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我们班有个同学考上了清华。为什么老师只说他很努力,不强调他很聪明? -> 正文阅读

[教育信息]我们班有个同学考上了清华。为什么老师只说他很努力,不强调他很聪明?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为什么不强调他智商高 为什么不强调她爹妈是大学老师 为什么不强调他家有钱 资源也多 为啥只强调努力
老师强调他很努力,你可以向他学习,也努力地去学习。或许你的资质和资源相对一般,还是考不上清华,但你的努力能让你考上相对更好一些的大学,大学毕业时或许能有更多的选择。
相反,老师强调“他智商高、父母是大学教师、家里有钱”,有什么意义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你只会想(毕竟老师没强调这些,你已经这么想了),我不聪明,父母学历一般,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我学习不会好的,要不就不学了吧。
上网久了,我越来越不喜欢强调所谓“天分”在学习中的作用。诚然,天分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但先天和后天的东西,不是泾渭分明的。一些学习方法、习惯、效率上的东西,很容易被归入天赋,但它们也和投入学习的精力相关。把一切都归入天赋,并作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对个人发展实在没有意义。
对于家庭背景、资源,我也是同样的观点。网上部分人极端吹捧富人子女的努力,忽略他们的优势,我自然不赞同。但部分人将自己的不如意完全归咎于家庭,而自身却没有做任何努力,我以为同样不可取。
简单来讲,听说一位同学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可以认识到“自己努力学习也考不上清华”,但也应该鼓励自己好好努力,尽可能地去考一所好大学。而不是将他人的成功完全归因于天赋、家庭背景等,并把缺乏这些作为自己惫懒的借口。
强调他很聪明、智商高,同学们不干了;
强调他家境好且家长教导有方,家长们不干了;
强调他学习有自己路线、上课不听,老师不干了;
强调他上过补课班或者网课,学校不干了;
强调“清北不是教出来的”,谁都不干了。
如果再强调他游戏打得好、擅长多门运动、广交朋友、恋爱谈得好,那估计相当一部分人的世界观就要崩塌了。
如果告诉学生们这些真相、让绝大部分学生明白了自己根本不是考清北的那块料,那么学生们自暴自弃摆了、影响校风,谁来承担责任?学生们在学校开始狂欢、破坏纪律,谁来承担责任?学生不愿再牺牲双休假期为“自愿”加课付辛苦费、家长不愿为学校的各种离奇古怪的收费买单,导致学校入账减少,谁来承担责任?本来一个清北指标班主任老师能分红 xx 万,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考清北与老师没关系,钱飞了,谁来承担责任?
唯有“努力”这瓶万金油,虽然无法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可以画出一切大饼;唯有“努力”,能全方位哄好学生、家长、社会:反正你“努力”就是了,反正“努力”是个无底洞,你没法证明无限大的努力不会稳上清北吧?更何况“努力”完美契合瓷器千百年来“天道酬勤”“吃苦是福”“享乐有罪”“苦尽甘来”的优秀传统美德,维稳属性又大大增加。
别的你也学不了啊
你们班老师很懂心理学,因为努力是后天勤奋的结果,聪明只是他先天的优势,老师要告诉同学们: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努力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对待学习的态度,决定了同学们的未来。
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对鼓励和表扬做过专门的实验。她把参与实验的孩子随机分成两组,让孩子完成拼图任务。第一轮的拼图非常简单,实验结束后,她对两组的孩子说了不同的话。


第一组孩子以鼓励为主:“你在拼图的过程中很努力,所以表现很出色。”
第二组孩子用的是泛泛的表扬:“你在拼图上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也就是说,对第一组孩子的努力程度,进行了肯定;对第二组的孩子智商上进行了肯定。
第一组孩子会觉得,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己努力才得到的结果。第二组孩子就容易认为聪明是活动成功的基础。智商是孩子已经拥有并客观存在的,但是努力则不同,并努力的肯定,说明了实施表扬的人,肯定了孩子的劳动付出。
第二轮的拼图,孩子们可以自由的选择,一组任务较难;一组是容易的。结果在被鼓励的孩子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选择了相对较难的任务;那些被表扬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相对简单的任务。
这是因为那些被鼓励的孩子,更敢于面对失败;那些被表扬的孩子,更怕出丑,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于智商。
第三轮,卡罗尔-德韦克让这些孩子完成他们这个年龄段不可能完成的拼图任务,任务失败以后。这些孩子对失败的态度差别很大:那些被鼓励的孩子,觉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努力。”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觉得失败的原因是“自己不够聪明。”。
聪明虽然跟努力有关系,但总的来说是先天决定的,是上天赐予的;努力着不一样,努力是学习态度决定的,在学习上,不是非常聪明的人,通过努力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聪明的人很多,但是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是少数,如果聪明不用在学习上,这位同学根本不可能考上清华,所以,老师才在大家面前强调这位同学的努力。
怕你受不了,孩子
其实老师很早就看出很多同学其实考不上好大学了
但是不能直说,怕你受不了,想不开蹦了
看了一大圈下来,只有努力是你能做到的
结果你还不做,在知乎发问
确实有的人是这样的,明明啥都不如人
还质疑别人有天分且努力。
人的一生是一个概率游戏。任何在社会意义上更具优势的有利条件,其唯一的价值在于提升一个人做成某件事、达成某个目标的概率,而不代表条件与结果之间具有一一对应性。
如学区房,好的学区房肯定对考好大学更有利,但有好的学区房考不上一本,县城中学考上清北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大学老师的孩子在考大学方面的确会有优势,然而双一流大学的教师子女考不上本校的情况也多了去了。智商高、家里钱多等等,也都是一样,它只是在提升你达到某个成就的概率。
而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每年清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招生人数约为6000人左右,而每年高考报名人数近千万。假如“有钱”能成为考上清北的充分条件,清北录取的这6000多人就是同届考生中家庭最有钱的6000人呢?
显然不是。有大量并没有那么有钱,甚至可以说家庭条件很差的人,反而反超了那些家庭条件好的人。这也就说明,有钱、家庭条件好只是考上清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否则,这些人的成功该怎么解释呢?
假如我们把智商、学区房、父母职位等看作是不可改动的客观概率,那么努力就是普通人唯一可调的主观概率。忽略一些人家庭条件的优越空谈努力是不可取的,然而忽视优势条件的概率性,看不到个人努力在成功起到的作用,也是偏颇的。
不说现在,就说以前,同样是王公贵胄、功侯子弟,有着同样优越的条件,但有的人就能继承祖上基业发扬光大,而有的人就只能是成为纨绔子弟、败光祖产,并且后者的概率远远高于前者。比如在《后楼梦》里,虽然贾家仍然势力庞大,但所有人都知道贾家的衰败不可避免。
人生是一场概率游戏,不仅高考如此,其他方面也差不多。比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物质生活,只是提升了你过得更幸福的概率,但从来不表示挣钱多了就一定幸福。任何将提升概率的优势条件视为达成目标的必然条件的人,最终也极大概率会收获失望。
斯坦福教授10年研究:停止夸孩子“你真棒”,比天赋更重要的是努力!
之前,我们总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侧重性格方面,但人的能力,是一辈子都可以增长的。
儿童智商测试发明人比奈说过:“小时候最聪明的人,长大后不一定给还是最聪明的”。说明人的成长是还是主要靠后天培养。
然而,崇尚聪明的固定型思维的家长(包括老师)有很多。在他们眼里,孩子聪明出生时,或到了某个年龄就定型,固定不变了。
假如家长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限制孩子的终身成长。而成长型思维,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更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思维模式——它们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
固定型思维(Fixedmindset)Vs成长型思维( Growthmindset)
一、什么是固定型思维?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在讲成长型思维之前,我带你先认识一个人,了解她的研究故事。
她就是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首届“一丹教育研究奖”(3000万港元,约合387万美元)获得者。


当她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者时,她想搞明白一个问题:人们是如何应对困难的,一个孩子怎么与难题“做斗争”的?
她用的是观察法,先把一些孩子领到教室,给出一些测试题,起初的比较容易,后面的题逐渐变难。
她发现:一部分孩子,先咕噜几句,不久急得满头大汗,摩拳擦掌后,最后竖起白旗败下阵来。
与此同时,她观察并思考:孩子们应对难题的策略,琢磨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感觉。
而这时一个10多岁的孩子,把椅子向前挪了挪,搓了搓双手,吧啦了嘴,大声说:“我喜欢挑战!”。
并用一种满意神情看一下她,自言自语道:“你要知道,本以为这些问题能让我长见识着!”
她被这个小男孩惊叹了!孩子的表现,似乎参透了当时她没有参透的道理,一下子启发了她!
这样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在“失败”的打击下气馁,甚至压根儿没有觉得自己失败了,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在学习。
而很多人认为:一个人要么聪明,要么愚笨;而当自己失败了,意味着自己就是傻瓜,就这么简单。
于是作者下决心一探究竟——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能将失败转化为天赋。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拥抱失败呢?
为了解决这个困惑,德韦克做了大量研究,最终,她在著作《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看见成长的自己》)中首次提出了这两种思维。
☉「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用来说明不同思维模式对人的影响。


徳韦克对这两种思维模式下了定义: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下,学生们相信他们的能力、智力、才能是一直不变的,他们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看起来永远聪明;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Mindset)下,学生们相信他们的才能和能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良好的教育和坚持不懈来提高。
就是这一思维模式不同,孩子的成长是迥异。
☉徳韦克后来 1998 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想验证两种思维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实验是这样的:德韦克找了一千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一部分学生夸”你真聪明”,对另一部分人夸”你真努力”。
被夸奖”你真聪明”的学生,大部分会拒绝继续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同时,在接下来的测试中遇到难题时成绩会一落千丈;
而被夸奖”你真努力”的学生,不仅勇于接受挑战,甚至愈挫愈勇。
所以,一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样的思维模式:热爱挑战,相信努力。
那么,孩子仅仅五年级,是不是还有很多机会成长呢?!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感觉自己一生在成长,不仅仅我们对待孩子,包括我们自己。
说到这里,你会想,平时自己是什么思维模式呢?
下面有 10 道自测题,可以帮助你更好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也以此观察孩子。
1.接受有用的负面意见;
2.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任务;
3.认为努力可以改变自己;
4.面对挫折毫不气馁,愈挫愈勇;
5.会从别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并得到激励;
6.遇到问题时喜欢找借口而非直面问题;
7.相信智商天生注定,不可能有任何提高;
8.凡事追求完美,犯错之后感到不可理解;
9.永远想要去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证明自己聪明能干;
10.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特点不可改变;
如果你符合前五种描述,说明你偏向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你符合后五种描述,则偏向僵固型思维模式。
也可以给自己统计一下分数,前五题回答是,得1分;后五题,回答否,则得1分,两者累加得出总分。超过7分,说明你大致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哈佛大学儿童行为科学家Richard Weissbourd 教授的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发育时期是有高峰期的,孩子在10岁前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第一次大脑的发育高峰期,就在0~3岁,第二次发育是在3~6岁,第三次是8~10岁。
要想抓住孩子大脑发育高峰期,就可以把握住这 3 次机会,用事半功倍的方式去提升他们的智力发育,可定终身!那家长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一、0~3岁主打一个“聊天”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 孩子更聪明, 不是靠阅读而是聊天!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词汇量,而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
美国人类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著名的“3000万字差距”研究揭露了中产和普通家庭扎心的真相: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到四岁时,与出生在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会少听到3000万个英语单词。10岁时,贝蒂和托德进行了回访:那些词汇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人员还指出,和父母交流较少的富裕儿童,语言能力和大脑反应较差,而且比贫困儿童的结果差;而贫困儿童在和父母谈话更多的情况下,大脑反应同样好。
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强,这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技能、社交技能和口头推理能力。
也就是说,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词汇量,而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当我们想通过给孩子上各种早教班、记忆训练,读更多书,或灌输更多想法来弥补“3000万字的差距”时,不如更多地与孩子交流,因为后者对孩子大脑发育影响更大。对大脑来说,最重要的是互动。
跟孩子交谈,如何做到有效互动呢?
我之前尝试和儿子进行一种“睡前废话”的交流方式,坚持半年后,儿子的变化令我惊叹。我列出了365个话题,从情绪、梦想、兴趣到科学知识、家庭关系等都有涉及。每晚我们都会聊一个话题,答案不拘一格,只需倾听与引导。经过半年的实践,我发现了儿子的巨大变化。本来内向的他变得开朗了,情商也有所提高。从我引导他,到现在他掌握主动权反问我,一起思考更深的层次。
1、如果给你一百元,你准备怎么花?【金钱管理】
2、如果小狗会说话,你觉得它会说什么?【想象能力】
3、你觉得幸福美满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幸福认知】
4、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每天都要上学吗?【学习价值】
5、如果爸爸妈妈不高兴了,你准备怎么安慰我们?【关爱能力】
6、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管理听话和不听话的孩子?【管理能力】
7、周末我们准备出去郊游,你觉得要带哪些东西?【规划能力】
8、你觉得自己最擅长做什么事呢?【自我认知】
9、如果你非常努力,但依然没有考好,你会怎么做?【抗挫能力】
10、用三个词来形容妈妈,你会用哪三个词?【亲子关系】
聆听、尊重与孩子的对话,远远超过那些昂贵教育机构和补习班的效果。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就是父母用心的陪伴。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点滴里。
我整理了一个和孩子可以聊的365个睡前话题电子版,可以打印出来一天聊一个。


二、3~6岁主打一个“记忆”
如果说家长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孩子已经错过0~3岁大脑发育阶段,现在已经四五岁了。别急,3~6岁同样是个孩子不可多得的大脑发育期,也是记忆力快速提升的一个年龄段。
脑科学博士实践证明:睡前半小时死磕3件小事,普娃学习效率暴涨300%!
买了一堆脑学科的书研究,终于让我找到了让普娃学习速度惊人的方法,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娃从背书难逆袭“过目不忘”!
海马体真的可以实现无痛学习!它的学习速度相当惊人,如果你的孩子能利用海马体学习,可实现你学1小时>别人学8小时。
曾经我娃的背书、做题就是全家的灾难:这题又错?上周刚背的古诗不记得了?为什么明明复习过错题又做错了?其实都是大脑中的海马体认为这些信息不重要,不值得长期被记住。
日本著名的脑科学博士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去“欺骗”海马体,记忆力就能暴涨300%。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成为学霸并不难,按照大脑记忆的原理去学习,孩子的记忆力就能快速提升,在中小学基础知识占比很大的考试中取得高分并不难。
只要在一个月内,让这个信息反复出现,海马体在不断调用这个信息的时候,就会认为这是重要的,就会把长期记忆的大门打开,把这些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
有效的复习频率,能大大减少孩子做无用功(复习)。学习完新知识后,并不需要孩子每天复习,因为这也不符合大脑的特点。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按照这个复习频率,两个月内进行了4次复习,海马体就会认为这些信息是重要的,允许它们进入大脑皮质,作为重要信息被存储起来。


池谷裕二还提出,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对白天吸取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晚上睡觉前对于某些知识点感觉没理解透彻,或者题目不会做,但是睡一觉醒来后,茅塞顿开,学习中的难点也变得清晰起来。因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也在工作,帮助我们理解消化新知识。
每天睡觉前30分钟,跟孩子一起做3件事情,孩子智商越高,这也是普娃逆袭的秘密!
第一件事:睡前让孩子背十分钟的单词
英语是全部学科里面最简单的一门,一线城市妈妈圈有句名言:只要“单词”背得好,在小学就完全有能力,直接达到高中水平。很多孩子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苦于花大量时间背单词,却又记不住。而学校为了照顾大多数人,英语教学进度都是偏慢的。谁能在小学快速完成整个K12阶段的单词积累,孩子就能跑赢大部分普娃!
按照池谷裕二讲解的方法,每天晚上花个10分钟,背上3个单词,一年就是1000个单词,这样轻松就把小学单词搞定了,如果孩子能坚持3年,那么高考必考的3000多单词也就背会了。
具体方法用思维导图联想速记3000英语单词,这个方法也是很多妈妈的首选,比如:环境归类、词性规律,关联性比较强,对小孩子来说记忆比较友好。(【3000单词速记思维导图】共82页整理在最后)


第二件事:每天背诵10分钟古诗文
2022新课标改版后,古诗词文言文考试的深度一挖再挖,已经成为语文考试丢分重点板块。它不同于作文,只要不跑题,有话讲,大部分孩子都能拿到一个及格分,能引经据典甚至能加分。
古诗古文就不一样,不背诵就写不出填空题;不理解,就读不懂题,答题无从下笔,更不要说拿分了。
建议小学三年级之前,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15首》给背完,五年级前把《小学生必背文言文13首》背完,六年级背初中的古诗和文言文了。
注意:考试的时候无非就是考这些点,孩子提前吸收掉这些考点,考试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朋友的孩子去年高考语文142分,她从小就让孩子在睡觉前每天背诵一首古诗或者一两句文言文,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编成的背诵打卡表,每天坚持10分钟/1首,十多年下来产生了巨大的复利效应,孩子不但古诗文学习得轻松,写作文的时候还能旁征博引。
三、8~10岁主打一个“培养”
往往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甚至是缺席孩子的童年,等明白过来,孩子已经错过了0-6岁两个大脑高速发育阶段,十分懊悔。如果此时屏幕前的你,属于这一部分家长,错过了0-6岁,那这一板块8-10岁培养孩子习惯的内容可不能再错过了。
我始终坚信,优秀的孩子都是培养出来的!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育儿师,但我是负责任的妈妈,8~10岁通常处于一至三年级阶段,我对我家儿子一二年级的学习成长,以及学习资料,做了整理总结。这个规划可以做个参考,至于怎么培养孩子还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1、语文
一定要练字,速度抓上来,二升三之后,作业多了,写字速度还是慢吞吞的话,效率就很低。
要大量阅读,名校的阅读书单分享给各位家长,跟着读,准没错。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考验的就是理解能力和平时的积累程度,阅读量小的娃,怕是憋一个字出来都难。
晨读要坚持,我给我家姑娘整理了1-6年级的晨读资料,坚持了一年多,效果很好,经常受语文老师表扬。读古诗,读美文,读课文,把这些基础的东西读熟,读透,基础分基本没有扣过分。
2、数学
计算很重要,要坚持每天留点时间练习,不能停下来,考试的时候那么多题,你计算速度慢,根本答不完整张试卷。
孩子的接受能力快,成绩好的话,可以考虑提前搞一搞奥数,但如果发现娃学得很吃力,就先别搞,一味的强加学习,会让孩子厌学,感到压力很大。
3、英语
单词积累很重要,要坚持每天背或者晨读时间留点给英语,或用碎片化时间引导孩子背。
英语开口说很重要,养成平时讲英语,听英语的习惯,英语成绩怎么可能会差?
我整理了新概念的英语动画,可以每天学习一个短片,时间就在10分钟左右,可以反复看,一整个小学阶段都可以反复听!
很多孩子之所以英语成绩提不上去,就是因为怕出丑,不敢讲,老师憋在肚子里,学习起来就比那些敢讲的人要慢很多。
4、好习惯
坚持运动,有了好身体才会有好成绩,每天跳跳绳,跑跑步,打打球,户外活动时间是一定要有的。
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作业太多搞到半夜的,要想办法把效率提升上去,这才一二年级,如果养成磨蹭的坏习惯,后面就更难了。
和孩子一起做学习计划,提前把第二天的计划表列出来,协助孩子做事有条理,知道大概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就会提高效率。
让孩子和你一起做家务,也是一种沟通,同时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他的责任心和主人公意识。
一二年级这几点抓好,孩子的成绩基本不用愁!我家宝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来的,很庆幸有个省心的学霸。关于前文提到的所有,我已经整理好了。【聪明孩子三件事】已经全部集齐,都是自家孩子用的,同为广大学生妈,我很能感同身受漫漫育儿之路的艰辛,所以特意把上面提到的都打包到一起了,需要自去哦,我就不一一回了【点一下,跳转到??】https://qw.urlint.cn/ccXRsG
万事开头难,但每天坚持就容易了,8~10岁坚持去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让好习惯带动着孩子前进,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写在结尾]
人一出生大脑就有 1000 亿个神经元,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以及表达能力都建立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上。
就像是变聪明的养料,神经元连接的越快越好,能越激发「聪明的种子」快速发育。
在文章最后再给家长们提个醒:要想抓住孩子大脑发育高峰期,加强神经元的连接,就可以把握住这 3 次机会,用事半功倍的方式去提升他们的智力发育。这其实一点也不难,就是要尽早开始培养宝宝的大脑思考的习惯。
强调他聪明,那就是在给你找台阶下来。强调他勤奋,那是给你架梯子上去。
你觉得老师是想让你们上去,还是想让你们下来?
当然,最牛逼的是聪明又勤奋的人,这种人是战神。
高考完了以后,记者来家里采访,因为家里装修,采访是在露天院坝里举行的。
围观邻居大伯是大学老师,主动上前,表示有话说,“这小孩从小就很好学,上课听讲认真,老师的话——一句不漏,全部记在笔记上……”
当事人听闻,满脸茫然,想笑又觉得不合适,不尊重长辈,最后忍住没说话……
你们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
就是怕你知道社会的残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就怕你知道你怎么努力也考不上清华!
就怕你知道其实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有的定数了,再怎么折腾也没什么用了!
如果把这些一股脑的都灌给你,第一是怕你疯,第二是怕你爸妈疯!
理解你们老师了吧?
钱钟书的《围城》里写的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现在的局面是外面的人肯定是想进来,努力往上爬!而里面的人没人想出去,不想出去也就算里,还拼命的修高墙不让外面的人进来!我已经上车了,上车的第一件事儿不是找座赶紧坐下,而是把车门赶紧焊死,光焊车门还不行还必须得把窗户焊死,并且是整车的人齐心协力一起把门窗焊死!
我吃到红利了,我就不能让你吃上,我得让我孩子继续吃红利了,我这辈子压你一头,我还得让我孩子压你孩子两头!
你说你不学习,还怎么整?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8:00视频号直播,敬请关注!
现在看这句话,我很明白这是为什么了。
如果是上学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我会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努力学习。
既然他努力能考上清华,我努力也能考上清华。
但是事实上,我考不上清华。
因为他智商高、因为他爹妈是大学老师、因为他家有钱、因为他家有资源……
老师只说他很努力,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其他同学也要努力去学习,另一方面就是事情的真相孩子们不一定能接受得了。
那些智商高、有资源……的学生,他们有更广的眼界、站的也更高一些。
我们站得不高,只能努力搬砖、垫在脚下,去站得高一点。
因为努力学习的初高中生,如果不是天才,普遍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会遇到瓶颈。
瓶颈,是指你认真听课、做笔记、大量刷题,还整理错题本等,总之用尽了一切方法却无法提高成绩。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先获得努力的红利,即努力以后迅速收到回报,成绩显著提高。
在这期间,我们会信心满满,对学习充满兴趣,甚至感觉整个人都充满正能量。
紧接着,瓶颈到来,不管你怎么努力,成绩也不见提高了,之前的方法全部失效。
你就像高飞的鸟儿撞上天花板,脑袋上被重重一击,生疼,一边疼一边迷茫,为什么世界变了?
如果这个瓶颈长时间得不到突破,中学生的情绪就会逐渐变得低落或者烦躁。
先是怀疑自己的短期状态,继而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接着怀疑自己的智商,最后怀疑人生的意义。
我的中学阶段就在瓶颈期有过丰富的经历。
初中时,我非常轻松地突破了自己的瓶颈,短时间内就从班级 10 名左右一路冲刺到年级第一。
我的高中时期,就算玩命学习,对突破瓶颈还是束手无策。
高一结束之前,我已经从年级 300 名进步到年级 10 名以内,距离清华、北大的分数线只有 10 分左右的差距;
此后两年多,无论我怎么努力,也弥补不了这 10 分左右的差距,直到高考还是距离清华、北大分数线差了十几分。
两年的努力毫无进步,直接导致了我在高三的后期进入「哲学家」状态,每天都在一片迷茫的情绪里思考世界、思考人生。
与我经历类似的中学生有很多。
我接触过大量学生,以高中生为例,在成绩爬坡的路上,一本线附近是第一个瓶颈,基础较弱、学校较差的高中生容易卡在这里。
「211」线是第二个瓶颈,重点高中普通班的普通高中生容易被卡住。
他们基础不错,学校的师资力量也相对较强,考上一本院校问题不大,但考上「211」学校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基本不懂得学习策略,也不懂得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211」线就不那么容易突破。
「985」线是第三个瓶颈。
重点高中普通班的中上等高中生容易卡在这里。
他们的基础比较扎实,任课老师里至少有一两位省级名师,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但总体分数离「985」线总是差一点。
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基本上不存在不努力的情况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大多已经被排满了,做题做到夜里 12 点以后的现象很常见,再努力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努力了。
他们可能有一定的学习心得,总体学习状态也还不错,但越是高分段的瓶颈越难跨过。
在这个阶段,如果你不懂得系统的学习策略、精细的状态调节,「985」线是非常难跨越的。
每个瓶颈各自卡掉一波人,这就是高中生进阶的路线图。
每一个瓶颈性质不同,每个高中生特性也不同,所以不存在某种学习方法能够让所有人都确定性地突破每一个瓶颈。
但有一种方法,却是对大部分学生、大部分瓶颈的突破有帮助的。
它叫作脉冲策略。
脉冲策略
脉冲策略是一种时间使用方法。
它指的是我们不要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均匀地分给每一个学科,而是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冲击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个学科的某些章节、板块,争取短期内取得突破。
为什么脉冲策略是一种有用的方法?
你要记住,对于力量有限的人来说,均匀发力,基本等于没有发力。
你可以用战争学来理解上述原理。
假设你和敌将分别带领 5 000 精兵对战。
敌将把 5 000 精兵分成 5 队,每队 1 000 人;你把 5 000 精兵分成 10 队,每队 500 人。
然后,你派 500 人去和敌方的 1 000 人对战,由于人数的劣势,可能敌方阵亡了 100 人,你方阵亡了 400 人,结果大败。
这就是发力分散,造成每股力量都没什么大的作用。
但如果你把 5 000 精兵分成 2 队,每队 2 500 人,然后用一队 2 500 人去攻击敌方的 1 000 人,你就有优势了。
可能结果就成了,最终你损失 200 人,对方损失 800 人,结果大胜。
集中的力量,才能叫真正的力量。
放到学习当中来看,假设你每天的完整学习时间为 10 小时,其中 7 小时由老师占据,没法改变,但是你还剩下 3 小时自由时间。
如果你每天把这 3 小时平均分配到 6 科当中,每科 30 分钟,那么一个学期下来,你这 6 科都不能形成什么突破,只是维持在一个常规水平上。
实际上,这就是我当年在高中时期的状态,几乎每一科都感觉还有点提升空间,于是同一时间内每一科都去认真学习,结果每一科都没有突破。
如果你在前两个月,选择把 3 小时都放在数学上,可能两个月后你的数学成绩就提高了一个档次。
这时候,你再把 3 小时全部放到物理上,又一个月后,你的物理成绩也上升了一个档次。
如此反复循环,一个周期过后,你的每科都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当然,这不是说你可以把一天 10 小时学习时间全部放在一科上。
每个学科都需要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日常维护,如果长时间不维护,会造成成绩的下滑,这样也是不行的。
但这种维护,只需要维持常规成绩不下滑即可,所以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
剩下的时间,你大可集中精力进行「歼灭战」,把效率提升到最高。
显然,使用脉冲策略需要你能够自由安排课余时间,甚至自由安排作业,于是它又与第二章中的学习中心论联系起来。
一个没有学习自主权和自主意识的学生很难使用脉冲策略。
同时,脉冲策略又与第五章中提到的单一重复策略、结构化练习法和分层处理等策略有紧密的联系。
比如在进行分层处理练习时,你需要一次性看和做几十道、上百道题。
按照每 40~60 分钟休息 5~10 分钟的节奏,你至少要循环 3 次。
这就是两三个小时的单科学习时间了,几乎占据了一名普通高中生一天中的所有课外时间,因此它必然要与脉冲策略一同使用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脉冲策略的具体操作
脉冲策略可以分为短期脉冲策略、中期脉冲策略和长期脉冲策略。
短期脉冲策略,是指在几天内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冲刺,以求取得迅速进步。
由于脉冲时间短,所以比较适用于进行一些小章节、小板块的突破。
比如在校上课期间,每天额外拿出 3 小时深研数学的平行四边形章节(初中)或者立体几何章节(高中),持续 5 天。
这两个章节是数学中相对简单的,一般只需要几天就能快速突破。
又或者,周末每天 6 小时、连续 2 天研究英语的名词性从句的相关语法知识,一般也能快速突破。
如果你的基础不错,学习较好,只有少数章节存在不足,那么就可以使用短期脉冲策略弥补漏洞。
脉冲完成后,你则继续回到常规的学习节奏当中。
中期脉冲策略,是指在 1~4 周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冲刺,以求取得迅速进步。
随着脉冲时间的延长,可以处理一些大章节、大板块了。
比如在校上课期间,你可以每天拿出 3 小时研究数学的相似三角形章节(初中)或者函导数综合题(高中),连续 2 周。
这两个章节是数学中相对复杂的,一般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彻底攻克。
又或者,连续 2 周,每天多花 2 小时做语文阅读理解,深度总结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点,分析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要点。
这些较大的章节和板块可以通过中期脉冲策略解决。
不管基础如何,任何学生都可以使用中期脉冲策略。
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使用中期脉冲策略快速夯实基础,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突破中等瓶颈,更上一层楼。
长期脉冲策略,是指在较长时间里(通常指 1 个月以上)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冲刺,以求取得迅速进步。
由于时间长,可以连续处理一个学科的多个章节和板块。
比如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每天拿出 3 小时学习数学,从基础章节到高难度章节依次拿下,完成数学学科的极大突破和超越。
甚至于部分学生会请假回家自学,每天花费一半的时间学习数学,连续几个月。
这种极端的形式有时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但长期脉冲策略的使用要十分谨慎。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为什么那么多人强调读书努力的重要性却不承认天赋的重要性?」
因为天赋不可控,而努不努力大概是可以选择的,当然我也看到过一个说法——持续努力也是一种天赋,但即便如此,努力相比于天赋来说还是更加可控的。
过分强调努力,而忽略天赋,会让人陷入低效率的勤奋,效果不佳。过分强调天赋,而忽略努力,会让人绝望,天赋低的没有希望可言。
天赋决定上线,努力决定下线。很多人和事其实不太涉及天赋,努力做可以保证基本面大差不差。另外,持续努力可能会让你发现天赋所在,发现天赋也会让你更加乐意花时间花精力在做某些事上,这两者并非完全割裂。
很多时候我们光努力就想获得好的结果,这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努力是个持续发现自我的过程,一些事努力过了结果不好,我们也可以心安。运气好的话通过努力发掘了之前未曾注意过的天赋,这就能够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回到题目,有些人天赋并不在于读书,你就是让Ta拼了老命去努力,恐怕也没有想要的结局。而那些对于读书考试天赋异禀之人,你都不用强调读书努力的重要性,Ta早已参透读书的奥义,或者已经在读书的过程中持续获得了正反馈。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发觉自己的天赋,不浪费天赋,也避免白白努力。




这个问题看来最起码是高中毕业生提出的,并不是难解释,应该能想明白。
既聪明,又努力可以考清华。不聪明,很努力也可能考上清华,而聪明却不努力,恐怕考不上清华。
也正是因为考上清华的孩子是聪明的人,之所以能努力,是因为他懂得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接近成功,或许高清华就是他的梦。
所以,努力是考上清华的主要原因,这就回答了你提出的为什么。


聪明是有限的资源,努力则是无限的能量,两者的结合才能创造无限可能。
你这个老师很聪明。
天赋、家庭、财富、资源,这些无法改变,越强调你越难受,父母更难受。
可是努力弹性很大,你也可能像他那样努力或者比他努力。切记,老师强调努力不是让你也考清华,而是尽可能比现在有提升,大专变本科,二本变一本,一本变211,211变985,也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也是努力的意义。
挺巧的,我也上的清华(虽然是保送的),我父母也是大学老师,我家虽然不是很有钱但也还凑合,我也还算聪明吧
但我小时候我爸妈一直觉得我比同龄人都笨一些,反应慢。我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留学生写完作业再回家,别人都写完回家了,我每次都留到最后,经常需要回家接着写。我小时候他们不是大学老师,他们是教中等师范的,他们那个学生的水平,怎么说呢,就是备课之前先跟我讲一遍,看我能听懂多少,以此来判断他们的学生能听懂多少,我当时是小学三年级。是后来机缘巧合,他们的老领导跟着一所师范学校(应该也是专科)并到一所本科院校里面,凭着关系招他们进去的。
我小学的时候我们家很穷,买房子欠了亲戚几万块钱,是后来房子涨价了才显得家庭资产还有那么几十万。我上初中时候的政策是就近直升,上好学校没有学区房就得掏择校费,我们家掏不起择校费,只能去读家门口很普通很普通的初中,传说学生里有黑社会混混的那种。
所以你说我上清华跟我家的钱和我父母是大学老师有关系吗?讲道理,的确比家里开干洗店的(我小学同桌)强一些,但也就有限吧,真的跟你家有那么大差距吗?
很简单,因为即使有智商高、父母是大学老师、家里有钱、资源多这些条件,不努力也无法考上清华;即使强调了这些条件,班里的多数同学也不能具备,那就是没有意义的。
你们老师只是好心地将你们所有人都具有的资源,都能做到的事情告诉了你。如果你一无所有,那你就更应该发挥这唯一的优势;如果你还有点别的条件,那你应该想想怎么组合发挥所有的优势。
因为所有因素中,只有努力一条是能够给你当做标杆去模仿的,别的条件得你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七大姑八大姨一起上阵都未必能达到。
所以,老师也是为你好。
我是真发现了,有些高中生朋友脑子里多少带点大病,但凡是个正常人,谁不知道智商比努力重要?
老师说:“我教书教了那么多年,带了上千学生,抄教案抄得手都秃噜皮了,那学生傻不傻,能不能考上大学,我能不知道吗?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学习努力又考上清华的榜样,你非说他家境好、智商高、爸爸是教授才考上清华的,怎么?你不努力你爸就能当教授了?”


所以,真不是老师不懂。
相反,老师就是因为太懂家境、天赋对于人生的影响,才会劝题主好好学习。
因为,努力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为数不多的可把控掌握的因素。
讲真的,我高中毕业已经十几年,从我了解到的这些同学经历来看,能真正实现阶级跃迁,走出父辈影响的,少之又少。
但是混出来的这批人,没有一个是不努力的,努力很难突破上限,但是最起码不会让你跌破下限。
以上,与诸君共勉。
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因为,他的聪明你学不来;他爹妈如何,跟你没关系;他家再有钱也是他家的,还是跟你没关系。
为什么只强调努力?
因为,你能学的只有那个同学的努力。
老师为什么这么说?
还不是希望你能把自己的天份发挥的更充分一点,上个更好的学校。
别去想自己根本够不到的,把手里现有的牌打好。争取够得更高点,将来能稍微轻松点。
如果你连这个都想不通,那也就别想了。
就当老师在灌鸡汤好了。
安慰你的
因为你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不过我们这一代人以后,这样的好老师大概率是不会出现在你现在这种全班只有一个人可以考上清华的穷地方了。
他们都会被资本买走,到相对富裕的地方去教书,把笨鸟先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观念,及努力拼搏的精神带给那些有钱人的小孩。
告诉他们,想上好的学校,智商不是最重要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给那些有钱人的小孩布置海量的作业,让他们做题。细心帮他们批改,查漏补缺。
至于你们这种穷地方的老师们,他们只会告诉你们。考清华别想了,你们没这个天赋,一辈子都只能是个普通人。努力也没用,趁早放弃吧,开开心心玩玩乐乐把书读完找个地方打工过完平平淡淡的一生就行了。你们老师甚至都懒得给你们布置作业,毕竟作业少了,他的批改量也少了,大家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主打一个快乐教育,学生与老师同乐。
本身考清华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自身的努力和天赋
我周围没有一个好上清华北大的,就有一个是我远房亲戚,我只听说过,没见过
但是普通人通过拼命努力,考个211的案例,我同学,亲戚,朋友, 学生里面到是能举出来一些
就拿我自身的这个需求来说,我高考那年是去考竞赛了,然后因为停课时间太长,成绩一落千丈,后来有自身的努力提升了将近100分,考上了211学校。
所以说你问为什么老师要强调努力了,不想强调聪明
老师强调他努力,你们能学习他
老师强调他聪明,爸妈有钱,你们怎么学习呢?都认他爸妈做干老?
现在知乎的回答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过分强调努力了,但是他们举出来的那些努力的人也很有钱,很有天赋……
一种是过分强调天赋和家庭条件了,尤其是在高考这件事情上,全省考同一张卷子,不论你条件怎么样。
作为清华基科的过来人,对于考清华或保送清华这件事,的确努力是碾压聪明的要素。
我自己深有体会,高中一起考上清华的同学,都是非常勤奋努力的,都是非常自觉地几乎每天晚上在家学习到凌晨,在校时也会经常勤奋地学习忘记了在上课还是下课,甚至有时在网吧包夜打游戏等人齐的时候也会讨论学习,支撑这种勤奋努力的主要是兴趣和热爱。
高中同学里既有非常聪明初中就拿到一些竞赛名词的,也有非常愚笨像我这种一晚上背不下来一篇课文以为奥林匹克就是体育运动的。但是高中三年的学习结束后的竞赛和高考结果,跟中考入学时的情况毫无关联。
到了清华之后也是如此,只有极个别同学是肉眼可见的天赋惊人,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勤奋刻苦而已,成绩排名基本上和勤奋程度成正比。当然也有同学志向不在专业学习,把勤奋努力用在其他方面。我和室友在大一大二基本每天都会自习到一两点,早上七点前后就去教室上课或者自习。
大四时我们班长和她双胞胎姐姐一同获取清华特等奖学金,她们都日程表曾经在网上爆火一时。我们都觉得这种勤奋努力程度很正常,了不起的是她们可以做到同时兼顾学习、科研、体育、社工、思政各个方面,而且计划非常细致。而我和室友们都是简单粗暴的几乎只在学习和科研上努力。
如果说清华内部比较没什么可比性的话,实际上其他分数线比清华低甚至低很多的大学,也会在大三大四冒出很多大神。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成果放在清华里也是第一档的,不管是保研过来还是留学出去,也都是很厉害的大神。而清华里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因为不够勤奋努力跟不上学业直接被退学回家的,光我认识的就两只手数不过来。
进入社会工作以后,会发现所谓的聪明其实是非常次要的要素。虽然家世背景、运气机遇都很重要,但是努力绝对是碾压聪明的要素。如果非要说“勤奋努力也是一种天赋”,那我无话可说。
支撑努力的最大动力是兴趣和热爱。我和身边的清华同学,大都是对自己的专业极度热爱,跟小时候沉迷于游戏和动漫奥特曼没有区别,学习做题跟打游戏练操作没有区别,就像上瘾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根本不想停下来。
社会是非常多元的。高考只有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大学里专业的种类非常丰富,社会上的分工更是多的数也数不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道路,就算失败和重复也能非常坦然甚至是乐意地接受,这样就能更好地努力,取得成绩。
虽然但是,数不清的职业的基础大都需要建立以大学的几百个专业的基础上,大学几百个专业的知识基础又需要建立在高中九门基本科目地基础上,人生知识的积累都是从最简单的说话认字数数比大小开始的。先把开始的狭窄道路走扎实,以后才能有实力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
考上一个好大学或者做成一件事,从来都是需要有个内核。
这个内核,就如同持续滚动的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需要的动力也越来越大。
聪明是什么?
聪明,仅仅是一层又一层的雪。
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就因为人类的持续努力,不管打雷下雨,不管天灾人祸,都可以在摔下去的时候,继续站起来,说:
我要继续活下去。
要记住:
聪明,只是过眼烟云,唯有内核动力才是能够让你即使是一个小雪球的时候,也可以持续滚动变成大雪球。
所谓积少成多,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个内核,很多人不会用,或者滥用。
一些聪明人,滥用自己的内核,贪赃枉法。
一些聪明人,滥用自己的内核,做题做题。
最后的结果就是,雪球越来越大,再也滚不动了。
最后被别人过来踢一脚,就散了。
这就是多数做题家的真实情况。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3-07 22:00:34  更:2024-03-07 22:09:42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