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网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佛经: 故事 佛经 佛经精华 心经 金刚经 楞伽经 南怀瑾 星云法师 弘一大师 名人学佛 佛教知识 标签
名著: 古典 现代 外国 儿童 武侠 传记 励志 诗词 故事 杂谈 道德经讲解 词句大全 词句标签 哲理句子
网络: 舞文弄墨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潇湘溪苑 瓶邪 原创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耽美 师生 内向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教育信息 历史人文 明星艺术 人物音乐 影视娱乐 游戏动漫 | 穿越 校园 武侠 言情 玄幻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网 -> 教育信息 -> 郑强近日指出,「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正文阅读

[教育信息]郑强近日指出,「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2023年12月22日,因年龄原因卸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之后,郑强“下一站”将往何处,也备受网友关注。 澎湃新闻采访郑强时提问: 澎湃新闻:现在有不…
建议取消他的退休金和医保待遇,也让他艰苦奋斗一下。
不如我们再刨根问底一下,
那么“享受的工作”是谁找到了?
不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嘛,
事情这不就简单了,
既得利益集团把享受的位置占了,
然后指着年轻人:艰苦的工作你不愿干
这句话前半部分没错,后半部分其实最重要的没说。
「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这句话基本没问题。
大家常说“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其实不是“找不到”,毕竟中国14亿人只有7千万左右的本科生,如果本可能都找不到工作,其他人得饿死。是“符合本科生预期”的好工作不好找。
所谓“好工作”就是大家口中的“钱多、事少、离家近”,那么解读为“享受”的工作也没有大毛病,这话算不上贬义,毕竟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追求享受”推动的。
为了能更持久、更舒服“享受”,我们才会耕种粮食,发明科技,改造山川,实现了现代化。
追求“享受”是人类镌刻在DNA里面的生存本能之一。所以职业没啥羞耻、批评的。
而「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这句话就属于没说完整了。
像是大厂程序员、银行接待员、年轻老师都是要吃苦的工作,年轻人从不缺乏「勇气」去尝试;互联网大厂经常要加班,年轻人也没追求「享受」不愿去。
年轻人其实不怕吃苦,怕的是“眼前吃苦拿不到对应的回报,未来持续吃苦到五六十岁,甚至因为你甘愿吃苦被扣上了‘好忽悠’的标签,终身吃苦。”
举个例子:
我曾经在一个小广告公司打工,那时候国内地产正热,年底公司接了个给地产公司策划新年晚会的活儿,做的口碑不错,同行互相推荐,结果从12月到春节公司接了又七八场类似活动。
每场晚会都需要出策划,帮对方排练节目、彻夜监督搭建舞台、彩排测试、还要联系各种制作公司,普通人干一场就得缓俩礼拜。但挣钱的机会就这么俩月,生意上门老板不能不接。
会议室里,听说接下来还有六场活动时候,所有员工都怨声载道,有人当场就要请假回家过年。
结果老板话锋一转,宣布这几场活动预算都是30万以上,公司决定和员工“五五平分”,一场活动不管赚多少,公司占一半,剩下的参与者按岗位分钱。
财务拿个计算器劈里啪啦算了下,一场活动下来每人差不多能分1万多,坚持辛苦俩月,过年前每人除了工资还能拿到十万左右的奖金。
于是会议室气氛立刻就变了,旁边的小姑娘大喊:“老板,我们年轻人不怕辛苦,出来就是辛苦挣钱的。”所有人跟着哈哈大笑。那一年,我挣到了毕业后最多的一笔钱,也累的大病一场。
新闻中说“作为长者,成长历程的教育就是年轻的时候可以吃点苦。”
是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没得选。那时候国内哪个行业不吃苦?
老一辈常说,那时年轻人理想理想都是“考大学、出国”,否则不是种地就是当工人。
而这三条路也同样不轻松,只不过吃苦后未来的道路更宽广一些。有不少人都是清晨在公园里读英语,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考大学。
但是,走这几条路的人都知道——吃了眼前的苦,未来40岁以后多半不用吃苦。实际上,能在80年代走这三条路的人基本后来也都混的不差。
而更多他们的同龄人,年轻时也在田里、工厂里卖力,一直到40岁、50岁,然后下岗了、种不下去田进城当农民工了,现在每月农村社保一千元都不到,依旧在吃苦。
于是才拼劲全力把孩子送进大学,就是希望他们不走以前自己的老路。
在前途有希望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不怕吃苦,只要吃苦有回报,未来有憧憬,晚年有享受。
一位今天在大学教书的老者,可能会认为是“年轻时自己吃苦考上大学”才有的今天的成就。
但实际上并不是全部真相。
年轻时“吃苦”和今天的“享受”,是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个年代人人都在吃苦,但只有“选对了工作”的人,50岁才能开始享受。
他们如今能在舒服的办公室里,恰恰不光是因为能吃苦,而是“找到了好工作”。进了大学系统。
如果“没找到好工作”选择了去田里、工地吃苦,那么很可能到了50岁还在吃苦。
还有一些老板,用“现在吃苦=未来享受”安员工情绪,实际想的是“你不吃苦,我怎么享受”。
实际上“吃苦”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个条件。
那些富二代在外国念工商管理,回国接手家业管理公司,同样不轻松。但如果哪天成功了,更主要的原因是做的管理层。他要是当保洁,吃多少苦也没用。
既然怎么都要吃苦,到底毕业后进入什么行业,在什么公司“吃苦”就更重要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做那些低价值、要吃苦的岗位,正是因为这些岗位没有什么上升空间,得不到社会尊重,未来也看不到什么前途。
不是现代年轻人怕吃苦,是现代的年轻人会上网了,思维更成熟,也能理解一些社会规律了。他们从不怕吃苦,而是厌烦那些嘴上说着年轻人要吃苦,却先把子女送上享受位置的人。
吃苦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吃苦后的每个人是否都有公平的回报。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一个人该怎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并以此规划自己的人生?1.9 万赞同 · 716 评论回答


在采购过程中,已经和张三谈妥了,突然李四提供了更好的价格或品质,如何优雅地拒绝张三?1.4 万赞同 · 266 评论回答
我组局请领导同事吃饭,最后进入尾声的时候,另外一个同事突然开了两瓶自己带的茅台出来,该怎么办?8495 赞同 · 211 评论回答
大部分享受的工作都被谁预定了呢 ? 大家心知肚明。然后还有声音说:年轻人艰苦的工作没有勇气做,合适吗?一个群体的命运会有很深的时代烙印。
作为80后的尾巴,有80/90两代人的特点,有感而谈。
80后这一代其实苦逼的一代。
出生那会碰上计划生育,所以部分80后、90后相比之前那一代,少有兄弟姐妹;现在放开了,却生不起了。
上小学那会,上大学不花钱,上大学后要收费了,而小学却免费。
上中小学时,大学毕业包分配;80后大学毕业时,却要自主择业。
不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包分配的;开始挣钱后,房子却买不起了。
父辈结婚,“三大件”是高配、是牌面;80后结婚,房、车、存款是标配。
80后读小学,大部分是散养,没那么多辅导班、特长班;80后子女,从出生开始就被灌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80后刚出生时,关于养老:1985年的口号是“只生一个好,XX来养老,”;1995年是“只生一个好,XX帮养老。”;2005年是“养老不能靠XX”;80后步入职场时:2012年口号“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2013年是“以房养老,幸福晚年,”;2018年是“赡养老人是义务,推给XX很可耻”。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青年,事业有一定基础了,奋斗有一定积蓄了。这个时候社会却告诉你:到35了,快要被“毕业”了;国家告诉你,要“延迟退休了”
…………………………………………………………………………………………………………………………
一句话总结80后现在的囧状:父母的衰老让人担忧,孩子的负荷教育让人心疼,每个月的房贷让人负重前行,医疗的昂贵让人焦虑,大环境下的经济让人窒息:满身的疲惫还怕被人看穿,这就是80后的心酸和无奈吧,真是悲情的一代。
和家族老一辈聊天,长辈对我说:你们这一代真的太累了,车子、房子、看病、教育、孩子等等都要用钱,都贵;我们那一辈虽然穷,但好歹靠双手能吃饱饭、养一家人。时代在变化,也怨不得你们不努力。
长辈没有什么“文化”,却用最朴素的几句话,道出了深刻的道理。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幸运和不幸,每代人也都有每代人的特质和使命。
我们来看看95后、00后(年轻人)这一代。
父辈都不希望这一代人继续吃苦,所以巴不得捧在手心里。然而,时代却不会给他们太多选择。
大学不断扩招而学历不断贬值,改革开放后我过的劳动力红利逐步丧失、传统行业不断的升级、经济环境更为恶劣……总之,好工作越来越难找;钱,越来越难挣。这个是95后、00后这一代面临的时代难题。
强哥说:“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前半句描述其实是对现阶段非常好的描述。
“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恕我不太赞同,上一辈人吃过的苦都不愿意下一代人继续吃;而现实的声音又在告诉他们“艰苦”不再有希望、有未来。
那,那些不艰苦的工作、轻松的工作又是谁占据了呢?所以,站在受益方,说年轻人“艰苦”的工作没有勇气做,合适吗?
郑“老师”还是说得太委婉了,「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其实就是想说,大家都想找「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些「007/996的,离家还远」的工作,确实就是前者是不好找,后者也没勇气去做,为啥?
是怕累吗?
不。
是怕猝死。
当然,这是全部吗?肯定也不是。就像郑说的大学生,全都是因为工作艰苦而不愿意去才没工作吗,显然也不是。
这两年的就业形势,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大家都深有体会。
在企业有“高高在上”可以百里挑一的条件时,企业做的是什么?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企业让员工感恩:“你们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失业吗,你们应该感恩公司给了你们一份工作,加班算什么?你不干,马上一堆人愿意加班干!”这已经变成很多企业的文化或者培训日常!
这就好比小公司的核心员工,他一走可能公司就会倒闭,所以他就趁机要求加工资,还是隔三差五的加,还说公司没我早没了,老板应该感恩他愿意带着老板赚钱。
每次看到胖东来的新闻,大家都很向往这样的企业。再这样的企业下,为什么员工都愿意吃苦耐劳呢?
总之呢,找不到工作的人,也许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吃苦,但也有一些是真的干不了,保命要紧。而企业在想要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给到员工最基本的保障。
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确实也不应该好高骛远,除非你家里是特别有条件,也特别有规划。不然生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以后。只有当自己体会生活后,才会更加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更加努力去奋斗。
这形容词用得很绝啊……
“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勇气?
不想吃苦、趋吉避凶,是人的天性使然。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不想吃苦的年轻人,会被抹黑成“没有勇气”呢?
“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
工作,就是付出劳力与时间换取报酬。最多有相对清闲的工作、轻松的工作。
真有工作,是“享受的工作”吗?
他这段话,把清闲轻松的工作,描述成“享受的工作”,毕竟在中文里,“享受”是有负面意义的。
又把不肯从事艰苦工作的年轻人,描述成“没有勇气”。
如此一来,年轻人但凡想要清闲,就是贪图享受;不肯负载艰难,便要被说没有勇气。
我们对比一下:
“清闲的工作不好找,艰难的工作不想做”——这算相对客观的描述。
“享受的工作不好找,艰难的工作没勇气去做”——与上一种说法的意味差别,一目了然吧?后者暗暗地在进行价值观评断了。
当然咯,还要加上“这样的重话,我认为才是真正的爱大学生。”
想想一个最普通的、不想让自己太辛苦的年轻人,试图找份不那么累的工作,忽然就被安上了贪图享受、没有勇气的帽子。真也莫名其妙。
而且人在家中坐,飞来一口锅,还要被说是爱。
真是,还要谢谢您的爱是吧?
整整三十年前的《我爱我家》第17集开头,当时的大学生贾小凡,早已经提过这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了:
“不吃苦还成罪过啦?”
郑强的孩子是做什么工作的?
查了查,一个上复旦,一个读川大
NB
我只知道一点,我父亲累了一辈子,供我读书上大学,不是为了让我走他的老路的,否则大可以让我十几岁辍学跟着他干。
忽悠孩子父母花这么多钱在教育里,把孩子供到二十多岁,结果告诉出社会还得和他们一样吃苦,那父母吃苦的意义是?
我爷爷那辈的时候说是有农民红利,我父亲那辈的时候说是有农民工红利,到我这辈说是有工程师红利,合着我们祖孙三辈都成红利了,天生的劳碌命。
我们代代吃苦,那谁在吃红利啊?
情妇的事情帮你压下去了,代价是ZZ生涯结束,怎么还有脸出来BB
艰苦和享受如果放在工作上,不合适
只有工资和待遇,才是工作该考虑的事情
实际上,单从工作本身来说,享受的工作很好找,只是你能不能挣到钱,能不能维持生活就另当别论了
很多工作,招聘员工,纯粹是用来摆设的
你比如,我这房子装修完,空了半年,刚入住,楼下请了一帮保安,挺年轻的
这也就意味着,楼盘还没卖出去,所以需要一帮身强力壮的人撑场面
包括售楼部穿黑丝的妹子,昨天去录人脸识别的时候,人家笑嘻嘻的端茶送水,半跪式服务
她们实际上,只需要简单的招待而已
你看,这些工作,它累吗???
一点都不累,甚至挺舒服的,空调吹着,手机玩着
我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多愁善感,无病呻吟
现在的人,工作不快乐了
我小时候,去一些炸鸡店,火锅店和家人朋友一起吃东西
里面的人都挺开心的,挺快乐的,不是说他们服务太多有多好
而是他们那种对生活的向往,那种努力工作的神情
我记得,以前房价1k上下,哪怕炸鸡店的服务员,一个月也有1200到1500,一份炸鸡,也不过15块8
大家都是有盼头的
现在,那个地方的房价,普遍是6k,而餐饮店的服务员,工资还只有3k到3.5k
这不单单是房价上涨,消费其实也上涨了不少
吉首有一家米粉店,开了10几年,我们一家人也吃了10几年
从它4块一碗的木耳肉丝,吃到现在10块一碗
其实郑强教授这句话,它说对也对,说错也错
因为年轻人只想活下去,只想体面的活下去而已
并不是不想找艰苦的工作,而是艰苦的工作,能不能对得起这份回报,这才是重要的。
享受的工作,到底是享受工作本身,还是享受轻松工作带来的收入
这是两个概念
你要真想找轻松的工作,其实很简单,非常简单
说句不好听的话
我们的教育,总是恐吓我们,不断的告诉我们,不努力学习,未来只能干什么活儿
这种对职业的歧视,从小就培养了
我的装修师傅,一个月有一万多,但他觉得丢人,经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以前没好好读书,现在干尼玛装修
他说,我是个很好的人,名堂少,素质高,不愧是大城市闯荡过得人
说来惭愧,我曾经开店的时候,没尊重装修师傅,导致他们给我使绊子,差点电起火
我不是心底里尊重装修师傅,而是我踏马害怕重蹈覆辙
以前,一个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现在一个男人要养活一个家庭,已经算是人中龙凤了
我早就说过,家庭妇女这个角色,未来能当的女人,10不存2
现在这盛世,或许让那些整天喊着独立的女人欢喜吧。。。。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郑强自己当着领导领着高工资住着大豪斯包着小三,被小三男友勒索举报丢了官,还这么高调吗?
不不不,大家没有想找享受的工作,大家只是想找「正常」的工作。
享受的工作是什么?
钱多,事少,还稳定。
都知道不现实,哪怕是体制内这样的工作都是稀缺的,更何况吸收就业大头的民营经济里面就更少了。
所以大家要么选钱多事多的工作,要么选钱少事少的工作,这都是正常的。
多少付出带来多少回报嘛,公平交易,两不相欠。
但现在更多的情况是,通过一些包装和宣传,让年轻人去做那些钱少事多的工作。
这本质上就不符合新时代特征。
上一代的人,说难听点,他们构建认知的时候,劳资市场还有点隔壁终身雇佣制的感觉。
能锁定终生雇佣,那年轻的时候吃点苦完全可以理解,50/60岁的同事享受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没关系,等我混到50/60岁的时候也能享受。
我为单位做贡献,单位管我一辈子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事情,房也要分,结婚的时候厂领导来证婚,孩子读书都有单位幼儿园,生病了还有单位医院,退休以后还有养老金……那怎么让我年轻的时候抗压吃苦都可以。
毕竟一眼可以看穿未来的福利,这也是一种交易,期权交易。
但现在没有这说法了,35岁红线也不是打工人提出来的,而是对劳资市场的一个客观描述。
那年轻的时候吃苦不能锁定未来确定性的丰厚的物质条件,干嘛还吃苦。
所以郑强说的话,前半部分是没什么毛病的。
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这是对的。
要找工作总能找到,比如网约车和外卖员,我小区门口的值班大爷也总感觉人力不足,都行啊,只不过收入比较有压力。
但后半句问题有点大,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这话成立的前提是,艰苦的工作能带来未来确定的收益,但很明显这不对。
合在一起,就是郑强只说了两种极端,一个极端是享受,一个极端是单纯的艰苦。
但他忽略了中间态,就是正常的工作,给多少钱就做多少事的工作。
现在的问题不是享受的工作太少,也不是单纯吃苦的工作没有,而是应该占据更大多数的正常工作变得不正常,这才是核心。
大头鹰的直播间有很多鲜活的人物,有一集是包子铺的老板娘,可能我记忆细节有出入,大概意思是说一对沈阳的夫妻开一个包子铺,每个月赚6000块,还得养孩子,男的觉得赚得太少。有朋友说去美国打黑工,已经找好了下家,只管来就行。女的来问大头鹰,大头鹰一再劝别去,又累又不挣钱,就是分逼不花那一套,什么吃住在餐馆,一天工作14个小时那些。男的心意已决,凑钱给了中介,然后去了美国,发现被朋友骗了,根本没有下家,找不到工作。女的又来找大头鹰,大头鹰找人给安排了个餐馆的活儿。
在这里我无意讨论润人的问题,我只是想说,有很多人想挣钱、挣大钱,并愿意为此付出极大的辛苦甚至伤病。男的去美国前,至少大头鹰提醒过很多次工作很累,但是男的坚定地认为,只要能挣多点钱,多么累多么苦我都能忍受。当然打黑工能不能挣到钱,他是不是真的能忍受,那是另外的问题了。
我这身体素质众所周知,吃苦受累是经不住了,也断了发财的念头。不过我想请教郑校长的是,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像包子铺小夫妻这样的人,艰苦的工作不要紧,但得能挣多一点钱,至少得让我觉得收入对得起付出,对吧?那么请问这样的工作在哪里、有多少、适合什么人,至少可以让类似包子铺小夫妻他们能干愿干,对吧?
前段时间,因为一个项目的原因,和几位高校教授聊天。我作为项目整体文案策划人之一,和他们几位老师接触比较多。
方案经常改,然后大家聊得也比较多了。
其中一位老师说,你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啊,真心的不容易。我附和几声啊,是啊,现在做什么竞争都激烈。
谈起学校高校任职,她说,现在想进入像我们这类学校,基本要博士起,而且还要求一些国家科研项目在身。
聊着聊着,谈到他们那个年代。物质条件确实艰苦,她说,那时候学美术,想要一本书真的挺难的,我们同学间,一本书互相传、临摹等,宝贝得不得了。
那时候我们整个班才12个人考上这个大学。虽然整个过程不容易,但是你知道,只要你进入了,你的这个机会和未来啊就确定了。
你可以往上走的空间就很多。她说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安心的做个教师,一路这样走过来。
郑老师说的话没错,起码理论上很正确。毕竟你只要想做,啥都行。端盘子、搬运工、服务员等,你只要愿意,总会有。
享受的工作,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是工作,大多就不是用来享受。除非你根本不在乎薪资、市场空间等。只是为了享受而去做,这个另说。
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可以理解为稍微好一点的工作。比如一些稳定点平台、薪资福利待遇比较好的,自然卷上加卷。
艰苦的工作,你又没勇气去做。其实,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不是没有勇气去做,而是做这个工作,他能不能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他认为有希望,其实吃些苦谁都会。
最怕的是,你用有限的认知,找到的这份工作,琢磨了一段时间,来来回回想,你都知道,你只是一个工具人,在这个平台,没什么希望和发展。
我曾经接到一个案例,是一位外卖小哥。他想做下工作上的规划,按照他说的,现在是吃青春饭,再老点,体力下降,这个保障就难了。而且送买卖这个风险很高,整天在马路上赶。
可是吧,你真的说了一些方法,他又觉得自己做不到,觉得没时间、没金钱去度过这样的阶段。
这个和我们找工作面临的一些窘境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你以为随便找一份,实则就是开始在定性你的职业规划了,对于路径依赖的职场人来说,有时候不是不愿意随便找一份,吃点苦。而是这个考虑和衡量太多了。
还有就是这个落差也很大。就像我偶然在一个培训班,一个宝妈说他的先生。初中辍学创业,他说,如果读完大学在这个一线城市才几千块,那这个大学真的白读了。
金钱唯一论,不管是身边的家人、亲戚、还是朋友,有时候都会嚼下口舌。这对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本身也会在价值观上影响。
真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为了生存,为了一口饭出发去找工作,往往是在没得选择了,到绝境了才会这样考虑。
可悲的是,有时候面对上不足,下有余这种状态,人往往最纠结。
看看劳保是如何把分配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或者生产资料公器私用的问题,变成还不是你不努力的问题。
看看非公从业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接近50小时,这叫不努力吗?
这也给了打工人当头一棒。既得利益者里,有远见搞温和改良,愿意背叛利益,赞成让利,帮打工人说几句好话的是极少数。大多数都是恨不得吃干抹净,然后利用牢牢掌控的麦克风,用各种高大上话术和海量无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局势,明星,拳击)对打工人进行pua的。
这就是劳保,一保保到魏晋南北朝。
和你一起怒斥企业家的,不一定是达瓦里希,也可能是魏晋门阀和寒门地主。
确实,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人人都想找,包括我在内也想,但这就跟不可能三角一样,能真正能找到这样工作的人的却是很少。
1、离家近
你如果想要离家近的工作,就得看你老家附近是否有你这个岗位招聘,以及平均薪资是多少。
就以我老家为例,附近大多数都是厂房,主要以鞋子的各种加工为主,主要招的都是一些普工,月工资在4500左右,加上加班和全勤奖等可以凑到6000元。
离家近的工作钱不会多,事情也不一定少。
有时候碰到订单多的时候可能还要两班倒,虽然做的都是很机械性的工作,但人不是机器,同样一件事情做久了哪怕心理承受的住,身体也会出问题。
薪资不高,而且根本就不会有我这个岗位的工作招聘,所以我根本无法找个离家近的工作。
2、工资高
钱多的工作倒是好找,比如深圳某科技园,只要肯卷找到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还是挺简单的。
但谁都知道,钱多就不一定会事少,毕竟公司花这么高工资招你进来一定有所求,总不是让你进来养老的。
不过确实也有钱多事少的工作,比如我隔壁部门一个实习妹子,前几天辞职了,去了外企。
据说工资比在我们这多了30%,而且每天工作时长就7个小时,一年抛开年假不谈公司会奖励10天带薪假,随着工龄提升还会有,着实让人羡慕。
但现实这毕竟是少数,外企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那绝大多数应届生出社会,最终结果就是在当地找个班上,然后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往上走,争取能够出人头地。
3、事情少
肯定有事情少的工作,也可能离家近,但钱绝对不会多。
比如我隔壁邻居亲戚在当地一家公司里面当行政专员,骑个小电驴差不多10分钟就到公司了,工作内容也十分简单轻松,整天上班就在那给人唠嗑,时不时还分享一些搞笑的视频到我们家的群里面。
这样的工作钱绝对不多,虽然我没问,但假期在家休息的时候扫了一眼那家公司招聘专员的薪资,好像是4000元不到的样子。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就想找个活来做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过对于刚出社会,可能还得在职场待上30多年的大学生而言,如果你一出社会就从事这样的工作,那可能真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有,但绝对不多。
吃苦是每个打工职场人进入职场后的必修课,你可能会面临工作上的挫折,也可能会面临同事的背刺,更可能碰到一个极其不靠谱的领导。
但只要你经历的够多,已经能够适应这样的职场环境,那我相信随着工龄和经验的积累,出人头地也是迟早的事。
当然,重点得看你怎么想。
我一位同学的经历印证了郑教授的观点。
他说:这年头,想赚大钱挺难,但是你想饿死同样也不容易,但前提是,只要你肯动。
我同学之前发了个朋友圈,说自己受够了狗老板,冲动之下,和老板大吵一架,然后毅然决然的结清工资潇洒离职。
没错,是裸辞。虽然,早有辞职的打算,但是由于还没做好 Plan B ,就一直拖着,这次冲动下的决定等于把自己推到悬崖边缘。
本来自己手头是有点存款的,能够供自己活一段时间,但不巧的是辞职那几天是季度末,也是交房租的日子,三个月房租、水电费、电话费一交完,自己身上就只剩几百块了。在出租屋内,感叹30岁的自己竟然混得如此境地,甚至比刚毕业时还惨。
我们上大学时关系很铁,我就跟他说,如果钱不够,可以借给他一些,等他找到工作有闲钱再还,但是我同学坚定的说不用,理由就是这年头想把谁饿死太难了。
之后就没他的消息了。
几个月后放假,他约我出来吃饭,那时他已经重新开始踏入职场在新公司工作了。
聊天时,他感叹23年的求职市场简直太难了,自己三个多月才找到工作,以前他跳槽,基本上一个月就都搞定了。
我不禁惊讶,你几百块怎么能活三个月?
他说:什么三个月,不到一个月钱就快花光了,但是尽管如此也没把自己饿死。
我问他没钱怎么活?他说没钱时找找日结,一次赚个一两百,那么接下来的两天就又可以找工作了。
什么快递分拣,打扫卫生,发传单,他都干过,有时路过学校或者公园,他还进去捡过瓶子,大老爷们儿,怎么着都能把自己养活了。
而且,他并不感觉这有什么丢人什么的,因为他自己知道,这只是一个过渡。换上干净衣服后,没人知道他捡过瓶子。
就这样,边干日结,边找工作,将近四个月后,终于找到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
他跟我说,求职的三个月中,他曾拒绝过2份 offer ,不过仍旧没有冲动性入职,因为他已经实践过,自己是饿不死的,所以就没必要为了入职而入职,索性一步到位,彻底找个满意的工作,趁着他还有力气做快递分拣的时候。(他说夜班是最累的,但能比白班多赚100块)
如果你一直找不到工作呢?我问他。
那就找你借一千块钱置办个二手电动车,先送外卖呗,反正我是不愿意受那狗老板的气了。
其实,说真的,裸辞这事要理性,并且建议大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前不要裸辞。我同学身体好,三个月没生病,等到他生病了,需要就医发现没有社保医保时,他就知道裸辞的后果有多严重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年轻人不就得有点勇气吗?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一辈子,没什么大出息。而且,只要你有手有脚,就一定能把自己养活,只是生活质量的差异罢了。祁厅不说过吗,不敢赌的人,就没机会赢!
之前和他聊过关于婚姻的问题。我们一致认为要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有些人大学毕业就能结婚生子,那是人家的原始积累,是天赋的一种。如果你没有,你就别望着人家,什么别人有的,我也该有,我们都是两个肩膀顶一个脑袋。这种言论都是狗屁。跟着自己的节奏,在适合自己的人生阶段做正确的事。
没钱没房结不了婚那就先挣钱;能力不够,没有机遇进不了大厂那就先不进,找份工作积累资本。怎么着都能活下去不是?
十分尊重郑强教授,但他的这番话,坦率讲,真的有些问题。
他这番话颇有些上位者“何不食肉糜”的味道——而且,他不是故意说出来恶心人的,而是真的是发自肺腑的关心大学生才说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这才是最要命的。
郑强教授这番话里有一个潜藏的逻辑:
1)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艰苦的工作是好找的。
2)现在发达地区的博士确实不太好找工作,因为岗位都满了。可是,中国的西部大量地需要人才。
推导——东部发达地区享受的工作不好找,西部发展地区艰苦的工作是好找的。
结论1——大学生是找得到工作的,只要去西部艰苦地区就行。
结论2——你不肯去,你没工作,是你的问题。
这话有毛病吗?从理论上讲,从逻辑上讲,都没毛病,现实的确如此嘛。
但这话,没有人味儿,不接地气儿,不考虑实情。
西部艰苦地区缺人才这事儿,大学生们不知道吗?这不是需要宣传的事情。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或有那个现实基础能去西部的(注意,我说的是能去,而不是愿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江浙沪包邮区土生土长的小孩儿,家里祖宗八辈儿都是包邮区本地人,房子买在本地,车子买在本地,所有的亲情网络人脉关系都在本地。
现在大学读到了博士,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
正发愁的时候郑强教授从天而降给指了一条康庄大道——找不到工作这是你的问题啊?你怎么能找不到工作呢?你去西部啊,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工作是有的啊。
这事儿人家不知道吗?但这样做现实吗?真的是个好选择吗?
郑强教授站的太高了,高到他习惯于用宏观视角去考虑问题,从就业率,从就业分布等宏观信息来说,他说的完全没毛病,但这些指标,这些现状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自己实际需求和现实状况的人。
个体的困难,不是指引一句正确的宏观方向在哪里能解决的。
这就好像,一个人开车,开着开着车掉沟里了,正发愁怎么继续上路的时候,郑强教授路过了,没有任何恶意的,发自肺腑的关心这个人,说了一句:
“唉呀,沟里不能停车啊,你要在路上开啊。”
废话,他能不知道吗?
不去评论所谓教授、学者、专家的建议对不对,10年前他们这么说,20年前他们也这么说,但为什么以前觉得没什么,现在看起来总是觉得味道怪怪的。
因为这个世界已经高度碎片化,年轻人渴望的是具体场景下怎样摆脱困局,怎样寻求生存和发展之道,而不是非常笼统的、搞一刀切的建议;
或者是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的所谓观点。
为什么在出现「文科门」、「新闻门」事件后,很多人都挺张雪峰,哪怕他说出那个「舔」字感觉不合时宜,人家也会挺他。
他是在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帮助一个个年轻人去梳理他们未来的职业通道,给出的建议都是适用当下的具体选择,未来的具体环境。
而不是这种「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艰苦的工作你又没有勇气去做」。
这句话你要说他错,也没错,但是说了跟没说一样。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刚好失业的人,我面试了好几家公司都失败了。
我的就业方向是新媒体运营,因为我知道我的强项和优势在这,但我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我要去工地搬砖,去做艰苦的工作;
去挖下水道,去回收废品这种艰苦的工作。
那我也得会啊,我总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强项丢了,然后去送外卖,跑滴滴,那个确实门槛低很多。
很多年轻人当下的困境,不是简单的一句「享受的工作不太好找,艰苦的工作没有勇气去做」这么简单。
这里面,造富运动渐渐褪去是不是个问题,机会变少了是不是个问题,学历贬值是不是个问题。
一大堆问题,都是得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所以我说,这些专家、教授、学者用一种一刀切、只提问题不提解决的观点和建议,读起来总是怪怪的。
可能郑教授是学理工的,对经济学一无所知。
从任何一种正常主流的经济学来看,这种观点都是根本错误的。
因为只看到局部的竞争,吃苦,努力,不看总量的上限,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当代人类社会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劳动人口大于总就业岗位。
无论多么愿意吃苦,多么努力勤奋,不能改变这个资本主义的癌症:产能过剩。
当市场只需要十个岗位,一百个年轻人没事干,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勤奋爱吃苦,能改变其中九十个注定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嘛?
那些只能开两千块工资、非常苦的落后产能工厂,是因为工人不肯吃苦所以招不到人嘛?是因为它们是落后产能、市场不需要这么多产品他们才没有竞争力卖不出价钱开不出高工资无力改善工人待遇好吧!难道让年轻人自我奉献去维持这种落后产能挤垮其他的正常工厂?
老一辈有些人,生于短缺经济时代,终究无法想象,产能过剩对于人类经济和大国竞争的根本性影响。
连国家都知道要拉动消费,郑教授还停留在“年轻人不肯吃苦,吃苦就能有工作”这样的陈旧观念,真的令人感慨。
内卷这个概念,本就来自于生产资料上限锁死,仅仅依靠勤奋努力吃苦,无法进一步提升生产力的东亚地区。
中国的问题,恰恰在于太多人只知道吃苦,过度内卷,而不是对外开拓,持续创新。
如果只知道吃苦内卷,西方就不会有大航海、工业革命和殖民全世界。
东亚由于只知道吃苦内卷,不知道对外扩张殖民,于是空有经济、技术和人口,却错过了全球化和工业革命,过去几百年饱受西方殖民压迫,至今还没有摆脱西方的经济殖民秩序。
努力、吃苦就能有成果,这只存在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前工业时代,
由于劳动生产力远低于基本生存所需,每个人都必须尽可能的勤奋努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
在那个时代,吃苦和勤奋具有绝对意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那时候市场相当于无限大。
但随着工业化进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远超人体维持生存所需,大量行业产能过剩,生产,勤奋,吃苦变得毫无意义。真正稀缺的是有效需求,而不是勤奋生产。
这也是中国和全球中等以上国家所面对的最大困难。
我长年在中西部农村有项目,实际情况是中西部也不缺吃苦的人,中西部也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中西部的工农业生产同样产能过剩,中西部缺的同样是市场和需求,中西部的工作岗位一样紧张,缺的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否则中西部的农产品为什么要靠各种扶持直播带货来往东部卖?
要解决产能过剩,途径有:
1 对外扩张,抢夺其他国家的市场。
2 科技革命,创造新的需求甚至星辰大海的无限空间。
3 对内分配改革,实现公平的均衡的内循环,
其中任何一条路,关键都不是傻乎乎的吃苦,而是开拓和创新,或者。。。改革乃至革命。
这时候你说问题在于年轻人不肯吃苦?
这个观点没啥问题,找工作确实有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影响影响,但应届生说找工作很难,一般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想吃苦,想找一份钱多事少氛围好的工作,连进去积累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勇气都没有。
其实,关于找工作难的抱怨不是最近才开始有的,每一年都会有应届生吐槽找工作难。疫情前就说一个岗位十几个大学生在争,疫情的时候就说市场大环境差根本找不到工作,疫情之后又说应届毕业生1000多万,根本没有足够的岗位给到应届生,毕业多久就听了多久,年年都能听到有应届生在吐槽找工作很难。
当前就业市场的岗位竞争确实激烈,但还不至于到了经济衰退、无岗位可做的地步,只是要看应聘者准备有多充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足以跟其他应聘者竞争罢了。在当今的社会,想要“杀出重围”,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选择“慢就业”,不着急找工作,继续考研考博深造,回来用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简历镀金,逃离本科生之间的低薪酬内卷。
如果只想出来工作赚钱,那想要抢占先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想尽办法比别人尽可能多面试不同的公司,多积累面试的经验,越主动的人越容易争取到面试或offer的机会。找好工作的想法是没错的,但社会的现实就是好的岗位并不是很多,既然都知道僧多粥少了,为什么不趁早准备面试、趁早积累面试和工作经验?
应届生在毕业半年前就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和时间规划,给自己定一个投简历和参加宣讲会的时间,并确定好心仪的公司或岗位,根据自己的初步意向面试不同的公司或岗位。哪怕你前期失败了也不必感到气馁,你比别人早开始准备,能挑选的岗位会更多,有经验的你更能从容应对接下来的面试。岗位越紧张,你就越应该有危机感。工作再难找,竞争者再多,你面试的次数多了,准备比别人更充足了,总归会比别人获得的就业机会更多一些。如果因为市场岗位没有明显增加就给自己找借口,总是喜欢拖到一定时间才开始行动, 等机会错过了才埋怨找工作难,那好的工作机会也自然很难被你碰上。
请问八小时双休
挣的钱足够结婚,养小孩,付首付
是什么奢侈的享受吗?
都退休了,所以什么时候直播带货?
给个时间线吧
上位者、或者说既得利益群体(非贬义,而是说这类世俗意义上的社会成功人士),他们是真的、发自内心地这么想的。
天道酬勤?只有特定历史时期,现在这世道阶级基本固化了。
他们真的觉得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而不是社会的、历史的发展阶段带来的必然结果。
他们真的觉得“你们年轻人就应该好好打工、好好服务”。
他们真的觉得“你们年轻人不吃苦谁吃苦”。
他们真的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太不能吃苦的,不像我们当年。。。”
他们真的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应该抱怨买不起房,买不起就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他们真的觉得“只要你努力,你是可以成功的”
大人,时代不一样了,你当年清华北大浙大毕业的时候,可以认为只要努力,是一定可以超越一大半北京上海土著的,但是现在,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努力打工一辈子,能干出北京上海土著的两套房子(按一套1000万算)?(别说天赋异禀的特殊人才,就论普通资质的千千万万的人)
所以,有钱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努力(反正怎么干也比不上爹妈给的两套房)?
所以,穷逼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努力(反正怎么干也赚不到别人爹妈给的两套房)?
所以,现在社会是没有进步的动力的,躺吧躺吧,大家都一起躺。
看到我这个回答的朋友们,我想做个小调查,现在的你,想努力吗?努力是为了啥?预期自己努力后大概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我想被打脸、希望不是我一个人这么的消极。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育信息 最新文章
为什么部分 985 博士的第一学历很普通?
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为什么大学里上课几乎没几个人听课?
00 后女干部拟任东莞茶山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为什么很多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的人,都会卡在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重男轻女家庭里姐姐下面的弟弟在想什么?
上海交大这个名牌值得舍弃专业吗?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的数学教授许晨阳?
教育部为什么不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3 10:08:57  更:2024-01-13 10:20:16 
 
古典名著 名著精选 外国名著 儿童童话 武侠小说 名人传记 学习励志 诗词散文 经典故事 其它杂谈
小说文学 恐怖推理 感情生活 瓶邪 原创小说 小说 故事 鬼故事 微小说 文学 耽美 师生 内向 成功 潇湘溪苑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浅浅寂寞 yy小说吧 穿越小说 校园小说 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语录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古诗 易经 后宫 鼠猫 美文 坏蛋 对联 读后感 文字吧 武动乾坤 遮天 凡人修仙传 吞噬星空 盗墓笔记 斗破苍穹 绝世唐门 龙王传说 诛仙 庶女有毒 哈利波特 雪中悍刀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极品家丁 龙族 玄界之门 莽荒纪 全职高手 心理罪 校花的贴身高手 美人为馅 三体 我欲封天 少年王
旧巷笙歌 花千骨 剑来 万相之王 深空彼岸 天阿降临 重生唐三 最强狂兵 邻家天使大人把我变成废人这事 顶级弃少 大奉打更人 剑道第一仙 一剑独尊 剑仙在此 渡劫之王 第九特区 不败战神 星门 圣墟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阅读网