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兰小欢老师的著作《置身事内》? -> 正文阅读

[教育信息]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兰小欢老师的著作《置身事内》?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兰小欢老师的著作《置身事内》?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书籍)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兰小欢老师的著作《置身事内》?
圆桌收录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
求生欲拉满的书,这年头整点狠活怕出版不了,危险的滑滑梯太多了。兰教授看得出来,还算个有水准的人,写的书很多分析值得一看,但结论部分没必要深究。全书态度是,我们有问题,问题不小,但能解决,怎么解决我不知道,我只保持乐观。我不知道看了这疫情魔幻的两年,兰教授究竟是乐观,还是苦笑呢。
一本写了一半的书。
《置身事内》信息量有多大,去看看这本书养活了多少B站UP主就知道了。
只要能把书中20%的内容基本复述清楚,收获几个百万播放视频再加几十万粉丝那是没问题的
如果没有这本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包括很多经济、财会、金融的从业者都意识不到过去几十年曾经或者正在发生什么,更不要说一般大众
但是!
这本书经不住思考。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兰教授不能把话说得太全,也不能把结论说的太直白
而那些能说的能讲的就构成了书中的“明”思路
作者的真正想法都隐藏在没说的部分中。
为什么地方如此热衷于第二财政?
为什么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为什么即使到了今天各地也不愿意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扩大消费?
(我国社会福利开支仅占GDP的6.5%,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是20%以上)
以房为纲的工业化是整个房地产链条的合法性所在,那么工业化的真实水平和质量怎么样?
淄博、哈尔滨、天水……为什么这些地方债集中地区开始热衷于网红旅游经济?
……
这些问题要是说明白了,这本书就看不见了。
周飞舟有一本《以利为利》,结合着看,会更清楚一些,虽然那位也是话只能说一半
兰小欢教授为了回避敏感,很多观点是点到即止,可以看看陶然教授的人地之间,批评更深刻;更加批判的是秦晖教授的共同的底线、周雪光国家治理#等书,部分没有出版。
如果想要看更温和的观点,建议看林毅夫、郑永年、张维迎,还算是干货足、逻辑通畅。
作为一个要二战考研金融的大四学生从专业视角来评价一下吧。(由于长期不回答知乎,码字困难,若有错别字和逻辑不通还请见谅。)
大众读者可能低估了理解本书内容所需的经济金融知识。因为对专业读者而言,书里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着自己以前读过的书和文章,而大众读者可能就流于表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本书不是一本优秀的通俗读物。它是一本较全面和有逻辑的反映94年前后中国经济问题的书。
我可以结合自己曾经所学(只涉及经济方面),带大家看一看这本书部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大众读者一些《置身事内》内容看了没感觉还看不懂也正常。
专业读者联想到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知识。第一章的信息复杂性和激励相容是信息经济学、又称激励理论或contract theory的内容。早期经典论文可以追溯到阿克洛夫的lemon market(逆向选择)。为了处理各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委托人就要和代理人商议一份合同来增加效率和揭示代理人真正的类型并加以监督。这就和博弈论产生了关系。张维迎的那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在以前很流行,书也很好。之后里面的各种研究方法和模型降低难度后在国内社会学和国内政治学生根发芽。大众读者可以看看陈钊的《信息与激励经济学》,这是我能找到最好的入门书了,对显示原理解释很好(这对理解何为激励相容很重要)。
专业读者联想到经济地理学知识和经济增长理论。“学习效应”、“规模经济”、“集聚效应”和“公共服务供给”四词贯通全书(也包括港口、运输成本什么的),这些都是地理经济学的明星词汇(又称集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或者新国际贸易理论)。因为规模经济总和不完全竞争结合在一起,而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良好的统一模型同时展示这两方面,其他模型用到的数学又太多太复杂(除非刻意简化),所以非经济学本科生不太了解这个方向。但近些年间这个方向是学界的热点。有兴趣可以看看人大出版的那本橙皮《经济地理学》,不怕数学的可以看有个日本人出版的《集聚经济学》(我没看过,但据说不错)。再说一般教材经济增长理论部分要么只涉及索罗模型或简单的二期离散拉姆齐模型,要么就是像巴罗《经济增长》一样用了动态最优化和微分方程工具。格致出版社的黄皮《经济增长导论》,市面上只有它用简单的微观方法推导了内生化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罗默和熊彼特模型)
金融债务危机方面也要有一定理解(银行业危机、流动性危机、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交叉存款带来的金融传染,都与债务密接有关),这对理解本书的第六章内容很有帮助。之前有统计性描述讲到08年前发达国家的融资结构里面间接融资依然站到很大比重,金融产品持有种类也很有限。这表明了单个银行乃至银行业危机都与金融危机紧密连接。为了使阿罗德布鲁经济下的最优资源配置得到实现而被迫以期限错配方式经营的银行在面对债权人的提款要求时很容易变得不稳健。各个银行变卖长期资产偿债(这里关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行为会使风险大的银行变卖更多长期资产,从而引起资产价格极速下降。这是银行业危机的一个市场传导的简单例子。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里面也有经济衰退、资产价格下跌直接导致银行挤兑的例子。相关书籍可以看看徐高的《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后面部分,更专业的可以看滨州大学两个教授写的《理解金融危机》。
当然了一些宏微观基础也要有吧,尤其是宏观部分,别看什么is-lm移曲线了。现代宏观需要微观基础,没有微观基础的宏观很难符合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也培养不了经济直觉,变成移曲线工具人。(还通过不了卢卡斯批判)
比如,没有微观基础和实体与货币经济的二分思想,部分专业读者和大多数大众读者可能想“书里说中国的盈余储蓄,使得中国成为贸易出口国。虽然从S-I=NX公式能理解数值变化,但中国也不是有那么多招商引资投资什么的,凭什么还能留下那么多储蓄给美国人?”
或者“美国/日本进口中国产品,给了我们美元/日元然后…等等为什么不是给人民币?…好吧就是给美元,然后…不对啊怎么矛盾了。不对,我再理解理解进口商品…美元…人民币”然后把自己成功绕进去。
这里其实涉及高宏里面的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二分法,“货币不过是蒙在实体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宏观经济学在推导时开始是不用引入货币因素的,因此宏观实体经济部分假设中美交换的都是同质的消费品(也包括消费投资收益同质消费品)。只有在引入货币后(宏观货币经济部分),美元和人民币附在同质消费品上后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价格现象(通胀汇率什么的)。书里的一些句子里面实体下和货币下的观点是混着用的,没有区分语境,自己假想一个同质消费品,自然绕进去。
有心人其实已经发现了,经济模型的一大特色就是当你做出假设之后,你就只能看到你假设的东西所演绎出的解释。这和库恩的“科学就像填字谜”观点类似。
一个没有引入货币的实体宏观经济模型,看不到货币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一个看不到宫会议价权的供给曲线模型,却能看到长期合同带来的黏性价格的供给曲线模型。当你做出经济模型假设时,和其他科学一样,它的创新性也就降低了,因为你对它究竟能演绎出什么样的观点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预期。卡文迪许在测出G之前就通过理论和部分实验得知了G是很小的数字。填字谜a开头,后面已知4个空(理论),你可能填apple,却一定不会考虑america(实证经济学)。
我后面讲那么多看似偏题,事实上却是在吐槽一些人对待经济模型、经济假设的太多误解。我在豆瓣看了很多大众读者评价,一些人说作者是“书生误国”,说什么经济理论都是屁什么的,疯狂从事实和伦理上攻击经济学假设(比如什么没有理性人存在,什么黑化变成理性人,大家都社达就完了)。而如果你信anti-realism,信经济学一定需要共识的假设才能进行科学研究,看中模型理论的解释力和预言力,那就可以从事实和伦理上避免这些无效争论,相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在我国依然有用,相信我们国家的共性和个性,就会尊重这本书里面的一些模型理论的解释和推论。
如果一个好的经济学者最知道经济学的局限和“必要的张力”(如科恩所言,科学理论里面一些小小的不和谐),那他也能看到经济学最能看到的东西,与经济学怎么都看不到的东西;经济学最能说的东西,与经济学怎么都说不清的东西。(维特根斯坦狂喜)
一、前言
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兰小欢老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花了大概十二个小时,是一本非常值得分享的中国政治经济入门普及读物,很感谢朋友们的推荐。
作者兰小欢老师引用了凯恩斯在《论概率》中说过一段话,来概括了自己在写作本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写这样一本书,若想说清观点,作者有时必须装得成竹在胸一点。想让自己的论述站得稳,便不能甫一下笔就顾虑重重。论述这些问题实非易事,我有时轻描淡写,斩钉截铁,但其实心中始终有所疑虑,也许读者能够体谅。
也正因如此,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此外,对于抽象和一般化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很多人可能对具体的做法和模式更感兴趣,而本书则恰好介绍了很多具体案例和政策,如京东方,光伏发展等,读来也是很有趣的。
全书一共七章,主要分成了两大部分:微观机制(1~4章)+宏观现象(5~8章),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入、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
从微观角度来讲,当地政府如何获取和利用财政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从宏观角度来讲,“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在诞生成就的同时,这背后实际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宏观后果,如债务问题、国际国内风险等,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问题。
虽然本书力求简明扼要,突出主要逻辑和重点事实,不会过多展开细节,但作者很贴心的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都补充了“扩展阅读”部份,分享了很多读物,来提供给大家继续探索,这点是我很喜欢的,由一本好书,进而打开无数本好书。
正如王小波曾在杂文《盖茨的紧身衣》中说:“凭良心说,除《情人》外,近十几年来没读到过什么令人满意的小说”,从而带我认识了《情人》一样,兰老师也带我认识了不少好书,当然,目前只是暂存在书单里。


二、概要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为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所以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金融、国企等),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因而不能脱离政府来谈经济。
此外,由于实业投资的连续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政府的介入必然也是深度的,与企业关系复杂而密切,不容易退出。当然,如何从从生产投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型,也是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以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当然,现实情况当然远比简化的“五级”复杂。因此,第一章主要讨论事权划分的三种理论,即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边界、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
1. 微观机制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体制特点,而我国政治体系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层层复制”:中央的主要政治架构,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省、市、县三级都完全复制,即所谓“四套班子”。因此,某个地方的部门需要收到从上到下的部门垂直关系,被称为“条条”,又要收到横向以行政区划为界政府的领导,被称为“块块”,“条条”关系是业务关系,“块块”关系才是领导关系,即书中谈到的所谓“条块分割,多重领导”。
从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边界的角度来看,若一件事只影响本地,没有外部性,就该由本地全权处理;若还影响其他地方,那上级就该出面协调;
从信息复杂性的角度来看,信息对权力的影响很大,由于其复杂多变,持续地收集和分析信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代价不小。所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或者说能以更低代价获取信息的一方,自然就有决策优势,因此上级往往也会花费大量的精力获取下级的信息。同时,也正因为信息复杂多变,模糊不清的地方太多,而政府的繁杂事权又没有清楚的法律界定,所以体制内的实际权力和责任都高度个人化;
如果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就叫激励相容。政府内部不仅要求上下级间激励相容,也要求工作目标和官员自身利益之间激励相容。
从激励相容的角度来看,在专业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部门,具体而明确的事务更多,且与本地发展目标无关的事件,更倾向于垂直化领导和管理,而与地方经济密不可分,需要本地配合的工作,则更倾向于横向领导。
毛泽东同志则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就提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
在计划经济时代,部门间没什么大的利益冲突,所以对干部进行意识形态教化相对有效,既能形成约束,也有利于交流和推进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利益不仅大了,而且多元化了,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有发生,“统一思想”和“大局观”虽依然重要,但只讲这些就不够了,需要更加精细的激励机制。
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这三种视角自当不足以涵盖现实中所有的复杂情况,但可以为理解事权划分勾勒一个大致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目前事权改革的方向。而根据这些事权原则的所获得权力的各级政府,便可利用自己享有的能力,来深度参与到地方的资源生产分配与经济发展中去。
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事权来进行政府间资源分配,但是,办事儿最终还是要花钱的,如果没钱,话说得再好听也难以落实,因而,财税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谈到了一本我很喜欢的书:《大明王朝1566》,开场第一集中,大明朝的阁老们便在算国库的亏空和来年的预算,而算着算着,观众就看到了刀光剑影,原来所有的政见冲突和人事谋略,都隐在这一两一两银子的账目之中。这也正是《琅琊榜》等电视剧在权力斗争描写方面的幼稚之所在了,不把钱当回事儿,或者说不把一个政权的税收制度当回事儿,把政治当成了夺嫡和三十六计。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我国城市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之前,乡镇企业崛起,农民离土不离乡,城市化速度不快;第二阶段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式微,农民工进城大潮形成。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土地的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人的城市化速度,土地撬动的资金支撑了大规模城市建设,但并没有为大多数城市新移民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一系列改革的陆续推行,城市化的重心开始逐步从“土地”向“人”转移。
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使得地方的财政资源开始降低,而中央的收入增加,因而地方政府为了应对财政压力而发展出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一方面,补贴工业用地,招商引资;一方面限制商住用地,房价带动地价。


对于无法依靠土地财政的基层,则出现了财政困难,地区间不平等,需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并继续进行财政改革。如农村税费改革,乡财县管、省直管县等等。
分税制之后兴起的“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贡献了每年五六万亿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着实可观,但仍不足以撬动飞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因而土地财政”嫁接了资本市场,加上了杠杆,化身成了“土地金融”。政府成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以未来的土地收益为抵押撬动大量银行贷款,来进行投资以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


“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
一是投资基础建设,城投公司开发后再交给政府招商引资,或企业从开发到引资全负责,政府付费使用,这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二是投资工业,由政府对特定企业进行支持和补贴。
此外,政府还会设置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投资公司或交给市场化的基金管理人运作,作为“母基金”投资其他基金,再通过后者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从而将更多社会资本引导至战略新兴产业。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集中到了中央,但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维持运转。但是,几乎所有省份,无论财政收入多寡,债务都在飞速扩张。可见政府债务问题根源不在收入不够,而在支出太多,因为承担了发展经济的任务,要扮演的角色太多。而这,也是之后的改革之道,即从生产投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型。
2. 宏观现象
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存在许多的问题,虽然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有很多外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现实世界里,还债需要借款人手中实打实的现金,虚的效益没用。融资平台投资回报率低,收入就低,还债就有困难。由于有地方政府背后支持,这些公司只要能还上利息和到期的部分本金,就能靠借新还旧来滚动和延续其余债务。
大多数融资平台收入太少,就算是只还利息,也要靠政府补贴。而且,政府补贴的前提是政府有钱,这些钱主要来自和土地开发有关的各种收入。一旦经济遇冷,地价下跌,政府也背不起这沉重的债务。一种改革的措施是债务置换,就是用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替换一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的银行贷款和城投债,将城投公司转型为普通国企,避免资金继续流入,约束官员的投资冲动。而更深层次的改革,需要从根本上约束官员的投资冲动。
从宏观现象上来看,这种模式的第一个特点是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优点是可以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缺点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推高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拉大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
地区房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人口大量涌入的大城市,居住用地的供给速度远赶不上人口增长。收入差距则是由于城市相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低技能人员难以在城市立足。虽然低收入群体对于贫富差距的敏感度没有那么高,但一旦经济放缓,社会对不平等的容忍度将会降低很多。所以近年来在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非常重要。
关于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理想的状况是达到地区间、人均意义上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均衡,关键是让劳动力自由流动。因而,要改革户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流动性和选择权。
第二个特点是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重扩张”,优点是推动了企业成长和快速工业化,缺点是企业债务负担,以及经济整体的债务和金融风险。企业、地方政府、居民三部门债务互相作用,加大了经济整体的债务和金融风险。
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地价和房价飞涨,也让居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些累积的债务为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增加了很大风险。政府通过或明或暗的担保来帮助企业借款,使得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的整体债务负担大大加重。
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资产价格下跌会引起信贷收缩,导致资金链断裂。借债往往需要抵押物(如房产和煤矿),若抵押物价值跳水,债权人(通常是银行)坏账就会飙升,不得不大幅缩减甚至干脆中止新增信贷,导致债务人借不到钱,资金链断裂,业务难以为继。
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不仅发放贷款,也持有大多数债券。首先是对信贷放松管制,银行规模迅速膨胀;其次是银行偏爱以土地和房产为抵押物的贷款;第三是银行风险会传导到其他金融部门,而这与“影子银行”的兴起有关;这些共同导致了系统风险的形成。


任何国家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偿还已有债务;二是遏制新增债务,改革滋生债务的政治、经济环境。
对债务人来说,偿债是个算术问题:或提高收入,或压缩支出,或变卖资产拆东补西。实在还不上,就只能违约,那债权人就要受损。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若出现大规模坏账,金融系统会受到冲击。
偿还债务可以变卖资产,压缩支出,以及增发货币。增发货币有三种方法:第一类是以增发货币来降低利率,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主流做法。第二类方式是“量化宽松”,即央行增发货币来买入各类资产,把货币注入经济,这是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主流做法。第三类增加货币供给的做法是把债务货币化。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去刺激经济,由财政部发债融资,央行直接印钱买过来,无需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也无需支付利息,这便是所谓“赤字货币化”。
这些年资本市场的改革进展相对缓慢,根本原因并不难理解。融资体系和投资体系是一体两面:谁来做投资决策,谁就该承担投资风险,融资体系也就应该把资源和风险向谁集中。若投资由政府和国企主导,风险也自然该由它们承担。
目前的融资体系正是让政府承担风险的体系,因为银行的风险最终是政府的风险,因此限制债务增长的根本措施是资本市场改革,将权力下放给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让企业通过股权、债券等筹资。
第三个特点是发展战略“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优点是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扩大了对外贸易,使我国迅速成为制造业强国,缺点是经济结构不平衡。对内,资源向企业部门转移,居民收入和消费占比偏低,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外,国内无法消纳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加剧了贸易冲突。
对内的因素有很多,收入份较低、计划生育、民生支出不足、房价上涨等。而这势必要求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模式,进一步壮大国内市场,实现“市场—研发—迭代—更大市场”的良性循环。当然,这与中美之间的外部失衡、贸易冲突、政治保守主义的兴起也不无关系。
这一改革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这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推进城市化,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民生支出,降低生产性支出;三是发展直接融资渠道,扩宽居民财产性收入。
这里,要特地提一下计划生育,虽然父母会对仅有的一个孩子加大培养力度,增加相关支出尤其是教育支出,但从整体来看,孩子数量的减少还是降低了育儿支出,增加了居民储蓄。


三、结语
经济学是对经济现象的解读。现象复杂多变,偶然因素非常重要,过往并非必然,未来也不能确定。比较数据和表面现象容易,但要比较数据产生的过程和现象发生的机制就难了,而这些往往更加有用,这是贯彻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
这本书是一本中国政治经济入门读物,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本书虽有含糊其辞,以及为了过审而不方便谈及的部分,且更多内容着重在“解释”,而缺少“怎么做”的部分。但是,对于我这种经济学的门外人,仍会产生新的认知,谢谢。
最后,使用作者的结尾词来结尾: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太强了。
不出意外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虽然目前我只看到了第四章。虽然今年还未过半。
但书这种东西,脉络间的气息是翻开就能感受到的。
这也是我又一次熬夜看不想停下来的好书。能让人心甘情愿损耗身体的书就是好书,嘿。
当然,好书的定义是针对我个人需求来说的。这几年,工作的关系,也有个人的想法,非常想了解关于政府组织、经济原理、社会运作的书籍,也看了一些小说、学术类书籍、论文。甚至,下半年我就要开始自己本科毕业10年之后的研究生生涯了,从工科跨到了管理学,跑题有点远了。
回到书籍,小说介绍的是具体的、经验性的知识和感悟,专业书和论文则从理论上整体架构知识。
《置身事内》章节分布很清晰,章节内部也精心组织,很有学术的味道,同时定位是科普书,或者说是入门读物,对政府和经济有总体的勾勒。对于想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的读者来说,本书作者非常贴心的在每章最后给出了推荐阅读书目、纪录片、电视剧等。
这本书甚至可以当做一本对一个学科的整体串联,按照推荐把书读完,会对政府和经济有一定了解。我个人由于之前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买过一些相关书籍,大部分都还没来得及看,在这本书中又获得了不少推荐书目,很感谢。
由于我个人初涉管理学,对作者约等于一无所知,要不是写这几行字去百度了一下,我还以为是复旦大学的女教授,女教授我可以理解自己为什么有这种猜测,复旦大学我都不太清楚是怎么得来的,可能是因为封面推荐之类的。纠述一下,兰小欢,男,东北财经本科、中国社科院硕士、美弗吉尼亚博士,一直经济学。
从成书来看,作者无疑阅读量巨大,而且已经把书读通了,对知识框架的总体把握非常好,输出稳定且深入浅出,而且非常为读者考虑,乐于教学而不故作高深,我非常喜欢。猜测很早就有这本书的计划,在阅读其他书籍及论文时,就利用工具类软件有计划地构思架构和积攒素材,值得学习。
我在阅读时候也把推荐书目敲下来了,等我读完给各位奉上。
一种直觉,应该没有大的错误。能力所限,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或环境阶段感兴趣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小时候就喜欢动画片、童话,长大后就喜欢科技、体育,当然越长大区别越大,有人喜欢自然科学、有人喜欢社会科学,共同的是,到一定年龄,你总会忍不住想理解社会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事物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样的。我们在谈论社会、谈论政治、谈论经济、谈论军事。社会是什么?政治是什么?经济是什么?军事是什么?随便一个看似简单、看似直接、直白的问题,突然就把我们问住了。我们谈论很多,而理解却很少。我们又会遇到很多把这些当做理所当然的人,仿佛这些概念就像从土地里长出来那样自然。然而这些分明是不自然的。
混混沌沌地来,最好能明明白白地走,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满足。如果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疑问,我觉得一个人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成长。是轻松的,却是遗憾的。但,对于另外一些人,这根本不轻松。看到这里的你,大概也会认同。
感谢兰小欢,给出了简单直接又有逻辑的答案,非常好的扫盲书、社会科学科普书。学术类的书籍,想写得高深非常容易,想写得简单,却不太容易。
等读完后奉上作者推荐书目。
还有,十年啦,我毕业十年啦,经历了一些事情,换了几次工作,又有机会去读硕士,虽然非全日制,但也很开心、很珍惜。这也是我和学术圈开始的正式接触,逐渐能够了解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
又是深夜啦,明天还要工作,休息了。阅读这样的书籍就很满足,忍不住就想记录点什么,晚安啦。
更新:增加推荐书单,以章节为序
政府和政治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Governig China: From Revolutin Throug Reform)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叫魂》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
财政、税收、土地制度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城乡中国》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他乡之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
官员行为、土地
纪录片《大同》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中县干部》
China's glided age:the paradox of economic boom and vast corruption
Rethinking the economics of land and housing
工业
纪录片《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创新中国》《大国工匠》《军工记忆》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走向自主创新:寻找中国力量的源泉》
《新火:走向自主创新2》
《浪潮之巅》
《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棉花帝国》
《亚洲大趋势》
城市化与不平衡
《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城乡中国(修订版)》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21世纪资本论》
《〈21世纪资本论〉到底发现了什么》
债务与风险
《房债:为什么会出现大衰退,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
《金融炼金术的终结:货币、银行与全球经济的未来》
Crashed: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ld
《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Debt and Distortion: Risks an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China:the Bubble that Never Pops
《银行的秘密:现代金融生存启示录》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Credit: What Went Wrong in Banking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Repair the Damage?
电影《大空头》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红色资本:中国的非凡崛起和脆弱的金融基础》
《与中国打交道:亲历一个新经济大国的崛起》
《大行蝶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复兴之路》
国际经济
《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时运变迁》
《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原书第3版)》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How Rising Inequality Distorts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reatens International Peace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大合流:信息技术和新全球化》
《全球化的悖论》
纪录片《美国工厂》
China Reconnects: Joining a Deep-rooted Past to a New World Order
经济史
《全球经济史》
《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美国增长的起落》
Concrete Economics:the Hamilton Approach to Economic Growth and Policy
《邓小平时代》
高质量的政经普及读物,“键政人”的必备参考读物!
前言一句话为本书定位: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这本书分为微观机制和宏观现象两个部分,微观机制由四章组成:《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财税与政府行为》《政府投融资与债务》《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宏观现象也由四章组成《城市化与不平衡》《债务与风险》《国内国际失衡》《政府与经济发展》。每一章多则五节,少则三节,大多数都是三节。除此之外,每章都有结语和扩展阅读,扩展阅读中的很多参考资料,也有非常高的阅读价值,或者说,哪怕不喜欢整本书,它至少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前言中,作者还说道“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这句话可以说是这本书的本质,就是让读者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与作用。作者又说道:“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是什么”和“为什么”主要起到普及的作用,“怎么办”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也可以当作进阶阅读的部分,或者说是对普及知识部分的巩固和加深。了解了“是什么”和“为什么”,那自己也可以去思考“怎么办”——无论对不对,但至少是个像模像样的“键证人”了。
微观部分的四章,可以简单地说成“怎么分权”“怎么分钱”“怎么挣钱”“怎么用钱”。
微观机制第一章介绍决定地方事务范围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会经常变化,所以地方政府要办的事、要花的钱也不会有巨大变动。一旦收入发生大幅变动,收支矛盾就会改变政府行为。第二章介绍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前因后果。这次改革对地方政府影响深远,改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催生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资金来源。第三章和第四章详细介绍其中的逻辑、机制、案例,同时解释地方政府的债务和风险,以及相关改革。这些内容是理解下篇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
第一章的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之争。“事权划分三原则:外部性和受益范围原则、信息复杂性原则、激励相容原则。”同时,“在任何体制下,权力运作都受到两种约束:做事的能力及做事的意愿。前者取决于掌握的资源,后者取决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下级或者地方,拥有对一线的信息优势,所以,在权力的博弈中,地方并不总是处于劣势。“行之有效的管理,必然要求掌握关键信息。然而信息复杂多变,持续地收集和分析信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代价不小。所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或者说能以更低代价获取信息的一方,自然就有决策优势。我国政府各层级之间的职能基本同构,上级领导下级。原则上,上级对下级的各项工作都有最终决策权,可以推翻下级所有决定。但上级不可能掌握和处理所有信息,所以很多事务实际上由下级全权处理。即使上级想干预,常常也不得不依赖下级提供的信息。”
然后,作者说出了权力的本质:“所谓权力,实质就是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由谁来拍板决策的问题。”
而想要做事,就要有激励:“如果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就叫激励相容。政府内部不仅要求上下级间激励相容,也要求工作目标和官员自身利益之间激励相容。”以及,“激励相容原则首先要求明确地方的权利和责任。我国事权划分的一大特点是“属地管理”:一个地区谁主管谁负责,以行政区划为权责边界。其次是权力和资源的配置要制度化,不能朝令夕改。”
这一章最后总结道:“本章讨论了事权划分的三种理论: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边界、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这些理论为理解政府职能分工勾勒了一个大致框架,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相通。”然后,对下一章的核心做了预告,即财权。“所以下一章所讨论的政府财权和财力的划分,以本章的事权划分为基础。财权领域虽改革频频,但事权划分却相对稳定,因为其决定因素也相对稳定:地理和语言文化边界长期稳定,信息和激励问题也一直存在。”
第二章一开始也点出了财权的核心:“要真正理解政府行为,必然要了解财税。道理很朴素:办事要花钱,如果没钱,话说得再好听也难以落实。要想把握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动向,不能光读文件,还要看政府资金的流向和数量,所以财政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
早期的税制,像是“包产到户”的“地方政府版”,也就是地方政府自己收税,按比例交给中央一部分,剩下的都归自己。这导致中央越来越穷:“财政包干造成了“两个比重”不断降低: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低。不仅中央变得越来越穷,财政整体也越来越穷。”
于是1994年开始分税制改革,把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如关税)、地方税(如营业税)、共享税(如增值税)。
分税制改革,地方阻力很大。比如在财政包干制下过得很舒服的广东省,就明确表示不同意分税制。与广东的谈判能否成功,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当时是朱总理亲自去谈,才把事谈成,工作组的其他人,去了根本没用。
分税制改变了“地方富中央穷”的局面,并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根本性改革之一,也是最为成功的改革之一。”同时,“改革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之后应付一系列重大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等)奠定了基础,也保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国企改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分税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
但是,分税制也造成了地方上的相互竞争以及上级对基层的压榨。“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和省分成,省也要和市县分成。可因为上级权威高于下级,所以越往基层分到的钱往往越少,但分到的任务却越来越多,出现了“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层层下压”的局面。改革后没几年,基层财政就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于是,地方保护主义和层层压榨也就不可避免。
“分税制并没有改变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却减少了其手头可支配的财政资源。”于是,随着1998年两件事的发生(第一是单位停止福利分房,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房和房地产时代的大幕拉开。1997—2002年,城镇住宅新开工面积年均增速为26%,五年增长了近4倍。第二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基本上锁死了农村集体土地的非农建设通道,规定了农地要想转为建),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中国经济几十年内最亮眼的明星。
分税制改革逼迫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自谋生路——“出现了“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层层下压”的局面。改革后没几年,基层财政就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于是卖地、盖房以及相应的腐败愈演愈烈。
第三章讲怎么挣钱,主要讲招商引资以及利用发行债券、利用城投公司来赚钱。
“我国地方政府借来的钱,并没有多少用于政府运营性支出,也没有像一些欧洲国家如希腊那样去支付社会保障,而主要是投资在了基础设施项目上,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资产。”基础建设既提供了经济增长,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生福利,作为国土面积很大且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大国,这种投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提到招商引资时,作者引用了一个干部的话,很有意思——有位招商业绩不错的干部分享心得:“要对招商机会有敏感度,要做一个执着的跟踪者,不能轻言放弃。要在招商中锻炼自己,做到‘铜头、铁嘴、顺风耳、橡皮腰、茶壶肚、兔子腿’。”铜头,是指敢闯、敢创造机会;铁嘴,是指能说会道,不怕磨破嘴皮;顺风耳和兔子腿,指消息灵通且行动敏捷;茶壶肚,指能喝酒、能社交。这些形容非常形象,容易理解。我当时不太懂什么是“橡皮腰”,后来听他解释:“要尊重客商,身段该软的时候要能弯得下腰,但在谈判过程中也不能随便让步,若涉及本市重要利益,该把腰挺起来的时候也要挺直了。”
因为官员任期有限,所以,为了在任期内做出成绩,便只注重各种大项目,于是现实中我们也会看见很多“面子工程”——比如城市道路、桥梁、地铁、绿地等,相对忽视“看不见”的工程,比如地下管网。所以每逢暴雨,“看海”的城市就很多。
同时,为了政绩以及不得不与投资商搞好关系,于是腐败也层出不穷。腐败主要有两种——第一类是“掠夺式”腐败,比如对私营企业敲诈勒索、向老百姓索贿、盗用挪用公款等,这类腐败对经济增长和产权保护极其有害。第二类腐败是“官商勾连共同发财式”腐败。比如官员利用职权把项目批给关系户企业,而企业不仅要完成项目、为官员贡献政绩,也要在私下给官员很多好处。
第一类腐败是更为原始的腐败,类似于黑社会性质。
第二类腐败看似有促进经济的效果,但是也有四大恶果:其一,长期偏重投资导致经济结构扭曲,资本收入占比高而劳动收入占比低,老百姓收入和消费增长速度偏慢。第七章会讨论这种扭曲。其二,扭曲投资和信贷资源配置,把大量资金浪费在效益不高的关系户项目上,推升债务负担和风险。其三,权钱交易扩大了贫富差距。其四,地方上可能形成利益集团,不仅可能限制市场竞争,也可能破坏政治生态,出现大面积的“塌方式腐败”。
所以,所有类型的腐败都需要严查严惩。
第四章就是用钱,也就是政府把钱用来做什么,发展那些产业。
企业选择哪个地方去发展,地方政府怎么吸引企业来投资,这里也有很多的博弈,一些大厂具有非常大的主动权,这一章的典型案例是夏普、京东方与各地政府之间的博弈。
显示面板是中国的弱势产业,一直被国外卡脖子,国内既有政府想发展也有企业想发展。京东方与好几个省市谈过建厂投资,但是,国外大厂夏普总是找到该省市,许诺自己有更好的技术更大的规模,于是京东方一次次被放鸽子。直到夏普捣乱太多,以及安徽的诚意与坚定,最终促成了京东方与安徽的合作,让显示面板行业在中国有了稳定的发展。
国内众多产业的发展表面——若本国企业能以更低的价格生产(不一定非要有技术优势,能够拉低国际厂商的漫天要价也可以),政府就可以考虑扶持本国企业进入,这不仅能打破国际市场的扭曲和垄断,还可以降低国内下游产业的成本,促进其发展。
中国这样的大国,不能当国际分工中的某一环,而是必须有自己全产业链,这样才能一方面在技术上不受制于人,一方面能拉低价格,用国内市场为基础,提升国际竞争力。
本章提到了一个词,“东亚经济奇迹”。其“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政府帮助本土企业进入复杂度很高的行业,充分利用其中的学习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升本土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各地政府之间的竞争,以及上下层级之间的竞争,导致重复投资。
“重复投资”并不总是坏事。在经济发展早期,各地政府扶持下的工业“重复投资”至少有两个正面作用。首先,当地工厂不仅提供了就业,也为当地农民转变为工人提供了学习场所和途径。
“重复投资”的第二个好处是加剧竞争。蜂拥而上的低水平产能让“价格战”成为我国很多产品的竞争常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本创新”是本土创新的主流。
这些都会促进中国企业的成长,以及相关政府的行政能力的提升。
最后,本章总结道:“经济发展是企业、政府、社会合力的结果,具体合作方式取决于各自占有的资源,而这些资源禀赋的分布格局由历史决定。”以及,“政府和市场间没有黑白分明的界限,几乎所有的重要现象,都是这两种组织和资源互动的结果。要想认识复杂的世界,需要小心避免政府和市场的二分法,下过于简化的判断。”
下篇的宏观现象是第五章到第八章的内容,相比前四章,内容相对较少,相对简单了一些。
第五章是城市化与不平衡。
本章讲了东西部之间的巨大不平衡,南方与北方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为了缓解这种不平衡,国家在政策上对落后地区进行了一些政策支持,但其中也被一些人钻空子利用,比如“霍尔果斯注册了大量空壳公司”的案例。
“虽然收入差距在扩大,但因为经济整体在飞速增长,所以几乎所有人的绝对收入都在快速增加。经济增长的果实是普惠的。”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接近不存在,但是贫富差距也确实在拉大。“累积的财富差距一般远大于每年的收入差距,因为有财富的人往往更容易积累财富,资产回报更高,可选择的投资方式以及应对风险的手段也更多。”
“影响不平等容忍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速,因为经济增速下降首先冲击的是穷人收入。”因为大部分实现了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所以,即使贫富差距在拉大,阶级固化很明显,但是,大多数尤其是落后地区,相比于一二线城市,人们相对还可以接受。但是,“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会让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
第六章是债务与风险。
这一段对普通人是非常有警示意义的:“人们在乐观时往往会低估负债的风险,过多借债。当风险出现时,又会因为债务负担沉重而缺乏腾挪空间,没办法应对。债务负担重的家庭也面临至少三大风险。一是债务缺乏弹性。若顺风顺水发了财,债务不会跟着水涨船高;可一旦倒了霉,债务也一分不会少。二是收入变化弹性很大。第三个风险来自家庭支出的变动。”
现在很多互联网行业的高收入人群,在经历互联网寒冬大裁员之后,纷纷表示支持不住,就是在于没有考虑后续的失业或降薪风险,采取了高负债(主要是房贷)的生活,所以,最后裁员来临时,导致无法应付生活。
“债务源于人性:总想尽早满足欲望,又对未来盲目乐观,借钱时总觉得将来能还上。”这句话道出了普通人“负债生活”的本质。
除了少量的对普通人债务与风险的论述,其实更多的还是大的方面,毕竟下篇的标题是“宏观现象”。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外债水平很低,债务基本都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内债,所以不太可能出现国际上常见的外债危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平稳应对几次世界性的金融风暴,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因为“我国债务风险的本质不是金融投机的风险,而是财政和资源分配机制的风险。”
这一章的结语总结的一段也非常好——
“产能过剩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第一是生产效率下降。宏观上表现为GDP增速放缓,低于债务增速,所以宏观债务负担加重。微观上表现为地方政府过度投资、不断为一些“僵尸企业”输血,扭曲了资源配置,加重了政府和企业的债务负担。
第二个角度是国际失衡。地方政府重视投资、生产和企业税收,相对忽视消费、民生和居民收入,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分配体制偏向资本,劳动收入偏低,所以消费不足,必须向国外输出剩余产能。
第三个角度是产业升级。因为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竞争激烈,价格和成本不断降低,不仅冲击了外国的中低端制造业,也冲击了本国同行。”
第七章是国际国内失衡,这一章指出了中美贸易冲突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中美贸易冲突。
中国的发展和贸易冲突都来自全球化“我国经济的崛起直接得益于全球化,但因为自身体量大,也给全球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些巨大的成功背后,也隐藏着两重问题。第一是内部经济结构失衡:重生产、重投资,相对轻民生、轻消费,导致与巨大的产能相比,国内消费不足,而消化不了的产品只能对外输出。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国外需求的不稳定和贸易冲突。”
后面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详细解释——
“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方式就不可持续了,会导致四个问题。第一,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投资什么都有用的时代过去了,投资难度加大,因此投资决策和调配资源的体制需要改变,地方政府主导投资的局面需要改变。第二,由于老百姓收入和消费不足,无法消化投资形成的产能,很多投资不能变成有效的收入,都浪费掉了,所以债务负担越积越重,带来了一系列风险,这种局面也必须改变。第三,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和资本收入份额上升,会扩大贫富差距。因为与劳动相比,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会带来很多问题,社会对此的容忍度是有限的。第四,由于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剩,过剩产能必须向国外输出,而由于我国体量巨大,输出产能会加重全球贸易失衡,引发贸易冲突。”
这也说明了扩大内需,提升国民消费能力,以及产业升级,是多么重要。
我们能看到的,其实国家早就预料到了,并且做好了预案进行应对——“未来,只有继续推进各类要素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真正转变地方政府角色,从生产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才能实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第八章是政府与经济发展。
开篇讲了一个有趣的“笑话”——做过美联储副主席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曾发明过一条“经济政策的墨菲定律”:在经济学家理解最透、共识最大的问题上,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最小;在经济学家理解最浅、分歧最大的问题上,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最大。
这是一个经济学家的悖论,越懂越没用,越不懂越有用。
“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则,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竞争。”
这一章着重讲了政府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越富裕,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往往越大,而不是越小,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瓦格纳法则”。因为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民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政府在公立教育、医疗、退休金、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支出都会随之增加。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种外来冲击也大,所以政府要加强各种“保险”功能。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干预都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最后的部分,作者总结道:“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就是理解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理解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对“历史”的延续性和强大力量心存敬畏,对简单套用外来理论心存疑虑。”
这本书不是对读者某个单一方面的“科普”,而是利用政治经济学的复杂性,让读者获得了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摄入。通过对这些微观与宏观的了解,才会明白自己“什么都懂,随便对国家政策指手画脚”是多么幼稚可笑。普通人所能想到的,决策层周围的那么多精英都已经想到甚至实验过了,或者也研究了无数国外案例了。中国所选择的策略或路线未必是“最理想的”——理论上的完美(世界上的现实中不存在)——但肯定是符合当下的国情的。
兰小欢老师的这本《置身事内》,其实就是以一种解剖的手法,带我们走一遍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是怎么算账的流程,让我们对政府的决策逻辑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


电子版微信读书可看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政府的算账逻辑?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处处都是那只有形的手在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不仅分蛋糕,还参与一起做蛋糕。我们的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都和政府政策息息相关,当我们能了解政府是怎么算账的,就能理解很多台面上的政策为什么会推出来?我们面临的一些民生问题,其原因出在哪里?
整本书分成了两个部分,上半部分阐述了“是什么”的问题——政府是怎么算账的;下半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的问题——宏观现象与政策的因果关系。
在上半部分,你会了解我国政府职能分工的一个大致框架,地方政府不仅提供公共服务,也深度参与生产和分配。事权划分是政府间资源分配的基础,决定干哪些事,才能决定动用哪些资源。而深入了解政府,就必须理解财税。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脉络,你可以了解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基建狂魔”等一系列工业化和城市化飞速进展成果背后的逻辑,也将明白“土地财政”的兴起缘由,以及“土地金融”又是怎么一回事?从“地方债”的产生逻辑理解地方政府是如何融资和投资的?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项目是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的?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政府干预逻辑和方式,文章举了显示面板和光伏两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以及“产业政策引导基金”这个政策工具的运作模式来帮助我们具体理解。
而下半部分,你将直面土地财政带来的腐败问题;城市化以“地”为本忽略“人”,民生支出不足导致的教育难看病难等公共服务滞后问题,以及城市化带来的房价飞升,政府、企业、国民的债务激增问题;“去杠杆”“四万亿”等政策施行导致的国内国际失衡问题——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导致民众收入不高消费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无法内部消化,转向国际输出又引起贸易失衡和冲突问题。
顺着40多年的经济政策脉络,你会理解政府决策的每一步面临的改革背景和决策重点,你会看到政策施行的成功经验以及衍生风险,并且针对这些风险问题引发的修修补补,政策调整。最后,你会认识到为什么收入再分配改革已经成为一条必须要走的道路,发展和转型的重心是建立国内经济大循环。
其实读这类经济书的时候,我承认自己非常吃力。基本上无法描述细节,光顺着作者思路就快要当机了,我是完全当成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简缩史去看的,第一节政府决策分工逻辑就是人设,你会忍不住去想象政府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主要干哪些事,以及他会怎么干?然后那些有点耳熟的政策才能对应在哪些节点,才能带入去理解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决策,然后决策出事之后他是怎么去修修补补的。
所以兰老师最后的结语对中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向“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充满信心的言论让我觉得非常贴切,只要你代入五千年中国史,认同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的人和事,你就能感受中国的掌舵者自始至终都走在同一条大路上,为“民”为“国”,“民之生也,国之大事”。
让老百姓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提出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容易
书如其名,分析问题思路和看待问题的态度很温情理性。很多学者、公知总喜欢用国外的学术概念和制度框架生搬硬套中国的现实,结果被连续打脸四十年。当公知们一贯的话术屡屡失灵的时候,是不是要多问问“为什么”。国内的连续四十年高速发展,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内在生命力值得深入探究。作者的态度就是,要置身事内,就是沿着这个思路,一边嘲讽经典经济学,一边探究是什么,为什么。当捋完了许多经济现象和政策机理之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当下的政策就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怎么样。刚好,我也置身事内,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还是一个从业者,都置身事内,所以感触更深。
一、财权与事权
财权与事权的划分。财权与事权是财政体制改革永恒的话题。作者也深入论述了新中国以来财政体制改革,尤其着重分析了98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并引出土地财政和政府债务、高房价等一系列问题。其暗示的逻辑就是分税制改革导致基层政府财力匮乏,所以只能新开辟财源,让土地变现,进而导致了土地财政和饱受争议的政府债务和高房价。这当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全部。而且作者选择性的忽略了一个事实。分税制不只是中国独有,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等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选择分税制。而且在财政收入分享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央财政集中更多收入,在事权划分的时候地方承担更多的事权。为什么这么划分。
事权划分的考量。事权划分有三要素,外部性、信息复杂度、激励相容。但我的排序是外部性、激励相容、信息复杂度。先说外部性,外部性最恰当的应当是将受益与成本控制在最理想的最小区域,如果不至于产生严重的成本与受益明显的不匹配,那么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就应该是最基层的政府。再说激励相容,这个原则是说,各级政府按照自己的利益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可以使全局利益最大化,那么这个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尽力招商引资,中央政府提供统一制度保障,那么总体利益就是相容的。信息复杂度,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除了国防、外交等少数事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优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越高层级的政府越不可能了解最基层实际情况,越基层的政府对地方事务越熟悉,可以说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天然的信息不对称,谁最了解实际情况,谁就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综合三个原则,显然可以发现,除了国防、外交等事务,所有的事务都趋向于一个原则,即信息复杂度,也就是说信息复杂度在划分事权的时候占得比重最大。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事权必然要交给基层政府来处理,这样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
财权的划分考量。尽管对于征税有公平、适度、法制、效率等很多原则。但是,财权的划分原则和实质相对简单明了的多。那就是中央必须占主导权。权力体现在哪里?谁掌握分配的资源越多,谁就拥有更多权力。基于此,无论是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只要是统一的稳定的政权,在财权划分上,中央政府占据支配地位。然后,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国家总体的政治经济目标。可以说,财权的划分就是一种结合了财政制衡和政治考考量的结果。在财权划分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无一例外,中央政府占大多数,英国的中央政府收入甚至占到总收入的90%。
因此,事权和财权匹配或者适应,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提法。政府债务和高房价不能只归罪于分税制。导致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要在短期内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经济发展,也就是说要在10年内要干英美50年内要做的基础设施。任何一种财政体制都无法支撑这种体量和强度的基础设施投入。从2012年到2021年,全国政府层面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193万亿元,而同时期的全国公共预算收入累计为163万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64万亿。公共预算主要用于消费性支出,政府性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性支出,也就是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数据对比,就能发现收支差额非常大,这部分差额就需要依靠土地财政以及土地财政衍生的债务资金来解决。可以说我国近三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离不开巨量的投资带来的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而短期内的基础设施投资离不开巨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支撑,借债就是唯一解。
二、土地财政与债务
在所有的政策里,土地财政是最广为诟病的一个。因为,土地财政催生了高房价,因此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痛感最强烈,自然反对最多。有人将土地财政比作隐形税收,本质没错。但是我以为土地财政是一种福利税或者是发展税,也可以叫作新时代的剪刀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土地财政及土地财政衍生出来的债务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积累了巨量的资本。可以说我们现在能享受到的各种便利的基础设施、便宜的工业品、便宜的生活资料,土地财政助力最大。典型的例子,火车票、学费几乎三十年没有涨价。然而,任何享受早已在暗地里标好价码,代价就是土地财政带来的高房价。很显然,我们既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又是承担者。
土地财政的前世今生。土地财政也并非中国原创,最早开始于美国,成熟于香港。从美国建国到19世纪末将近百年间,美国依靠的也是“土地财政”。殖民者几乎无偿地从原住民手中掠得大片土地,然后有偿卖给新移民。土地收入成为当时美国政府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土地出售收入占美国政府收入最高达到50%。后来香港创造了两权分离的土地出让制度。而当时国内土地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两权分离。于是顺理成章的引进香港土地管理制度,通过出让城市土地使用权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融资。
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都要先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攫取第一桶金。只有资本才能加杠杆,才能为预期增值背书。一旦原始资本积累完成,就会带来持续经济受益。这样就可以再加杠杆、再投资,进入良性自我循环。
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归根到底,就是资本积累模式。不同的原始资本积累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完全靠行业内部积累,很难跨越最低的原始资本门槛,也就是说很难从0到1。中国的资本积累从明末到清末,依然没有任何效果。强行积累,则会引发大规模社会动乱,甚至政权颠覆。因此,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靠的是殖民掠夺完成的。可以说,每一个发达国家,都带着“原罪”。“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英国的“羊吃人”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无一不是血泪史。
中国真正的工业化和资本积累始于建国以后,但那时依靠殖民掠夺实现原始资本积累已经不可能。中国只能学习苏联模式,首先干掉食利阶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其次强力推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下,经济被分为农业和工业,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不断将农业的剩余价值积累转移到工业。原理上仍然是通过自我积累,强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一种模式。依靠这种办法,中国建立起初步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体系,但却再也没有余力完成城市化的积累。超大的剪刀差,已经使农民的承担能力达到极限,生产的工业品没人买,使生产和消费无法实现有效地循环。改开后,工农业剪刀差已经无法再继续,只能寻找新的路子。于是土地财政就成为最无奈的唯一选择,如果说第一波积累是工农业剪刀差,那么第二波积累就是以土地为媒介的城乡剪刀差。其逻辑如下。政府以成本价收购农村土地,强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生活,依靠工业化的成果就业。而进入城市就必须购买住房(本质依然是土地),否则难以享受到与住房绑定的政策红利。对于农民来说,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购买住房,最终的结果就是城市化浪潮中进城的农民成为城乡剪刀差的承担者和归结点。
政府债务的罪与罚。巨量的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隐形债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会不会暴雷,会不会引发信用危机,导致经济大萧条?现在很难给出一个有效解决方案和准确回答。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政府债务?前文说土地财政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积累了原始资本,其实最准确的说法是土地财政及以土地作为抵押的政府债务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积累了原始资本。
事实上,土地财政应该叫土地融资,而不能看作土地收益。因为出让土地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支出,这一部分就形成负债。否则土地没有增值的空间,没有增值空间,就不会有人购买土地,资金链就没法达成闭环。所以土地财政的操作逻辑就是先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然后用土地出让收益偿还负债。也因此,土地财政的实质就是以未来土地增值作为信用抵押进行融资。按照这个逻辑,土地财政应该是平衡的,不会产生地方政府债务。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大部分地方都无法完成这个闭环。
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并没有完全拿到完全的土地增值收益,地方政府只取得了初始的土地增值收益,未来的收益让渡给了企业和买房者。如果土地二级市场的增值收益完全归属于地方政府,那么负债问题就可以解决掉,但直接拿走增值收益肯定不可能。怎么解决呢?美国的办法是征收土地税、征收房产税,以税收的形式拿回部分土地未来增值收益。所以,会不会开征土地税和房产税来解决土地财政缺失带来的资金缺口和形成的地方债务?应该会开征,但形成过程应该很缓慢。是否要开征房产税和土地税,其实已经酝酿了十多年,一直没能落实。原因就在于土地财政衍生的土地和房产其实就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绑定的股票,股票最重要的属性就是预期收益,一旦开征税收,那么预期收益就有限,股票会不会直接崩盘,进而拖累整体经济,都无法准确预判。二是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支出和收益是不平衡的,也就是说投入到土地上的支出远远大于收益,于是不得不融资弥补这一部分缺口。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为了扶持产业,大量产业用地本身就赔钱出让。收回的成本只能达到三分之一。同时因为以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经济增长和税收收益边际效益一直在递减,土地增值的速度也不是总是直线上升。深圳作为最初的土地财政探索者,完美的吃到土地财政的所有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四十年,深圳土地带来的整体经济增长远远超过预期,在边际效达到益峰值前,凭借土地财政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税收收益解决了所有的前期负债。但是其他后发地区开始照抄土地财政额模式时,投资乘数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也就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发展和税收收益已经无法平衡。可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还不能直接抛弃土地财政模式,因为没有完美的代替者。于是政府投资仍然需要持续一定时间,负债仍然向上累积,这是个二律背反,在当下几乎是无解的。最深层的解决方法,当然是完成产业升级,增加土地开发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税收收益。“土地本身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土地之上的经济活动。若土地只能用来种小麦,价值便有限,可若能吸引来工商企业和人才,价值想象的空间就会被打开,笨重的土地就会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不只是中国独有,全世界几乎都有这样的难题。美国因为债务无法偿还申请破产的地方政府并不鲜见。美国怎么解决的呢?无外乎三个手段。一是躺平式解决,也就是直接申请破产清算。这种方法对于政府信用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要想重建政府信用再融资,短期内几乎不可能。二是无赖式解决,用通货膨胀稀释债务,降低债务实际购买力。但这种方法如果没有强力的掌控力,会直接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三是常规式解决,保持流动性。可以直白的说,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在借政府债务的时候想着偿还债务。债务到期怎么办?秘诀就在于保住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保住现金流稳定远比利润高更安全。现金流是动态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于偿还债务。而利润则是相对静态的。国内的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充分证明了现金流的重要性。对于政府来说,保持现金流的办法可以是借新还旧,也可以是辅以信息手段的量化宽松,实现货币的快速发行和回笼。
三、工业化和看得见的手
任何国家想要富强,唯一的路径就是工业化。而我党对于工业化的痴迷可以说已经刻在基因里了。毕竟以工人阶级为主体,没有工业岂不是要失业……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为什么70年代以后只有中国的工业化取得成功,直至今天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是政府管住看得见的手、国有企业私有化、利率市场化等。按这个逻辑推理,显然无法解释中国自1978以来长达4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直到今天,中国的经济模式仍然饱受诟病,然而依然不影响经济持续繁荣。那一定是我们做对了什么。作者有自己的解释,工业化与政府的深度参与密不可分,“政府不只是分蛋糕,也在做蛋糕。”
政府搭台。“东亚经济奇迹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政府帮助本土企业进入复杂度很高的行业,充分利用其中的学习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升本土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作者的核心观点。然而,在经济奇迹背后,政府做的基础铺垫远不止于此。首先,统一的市场是基石。一个农业国如果想要实现工业化,统一的市场是基础中的基础。当年的日不落帝国的纺织品卖到全世界,靠的就是强大的海军舰队维持的稳定的、安全的全球性的市场。廉价的商品才能自由流通至全世界任何市场。统一前的德意志,被大大小小的诸侯分割成无数块,从柏林到巴伐利亚,需要缴纳十几道关税。直到德意志统一,建立统一市场,德意志经济才实现了迅猛崛起。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放弃市场经济,主要以独立的人民公社为单元推动现代化,然而所有的市场要素,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完全无法自由流通。但同时,凭借超强的积累,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的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可以满足封闭、有限的需求,但永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改开以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引进市场经济元素,也就是保持政治框架稳定,引入市场机制,最终形成了今天全球最大、最统一、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市场规模。至此,统一市场的几个基本条件,政治稳定、社会信任和基础设施完善、要素流动全部集齐,神龙的力量开始显现。如今,中国的统一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经济政治王牌,在统一市场的加持下,任何一项技术突破,都可能凭借统一市场的规模效应成长为世界级产业巨头。任何想对抗中国的资本和国家,首先就舍弃不了中国巨大市场的诱惑。其次,相对完备的重工业体系。重工业是工业的工业。英法老牌国家,从轻工业开始,几百年才走完工业化的路。德国日本后发国家,毫无例外的以军事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起家。苏联最为典型,依靠工农业剪刀差,在大萧条时期去美国购买重工业机器和技术,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中国在苏联支持下,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全力发展重工业,钢铁、石化、机床、能源。最终形成水平不高但是完整的、门类齐全、可以自力更生的基础工业体系。改开后,轻工业的爆发,完全可以说是建立在重工业提供的基础生产资料之上的。前些年,大家看到国内纺织业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真相是越南纺织业的面料60%来自中国,是越南不想自己配套吗?并不是,纺织业面料需要强大的化工业支持,而越南显然没有这个重工业基础。第三,完善的基础设施。资本流转需要强大完善的硬件基础。想致富,先修路,绝不是口号,而是发展证明的真理。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生产资料就不能畅通流动,以汽车为核心的整条产业链不可能发展起来。同样,没有大面积铺设的通信网络,互联网产业壮大就没有根基。建国后倾全力建设乡村公路,修水渠、建大坝,虽然看上去似乎缺乏短期经济效益,但一旦有了工业化的加持,这些基础建设就体现了巨大的产业拉动效果。
政府唱戏。作者在书中提到“我国这种混合经济体系,是政府及其各类附属机构(国企、银行等)深度参与大多数生产和分配环节的模式。在我国,想脱离政府来了解经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们捋一捋几个后发国家,德国、日本、韩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政府强力干预,从政策制定、产业保护、资本支持、金融管控等方方面面参与。而那些听从、推崇西方经典经济学的东南亚、南美国家,如今还在泥潭中自由地裸泳。而中国显然与德日韩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国资主导经济,而国资的背后就是政府的意志。作者也在书中提到了液晶显示面板行业的崛起过程。当年,合肥市政府及下属国资赌上身家性命,投资京东方的液晶面板产业,最终液晶面板产业实现了全面国产化,进而导致液晶电视价格直接降至白菜价。事实上,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国资已经占了绝对主导。能源、通信、军工、电力、交通等等,国资不只是掌握了产业而且掌控着核心技术。过去,国资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在产业升级的今天,要想冲破欧美的技术围困,只有国资才会沿着欧美成熟的技术路线,不计代价、不计收益、不计周期的投入,也只有国资才有能力投入基础产业,例如芯片产业,在被欧美封堵看不见希望的前提下,任何民营资本都不会轻易尝试投资,因为民营资本压根承受不了万一失败的损失。所以,产业升级的路线只能是国资打头阵,构建起初步的产业体系,民营资本跟进。因此,我们不能以任何现有知识定义中国政府的职能。一个矢志不渝的工业党,一个精于投资的投资人……不管如何定义,改开后有一个底线坚守的非常牢固,即国家执政核心不能被资本绑架,关乎国家命脉的基础性产业不被资本寡头垄断。一个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工业化的政党,比资本寡头更让人放心,也更有底线。这就是我们置身事内、亲身经历的体验。
总的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兰教授用温情和理性在看待和解读当下的所有经济问题。用作者的话说,了解政府认为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怎么办更重要的多。因为提出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困难。
另外,作者的结束语很有感触和深意。“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与本书无关,只是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快乐,在纷繁复杂的逆境中抱有希望。
这两天因为这一段读了整本书……


不过政府其实只是个引子,说了点也就打住了,实质上还是一本经济学科普读物。
作为科普读物,数据详实,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且不乏幽默之处,非常难得了。
粗读下来,整本书从财政出发,把很多在这里那里读到听到看到或者说自己模模糊糊感受到的概念、理论、观点以及事实系统性的梳理在了一起;在关于特色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解释上给我这种小白提供了新的视角;模模糊糊给出的“怎么做”落脚点在「消费」和「人」身上,我是很认同的。
作者在结束语里这样说:
所以这本书没什么宏大的构思和框架,也没有预测,就是介绍些当下的情况,如果能帮助读者理解身边的一些事情,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严肃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争取改善一下生活,哪怕只是增加些谈资,也足够了。我是个经济学家,基于专业训练的朴素信念也有一个: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我觉着还是圆满达成目的的。
另外感觉这本书完全可以当维多利亚3的入门教程啊哈哈哈哈嗝,厘清这本了,玩Vic3面多加水水多加面和面蒸馒头的时候就更有感触了。
希望Vic3下个DLC出金融系统,读完之后跃跃欲试了。
只是粗浅啰嗦的案例汇编,不够系统。入门了解中国经济可以看
诺顿纵论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基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第二版经过全面修订,反映了十几年来,尤其是“奇迹增长”期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前在人口、技术、宏观经济和体制诸方面面临的多重转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讨论也大幅扩展。
在讨论了资源禀赋、遗存、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结构、劳动力和生活水平等一般议题后,本书还考察了包括农业、工业、技术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等具体经济部门。还研究了金融、宏观经济和环境问题。本书涵盖了增长与发展模式这类主题,包括人口增长、独生子女政策;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包括农村工业化和城市技术发展;外商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增长。
第一版的主题是“转型”,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农村向城市和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且与正统经济学的救治单方无关的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今天,中国已经转型成了一个主要由城市主导的产业和服务型经济,形成了具有广泛政府干预和实际裁量权控制、采用相对稳定形式的、以市场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经济体制,因此,第二版的主题是“适应”。虽然中国仍将经历多重转型,但高速增长结束后的关键是适应“新常态”——“调整战略以适应急剧变化的条件”,比如,“结构性转型”、“技术变革”、“人口制度的转型”、“体制转型”等;加之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也给中国经济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当然这也只是入门教材,没有多深刻的见解,但更系统,全面,扼要。
我就寻思 人家问题是如何评价这本书,你们动不动上读书笔记,内容概括。高考阅读理解都得过分么? 现在知乎不翻五分钟就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回复了呗
如果先看完《十次危机》和《大国大城》,再看这本书。你闭起眼睛,就会看到温铁军和陆铭在一个讲台的两端针锋相对地对喷,而兰小欢则在当中徒劳地进行调和——调和本身是唯一的目的,只要能够调和,哪怕立论水平降到柏万青。
说句题外话,上半年某圈内顶刊发了篇清华某教授的文章,涉及到法哲学相关理论,但感觉明显隔靴搔痒、点未到即止,闲着没事与导师聊了几句这个文章,当我说出我的看法后,导师说:她有她的考虑,管好你自己即可。
对《置身事内》的评价也一样。
营销得很成功,但从内容来看应该是配不上「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封皮推荐语。真的糊涂还是装糊涂,可能只有兰小欢自己清楚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31 13:35:37  更:2024-03-31 13:45:15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