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未来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会不会很难啊?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未来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会不会很难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未来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会不会很难啊?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教师 高校教师 大学教师 未来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会不会很难啊? |
985博士,亲身经历了高校求职的蹂躏,跟大家分享一下当下高校求职经历与感悟。 基本情况,本、博985,一作发表SCI、EI共14篇(中科院大类一区top2篇,二区top2篇)。 一、求职基本情况 联系的学校包括哈工大(威海)、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同时也联系了清华大学博后以及海外高校博后岗位。 战果如下: 拿到讲师offer的有哈工大(威海)、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直接被拒的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苏州大学、江南大学; 让我换成博后岗位的有中国海洋大学。 海外博后直接被拒,拿到了清华水木学者博后offer。 二、高校就业行情 整体了解下来,对于211以上高校和一些省属重点双非,应届博士生拿到编制基本不可能,都是非升即走的招聘模式。合同会要求你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发表一定数量一定档次的学术论文或者科研经费达到多少,在第一个聘期内需要达到副教授要求才算过关,顺利拿到稳定教职。所以说,至少前三年,科研压力会非常大,因为面临是否能留下的生存问题。申项目、发论文、评职称这三座大山,每天都会压在你的心头。对于上课,反而是一件小事了,它不会决定你的去留。211以上的高校对于应届博士能给你个讲师就很不错了。在高校求职过程中,我发现只有手握5篇一作SCI(博士毕业一般要求是两篇)以上时,这些好点的高校才会给你面试机会,面试时普遍感觉到对手真的很强。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土博想出国做博后机会也很少,而且国外大批海龟排队回国找教职,竞争真可谓惨烈,到处多挤满了人。 三、求职建议 找教职进高校,现在的趋势就卷卷卷。对于未来几年内毕业的博士们,给出以下四点建议: 1)首先考虑平台,平台意味着资源,平台越高越好。 2)博士毕业后,最好的选择是去国外做一期(或更长时间)博后,以特聘副教授/教授/研究员身份回国。这是发展fast、收益high的路径。Strong Recommend! 3)第二选择是到国内院士团队/名校做博后。做博后的目的当然不是留校,而是拓展人脉圈,积累学术资源和成果,对未来科研生涯非常有益。 4)当然,很大比例的博士感觉自己已经卷不动了,毕业只想躺平。于是想去入职二流高校,同时收获一笔大几十万的安家费。但是,二流高校平台、资源都非常受限,甚至硕士点都没有。可想而知,后期还能有什么发展? 我是一名刚毕业新鲜博士,@博士大师兄-木水~关注于读研、读博和论文相关话题,绝对值得您关注、点赞、收藏!请多多支持!vx:laobomushui或keyanqihang 提供论文一对一辅导服务,国内顶尖高校师资团队,帮你毕业,有需要请联系。 |
不是相当高校老师很难,是想当能五年内在中心城区买上学区地铁房外加奔驰suv的高校老师越来越难。 只是想混死工资的话,非省会非沿海城市找个二本学院、党校或者大专当老师一点难度都没有。 |
今天看到武汉大学辅导员招录公告, 被录用着大多都拥有博士学位。 23名被录用者武汉大学本校占四成, 剩下的也大多是国内顶尖高校, 其中就包括四名北大学生, 一名清华大学。 辅导员竞争尚且如此激烈, 教职岗位当然更是卷中卷了。 所以先别说未来的博士, 如今的博士想求得一个高校职位就相当难。 985211高校基本都是神仙打架, 履历一个比一个金光闪闪。 即便顺利成为青椒, 依然要背负巨大的科研压力, 非升级走的制度下 随时会被卷铺盖走人。 一线城市重点高校不行, 那就“人才下沉”。 到二三线城市,到非重点高校去。 那么普通高校博士只能继续下沉, 到大专去,到职校去。 【知乎高赞联合创作】高校副教授跳槽中学当老师,大学青椒和教授不香了么?26.8 万播放 · 113 赞同视频 |
|
? 博士连年扩招是现实, 再加上如今就业形势严峻, 越来越多学生选择考研考博减缓就业压力, 几年后的硕博人才库必将水位大涨。 现在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难, 未来的博士呢?只会更难。 所以想要进高校科研单位的话, 如今可能是最后的窗口期, 过两年只会更难。 知乎热议|如何看待 2022 年我国博士招生人数突破 13 万,在读博士将达到 56 万人? 国内国外的高校教职都很卷。 但是相比国内, 欧美工业界也能容纳相对数量的博士就业。 因此在国内高校扩张已经非常充分, 而国内业界博士坑位又没有显著增长的前提下, 扩大博士蓄水池的做法只会让在读博士更卷, 若干年后的博士就业竞争会更激烈。 但是既然都读到博士了, 眼界不要局限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放眼全球, 也许会有更多路可以选。 希望我欧美十年留学、求职、移民的经历 可以给屏幕前的你们带来些许?启发。 普通家庭十年留学史:飞跃美德全奖读博,为何最终成为德国打工人18.6 万播放 · 293 赞同视频 |
|
? |
未来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会很难。因为当下的博士直到就业才是真正卷的开始。 首先,大多数211、985高校一般要看本科出身。若OK,请进。 但是,进门之后,更难——论文不行,不可以。教学不行,不可以。项目不行,不可以。情商不行,不可以。智商不行,更不可以。(后面的话只有中老年人看的懂,需要时间和经历才能看懂) 从教学到科研,从智商到情商,从讲台之上到讲台以外,一点点不好都可能卡死一个博士。更要命的就是,一个没啥能力的小破领导都可以为了自己的私心千方百计整死你,一会让你上这个课,一会让你带那个学生,一会让你帮他去开个会,一会让你完成这个报表,一会让你写好那个评估。但是,看懂了事实要工作很久之后,因为很多人会打着培养你、重视你的借口给你不断画饼,让你有无休无止的任务。 未来的大多数博士,都是不甘心、不死心、躺不平、卷不赢的一生。 ———————— 不认同者请绕道、勿喷。谢谢合作。 |
1.专业 2.科研成果 3.科研经历(项目、海外) 4.本硕博背景 5.年龄 6.导师影响力 |
目前来看单单是22年到23年,就有一些学校上调了要求。分享一个案例供参考 比如有一个双非院校,22年原来是高分论文会优先看待,那没有高分论文的博士也会予以考虑。可以视作双轨制——有高分论文的可以拿校内的人才项目 享受年薪制。没有的话给普通的事业编,大概是八~九级的专业技术岗,也就是俗称的讲师(中级职称)。 结果23年,再和负责的院长副院长聊天的时候,他们就说,目前我们想招生的都得是达到高分论文级别。换言之,现在想进来的,能进面的,都得有高分论文,达不到高分论文段位的原“普通事业编”段位,直接不给进面机会。我们简称有高分论文的博士为高分博士,没有的就叫普通博士。原来是高分博士可以走年薪制戴小帽子。普通博士传统讲师岗位。现在是高分博士,突出一些的走年薪制小帽子,相对偏弱一些的高分博士去传统讲师岗位,普通博士则不会进面。 但是这个高分制度定的有点缺陷。以我所了解的土木学科而言,岩土领域顶级的期刊TUST因子是六分多,达不到这个学校定义的高分论文的标准。但TUST绝对是岩土领域最强,最牛,最好的期刊之一。可惜只是因为影响因子这一个指标, 导致拼死拼活发了两三篇TUST的岩土博士根本得不到面试的机会,我觉得有点不太合适。这样看来,可能分区或许更科学一点。当然也不是说分区好,就是说,如果只看分区,和只看影响因子,这两杯毒药摆在大家面前,我个人觉得只看分区的毒性会更小一些,看影响因子实在是有点儿太毒了。 不过目前也只是这个学校有相对明显的变化,其他的学校没什么变化。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单单是过了个年,就有学校提升了标准,发生了变化。整体大趋势可以看我这个回答: 以后毕业去高校任教形势如何? 简单说: 卷区名校和好地 好进普通和边际 短期人口有红利 十多年后见高低 最后,有想来江苏普通地级市发展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建筑环境,工程管理,等方向的博士,可以私我。我(未来的)院在某几个方向紧缺博士,待遇比其他学科会好些。 |
太多的回答都是从具体的个人情况进行分析,我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说。 最近几年高校已经被卷坏了,卷上天。以前也在慢慢提高门槛,但不像最近几年突然爆炸,就像前两年失控前最后疯狂的房价。你说那些头部学校里朝不保夕的青椒,他们除了继续卷,有一点点的时间去钻研怎么才能教好书吗?不是不想,是被逼无路。每个上课只念ppt的老师,他们良心也会痛,但是没办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带了学生他就做不了实验,他少做实验他就比同事少发文章少拿项目,处处落后。在这个问题上,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不过这个只是表象。 因为学校也没有办法。上面各种量化考核,论文项目帽子头衔排名,感觉大方向上是要把高校和医院这些公益二类单位往类似于半企业化运作的方向去赶,搞排名,搞分类,搞竞争,激励效率优先,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优先。改革进入到深水区,这个是本质因素。全额事业拨款,拨款要见到成效成果的。老人有编制暂时不好动,又都鬼精鬼精,忽悠不住,那就从新人开始,新人新办法,待遇提高一些,撤了编制,搞企业的合同制管理那一套,增加危机感。等老人慢慢退休,改革也就基本完成。这个时间会很长,十年甚至更久。实际上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改革都是从易入难,由浅入深地进行......”什么是改革,改革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同时牺牲或转移一部分食利阶层的利益。青椒们失掉的利益,就是本可以像以前那样没有太大压力,对比别人爽到起飞的工作预期,失掉象征着稳定性的编制。编制代表什么呢?我认为编制本质上代表了新中国给予人民的一种让利,这种让利以生产效率为代价。这是过去时代的残余,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整个世界的进步,民族要富强,国家要继续发展,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就要继续深化。很多事情要代入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去思考,三个代表论述里也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放到首位呢。当然,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两者有时候不一定完全一致,那么具体怎么平衡,平衡到何种程度,如何尽量保证公平公正,就要看各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的学校忘了初心,步子迈得太大,像前两年某985拼命压榨博士后,闹出了风波,搞出阶级矛盾,阻碍了青椒们作为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大问题。那些个校长们,你是党的干部,不是资本家。相关人员要去党校接受再教育,重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西部地区的双非青椒常常羡慕江浙沪的高校待遇高,老天爷,那待遇不是白给的。“资本的产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他在你身上一年投资50万,你得产出100万,所以这些提高了的待遇并不好拿。再说回来,改革往往都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因为这些地区对解放生产力的需求更大,之后再逐渐蔓延到中西部。这样看,如果现阶段还有要求不是那么变态的学校,能有个稳定的编制,有旧时代的福利,想安心地教教书做做研究,还是要早一步挤进去,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 也曾经想过,如果只让头部高校去做头部的研究,让大量的底部高校去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该是一件多么理想的事情。善莫大焉。但是现在看很难,除非政策上有较大的变化,比如出生人口的持续下跌、战争等等,影响了供需关系,否则现在这条越来越卷的路子就要持续进行下去。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改革,总要失去一些东西,而且改革并不一定都是成功,收益小于损失,就是失败,这个要等几年后的实践来检验。都说“一流的大学搞教学”,不容易啊。真正愿意去花时间重视教学真搞教学的大学,那才是令人敬畏的一流大学。搞金课质量工程翻转课堂名师在线专业认证混合教学慕课等等形式主义的就算了,那些青椒已经够累的,还要去疲于应付你那些形式主义的玩意儿。 我现在很能理解,为什么过去搞出来那些伟大发现的科学家,他们大多家境殷实,所以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理想。当然普通人虽也有机会,要靠死卷才能搏出头,终归还是太难。大部分青椒们又不是赌徒,他好好的上班上课带学生做研究不好么,非要被逼得去杀红了眼的去搏基金上项目发文章,去卷去赌去搏,怪不得大家都不生小孩。 无解,高校教师也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而已,不要想得过于神圣,很多时候你和街道办也没什么区别,学校的某种职能其实是作为触角,用来密切联系群众/学生。你拿好编制,安心教好书,踏实地做些研究,放平心态。要进高校,做好思想准备,摆准定位,各方面评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期,有多大能耐吃多大碗饭,拿着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薪酬,一心只想往上卷,最终会被压力所击垮。当然有些人就是一门心思要去卷的,我祝你身体健康。 综上:只会越来越难。小学校相对容易,能在头部学校生存下来的只能是卷王。眼下只要是份工作,就都不容易,整个社会的缩影。 |
又有人在这里制造焦虑。211双非博士未来十年都能找到教职,真上了求职市场才知道中国教职机会超乎想象的多,什么工作人都多就教职还平衡。比如非一线非沿海中西部的二本专科甚至一本边缘学科招收硕士,很多专业对博士而言都是点击就送,哪怕吃死工资收入也比公务员高而且轻松很多,每周十小时周周放大假。今年毕业的去了个二本都是的一次性直接打卡给了100万安家费。每年都有水平差得离谱毕业论文写和本科生一样,毕业照样进高校。 主要还是很多博士毕业了不愿意去,知乎上很多说难就业的,见多了,都是想三年买房中央大平层,一年30万一个博士名额,学术自己不动手全靠学生,横向赚钱超过本职两倍,但是一看发表勉强毕业,那确实是有难度。 二本本科,211硕士,985博士,勉强毕业的去这些地方本来就很匹配,主要任务就是低质量灌水完成考核,呆几年后工作强度真的极低,单位很多老人课不上人也见不到,一周两节课上完人都见不到学院都不来。你非要去青基加关系才能过关的,不知道说啥好。 说实话,哪怕浙江一本江苏211,我这地方毕业的博士今年也有去的,发的期刊也属于正规院校眼中的水刊,不需要脑子和才智。读博期间努力猛灌水,国内评价很扭曲的数豆子套利空间也大,今年灌水的都能985评上教授。你只要别去卷北上教职,猛灌水下毕业选择很多的,非北上211末流985弱势学院都有机会。不讲究科研品味,学科评估c的地方轻松副教授。如果灌水都不行就建设大西部呗。 能力不行,灌水都勉强,还非要动不动去985211强势专业非升即走,开口就是985十年0篇的顶刊,十年磨一剑,不知道的还以为中国卷的和北美欧洲一样了,都是些被欧美淘汰的在墙里叫唤。眼高手低,恶心,远离这些人。 |
难个屁,人口出生率什么时候开始极速下滑的?从出生到大学,出生率下降带来的影响起码还有17年左右的滞后期,相当于17年内大学生只增不减!这期间稍微正常点都可以混到副、着正教授了。直接去硕博网、博后网看看招聘信息不就知道了嘛,很多地方,都大量差人,特别是三五线城市,西部地区。找个教职很难吗? 难在那哪里?问这个问题的人大多是没啥能耐,还想着躺平的人,难在92不好进,进去了不好躺,躺好了事还多,难在二本待遇低,难在三五线城市不好定居,难在博后不想做,难在西部不想去,难在合同工带来的不确定性。 |
博士只是个入门起步门槛,看看各学校每年的招聘条件,卷得很恐怖,半年一更新,要求越来越高。一所普通院校,从当初的几篇sci给特聘,到现在发子刊的归国博士也只能给讲师,也只用了5年,编制更是一席难求,都是合同。 我个人觉得要不了几年高校教师岗位就会饱和,甚至现在已经饱和了,非常明显的“通货膨胀”,你以为多学一年再发点文章攒点资历,实际上一年以后你都不一定满足招聘条件了,随着以后学生越来越少,这条路会越来越不适合卷。 不过现在没有行业不卷的,都难,不卷的你我都没资格碰。靠自己呀,加油。 |
肯定很难啊! 现在的进校要求以半年为一个周期来更新,其难度提升速度不亚于当前电动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 今天还跟人事处聊天,他说半年前你是海外top校博士毕业,来了就给长聘副,半年后的今天,你就是hmpys毕业,想来拿教职也得老老实实先做博后(当然只是一厢情愿,现在还没有人来)。 至于未来,是不是只要海优了? |
凡是普通高校毕业的博士,想谋得一份教职,都会面临两大难题。 第一是“入职难”。且不说985和好一点的211高校基本都要“学历查三代”,要看你的专业、论文数量和导师影响力,光说年龄,还没等到“35岁危机”到来,就已经有学校将普通讲师年龄限定在32周岁以内。 |
|
某部属重点大学2023年新教师招聘启事 现在高校筛选985/211博士学历都筛选不过来。哪怕一个平平无奇的助教岗,都能收到90后名牌大学土博的或海归博士的简历,十几人争一个教职的情况屡见不鲜,能明显感觉到博士在就业市场中的尴尬与困境。 第二是“留下难”。读研攻博已是不易,想端稳高校教职“饭碗”,却还要付出比读博更大的努力。 |
|
图源:小红书 一般来说,层次越高的院校要求越高,框定的条件也更多。如今应届博士去211以上高校和一些省属重点双非,基本无缘编制,现在大多是给三到五年:“非升即走”的严苛考核,申项目,发论文,评职称,需要时运和实力双重加持,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大龄失业的局面,没有十八般武艺还真卷不起。 最开始,课题没中,你还能安慰自己;论文被拒,你还能自我鼓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年两年三年,渐渐地,你开始慌的一批,最终你会发现,连鼓励自己都是没有用的,你不慌,学校替你慌,你不急,学校替你急 因为考核实打实扑面而来,三年割了又三年,你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批韭菜,到底会不会被割。 可以预见的是,在高校教职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时代,未来高校的起点会逐渐往博士学历靠拢,但残酷的是,博士不一定能进理想高校。 有人说了:优秀的博士总能找到工作,而且有的条件甚至比还变高变好,但是,学校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对于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博士,未来的路,还需要你们自己把握,多找机会,增加技能,不管是进高校还是企业,进一流院校还是二流,要提前做好分析,找好自己的路。在不确定的远方,尽量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抓在手里。 |
有着25年教龄的高校教师,不请自来。 先说结论,未来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越来越难,越来越卷。 拿我们学校来讲,我们学校是一个老牌二本院校,近几年随一本招生。2019年我们教研室招聘教师的时候,我是面试评委,那年我们教研室招的老师是河北师范大学应届的博士,年龄30岁左右,属于教学科研岗。 到了2020年的时候,我们教研室招了一名来自南开大学生物化学应届毕业的博士,年龄30岁左右,也是教学科研岗。 2021年,我们教研室招了两位博士,一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的博士,年龄在30岁左右;一位是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的博士,已工作了两年,年龄在40岁左右,均属于教学科研岗。 今年,我们二级学院招了2名科研岗老师,一位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博士,自己带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位是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年龄均在30岁左右。 再说说我了解到的今年博士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原来我带的一个本科生,今年从军事科学院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毕业,今年30岁,他在找工作的时候,本来想去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但是无奈文章少一篇,所以最后去了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综上,博士毕业后入职高校越来越卷,降低预期值可能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
不能,网上言论和现实世界差距大 苏南二本,21年-23年,每年差不多招聘70-100博士。安家费几十万。 网络上: 985、211以下的高校都不算高校; top一区以下的论文都不算论文。 |
高校老师范围很大,教师、带实验课、带实习、行政都是老师。这里默认题主问的是普通教师,谈谈自己的理解。不希望贩卖焦虑,但是客观来讲,会越来越难。可以从目前的情况简单分析一下: 1、2017年开始扩招博士,4-6年后开始求职,考虑到扩招程度和延期毕业,往后毕业人数会持续增加。 2、国内高校普遍开始非升即走,也是近几年的事,未来几年被迫走人的青椒数量会持续增加。 3、受疫情影响,出国做博后的人减少、海外回国人数增加。 以上主要三类博士是目前及未来高校竞争的主力,而且水平都相当高,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内985、多数211和发达地区的双非都没有编制(不是绝对,防杠) 另外出生人口逐渐减少,以后高校招生也会慢慢回到本科生扩招以前的情况,这对普通高校也是坏消息,学校都招不到学生了,那更不需要招老师。当然,我对社会学完全不了解,看待这个问题很片面,欢迎交流。 也有好的方面,老三届的老教师慢慢到退休年龄了,从整体看肯定是利好,但知友也讨论过,由于现在博士供远大于求,学校不会急于给编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炼蛊,把腾出来的编制给卷王。虽然编制可能不是直接开放,但空出来总比没有好。 |
请不要制造焦虑了,我刚读完双非一本博士,现在刚找到一双非一本高校的教职,别说是不是行政辅导员了,职称讲师。 |
工作随便找。只是很多小镇做题家认为自己千辛万苦念完博,自以为是个众星捧月的人才,就应该找到好城市/好高校/好待遇/带编制的教职,才配得上我的付出,于是瞧不起非升即走/双非/二本/博士后/合同工/辅导员/偏远城市/高中老师之类,觉得掉价。然后就开始贩卖焦虑,卖惨,意思是我这么牛逼还“找不到工作”,是时代太糟行业太卷风气太差导师影响力太小。刚毕业就巴不得赶紧躺平坐享其成,不愿历练,自我标榜为受剥削的学术民工,其实水得一比,对社会的认识宛如中学生,没啥成果和能力还很幼稚。压根就不是找不到教职,往下走教职大把大把。好高骛远、脆弱、爱抱怨、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外部原因,是今天博士生的心理常态,这种小心思我可看得太多了,说难听点是巨婴化。当然可不能这么说他们,动不动就要玉玉症,跳楼给你看。 说实话,你要是觉得博士毕业都非常吃力,你大概率不太适合干科研,那么也别瞧不起什么。读博比起干科研评职称挣钱养家糊口,可轻松太多了。你以为真正的科研工作这么容易干的? |
头部高校神仙打架,普通专科尚有席位。 不说清北这种城里人,单说普通985211高校,都有两大难。 首先是入职难。 随着毕业的博士越来越泛滥,高校教职完全是买方市场,入职标准肯定水涨船高,更可怕的是这些求职的博士里还有一堆背景耀眼、成果惊人的卷王,哪怕一个平平无奇的助理教授岗,都能挤破头,妥妥的神仙打架。 在这个过程中,要看你的教育背景,一作论文数量,顶刊论文数量,反正在交大某学院没有10篇根本不好意思交材料。这都是硬实力,还得考虑你的导师、你的意向团队老大这种软实力。 其次是留下难。 你以为凭借自己过硬的综合能力,侥幸拿到一个tenure track就万事大吉了?不,现在能拿到的基本都是三年考核非升即走,在这期间,你要付出比读博更大的努力,不仅要卷论文,还要卷横向项目和纵向项目,毕竟考核标准虽然不高,但无奈卷王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啊。最惨的是这个考核一般有两个,也就是说你至少得卷六年,才有可能熬出头,不然真有可能卷铺盖走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青椒这么惨兮兮的原因,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牲口使。被折磨得没有X生活是常态,好多女孩子直接不婚不育保平安。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头部高校。普通本科和专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对于想去的博士来说目前还是没有那么难的。 不要向上争取,除非你是卷王中的卷王,不然大概率痛不欲生。 可以向下兼容,但也要抓紧时间,毕竟更多毕业的博士在路上。 |
先说结论:现在的博士到高校当老师已经很难了!这个趋势在未来5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只会越来越严峻! 答主教育背景: 211本科,985直博(长江学者团队),目前是港理工博士后(导师是国际著名岩土工程学者,Chair professor),博士毕业于2022年! 答主科研成果:一作和通讯发表SCI论文11篇,8一作3通讯(AG,CG,NAG,G&G,AMM(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IJOG,IJPE期刊上一篇或多篇),岩土工程学报1篇!另有多项专利! 答主求职现状:十分被动!在武汉,想进一个211及以上平台都很难,在其他省份相信也不会容易到哪里去!武汉的双非必须至少拿到省级的人才帽子,才能直接给副高!否则就是讲师,一个月到手约9000,安家费寥寥无几,接受非升即走的吊打!下面链接是大学讲师的工资收入情况!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127497?utm_campaign=&utm_medium=social&utm_oi=776214960672890880&utm_psn=1687646888881520640&utm_source=zhihu 个人建议: 1. 能转行的尽量转行。虽然计算机也卷,但待遇比土木好!港四大甚至MIT很多牛逼的博士(指geotechnique选手)也没有继续走教职,而是Towards a better life! 他们没有继续参与内卷,而是换个赛道,勇敢的人总是能先享受世界。众所周知,国内地方太大,为了便于管理,数论文篇数和看论文所发表期刊的做法在国内占主流,导致大家在卷论文的路上越走越远!(个人很理解这种做法,但对国家发展科技真的不利,为了应付考核都得精疲力竭,哪还有功夫做真正落地厉害的东西) 2. 无法转行还在读的。如果导师在业界很有影响力(院士,长江杰青团队这种)建议抱好导师大腿。如无大腿抱,有一定科研成果(至少5-6篇主流sci),考虑去包邮区拿一大笔安家费躺平。至于说去这种地方无发展,没有前景的言论我只想说两点,一个是大环境下行的时候,哪里又比哪里好到哪里去?第二,发展的手段是多样的,与其焦虑不如扪心自问,自己做的研究成果能否落地? 有没有企业愿意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买单?国家是否愿意出基金资助你?例如:你的前期研究成果离商业化3nm光刻机只有基金委那个资助的距离了,相信基金委一定会重点考虑你,国家层面上也希望挑到好的本子!如果做不到,那就好好加油,记住,钱和资源只会流向能增值的地方,而不是简单地流向发10篇20篇论文的地方! 3. 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建议出去做博后,看看业界一流的学者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他们是怎么对待科研的,并努力站在大佬的肩膀上继续做一些工作!不过现在似乎出去博后也很难,10篇paper或许只是个门槛,决定能不能被面试!或者直接双非一本,二本,发论文还有奖励! |
|
hust205 2 次咨询 5.0 17783 次赞同 去咨询 有时间再更新...... |
未来想进高校一定要博士,但是博士不一定能进去高校,这个逻辑要清楚。 难易分人。我们说的博士指的是一般都博士。那些science傍身,子刊一把的大牛和外面混了四五年,拿到青千的不算在内。目前来说,地理位置和高校档次一般的博士很难两全。就是说你想去北上广深,杭州苏州南京这类的头筹城市,那学校就不要有太多奢望,一般双非院校还算能进去,但是211,985就很难了,那就完全取决于你的科研成绩,导师名气,和能带去的资源。而你要想去一些普通省会的211,还是很大的可能的。 当然,这都是现在的情况。五年前和五年后差别都大的很。所以要是想进高校,还是抓紧吧,未来情况肯定越来越难的。 |
从我个人观察和了解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整体上是越来越难的。当然了,我的观察样本实在有限,仅限于一些985高校,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我20年博士后出站留校,最近三年确实明显感觉到高校教职的门槛越来越高,特别是2023年。学校也明确表示了教职不招应届博士(全球TOP50的除外,可以根据应聘人实力酌情考虑),博士后起步或者各类人才称号才有机会应聘。进一步重视帽子和项目了,可以说卷出新高度。这是第一层的卷法。 第二层的卷法就是入职以后的考核要求了,新体系青椒的压力不必多说,上课、科研、社会服务,懂得都懂。理论上来说,评不上副高以前都处于生死边缘状态。我目前就是这样,今年最最最最急切的任务和目标有且只有一个:拼尽全力冲击副高。即使上了副高,基本薪资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更何况,就算上了副高,似乎以后日子也不好过,就怕一个学校有了不好的先例,其他学校有样学样,变本加厉地推广!(此处可参考哈工大前一阵子关于副教授的通知要求,不细说。)整体而言,高校教职性价比正在逐渐降低。 当然了,难是相对的。对于一小部分博士来说,还是很容易的。工作之余,我经常习惯性地浏览人力资源部的拟入职公示,会比较留意应聘者的毕业院校。有次看到学校集中公示了一个批次的拟入职名单,四十多人里面一半是本校博士毕业。顺手查了一下第一个人的信息,嚯!原来博后合作导师是本校的院士。瞬间秒懂。所以,有些事情根本比不了。 |
北京市属高校,20年以前我以985应届博士身份能进。 22年该校进的基本都是博后了(还要挑挑拣拣,不是只要博后都能进)。 |
哥们,进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你的读博成果,不是博士文凭啊。博士只能让你一只脚跨过门槛,能不能整个人进去,则要综合考虑。如果有院士、校领导、院领导好朋友的推荐,或者研究方向恰好与校领导、院领导的强势团队相匹配,又或者你发的文章质量在同专业博士里名列前茅,自然好进。 当老师,核心竞争力则是看你的科研潜力了,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做实验写文章能力,带学生的能力,给领导写本子抱校内大腿的能力,自己组团建队能力,与学校行政,业务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基金委、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等等)打交道的能力。 |
肯定很难呢,因为都在扩招。记得前两年有一个人大代表说博士太多了,如何分配工作呢?如果我记忆没问题的话,他当时回答的是上山下乡。 听明白了吗?上山下乡就是可以到农村去的意思。但是我认为农村好像没有博士可以有作为的地方吧,除非搞农业的。主要就是到农村以后没有土地可以给你种啊,未来的农业肯定是机械化生产的,不需要太多的人。种地的应该是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啊。 那不能到农村去,在城里又如何安排呢?高校和研究所数量很少,所以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博士的就业需求。现在有的地区博士就业已经趋向做高中初中老师了,估计很快就会有做小学老师的了。 韩国和日本就有很多博士也都没有工作,日本是鼓励博士毕业后就职小学老师岗位。如果我国也这么做的话,估计还是有一定的博士学位教员的需求。 过去一个专业就招一年招一个或两个硕士研究生,现在一个专业会招60~100个研究生,博士招生数是5个到20个。高校和研究所那都是有编制限制的,不能够录用那么多的博士。所以博士毕业想进入高校或研究所工作会越来越难。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