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扫兴父母知道自己正在扫兴吗?我该怎么让他们改变说话方式?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扫兴父母知道自己正在扫兴吗?我该怎么让他们改变说话方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拥有一个扫兴父母是什么体验?从小到大,几乎做什么都会被泼冷水。每一次开开心心想要和他们分享我的生活,却总是被重重地「扫到」。扫兴父母为什么会习惯这样的… |
扫兴父母大概率不知道自己正在扫兴,需要别人点醒。 我妈比较挑食,以前每次全家一起下馆子吃饭,总喜欢评头论足,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太咸,巴拉巴拉一大堆。 其他人原本吃得挺嗨,被这些话搞得也没多少食欲了,可以说相当扫兴。 有次我在上菜之前,就明说了:妈,菜不合你口味,你可以选择不吃,但不要发表评论,你不吃别人还要吃。如果你实在吃不惯饭店的菜,那下次我们下馆子就不喊你了,你自己在家想吃啥做啥。 我爸也跟着附和:对,不强求。 从此以后,我妈再也没有在饭桌上喋喋不休,去饭店吃饭都很融洽。 |
卷卷有一次语文测试,居然全部正确。 孩子自己都觉不可思议,喜悦的心情满得快要溢出来。 放学回家路上巴拉巴拉和我说了一路,回家之后,也想把喜悦分享给爸爸。 卷卷正眉飞色舞讲得起劲,爸爸忽悠来了一句: “考了一次满分而已,可不能这么骄傲。” 卷一瞬间好像被冻住了一样,懵在原地。过了几秒扁着嘴快要哭了。 卷那回可是踏踏实实体验了一把兴头上被浇了一盆凉水的感觉! 但卷爸看到卷的眼泪一样很懵,他觉得他说得很正常,甚至很有建设性! |
|
后来我找来几篇关于“扫兴式父母”的文章,逼着卷爸好好看看。 并且唠唠叨叨地告诉他: “别害怕,畅快高兴吧!” 后来卷卷又有一次春风得意欢喜分享的时侯,卷爸脱口而出的“别骄傲”已经说到“骄”了,硬生生吞回去,说了句:“这么棒呢。”还必须补上一句:“要继续努力哦。” 总感觉卷爸的设定中孩子一不小心就得走上歪路,必须常常进行思想教育。 这种言行方式大概是一种传承,我记得我有一次开了个什么玩笑,反正是三观略不正的那种,我婆婆拽着我唠叨一下午,她大概觉得不好好教育我,我就得去吃牢饭了。 对孩子是一点基本的信任和沟通都没有啊。 |
|
我以前和卷爸一起出去玩,也很郁闷,卷爸总是说这个景点人造的,那个景点没意思。 都能把人气哭。等我气得发飙,他又一脸无辜地说:“我说的是真的呀,什么什么好地方你都没去过。” 我能怎么办?我只能告诉他我的感受,“我在这里玩,就享受当下的风景呗。批评来批评去的话除了让我心情不好,能改变什么!?” 反反复复教育了几年,现在总算略有改观。 当然,我也有变化,我开始习惯了他的一些扫兴话,我波澜不惊,甚至能附和他,并且让他带我们去更好的地方! |
|
能回怼就回怼,其实最好是直接了当地说出自己的心情,不然说扫兴话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话有多伤人。 不能回怼就修练自己。 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最重要! |
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反省。他们甚至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
|
刚刚碰到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喜欢养宠物,但是,她的母亲特别不喜欢她养宠物,于是,这位女孩子只好自己忍着。 终于,她自己经济独立了,用自己的钱在外面买了房子搬了出去,并且第一时间买了一条宠物狗。 但是,她的母亲每次到她家,都会大骂她一顿,且越有外人在,骂得越起劲,如果有人劝,她就说自己宠物毛过敏。 女孩赚钱比较多,看到小区里有流浪狗,流浪猫,都会投喂,送宠物去绝育,为宠物找人家收养等等,面对别人的对她女儿的赞美,女孩妈妈总会当面反驳: “你们看看,在我女儿心里,我还不如一条狗。” 每次母女相见,都弄得不欢而散。而且,当外人赞扬她女儿会赚钱的时候,她都觉得是自己教女有方,是自己教育得好。 这是一个典型的扫兴的妈妈,但是,她自己并不承认。 她女儿尝试着用许多方法去改变母亲,但是根本没有什么效果。这种扫兴的特点已经根深蒂固在骨子里,没有办法改变。 |
|
如果你有一个扫兴的父母,别奢望去改变他们。你们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不用去理会父母的唠叨。 |
|
就像这句话一样:“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 成年人了,要有自己的思想,拥抱内心的自己,给自己多找点快乐。 |
长大后我和爸爸的关系是紧张而疏远的。在我有能力选择后,我选了一切可以逃离他的道路:高考后我去了省城上大学,毕业后我又去了一线城市工作,离家千里,一年之中只回家一两趟,再也不用面对那份沉闷和压抑。 但我没想到的是,我可以从地理位置上逃离家庭,在心理上却避无可避。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我和爸爸的相处模式,他对我的打压式教育,已经把我变成了一个奇怪的人,一个不知正常家庭为何物的人。 |
|
我第一次谈恋爱时,说起来很荒谬,当我被介绍给对方的家人时,看着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地相处,看着对象在父母面前没大没小、他和爸爸就像好哥们一般,听着他的父母对他的夸奖,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和关心,让我感觉奇怪又诡异。 我想,父母子女之间怎么是这样的呢?还能这样吗?那种健康的、明朗的的爱,让我措手不及。 |
问题1答案:不知道或者懒得改。 问题2答案:充分表达情绪。 以下是详细回答: 一、扫兴的父母知道自己扫兴吗?扫兴的父母有一半是不知道自己扫兴的。 他们有两个逻辑: 一是孩子不骂不成才。 扫兴父母会认为,孩子要批评教育,不能让孩子得意忘形,否则孩子就废掉了。 所以一张嘴就要挑刺,任何开心的念头都视为你走上歪路的迹象。 那就必须立刻给一个回旋踢到你高兴的脸上。 这当中还有一小部分分类是不想你好在PUA。 我现在还记得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爸很高兴的说:我家终于出大学生了。 后妈立刻补了一句:那哦,XXX才是第一个。 后面说了一大堆各种打击的话,当天还玩失踪,全家人到处找,本来的庆祝宴会也吹了。 xxx是后妈家的亲戚,关我家屁事。 后来想起来,可能是我考上大学,天天攻击我five的后妈心态崩了吧。 如果你习惯打击你的孩子,你做的事情可能就和后爸后妈没两样。 不骂不成才之外,是对自己地位的担心。 二是我对我有理。 我是这样的,所以你也是这样的,将来你的孩子也会是这样。 不会去考虑自己学到的东西,可能是错误或片面了。 只要自己觉得对,就要拿来安排你,完全不考虑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区别。 即使是歪理也能够拿来曲解孩子的正确认知。 还有一半是不愿意改,懒。 他们认为,我是父母,就是冤枉一下你,错怪一下你又能怎么样? 他们会把打击批评视为展现自己父母地位的手段,也会认为不这样的话,会显得没孩子厉害。 这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像我和老婆是巴不得孩子比我们厉害,完全没有这种心理负担。 我八九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爷爷辈的亲戚,给我讲他走南闯北的各种传奇,我听得津津有味,还说了些我的看法。 亲戚很惊讶也很开心,就表扬我的思维和表达。 我爸就不乐意了,亲戚走后,我爸就给我说了一大堆。 大概意思是,虽然那个亲戚很传奇,但是他什么什么,所以不要…… 心虚两个字都要写在脸上了。 很多年后,我也有了娃,儿子学乒乓球,和他打了四局,他赢了三局,得意之余说爸爸打乒乓球太差了。 颠球比赛也是,他颠了165个,我申请妈妈替我出站,儿子说不行,妈妈上肯定赢,爸爸上才稳输。 我是一点不生气,差就差很正常啊,我打乒乓球确实没儿子、老婆厉害啊。 这背后还有个我家的秘技: 父母其中一方厉害的地方,要让孩子追,另一方要在这个区域紧紧跟随娃。给娃一种,前面有高手,后面有低手要追上的感觉,容易提高专注和努力程度。 比如:乒乓球老婆很厉害,颠球左手都可以三百个,而我唯一打过的几次,就是被老婆和儿子虐。 所以我是在后面追赶儿子的角色,老婆是儿子努力的目标。 前后都有人,儿子就来劲。 二、我该怎么让他们改变说话方式? 第一个问题有几种情况,所以应对也不太相同。 但同样的核心是,你要让父母感觉到他们的说话方式对你是很大的伤害。 你要严肃的表达出这种说话方式给你的伤害,而不仅仅是摔门挂电话,要带着情绪和态度完成沟通。 并告知,你想要的是支持和建议,如果全是这样的负面打击,你以后不会和他们沟通。 然后采取反制的行动,某些事情可能会得到负面反馈时,就根本不要问他们(涉及人生安全和婚姻除外)。 沟通是,提前准备好父母可能会说的扫兴台词,并准备好反驳的言语,说别人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 还可以拉盟友,扫兴人不会只扫你的兴,也会扫婚姻另一方的兴,找另一个受害者一起设立规矩。 最后,你可能会问,如果是我后妈那种带着负面目的的扫兴如何处理? 不处理。 小时候学会一句童谣:不理不理,当猪处理。 就让她哼哼吧。 |
他们当然知道他们在给你施加痛苦。 要不然的话,你拿他们对你的方式对他们试一下。 他们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之前就是这样接受别人来着。 他们从小也是被这样对待的,所以长大之后,他们想把这种痛苦发泄给你。 因为他要发泄给外人,发泄给别人,有可能会挨打。 但是发现给你这个孩子又是他们的子女,就没有任何危险,他们还可以对你pua,可以对你啰嗦,可以故意否定你的意志,否定你的生命力,否定你的一切想法,相当于剥夺你的人生,这种快感妙不可言。 控制他人的感觉是非常爽的,尤其是对子女这种绝对控制。 因为如果一个人是陌生人的话,你即使想控制对方,也不可能绝对控制。 但是对子女可以用暴力,可以用道德绑架可以用情感威胁,也可以用语言暴力攻击子女,强行让子女屈服。 这种如同对待奴隶的方式,会让人的大脑产生一种绝对强大的绝对权威的状态。 所以破坏你的快乐,就是你父母存在的唯一意义。 破坏你的快乐就是破坏你的人生就是破坏你的创造力,就是破坏你的正能量,换句话来讲就是破坏你的生命,这针对于低级动物的攻击性来讲,是一种非常爽的感觉。 低级的父母成就了低级的子女,创造了低级的子女。 如何能阻止父母这种扫兴有愚蠢的行为呢? 很简单,将他们狠狠打一顿或者骂一顿一次就好了,只要他们感觉到了痛苦以后就再也不敢对你指指点点,更不敢对你大打出手,也不敢对你语言暴力了。 因为人就是动物,当动物的行为产生痛苦的后果之后,动物就会产生下意识的反射,他们再也不敢这么做了,因为他的潜意识会告诉他,如果再这么做就会挨打,就会得到痛苦。 而你的父母也只是两只动物,他们只是两个动物,并非说叫了父母的称呼,就是高尚的人,他们身上运行的还是动物的一面,还是欺善怕恶。 不信你就试试吧。 |
在一部分底层父母的眼里, 所有的沟通都是地位之争, 他们沟通的目的就是“赢”。 举个栗子,你提议今天中午吃蛋炒饭, 如果ta听你的,ta就觉得自己没有份量, 你的提议在ta眼里是在指导方向,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指导方向,你指导了你们方向,在关系中,你就赢了,ta就输了。 那ta这时候显示地位的时候来了, “蛋炒饭有什么营养?” 没错,漫不经心的否定你,说不定还要挖苦一下你,然后再提出ta的意见。 “还不如吃酸菜鱼” 这时候,你为了息事宁人,也就认了。 “行吧行吧” |
让他们改变说话的方式,很难!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喜欢扫兴的人,大多都是思维跳跃,情商偏低的人。关键的问题不是他们说话的方式,而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所谓言由心生,所有的言语都是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都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
|
思维跳跃,大多显示出心思重重,喜欢胡思乱想。在你正兴致勃勃的跟TA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TA会突然跟你说起另一件毫不相干的事,让你猝不及防,让你血压飙升,让你兴致索然。TA却毫无意识,自说自话。然而,当你接上TA的话茬的时候,也许TA又会去谈论另外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 情商不高,大多表现的极其自我。TA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不能提出反对意见。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说的也许全是实话,也许并无恶意,但大多都是让人扫兴,让人尴尬甚至令人愤怒的话。也许有时候他们能够意识到,但却是无法做出改变。不是他们不想改,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习惯,是他们的性格使然。 我老婆就是一个喜欢扫兴的人。你比如说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出去玩,大家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她会突兀的来一句: “没意思!还不如在家看看电视。” 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刚刚打开酒瓶,她便来这么一句: “都少喝点!” 你上街买个菜,回来以后不是说你买贵了,就是说菜不新鲜,反正就是没用一句鼓励的话。 刚开始的时候,适应不了,也是吵了许多架。但后来女儿大了,她跟我说了一句话。她说: “妈妈就是那样的人,再怎么吵,她都无法改变。怎么办?只能我们去适应她呗!她说她的,我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 我想想很有道理,即便是你做的再好也挡不了他说些扫兴的话,与其去跟她生气,到不如放平心态,努力的去适应她。 |
|
从此以后,她说我听,不再争吵。我却是突然发现,当我不再与她争执的时候,似乎她说的话并不那么令人扫兴。 想要改变一个人很难,但改变自己却是相对容易些。父母说话扫兴,那也许是他们的习惯,也许是他们的性格,想要改变他们的说话方式很难。但如果你能够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想法,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也是你真的会觉得,他们的话并不那么令人扫兴。 |
|
|
爸鼻,你会唱小星星么? 唱这个考试加分么? 有没有一种可能,“父母扫兴”根本就是要“扫兴”。 这回答下,很多抱怨,好像父母就是那种扫兴人。实话实说,如果就是那样人,那和是否父母也没关系。但是作为父母,扫孩子的兴,甚至扫家庭的兴,那是必须滴。 现在孩子……甚至80后、90后其实都没穷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存所需以外的消耗都是要小心规划的。而很多“兴”是来自感性上冲动,不仅仅是孩子的,家长也是如此。所以,一个家庭,往往需要有人在关键时刻扫兴。 资源,不仅仅是钱。还要包括额外的精力消耗。孩子的精力是用来卷学习的,你唱歌追星能加分么?一家三口,所谓一家人开开心心偏偏有个扫兴的,也不过就是两个人开心一个人扫兴,没有到一家人开开心心那么严重。 当然,有些事情是习惯,并不是真的通过理性思考,更不是生活所需。现在或许真的没必要扫兴了。 毕业工作小有收入了,就开始经常带父母出来吃饭。开始肯定是扫兴的,告诉他们这家多好吃,他们回答这家多贵。点了菜说尝尝这些大厨手艺,他们说这要浪费多少钱。 变着花样带他们出去吃,换不同的饭店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装修风格……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也不抱怨了,而是慢慢把精力放在这菜怎么做的,这店装修的如何如何……这才一家人开开心心嘛…… |
父母和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扫兴,家庭兴高采烈不是兴致统一而是彼此理解。 旁观了网友的分享和身边的一些家庭,发现整体氛围比较紧张的家庭,父母扫兴、孩子也扫兴,但他们各自都委屈的不行。 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愁的不行,孩子却在学业以外搞个幺蛾子邀宠,但家长只是想孩子认真学习就好了,没有给予正向激励,怕孩子更不学习了。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觉得家长扫兴。 父母看着孩子成家背着贷款,啃老啃得不行,明明是无产阶级家庭却还在搞中产的那套生活方式,想劝着孩子未雨绸缪广屯粮草。孩子却觉得家长扫兴,家长觉得孩子不立事。 其实扫兴是很主观的判断,孩子的期待和家长的反馈之所以不一致,根源在于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判断不一致。要么孩子取得的成就可以扭转父母悲观的预期和保守的认知,要么父母的苦衷被孩子包容并配合他们演戏。 我原生家庭物质未必丰盈,但和父母关系还挺融洽。感觉孩子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工作婚姻不让父母操心,反过来当父母不配合的时候,你就可以问自己当年也这么不省心吗?而且,当你真正超越父母的时候,父母那些扫兴背后的焦虑与无助,你也能理解和包容了。 孩子之所以耿耿于怀于父母的扫兴,大概是渴望父母的认可,自己的心意、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进步渴望被父母看到并赞赏。能获得自然很好,如果获得不了,孩子认可自己就行了。 我没有扫兴式父母,所以没有成为扫兴式父母,对孩子有一个诀窍就是重复孩子的情绪和语言就行。 比如在秽语敏感期:爸爸,我今天放了一个大臭屁,哈哈哈哈!我:你今天放了一个大臭屁?哈哈哈哈!他就会继续兴高采烈的分享别的事情。 如果扫他的兴,强制不让他说屎尿屁,就会对他形成负强化,反而说的更起劲,甚至把阶段性敏感期行为变成全生命周期行为。 在情感领域,基本都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很多时候,情绪对了,事情就成功一半。 |
我曾经和题主有过同样的想法,就是试图去改变扫兴父母的说话方式。 但是现在我想说,我可能真得给不了建议,因为我已经放弃了,在这个事情上,我是个loser。 比起改变别人,我发现改变自己最容易! 扫兴式吃饭 我刚开始工作获得了奖金,高高兴兴的准备请家人出去吃一顿,老人说出去吃干嘛? 一顿饭花一大些钱,够买不少菜在家吃的了! 有时候就算一起出去了,也是坐在桌子旁嫌弃这个菜贵,那个不便宜,饭店都是赚我们这种年轻人的钱。 后来我的态度就是"你们愿意去就一起,不愿意就待在家自己做;我花钱,谁也别认为你们省着是为了我们,我不会有负罪感!" 好像自从我这么说了以后好很多了!但是他们的扫兴方式依旧没有改变! 扫兴式旅行 我带父母出去旅行,他们说什么都贵,嫌累,说花钱出来找罪受。 去景点,说门票贵,死活不进去,非要在景区外等我们。 出去吃饭,就没停过,说这个贵那个贵,还不好吃。 可是真的不好吃吗?我也没看谁少吃了!一边说着贵,难吃,一边还要说着不要浪费的话,吃得干干净净! 咋都是他们有道理!行,我也不安排了! 有时候我不懂,说一句"好"怎么那么难?扫兴的话,怎么就那么容易说出口? 本来高高兴兴的旅行,整得很不开心。 所以,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去旅行,而且也不打算再一起去。 后来我想,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 我们认为的对他们好,未必就是他们认为的好,就像当初他们认为对我们好一样。 所以不需要强求,大家以一种彼此能接受的方式相处吧! 我现在就练到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只是听听,但是并不能影响我。 我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有时候他们也想提意见,比如关于我怎么育儿,我不应该经常夸孩子,不要不舍得让孩子吃苦…… 我知道他们是好意,但是我不能接受,也就是我的态度! 我是 @小兔叽妈妈 ,职场宝妈,鼓励式育儿;从职场强势妈妈成长为孩子喜爱的温和妈妈,扭转不自信女宝儿成为自信、自律且积极的小学生一枚。我们彼此尊重、彼此依赖、相亲相爱! 喜欢我,就点个关注吧,我们一起快乐成长吖! @知乎亲子 |
|
|
我早上出来, 我妈说, 这样会冷, 赶快去加衣服。 我哦了一声就进去了。 作为一个36岁的博士研究员, 一家公司的头, 千万身价的人, 我妈内心的某一个角落是把我当成彻底的垃圾, 废物, 智障, 生活功能不全, 不知道是冷是暖的动物。 这几天对我的辱骂换做任何一个有尊严的人都会汗颜。 我把这叫做幼年期母职强迫症, 是一种精神疾病, 类似于癔症, 还带有各类妄念等等。 在母职的过程中, 遗留下太多强迫性重复。 最为一个正在学习的精神分析家, 在我眼里, 母亲就是个病人。 作为医生, 我不可能爱病人, 而最多只是为她尽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她是伤害我最深的人。 一个人如果爱上了伤害自己最多最深的人, 那这个人也是精神病, 也是强迫性重复, 也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以往的所有症候, 都是爱上母亲的结果。 我在国外独立生活近7年, 回国后, 全面旧伤复发。 虽然父亲过世之后,我已然出现各类问题。 从今天起, 本号会更新本人回到某市的一些事情。 本人常年旅居海外, 定居新西兰, 在国内某市随母生活。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 很遗憾没有保存, 仅剩半篇。 文章讲诉了我回到某市后, 与一个可爱妹妹相爱的经历, 这也是典型的原生家庭超我伤害导致的恋爱挫败。 我之后会对这个案例详尽分析。 很遗憾, 我在精神上彻底断母爱是用牺牲一个无辜少女的爱情为代价。 ps 本人不会再在某市进行以婚姻为出发的女性社交, 纯粹浪费表情。 见下文 , 待更新 我刚刚回国, 刚刚从抑郁中恢复, 也刚刚结束一段恋爱。 我会借着这个题目把这个问题论述清楚。 我爱的女孩叫小美, 她特别美, 美到让我看见她就想亲近, 就想一眼万年的走下去。 她叫我小强, 因为起初她在我身上看到了强势, 一种能够带她走出去的强势, 她太想脱离现有的生活环境, 她爱上了我为她编织的梦幻。 当然, 梦幻总是假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很快这种梦就在现实面前被击碎, 这个现实就是婚姻。 小美是因为婚姻而跟我在一起的。 她爱我, 一开始是因为我满足了她对婚姻的需求, 后来, 她在我被母亲刺伤之后, 想要跟我私奔。 这体现了她对我真正的爱, 也就是对她自身父母的反抗, 且她隐隐觉得我可以反抗我的母亲。 小美其实像极了两个人。 她的嘴巴和牙齿像极了我的母亲, 这是一张我在喝奶和在母亲臂弯里就强迫爱上的一张脸。 我看着她的照片, 就第一眼, 我想到了我童年时候的母亲, 太像了, 我心里一惊, 就这样第一眼, 看照片就爱上了这个女孩。 小美也更像我的前女友小明,她是我十年前的女友。 我跟她有过无与伦比的亲密关系。 那时候, 我想利用小明来争夺我的父亲。因此我太爱了小明, 我是用生命去爱。 现在父亲死了, 家中仅有一个寡母, 面对小美, 一个28岁母亲残像的记忆, 一个28岁未婚妻小明的残像记忆, 一下就深深的抓住了我。 我看到她就沦陷了。 我要她一辈子, 我十年前中断了的真爱, 我想留住的28岁的温暖的母亲,我要躺在28岁母亲的臂弯里像个孩子, 我也要那个我保护过, 奋斗过的小明。 第一次见面, 我就爱上了她。 我焦虑于她要是不爱我怎么办, 好在, 出于某种魔法, 她也爱上了我。因为我是小强, 长期跟我的读者会知道我的外在条件符合很多女性的欲望, 而我在小美面前所展示的超我就是小美最最需要的 : 一个忠诚可靠彻底依恋的小强。 后来, 小强变成了小弱。 小弱的出现屡屡因为母亲的数落。 我每一次被母亲暴力相待, 就被创伤进入实在界(real / 拉康), 也就是抛去社会属性的自己, 那个真实的, 受伤的人。 变成小弱的我, 反而激起了小美真实的爱。 小美需要看见小强的裂隙以确认他是的真实的人。 在小强无以复加的身体上, 小美需要找到一个裂缝把自己的痕迹铭刻进去,以claim 小强仅属于她一人。 每次被母亲伤害, 除了自己消化, 我就会去找小美, 在她温柔的爱抚中, 我渐渐能够展露自己的欲望,这是一种真实的的性欲, 真实的对于被呵护和美好肉体的欲望。 这世界, 只有性欲是真实的, 所谓实在界之物。 后来很快和小美进入谈婚论嫁。 我婚前财产很多, 我跟小美说, 婚前财产都算我的, 我会出于爱你给你花, 你不能抢。 小美说那她父母的财产也算个人财产, 与我无关。 我下意识的警觉, 就把小美拒之门外, 草草结束了这场恋爱。 我必须得对自己做一场深刻的精神分析。 这不仅是和小美的关系, 更多是和自己母亲的关系, 终究是跟自己的关系。 以至于过于理性, 而让行文缺少了张力、美感和以往我文章的可读性。 小美爱我是愿意与我私奔的。 可是小美更爱她的父母, 她还没有长大, 还像个孩子。 她曾经爱过我,因为我是个强人, 我手中握着千万资产, 过往履历漂亮得不行。 她幻想我强于她的父母所能给予, 愿意用她的一生去依靠。 真正让小美发生动摇在于我仍旧被母亲所伤, 更可怕的是, 情绪行为被母亲控制。 这种迹象让嗅觉灵敏的小美知道我亦是个空壳螃蟹, 而被父母大他者驯化的小美亦不觉得这有何不妥,因为她本身就同我处于同一个道德范式,她自身亦无法反抗。 脱离父母的小美啥也不是, 她自身履历平平, 条件一般, 身材颜值虽好, 可已经在了30已过的年纪。她自己啥都没有, 仅有父母赠予的一个房子。 从未来婚育带孩子, 到进入婚姻身价加码, 她都无法与父母切割。 她自己不可能带孩子的,她要她父母带, 她亦不可能抛却父母的五套商品房,光凭借自身魅力去征服自己的婚姻。 和大多数绝大多数人一样, 她是个附庸者, 一个不敢造反, 也无力造反的人。 如果不依赖家庭, 她甚至无法完成婚育。 而这, 是几乎全部国人的毕生格局。 在她眼里, 小强, 那个超我就与众不同。 他拥有海外的身份, 房子,海龟 博士后等等 文章写到这里断了, 没保存, 高潮部分丢了2000字。 一般文章都是起笔写的差, 写到高潮都要到文中了。 可惜。 以后把小秘书带上, 慢慢写。 |
他们不知道,因为他们被困在上一辈的人生框架里,对正向的情绪过于陌生,从而只会习惯性地扫兴、打压和否定。 大多数扫兴父母从出生开始就很少体验到快乐,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感受快乐的能力。 因为自己从小开始淋雨,所以也就不知道怎么给孩子打伞了。 他们不仅是可气、可恨的父母,他们也曾是可怜的小孩。 既然他们一直在淋雨,你也可以学习一下怎么教他们撑伞。毕竟,你终究是要和父母、和自己、和世界和解的。 而你,在漫漫人生中,以他们为鉴,不要成为扫兴的父母、也不要成为扫兴的大人。 |
「中国式父母」扫兴实例——大到人生选择,小到一起吃顿饭,买一台电脑,染个头发,穿一件喜欢的衣服,都可能受到父母的审视与点评,而这种点评往往是负面的,让人心里发凉。 许多年轻人也把自己作为方法,去反思父母为何爱扫兴,像是做了场关于自身的小型田野调查。年轻人们回答得都很好,他们指出了扫兴的背后,是「物质条件有限」、「控制欲」、「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不知如何表达爱」,以及亲子关系权力不对等之下,来自父母的「掌权者」般的傲慢、控制与偏见。 「扫兴」,仿佛一种顽疾,盘桓在无数中国家庭中。没有人能不渴望来自父母的肯定,因此,扫兴的背后,也是一段又一段充满了无奈与伤痛的中国式家庭关系,读者@夏夏说,每次被父母扫兴,一边难过他们为什么要泼我冷水,一边深悔自己为什么非要分享,然而下一次有喜欢的东西还是会忍不住分享,「亲缘关系的痛苦就是一边受伤害又一边忍不住依赖」。 好在,年轻人尽管曾经被扫兴伤害,但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读者@某某 说,每每自己被父母扫兴,难过之余,她也会想,自己的父母也一定是在这样的扫兴中长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他们能给我的,也只是他们拥有的东西。与其一直沉溺于这种伤害之中,不如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不扫兴的人」。 |
|
扫兴重灾区 去餐厅吃饭,出门旅行,观念不同的精神消费,这些都是中国家庭的扫兴重灾区,「不好玩」,「全是佐料」,「不健康」,「浪费钱」……这些最常见的扫兴句式背后,是父母一代曾经贫瘠的物质生活,也是很多人至今贫瘠的精神世界。 @kk 请爸妈吃火锅,然后妈妈说,吃什么火锅呀一天天的就是花钱,我们可不像你这么会享受。 @梦寒 和我爸出去吃饭,他会一道菜一道菜算成本是多少,如果自己在家吃能省多少钱。有一次出去吃饭,因为想吃蔬菜,点了素菜居多,他念叨了一路不划算,说到饭店点素菜是最傻的行为,因为素菜的成本低,被饭店赚得更多。最后结账时非要让老板打折。 @螃蟹女士 爸爸带着全家出来逛逛,想吃夜宵,从来没有吃过小龙虾,爸爸就带我们来到了大排档,妈妈则一直喋喋不休,反复讲着小龙虾的坏处。本来大家兴致都很高,最后饿着肚子憋着气回家了。之后的很多年,我都没有吃过小龙虾,直到去年夏天,小龙虾真的太好吃了!!! @兜兜 23岁生日那天,带爸妈和亲戚朋友去吃一家我自己很喜欢的川菜。上了一道我很喜欢的辣炒牛肉,看到菜,妈妈说:这个菜多少钱啊?牛肉这么少!这个价格我自己买牛肉回家做能做一大碗,也没我做的好吃……你们是不是吃腻了我做的菜,非要到外面吃?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扫兴,我想大概是——父母总是傲慢的,对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傲慢,对别人的喜好傲慢,对拥有家长制话语权傲慢。以及不知道占多大比例的节俭。 @昂昂 难得有机会出去旅游,拍了好看的照片,发现好玩的东西分享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仅不会接住这份喜悦,反而是「这一趟出去又得花不少钱吧」。在他们看来,钱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并不在乎外界事物带来的快乐。 @玉米女士 带他们去大城市,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高楼吗?带他们去海边,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水吗?总之,点评所有的一统一句式:不就是一点儿XX吗? 过去贫瘠的物质生活造成了如今贫瘠的精神世界,欣赏不来任何美的东西。 @小灯 朋友邀请我去旅游,他们从旅行的缺点、目的地的缺点说到我的缺点、家庭的缺点,我只是提出旅游请求,在家里像是被判刑。上大学之后,当我说xx电视剧还挺好看的、xx地方挺好玩的,他们说你上学还看电视?你跑学校外面去干什么?当我给他们看我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各地旅游,他们看一个地方贬低一个地方……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吃苦观念,不愿意承认享受生活是正向的事。同时,他们认为孩子永远是父母的附属品。 |
|
图源剧集《请回答1988》 「不要得意忘形」 东亚文化推崇「谦卑」,这也导致无数父母在面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时,表现得极其别扭——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但又学不会肯定和赞扬,一盆又一盆冷水泼下去之后,是一个又一个深藏在记忆中的伤疤和从此小心翼翼的人生。 @金金 我考全校第二,他们说又不是第一,不要骄傲。 @小p 高考完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家里来了挺多人帮我看,我当时很想选数学专业,我就说我还挺想学数学的,我妈当着一屋子人的面说我,数学考那么烂还学数学? @啊呜 高考考到省前300(文科),我爹只看见语文没上120,说「我没看出来你语文强在哪儿」。我可以记一辈子。上大学再也没有和家人分享过学习成果。 @Circle 大学努力深耕4年,获得各类奖项,结果在大学毕业那天,我爸和我说,「奖状能卖几块钱?你大学这几年我还不知道,就顾着玩儿了吧。」 @波波 申请博士的时候满分100,我的最终成绩是61分刚好压着及格线拿到offer,我特别开心的时候他们就说为什么只考了这么低,为什么别人都能拿到高分,还特别「冷漠」地让我别开心了赶紧去学习。 @小张小张 毕业回家那天,收拾行李时激动地把大学四年的奖状证书拿出来给妈妈看,想表示我四年的努力、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我妈却很生气骂我穷得瑟:「又不是名牌大学,有什么好炫耀的?」 当时就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内心说不出的难受,自己默默把证书收起来放在杂货屋了。时至今日毕业两年了,每次求职找工作,需要用到相关证书时候就会想起我妈的话,又是一顿难受。 @二二 昨天我侄儿出去旅游了,才到目的地,我就听见我妈发微信,说玩完回来就要收心了,人家这才刚刚开始玩儿呀!我听到就觉得扫兴又气愤。 小时候的我不懂反击,只是潜移默化地受母亲的影响,以至于养成小心翼翼的性格,当我感到极其开心和幸福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冒出来一个说教的声音,好像我根本不配得到快乐和幸福。直到今天,我所有的快乐都暗藏着一层谨慎的底色。 @七七 最近的一次扫兴时刻是,自己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很喜欢现在的公司,开心地跟妈妈分享的时候,她撇撇嘴说:「你是不是没见过真正的好公司?」可能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父母只能在子女那里获得一点天生的privilege吧,比如他们不会也不能随便在外面说别人的工作不行,但无论我找到多么好的工作他们都觉得自己永远有资格点评一下。 @777 从小敏感,记事比较早。印象当中,学前班人生第一次拿到奖状,一路蹦蹦跳跳回家,隔老远看见我妈就大喊:「妈妈,我得奖状了……」可走近时,她说:「看你洋洋得意像只洋鸡公……」家门口两口池塘,我一生气,就把奖状扔进了池塘里。 后来我还得过许多奖状,如果是一二名,她会说:「我就知道你会骄傲自满,下次绝对拿不到。」如果是3名开外,她会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了……」即便如此,我还是万分珍视她看到我拿奖时候的一抹笑容,也曾多年为此努力。 遗憾的是,为了这点而读书还是不够,我的逆反心理在高中迎来大爆发,和她吵架、逃学、离家出走等导致转学3次,读的学校一个比一个差……高考后来堪堪上了3本,去读了一个大专。我在自己生了孩子以后,才对这些事释怀。 29岁那年,我同等学历考上了研究生,这次,我为自己读书,不再渴望任何人的夸赞。 |
|
图源剧集《安娜》 尴尬的爱和礼物 扫兴的父母很难接受孩子充满爱的礼物,因为成长在一个紧张的、警惕的、缺乏爱的教育的年代,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爱也不懂爱,所以也很难感知,且不在意来自孩子的爱。这是父母一代的局限,也是他们最令人心痛的地方,正如@Dora 所说,我能理解,但它对我造成的伤害也是真的。 @lia 给我爸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他说「我们(家)不整这些」。 @宝娟 一向和父亲关系不好,今年看到别人都在晒父亲节带爸爸出去玩或者买的礼物,我提起和他说了一句,父亲节快乐,期待着他的回复,结果他说这是西方人过的节日,让我尊重传统文化,迎来一通说教。 @小十一 大概初中那会儿吧,过圣诞节我带回去一套圣诞cos服,因为爷爷是圣诞节的生日,我便突发奇想,认为把爷爷扮成圣诞老人一定很好玩儿。全家人包括姑姑伯伯们都很开心,唯独我的父亲……说我崇洋媚外,对我破口大骂,在饭桌上直接把菜掀了,当时我被吓懵,最后还是爷爷主动扮上,说好玩儿,才缓解了气氛。 @小L 大概是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情人节的时候我跟我爸在街上给我妈买了几朵康乃馨,想着回家给我妈一个惊喜,回家一见到我妈,我跟我爸就很兴奋地递上花,没想到我妈突然变脸,在我家后院把花撕了个粉碎,并开始大声指责我跟我爸不懂节约,乱花钱。 我关于十岁以下的记忆很零碎,但是这件事我真的会记一辈子。 @science 高中的时候心血来潮,趁着爸妈还没回家,到附近的市场买鸡肉、咖喱粉、青菜,想学着菜谱做咖喱鸡。他们回到家后,浅浅地惊叹了我居然会做饭。但随之而来的是我爸爸的「怎么煮这种不三不四的东西(指咖喱鸡)」。 @小雨 大学时用奖学金给我妈在网上买了双鞋,当时我人在学校,她频频微信询问鞋的价格。得知真相后,微信那边的她沉默了几分钟,随后发来一张鞋底部的照片,称鞋有瑕疵,让我找客服退钱,但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瑕疵到底在哪里。 那天我在日记里写:送礼物本是一件让双方都快乐的事,为什么我妈妈会让每个人都不开心。 @九月 当时是第一次挣钱,也赶上爸爸生日,就想着给他买些平时想吃又嫌贵的东西,自己做了菜,还买了蛋糕,本以为我爸会很开心,结果我爸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话,说我不知道节省,还不如直接把钱给他。 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个人的欲望是被压制的,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也不能拥有。 @Joyce 最近印象最深的是帮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准备了花和蛋糕,我们说要关灯唱歌让妈妈许愿,她说不要不要,快点弄吧。然后让她吹蜡烛,她直接拿了碗把蜡烛盖上。整个过程相当潦草,我不知道爸爸的感受,但我当下真的觉得很扫兴。精心准备的东西被踩了一脚的感觉。 他们这样可能和从小的教育有关,长辈们很愿意为了家庭付出、牺牲,但另一方面,他们似乎不懂如何自然地接受爱。不知道如何回应别人的爱,所以只能破坏它。 |
|
图源剧集《付岩洞复仇者们》 「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样子」 通过近700份征集,我们发现,在被扫兴这件事上,女性明显承担了更多的评判和规训。她们的身材外表被评价,穿着打扮被约束,人生选择被规训,还有重男轻女观念下的被忽视。 一位读者留言表示:「我不确定这其中是否有厌女的成分,我只知道,扫兴发生的那一刻,我甚至也是讨厌自己的。」 @F 大学时给妈妈发了自己觉得好看的自拍,妈妈只用三个字评价:黑,土,胖。 @Luna 前几天去看了李宗盛的演唱会,发了几条朋友圈,他们说我只会哈哈哈哈哈疯疯癫癫,让我删了。 @努力的覃女士 生完孩子我长胖了,哺乳期的一次家庭聚会,我第二次夹起一块猪蹄,爸爸很厌烦地说,你也不看看你胖成什么样了。 @小霹雳 三个月没见面,我努力锻炼瘦了15公斤,不夸张地说,刀劈斧凿一般。我妈见到我之后毫无表示,在我反复提醒后,她仔细打量了一下我,说:「你腰上还是有点肉啊……」 @Hean 穿了吊带花裙子拍了美美照片发家庭群,被告知不许穿得「坦胸露背」。 @维维 读书时候,每天会和家里电话联系。有时候父母会主动要求视频,说想看到我。但是每次视频一打开,还没来得及打招呼,我妈妈的第一句话总是「啊你好像又胖了」,或者「你今天头发贴着脸显得脸好大」,又或者是「你怎么又长痘了」,总之就是她看见你的第一眼,就得审视你的外貌,然后给你的近期生活下个判断。这种话没有恶意,但是当我兴冲冲地打开摄像头,得到第一句问候居然是这样的,实在是瞬间浇灭我看见他们的喜悦。 @hlikai 击剑比赛我第一次打进决赛,特意邀请他们来观赛,他们来晚了。最后决一剑我胜了,摘下面罩大喊。颁完奖后运动员和家人合影的环节,他们走了。回家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合影,他们说:「就一个业余组比赛你喊成那样,又不是奥运会,一个女孩子喊成那样丢人。」 @秋毫 第一年转行,年终,超级兴奋地跟母亲说我拿了几十个月的年终奖,她陪着笑了两声,然后给我发过来一个相亲对象,问:「这个怎么样?」真的,我这一年最快乐的时刻就这样被毁了。 @菠萝 我父亲是个极扫兴的人,可能是因为他的传统观念和控制欲吧,在他的观念里,女性的本分是好好嫁人,伺候丈夫和公婆,其他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不必要的。他会在我化妆的时候打压我,在我不做饭的时候说以后会被婆家嫌弃,也不允许妈妈多买几件新衣服。 @吉利塔亚 我在北京买了一套写自己名字的房子,和中介房主谈判10小时终于签约了,第二天和我爸分享了这个消息(此前没告诉他要买房,也没花他钱),他回了我一句:你弟都还没买房。那一刻,我的心死了。 @派大星 过年,家里装暖气时位置装得不太好,跟爸爸争了几句,他生气了。拌了几句嘴后,他说:「这是你弟的房子,跟你有什么关系。」那一刻,我心如死灰。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个我也出资了10万块修的小别墅,是弟弟长大后的家,而不是我的。当时我气疯了,我哭个没完,长这么大最伤心的一次。 我弟弟一直安慰我,去指责我爸太过分,我爸也道了歉。可是在我心里,那已经不是我的家了。我也不会再给家里一分钱。那一刻,我没家了。 |
|
图源剧集《远看是蔚蓝的春天》 「还不如」和「再也不」 在近700份征集中,来自父母的「还不如」和来自孩子的「再也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在一个个扫兴的「还不如」之后,是无数孩子「再也不」的暗暗决定,也是无数家庭渐行渐远的亲情。 @逆旅行人 记得我第一次跑完半马,那是我跑步两年后的成就。我非常激动地和他们分享这件事,结果被我妈妈骂了一顿,说为什么要闲得没事跑半马,还不如回家帮她干活,说她都快累死了,还说让我以后别再跑步了。 从那以后,我就真的很少很少再跟他们分享我开心快乐的事情了,一般出去玩也不会跟他们说,无法改变他们,我只能改变自己。 @孟冬 有一年国庆放假回家,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当时我和妈妈弟弟在家,我提议大家一起去看电影,因为母亲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电影,所以想带她去一次,体验一下。我买好了电影票,是一部搞笑片,还买了奶茶,一路上氛围都很好,大家都很开心。 电影开始5分钟,妈妈有点坐不住,一直跟我吐槽电影不好看,看不下去,后悔来看电影,说不值得浪费钱来看,我劝她耐心看下去,反正都来了,然后她又坚持了5分钟,期间一直跟我说不该来,说看电影就是浪费钱,最后实在不高兴,就跟我说她想先回去,然后她就走了,弟弟后来同学来电话约聚餐也走了,最后我一个人把电影看完回家。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想过跟母亲一起看电影。 @靳远辰 我第一次看音乐节 ,回家以后特别开心,我跟他们说我看见的东西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然后我爸当时就来了一句:你能整一下现实一点的东西吗?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跟他们说过这些事,他们还会问我为什么不跟他们说身边的事。 @嘉嘉 我妈妈一直都是这样。我买衣服问她意见,她说显胖,不耐脏。我非常喜欢做饭,高高兴兴做了饭发给她,她说我吃得多。后来我学乖了,拍饭菜只拍很小的一份,她看到回复的第一句就是你的碗不好看。至今我已无任何分享欲了。或许他们也该仔细想想,为什么我这么多年独自生活在海外,不愿回国。 @雪糕 有一年为了让我妈在北京过年不那么无聊,我特意请她去国家大剧院听戏,让她自己选了一个剧,结果她选了《锁麟囊》——为了催我结婚,这也是我至今能记住的唯一一部京剧,之后再也没有对她抱过幻想,心被伤得透透的…… @K小姐 我印象第一次被父母的扫兴气哭,是我刚到上海读研究生的时候。当年金陵东路的美食街还没拆,因为第二天要回老家,我就顺便去杏花楼给我爸妈买了点他们喜欢的点心,我还发现了一家很好喝的酒酿奶茶,就发到群里说这条街太多好吃的了,奶茶也超级好喝。然后,我就收到了我爸的语音留言,他说我不务正业,成天就知道玩,同事家xxx的孩子三本毕业因为证书多找了个超级好的工作,我不好好学习别最后都不如她……当时,我真的气到瞬间哭出来。以后再也不和他们分享这些了。回家也再也不带手信回去了。甚至,现在常居上海,一年也就过年回家两三天吧。只想快点逃离。 他们就是这样,不爱彼此,不爱生活,对我也是责任多过爱。他们的教育让我认为爱是有负罪感的,是明码标价要偿还的。谢谢后来在生命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人,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爱别人。 |
|
图源剧集《国王:永远的君主》 时间并不能抚平扫兴 这次征集,年龄30+的回复者超过210位,占比近1/3。这也是历次征集以来,回复者平均年龄最高的一次。扫兴的经历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去,无论是42岁的@大海,还是50岁的@玩菋,至今都还记得父母扫兴的细节。@大海说,父母扫兴的事例,没有印象最深的,「因为后面的每一次都会覆盖了前面的最深那次」,父母不扫兴的时刻,他的回答是「0」。 @小夏 38岁 初中,人生第一次发表文章,满怀欣喜地拿回去给父母看。母亲没有评价,把报纸递给了父亲,说「让你爸评价写得如何吧!」我爸看完说,「就那样吧,抄的文章吧,我在哪里看过。」我那个瞬间懵了……从那之后,我除了正常交作业、考试的时候写下作文,再也没有写过自己喜欢的东西,感觉自己永远证明不了自己了。 过去完全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年长后看了一本书《被忽视的孩子》,里面提到父母的特点,自恋、专制、放纵等等,他们统统符合……而我也很符合书中提到的一些案例,并且形成了与书中对应的别扭性格。 我想,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改变了,而我的父母也不会有所改变了——他们不会记得这些对我的伤害,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我能做的只有和自己和解。 @Momo 40岁 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暑假回国给我爸过生日,专门背了一瓶当地有名的红酒,还是我用自己打工赚的生活费买的。带回家那天,我爸说「家里有的是红酒,都没地方放」。当时感觉不知道自己在图什么。 @Bark 40岁 一个人在国外工作了好几年,好容易挣够首付买了一套房,兴冲冲拍照发给我妈看,只换来一句「你这房子也太小了」……顿时就不想再跟她说什么了,然后她老人家一直在抱怨我什么不愿跟她分享。 @Ndmsr 42岁 以前很喜欢给父母买东西,吃穿旅游家电,什么都买,可是每次我妈的反馈就是:怎么是这个颜色,我和你爸不爱吃,我怎么能穿那么年轻的,嗯,下次别买了……诸如此类,或者买了也不用,我一次都看不到。 不懂,真的不懂,说是不想我花钱,可是已经买了难道放着落灰就不是浪费吗? @brenda 42岁 跟老公完全靠自己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三居137平,我妈来了各种挑毛病,说户型不好,太多面积浪费。虽然她说的也是实情,但哪有那么精准的户型?这让我想起毕业时找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解决户口工资也不低,我爸说,你这就是个私人公司!平时生活中的小事也就算了,这两件真是印象深刻。 @笨小孩 45岁 小时候,我妈的口头禅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别的啥都不用管」,于是她干了大部分家务,实在累了就发个脾气,而我和姐姐啥也不会干。结婚以后跟婆婆学了做饭,有一次回娘家突然反省自己从未给妈妈做过一次饭,有点内疚,就很用心地炒了几个菜。我妈回来看到了,生气地说:「谁让你做的!把厨房的地板弄脏了……」 我以为我的行为是孝敬报答,在我妈的潜意识里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领地的入侵。 @玩菋 50岁 买好吃的东西给父母吃,却被一顿批。 @曹筠 55岁 带父亲去吃大餐,全程无语言交流,过了二周后他抱怨菜不好吃价格死贵。我崩溃大哭。 @闺女儿子的妈妈 55岁 我就是那个被孩子说成扫兴的父母,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可以想象我的孩子是有多么不幸。 |
|
图源剧集《气象厅的人们》 幸运儿 本次征集中,我们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父母完全不扫兴,可以讲讲你的幸运儿人生」,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无」,还有一些人回复——没有如果;无法想象;没有这种父母;想不出来;没有这样的幸运事;我不是那个幸运儿…… 最终,只有不到4%的幸运儿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们的回答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快乐,「打心眼里感到特别特别幸运以及幸福」。 @皮皮 我妈妈就是完全不扫兴的人,就算我捡回家一叠银杏叶,我妈也会和我一起做个银杏小圣诞树。 @landy 我从13岁开始追星一直到现在。初二的时候,我的偶像来重庆开演唱会,爸妈带我去看。1998年我高中毕业了,他们又带我去外地看偶像演唱。1999年还跟我一起去香港看了偶像的演唱会。我觉得我太幸运了,碰到一对超级支持我的父母! @白石姬 从有记忆开始,如果我想做什么事,只要不是坏事,我爸妈不仅允许我做,还会尽可能地陪我一起做。现在家里有一大箱小时候我自己或者和妈妈一起做的手工制品,她一件也没有丢,还打算以后帮我按时间顺序整理好。父母对我的爱可以说是满到溢出了,甚至我妈跟我吵架之后自己出门,回来的时候还不忘给我带一个我最爱的M记甜筒。 @Kris 我妈是一个不会让人扫兴的人,今年4月中下旬来北京找我,她会提前一天晚上和我说她想去游乐园,不要去没有意思的地方,吃饭会提前告诉我她想吃什么,或者我推荐尝试的东西她也会吃,觉得很好吃。 走的时候,我提前给她买好了高铁票,但是她说她想坐飞机回去,我果断退高铁票,给她定机票,她从来没坐过飞机的人,我帮她值机后,她就自己开开心心地走啦,到家的时候还和我说飞机餐不错,还和空姐要了两杯咖啡喝。 @韩三花 拜托,我爸妈真的是世界上最酷的爸妈,举一个最近的例子,疫情过后演唱会大复兴,我跟我妈妈说:妈妈,我要去看李宗盛演唱会啦。我妈妈开心地说:那太棒啦宝贝,那你最近多听他的歌,到时候一起大合唱才有意思。 还有,我最近工作不是很顺心,跟我爸妈分享了以后,我爸妈就一直鼓励我,还说没关系,不要上班咱们就去考研,等你读完研究生再上班,还能在读书期间玩两年。我很担心问:那我出来会不会年纪太大?我爸妈:你这叫大器晚成! @小白 我自己的父母就一点儿也不扫兴,我带着他们出国旅行,红眼航班也毫无怨言,甚至认为能够看到半夜在机场随处酣睡的老外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所有没见过的美食都要买来尝尝,即使不可口也会说「至少我吃过了」。去香港,消费比较高,但也不会过于抠门,反而说穷家富路,别太省着了,回家之后就会偷偷给我打钱。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自己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会带父母再去尝尝,我看到好玩的旅行地,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带父母去。而父母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疫情前还打算去欧洲旅游。疫情期间我生了孩子,我们和父母已经很久没有旅行了,今年过年,我们打算重新开始我们的旅行计划啦! @九月 攒了很久的钱,还去学校食堂兼职为了省下饭钱早点给妈妈买个包,我妈收到的时候会特别开心,而且说这个包她要背一辈子,那个包其实已经背坏了,我妈还一直留在衣柜里。 我妈妈从不会打击我和弟弟,永远在鼓励,给她的好东西她也会欣然接受表示感谢,让我觉得自己不管是做什么都特别有意义。 @小松 自从过了初中的叛逆期,和父母关系始终很好。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我的考试成绩而批评过我什么。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们只有一句「只要你开心就好」。后来选择了军校,起初不太适应的时候打电话忍不住掉眼泪,他们也不自觉跟着落泪。有次意外住院,仅是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两个小时后他们便坐上了跨越1500公里的飞机。 时至今日,每年能见到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每周末打电话的时候他们仍然是那样开心,回到家无论我去做任何事情都会笑着支持我。能拥有这样的父母是我值得炫耀一生的事情。 @牵牛花 正因为我们拥有扫兴的父母,所以才特别注意规避这个问题。我的孩子现在两岁多,她喜欢什么东西,我们都会陪她一起玩,哪怕是在大街上听到音乐跳舞,我们也会跟她一起跳。我们没有特别幸运的童年,但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这就是养育孩子的治愈之处吧——借着养孩子的工夫,顺便养一遍自己。? |
|
图源《不要告知丈夫的死亡》 对此,您怎么看呢? 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点赞加关注! |
我觉得与其改变一个五六十岁的人的说话方式和思维方式,你脱离原生家庭去非洲当雇佣兵,打下一大片地盘当土皇帝这条路都可能更现实点。 |
扫兴父母为什么会习惯这样的说话方式?因为有一种人他们有病! 这里说得有病是指精神心理病,并非是指肉体器官得病。 60后父母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就是那样子,他们一般都是多子女家庭出身,少时物资匮乏,经历过那十年,他们很多人没被他们的父母好好爱过,导致他们结婚生娃了也不会好好爱孩子。 这种人确认自己还活着是靠与外界与他人之间的拉扯才能真切实际的感受到那种“啊,我还活着”的别扭破碎感。 他们这种人一般在亲人,尤其是是中国传统孝顺关系下“子女”是他们最好的“撕扯”对象。 这种人一般在外界,也就是工作上并没有什么成就,而且他们在面对外人的时候是非常好说话的十分懦弱的人,可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就做成了皇帝。 他们内心底里需要通过打压子女和与亲密关系的家人之间的撕扯来享受“我活着”以及“我是个长辈”的高高在上好似是个成功人士的感觉。 这就是他们这种人的行为模式,通过扫兴他人来获得自己的情感需求,来满足自己病了的心理。他们能察觉到自己正在扫兴吗? 一般他们都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了。 如果你不站在外界旁观的角度点出这一点的话,他们往往是真的一直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 但其实潜意识下他们内里也是有一点点明白的,但他们十分需要这种撕扯,所以一般他们就会忽略掉这种明白。 我该怎么让他们改变说话方式?直接点明,直接说出来。 举个例子: 我爸就是这种人,他只要看见我,一定会在三分钟之内找到我身上他不满意的一点来教育我。 这就是我爸的行为模式以及他固定的情感需求。 比如我上次见我爸,我是带了一杯奶茶去的,我爸看见我喝奶茶,他就说我又买这种甜水喝,会翻过来覆过去的说喝甜水这不好那不好的。 其实,我对于小甜水是很克制的喝,一两个周才喝一杯而已,真的很克制了。 我说了自己两个周就喝了这一杯,我爸也不会算的,他要把自己的行为模式走完才会满足。 所以,他又指责我穿的鞋子脏了,也不知道刷一刷再穿出来。 都是小问题,但这是我爸的行为模式,他对我的父爱就是通过指责我的缺点来达到他为人父的教育者长辈的成就感来达成的。 在我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每次见他,我都会和他吵架。 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就改了方法了。 ①我先点出这是他的问题,我作为成年人,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出格,我遵纪守法,符合公序良俗,不对他人的利益产生损害,那我的行为就是正当的。 他就别一见到我就指责我,我不爱听这话。 ②不满足他的行为模式,不满足他畸形的情感需求。 他指责我,我不和他争吵,我就点头应着,我不与他撕扯,不让他有那种畸形的满足感,不让他的情感得到满足。 让他明白,指责我是得不到与我之间的撕扯的情感需求的,也让他知道,我哪怕是他的女儿,我也是个成年人了,他应该尊重我。 最后,我爸还是没改成功,但我已经和我自己和解了。 我已经很久没和我爸吵架了,我不搭理他了,我的情绪稳定了,很好。 最后,不要试图改变你的父母,你救赎不了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 请明确的认知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包括你的父母,你帮不了谁,你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 |
我不知道诶… 在我妈那我是最好的。 就算我考59分,那也是60以下第一名。 当然了,该挨的收拾一点也少不了。但是我妈打我的事情一般是偷钱之类的事情。考不好挨打,从来没有过。 我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 |
我的父母也会扫兴,但不是泼冷水,打击、拆台 而是,那种,你懂的 这样的扫兴,尤其发生在为他们花钱的时候。我很确定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扫兴”,我更确定他们在扫兴前鼓足了勇气,说拒绝的话,始终不是他们的强项。一直以来生活的担子是他们扫兴的原因,我们没有经历过,自然不会了解。 但,当作为孩子的我们逐渐领略了生活之苦后,对于这类扫兴,在理解后,请一而再,再而三,果断的,诚恳的理解,温柔的拒绝。 |
不知道 我有一个即使我已经研究生毕业了工作了至今都印象深刻的事情,至今耿耿于怀。本科期间我参加了一个国家级的设计比赛,拿了一等奖,我的本科院校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而我在此之前的获奖也大多是二三等奖(自嘲万年老三) 这件事不足以引起多大的轰动,但证书发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男朋友、我的同学们无一例外都对我表示了祝贺,他们笑着和我开着玩笑夸我牛逼 我也很开心,于是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爸妈 我爸的回复是:有奖金吗? 我妈的回复是:嗯 那一瞬间我就像被浇了一头冷水一样。 我是被我爷爷带大的,他们在我小时候都选择了奔赴自己的前程(这一点他们并没有错,我至今都欣赏且崇拜我的妈妈努力的读书、工作并没有被我绊住脚步)读大学、工作,所以我对他们一直有一层薄薄的隔阂,但我也很希望他们能和其他父母一样,夸我一句,赞美我一句 但他们没有,于是那一瞬间我努力调动我少有的和父母相处的经验,回了他们一句:不给我点奖励啊? 而他们无一例外的回复我:这不是你应该做到的吗? 我并非就是想要钱,而且我想告诉他们,不是的,这不是我应该的,我可以按照最低的毕业标准去做,我也可以得过且过一点不参加这次比赛,我也可以不为了比赛把我的设计方案反复修改熬而是把原本的方案提交 我应该做很多事情,可唯独「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并非我理所当然应该做的 大学拿了最高的奖学金是应该,成为绩点第一是应该,考上研是应该…… 我从不曾得到过他们的一句夸奖,他们在我人生的每一次幸福且开心的成功节点给我泼下一盆盆的冷水 直到今年,我崩溃着、大哭着告诉我的爸爸,我不应该,我不应该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也不应该一直做那个最优秀,我也不应该是那个任劳任怨不会哭不会闹的人,我现在的痛苦、崩溃你们一无所知,你们在我人生的二十多年里一直告诉我我应该如何,可却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节点上告诉我,我不应该得抑郁症 多可笑,我终于等到了一句不应该,却是全盘否定我在权威医生那里的检查结果 是告诉我我不应该不开心,不应该痛苦与崩溃,不应该难过 于是我告诉我爸,对不起,不能给你养老了,我死掉或许你和我妈还有我都开心 终于、终于,他知道怕了,他在我挂掉电话后疯狂的给我打电话,他给我发信息说对不起 但那时候我在被我男朋友送去洗胃 后来,后来他们会笨拙的、局促的问我最近心情怎么样,他们好像有改变一些 可都不重要了,这无法让十九岁的那个得了国奖的女大学生开心起来 - 首先想说,感谢评论区朋友们的回复,无论是安慰还是劝解,很谢谢你们百忙之中看完我的文字并且和我说些什么 但我还是想说,评论区的很多道理我并非不知道 但对一个孩子而言,他能想到那么多吗?不能去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有如青松可迎风雪的坚韧之心,也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能明白很多人成年了后才参悟的道理 我上面的例子仅仅是我漫漫人生里的其中之一 实则父母的忽视与不肯定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消解的 我无意去纠结学习和变得优秀到底是为了谁,实际上对于我而言,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父母,我是否优秀的影响都不甚重大 我自始至终想要说的都是,父母不该做那个扫兴的、否定的人,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的痛苦都不可忽视,既然选择成为父母,势必要多承担一个身份的责任,这不是用一句“工作已经很累了”就可以逃避的 因为如果你的工作太累,你可以选择不成为父母就不用承担这份责任 |
“扫兴”应该是从你作为听众这个角度得出来的结论,那么你的父母还真不一定觉得他们说出的话是来扫你的兴的,这不仅仅是某个人父母的问题,大多数都父母都存在这种问题,那就是本着“为你好”的初衷,说着让子女“扫兴”的话,甚至看着让子女尴尬的事情,这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吧。 那么与其改变他们,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和他们的说话方式,改变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固有印象。 你先打破他们的固有认知,让他们开始自我反思起来,然后才能有“我有个建议”要不要听听的开始。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