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博士真的很多了吗? -> 正文阅读

[教育信息]博士真的很多了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目前感觉处处都是博士的身影。是否博士过多了?抑或是否和博士对口的工作太少了?如何走出目前国内的困境?
中国人口接近14亿(2017年数据为139008万)
全国博士仅有80万(1978年至2017年之和)
这个比例仅仅只有万分之五点七即5.7?
将一万人扔到操场上,正好可以站满个标准操场
但满场人头中找出的博士却只够站个五人颁奖台
而我站在操场的人群中,甚至看不清你的脸。
顺带一提,中国千万富豪的比例是13.4?
本以为博士和千万富翁都是稀有的大熊猫
却没想到博士是大熊猫中的小熊猫
一些人拿中国博士的总人数除以全国人口,这是不对的,因为不同年代中国博士在同龄人中的稀缺程度是非常不一样的。
中国本土博士开始授予是80年代初,每年人数不到百人,在同龄人中是真的十万里挑一的天骄。
9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培养博士,那时候每年就3-4千博士毕业,一个博士在同龄人口中大约是5000人中有一个,几乎就是万里挑一。
2005年就到了每年毕业约4万博士,大约每500人同龄人中有一个博士。
2020年中国年授予博士学位在8万左右,大约是每200个同龄人里面有一个博士。
(顺便补充个数据,2021年大学本专科录取人数~800万--其中本科400万,而当年适龄人口1700万,基本上本专科人口比例是~50%,本科在同龄人中比例为~25%,博士/本科比例~1/50。)
对比美国,每年授予博士学位~5万多,而美国现有博士存量在3-400万左右,基本每100人里面就有一个博士(欧美大学本科率基本在40%左右--欧美普通本科就是Bachelor,专科就是Associate bachelor 2-3年的社区大学的学位,比目前中国最新的本科率还高一些),对比目前全中国博士存量约100万,中国全年龄计算每1000多人里面有一个博士,是美国全年龄博士比例的1/10。
(参考其他几个数据:美国高等教育教职工有250万左右,中国几年前的数据是不到200万;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从90年代的1000多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对比美国有6500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包括社区大学)——其中中国教育部认可的也有近4000所。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五倍,美国人均高等教育资源从学校数量上是中国的7倍,从教职工人数上是中国的4-5倍。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发达国家比看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要说烂大街,在美国博士学位应该更加烂大街才是(全年龄博士比例是中国的十倍,新培养博士比例是中国的两倍)。但为什么中国博士显得更加内卷的多?根本原因是中国缺少自己的高端产业,远不如欧美的工业界能够用高薪吸纳消化那些博士劳动力而已。如果要对标欧美,中国目前的博士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但是又相对于中国的极端落后产业显得过剩了。(当然美国每年领低保的博士也有上万人,博士在哪里都不是100%保险,那一行都有混的不如意的人)。
高端人才和高端行业,是蛋生鸡鸡生蛋的关系,在中国没有占据高端领域可以收获技术红利之前,想靠博士学位在中国躺赢的可能是不存在的,而能否改变中国这个现状,也只能靠中国的博士们自己。(其实在美国那些小众学科的博士混的也经常很一般,比如文学、历史、心理这类博士在公司和政府当普通职员的很多--补充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知识,美国的公务员比例其实比中国还要高,但是工资待遇其实非常一般,在DC/华盛顿特区见过一个警察部门的狱长,了解了一下年薪才5万多,大部分FBI的工资也就4-5万左右,比起颇受国人吹捧的卡车司机们可低多了。)
很多人怀念过去教育资源稀缺时高等教育学位的光鲜,抱怨现在学历“贬值”,在我看来是脑子非常糊涂的表现:就好比总以为回到民国时期自己会成为那数万分之一的光鲜知识分子而不是那绝大多数的农奴饿殍一样。同理如果真回到博士万里挑一、甚至十万里挑一的年代,博士学位就可能会成为稀缺资源而被世家大族垄断,结果只会是绝大多数草根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去获得高等教育,而少数获得这个资源/学位的世家子弟就会自然而然成为“躺赢”的“大师” 。看看欧美的律师医生行业,就是教育资源紧缩的产物,结果就是基本被上层精英垄断。(这可能就是某些世家知识分子总是怀念民国时代的原因吧--“当年老子可不用费劲和这些穷鬼抢教育资源”)。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只有高等教育的普及,降低知识的传播门槛和成本,才能给更多有能力的普通人以出头发展的机会--但这里必须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成功永远是稀缺的,大多数人其实都很普通,能够真正胜出的都是在智力、毅力或运气远超过常人的。现在博士的普及,其实更方便有能力的人摆脱学历束缚,让博士学位还原为本质的专业性的一种认证,而非“高人一等”的标签(其实对于大多数领域的博士学位,平均智力的人努力一下都是可以拿到的),本来就不应该让拿了一个博士学位后就靠这个牌子混日子的人大行其道。
老罗说“这个世界并不欠诗人什么东西”,同理“这个世界也不欠博士们什么东西”。未来好坏,终归决定于一个人的能力以及这个能力对社会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纸证书,而这才是一件公平的事。至于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拿这么一个学位,本来也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事情,因自己的志趣而选择,而非为了炫耀或躺赢,才是博士学位对个人应该具有的意义。
坐标西北某985,就创的主任在某宣讲会说今年本校毕业的本科生4000,硕士生4100,博士生不到1000
某企业开出的薪资是,本科生月薪0.8,硕士1.2,博士年薪30外加税后50w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我室友提前进了硕导的组里,博士生也就一两个
烂大街肯定不至于,如果觉得身边很多博士,那只能恭喜你进入了博士的圈子
我就说一件小事,多空自取。
零几年我到北京复试,因为之前跟导师谈的不错,基本已经确定,所以我当时心情很不错。晚上师兄带我参观实验室时,遇到隔壁实验室的即将毕业的某位博士,一聊起来发现是老乡,于是更热络了几分,那时的我年轻不懂事,很唐突地问:“您博士毕业找的哪里的工作?”
博士:“回山东某研究所。”
我:“为什么不留在北京?”(那时候研究所旁边的房价只有几千)
博士:“因为在北京找不到工作。”
我非常惊讶:“博士都找不到工作吗?”
博士没有看我,爬在五楼实验室阳台的栏杆上,遥望着远处北京市区里绚烂的灯光,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只看到一片漆黑。
这是我读研究生的第一课,对于我的人生而言,当晚的寥寥几句对话,远比我导师对我三年的谆谆教导和我研究生发的那些paper更加重要。研二的时候我拒绝了导师要我直博+留学的建议,算是跟生物学说了再见。
当我研三毕业的时候,我对这位博士的感觉已经从同情变成了羡慕,因为仅仅三年时间,山东的那几个研究所已经不收土博了。
那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跟金融IT专业的同学同等甚至加倍的努力,收获却只有他们的几分之一甚至是零?即便是考公务员,我只能报考报名人数三千多的三不限岗位,连分数都要比单位同期的报名人数只有六十几的计算机专业岗位的同事高二十分。
俗话说吃亏是福,感谢生物学给我带来的福气,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当我读专科的时候,我身边都是专科,当时喜欢背着包到处走,贵州、云南、西藏,路上碰到我的前任,她读大三,在我学校旁边的一个三本。我读的是某本科下属的专科学院,每次去找她的时候我都很自卑。
后来,路上碰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有湖北师范大学的、有中国传媒大学的,985、211、一本、二本都有,看着他们的时候,我内心是满怀羡慕的,作为一个出生于河南某落后县城的人,在我眼里能考上二本学校的都是高中时候学习超厉害的同学,因为高考的时候,全班只考上了三个二本。
再后来,到了毕业的时候,我萌生出了考研的念头,部分原因是当时不了解专升本政策,以为报专升本要花好多钱去培训和报名,我舍不得花钱报学校开设的专升本培训班。当时打算先工作一年,攒点钱直接考研,我进了一家很小的招投标公司,呆了4个月。
上班的时候,我一直关注考研信息,了解到考研难度在逐年提升以后,我立刻辞职去了母校本部附近租房,因为基础薄弱,我准备全职备研。这一段日子,认识了一群考研的小伙伴,这也是截止目前,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光。我在一所省内知名本科的专科学院,他们都是本部的本科生,进校的时候高考分数都接近一本线,我想他们真的太牛批了,身上一定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玩玩闹闹半年,我考上二区的一所某省字头的财经大学,期间前任考上了空姐,然后和平分手。
考上了研究生,身边又结识了一群研究生小伙伴,也认识了现任,我现任本科是某211,长得很漂亮,我很喜欢她。读研的日子里,我开始是很自卑的,尤其在面对我对象的时候。后来在发现我也能把一件又一件事情做的很好以后,我慢慢意识到,我好像也不比别人差的。
接着,2020年的毕业季撞上了疫情,我算是全班最早签到工作的一批,因为专业小众,岗位竞争不大,我不怎么费力就进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当老师,新老师入职要做两年行政,因为工作原因,我会经常接触到学院的博士,博士里面有和和气气的,也有古古怪怪的,日子不咸不淡,一直到了现在。
在我读专科的时候,身边都是专科,在我读研的时候,身边都是研究生,可能等我再读到博士的时候,身边又都是博士了,所谓“烂大街”,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我也偶尔会回想,如果我没有考研,现在在做什么工作,身边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按照专科毕业正常的节奏来看,身边可能还会是一群专科生,我可能以为世界或许就是这样。
不是博士真的“多”到烂大街,而是真的“贱”到烂大街。
也就是说,这个“烂大街”的感觉,不是来自于博士的数量多,而是来自于博士的“贱”或便宜。
也就是,博士太不值钱了:
1.博士找工作难。
博士的就业面太窄了,尤其是文科,不是高校就是研究所。全国才多少高校?于是内卷。
然后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工作,是不是显得很“贱”很便宜?
2.博士工资待遇低。
以我所在城市为例,大部分博士刚进高校的月薪也就五千元出头,公积金两千多,年终奖两万左右。
肯定有人会说博士引进费。那我给你们说道说道。
博士引进费的大头是房补。而你一旦领了房补,你的公积金就低了。说白了,相当于就是你把自己后面二十年的公积金提前提取了。
两个博士的公积金加一起,比一个中学老师的公积金少三四千。
更不用讲年终奖这些事情了。
也就是说一个博士的年收入只有一个中学老师的一半。
……
当博士回乡,村民们从一开始的敬仰之情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变成了一脸讥讽和同情。
没钱,就是个硬伤啊!高学历不能兑现为高价值,那就是败笔!
……
为什么说博士还是稀少的?
有一次去某银行办理业务,营业员一脸震惊地看着我说:“哇,你竟然是博士啊!”
然后周围好几个人像看动物园里长颈鹿一样的眼神看我。
我才意识到博士在这二线城市里也还是个稀罕物。
其实,理性而言,博士到哪里都是比千万富翁还稀少的物种,但是为什么博士会给人烂大街的感觉呢?
不是因为博士太多了,而是因为博士太不值钱了。
换成大白话就是博士挣钱太少了,让博士头上的光环大大受损,以至于有了“烂”的感觉。
就跟高校教师,你不说自己的收入时,很多人对你肃然起敬,可是一旦知道你月薪才五千多,立马对你深表同情了。
就是这个道理。
身为一个博士,当你感觉到自己身边的博士烂大街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你身处一个错误的位置上,至少是不利于你发展与赚钱的位置上。
财富,或者说个人发展,来自于利差,或者信息差。你手握着一笔实际上很有价值的资源,但却身处一个该类资源非常丰富甚至过剩的地方,那你的资源价值是被严重冲淡的。你现在,尝试一下,打破自己的路径依赖,换一个该类资源非常少的地方。相信我,有惊喜等着你,你会发现大礼包的。
话止于此,下面看你自己了。
【烂个毛线】我一个普通985博士,出身二本,科研成果极一般,最多是男生,讲课不错。
但是在我就业时候,仍然拥有了2个211高校,1个双一流高校,3个省属一本,3个省属二本的就业选择,其他学校我还没去认真联系,认真去找。
——但是我工作选择一个最差的,性价比最低的,调查不周,选择判断失误,让自己丧失了应届毕业生身份,几乎濒临绝境。
如果放眼全国,我几乎可以去任何二线城市就业立足,几乎都能给我几十万安家费和购房补贴。即便没有钱的学校,也会有房子,或者学校平台。
如果,我不想进高校,留在一线城市(北京,深圳)的中学也是有机会,年薪30万,但是不喜欢中学的流水线作业。
不知道,知乎是多么看不起博士学位,多么看不惯读书做学问的人呢?
当然,我这不是吹牛逼啊。可能确实是这两年机缘比较好,过几年情况就会大变样。
——这叫烂大街???你知道硕士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多辛苦不,几十比一乃至上百比一??知道本科能找到个有五险一金的工作,能有多难不??还敢说博士烂大街???
当然都非进武大,中山被赶走,那是烂大街了。
当然没有,而且永远都不会烂大街。
有朋友跟我说,博士其实在美国是一种廉价劳动力,负责把聪明的读书人圈起来,就不会造反了。你想啊,拿着只够基本生活的奖学金,必须连续多年不断的干活,几乎很难跳槽,一旦被辞退就会万劫不复,简直是被title圈住的社畜。其实作为土博,我深知在国内这件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若不是我幸运的进入了一个开明的师门,也许我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仆人。
博士从事的一般都是距离金钱较远的工作,探索未知的领域就像大海捞针,与他们固定的薪水不同,他们的产出是极具波动性的。因此博士的工资一般是由政府直接(中国)或者间接(美国,通过funding)发放的,以避免波动性。
真正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是博士群体吗?
不是!
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是广大带专生和本科生!
正是他们的努力生产生活,创造了财富和价值,实实在在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博士,他们不带来美好生活,他们是为人类探索更美好的生活的可能。
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注定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做这份工作。就好比你是一个农夫,可以种小麦,也可以种另一种作物,但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结果,也不知道它会不会好吃,甚至也许它就不会结果,唯独的好处是,万一它比小麦好吃呢。你会让大部分的田地里都是后一种作物么?必然不会。
所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以具体事务性的,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为主体,而创新性的工作之能占一小部分。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高等教育历史短,博士占比不足千分之一,我们看发达国家的比例:
在美国,2.0%的人口拥有博士学位,而英国的博士学位则接近1.4%。 斯洛文尼亚和瑞士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口比例最高,分别为3.8%和3.2%。
所以由此看来,为了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博士人口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烂大街”的程度。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博士烂大街了呢?
首先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其次是因为认知藩篱。
人咬狗不会被报道,但是狗咬人就会。博士的占比小,属于新鲜事,当然容易被报道,累积起来你就会发现,这个社会怎么那么多人咬狗,也那么多博士。
当然,你所在的平台也会给你造成认知藩篱。我刚在老板的实验室打杂的时候,一度不好意思穿自己的lab coat,因为上面要绣字的,而我们实验室除了我之外都拥有phd学位,是的,老板有钱,不想招博士,还是博后好,效率高,且不用培训。于是我一个博士在读就成了实验室里的最低学位。
学生化环材的都可能有类似的感悟,在医学院,博士就好像是一个门槛,用来证明你是一个合格的打工人,有点类似于科研行业从业资格证一样的东西。还记得TBBT里面,西蒙(也许是)没有博士学位,他说他有个硕士,而别人都会嘲笑他。这还真的不是装逼,因为如果是授课型的硕士,给钱发证,学习时间一年多,无需做科研,和博士的研究内容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有时候大家会戏称硕士为“水硕”(当然必须承认的是,硕士学历的知识和阅历还是比大多数本科要强的)
在这种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工作环境下,你是很难发现一个低学历人口的,甚至你去咖啡厅数排队的人,都会发现半数以上都是博士,这个时候也许你会认为社会上的博士人口很多,已经烂大街了,这就是工作环境给你造成的认知藩篱。这也不奇怪,你去中华女子学院,也很难见到男人。
所以,朋友,还是正视博士这个title吧。都是打工人,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道题之前是“博士烂大街吗?”
首先,博士是不是“烂大街”的这个“烂大街”,就已经倾向性的体现了特定的结论,同时,“烂大街”作为一种语言建构,已经在污名化博士群体了。
我知道中央一个课题组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国内累计(1900年至今)培养的博士+海外博士回国就业的,总数不足一百万。
这一百万里还有已经因为寿终正寝和意外事故去世的。如果减去这部分,目前国内博士不足70万。而且这70万人里,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博士。(官员博士和博士官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先当官然后拿博士帽,后者是全日制博士毕业进入公务员队伍)。
这是什么概念?
70万除以15亿=0.46‰,注意,这是千分之0.46。
换成万人,就是每一万人里,只有不到5个博士。
十万人体育场坐满,只有46个博士。
王府井瞬时客流量就是达到10万人,也只有46个博士。
烂大街吗?
评论区大部分反对意见都是:不能这么算平均。
有要求说博士都在大城市的,应该算大城市博士是不是烂大街。
有要求说应该算同龄人的博士比例,看看34岁的博士是不是烂大街。
有要求说医院,高校,科研院所是博士的聚集地,应该在这些地方算比例,看高校里博士是不是烂大街。
在博士比例高的地方问博士是不是比例高?是说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循环论证吗?
博士水平烂不烂和博士是不是烂大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国内博士,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除了在职博士不太行之外,全日制博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都不太差。这个“不太差”的意思是,远远高于没有博士学位的人。但是和顶尖科学家比,还差一大截。
不要抬杠说怎么没人人一篇《自然》or 《科学》,没意义。从研究水平讲,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就是比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强(大概然事件)。
另外,不要用博士不会种地,博士不会造冰箱,博士情商低这种无聊的理由来批评博士,你把博士当全知全能,然后发现博士做不到,于是就说博士烂。你讲道理吗?
还有一种是说现在国内不需要这么多博士。博士扩招最后毕业都找不到工作。
从15亿人的人口体量来说,现在国内的博士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之所以博士现在找不到好工作,不是因为博士太多,也不是因为国内对博士的需求没那么大,而是国内针对博士的就业岗位,有效供给不足。
说得简单点,不是不缺博士,而是社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提供工作岗位。
以我的国际关系为例,实际上美国有庞大的智库组织,几乎针对所有国家,都有或大或小的专门团队,针对重点国家的专门研究人员,数以十万计,其中博士就可能达到数千人的规模。他们的研究细致入微。
但是我们国家的国别与区域研究,除了美国这个最热的国别研究人数多之外,中东问题研究者,全国甚至就几千人,这里面的博士(或者教授副教授)也就一百多人。
这是什么概念?是中东不重要?还是一百多博士就足够了?
我可以说,就国际关系专业而言,博士就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但是现在吊诡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国家社会市场对博士实际上依然有大量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就是没有有效供给。你说为什么?
看了一圈,发现一部分大佬的信息有点闭塞,看的我都心疼,吓得我赶紧更新。
免得让大家错过了一个亿。
以下是原回答:
(不定期更新)
没烂街,行情好着呢。
1.
广东省非珠三角地区,博士研究生待遇:
住房补贴(安家费)50-88W左右(又去看了一遍文件,修改了一下),直接给现金,打到银行卡里,爱咋花咋花,不是一定买房用。




(这边的高校给分房子,不是人才公寓,我去实地看了,二线海景房,都是一百多平米,四房二厅,有使用权,不能卖。)
博士的伴侣给安排工作,事业编。子女安排本市最高的公立学校。
年薪到手15w以上,全包20w出头。这边房价1w一平方。
(汕尾理工大学--先已改名为‘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
这是部分拟录取名单。


(表中大佬们如果介意,可以联系我删除。)


现在广东省疯狂建设大学,岗位大量,待遇从优。
2.长三角 滁州学院


3. 皖西学院(好有钱啊)
(该条信息由评论中
@你能咋地
提供,感谢这位朋友)


4. 安徽工业大学(评论区
@萧楚
提供)


安徽工业大学2021年度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_高校人才网?www.gaoxiaojob.com/zhaopin/gaoxiaojiaoshi/20210305/507878.html
5.安徽财经大学


6.安徽农业大学(2021招聘中)
生化环材看过来。


—————
更新:
1.
广州—大专院校招聘




年薪到手20w以上,全包30w上下。
一次性补贴10-30w,详见上文。
ps:宇宙中心是珠三角,珠三角中心是广州。能入编广州,给我一百万补贴也不换,谁去谁知道。
(珠三角的大专院校也很香,我觉得比非珠三角的本科好。)
2.
中山市-大专院校。(珠三角)


没补贴,年薪到手20w以上,全包三十左右。
比广州略低,个人觉得也比非珠三角本科院校好。
(其实珠三角的中小学待遇,比非珠三角本科好太多了,不过有升学压力,看个人选择。)
(珠三角好一点的中学,招聘教师基本都是博士以上。)
3.
广东省/揭阳理工学院 年薪28w(非珠三角)
(我猜公告里的年薪应该是全包,博士到手应该20w上下,有没有了解情况的朋友?)


4.
广东省 汕头市 引进全日制博士(非珠三角)


补贴0-50w。年薪20-25w。
5
广东省-肇庆学院


PS:
统一回复。
Q:应聘需要双一流、海龟学历,需要论文吗?
A:不一定,大部分的招聘公告上没有注明需要论文(好地段,珠三角长三角的学校或双一流院校有要求),招聘方会根据邮箱来信筛选,换句话说,一些学校能否上岸,完全取决于你的对手是谁。部分学校(新筹建的非大湾区院校),部分专业,经常招不满老师。(事业单位招聘相较于公务员招聘,是不透明的,里面弯弯坎坎的地方很多。里面事情都讲出来,可以写一本长篇小说。)
Q:薪资这么高?我不信。
A:公告上写了都不信啊,单位公信力这么差的嘛。(再说,薪资其实也不高啊,珠三角公务员了解一下?)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Q:双非土博和常春藤博士的工资怎么可能一样!?你骗人。
A:财政工资是一样的。地方政府给的补贴不一样,在学校里享受的学术资源、政治资源不一样。再重复一遍,财政工资是一样的。
---------
最后,说一点点心里话。
虽然这些信息大部分是公开的,但是蹲守信息和收集信息还是耗费了不少时间成本。
所以,假如你不信,可以质疑,但请文明讨论。
当初,研究各个地方人才政策,四处收集公告,初衷也帮给自己和朋友们找一个好岗位。
我贴的这些公告,大部分过了时效,因为我和一些朋友都陆陆续续上岸了,也就没有了蹲守公告的意愿了。
关于信息的收集,教大家两个很简单的办法,可能大部分人已经知道了。
1
登录全国事业单位招聘网,全国事业单位招聘网。
90%的人才引进、招聘公告都在上面找得到。
2020年3月-11月,我每天上午、下午都会去看两次,这就是我定义的‘蹲守’。
2
比较麻烦,收藏各个地方政府人才网,每天看一眼。
(也可以搞自己的目标城市)
最后祝大家都早日上岸,有疑问的地方欢迎私信咨询,不收费。
很多回答都是在瞎答,博士多还是不多,是要看行业承载数量的。
大部分高赞回答的算法:
博士总数/中国人口
正确的算法:
本专业博士产量/当年各行业需求量
所以当您觉得您的师兄们就业不咋地的时候,您就得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行业就那么大,如果它不产生增长,不提供更多的岗位,大概率卷的比银行招985本硕当柜员还难堪。
这里我要讲一个道理:高校招聘老师也是要看学生的量的。比如这两年高校招旅游管理的老师就少了非常多,为什么?因为这两年疫情,大众对旅游的看法是消极的,所以许多学校招不到学旅游的学生。而没有学生,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就都不愿意去招一个旅管的老师。
博士的就业路径是非常窄的,特别是没有强市场需求的行业,全是体制内,那您就要注意了。这种专业的博士,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您理想的岗位满员了,大概率要退休一个人,才能填一个人进去,你想留在这里就等十年后了,所以出现了续聘制这种天坑玩意儿。
比如生态学,生态学这个专业读博的人还挺多哟。但是,它现在招本科生就是一个极大的麻烦,大家都不选生态学全靠调剂,许多高校每年都在收缩生态学教职提供,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侧面来看,为什么明明不好就业还这么多人读这个专业博士呢?因为生态本硕很难找到工作,不管你是985还是世界顶级名校,不少生态学顶校本硕,在一些政府科研院所当没有编制的合同制人员,一个月4000到6000块钱,读完博士才有可能拿编制。
比银行当柜员还惨,柜员起码是收入还可以,有保障性。
而生态学就很尴尬了,要在这个行业混获得保障性收入,拿编制,不得不去读博。那么读完博就一定好么?不见得,因为大家都读完了,高校招聘量减少,政府又没有必要出资再建新的生态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又一个萝卜一个坑,满员了,招聘就开始对论文影响因子有要求,影响因子越来越高,应聘者苦不堪言。
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生态博士跑西南边陲去了,因为实在是找不到活儿干。
博士真的很多么?您自己看看赛道挤进去多少人再看需求量,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但是你说他们读博错了么?显然没有,做错这件事的原因是填错了高考志愿,而不是读错了书。
怎么说呢?
在高校工作,尤其是好一点的学校,开学院大会的时候,放眼望去,除了几个行政老师,全部都是博士。但是,除了学院会议,就算是在校园走一圈,博士也算不上满大街,多是本科和硕士生。
回到老家五线城市,大家恨不得来围观一下博士,因为平日几乎没见过呀。
你说博士烂大街了?
除非你家的大街指的是高校人才引进会。
我本科来自于一个二本学校,这个学校硕士点都没有,所以我读本科时候别说博士生,就连硕士生都不认识。
毕业后我去了个211读硕士,我在一个大课题组,所以接触了挺多的博士,但是我那些跟着普通副教授的同学们,很少接触博士。
再后面,我去985读博,圈子里很多都是博士,而且各个都很优秀,自身压力也挺大。但有次参加本科同学婚礼,同座的女生都说第一次和博士吃饭,突然发现本科同学里也就我读了博士。
我找工作时,发现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对我还是挺尊重的,张口闭口一个博士,很多都报销来去路费,一些小公司还会说你来了就是我们公司第一个博士。
所以总体感觉,博士还是比较少的
你得看什么街。
华尔街的话多半是。
中关村估计也不少。
但成华大道估计就没多少了。


一个博士生接受怎样的训练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
为什么那么多博士生都急着毕业?
如何系统地自学 Python?
大家在计算机学习路上,都看过哪些神一般的书?
如何正确的从零开始学英语?
科研大牛们怎么读文献?
读博士对今后有什么好处?
你们都为什么读博?
博士刚刚就业,主动过来回答一波。
第一,你感觉你身边到处是博士的身影,说明你的认知被扭曲了。你需要的是走出来而不是强迫自己去接受这种扭曲的认知。假设你在高校,那确实,实验室硕士打杂博士起步,导师团队没有十几把刷子都不能大声说话,这种环境你确实觉得博士烂大街,自己头都抬不起来,非常卑微。
但实际上我们国家还没有达到这种超级标准。这不是博士烂大街,而是你自己错误的把你身边的环境当成全国普适的环境了,实际上根本不是。我这里说一个抬头小秘诀,你多关注一些你们学校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各个企业的招聘简章,你会看到很多年收几个亿几十个亿的企业里面都没几个博士,这是真事。勇敢点走出去吧。
不要担心工作对不对口,这是招聘你的企业需要替你担心的事情;你要担心的是自己不要被PUA了,不要被企业轻易的打压你的价值,不要因为一时的环境影响了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如果哪个企业试图用这样的招数对付你,你要做的就是果断离开而不是试图恳求。
第二,博士并非一定要做自己对口的工作。博士既是学位也是学历,更是你过去一段时间里,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证明。你能读出来博士,说明你过去的十几年里,勇敢的闯过了高考,考研,考博,答辩等种种难关,这些关卡的难度不比企业那点资源能准备出来的面试笔试高得多吗?企业是愿意信这个的,至少开始的时候愿意信,愿意给你机会,至于你自己能不能抓住,那是你的问题。
我个人的建议,除非你是那种可以在自己本领域做到全国前5%的人才,否则做的专其实不如做的多。你做的课题够多,覆盖的面够广,反而是增加了你求职时候的适应范围。答主本人就是这样的例子,我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很多年前曾经做过的一个小项目获得了现在的这个offer,这和我自己苦心投入很多年的主课题基本完全无关,但是不重要,人要朝前看。
最后,走出困境,这个只能靠你自己。你能依靠的只有决心,和勇气。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错觉,产生这种错觉,主要是有三个原因:
1. 当一个人读到博士时,他就已经扎入了“博士堆”中了。他的同学们全是博士生,他的老师们也都是博士,这就有一种感觉,哇,博士真多啊。
2. 当一个人毕业后去求职,他找的肯定也是研究所、高校这种门槛就是博士学历的单位,而他的竞争者们肯定也是博士。被录用后,身边的同事们肯定大多数都是博士,所以这又给人一种“博士烂大街”的感觉。
3. 近年来,高校纷纷收紧编制,搞非升即走或末位淘汰制,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博士烂大街,博士不如狗。
因此,个人认为,“博士烂大街"是博士们短期内无法接受因市场供需变化而导致的博士学历贬值而产生的一种错觉。也就是说,单说博士总人数,其实是不多的,全中国大概也就70-80万人吧(2019年的数据,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么多)。但是,由于博士的就业面比较窄,大多数只能选择高校、医院、研究所或者企业里的科研中心,而这些单位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博士,所以导致博士内卷严重。
此外,新冠疫情的影响,一方面缩减了国内各个单位的人才需求(尤其是民营企业研究所),另一方面又使得很多本打算在国外就业的PhD们不得不回国就业,这就又进一步加大了内卷的趋势。
以我学校为例,我学校就是南昌市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在2017年的时候,校长还在天天发愁,因为我们急缺的那些专业所对口的博士,很少有愿意来南昌这个小地方的。即使有愿意的,也都被昌大师大财大吸引走了。
结果到了去年,形势大变,各种名校博士们扎堆来应聘,里面甚至还有北大的博士。在过去,清北交复的博士来应聘一所南昌的二本高校这种事,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在今年,这种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这侧面反映了,当前博士内部已经卷成什么样了。
PS: 后来我去人事处打听了一下,清北的博士怎么会来我们这种地方。人事处的同事们推测,可能是因为那几位清北的博士第一学历不大好,去不了好的学校,今年形势又不好,所以来我们这里暂时过渡一下。等他们做出了一些科研成果,大概率是要飞走的。我们校领导肯定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可能是这样考虑的: 清北的博士不要白不要,招了他们,短期内可以给我们学校加分不少。未来他们就算要走,肯定也要收他们一笔违约金。反正现在博士烂大街,空出的岗位很快就会有新的博士补上。
因此,现在刚毕业的博士们也不用太焦虑。如果实在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先找个双非甚至二本过渡一下。等未来时机合适了,再寻打算。目前编制越来越少,好一点的一本高校基本都搞非升即走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趁着二本高校还给编制,先进来了再说。
可以贩卖焦虑,但咱不能这样!
博士烂大街了,那你让硕士、本科、专科都家里蹲吗?连上街的资格都没有了,是吗?
我一直的观点是,年轻人有忧患意识是好的,但也不能这么焦虑啊!读本科的担心考不上研,读研的担心找不到好工作,读博的担心毕不了业。关键是焦虑没有用啊!你得身体力行的去干啊!在知乎上一个回答一个回答的翻,一个劲儿的点收藏,什么道理都明白,就是不干,就是不落实!
天天把内卷挂在嘴边,天天跟别人吐槽压力大,结果是文献文献没看,试验试验没做,组内汇报啥啥汇报不出来,导师批评两句,就上知乎上翻“碰上傻X导师怎么办?”,“读硕士/博士有没有用?”我想问:“这样有意思吗?”
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博士致谢看了吗?人家啥背景没有,人生道路上没有指路明灯,人家把自己变成了光!
我奉劝一些师弟师妹们,踏下心来多看点儿文献,多做点儿试验。文章不会写,试验做不出来,抱怨导师不负责任,不教你写论文,试验室破,做不出试验,我就想说优秀的导师,设备完备的试验室,你配吗?有几个博士毕业是一路坦?道都铺好了让你走?如何在有限的试验条件下做出新东西,这就是一个博士通过几年的努力应该回答的问题!老想着啥活不干学位证、毕业证就到手,高薪offer随你挑,我就想问一句“凭啥啊?凭啥是你啊!”。
博士就是再烂大街,优秀的博士也照样能拿到顶级offer,拿到高薪!你混个博士毕业,你找不到好工作,那是苍天有眼,那是你该,学校就不应该给你这张博士文凭!
睡前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激动,还请见谅!
我是正男,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专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们下个回答再见!
博士的确是烂大街了。
但是“烂”不在于数量,并不是说全村种蘑菇导致价格贱卖,而是你在北方的村子里种椰子树。
博士的定位是什么?读博到底是干什么的?
虽然我现在极度痛恨并且看不起日本,但是我还是觉得从理性的角度看,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学习与思考的地方。
博士在日本的定位就是“专门搞科研的人”。所以日本人不喜欢读博,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么多留学生撑着,日本人的博士都快绝迹了,他们找工作本科足矣。
而博士在国内的定位可能是“学历高可以赚大钱或者考公当领导的人”。这就导致在国内整个社会对于博士的定位太广泛了于是博士就显得烂大街了。你不搞科研但是不读研不读博你在工作上就会吃亏。硕士或博士学历单纯的变成了一个硬性门槛而不是需求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卡拉赞开荒来太阳井毕业的!明明高中生能做的事非要用研究生,明明本科生能做的事情非要用博士。
但是这个错不在博士自身,而可能是从第一个把硕士、博士学位当成硬性招聘门槛的公司吧。
在目前国内的发展模式下,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博士。我之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中国的每百万人的博士含有量却没有走了几十年下坡路的日本多,但是这个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国内发展极度不平衡,大部分博士只想去经济发达的地方。不只是科研,连深圳中学小学都能几十万抢来人才。所有人都知道人才最重要,马太效应,人们在羡慕深圳中小学老师的时候为什么不去看看大凉山的老师工资呢?如果大凉山的老师也能拿35万+的年薪,如果那个网红贫困县的400亿不是用来建山景房而是拿来招高学历教师,一个人年薪50万,10年培养一个人500万,十年时间,你可以让小县城里多出来8千个博士来支援建设,里面的中小学教师全是名校博士,到时候高考,谁比谁差?
扯远了,因为身在这个圈子,你周围存在的朋友也好对手也好,都是博士。所以全国每百万人口只有30几个博士对我们来说没有用,如果一个大城市里就拥挤进来几万个博士,为了拿年薪30多万而卷的飞起,这难道不是烂大街吗?
我没做过统计,但是猜测会是这样,如果重新统计一下我国能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博士含有量,应该是完全烂大街的状态。因为很多发展不平衡的地方,10万年薪招博士去深山老林里监测数据还TM抱怨信息挂了一年了没人报名?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情。
不想烂大街,就把饼摊大一点,摊到那些需要发展的穷地方,把一些适合和需求博士的岗位平均摊开在别的地方,人人有功练。
然而想想也不可能,既得利益者怎么会考虑“先摊饼带后摊饼”,人家只会把摊好的饼连同支援的鸡蛋火腿肠生菜土豆丝啥的用力一卷,卷出个一日千里,卷出个虎虎生风,卷出个恍如隔世,然后全部自己吃了。
不是的。
现在博士这个头衔说出去人家还会敬你三分。到哪天和本科生一样才叫烂大街。
烂大街这个词有点不负责任吧。
虽然国内学历很卷,但是也不至于烂大街。我就不信大街上博士一抓一大把,搞的博士就很好毕业一样,不用付出就能获得学位一样,说话太不负责任了。
相对于国内的人口基数,高学历确实很多,并且很多行业的需求缺口并没有填满。你就像各种高科技产业,如果烂大街为什么还被一些芯片企业卡脖子?
说出博士烂大街这种话,有没有感觉自己有够无能啊。
你看国内的博士学历与人口比例,你还能有这种想法么?
没错,高达千分之一的比例。就此推断,国内有多少条博士能烂大街的地方?
有没有很搞笑,又讽刺。
你看几十年前,考个专科就已经能说明你很优秀了,有的人甚至没学上。
随着学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专科本科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所以就有人感觉内卷很严重,是这样么?单纯的学历有用么?
有些行业根本不需要高学历人才,像一些职能部门,本来就是一个齿轮,要什么拖拉机。
但是很多人依旧会去继续往上考,毕业说内卷严重。这种纯属有点nt。
有这种nt行为还不如想想去什么行业,用什么手段可以多给自己要点package。
有能力的人,会在追求学历的时候追求,但学历并不是必须的,够用就行了。
言归正传,博士并不同于研究生那种高不成低不就,博士已经更加偏向于学术,这就意味着你要创造自己的价值。如果你创造出价值,只是单纯的996,那你所读的学位也是毫无价值可言,也只是为了工资,安于现状就是不努力。
说到头来,虽然没烂大街,但大多数都是维薪资论,还不如烂大街。
【原问题:博士真的多到烂大街了吗?】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数据[1]:


Percentage of 25-64 year olds with a doctoral degree (2020)
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对全球37个成员国以及9个伙伴国的教育年报。在25~64岁的人群中,博士所占比例Top3分别为斯洛文尼亚(4.5%)、瑞士(3.2%)、卢森堡(2.2%),其余国家均在2%以下。
这个比例,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烂大街」吧。
那么,为什么题主会产生「博士烂大街」的错觉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视网膜效应」,指当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到别人是否也具备这种特征。比如,你怀孕了就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你开奔驰了就发现满大街都是奔驰,你拎了个LV就发现满大街都是LV。
同理,你读博了,就发现身边都是博士的身影;你在知乎上浏览了一个关于博士的问题,就发现知乎在不停给你推送相关的问题。
参考^https://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education-at-a-glance-2020_69096873-en
首先博士肯定没有多到烂大街的程度,但博士培养数量确实多于社会需求,且专业之间存在数量不平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每年新增博士数量多过教职是相当正常的。毕竟一个导师每年都可以培养出博士,而一直要到他退休才能把教职空出来。除非一个国家的研究领域正在迅速扩张,否则新增博士数量总是会多过教职的。
其次业界的研究岗位也可以是博士对口的就业岗位。但是企业愿意雇佣研究人员是有前提的。首先,环境要相对稳定,投资人对企业有长期规划,这样要较长时间才能取得回报的研究投入才能有意义。其次,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要有一定的地位,从事需要高技术的环节。
而不同专业的导师招收研究生的动力是不同的。如果从事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或调研工作,需要研究生的辅助才能完成,那导师招收研究生的动力就大。如果从事的研究不需要他人辅助,那对导师来说,招收研究生基本就是奉献,招生的动力就弱。因此不同专业新增博士的数量就会有较大区别,而全社会对这两个专业的博士的需求的差别,很可能没那么大。
欢迎点击咨询卡片,聊聊博士就业。
科研的博士够不够我不知道,但教学的博士是肯定不够的。很多非省会的高校招聘一个博士不容易,留住一个博士也不容易。
今天看某西南非省会的省属高校招聘信息和公示信息,从很多角度来说还是很令人意外的。这是一所省属的老牌本科高校,还不是那些刚从大专升格本科的“市”属高校。
首先,它还大量招聘了非事业编制的专任教师,学历要求为硕士研究生。一般很多省会高校只有负责非专业教学的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任教师才会招聘硕士研究生,而该校的专业学院仍然招聘硕士研究生。
其次,它所招聘的博士引进人才的学校背景的确不是特别高大上。公示名单看来,单看学校背景,山川吉和部属211的博士都是比较好的,还有很多来自同省省会的双非省属高校毕业的博士。而在省会城市的高校招聘公示里去看,复旦、交大、人大、华五、武大和其他中大、厦大等中游985才算平均水准,部属211高校的博士就是比较拿不出手的了。省属高校毕业的应届博士,说实话我在现实中还没接触过。
第三,从年龄上看,它家博士招聘公示名单里不仅有很多80后应届博士毕业生,最年长的甚至还有75后的应届毕业博士生。而在省会高校,如果不是在职教师调动,那么35岁几乎就是应届求职的最后门槛。
这家省属高校改名“大学”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硕士点也有十几个。但显然城市限制了它在人才招聘上的门槛。但其实西南普通地级市还是蛮宜居的,拥有南方的气候环境,房价和物价明显的低于成都和重庆,淘宝网购也不会被视为偏远地区拒发。动车到成都和重庆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高铁在建,高铁开通后到成都只要40多分钟。
除了这所非省会的本科高校,省会城市的公办大专也把目标定在了招聘博士,但缺口其实还是不小。
其实再扯远一点,甚至是985和211高校的师生比都未必是合格的。如果要认认真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那么就算是985高校都应该提高专任教师数量,提高小班教学比例。据我所知,很多985高校的编制仍然有很大富余。搞非升必走、不给编制养蛊、搞科研富士康,还是某些高校太浮躁的结果。如果真的按20人小班教学为标准,那么我猜现在各大高校教师数量翻一番应该不为过。
问题是这条街是哪条街?如果是浙大路38号,玉泉老博们鱼贯而行,他们操心于研究课题何时能够有突破,匆匆忙忙吃完晚饭回实验室搬砖。如果是商洛的某条大街,一个人会因为博士身份被父母的亲朋好友同事花式吹彩虹屁,空气连充满欢快和尴尬的气氛。老博们,物以稀为贵,其实人也是。无论你是top高校人群中的普通那一个还是在家乡小县城的某类传奇,都要摆好心态,不以外界的评价而影响情绪,更不要限制你的选择。
去年导师邀请我给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作报告,分享工作心得。我开宗明义就说无论在社会取得了什么成绩、有什么title、薪资多少,回到实验室就只有两个身份:CS的学生,你们的师兄。我希望我们之间是自由平等的交流。分享完后,有将近十个准博士们问我问题,有一个师妹说其实我既不想当大学老师,也不想去it公司996,我想去做选调生,但是这样会不会导师觉得我不务正业,是瞎胡闹。博士这个身份会让人觉得只有走上过去优秀师兄师姐走过的的路,被父母导师朋友认可才是正确的,这本身就是种压力。我鼓励她和导师大胆的交流,最重要的是了解那些走到不同道路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毕竟我们终其一生是给自己一个答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25 12:16:54  更:2024-03-25 12:39:30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