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为什么都认为出生率下降对老师不利? -> 正文阅读 |
|
[教育信息]为什么都认为出生率下降对老师不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实际上对学校来说肯定会有生源问题的存在,但对老师来说并没有负面影响吧?无非是把当今一个班五十人的大班教育转变为更为合理的三十人小班教育。所以在我看来教… |
说再怎么困难也不会裁编制的,老工业基地的血泪教训你们是一点没吸取啊。 |
你想的太简单,我老家就在一个小县城,现在我老家的一个趋势就是: 稍微有点小钱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市里去读书。 更有钱一点的,会送去省里,或者会选择那种全托管式的私立学校,当然收费就老家的收入水平而言也不菲。 |
|
为了面子也罢,为了孩子的未来也罢。 反正在老家读书的小孩是越来越少了,我小时候就读的乡镇小学,早就被裁点了。 我家里亲戚也在老家教书的有好几个,他们一个在镇上的一个初中。 但是因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最少的时候到什么程度? 学校任课的老师数量超过了学生的数量,也就是说一对一都还有富裕,这在以前真的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
|
这种情况怎么办?县里财政也紧张,不可能这么一直持续的投入。 于是,后来他们学校就被裁撤点了,他们是编制内的老师,当然不可能失业,就给他们自己选择。 有其他的县里的一些学校可去,可以自由选择。 就是因为这么不断的撤点,导致不少镇上已经没了小学。几乎所有镇上的初中已经消失,全部集中到了县城。 老师也都集中度大大提升,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么多老师集中在一起,还是多出来怎么办? 我另外一个亲戚在县城的一个中学当老师,他们现在的做法就是大家都压缩课时,每个老师每周上课的时间比起以前大大缩短。 很多临近退休的老同志,甭管教学经验丰富不丰富,就直接往后勤上安排。 否则没办法,年轻老师没有锻炼的机会。 如果入学的学生再持续的减少,会不会对这些老师有进一步的影响? 我想那几乎是一定的。 当然,这只是我们一个小小县城观察到的现状,更大的地方也许情况会更好一些,但道理是一样的。 老师说到底还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服务对象不断减少,你说对大家没有任何影响,这个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
|
|
轮不到出生率发力了。 现在房子卖不动了,地方税源腰斩,第一个拖欠的就会是教师工资。 现在觉得教师待遇还行的,都是些小年轻,0几年的时候,那时候教师都是想往私立跑的,公立除非靠补课,要不然工资低的很。 前些年是地方卖房子手头宽裕了,教师躺着享受到了接近体制的红利,工资才体面了很多而已。 |
“体制”是一个家长三个娃。 老大公务员,有700多万。 老二医生400多万。 老三教师1800多万。 师医公加起来3000万,教师独占6成。 现在。 家长的收入(财政收入)在下跌。 掌握家庭财政大权的是老大公务员,肯定不会主动砍自己。 医生谁都缺不了。 出生率下降,教师的工作也会随之下降。 不砍老师,砍谁。 |
說台灣這邊國小的發展吧 以前老師基本是終身職,除非出現重大問題不可能開除,目前約有一半老師還是這種舊制 後來因為新科目出現(約1950~1990四十多年台灣國小課程基本沒變動,我上小學時跟我爸上小學幾乎內容一樣設備也差不多)以及少子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老師是約聘的,一年一簽 |
|
|
|
由於雙制度,基本上就是年輕新制的倒霉,例如萬一這學校縮班,沒舊制的願意退休或轉校,就是減少新制老師的編制人數,現在舊制 (正式) 老師名額雖然不是沒有補,但顯然是長期縮減的。 |
|
(靠鱉,只發十個月薪水.....) 另外就是舊制老師基本不論實際上多少課都都固定薪水,約聘的卻因為很多是專門科任老師(舊制基本除了體育外都同一個老師教)常常是以上課堂數算薪水的,如果學校小那就跟兼差的薪水差不多了,那些老師還得在外面打工(笑死,7-11晚班常常都時薪200了.... 堂堂老師260時數還少很多。)…..(不過舊制的規定是不可以有其它兼差就是,早年我外婆時代老師薪水奇低只能靠發補助跟兼差,連我小時候家裡都領過糧票 ) 當然啦,方向不是純直線,還是偶爾會局部反彈,例如今年.... |
|
(今年因為疫情過去忽然比較大量捕正式老師名額,結果就有校長開始擔心找不到便宜好用的約聘了,這是兩岸一家親嗎) 論其它發展,一路從戰後到90年代,因為人口跟教育需求都急速成長,老師都奇缺,雖然日本人有搞國小但一來很多老師是日本人戰後回國二來本土籍的也不會國語跟新課程所以一開始就師資荒嚴重 台灣也有師專,以前最早只要上兩年,不但免學費而且吃住全包還有一點零用金,兩年後20歲是你不想當老師都不行(要賠錢) ,後來都陸續取消了,現在只剩下師大有極少數的公費生名額,台灣最後是在80年代開放了所有大專生只要修教育學分都有機會當老師,算是舊制最後一波上車的十年 |
|
(早年花蓮師專的學生) |
|
(算是上世紀台灣國小最有指標性的就是這個小風琴,以前規定是所有老師都要會彈,沒有專門的音樂老師) 早年老師收入很差,大家都在外兼差,尤其到了1970-80這段台灣經濟起飛時跟外面收入一下拉開很大,到了1980後段一路加薪了很多年才又超車(變成是李登輝時代國民黨的政治買票策略之一) 現在聽說是有學校老師缺,正式的一定爆滿,代理(固定10個月全薪的約聘) 只要不是太偏僻的也是一堆人報名,一方面是你如果想要應徵私立國小老師有當過公立約聘的履歷也比較有幫助,由於少子化,其實私立各級學校更是收縮快速,尤其高中階段(因為以前私立高中職多)國中小私立學校也都只剩下貴族學校能活 |
“出生率下降、财政赤字后果”相关问题,基本都可以在东北测试服找到答案。 比如东北三省出生率最低、拿财政转移支付最多的黑龙江省。 黑龙江出现的现象有: 1.缩减教师数量 2000年,黑龙江有3101578名小学在校生、193113名小学教师;2046920名初中在校生、120227名初中教师。 2021年,黑龙江有1173409名小学在校生、101192名小学教师;834518名初中在校生、85456名初中教师。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22》) 2.辞退无编教师 对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官方用的词直接就是“清理清退”。 相关文件是1998年的《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黑龙江省人事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意见》。 3.分流有编教师 有编制的教师受到冲击稍晚几年,用的名目是“聘任制改革”。 相关文件是2003年的《黑龙江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 改革结果: 黑龙江省中小学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33万多名教职工将彻底告别“铁饭碗”。6日,该省启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至今年寒假结束,该省中小学将有59000人被分流。 4.控制教师待遇 相关讨论不少,在知乎用关键词就能直接搜到。 黑龙江多地教师停课维权:教学25年 工资不足2500 |
2022年教师考编 1200W人 2022年新生儿出生 800W |
你可以看看日本少子化以后,关于闭校的一些新闻 孩子越来越少,一开始是教育质量好像变好了,很多老师同时伺候一个孩子 然后就是越来越多的小学中学开始纷纷关门,有的闭校仪式上,校长还带着孩子们依依不舍的唱着最后的校歌 无奖竞猜: 这些学校的老师后来去哪了? |
如果你是姥爷,今年生源少一半,有两个选择: 1、维持现有教师规模,小班制教学,支出不变 2、让一半教师滚蛋,维持大班,支出减半 大下岗的时候,哪个不是铁饭碗 |
大下岗之后还有人信铁饭碗我是蛮惊讶的 |
这种事还用认为? 东北经验,不都打好样了吗。家里人以前就在东北某子弟中学上班,东北人都应该记得,那时候xx厂基本都有自己的子弟中学。一轮基本都裁光了,现在只剩下一些市直中学,存活率小于50% 学生没有了那就撤编合校。老师还好,还是教那些学生,小领导就比较惨了。合并的学校慢慢消化编制,十几年不招年轻老师。 编制还多就福利取消,待遇缩水,忍得了就忍着。忍不住就买断工龄,几十万是一大笔钱啊,,会有人忍不住的,你拿了以后组织里就没你这号人了 |
看东三省啊 东三省早就走完流程了 今年黑龙江本科线340 |
老师,医生,公务员。俗称的三大铁饭碗,假如有一天上面要节流开刀,刀落下来首选那个??? ------———————————————————————— 免责声明:我不知道你们评论了什么,但是各位的评论不是我删除的。。 |
就在今年,我读书的小学没了。。。。 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先受到冲击的,尤其是我老家那个四五线小城。 老师是有编制的,确实不会裁,但是孩子少了,财政拨款就会少,不裁员,但是可以不招新人,退休三个,才能招聘一个。 要求是每班至少25人,每个年级至少4个班,如果少于这个数字,学校就等着被合并吧。 已经有编制的老师,也别高兴太早,编制的基本要求是服从管理,只要不离开所在城市,给你换到一个偏远的学校,让你每天通勤很远,你也必须服从。 基本工资一定会给你,五险一金一定会按规定交,但是各种福利是可以不给的。 结果就是,有编制的人彻底躺平,没有福利谁干活儿? 没编制的,倒是往死里卷,没编制意味着自由,谁给钱多我给谁干,慢慢的,教育分层就不可避免了。 总有一天,会出现美国那种状态,穷人、中产、富人的孩子,从一出生,接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同的,彻底锁死社会阶层流动。 现在嘛,还有最后一丝流动性,202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嘛,自求多福吧。 其实现在的老师也不像之前那么好干,孩子都得哄着,家家都是个宝。 教好了,那是我家孩子聪明,自己知道学。 教不好,那是老师无能,不懂因材施教。 严厉了,那是老师体罚,给我家孩子小鞋穿。 放纵了,那是老师偷懒,不负责任。 让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要你老师干什么吃的?天天来烦我。 给家长个清闲,又来问为什么不告诉家长,没知情权。 最可怕的是,这是二极管,不是左就是右,根本没有中间合适的地方。 除了少数牛校,父母素质足够高,其他学校的老师,都练成了一身自保的技术。 只要父母不满意,老师首先道歉,至于孩子怎么样,糊弄毕业还不简单吗?快乐教育啊,对对对,好好好,你家孩子最聪明,错的是这个社会。。。。 |
对部分在编老师不利,但不会颠覆教育行业,会搞教育的人,还是能在教育行业里赚到钱。 我一直不想写这个话题,最近关于人口下降和教育关联的咨询不止一个两个了,想了半天,还是聊聊。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毕业前就已经和我硕导聊过了,还是我导师提的这个问题。 我导师是江苏某师范学院教育学校的副院长,在教育厅也有一些任职,长期做教改和教学创新的工作。 我是他带的最后一届,之后,他老人家就光荣退休了。 那时候应该是2016年,当时是送走我师姐这一届,他就很直白地和我们讲,将来教师编要逐渐取消,而且体制内的教育规模会随着城市化和新生儿数量变化而变化,最大的可能是缩减规模,他建议我们不要费劲进编,如果要进,中小学编制就去一二线,不要去乡镇,如果有能力,一定去大专、职院或者大学。 (评论区提问,为什么要去大专、职院和民办大学、各类公办大学? 除去广为人知的人口传导效应,国家政策利好之外,其实是看功能。 你不要从小民视角看,你从国家视角看。大专、职院、民办大学等,它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是分流的容器。 所谓大专和职院、民办本科等,其实是教育选拔的另一面。我的看法是,国家扶持那很好,但国家不扶持,它也会存在。 因为只有存在大专,职院和民办本科,双一流和公本才有价值。他们是一体两面。 当选拔和分流一直存在,分流的容器就会一直存在。本科不可能再进行第二次扩招,上面哪怕会裁撤普本的部分学术点,也不会放弃分流和选拔。 上了大专、高职等,形成强劲职业竞争力,这是普通民众要考虑的第一要务。而对于国家来说,能承载分流和选拔,这是它们的第一功能,在分流后能输送人才,这是它们的第二功能。 即使大家觉得这类学校费拉不堪,但在你能找到第二套工具去承载分流人群前,这类学校会长期存在。) 他手里最后两届学生,基本都是按这个规划走的。 我两个师姐,一个在南京某职院,一个在重庆某民办高校。 我和我同届两人,一个去了校外教培,一个在成都某民办高中。 教育这个行业是不会消失的,因为教育不会因为人少而不存在。 教育这件事,不是基于公平,恰恰是因为存在不公平。 这句话,你可以细细品一下。 首先,教育的存在,就是基于年长者对于年幼者的天然不公平。 人类是社会动物。所谓教育,其实是社会性习得,在社会性中,以语言为基本桥梁,知识、情感、能力等,需要后天习得。 恰恰因为这种社会性而存在的不公,人类基于生存和发展的欲求,才需要教育行业。 但凡有一天,人不能生而知之。教育这个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活动就不会消亡。 其次,教育的社会属性中,有筛选人才以匹配优质资源的功能。 很多人把社会发展想象为一种静态单一模型,想象将来人少了,那资源会均分,教育筛选的必要性会削弱。 你想下,假如,未来社会持续少子化,那少子化是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结果,还是不公平分配的结果? ok,你想到这里,应该得到了答案。 愈发固化的等级模型下,资源的升级和资源的持有的愿望会愈发强烈,资源流失的危险性也带来愈发强烈的焦虑,基于这种心态下的教育,只会愈发呼唤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和区分性。 而资源不会因为少了某个人,就下放到下一层级去。恰恰因为人少了,资源本身会更加集中,这种基于持有人减少的资源分配,反而会加深资源集中,或者不会改变所谓的不平等。 教育的选拔功能这件事,不会因为人口多寡变化。 人口少了一个亿,之前录取百分之五十,之后还是录取百分之五十。 当年民国也就所谓四万万同胞,那时候人人都能上黄埔军校和北大么? 即使现在地球上只剩下三个人,这三个人里,也会有等级区分和资源分配不均分的情况。 教育的存在以及功能是基于社会运作的,和人口多寡无关。 当教育会存在,靠教育吃饭的人就不会失业。 那为什么谨慎考量进去教师编制呢?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也混教育行业这么多年了,实话实说。 体制内的很多老师,当他有了教师编的时候,他不是靠教育在吃饭,而是靠编制吃饭。 这完全是两回事。 话都在这里了,更多也都没必要说了。 如果现有在编制内,但是靠教育吃饭的,那就没什么焦虑的必要,教育这碗饭,就一直在那里,你有能力,你就能吃到。 应该焦虑,并且真处境危险的人,只有在教育编制内,却不会搞教育的那些老师,以及盲目进编制,为编制而编制的新进教师。 以编制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育不会被取消,反而会强化。 学校教育承担意识形态建构和人才选拔的功能,这是国家的抓手,是不可能放开的。 但是,编制教师为主体不代表学校里工作的都是编制教师。 各种因素影响下,能稳定发展几十年的学校的数量,编制教师的数额,都尚未可知。目前来看,这两者都不是增长态势。 那么,教育本身的发展曲线是如何?教师编制困境何解呢? 回看历史的起伏跌宕,我们国家的文化思潮发展从现代化开始(鸦片战争为起点),呈现出的就是十年为一个小周期,而到了1949年之后,很明显是以十年—十五年为一个小周期。 但周期和周期之间,有一个错位发展的基本样态。就是当第一周期由盛而转衰,第二周期的萌芽阶段正好就在其中得以发展和壮大。 |
|
就教育本身而言,教育的盛大是和“知识权力”被释放紧密相关,文化产业繁荣,本质是文化权力重新分配的结果。 在民国时期,白话文+报纸+工业化印刷和传播促成了文化界的大繁荣。 随着知识权力被由此释放,教育行业因此大为繁盛。 在新中国成立时,来自于民国的大学教育建设+乡村教育实验+延安的工农兵教育实践等,使得通过工农兵教育+汉字再简化和推广+乡村教育建设,让教育得以繁荣。 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本引入学校教育体系。 影视剧等图像设备的普及、面向外国文化的交流碰撞、杂志行业的爆发,再次释放了知识权力。 中国的公办教育和私立教育再次得到了大繁荣。 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互联网时代来临,由互联网而带来的知识权力再重构。 目前,依靠互联网而兴起的直播和短视频的确再次让知识权力发生了新的样态变化,但它算不上是改天换地的那种力量,只是互联网走向成熟的一个向前一步。 在十年间,肯定是会有新变。或许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或许是其他。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50-60年代,教育繁荣的表征也不是编制教师数量的增加。当年很多乡村教师、子弟学校等,也并无编制可言。 教师编制缩减和人口缩减,对于教育编制内的人来说,是困境。 但是对于教育行业本身,不是困境。 我在当下感受到的是,教育编制的困局之外,教育本身反而是被呼唤的。 无论教育是用来强化意识形态,阶梯选拔,还是个人用来完成阶级跃升、技能学习,甚至仅满足求知欲望,娱乐性情,甚至是基于大众的科普,教育产业的多样化没有因为编制的被取消而萎靡,它呈现出的上升趋势反而很强劲,多样化的态势很明显。 就阶段性而言,现阶段的教育产业,包括其他文化行业,所处阶段为第一阶段的繁荣到衰落这个阶段,但这个阶段恰恰是第二阶段的萌芽到繁盛阶段。 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身处困境,那是因为你把身家性命放在了第一阶段的旧秩序中,而没有看到或者拥抱新秩序。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30年代,这个趋势就很明显,有很多有趣的例证。 以话剧圈为例。当时中国的电影业于20年代的黄金时代后,因为战争原因和政治因素,走向了小衰落。 在这个时期,左翼话剧正在萌芽期,要场地没场地,要演员没演员,一整个费拉不堪,但有的是群众的呼声和热情。 整个30年代话剧界最为有趣的场景就是,电影演员跨界演话剧,导演编话剧,影院让步给话剧做演出,从而挽救经济困境。 而这时候的左翼话剧,就借着这股子东风,竟然扶摇而上,于下一阶段,中国话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即为重庆雾季演出的繁荣场景。 没有什么永远不能解决的下行危机,现在于萌芽阶段看起来再粗糙的东西,只要它是真正顺应规律的新事物,它绝对会大踏步起飞。 如果以2019年为拐点,你很快就会发现,2035年是下一个节点。想想我们国家的各类规划,你觉得2035年是随便找的一个节点么? 一直以来,我混迹教育行业而不转行,不是想要搞个编制颐养天年,而是我始终对于教育行业有信心,对于自己的教育能力有信心。 所谓出生率下降之于老师的影响,那要从教育于社会中的运作方式来看人口多寡如何从行业传递至教育活动中的教师身上,在变和不变之间,又要看教师本身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的核心能力在何处,方可谈及利好与否。 而历史阶段性的焦虑,也不必去搞什么他国历史做对比验证,双方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变量不一想的情况下,谈类似情况毫无意义。 真想看,看纵向的历史线,比做横向对比,更有参考性。 |
7月13日更新: 根据每年新生儿数量,今年9月在校小学生合计为10126万,5年后的9月只有7931万,占现在的78.3%。 为了维持正常师生比,未来5年内,小学年均需要清退5%左右的在职教师(编内+编外)。由于近5年退休老师很多,配合编外人员清理以及教委统筹调配,在编老师的饭碗问题不大。这5年内,临聘老师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时代眼泪。 五年后也即2029年的情况如何,取决于后续生源的数量也即2023年到2028年的新生儿情况,如果下跌严重而富裕师资无法通过转岗或其他方式消化,财政压力巨大的话,存在向在编老师大举开刀的可能,目前各地推行的“县管校聘”“区管校聘”都是在为更方便的调配师资和裁员做准备。 目前来说,75年之前出生的老师基本能躲过这一波。 —————————————— 以下为原答案: 因为学生少了,学校会消失、合并,然后校长、书记等一干行政老师都会减少,某种程度上出人头地,占据轻松岗位的机会就少了。而临聘老师会被逐步解聘…… 重庆主城某小学,之前因为附近拆迁,一直生源不多,今年教委直接通知不招新生了,在编老师可以自己联系接收学校,没有就等待后续安排。相当于最多5年(把目前在读学生送毕业),这个学校就会消失。 讲这事的是该学校的一个退休老师,顺便控诉了一下在职时不公平的绩效分配,管行政的老师最轻松但拿最高的绩效。她预言那几个行政老师会相当难熬,因为分流到其他学校基本没有去当行政老师的机会,无法再一整天轻松的坐在办公室了,只有老老实实一周上个20节课的熬到退休,由奢入俭的心理落差是很大的。 另外,该学校目前有几个临聘老师,因为下学期没有新生,先从临聘老师开始砍。 总之,对于在编老师,很可能呆了十几年的学校关闭了,40、50岁开始融入其他学校,哪怕这个新学校离家很远,但你无法找到更好地方的话,只有去。 对于临聘老师,则是饭碗都没了…… 对于想加入老师队伍的人,考编只会越发艰难。 |
今年上半年,县政府、县教育局征求意见,是否同意我镇中学合并到县城第五中学。 其实这个事跟我关系不大。因为乡镇学校是由教育局垂直管理,属地政府肩负的是组织实施公投,并负责提出并校申请等。我没有意见,我举双手赞成,一方面是政治站位要跟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政府每年要给当地学校补贴,越要越多。 |
|
这里解释下中小学教学经费的规则(数据是概数)。一所学校的教学经费是由在校学生数决定的,比如我们小学在校300多人,标准是800元/人,那么一年的教学经费24万,杂七杂八算起来能有30多万;中学在校140人,标准是1200元/人,一年教学经费就是17万,杂七杂八20出头。 这里的问题是:中学占地面积特别大,教学楼也多,按照去年燃煤价格,一年的教育经费勉强够冬季取暖。而且随着每年新生儿不断减少,这个教育经费是越来越低的。 也许有人说可以考虑中小学合并,但这波操作其实比中学合并县城还难。经统计,并校后的老师群体里有15对两口子。这种情况我跟你讲,大伙也不用上课了,天天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玩吧。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并校的事搁置了。 然后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因为生源不断减少,教学经费少、学生交的补课费也少,中学入不敷出到没法给班主任发放补课费、班主任费、绩效奖等补贴。校长提议暂发,初三班主任当场拍桌子,主动辞去班主任职务,之后初三全体家长带着孩子到镇政府上访,让镇政府出钱补充教学经费。 后来在县教育局出面干预下,校长和班主任各退一步,这个事算告一段落。 而我,也彻底跟中学闹掰了。今年县教育局绩效考核给我打个倒数,理由是对教育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回头想想我今年给学校维修的房顶和边沟,再看看我政府金库余额。 一声叹息,爱咋咋地吧。 |
|
沧浪之水 604 次咨询 5.0 公务员考试优秀回答者 164635 次赞同 去咨询 我是水哥, @沧浪之水 ,一个靠谱的体制内话题答主。你的点赞、收藏、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
现在有些地方,老教师退休后,他的编制不会空出来,用来招新老师,而是直接消失。 你以为对老师不利是怎么来的? 我老家县城的唯一一所重点中学,已经有半年没有发工资了,逼的得那些年轻还有能力的教师出走,走不了的老师就混日子,要么是家里搞点儿副业,学校那就当打个卡。 |
利维坦的威猛,我作为双下岗职工的子女,是体验的够够的。 希望铁拳砸向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被砸的事业编和公务员时,这些受害者不要吃惊。 |
我有个观察。 小红书上妈妈晒亲子的内容里,里面抨击女性生孩子倡导不婚不育的年轻女孩,你点进她们主页,基本都在考教师资格证或者考公考编。 我之前就在小红书,替一位晒给自家孩子做烘焙的妈妈辩护,对方骂这个妈妈生孩子失去自我,拖了女同胞后腿(实际上这个妈妈有本职工作),只会晒娃。然后大战N回合,我点进她主页看到她在考在编老师,我就问她如果其她女同胞不生孩子,你教谁呢?她把我拉黑了! 我还有小学同学在我们老家当乡镇老师,她所在的村只有四个学生,她一给我聊就感叹工作舒服,最好没有一个学生才好,反正她工资照拿。 就她从来没有想过,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学校裁撤,她有失业的可能。 而也正是她,非常看不起任何非体制内的人,就不知道她的工资都是大家的税收经济贡献。 一问,就是她的钱是国家发的。 至于国家的钱哪里来的,她不管,不知道,反正又少不了她的。 但是我和她明明都经历过当年我们市经济大崩,体制内工资发不上,尤其先拿老师开刀的经历。 我读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这个时间段,是在乡镇小学念的。 那一段时间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老师发不上工资。 有次整整八个月没有发工资。 老师也得吃饭啊,于是我们学校老师就整了个办法,考试划线,考不到那个分数就罚钱,一分一块钱。 我们班有个女同学,被罚钱,迟迟没有交。 老师就体罚她,她父母知道后跑到学校闹。 她父母是信用社的,当时也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家里没钱,于是和老师一起哭。 那个混乱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我毕业后从来没有想过要考体制内。 当然这个罚款方式在一片闹剧中取消了,于是老师开始做课后培训班。 但是乡镇嘛,没有补课的意识和风气,没有人报名。 我父母开厂,属于镇上有钱人,我记得我们老师轮流来我们家劝说我父母让我补课,我就不想补不同意。 我们音乐老师坐在我家沙发上一脸落寞,最后我答应不补课可以上兴趣班,于是50块钱一个月我跟着音乐老师课后学了乐理、二胡、黄梅戏、京剧大乱炖。 那时候还不牵扯到出生率,都会这样。 更何况老师的工作本来就和出生率息息相关。 没有孩子,就没有岗位啊! 以前乡村学校一个村一个学校,最起码能容纳十几个人的编制岗位吧,现在乡村没有孩子裁撤合并,岗位不就少了? 但是有的老师就不去想,还觉得人少了轻松呢。 总是不认为雪花飘不到他们头上。 总是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是和人口相关。 PS:现在的小年轻肯定想不到,千禧年时,多少老师前仆后继辞去公立学校跑私立。 导致公立学校教学质量拉跨。 我五年级时我们市私立学校开始面向全市招生,我爸妈为了我学习从乡镇搬到市里把我转进私立,我一直上的私立学校。 我们那个私立学校在全市知名,全市优秀老师前仆后继跑过去,大多都是公立学校不发工资辞职的优秀老师,有计划生育追生儿子被开除的老师,反正汇集全市精英老师。 我们邻居是公立学校老师,普通话不好,面试我们学校失败,气的要命。 而全市的学生打破头上我们那所私立。 去公立的学生,要么没钱,要么成绩不好。 我千禧年上的初中,当时我的学费非常高,记得第一年学费是三万,就那大家都打破头还要考试进去。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以在我们学校为傲。 老师的工资高公立四五倍。 当年我们刚毕业的物理老师,PK掉一众竞争对手进来,给我们说他父母都激动哭了,他基本工资一千八加上奖金更高,而没有面试上我们学校进公立他同学工资才六百多。 我们学校最猛时,一度全市有六个校区,我读的时候我们年级有30个班级。 到我弟弟时就更猛了。 你们看吸纳了全市的好学生和公立学校老师,最后中考升学率我们班就一个没有考上重点,因为把公立学校挤压的没有生存空间,在前几年吧部分学校被迫并入公立。 之前有个00后研究生给我辩,说我一直上的是私立学校,肯定教学质量不行,认识的同学也不是体制内的,说最好的教育在公立,我就想笑。 还是太年轻了! 有师范学校的女生评论说这个答案对未婚考编的女生有恶意。 我不清楚这个恶意哪里来的? 就像医生告诉病人你如果熬夜病情会恶化 这算恶意吗?这是对病人未知的情况提醒。 我想表达的是,无论制内还是外,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 还有一些女老师口口声声diss生娃的女的,意思她们这样教育生娃的是有思想有觉悟。 说女性生娃累死累活,干嘛要生。 醒醒。 你是体制内老师 ,你是所谓的社会对孩子态度的一员(你反对的女性不生娃不也是基于社会对妈妈不友好出发吗),你要做的是在学校那一环不折腾家长用心教学不收礼不歧视学生,给生娃的女性提供教育保障那一环。 我没有娃,大言不惭的说我从来都尊重生娃的女性,我上一家公司的母婴室就是在我争取下设立的。 源于我希望我们部门的哺乳期妈妈有个舒适的可以休息可以背奶的环境。 而不是给我们的女员工说,你学我不要孩子,大环境不好你干嘛要生。 战火纷飞的岁月尚且阻止不了大家对孩子的渴望,更何况现在,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尊重身边的妈妈 尽可能给对方提供方便。 不是说老师进编制不好,大家要明白,2016年到2018年有老师计划,国家是有这个规划需要多少师范生入编,因为2016年二胎开放预计人口大增,2016年之后的老师编制是为了二胎人口准备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谁都可以批判生孩子,唯独年轻老师不可以,尤其是2016年入编的年轻老师不可以,因为你们的很多岗位名额是因为二胎放开才有的。 但是二胎生育率并没有想象的增,而且一年比一年低。 所以你们想…… 现在随便一搜就能搜到让人去乡村乡镇代课的老师,最后不给转正,因为生育率降低,不需要配置那么多编制了。 |
中国有个“先进”经验,叫“理顺劳动关系”。 就是当年卖国企的时候,从社会主义法理来说,工人是不能开除的,罚款、降薪之类的也很难操作。 然而国企卖掉之后就变成了私企,老板需要有开除工人、罚款等等权力。 于是发明出“理顺劳动关系”这个词,要解释也简单,就是给一点点钱,然后你这个人就和国家体制没关系了,变成了私企的合同工(也可能没合同)。 当然,也有老板(原国企厂长)一点钱不给就开除的,工人经常没有任何办法。 只要开除之后保证工人不闹事,这个劳动关系也算理顺了。 “理顺劳动关系”近些年不搞,不是因为他们善良了,而是可以用房地产榨取大量财政收入,不缺钱。 以后缺钱了,需要再甩一次包袱的时候,还是要“理顺”的。 所以这两年考教师编制的要慎重,2016年最后生育高峰已经上小学了,幼儿园批量倒闭也就这里几年的事,接下来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层层传递压力。 我希望,几年之后你不会是被“理顺”的那个。 |
|
|
超市人少了,排队并不会更少更快、收银员工作并不会更轻松。 老板只会少雇几个收银员。 保证你排队的长度恰恰在你的忍耐范围之内。 如果你碰巧还只能在一家超市买东西, 排队长度很有可能只取决于……老板的良心? |
朋友里有两位三线城市教师编在职人员,经过和他们的攀谈以及对当今形势的讨论,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工资是国家发的,只要政府存在一天我的工资就有人发 2.人口数量下降我能教的学生更少,但我是铁饭碗,永远不会被裁撤 3.地方债不可能暴雷,政府有办法搞定,就算搞不定,我工资也不会受影响 4.就算外面洪水滔天,大家都失业了,我的工资照发不误 所以,只有外面的人认为出生率降低将来没学生可以教了会对教师不利,里面的人只会觉得,我的工作会更轻松了,将来没学生了,我可以天天去学校刷小红书,打卡上下班,永远不会失业。 |
别说中小学了。就连大学以后都保不住。我导师就看的很通透,自己学生,都不建议去高校。她非常认真地告诉我们,你们去高校,最晚从十八年后开始,你们都得一个个失业。你们看看现在的生育率,再看看现在小学、初中一个个在合并,很快就会到大学了。别看现在都想端铁饭碗,一锤子下来铁饭碗也能给你砸喽。 当然,如果你能掌握好时机,保持竞争力,现在去高校当老师也行,混个平台呗,以后好往外跳。但是想着进高校躺平的,趁早别去了吧,到时候五十岁单位没了失业了,挺闹心的~ 事实也证明她的观点有一定前瞻性,现在已经开始有刚刚专升本不久的学校被要求往回退,重新变成大专了。。。学生都在闹,只不过范围比较小。 高校尚且如此,你说中小学会怎么样呢? |
除了造奇观的支出,在工资支出里,师医公,如果没记错的话,师是人数还是工资支出占到总体一半。 新生儿下降,不光说明学生少了,也说明消费少了,对应的买房出让金可能也少了,钱少了。 医能创收,公是暴力,师,能干什么?既不能创收,也不是暴力。 学而思新东方的水平不比某些二本师范的强?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