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为什么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追求高校文凭?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为什么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追求高校文凭?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追求高校文凭?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德国 高校 德国人 为什么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追求高校文凭? |
能适可而止吗,我周末在德国大学自习午休都能碰到德国家长带着小孩参观大学:这是你以后应该来的地方。这个地方可是连博士学位抬头都能印在身份证上的,你告诉我他们不追求高校文凭? |
你告诉我一个能把博士头衔印在身份证上的国家 不追求高文凭??? |
我是在德企 这么说吧 如果你有了博士的头衔 在任何需要带称呼的场合,都是称呼某某博士,而不是他的工作头衔 |
德国人高等教育那是一视同仁, 可不是专门针对亚洲人, 德国本科的四年将是你人生六年里最难忘的八年!! |
因为这是个错的, 德国人并没有甘愿做技工。 德国的分流搞的非常早,10岁就搞了。 10岁能看出来什么资质,所以决定因素直接就成了社区,家庭。 这就是阶级固化。 德国学生的来源非常能说明问题,高中超过7成的学生,来源于好家庭。 其二,德国人还真就追求高校文凭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了,德国人也刷短视频的,看着大学生的生活,他们难道不想过? 答案是想。 德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创新高 相比10年前增加37%。 德国人也想上大学。 |
就和美国人甘愿流浪是因为热爱这种生活是一个道理。 要不是嫌疼且埋汰,德国人就把自己的DR文到眼珠子上给你看了。 德国人最爱的就是博士,而且是学历歧视的先行者了基本上。 还不追求高校文凭。智力不足的人哪都有,咋也得认清现状吧? |
德国是最重学历的国家,没有之一。 哪怕是本科,毕业率也并不高,属于宽入严出。 很多德国人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读一个与工作关系并不大的博士,看中的就是博士带来的额外荣誉。 德国无非是薪资体系更看重劳动强度而不是劳动产出,再加上税收制度,让收入差距没那么离谱。 我国则更看重劳动力市场化。 举个例子,送外卖,风里来雨里去,劳动强度远大于我坐在办公室写代码。 但是,送外卖几乎没门槛,四肢健全能识字就行,因此供给量远多于程序员。 结果就是,送外卖薪资普遍低于程序员。 如果放在德国,送外卖比写代码辛苦,考虑到写代码的人在读书时付出更多辛苦,二者相抵,薪资不应该有大差距。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两个职业的税后薪资和福利待遇,在德国差不多。 也不是没代价,德国叫个外卖,配送费5欧是起步价,小哥骑着个自行车送,一两个小时很正常。 德国本科生起薪大约在5200欧,到手3500欧左右。 |
你以为德国的技工跟印度一样,大国工匠只能住十几平的廉租房还穷的揭不开锅? |
你们给德国人点活路吧! 以前吹日本的工匠精神,还有什么米饭仙人。 现在又开始吹德国的技工了,大众都准备把那些跟不上形式的技工优化掉了,德国政府都开始去工业化了。 那几年的什么德国工业化4,0,吹的最多的就是中国人。 |
简单来说,是既缺乏意愿,又缺乏能力。 我在德国读了大学(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高中毕业进去,读完出来等于硕士)。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所学校,印象中应该是 Beruf Schule,直译过来就是职业学校。有一天,我跟几个德国同学一起路过这个学校门口。其中一个德国同学指着这个学校的大门,大声说了一句:“这里面的人都很蠢!”然后,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从我自己的感受来看,德国是有职业鄙视链的,或者说是智商鄙视链。而且,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这个鄙视链特别有道理,因为德国的普通工人看上去就一脸蠢像,他们就算进了大学也没啥毕业的希望。 (我其实一直怀疑一个事儿,就是德国社会上早就按照智商暗中划分了阶层,世世代代都在阶层内通婚。工人、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学者,这三类人群长得就不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个外国人都能认出来,而且准确率很高。) 对了,德国大学虽然不收费,但是淘汰率很高的,经过基础教育几次分流筛选出来的好学生读大学,毕业率连一半都不到。普通工人去了,只能是浪费时间。 很多德国人之所以安于当一个工人,是因为工会保护了工人的权益,企业不能亏待工人。这就导致工人这个职业是足够养家糊口的,能够承担一个有房有车,有老婆孩子,能去国外度假的生活。因此,也就没有特别强的动力去改变。 况且,再回到职业鄙视链的问题上,德国工人要往上走,学历是硬天花板。小的时候被学霸虐过了,已经认清了自己脑子笨的现实,早就躺平了。 |
你为什么甘愿上普通高校,而不是去清华?是不喜欢吗? |
谁给你说的??那我在大学里看到的那群德国人是啥?? 无非是德国人上完小学了就分流了,基本上可以对应国内中专(Hauptschule),大专(Realschule),正常高中(Gymnasium)三个方向,但是这并不对应之后的薪资水平(以上内容是我的德国同事给我的科普和我对他解释国内教育体系后得到的大致对应)。 Hauptschule出来基本上就是建筑工地泥瓦工这种类似的工作,或者进厂打螺丝这种不需要什么脑子的活,这个档次不能进行高考(Abitur)。 Realschule毕业之后,可以进行高端一些的职业培训,比如成为秘书,护士,公司前台小妹,工厂内的质检等等岗位,从事需要处理一些复杂情况的工作人员。但是同时,这个档次如果你的学习能力很强,学的很好,是可以参加Abitur的,如果成绩不错,是可以继续进Uni或者FH深造的。 Gymnasium就是国内的高中,完事儿之后会进行高考,根据成绩可以挑选学校(Uni/FH)。 Uni和FH毕业之后,你都可以申请读研究生,没啥考试,就成绩单,匹配度,符合要求投学校就行了,拿到录取通知就能去读硕士了,而且能拿到多个录取通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硕士读完如果想就能申请博士,专业不同制度不同,有的有工资有的没有,有全职有半职。一般来说均分2.5以上,学校就是允许读博的,但是实际上学校和研究机构各个研究所的要求会高很多,基本上都是1开头的成绩才有机会,1.5以上基本上就非常好拿,根据个人能力,专业,学校,项目,导师等等因素,读博时间多少年不等(据说最多能读九年还是十年博士,圈内一直流传着马普所材料学九年博士生没毕业最后离开了的传说)。 某种程度来说,小学结束就分流了,其中一个档次的学校就不能高考,那些学生可能就不是不想高学历,他们就是不能。而且,之前德国其实也是有种族问题的,我同事的学生(硕士生),一个德国籍土耳其裔的姑娘,给我说,她当时小学读完,被分到了Gymnasium,她是班里唯一一个非白皮肤的学生,她所有的其他同学都是白人,整个年级可能也就没几个其他肤色的学生。当然目测这些年这种情况有些改善。 然后回到你的问题,我同事的学生,还是这个土耳其裔女生,是家里的老大,她的弟弟比她小一岁,当时上的是Realschule,没有读大学,职业培训之后,比她早工作,目前在某个企业零件厂当质检,工资比她一个Master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工资高(她是学生物的)。 而且德国服务业人工费超级贵,包括建筑工人,家政公司清洁员,家电维修等等,这些费用都超级贵,所以不一定就低学历工人赚的比高学历少。高学历在德国有时候真的就只是个人追求,不是要和别人卷工作所以才搞得。 我硕士毕业的时候尝试找过研究所实验室技术员的工作,工作明确写了要本科生,我一个研究生投了之后收到拒信,理由是学历过高。 而我一个没见过面的师兄,所里博士毕业之后,为了实现自己当火车司机的梦想,去参加了职业培训,现在是一名光荣的德铁司机。很有一种少林扫地僧的感觉。 |
没在德国长期呆过。 不过你要是告诉我,欧洲人放着高学历不要,非要做蓝领,那我只会觉得滑天下之大稽。 那是不要吗,那是要不到。 |
德国小学四年级,孩子10岁的时候,就“分流”了。 我国中考,孩子15岁的时候,“分流”还被大批家长骂。 |
实际上是,德国中考不分流的话,没人会去读乖乖的读技工。 |
最近搬家,工人提前进入要搬离的住处去拆厨房。 回家发现厨房一片狼藉,橱柜里的好酒和staub铸铁锅,包括WMF或者Fissler的锅都没了,梅森的杯子也没了。倒是剩下几瓶没开封的便宜酒还放着。 而且工人只是拆厨房的,却进了我的另一间房间,把四盒全色木盒的艺术家级彩色铅笔都偷走了。两盒Caran d'ache,一盒Derwent一盒荷尔拜因,价值总共两千欧元不到。桌上其它同样价值的瓷器和木器倒是没偷,估计是看不出价格。 甚至一床古琴也没了,不过房东打电话帮我要回来了。 问了认识的德国人,说这个情况并不少见。而德国平均到手工资也酒不到3000欧元。 也就是说一个上午他们能搞到一个月的本地平均税后收入,这谁不爱做技工啊hhhhh |
谁告诉你德国人都甘愿做技工的?人家做技工是因为从小学毕业就分流,进不了Gymnasium连考大学uni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去职业学校出来当技工。但凡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都会去选择读大学(用爱发电的文科除外),哪怕是BWL专业出来起薪都比技工高,工作环境和强度还低。人性到哪都是一样的。 |
据说希拉里见默克尔的时候,形容德国是一个培养最老的实习生和最年轻的退休人员的国家。然后,默克尔气坏了。 |
其实倒也没有那么多人“甘愿”啦,毕竟我一个uni出来的人去面试azubi的一个标准问题机会被问为什么uni都有了还要读azubi,有一位甚至用词是rückw?rts。 但是对于我这部分甘愿的人来说分几种: 喜欢手工类职业,而想要入行必须得有这个职业技能的培训经历。这个适用于很多木工铁匠厨师发型等技术类手工类工作(包括我目前面试的舞台技术) 喜欢的基础上不是工资养活自己也很富余,因为整体福利薪资体系完善,保障好;就是做到meister(相当于硕士学历)自己开作坊真的挣很多,至少是工程师水平的薪资,有的甚至超过医生律师(不过不少以自己开作坊为目标的人会进一步进修美术设计之类的高校专业来提升自己和自己的名头) 还有就是上大学是交钱,而azubi因为自带工作,一个月是可以拿一千多的,也有人因此更喜欢azubi。不过总体来说,甘愿的人还是因为热爱。大部分确实就是学习不行才做技工的,只是人家这边也不歧视技工,就算工地干活的德国人(其他国家雇佣工不一定)也都收拾得很立整,一天八小时,还有高温休息什么的,绝对不扰民。所以人家也不觉得去技校就是丢人 |
反过来,德国但凡有点追求的也都润美国了 累死累活卷出来赚的钱给你们拿去养难民,给你混子拿去飞叶子?? 全世界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宗教不同 但是都是肩膀上扛个脑袋,谁也不是傻子 |
还真的有想要自己孩子走职业教育路线的群体,而且样本 1??祖上传承的手艺人,个体户或者小公司,有一个儿女能拿个职业资格接手小生意,自己带着入个门,德国的行业保护体系可以保证只要机器人不普及到户那总有你家一口饭吃,日子过的还真不比你带学生差。 2??没钱养孩子,读uni fh往往意味着四以上脱产,读master则可能是七八年,助学贷款本科只能管三年,硕士只能管两年,而且借的钱是要还的。所以很多家庭就单纯想让你早点自立,最好成年前就有钱可拿。养一个技工x四舍五入和养一个不咋成器的大学生(在德国的概率可能是百分之四五十)相比前后能差个十万欧,已然有了成家立业的基础了。 这个问题在中国人社区问就是搞笑,在出大学生这件事儿上,没有什么国家能出东亚家庭其右了。考虑到华人明显高于收入中位线的平均工资,那基本要和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样本说再见了。这就跟你问市重点中学的孩子家长将来是否可以接受孩子上二本一样。 但太多家庭就是对孩子上大学没兴趣,下基层看看那家长的基本思想就是,你没那金刚钻就别死命往里面钻了,只要别啃老那你的人生随便你霍霍。孩子能上大学那自是很骄傲,但上不了又能咋样呢。 大学生真那么容易读出来?德国大学真要是国内一本那样帮你毕业,估计也都想进。然而大学读废了别以为换个学校换个专业就完了,挫败感足够摧毁德国人那一路呵护过来的自信心了。最后人都给你摧残完了,还是青少年,留下的心理阴影可能是终生的,这种案例我还是碰到过几个的。其实应该开个关联问题:为什么德国会有人后悔上大学? 最后,别搞的德国技工level很低的,拿上中位线收入那还不是轻轻松松,德国待遇不如技工的三产职业一大把,真以为德国技工那么好当?有些人想当还当不了。技工有行业协会和工会护着,还有上升空间,待遇也就在大学生面前低个半个头。 |
德国现在用工荒,缺的就是技工啊。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去读大学了,追求高校文凭了,所以参加职业培训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才会出现用工荒啊。 如果德国人都宁愿去做技工而不是追求高校文凭,双元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缺口需要招外国人了。职业培训期间有工资,上大学是要自付生活费的。两相对比之下,双元制仍然招不到人。 古今中外,其实大家想法都差不多的。 ———————————————————————— 新鲜出炉的八卦: 德国某德语系的院长教授,本身是瑞士人,但是在德国当院长,他今天跟他同事闲聊时爆料:他的女儿读完双元制工作几年之后现在工资比他高!!! 虽然德国人大多数是不缺钱的…也有答主提到了德国博士头衔和教授头衔是可以挂到你的身份证上的。就是不管你去哪儿,别人称呼你都是尊称带头衔。所以工资不能说明一切。而且教授是公务员待遇,退休工资比普通雇员高很多。但是这件事情还是真的震惊到我了。德国缺技工看来真是缺到一种程度了… |
提问不成立。 这个提问甚至可以说事实错误,常见的偷换概念。 德国人(或者这里换成任何你的理想国)不是甘愿做技工,而是【可以选择做】技工。 最理想的情况下也不是试图设定技工高于高等教育,而是试图让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职业通道从而靠知识或技能生活。 即使是你说的“技工”,和接受高等教育也不矛盾。德语国家的应用科技大学是正儿八经的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范畴,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水平挺能打的。这里技术和高等教育并不是对立范畴。我一个朋友读了文学的博士学位,又拿了应用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学位。据说,过程一点都不轻松…… 德国人(或任何你的理想国)不是不追求高等教育,而是【可以不】追求高等教育。 这一点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有大量的人根本不追求高等教育。别告诉我上了这么多年 学,身边同学个个都在追求接受高等教育,就没人不想继续读书。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有自己的活法。至于哪个好,这是价值判断的问题,抬杠空间巨大,没有什么好聊的。 我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无非就是什么内卷啦,什么国内不重视蓝领技工啦,大学毕业后文凭贬值啦, 要不就是,国外更加公平啦,在国外做技术工人和大学教授地位一样啦,躺平吃福利啦……这些后意林,后读者的时代的东西。 你想表达观点可以,起码要说事实。 德国科技发达,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大家不追求高等教育。怎么可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社会地位和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同? |
我记得有个德国的up叫吴雨翔 他说过德国小孩十岁就分流了,跟我们中考一样。 这个问题下有人说十岁分流很科学,因为十岁就能看出潜质了 我不知道他们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但是吴雨翔一个德国人觉得这么早分流非常残忍。 |
中国现在搞的这一套教育源自于普鲁士 德国人都把博士头衔写进身份证了 |
这句话就像某些人说,“我就想生个女儿,而不想生男孩”一样。 其实本身就是一句谎言。 实际情况是,生女儿也挺好。 潜台词,要是生了个女儿我也疼爱,但是,当然是男孩儿更好。 所以真实情况是:孩子,你上不了大学就算了,上个技校学一门技术也挺好,能养家糊口了! |
这个问题分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德国不重视高学历嘛?显然不是。 德国人哪怕只是拿了个Diplom(等同于硕士)文凭 ,都恨不得到处“显摆”,名片上,家门口的姓名牌上,都要明确显示出学历。 有时候走在路边看着一个房屋门口的姓名牌,基本可以了解这个街区的学历水平。 至于博士,那更是要非常明确的“显摆”出来的,而且正经的哲学博士Ph.D.也是要跟医学博士的M.D.区分开的。 第二个层面,德国也确实有很多人中学就分流了,进不去正经高中,大部分都是去当学徒了。 这个也是德国的现实情况,而且这些分流的人也并不觉得这样有啥不好,最多也就是姓名牌上不能标示出“学历”用来显摆了。 至于为啥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德国税收很高。导致有学历的中等收入跟没有学历的中低等收入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念个硕士出来坐办公室,一个月工资看起来三千多欧元,扣税之后也就到手两千左右。 当个学徒去超市收银,虽然不是办公室,工作环境其实也没有太大差异,也就是坐在那里慢慢悠悠的收钱,偶尔去摆个货,一个月两千多,到手也差不多快两千。 所以有没有学历,工作强度没有太大差别,收入也就差几百欧,也不影响人家中低收入的该度假度假,该玩耍玩耍。 假期买个往返机票去非洲美洲亚洲,也就几百欧的机票钱,几百欧的吃住费用,中低收入的照样负担的起。 至于重体力劳动,看起来很累,但人家一天就干那几个小时。路边修路的工地,下午三点之后就没人了,比坐办公室的还早回家…… 所以,整体上来说,德国人读个高学历还是挺喜欢显摆的,要真不是那块料,人家也无所谓,干点啥无所谓,反正都能挣的差不多。 至于说那些高收入群体,当然普遍是高学历为主,但那个税收,每次看到工资单都恨的牙根痒……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传统的欧洲好日子阶段,近年来,欧洲人是越来越没办法骑在别人身上躺平了…… |
说个实话 我二姑的孩子 和我差不多大的堂弟 他已经博士延了三年毕业 他女朋友还没有硕士毕业…… 不是甘愿 是你真毕业不了 |
如果德国人甘愿做技工, 那么德国干什么要引进土耳其人、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是因为钱多的没处花吗? |
做一个水平高的技工,不容易。 而且貌似德国的技工教育是要学一些原理的。 再者,人家做技工工资也不低。 另外,德国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分流了。所以也不一定是技工不想拿高校文凭,而是比较早就被分流了,没有办法读文理高中考大学。而是读技术学校照着技术工人来培养了。 |
一半程度上,是伪命题。 伪命题,伪就在高校教育经历以及基于此而能够获得的工作也是多数德国人所向往和追求的生活,你可以理解为他们也认为更高的学历更光鲜,更舒适的工作岗位更诱人,所以并不是说德国人不愿意去追求高校的教育和经历,以及这些东西能够支持他们的光鲜生活。 说到这里,有人会发问,那为什么德国职业教育做的那么好,不是应该像国内那样去卷高校学历吗?这应该主要归咎于德国有一套成熟的上升筛选机制。继续看,后面再谈。 之所以一开始我说是一半程度上的伪命题,是因为我想纠正的另一点是德国技工那些人倒是已经在那个职位上的多数人心甘情愿做的。 因为在德国(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小升初的时候,也就是在十一二的年纪,孩子们都要做个决断,到底是选择攻读大学甚至更高的高校教育,还是要选择去职业教育,前者就是一路攀爬学历到博士,然后去找合适的工作,后者则是直接就去职业化培训教育,也就是职业规划分流的起始。 如何决定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至少在德国做法上比较成熟。它是一个老师,家长,和孩子三方都要参与且有不同比重的决断过程,一般是老师根据孩子在学校内的表现,包括爱好,兴趣,以及动手能力等来给出自己的判断,去推荐孩子分流向哪个轨道上去,而孩子和家长也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同意那就一切按照学校老师的推荐去走,不同意,那就可以提出异议,可以继续商量, 最终会得到一个三方都比较能接受的一个抉择,这个考虑的前提就是大家都是为了孩子以后能够做适合自己做的事和工作,不要过的太痛苦,如果本身就不太适合走高校教育跟不上同龄人的学习,那就是一种对孩子的打击,并不会快乐。 所以,总结一下,德国这样的评选体系更符合孩子们个体特异化发展,而不是说照葫芦画瓢,弄的个个都可能畸形发展,最后抱怨父母,抱怨社会,以至于失去希望而毁了自己的梦想人生。 一开始人人都能有自己的抉择,然后选择了就踏实在自己的轨迹上努力前进,最终都能立足于社会,更好的话还能够实现自己的那种成就感,这大概就是德国这种教育体系下所追求的普遍化一个满意结果,一个人的自我定义才是成功的基础根基,而不是他人,更不是迎合社会的极端宣传。 |
也追求高校文凭,但不是非追求不可。当技工也不丢人。上班的时候都是穿戴整齐,到公司换衣服。下班回家前也都洗干净,换好衣服。 收入上虽然略低,但体面生活也有。 所以实在不适合读书,也可以选这条路。而且如果自己努力,也可以继续深造成为高级技工,收入也很高的。有时候甚至不比工程师低。 |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三本和大专,而不是追求清北?毕竟从数据上看,中国的(二)三本大专数量比985多得多得多,一定是大家都更愿意去这些地方吧。 一个小学四年级就能给你分流决定你下半辈子搞科研还是打螺丝的制度,你说为啥人家甘愿做技工?后来可能闹的多了才没那么强制了,但毕竟四年级分流这种事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阅读题在瞎编呢。 |
甘願說不上。 說實話,我覺得德國的學校分流太早了,小學四年級就結束了(孩子們大概10歲左右),然後中學就開始分流了。 總體來說主要分成三隻(一些特殊的和私立的中學就懶得提了,到底不是主流),文理中學,職業中學和普通中學;這三種按成績分得,2.33以上可以選文理中學,2.66到2.33可以選職業中學,2.66以下就是普通中學。 這三種中學對學生要求不一樣。文理中學畢業後可以申請普通高校,就是大家說的Uni和TU,要學二外,高年級選文科方向的話還要學三外,理科則是系統學習化學物理等;職業中學畢業後可以申請技術大學(FH),學習上更趨向於實踐,高年級要進行系統的職業培訓;普通中學就比較差了,學的東西要求不高,比如語言上的要求只需要英語,理科則是揉成一團就叫自然科學,高年級的職業培訓也比較籠統,畢業後一般就直接進入Ausbildung或是工作。 當然並不是四年級一錘定音,中間成績下滑的孩子可能會留級或者去低一等的中學,同時成績變好的孩子也可以進入高一等的中學。 不過職業中學是非常受歡迎的,有些成績很好的孩子也會直接選擇職業中學而不是文理中學,因為在德國人的大學評選中,FH反而是排在Uni和TU之前的。 要追求高校文憑,那也得行才行啊,德國很多孩子真不是學習的料;在我感覺中,文理中學前兩個學期學的東西真得難度不算高了,但我女兒整個年級留級或是退去職業中學的孩子還是超過了二位數。 |
现如今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德国人为了个高校文凭也是卷生卷死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