问题就是普遍贫穷,而农民贫穷的原因,是享受到的国家发展的红利实在太少了。
网上还经常把取消农业税当成功绩,这玩意应该收吗?农民种地就赚那么点儿钱,还要收一部分上缴?这合理吗?取消农业税那会儿,其实收农业税已经很难了,也没多少了。
国内的农民有多惨,大家对比一下10年前和现在的物价就知道了。
小麦涨价了吗?面粉涨价了吗?玉米涨价了吗?苹果涨价了吗?
是不是现在一亩地小麦还只能收入1000多块?
是不是农作物的价格,10多年基本没有发生过变化?
为什么农村穷?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是没有希望的?
因为在这种国情下,农民是不可能富裕的。
城里的家庭,绝大多数都享受过国家的房地产红利,家里的房子都增值了很多倍了。
而农村呢?农民给孩子存的钱,越存越不值钱。
不过中国的很多农村也很快就会消亡了,以目前国内的老龄化程度来看,30年后,国内的城镇化率应该会到80%了,到时候很多村子都空了,很多农村都会合并了。
大家有机会去日本转转,看看日本的农村,这就是中国农村的未来。
村子里都没啥人,非常空旷。2011年,日本现在的城镇化率就达到了91.1%,中国目前是65.22%,20-30年后应该也会到90%。
到时候90%的人,需要依靠10%的人种地来养活。那时候的农村的部分人可能会富起来,少数的农民会过上好日子。
到时候应该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中国四十年的“城市化进程”
80年代,农村出来的孩子,晋升压力是1。
90年代,农村出来的孩子,晋升压力是4。
00年代,农村出来的孩子,晋升压力是20。
10年代,农村出来的孩子,晋升压力是100。
20年代,农村出来的孩子,晋升压力是1000。
蛋糕已经做这么大了,但蛋糕的分配权掌握在比你早出生的人手里。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阶层流动的大门已经关闭了,阶层固化也快完成了。
随着高校扩招,学历也在贬值!
99年之前是一个阶段,
99~09年是一个阶段
10年之后是一个阶段。
90年代的优势专科 = 00年代的优势二本或一本 = 10年代的优势一本或211,
90年代的普通本科 = 00年代的优势一本或211 = 10年代的优势211或985,
90年代的优势本科 = 00年代的优势211或985 = 10年代的优势985或清北藤。
现在的你如果只是一名普通大学生,肯定不能去对标各种“励志故事”里的主人公啊。
原始资本的累积,就像武当功夫越到后面进步越快。
即使是同一个水平线的实力,父母家庭作为各自孩子的起点,就已然不同了。
比如,你与你的同学、校友,同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出来的,成绩可能你还好得多。
但从工作开始,你拿着5K的原始资金,对方拿着500w的原始资金。
你想,你能操作的理财、投资平台是什么,对方呢?
你的小平台只能年利率10%,对方的大平台却能年利率20%,
仅仅五年后,你只有0.8w,对方却有1240w!!
不同阶层、城乡的人,其成长环境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很多答主都讲到了,农村出身的人,首先家庭教育就很短视,很多父母长辈还起了拖后腿的作用。
同时,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农村的人,其发小、同学、朋友,乃至各种人脉关系,作为大学生,自己就已经是这个群体里最拔尖的了,都在找你帮这帮那,你能找他们帮助点什么呢?
因为长期处于这个环境圈子,导致上大学到了城市,与来自城里的同学、校友相比,有自卑心理的不在少数。在老家的“天之骄子”,就在这种“自负又自卑”的状态下与人相处,开拓新天地。
很多人家认为的“常识”,你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因为从未见识、听闻、感知过,那自然很快你就掉队了,之后的圈子很可能是城里人跟城里人一块玩,乡下人跟乡下人一起玩,或者乡下有点见识的人与城里底层的人一起玩。
到毕业了,走出校园,工作生活里,你的起点、平台、资源,其实已经被无形中注定了。


小镇做题家就是最好的例子——为啥有才华的人却爬不上去?
「小镇做题家」指的是那些出身小城,擅长应试,进而通过高考跻身知名大学的人。
就我个人所见,能力是流动的,太多人三十多岁也一文不名,然后突然间就变厉害了;也有人毕业前几年甩同学好几条街,越往后混得越差。
我这些年目睹了太多身居高位的庸才,能力和水平都非常差,既不高分,也不高能,但依旧混得很好。
还有不少人性格内向,按理说是「性格弱点」了,可是在现实世界里这类人当中的牛人也挺多的,且不说科技行业里内向型的人才天生有优势,我还见过几个顶级销售和私募基金经理也是内向型的。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应该聊聊对人的境况影响最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也明显有这种感觉,资源禀赋、交通情况、粮食产能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社会后续该怎么发展。
拿城市发展来说,港口城市,比如上海,沉寂千年后赶上了国际贸易兴起,就直接上位了;香港处在广州港的外延,天生差不到哪里去;处在红海和地中海中间的苏伊士,没修运河那会儿就已经很繁忙了。
哪怕很多城市处在沙漠里,但如果它正好位于交通要道上,照样能发展得很不错,甩其他城市一大圈。
人也是一样的,家庭出身影响后续发展这事就不多说了,但事实上, 每个人一生中有好几次重新选择点位的机会。差不多背景的人,处在不同的位置,就是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咱们这里说的不是那种生下来是富二代、前途一片光明的人,而是说对个人而言,处在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在相同的城市里,去私企和去当公务员结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位置对人的影响超过我们的想象。
「位置」不仅影响人的前途,而且影响人的想法和观念,甚至生活态度也跟着「位置」变。我们经常说的「富人思维」「穷人思维」,就是因为处在不同的位置而出现不同的思维。
如果把人分成以下四种——
S:顶级高手;A:正常高手;B:普通人;C:脑子不正常的人。
S 级只要环境相对公平,就会成为牛人,这类人基本上干啥都能做得比普通人好。
但是绝大部分人属于 A 或者 B,而 A 和 B 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为这两种人的差距并不大,一个普通人,被安排到一个高挑战、高压力的环境中,不断被指派舒适区以外的工作,持续几个月变化肯定不明显,但持续几年,且能顶住的话,那这个人就会强悍到让人难以想象。
还有些人才智平庸,但考上了 985,也是因为他在高中阶段找对了办法,拼了一把,潜力爆发,由 B 变成了 A。
相反,如果一个人本来天资聪慧,名校毕业,前途无量,可毕业后被安排去天天填表格打扫卫生,如果他自己不想着改变,那么几年下来他也只能是个「填表达人」。
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大学英语八级,毕业后再也没用上英语,不要怀疑,十几年后他的英语水平肯定和高中生的差不多。
而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人,跑到国外十来年,如果他不是躲在唐人街不出来,那么他的英语水平肯定完爆当初的英语八级高手。
所以,相比大学,环境对人的塑造更持久,更有决定性。
环境会改变人的思维,而思维会进一步改变个人境遇,从而进一步改变人的思维。
我有个前同事,名校毕业后回到老家,进入当地的知名通信企业工作。当时这个选择还是很让人羡慕的,毕竟从此有编制了。
不过此后的几年,他就跟陷入一场噩梦似的,公司利润在下降,部门里的人为了一丁点利益抢得死去活来,一个小部门的五个人还分成三派,三年间工资不但没涨,反倒降了,最后他忍无可忍,在三十岁时终于决定北漂。
用他自己的话说,反正生活不可能更糟糕了,为啥不冒一步险呢?
相比较而言,超一线城市的天花板直逼天际,大家根本没空窝里斗,每个人都活在极度焦虑中,就像每年都要高考一样不断往外榨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这些地方又是一个接一个的圈,「环境」对人的影响更明显,你自己单打独斗到最后也有个上限,所以你需要依赖别人提拔你,对你赋能,你也需要搭别人的快车。
事实上,我们一般说的「环境」,就是周围各种人对你的影响。
在一个招聘平台上,我看到不少人在抱怨自己的领导没有头脑,不知道是怎么混到百万年薪的。
这种情况不排除这个员工没见识到自己领导的真正能力,不过也有可能他的领导确实没有才能,只是入职早,或是正好碰上公司爆发式的发展期,项目组变成部门,部门升级成产品线,当初那个项目组的人全成了产品线骨干,所以他也就趁势上位了。
这种情况上位的领导往往地位无比坚定,就算他们能力平平,只要不犯错,当初的老领导都会护着他们,因为那些老领导也需要多年追随自己的支持者。
大家一定要有个常识,越在下层越是自由竞争,讲的是规则,越往上走,越是熟人社会。甚至打个游戏,顶级段位的那些人互相也都认识,因为段位越高人越少,越容易变成熟人社会。 马太效应也是这样发挥效果的,你能力越强,帮你的人能力也越强,到最后你的整体实力就是指数倍地强。
但如果你不幸加入了一个不断收缩下沉的部门,或者下沉的圈子,整体而言,你最好的结局也不会很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圈层中,高考可以帮你破第一层,但是接下来的层要怎么破呢?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我本来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并且是穷人家的人。
我的老家在一个镇的角落,那也是两个县的角落。
几条河沟包围着我们那小小的村子,虽是平原却比山区还闭塞,除了几条小路,还有一条朝外的通道就是一条摆渡的小船。
古代那里就是一个几不管的地方,据说村里的那个九十多岁的老头,年轻时就曾以打劫为生。
小时候家里偶尔烙一次饼,都要赶紧躲起来吃,不能让别人看到。
后来听说村子里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姓麻的人因为穷,远走南洋,再回来的时候,发了大财,还娶了个城里人,联想到刚刚学到的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决心不能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方过一生,还是要冲出去。
我终究没有远走南洋的勇气,只是找人先进学校做了几年教师,后来运气好被调到了镇上,再后来参加考试搭上了正式进入体制内的末班车。
直到四十多岁,我才慢慢觉得像我这种农村原著,还是与那些城市里的或者是在城市里历练过的人很有差距。
一是与生俱来的自卑。
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遇到那些出生好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感到矮了半截,说话不敢放肆,做事不敢放开,处处小心,只能附和人家,仰人鼻息。
村里的仰望镇上的,镇上的仰望县城的,县城的听说来了个省城的、上海的、北京的也立马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
在很多起跑线上开始就输了信心,输了斗志,输了气势,影响了结果。
二是过于实诚,缺少精明。
大概率,越往下的人越实诚。并不是出生农村的人不会精明,而是受了传统家庭文化的影响,把实诚看得比精明更重要,做事与做人相比,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做人放在首位,有些事不是不会做得精明些,而是不愿做得精明。
上次要办一件事,有点难度。我只好找了几个人帮忙,后来确实有两个人帮了忙,可那个并没有帮上多少忙的,不断打电话报功,仿佛事情都是TA帮的。
我心里很清楚,可想想毕竟当初也找过TA,还是过去补了情。
过于实诚的人,有时想精明也精明不了,主要是心理上过不了那个坎。
三是舍不得花钱。
很多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赚得越多越好,花得越少越好。
其实那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真正赚得多的,肯定是先要花得多。
投入才有产出,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很多人就是因为对金钱太热爱,到手的钱,绝对不肯轻易放手,该花的也不花,总想做占便宜的买卖,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呢?
舍不得花钱是很多农村出生人的通病,并且是很严重的一种病。
社会发展到今天,钱已经到了很能的地步。
几乎已经涉及到所有的方面,已经从货币价值衍生出很多其外的价值,其中的润滑作用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价值。
继续崇尚君子之交可以吗?
问题是怎么也找不到君子。
就是至亲的父母、亲戚你回去拜望一下,也不能总是空口说白话,真正的心意还是要花钱表达。
都是求人办事,人家舍得到星级酒店请客,舍得送名贵礼品,舍得帮人家办金卡银卡。
你舍不得花钱,请客找的饭店都是人家不愿意进去的,送礼,最多带点农副产品加一条烟两瓶酒,人家看得上吗?
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舍不得花钱的人永远都走不进有钱人的圈子。
因为你的消费观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带你玩。
四是见识短浅。
因为长期处于低层次环境所限,坐井观天,鼠目寸光的人很多。
他们也在看世界,但大都看不到本质,看不到走向,更看不懂高层次的思维和运作。
就是比较基本的他们也不一定全知道。
比如他们很多人都知道有超市,可超市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很多人并不知道。
他们知道很多富人都是住的大房子,到底有多大?他们最多只能说个大概。
他们更想不到,那些富人就是把那大房子送给TA,TA也住不起,因为他们的工资还不够缴物管费。
在县城到小浴室去泡澡是一种享受,到了大城市听说去小浴室洗澡的都是打工者,有身份的人是绝对不去的。这也是种见识。
见多才能识广,有见识的人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以上,愿以共勉。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4-01 21:36:28  更:2024-04-01 21:43:1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