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体制内七千,和体制外一万五怎么选?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体制内七千,和体制外一万五怎么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选哪个? |
给你们说一个规律: 普通老百姓的神经比社会现象晚,俗称: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比如: 2012年之前,你进体制内,既当官又发财……现在进体制,那就没啥灰色收入了,而且以后肯定越来越少,因为社会总要进步么! 再说,社会压力这么大,怎么可能让你接着贪呢。 比如: 你现在才想起来把你那几套老房子卖掉,发现降了几十万。 你现在才想起来要去银行,发现柜员真繁琐啊。 你现在才想起来学计算机去大厂,结果裁员了。 ………… 因为: 社会信息的传播有个过程,你在最末端。 ……………… 当官能不能弄钱! 现在领导们琢磨的都是安全下桩呢,你才反应过来想上桩? |
这种问题,回答很容易误导人,所以我来系统完整、有理有据的答一下。 首先给出我的总体结论:2.5倍定律。 意思就是,体制外现金类所有收入,达到体制内现金类所有收入的2.5倍,就可以考虑走人了。 同理,还有一个2倍定律。 就是,体制外收入没有达到体制内的两倍,那么千万不要走。 这两个标准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是我个人长期工作、知乎咨询、观察总结,思考得来的,不过总体上靠谱~ 关于这两个“金标准”,有几个点需要展开解释一下。 第一个问题,“2倍以下必不走和2.5倍以上考虑走”,为什么整出这么两个如此绝对而又无脑的标准呢? 因为简单。 绝大多人、绝大多数情况,只要参考着这两个标准来抉择就好了,大差不差、简单易用。 第二,收入究竟如何界定。 讨论此类问题,一定要把不同体系放在同一标准下考量,才有借鉴意义。 什么东西最有借鉴意义呢?自然就是你能够提取出来的工资性现金类收入,最有可比性。 工资性——是为了说明我们讨论的是劳动报酬。你不要跟我说什么在体制外可以倒货赚外快、搞金融投资什么的。 这么比较就没底了。所以,我们必须限定是因工作而获得的工资性报酬收入。 但需要明确的是,工资性收入不单纯指工资,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相信大家都懂,不多解释了。 能提取的现金——意思就是这个确实是现金,是你可以提取出来自我掌控的。 因为,确实有很多福利不是可提取现金类的,比如什么单位组织旅游啊,什么出国培训啊,什么高端体检啊,什么食堂便宜的饭菜啊,什么生活物资领取啊。 包括四险的缴纳基数等。 这些福利当然也很有用,但确实不好比较。 金本位社会,建议现金为王,现金流的快感相信大家都有体会,369抓现钞,所以我们的比较基础就是“钞能力”。 公积金——我认为唯一可以例外的,应当计入收入的,就是公积金总额(单位+个人)。 因为公积金数额不小,而且还是用于购房租房比较实用,所以可以计入比较。 综上,其他大家就不要再问什么税不税后,谁有额外福利等问题,彼此的计量标准都是一致的。 第三,处于2倍到2.5倍之间怎么办? 这个区间就是纠结区间了。毕竟世事无绝对。 处在临界点区间的收入差,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所犹豫也没办法。 毕竟不管什么标准总会有临界点。 接下去,正式讲讲为什么体制外要高2-2.5倍才行? 第一,众所周知,体制内的饭碗够铁 铁饭碗的意义可不仅仅指不会下岗。 说实在的,如果你是某种技术型人才,即使下岗也可以轻松跳槽,不愁找不到工作。 那区别在哪里呢? 在于,前者在平日的工作中,有深入骨髓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可以使人得到深层次的轻松和舒适。 体制内的人,不管对工作、对领导、对仕途有啥意见,他的议论基础都是建立在不会下岗失业、收入全额保证之上的。 就好像吵归吵、争归争、不满归不满,但饭照吃、觉照睡,纯粹争个寂寞而已。 而这种安全感,是需要付费的,代价就是外部收入差。 第二,客观上,体制内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所以压力小 这一点肯定会有人反对,觉得体制内也忙得焦头烂额。我解释一下。 体制内不创造经济价值,没有带货指标,业绩也不和收入直接挂钩。就算有指标也是人为指标,不是销售业绩这种生死指标。 当然,个别政治任务另说,但绝大多数谈不上。 因此,大体上体制内工作强度和纯市场还是有差距。 一般体制内跳去外面,工作量多半是要增加的,所以要有外部收入差来弥补。 第三,除了风险和强度,还有体验不同 说体制好和不好的肯定都大有人在。 但客观上,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它是朝南坐。 虽然体制朝南坐不代表个人一定朝南坐,但传导力或多或少还是有的。 无论多大的官、一旦进了企业,在体制面前就会瞬间地位反转,成为求人的小角色。 而再小的科员,只要代表体制出场,就是市场的座上宾,绝对的C位。 这未必有实利,但就是种体验,也许很多身在其中的人未必体会得到,不过一旦到了体制外才会有强烈对比的差异感。 这就是社会地位、社会尊严、社会身份,虽然没有真金白银,但也是要折算成收入价格的。 第四,除此以外,体制内非现金类福利,可能相对体制外更多些、更可获得些 注意,我不是说体制外没有,而是说可获得性。 最简单的,各类假期,包括公休假、年假、产假、探亲假、哺乳假、病假,体制内外都有。 但关键看你普遍能不能休。 当然,这方面也不绝对,有些基层公务员一年到头休不了假也不少。但体制内相对保障性好,这是公认的。 这些体制内外的差异性,决定了从体制跳出去,必须要有收入差,否则你就是亏的。 至于这个收入差为什么是两倍,我解释了,没道理,个人判断而已。 再接着讲讲,假如一个公司开我工资2.5倍以上,我是不是就决定走了? 未必。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如果开不到你两倍,你一定不要走;但就算开到了2.5倍,你还是可以犹豫一下。 为什么呢? 因为沉没成本。 当你已经处在一个稳定收入、稳定工作的状态(开不开心另说),要改变这种状态,就意味着一种损失。 假如你应届毕业,全新选择,去哪儿我都不会给建议,都没问题。 但已经在体制内的人,如果跳出去,没跳好,事后回过头比较原单位,后悔了。 如果在原单位,现在还旱涝保收、高枕无忧,结果现在一片暗淡。 没比较就没伤害。应届生找工作找了个坑,果断就换一个就行,没什么大不了。 但体制内跳槽失败每每回想起来,简直要命,很打击气势,所以要慎重,就不光是一个钱的问题。 这方面是有案例的,我以前窗口有个同事,比我大几岁,临时工。干一样的活儿,收入是我一半不到。 后来聊起,这哥们儿转业后先进的银行做金库保安(正编),算半个体制内。 后来可能是觉得层次比较低,正好有个机会,没了解清楚,就进了一个研究所(事业编)。 但没想到这个研究所没多久就取消编制市场化了,他就变成了企业工。 再后来这个研究所居然倒闭了。 之后他又去找军转办,人家不理他了,因为只保一次分配。最后他就彻底变成了社会人,经人介绍在我们这里做窗口。 然后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这儿他这个年龄、三十七八岁的合同工还有几个,但他是最郁闷的一个。 尽管大家都没学历、都没本事、都前途渺茫、都只能混下去混口饭吃,但他最捶胸顿足。 因为当初呆在金库,现在收入至少翻倍以上,而且他说比我们这儿舒服多了,不像我们这儿天天吵架,忙起来午饭都只能换着吃。 相比之下,其他人就没有这种痛苦的回忆,没东西老是比较加深痛苦。 所以我才说,体制内不是不能外跳,但要考虑清楚。 对内,要明晰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一时的压抑而冲动辞职。毕竟我长期教人摸鱼、调节心态,兴许可以抢救一下。 对外,尽可能摸清行业信息和自己的斤两,别想当然的以为,我可以拼、我能破釜沉舟、别拦我。 体制人跳槽不是这么玩儿的。 君不见领导们跳槽都是带着级别职务直接进的国企中高层,背后还有各种关系牵扯背书,绝对亏不了自己。 普通人跳出去就是裸奔,没点硬通货傍身,会计、码农、律师、才艺什么的,社会分分钟教你做人。 回到题设。 七千和一万五嘛,刚好处于两倍的临界点,光从收入来看,起跳的最基础条件是有了。 不过正如我所说,最基础和就要跳是两个概念,需要客观衡量的东西也不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我建议由此类想法的体制人,最好能够多接触市场、多了解行情、多尝试些价值行为。 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 如果干啥啥不行、脑子没想法的真的别冲动。 体制好歹包容你,社会上更没好人。 over 议论比较多,补几个内容。 第一,其实你可以想想,我们讨论跳出体制,更多是在讨论什么? 比如。一个处以上领导干部,做着局长处长的位子,他去体制外,得是什么岗位才行? 又比如,东部大一线,公务员到手15+,你要他跳,得30-40左右。 30-40w是什么薪资水平,是什么样的人才? 所以,真正有这种需求的,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就是处于基层、次线城市,体制内收入实在很低的; 要么就是自身却有专业,各方面实力很强,去市场上拼一下绝对有前途的。 一般人既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有了也缺乏外跳的动力和理由。 第二,国有企业,医院学校 这些算不算体制内,当然算。 适不适用本文的理念,同样适用。 但是~不适用这个标准。 道理也很简单,为什么讨论公务员和事业,因为虽然它们也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单位,但总体上,运行逻辑是一致的。 我们为什么能在知乎经常讨论公务员,也就是这个原因。如果都不一样,就没法形成共性讨论。 而国企、医教,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太大。 不同性质的国企,其运行内涵都不一样。其所在的行业性质也差异太大,所以就没法儿趋同讨论。 我所提出的“个人见解标准”,也就不可能涵盖各类国有企业。 第三,标准会不会偏低 有不少朋友表示同意这套跳槽逻辑,但认为2.5倍偏低,应该是3倍,甚至有狮子大开口五倍六倍的。 这个东西嘛,其实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一杆秤。所以,你看我写得是“2.5倍以上可以跳”,说明这只是个低线,是开放式的。 有的人非常舒适于自己的公务员岗位,觉得自己很有范儿,体验极其良好(正如我分析的体制内外收入差原因一样)。 这样的人,你给他再多钱他也不会去体制外,甚至,他还产生了金钱厌恶,觉得钱有什么了不起。 那你就是跪下来求他也没用对不? 所以,标准没有问题,差异自在人心吧~ 三论。 其实大家讨论这个问题我是支持的,这些问题藏着掖着也没用。 你藏着,神神秘秘的,人心里还是会想,会比较,不如拿出来,讨论一下。 给某些有需求的朋友做个参考,挺好。 至于说有的朋友认为是3倍,甚至4倍,我认为也没问题,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内心的标准肯定不一样。 但是,也有跑偏的观点。 比如,简单的将体制内一万收入等同于体制外两万五的收入。 请问,这个比较逻辑能对吗? 很简单,很多体制内一万的人辞职了,马上出去找,都不一定能找到一万的收入。(人性化差异不同) 谈何两万五? 因此,这个逻辑只能反着说,不能正着说。 只能说,体制外有两万五的职位明确要你,你体制内一万的人可以去。 但不能说,我现在体制内收入一万,就等于外面的两万五。哪里一样了?明显不一样。 至于为什么有这个倍差,我也讲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改变”。 改变必定有机会成本,而且现实中的机会成本很大。甚至你将来后悔都算是机会成本。 这也不光是体制内跳槽的问题,就好像你今天做it小主管一个月两万,明天我说有一家金融信息企业可以多加五千要你。 你去不去?你肯定得犹豫啊。 什么金融信息,靠不靠谱,毕竟去了再回来小主管也没了对吧。不加个一两万你也不去啊,对不对。 所以,要打破“改变”,必定需要高额的机会。只不过,体制内需要的改变成本相对高一些而已。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对于体制内外的跳槽比较,我本意只是一种经验推论,并没有道德和对错的问题。 但有的人一看到这个话题,就跳出来说体制内干什么活了,凭什么2.5倍才跳,有什么了不起。 或者,看这帮人又在比收入,国家完蛋了。 请问国家是这么玩蛋的么? 我向来反对圣人论和道德论。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真想规范和约束,就不要藏着掖着,老把体制内搞在圣人和道德的逻辑内,很容易让人看不到真正的问题。 反而,只有以普通视角看待,才能够发现其中人性的问题,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哈哈,欢迎来关注我~ |
|
|
体制外的一万五,是你今天有,明天就可能没有的一万五。 体制内的七千,是你无论怎么躺平摆烂,都会与你一生相随的七千。 而且,这七千。 是你生病报销比别人多的七千。 是你生病花费比别人少的七千。 是你缴纳公积金更多的七千。 是你有许多,这看不到,那看不到的隐性收入的七千。 我给你一个数据。 2021年,清华大学签三方的毕业生中里。 有15.8%去了党政机关,有30.3%去了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 基本就是接近一半都选择了体制内。 而在没有选择体制内的一半中,有24%选择了国企央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铁饭碗)。 题主怎么选,我不知道,但跟着比你更优秀的人选,错的概率总是小的。 |
巧了,这让我撞上了。 我和我好兄弟刚好和题主说的差不多,我俩都27岁,我体制内7000,他体制外15000-20000。 由于关系密切,平时交流也多,我俩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大致都分享一下 体制内也分好几种吧,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军队文职、工勤人员。目前大家能摸到的是前4种,前4种如果都是拿7000,那也是有差距的。就谈公务员和事业编(其他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就不说了),乡镇级、县级、地市级、省级那也是有差距的。单位级别不用说,越高越好,级别越高,意味着你单位所在地城市规模越大,生活质量也越好(当然说的不是我),你从事的业务工作也就划分的越具体、规范,这就是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当然,职务晋升前景也越好。乡镇公务员(事业编)的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但是吃苦归吃苦,乡镇公务员人员变动是真的快,有能力,会为人的话,我还是见过不少同龄人被提拔到副科的。至于乡镇事业单位的话,还是算了,原因不表。 1、工作 薪酬差距摆在这了,那就看谁做的更多呗 我是地市级事业编(农业推广口的),去掉五险一金每月到手6500+,勉强算7000吧,工作不累,正常8小时上班,平均能摸鱼4小时,未来生涯的话一眼看得到头,除了坐办公室处理文件和业务系统偶尔也出差,有双休,有公休,正常法定节假日都放假,不怎么加班。房贷月还4000,娱乐主要靠打lol,和女朋友异地恋(毕竟考公很难考到一个地方),买了一张小电动,每个月除了吃饭和返乡车票,基本没有开销,但是也没有存款。前途的话,家里没啥关系,混吃等死。 他是某工业品厂家地区销售经理,前两年收入差不多就6000+左右,近两年主要由于自己能力强,厚积薄发,跳槽之后领导也颇为重视,收入迎来快速上涨。工作的话几乎每天都在跑,跑门店、跑农场,主要是和地区经销商打交道,主要是陪客户,陪吃陪喝陪玩,当然,能让你陪的门票是你业务能力好,产品过关,剩下的全看小伙你会不会为人,同样的产品,我就愿意买你手里的(对比他的前任地区经理)。工作强度的话看你客户要不要陪酒,不陪酒不累,陪酒就要命。没有特定休息时间,当然也没有特定上班时间,电话来了就是工作。房贷月还3000,基本无压力,对了,这个逼今年把首付借的钱都还清了,前途的话,马上做省经理了,以后的事不知道。 2、生活 上文提到,我和我好兄弟都买了房,我的工资注定了我还完房贷和生活消耗外几乎不会有存款,还好我自己做了点兼职(和工作专业无关)算是勉强能活下去,家里?家里六个钱包都让我掏空了干房子我还能找家里要?所以我的娱乐就是打游戏,要不就是回家找女朋友耍,旅游是不可能有的,一个是因为疫情,需要单位领导报批,所以不可能让你出省,另一个是没钱,是真没钱! 为什么说我明明在市里工作生活质量不好呢,因为我装修不起房子。 住的400块钱一个月的城中村,嗯,有卫生间,有厨房,有卧室,不过它们隔得比较近罢了,cbd、咖啡馆、酒吧、ktv、桑拿洗脚是和我无关的,当然我也不喜欢这些,我的电动车可能也不喜欢这些地方的停车场吧(羡慕丁真的小马)。吃的话单位附近炒饭盖饭沙县小吃随便将就,十来块钱一顿,吃不起好的,也没必要吃好的,偶尔那狗东西也会请我搞两顿好的,但也不能总让别人请吧,所以我一般拒绝,或者吃完了请他搞个烧烤,哥俩搞点小冰啤酒。 他的话,别看狗东西赚挺多(对于我们西南小地方来说),生活还是很朴素的,平时就养养车,在常驻地方也租了个民房(城中村),由于大部分时候在出差,一个人时候也就随便乱将就,炒饭盖饭的就搞了,玩玩手游,陪陪客户,偶尔约约朋友吃饭啥的,回家就和他老婆腻在一起,因为事业上升期,也比较有干劲,因为疫情,旅游啥的也是没有,偶尔陪她老婆市区逛吃一下子,或者时不时给我捎上周边农家乐搞个bbq啥的。 3、地位 这个我可有话说了。 先从我俩找女朋友说起, 追女孩子靠个人本事,但是老丈人丈母娘只看得见标签 我的标签:体制内、市区工作、收入稳定、有房 狗东西的标签:有房、但是是个臭干销售的(无歧视,纯调侃,毕竟我也想去和他干) 所以这是很直观的,老丈人(未来岳丈)眼里的我们。 但是! 重点来了 那狗东西结婚后呢,家里大小事,但凡要用钱,人大手一挥,开着车就去置办了。老人家生病或者邻里邻居拜访啥的,摸摸口袋也就搞了。老丈人的态度转变很大,如果之前是勉强认可的话,现在应该是嘴巴笑的咧到后槽牙了。 再说说我,彩礼、三金、婚纱照、婚礼费用,我家6个钱包空了,又不能做生意或者干啥,掏不出来,真掏不出来。未来岳丈看着我倒是没话说,女婿在市里工作往外说也不丢脸,有个啥力气活或者要办啥事倒是勤快点也就办了,但是真要掏钱干点什么事的话,除了冒汗咬牙抠点出来,要么就是借,别的真没办法(没办法,我和女朋友都是普通家庭)。 这属于是,我未来岳丈有面子,他老丈人有里子,地位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吧。 所以,你体制内7000+,靠不了父母,有做好当城市里的农村人的准备了吗 暂时就这些,想起来有啥再补吧,希望能给题主提供点参考。 |
我说过很多次的“三倍定律”又要拿来讲讲了: 除非你能在体制外拿到体制内3倍以上收入,否则不建议选体制外。 为啥? 听我慢慢给你分析: 公务员群体,从部委的到鸟不拉屎乡镇的,区别非常大。 但是,体制外也一样也是五百强总部高级经理到富土康流水线血汗工人都有。 所以,要对比自然是按同等情况对比,田忌赛马的伎俩只合适用来抬杠,不合适用来讨论问题。 |
|
拿教育部高教司的处长和民办高校的青椒比是欺负人,拿麦肯锡高级白领和乡镇综合执法队员比,那一样欺负人。 字节跳动这种大厂,有零食咖啡、有食堂、有健身房、有活动室、休息室,省市实权大机关有内部食堂、内部超市、甚至健身房、洗衣房、理发室…… 互联网大厂能给应届生开三五十万年薪,苏南浙北珠三角地方公务员也有三四十万收入(这两年整顿滥发津补贴后,还有二三十万)。 当然,这说的都是顶级待遇,更多的体制内和体制外普通人,也不过都是拿着一月三五千死工资在过日子罢了。 但是,同等条件下,谁稳定性更高呢?谁更受丈母娘欢迎呢?谁不怕中年危机失业呢? 说直白点,体制内最大的福利就是稳定。 稳定的重要性,有人23岁就懂,有人32都未必懂。 黑老师虽然是知乎公考话题优秀答主,但是绝对不会推荐所有人都考公务员事业编。 去年知乎有个小县城事业编的同学在知乎提问,说看到自己在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大厂同学风生水起很难受,越来越受不了和同学的差距。高赞回答里都是说大城市多艰辛,小城市多悠闲,这就让黑老师很不爽了——分明是鸡汤洗脑的套路。 小县城事业编确实生活压力小,但是无论教育、医疗、娱乐还是眼界跟北上广深差距都是十万八千里的。更别说互联网大厂收入是小县城事业编的N倍。 估计这会儿又有老朋友疑问:你不是常说码农青春饭中年危机么?怎么又开始吹码农好了? 这就是“三倍定律”的意义了:在体制外你能收入超过体制内三倍以上,工作10年基本上就赚到了体制内干到退休的收入了,考虑到理财收益和房产增值,这时候无论怎么转型,都是可以安稳退休的。 深圳互联网大厂年薪百万程序猿绝对不操心自己以后过的不如年薪30万的深圳政法单位公务员。 三十多岁被裁员了出路?记得马老板说么?让被阿里裁掉的员工去体制内(政府和大学)。 |
|
当然,你也别真的35岁才想起来考公务员、事业编。 少则三五十人竞争、多则一百甚至一千人竞争的岗位,你是哪里来的自信能一年之内就手到擒来呢? 一旦超过35周岁,连报名资格都没有了,到时候准备怎么办呢? 所以,听黑老师一句劝: 家里条件不行,自己又有能力,可以先去体制外挣大钱,不过要把退路提前算好。如果能在30出头挣到大钱,再顺利进入体制内,那才是人生赢家。 你以为这么完美的结局是黑老师迎合马老板编的么? 黑老师的同事就有很多这种情况:名校研究生毕业到大厂挣钱买房,拿到户口,攒够工作经验和钞票,上岸省直机关,体面稳定,孩子还能继续享受一二线城市高考福利。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穷人家的孩子一毕业就考个看起来高大上的省直机关公务员,也免不了下班去开摩的命运。 |
|
我是黑老师,一个值得关注的职业规划答主!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记得点赞收藏哟~喵喵~ |
|
黑化肥发灰 6024 次咨询 5.0 公务员考试优秀回答者 957007 次赞同 去咨询 需要个性化职业规划服务请走付费咨询渠道,咨询结束后选择不公开即可,知乎2021年度付费咨询业绩第一答主为你服务。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