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想让孩子快乐,又想让孩子拼搏,我究竟该不该「鸡娃」? -> 正文阅读

[教育信息]想让孩子快乐,又想让孩子拼搏,我究竟该不该「鸡娃」?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跟老公都是 985 毕业,老公当年还是当地高考状元。大儿子马上十岁,平时比较贪玩,目前各学科的表现都较为普通。我老公出身穷苦,算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典…
大部分家长都这么纠结过吧,然后绝大多数家长应该都走上了鸡娃这条路。
简单分析看看吧。
首先,鸡娃的目的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让孩子能有个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那么,鸡娃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么?
大多数家长应该都会承认鸡娃并不一定等于成功。
一起鸡娃,只是拉高了平均水准而已。
你家的成绩提高了,别人的成绩也在提高,说白了就是一种内卷。
不过有些孩子可能连参与这个内倦的资格都没有,总有些孩子点的天赋树在别的方面。
所以,寄希望与别人不卷,自己鸡娃给孩子更大的进步,其实也不太现实。
不过如果家长有超前的规划和思路,还是能为孩子杀出一条路来的。
可能正是有这些希望,家长们选择性的过滤掉了不一定成了的因果,选择人定胜天的铁律。


大家都是成年人,在社会上也打拼了这么久,那些取得成功的孩子大概有哪些特质呢?
从我的经验,我总结了几个关键因素。
比如家世背景。
放在第一位可见这个因素的重要性了。
不提之前的学术太子们,就是电二代、油二代、国二代,早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默契了。
虽然说阶级固化是必然的,但是几十年的时间就能固化成这样也有点难以想象。
同等情况下,普通人是绝对竞争不过他们的。
偶尔有部分人的成功其实也只是给普通人一个希望而已。


比如机遇能力。
说白了就是运气。
有人可能就说有这么玄乎么?
我觉得还真有。
不说那些拆迁一夜暴富的小伙伴,最近那些井喷式清空彩票的牛人们,是不是就有几分天注定的味道在里面了?
当然,这是开个玩笑。
运气真的很重要,身边就有小伙伴就因为运气好,每一步都能踏对节奏。
大话西游上有句话,上天安排的,还不够你臭屁的啊。
突然觉得有稍许应景。
比如努力拼搏。
可能这么说有点消极了,不过努力拼搏只能排在靠后的位置。
其实鸡娃鸡的是什么呢?
天赋还是家室?
大部分鸡娃鸡的就是拼搏而已,流血流汗,踩着另一部分人的肩膀往上爬。
拼搏不等于成功,不拼搏又没有点运气加成的话,大概就注定一事无成了。
庆幸还有一条拼搏向上的路子。


说实话,这部分有点闹骚了,不过应该不是我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实可能更加的让人无能为力。
作为父母,想让孩子有个美好未来的愿景应该不会有变化的。
如果有背景可能就不需要考虑鸡娃了。
如果运气真的这么好,大概也早已家财万贯,随孩子挥霍了。
别的都求不到,也就只能在力所能及的鸡娃道路上拼下去了,总是个希望不是。
能选择的路其实不多,但是怎么去做还是有差别的。
让孩子快乐和鸡娃还是能有平衡的,就看各位看官的智慧了。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更多的似乎还是要看父母能给孩子些什么。
鸡娃,何尝不是在鸡自己呢?
@知乎亲子
我是奶爸陪成长,知乎影响力上榜答主
喜欢陪孩子读绘本,喜欢带孩子探索世界,更喜分享育儿干货、好书好物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的话,麻烦点赞关注哦
我自己就是大山里出来的,小时候村子四面都是山,村里小朋友不多,学校就一层楼,一年级一组4个人,二年级一组6个人,学校就办到二年级,三年级就要翻山到山那边的村子上学,周天去,周五回。
初中,我到镇上读初中,高中到城关读,然后去了沿海城市。
一直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也都住学校里,他们都说外面的世界很大,一定要坚持读书。
也感谢爸妈一直没放弃,让我一路读,虽然成绩不拔尖,但是至少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过上了与小时候不一样的人生……
所以我一直坚信,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后来,我有了女儿。
她上幼儿园时,给她报了很多兴趣班,动的:葫芦丝,篮球,攀岩,舞蹈,主持人……静的:画画,书法,捏泥……
女儿去年一年级,就余下主持人,中国舞,篮球和写字。
打算二年级慢慢减为两项并且坚持下去的是:舞蹈和写字。
因为通过这么多年观察,可以看出来她真的喜欢舞蹈,所以打算一直学下去。
其实最初学舞只是为了让她自信些,有舞台经验,不紧张。
现在她说:跳舞的时候很开心,很放松。
所以每次舞蹈课,她会自己准备好东西,换好衣服,一点不需要我催她,积极打卡,根本不需要“鸡娃”!
一年级的英语也是,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听一会儿,自己念一会儿,路上看到什么都想知道用英语怎么说~


前阵子,日常睡前听《凯叔小古文》,里面有一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欧阳修拿着书就往厕所跑,他的朋友看到心想:老兄去厕所还带着书?不会没带纸吧?不行,我得给他送点纸。
刚想去送,就听到厕所传出欧阳修读书声~原来是用这个时间读书,老兄读书真不挑地方……


过了一会儿,欧阳修面带轻松走出厕所,又碰到这个朋友。
朋友说:哎呀,你可吓死我了,我以为你要拿书当手纸呢!
欧阳修摆摆手说:我的事情太多了,又不想放下读书。
所以我挤时间的诀窍是:三上!
朋友疑惑的问:什么意思?难道是:上班,上课,上学?
欧阳修说:马上,厕上,枕上。
我出门办事,一边骑马,一边想问题,睡觉前躺着想灵感,上厕所时就读书,构思想写的文章。
我写的很多文章都是马背上,床铺上,和上厕所的时候想出来的。
他的朋友忍不住赞叹到:都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能在三上的时候读书写文章,如果不是真的热爱,一般人真做不到!怪不得你能成为天下人都称赞的大文学家。


我想,鸡娃又想让孩子快乐的真正秘密,古代人早就说明白了。
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影响欧阳修学习的秘密是他真正喜欢!他喜欢读书,喜欢做学问,才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真心喜欢一件事情时,自然就能全身心投入,而不觉得苦,不觉得累了!
漫长的求学路,如果能让孩子真的热爱或试着让孩子热爱语文,数学,历史,是不是一切就不一样了!
@知乎亲子
我们夫妻二人也是靠着读书在一线站稳脚跟的人。
我很坚定的认为,孩子就是要读书,这件事就没什么好讲的,读书使人明智。
我儿子没有辅导班,我问询过他的意见,他也不愿意去。他所有的教育是我一手辅导的。
他的兴趣班是网球和攀岩,每天都有课上。寒暑假都是整个上午或者下午的去玩。
他攀岩爬的手上都是茧子,起了水泡,水泡破了贴个创可贴继续爬。


我妈妈看到我儿子手上那一层层的硬茧子,说你咋把孩子搞成这样子了。


我说不是我搞的,是他自己喜欢。
他很喜欢,所以为了每周中三小时的攀岩,他每次课间抽空就把能做的作业都赶紧搞完。
比起攀岩,他更喜欢网球。
前两天去打网球比赛,一帮教练在旁边吐槽他,说每次打球最高兴的就是他了!
周末集训三小时,结束了别人都走了,他还要再打一会。
以上这两个兴趣班,是我带他试了许多种,试出来他最喜欢的。
我跟他说过这个事,我说你这么喜欢打球,那我们打球至少是要打完整个初中的。
为了不压榨我们以后打球的时间,我们现在要多学点东西。
至少把初中背诵的一部分时间省出来去打球。天天埋头苦学,从早到晚,肯定是不行的!
他很认可这点。
所以我安排他学习,他并不抗拒。
我不鸡校内的东西,是因为我觉得小学没有必要。
但我鸡的东西,比校内难多了。
我儿子背了200+的诗。
他背会嵇愚妇轻买臣,我给他讲朱买臣40岁才得汉武帝看重,衣锦还乡时他前妻羞愧难当自尽身亡的事。
他背蜀道难,我给他讲李白为什么只能做诗人当不了政客,诗人和政客的区别是什么。
他背布被秋宵梦觉,我给他讲辛弃疾怎么带着尖刀队杀个三进三出的。
他背恨到归时方始休,我给他讲白居易怎么在佛像底座藏诗的事。
这是他特别喜欢的环节,每次听的津津有味,十分捧场。
以至于我老公有次听我给儿子讲项羽刘邦这段,路过门口停下来笑,说你这是给儿子讲评书吗?
我们家英语也没有背单词,搞语法,刷练习题。
就是大量的阅读,我带着他读,我读他听。我说英文他说中文。
由于他整个的教育都是我一手带的,所以对于哪个词他是认识的,哪个词他要想一下或者要特定句子提醒下认识,哪个词他完全不认识我一清二楚。
认识的我直接过,不熟悉的我让他想一下,不会的我直接重复两边英中文,他自动替换完就知道了整句意思。
现在因为有一定的单词量了,变成他读我听。我询问某个词或者有句话的中文意思,不会的再给他标注强调一下。
读的英文基本都是故事书,侦探的,探险的,他觉得很好看。
最后是数学,他自己因为一年级竞赛拿了学校的最高奖,所以自己回来要求学奥数。
班上同学都知道他数学好,遇到不会的就去找他问,他很得意。
数学老师对他也很宽松,上课开开小差也不管他。
所以他自己鸡自己数学,寒假在这里刷高年级的题,遇到不会的就来问我。
因为一直是我管他的学习,所以我很了解他的思维模式。
他是哪里卡住了,我一看就知道,把卡住的地方给他一个提示,很多时候他听完提示就会了。
提示了还不会的,我讲一遍。
讲了还不会的,我换种方法再讲一遍。
刷的十分顺畅,这一周多已经快刷完明年的课程了。
鸡孩子学习,是没有错的。
孩子的学习,不是不能鸡,而是要结合他的程度,用他喜欢的方式,他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鸡。
快乐也是没错的。
我跟我儿子说过,如果你没有快乐的童年,长大也不会长成很好玩的人。
所以,喜欢打球去打,喜欢爬墙去爬,喜欢动画片去看,喜欢出去玩除了寒暑假我们每学期还可以请假出去玩一两次。


但是,为了你的喜欢,你要付出努力,把所有的时间高效用起来。
能学的时候,我们就多学一点。
快乐和拼搏和学习这几件事,不矛盾的。
找找方法,劳逸结合。
每次学习一会休息一会,中间让孩子玩玩别的换换脑子。
练个倒立,玩个投壶,下个五子棋,孩子也很高兴。
鸡学习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只学习不玩。
鸡的过程中也要讲点方式方法,让孩子能享受这个过程,获得成就感。
玩的时候就让他好好的玩,比别人玩的都多都快乐。
我虽然鸡娃,但是真的不在乎成绩,在乎的都是跟卷面分不怎么相关的。
我让他背诗,是因为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必须理解文字之美。
我带他学史,是因为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了解自己的祖先,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都发生过什么事。
以史为镜,才能正视己身。
才能知什么叫家国天下,什么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知道梦想要坚持,挫折是常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希望当他长大,他能知人性的弱点与光辉,他能以书中的偶像对标自己想成为的人,能去想去的地方不为语言所困,和不同的人聊天知晓别人的生活。
我希望他能听懂别人的话外音,知道别人没出口的骄傲和委屈。
我愿他能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美,对弱小常怀怜悯之心。
我不想要一个只会刷题,拿回来卷面满分的孩子。
我尽我所能的带他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也尽我所能的带他看这个世界的美,体会别人没有说出口的情感。
我给我儿子选了很多好看的书,大量的阅读是能体会那些没说出口的情感的基础条件。
我希望他以后也可以去很多地方,有我这样在陌生处遇到有趣人的体验。
我不知道我儿子以后读书会怎样,去什么学校。
我不在意这个。
他现在成绩很好,以后未必。
但我希望他长成我想要的那种孩子,热爱生命,情感充沛,长于思考,喜欢读书。
爱学习是因为学习使人成长,明智,解惑,而不是为了卷面分比别人都高。
能长成这样的孩子,哪怕是成绩很差,我也会觉得,我所有的心血没有白费。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是抓特务,分成两派,互相追着打架。
同时喊着口号:老师批评不要紧,解放台湾最要紧!
这个游戏培养了拼搏精神,也培养了爱国情怀,并且超级快乐。
所以谁说拼搏和快乐是矛盾的?
……
长大后,我最喜欢的娱乐项目是踢足球。
踢足球,既要求耐力,又要求速度,既要求技巧,又要求身体,还需要大局观、协作精神和无比的勇气……
这是一项讲究拼搏精神的运动,带给人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我一开始是喜欢打篮球的,但是自从开始踢足球,就觉得还是足球畅快淋漓。
……
其实学习也是一样,拼搏的快乐,学渣不懂罢了。
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把每一个困难作为成功的垫脚石,这种拼搏的乐趣,学霸们都享受过。
……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快乐与拼搏如何取舍,而在于你的拼搏之快乐要在哪些事项上实现。
不要盲目追求全面,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跟风。
要选择孩子真正喜欢的事项进行拼搏,选择孩子必须拼搏的事项进行拼搏。
要集中力量,集中注意力,专注的拼搏之快乐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快乐。
ps:所以海王的快乐我真心不懂,他们不嫌累吗?
所以我也当不了领导,因为我们领导说你得学会弹钢琴,可是我喜欢专心做好一件事情,所以辞职了。
娃肯定是要鸡的,如同你说的周围大环境都在鸡娃,但是鸡娃要有方法、有方向,不是跟随大流,鱼贯同行。
我们这一代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那么孩子在将来仍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
即使人工智能的神速发展,它替代的是可重复的、没有思想的、机械类的工作,而脑力劳动、技术型工作依然不会被替代。
人工智能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如同从农经社会发展到经济社会一样,是时代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鸡娃并不是上孩子不喜欢的兴趣班,也不是盲目地学孩子不喜欢的所谓特长班。
这样的鸡娃,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多压力,还有苦不堪言的逆反。
那只是典型的普通鸡娃。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的一个鸡娃电视剧《小舍得》,从状元到抑郁的颜子悠,就是妈妈田雨岚违反孩子的本性和特点,硬性鸡娃的结果。


鸡娃要从孩子的特点出发,也就是在孩子擅长的领域里,给孩子更多支持和帮助,让孩子的闪光点更佳耀眼明亮。
说白了,就是要根据自家娃的能力和潜力来做针对性的鸡娃。
马云说过:「成功不可复制。」
鸡娃也亦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可能一个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们夫妻可以考进985,你们的同学没有考进985一样的。
同理,你们夫妻可以考进985,你们的儿子未必能考进985,你自己也说了你们的大儿子成绩很普通。


成绩普通的原因,或许是孩子没有那么努力,或许是孩子没有你们夫妻那么好强,并没有把学习当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更没有的想法,所以孩子不会考出来好成绩。
鸡娃只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孩子才会主动喜欢学习,才会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去超越自我,才能出成绩。
虽然我和队友不是985毕业,还生活在边远的十八线小城镇,我们也得鸡娃,只为孩子生活更好,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鸡娃只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而已。
我们既无躺平资本,又无摆烂的资历,只能自鸡的同时,还要鸡娃。
其实这事一点都不用纠结,因为绝大多数人没条件鸡娃,时间,精力,能力,经济条件等等都不具备。
鸡娃这事不是想鸡就鸡的,门槛不是比较高,而是非常高。
所以大可以放下心理包袱,让孩子快乐成长就好。
很多人有个误会,觉得花钱报班就算鸡娃,但那是撒钱,跟鸡娃一点关系都没有。
鸡娃其实很简单,就要结果,残酷一点的说是可量化的结果。
鸡娃的过程是淘汰赛,被淘汰的沉没成本很高。
鸡娃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标准,而不是享受过程,如果只是为了过程那是受虐,过程是很痛苦的。
美好的,不设置目的的兴趣爱好学习不是鸡娃,不要混为一谈,再强调一遍,鸡娃就是要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每个阶段有普遍认可的考核或录取结果,虽然听上去很功利,但现实如此。
所以绝大多数人不适合鸡娃,也没有在鸡娃,自我感动的撒钱行为真的不是鸡娃,多少有点推脱责任的意思。
有个笑话说,孩子历史不及格,家长说我不是带你去过故宫吗?
如果开篇我写的条件都具备,基本就不会有什么困惑,也不会受什么影响,就算不能坚持到最后,也能真的有收获,并坦然面对结果。
我写的可能太直白了,我接受一切批评。
先直接上答案:除非你家里有矿,否则就应该让孩子拼搏。
好,然后我们来慢慢唠唠为啥,此文会很长,你要是没信心一次看完就先点赞收藏关注。
题主并不孤单,她的的迷茫和焦虑是高学历人群的普遍现象,我长期服务于美国顶级外企驻华机构,外企曾经也是人才密度很高的地方,员工素质是精英中的精英,best of the best,有意思的是,这群人当初都是通过自身拼搏才脱颖而出,却有很大比例的人也陷入题主一样的迷茫和焦虑,也就是,他们也拿捏不清,到底要不要让自己的子女也拼搏一把?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如果自己走通了一条路,证明是成功的道路,让自己子女接着走这条道路才更有把握,怎么大家反而迷茫了呢?难道忘记了自己是通过拼搏才获得今天的一切的吗?
我观察了很久,总结一下这种迷茫的几点原因:
第一,社会的毒打让人失去激情
一个人经历很多事情之后,是会被改变的,保持初心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看到一些自己觉得不公平的事情,比如,看到当年学习还不如自己的同学混得居然比自己好,看到自己付出很多心血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看到学历很高的人也被裁员,就会想,何必这么努力呢,算了吧。
现在互联网很发达,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一些负能量的东西传播也很广,一些以前上不了台面的言论也可以登堂入室,这些言论听得多了,也真不是谁都有这个意志力能够抵御负面影响,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让孩子拼搏其实家长也需要一股气的,家长没有斗志也就泄气了。
第二,需要给自己的处境合理化
有一部分家长,以为各方面原因,没有给孩子在初期打好基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到了十几岁翻盘逆袭不是说不可能,但是这也是需要非常强大意志力的事情,不是谁都做得到。
人啊,总是会倾向于自己是对的,错的是别人,错的是社会,总之不是我的错,所以,当一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好,又没法改变,就会找一个能让自己内心感觉好一点的理由,也就是孩子没必要拼,拼了也没用。
第三,出于对子女身心健康的考虑
还有一些家长,特别反对『鸡娃』,是因为他们听闻过极端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产生巨大伤害,他们就决定宁可要孩子身心健康,不要为了特别好的成绩去拼了。
第四,家里有矿
这种家长,或者已经是财务自由,反正孩子有巨额家产继承,真不用特别拼,而且这样的家长资源丰富真是超出常人想象,他们的孩子不用特别努力也可以上名校,这种家长当然主张没必要太拼。
好,上面就是我所观察到的不想鸡娃的动因。
我还是重复一下我的观点:除非你家里有矿,否则就应该让孩子拼搏。
但是,我要强调一下,这话我是对题主这样家里没矿,但是希望孩子将来过体面富足生活的家长说的,如果你的观点是『我就是个社畜我不要什么体面富足』,那不用往下看了,您看到这里已经是浪费您的时间了,再见,不送。
OK,为什么我说,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过体面富足生活,还是需要让孩子拼搏呢,因为,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就是利用教育来做分层,将来要大规律过上富足生活,就要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布尔迪厄在《区分》(也有翻译成《区隔》)中指出,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人和人之间会进行分类,分完类就构成一个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就构成了社会资源分配机制的基础,当你出于这个社会结构的高位,就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权利资本和身体资本——总之,如果你想要让你的子女将来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就要让他们居于社会结构较高的位置。


布尔迪厄还指出,现代社会都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这个『人人平等』当然是台面话,只是不能表面上说某些人是不配活着的贱民,某些人是应该拥有特权的贵族,当然更不能在台面上搞古代的世袭制,但是——居于社会结构较高层次的阶层依然会实现传承,这种传承绝不只是金钱财富的继承,而是要利用教育来实现隐形的社会地位继承。
在西方世界(包括非常西化的日本)和东方世界(白象说没错就是在下),社会结构中高层次的阶层,就是利用了教育来实现社会地位的再生产,社会结构中一些重要岗位约定俗成要名校毕业的人才能担任,然后高阶层的人会让自己的子女去读这些名校,然后就理所当然身居高位。
注意,重点来了,这种规则,既是有利于权贵阶层的社会地位再生产,也是底层走向高层的机会。
权贵阶层为什么不直接让子女去任要职呢?一方面是因为台面上还需要『公平』,另一个方面是这些高等学府的确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训练,这些教育和训练对于这些重要位置来说是必要的,而且,这些教育和训练的确需要过人的素质。
也就是说,为了保住这些高等学府的金字招牌,他们的教育质量必须有保障,所以,他们不能只接受权贵阶层的孩子,还要接受一些真正优秀的孩子——这就是机会。
你看,这个游戏规则就是:
权贵阶层需要自己的孩子经过金字招牌的学府的洗礼,才能名正言顺实现社会地位再生产。金字招牌的高等学府需要保证自己的教育质量,必须要吸纳优秀的学生。社会结构中低层的孩子,只要进入这样金字招牌的学府,就可以成为权贵子弟的校友,也称为其他优秀孩子的校友,也就是进了将来精英群体的圈子。社会结构认可金字招牌的高等学府的校友更适合处于社会结构高层。
如果你能看明白这一切,你就该知道,如果要将来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足体面的生活,也就要尽量获得金字招牌学府的认可。
那么,你觉得孩子拼搏有用吗?
不用在评论区反驳我,还有气力反驳拼搏的,都是奋斗逼,因为,真心躺平的,就应该懒到不想反驳任何事。
————分割线————
补充一些内容。
前面我分析了精英家长不想鸡娃的几点理由,除了『家里有矿』这条,其他的几条,其实都是经不住推敲的。
社会的毒打让人失去激情——没错,这个社会不公平,但是不要因为别人吃了一颗大力丸就练成了九阴真经,就自废武功退出武林了呀,没错,就拿法国来说,有人34岁莫名其妙当上了总理,那法国人就觉得没必要从政了吗?他占了总理,不还有副总理嘛,再说还有下届,这个世界大得很,肯定有些人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得了一些好处,但是这个世界大到肯定有你的机会,不要因为看到不公平就放弃这些机会。
需要给自己的处境合理化——古人云,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古人又有云,忠言逆耳利于行,鲁迅还说过(并没有),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总之,不要总给自己的现状合理化,想想其他出路。
出于对子女身心健康的考虑——这一点理由其实很现实,一些中小学生总是发生学生压力太大自残事件,很吓人,对于这一点,我的观点是,不要饮鸩止渴拼得过度,也不要杯弓蛇影吓自己,家长应该多关系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压力,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和生理伤残,但也觉得孩子受不得一点压力,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都拎得清能承受多少。
当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自私一点,真应该劝退大部分家长,绝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放弃了才好,可以让愿意拼搏的家长和孩子更容易取胜......所以,我不负责任地揣测,还有一部分家长鼓吹不鸡娃不拼搏的原因,是放烟雾弹,是让其他人上当不要努力,自己孩子其实憋着劲地鸡呢!
让我来说说如何让娃自鸡,而且娃又乐在其中!何苦摇摆于快乐教育和应试教育,我来分享下最近娃自鸡的验收成果。
我家娃两岁九个月,目前大字不识几个,阿拉伯数字1到10没问题,数数只能数到四或五,童谣至少五十首,故事自己背下来有十多个。
今天意外收获小家伙数学思维能力不错,在一群四五岁的孩子里面异军突围!


这个小小的数学拼图玩了半个多小时,全程我只陪看,他自己探索,玩出来五个拼法。小家伙只是在玩之前看过销售人员在引导其小朋友玩,知道玩耍规则后,他自己拿过来捣鼓。
我完全没期待人家玩会,毕竟销售人员说要四岁以上小朋友才玩得来。我没想到这小家伙自己拼会一个后,重新拆了再拼一遍,而且不是靠记忆力,全靠自己的思考。
我观察他拼这个玩具的时候,他在思考角的关系。有直角的地方,他自己对上去,然后再考虑其他组块的关系。完全不是按照销售人员说先放大的再放小,而是考虑组块之间的关系。


我看到我家孩子这么勤奋自鸡的状态,我甚是安慰,毕竟以后学习不用发愁了!
那么,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呢?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能手,只是由于成人的干扰特别多,导致了孩子习惯了成人给予答案。
学会闭嘴和观察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的核心本质是探索。但是面对孩子的探索,家长很容易成为指挥者,从而与孩子形成错位关系。
我们最重要是学会闭嘴,不要想着教孩子或者指挥孩子,而是学会观察孩子。我们家小朋友从小玩耍,我们最大的陪伴就是看。看他怎么玩,怎么观察事物,怎么观察别人玩,之后他自己选择玩的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家孩子学滑滑梯的过程是我带他观察别人怎么滑,然后他接触滑梯,之后他自己内心准备好玩滑梯,自己趴着滑下来。
我唯一开过嘴提醒的一句是我们不能像别人一样头朝下滑。他从七八个月学滑梯到一岁多自己完全会滑的过程,他都是自己思考自己该怎么使用身体滑滑梯。每一次滑梯的体验反馈,他都会自己调整。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小朋友是被剥夺这个从小自我探索和思考的能力。很多大人认为孩子小,他需要被保护,他需要大人带着玩才会玩。其实并不是,对于低龄孩子来说,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探索和学习。


学会放手和信任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快乐,但又怕孩子懒惰。其实这反映出家长对于孩子能力的不信任且不愿意放手,背后其实是一种控制欲!
我们家孩子最近一次打蛋的时候,我依然处于他还不会打蛋的认知。他非常明确和我说:“妈妈,我想要自己打蛋,你不要帮助我!”
我只能乖乖在旁边看他打蛋,然后他完美打了一颗蛋。我意识他真的已经到了可以自己打蛋的阶段了。
我们作为成人总有一种认知观念——他还是一个孩子,长大就会了。但是当孩子长大一些,我们并没有更迭到他们长大的意识,从而给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适当放手,给予孩子试错和犯错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在这些尝试中学习以及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学会良好的示范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这个小家伙模仿。我们想要孩子能够对学习和思考感兴趣,我们自己也需要对生活充满兴趣和探索。
我们家小朋友学会的故事是我自己一个一个背下来读给他听。之所以我自己背下来读是因为我的艺术治疗作业就是背透100个故事,因此,我儿子成为了验收作业的人。
我自己很喜欢看童话故事书,我们家孩子从小开始读中国童谣,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睡前读绘本,唱童谣。即使熄灯了,我们一家三口经常玩童谣对对乐游戏。
我自己也特别爱捣鼓,我没上烘焙班时,自己做面包经常试验。儿子也因此和我一起爱上做烘焙,我上烘焙班后,我做面包的技艺也提升了不少。最后一天结课,我带他一起陪我上蛋糕课和考试。日常在家里,我都让他参与到我的烘焙时刻。
只有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孩子自然也是有趣的人。
学习蛋糕抹面??


学会欣赏和鼓励
我们总会把欣赏和赞美投放在别人家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身上的优点满满总要降维打击。其实,大可不必。
我最喜欢的岩村和朗《尖尖山的冒险记》系列丛书。在《月亮下的小蘑菇》中,有这么一章「我的才华,瓢瓢的才华」。这一章讨论了狐狸说尖尖鼠一股臊味,尖尖鼠气得不行,但是这股臊味却救了尖尖鼠,成了尖尖鼠的保护伞。
看起来别人家的孩子闪闪发光,但是自己孩子没有那么多才艺,但是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在这个时代就是最大财富。
我们要学会欣赏和鼓励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开花的领域。有可能是向阳而生的向日葵,有可能是其貌不扬却芳香的迷迭香,有可能是冬季盛放的腊梅!


学会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
我们不应该是孩子困难的创造者,而是与孩子一起克服困难的同行者。
人的一生有很多困难,像这个时代,孩子们需要的是独立思考以及创造力。可是,他们却面对着强大学业压力以及最差的经济环境下行的压力的时代。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艘船舵该开往何方?掌舵是非常需要智慧和勇气。作为和孩子一起掌舵的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而不是成为孩子的施压者。
日常生活里,我们家孩子每一次遇到困难或者拒绝,他都会先问自己:“这个怎么办?”之后,他会对我说:“妈妈,我们一起想办法吧!”他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尝试。不行的话,我也引导他还可以怎么做。最后还是不如意,我们一起接受不如意的结果,而不是把孩子孤立。
唯有养育一个内核稳定且热爱生活的孩子,自然能够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
如果你愿意用艺术化的方式,愿意用生命温暖生命,我们可否一起同行,一起唱歌谣,讲故事,角色扮演,一起快乐地玩耍,一起温柔对待自己和孩子们,让这日日夜夜多一份美好。我是
@艺术治疗师李佳莹
,期待与您的相见。


ps:感谢您的点赞三连给予我的肯定,我会加油创造更好的作品与您分享。
@河南卫视
@知乎日报
孩子的快乐重要,孩子的努力成长同样重要,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责任,是在你努力的情况下,让你做最好的自己。
父母要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那就需要搭建一个孩子适应的篮球架。


我们都打过篮球,篮球架上投篮的那个框,高度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大部分人只要适当的练习,就能把篮球投进那个框里,这样人们才有去打球,去锻炼的兴趣。如果把球框定的很高,经过很长的努力,都投不进球,人们对打篮球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有人强迫他们打,打球的人就会不快乐。


快乐的基石,一定是在努力过后,能够成功,至少是有很大的进步。
孩子的成长,非常需要父母搭建一个适合自己高度的"篮球架″,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特点,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方案:在学校之外可以学什么?这才是孩子累并快乐着的基础。


我带过一个小朋友,他的妈妈是我朋友,朋友刚生下他的时候,孩子长得非常漂亮,继承了父母外貌上的所有优点,那时他的妈妈曾幻想着好好培养孩子,让孩子考一个好的大学。甚至还想过,如果孩子学习不太行,那就培养一点特长,可以考艺术类院校。
到了孩子五六个月的时候,突然发病,被查出心脏法洛四联症。
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是心血管内科的一种疾病,它的好发人群是儿童,还被称为发绀四联症或者法洛四联症。严重的法洛四联症患者可能在1岁的时候就会死亡。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孩子已经昏迷几个小时,医生对她说,实在不行可以放弃治疗,再生一个。还对她说,患这种疾病的孩子很难养大,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
这位妈妈当时在机关工作,她没有听取医生的意见,积极地给孩子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心脏方面算是治疗好了,但是,智力方面有缺陷,比如上学以后,数学非常非常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这位妈妈,辞去了工作,开始自己办厂。她说,既然自己的孩子不能靠学习改变命运,那么她这个当妈妈的,就要努力改变自己,给孩子积累更多的财富,让孩子人生的道路走得轻松一点。
他们夫妻俩没有要二胎,怕自己生了二胎,就可能会放弃这个儿子。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这个孩子身上。
孩子的爸爸在公务员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保证家庭最初的开支。孩子的妈妈辞职办厂,努力赚钱。
现在她的厂办得很成功,她孩子的学习成绩仍然在班里吊车尾。但是,朋友的心态已经相当放松了,因为,她已经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了金钱上的保障。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孩子,实事求是的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确实要有一点天赋。
既然孩子成不了牛娃,那么,父母就要放下心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孩子知道,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态度。只要能努力往前走,你就是最棒的。
这个问题应该困扰着每一个爸爸妈妈,只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们要相信每一个成功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付出努力的人。
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就跟我们上班一样,没有人愿意每天朝九晚六上班,但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小朋友也是一样的,我家小妮宝现在上幼儿园,每天上学第一件事就会问我“妈妈,什么时候放假呀?”
周一问我啥时候休息,我只能告诉她“爸爸休息的时候你就不用去上学了”。
于是她记住了,爸爸有时候请假在家她也以为她放假了。


对于她来说最开心的就是玩耍。
但是随着她慢慢长大,作为妈妈我不能这么一直由着她。
于是每天晚上不管她乐不乐易,我都会让她学习一个拼音或者一个汉字,再或者一个数字。
她不懂未来我只能替她早做安排,至少在她可以自主决定前告诉她走路方向。
就跟她刚开始学走路一样,我只做引导,等她步入正轨她自己就会走了。


学习也是如此,父母要做好孩子启蒙教育,究竟能走多远那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
孩子爱上学习那不用你来鸡娃。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孩子次次考满分,家里全是奖状,妈妈拍孩子在看电视的画面,这种孩子不需要你来鸡娃。
另一种孩子,妈妈辅导到凌晨,孩子还是倒数,孩子累父母也累,再鸡娃也没用。
360行行行出状元,因材施教最重要!
@知乎亲子
很多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看不到更多的可能,很多时候是因为思维形成了定势。
对孩子而言,快乐和拼搏是对立的吗?90%以上的家长都被这个问题给困住了。
把这个一维的问题,放到二维空间来看,答案就很简单了。
就只拿学习来说,快乐是指学习体验,拼搏是指学习强度,而体验和强度本身就不是一个维度。
如果学习体验差,学习强度低,这种一般是学校那些自暴自弃的孩子,一般叫放弃(躺平)式教育.
如果学习体验好,学习强度低,这是欧美国家的多数公立学校的模式,一般叫快乐式教育。
如果学习体验差,学习强度高,这种是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放到家庭里,就是鸡娃。
然后,也存在一种教育,学习体验好,学习强度高,这种常见于欧美顶级的私立学校,我们一般叫精英教育。
这是一种能够满足90%中国家长需求的教育模式,只不过我们听到“精英”两个字,就本能的觉得它很贵,它高攀不起,这同样是刻板印象。破题的关键是,理解精英教育的精神内涵。
一般我们说起精英教育,就想到富二代,想到马术,高尔夫,棒球,滑雪。。。这些课外的兴趣其实是富二代们想获得进入常青藤名校的捷径,其实都是表象,咱们不考虑常青藤的话,完全可以不用管这套东西。对孩子而言,这些活动本身并不会比楼下玩沙子高级。
除了这些高不可攀的贵族运动之外,精英教育还有什么?欧美顶级的私立学校又有什么奥秘?
我的孩子们在深圳顶级的国际学校度过了整个小学阶段,整个教学体系都是美国顶级私立学校搬过来的,初中以后转到公立学校,所以两种教育模式我都很清楚。
1.国际学校的教学围绕知识展开,而不是围绕分数,这是很大的区别。从掌握了知识点到能考出满分,其中还差了大量的熟练度练习,所以围绕分数展开的教育,会多做许多无谓的练习,浪费大量的时间。国际学校的做法则是把知识铺的非常广,他们没有所谓高考范围的问题,他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孩子们6年级的时候,已经有8门必修课了,中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还有三门选修课:演讲辩论,艺术,编程,选修课至少要选两门。我看过他们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初二的难度,学校的规划是9年级学完所有的高中课程,之后的三年以大学AP课程为主。所以我说他们学习的强度非常大。
学知识本身是让人快乐的,低效重复才是痛苦的。
2.在校时间短,国际学校从1年级到12年级,一般放学时间都是3点多,从早8点到下午3点,每天只需要在校7小时,还要包括午饭和运动时间,无论课程安排的多么紧密,就这点时间。而且老外还喜欢在课堂上安排小练习,小测试,还有很多组队活动,所以平均一堂课大概只能讲解15-20分钟,老师讲课只讲一遍,必须全程精神高度集中,错过1分钟可能就听不懂了。放学回家以后,通常要花不少的时间复习或者查找资料,需要强大的自学能力。这种体验是很充实很刺激的。所以我家两个孩子转到公立学校以后,上课就很想睡觉,整个节奏太慢了。
所以国际学校第二个特点是高效。
3.老师们都很友好,很尊重孩子。那所学校每天早上都有很多老师在校门口迎接孩子,我们经常看到校长也在门口,对着每个经过的孩子的说good morning。老外们崇尚鼓励式教育,夸奖多,批评少。而我们公立学校的传统则是贬低孩子,打压孩子,几乎每个老师都说过:你们这届是我带过最差 的一届。我女儿说:她现在的老师只有一个是骂人比较少的。这个用户体验的差别可就太大了。
其实主要的区别就是这么多,那么从这种学校出来的孩子能适应应试教育吗?
我们家是一对双胞胎,进入这个公立学校前,有一个摸底考试。后来我们知道,2个孩子排名都在全年级百名开外,被分配到了2个慢班。
开学一个多月后,首次月考,我儿子年级50名左右,我女儿年级70名左右。
开学两个多月后,期中考试,我儿子年级第6,我女儿年级第47。
开学三个多月后,再次月考,我儿子年级第23(数学答题卡抄错了),我女儿年级第22名。
以上这些,只是想说明,精英教育其实也很简单,虽然大部分家庭不可能让孩子上国际学校,但是,我们可以用国际学校的思路来进行家庭教育。我们改变不了学校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家庭中对教育的态度和观念。
1.兴趣班只需要这三类:画画(视觉创作),足球(运动和团队),乐高(动手能力)。大部分兴趣班并没什么用,孩子也不可能喜欢那么多的项目,多尝试几个,找到1-2个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有一定天赋的项目,让孩子去玩,玩到他不想玩为止。妄图搞点才艺让孩子傍身的,想都不要想,除非孩子真的在这个领域非常有天赋。
2.小学前纯玩,创造条件让孩子高质量的玩,有条件的学一下英语,数学中文都不用刻意去教。(玩手机这种不算是玩,去瑞士滑雪和楼下玩泥巴,对孩子都是一样的,滑雪并不会更高级)
3.小学保持最小化学习,只上课和做必要的作业,尽量帮助孩子提升效率,其他时间用来玩或者阅读。不要太在意成绩,但凡玩和阅读到位的,学习是不会太差的,中上即可。阅读和玩都非常非常重要,孩子的视野格局,认知水平,基础能力都是靠这两个方法,比上补习班有用的多。
4.高年级开始和孩子探讨学习方法,这个需要大人下真功夫,自己先学习如何学习吧。
5.从6年级或者初一开始,把刻意练习之类的学习方法用起来,逐渐增加强度,这个阶段成绩要逐步提升,能进入前10%,就比较稳了。
6.初二或者初三开始全力以赴,应付中考。这个阶段孩子性格和三观已经比较稳定,经得起鸡娃了,让孩子们自己鸡娃自己吧。
7.高中以后,除了和孩子做好朋友,其他方面家长能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至于大学是985还是211,就看孩子的机缘了。
以上,在家庭中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让孩子做主,家长们保持高关注,低干预,尽量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体验和人生体验。这样的孩子,底蕴深厚,就算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内卷,孩子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和能量。
1、均值回归
咨询中接触过不少事业上做的很好的父母,比如高校教授、企业主、行业精英、高级教师、医生等,这些家长在各自领域都是佼佼者。可人到中年,他们却遭遇了新的困境,从小在优渥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却「趴窝」在家,并未像大家期待的那样成为行业精英,甚至表现出严重的退缩行为。
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遗传」,根据遗传学研究,人类智商的遗传率在70%-80%,但显然这无法解释上述情况。还有个概念叫做「均值回归」,也就是父母的极端特征不完全会遗传给下一代,后代这一特征会慢慢向群体平均值靠拢。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测量了205对夫妻和他们的928个成年子女的身高,发现父母身高很高时,子女通常比普通人高,但却比父母矮;反之如果父母很矮,子女高于父母的可能性更大。后来他将这一研究拓展到其他范畴,不论从身高体重、运动能力还是智力、职业成就等,均表现出「均值回归」的特点,父母水平越高,子女的成就大概率会超过平均水平,但却难以赶超父辈。
另一点是「成长环境」,父母个人能力强,这种状态让他们误以为自己也是「教育专家」,只要按照我当年拼搏努力的方法,孩子也能肯定也能成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展现了强烈的控制欲——你得按照我的思路来执行,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权利」,也就导致了孩子「自性化」的部分未能得以发展。这种思维惯性还有一个体现,就是家长习惯性地对孩子产生过高地、不切实际的期待,在子女教育上极为严苛,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娱乐和放松,导致孩子不堪重负,行为偏差,甚至出现精神心理问题。
当然还有些事业型父母容易出现的一种状况,就是家长忙于工作,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只关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比如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这也可能造成教育的偏差。


2、鸡娃不如及自己
个人能力强的并且有自己事业的家长重心会放在个人发展上,没时间没精力天天盯着孩子,指望孩子出人头地。
这部分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比较懂教育,家长跟孩子的关系相对平等,不会陷入说教的境地,孩子看到父母努力拼事业,自己也受到感召,具备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另一类不太懂教育,把自己事业上的方法应用到管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如果父母习惯性打压,孩子容易自卑自责,对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而能力平平无奇的家长,我们姑且判断他们的事业做得一般或较差,他们常常无法在事业上获得满足感,因此容易焦虑,焦虑的人就想要施展控制,孩子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施控对象,所以期待他们要学习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要出人头地,不蒸馒头争口气!
当然能力一般的家长也有会教育孩子的,他们能够通过自己寻找事情做,或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来平复焦虑,所以并不一定要去卷孩子。只不过这样的比例恐怕要低一些。但悖论就是「这样的人往往事业做得不会太差」。
还是那句话——「鸡娃不如鸡自己」!


3、当我们讨论「做自己」到底指什么?
很多心理学家都谈到过「自我」的重要性,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把「自我实现」作为最高层级的目标,卡尔·荣格认为「自性化」是一个重要的人生目标,当然我们也经常在生活中听到「活出自我」,或者「be yourself」,那当我们说「做自己」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自我身份,这一身份有别于任何其他人,荣格心理学中所指的「自性化」是说「个体有意识地以一个人的身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一过程是不断进展的,它可以被视作一个阶段目标,也能被作为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被认为是「自性化」的重要阶段,女孩伴随月经初潮、男孩第一次出现遗精,她/他们第一萌发了「自我意识」,开始有了独立的喜好和兴趣,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谈论一些可能在家长看来「浪费时间」的事情,对于父母的管教和约束有了抵触和抗拒。理想情况下,家庭会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成长,去探索个人身份、性格和自我,即便孩子们的想法和行为有悖于家长对他们的期待,依然能够允许孩子们自由地发展。
如果父母出于种种缘由无法接受孩子的「自性化」,这一过程将会受到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孩子不被允许表达一切负面情绪,包括但不限于「悲伤」「愤怒」「沮丧」「担忧」……孩子们就无法了解或信任自己的种种感受。
而到了成年早期,他们将会继续自身「自性化」的过程,通过选择学校、专业、朋友、恋人、职业、爱好等来完成这一过程,成功实现「自性化」的人可以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他们清楚自己的喜好,能够不费力气地对不喜欢的人和事说不,而且重要的是他们敢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面对困境和挑战,有勇气「独立思考」并且付出行动。
如果上述过程受阻,个人就无法充分实现「自性化」,他们可能会缺乏清晰的自我边界,如果自己的意愿与家人不一致,他们往往缺少勇气去追求个人目标。伴随而来的是焦虑和抑郁感,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在面对学习工作或人际关系时,体验到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因而心理治疗/咨询中,正是依靠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自由的表达空间来发挥作用,他们可以安心地表达个人想法、感受和欲望,而且不必担心被批判、评价和审视。
当然成年后去探索「自性化」还有许多其他途径,比如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并不局限于走进心理诊室这一条路。


“快乐”和“拼搏”从来不是相悖的。
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也可以快乐地拼搏!
目前,娃还小,暂时还没有“鸡娃”的斗志,就觉得孩子只要成绩不吊车尾,思想健康,性格活泼,生活积极乐观,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相对于“鸡娃”学习,我更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聊一个题外话,老公的一个同学,学习非常勤奋努力,从小成绩都是拔尖儿的,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老师眼中的“清华北大”,当然,农村出身的他,虽然没有考入清北,但也进去了一个非常不错的211。
如果照这个节奏下去,他会考研读博,不管是公务员还是老师,也能实现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阶级跨越。
但是,他谈了一场恋爱,情窦初开加上执拗的性格,在毕业的时候,因为“穷小子”的身份被踹了。
没有所谓的穷小子逆袭吊打前任这样的爽文,因为他整个人接受不了现实,直接蔫了!
没有继续考研读博,反而回乡务农,并拒绝一切的相亲活动,仿佛看破红尘——“先给爹妈养老,等他们百年之后,我再想我的事!”
爹妈也不敢管,生怕再刺激他,万一再做出什么过激的事,就得不偿失了……
这事儿给我留下的印象挺深的,成绩好有什么用,如果不能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感情,照样是生活中的“矮子”!
这样的孩子,经历半生拼搏,最后的终点,却不是快乐,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他的父母,都未免太过残忍!
所以,教育孩子,就是教给孩子生活的所有技能,而不仅仅是对于学业的重视,对学历的关注!
就像题主说到的,未来Ai技术会越来越成熟,系统化的知识提取,人不擅长,但是这种技术会越来越熟练,精准度也会越来越高,为什么我们还要执着于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哪些条条框框呢?
我现在呢,就想陪孩子发掘他的兴趣点,然后和他一起去体验去感受去学习。
就像儿子最近比较痴迷的奥特曼,虽然很不理解孩子为什么那么着迷,但是,我却可以通过奥特曼的故事中告诉孩子关于奥特世界的规则和是非对错,这些和我们的生活都是相通的!
在奥特曼的滤镜下,什么大道理和知识学习孩子都听的津津有味!
让孩子开心地成长,快乐地生活,做一个积极健康地人,这,挺好的!
你的困惑,是很多家庭,特别是中产家庭的困惑。
并不是所有知识家庭或中产,都喜欢鸡娃。
其实是无奈,也是内卷的结果。
当环境这样,很多家庭这样拼,不跟就怕落后。
加上你说的,当下学历快速贬值和人工智能有淘汰基础和机械工作的趋势。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也没有固定答案。


个人提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1.玩乐学习,提升孩子游戏力。
未来不属于只会死记硬背,只擅长机械记忆,不擅长演讲能力,不擅长读懂别人情绪、共情的孩子。
更青睐擅长用游戏或者玩笑的语言,调整自己心态,化解一些小困难,小危机的孩子。
2.拥抱ai,使用微小课件。
不要一味逃避ai,在孩子12岁以上时,就可以巧妙利用ai微小课件,每天每次课10分钟,订制精品微课。
微小课件,是重复工作记忆,和巩固练习。
相比传统授课模式,更浓缩,也更符合认知规律。
3.未来属于善于化繁为简的能力的孩子。
家长注意磨炼孩子的这个能力,引导孩子自己用多学科知识,包括会运用ai,解决问题,并且让别人很清晰的听懂。
这个能力在未来太重要了。也是当下我们教育最大的不足!
4.学点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
这个不管你是985还是什么重点大学,双非大学,都必须学。
未来属于脑科学的时代,也是家长认知提升和更好做好孩子教育的秘诀!
共勉!
「鸡娃」本身就不是一个好词,也不是一个好的预象。很多家长被这个词语误导,沾染了因果,还不自知。
以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知从何时起,盲从的家长,开始用「鸡娃」形容自己的孩子。赶了时髦,误以为高大上,却不知道着了别人的「道儿」,沾染了因果,害了孩子。
「鸡娃」中的「鸡」,是家长是「鸡」?还是望孩子成「鸡」?
放着龙凤不去选择,选择做鸡!这才是最险恶的地方!
被别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做功德!


家长的初心是什么?
既不是孩子快乐,也不是孩子拼搏。初心是「未来」。
希望孩子拥有幸福的生活,未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从家长的初心出发,反问自己你所要求的孩子,是否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吗?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真的好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太多,到了青春期以前「乖乖乖」的孩子,青春期逆反后,家长自责埋怨,从此孩子与父母形同仇敌的。
还有学习一直「优优优」参加工作以后突然迷茫,迷失,形同行尸走肉的孩子。
这些,都是家长把自己的「好」,强加到孩子身上的结果。
孩子迷失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那有没有必要,给孩子增加各种兴趣爱好班呢?
随缘,让孩子玩,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喜欢画画,就可以给孩子找画画的老师。发现孩子喜欢音乐,就找个音乐老师,发现孩子喜欢制作小东西,就找个科学老师。
孩子的兴趣,永远是孩子的源动力,源源不断的输出。
有些时候,孩子报了画画班,学了几天不喜欢了。要埋怨孩子吗?
你说呢?有没有是画画老师的问题呢?
有没有可能,孩子也是在试错的过程中呢?家长,都可以试错,孩子们为什么不可以试错呢。
小的时候试错,总比成年以后试错好吧!让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自己去寻找。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孩子自己。


家长,只要在旁边守护好,陪伴好,然后过好家长的自己的人生就好。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22 22:55:50  更:2024-01-22 23:05:41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